第一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重点)[大全]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重要论述
“今年政府投资力度大、新上项目多,要确保监管到位,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绝不允许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200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
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二、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怎么衡量政绩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为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而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处理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对先人负责与对后人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等三个方面的关系,努力创造出党和人民需要、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政绩。
1.现存问题及主要原因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主要表现在:
(1)游离根本,沉湎于个人得失。当前,在能否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根本问题上,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及其行为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甚至还有很大差距。有的把坚持以人为本仅仅停留在会议中、文件里和口头上,缺乏具体的、细化的落实措施;有的把坚持以人为本仅仅理解成帮助群众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而忽视人民群众在政治参与和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缺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切实关注;更有甚者,有的置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为了个人荣辱得失而不惜制造虚假政绩。凡此种种,都严重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真谛,严重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2)好大喜功,热衷于政绩工程。一个领导者,为政一方,总要有所作为、做出些政绩。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民利益实现的政绩,是领导干部价值实现的主要载体。但做些政绩不等于搞政绩工程。许多事实警示我们,政绩工程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大忌,是人民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之大患!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决杜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行为。
(3)作风飘浮,习惯于表面文章。领导干部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其政绩观的突出体现。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一切为了人民、努力造福于人民的政绩观,必然表现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而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以个人得失为价值取向的政绩观,必然表现为作风飘浮、言过其实、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
以官为本,醉心于权力游戏。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喜欢做表面文章的人,归根到底是“官本位”思想作怪。切实肃清“官本位”观念和体制的影响,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最关键问题。
2.解决对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连。如果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而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就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
把以人为本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真心实意服务基层,鞠躬尽瘁服务人民。在研究工作时,决策大事中,把人民的利益时刻挂在心上,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愿望为第一取向,以群众的利益为第一目标,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追求,坚持为人民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经常不断做好事,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为官一任,发展一方,造福一方,稳定一方”。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把握政绩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离开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短期的政绩。
(3)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政绩考核体系
政绩考核主要是指上级组织对下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情况的考察和评价。政绩考核的标准和考核结果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坚持科学的政绩导向,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
改进政绩考核方法。要在全面考核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工作实绩。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在经济指标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要坚持组织认可和群众认可相结合,将上级、同级和下级,特别是要把群众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来。要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办事,防止考核的随意性。要建立考核结果公示、公议、反馈、申诉等制度,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否决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把考核结果和选拔任用干部紧密结合起来。对考核等次优秀的,要优先任用。
第二篇:申论万能--浅谈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浅谈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人民公仆,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要使群众认可”。“为民书记”郑培民的这些质朴语言,对正确的政绩观这一问题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那么,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政绩观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其根本尺度就是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首先,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事业。所以,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需要我们摈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观念,摈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的观念。只有善于在全局上谋发展,注重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推进,这样的政绩观才是科学的。
其次,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布局合理、动态平衡,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好地域、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良性互动,探索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轨道。
再次,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要避免重近轻远,只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却缺少统筹规划的误区,改变那种只管建设、不管保护,只顾眼前增长、缺乏长远打算的错误做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第三篇: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城投公司总经理李俊杰
政绩观,就是对执政成效和工作实绩的价值判断,它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其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决定其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
具体表现就是在工作中拈轻怕重,碰着矛盾和稀泥,遇着难题绕开走。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对显山露水的事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事不管不问。报喜藏忧,争功诿过。在言谈中说成绩洋洋洒洒,多多益善,谈问题,轻描淡写,遮遮掩掩。出了问题,责任向下压、往外推;有了成绩,贪天功为已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甚至三分成绩、七分宣传。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攀比浮夸,搞“数字政绩”、“注水政绩”。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是要牢记群众利益,把群众困苦放在心上。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知民之所盼,察民之所忧,亲民之所爱,于民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发展是硬道理。为官一任,要追求造富一方的真成就。二是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要严格遵守政治
纪律,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对上级的政策、决策必须坚决执行,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行,阳奉阴违。同时,也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努力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实事求是。对成绩要客观公正地看,对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看,正确地看。要树立“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成绩,揭露问题是优点”的观念。
第四篇: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政绩是干部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应当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正确政绩观要求政绩必须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当前,极少数领导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工作中醉心于搞“形象工程”、鼓吹“GDp神话”,造声作势,追求个人“政绩”。这样的“政绩”,实则“政疾”。政绩的评判标准应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政绩的取得必须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政绩观要求政绩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把握好正确的政绩观,要对历史负责。取得的政绩必须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在取得政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统一。不能把政绩定位在即时效应上,动辄“大手笔”,缺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不考虑自身优势和劣势,一味盲目决策、蛮干。因此,我们所要的政绩,必须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取得的业绩,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正确政绩观要求政绩必须得到群众的认可。政绩不是领导干部说有就有,上级评定多大就有多大的,而应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用群众观点看政绩,就是要正确认识创造政绩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判的问题: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真正把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还是把眼睛仅仅盯在上面,这是衡量领导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最高目的。
第五篇:申论热点之如何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评价领导干部要重政绩。追求政绩没有错,关键是追求什么样的政绩,追求政绩为什么?
1.名言警句
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确政绩观的本质是为民造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政绩观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利在一己勿谋,利在天下则谋;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世则谋。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
上届的政绩,下届的包袱。
2.什么是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指的是对政绩的总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以及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态度。
3.当前官员创政绩存在的问题
(1)重硬轻软
(2)重长轻短
(3)重显轻隐
(4)重易轻难
(5)重局部轻全局
4.如何评价政绩?
在当前条件下,科学发展观是评价和衡量政绩的基本尺度。
(1)是否有政绩,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追求政绩的动机是什么?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否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是否有政绩,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推进。而不是将GDP增长视为追求政绩的唯一指标,导致有增长无发展,这样的政绩只能是片面的、错误的。
(3)是否有政绩,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协调发展。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是否布局合理、动态平衡。是否做到了五个统筹。
(4)是否有政绩,政绩观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政绩的取得是否以浪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
5.如何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1)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
(2)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
(3)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
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考评量政绩。考核班子和干部,既重视“硬件”,更重视“软件”;既看“显绩”,又看“潜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