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品油行业行政服务
成品油行业行政服务指南
凡在景县行政区域内申请新建、迁建、扩建、改建加油站(点)等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预核准的,以及申请加油站、加油点等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变更等相关事宜的,申请人可向景县商务局市场监管股(104室)咨询办理相关事宜,也可直接去衡水市商务局办理相关事宜。
景县商务局市场监管股(104室)办公地址:北门里路1号(景县县委与县政府之间有一小公路,往北50米,路东。)
办公电话:0318-7153308。办公邮箱:hbjxjgk@126.com。
衡水市商务局办公地址:衡水市桃城区和平东路69号(衡水汽车站往南走到下一大街,即为和平东路。从十字路口往东走100米,路北。)
办公电话:0318-2112554。
一、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预核准
凡在景县行政区域内申请新建、迁建、扩建、改建加油站(点)等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预核准的,申请人应向景县商务局或衡水市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衡水市商务局初审后,将初审意见和申报材料报河北省省商务厅。
(一)申请新建、迁建加油站(点)需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一份:
1、《河北省新建加油站(点)申请表》(附表一、一式三份);
2、申请报告。企业申请报告须说明企业基本情况(附企业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企业章程、验资报告等复印件)、符合申请条件的说明等;个人申请报告须说明个人基本情况(附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符合申请条件的说明等;
3、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概述、市场分析、市场预测、油源分析、投资情况、结论等);
4、与年检合格的成品油批发经营企业签订的三年以上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原件及加盖该批发企业公章的《成品油批发经营批准证书》复印件;
5、拟建加油站(点)平面位置图。
属于城区的,应由景县城建(规划)部门出具拟建站选址处于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意见;景县商务局提供拟建站车程距离2公里范围内已预核准、已建成加油站分布示意图。
属于非城区的,需明示拟建站(点)所在路段长度和已预核准、已建成加油站(点)数量及左右各15公里(交叉路口左右各3公里)区间内已预核准、已建成加油站(点)分布示意图。标出加油站(点)名称和间距(周边没有加油站、点的需文字说明);实地考察须不少于2名工作人员参加,并在拟建站(点)平面位置图上签注考察人员姓名、考察日期、加盖初审机关(衡水市商务局)公章;
6、拟建加油站(点)《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租赁协议复印件;
7、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加油站(点),需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招标、挂牌)成交确认书复印件;
8、景县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对申请设立的加油站(点)项目是否符合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预审意见(附表二);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的具体意见可另附材料;
9、衡水市商务局的请示。请示中注明是否符合河北省成品油零售体系发展规划,其标题格式为“关于XXX在XXX建设加油站或加油点申请预核准的请示”;
10、外商投资企业还应提交商务部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
11、加油站(点)迁建的还应交回原加油站(点)的《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正、副本原件。
(二)加油站(点)布点要求
加油站(点)布点应符合河北省成品油零售发展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1、加油站布点要求。加油站分为城区和非城区加油站。(1)城区加油站,是指在具有城建规划的市、县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建设的加油站。城区加油站设置的服务半径不少于0.9公里。
(2)非城区加油站,是指在城区以外建设的加油站。其中,国道、省道每百公里不超过12座;县、乡、村道路每百公里不超过10座。在总量控制范围内,在山区路段的国道、省道和县道、乡村道的同一条道路上,加油站之间距离不低于4公里,在其他路段的同一条道路上加油站之间距离不低于10公里。
2、因城区改造、道路扩建等原因确需迁移且手续齐全合法的加油站,在选择新址重建时,其服务半径、站与站之间距离可适当缩短。
3、加油点布点要求。县、乡、村道路及矿山、码头、农场可设立加油点,其布点要求参照非城区加油站布点要求执行。加油点经营设施应符合消防、质监、环保、气象等部门的要求。
二、加油站(点)原址改、扩建的申请与办理
加油站(点)原址改建是指加油岛、营业房、罩棚、罐区设施主体进行更新、改造等行为;扩建是指加油站(点)在原地增加经营品种、扩大储油能力、增加加油机数量、扩大经营场地等行为。
手续齐全的加油站(点)需原址改、扩建时,申请人应向景县商务局或衡水市商务局提出申请,经衡水市商务局初审后,将初审意见及相关材料报河北省商务厅。
(一)申请加油站(点)原址改建需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一份:
1、《河北省加油站(点)原址改建申请表》(附表七、一式三份);
2、申请报告。申请报告需说明改建原因及主要内容等;
3、《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正、副本原件;
4、衡水市商务局请示,其标题格式为“关于XXX加油站或加油点申请原址改建的请示”;
5、外商投资企业还应提交商务部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二)申请发还《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程序
经省商务厅批复同意原址改建的加油站(点)建设竣工后,由衡水市商务局对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并附下列材料,报请省商务厅发还《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后方可营业。
1、衡水市商务局申请发还《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请示;
2、《河北省加油站(点)原址改建竣工报告表》(附表八、一式三份);
3、省商务厅批复文件原件;
4、加油岛、罐区设施主体进行更新、改造的需提供消防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和气象部门核发的《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或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报告复印件。
(三)申请加油站(点)原址扩建需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一份:
1、《河北省加油站(点)原址扩建申请表》(附表九、一式三份);
2、申请报告。申请报告需说明扩建原因及主要内容等;
3、增加经营品种的需与年检合格的成品油批发经营企业签订3年以上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原件及加盖该批发企业公章的《成品油批发经营批准证书》复印件;
4、《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租赁协议复印件;
5、扩大经营场地的需提供景县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对加油站(点)扩建项目是否符合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意见;
6、拟原址扩建加油站(点)平面位置图。属于城区的,提供拟扩建站车程距离2公里范围内已预核准、已建成加油站分布示意图;属于非城区的,提供拟扩建站(点)所在路段左右各15公里(交叉路口左右各3公里)区间内已预核准、已建成加油站(点)分布示意图。标出加油站(点)名称和间距(周边没有加油站、点的需文字说明);
7、衡水市商务局请示,其标题格式为“关于XXX加油站或加油点申请原址扩建的请示”;
8、《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正、副本原件;
9、外商投资企业还应提交商务部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三、申领《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程序
新建、扩建加油站(点)建设竣工并经河北省商务厅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领取《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申领《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需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一份:
(一)加油站(点)
1、衡水市商务局申请领取《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请示;
2、《河北省新建加油站(点)建设竣工报告表》(附表六、一式三份)或《河北省加油站(点)原址扩建竣工报告表》(附表十、一式三份);
3、省商务厅批复文件原件;
4、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5、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
6、国土资源部门核发的加油站(点)《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土地使用批准确认文件或土地租赁协议复印件;
7、规划部门核发的加油站(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8、建设部门核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加油点不需提供);
9、消防部门核发的加油站(点)《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复印件;
10、环保部门核发的加油站(点)环境保护验收合格文件或环境影响报告复印件;
11、气象部门核发的加油站(点)《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或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报告复印件;
12、外商投资企业还应提交商务部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
(二)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加油站应符合《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390-2004)相关要求,在建设竣工并经河北省商务厅或委托衡水市商务局组织验收合格后,按加油站申领《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程序办理。
(三)加油船经当地衡水市商务局组织验收合格后,报请省商务厅领取《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附省商务厅批复文件原件)。
四、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预核准期限及申请延期办理 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预核准文件有效期为3年(改、扩建为2年)。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申请人应在到期前2个月内向景县商务局或者衡水市商务局提出延期申请,由衡水市商务局报省商务厅批准,延期期限最长为2年。在本实施细则公布前办理的预核准文件,从批准之日起到本实施细则实施之日已超过3年的,经申请可再延长2年。延期期满后仍未建设竣工的,预核准文件作废。
申请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预核准延期需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一份:
(一)衡水市商务局请示。其标题格式为“关于XXX在XXX建设加油站(点)预核准申请延期建设的请示”或“关于XXX加油站(点)原址改(扩)建申请延期的请示”;
(二)河北省商务厅批复文件原件;
(三)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五、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变更
(一)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申请变更《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时,申请人应填写《河北省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变更申请表》(附表十一),连同其他证明材料及《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正、副本)报景县商务局或衡水市商务局。衡水市商务局初审合格后,由申请人将初审意见和相应书面材料的原件(省商务厅审核后退还)和1份复印件(《河北省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变更申请表》一式三份,其他应提交材料一式一份)上报省商务厅。
(二)《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变更主要涉及企业名称、企业法人或企业名称和企业法人同时变更。按照商务部《成品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的有关规定,需提供相应材料:
1、企业名称变更应提交的材料:
(1)《河北省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变更申请表》(附表十一);(2)《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正、副本;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名称变更证明;
(4)加油站及其配套设施的产权证明文件。
2、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变更提交的材料:
(1)《河北省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变更申请表》(附表十一);(2)《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正、副本;
(3)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任职证明及其身份证明;(4)加油站租赁经营、合伙人出资比例调整等变更企业法人或负责人的,还应提供租赁合同、新的出资协议、公正处公证书等法律证明文件;
(5)加油站及其配套设施的产权证明文件。
3、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同时变更需提交的材料:(1)《河北省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变更申请表》(附表十一);(2)《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正、副本;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名称变更证明;
(4)加油站及其配套设施的产权证明文件;
(5)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任职证明及其身份证;(6)加油站租赁经营、合伙人出资比例调整等变更企业法人或负责人的,还应提供租赁合同、新的出资协议、公正处公证书等法律证明文件。
4、加油站转让属成品油经营企业或经营设施投资主体发生变化的,新经营单位应按照商务部《成品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的有关规定,重新申请办理成品油经营资格。加油站转让、变更企业名称、法人或负责人除提交上述有关材料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1)企业申请报告。报告需说明企业基本情况、符合申请条件的说明等;
(2)可行性研究报告;(3)与年检合格的成品油批发经营企业签订的3年以上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及该批发企业的《成品油批发经营批准证书》复印件;
(4)新的经营单位加油站《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租赁协议;(5)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还应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招标、挂牌)成交确认书;
(6)外商投资企业还应提交商务部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三)因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遗失,要求补发证书的,申请人应在设区市级以上报刊登载证书遗失作废声明,一个月后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原因,凭报刊原件、刊登费用发票复印件及《河北省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附表十二),经衡水市商务局核实后,报请省商务厅补办《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景县商务局 2017年5月31日
附表:成品油各类表格
一、《河北省新建加油站(点)申请表》
二、《规划、土地部门对申请新建加油站(点)的预审意见表》
三、《河北省新建加油站(点)建设竣工报告表》
四、《河北省加油站(点)原址改建申请表》
五、《河北省加油站(点)原址改建竣工报告表》
六、《河北省加油站(点)原址扩建申请表》
七、《河北省加油站(点)原址扩建竣工报告表》
八、《河北省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变更申请表》
九、《河北省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
第二篇:成品油贸易行业分析
成品油贸易行业分析
成品油(汽、柴、煤油)销售企业的经营情况与成品油流通行业状况、市场需求有着很大的联系,对商品销售影响较大。
1、行业发展概况
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成品油行业作为石化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成品油上游行业是原油,石化行业等,故原油市场的变化直接会影响成品油市场;新兴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的上游行业是农业。成品油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是工业和交通仓储邮电行业。和油价紧密相关的行业是石油、煤炭、机械、汽车制造、玻璃、航运和运输行业,油价的上涨或下跌直接影响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形势。目前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初步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主导,其他国有石油公司、民营企业、国际石油公司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目前,全国共有成品油批发企业2500余家。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资和控股批发企业1682家,约占总数的67%;全国共有加油站9.5万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资、控股及特许加油站数量占加油站总数的51%。规划建设中的外资加油站、包括油气合建站共有1770座,占加油站总数的2%左右。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08亿吨,占据了全球产能的11.5%,稳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11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同比增长5.26%,届时中石油与中石化将分别占据国内加工产能的31%和47%。
2、2010年行业发展情况
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3.9亿吨,增长4%,增速有所放缓;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4.5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5%以上,同比扩大约5个百分点。
2010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处于较高水平。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汽油、柴油分别增长7.6%和12.6%。四季度成品油日均消费近66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国内成品油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品油总体价格水平有所提高。统计数据显示,两大公司全年成品油销量同比增长13.5%。其中,汽油销售量同比增长11.2%;柴油销售量同比增长14.8%。成品油库存继续回升。截止12月末,国内成品油库存环比增长9.2%,同比下降9.6%。
在原油价格强劲攀升推动下,2010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涨幅较大,平均涨幅在15%左右,全年分别三次上调和一次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价格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0#柴油市场年均价为7488元/吨,同比涨幅达18.1%;-10#柴油年均价为7702元/吨,同比上涨15.3%;93#汽油年均价为8559元/吨,同比上涨13.5%;90#汽油年均价为8069元/吨,同比上涨13.9%。2011年,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将保持上行态势,但涨幅会大幅回落,价格总水平涨幅约在6%左右。
3、行业赢利状况分析
我国成品油行业规模发展较快。资产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在09年却较低到
5.32%,这主要是受到08年库存的压力,行业的投资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是,随着国家行业发展规划的出台,预计未来成品油行业的资产增长率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金融危机得到缓和,我国成品油市场的赢利能力开始凸现出来了。2009年的首先是资产回报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虽然成品油行业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国内汽油需求进入淡季,柴油需求也呈现低迷状态。
在行业运营能力方面。从趋势上来看,从2007年开始,行业的赢利能力的各个指标均出现上升趋势。预计,随着未来经济形势的好转,这种趋势将得到延续。
我国成品油行业的偿债能力一般。负债率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行业还在持续发展。随着2010年情况的好转,销量开始上升,资金回流较好。故其偿债能力开始好转 我国成品油行业规模发展较快。2009年却较低到5.32%,这主要是受到08年库存的压力,行业的投资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是,随着政策的完善和油价的回升,这种情况在2010年和2011年得到较好的改善。
2010年从全国成品油经销民营贸易企业成交量来看,成交量突出地区依次为东北、华东、华中沿江等地。
2010年国内成品油民营贸易企业销售量普遍较2009年增加,平均增幅约在30%左右。2010年,成品油需求的同比增长使得贸易量增速明显。2010年国内经济从09年的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处于低谷逐步恢复正常,全年来看,随着一系列政策效益逐步显现,汽油消费保持正常增长水平,工业用油、物流运输较为旺盛,柴油消费较热。在此大环境中,贸易商销量同比增幅显著。
另外,中石化成品油外采量提升也助推贸易量同比增加。2010年中国汽油品质全面升级至国III标准,品质要求严格下导致主营炼厂汽油出率有所降低,而国内GDP以及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推动汽油实际需求的增长,这使得石化外采增加。民营贸易企业借此机会,加大销量。不过由于2010年全年整体资源供大于求,仓储业务在10年较为活跃,个别贸易商主力经营方向从成品油贸易转向了仓储,比如东北盘锦兴隆
4、汽、柴油产品分析
汽油、柴油是大陆成品油中产量最大的两种油气,汽油和柴油占成品油总量的58%左右,其中柴油比重最大。柴油比重较大主要是由于柴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且增长速度大于汽油。
汽油
从2008年全年来看,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市场汽油需求低迷,交易平淡,我国汽油产量增速趋缓。2010年汽油产量7675万吨,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放缓。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2009年分别增长32.44%和32.37%,使汽油需求增长较快,全年汽油表观消费量达7158万吨,比2009年增长约
6.68%。
柴油
2010年中国炼能扩张,柴油产量同比增长11.96%至15887.7万吨。2010年国内柴油表观消费量15571.31万吨,同比增长12.23%。全年国内经济保持了高位快速增长,GDP增速达到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8%。全年国内经济活动趋旺带动了柴油需求回暖,使柴油表观消费量增长明显。其次,上半年抗洪抢险和下半年节能减排用油等 均推高了柴油的需求。另外,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柴油需求萎缩较为严重,导致2009年表观消费量基数较低,使2010年表观消费量同比增 幅较大。
5、行业风险分析及预测
宏观调控经济风险
2010年,国际标准油价均价80美元/桶左右,比2009年上涨28%。根据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全年,国家发改委共调价4次,其中3次上调,1次下 调,调价次数减少一半(见表5),汽、柴油累计分别上调630元/吨和620元/吨。国家综合考虑物价形势、社会承受能力和成品油市场供求状况,适当推迟了提价时间,控制了提价幅度。
总的来说,2010年工业利润大幅增长,既有经济回升向好、需求上升的积极因素,也有同期基数偏低的影响。总体上看,当前工业利润大幅增长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这预示着我国成品油的需求将会有一个较好的前景。由国内工业发展需求带动的成品油的需求将会逐渐旺盛起来。
下游需求风险
2010年我国对汽车的优惠政策还会延续;从《汽车振兴规划》来看,2009—2011年汽车销量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国内需求刚性较大的主要是轿车,而轿车又是汽油车销量的主要增长点。预计2010-2015年中国汽油车销量将年均增长11%(见表2),考虑到2015年汽车百千米油耗将比2008年降低15%—20%,估计2010—2015年国内汽油需求将保持年均5.1%的稳定增长。预计2010—2015年中国柴油车销量年均增长9%左右;轻型、重型车占柴油车保有量的比例将分别由2008年的37%和33%增加到2015年的42%和37%。农用车将继续受到轻微型柴油车的替代,销量逐步下滑;但受使用环境和成本影响,农用车将在农村长期存在,但用油需求将缓慢走低。
竞争风险
两大石油企业开始实施战略联盟,走强强联合之路。一是加大了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力度,以巩固终端市场的强势地位。比如,中石油与广东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圳
市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兰州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石化则与广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原油商业储备等项目。
中石油已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长城汽车、中交股份、华能国际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石化则与武钢、工商银行、中国重汽、航美传媒等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在新的油品定价机制下,内资、外资,国有、民营,各路资本加快进入国内石油终端市场。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外石油巨头,为增强销售控制力,从终端零售到运输仓储全面布局,营销网络建设快速推进。
总的来说,三个市场主体的确立加剧了行业竞争,行业竞争风险增大,但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6、2011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展望
2011年,国内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2010年12月份PMI指数为53.9%,表明2011年国内经济仍处在稳步扩张中。市场预期GDP增速将保持在9%左右。2010--2011年,两大集团的原油加工能力成品油产量将呈稳步增长趋势,但增幅不大,预计供大于求,资源充裕将成为一种常态。
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内经济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人民币汇率走强、国内外流动性泛滥的影响,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仍将面临高通胀的压力。预计今年国内 CPI指数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继续从“宽松”转变呈“稳健”,强调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7企业竞争力分析
目前全国共有成品油批发企业2500余家。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资或控股的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1682家,占批发企业总数的67%;其他国有及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818家,占批发企业总数的33%。
第三篇: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关 键 词】成品油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截至2010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由2000年的2.76亿吨猛增至5.08亿吨,占全球产能的11.50%,稳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不断增强,成品油产量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成品油累计产量达2.53亿吨,同比增长22.30%,其中柴油1.59亿吨,汽油0.77亿吨,分别同比增长11.96%和5.13%;2011年1-5月我国成品油累计产量达11038.44万吨,同比增长9%,其中柴油累计产量6967.43万吨,汽油3321.5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44%和6.86%。
2010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41亿吨,同比增长9.40%;成品油进口量为3688万吨,比2009年同期减少0.1%,成品油出口量为2688万吨,同比增长7.50%。我国成品油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成品油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不断增强,预计到2015年末,我国成品油产量将达到3.6亿吨,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成品油行业跟踪搜集的资讯,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成品油行业的市场环境;成品油行业的上下游现状;成品油行业的竞争状况;成品油行业的定价机制;成品油行业的产销需求现状及前景预测;成品油细分产品市场研究;重点地区成品油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动向;成品油行业典型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成品油行业的投资现状及投资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成品油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成品油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特征,并根据成品油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成品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成品油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成品油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
告》
第四篇:行业行政人事职责
行业行政人事职责
1、负责招聘工作,简历筛选、应聘人员的预约,接待及面试跟进工作;
2、负责入职、转正、离职、调动等异动手续办理,数据统计;
3、协助公司管理层进行人才管理、团队与文化建设,确保公司文化在所属业务领域的落地。
4、负责员工劳动合同、社保、人事档案的管理;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与招聘相关的工作。
行业行政人事职责21、负责员工入职、离职手续、劳动关系管理,档案管理。
2、考勤统计及核对。
3、负责员工社保以及公积金的办理。
4、日常人事工作对接、制度宣导执行等问题解答。
4、上级交代的其他事情。
行业行政人事职责3
1.负责员工入职、转正、异动、离职等手续的申请及后续工作的办理及相关权限的开通;
2.负责员工人事及合同档案的签订、收集、整理、记录、存档及保管工作;
3.独立完成人才简历背景调查等环节具体实施工作;
4.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行业行政人事职责41、根据公司HR制度操作标准和流程,结合区域及业务情况,建立区域的运营标准并不断优化运营流程;
2、负责运营和执行区域入离调转续、考勤管理、五险一金增减员核对和供应商管理等;
3、及时建立、更新和保管员工档案,确保完整、信息准确;
4、及时维护公司人事信息系统,确保人事基础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收集相关的劳动用工等人事政策及法规,协助处理区域劳动争议、劳资风险分析与防范;
6、积极与区域业务团队及HRBP配合,协助业务及HRBP进行区域团队管理。
行业行政人事职责51、负责公司各业务部门的人才规划、预算及招聘等相关工作;
2、负责试用期员工的跟踪、面谈、反馈及述职转正等相关工作;
3、负责业务部门内部的培训体系建立、执行及跟踪工作;
4、负责业务培训中讲师管理等相关工作;
5、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任务。
行业行政人事职责6
1.从事网络招聘,通过电话,微信,招聘软件为求职者介绍工作
2.搜集简历,对简历进行分类、筛选,安排人员应聘面试,确定面试名单,通知应聘者前来面试(初试),接听应聘者电话
3.全面负责公司所需人才的招聘工作,对面试结果情况做统计
行业行政人事职责71、招聘:
①
负责招聘渠道的规划、开发、维护、拓展,确保招聘渠道能有效满足公司的用人需求,有校招经验优先;
②
能独立开展公司所需人才搜寻、面试方案拟定、候选人的面试评估、OFFER谈判、录用跟进、背景调查;
2、培训:
①
协助总部及直营终端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并监督执行;
②
配合、月度终端店铺的培训计划的实施及监督执行,合理安排培训资源;
③
收集终端培训需求反馈信息,开发培训课件,不断优化培训形式与培训方法;
3、绩效薪酬:
①
绩效管理工作的各项调研、汇总、分析、奖惩工作,评估激励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
②
负责员工的工资、提成、绩效奖金等核算,建立及管理薪酬绩效台账;
③
薪资调整的测算及推演,汇总分析人力成本数据;
4、员工关系:
①
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及相关人力行政制度的宣导、落实执行,解答员工相关疑问;
②
策划、组织与落实各类员工沟通和关怀项目,开展员工活动及组织主持各种会议。
第五篇:行政服务标准化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行政审批质量、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创建廉洁高效政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一)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建立规范、科学、系统、完整的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形成审批服务的制度和机制,突出行政审批服务的系统性、唯一性和权威性,推动政府明确职责、提高效能,这是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着力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就是以热情、快捷、简便和周到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和社会的服务需求,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强化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理念,实行服务的公开化、法制化,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二)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规范审批程序和环节,防止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出现监管职能缺位;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批管理机制;完善审批制度、审批手段,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所有这些,必然需要通过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来推进。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把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巩固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地位和各项制度建设显得尤为迫切,而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顺应了这种趋势。通过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能够健全审批公示制度,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减少环节,简化手续,规范行政审批管理,从而促进行政服务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三)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推进政府机关廉政建设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要求各部门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顾客”满意作为服务目标,确立“顾客第一”的理念,把服务与于管理之中,努力改变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服务的陈旧管理理念和方式,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协调统一和施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明确了行政审批服务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理顺了内部工作关系,各个操作过程、工作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全面处于受控,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执法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执法不严、随意性大的问题,增强了执法透明度,保证了廉洁勤政。
(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将标准化的规则和理念贯穿到政府行政中,能够丰富公共权力的合理性内涵,促进政府行政依法进行。政府的标准化执法管理,有利于促进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能够比较公正地引导、调节、规范和服务于市场,推动建立公平健康的市场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提升市场化程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内容及其构建原则
(一)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的含义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过程。标准化过程是一个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和监督实施标准且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统一、协调、简化和选优是标准化理论最基本的原理。
实施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实质上就是将标准化体系的理念、原理、原则、方法引入到行政审批服务,探索制定出一套适合行政审批服务自身改革和发展要求的,规范、科学、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细化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注重制度设施配套和持续改进,达到提高行政审批服务管理水平和行政服务质量的目的。
(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内容
依据标准化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以及服务型政府理论,在总结国内外行政审批服务标准的基础上,以济南市行政审批中心标准化建设为主要参考,我们认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体系主要由以下各方面构成。
1、服务基础标准
主要是服务标准体系的编写、发布、实施、评估、修订等涉及服务标准体系自身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如编写需要确定服务名词术语、服务分类、服务标准的类型、文件编写要求以及标志、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通用标准。
2、服务环境标准
服务对象进入行政审批中心但尚未具体办理业务时所感受的环境评价指标,评估是否创造了安全、舒适、美观、便利、亲和的服务环境,主要是对服务大厅的规范要求,具体包括相关的服务形象标识,服务设施的布局、环境安全、环境卫生,大厅的咨询、引导等服务是否到位等标准。
3、服务质量标准 针对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服务需求的程度,以及描述服务提供过程所用的方法和程序等制定的标准,主要规范服务窗口面向服务对象进行的业务办理,具体包括服务质量特性标准和服务流程标准,前者侧重服务内容的要求,后者侧重服务程序的要求。
4、服务管理标准
基于服务流程而对服务管理提出的规范要求,主要规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管理行为。具体包括服务需求管理标准、服务设计管理标准、服务监督管理标准、服务考核管理标准、服务文化管理标准,以及中心针对上述事项管理所进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考核等管理环节的标准规定。
5、服务支持标准
主要是对服务所需众多资源和保障提出的规范要求,具体包括服务设施与技术、人力资源、财务会计、信息资源、后勤保障等标准。
6、服务工作标准
服务工作标准是对于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岗位应制定的相应岗位标准,具体包括行政审批中心和服务窗口等重要岗位的岗位资质、岗位职责等要求。
在该标准体系内,服务基础标准体系是整个标准体系的基础,指导其它5个服务标准体系。服务环境标准与服务质量标准是服务标准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服务对象满意度的高低。服务管理标准是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环境标准的重要支撑。而服务支持标准又是服务环境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管理标准实施的资源保障。服务工作标准则是从岗位的角度来落实上述环境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和支持标准的要求,涵盖其标准体系中的重要岗位职责,是四个标准体系实现的组织基础。
(三)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原则
从简洁和实用的角度看,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规范服务行为与引导服务改革相结合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要立足于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明确每一项审批事项的环节、公开服务的标准和尺度,防止服务因人而异的随意性,维护行政审批法规政策的严肃性,维护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现有的行政审批服务管理水平,提高行政审批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服务标准还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引导服务职能部门强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机制,改革服务方式,引导服务向标准化、品牌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共性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既要考虑公共服务的共性标准,如服务管理、服务设施、服务意识、服务流程、服务技术等,同时还要合理确定反应行业特点的标准。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体系还要体现行政审批服务特点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展方向,及时更新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体系内容,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整体水平,满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审批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心的总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3、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结合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具备法定资格,拥有合法授权,符合法定程序。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和标准体系还必须符合国家的政治理念,维护社会公正。另外,行政审批中心的服务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标准体系的构建应当与商业领域服务相区别,如服务的直接互动性和无形性,服务绩效难以量化、服务的不可存储性、较强的法规政策性等特征,指标选择应当体现公共服务的这些特点,具备合理性。
4、前瞻性和可行性相结合
前瞻性是指标准化建设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以便引导服务职能部门强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机制,改革服务方式,引导服务向标准化、品牌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可行性原则指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体系的设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分析主客观条件,具备可操作性,基本的实施资源具备、可以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可、现实行得通。
三、我国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不断完善,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探索奠定了良好基础和支撑条件。自2007年1月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以来,各省开始积极探索服务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序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少数省份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其它公共服务机构列为标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制定、公布了行政服务领域的地方标准。
如2008年10月,湖南省地方标准《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规范》、《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质量管理与考核评定》通过审定,在地方公共服务标准化方面走在了前面。
再如2008年12月,山东省在对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标准化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行政标准服务体系要求》、《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服务管理标准体系》、《服务工作标准体系》和《行政(审批)服务规范》等行政服务标准。山东省的探索表明,标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规范服务和引导服务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改进了服务质量,赢得了公众的满意。
国内也有些城市探索用ISO9001标准来构建行政审批标准体系。从山东省的情况看,烟台、滨州、聊城等地市实行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行政审批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确定管理者职责,制定文件化工作程序,提供规范化服务,改善行政机关的形象。但实践表明,行政审批制度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一项重要职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传统行业的管理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此,一味的照搬ISO9001标准在某些情况下会与现阶段体制产生冲突。
总的来看,国内大部分地区的行政服务中心没有明确的开始服务标准化建设,大多是依靠建立和完善自身工作制度、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来改善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但是,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正在成为一种必然的探索趋势。
(二)问题
当前,地方对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体系的探索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地方标准体系的制定往往是由地方标准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某一行政服务中心制定,缺乏全面的调研和理论准备,因此在经验总结层面缺乏广泛性,很多问题难以发现,许多其它优秀的经验做法被忽视。第二,标准体系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企业的质量标准体系来完成,很少结合行政服务自身的特点,针对性和实用性明显不足。第三,地方标准的制定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标准体系的逻辑框架有待进一步梳理。第四,标准体系的配套实施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标准的执行、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缺乏科学的机制设计。这些都有待于在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结构性和配套性,因此,必须构建起一系列实施机制,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和设施。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进程相适应。目前,在政府管理和运行过程中,条块分割、职责交叉、环节重复、运行不畅、效率低下现象严重,势必影响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标准体系实施的后果。因此,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精简审批项目,整合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二是建立行政审批项目数据库,对厅外审批事项和审批服务行为进行大检查,强化监督管理。三是深化“两集中、两到位”试点改革,即在职能部门采取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审批处室向审批中心大厅集中,做到行政审批项目进中心到位,行政审批职责向审批处室和分管领导授权到位,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加强服务标准化培训,提高全员参与的执行力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要通过知识、技能、标准、信息和管理等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干部和员工执行标准的能力。一是加大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加深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服务标准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标准贯彻实施的自觉性。二是加大服务标准及执行的学习培训力度,通过召开标准研讨会、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对干部员工进行相关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以增强其执行能力。三是努力构造学习型组织文化,充分调动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持续学习的组织氛围,提高组织学习能力。
(三)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标准执行绩效
为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标准管理的效率,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这是行政审批服务标准顺利实施的保障。一是要明确奖惩的标准,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重整改、重提高、重奖励。二是明确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法,尤其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和新闻媒体、企业、公民代表对审批中心的监督作用。三是在标准实施过程中,要实行问责制、民主测评监控制、业绩考评制等,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充分发挥奖惩机制的惩戒与警示功能,提高服务标准执行绩效。
(四)建立完善的评估反馈机制,推动标准的持续改进
完善的评估反馈机制是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对不符合实际的服务标准予以调整。评估机制方面,要建立评估标准体系,即确定依据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来展开评判;要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制,即健全收集相关评价对象的信息的各种方式方法;要完善分析机制,即科学选择相关分析方法,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反馈机制方面,要组织好外部反馈,广泛征求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等“顾客”意见;要在部门内部对照工作目标、服务标准开展自我审查,进行分类分析、领导讲评,确定整改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测量系统、科学的分析系统,对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和反馈,及时对不符合实际的服务标准予以调整。
(五)强化组织管理,提高标准管理效率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即涉及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流程与运作,又涉及到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规范与工作流程,其实施需要高层领导的参与和强有力的支持,这是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切实加强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领导工作,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要及时对建设与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搞好组织实施,制定保障措施,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得到落实。另外,要选择恰当的执行方式和手段,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说服引导手段,并实现各种手段之间的有机结合和优化组合,避免制度新旧更替引起执行标准的不一致。要加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行政审批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共享,推进政务公开,切实提高标准的管理效率。
[作者简介] 吴学军,济南市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本报讯(通讯员 焦烈)办理任何一个行政服务事项都需要身份证明,但不同街道之间办理同一个行政服务事项需要的证明材料可能就不一样。近日,西城区正在进行的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将改变这样的不规范的局面,实现统一行政标识、统一网络平台、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
行政服务标准化,是通过对行政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以达到服务范围明晰化、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服务的过程。目前,政务服务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011年,西城区经国家标准委审查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地区之一。目前,西城区正在组织各单位进行服务事项标准的编制和转换工作,标准化专业机构对各单位上报的标准进行了审查,并进行一对一指导。据了解,事项梳理工作共涉及全区37个委办局,确定编写服务事项标准大项600多项、确定运行管理与服务保障标准57项,涉及运行管理规范、评价与改进标准及服务保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