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全球治理分析
摘 要: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通过全球治理来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本文就以全球治理的视角来探讨中东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集中考察了中东地区比较突出的水资源问题,对于其现状和治理情况以及阻碍治理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意在为新治理路径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东地区;非传统安全;水资源问题;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59-03
中东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特殊的历史、民族、宗教等原因,一直是国际热点地区。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阿富汗问题等传统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该地区也面临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如反恐问题、难民问题、水资源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作为中东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对诸如巴以冲突这类传统热点问题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它的治理状况能够对中东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了中东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在多层次和领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许多尝试。应该说,针对中东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全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探寻新的治理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现状及治理情况分析
中东地区长期受到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困扰,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一地区涉及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有:恐怖主义、水资源问题、难民问题、环境问题、经济安全等,其中水资源问题成了近年来中东地区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中东地区降水极其稀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这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埃及的阿斯旺地区甚至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毫米[1]2。另外该地区多是沙漠地形,加之气候炎热,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此水保有量极少,降水量的季节和空间分布的巨大差距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紧张趋势。中东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尼罗河、约旦河等国际性河流,这些河流往往流经数个甚至十数个国家,水资源普遍存在共有现象,这给水权利的分配带来了麻烦,也给水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完全可以说,中东地区就是我们这个水资源边界与政治边界不相一致的世界的缩影[1]12。以上说明,从自然条件上讲中东地区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贫水地区。
一些人为因素的出现更加恶化了中东地区先天不足的水资源状况。二战后中东地区迅速膨胀的人口是这一切的根源,引起了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口的急剧增长,直接导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急剧减少。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各国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农业用水量猛增。同时,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起了生活用水量的增长。中东各国用水量的绝对增加,又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破坏。水污染、浪费和过度开采地下水的现象十分严重。
二、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全球治理实践
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很多是跨国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全球治理的对象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应对和防范非传统安全威胁,构成了全球治理的核心内容[2]。由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跨国性特征,强调国际合作,依靠国际规制以有效应对和解决的全球治理路径是必然选择。
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长期恶化,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极为突出。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不仅需要相关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更需要国际社会各个层面的通力合作,以全球治理的方式解决中东地区存在的非传统安全挑战。中东严峻的非传统安全形势已经引起包括中东各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地区相关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措施,区外国家也积极同中东各国协作,在全球治理的框架内考虑解决中东非传统安全难题的出路。
水资源危机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的重要问题。国际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水资源危机问题对中东地区政治和安全的重大影响,而许多学者更是致力于研究中东地区的“水政治”。①
中东国家对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有切身的体验,因此从很早开始就纷纷出台措施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水环境,并且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其中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等八个国家都颁布了关于水资源管理的详细法律条例,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制框架,具体涉及机构安排、分散和集中管理、所有制和水服务条例、公众参与、奖惩措施、检测等。②
中东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尼罗河、约旦河等国际性河流,这些河流往往流经数个甚至十数个国家。中东水资源的这种跨界性使得大河流域内的国家不得不面临水源的跨界利用和管理问题。为了争夺河流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中东国家历史上爆发了多次冲突甚至战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东各国也逐渐意识到加强彼此合作才是解决中东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水资源利用的双边合作是最早启动的,也成为了中东地区最稳定有效的水资源合作治理模式。双边合作的典型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对于约旦河流域的合作治理。长期以来,巴以双方一直在水资源利用上开展合作。双方彼此协调立场和政策,共同采取措施治理共同流域内的水资源;彼此借鉴治理经验和提供技术支持。
在双边合作的基础上,中东国家在水资源治理方面,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多边合作。中东国家的多边水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流域内合作和跨流域的水贸易。在流域内合作方面,尼罗河流域的合作最为持久和广泛。尼罗河流域国家先后建立了诸如“尼罗河国家联合会”等一系列组织。1999年,九个尼罗河流域国家首次达成合作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协议,在尼罗河水资源共享的理念下,这些国家水利部门协调分工,科学调配,初步实现了尼罗河水资源的科学利用。②在跨流域水贸易方面,先后有国家提出过“友谊管道”“和平管道”等建议。所谓“友谊管道”,是基于水是一种经济商品的原则,相关国家之间进行的水商品买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科威特投资从伊朗进口卡尔黑河水以及阿联酋从区外的日本进口袋装雨水。“和平管道”则是规模更大的输水工程。由于土耳其水资源异常丰富,因此在其境内敷设两条输水管道,分别向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八个阿拉伯国家出口土耳其南部塞伊汉河和杰伊汉河河水[1]171-181。由于地理、政治和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中东国家的多边水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吸收区外国家参与治理、在国际层面探寻解决中东水资源危机问题的途径显得极为必要。在这方面,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起了主导作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中东北非国家成立了联合治理水资源小组,彼此建立了稳定的联系,经合组织为中东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其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3]。
三、中东水资源治理中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为解决中东水资源问题进行了许多尝试,在不同层面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合作。针对中东水问题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东地区的水危机。但是围绕中东水问题的国际合作困难重重,至今国际社会仍没有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中东仍面临严峻的水威胁。阻碍中东地区国际水合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东政治格局复杂,国家间对立思想严重。反映在水合作上就是互相指责对方的水资源政策,缺乏政治互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虽然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却是极不稳定的。双方经常互相抨击对方的政策:巴勒斯坦政府声称以色列不仅从约旦河西岸山地蓄水层中疯狂取水,还在加沙周边地区大量开凿水井,意图从巴勒斯坦盗取水源;以色列方面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巴勒斯坦当局默许其居民私自开采小水井,导致河床下陷,已经严重威胁了整个地区的水环境[4]。另外,在中东地区存在水资源分享和利用依据各国实力强弱判定的情况。有分析指出,中东国家在地理优越性、资源占有、经济和军事实力方面差距巨大,这种实力的悬殊导致了水利用的不公平性,使得平等地分享水资源成为一种政治空谈[5]。以色列凭借其强大的国家实力往往在水资源分配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故有人称之为“水霸权”(hydro-hegemony)[6]。
第二,国际参与的程度较低。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在中东水危机的治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尽管联合国建立了水机制以实施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和《千年宣言》确定的与水有关的各方面议程,但在中东水治理中,联合国水机制却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建议。此外,美国作为对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大国,在中东水治理中却表现出了一种“超脱”的姿态。美国拥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和能力帮助中东国家处理水纠纷、利用水能源,然而美国却没有这么做的意愿,而将相关的协商谈判问题留给了中东国家自行解决[7]。
第三,中东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率低下。除以色列外,中东国家普遍存在水资源使用不充分的情况。据统计,中东地区70%的水资源被用于农业灌溉,然而这70%的水资源却只有一半最终流向农作物[3]。水资源利用率低一方面是由于科技能力欠发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地区的节水意识淡薄。中东地区低下的水利用率严重阻碍了水合作,也影响了国际水合作的成效。
长期以来,传统安全一直是中东地区安全领域的核心内容,非传统安全威胁相对被忽视了。其实中东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历史上一直存在,在近些年来逐渐凸显。除了以上论述的恐怖主义问题、水资源问题、难民问题,还有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等等。值得欣慰的是,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中东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严重性,并将其纳入全球治理的框架内。国际社会为应对中东非传统安全挑战,在不同层面进行了合作,其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中东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这些根源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另一方面,现行的治理方式也存在严重的弊端,这就使得全球治理面临重重阻碍。因此,针对中东非传统安全的全球治理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探寻新的治理路径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第二篇:全球水资源问题的探析
对当前全球水资源问题的探析
摘要: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保护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和生存权的迫切需要。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后,对水资源的无度使用,再加之污染严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并且水资源引发的冲突时而发生,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公平合理地使用,防止浪费和污染,改善并保护水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
关键词:水资源;冲突;合作;可持续
在当代,人类所面临生态环境的威胁日益突出。人们已经注意到,地球的生态环境在加速恶化,例如:森林在减少,荒漠在扩大,气候在变暖,物种在消失,江河湖海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与军事威胁相比,生态环境威胁是更为严重的问题。而在生态环境中,水资源问题又构成了一个最具典型的全球性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是物种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物质,离开了水,生命将不复存在。因而,水资源问题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一、水资源问题与国际冲突
(一)全国水资源概况
统计资料表明,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水覆盖,然而,这些水98%是存在于海洋、内陆海和很深的地下盆地的咸水,无法饮用;可饮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左右。而这2%的淡水中,有70%是以冰川、长年积雪的形式存在于南极和格陵兰岛,30%存在于含水层、潮湿的土壤和空气中。实际上,人类所能使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万分之一。在这非常稀有的可饮用水资源中,其分布又是极其不均衡的,并且差异较大,这种不均衡性使得缺水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有20几个,它们是马耳他、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巴林、新加坡、约旦、以色列等。其中最缺水的马耳他,年人均占有水只有82立方米,而水资源相对较多的摩洛哥,年人均占有水也仅为1132立方米。
国际上,马林·福尔肯马克将1000立方米定为一个国家人均淡水占有量的警戒线,年人均淡水占有量在1000—1600立方米的为淡水紧张国家,说明这些国家面临严重缺水,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将受到威胁。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如今,许多国家的人均淡水占有量远远低于这一警戒线。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研究,到2025年可能有一大批国家的人均可用水低于1000立方米,届时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二)水资源问题引发国际冲突
资源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资源问题历来都对国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它可以导致冲突,也可以带来合作。而水资源问题引起的国际冲突在国际关系史上屡见不鲜,而这种冲突之频繁、激烈又当属中东地区。中东地区虽然是一个石油丰富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地区。该地区最尖锐的水源之争是在约旦河流域和加沙地带、戈兰高地。按照国家标准,约旦河只是一条小河,然而,与该河领域相关的国家却有5个,即约旦、叙利亚、以色列、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由于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可替代水资源,因此缺水的问题极其严重。正因为如此,以色列政府将“控制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受任何政治、军事的压力,自由地到达水的源头”作为其国家安全政策之一。①以色列力图通过这种政策,既保障水资源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又维护水资源供应的可靠性。
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多数都是由水利工程引发的。1953年7月,由于以色列 ① 蔡拓等著,《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在胡拉沼泽及约旦河的阿拉伯人土地上修建水利工程,叙利亚同以色列的关系极度紧张,险些引发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叙利亚试图将约旦河改道,以对抗以色列的水源命脉,以色列对叙利亚的施工现场进行了四次炮轰,使叙利亚不得不停工。
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流域的上游,实际控制了约旦河流域80%的水资源,抢去了约旦应得的水资源份额。在今天,以色列赖以生存的40%的地下水以及每年可持续供应的33%以上的总水量都来自于1967年占领的地区。实际上,以色列自1967年以来新增的全部用水都来自于约旦河上游及约旦河西岸地区。
除了中东地区以外,中国和印度之间也存在爆发水纠纷和水冲突的可能性。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直接导致了两国的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猛增,对水环境施加的压力逐年加大,双方都越来越把目光投向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区的河流。西藏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区是除了北极之外全球最大的冰川聚集地,巨大的冰川和高海拔使其拥有丰富的水系。这些水系是中国和印度的生命线,不过,根据2008年3月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的报告,喜马拉雅冰川正不断缩小,最终将会使恒河和长江等河流变成在夏季干涸的季节性河流,并有可能最终导致该地区出现“难以通过政治途径解决的粮食短缺问题”。
水资源问题引发的国际冲突在中东地区表现得最为激烈,但是,水资源冲突绝不仅限于中东地区,其它地区同样存在水资源冲突。同样,水资源冲突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水资源短缺将变得更为严重,因此冲突可能会更多。但是,冲突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使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增强国际合作。
二、水资源问题与国际合作 由于全球水资源日渐匮乏,国际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可能成为引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矛盾冲突的导火索。为了协调利益和解决国际冲突,各国需要在水资源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最终实现对国际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2009年8月17日开幕的“世界水周”论坛,由斯德哥尔摩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主办,主题是“应对全球变化——为了共同利益使用水资源”。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共同探讨水资源在世界和平、经济发展、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世界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与会代表呼吁说,各国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问题。
世界上至少有260多个水域是跨国界的,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优化水资源的配置,调动对水资源的投资,加强水资源利用的国际合作,就有希望在2025年改变世界水资源利用的面貌。同时还提醒人们应该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就解决不了世界的贫困问题,就不可能取得世界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甚至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国际社会应当吸取以往世界各地跨界水资源利用的经验教训,更新在跨界水资源合作方面的观念,制定出适合自己国情的跨界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有效合作方案。实现跨界水资源有效合作的关键是,享有跨界水资源的所有利益攸关方应为共同利益而关注科学管理和联合开发水资源,分享跨界水资源合作利用的成功经验,探讨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的研发、创新跨界水资源管理、制定共享跨界水资源等问题。
在叙利亚北部,过去两年中有160多个村庄遭遇旱灾,村民们被迫背井离乡。在加沙,15万巴勒斯坦人没有自来水。在以色列,其最大的水库加利利海(基尼烈湖)的抽水泵已暴露在水位之上,从而使得无法继续抽水。在黎巴嫩,70%的废水被排入污水池,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约旦目前正疲于应对仅为平均雨量10%的降雨量。但是水资源危机能转化为机遇吗? 答案是肯定的。约旦人蒙克斯米希亚尔、巴勒斯坦人纳迪尔哈提卜和以色列的吉东布朗伯格认为水为对话提供了新的机遇。三人共同掌管着生态和平组织,该组织集合了约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环保工作者,共同致力于促进中东地区获得可持续发展并建立“睦邻友好的水资源邻里关系”。现在是时候了,应该为了水而实现和平。阿拉伯国家水治理高层合作会议日前在开罗举行,此次会议由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水利部长、相关官员以及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有关人士就阿拉伯国家水资源综合治理、水资源分配,包括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问题,以及阿拉伯国家如何加强合作、协调行动,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商讨。这将有利于加强阿拉伯国家通过合作解决对于各国来说都至关重要的水资源问题,同时也有利于阿拉伯世界在水资源问题上协调配合、统一行动。更为重要是,通过跨界合作解决水资源问题,整合各国资源,促进阿拉伯国家形成新的水治理合作关系,使各国都从中受益。
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各国必须加强水资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共同应对挑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应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水资源充足的国家应同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不仅应当争取得到财政援助,而且还应当争取得到有关的技术支持,全球各国需要“发扬一种团结协作的新文化”,认真谨慎地应对水资源管理合作的挑战。
三、展望未来水资源问题 2008年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尽管在对待全球水资源问题上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这一工作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阻碍,包括人口增长、大面积贫穷、用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投资不足,而罪魁祸首则是缺乏政治意愿。各国应超越宣传的层面,积极推动各方采取切实行动,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因此,在对待未来水资源问题上,世界各国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防止浪费和污染,改善并保护水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
(一)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用水,预防水污染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世界各国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对水资源的粗放式利用更是熟视无睹。联合国环境署在2002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由此无论哪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有必要构思在本国建设节水型社会以及着力于水资源污染的预防。解决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就得设法对人类既有的经济系统予以反思与重构。
(二)由过去传统观念转向可持续发展观念
当今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水资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世界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重新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国际水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
目前,有关水资源保护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主要是水公约。主要是以《赫尔辛基规则》和《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为中心的对整个国际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进行原则性规定的国际通行公约和惯例,还有就是针对具体国际水道所制定的双边或多边条约、惯例,例如《尼日尔河公约》、《美国加拿大湖水质协定》等。水公约的宗旨就是实现国际水道的利用、开发、养护、管理和保护,为了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促进国际水道的最佳和可持续的利用。除了相关法律公约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欧洲的区域性组织对跨国水资源保护法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对地下水的合理适度开采和保护
当地表淡水水源遭到巨大的破坏时,对各个地区以及各类工业来说,疯狂地把寻找新水源的目光转向地下水源。有些国家,如巴巴多斯、丹麦、瑞典,几乎完全依赖地下水源。法国、加拿大、英国用水的大约1/3来自地下水,而美国对地下水的依赖则超过50%。这种日复一日的全世界范围内对地下水的不断增长的取用,造成了地下水的入不敷出和蓄水层的枯竭。这对世界上许多农业地区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而对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来说,已接近生死攸关的地步了。人们应当意识到,地下水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应当有效地合理适度开采和保护地下饮用水源,并加强对地下水源的监测,防止其受到污染,如果地下水源污染一旦发生就很难阻止或逆转。
综合上述,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加强在水资源保护领域的合作,对各国来说无疑都将是明智的选择。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的凸显,已然给世人敲响了警钟。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合作、共享,通过国际社会力量,相信人类会解决好水资源问题。
参考文献:
[1] 蓝楠著:《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2](英)弗雷德·皮尔斯著,张新明译:《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 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蔡拓等著:《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 杨国志:《浅论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的保护》,中国环境法网,2008.
第三篇:七年级地理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危机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危机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同时也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和地中海以东的沙漠覆盖并威胁着大片地区。中东地区雨量很少。离地中海215公里的开罗年平均降水量仅有28毫米。中东地区21国的人口正已平均百分之三的速度增长,进一步加速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各国间围绕水的矛盾层出不穷。半个世纪以来,中东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围绕领土问题爆发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和冲突。如果说领土是20世纪中东许多冲突的导火线,那么,水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中东爆发战争的根源。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旦河三大水系。尼罗河全长6700公里,发源于非洲赤道山地和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布隆迪、埃及等9国。尼罗河河水总量为840亿立方米,埃及的份额为560亿立方米,但由于尼罗河流经9国,加上非洲地区连年干旱,埃及实际上得不到它应有的份额。近年来,埃及开始大兴水利,筑渠蓄水,从而引起了其它尼罗河沿岸国的不满。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山区,在土耳其境内绵延约1000公里,从土耳其进入叙利亚再到伊拉克。全长2700公里,百分之九十的水来自土耳其山区,它是3国的重要经济命脉,关系着土、叙、伊3国的切身利益。土耳其把幼发拉底河看作是本国的河流,拥有绝对主权,叙利亚和伊拉克则表示竭力反对。从20世纪60年代起,土叙伊三国就幼发拉底河水资源问题进行谈判,但一直未能达成协议。
约旦河为约旦、叙利亚、以色列3国共有。多年来,阿拉伯和以色列一直围绕水资源进行殊死的斗争。以色列建国前,移居在巴勒斯坦要求复国的犹太人,大多定居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区,以便控制水源。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后,通过4次中东战争和两次对黎巴嫩大规模武装入侵,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约850平方公里的领土。
以色列占领这些地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企图霸占和掠夺那里的地面和地下水资源。以色列近百分之四十的水来自约旦河西岸。西岸有3个天然地下水池,水资源十分丰富,以色列占用了其中两个。以色列三分之一的水来自这里。以色列每年从黎巴嫩利塔尼河取水5亿立方米,它挖了一条20公里长的地下水渠,把利塔尼河河水引至大巴列湖,与通往纳格布沙漠的水渠联结起来。以色列控制约旦河后,约旦受害最大,因为约旦的水资源百分之四十九来自约旦河。近年来,约旦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危机。
最近,以色列同黎巴嫩围绕哈斯巴尼河的用水问题又发生争执,哈斯巴尼河经约旦流向以色列的太巴列湖,向太巴列湖提供20-25%的水源。联合国把哈斯巴尼河划为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界河。但以色列一直在抽取该河的河水。近些年,黎巴嫩在河边兴建了抽水站,并铺设了管道,准备向边界的一些村庄供水。这立刻引起了以色列的强烈反应。以方认为黎巴嫩的这一举动企图改变该河的水道,减少流入以色列的水量,并扬言如果黎巴嫩不停止这一举动,就炸毁抽水设施。以外长佩雷斯警告黎巴嫩此举可能导致“战火”。
中东绝大多数国家淡水不足,因而围绕水资源问题之争一直不止,阿以水资源之争在中东水资源诸矛盾中尤为突出,阿以之间爆发的5次中东战争几乎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成为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根源。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东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趋于升级的水资源之争也成为该地区面临的一大挑战。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指出,水资源已成为事关阿拉伯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问题,其重要性不亚于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制订一种该地区有关国家都能接受的合理分配水资源的方案势在必行,但要解决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非易事。水资源之争是中东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与领土和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如果中东不能实现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该地区的水资源矛盾、特别是阿以水资源之争就难以得到解决。
第四篇:全球水资源现状(本站推荐)
全球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大规模利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立方千米。
陆地水体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为重要,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河流水具有更新快,循环周期短的特点。科学家们又据此把水资源分为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静态水资源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污染,短期内不易恢复。动态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循环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所以,人类开发水资源时,一定要根据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只有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人人爱惜水资源,才能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面临的大难题
地球上的水资源有97%被盐化,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在这些淡水中又有2/3为冰川和积雪,1/3存在于含水层,潮湿的土壤和空气中.就是这有限的淡水,分配又极不平衡.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中东是一个严重的缺水的地区.其主要的水源是约旦河.与该河相关的国家有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因此,缺水问题极为严重.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在这个流域一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水资源争端.1967年爆发的中东战争的一个直接因素就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在60年代初,企图改变约旦河的河道,使之远离以色列引起的.当时的以色列总统列维宣称,水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将用行动来确保河水继续供给.于是以色列以武力占领了约旦河流域的大部地区,使自己有了比较可靠的水源供应.其实有关水资源的争端不仅仅发生在中东地区,在欧洲,曾发生过围绕多瑙河的政治争执.在南亚大陆,关于恒河水分配问题的分歧至今也未缓和,而在非洲,争夺尼罗河流域水的冲突更为激烈.该流域包括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9个世界上干旱最严重的国家.如果上游国家用水增加,就会使埃及用水减少,并加剧干旱.经济的发展使水质污染也日趋严重.欧洲著名的莱茵河曾因工业污染使河中鱼类消失殆尽;伏尔加河沿岸75%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中;亚洲的大部分河流被污染,成了世界上退化最严重的河流.欧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欧洲,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从现在起50年内,6万平方千米的含水层将受到这种污染.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饮用水的一半透过裂缝渗入了土壤.我国每年自来水漏失量就达10亿多吨.马林 福马肯马克曾提出了一个衡量缺水状况的人均标准,即所谓水关卡.按照这一标准,每人每年应有可用淡水1000立方米,低落于这个标准,现代社会就会受到制约.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许多国家都低于这个标准.如肯尼亚每人每年只有600立方米,约旦仅有300立方米,埃及仅有20立方米.联合国认到2025年,将有一大批国家年人均水量低1000立方米.其中科威特,利比亚,约旦,沙特,也门等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年用水有可能低于100立方米.有人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达到83亿,人们可能耗尽所有的储备水„„„„
地球水资源分布状况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21世纪水资源正在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主要特点是: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 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水是生命之源,在外星探测中,科学家判定一个星球是否具有生命的重要依据是看是否有水的存在。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覆盖地球表面71%的面积,但是,地球上的水有约98%是既不能供人饮用,也无法灌溉农田的海水,淡不不足3%。而在这少得可怜的淡水中,87%左右存在于冰川冰盖及大气和土壤深层,人类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利用的淡不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003%。本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快增长。从1900-1975年,世界农业量增加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并且近几十年来,用水量正以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加,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不是神话。陆地淡水资源主要来自降雨,由于地球水资源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衡,使得有的国家洪灾不断,有的却干旱无雨。世界上至少有80个国家属于干旱半干旱国家,约40%的世界人口受到同期性干旱的影响。大气变暖加剧了干旱的程序,而干旱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祖辈繁衍生息的地方,成为“环境难民”。
在水资源短缺越发突出的同时,人们又在大规模污染水源,导致水质恶化。水资源污染主要来自人类所有制造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长期以来,人们并不把治理污水放在心上,而放任污水横流,甚至把大江小河当作城市“清洁器”,只望一江春水向东流,带走垃圾和废物。全世界目前每年排放污水约为4260亿吨,造成5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受到污染,约占全球径流量的14%以上。另扰联合国调查统计,全球河流的稳定流量的40%左右已被污染。水污染不仅对淡水,而且海洋污染的情况也是令人震惊的。海洋的浩瀚无边与自动净化能力,使人类一直把海洋当作最好最大的天然垃圾坑,倾废是人类利用海洋的主要方式。各国特别是工业国家每年都向海洋倾倒大量废物,如下水污泥、工业废物、疏浚污泥、放射性废物等。在各种倾废中,倾倒放射性废物尤为令人关注,因为这相当于在人们四周放置了一个又一个失控的核弹,一旦废物产生泄漏,其产生的生态灾难远远超过二战日本广岛核爆的程度。尽管如此,海上倾废至今仍然为一些国家所乐衷。
此外,海上石油污染也是海洋污染的凶手。石油污染形成海面油膜,影响海水复氧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石油中所含的有毒成份又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危害不易忽视。
回顾历史,是水养育了人类,造就了文明。两河流域兴起了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创造了古埃及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海洋使古希腊文明一度辉煌。但今天,水却成为人类生存的障碍。1977年,联合国警告全世界:“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是水”。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是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土地少,北方水少、土地多。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约1/3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中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的水旱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田受旱面积平均每年约1100万公顷,80-90年代约2000多万公顷,近5年来,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上升到3300多万公顷,因旱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5%左右。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中国平均农田因洪涝灾害受灾面积937万公顷,而1990-2000年的十年间,年均受洪涝灾害面积为1580万公顷,因水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3%左右。
二是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从1980年到2004年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25%,而农业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全国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88%下降到2004年的66%。
三是中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中国众多的山地、丘陵,因季风型暴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由于干旱和超载过牧,导致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现象。
四是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比1980年增加了1倍多。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得部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五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中国约占55%的耕地还没有灌排设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全国灌溉面积中有1/3以上是中低产田,已建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很多工程存在工程老化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灌溉用水效率低,节约用水和提高土地粮食生产率的潜力还很大。·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由于海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我们所说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陆地上的淡水得以不断更新、补充,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
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大规模利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立方千米。
陆地水体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为重要,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河流水具有更新快,循环周期短的特点。科学家们又据此把水资源分为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静态水资源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污染,短期内不易恢复。动态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循环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
所以,人类开发水资源时,一定要根据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只有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人人爱惜水资源,才能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面临的大难题
地球上的水资源有97%被盐化,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在这些淡水中又有2/3为冰川和积雪,1/3存在于含水层,潮湿的土壤和空气中.就是这有限的淡水,分配又极不平衡.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中东是一个严重的缺水的地区.其主要的水源是约旦河.与该河相关的国家有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因此,缺水问题极为严重.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在这个流域一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水资源争端.1967年爆发的中东战争的一个直接因素就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在60年代初,企图改变约旦河的河道,使之远离以色列引起的.当时的以色列总统列维宣称,水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将用行动来确保河水继续供给.于是以色列以武力占领了约旦河流域的大部地区,使自己有了比较可靠的水源供应.其实有关水资源的争端不仅仅发生在中东地区,在欧洲,曾发生过围绕多瑙河的政治争执.在南亚大陆,关于恒河水分配问题的分歧至今也未缓和,而在非洲,争夺尼罗河流域水的冲突更为激烈.该流域包括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9个世界上干旱最严重的国家.如果上游国家用水增加,就会使埃及用水减少,并加剧干旱.经济的发展使水质污染也日趋严重.欧洲著名的莱茵河曾因工业污染使河中鱼类消失殆尽;伏尔加河沿岸75%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中;亚洲的大部分河流被污染,成了世界上退化最严重的河流.欧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欧洲,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从现在起50年内,6万平方千米的含水层将受到这种污染.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饮用水的一半透过裂缝渗入了土壤.我国每年自来水漏失量就达10亿多吨.马林 福马肯马克曾提出了一个衡量缺水状况的人均标准,即所谓水关卡.按照这一标准,每人每年应有可用淡水1000立方米,低落于这个标准,现代社会就会受到制约.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许多国家都低于这个标准.如肯尼亚每人每年只有600立方米,约旦仅有300立方米,埃及仅有20立方米.联合国认到2025年,将有一大批国家年人均水量低1000立方米.其中科威特,利比亚,约旦,沙特,也门等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年用水有可能低于100立方米.有人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达到83亿,人们可能耗尽所有的储备水„„„„
地球水资源分布状况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21世纪水资源正在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主要特点是: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 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水是生命之源,在外星探测中,科学家判定一个星球是否具有生命的重要依据是看是否有水的存在。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覆盖地球表面71%的面积,但是,地球上的水有约98%是既不能供人饮用,也无法灌溉农田的海水,淡水不足3%。而在这少得可怜的淡水中,87%左右存在于冰川冰盖及大气和土壤深层,人类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利用的淡不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003%。
本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快增长。从1900-1975年,世界农业量增加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并且近几十年来,用水量正以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加,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不是神话。陆地淡水资源主要来自降雨,由于地球水资源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衡,使得有的国家洪灾不断,有的却干旱无雨。世界上至少有80个国家属于干旱半干旱国家,约40%的世界人口受到同期性干旱的影响。大气变暖加剧了干旱的程序,而干旱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祖辈繁衍生息的地方,成为“环境难民”。
在水资源短缺越发突出的同时,人们又在大规模污染水源,导致水质恶化。水资源污染主要来自人类所有制造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长期以来,人们并不把治理污水放在心上,而放任污水横流,甚至把大江小河当作城市“清洁器”,只望一江春水向东流,带走垃圾和废物。全世界目前每年排放污水约为4260亿吨,造成5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受到污染,约占全球径流量的14%以上。另扰联合国调查统计,全球河流的稳定流量的40%左右已被污染。
水污染不仅对淡水,而且海洋污染的情况也是令人震惊的。海洋的浩瀚无边与自动净化能力,使人类一直把海洋当作最好最大的天然垃圾坑,倾废是人类利用海洋的主要方式。各国特别是工业国家每年都向海洋倾倒大量废物,如下水污泥、工业废物、疏浚污泥、放射性废物等。在各种倾废中,倾倒放射性废物尤为令人关注,因为这相当于在人们四周放置了一个又一个失控的核弹,一旦废物产生泄漏,其产生的生态灾难远远超过二战日本广岛核爆的程度。尽管如此,海上倾废至今仍然为一些国家所乐衷。
此外,海上石油污染也是海洋污染的凶手。石油污染形成海面油膜,影响海水复氧和海洋生物的生存,石油中所含的有毒成份又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危害不易忽视。
回顾历史,是水养育了人类,造就了文明。两河流域兴起了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创造了古埃及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海洋使古希腊文明一度辉煌。但今天,水却成为人类生存的障碍。1977年,联合国警告全世界:“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是水”。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千米3。
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的地区,水资源贫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为主要指标。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为47 000千米3,按人平均约为9 000米3。我国河川径流总量约27 000亿米3,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量约2 400米3,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地球总水量约为14.1亿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水急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更加重了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危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97年把水资源定义为“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为满足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文中对“水资源”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水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和社会与经济异常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对正常的水供给或水灾害防御秩序造成威胁的一种情形。看待水危机的视角不同,建立的应对机制与做出的决策将大不相同。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国家用水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时,就很有可能发生水危机。
主要来自地下水
从人的角度来说:
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几周,但是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死于脱水,我们身体三分之二多的部分是水,但大多数人却并不清楚喝水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医学研究证明,胎儿时期体内有90%的水份,成年人体内有70%的水分,年老时水份降为60%以下,纵观人体的一生,是丧失30%水份的过程,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 “干燥是老化的主要表现”,生命最基本的活动一新陈代谢也要通过水的运动来实现,各种人体所斋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等,最终也要深溶于水才能被血液运送,被组织吸收。各内脏器官也有700%--80%由水构成。
从大的范围来说:
水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许多工业生产都要以水为载体和介质。农业生产更离不开水。
我国的现状是人均水资源的拥有量是很低的,我国属于水资源缺乏国家。而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又呈南多北少的不均衡的状态。因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如何保护水节约用水?从个人来说,生活中要注意点滴之处,做到人走水关,洗手时水开小点,要做到一水多用,比如用洗菜的水冲马桶等等。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大力宣传水的重要性,大力推广节水的产品,比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要增加对污水处理的投入,加大对水污染的监管等等。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跑、冒、滴、漏现象普遍,水资源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水量和废水量不断增加,造成城市水源水量日益不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而且水质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原来具有良好水质的新鲜水供应受到限制。待开发的新鲜水源离集中供水点距离较远,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昂,这样,一些缺水地区无力扩大供水能力,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一方面需要节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另一方面更应积极推进污水的回收利用技术,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水回用技术正是符合这一目标的技术,它有着投资省、见效快、运营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城市污水的稳定来源和充足水量又为这一技术的实践推广提供了保证。经实践证明,中水回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节水技术。这一技术的广泛推广,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缓和了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减少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控制了水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水环境恶化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近一半河段和九成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的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实现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值得警惕的是,中国近年来水污染事故频发,特别是去年以来,太湖、巢湖、滇池相继大规模暴发蓝藻,一些重要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
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我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我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
第五篇:广西水资源问题分析
广西水资源问题分析
地理科学 陈媚媚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针对广西自治区现存主要的水资源问题情况,如何解决广西水资源问题显得极为重要。从广西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进行分析,为广西解决广西水资源问题提出加大宣传教育,争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加大节水设施的投入,防止和治理水资源污染,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建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促进自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广西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水多为患,水少成灾,水脏贻害,对水资源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需求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水资源整体形势将更为严峻。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对中国及发展已构成重大威胁。1996年淮河污染,1997年黄河断流,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发生的特大洪水,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2012年初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弄得人心惶惶。这些灾害,说明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造受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显得十分重要,也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认真解决好水资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二、目前广西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影响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是中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其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多,多年平均径流深度796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含地表水和地下水)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广西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广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广西区春秋易旱、夏涝冬干的水资源形势。特别是在雨季,广西的很多城市都容易出现洪涝现象,影响城市的交通及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干季,广西易出现干旱现象,广西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特别是2003年,2004年广西出现连续干旱,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和损失,仅2004年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881万亩,因干旱使农村540万人饮水困难,农田灌溉缺水量约35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大32亿元。
水资源分配在地区分布上也是极不均匀。广西区南部降水相对丰富,广西区西部降水相对偏少。此外,广西也位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岩溶区,致使地表水系易缺失,造成广西部分地区缺水问题。例如广西的马山县缺水问题。
(二)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水资源浪费是造成广西自治区水资源短缺的另一个因素,在城镇中,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地下管道的渗漏,厕所漏水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城镇供水的大约四分之一白白流掉,据报道,只要节约城市水管漏掉的水的1%,就可供650万人使用一年。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传统的灌溉方式,使水资源的不到充分的利用,到处渗漏的渠道将其中一半的水都漏掉。
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仍旧如此浪费水,那么,将来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都将面临缺水问题,水少了,也会造成土地干旱,进而依法一连串的问题。
(三)水资源污染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江河污染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来自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新型”污染,即大量的 有机污染物正成为广西水资源的主要威胁。城市水污染事件主要有:广西龙江河的重金属镉污染事件。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经查,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农历龙年春节,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这次事件主要是由于某工厂将废弃物和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溶洞,造成水中含重金属量超标。其次,广西百色靖西县湖润镇新兴村水污染问题。2012年4月3日,广西百色靖西县湖润镇新兴村由于水资源受到污染,当地人们从地下抽上来的水,不但不干净,而且沉淀很多,人们难以饮用。
农村水污染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农村人们没有固定的垃圾场处理垃圾,生活中的垃圾乱丢弃,不合理的处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或池塘,农药化肥的过渡施用等,是农村的水资源受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水资源受到污染,饮用水紧缺,人民疯狂购桶装和瓶装水,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政府和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三、广西水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广西自然条件影响
广西处于季风气候区,受地形起伏和大气环流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每年5月—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左右,导致了广西区春秋易旱、夏涝冬干的水资源形势。特别是在雨季,广西的很多城市都容易出现洪涝现象,在干季易出现干旱缺水现象。广西也位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约占广西总面积的41%,岩溶峰丛地区的水文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发育地表,地下双层水文网,且地表水文网不完善,地下水文网发育强烈,致使地表水系缺失,造成广西部分地区缺水问题。
(二)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水利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减少,地方水利设施长期的不到修缮,小型水库、坝塘等长年失修,水渗漏严重,浪费较大,降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江河缺少用于灌溉水利工程设施,水库调蓄能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造成防洪抗旱能力严重下降,蓄洪抗旱能力减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三)公众节水意识单薄
在城镇中,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清洗物品和食物的次数增多,并且没有重复利用水,如洗菜水直接倒掉,而不是用来冲厕所。“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影响人们。水价过低,往往加剧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大多数地方的水费不征收污水处理费,不对供应和处理水的成本给予补偿。
(四)节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忽视生态效益。企业和政府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很少,污水的处理率很低,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午污水不达标排放致使江河受到污染。此外,在农村,人们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场,生活中的垃圾乱丢弃,不合理的处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或池塘,农药化肥的过渡施用,使有毒物质存留在水和土壤中。
由于地下管道的渗漏,厕所漏水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城镇供水的大约四分之一白白流掉,据报道,只要节约城市水管漏掉的水的1%,就可供650万人使用一年。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地区,免费用水,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传统的开放型灌溉方式,使水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到处渗漏的渠道将其中一半的水都漏掉。
(五)环境管理薄弱
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严,部分地区依法治水管水的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对违法的行为打击不力,多数是罚款,很少是要负法律责任。此外,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至社会利益于和法律不顾,单纯追求利润,怀着侥幸的心理,要是被查处就赔些钱,要是不被发现,则发大财,做出污染水资源的各种行为。干部群众环保和守法意识不高,对企业和公众的节水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不到位,对企业所排水的成分测量不严格,是江湖受到严重污染。
三、缓解广西水资源问题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教育,争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水的使用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把中国建成一个节水型的社会,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通过各种形式,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例如,政府联合各高校,组织以节水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或趣味竞技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乡镇进行节水宣传,让人们了解全区、全国、全社会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提高广大群众保护、节约水资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防止和治理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和治理水污染问题。(1)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工业企业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含有有毒污染物的水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才能排放,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管道网的建立与完善,可逐渐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治理相结合。合理地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的治污代价高的企业。
(2)控制农村对水资源的污染。
在农村设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厂,在村委的协助下,将农村的不可降解或有毒的垃圾集中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利用自然环境设置污水处理厂,使生活污水先经过吸收毒物装置,再用芦苇等有净水作用的植物进行净化,对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提倡农民使用农家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3)增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首先应以身作则,全面贯彻和落实水法规,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对工厂和企业贯彻落实取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严格监测所排水的各项指标,定期对企业和工厂进行环评审批及有偿使用制度。其次对造成江河污染的行为,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还要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三要加大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三)加大节水设施的投入
第一、要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节水用水管理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体系,使用水及节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第二、要大力开发引进和推广适合广西区情的节水技术,加大节水设施的建设。在农业方面,则大力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从灌溉方式上减少水资源浪费;引进、推广和应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实行有限灌溉和精量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规律,运用信息化技术,制定作物水分亏缺指标,实行科学灌溉。修建或维护水利工程,推进民营水利。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 要求,积极推进工业取水补偿费政策的出台,用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以工补农。在工业节水方面,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形成以水定发展、以水定规模的发展布局,加快企业节水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减污型产业。投资兴办江河湖泊综合治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河道堤防等开发水利、防治水害的企业,企 业所得税实行“减二免三”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为质押进行贷款的担保抵押制度;在生活节水方面,形成以大中城市为重点,逐步向乡镇全面推进的节水格局。全面推 行阶梯式水价,大力推广节水器具。第三、要调整水价,是水价能真正反映水的价值,同时通过水价来调整人们的用水行为。
(四)合理开发水资源
(1)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加大人才的培养
转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思想观念,增强水利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加速水利人才开发步伐,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甚至是人才,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积极培养跨世纪人才。(2)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采取雨水汇集利用技术。选择有一定产流能力的坡面、路面、屋顶,或经过、夯实防渗处理的地方,作为雨水汇集区,将雨水引入位置较低的水窖或水窖内储存,经过净化处理,工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水。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微灌技术、膜上灌技术。还可以通过调节地表水,开发地下水等途径增加水资源的供应。此外,还可以开发地下水。科学探明地下水储量及分布,进行适度开采。调节地表水。(3)加大水源林的建设和保护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在部分山上合理地种植水源林,保护水源林,严禁砍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在部分地区推广弄拉模式,即模仿广西马山县的弄拉自然保护区,在上顶种植主要种植涵养水源的树,山腰处种植经济林、竹林、用材木。山脚种植种琵琶树、柑子树、石榴、柚子、玉米、芭蕉等,这不仅保证平时的用材,还获得经济来源。这对广西部分生态比较脆弱,容易产生石漠化的石山地区,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4)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生态产业。
调整与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倡导节水型产业,发展生态产业,使生活污水转化较为干净的水,清除工业污水中的有毒物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农村积极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毒栏低,并做到科学,适量的施用,保证农村畜禽养殖粪便和废水的无毒化处理,严格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和水产养殖,推广农村改水改厕技术,保护水环境。推行生态消费,选择和支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一次性生活制品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严志强,彭定新,胡宝清等.可持续发展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1年6月 第二版 [2] 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第二版 [3] 王宝贞,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农村水利资源,节水灌溉技术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5年10月26日.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