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襄阳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
襄阳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
母婴传播工作实施细则
(试 行)
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根据国家及我省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精神,为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尽力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策略
(一)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各地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尽快形成政府领导的长效工作机制。各地应加大财政经费支持,有效整合资源,保证资金安排,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工作实效。各地应确立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全面开展并持续推进预防母婴传播工作。
(二)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
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积极协调妇儿工委、广电、教育、人口计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教、家庭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防治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健康教育,尤其要加强在疫情相对严重或偏远贫困地区人群、流动人口及青少年中宣传防治知识。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
—1—(三)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以往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基础上,科学整合开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三位一体的预防母婴传播工作,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健全防治物品、药品及时供应和合理应用制度,提高干预效果。
(四)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
各地应不断扩大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覆盖面,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应积极探索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母婴传播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常规化、持久化。
二、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免费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母婴传播的干预服务(服务流程见附件1)。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各地卫生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相关知识。
2、应在助产服务机构的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保健门诊以及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等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咨询和指导。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制定适宜
—2— 的家庭生育计划,指导正确避孕、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和使用安全套,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建议梅毒感染妇女在梅毒治愈后计划怀孕。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1、检测前信息提供
采用公示告知与口头告知相结合的方式,由助产服务机构为所有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及窗口期提示等核心信息。坚持拒绝检测的孕产妇,应履行知情选择的签字手续。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艾滋病确认试验。要确保临产的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2中图2、3)。
为孕产妇提供梅毒血清学检查。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两类,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3)。
为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机构应当动员检测结果阳性者进一步接受乙肝病毒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助产服务机构应对孕产妇使用全省统一编码,一次性采集三联检测血样后,在其保健手册或病历的封面上加盖本单位责任印章。
3、检测后咨询
根据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结果,实行分类、分级告知指导。助产服务机构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孕产妇告知改变危险行为,—3— 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妇幼保健机构为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风险及干预措施的核心信息,指导对其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签字知情选择是否继续妊娠,为坚持分娩的孕产妇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在妇幼保健机构指导下,助产服务机构对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安排专人约谈告知、诊断和治疗;助产服务机构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履行单独告知及后续服务。助产服务机构不得借故推诿、拒绝梅毒和乙肝感染的孕产妇。
(三)加强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医疗保健机构应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针对孕产妇综合状况及疾病感染程度,提供喂养方式指导、心理支持、家庭防护等方面的指导。
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亲所生婴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干预措施
妇幼保健机构应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协作,做好检测阳性病例的管理衔接,共同指导安全分娩医院以及临产时无法转诊的助产服务机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1、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方案可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类,应当根据轻重缓急选择适宜可行的方案(用药方案见附件4)。
—4— 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和用药过程中,应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持续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孕期每三个月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各进行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同时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和孕晚期各进行一次病毒载量的检测,观察并评价孕产妇的病情,并提供必要的处理或转介服务。
助产服务机构应为临产时发现的HIV初筛检测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免费提供预防产时母婴传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直至产后根据HIV确认试验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实施干预措施。
2、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
妇幼保健机构应为艾滋病感染孕妇及其家人提供充分的咨询,告知住院分娩对保护母婴安全和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重要作用,帮助其及早确定分娩医院,尽早到当地指定的安全分娩医院待产。实施安全助产服务时,应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会阴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损伤性操作。
3、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
助产服务机构应对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医务人员应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就人工喂养的接受性、知识和技能、负担的费用、是否能持续获得足量营养和安全的代乳品、及时获得医务人员综合指导和支持等条件进行评估,对于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对于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与指导,告知其坚持纯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一次性改为人工喂养。
—5—
4、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提供随访与艾滋病检测 妇幼保健机构应于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幼儿满1、3、6、9、12和18月龄时分别对其进行随访,提供常规保健、生长发育监测、感染状况监测、预防营养不良、免疫接种等指导和服务,并详细记录随访的相关信息。
妇幼保健机构应按照早期诊断检测时间和技术要求,采集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的血样(制备成滤纸片干血斑或全血),及时通过县级疾控部门转送到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进行针对HIV抗原的早期诊断检测(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流程见附件5)。
通常对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于出生后6周、3个月时安排两次采血检测。但如果6周时首次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则须尽快采集第二份血样送检,结果仍呈阳性反应,报告“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阳性”,确认感染HIV,应及时转介至儿童抗病毒治疗服务机构。如果交替出现阴性、阳性结果,只要有两次不同时间(其中至少一次于婴儿满3个月后采血)的检测结果呈阴性反应,则应报告“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婴儿可以暂时按照未感染儿童管理,定期随访至18月龄。
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如未进行早期诊断检测或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者,应于12月龄、18月龄时安排HIV抗体检测,以最终明确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儿童抗体检测流程见附件6)。
5、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
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细胞/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应用复方新诺明,以预防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儿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1)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阳性;(2)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25%;(3)
—6— 反复出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临床症状;(4)母亲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间不足4周。复方新诺明用药方法、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等详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
(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治疗
助产服务机构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全程、足量)的治疗,以减少梅毒母婴传播。根据孕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孕妇是否感染梅毒进行诊断,并对感染孕妇给予相应的规范治疗(治疗方案见附件7)。对于孕早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妇,应在孕早期与孕晚期各提供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对于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最少间隔2周),第2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也应立即给予治疗。在孕妇治疗梅毒期间应进行随访,若发现其再次感染或复发,应立即再开始一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所有梅毒感染孕妇的性伴侣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抗梅毒治疗。
2、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
助产服务机构应为感染孕产妇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梅毒螺旋体经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的损伤性操作。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清洁沐浴。
3、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提供预防性治疗
助产服务机构应对孕期未接受规范性治疗,包括孕期未接受全程、足量的青霉素治疗,接受非青霉素方案治疗或在分娩前1个月内才进行抗梅毒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婴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且没有临床表现的婴儿也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方案见附件7)。
—7—
4、为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提供随访和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妇幼保健机构应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进行定期随访,提供梅毒相关检测直至明确其梅毒感染状态(随访与感染状态监测流程见附件8),并记录相关信息。助产服务机构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且滴度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的婴儿诊断为先天梅毒;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阴性或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的婴幼儿进行随访,对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的婴幼儿,或者随访至18个月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仍持续阳性者亦诊断为先天梅毒。对诊断先天梅毒的婴幼儿给予规范的治疗(治疗方案见附件7),并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但有先天梅毒临床症状的婴儿,应先给予规范的治疗并随访,18个月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者诊断为先天梅毒,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
(六)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6月龄婴儿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七)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
助产服务机构、社区及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应根据本机构服务的特点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或渠道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避孕咨询指导、心理支持、—8— 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医疗保健综合服务,营造减少歧视的社会氛围,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及家庭的影响。
三、职责与分工
(一)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与分工
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是针对特定人群、特殊病种实行系统、专项的服务管理。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科负责全市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医政科负责协调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相关救治工作;疾控科负责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检测、乙肝免疫球蛋白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规划财务科负责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经费的统筹安排和管理,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持。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承担本辖区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明晰职责分工,确立以基妇部门牵头,医政、疾控、规财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定期研究工作,形成例会纪要,解决实际问题,以保证预防母婴传播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与分工
1、妇幼保健机构
各级妇幼保健院是本辖区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的预防母婴传播的技术指导,牵头组织市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协助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开展工作督导与检查,进行人员培训;负责全市相关信息的管理,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等工作;具体承担市区预防母婴传播管理工作。
县级妇幼保健院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建立预防母婴传播的管理服务流程,牵头组织县级专家技术指导组,结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开展预防母婴传播的医疗和技术服务。负责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为机构内所有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采样送
—9— 检,为孕期尚未检测的孕产妇提供产时快速检测与咨询;为辖区内所有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喂养指导、儿童定期随访与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婴儿早期诊断的血标本采集送检等服务和干预措施;为机构内所有梅毒感染孕产妇免费提供规范治疗、为其所生婴儿免费提供预防性治疗,为辖区内所有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免费提供随访、梅毒感染状况监测,指导诊断与治疗;为机构内所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本辖区预防母婴传播相关检测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并结合日常防艾工作,协同妇幼保健机构做好检测结果阳性病例的管理衔接,共同指导安全分娩医院工作。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市艾滋病、梅毒、乙肝相关检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开展孕产妇及其儿童的免费艾滋病确认试验、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检测工作;具体承担市区相关检测等管理工作。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孕产妇及其儿童的免费艾滋病初筛试验、梅毒、乙肝相关检测,并及时向送样单位及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反馈结果和信息。对HIV抗体初筛阳性者,由当地CDC协调采样,送市CDC及时进行确认试验。对梅毒初筛阳性者(第一种梅毒检测实验阳性),要及时进行确认实验(第二种梅毒检测实验),并将结果反馈至送样单位和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由送样单位结合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等进行诊断和后续治疗。
3、助产服务机构
助产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将此纳入医疗质控体系和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参与并接受相关技术指导和
—10— 培训,负责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结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业务,开展预防母婴传播的医疗和技术服务。为机构内所有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采样送检,为孕期尚未检测的孕产妇提供产时快速检测与咨询;为机构内所有梅毒感染孕产妇免费提供规范治疗,为其所生婴儿提供免费预防性治疗,协助妇幼保健机构对婴儿进行跟踪随访;为机构内所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安全分娩医院在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下为辖区内所有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喂养指导。
四、技术保障
为全面、整合开展预防母婴传播工作,保障各项干预措施的规范落实,各地应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机构及人员的服务能力,规范医疗保健机构实验室检测技术,加强普遍性防护,减少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
(一)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严格规范承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助产服务机构资质和人员准入管理,加强助产服务机构产科及实验室的建设。
有计划地开展市、县(区)、乡、村的逐级培训。所有承担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要通过强化医院师资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资质管理,将培训工作重心向助产机构内部下移。
(二)规范实验室检测技术服务
承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开展相关检测服务;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加强实验室管理,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保障工作顺畅运转。
—11—(三)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
承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考核,落实普遍性防护原则和各项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各助产服务机构应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防护及应急处理机制,并与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有效联系。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进行暴露情况的报告和登记,及时采集暴露案例的信息,进行暴露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使用相应的预防性药物及进行流行病学监测。
五、信息管理
建立健全预防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及管理能力。
(一)信息数据的收集与上报
助产服务机构应建立记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咨询信息的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时保健等相关登记;定期收集、整理和汇总相关检测、咨询信息;对检测发现的艾滋病及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随访及个案信息调查;按照预防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见附件9)及时填写和逐级上报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并通过预防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网络报告。
对所发现的艾滋病、梅毒感染者和乙肝患者,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
—12—(二)质量控制
在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认真核对各类原始登记与记录,确保相关报表信息符合逻辑、完整、准确;及时对报告的数据信息进行逐级审核与汇总,确保数据信息管理、利用与分析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对本辖区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核查,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漏报、重报等情况的专题调查,对相关报表中的错误信息进行修订,减少错报、重报及漏报,提高数据信息质量。
六、资金和物资管理
各地卫生、财政部门应加强预防母婴传播相关资金和物资的管理。经费保证是支撑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投入有限,各地应统筹安排,有效利用其他项目经费和国际合作项目资金;仍有不足时,应结合本地财政情况给予相应补贴。
对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不得挪用或改变专项资金的性质和用途,不得用于与本工作无关的其他支出。经费支持的试剂、药品、设备等相关物资,应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招标采购,严格管理,不准变卖、有偿服务或挪作他用。对各种补助经费的发放,要制定管理办法并进行详细记录。各地卫生、财政部门应加强专项资金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一)孕产妇及婴儿补助经费和物资的管理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HIV筛查试剂费用(含耗材)由省下拨至县级财政部门,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整合资源,由县级疾控机构统一根据省卫生厅集中招标指导品目和价格进行采购。要采购一定数量的快检试剂,分发、保证各助产服务机构用于产时快速检测。HIV抗体确认试剂、—13— 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检测试剂(含耗材)、HIV感染孕产妇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本市及各地。HIV感染孕产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相关检测、孕产妇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及住院分娩补助、孕产妇终止妊娠补助及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配方奶粉费用、HIV感染产妇及所生婴儿机会性感染预防用药费用,由省妇幼保健院根据各地费用产生情况统一下拨(其中住院分娩补助3000元/例,合理费用的其余部分经审核后由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提供;终止妊娠补助1000元/例;阳性HIV孕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补助1800元/例;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相关检测200元/例;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机会性感染预防用药补助200元/对母子。详见附件10)
2、预防梅毒母婴传播
梅毒检测试剂费用(含耗材)由省下拨至县级财政部门,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整合资源,由县疾控机构统一根据省卫生厅集中招标指导品目和价格进行采购。要采购一定数量的检测试剂,分发、保证各助产服务机构用于产时快速检测。妊娠梅毒规范治疗及先天梅毒防治费用由省下发至县级财政部门,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各助产服务机构费用产生情况统一下拨(参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资金管理方式,由助产服务机构先行垫付)。
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检测试剂费用(含耗材)由省下拨至县级财政部门,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整合资源,由县级疾控机构根据省卫生厅集中招标指导品目和价格统一进行采购。要采购一定数量的检测试剂,分发、保证各助产服务机构用于产时快速检测。新生儿免疫球蛋
—14— 白补助费用由省下拨至县级财政部门,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每例100元补助标准统一下拨至各助产服务机构(参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资金管理方式,由助产服务机构先行垫付)。
(二)工作经费管理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孕产妇咨询采样补助经费由省下拨至县级财政部门,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工作质量按月分拨至各助产服务机构,直达一线工作人员。HIV感染孕产妇及婴儿随访补助从全球基金项目经费支出,由省妇幼保健院根据各地费用使用情况和工作质量统一下拨。
2、预防梅毒母婴传播
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随访及管理补助经费由省下拨至县级财政部门,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量下拨至妇幼保健机构。
3、其他相关工作
市、县级技术指导与人员培训、数据信息系统设备及维护经费由省分别下拨至各级财政,由各级财政下拨至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督导、培训与信息管理工作。
襄阳市区预防母婴传播工作专项经费和物资,由市财政、卫生部门掌握发放使用。
七、监督指导与评估
建立市、县级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监督指导评估体系。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科负责制订市级监督指导及评估方案,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本辖区年度工作计划及市级方案制订本地方案,定期组织开展自查和监督指导,制发督查通报,并定期向市级卫生局提交督导评估报告和工作报告,不断提高辖区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质量。
—15—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将社会管理、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融为一体,是对以往医疗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的巨大挑战和实践创新。必须坚持依法有序开展预防母婴传播工作,不容丝毫懈怠,更不许扯皮推诿。各地政府、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和警觉,发生严重后果的,将严格实行责任倒查,严肃问责。
附件: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 2.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3.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病毒用药方案
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婴儿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 6.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7.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
8.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 9.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 10.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管理要求及经费下拨流程
—16—
第二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孕产妇监测登记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
南通市通州区妇幼保健所印制
填表说明:
1、“初诊”指第一次接受孕期保健(无论本院或其它医院);
2、“咨询”以出具咨询检测同意书、检测结果报告单位及提供检测前后相关信息村料为依据;
3、“HIV抗体检测”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4、“梅毒检测情况”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5、“乙肝表面抗原或两对半检测情况”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6、“备注”:
-⑴、孕产妇初次进行检测;
-⑵、孕产妇以前接受过相关检测、本次未进行检测;-⑶、孕产妇尚未接受过相关检测;-⑷、其它等。
第三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保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项目办公室
保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项目办公室
保密制度
一、项目工作人员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保密法规,遵守保密纪律,明确保密职责,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安全有效进行。
二、所有参与项目工作的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权,不得公开阳性感染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1、门诊接诊医师要树立严格的保密意识,认真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婴传播服务的咨询和宣传。严格保管产前咨询、门诊登记等原始资料。
2、检测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在整个检验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与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有关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检测送检单、检测记录的保管,报告单的发放等。
3、信息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建立档案,树立保密意识,专人负责、专柜保管、确保信息数据安全。
三、保密守则:
1、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
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9、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话、普通邮件传达机密事项;
10、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四、将保密制度纳入考核,对违法保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者,将追究当事者责任。
第四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成立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技术专家组。负责本院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开展工作督导与检查工作。
二、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
三、在婚前保健门诊、产科门诊、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四、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
五、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六、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为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适宜的干预措施。
七、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保障工作顺畅运转。
八、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应当遵照普遍性防护原则,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九、加强信息管理。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十、监督指导与评估。定期开展自查与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工作质量。
第五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宣传资料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3)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4)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5)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6)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7)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
3、为孕产妇提供哪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1)医疗机构为所有孕产妇提供免费检测前信息咨询服务,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为孕产妇在孕期首次到医疗保健机构作产前检查时或孕期未接受HIV抗体检测的临产产妇进行一次HIV免费试剂抗体筛查工作。
(3)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免费咨询服务。
(4)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的健康教育。
(5)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6)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4、艾滋病感染孕妇的妊娠干预措施有哪些?
(1)选择终止妊娠。已确认为HIV感染的孕妇,医务人员应详细分析其目前的感染状态,并告知继续妊娠可能带来的后果。自愿选择妊娠结局的,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及早安排终止妊娠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选择继续妊娠。已确认为HIV感染且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按《陕西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干预。
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干预要点有哪些?
(1)出生时特殊护理。
(2)做好HIV感染母亲及所生儿童信息保密工作。
(3)新生儿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注意用药监测及随访。
(4)建议人工喂养。
(5)做好新生儿体格检查,特别注意记录出生时情况。
(6)按照国家预防程序,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