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业务处理,保障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加速资金周转,防范支付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逐笔实时处理支付业务,轧差净额清算资金。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的系统参与者和系统运行者,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行统一管理,对系统运行者及参与者进行管理和监督。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对参与者业务系统在线情况实施监控。
第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分为直接接入银行机构、直接接入非金融机构和代理接入银行机构。
本办法所称直接接入银行机构,指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连接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清算账户,直接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办法所称直接接入非金融机构,指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连接,直接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的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
本办法所称代理接入银行机构,指委托直接接入银行机构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代为收发业务和清算资金的银行机构。
第六条
系统参与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时,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和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共享清算账户。
本办法所称清算账户,指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的、用于资金清算的人民币存款账户。
第八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规定金额以下的网上支付业务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需要,对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的支付业务金额上限进行设定和调整。
第九条
支付业务经付款清算行确认后即具有支付效力。
本办法所称付款清算行,指付款人开户银行所属的直接接入银行机构。
第十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一经轧差即具有支付最终性,不可撤销。
第十一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遵循“实时入账、定时清算”的原则。收款行收到支付业务已轧差通知后应实时贷记指定收款人账户,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定时完成付款清算行和收款清算行的资金清算。
本办法所称付款行和收款行,包括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和代理接入银行机构。
本办法所称收款清算行,指收款人开户银行所属的直接接入银行机构。
第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贷记支付业务,其信息从付款清算行发起,经网银中心转发收款清算行;收款清算行实时向网银中心返回回执,网银中心轧差后分别通知付款清算行和收款清算行。
本办法所称网银中心,是指负责在参与者之间转发业务信息,并对支付类业务进行轧差处理的系统节点。
第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借记支付业务,其信息从收款清算行发起,经网银中心转发付款清算行;付款清算行实时向网银中心返回回执,网银中心轧差后分别通知付款清算行和收款清算行。
第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其信息从第三方机构发起,经网银中心转发付款清算行;付款清算行实时向网银中心返回回执,经网银中心转发收款清算行;收款清算行实时向网银中心返回回执,网银中心轧差后分别通知第三方机构、付款清算行和收款清算行。
本办法所称第三方机构是指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和直接接入非金融机构。
第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账户信息查询业务,其信息从查询机构发起,经网银中心转发被查询机构;被查询机构实时将查询结果按原路径返回至查询机构。
本办法所称查询机构,是指根据查询人委托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发起账户信息查询请求的系统参与者。
本办法所称被查询机构,是指接收网银中心转发的账户信息查询请求,并返回查询结果的直接接入银行机构或代理接入银行机构。
第十六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各参与者与网银中心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应当采取联机方式实时处理。
第十七条
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传输的业务信息,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信息格式,并采用数字签名方式保障数据安全。
第十八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对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分别设置净借记限额实施风险控制。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发起的支付业务只能在其净借记限额内支付。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共享同一净借记限额。净借记限额通过清算账户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本办法所称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是指集中存储管理清算账户、处理支付业务资金清算的支持系统。
第十九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行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系统工作日为自然日,其资金清算时间为清算账户管理系统的工作时间。
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管理需要调整系统的运行时间和资金清算时间。
第二章
网上支付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
第二十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下列支付业务:
(一)网银贷记业务;
(二)网银借记业务;
(三)第三方贷记业务;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支付业务。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网银贷记业务,指付款人通过付款行向收款行主动发起的付款业务。网银贷记业务可支持下列行为的资金支付:
(一)网银汇兑;
(二)网络购物;
(三)商旅服务;
(四)网银缴费;
(五)贷款还款;
(六)实时代付;
(七)投资理财;
(八)交易退款;
(九)慈善捐款;
(十)其他。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网银借记业务,指收款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协议,通过收款行向付款行发起的收款业务。网银借记业务可支持下列行为的资金支付:
(一)实时代收;
(二)贷款还款;
(三)其他。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第三方贷记业务,是指第三方机构接受付款人或收款人委托,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知付款行向收款行付款的业务。第三方贷记业务可支持下列行为的资金支付:
(一)网络购物;
(二)商旅服务;
(三)网银缴费;
(四)贷款还款;
(五)实时代收;
(六)实时代付;
(七)投资理财;
(八)交易退款;
(九)慈善捐款;
(十)其他。
第二十四条
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网银借记业务,付款行应与其客户签订授权支付协议。
本办法所称授权支付协议,指客户与其开户银行签订的合同,合同约定开户银行在收到指定机构发来的支付业务时,根据协议内容对支付业务有关要素核验通过后即可从指定账户进行付款。
第二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收到网银中心转发的支付业务后应实时处理并返回回执。
第二十六条
收款行收到网银贷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时,应检查指定收款人账户是否存在且具备收款条件,并将检查结果实时返回网银中心。
第二十七条
参与者发起网银借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应基于收、付款人之间真实的商品或服务交易,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第三方机构发起第三方贷记业务时应指定付款账户的类型,付款行应确保支付业务从第三方机构指定类型的账户中进行支付。第三方机构指定的付款账户类型包括:
(一)仅限个人借记卡(存折)账户支付;
(二)仅限个人贷记卡账户支付;
(三)仅限个人借记卡(存折)账户或个人贷记卡账户支付;
(四)仅限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
第二十九条
第三方机构应妥善保管第三方贷记业务有关交易凭证,并有义务配合其他参与机构对交易数据进行查询。交易凭证及电子数据自交易日起至少保存5年。
第三十条
第三方机构应负责协调解决第三方贷记业务的收、付款人因商品或服务交易产生的纠纷。
第三十一条
付款行收到网银中心转发的第三方贷记业务,应通过在线认证或协议认证方式由付款人对支付业务进行确认。
本办法所称在线认证,指付款行向付款人提供在线认证界面,依据付款人在线提交的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后确认付款。
本办法所称协议认证,指付款人与付款行事先签订授权支付协议,由付款行根据支付协议对第三方贷记业务中的业务信息进行核验,核验通过后确认付款。第三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在预定时间内未收到支付业务处理结果的,可主动发起业务撤销指令。参与者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发起业务撤销指令。
撤销指令应由原支付业务发起方发起。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对未纳入轧差的业务立即办理撤销,已纳入轧差的业务不能撤销。
第三十三条
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账户信息查询业务,账户所有人应与开户银行签订账户信息查询协议。
本办法所称账户信息查询协议,指客户与其开户银行签订的合同,合同约定开户银行在收到指定机构发来的账户信息查询业务时,根据协议内容对账户信息查询业务有关要素核验通过后即可提供指定账户的余额或交易明细信息。
第三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支持对下列账户的信息查询:
(一)个人借记卡(存折)账户;
(二)个人贷记卡账户;
(三)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第三十五条
账户信息查询内容包括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信息。
本办法所称账户余额是指被查询账户在查询时点的余额或可用额度。
本办法所称交易明细是指被查询账户在指定期间发生的业务明细。
第三十六条
被查询机构收到网银中心转发的账户信息查询业务,应实时进行协议核验并将查询结果通过网银中心返回查询机构。
第三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管理需要对参与者发起或接收的业务种类进行控制。
第三章
在线签约管理
第三十八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支持客户通过在线方式与其开户银行签订授权支付协议和账户信息查询协议。
第三十九条
客户与其开户银行签订授权支付协议时应议定下列事项:
(一)支付业务的发起机构,该机构应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
(二)支付业务的付款账户,指定支付业务收款人的,还应明确收款人的账户信息;
(三)需要议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条
客户与其开户银行在线签订或解除授权支付协议后,开户银行应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时通知协议约定的支付业务发起机构。
第四十一条
客户与其开户银行签订账户信息查询协议时应议定下列事项:
(一)查询机构,该机构应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
(二)查询人,查询人可以是账户所有人或账户所有人授权的其他主体;
(三)被查询账户;
(四)需要议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二条
客户与其开户银行在线签订或解除账户信息查询协议后,开户银行应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时通知协议约定的查询机构。
第四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标准建立协议数据库,保存授权支付协议和账户信息查询协议信息,并支持按协议信息对支付业务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进行自动核验。
第四章 轧差与资金清算
第四十四条
网银中心负责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的支付业务逐笔实时进行轧差。
第四十五条
网银贷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以收款清算行返回的确认回执为轧差依据,网银借记业务以付款清算行返回的同意付款回执为轧差依据。
第四十六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对通过净借记限额检查的支付业务进行实时轧差,对未通过净借记限额检查的支付业务做拒绝处理。
第四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提交清算的场次和时间由网银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的规定设置。
轧差净额提交清算的场次和时间可以在日间调整,即时生效。
第四十八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应在每场清算时点发送清算账户管理系统进行资金清算,但在发生网络故障等异常情况时,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可将轧差净额作暂存处理,待故障恢复后提交清算。
法定节假日期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继续对支付业务进行轧差处理,轧差净额待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清算账户管理系统工作日提交清算。
第四十九条
已提交清算账户管理系统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必须在当日足额清算,不得撤销或退回。
第五十条
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收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后立即进行清算处理。如清算账户头寸不足,按以下队列排队处理:
(一)错账冲正;
(二)特急大额支付(救灾、战备款);
(三)日间透支利息和支付业务收费;
(四)票据交换及同城清算系统轧差净额;
(五)小额支付系统轧差净额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
(六)紧急大额支付;
(七)普通大额支付和即时转账支付。
第五十一条
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应当合理设置和调整净借记限额,保障支付业务及时处理,并保证其清算账户中有足够的资金满足日常清算。
第五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管理需要,可以对直接接入银行机构的清算账户实行借记控制。
清算账户借记控制时,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停止受理借记该清算账户的支付业务,但对已轧差的支付业务应当提交清算。
第五章
日切处理
第五十三条
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日切时点,网银中心将当日最后一场轧差净额提交清算。
第五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日切后进入次日业务处理,继续受理业务。
第五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全部清算完毕后,清算账户管理系统与网银中心核对当日处理的轧差净额和已清算的支付业务。
对核对不符的,网银中心以清算账户管理系统的数据为准进行调整。
第五十六条
清算账户管理系统与网银中心核对无误后,网银中心与各参与者核对所有业务信息。
对核对不符的,各参与者以网银中心的数据为准进行调整。
第五十七条
日切处理完成后,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汇总所有清算日期为当日但轧差日期不为当日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轧差净额信息,并按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分发至相应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计营业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计营业部门收妥信息后,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延迟清算天数,分别借记或贷记差额计收或计付利息。
第五十八条
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日终试算平衡后,将当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支付业务的账务信息按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分发至相应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计营业部门。
第六章 准入与退出
第五十九条
经批准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申请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第六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以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加入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系统互联规范,完成接口软件开发和行内业务系统改造,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验收。
第六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以代理接入银行机构加入的,应委托一家直接接入银行机构代为收发业务和清算资金。
第六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应按照申请、审核、实施、加入程序办理。
本办法所称申请,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要求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审核,指中国人民银行审核、确认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申请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实施,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按规定完成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各项准备工作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加入,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式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行为。第六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第六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时,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载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称、机构注册所在地、接入方式、清算方式、计划接入节点、网上支付业务状况、内部管理状况、人员配置状况等,并对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必要性进行说明;
(二)金融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
(三)网上支付业务内控制度及应急处置预案;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六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受理申报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同意加入的,形成初审意见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收到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上报的初审意见后,予以审核确认,并抄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技术管理部门和工程实施部门。
第六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技术管理部门接到业务管理部门的书面意见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发布系统互联规范和前置机配置指引,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程实施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进行工程实施。
第六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到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书面批准后,应在2个月内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一)按照规定配置系统运行环境及设备;
(二)完成系统相关业务、技术培训;
(三)以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加入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系统互联规范完成接口软件开发及行内业务系统改造;以代理接入银行机构加入的,应完成与所属直接接入银行机构行内业务系统连接的系统改造;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应组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备工作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软、硬件环境和接口软件开发等,验收合格后应出具验收报告。
第六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准备工作后,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提出正式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一)申请书,载明工程实施、业务技术培训及风险防范等准备情况;
(二)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出具的验收报告;
(三)应急处置预案;
(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七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收到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式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初审无误后,形成书面意见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确定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系统的日期,并发布具体操作流程。
第七十一条
参与者需要退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应比照本办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并说明退出原因和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受理退出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业务管理部门批准。
第七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准入标准和程序,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第七章 纪律与责任
第七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者和参与者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处理。
第七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参与者应按规定及时发送、接收和处理业务信息,不得故意拖延支付、截留挪用客户资金。参与者因业务处理不当,影响客户资金使用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收到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书面批准后2个月内未完成有关准备工作且无正当理由的,该机构在6个月内不得再次申请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第七十六条
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应加强净借记限额可用额度预警监控。因净借记限额不足导致支付业务被拒绝,影响客户资金使用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七十七条
参与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时,应妥善保管业务处理涉及的客户信息。因故意或保管不善造成客户信息泄露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进行通报;造成客户损失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
参与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进行通报: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的;
(二)未按本办法规定及时、准确发起业务回执的;
(三)未按本办法规定及时贷记指定收款人账户、延压客户资金的;
(四)发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网银借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的;
(五)未妥善管理协议数据库,影响业务正常处理的;
(六)第三方机构未按本办法规定配合其他参与机构对交易数据进行查询的;
(七)内部业务系统或前置机运行管理不善,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影响业务正常处理的;
(八)清算账户头寸不足造成支付业务不能及时清算的;
(九)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
(十)其他影响业务正常处理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形。
第七十九条
参与者有本办法第七十八条情形之一且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责令其退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参与者被责令退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自退出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加入。
第八十条
网银借记业务和第三方贷记业务的发起机构因提交虚假业务信息导致客户资金被盗用的,发起机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一条
参与者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参与者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办理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中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失误,造成客户资金损失的;
(二)伪造、篡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协议,或发送虚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盗用客户资金的;
(三)因保管、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数字证书及证书管理密钥泄露的;
(四)未经授权或违法下载泄露客户信息的;
(五)入侵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影响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数字签名和验证由系统运行者负责实施和管理。
第八十三条
参与者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业务应按规定及时缴纳费用。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业务收费标准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第八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联机储存业务信息的时间至少为10个系统工作日。业务信息脱机保存时间比照同类会计档案处理。
第八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八十六条
本办法自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之日起执行。
Email推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统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 邮政编码:100800 电话:010-66194114 传真:010-66195370
最佳分辨率:1024*768 京ICP备05073439号
第二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承担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以下简称清算总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清算中心(含结算中心,下同,以下简称清算中心)以及系统参与者运行维护部门。
第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网银中心,即负责在参与者之间转发业务信息,并对支付业务进行轧差处理的系统节点;
(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接入节点(以下简称接入节点,含部署在清算中心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应用和设备);
(三)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参与者前置机(以下简称参与者前置机);
(四)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备份系统;
(五)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络;
(六)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应用安全子系统(以下简称应用安全子系统)。
第四条 清算总中心负责网银中心、网银中心备份系统、支付系统骨干网络以及应用安全子系统(网银中心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清算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对系统运行、维护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清算中心负责接入节点及其备份设备、应用安全子系统(接入节点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辖区内业务处理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负责对辖区内参与者提供运行、维护指导和技术支持。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络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参与者负责本单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 岗 位 管理
第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及参与者应当合理安排运行维护各岗位人员,确保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第六条 网银中心应当设置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业务操作岗、系统维护岗、网络维护岗和数字证书管理岗。
接入节点应当设置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系统维护岗、网络维护岗和业务操作岗。
参与者前置机应当设置系统维护岗和网络维护岗。应用安全子系统应当设置注册中心(以下简称RA)审核操作岗和录入操作岗、地方注册中心(以下简称LRA)审核操作岗和录入操作岗。
第七条 业务操作岗和RA/LRA录入操作岗可兼任,但不得与其他岗位兼任;系统管理岗、系统维护岗和网络维护岗不得兼任业务主管岗;RA/LRA审核操作岗和RA/LRA录入操作岗不得相互兼任。
第八条 系统管理岗负责增加、更改和注销用户。第九条 业务主管岗负责系统业务运行,监控业务运行状况;设置业务参数,维护基础数据,处理或授权处理业务运行异常;组织业务操作员正确处理业务,对用户业务操作授权;提供业务咨询、协调服务等。
接入节点业务主管还应当负责设置辖区内参与者的业务权限,管辖参与者的业务数据及状态信息,管理数字证书相关信息。
第十条 业务操作岗负责根据业务主管授权进行日常运行操作和监控;按照职责范围处理业务;负责有关业务清单打印等。
第十一条 系统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计算机软件、硬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设置系统参数,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定期完成系统和数据备份;提供技术咨询、协调服务;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等。
第十二条 网络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网络设备;设置网络参数;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定期备份网络配置和系统日志;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网络问题;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等。
第十三条 RA录入操作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的录入,RA审核操作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的审核。
LRA录入操作岗负责参与者机构证书的录入,LRA审核操作岗负责参与者数字证书的审核。
第十四条 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管理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下载、证书管理密钥口令更改、制定证书存放路径等。
第十五条 各岗位人员上岗前应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业务技能、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十六条 岗位人员变动应当办理变动交接手续,离岗应当及时注销该用户。
第三章 操 作 管理
第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作好相关记录。
参与者应当制定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并报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备案。
第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严格遵守系统运行时间的规定。
参与者业务处理系统不对外提供服务的,应及时退出登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第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调整系统运行时间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授权,并应当提前3个系统工作日通知清算中心和参与者。
第二十条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或按清算总中心要求,报告系统运行情况。
第二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或授权进行下述操作:
(一)设置参与者的业务权限;
(二)设置业务金额上限;
(三)设置计费费率;
(四)设置业务数据联机保存期;
(五)设置系统停启运;
(六)开启、关闭系统维护窗口;
(七)设置参与者加入、退出系统;
(八)设置参与者故障状态;
(九)设置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二条 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和清算总中心的规定或授权设置参与者的业务权限以及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三条 各岗位人员在系统运行期间应当根据岗位要求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日志。
各岗位人员发现未按时登录、核验数字签名失败、未收到日切通知、报文丢失、日终对账不符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监控业务轧差、资金清算情况。
清算总中心应当监控轧差净额的提交及处理情况。第二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可根据管理需要向参与者提供行名行号等基础数据。
第二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加强系统用户管理,在完成系统投产工作后应当及时注销本节点系统初始用户。
第二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及时处理各待办业务事项,确保在日切前当日待办业务事项全部处理完毕。
第二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统计参与者在线情况。
第四章 维 护 管理
第二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制定相关维护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规程,按照规程完成日常检查和系统维护并记录日志,发现系统异常按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清算总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对系统应用软件版本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合理安排系统维护窗口开启时间。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对多系统共用设备进行维护时,应当避免影响其他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 清算总中心变更网银中心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按照规定经书面审批后实施,并记录变更过程。
清算中心变更接入节点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按规定报经清算总中心批准后实施。
参与者变更前置机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事先向接入地清算中心报备;影响业务处理的,应同时向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报备。
第三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定期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并填写备份记录。
第三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请外部人员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时,应当经本单位(或责任部门)负责人批准,由系统维护人员陪同进行,并作好检查维护记录。
第三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分别制定系统应急预案并逐级报备,确保应急预案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定期检查清算中心运行维护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检查参与者运行维护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五章 安 全 管理
第三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所有用户应当严格权限管理,相关操作应当遵循双签原则。
第三十八条 操作人员获取用户标识后,应当立即登录系统,修改用户口令,禁止使用未经修改的用户口令进行操作。
第三十九条 操作人员权限设定应与岗位管理保持一致。
操作人员应在规定权限内操作,禁止与业务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离开岗位时应当退出登录。第四十条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的各种口令应当严格管理,不得外泄;口令应当具有一定复杂度,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
操作人员遗忘口令时,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四十一条 系统使用的电子签名服务由清算总中心委托合法、专业的认证管理机构提供。
第四十二条 数字证书的申请、补发、换发、撤销、冻结和解冻等管理操作由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负责。
第四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应指定专人配置和管理网银中心的数字签名服务器。
第四十四条 参与者应妥善保管数字证书及证书私钥保护密码。如发现数字证书文件、USB-Key丢失或被非法复制,以及证书私钥保护密码丢失或泄漏,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同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四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与支付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连接时,应当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
清算中心负责防火墙等网络边界设备的维护和监控,并按有关规范进行配置。
第四十六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做好系统入侵检测和病毒防范,定期查毒,外来数据应当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备。
第四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泄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参数、配置信息,以及业务和账户信息。禁止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存储其他业务系统相关配置信息。
系统设备需外送维修时,应对外送设备数据做彻底清除。
第四十八条 禁止在生产系统上进行开发和培训,禁止使用非系统专用的存储介质。
第四十九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需要通过后台对业务数据进行变更操作时,应当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由至少2名系统维护人员共同实施,并详细记录;事后由业务主管及时核对业务数据,并向本单位(或责任部门)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确定报告流程。重大安全事件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技术管理部门和清算总中心。
第六章 机 房 管理
第五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设备所在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机房的建设规范。参与者前置机所在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本单位有关机房的建设规范。
第五十二条 机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机房管理、门禁系统管理和进出审批登记等相关制度,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照执行。
第五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保持机房的清洁、整齐、有序,禁止将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和与运行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禁止在机房内使用明火或可能影响运行的设备。
第七章 设 备 管 理
第五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场地设备等。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对系统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并定期检查,做到账实相符,禁止挪作他用。
第五十五条 系统设备应当按照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并填写记录,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备份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第五十六条 系统机房应配备必要的办公和通讯设施,以满足系统运行维护需要。
第八章 文 档 管理
第五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包括操作手册、运行维护手册等相关业务、技术资料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等。
第五十八条 运行文档的入库保管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簿。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当办理交接手续。
第五十九条 运行文档应当妥善保管,做到防火、防盗、防磁、防潮和防蛀。
第六十条 电子文档应当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因存储媒体损坏而丢失资料。
第六十一条 查阅、借用运行文档应当按规定进行登记,禁止私自或越权复制、外借运行文档。
第六十二条 运行文档应当比照同类会计档案确定保存期限。
废弃或过期的运行文档比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销毁处理。
第九章 故 障 处 理
第六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在处置系统故障时应当遵循“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尽快恢复运行”的原则。报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瞒报、漏报。第六十四条 网银中心发生重大故障时,清算总中心应当及时处置并向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和技术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通知各清算中心。
接入节点发生故障时,清算中心应当向清算总中心报告,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并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通知参与者。
参与者前置机发生故障时,影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的,参与者应当向接入地和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报告,清算中心应当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六十五条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故障分为常规故障和非常规故障。
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中有明确描述的故障。
非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中没有描述的故障。
第六十六条 网银中心、接入节点和参与者前置机发生常规故障时,应当由其系统维护人员按照故障处理规定和处置方法进行处理。
第六十七条 网银中心、接入节点和参与者前置机发生非常规故障时,其操作人员应当立即记录或复制故障信息,依据故障程度逐级上报,同时由系统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排除;短时间不能排除的,应当向有关单位和部门请求技术支持或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第六十八条 参与故障处理的人员,未经本单位(或本部门)负责人批准,不得查询、调用、修改和复制业务数据。排除故障时如需外来人员在系统上进行操作,应当经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人批准,由运行维护部门系统维护人员陪同并配合,同时作好记录备查。
第六十九条 系统发生故障时,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相互配合排除故障,必要时可组织外部资源提供远程或现场技术支持。故障排除后,应当记录故障时间、现象、处理过程、分析结果以及专家咨询意见,重大技术故障应当编写故障处理和分析报告。
第七十条 故障相关信息的披露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披露。
第十章 纪 律 与 责 任
第七十一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处理。
第七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擅自修改系统基础数据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伪造、篡改数据盗用资金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应履行保密职责,不得擅自查询、泄露系统和业务相关信息。违反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七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七十六条 本办法自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西银办【2010】237号)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承担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以下简称清算总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清算中心(含结算中心,下同,以下简称清算中心)以及系统参与者运行维护部门。
第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网银中心,即负责在参与者之间转发业务信息,并对支付业务进行轧差处理的系统节点;
(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接入节点(以下简称接入节点,含部署在清算中心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应用和设备);
(三)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参与者前臵机(以下简称参与者前臵机);
(四)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备份系统;
(五)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络;
(六)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应用安全子系统(以下简称应用安全子系统)。
第四条 清算总中心负责网银中心、网银中心备份系统、支付系统骨干网络以及应用安全子系统(网银中心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清算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对系统运行、维护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清算中心负责接入节点及其备份设备、应用安全子系统(接入节点部分)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对辖区内业务处理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负责对辖区内参与者提供运行、维护指导和技术支持。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络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参与者负责本单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 岗 位 管 理
第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及参与者应当合理安排运行维护各岗位人员,确保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六条 网银中心应当设臵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业务操作岗、系统维护岗、网络维护岗和数字证书管理岗。
接入节点应当设臵系统管理岗、业务主管岗、系统维护岗、网络维护岗和业务操作岗。
参与者前臵机应当设臵系统维护岗和网络维护岗。应用安全子系统应当设臵注册中心(以下简称RA)审核操作岗和录入操作岗、地方注册中心(以下简称LRA)审核操作岗和录入操作岗。
第七条 业务操作岗和RA/LRA录入操作岗可兼任,但不得与其他岗位兼任;系统管理岗、系统维护岗和网络维护岗不得兼任业务主管岗;RA/LRA审核操作岗和RA/LRA录入操作岗不得相互兼任。
第八条 系统管理岗负责增加、更改和注销用户。第九条 业务主管岗负责系统业务运行,监控业务运行状
况;设臵业务参数,维护基础数据,处理或授权处理业务运行异常;组织业务操作员正确处理业务,对用户业务操作授权;提供业务咨询、协调服务等。
接入节点业务主管还应当负责设臵辖区内参与者的业务权限,管辖参与者的业务数据及状态信息,管理数字证书相关信息。
第十条 业务操作岗负责根据业务主管授权进行日常运行操作和监控;按照职责范围处理业务;负责有关业务清单打印等。
第十一条 系统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计算机软件、硬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设臵系统参数,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定期完成系统和数据备份;提供技术咨询、协调服务;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等。
第十二条
网络维护岗负责安装维护网络设备;设臵网络参数;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定期备份网络配臵和系统日志;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网络问题;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等。
第十三条 RA录入操作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的录入,RA审核操作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的审核。
LRA录入操作岗负责参与者机构证书的录入,LRA审核操作岗负责参与者数字证书的审核。
第十四条 网银中心数字证书管理岗负责网银中心数字证书下载、证书管理密钥口令更改、制定证书存放路径等。
第十五条 各岗位人员上岗前应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业务技能、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十六条 岗位人员变动应当办理变动交接手续,离岗应当及时注销该用户。
第三章 操 作 管 理
第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作好相关记录。
参与者应当制定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并报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备案。
第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严格遵守系统运行时间的规定。
参与者业务处理系统不对外提供服务的,应及时退出登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第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调整系统运行时间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授权,并应当提前3个系统工作日通知清算中心和参与者。
第二十条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或按清算总中心要求,报告系统运行情况。
第二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或授权进行下述操作:
(一)设臵参与者的业务权限;
(二)设臵业务金额上限;
(三)设臵计费费率;
(四)设臵业务数据联机保存期;
(五)设臵系统停启运;
(六)开启、关闭系统维护窗口;
(七)设臵参与者加入、退出系统;
(八)设臵参与者故障状态;
(九)设臵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二条 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和清算总中心的规定或授权设臵参与者的业务权限以及规定的其他业务参数。
第二十三条 各岗位人员在系统运行期间应当根据岗位要求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日志。
各岗位人员发现未按时登录、核验数字签名失败、未收到日切通知、报文丢失、日终对账不符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监控业务轧差、资金清算情况。
清算总中心应当监控轧差净额的提交及处理情况。第二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可根据管理需要向参与者提供行名行号等基础数据。
第二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和清算中心应当加强系统用户管理,在完成系统投产工作后应当及时注销本节点系统初始用户。
第二十七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及时处理各待办业务事项,确保在日切前当日待办业务事项全部处理完毕。
第二十八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业
第四章 维 护 管 理
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统计参与者在线情况。
第二十九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制定相关维护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规程,按照规程完成日常检查和系统维护并记录日志,发现系统异常按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清算总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对系
统应用软件版本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应合理安排系统维护窗口开启时间。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对多系统共用设备进行维护时,应当避免影响其他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 清算总中心变更网银中心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按照规定经书面审批后实施,并记录变更过程。
清算中心变更接入节点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按规定报经清算总中心批准后实施。
参与者变更前臵机主要设备和系统时,应事先向接入地清算中心报备;影响业务处理的,应同时向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报备。
第三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定期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并填写备份记录。
第三十四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请外部人员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时,应当经本单位(或责任部门)负责人批准,由系统维护人员陪同进行,并作好检查维护记录。
第三十五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分别制定系统应急预案并逐级报备,确保应急预案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六条 清算总中心应当定期检查清算中心运行维护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清算中心应当定期检查参与者运行维护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第五章 安 全 管 理
第三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所有用户应当严格权限管理,相关操作应当遵循双签原则。
第三十八条 操作人员获取用户标识后,应当立即登录系统,修改用户口令,禁止使用未经修改的用户口令进行操作。
第三十九条 操作人员权限设定应与岗位管理保持一致。操作人员应在规定权限内操作,禁止与业务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离开岗位时应当退出登录。
第四十条 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关的各种口令应当严格管理,不得外泄;口令应当具有一定复杂度,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次。
操作人员遗忘口令时,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领导,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重新设定,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四十一条 系统使用的电子签名服务由清算总中心委托合法、专业的认证管理机构提供。
第四十二条 数字证书的申请、补发、换发、撤销、冻结和解冻等管理操作由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负责。
第四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应指定专人配臵和管理网银中心的数字签名服务器。
第四十四条 参与者应妥善保管数字证书及证书私钥保护密码。如发现数字证书文件、USB-Key丢失或被非法复制,以及证书私钥保护密码丢失或泄漏,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同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四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与支付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连接时,应当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
清算中心负责防火墙等网络边界设备的维护和监控,并按有关规范进行配臵。
第四十六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做好系统入侵检测和病毒防范,定期查毒,外来数据应当进行病毒检
测,发现病毒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备。
第四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泄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参数、配臵信息,以及业务和账户信息。禁止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存储其他业务系统相关配臵信息。
系统设备需外送维修时,应对外送设备数据做彻底清除。第四十八条 禁止在生产系统上进行开发和培训,禁止使用非系统专用的存储介质。
第四十九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需要通过后台对业务数据进行变更操作时,应当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由至少2名系统维护人员共同实施,并详细记录;事后由业务主管及时核对业务数据,并向本单位(或责任部门)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臵制度,确定报告流程。重大安全事件应当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技术管理部门和清算总中心。
第六章 机 房 管 理
第五十一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设备所在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机房的建设规范。
参与者前臵机所在机房应当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本单位有关机房的建设规范。
第五十二条
机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机房管理、门禁系统管理和进出审批登记等相关制度,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照执行。
第五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保持机房的清洁、整齐、有序,禁止将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和与
运行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禁止在机房内使用明火或可能影响运行的设备。
第七章 设 备 管 理
第五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场地设备等。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对系统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并定期检查,做到账实相符,禁止挪作他用。
第五十五条 系统设备应当按照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并填写记录,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备份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第五十六条 系统机房应配备必要的办公和通讯设施,以满足系统运行维护需要。
第八章 文 档 管 理
第五十七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包括操作手册、运行维护手册等相关业务、技术资料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等。
第五十八条 运行文档的入库保管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簿。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当办理交接手续。
第五十九条 运行文档应当妥善保管,做到防火、防盗、防磁、防潮和防蛀。
第六十条 电子文档应当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因存储媒体损坏而丢失资料。
第六十一条 查阅、借用运行文档应当按规定进行登记,禁
止私自或越权复制、外借运行文档。
第六十二条 运行文档应当比照同类会计档案确定保存期限。
废弃或过期的运行文档比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销毁处理。
第九章 故 障 处 理
第六十三条 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在处臵系统故障时应当遵循“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尽快恢复运行”的原则。报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瞒报、漏报。
第六十四条 网银中心发生重大故障时,清算总中心应当及时处臵并向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和技术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通知各清算中心。
接入节点发生故障时,清算中心应当向清算总中心报告,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并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通知参与者。
参与者前臵机发生故障时,影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处理的,参与者应当向接入地和业务管辖地清算中心报告,清算中心应当根据故障影响情况及时报告清算总中心。
第六十五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故障分为常规故障和非常规故障。
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中有明确描述的故障。
非常规故障为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文档中没有描述的故障。
第六十六条 网银中心、接入节点和参与者前臵机发生常规故障时,应当由其系统维护人员按照故障处理规定和处臵方法进
行处理。
第六十七条 网银中心、接入节点和参与者前臵机发生非常规故障时,其操作人员应当立即记录或复制故障信息,依据故障程度逐级上报,同时由系统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排除;短时间不能排除的,应当向有关单位和部门请求技术支持或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第六十八条 参与故障处理的人员,未经本单位(或本部门)负责人批准,不得查询、调用、修改和复制业务数据。排除故障时如需外来人员在系统上进行操作,应当经运行维护部门负责人批准,由运行维护部门系统维护人员陪同并配合,同时作好记录备查。
第六十九条 系统发生故障时,清算总中心、清算中心和参与者应当相互配合排除故障,必要时可组织外部资源提供远程或现场技术支持。故障排除后,应当记录故障时间、现象、处理过程、分析结果以及专家咨询意见,重大技术故障应当编写故障处理和分析报告。
第七十条 故障相关信息的披露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披露。
第十章 纪 律 与 责 任
第七十一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处理。
第七十二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擅自修改系统基础数据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伪造、篡改数据盗用资金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维护部门工作人员应履行保密职责,不得擅自查询、泄露系统和业务相关信息。违反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七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七十六条 本办法自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运行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
附件
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数据集中系统)的业务管理,规范业务处理行为,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和《国库会计管理规定》等有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使用数据集中系统处理国库会计核算业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数据集中系统是实现国库会计业务统一处理、数据集中存储、信息共享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
第四条 国库会计数据集中以办理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的机构为国库会计核算主体(以下简称核算主体)。由全国国库业务处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统一组织实施国库会计核算业务处理。
核算主体内部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按照“一级财政一级国库”体制设臵的国库主体。
第五条 预算收入、退付、支出、更正、国债兑付等业务的原始数据一经采集,按照事先设定的规则,数据集中系统分别将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连续处理,并把最终处理结果直接记入各目的国库账户。
第六条 数据集中系统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以下简称支付系统)一点连接,中心统一对外清算资金,各核算主体之间通过中心划转资金。
-3-
第五篇:个人跨行汇款业务操作规程(试行)
附件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跨行汇款业务
操作规程(试行)
目 录
1.业务概述...................................4 2.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4 3.相关规定...................................5 3.1 交易模式................................5 3.2 支付系统行号............................5 3.3 系统运行时间............................6 3.4 支付交易序号............................6 3.5 查询查复................................6 3.6 人行对支付系统跨行汇款业务的收费标准....6 3.7 支付系统业务优先级次....................7 3.8 跨行汇款业务授权规定....................8 4.操作规程...................................8 4.1 网点---现金方式跨行汇款(交易码:330101)8 4.2 网点---账户转出方式跨行汇款(交易码:330102)...........................................11 4.3 网点---退汇挂账核销交易(交易码:330103)...........................................14 4.4 网点---申请退回处理(交易码:330202)..19 4.5 网点---自由格式报文交易(交易码:330203)...........................................21 4.6 网点---行名行号查询交易(交易码:321001)...........................................22 4.7 网点---大额转账申请交易(交易码:010711)...........................................22 4.8 县市级---查询/查复书处理(交易码:330201)...........................................22 4.9 查询及打印功能.........................23 1.业务概述
邮政储蓄系统为客户提供向他行个人账户或公司账户的资金汇款业务,跨行资金汇款业务通过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办理,包括两种渠道:大额支付和小额支付渠道。其中,通过大额支付渠道为客户办理资金跨行往来,可满足资金快速到账(通常10分钟内到账)的需求;通过小额支付渠道办理的资金跨行往来,可满足金融机构低成本、大业务量的支付结算需要。
本规程主要描述通过大额、小额支付渠道办理跨行汇款业务的操作规程,以及相关的交易功能。本规程适用的业务包括:现金跨行汇款、账户跨行汇款、退汇挂账核销、查询/查复、申请退回/应答、自由格式报文业务。
2.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是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我国支付清算需要,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自主开发建设的,能够高效、安全处理各银行办理的异地、同城各种支付业务及其资金清算和货币市场交易的资金清算的应用系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由大额支付系统(HVPS)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HEPS)两个应用系统组成。
大额支付系统主要用于处理跨行同城和异地的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上(目前规定为5万元[含]以上)的大额贷记支付和紧急的小金额贷记支付(无金额起点限制)业务。其主要特点是:逐笔发送支付指令,全额实时结算资金。小额支付系统是继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建设运行的又一重要应用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处理跨行同城和异地的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目前规定为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和其他业务。其主要特点是:批量发送支付指令,轧差净额清算资金。
我行目前采取直联方式通过公司业务系统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接。总行作为直接参与者,与现代化支付系统北京城市处理中心直接进行系统对接,并在人民银行开设相应的清算账户用于跨行资金清算;其下辖分支机构,作为间接参与者通过其所属直接参与者向大额支付系统发起支付指令,并委托直接参与者进行跨行资金清算。
3.相关规定
3.1 交易模式
储蓄网点办理跨行汇款业务,必须与公司网点建立代理关系,由公司网点转发被代理储蓄网点受理的跨行汇款业务。每笔跨行汇款交易的汇出行号指该公司网点在人行支付系统中注册的支付系统行号。
代理关系由一级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由省分行代为执行)公司业务管理人员在公司系统内维护,原则上不允许建立跨县市代理关系,代理关系可以修改。
3.2 支付系统行号
支付系统行号由12位数字组成,前3位 “403”代表中国 5 邮政储蓄银行,其具体编制规则遵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机构代码编制规则》执行。支付系统行号是跨行交易中的重要基础数据,既是支付业务分发的路径,也是资金清算的依据。
3.3 系统运行时间
大额支付系统的运行日为国家法定工作日,9:00-17:00为日间业务处理时间,17:00业务截止,具体时间以当地人行规定为准。
小额支付系统按照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模式,每天于16:00进行日切处理,即前一自然日16:00至本自然日16:00为小额支付系统的一个工作日。
3.4 支付交易序号
支付交易序号由8位数字组成,由发起行统一进行编号,编码范围为00000001—79999999。对于每一笔支付业务,系统均赋予一个支付交易序号,与发起行行号、委托日期一起构成一笔支付交易的唯一标识,用于防止在业务处理中出现错乱和便于业务查找。
3.5 查询查复
查询查复应坚持“有疑必查、有查必复、复必详尽、切实处理”的原则。对有疑问或发生差错的跨行汇款业务,应于当日最迟不得超过下一个工作日上午发出查询。查复行应在收到查询信息的当日最迟不得超过下一个工作日上午予以查复。
3.6 人行对支付系统跨行汇款业务的收费标准 汇款业务 3.6.1 人行针对大额系统的支付业务(信息)按笔数向发起行(委托方)收取汇划费用,每笔收取5.5元,具有特殊款项标志的紧急支付业务免收费用;人行针对小额系统的支付业务(信息)按包数向发起行(委托方)收取汇划费用,每包收取0.5元。
3.6.2 其他辅助业务
通过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发起的查询、申请退回和自由格式报文等信息,每笔收取费用1元;通过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处理的退汇、查复、退回应答信息,不收取汇划费用。
3.7 支付系统业务优先级次 普通汇款业务 3.7.1 大额支付系统汇款金额起点为5万元(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并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整),低于起点金额的跨行普通汇款业务需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办理。
小额支付系统汇款金额上限为5万元(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并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整),高于上限金额的跨行普通汇款业务需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
3.7.2 紧急汇款业务
对于汇款人要求的加急汇款业务,可选择加急标志并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没有金额起点限制。
3.7.3 特急特殊支付业务
对于汇款人要求的特急汇款业务,需选择加急标志与特殊款项标志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此类业务仅适用于救灾、战备款项。3.8 跨行汇款业务授权规定 现金方式跨行汇款授权 3.8.1 现金汇款金额在0至20万之间的,须经综合柜员(会计主管)授权;
现金汇款金额20万元(含)以上的,须经综合柜员(会计主管)核对后由支行(局)长授权。
3.8.2 账户转出方式跨行汇款授权
账户转出汇款金额在10万以下的,可由柜员直接办理; 账户转出汇款金额在10万元(含)至50万元之间的,须经综合柜员(会计主管)授权;
账户转出汇款金额在50万元(含)以上,须经综合柜员(会计主管)核对后由支行(局)长授权。
4.操作规程
4.1 网点---现金方式跨行汇款(交易码:330101)客户填单 4.1.1 个人客户在储蓄柜面办理现金方式跨行汇款业务,需填写“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跨行汇款申请书(储1133)”(一式三联)(以下简称跨行汇款申请书)。
必须记载下列事项:确定的金额、扣账方式(注明是现金)、汇款方式(注明普通或加急)、汇款人名称、汇款人证件类型及号码、汇款人联系电话、汇入行名称、收款人名称、收款人账号、委托日期。
委托日期是指汇款人向汇出银行提交跨行汇款申请书的当日。
客户汇款金额在5万元以下,如无特殊要求,则选择普通汇款方式,如有加急要求,则选择加急汇款方式;客户汇款金额在5万元(含)以上,必须选择加急方式。
4.1.2 柜员审核
审核“跨行汇款申请书”的有效性 4.1.2.1 申请书各要素填写是否齐备,委托日期、收款人账号户名及金额等重要事项是否涂改;
汇款金额填写是否规范,大、小写是否一致; 凭证是否为套写。
4.1.2.2 4.1.2.3 审核客户个人有效实名证件 查询确认
调用[321001行名行号查询]交易,查询汇入行对应的支付行号。
4.1.3 系统录入 普通柜员录入 4.1.3.1 调用[330101现金方式跨行汇款]交易,准确录入客户填写的“跨行汇款申请书”中所载信息与查询的汇入行支付系统行号等信息后,发送交易。
当汇款金额大于5万元时,必须选择加急标志;当款项用途为国家规定免予征收手续费的赈灾及战备款项时,特殊款项标志必须选择“是”。4.1.3.2 综合柜员录入
普通柜员发送交易后,系统回显汇入行支付行号、收款人账号、收款人名称、汇款金额四项内容,综合柜员应根据客户填写的跨行汇款申请书,录入相关信息并根据汇款金额不同进行相应授权,授权后执行交易。
执行交易后,系统自动完成账务处理,生成主机流水号和支付交易序号,打印跨行汇款申请书和手续费收据,系统自动登记“跨行汇款登记簿”。
非人为原因造成凭证打印错误,可以通过“FORM重打(040505)”或单击Ctrl+R重新打印相关凭证。
4.1.3.3 签章及凭证传递
交易成功后,综合柜员完成复核后,在“跨行汇款申请书”的“复核”及“授权”处(三联)分别加盖名章,如支局长授权,则由支局长在“授权”处加盖名章;
普通柜员在“跨行汇款申请书”的“经办”(三联)处分别加盖名章,并在“跨行汇款申请书”各联加盖转讫章及日戳,将“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一联)与“手续费收据”(第一联)交由事后监督系统监督管理;
“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二联)按业务档案顺序由网点经办柜员顺序保管;
“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与“手续费收据”(第二联)作为回单返还客户。
4.1.4 汇款异常状态说明 对于每一笔发送成功的跨行汇款交易,经办柜员需要及时查询[321003跨行汇款交易登记簿查询]中的跨行汇款登记簿,通过登记簿中的“汇款状态”一栏,可以判断某笔往账交易是否成功发送到人行,并被人行处理。
跨行汇款共有七种状态,具体如下:
成功:表示该笔跨行汇款已经通过行内公司业务系统发送到人行,正在等待人行的进一步处理;该状态并非最终状态。
已受理:表示该笔跨行汇款已经发送至行内公司业务系统,但公司业务系统未正常应答,该状态仅表示储蓄系统已受理该业务,但并非最终状态。
人行拒绝:表示该笔跨行汇款已经被人行拒绝,并退回到行内。
被调整:表示该笔跨行汇款被行内公司业务系统发起的联机调整、全行差错平台发起的调整或差错控制台发起的单边调整。
退汇:表示该笔跨行汇款被他行全额拒绝。
部分退汇:表示该笔跨行汇款的部分金额被他行拒绝。 挂账核销:表示处于人行拒绝、被调整、他行退汇、他行部分退汇状态的跨行汇款已通过挂账核销交易进行了后续处理。
4.2 网点---账户转出方式跨行汇款(交易码:330102)客户填单 4.2.1 个人客户在储蓄柜面办理账户转出方式跨行汇款业务,需填写“跨行汇款申请书(储1133)”(一式三联)。
必须记载下列事项:确定的金额、扣账方式(注明是卡或存折)、汇款方式(注明普通或加急)、汇款人联系电话、汇入行名称、收款人名称、收款人账号、委托日期。 客户如代理他人办理账户转出形式的跨行汇款业务,应注明代理人证件类型及号码。
委托日期是指汇款人向汇出银行提交跨行汇款申请书的当日。
客户汇款金额在5万元以下,如无特殊要求,则选择普通汇款方式,如有加急要求,则选择加急汇款方式;客户汇款金额在5万元(含)以上,必须选择加急方式。
4.2.2 柜员审核
审核“跨行汇款申请书”的有效性 4.2.2.1 申请书各要素填写是否齐备,委托日期、收款人账号户名及金额等重要事项是否涂改;
汇款金额填写是否规范,大、小写是否一致; 凭证是否为套写。
4.2.2.2 对于单笔交易金额在5000元(含)以上的账户跨行汇款业务,须审核客户是否已完成大额汇款申请。若未申请,应拒绝办理业务,并提示客户凭账户对应的有效实名证件、存折或绿卡至汇出账户开户局所属县(市)内任一联网网点办理大额汇款申请。4.2.2.3 对于单笔交易金额在5万元(含)以上的账户跨行汇款业务,须审核客户有效实名证件及联系电话。若为代办,须同时审核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有效实名证件。
4.2.2.4 查询确认
调用[321001行名行号查询]交易,查询汇入行对应的支付行号。
4.2.3 系统录入 普通柜员录入 4.2.3.1 调用[330102转账方式跨行汇款]交易,准确录入客户填写的“跨行汇款申请书”中所载信息与查询的汇入行支付系统行号等信息后,发送交易。
当汇款金额大于5万元时,必须选择加急标志;当款项用途为国家规定免予征收手续费的赈灾及战备款项时,特殊款项标志必须选择“是”。
4.2.3.2 综合柜员录入
普通柜员发送交易后,系统回显汇入行支付行号、收款人账号、收款人名称、汇款金额四项内容,综合柜员应根据客户填写的跨行汇款申请书,录入相关信息并根据汇款金额不同进行相应授权,授权后执行交易。
执行交易后,系统自动完成账务处理,生成主机流水号和支付交易序号,打印跨行汇款申请书和手续费收据,系统自动登记“跨行汇款登记簿”。
非人为原因造成凭证打印错误,可以通过“FORM重打(040505)”或单击Ctrl+R重新打印相关凭证。
4.2.3.3 签章及凭证传递
交易成功后,综合柜员完成复核后,在“跨行汇款申请书”的“复核”及“授权”处(三联)分别加盖名章,如支局长授权,则由支局长在“授权”处加盖名章;
普通柜员在“跨行汇款申请书”的“经办”(三联)处分别加盖名章,并在“跨行汇款申请书”各联加盖转讫章及日戳,将“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一联)与“手续费收据”(第一联)交由事后监督系统监督管理;
“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二联)按业务档案顺序由网点经办柜员顺序保管;
“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与“手续费收据”(第二联)作为回单返还客户。
4.2.4 汇款异常状态说明
同现金方式的汇款异常状态。
4.3 网点---退汇挂账核销交易(交易码:330103)
在储蓄系统内被挂账的跨行汇款交易,柜员应及时通过“退汇挂账核销”交易进行后续处理。
4.3.1 挂账提醒
当跨行汇款因被退汇而挂账时,系统自动登记“来账退汇登记簿”,网点综合柜员在请领、上缴尾箱时会收到系统提醒,此时应通知普通柜员及时进行核销处理。普通柜员也可通过[321003跨行汇款交易登记簿查询]中的来账退汇登记簿,查询 到处于挂账状态的跨行汇款交易后,应及时进行核销处理。
4.3.2 系统录入
对被挂账的跨行汇款交易,有三种处理方式。
4.3.2.1 再次汇出
针对处于挂账状态跨行汇款交易,经办柜员需及时查询原始单据、凭证,确认被退汇原因,如果是因为柜员操作原因造成的原汇入行号、原汇入账号或原汇入户名有误,则由柜员通过“退汇挂账核销”交易的“汇兑汇出”方式进行后续处理。
普通柜员录入挂账时期、原汇款关键信息后,调出对应的挂账明细记录,将处理方式选择为“汇兑汇出”后,再次录入汇入行号、汇入账号和汇入户名等信息,此时,汇入账号和汇入户名只能修改其中一项。授权成功后执行交易。
执行交易后,系统自动完成账务处理,生成主机流水号和新的支付交易序号,打印通用凭证,系统自动修改“来账退汇登记簿”相应挂账的退汇状态。该交易不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
4.3.2.2 退回现金
针对处于挂账状态跨行汇款交易,经办柜员查询原始单据、凭证,并确认原输入信息与原始单据上客户填写信息一致,因客户原因造成原跨行汇款申请书填写信息有误造成退汇,应及时通知客户携带原“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 联凭证,回银行原交易网点进行退回处理。
当原汇款方式为现金,或原转出账户已销户时,通过“退回现金”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客户要求再次汇款,则应在“退回现金”交易成功后,要求客户再次填写新“跨行汇款申请书”,视同一笔新的汇款业务办理。
普通柜员录入挂账时期、原汇款关键信息后,调出对应的挂账明细记录,将处理方式选择为“退回现金”,输入挂账金额、原汇款人证件类型及证件号码后,授权成功后执行交易。
执行交易后,系统自动完成账务处理,打印通用凭证,系统自动修改“来账退汇登记簿”相应挂账的退汇状态。如果原退汇原因属于他行拒绝,则该交易不再退还客户手续费用。
4.3.2.3 退回原账户
针对处于挂账状态跨行汇款交易,经办柜员查询原始单据、凭证,并确认原输入信息与原始单据上客户填写信息一致,因客户原因造成原跨行汇款申请书填写信息有误造成退汇,应及时通知客户携带原“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凭证,回银行原交易网点进行退回处理。
当原汇款方式为账户转出,通过“退回原账户”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客户要求再次汇款,则应在“退回原账户”交易成功后,要求客户再次填写新“跨行汇款申请书”,视同一笔新的汇款业务办理。 普通柜员录入挂账时期、原汇款关键信息后,调出对应的挂账明细记录,将处理方式选择为“退回原账户”,输入挂账金额、原汇出账号、原汇款人姓名后,授权成功后执行交易。如果原退汇信息中注明的汇款人账号或户名信息与我行系统记录原汇款人账号及户名信息不符,则普通柜员可修改其中的一项信息以便于该笔退汇退回原账户。 执行交易后,系统自动完成账务处理,打印通用凭证,系统自动修改“来账退汇登记簿”相应挂账的退汇状态。如果原退汇原因属于他行拒绝,则该交易不再退还客户手续费用。
4.3.2.4 签章及凭证传递
针对“退汇挂账核销交易”打印的“通用凭证”,普通柜员须分别在“经办”处分别加盖名章及网点日戳,由授权人分别加盖名章。
通过“再次汇出方式”核销挂账时,“通用凭证”(第一联)交由事后监督系统监督管理,“通用凭证”(第二联),按业务档案顺序由网点经办柜员顺序保管。
通过“退回现金”和“退回原账户”方式核销挂账时,客户需上缴原“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普通柜员应在原“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与网点保管的原“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二联)的左上角处加盖作废章、名章及日戳。
通过“退回现金”和“退回原账户”方式核销挂账时,“通 用凭证”(第一联)与客户上缴的原“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交由事后监督系统监督管理,“通用凭证”(第二联)由客户本人保管。
4.3.3 退汇原因说明
柜员通过[321003跨行汇款交易登记簿查询]中的来账退汇登记簿,可以查询到处于挂账状态的跨行汇款交易,在查询结果中会注明该笔退汇的原因,系统中记录的原因有四种,具体如下。
差错退汇:指由于行内差错控制台发起的退汇。 汇入行退汇:指由于汇入账号或汇入户名不符等原因造成的他行退汇。
人行拒绝:指由于汇入行号填写错误等原因造成原汇款往账被人行直接拒绝。
对公退汇调整:指储蓄系统已正常受理跨行汇款交易后,没有正常收到行内公司系统应答,通过当晚日终储蓄与公司业务系统间对账出现不一致后,由公司系统对该笔汇款发起退汇的调整。
4.3.4 退汇状态说明
柜员通过[321003跨行汇款交易登记簿查询]中的来账退汇登记簿,可以查询到处于挂账状态的跨行汇款交易,在查询结果中会注明该笔退汇的处理状态,系统中记录的处理状态有六种,具体如下。
全额挂账:指退汇金额与原汇款往账金额一致,该笔退汇处于挂账状态,柜员尚未对该笔退汇做核销处理。 超额挂账:指退汇金额大于原汇款往账金额,该笔退汇处于挂账状态。针对超额挂账的退汇,无法退回客户现金或退回原账户,只能通过再次汇出将该笔退汇来账发送至退汇行。超额挂账的原因可能是退汇行误将一笔来账汇款以退汇报文发回。
部分挂账:指退汇金额小于原汇款往账金额,该笔退汇处于挂账状态。部分挂账的原因也是由于退汇行的误操作造成的。针对部分挂账的退汇,可以退回现金、原账户或再次汇出。
已退回账户:指原挂账已完成核销处理,已退回原账户。 已退现金:指原挂账已完成核销处理,已退回客户现金。
汇兑汇出:指原挂账已完成核销处理,再次汇出。
4.4 网点---申请退回处理(交易码:330202)基本规定 4.4.1 跨行汇款申请人对汇出银行已经汇出的款项可以申请退回。款项已入账的汇款,由跨行汇款申请人自行与收款人联系退汇;款项未入账,跨行汇款申请人可凭本人身份证件以及原“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向本行汇出机构提出申请。汇出机构受理该申请后,应及时在系统内做申请退回处理。
跨行汇款申请人申请退回原汇款交易时,应上缴“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及本人书写的退回申请书,申请书中注明申请退回的理由并签字、注明申请日期。 汇出行向汇入行发出退回请求,汇入行经核实汇款确未支付的,向申请机构发出退回应答,并作汇款退汇处理后,将款项退还汇出行。
4.4.2 系统录入 系统操作 4.4.2.1 网点普通柜员审查客户填写的退回申请书、“跨行汇款申请书”(第三联)与系统内记录一致后,调用[申请退回处理330202]交易,发出退回请求。
普通柜员输入原交易日期、原交易流水、原交易金额后,系统自动调出原交易的明细记录,录入需退回申请理由后,经支局长授权后执行交易。
交易成功后,打印“信息类报文接收凭证”,系统自动生成申请退回书序号,并登记“申请退回/应答”登记簿,应答状态为“未应答”。
申请退回往账得到外行的应答后,系统自动更改原申请退回书的状态为“已应答”,并按原申请退回书自动匹配应答内容,系统自动登记“申请退回往账/应答”登记簿。
4.4.2.2 凭证管理
针对“申请退回”往账交易打印的“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网点普通柜员须在“经办”处分别加盖名章,由授权人在授权处加盖名章。
“往账申请退回”交易打印的“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应与收到的退回应答来账凭证匹配装订,由网点经 办人员顺序保管。
4.5 网点---自由格式报文交易(交易码:330203)基本规定 4.5.1 网点普通柜员,可调用[自由格式报文330203]交易,向其他银行发送无固定格式要求的查询信息或其他信息。该交易需网点普通柜员操作,支局长授权。
通过本交易发出的报文信息,接收行可以应答,也可以不应答。
自由格式报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最长不超过255个字符(127个汉字)。
4.5.2 系统录入 系统操作 4.5.2.1 柜员录入加急标志、接收行号、接收行名、信息内容及原汇款关键信息后,综合柜员授权成功后,发送交易。 执行交易后,系统自动完成处理,打印“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系统自动登记“自由格式报文”登记簿。
4.5.2.2 凭证传递
针对“自由格式报文”交易打印的“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普通柜员须分别在“经办”处分别加盖名章及网点日戳,由授权人在授权处加盖名章。
“自由格式报文”交易打印的“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第一联)交由事后监督系统监督管理,“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第二联)由网点经办柜员顺序保管。4.6 网点---行名行号查询交易(交易码:321001)
行号指人行支付系统银行行号,每个支付行号唯一标识一个银行机构,汇入行行号是办理跨行汇款交易的必输信息。柜员为客户办理跨行汇款交易时,应根据客户填写的汇入行名称,调用“行名行号查询”交易确认该汇入行在人行支付系统中注册的支付行号。
4.6.1 系统录入
行名行号查询交易提供行别代码查询、城市代码查询、行号查询三种机制。
行别代码查询。柜员输入银行名称,可以查询到该银行的系统代码。
城市代码查询。柜员输入城市名称,可以查询到该城市的系统代码。
行号查询。柜员输入行别代码、城市代码及汇入行名称,可以模糊查询到与该汇入行名称相近的行号信息。此查询中,行别代码与城市代码为非必输项,但输入相应信息有助于快速进行行号的模糊查询。
4.7 网点---大额转账申请交易(交易码:010711)
客户办理账户转出方式跨行汇款业务,交易金额在5000元(含)以上,需在转出账户开户局所属县(市)任一联网网点办理大额转账申请。其中,针对“约定转出方式”,柜员应选择“人行跨行大额”。
4.8 县市级---查询/查复书处理(交易码:330201)4.8.1 基本规定
当跨行汇款发起行对发出的支付业务有疑问,可向接收行发出查询,请求对方答复疑问;接收行收到查询报文后必须及时查复,将回复结果及时返回给查询行。
当前,储蓄机构对发起的跨行汇款业务有疑问,应委托该机构上级县市级分行业务管理员,对原汇款接收行发起查询交易。
查询查复处理对跨行支付业务的正常处理极为重要,业务人员发生疑问,必须在当日发出查询;收到他行发来的查询书,应在一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业务人员必须以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及时准确处理查询查复,查询查复报文必须进行打印,与原支付凭证一起,并入会计档案中保管或专夹保管。人民银行将对各行的查复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对查询查复不及时、不准确,所导致对汇划资金(或利息)损失,由有关责任行承担。
4.8.2 系统录入 系统操作 4.8.2.1 县市业务管理员在系统内录入查询类别、原跨行汇款日期、原交易流水、和原交易金额后,系统自动调出原交易的明细记录,录入需查询的内容后,经县市业务主管授权后执行交易。
交易成功后,打印“信息类报文接收凭证”,根据查询类别,系统自动生成查询书号,并登记“查询书往账/查复来账”登记簿,查询状态为“未查复”。
查询书往账得到外行的查复后,系统自动更改原查询书的状态为“已查复”,并按原查询书自动匹配查复内容,自动登记“查询书往账/查复来账”登记簿。
针对收到的外行发来的查询交易,系统处理方式一样。
4.8.2.2 凭证管理
针对“查询”或“查复”交易打印的“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县市分行业务管理员须在“经办”处分别加盖名章,由授权人在授权处加盖名章。
打印的“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由市县级业务管理经办人员顺序保管。
针对查复书来账的“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应与发起的原查询书往账凭证匹配装订。
针对查复书往账打印的“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应与收到的原查询书来账凭证匹配装订。
4.9 查询及打印功能
批量打印来账事务登记簿(交易码:321002)
该交易用于批量打印指定时期内,该机构收到的所有事务4.9.1 类来账交易的登记簿。
4.9.1.1 网点操作
网点该交易由综合柜员操作。 综合柜员每日上缴、请领尾箱时,会收到事务类交易的来账提醒。目前,网点仅能收到自由格式报文来账,且自由格式报文的来账必须通过公司系统的柜员手工清分至该储蓄机构。收到自由格式报文来账后,综合柜员应在“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上打印自由格式报文来账信息。对于他行发出的自由格式报文,可以选择回复或不回复。
4.9.1.2 县市级操作
县市级分行,该交易由业务管理员操作。
县市级分行能收到查复书来账、申请退回应答来账等报文,收到这些信息报文来账后,综合柜员应在“信息类报文接收专用凭证”上打印报文信息。对于收到他行的查复书、申请退回应答来账,应与原查询书、原申请退回书匹配装订。
4.9.2 跨行汇款登记簿查询打印(交易码:321003)
柜员或业务管理员可根据需要,调用[跨行汇款登记簿查询321003]交易,查询与跨行汇款交易有关的登记簿中详细信息。
涉及跨行汇款交易的登记簿包括:跨行汇款交易登记簿、查询书往账/查复来账登记簿、查询书来账/查复往账登记簿、申请退回往账/应答登记簿、自由格式报文登记簿、退汇挂账。
柜员或业务管理员输入相应信息后,系统将根据柜员的选择,自动回显某一类登记簿的单笔或多笔报文信息。 只能查询本机构发出或接收的交易信息。 无需授权。
针对查询书往账/查复来账、查询书来账/查复往账、申请退回往账/应答、自由格式报文等事务类交易登记簿的查询,柜员或业务管理员可针对某一笔明细信息,选择“打印类型”后,可补打单笔报文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