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忧保—“五个不出村” 优质服务惠民生
宝鸡在全国较早建立新农保制度,被誉为 “宝鸡模式”。“宝鸡模式” 成为我国出台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指导意见的蓝
本。在建立新农保并实现人群全覆盖的基础上,宝鸡市按照政策更加惠民,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经办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捷,群众更加满意的要求,努力打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升级版。
□本报记者 义之通 讯 员 马小成 吴振兴
3月2日上午,在陕西省宝鸡市金河镇石桥村的社会保障便民服务大厅里,几个年龄稍大的老人正在刷卡领取养老金,还有一些村民让工作人员帮助算算账,今年手头宽裕想多缴保费,年老后能多领一些养老金。不一会,记者看到好几位村民使用社保卡在POS机上刷卡缴纳了保费。在该村便民服务大厅记者看到,这里电脑、打印机、POS机等一应俱全,各种档案资料摆放得整齐有序。记者还注意到,在窗口柜台的醒目位置,还摆放着便民服务卡、业务办理一次性告知清单、政策宣传彩页。在柜台的一角,摆放着一副便于老年人阅读书写的老花镜。
“现在的农民得实惠了,不仅每个月按时领到养老金,而且还不用出村,在POS机上一刷就行了,实现 ‘五个不出村’。”得知记者采访,62岁的张双奎打开了话匣子,他上个月的养老金是110.04元,领到之后就给刚开学的孙子买了一个新书包,孙子特别高兴„„言谈之中,老人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刚刚缴纳保费的几个年轻人围着记者兴奋地说: “以前都是村组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收保费,在外打工缴费很不方便。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自己出去打工之前,在村里的金融服务网点刷卡缴费,有些在外打工回不了家的也可以在当地银行存缴保费,既方便又安全。”
“‘五个不出村’ 就是参保登记不出村、保费缴纳不出村、待遇领取不出村、权益查询不出村、生存认证不出村。” 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主任赵文贵介绍,“用‘便民宝’ 缴费,实际上就是通过银行代扣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据介绍,银行代扣代缴保费的主要流程是:参保居民将当年保费或者现金交给负责管理 “便民宝”的人员,该管理者从自己的银行卡中给参保居民的社保卡或银行卡足额转入所收现金,为参保居民打印小票,在参保缴费登记册上双方签字确认;村社保协理员根据存款情况,制定代扣代缴清册,交县、镇经办机构。银行根据当年应缴费人员信息和缴费标准,从社保卡或银行卡中一次性划扣保费。保费划扣成功后,银行实时将保费划入基金收入户。
“实践证明,‘五个不出村’以方便快捷的经办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宝鸡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杨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行经办管理服务 ‘五个不出村’及保费代扣代缴,是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可行之路。”
宝鸡在全国首创新农保,“宝鸡模式”成为我国出台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指导意见的蓝本,其筹资模式被写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在建立新农保并实现人群全覆盖的基础上,宝鸡市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倾心打造 “宝鸡模式”升级版,实现了政策更加惠民,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经办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捷,群众更加满意。基于此,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集体、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陕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
建立制度创造“宝鸡模式”
近年来,宝鸡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以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创新和推进人群全覆盖方面,经历了 “四步走”:
第一步: 创设制度,较早试点。2007年,宝鸡在全国较早创建了新农保制度,并从当年7月1日起,较早在全国开始试点。2007年11月,宝鸡市被人社部门列为 “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市”。2008年,该市扩大试点范围,2009年实现制度全覆盖,试点工作比国家层面提前了两年,制度全覆盖比国家层面提前了四年。从2009年11月起, 全市整体被列入全国新农保试点范围。
第二步: 坚持探索,弥补短板。2008年,在继续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同时,宝鸡市继承和发扬建立新农保制度模式和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建立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从当年起在部分社区试点,2009年扩大试点范围,2010年在全市实现制度全覆盖。该市的试点工作比国家提前了三年,制度全覆盖比国家提前了两年。2010年,该市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市;2011年,该市被列为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市。
第三步: 统筹城乡,整合制度。2011年,按照相关要求,宝鸡市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机整合、无缝衔接,建立了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到了制度统一、标准统一、城乡一体。该市在全国、全省较早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第四步: 强力推进,应保尽保。2012年,宝鸡市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群全覆盖工作,基本做到了应参尽参、应保尽保。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该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参保扩面,不断提高参保率,扩大受益面。截至目前,全市参保人数已达156.3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9.8%,待遇享受率达到100%,实现应保尽保。
2008年,相关领导在宝鸡视察调研后指出,新农保 “宝鸡模式” 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可以说是财政出小钱,为农民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某调研组调研后认为,宝鸡新农保代表了中国8亿农民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2011年,相关领导来宝鸡专题调研,对宝鸡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完善提升添彩“宝鸡模式”
“在推进和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四步走’ 的基础上,宝鸡市立足本地实际,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增强制度吸引力。” 赵文贵说。
一是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根据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况和居民希望提高缴费标准的愿望,将个人年缴费档次设定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适当提高缴费补贴标准,规定给每个参保人每年补贴不低于30元,参保居民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政府补贴标准相应增加,最高达到200元,多缴多补,多缴多得。
二是建立长缴多得机制。将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挂钩,对45周岁以下居民,在其参保缴费达到规定的15年前提下,每多缴费一年,领取养老金时,基础养老金在原基础上每月增加10元,鼓励城乡居民尽早参保、持续缴费。
三是提高享受待遇水平。在现有的基础养老金75元基础上,适当提高水平: 60至6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70至79周岁110元,80至89周岁120元,90周岁以上130元。凤县、太白县由县财政为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再增加20元,使各年龄段基础养老金分别达到120元、130元、140元、150元。
四是出台特殊人群政策。重度残疾人参保,在享受全国层面、省级层面有关优惠政策的同时,市、县(区)财政再给予每人每年100元的补贴。中、轻度残疾人按规定正常参保缴费后,市、县(区)财政再给予每人每年100元的补贴。
五是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全市统一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即参保居民正常死亡后,在一个月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终止、户籍注销等相关手续,其直系亲属(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可一次性享受由政府公共财政提供的1000元至1600元不等的丧葬补助金。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平台建设,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大力提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全市13个县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较早实现了陕西省 “AAA”级标准化档案室和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双达标;积极推进不同业务领域相关信息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广泛开展示范县区创建活动,在全市13个县区市民中心、123个镇(街)、1683个村(社区)全部建成公共服务中心(站),在123个镇布设银行网点189个,1411个村安装 “便民宝”,全市村级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了95%。
一是配齐配强人员,充实经办力量。为每个县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落实工作人员编制12至18名;为每个镇(街)公共服务中心配备1至3名协管员;为村(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立公益性岗位,至少有1人作为协理员负责办理各项业务。目前,全市各级专兼职经办人员已达到2786人。
二是强化基础建设,筑好服务平台。宝鸡市委、市政府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社会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对四级服务平台建设大到场地选址、服务窗口设置和工作内容、人员配备和服务规范,小到所有设施的规格、颜色、安放位置等内容均进行了统一。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市本级、13个县区已分别建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全市123个镇(街)、1683个村(社区)建成临街服务大厅、面积不少于15至60平方米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站),对各级经办机构从形象标识、内部管理、政务公开、经办流程、服务行为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形成了“四级管理、三级经办” 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服务体系,打造市、县(区)、镇(街)和村(社区)四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服务平台,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夯实工作基础。市、县(区)两级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投入。市财政为每个县(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筹措建设经费300万元,在此基础上,县区财政自筹建设资金,保证了四级服务平台建设需要。加大政府补贴,从2007年7月至2015年底,市、县(区)两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补贴资金8.08亿元,均按时到位,确保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
四是依托示范引领,抓好辐射带动。按照部、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示范点建设的要求,为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从2011年起,宝鸡市以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契机,在全市大力开展 “经办管理服务示范县(区)” 创建活动。已建成一批示范县(区)、镇(街),并加以表彰,推动了全市经办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目前,该市正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到今年底全市所有县(区)有望全部达标。
“五个不出村”打造“宝鸡模式” 升级版
在创建制度并实现人群全覆盖的基础上,宝鸡市按照政策更加惠民、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经办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捷、群众更加满意的要求,努力打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升级版。
政策是基础,平台是前提,服务是核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重点是服务,难点也是服务。为实现 “钱从银行走、数据网上流、服务不出村” 的经办管理优质服务目标,宝鸡市在全面建成四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村级金融服务网点的同时,在全市各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普遍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积极开展 “学习、创新、务实、服务、廉洁”五型经办队伍创建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把最好的服务呈献给广大城乡居民。目前,已基本实现参保、缴费、领取、年检、查询 “五个不出村”优质服务目标。
一是把握 “两个关键”,实现参保登记不出村。一是配齐人员设备。按要求配备村级业务经办人员,落实相应待遇,承担经办业务。统一为全市所有行政村配备电脑和打印机,满足工作需要。二是简化经办流程。积极探索创新更为简便的参保流程,改革个人参保登记信息记录方式,实现个人全部参保业务均在村公共服务站办理。
二是畅通 “两个途径”,实现保费缴纳不出村。一是探索缴费改革。督导金融机构健全完善村级金融服务网点保费收缴功能,努力实现参保业务信息系统与银行信息系统无缝实时对接。在试点基础上,将村业务经办人员收缴保费,改成使用银行卡或社保卡由银行代扣代缴,实现足不出村可缴费。二是完善村级收费。对于不具备条件实现代扣代缴的村,在进一步完善村级收费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代扣代缴过渡。
三是完善 “两个渠道”,实现待遇领取不出村。一是加强金融网点建设。研究制定业务经办合作银行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竞争机制,通过基金转存定期存款额度调节等多种激励措施,督导银行进一步完善养老金发放和收缴服务体系,在镇、村全部设立 “养老保险便民服务点”,安装 “便民宝”,并完善功能,规范流程和标识,实现足不出村可领取。二是积极推进上门服务。针对部分山区边远村固定电话安装困难的现实,协调督促业务经办银行利用无线移动POS机,上门发放养老金,努力实现“服务到村、便利到家”的服务目标。
四是挖掘 “两个资源”,实现权益查询不出村。一是挖掘现有网络资源,实现网上查询。将全市每月更新后的参保及领取待遇等信息数据及时上传,参保居民通过互联网登陆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工作网站,凭个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信息查询个人账户情况。二是挖掘优质服务资源,实现电话查询。指导各县区印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便民服务卡”,并及时发放到参保居民手中,告知业务咨询及个人账户查询电话,方便居民拨打电话获取个人账户信息或咨询政策,实现多渠道、多途径查询和咨询。
五是坚持 “两个结合”,实现资格年检不出村。一是坚持集中年检与上门年检相结合。每年4月份,在村设立年检服务点,镇(街)、村(社区)经办人员采取面对面或通过虹膜认证等办法,集中组织领取待遇的城乡居民进行年检。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由经办人员上门入户进行年检,确保年检不出村。二是坚持直接年检与间接年检相结合。对于全市范围内未在户籍所在地居住的居民,采取在现居住地就近年检后,再向户籍所在地通报的方法;对于长期在外打工、居住的居民,采取邮寄照片、视频或电话核实等手段进行间接年检,方便城乡居民。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这是实现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精确管理和便捷服务的基础性工程。” 宝鸡市人社部门负责人张田力说,“全面推进经办管理服务 ‘五个不出村’ 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践行群众路线和 ‘三严三实’ 要求、解决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问题的具体行动,是做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措施,更是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实现新跨越的客观要求、广大城乡居民的热切期盼。”
荨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负责人赵文贵(右三)带领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讲政策,听取意见。
第二篇:无忧保—推广先进经验落实民生工程
人社部从2014年开展全民参保计划试点以来,不少地方迎难而上,下苦功施巧劲,突破瓶颈,柳暗花明。江苏探索出经验,不少地方慕名前往学习。江苏经验到底有哪些特点? 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我认为至少有五个特点值得交流学习:
特点一:力度很大。一是考核实,连续三年省委省政府将其列为重点任务,力度越来越大,分量越来越重。各地市以不同形式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全力推进。二是认识高,认识到该计划涉及群众最切身利益,需要各方面最广泛的参与,需要职能部门最自觉的行动。三是机制全,建立了全省协调管理、宣传舆论推动、上下部门联动等工作机制,营造了氛围,形成了合力,虑及当前,着眼长远。
特点二:要求很高。体现在 “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三个不漏的工作要求上;体现在参保登记工作人员不分昼夜,白加黑、五加二;体现在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形象、工作场景中,最后定格成工作模式,最终收获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无论是不嫌烦、不怕难,扛重任、收边角,还是帮困解难,惠民生暖人心,都是工作人员无数汗水换来的群众发自内心的称赞。
特点三: 方式较活。比如,建立全省统筹、上下协调、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数据动态管理,信息交换共享,最大限度减少入户调查、信息采集工作量,激活、用活数据资源。还比如,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模式等,都体现了改革创新。
特点四:效果很好。一是好在彻底。这是一次宣传发动最为深入、社保人员入户调查最为尽责、社会人员参与最为广泛的工作,参保扩面的深度、广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二是好在互动。江苏经验充分体现了上下互动、内外互动、政群互动的特点。退休人员一手持手电筒,一手摸墙壁爬楼逐户登记,是内外互动;水果摊主从不愿参保到成为社保义务宣传员,是政群互动。
特点五:模式多样。江苏经验好,还在于形成了全省统筹、整体推进、各市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有特色、生动丰富的工作局面。比如,苏州动员警务室、物业管理、计生网络、亲友团等开展“全城搜索” 登记,促进了工作的社会化; 宿迁市制定“大小工具包”,促进了工作的标准化; 南京整合信息系统,打造 “智慧社保”,促进了工作的信息化。亮点纷呈,百花齐放。
江苏全民参保计划已走出关键的第一步,进入加速推进、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期待全国层面的数据集中与共享能更好地助推江苏工作,期待江苏在尽快完成参保登记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动态管理、适时更新和扩大应用,也期待江苏经验更好引领全国工作的开展。
第三篇:燃气安检进万家 优质服务保民生
燃气安检进万家
优质服务保民生
城市燃气的属性是易燃易爆,冬季更是燃气安全事故多发季节,作为DZ市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商,安全用气问题时时牵挂着DZZR全体员工的心。DZZR承载着全市14万余户的民用燃气供应重任,也担负着保证用户安全用气、杜绝户内隐患事故的职责。DZZR客服部自2012年4月开始启动民用户安检计划,深入排查隐患,保障用户生命财产安全。
安检技能,我们更专业
燃气安全检查看似简单,却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为了将安检工作做到踏实有效,DZZR客服部设立了安检培训班,于2012年3月底分批赴JN学院进行了培训,经严格考试后取得了结业证书,并配备了先进的安检设备。培训完成后,安检员除了熟知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外,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熟练掌握管线连接、灶具结构等专业知识,通过“看、测、动、讲”四个步骤实施安检,即看燃气管道是否有锈蚀情况,燃气管道是否穿墙、有无套管、燃气管道上有没有搭挂重物、软管是否超长、老化,有无管卡、有无私接、私改、偷气情况;测是检测燃气设施有无泄漏;动是动动燃气管道设施看固定是否牢固、动动灶前阀开关看是否灵活;讲指讲解安全用气知识,进行安全宣传,并发放《客户安全使用手册》。
专业的技能需要配备专业的工具,DZZR给安检员配备了高灵敏燃气测漏仪,它具有高敏感度的探测头,一旦感应到刺激气体即报警,便于及时发现漏气点,降低了安检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安检工作做到了准确、高效。安检流程,合理而人性化
安检工作不是单纯的机械劳动,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DZZR的安检流程在合理的同时,更兼人性化。
首先,安检人员在入户检查时必须提前在小区单元门前粘贴安检通知,便于用户家中留人;进入用户家中后,安检员需核对用户姓名,按照《民用户安检调查表》内容逐一安检、记录,安检通知单一式两份,经安检人员和用户签字确认后,一份交用户保存,一份由公司留存。发现由用户燃气设施有自行改装的的隐患时,在通知单上标明隐患类型和限期整改的时间,安检人员同时向用户宣传安检通知单上的安全用气常识,并告知用户认真阅读。针对多次上门仍未安检到的无人户和空房户,安检人员通过小区物业管理或周围邻居对该户的居住情况进行了解,能找到本人的,与其约定时间安检;未能找到本人的,在用户门上张贴相关告知,便于用户回家时能及时与我们联系,确定安检时间。
安检不是走过场,在DZZR,安检是一项长期、科学、系统的管理工作。客服部安检的所有信息,都记录在《民用户安检调查表》上,整理归档,详实地记录着用户的用气安全情况。同时,在所有单据装订之前,将隐患用户信息录入微机管理系统,从而创建详实的安检数据汇总表,需要时可以随时调取,信息的查找和核实也更加方便快捷。
应急反应,我们更迅速 工作一方面是防范于未然,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漏气的紧急情况并及时处理。DZZR客服部有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安检人员一旦发现用户家中有漏气情况,首先迅速处理现场,打开门窗,杜绝明火,确定现场得到控制后,立即现场抢修。如果是因为立管锈蚀引起的漏气则应关闭立管阀门,通知影响用户,并立即通知施工队伍进行维修更换。需要大面积停气抢修的情况则启动《DZZR停气应急预案》。隐患整改,更持久、力度更大
客服部对于安检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科学分类,如立管腐蚀、漏气、包裹管道、热水器无烟道、私接简易三通、胶管老化、管卡脱落等。
对于老小区出现的立管腐蚀情况,由客服部及时协调施工队伍进行整改;安检员在用户家中发现管道漏气、私接简易三通等隐患,立即现场整改;对诸如管道包裹、热水器无烟道等隐患,因涉及用户家中设施,一般情况下只能由安检员给用户下整改通知单,告知用户整改方法和整改时间,由用户自行安排整改。但如果遇特殊情况,公司将尽可能地协助用户进行整改,确保用户家中燃气设施安全无隐患。为了确保安全隐患切实整改到位,公司坚持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未整改的用户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并在抄表员抄表时跟催用户进行整改。
客服部全体安检人员将继续加班加点,用实际行动践行“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诺言,确保用户用气安全。
第四篇: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
在民政局开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大讨论活动暨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华 荣 辉(2009年3月27日)
同志们: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从现在起,用两个月时间,在民政系统开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大讨论活动,继续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全局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主题,进一步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核心理念。以惠民生为最高使命,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以促和谐为第一责任,以抓作风为永恒主题,不断推出民政工作新举措,创造民政事业发展新业绩,树立民政队伍建设新形象,在服务大局中实现兴化民政事业新发展。下面我着重讲四个问题:
一、以惠民生为最高使命,加大“三个群体”生活保障工作力度。保障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政工作担负着保障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孤老孤残孤儿等 “三个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职责,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阀”,发挥着“兜底”保障的重要功能。面对经济“寒冬”的严峻形势,如何改善民生,提高保障水平,必须在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上求突破。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标工作,做好重残困难人员、未参保困难企业职工、60年代精简下放职工等困难群众提高生活补贴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安臵政策,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待金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各类困难、优抚、特殊群体的生活、就医、就业、就学和住房等权益需求。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机制创新成果,完善救助中心运行机制,拓展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效能。我市实行“一站式”社会救助服务,建立社会救助中心的做法正在泰州市以及其他地方推广。作为这一创新成果的首创者、发源地,我们要在深化上下足功夫,在完善上做足文章,为全市“三个群体”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温馨、更加阳光、更加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民生“第一窗口”形象。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全市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严峻形势,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热情,进一步加大“万户结对帮扶”活动的推进力度,切实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帮扶效益的最大化,使结对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明显改善。同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开展慈善活动,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保障改善民生,首先要倾听民声。从局领导班子做起,进一步健全领导挂钩联系基层、下访接访等各项制度,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深入贫困群众家中,面对面听取意见,了解需求。要满腔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求助群众,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实现民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是硬道理,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开展大讨论活动,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调高目标,促进发展。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民政福利企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市现有民政福利企业59家,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0.1亿元,入库税金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4.6%,民政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把市委保增长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加快制定、出台《进一步促进福利企业发展的意见》,加大新(改)办福利企业工作力度,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引导企业“危”中求“机”,寻找机遇,迎难而上,谋求发展,确保今年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进一步加快发展福彩销售,完善经济考核激励机制,突出公益性宣传,激发群众爱心,深挖市场潜力,夯实市场基础,扩大市场份额,在2008年名列全市县级销售第10名的基础上再创佳绩,为扶贫、济困、救孤、助残进一步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继续打造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工作亮点,今年新发展35家,使全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达到145家,并成为致富农民、造福一方的高效农业发展平台。同时,我们将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为老服务等社会福利事业。
三、以促和谐为第一责任,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稳定是硬任务,是压倒一切的大事。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加大了今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这就需要我们民政部门从大局出发,为维护社会稳定多做贡献。通过发展城乡基层民主,发挥城乡社区功能,积极培育发展城乡示范社区,筑牢基层社会稳定的平台;通过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创新年”活动,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全年新发展165家,并积极打造社会组织品牌,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加强区划地名、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社会专项事务管理,为广大民政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家庭和谐、婚姻和谐、社会文明;通过推出老龄工作新举措,创新农村敬老院运行机制,出台《乡镇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意见》,加大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推进力度,扩大社区居家养老试点范围,大力组织各种公益性老年服务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助老良好氛围,促进代际和谐、社会和谐;通过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的创建,进一步健全基层双拥组织,完善服务网络,深化“一助一”扶优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双拥工作进工厂、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促进军民和谐、军政和谐;通过加强民政信访工作,妥善解决民政对象利益诉求,及时发现和就地化解不稳定因素。总之,通过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和谐兴化作出新贡献。
四、以抓作风为永恒主题,树立民政队伍建设新形象。目标决定您前进的方向,作风事关事业成败,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是确保目标完成的有力保障。2008年,在全局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局荣膺“十佳人民满意机关”称号。基层政权和社会事务科、民间组织管理科、福利企业管理科三个重点岗位民主评议得分位居前列。然而成绩只能证明过去,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和政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局机关作风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艰苦奋斗的精神弱化,公车改革以后,有的同志出差明显减少,甚至不习惯坐公交车;理解宽容精神缺失,上下之间、科室之间缺少沟通,有的人见荣誉就上,见利益就争,吹毛求疵,斤斤计较,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不强;上网聊天、打游戏等违反工作纪律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工作人员对求助群众不够热情耐心等等。上述现象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位同志的高度重视,要在这次“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大讨论中认真对照检查,切实加以改进。下面,我先谈几点体会:
一是艰苦奋斗要有激情。一个工作动力不足,思想没激情的人,就不可能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足、有激情的人,才能勇于吃苦,不计辛苦,甘于清苦,不怕艰苦。能吃苦,能耐劳,想干事,能干事,才有可能干成事。希望我们每一位民政工作同志永远做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在艰苦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崇高追求。
二是理解宽容,产生合力。有了理解宽容精神,才能积极加强工作沟通,做到重大问题事先沟通,情况紧急事后沟通,意见不一致反复沟通,改变决策再沟通,从而做到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有了理解宽容精神,才能热情加强信息沟通,将掌握的信息以及自己的判断及时与其他同志进行沟通,达成互通情况、增强理解、信息共享、促进工作的目的。有了理解宽容精神,才能主动加强感情沟通,做到经常谈心、交心,相互多交流、多提醒、多帮助,讲大局、讲团结、讲风格,及时消除误解和隔阂,从而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是团队精神塑造形象。一个缺少团队精神的机关、单位是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广大民政服务对象、广大社会困难群体以及社会各界是通过我们每一位同志的工作来认识、体验、评价民政形象的。因此,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自觉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牢固树立纪律观念,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自觉遵守礼仪规范,以高效快捷的节奏、热情周到的态度、公正透明的方式,竭诚为困难群体服务,为民政对象服务,在优质服务中实现民政队伍整体形象的提升。同时,要通过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促进团队精神的塑造,促进集体荣誉感的增强。
总之,我们每一位民政干部职工都要围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主题,认真开展大讨论活动。使活动过程成为全局上下思想大解放的过程,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的过程,科学发展能力大提升的过程,使我们每个民政人在活动中努力争做保增长的服务者、惠民生的实践者、促和谐的参与者,以实际行动为兴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五篇:创新服务保发展 全力以赴惠民生
创新服务保发展 全力以赴惠民生
— 竺培楠局长在2010年海曙区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大会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国和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财政工作任务。刚才蔡锐副局长传达了全国及市财政会议精神。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报告我局2009年财政工作和部署2010年的工作任务。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平稳发展”这一着力点,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及税费改革等对地方财政的影响,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落实“保增促调”的各项工作部署,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区域经济实现企稳回升。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呈现良好态势
年初区人代会确定全年收入任务为500,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为完成预期目标,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大环境下,我局沉着冷静应对困难,会同国、地税等征收部门加强对收入形势的分析、研判,确保财政收入均 衡入库。2009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4,5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8%,同比增长6.9%。从2009年的财政收入情况看,各项政策举措正在发挥积极作用,财政收入呈现前低后高、逐月回升的趋势。
面对上半年经济下行、财政减收的严峻形势,我区始终确保对民生领域和保增促调、扶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当年区级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按预算数节减5%,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车辆购置与运行等相关经费支出规模,压缩会议、培训等一般性支出。2009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160,5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5%,同比增长17.3%。其中,用于安排民生和保增促调、扶持经济发展的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达77.5%,新增财力的75.5%用于安排改善民生及对扶持经济发展的投入。
(二)财政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有效发挥 我局把促进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作为2009年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对财政运行的监控和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形势、中央减收增支政策以及市、区“保增促调”举措对我区财政的影响,关注税源变化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应收尽收。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保增促调”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并结合我区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修订完善一系列保增促调、扶持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专项安排各项扶持资金,加 大对企业补助力度和引进发展服务业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稳控工作,促进引税与稳税并举,支持企业稳定发展,保证大企业不外流。切实保障全区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及时统筹项目,确保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同时,全程跟踪审计,认真做好项目资金的监管工作。深入实施楼宇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的工作主线,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会同街道等部门开展南站区域税收情况专题研究。抓好再生资源回收情况申报、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各类经济政策的审核拨付工作;切实开展“创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活动,深化和拓展与重点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强化财政职能作用。
(三)财政改革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以构建“预算编制科学化、预算执行规范化、财政监督绩效化”的机制为目标,维护我区财政财务正常秩序,力求财政财务管理稳中求新:
——在财政改革方面
部门预算人大审议范围增加到11家。加快推进部门预算信息系统建设,为2010年起区一级预算单位全部使用该系统编制部门预算打下了基础;探索制定《海曙区部门预算 管理办法》,不断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
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2009年我区实现政府采购金额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100.5%,再创历史新高,采购节约率为10.7%。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预算职能,对没有预算的采购要求一律不予批准。试行统一采购,将“现代化教育装备采购”作为首批试点项目,节约资金1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探索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流程,切实加强财政业务科室对新增资产配置专项经费的审核。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年初16家单位顺利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区一级预算单位实行资产网络化管理。
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2009年,我区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资金为14.8亿元,完成用款计划的95.9%,节约资金6372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金额达资金支出总额的87.5%。
在成功推行行政单位公务用卡改革的基础上,2009年逐步在事业单位试点公务用卡。同时,建立定期抽查制度,对三家公务用卡单位进行了抽查,以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相关文件精神,根据我区实际,制定《海曙区机关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进一步规范公务活动支出。为确保厉行节约各项要求落到实 处,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2006-2008年间相关费用支出进行了调查摸底,并根据调查结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有关工作的通知》。配合区纪委对10家区级机关2008年招待费会议费开支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检查结果良好。
——在预算执行方面
加快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在2008年顺利完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财政绩效评价报告的基础上,2009年选取“数字城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残疾人康复工程”等三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并完成相关工作。
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我区财务考核办法,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的通知》。针对目前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力量配备薄弱的现状,通过专项调研,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曙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报告》。
加强财政财务指导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要求各单位做好自查、整改工作,确保培训取得较好效果。
加强和规范罚没物品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宁波市海曙区罚没物品管理和处置暂行办法》,这是我区首次针对罚没物品出台的专门管理办法。
——在财政监督检查方面 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及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区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回头看”及重点单位检查这三个环节。
根据市财政局统一部署,分别对区妇幼保健院和区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单位2008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通过检查有效地扩大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对促进我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断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基本完成工业商业集团改制工作。对区属企业进行调研摸底,初步形成新的监管制度。根据不良资产核销的有关规定,对海曙区绿化养护中心等8家单位确认价值在200万以下的货币性资产损失进行核销。配合区监察局、区审计局做好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及区属国有企业房屋账内、账外资产自查摸底等各项工作,出台了《关于海曙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管理的暂行规定》。
以财政票据管理为源头,加强财政非税收入监管,促进“以票管收”、“以票促缴”,逐步规范财政票据使用行为。制定《海曙区医疗单位财政票据领用核销等规定的通知》和《海曙区暂扣、罚没物品票据使用核销等规定的通知》,这是我区第一次对这些特殊票据使用的程序和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
——在其他财政管理方面 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区统一要求,设立区行政审批中心分中心,及时开展代理记账机构登记工作,不断规范和健全会计从业资格和代理记账管理制度。
强化会计管理,探索、创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出台我区2009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指导性意见,探索会计人员网上继续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培训质量。认真做好2009宁波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区会计电算化初级考试考务工作。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首次采用网上报名形式,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方便。
做好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协调各相关单位及时掌握契税收入动态和趋势,较好地完成了农税管理任务。积极开展契税政策宣传,做好指导退税工作。2009年,我区共有12,253家住户符合该项补贴政策,可补贴金额达5,394万元。同时,认真做好对拆迁户的咨询解释工作,完成相关税款退付。
贯彻中央支农精神,落实对农民粮食直补工作,并积极向市财政争取资金抚持,支持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三江六岸的修复工程。
(四)机关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牢牢把握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以及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各 项任务。同时,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巧妙融合于财政工作之中,以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各项财政工作的进步。王松来局长为全局干部职工作了题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财政工作上新台阶”的专题报告。曹杰、蔡锐两位副局长也分别以“政府采购管理”和“市区两级财政体制”为主题为全局干部职工作了政策宣讲。局业务科室分别以国库集中支付、公务用卡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为主题在全局召开两次业务知识学习交流会,科室之间的协调沟通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还选派干部赴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培训和参加区组织的研究生学历考试。同时,组织开展支部读书活动,要求每人读一本好书,并在读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活动,共享读书心得,以此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修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机关文化氛围。2009年,我局有两位同志被聘用到高级会计师岗位,两位同志顺利通过了专升本的考试。
二是以形式多样的窗口创建活动为载体,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根据服务单位的需求,设立AB岗制度和差时上下班制度,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作为我局对外服务窗口的会计管理科,先后被授予“2006-2008年海曙区模范集体”、“宁波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示范单位考核。会计核算中心主任胡建萍同志被评为海曙区“巾帼建功”标兵。
三是融廉政文化于载体创新中,不断增强廉政文化感召 力。我局以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为切入点,注重廉政文化、财政文化、机关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局办公区走廊上设计了各种廉政文化宣传栏,设置廉政文化书报阅览角,并在各楼层精心装饰,通过一系列的廉政艺术元素,营造出浓厚的机关廉政文化氛围。在局内网上开设廉政文化建设专栏,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廉政文化传播渠道,使广大干部职工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感受和领悟廉政。同时,组织参与了一系列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活动,有缅怀先烈、爱心义卖、访贫问苦、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以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强团体凝聚力。
四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工作理念,建立科学的干部职工管理体系。积极做好参公准备工作,2009年5月,已向区人事局上报了我局下属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要求参公的函和参公的具体实施方案、参公人员基本情况等资料。同时,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理顺我局协管员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财政增长降幅大、持续时间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局上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攻坚、共同努力,使各项重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全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得到巩固和发展,呈现出增速持续回升、活力不断增强、结构更加优化、民生加快改善的良好格局。应该说,2009年,是近年来财政形势最为 严峻的一年,也是财政部门工作比较繁忙、辛苦的一年。在这种不同寻常的环境下,上述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十分来之不易的。这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我们广大干部职工的奋发努力!在此,我代表新一届的海曙区财政局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推进我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之年。纵观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区发展环境总体上将好于去年,但仍面临未知的风险与挑战。
首先,我们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极为复杂。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势头虽然呈现,但仍比较脆弱,依然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国际金融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国际金融体系受损对实体经济的制约依然很大;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震荡走高,国际贸易短期内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私人消费依旧疲软,企业投资意愿较弱。而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尚不牢固,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依然不足,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等矛盾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更加凸显,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国际市场需求依然疲软,贸易摩擦明显增多,短期内外需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还依赖外延扩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然滞后等等。其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虽然经济深度“V形”反转曲线明显,但仍有较大难度,以外向型为主导、民营经济发达的我市经济仍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贸易壁垒增强等制约,外贸出口较快回升困难仍很大;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和资源要素制约压力不断加大,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依旧任重道远。
再次,就我区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将继续实施的财政政策、减税增支举措对财政有较大影响;受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逐步崛起及我区鄞奉路等功能性板块开发建设影响,金融机构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迁趋势仍将延续;受市区财政体制影响,我区招商引资力度与周边地区有较大差距,“引企稳企”压力很大;这些都将对今年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影响,收入短期内难以随经济回升而实现较快增长,而支出压力不断增加,预计我区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将比去年更为突出。
因此,对2010年的经济财政形势,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挑战;既要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职能作用,又要密切关注财政经济形势的变化,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主动权,在保持财政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适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2010年工作安排
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区财政工作实际,2010年我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及上级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提升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财政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服务效能和工作效率;为全面推进建设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提供财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0年财政预算任务的预期目标是:全区一般预算收入53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全区当年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41,747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1.1%。
为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全局上下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牢固地树立起现代财政管理的五个观念:一是全局观念。要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自觉服从、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创新观念。财政干部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行动和创新的决心,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促进财政发展。三是效率观念。要切实强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公 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四是服务观念。要不断改进公共服务水平,做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在强化管理中提高服务水平,在优化服务中强化财政管理。五是责任观念。财政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断增强使命感,切实负起责任,扎实工作,干事创业。
2010年我局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主题,服务三个方面,做好五篇文章。
——围绕一个主题,即“财政管理科学化”
全面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改革、发展与管理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财政预算安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特别是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财力的统筹配置上,要实现“三个确保”——确保发展、确保民生、确保稳定,把改善民生既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又作为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以民生改善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服务三个方面,即“服务领导、服务街道和部门、服务企业”
(一)服务领导,为领导决策作参谋 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收入分析机制,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和各项财政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区域开发、重大项目投资等方面的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掌握数据要全,发现问题要早,分析问题要深,不断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有效应对的办法和措施,积极主动为区委、区政府工作决策提建议、作参谋。
(二)服务街道和部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市区财政体制调整为契机,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并规范区与街道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街道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和加强财政管理的积极性,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组织服务,引导街道、部门转变招商理念,坚持把招商引资同优化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继续做好各项财政经济政策的宣传,及时落实各项专项资金。
(三)服务企业,着力培育发展新优势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保增促调政策,结合我区实际,积极研究制定各项财政扶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不断增强企业归属感。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发展,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能增强地方经济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企业,可以采取“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的措施,以提高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吸引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拉动内需、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支持企业 发展、促进经济回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掌握并分析企业外迁的动机和原因,协同街道和税务部门全力做好重点企业的稳定工作,减少企业对税收扶持的依赖性,进一步探索财政增收的有效方法。
——做好五篇文章,即做好“财政财源管理、财政资金监管、财政内部管理、财政改革创新、财政文化建设”这五篇文章
(一)做好财政财源管理的文章
财政部门要统筹协调,对现实财源、后续财源和潜在财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建立完善五项制度:一是深化国地税、街道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健全重大税源企业引进、稳固、扶持制度,三是会同街道和区经发局、贸易局建立财源分析制度,四是建立重点企业数据采集制度,五是建立重点税源企业座谈制度,积极加强和重点企业的领导与财务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为我区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做好财政资金监管的文章
财政作为政府财力保障部门,要着力做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财政监管工作,把有限的财力真正用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做好财政资金的统筹与协调,三是做好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评估与效果的监督反馈,防止出现部门资金沉淀、项目“搭便车”或效率低下等 不良现象。同时,要全力保障旧村改造、城市拆迁、保障性住房建设、南站区域开发建设等重点区块的资金需求,促进重点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三)做好财政内部管理的文章
一是要加快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运作机制。严格遵照财政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通过监控系统全面跟踪财政资金支付的操作流程,动态监控财政资金支付的详细交易记录,真正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踪问效的资金支付使用监控模式。进一步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逐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行管理,为顺利完成核算中心向国库支付中心转轨作好准备。
二是要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检查的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监督,认真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人大审议范围,2010年要再选择2家单位,把部门预算人大审议范围增加到13家。要继续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常性的财务监督检查,开展定期业务培训,努力提升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对《宁波市海曙区罚没物品管理和处置暂行办法》落实情况和对基建专户开设、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要继续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发挥财务总监的作用。深入开展会计领域内的打假,努力使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要提高财政行政效益。逐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民生项目的绩效评价。深入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推行财政政务公开。全面推广公务用卡结算方式,逐步在事业单位推广使用单位公务用卡,把单位的公务消费通过单位公务用卡来刷卡支付,以此减少单位现金量,进一步规范公务支出。
(四)做好财政改革创新的文章
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深化改革。要针对当前财政运行中收支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的特点,进一步完善综合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海曙区部门预算管理办法》规定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同时,按照市政府相关要求,要从2010年开始编制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完整性和约束力,加大对政府性资金的统筹力度,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断改进、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系统,为推进部门预算的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强化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二是推进财政信息化管理改革。按照宁波市财政信息系统建设要求,结合我区财政工作实际,加快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通过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提炼财政业务共性,建立财政业务基础数据和系统接口标准,将原有的分散部署、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逐步转变为信息畅通、数据集中处理的新运行模式,构建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 17 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为财政改革和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不断提高财政信息系统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从技术上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平台安全。
三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通过资产管理网络信息平台,推进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从源头上把住资产“入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监管,确保资产使用效率。同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管理。联合监察、审计等部门全面清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资产情况,推广房屋出租公开竞租制度,完善租金收入管理,确保租金按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严禁单位和个人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促进房屋出租行为的规范、透明。
四是推进会计管理方式改革。针对管理对象社会化、多样化的特点,积极探索会计管理新方式,大力提倡会计人员参加网上继续教育的新模式。上下联动,在市财政局会计管理部门指导下,在认真做好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同时,力争各项报名工作在网上进行。
(五)做好财政文化建设的文章
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就是全面加强财政部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业务建设,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执政理财能力、促进财政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人才和组织保 障。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与区各部门沟通协调的长效机制,及时做好业务培训与政策宣传,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财政工作的了解、理解与谅解,提高财政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与亲和力,使各项财政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做好财政文化建设的文章,具体按照以下五个方面逐层开展:物态文化是财政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求我们本着节约实效的原则,为财政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制度文化是财政部门在工作实践中所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建立一套规范财政干部职工行为、保证财政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长效机制;廉政文化是当前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我们结合职业特征,将廉政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内化为财政队伍的自觉意识;行为文化是财政文化的动态表现,要求我们建立起代表财政部门和财政干部的组织形象、职业准则、行为规范、言行修养、工作作风;精神文化是财政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我们在队伍建设的最核心的目标任务,要求我们通过实际、有效的工作开展,在全体财政队伍中树立起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工作理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党、工、团、妇等组织的作用,举办一系列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 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塑造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同志们,2010年的财政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我区保增促调取得的成绩,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更要清醒认识形势的复杂性和发展的艰巨性,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全年各项财政工作,努力跨过金融危机这一发展之坎,跨越转型升级这一发展之关,为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