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管理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

时间:2019-05-13 20:2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贷后管理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贷后管理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

第一篇:贷后管理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阶段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信贷资产的检查、回收、展期、风险分类、不良资产管理及档案管理等操作环节。

贷后检查

一般性贷款信贷资产检查内容除了基本情况、经营情况、信用使用及客户信用情况、财务情况、重大事项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外,还应突出流动资金占有和存货是否合理、正常;有无挤占、挪用一般性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房地产炒作、购买有价证券等用途。在规定期限内,信贷人员应进行首次检查,重点检查本笔信贷的使用情况,首次检查应形成《信贷业务首次检查报告单》。自首次检查后,信贷人员应定期检查(实地或非实地),并形成“检查工作日志”和《信贷资产检查报告》。客户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应当实施重点检查:

1、客户出现贷款形态恶化;

2、欠息超过60天,本金出现逾期;

3、客户发生可能影响贷款安全和信贷资产质量的生产经营已停止、项目已停建、重大投资活动、体制改革、债权债务纠纷、事故与赔偿、人事调整等重大事项;

4、预警评级系统发出风险预警信号;

5、上级行或监管部门要求对特定客户(包括首次列入不良信用客户内部控制名单的客户)组织重点检查。

风险分类

银行机构按期组织信贷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对信贷资产进行风险分类,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分类准备及初分、信贷讨论、分类认定、分类认定结果审批、提出改进意见等五个主要环节。在执行核心定义的前提下,参照主要参考特征,结合贷款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债务人正常的营业收入作为主要偿还来源,以担保作为第二偿还来源,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债务的可能性。

贷款回收

正常回收贷款:贷款到期前,信贷人员应向借款人发送《贷款到期通知书》,督促借款人主动归还贷款。贷款到期时,信贷经营部门应通知会计部门办理还款手续。贷款归还后,信贷经营部门应将有关还款凭证归档;及时在借款人和保证人贷款卡(证)上将贷款回收、担保撤销信息登记、录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及时进行台帐登记。贷款全部本息收回后,信贷人员应按规定及时向借款人退还抵押物权利凭证(他项权利凭证)、质物,并协助客户办理解除担保的有关手续。提前归还贷款:对借款人要求提前归还贷款,借款人应提前向经办行递交《提前归还借款申请书》;对银行机构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由信贷人员提出提前还款意见,报信贷主管批准,同时通知信贷经营主责任人。经批准同意后,信贷人员填写《提前归还贷款通知书》一式四份,签章后一份送借款人、一份送担保人,一份送会计柜台作为办理会计记账手续的依据,一份留信贷经营部门归档。

贷款展期

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应在贷款到期日前,提出申请,填写《借款展期申请书》。贷款展期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程序仍依照前述基本流程操作。信贷人员调查后,填写《贷款展期调查评价报告》一式两份,并附原客户信用评级报告、担保评价报告、信贷资产检查报告。原贷款是担保贷款的,须取得原保证人或抵押人、出质人的同意,或重新落实担保。经审批同意贷款展期的,及时与借款人签订《展期还款协议书》和担保合同,原担保合同约定自动展期的,可不再签。贷款只能展期一次。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贷款

205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息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

借新还旧

借新还旧业务应按照非固定资产类借新还旧的6种类型及条件办理,贷款借新还旧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程序和有关要求仍依照前述基本流程操作。贷款借新还旧额度应控制在对客户的一般授信额度内,且不应大于原贷款余额。借新还旧期限原则上不能超过原贷款期限。除压缩退出、清收利息或保全资产的借新还旧外,对于其他3种类型的借新还旧,原则上应按照“先评级、后额度授信、再单笔支用”的原则予以办理。

不良管理

贷款逾期、欠息或表外业务垫款发生后,信贷人员应向借款人、担保人发送加盖信贷业务公章的《逾期贷款(垫款)催收通知书》,及时进行催收,并取得送达回执。信贷资产转为不良后,每笔不良信贷资产的诉讼时效到期日前,应完成诉讼时效的中断,并按规定进行反馈和登记。对不良贷款应通过法律手段追索、贷款重组、收取抵债资产、呆帐资产核销等对不良信贷资产进行专门的催收、处置和盘活。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立卷完成后,对于信贷业务从发放至贷款本息结清或信贷业务执行完毕期间形成的后续归档材料,信贷人员应随时进行补充归档。对因特殊情况不能补齐归档的,信贷人员应对缺件原因做出书面说明。部门信贷档案移交时,部门信贷档案管理员应按照案卷排列顺序填写《信贷档案案卷目录》一式二份及《信贷档案移交表》一式两份。《信贷档案移交表》经移交部门负责人、经手人和档案部门接收人签字后,由移交部门和档案部门各执一份。《信贷档案案卷目录》一份留本部门备查,另一份代替移交清单随信贷档案一同移交给档案部门。

现场检查流程

1.检查方法:

①获取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贷款检查样本;

②调阅贷款档案,查看贷后检查材料;

③查阅与贷款相关的会计报表总账、分户账、台账;

④查阅相关会计凭证、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领用登记薄,查实库存。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和执行贷后跟踪检查制度,或未按银行规定时间进行贷后检查,并撰写检查报告,贷后检查报告不符合监管部门和该行内部规定;

②贷款期间,借款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经办行应停止支付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按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拒绝接受贷后检查;提供虚假或隐瞒实情的财务资料,拒不改正情节严重;不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和担保情况;挤占挪用贷款拒不改正的;用贷款从事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投机经营的;未取得房地产经营资格,用贷款经营房地产;套取贷款相互借贷牟取非法收入的;借款人或担保人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经营风险;出现合同约定提前还贷的情况;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③贷款到期时,未及时向借款人发出还本付息通知单或催收通知单;

④贷款展期应符合以下条件:由于国家政策影响,使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不能按期还贷;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无法按期还贷;受国家及银行信贷政策影响,未按期放贷,到期不能按期还贷;贷款原定期限过短,不适应借款人正常生产周期需要;贷款展期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程序和有关要求未依照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进行;贷款展期应填写《贷款展期评价报告》,签订《展期还款协议书》;

206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⑤未对贷款逾期、挤占挪用贷款的企业进行加罚息处理,逾期贷款不及时转入逾期账户管理或人为故意漏收、不加罚息;未建立贷款的质量监管制度,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登记、考核和催收;对不良贷款未及时采取债务重组、补办抵押、依法催收等资产保全措施,化解贷款风险;对经各种措施催收确属无法收回的贷款,未及时申报呆账核销,核销材料,未严格按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并保留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追索权;未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呆账准备金,并按照呆账冲销的条件和程序冲销呆账贷款;

⑥未按规定办理停息、减息、缓息、免息或越权办理停息、减息、缓息、免息; ⑦“借新还旧”的应同时满足四项条件:生产经营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重新办理贷款手续;贷款担保有效;属于周转性贷款。

⑧未将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全行统一会计核算,存在账外放款、账外经营情况,总账、分户账、台账与库存没有定期核对,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⑨未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贷款利息收入的确认方法,正确计算利息收入;对贷款的利息收入入账不及时、不足额,核算不准确,存在多计或少计问题;贷款利息收入、应收利息和表外应收利息的核算和记账方法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不相符,对应列入表外核算的利息未及时进行帐务处理;贷款收回不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⑩业务管理部门未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业务管理部门检查频率、范围、深度不够充分;业务管理部门对查出问题没有适当处理;业务部门对稽核提出的问题、建议没有积极整改。

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06年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50号)4.《贷款通则》(人民银行令〔1996〕2号)5.《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2006〕33号)6.《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会令〔2007〕6号)8.《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9.《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银发〔1996〕403号)10.《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银发〔1999〕31号)11.《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会令〔2007〕12号)12.《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4〕3号)13.《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暂行办法》(计外资〔1997〕612号)14.《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银监会令〔2007〕7号)15.《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监发〔2004〕51号)16.《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银监发〔2006〕69号)17.《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号)1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银监会令〔2007〕5号)

207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业务流程图

信贷经营管理部门按期收回利息贷后常规检查

208

风险分类有权人审批上级行审批贷款到期收后贷款逾期贷款展期借新还旧贷款形成不良资产保全措施处理抵债资产贷款结清注销形成贷款档案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风险管理是否到位后管理是否合规银行控制资金安全贷管、施记措否期回进登全是业查物用到收企检保押理金时产资挪金及对期)资款被资贷否否定质贷信是是行(抵工告分位细细票报岗度账明明传改与制台样案户入务整置理务抽档账收业及设管业款业息关告构贷贷贷企利相报审机信信内户分薄款记薄存否贷登记库是额与账账票登证取足账对户传用凭收、总账贷分务领白息时、信关业证空利及表、相关凭看报计相白查计会空会 图程是是否性一账计账否对是是规)统算查流账符会位合审入核、相、期务实理定业真管到与内纳计理、否会检表否贷管计账信否贷空信重是险会风(场现

209

第二篇:手续费收入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

财务管理 ── 各项收入

手续费收入

业务说明

手续费收入是各银行机构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收取的手续费而形成的收入。主要包括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和其他手续费收入等。

业务操作流程

1.业务受理:经办员接到客户提交的业务凭证后,应认真审查客户填写凭证内容是否齐全,账号名称与账号是否一致,出票人的签章是否符合规定,与预留银行印鉴是否相符。

2.收取手续费:经办员经审核无误后,根据系统提供详细的收费项目,按《支付结算办法》附录的“支付结算业务收费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向客户收取手续费。

现场检查重点

1.检查各项手续费收入的计收范围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或缩小计费范围的现象;

2.检查收费费率的使用标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随意调整计费率,多收或少收并调节利润的现象;

3.检查所收取的手续费收入是否足额、及时入账,是否存在隐匿、截留、转移收入并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4.检查各项手续费收入是否属于本期收入,有无将非本期收入挤入本期核算的现象。

现场检查流程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

1.检查方法:

①查阅现有手续费收入各项规章制度; ②查阅岗位职责,查看各岗位的分工情况; ③查阅现有有关手续费收入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冲突。

风险提示:

①存在有关手续费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相容岗位未分离等现象; ②授权管理混乱,存在授权流于形式等情况; ③未建立手续费收入的会计核算制度;

合规性

总体分析 1.检查方法

1307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①通过调阅检查期的利润报表、总账及损益明细账等资料; ②采用结构分析、同期对比分析及相关分析。

2.风险提示:手续费收入与银行机构的各种收费业务不相符合。账务核对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或编制手续费收入明细表;

②复核其加计数,并与总账、明细账及相关财务会计报表的余额核对。

2.风险提示:手续费收入明细表加计数、明细账加计数、总账数、相关财务会计报表余额数不相符。

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

1.检查方法:利用计算机检查各类业务费率表的参数设置规定,检查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

2.风险提示:擅自扩大或缩小收费范围,随意调整收费标准,错收漏收并调节利润。

业务操作

1.检查方法:

①调阅现金、活期存款、汇出汇款、应收委托收款(表外)、开出即期(或远期)信用证、收到信用证、应收(议付)信用证款项、基金存款、手续费收入、有关存款等账户、登记簿、台账;

②检查各项手续费收入计算是否正确并按规定及时入账;

③检查代理类、基金托管类业务产生的手续费收入,是否按协议签订比例留存手续费;

④是否及时、足额将手续费收入纳入当期损益。

2.风险提示:未及时将手续费足额纳入当期损益,或将手续费收入截留账外。

入账截止期

1.检查方法:

①查阅计费日前后的大额手续费收入记录,与有关凭证进行核对; ②检查其入账时间及属于当期的手续费收入是否全部及时入账。2.风险提示:手续费收入跨入账,随意调节利润。大额收入或可疑收入

1.检查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红字冲销分录和调整分录,调阅有关凭证和证明文件,检查有关大额手续费处理的正确性。

2.风险提示:弄虚作假,人为调整手续费收入,随意调节利润。

监督检查

1.检查方法:查阅内审及业务管理部门的检查报告及有关整改报告。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②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频率及深度不够充分; ③对检查出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④对审计、检查建议的落实整改不够及时。

检查依据

1308 财务管理 ── 各项收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4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11号)3.《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4.《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1993年)5.《关于调整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的通知》(财金〔2001〕25号)6.《关于印发〈金融企业费用专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债字〔1998〕69号)7.《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报告披露办法(试行)〉的通知》(财金〔2003〕57号)

8.《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2〕19号)

1309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业务操作流程图

客户需要收费项发生计费清单计费范围受理计费费率核实真实性计费基数正确性计费金额准确性计费入账计费时限性定期核对手续费分成部分划转结转利润其他银行机构 1310 财务管理 ── 各项收入

险性风核实是实及实全帐是额效作入真入真入真否记入足有操收、收、收否是或收、控在费确性费规费是额帐外费时内存续准续合续理入入续及否手算手否手管收额手否是制、全理理系健理管管体否管准围控是授标范内度费费收工分度账)位制细额票告岗理明大传报与管入或务改置入收(业整设收费入单关及构费续收清相告报机续手费续手手审内科批入审收正费薄冲续记、手账登整与目账调单表对入况计状会收费务续业手 图是账否)是帐审程账符、相部对性内表否内期规、计定合计查流账会会(检场现

1311

第三篇:卖方信贷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卖方信贷

业务说明

卖方信贷是指生产大型适销、技术先进设备的企业,因用延期分次收款方式销售产品,向银行机构申请的专项贷款。只有符合贷款条件的设备供应商(“卖方”)才能办理卖方信贷业务。在卖方信贷业务中,如果贷款的全部或部分利息由买方支付的,称为“卖方信贷买方付息”业务。

贷款对象

为具有法人资格和贷款卡的法人企业,主要适用于向邮电、电力和交通等垄断行业供应设备的企业。还需符合如下条件:

1.买卖双方贸易背景真实,所签订的延期付款合同为银行机构所接受; 2.卖方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足额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能力;

3.卖方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叙做卖方信贷的产品处于成熟期,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期限

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最长不超过三年。展期最长不超过一年。利率

1.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有关利率规定执行。

2.贷款期内正常利息的支付,由买方和卖方根据每笔贷款约定的支付比例进行支付。“卖方信贷买方付息”业务贷款逾期后,买方不承担因贷款本金逾期而产生的利息、罚息及相关费用。

业务操作流程

受理业务申请

卖方向银行机构申请贷款时需提供如下资料: 1.申请人主体资格、授权文件等资料; 2.设备销售合同;

3.买卖双方延期付款协议; 4.借款人分期还款计划;

5.卖方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6.买方购置该设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文件,固定资产投资有权部门的批准文件等。

调查、审查及审批

银行机构营销部门的客户经理负责对卖方信贷业务进行调查,重点了解以下情况:

1.借款企业贷款项目情况。包括企业的概况,买方购买设备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2.借款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3.企业资信情况,包括企业的经营规模、信用情况、经营者素质、管理水平等; 4.企业的经营及财务情况,包括近三年的经营效益及市场情况等; 5.一般要求贷款金额不超过购买设备金额的一定比例;

439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6.买方是否具有使用该大型设备的能力,购买使用该产品的行业是否普遍经营良好,有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作为还贷保证;

7.担保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

客户经理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形成调查报表,报有权部门进行审查和审批。

放款操作

1.项目批准后,卖方要与银行机构签订《借款合同》。如果有担保的,还要办理相应的担保手续。

2.如果是买方付息的,在放款前,买方须向银行机构出具《卖方信贷买方付息承诺函》。承诺函要由买方法定代表人或有权签字人签字并加盖买方单位公章,还要加盖在银行机构的预留印鉴。

3.银行机构放款审查人员和会计人员根据审批意见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查验齐全无误后,方可放款。

档案管理及贷后管理

经办客户经理将档案资料整理齐全后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管理,并建立信贷台账。

按银行机构的要求定期(每月1次或每季度1次)进行贷后检查。主要检查企业的财务情况、设备的生产及安装使用情况、销货回款情况。如果有担保的,还要对担保人的保证能力、抵(质)押物变化情况进行检查。客户经理在检查中发现有影响到期还款的重大问题时,要立即向银行机构相关部门报告,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贷款到期前,银行机构要发送“到期贷款通知书”进行催收。

结息

对由买方付息的卖方信贷业务,在贷款结息日到期前,银行机构应提前通知买方按承诺函约定的比例将足额资金划入其在银行机构的存款账户中。结息时,会计人员按承诺函和借款合同上约定的比例分别从买方账户和卖方账户中直接扣收相应比例的利息。

展期

贷款需要办理展期时,银行机构按权限管理要求审核同意后,与卖方签署《借款合同展期协议书》。如果贷款展期后的利息仍由买方付息的,买方还要向银行机构出具《卖方信贷展期买方付息承诺函》,如果贷款展期后的利息全部由卖方承担,则无须提供。

现场检查流程

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

1.检查方法:

①查阅银行机构卖方信贷业务各项规章制度,了解授权管理、授信管理、放款操作、档案管理、贷后管理等制度要求及执行情况;

②查阅岗位责任制,查看各岗位分工情况;

③将银行机构现有关于卖方信贷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与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管当局要求进行比较。

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卖方信贷相关各项规章制度或未按授权管理、授信管理、放款操作、档案管理、贷后管理等制度执行;

②未建立岗位责任制或岗位分工不合理;

③银行机构现有内部管理制度与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管当局要求不相符; ④未及时修改和完善卖方信贷业务内部管理制度。

440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1.检查方法:查阅相关档案资料,与有关业务人员座谈,必要时延伸到借款企业进行检查。

2.风险提示:

①买卖双方贸易背景不真实,所签定的延期付款合同内容不合理; ②卖方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恶化,到期偿还贷款本息有困难; ③如果是买方付息的,买方的付息情况不正常; ④相关档案中法律合同文本存在瑕疵。

风险控制

1.检查方法:查阅相关内部管理制度,与有关业务人员座谈。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贷后管理预警和处理机制; ②未建立风险责任制;

③对重要岗位人员未实行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 ④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风险评估

1.检查方法:

①查阅相关不良贷款档案;

②通过与有关业务人员谈话了解其对风险的认识; ③现场检查实际风险及损失情况。2.风险提示:

①未对逾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损失进行预测; ②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合规性

对申请人资格的审查

1.检查方法:调阅业务档案资料,审查企业申请材料及企业背景资料。2.风险提示:

①借款企业未提供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贷款卡未年审合格; ②借款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行业中不具有较强竞争力;

③企业资信方面存在逾期或欠息等不良记录。

审查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1.检查方法:审查贸易合同及相关资料。2.风险提示:

①买方不能提供购买设备的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相关部门批准文件; ②买方不具有使用该大型设备的能力,或在经济方面无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作为还贷保证;

③贷款金额超过购买设备金额的规定比例;

④买卖双方所签订的延期付款合同的期限不合理。

贷后管理

1.检查方法:查阅相关贷后管理记录档案,通过与有关业务人员谈话了解贷后管理的执行情况。

441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2.风险提示:

①客户经理没有定期进行贷后检查或检查频次达不到要求;

②对检查中获得的企业财务情况、设备生产及安装使用情况、销货回款等方面的异常情况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③客户经理在检查中发现有影响到期还款的重大问题时,没有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的。

监督检查

1.检查方法:查阅内审及业务管理部门的检查报告及有关整改报告。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②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频率及深度不够充分; ③对检查出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④对审计、检查建议的落实整改不够及时。

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06年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50号)4.《贷款通则》(人民银行令〔1996〕2号)5.《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2006〕33号)6.《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会令〔2007〕6号)8.《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9.《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银发〔1996〕403号)10.《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银发〔1999〕31号)11.《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会令〔2007〕12号)12.《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4〕3号)13.《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暂行办法》(计外资〔1997〕612号)14.《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银监会令〔2007〕7号)15.《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监发〔2004〕51号)16.《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银监发〔2006〕69号)17.《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号)1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银监会令〔2007〕5号)其他涉及授信业务的文件和银行机构规章制度等。

442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业务操作流程图

客户申请材料企业评级客户经理受理、调查具体经办部门项目审查授信审批程序拒绝贷款客户有权审批人签批买方付息签订借款协议出账审核签订卖方信贷买方付息承诺函会计部门划款信贷部门登记台账客户贷后跟踪检查按合同约定分期收回贷款本金会计部门销账会计部门按期收息未按期履约记入不良贷款科目不良资产盘活 443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现场检查流程图

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内控体系、制度是否健全卖方信贷管理制度风险管理与合规性(信贷)卖方信贷业务台账账表、账账是否相符业务状况表授信管理授权管理内控有效性信贷管理是否到位设备购置是否真实基础管理卖方信贷业务档案企业存款分户账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业务数据是否按合同约定分期偿还贷款调阅有关会计传票疑问数据贷后检查是否解释不良贷款管理风险管理与合规性(会计、内审)是否适时清收抵押的设备内审报告及整改监督

444

第四篇:流动资金贷款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业务说明

流动资金贷款是指银行机构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正常生产经营周转或临时性资金需要,3年以内固定期限的本外币贷款。

按性质分为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农业流动资金贷款、建筑业流动资金贷款、商业流动资金贷款、房地产流动资金贷款、服务业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流动资金贷款等;按期限分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一年及以下)及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按贷款担保条件分为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及质押贷款; 按灵活程度分为限额贷款及额度贷款。

贷款对象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事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

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补充客户日常经营运作而产生的资金缺口,并不针对具体项目或工程。这种贷款的特点是贷款期限短、周转性较强、融资成本较低,是客户使用最为频繁的贷款。

业务操作流程

流动资金贷款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受理、调查评价、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五个阶段。按照信贷业务先客户评级、后额度授信、再具体支用的原则,除特别规定可以不予确定授信额度的客户外,所有客户办理具体信贷业务均应先评级并报批授信额度。

客户受理

受理阶段主要包括:客户申请、资格审查、客户提交材料、初步审查等操作环节。

1.客户申请。贷款申请可以是客户主动到银行机构申请信贷业务,也可以是银行机构主动向客户营销信贷业务,请客户向银行机构提出贷款申请。

2.资格审查。信贷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银行机构内部的信贷政策,对客户的主体资格、贷款基本条件、贷款限制性条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接受客户的信贷业务申请。

3.客户提交资料。对符合资格要求的客户,信贷人员向客户发送《银行机构信贷业务申请书》和《银行机构信贷业务申请材料清单》,要求客户提供客户基本材料、信贷业务材料和担保材料。客户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业务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一是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和年检证明、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法人代码证书(副本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其必要的个人信息、近几年财务报表、对外担保情况、纳税证明、现金流量预测及营运计划、贷款行认为其他必要的资料;二是申请用于固定资产项目的流贷应要求客户提交与该项目有关的资金来源、交易合同、协议等;同时要收集下列材料:固贷审批文件、项目开工报告、项目资金来源的书面证明或承诺、固贷资金到位的情况、拟够设备清单。

银行机构已经作过信用评级并在有效期内的客户以及与银行机构有过信贷往来的客户,如客户基本材料中的部分材料无变更的,可不要求客户重复提供。

4.初步审查。信贷人员收到客户申请材料后,清点材料是否齐全,对材料的完整性、合法性、规范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审查。客户申请材料审核后,如不合格,信贷人员将申请材料退还客户,并作好解释工作;如合格,进入调查阶段。

调查评价

211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调查评价阶段主要包括:调查评价并撰写报告、审定评价报告、信用等级审定、申报审批等操作环节。

1.调查评价并撰写报告。流动资金贷款应重点调查借款用途及还款来源、财务报告、借款人的贸易或交易背景等方面。业务评价报告应重点突出信贷业务种类、贷款用途、财务状况分析、借款人负债情况及与贷款行的关系、流动性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流动资金贷款额度需求的合理性分析、法律问题、风险与防范、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内容。直接评价人员应填写《受理评价工作交接单》,按要求在各类评价报告中签署表明同意的倾向性意见后,交评价审查人员与评价审定人员进行审核。如已经作过客户信用评级并在有效期内的,(可)使用前次客户信用评级报告及近期《信贷资产检查报告》作为本次对客户的评价。

2.审定评价报告。评价审查人员审核直接评价人员撰写的各类评价报告,如评价审查人员发现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存在问题,有权要求直接评价人员进行修改,对于判断不一致的问题,要在评价报告相应的地方写明意见,有重大错误的,有权要求直接评价人员、评价审查人员重新评价,对于判断不一致的问题,应在评价报告相应的地方填写意见。

3.信用等级审定。在办理额度授信或单笔业务之前,信贷人员应将客户信用评级报告及有关附件等材料报有权审批行信贷审批部门进行信用等级审定。

4.申报审批。认定客户信用等级后,经办行应按信贷授权规定的权限组织信贷业务申报材料,报有权审批行审批。经办行应先申报审批额度授信,再申报审批单笔具体信贷业务。对授信项下单笔信贷业务申报审批,已确定授信额度且在有效期内的客户,经办行应按信贷授权规定的权限组织信贷业务申报材料,报有权审批行审批;对符合规定可不予进行额度授信的客户,可直接申报审批单笔信贷业务,不必先审批授信额度。一般授信额度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一年,最长不得超过二年;公开授信额度的有效期为一年。

贷款审批

审批阶段主要包括:合规性审查、审批、下发批复等操作环节。

1.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分新项目、续议项目、复议项目、变更授信方案项目四种。经合规性审查合规的信贷项目应填写《授信业务合规性审查意见单》并提交审批。审查不合规的申报材料,合规性审查人员有权要求有关人员进行修改和补充。合规性审查人员有权将不合规的审查意见通知申报行(部门)有关人员,并退还其材料。

2.审批。审批方式分为信贷审批人单人审批、双人审批、会签审批和会议审批,采用何种审批方式主要按授信业务风险程度高低为原则确定,一般采用双签审批、会议审批的方式,对风险程度较高的授信业务原则上应采取会议方式审批,额度大、客户结构复杂以及特殊或例外的信贷业务应采取会议方式审批。贷款审批人员在阅读审查申报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银行机构的信贷政策、规章制度以及信贷审批标准,审查该笔申报审批授信业务是否符合政策要求,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审查申报的授信业务是否完善、能否有效平衡风险与回报,从而决定是否批准申报的授信业务。审批结束后,有权审批行信贷审批部门负责整理归纳审批结论及全体审批人意见,并将结论及审批意见及时通知申报行或部门。审批结论分为同意、续议和否决三种类型。

3.下发批复。审批结束后,有权审批行信贷审批部门负责整理归纳审批结论及全体审批人意见,并将结论及审批意见下发批复文件通知申报行(部门)。

贷款发放

发放阶段业务流程主要包括:落实贷前条件、签订合同、落实用款条件、支用、信贷登记五个操作环节。

1.落实贷前条件。经审批同意发放的信贷业务,在签订合同前信贷人员应与客 212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户积极协商,落实审批文件确定的贷前条件。贷前条件落实以后,信贷人员填写《授信业务授信条件落实情况审查表》,提交信贷主管签字,及时与申请人签订有关合同。

2.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前,信贷人员应将经信贷主管签字的《授信业务授信条件落实情况审查表》、已填写完整但尚未经双方或多方签字的合同文本交信贷经营部门合规性审查岗进行审核。合规性审查岗审查无误后,填写《授信业务合同合规性审查表》并复印留底,将原件交信贷人员归档留存,合同一般采用标准格式文本,特殊情况下需使用非标准格式文本的,除业务性审查外,还应经过本行法律部门(或专门人员)进行合法性审查,信贷部门才能办理签订合同的具体手续。

3.落实用款条件。根据审批决策意见和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条款,与客户协商落实用款条件,尤其是对于自营国内外汇贷款,经办行需按国家外汇管理有关规定于月初5日内到当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外汇登记手续。用款条件落实后,信贷人员填写《授信业务授信条件落实情况审查表》,提交信贷主管签字。

4.贷款支用。信贷人员持借款合同、经信贷主管签字的《授信业务授信条件落实情况审查表》至信贷经营部门办理《核定贷款指标通知单》。合同签订、担保落实登记、核定贷款指标通知取得后,信贷人员通知客户到会计柜台办理贷款提款和转存手续。会计柜台凭贷款转存凭证、借款合同和核定贷款指标通知单办理贷款开户、贷款转存等会计记账手续。贷款转存凭证两联留会计柜台记账,一联交信贷内勤岗存档,一联送客户。

5.信贷登记。会计柜台办理贷款开户及转存(提款)手续后,信贷人员及时凭贷款转存凭证登记借款人、保证人的贷款卡(证)。录入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后,将贷款卡(证)退还借款人、保证人。信贷业务发生后,信贷人员应及时登记信贷业务台帐,及时、准确录入信贷管理信息。

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阶段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信贷资产的检查、回收、展期、风险分类、不良资产管理及档案管理等操作环节。

贷后检查

一般性流动资金贷款信贷资产检查内容除了基本情况、经营情况、信用使用及客户信用情况、财务情况、重大事项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外,还应突出流动资金占有和存货是否合理、正常;有无挤占、挪用一般性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房地产炒作、购买有价证券等用途。在规定期限内,信贷人员应进行首次检查,重点检查本笔信贷的使用情况,首次检查应形成《信贷业务首次检查报告单》。自首次检查后,信贷人员应定期检查(实地或非实地),并形成“检查工作日志”和《信贷资产检查报告》。客户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应当实施重点检查:1.客户出现贷款形态恶化;2.欠息超过60天,本金出现逾期;3.客户发生可能影响贷款安全和信贷资产质量的生产经营已停止、项目已停建、重大投资活动、体制改革、债权债务纠纷、事故与赔偿、人事调整等重大事项;4.预警评级系统发出风险预警信号;5.上级行或监管部门要求对特定客户(包括首次列入不良信用客户内部控制名单的客户)组织重点检查。

风险分类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分类准备及初分、信贷讨论、分类认定、分类认定结果审批、提出改进意见等五个主要环节。在执行核心定义的前提下,参照主要参考特征,结合贷款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债务人正常的营业收入作为主要偿还来源,以担保作为第二偿还来源,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债务的可能性。

贷款回收

正常回收贷款:贷款到期前,信贷人员应向借款人发送《贷款到期通知书》,督促借款人主动归还贷款。贷款到期时,信贷经营部门应通知会计部门办理还款手续。贷款归还后,信贷经营部门应将有关还款凭证归档;及时在借款人和保证人贷款卡

213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证)上将贷款回收、担保撤销信息登记、录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及时进行台帐登记。贷款全部本息收回后,信贷人员应按规定及时向借款人退还抵押物权利凭证(他项权利凭证)、质物,并协助客户办理解除担保的有关手续。提前归还贷款:对借款人要求提前归还贷款,借款人应提前向经办行递交《提前归还借款申请书》;对银行机构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由信贷人员提出提前还款意见,报信贷主管批准,同时通知信贷经营主责任人。经批准同意后,信贷人员填写《提前归还贷款通知书》一式四份,签章后一份送借款人、一份送担保人,一份送会计柜台作为办理会计记账手续的依据,一份留信贷经营部门归档。

贷款展期

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应在贷款到期日前,提出申请,填写《借款展期申请书》。贷款展期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程序仍依照前述基本流程操作。信贷人员调查后,填写《贷款展期调查评价报告》一式两份,并附原客户信用评级报告、担保评价报告、信贷资产检查报告。原贷款是担保贷款的,须取得原保证人或抵押人、出质人的同意,或重新落实担保。经审批同意贷款展期的,及时与借款人签订《展期还款协议书》和担保合同,原担保合同约定自动展期的,可不再签。贷款只能展期一次。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息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

借新还旧

借新还旧业务应按照非固定资产类借新还旧的6种类型及条件办理,贷款借新还旧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程序和有关要求仍依照前述基本流程操作。贷款借新还旧额度应控制在对客户的一般授信额度内,且不应大于原贷款余额。借新还旧期限原则上不能超过原贷款期限。除压缩退出、清收利息或保全资产的借新还旧外,对于其他3种类型的借新还旧,原则上应按照“先评级、后额度授信、再单笔支用”的原则予以办理。

不良管理

贷款逾期、欠息或表外业务垫款发生后,信贷人员应向借款人、担保人发送加盖信贷业务公章的《逾期贷款(垫款)催收通知书》,及时进行催收,并取得送达回执。信贷资产转为不良后,每笔不良信贷资产的诉讼时效到期日前,应完成诉讼时效的中断,并按规定进行反馈和登记。对不良贷款应通过法律手段追索、贷款重组、收取抵债资产、呆帐资产核销等对不良信贷资产进行专门的催收、处置和盘活。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立卷完成后,对于信贷业务从发放至贷款本息结清或信贷业务执行完毕期间形成的后续归档材料,信贷人员应随时进行补充归档。对因特殊情况不能补齐归档的,信贷人员应对缺件原因做出书面说明。部门信贷档案移交时,部门信贷档案管理员应按照案卷排列顺序填写《信贷档案案卷目录》一式二份及《信贷档案移交表》一式两份。《信贷档案移交表》经移交部门负责人、经手人和档案部门接收人签字后,由移交部门和档案部门各执一份。《信贷档案案卷目录》一份留本部门备查,另一份代替移交清单随信贷档案一同移交给档案部门。

现场检查流程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 1.检查方法:

214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①查阅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各项规章制度,可将银行机构的制度分为3类,一是审贷分离制度,二是贷款管理制度,三是贷款审批制度;

②重点查阅岗位责任制,查看各岗位的分工情况;

③将现有各项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与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比较。

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制度;

②未建立流动资金贷款的授权、转授权制度或制度不规范; ③未建立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核对、统计、检查制度; ④未建立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操作实施细则和规程;

⑤未建立完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操作、审批监督约束机制和未执行审贷分离制度;

⑥未建立健全流动资金贷款岗位责任制或岗位分工不合理; ⑦未进行贷前评估、调查;

⑧现行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内部管理制度与国家金融法规政策规定和监管当局的要求不相符;

⑨未及时修改和完善各类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制度。

授权管理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②查阅银行机构各级授权和转授权书;

③对确定的检查样本重点检查,查看流动资金贷款审批单,与授权、转授权书对照。

2.风险提示:

①未核定分支机构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

②未对分支机构、业务部门或有关人员进行授权、转授权; ③对分支机构、业务部门或有关人员的转授权不全面、不完整; ④超范围转授权;

⑤未适时调整授权权限; ⑥超权限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⑦未经授权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⑧未经审批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⑨违反程序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⑩未对贷款调查报告、项目评估报告、客户授信及资信评定等文件进行审定并出具明确意见。

授信管理

1.检查方法:

①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②查阅有关授信文件,对筛选出的贷款重点检查。2.风险提示:

①未确定客户的授信额度;

②未对授信额度进行动态监控和调整。③集团客户或关联企业未进行统一授信。业务操作

1.检查方法:

①查看流动资金贷款档案和相关传票;

②抽查实际贷款操作流程,与内部管理规定进行比较。

215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2.风险提示:

①未坚持业务操作、审批和会计核算“三分离”制度; ②未明确贷款责任、权利和分工; ③未按照内部管理规定办理贷款业务。基础工作

1.检查方法:

查看流动资金贷款档案资料及贷款台账。2.风险提示:

①未与客户签订合同或协议; ②贷款手续不完备;

③合同不规范,档案资料不全; ④未建立完整的贷款台帐;

⑤信贷经营部门与会计部门对流动资金贷款账务核对不及时; ⑥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未能得到有效的维护,信贷信息录入不完整。

真实性

检查方法:

①通过并表核查流动资金贷款总量;查阅会计报表、信贷报表以及其分支机构上报报表等资料,汇总所有机构和部门的会计报表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总额,并与该机构全辖会计报表的流动资金贷款总额进行核对;

②通过账表核查;查阅会计报表、贷款总账、贷款分户帐等资料,核对银行机构会计报表、贷款总账、贷款分户账、贷款台账、贷款借据;

③查阅相关存款分户账、投资科目分户账、暂收及暂付款科目分户账、信用卡和表外科目有关账表等资料,分析判断流动资金贷款是否存在违规问题。

2.风险提示:

①并表核算流动资金贷款总额与全辖会计报表总额不符,存在多并或少并贷款问题;

②贷款账表不符,存在隐瞒贷款或虚增贷款问题;

③存在存款科目分户账借方反映客户贷款(或垫款)情况,投资科目、暂收及暂付款科目项下对自办经济实体贷款、利用信用卡透支变相贷款、表外业务垫款没有纳入贷款核算,账外经营。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②查阅流动资金贷款相关档案资料,与有关业务人员座谈;

③通过查阅档案和座谈,设计检查疑点模型,对流动资金贷款数据进行筛选,确定重点疑点,进行重点检查。

2.风险提示:

①向关联企业发放信用贷款; ②信贷资金向关联企业流动; ③贷款被挤占挪用; ④贷款流入股市;

⑤贷款不符合基本条件、限制性条件和准入标准;

⑥申报审批材料在完整性与内容要素的齐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与疏漏;借款合同缺失或法律效力不足;

216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⑦在贷款发放环节,没有全面落实审批决策意见,贷前条件和用款条件没有落实; ⑧贷款调查评价报告风险提示不足或评价报告不真实;

⑨信贷经营部门未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或贷后检查报告揭示风险不足,致使借款人出现风险而未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风险控制

1.检查方法:

①查阅银行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②重点查阅部门职责及员工岗位责任制; ③查阅职工休假登记表,与职工座谈;

④查阅相关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及检查和处理记录; ⑤查阅不良贷款档案资料。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异常流动资金交易预警和处理机制;

②未建立风险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风险责任; ③对重要岗位人员未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

④贷款出现不良风险时,不能及时监测到位并向有关部门报告风险;贷款出现不良风险后,未能及时开展责任认定与追究工作;未及时提出并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实施清收,向担保人追偿,处置抵押物、或采取其他盘活等措施。

保证措施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②查阅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档案; ③现场查验(抵)质押物。2.风险提示:

①未采取担保措施发放信用贷款;

②未对抵押物、质押物及保证人的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评估; ③未经调查评估或无必要的审查手续而与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 ④未对抵押物进行选择、鉴定、估价,并提出合理的抵押率; ⑤未取得抵押物品的《他项权证》;

⑥未对抵押物或质押物的保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没有严格完备的保管登记制度;

⑦未在担保贷款到期时及时采取追偿措施,行使抵押权或质押权; ⑧担保合同签订日在所担保的借款合同签订日期之后; ⑨担保合同的内容与担保借款合同不一致;

⑩担保合同未包括被担保的事项、金额、期限、方式、范围等内容;抵(质)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使用权权属、质押财产移交时间、抵(质)押物保险及处分未明确;未在需要时对担保合同进行公证、登记;未在合同到期后一年内处理抵押财产,未在贷款期满两年内做好诉讼时效的保全工作;连环担保;贷款担保的合法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不足,未充分关注担保公司担保及其他特殊方式担保贷款的风险;保证人不具备资格、相互担保、循环担保、非银行认可的抵(质)押物、抵押率超过规定比率、抵押未登记、抵(质)押贷款无抵(质)押物、质押率超过规定比率;违反贷款操作规程,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品未进行登记,高估抵押物价值,担保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导致贷款损失。

风险评估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217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②调阅贷款减值损失资料;

③调阅不良流动资金贷款资料,与信贷管理人员谈话,了解其对风险的认识,现场检查实际风险及损失情况;

④调阅贷款总账、分户账、台账、贷款档案、会计报表。2.风险提示:

①未对不良贷款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损失进行预测;

②未对即将到期的,可能形成不良的流动资金贷款进行预测;

③贷款减值损失计提不合规:贷款减值损失计算存在高估或低估现象; ④未按规定对贷款进行分类或分类不准确、不合规:

一是未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至少包括机构、人员、政策和程序、以及支持系统);

二是未依据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核心定义,对贷款面临的风险进行恰当的分类; 三是擅自超越权限进行或调整贷款风险五级分类;

四是分类调整不及时,贷款风险出现变化时,信贷经营部门有意隐瞒贷款风险状况或因工作疏忽,未及时调整风险分类;

五是人为调整分类结果,风险管理部门为达到上级行考核目标,人为调整贷款分类结果。

合规性

借款人资格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②调阅信贷管理档案,审查企业申请材料和客户资质证明的相关材料。2.风险提示:

①向连续三年亏损,或连续三年净现金流量为负的客户发放贷款或借款人主体资格不合法,不具备贷款条件。

②客户提供虚假或隐瞒实情的财务报表; ③客户已在同一辖区同级分支机构取得信用; ④客户用借贷行为牟取非法收入;

⑤客户违反规定将贷款从事股本性投资;

⑥客户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禁止或有损于社会公德的产品或项目; ⑦客户生产经营未取得环保部门许可; ⑧客户在进行改制或改变经营方式过程中,未清偿落实原有债务或未提供足额担保;

⑨客户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或危害信贷资金安全行为; ⑩客户被列入黑名单。

调查评价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②调阅信贷管理档案,审查客户评价、业务评价、担保评价等相关材料。2.风险提示:

①项目评估报告未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贷款项目评估内容,涉及关联企业的调查,未作详细分析说明;

②未按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流程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③存在为发放贷款人为提高信用评级现象。

④客户提供的申请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不符合有关规定;

218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⑤项目评估未按照银行项目评估程序进行。审批环节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②调阅信贷管理档案,查看审批材料,与授权书、授信文件等资料对比。2.风险提示:

①贷款审批未按银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发放贷款; ②未按审贷分离原则进行贷款审批; ③越级审批和未经信贷调查审批贷款; ④逆程序或变相逆程序审批信贷业务;

⑤使用额度的审批未按额度使用审批规定办理;

⑥非额度授信客户的贷款审批未在审批授权书确定的权限内审批; ⑦化整为零审批;

⑧对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对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一般借款人; ⑨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违反国家规定;贷款投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上级行规定,贷款用途不合法、合规;

⑩贷款审批时,对信贷资料的基本要素、主体资格、信贷政策、信贷风险未进行严格审查,违反国家及银行法规及制度规定。

发放环节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②调阅业务档案,审查相关系统。2.风险提示:

①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前未落实贷款条件,合同签订后未落实用款条件; ②签订借款合同未采用规定的统一格式,合同填写不规范,要素不齐全,“借新还旧”借款合同的贷款用途未表述准确、明晰;

③贷款在办理提贷、转贷时手续不全;

④贷款证、信贷台帐、信贷信息管理系统的登录不及时、不准确。

贷后管理

1.检查方法:

①获取流动资金贷款电子数据,运行非现场审计模型或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检查样本;

②调阅流动资金贷款档案,查看贷后检查材料。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和执行贷后跟踪检查制度,或未按银行规定时间进行贷后检查,并撰写检查报告,贷后检查报告不符合监管部门和该行内部规定;

②贷款期间,借款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经办行应停止支付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按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拒绝接受贷后检查;提供虚假或隐瞒实情的财务资料,拒不改正情节严重;不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和担保情况;挤占挪用贷款拒不改正的;用贷款从事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股机经营的;未取得房地产经营资格,用贷款经营房地产;套取贷款相互借贷牟取非法收入的;借款人或担保人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经营风险;出现合同约定提前还贷的情况;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③贷款到期时,未及时向借款人发出还本付息通知单或催收通知单

④贷款展期应符合以下条件:由于国家政策影响,使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不能按期还贷;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无法按期还贷;受国家及银行信贷政策影响,未按

219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期放贷,到期不能按期还贷;贷款原定期限过短,不适应借款人正常生产周期需要;贷款展期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程序和有关要求未依照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进行;贷款展期应填定《贷款展期评价报告》,签订《展期还款协议书》;

⑤未对贷款逾期、挤占挪用贷款的企业进行加罚息处理,逾期贷款不及时转入逾期账户管理或人为故意漏收、不加罚息;未建立贷款的质量监管制度,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登记、考核和催收;对不良贷款未及时采取债务重组、补办抵押、依法催收等资产保全措施,化解贷款风险;对经各种措施催收确属无法收回的贷款,未及时申报呆账核销,核销材料,未严格按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并保留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追索权;未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呆账准备金,并按照呆账冲销的条件和程序冲销呆账贷款;

⑥未按规定办理停息、减息、缓息、免息或越权办理停息、减息、缓息、免息。⑦“借新还旧”的应同时满足四项条件:生产经营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重新办理贷款手续;贷款担保有效;属于周转性贷款。

会计核算情况

1.检查方法:

①查阅与流动资金贷款相关的会计报表总账、分户账、台账;

②查阅相关会计凭证、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领用登记薄,查实库存。2.风险提示:

①未将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全行统一会计核算,存在账外放款、账外经营情况; ②总账、分户账、台账与库存没有定期核对,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③未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贷款利息收入的确认方法,正确计算利息收入;对贷款的利息收入入账不及时、不足额,核算不准确,存在多计或少计问题;

④贷款利息收入、应收利息和表外应收利息的核算和记账方法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不相符,对应列入表外核算的利息未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⑤贷款收回不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监督检查

1.检查方法:

调阅内审及业务部门的检查报告及整改报告。2.风险提示:

①业务管理部门未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②业务管理部门检查频率、范围、深度不够充分; ③业务管理部门对查出问题没有适当处理;

④业务部门对稽核提出的问题、建议没有积极整改。

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06年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50号)4.《贷款通则》(人民银行令〔1996〕2号)5.《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2006〕33号)6.《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会令〔2007〕6号)8.《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9.《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银发〔1996〕403号)10.《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银发〔1999〕31号)11.《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会令〔2007〕12号)12.《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4〕3号)

220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13.《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暂行办法》(计外资〔1997〕612号)14.《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银监会令〔2007〕7号)15.《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监发〔2004〕51号)16.《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银监发〔2006〕69号)17.《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号)1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银监会令〔2007〕5号)

221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业务流程图

客户客户经理受理、调查申请材料负责人核查(前台业务部门)尽职审查押品价值评估项目评估集体审议授信部门经理上级行审批有权人审批上级行授信审批程序落实用款条件客户签定合同协议提供申请材料会计部门审核材料办理放款手续客户资金进入指定账户信贷与会计部门核对信贷部门档案归档、登记台账信贷与会计部门收回本金、利息客户及质押人信贷部门跟踪检查贷款结清注销出问题采取保全措施 222 表内授信 ── 企业贷款

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内控体系、制度是否健全内控有效性信贷管理制度授权管理信贷业务台账授信管理现场检查流程图 账表、账账是否相符会计报表、总账与贷款分户账信贷、会计是否定期对账基础管理会计、信贷对账登记薄抽样信贷管理是否到位相关分户账业务操作贷后管理信贷业务是否真实合规性相关业务传票风险管理是否到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与合规性(信贷)贷款档案资产保全措施空白凭证领用登记薄重空管理是否到位是否纳入统一会计核算企业账户明细抵(质)押物登记、管理银行控制资金安全贷款资金是否被挪用信贷资金到期是否及时收回查看空白凭证库存利息收入明细相关业务传票是否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风险管理与合规性(会计、内审)利息收取是否及时、足额内审报告及整改报告223

第五篇:小贷现场检查

豫工信企业〔2013〕380号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现场检查工作的通知

作者:本站TAG:担保公司现场检查发布日期:2013-6-28

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深入贯彻《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豫工信〔2012〕525号)和《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办法(试行)》(豫工信企业〔2013〕369号)精神,加强现场监管,规范现场检查活动,现就小额贷款公司现场检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现场检查原则

按照《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办法(试行)》要求,结合行业年审和监管考核,积极稳妥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小额贷款公司的现场检查,要坚持“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加强联动,依法规范、提高实效”的原则,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规范运营,防控风险,健康发展。

二、现场检查分类

(一)开业现场检查。在小额贷款公司获得批准开业前,由省级监管部门按照规定组织的现场检查。省级监管部门以书面形式可委托市级监管部门对申请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开业现场检查。

(二)定期现场检查。根据日常监管需要,结合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年审和考核评价工作,由监管部门按照规定组织的现场检查。各级监管部门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在所辖区内开展以防范风险、规范提升和强化管理为内容的定期现场检查。

(三)专项现场检查。根据非现场监管提供的小额贷款公司综合排名、监管考核评价结果、行业年审结果和历次现场检查记录,以及举报暗访情况,对存在风险隐患、涉嫌违法违规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的专项现场检查。各级监管部门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针对风险防控和规范运营方面的突出共性问题,对辖区内所有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

三、现场检查重点

(一)开业现场检查。在听取筹建过程、团队建设和业务计划等情况汇报之后,重点检查:一是查看现场经营场所、部门设置、人员到位、职责挂图、贷款流程、公开承诺、警示标识等情况;二是查阅批准文件、管理制度、设立申报资料等;核对三方监管协议、银行账号、银行对账单、开业申报材料,并提出核对意见。三是召开高管人员座谈会,从完善法人治理、加强团队建设、依法合规经营、强化制度建设,及时报送信息、切实防控风险等方面进行风险提示。

(二)定期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一是经营场所、岗位设置,人员配备、证照记

载、高管资格、设立变更文件等公司基础管理情况;二是组织架构、议事规则、会议纪要、发展战略、审批流程、应急管理等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情况;三是经营范围、贷款发放、贷款利率、账户使用、关联交易等依法规范经营情况;四是贷款集中度、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三方监管协议等风险防范机制、措施的建立和落实情况;五是业务信息报送、变更事项报批、重大事项报告等接受监管情况。

(三)专项现场检查。针对一个或多个突出问题进行检查,主要有:是否存在向非银行单位融资、社会集资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以及个人理财等问题;是否存在虚假注资、抽逃或变相抽逃注册资本等问题;是否存在以借贷资金、集资资金或受他人委托入股的问题;是否存在发放“高利贷”的问题;是否存在违规跨区域经营、变相大额放贷、超比例大额放贷等行为。

四、现场检查要求

(一)各县(市、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的现场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各省辖市监管部门对所辖市区内小额贷款公司现场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省监管部门对全省小额贷款公司每年抽查数量不少于五分之一。监管机构实施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名,必要时可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专业评级机构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予以配合,保证提供的资料真实、准确、完整。

(二)监管部门应将《现场查检通知书》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被检查单位,检查组到现场后,向被查单位告知检查的目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间以及被查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等;听取被查单位相关汇报;就检查准备阶段掌握的重要情况或疑问向被查单位进行了解和质询;向被查单位提出配合检查工作的要求事项。特殊情况下需要对被查单位进行临时性检查的,可适当调整检查程序,不提前通知被查单位,但检查组到达被查单位时应出具合法证件。

(三)现场检查结束后,监管部门应当向被检查单位出具书面现场检查意见,《现场检查意见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其评价和判断;提出整改意见及整改的时间要求。并及时跟进被查单位的具体整改情况,包括整改措施、整改进度和整改效果等。同时,将整改情况反映到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评价、行业年审等内容中去,同时研究确定下一步的监管方案,必要时提出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的建议。

(四)监管部门实施现场检查的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廉洁自律,确保现场检查客观、公正,不得泄露所知悉的检查对象的秘密,不得干预检查对象正常的经营活动,不得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参加被检查单位组织的宴请、娱乐等活动。

附件:

1、现场检查通知书格式.doc2、现场检查进点会谈记录格式.doc3、现场检查资料调阅清单格式.doc4、现场检查工作底稿格式.doc5、现场检查意见书格式.doc6、开业现场检查记录格式.doc7、定期现场检查内容与要求.doc

下载贷后管理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贷后管理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汇入汇款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

    中间业务 ── 国际业务 汇入汇款 业务说明 汇入汇款是指由境外银行汇入的,以银行为解付行或收款行的汇款。 1.对境内机构的外汇收入必须区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凡未有规定或......

    进口开证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

    中间业务 ── 国际业务 进口开证 业务说明 进口开证是开证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期限内,凭与信用证条款规定相符的单据,向受益人或其......

    抵债资产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

    非信贷资产 抵债资产 业务说明 抵债资产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

    对公账户开户现场检查方法和技巧

    存款及其他负债 ── 单位存款 对公账户开户 业务说明 对公账户开户是指银行机构为单位存款人开立办理资金收付结算业务的结算账户。 按《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

    表内授信 ── 个人贷款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业务说明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指银行机构向购房者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住房的贷款,包括期房按揭贷款和现房按揭贷款。其中:期房是指在......

    存放同业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

    非信贷资产 存放同业 业务说明 存放同业是银行金融机构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在其他银行保持存款是为了便于银行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收付。由于存放同业......

    棉花收购贷款现场检查方法及技巧

    表内授信 ── 其他类贷款 棉花收购贷款 业务说明 棉花收购贷款是指农发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从事棉花收购业务发放的贷款。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根据借款人信用等级状......

    汇出汇款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

    中间业务 ── 国际业务 汇出汇款 业务说明 汇出汇款是银行接受客户的资金,按客户填具的汇款申请书内容资金汇给境外收款人的业务。 业务流程 汇出汇款的审查 客户办理汇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