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当性管理大全
一、什么是投资者适当性?
投资者适当性不应是证券监管部门或行业自律组织强加给证券公司的,而是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其经营活动中应履行的最基本社会责任。它要求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在对投资者和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合适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合适的投资者。当然,义务要内化为制度才能长期有效。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指证券公司在向投资者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为使其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而采取的合理步骤和必要措施。这里所说的“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包括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推荐或销售金融产品等金融中介服务活动。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根本制度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以中小散户为主,对证券投资缺乏充分了解,风险意识不强,盲目跟风,炒新、炒小、炒短等投机倾向较重。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在指导和规范证券公司及从业人员行为的同时,可以提升投资者理性判断能力,有助于投资者防范风险和防止损失,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也是证券公司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伴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投资者需求日趋多元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复杂化,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还可以起到加强对证券公司创新风险的防控作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反思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复杂金融产品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证券公司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有一些金融产品设计过于复杂,一般投资者很难了解其中的风险特征。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要求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向投资者充分揭示其风险,并只能向明确理解这些产品的投资者推荐,这在客观上会起到抑制过度创新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仅有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不足以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我国证券市场最显著的两大特点是:90%以上的投资者为中小散户自然人;80%左右的理财计划和绝大部分客户资金投资于股票二级市场。单一的产品结构,使证券公司难以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产品配置和投资组合,不能为广大中小散户提供合理收益的低风险的财富管理。因此,要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证券公司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产品创设能力,扩大证券公司产品营销范围,使证券公司真正发挥金融中介服务和财富管理的功能。
二、为什么要实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规范投资者和证券公司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制度,已为当前世界主要资本市场所普遍采纳。究其含义,就是指证券公司在向其客户或潜在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时,应当确保其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与特定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知识和经验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相匹配,不得将高风险产品或服务推荐或销售给低风险承受能力客户而导致客户利益受损。因此,就其本质而言,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
一、证券业亟须加深理解和认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而言,尚属新鲜事物。虽然近年来,证券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以及证券公司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并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但当前证券业界对于该制度的内涵还有待于进一步统一认识。对证券公司而言,“适当性”的内涵更多属于证券公司为投资者主动提供的一种服务,是证券公司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和责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投资者适当性要求方可内化为证券公司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动,投资者适当性工作的目的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也是适当性制度的目的,但这只是对证券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最低要求,是底线。相比较而言,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具有更高的商业道德诉求,它不仅强调客户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而且还进一步敦促证券公司要以客户利益为优先,要尽量为客户最佳利益着想,对证券公司的良知、道义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适当性制度是平衡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利益诉求的有效制度
证券公司与投资者虽然同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但二者的市场地位和角色却迥然有别:证券公司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投资者是购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天然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这种弱势特征更为明显和突出。
在证券公司与投资者利益诉求的平衡方面,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正是制约证券公司短期利益冲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一剂良方,也是维护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信心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尤其在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结构日趋复杂、交叉销售日渐频繁的当今资本市场,投资者更迫切地需要适当性规则的保护。
三、做好投资者适当性工作对证券公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有着完善适当性制度的国家,不履行适当性义务,将可能使证券公司面临高额的财务损失或负担。
其次,不履行适当性义务,将使证券公司的声誉受损,并由此有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和其他偿付风险。
最后,随着我国投资者权利意识的觉醒,维权行为的频率和力度逐步提高,如果证券公司不做好适当性工作,投资者不但会质疑证券公司的诚信水准,受损失的客户还会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四、我国证券市场迫切需要统一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我们认为,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不但是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目前面临问题的有效抓手,更是今后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开放的制度保障和客观需要:
第一,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不同,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中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很大,他们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难以理解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容易受误导而产生无法预见的损失,因此更为迫切地需要适当性规则的保护。而投资者适当制度要求证券公司必须了解自己的客户和产品,只允许证券公司将产品推荐给具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这就从制度上限制了证券公司在无视客户需求、没有说明任何理由的情况下,随意将高风险产品推荐给不适合客户的情况的发生。
第二,此前,我国已经在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领域制定了专门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但随着投资者适当性理念深入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这对于在各具体产品中的适当性工作统一规则、理顺思路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投资者配合、理解和参与证券公司的适当性工作。
第三,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在重大变革时期,在放松管制、鼓励创新的市场化监管思路和政策推动下,大量新的更为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出将是市场的客观需要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体系化、带有较强指导性和兼容性的适当性制度,不仅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也可以让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客户远离此类产品。可以说,适当性制度是金融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制度性保障和前提条件,适当性工作做得好与坏将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程的成败与得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业务操作指南
为全面做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指导证券公司办理相关业务,根据《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制定本指南。
一、客户开通申请处理
1.证券公司可以通过营业场所现场或网上接受客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的申请。
2.证券公司在接受客户申请的同时,可以通过现场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客户信息,包括客户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收集信息表格及具体内容由证券公司根据自身客户管理工作需要制订。
3.证券公司可以根据所收集的客户信息,结合自身条件及设定标准,对客户风险认知与承受能力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告知客户,作为客户判断自身是否适合参与创业板市场交易的参考。
4.证券公司在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评后,认为其不适合参与创业板市场交易的,应当加强市场风险提示,劝导其审慎考虑是否申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
5.证券公司应当要求客户真实、完整地填写个人信息,对明显提供虚假信息或提供信息不完整的客户,应当提醒其予以纠正。对不配合适当性管理的客户,经劝导无效后,证券公司可以拒绝为其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
6.证券公司可以直接为机构客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
7.证券公司所属营业部可以受理在本公司异地营业部开户的客户的开通申请和进行风险揭示书的签署。
二、交易经验的具体标准与查询数据服务
《实施办法》第五条有关交易经验的具体标准以及中国结算提供的数据服务具体如下:
1.交易经验的具体标准
(1)《实施办法》第五条所称“股票”是指:
a.包括所有A股和B股,但不包括基金、债券、权证等交易品种;
b.包括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但不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非上市公司股票。
(2)《实施办法》第五条所称“交易”是指:
a.股票的买入或卖出;
b.不包括可转债转股、权证行权、ETF申赎,但包括其转换后所得股票卖出;
c.IPO与增发中的新股认购,但不包括新股申购;
d.不包括非交易过户,但包括其所得股票卖出。
2.中国结算向证券公司提供的数据范围及统计口径
存量客户数据范围为客户本人名下沪、深市场A股证券账户从1991年7月8日、B股证券账户从1992年2月21日至2009年6月30日发生的首笔股票交易的日期。
新增客户数据范围为客户本人名下沪、深市场A股证券账户从1991年7月8日、B股证券账户从1992年2月21日至查询日前一交易日发生的首笔股票交易的日期。
数据统计口径以证券账户为单位进行统计,即一个证券账户对应一个首次股票交易日期。中国结算对存量客户数据进行一次性集中批量发送时,证券账户无首次股票交易日期的,不发送相关信息。同一客户的不同证券账户的交易信息不作合并统计处理。
3.数据发送
中国结算对存量客户数据进行一次性集中批量发送:
(1)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通过D-COM系统向各证券公司法人集中批量发送深圳市场存量客户A股、B股证券账户首次股票交易日期数据,本次发送数据的账户范围包括证券公司已经申报了账户使用信息的A股账户及有托管余额的B股账户,各证券公司自行加载后使用。
(2)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把上海市场存量客户A股、B股证券账户的首次交易日期数据放至A股PROP公告板->工具箱栏目中,各证券公司自行下载后使用。
4.数据查询与交易经验认定
对存量客户数据的查询,各证券公司加载或下载中国结算发送的存量客户数据后,可自行对存量客户的首次交易日期数据进行查询,并可根据查询结果对客户的交易经验进行认定。
新增客户数据的查询,证券公司可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实时开户系统查询新增客户账户在深圳市场的首次股票交易日期,实时开户系统以电子数据形式实时反馈查询结果。服务时间段为工作日的8:30-17:00。证券公司可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PROP综合业务终端-账户资料管理系统查询新增客户账户在上海市场的首次股票交易日期,系统将以电子数据形式实时反馈查询结果。服务时间段为8:30-17:00。
5.客户查询
证券公司的客户可以通过中国结算的网站对本人证券账户的首次股票交易日期进行参考性查询,查询方式见中国结算网站的查询指南,中国结算的网址为:http://www.xiexiebang.com/。
6.数据接口
数据接口见附件。
三、风险揭示书签署与交易开通
1.证券公司应当要求所有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的自然人客户本人或持公证委托书的代理人到营业部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及特别申明。营业部应当安排工作人员、客户经理等作为经办人,见证客户签署过程,并对客户抄录申明内容进行必要的核对。
2.对于交易经验不足两年的客户,营业部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讲解风险揭示书内容,提醒客户审慎考虑是否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客户仍坚持直接参与创业板交易的,营业部应严格要求其在营业部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和特别声明,同时营业部负责人应当对相关工作进行确认并在风险揭示书上签字或签章。
3.对年龄超过70周岁、身体残疾等特殊情况的客户,证券公司可视需要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与其签署风险揭示书,但应当在风险揭示书上载明原因及具体签署地点。
4.对于跨证券公司转托管,在甲公司提出申请但未开通交易期间发生的转托管,投资者到乙公司需要重新提出申请办理开通。已经开通创业板交易的转托管,投资者可向乙公司出具在甲公司签署的风险揭示书复本,乙公司在复核签署时间等内容后,可以为其开通创业板交易。
5.因继承、离婚分割等情形被动成为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在发生涉及权益处理,包括配股,增发、可转债、公司债优先配售、股东大会提案、表决、收购预受要约、现金选择权等事项时,证券公司在审核投资者所提交的申请及必备材料后,可在上述事项的截止日当天,提前为该申请人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
6.证券公司应以电子或书面的方式,妥善保存客户信息及评测结果、交易经验核查结果及已签署的风险揭示书等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四、投资者教育与风险提示
1.证券公司应当拟定创业板投资者教育工作方案,就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形式、时间和内容做出安排,并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客户举办投资者教育讲座及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非现场交易投资者、新入市中小投资者的创业板风险教育和提示工作。可以通过交易系统、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创业板知识服务,设立咨询电话及时答复客户有关创业板业务的咨询。
2.证券公司应在公司网站或营业场所投资者园地等处增设创业板专栏,并及时更新专栏内容。对本所发布的创业板规则及其相关材料,及时张贴在专栏内。
3.证券公司应当按照本所要求积极参加本所组织的各项创业板培训,并对公司创业板相关营销、管理、业务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营业部证券从业人员的培训,确保相关员工及时、充分了解创业板相关知识、规则和制度。
4.证券公司应当指定一名会员业务联络人负责与本所就创业板投资者教育工作进行联系,并负责将证券公司创业板投资者教育工作方案于2009年8月1日前报送深交所备案。上述报送内容应包括会员业务联络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5.证券公司自2009年8月1日起一年内每季度首月的15个工作日内,将上季度创业板投资者教育工作总结报深交所,工作总结包括开展创业板投资者教育工作情况、成果及经验、遇到的新情况及新问题等。其中,首次总结报告报送时间为2009年10月15日前。
6.前述报送材料请通过深交所会员业务专区“公文上传”通道上报。
深圳证券交易所咨询电话:0755-2591 8760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咨询电话:
深圳分公司:400-883-3008 上海分公司:400-883-8058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
二OO九年七月二日 二OO九年七月二日
第二篇:适当性管理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最重要的制度,是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投资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证券监管机构高度重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建设,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自律组织陆续推出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关于加强经纪业务管理的规定》、《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等规定,同时在具体业务如创业板市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债券市场、代销金融产品、资产管理等业务规则中也提出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这些制度比较零散,相互独立,未覆盖部分高风险产品,而且提出的要求侧重设置准入的门槛,对经营机构的义务规定不够系统和明确;另一方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执行的有效性、风险评估真实性、投资者与产品和服务的匹配以及核查的科学性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证监会制定出台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形成了统一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总体来看,《办法》制度层次分明、客户分类要求清晰、产品风险分级标准科学,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投资者权利和义务明确。《办法》作为适当性管理的“母法”,统一了各市场、产品、业务的适当性管理要求,首次对投资者基本分类做出了统一安排,明确了适当性匹配的底线标准,系统规定了对于违反适当性义务的处罚措施。《办法》有以下亮点:
投资者分类层次分明
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基本分类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基础。《办法》构建了依据多维度指标对投资者分类的体系,统一投资者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明确普通和专业投资者基本分类,一定条件下两类投资者可以相互转化,经营机构从有效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出发可以对投资者进行细化分类。同时规范了特定市场、产品、服务的投资者准入要求。投资者分类制度的统一规范,也有利于降低经营机构履行适当性义务的成本,提高适当性管理的效率。可以说,对投资者进行分类管理,既是实现金融产品或服务与投资者间“适配”的关键性举措,也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重要基础。不进行适当分类,就无法防止不当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建立了科学的产品分级机制
产品风险等级划分与投资者分类一样,都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基础制度。一是明确了产品分级的底线要求和职责分工,规定经营机构是产品或服务风险等级划分的主体;二是明确分级的考虑因素,规定了底线要求;三是行业协会制定产品名录指引、经营机构制定具体分级标准,供经营机构参考,从而形成了层层把关、严控风险的产品分级机制。这种对于产品或服务分级的机制,有利于适当性要求紧跟市场发展节奏。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承担具体分级的义务,要遵循规定与底线要求,同时给予各机构一定的灵活空间,通过监管部门和自律组织的有效指导防止产品风险被低估,进而侵害投资者权益。
强化经营机构的 适当性管理义务
《办法》明确规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经营机构必须履行的义务,经营机构如果在履行适当性义务时存在过错并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一方面要求经营机构制定适当性管理制度和流程满足监管机构的适当性管理要求;另一方面需确保其分支机构有效执行。判断经营机构是否履行适当性管理义务,一是看在证监会派出机构的适当性管理工作检查中是否发现重大问题,一二是看在经营机构与投资者发生纠纷时,能不能够拿出过硬的留痕材料,证明其已经履行了适当性管理的相应义务。
第三篇: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总结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确保为适当的投资者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证券市场投资,根据监管局、协会的相关规定、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公司下发相关指导文件,我营业部计划在2013深入学习,在工作中积极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现将2013年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按照监管机构、交易所、协会、公司制度的要求,结合我营业部的实际情况,坚持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以“了解自己的客户”为基础,以持续监控和针对性服务为手段,并坚持合规及持续管理原则。
二、营业部成立投资者适当性工作小组。由营业部经理***任组长,由客服主管、技术部主管及合规专员构成营业部的适当性管理小组,全体员工参与。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营业部适当性方案的实施、向客户告知所推送产品的风险特征、反馈问题、并调查评价适当性管理工作效果开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好的方案、建议集体讨论推行。要求全体员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和客户营销中全员开展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定期开展管理小组、全员工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新产品和新业务,保证在员工掌握的基础上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将适当性管理工作将适当的产品推荐给适当的客户。做好营销规范化管理,在营销人员展业过程中,推荐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四、定期组织投资者教育,举办交流会、讲座等形式及时介绍证券投资知识,交易规则介绍及产品推荐规范投资者交易行为,对不同分类的客户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投资建议、理财规划建议、产品风险特征、研究报告和投顾产品等。同时,配合好公司2013年新业务的上线,保证适当性工作的顺利推进,提高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
五、营业部继续加强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日常开户、产品推送等环节做好风险承受能力调查,明确告知客户所提供服务或者销售产品的风险特征,按照规定程序,建议客户购买与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严格做好留痕工作并以书面或者电子方式记载、留存。
营业部根据客户财务与收入状况、证券专业知识、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年龄等情况,在与客户签订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时,对客户进行初次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要求客户填写《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表》,将测评结果告知投资者。根据测评结果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将投资者划分为积极成长型、一般型和保守型三种类型,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审慎选择适当的产品。
对于风险较高的业务。如创业板权限的开通及创业板投资者的后续跟踪等继续加强落实高风险业务的适当性管理,在后续评估过程中,认为某一服务或产品不适合某一客户或者无法判断适当性的,应当将该情形提示客户,由客户选择是否接受该项服务或产品。公司的提示和客户的选择应当以书面或者电子方式记载、留存。个人投资者坚持要求参与同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适应的证券产品或业务的,营业部应要求投资者亲自书写自愿承担投资风险的情况说明。从而达到揭示投资风险,并且将适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客户。
沪市风险警示板、沪深退市整理板块,加强这两项新业务制度的适当性管理工作。如遇客户坚持要求参与同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适应的证券产品或业务时。营业部要求投资者亲自书写自愿承担投资风险,并进行留痕备案。
六、每半年向经纪业务事业部客户服务***汇报营业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发现的问题。
在认真做好监管机构、交易所、协会、公司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的要求,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从我营业部客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证券市场投资。
第四篇: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1、什么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答:适当性管理是海外成熟市场对金融服务机构的一项普遍性监管原则。金融机构向客户特别是零售客户提供一项新的金融服务或销售金融产品时,一般都会通过了解客户的知识与经验、财务状况以及投资需求等信息,帮助客户判断是否具备相应的风险认知与承受能力,是否适合使用金融服务或投资金融产品,并充分揭示风险。简单地说,就是要把适当的产品或服务以适当的方式和程序提供给适当的人。
目前,我国相关的证券法规也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如2006年6月颁布实施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证券公司应当根据所了解出的客户情况推荐适当的产品或者服务。” 创业板的适当性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门槛”概念,主要对投资者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做出程序性安排,着重强调入市前的风险揭示工作,同时对证券公司持续做好客户后续服务、风险教育和交易行为规范等提出要求。
2、为什么要专门针对创业板制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答:创业板主要是服务于成长初期阶段的企业,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标准相对较低,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经营业绩不够稳定等特点,特别是创业板的信息披露制度与退市制度,与主板、中小板有较大不同,如临时报告仅要求在证监会指定网站和公司网站上披露,投资者如果还继续沿用主板市场信息查询渠道和做法,就有可能无法及时了解到公司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动。又如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终止上市后可直接退市,不再像主板上市公司一样,再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且退市的情形有所增加,退市的处理程序也加快了,如果大量不了解市场特点和风险的投资者盲目入市,就有可能面临难以承受的损失,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在2009年3月31日发布的创业板IPO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建立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就是具体落实这项要求,也是创业板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创业板的适当性管理具有有何要求?
答:创业板适当性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创业板的投资者应当是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二是进入创业板市场前应当充分了解潜在的投资风险。具体规定上,创业板适当性管理制度针对个人投资者交易经验的不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申请开通要求:(1)具有两年以上(含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申请参与创业板交易,需与证券公司现场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两个交易日后开通交易权限;(2)未具备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如申请参与创业板交易,在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的同时,还应就其自愿承担市场风险抄录“特别声明”,五个交易日后才能开通交易权限。
4、为什么以交易经验作为适当性管理要求出的区分标准?
答:证券投资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具有一定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认知程度总体上会高于新入市出的投资者。现实状况充分印证了这一点,2007-2008年,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接连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证券投资者问卷调查,分析表明,新股民在初入市时往往风险意识淡薄,盈利状况远不如老股民,盈利在50%以上的老股民数量是新股民数量的三倍,而新股民的亏损人数则为老股民的两倍多。该调查结论在实证数据上也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依据深交所对2006-2008年深市投资者盈亏结构所做的研究,开户6年以上的老股民在盈利比重和盈利总额两个方面均占有明显的优势。
2007年以来,证券市场经历了一轮比较完整的市场周期,经历过此轮周期的投资者大多数具有或即将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验,对市场风险有较为深刻的感受,其相关投资决策会相对审慎。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创业板适当性管理制度将交易经验作为适当性管理要求的区分标准,对不同交易经验的投资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5、是不是只有具备2年以上交易经验的投资者才能参与创业板交易? 答:原则上不鼓励不具备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参与创业板交易,建议这些投资者通过购买与创业板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参与。但对于暂行达不到两年交易经验要求的自然人投资者,如果经慎重考虑仍坚持直接参与创业板市场,也可通过相应通道进行申请。相关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出开通申请后,证券公司应当在营业场所现场与其书面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并要求投资者就自愿承担市场相关风险抄录一段特别声明。证券公司经办人员应见证投资者签署并签字确认,之后还需要证券公司营业部负责人签字确认。上述文件签署五个交易日后,经证券公司完成相关核查程序,方可为投资者开通交易。
6、为什么要求投资者现场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
答:之所以要求投资者必须到现场书面签署风险揭示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尽可能避免将签署风险揭示书变成走过场,不能发挥风险提示的作用;二是来现场签署,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有机会跟投资者当面讲解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和相关规则,将风险揭示工作真正做到位。
7、如何确认自己是否具备2年以上投资经验?
答: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将在创业板市场股票公开发行和上市交易开始前开通创业板投资者投资经验查询系统。届时投资者可以登录该公司网站,输入自己的证券账户号码,即可验证是否具备创业板投资资格。
8、投资者如何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
答:投资者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的流程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投资者可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相关渠道,查询是否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自行决定是否向证券公司申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第二步,投资者到证券公司营业场所现场提出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的申请。第三步,在投资者提出申请后,证券公司须对投资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查。
如果投资者符合《实施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可与证券公司现场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两个交易日后开通交易权限; 如果投资者暂不符合《实施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但坚持直接参与创业板市场,在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的同时,还应就其自愿承担市场风险抄录一段特别声明,五个交易日后才能开通交易权限。
9、风险揭示书有哪些特别内容?
答:与创业板市场特点相适应,与以往风险揭示书的内容相比,《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有三点突出变化:
一是嵌入了创业板市场基本知识。在风险揭示书中增加了创业板与主板在发行、上市等方面差异的具体内容,其中特别突出了退市等相关风险,要求投资者对这些必备知识逐项阅读并确认。
二是增加了投资者申明自愿承担风险的内容,同时为进一步提请投资者慎重考虑,投资者需亲笔抄录一段规定的字句并签字。对于暂不具备两年以上交易经验的投资者,还应当在风险揭示书中就自愿承担市场风险单独抄录“特别声明”。
三是要求证券公司一样吧具体经办人员、负责人在风险揭示书上签字确认,可以对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起到见证作用,并督促证券一样吧尽职尽责,做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风险警示和教育工作。同时,为落实临柜签署风险揭示书的要求,风险揭示书中专门增加了“签署场所”的栏目内容。
10、为什么需要向证券公司提供基本情况、知识与经验等信息? 答:由于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不是所有投资者都适合直接参与创业板交易。因此,除了两年的交易经验外,证券公司还需要对投资者进行更多的了解,包括投资者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等信息。一方面,证券公司可以通过这些客观信息帮助其判断风险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客户培训和教育等工作,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创业板市场投资。
11、投资者参与创业板市场交易自身应承担一些什么义务?
答:首先,投资者应当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认真评估,审慎决定是否参与创业板股票交易;其次,投资者在申请时应积极配合证券公司落实适当性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真实、完整地提供需要的信息,认真签署风险揭示书,书面抄录特别声明等。如果投资者拒绝配合上述工作或有意提供虚假信息,违反了相关规则,证券公司可拒绝为其开通创业板交易。
12、适当性管理要求是不是就是指开通交易这个环节?
答:适当性管理要求并不只针对投资者开通创业板交易,而是一个持续性的要求。适当性管理配套规则要求证券公司应当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向其讲解创业板市场的性质、相关法规及规则,持续提示参与交易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应当持续加强对客户的服务,针对市场变化,及时提醒客户关注风险,引导客户理性、规范地参与创业板市场交易。
为帮助证券公司做好对投资者的持续风险教育工作,深交所将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提供风险教育材料并组织投资者教育活动,同时还将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高管和营业部负责人进行相关培训,并配合证监会对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可见,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并不仅仅限于投资者开通创业板交易这个环节,而是贯穿到客户开户、证券交易、资金存取、证券营销、产品与业务推介、客户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13、投资者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有关创业板风险揭示和基础知识等信息?
答: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关创业板风险揭示和基础知识等信息,包括有:
(1)投资者在证券公司营业场所办理开通创业板交易相关手续时,可从《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及证券公司提供的其他宣传资料中直接获取有关创业板风险揭示和基础知识等信息。证券公司在了解投资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也应当耐心向投资者解释相关问题,并持续性地提供后续服务,针对市场变化,及时提醒投资者关注风险。
(2)深交所将通过宣传手册、海报、公益广告、报纸专栏、电视专题节目、广播专栏、网站、出版物、自测系统、在线交流等渠道,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各种形式的风险教育材料,并组织开展全国巡回活动、投资者开放日、知识竞赛等投资者教育活动。投资者通过参加以上活动,获取相关资料,可提升度创业板风险及基础知识的了解。
14、投资者应配合证券公司做好哪些工作,以避免异常交易行为? 答:证券公司有权对投资者在创业板市场的交易活动进行监督,包括(1)对客户异常交易和涉嫌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提醒和告知,并报告交易所;(2)当交易所对从事异常交易行为的投资者实施口头警告、书面警示与限制交易等措施时,证券公司会及时告知投资者,并规范和约束投资者的交易行为;(3)对交易所明确要求关注的重点监控账户和重点监控股票,证券公司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因此,投资者应当合法合规交易。投资者如受到证券公司对其不当交易行为的警示,应当及时纠正,积极配合证券公司的相关规范措施,防范违法违规行为。
15、投资者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
答:目前,创业板市场筹备还在按照积极稳妥原则有序推进。考虑到投资者申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必须到营业部柜台办理,可能会面临营业部人员、场地的压力,需要预留相当的时间供投资者提前办理开通手续。为此,深交所拟在创业板股票公开发行和上市交易开始前,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供投资者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届时,深交所等相关自律机构还将发布详细的操作指引,指导证券公司做好投资者相关申请的受理工作。
第五篇:适当性管理办法考试卷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考试卷
本卷共分为3部分,填空、不定项选择和判断题,一共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半年的过渡期内,监管部门将督促经营机构从()、()、()等各个层面做好准备。2.投资者信息的动态管理是指基金募集机构要建立(),为投资者建立信息档案,并对投资者风险等级进行动态管理。
3.私募机构要按照风险承受能力,将普通投资者由低到高至少分为(含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五种类型。对普通投资者的细分要求是强制性的。4.普通投资者转专业投资者的对个人要求是:()万金融资产或者近()年年均收入不低于()万且有1年投资工作经历等。
5.普通投资者转专业投资者的对机构要求是()等。6.产品风险等级划分中,由高到低的排列序列是()。
7.通过互联网等非现场方式执行需要双录情节时,基金募集机构及合作平台要完善信息管理()功能,记录投资者确认信息。
8.录音录像资料等资料至少应保存()年。
9.私募机构要建立健全普通投资者()制度,对购买基金产品或者服务的普通投资者定期抽取一定比例进行回访,对持有()等级基金产品或者服务的普通投资者增加回访比例和频次。
10.对普通投资者的细分要求是(非强制性/强制性)的。11.投资者分为()资者与()投资者。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1.适当性管理工作要点有哪些?()A投资者分类、评估与动态管理 B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划分
C普通投资者与基金产品的风险匹配 D建立适当性管理制度 E双录信息管理 F普通投资者回访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是专业投资者,除此之外的都是普通投资者。A金融机构及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
B金融机构及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面向投资者发行的理财产品 C特殊基金及投资者
D法人/其他组织以及自然人
3.私募机构应在评估工作结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告知投资者风险等级评估结果。A 2
B 3
C 4
D 5 4.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投资者:就是风险测评出来属于()型的普通投资者。A C1
B C2
C C3
D C4
E C5 5.C1等级的投资者只能购买()型产品。
A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等风险等级最低的产品 B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可转债基金、分级基金A份额 C债券基金分级B份额
D可转债券基金分级B份额、股票分级基金B份额、大宗商品基金、私募股权基金
6.不同等级的普通投资者购买不同产品,作为投资者只能买其对应风险等级的产品或者以下的产品,某投资者风险等级划分为C4,那他可以买哪些风险等级的产()。
A R1
B R1、R2
C R1、R2、R3
D R1、R2、R3、R4
E
R1、R2、R3、R4、R5 7.以下()情况需要进行录音或者录像。A 1
B 2
C3
D4
8.下列哪些是对投资者回访的内容?()
A 1
B 2
C 3
D 4
E 5
F 都包含 9.基金募集机构要建立投资者评估数据库,为投资者建立信息档案,并对投资者风险等级进行动态管理。数据库里的内容应该有哪些?()
A 1
B 2
C3
D4
E5
F 6
G全部包括
10.经营机构向普通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前,应当告知下列信息()。A 可能直接导致本金亏损的事项; B 可能直接导致超过原始本金损失的事项;
C 因经营机构的业务或者财产状况变化,可能导致本金或者原始本金亏损的事项; D 因经营机构的业务或者财产状况变化,影响客户判断的重要事由; E 限制销售对象权利行使期限或者可解除合同期限等全部限制内容;
11.经营机构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A 未按规定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细化分类和管理的; B 未按规定进行投资者类别转化的; C 未建立或者更新投资者评估数据库的;
D 未按规定了解所销售产品或者所提供服务信息或者履行分级义务的; E 未按规定划分产品或者服务风险等级的; F 未按规定录音录像或者采取配套留痕安排的; G 未按规定妥善保存相关信息资料; H 未按规定开展适当性自查的; I 以上全部包括
12.经营机构向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应当了解投资者的下列信息()。A.自然人的姓名、住址、职业、年龄、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注册地址、办公地址、性质、资质及经营范围等基本信息; B.收入来源和数额、资产、债务等财务状况; C.投资相关的学习、工作经历及投资经验; D.投资期限、品种、期望收益等投资目标; E.风险偏好及可承受的损失
F.实际控制投资者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G.诚信记录;
H.以上信息全部包括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普通投资者转专业投资者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参加投资知识测试或者模拟交易。()2.普通投资者转专业投资者的对机构要求是: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金融资产不低500万、有1年以上投资经历等。
()3.在专业投资者转普通投资者时无需签署任何文件。
()4.私募机构要建立健全普通投资者回访制度,对购买基金产品或者服务的全部普通投资者回访。
()5.根据协会指引,募集机构在判断普通投资者是否符合转化为专业投资者的标准时,应当通过补充提交相关信息、参加投资知识或者模拟交易等测试的方式进行谨慎评估,不得在未经上述评估方式的情况下贸然接受上述转化要求。
()6.普通投资者转专业投资者的过程中要参加投资知识测试或者模拟交易。
()7.根据协会指引,募集机构在判断普通投资者是否符合转化为专业投资者的标准时,应当通过补充提交相关信息、参加投资知识或者模拟交易等测试的方式进行谨慎评估,不得在未经上述评估方式的情况下贸然接受上述转化要求。
()8.私募机构应当按照《办法》及《指引》的各项原则性要求,自主建立符合募集机构内控要求的评估标准与方法,并根据自身的评估方法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9.经营机构向普通投资者销售高风险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应当履行特别的注意义务,包括制定专门的工作程序,追加了解相关信息,告知特别的风险点,给予普通投资者更多的考虑时间,或者增加回访频次等。
()10.经营机构对于投资者分类、产品或者服务分级以及适当性匹配意见是一成不变的。()11.经营机构可以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服务。
()
12.投资者不按照规定提供相关信息,提供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经营机构应当告知其后果,并拒绝向其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
()
13.涉及投资组合的产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产品或者服务整体风险等级进行评估。()14.经营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妥善保存其履行适当性义务的相关信息资料,防止泄露或者被不当利用,接受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和自律组织的检查。
()15.鼓励经营机构将投资者分类政策、产品或者服务分级政策、自查报告在公司网站或者指定网站进行披露。
()16.对匹配方案、告知警示资料、录音录像资料、自查报告等的保存期限为10年。
()17.经营机构与普通投资者发生纠纷的,经营机构应当提供相关资料,证明其已向投资者履行相应义务。
()
答案
一、填空题
1.管理制度、技术设备、人员配备 2.投资者评估数据库 3.C1、C2、C3、C4、C5 4.300、3、3 5.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金融资产不低500万、有1年以上投资经历等 6.R5
R4
R3
R2
R1 7.平台留痕 8.20 9.回访、R5 10.强制性 11.普通、专业
二、选择题
1.ABCDEF
2.ABCD
3.D
4.A 5.A
6.D
7.ABCD 8.E 9.G 10.ABCDE
11.I
12.H
三、判断题
1~5题
√√××√
6~10题 √√√√× 11~15题
×√√√√16、17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