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工作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工作会议讲话稿
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市“三农”工作,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创新为魂,让农业更强
二、生态为基,让农村更美
第一,要全域规划。规划是乡村建设的蓝图,是农村成长的“坐标”。近年来,我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规划编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镇和村的规划。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实现总规全覆盖(万家除外,因万家水库因素),编制了20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对中心集镇所在村和旅游景点所在村的村庄规划重点给予安排。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要统筹。统筹抓好生态主体功能区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和落实,科学布置城乡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做到功能定位合理、梯次衔接有序、实施落地可行。二是内容要务实。顺应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进一步优化中心村布点规划,避免出现新一轮的“城中村”和“空心村”。从规划这个环节上就要防止大拆大建,防止贪大求洋、防止搞面子工程。三是特色要鲜明。加强对乡镇、中心村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和管控,亮出生态山水的原貌,留下乡土文化的气息,守住记忆中的故园。重点是支持做强一批先进制造型、时尚商贸型、新兴业态型、生态旅游型和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打造一批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中心村。
三、民生为本,让农民更富
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丰收”,必须成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物质”和“精神”共同提升。
第二篇:XX年县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委书记讲话稿
XX年县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县委书记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县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刚才,宋县长回顾总结了“十二五”及XX年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及今年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讲得很全面、很具体,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会上,县委、县政府与有关县委常委、各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分别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靠实了责任,逐级传导了压力;3个部门、2个乡镇和1名帮扶工作队长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充分表明了他们抓好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下面,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不动摇,切实巩固和扩大“三农”发展好势头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战略定位上始终突出“重中之重”,政策资金上有效保障“重中之重”,工作推进上全面落实“重中之重”,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紧扣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旅游文化名县的战略目标,持之以恒强农业、惠农村、富农民,农业产业开发提质增效,旱作农业技术整县推广,农村基础条件不断夯实,精准扶贫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强势推进、规模扩张、效益提升、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绩鼓舞人心,来之不易,值得我们认真盘点,从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汲取动力,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动“三农”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回顾总结“十二五”及去年的工作,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之所以取得全面进步、保持了良好势头,主要是始终坚持和贯彻落实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发扬:一是必须坚持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不减,持续加大政策、资金、力量投入,不断增强“三农”发展后劲;二是必须坚持项目带动夯实基础,大力破解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瓶颈制约,积极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必须坚持抓主抓重集中突破,聚焦苹果主导产业和洋芋、畜牧、蔬菜、育苗、中药材等区域特色产业不动摇、不变调,持之以恒推进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四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积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五是必须坚持重心向下强化基层,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不断夯实“三农”发展基层基础。这些成功做法归结起来,最核心的就是要始终突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优先部署、优先支持、优先落实,真正把“三农”工作抓实抓到位。各级各部门要从县情农情实际出发,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加力加劲,继续保持“十二五”发展良好势头,着力抓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始终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偏离,着力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十三五”时期,我县农村改革和脱贫攻坚进入重要攻坚期,农业发展方式和产业培育进入转型优化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条件改善进入城乡统筹加快期,农民增收方式和结构进入多元调整期。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深化认识、增强责任担当,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一要坚持创新发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取得新突破。创新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应对问题挑战的必然选择。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建成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为目标,积极融入“创新升级大环境”,促进农业发展由拼资源、拼投入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产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优质高效产业转变,政策资源由平均用力向关山贫困乡镇转变,经营方式由小散弱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大力促进要素聚集、加强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引领,推动农业工作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体系化推进。要突出规模扩张、基地示范。以全力打造全国梯田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和供应基地为目标,持续推进苹果主导产业和洋芋、畜牧、蔬菜、育苗、中药材等区域特色产业扩量提质创牌增效。苹果产业要新植、补植苹果苗木11.1万亩,深入实施“五个三”工程,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大力推广大苗栽植和矮化密植技术,力争优果率达到80%以上。洋芋产业要持续加大种薯基地规模,建成全省一流的脱毒繁育中心,加快引进种薯“雾培法”选育技术,全面提升育繁推一体化水平,促进马铃薯产业种薯化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畜牧产业要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扶持大户规模养殖,带动小户散养,年内每个乡镇新建1户以上养殖龙头企业,有一半以上的村建成养殖小区,持续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产值中的地位和比重。要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育苗、中药材、油用牡丹、大蒜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突出质量效益、品牌引领。要结合各类基地认证,集中实施精品工程,主攻质量效益,建设一批“管理服务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精品基地、样板基地。坚持用品牌促发展、提质量、拓市场,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博览会、展销会和推介会,积极举办果薯展览推介会、赛果大会等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增设直销窗口,全力提升我县“xx红”、“庄薯3号、4号”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要牢固树立保护品牌就是保护产业的理念,增强商标注册和产权维护意识,积极争取创建特色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应,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大品牌对接大市场、促进大营销、带动大发展。要突出延伸链条、龙头带动。注重基地、农户、市场关联配套,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发展,围绕生产、加工、包装、贮运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大力扶持培育一批与农民群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进入市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市场竞争力、有品牌的精细化加工企业,新建一批苹果、洋芋、中药材等贮藏营销、包装材料生产等配套型企业,增强带动后劲,走出一条企业带基地、联农户、拓市场的产业化经营路子。
二要坚持协调发展,在加快城乡一体化上迈出新步伐。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四化同步”,必须在加快协调发展上用力发力。要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短板。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持续加大农村投入的政策机遇,切实加强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尽快实现通村硬化路、自来水入户、自然村通动力电、安全稳固住房、农村宽带网络和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六个全覆盖”。要切实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滞后这一弱项。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均衡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建制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乡村舞台和乡镇体育中心“六个全覆盖”。要充分挖掘城镇化建设这一潜力。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借鉴赵墩梨湾、南湖石峡、南湖寺门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以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行为美为目标,注重挖掘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体现农村特色、乡土味道、民俗风情和乡村风貌,提高规划层次和建设档次,努力打造一批规划科学、建设精美、生活舒适、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游园采摘、农耕体验、养生养老、乡村手工艺等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业态,结合关山大景区建设,建设一批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旅游乡村和宜游宜养的乡村景区。扎实开展以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集中解决农村脏乱差、垃圾污水治理、人畜分离、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等问题,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三要坚持绿色发展,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创出新路子。习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实施绿色发展,基本出发点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绿色、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创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大力推广粮—畜—果、畜—沼—果、林—草—禽等循环模式,积极探索林下生态养殖、果园套种经济作物等农业发展新业态,努力实现农业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强化科技引领,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整合发展。县科技局、农牧局、林业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和基层推广服务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积极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快普及旱作高效农业、机械化耕作、良种种植、间作套种、合理轮作、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综合增产技术,引进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农作物新品种,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增。要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从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制,建立重点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和质量安全责任追溯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切实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修复。紧紧围绕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定位,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积极融入全省“生态安全大屏障”,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力实施绿色能源示范县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按照“针叶阔叶混交、乔灌草合理搭配、高中低立体栽植”的模式,每乡镇至少抓建一处XX亩以上或两处1000亩以上的生态示范点,全县生态造林达到5.35万亩,绿化乡村道路543公里。特别要抓好南坪阴洼至韩店西门1.1万亩面山绿化工程,这是我县乃至全市历年集中连片造林绿化面积最大、规模化程度最高的生态造林工程,去年秋季,韩店、南坪等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就做了大量的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工程整修,当前要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及早做好苗木调备、技术指导、人员组织等准备工作,规范栽植苗木,保证成活率,力争建成全市生态绿化精品工程。要全面落实封山禁牧措施,有效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xx。
四要坚持开放发展,在激发“三农”发展活力上厚植新优势。紧紧把握国家向西开放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纵深推进农业区域合作交流,努力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要扩大农业领域开放开发。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积极扩大苹果、马铃薯、畜牧等优势农产品境外销售渠道,不断增强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争取吸引更多的大型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战略投资集团落户我县。要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方案》,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积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服务,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供求平衡,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高效便捷的为农服务体系。要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利用集体统管的荒地、荒滩、荒沟、房屋等公共资源,通过招标承包、招商引资、使用权转让、租赁经营等途径,搞活资产转化增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40%以上。加快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启动经济林确权颁证工作,建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完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鼓励承包农户开展联户经营,引导农户自愿互换承包地块实现连片耕种,解决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能力低等问题。稳步推进水务一体化、农业综合水价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综合效应。要拓宽“三农”发展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发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持续扩大“双联”惠农贷、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等贴息贷款覆盖面。推进中央和省市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标,着力构建农业发展“安全网”。
五要坚持共享发展,在增进农民福祉上扩大新成果。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要以挖潜增收提升农民的获得感。认真分析农情行情,大力培育以苹果为主导的多元富民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劳务经济的层次,切实增加农民土地、林权和农业设施等财产收入,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确保新常态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要以强化保障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统筹城乡的特困人员供养办法,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和低保补助水平调整机制,加强全县养老福利机构、乡镇敬老院和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五保家园和幸福大院建设,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机制,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以和谐治理提升农民的安全感。围绕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力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引导和组织农民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广泛宣传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扎实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要以就业创业提升农民的成就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让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大力扶持务工创收、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
三、始终强化“一号工程”意识不松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县的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各级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确保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
一要瞄准短板弱项,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改变贫困乡村发展面貌为目标,以增强贫困户发展内生动力为根本,着力破解贫困乡村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始终坚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落实精准化、个性化帮扶措施,切实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真正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让广大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聚焦增收致富抓产业扶贫。在今天的会议上,印发了《关于扶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扶持办法、扶持重点、资金分配和管理、保障措施6个方面明确了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针对性强、受益面广,是我县产业扶贫的指导性文件。县上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5000万元专项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是县委、县政府聚焦贫困群众、落实脱贫主体责任的重大举措,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细化任务,靠实责任,精心安排部署,强化资金监管,确保专项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兑现到户,真正让贫困户受益。要鼓励发展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文化旅游扶贫等新模式,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两线合一”,对一二类低保对象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要聚焦条件改善抓设施扶贫。紧扣贫困户7项、贫困村13项、贫困县15项退出指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确保退出指标按期全面配套达标。特别是贫困发生率为“否决指标”,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比率、饮水安全贫困户比率、通动力电的自然村比率、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等12项指标是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的必核必考要素,各乡镇和各部门要逐一对照这些指标和分值,认真领会、狠抓落实,不漏项、不失分,确保全面完成。要聚焦素质提升抓智力扶贫。着眼增强贫困人口“造血”能力,把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全县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坚持重心下移,实地培训,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技术骨干提高与普及性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整合培训资源,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大力实施到户、到人、到产业的农民技能培训“3111”工程,多层次培训果农3.5万人次,鉴定认定务果能手1万名、“畜牧养殖能手”、“种薯繁育能手”和“务工能手”各3500人,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确保预脱贫户技能培训全覆盖,实现村村都有持证农民技术员,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
二要对接落实政策,创新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全面贯彻中央“五个一批”要求,围绕贯彻落实省市“1+17”“2+19”和县上“2+20”实施方案,建机制、抓重点,着力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的问题。要对接完善政策体系。去年底,中央相继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脱贫政策更系统、程序更严谨、要求更具体。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对各自的专项方案抓紧充实完善,尤其是对一些到户的特惠性政策和帮扶措施,再细化、再具体、再靠实,确保把中央新的政策精神体现到位。要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各级各部门要抓好精准识别、规范建档立卡,从严把好第一道关口,对全县建档立卡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回头看”,逐村、逐户进行查缺补漏,确保贫困户建档立卡“零差错”。要充实完善大数据平台,严格按照“853”挂图作业要求,落实平台“八个准”、村村“五张图”、户户“三本账”,确保扶贫对象进出动态管理、精准管理,确保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准确。要衔接靠实脱贫项目。各牵头部门要紧扣脱贫任务,论证筛选建设项目,尽快向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汇报衔接,抓紧落实今年实施项目,确保国省投资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为完成脱贫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尊重贫困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贫困群众自觉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来,不等不靠,苦干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三要突出融合发展,深化双联行动和社会帮扶。全面落实双联行动助推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精准脱贫、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精准脱贫工作机制,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突出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相互融合导向,优化力量结构布局,推动领导力量向关山片区聚集、“双联”单位向贫困村倾斜,进一步健全完善县委政府统一领导、县级领导全力推动、县直部门精心指导、乡村组织认真落实、驻村工作队履职尽责、双联单位倾力支持、群众积极配合参与的“七位一体”责任落实体系。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扶贫,积极构建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大格局。驻村帮扶队要主动履职尽责、坚决服从乡镇党委领导,沉下身子,深入村户,扎实认真开展驻村帮扶;县委组织部、农工办和各乡镇要加强对驻村帮扶队的日常管理、协调服务和后勤保障,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财务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派出单位要全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对驻村队员在生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指导,保证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帮扶。
四要强化责任落实,实行最严的脱贫攻坚督查问责。围绕县负总责,乡镇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包抓贫困村制度,强化县级主体责任,靠实乡镇部门具体责任,健全完善上下衔接、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扶贫攻坚责任体系。对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乡镇主要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进行问责;对不能完成阶段性扶贫任务和弄虚作假的要给予严肃处理,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各级各部门、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最近,市委、市政府已开展了贫困村脱贫退出抽查验收,3月初省上将组成考核组,对XX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进行集中考核。这次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对全县和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党政正职的正向激励或惩戒问责,是对全县精准脱贫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各乡镇和25个县直牵头部门,要抓住最后攻坚冲刺阶段,抓紧查缺补漏,确保在省上考核验收时不出任何问题,力争在全省取得好的位次。
四、始终突出责任落实不懈怠,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组织领导水平和工作推进能力,为开创我县农村工作新局面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口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现代农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对阶段性重点任务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进一步形成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合力攻坚、集中突破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努力在安排部署、财力分配、干部配备、考核奖惩等各个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点、顺应农民新期盼,推进“三农”工作思路创新,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方法引导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做好“三农”工作本领。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紧盯国家持续加大“三农”和脱贫攻坚投入的政策机遇,加强衔接沟通,积极主动争取,精心谋划论证一批农业骨干项目,确保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力争项目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要加强项目资金统筹整合,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认真抓好农产品物流园、花崖河水库、新农村建设等56个总投资18亿元的涉农项目,集中抓建147个农业农村典型,建立精细化运作机制,对涉农项目、农业典型培育等农业农村工作精细管理、精耕细作、细化目标、细分责任,建成一批在全市具有较高水准、较强示范效应的样板亮点工程,引领和带动“三农”工作提层次、上水平。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补足基础弱项、支持转型升级、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科技创新等措施办法,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撬动引导各类互助资金和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要建强基层组织。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为民型干部、富民型党员”建设,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强化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和经费保障,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特别要重视班子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积极选派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兼任第一书记,将致富能手、典型大户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构建起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的基层组织体系,真正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推动精准扶贫、引领群众致富的中坚力量。要深入开展“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村务监督机制,坚决查处扶贫开发、土地征收、涉农资金、农村“三资”管理等领域侵犯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
四要从严督查考核。有关县级领导干部和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要按照会上签订的责任书指标要求,全面担起责任,聚力攻坚,抓实见效,兑现承诺。要改进督查考核方式,调整优化农村考核内容,强化过程督查,对脱贫攻坚、典型培育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阶段性任务,采取召开调度会、现场促进会和专项督查等方式,切实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工作指导,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任务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兑现奖惩,真正形成比工作、看实绩的鲜明导向,确保各项工作快推进、见成效。
五要突出真抓实干。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振精神,强化担当,密切配合、协调推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三农”工作的具体部署,更加自觉地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农口部门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三农”工作使命感,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找准制约农业现代化的瓶颈问题,把握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导向,研究思考推动工作的务实举措,提升会干的能力、大兴实干的作风、形成齐干的氛围,努力在兴产业、夯基础、促脱贫、惠民生中奋勇担当、建功立业。
同志们,惊蛰将至,农时逼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实”字为先、“快”字当头,迅速掀起果园新植、造林绿化、春耕备耕、项目启动等春季农业生产高潮,精心做好脱贫验收准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强化举措、真抓实干,打好春季农业生产这一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十三五”及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良好开局,加快梯田产业强县和旅游文化名县建设进程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第三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2013-03-08 09:54:00 来源: 浙江日报(杭州)有0人参与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养育着九亿农民的广袤农村,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准确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多种树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工作,单纯地保护也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唯一手段。根据我们创建“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经验,我认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村庄、生态文化三方面的建设内容。生态农业以及由此延伸的生态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村庄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家园,农村生态文化则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
农业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农民是农业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因此,要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载体是抓好生态农业。除了对生态农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还要抓好对农民的相关培训。在滕头村的实践中,对生态滕头的建设者实施了以“全程生态、全域生态、全民生态”为核心的全方位培训,以求达到生产生活全过程时时生态,全境全域范围内处处生态,以及全村范围内人人生态。
生态村庄要解决的是农民生活的物质家园。很难想象,如果生活区里鸡狗乱跳,休闲区里垃圾遍地,这样的村庄何以谈得上生态村庄。因此,在生态村庄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把生活功能区、公共休闲区、畜牧饲养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我们的实践中,以国家5A旅游景区的标准来建设生态村庄,参观区、农业观光区、生活区、居民休闲区等规划有致,并且形成了“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的独特风格。
生态文化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文化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对生态生活方式的观念,生态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强化、持续优化的漫长过程。拿植树爱树观念的例子来说,滕头村现在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67%,期间经历过全民发动、教育惩戒、观念形成等较长过程。
努力探索适合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 在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等生态文明的诸多要素中,要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目标,发展生态产业是重中之重。
生态产业是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按照循环、可持续的要求,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体系。发展生态产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滕头村经济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就确立了“生态立村”的原则,成立全国最早的村级环保委,设立项目进村的门槛,把效益虽看好但可能影响环境的50多个项目拒之门外,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园林绿化等生态产业。如今,滕头村已经建立起高效农业、清洁工业和特色三产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
滕头村空间狭小,自身发展空间不足,生态经济如何向纵深推进?我们的主要举措是大力发展“连锁滕头”。这方面,滕头园林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在全国各地的荒山荒地上建立了3万多亩苗圃基地,既优化了当地生态环境,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生态环境、生态美食为卖点的滕头生态酒店已经在宁波北仑取得较大的成功,我们将以此为模式不断复制、扩大连锁滕头的版图。凭借滕头村的生态美名,滕头白茶、滕头红酒等生态产品也将走上连锁扩张之路。这种生态产业的扩张,在输出生态产品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输出了我们的生态发展理念,为全国各地的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各地农村的基本情况有所不同,滕头村的经验也难以简单复制,但生态经济的总体特征是相同的,就是要因地因村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立足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生态经济内容的选择上,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或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或以专业村形式组团发展,或以集团引领模式多点开花。
着力寻找农村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契合点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建设美丽乡村,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为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以生态立村为导向引导发展方式转变。滕头村在早期起步的时候,为了尽快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准引进了一些项目,在付出了环境受损的代价后,村里开始思考产业转型,开始转变发展方式,逐渐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淘汰污染企业,建立工业区,把工业搬出村庄,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实现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赢得了全球生态500佳、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有向农村转移的迹象,由此带来农村土地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综合效益的选择上,一定要把住关口。二是以绿色经济为支撑培育发展生态产业。发达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先污染后治理,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滕头村的工业项目一直坚持“精挑细选”,现在基本形成了清洁工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发展生态旅游业则创造了全国村庄最早卖门票的先例,也带动了生态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各地的农村如果立足本村实际,围绕一个“农”字,坚持一个“生态”,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产业,相信“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是可以实现的。
三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有五:一抓环境保护,提高保障力;二抓环境整治,提高承载力;三抓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四抓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理念;五抓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提高群众参与率。群众从生态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建设美丽乡村。
【作者为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
第四篇:福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福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福建省政府日前下发《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该计划提出,用5年时间创建一批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全面完成“六江两溪”流域和旅游景区污染治理,全面改善全省城乡环境面貌和质量。
根据计划,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以保护乡村原始风貌、保留村庄原有形态为前提,加强统筹规划,实施串点成线、连线扩面,分片推进的美丽乡村建 设,努力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家一品的建设格局。重点推进重要通道沿线、重要流域沿线、重点区域周边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村庄整治建设,加强试点小城 镇、风景名胜区等周边的村庄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庄建设。计划今年树立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重点改善提升10个历 史文化名镇名村。2016年、2018年前分别建成300个、5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从小流域向“六江两溪”流域、旅游景区拓展,形成连线扩片的规模效应。加快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方面,将加强风景名 胜区和旅游景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改造提升主要景点公厕、标牌、停车场等服务设施的具体工作,规范提升购物、餐饮等经营场所并同步开展景区周边村庄环 境整治提升。(苏文晖)
第五篇:全市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全市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3月29日,我市召开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总结20XX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任务。XX、XX、XXX等市领导参加会议。
XX指出,20XX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提升的明显成绩,呈现出农业生产稳、农民增收稳、农村社会稳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就做好20XX年工作,XX要求,要在充分肯定成绩中提振信心、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三大文章”,加快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XX强调,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总书记“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的要求,一要瞄准目标,严格标准,让“四个意识”成为思想先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向总书记看齐的政治自觉,采取“绣花式”扶贫、滴灌式扶贫的办法,真正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二要立足精准,抓住关键,打好攻坚战。统筹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基础建设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查、考、评、建,推进脱贫攻坚健康开展。找准问题,建立机制,压实定点帮扶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经得起考核评估,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四要强化群众主体,形成合力,做到脱贫攻坚靶向精准。凝聚贫困户脱贫合力、社会合力、部门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要强化领导,构建基层堡垒,确保脱贫攻坚持续长效。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扶贫工作力量,严肃追究问责,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XX强调,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加快整市推进步伐,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一要突出规划引领,完成建设任务。与旧村改造、乡村旅游紧密结合,采取“旅游+”“生态+”等模式,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打响界首美丽乡村建设品牌。二要突出界首特色,打造美丽乡村。坚持在建设理念、建设标准、工作抓手上体现特色,让乡村因特色而更加美丽、因特色而更具活力。三要突出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五治”。要在治脏、治乱、治违、治污、治陋上提标升级,打造城乡环境整治的升级版。
XX强调,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一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在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上求突破。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高效养殖业,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求突破。坚持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营驱动,产业品牌带动,利益机制联动,促进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三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在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上求突破。加快乡村休闲旅游、营养与健康、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四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求突破。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工程、节水蓄水工程,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XX强调,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推手,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一要解决责权“明晰化”的问题,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集体性建设用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等改革,赋予农民更多更活的财产权。二要解决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土地等要素资源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发展公司等优势主体集中。三要解决农民“身份化”的问题,抓住新一轮户籍、社保、医保等制度改革机遇,打破市民、农民“身份”限制,让农民成为让人称羡的“职业”。四要解决基层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抓住第九次村级组织换届的契机,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XXX强调,一要深化对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格局的系统认识。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在内心深处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怀,在精准方略见真功夫,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坚持以“六个全市域”为城乡一体建设的重要平台,围绕规划、项目、政策、资金、机制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六个全市域”。坚持以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围绕生态,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围绕绿色,大力发展品质专用绿色原粮;围绕城乡一体,突出城乡一体规划、三位一体的建设格局、等高对接的建设理念,以敬畏之心对待城乡建设,着力构建生态绿色、城乡一体美丽界首。坚持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抓手,强化工作氛围,找准工作抓手,落实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保障,保持农业农村工作奋勇争先的活力。坚持以农村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重点推进“三变”改革、空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特色集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二要充分发挥项目会战的平台作用。建立分层调度机制,结合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乡镇对农村农业项目会战调度的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系统思维、一线工作法,从理念、机制、要素保障上抓创新。坚持锤炼能力,深化对规划、项目、预算、政策的认识,在项目会战中锤炼能力。三要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工作业务能力和水平。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双乡”“双创”园区创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培育,提升发展经济能力。围绕“六个全市域”“八个万亩”,提升规划建设管理能力。围绕项目会战的日分析、周观摩、月评议、季总结奖惩,提升项目会战能力。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改革攻坚能力。围绕关心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以及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培树等,树立群众自信和尊严,突出人文关怀,提升服务群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