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及防范(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20:2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及防范(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及防范(最终版)》。

第一篇: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及防范(最终版)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及防范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同业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各种风险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多,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及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流动性风险的理论分析

流动性是指非现金资产和各项负债能否顺利地转化为现金资产的能力。流动性风险又称支付风险,是指信用社没有足够的现款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使信用社信誉遭受损失而形成的风险。防范流动性风险就是为了避免这种风险转变为现实时给信用社信誉和经营所带来的损失。农村信用社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预防流动性风险是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稳健经营的首要问题。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因为信用社资金头寸不足,造成支付困难而引起的,因为信用社一旦不能满足储户的提款要求,或无力清偿到期债务,都可能使储户对其资金实力发生怀疑,从而使储户提前支取存款,转移帐户或其债务人提前收回债权,造成信用社的流动性更加紧张.现实中,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具有较大的传染性,一旦某信用社发生流动性风险并使流动性风险变为现实,就有可能引发局部的金融风潮,从而导致信用社的破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一个信用社出现支付风险,其他信用社的客户也会对其开户的信用社的实力和存放资金的安全性发生怀疑,因而使局部金融风潮扩大化,对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秩序造成较大的破坏。

例如:1998年,某市的城市信用社出现支付困难,顷刻便有大量的储户拥挤至该城市信用社,不久便迅速波及该地区所有的信用社,引发了挤兑风潮,对该地区信用社造成了直接冲击,一度使该地区的信用社陷入极度经营困难,并引发了该地区长达几年的金融**。引发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农村信用社资产与负债比例的不合理,流动性负债比例较高,流动性资产比例偏低,使该信用社无法归还到期负债,从而引起信用社盈利水平下降,流动性风险增长;

第二,备付金不足,如果农村信用社的备付金率达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要求,表明流动性好,一般能满足农村信用社流动性要求,反之,则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第三,资本金不足。资本金是农村信用社的自有资金,资本金越充足负债率相对就低,满足储户流动性提款的能力则越强,反之,资本金不足,负债率高,则流动性风险就越大;

第四,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如果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高,能够连续盈利,则可增加信用社的自有资金,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负债率,使农村信用社化解风险的能力增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同时增强,否则,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就会降低;

第五,客户对现金的周期性要求变化。当城镇居民逢年过节,农户抢收抢种时,则到信用社提取现金的多,贷款的流动性需求也相对提高,造成信用社资金偏紧,流动性下降,反之,随着节日的度过、贷款的回流和农户粮棉油的变现,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款会随之上升,资金相对富裕,流动性随之增强;

第六,经济政策的影响,当国家货币政策适度放宽时,投资需求就增大,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需求也增加,流动性将偏紧,而当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时,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需求则趋于缓和;

第七,金融机构竞争的影响。近年来金融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以及农村信用社所遭遇的所有制歧视和受“大银行难以倒闭”观念的影响,都会使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受到冲击,造成流动性困难,引发风险损失;

第八,普通老百性金融意识的逻辑演义幼稚。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组织体制上的定性劣势以及机构名称等方面的劣势,使得农村信用社难以摆脱在外部形象上的歧视。中国老百姓金融意识的逻辑演义又过于幼稚,使得中国加入WTO以后,农村信用社在老百性心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引起国民转移存款,造成农村信用社新的流动性风险。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 当前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流动性风险一旦成为现实,将会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活动,轻者会使农村信用社信誉受损,重者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影响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据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的分析,目前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压力主要表现为:

(一)负债方面:存款占比过大,加大了流动性风险,而储蓄存款占存款的比重又很大,使流动性风险更大。存款是农村信用社的最重要负债,农村信用社利用其行业特殊功能,将各种社会闲散聚集起来,形成其可支配的信贷资金,信用社的这种负责主要是被动负债,这种硬负责局面的形成,加之流动性资产比例过低,势比会造成流动性风险增大。

以某农村信用社2003年8月末为例,该社对公存款110万元,储蓄存款3395万元,其存款余额占总负债的比重达94.5%;而储蓄存款占存款的比重又达到96.86%,这样的负债结构,将会给该信用社造成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压力。

(二)资产方面,贷款质量低下,特别是不良资产占比过高,且难以清收和盘活,从而带来流动性风险。据有关资料表明,1998年,全国亏损信用社已达到23446个,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40.4%。如果考虑信息统计与披露真实程度,考虑到基层信用社将不良贷款转正常贷款,基层信用社调整贷款形态等因素影响,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重肯定要高出这个比例,巨额的不良贷款难以收回,大部分存量贷款甚至根本无法盘活,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虽然,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其贷款质量仍不容乐观,目前,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仍然不高,是形成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核心隐患,这些不良资产的形成,一方面是企业高负债经营,效益不佳,这些企业借助企业改制使农村信用社资产架空,另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就依法收贷的力度不够,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使农村信用社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较弱;其次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内部内控制度不严,农村信用社信贷审批权限过于集中,而民主监督又形同虚设,在信贷投放中存在着较多的违规贷款、风险贷款和招呼贷款,加之为了争夺效益好的企业,农村信用社对个别企业有求必应,贷款过度集中,形成个别优势企业调动农村信用社的被动局面。以上种种情况,均为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埋下较多隐患。以某农村信用社2003年11月底的统计数字为例:2003年11月底,该社各项存款余额19076万元,其中企业贷款17922万元,如按形态划分,正常贷款2131万元,占企业贷款的12%,逾期贷款516万元,占企业贷款的3%,呆滞贷款6007万元,占企业贷款的33%,呆账贷款9268万元,占企业贷款的52%,该农村信用社实际不良贷款高达165339万元,其中超诉讼时效贷款11217万元,占企业贷款总额的63%。虽然这些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是,该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之高,超诉讼时效贷款数量之大,将严重制约该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势必给该农村信用社造成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三)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不够,农村信用社短期经营行为明显,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自我控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不断加强,但监管力度仍然不够,风险监管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监管部门主要采取非现场监管的方法,要求农村信用社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它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但如果基层农村信用社(包括联社)不能保证其报送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甚至提供虚假资料,那么,监管部门的非现场监管将会失去作用,而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又确实是存在的。这种非现场监管的局限性,将使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失去监督。从农村信用社来看,由于部分农村信用社短期经营行为明显,缺乏对流动性风险自我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超权限放款、超比例放款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过度负债经营,使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留下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四)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农村信用社控制流动性风险的难度加大。虽然,监管部门一再强调严禁农村信用社跨区域放贷,但同业之间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客户,他们往往会置有关规定于不顾,实行跨区操作。由于对客户实际经营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信誉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之这些优质客户往往会在几家金融机构频繁借贷,其资金运动处于无序状态,许多突发情况都使农村信用社难以预料,这些因素也会使农村信用社产生流动性风险。

(五)对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继续贷款。2004年5月份以来,国家针对全国投资过热,信贷投放量过大的现象,适时进行了宏观经济调控,并明令禁止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上项目和已经过热的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新增贷款,并高度关注和从事控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汽车、房地产、各种开发区等风险较大的领域的贷款。但是,基层个别农村信用社不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规定,心存侥幸,仍然直接地或变相地向这些行业投放信贷资金,如果这些行业的某些企业遭遇国家政策的制裁,这些农村信用社势必不能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归流,从而大大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

三、防范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因为信用社资金头寸不足,而造成资金头寸不足的原因是资产、负债管理中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金融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如何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对于巩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成果,塑造农村信用社的形象,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农村信用社对防范流动性风险必要性识。金融业是高负债的行业,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将会给存款人利益、社会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看不到流动性风险的存在或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漠不关心,措施不当等都是十分有害的,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农村信用社以及政府和企业都要充分认识流动性风险的成因与危害,积极地加以预防。

2、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资产流动性的监督和现场稽核。对于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比例,资产流动比率、备付率、法定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贷款集中程度以及信用社存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等涉及流动性的比率均应密切关注。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农村信用社现场稽核检查,对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机制、业务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并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处理。

3、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自身流动性风险的管理。(1)农村信用社要对员工进行流动性风险教育,把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要努力加强对不良资产比例的控制,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审贷分离制度、信贷授权授信制度,积极防范不良资产的发生,积极实施“复活工程”,做好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比如: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降低控制风险,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三分离制度①管理与操作分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操作,要办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②信用社与客户分离,信用社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业务;③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分离,即业务程序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业务操作。

4、积极实行主办会计委派制度,不断完善会计度。会计信息是高层管理人员决策和监管部门非现场监管的重要依据,为此,应积极实行主办会计委派制度,明确会计人员职责、权限,提高主办会计行政地位,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长官意志对会计信息的扭曲,同时,也应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稽核,以有效地堵住漏洞,降低风险。

5、积极推行存贷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不仅可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也可以使农村信用社免受存款户大量提款的威胁;贷款保险是转移风险、保证信贷资产不受损失的好方式。

6、逐步建立健全金融风险补偿制度和建立快速干预机制。风险补偿制度,实质上是指在发生某些小的风险时,及时加以化解,以防小风险积累成大风险。对于呆帐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冲销方法,也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改革。

建立快速干预机制是指:第一,维护公众对信用社的信用,千方百计保证信用社存款的支付;第二,金融监管当局必须时刻准备干预,防止突发事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第三,危机处理“越快越好”,并做好“双倍损失”准备;第四,对破产信用社的处理应慎重,尽量不采取清算手段,而实行合并方式,以减少金融机构危机对社会的震荡。

8、尽快健全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

具体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接管的具体程序以及接管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如何对接管的金融机构整顿、改组,是否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发放临时性贷款,进行资金援助等。

(2)从长远看,金融机构按《公司法》组建,受《公司法》规范,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公司,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公司法》的原则规定下,要具体规定金融机构的解散原因、程序,金融机构合并、分立、破产清算的形式、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

第二篇: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

濮阳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应急预案

为加强濮阳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濮阳市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濮阳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成 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日常风险预警、跟踪、监测,在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处置效果,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

二、目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流动性原因产生的支付风险及突发事件给濮阳市商业银行造成的经济损失,维护金融稳定和广大客户的利益,确保濮阳市商业银行稳健发展,以适度控制存量、适时调节流量为目标。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县农村信用社对突发性支付风险进行预防、预警和处置。

第四条 突发性支付风时

积极筹划落实各项防范化解风险措施,相互协调,共同控制和化解风险。

第六条 组织机构

一、成立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由联社理事长担任

副组长:由联社主任担任

成员:由联社副主任,及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市场拓展部、稽核监察部、安全保卫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等部室主任组成

二、联社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为非常设机构,组成人员相对固定并随工作岗位变化及时调整。

三、联社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联社办公室。

第七条 应急处置内容

一、日常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预测:

1.短期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主要是指由季节性因素引起的资金需求。

2.周期性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指由经济周期性变动因素引发的资金需求。

3.意外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指由不可预测的非常事件和来自大客户大额存款和大额贷款波动引起的资金需求。

4.趋势性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指未来较长时期内的流动性需求。

二、定期对流动性风险等监管指标进行监测

1.按月计算存贷款比例、流动性比例、超额备付率,按季计算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等监管指标。并根据银监办的要求,在日常业务分析报告中对流动性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客观预测,并采取应对措施。

2.按季对:⑴潜在的存款流失,包括受其他金融市场收益提高影响而流失,存款的季节性或周期性变化,大额存款机构转移存款等情景。⑵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⑶贷款回收受到重大影响,不良贷款增加较多 ······(。收藏《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

摘要]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不均衡,变现能力差,流动性不佳,要么流动性过剩,要么流动性不足,其原因主要是信用社流动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滞后。为此,农信社应树立正确的流动性管理目标,增强风险管理意识,采用主动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多渠道化解流动性风险,完善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机制,以更好地均衡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管理,风险预警,风险处置

流动性是指资产即时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它不仅指资产本身即时变现的能力,还包括随时从外部获得现金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从而引发挤兑风潮或信誉丧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旦转化为现实,农村信用社的损失和在社会上的恶劣影响就难以弥补和消除,就会使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其破产。综观银行危机的历史,不论危机的原因如何,其最终都以流动性不足进而引入困境或破产而表现出来。流动性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其伴随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全过程。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就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信社流动性现状

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信用社资产的变现能力及成本,资产变现能力越强,所付成本越低,则流动性越强。

二是负债的流动性,是指农村信用社随时筹措所需资金的能力及成本,筹措资金的能力越强,所付的成本越低,则流动性越强。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则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流动性不佳

资产的流动性对农村信用社至关重要。资产流动性综合反映了农村信用社的应变能力,资产的流动性越高,其变现能力越强,自然应付突发的客户提现等事件也就越强。但是,信用社保持高流动性,虽然能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却减少了收益。保留的高流动性资产越多,其机会成本损失就越大。因此,如何使资产保持最佳的流动性是农信社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不均衡,变现能力差,造成资产的流动性不佳。

1.资金分布不均衡。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分为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固定资产等项目。一般来说,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证券投资的流动性次之,贷款的流动性更次之,固定资产则不具有流动性。从资金运用和资产流动性的要求上看,农信社对其资产应进行合理分布,使资产分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可以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又能兼顾资产的盈利性,但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信用社则很难做到,资金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具体表现在:被称为一级准备金的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普遍较高,有的信用社甚至接近20%,而国外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这一指标仅仅维持在2%以内。被称为二级准备金的证券投资虽然变现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但是占总资产的比重很小,甚至有的信用社根本就没有。资产分布的不均衡,使信用社的支付压力都集中于一级准备上,这就使得信用社必须留存充裕的一级准备金,当然,这是以牺牲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为代价的。

2.一级准备与实际的现金需求之间难以做到最佳平衡。虽然保留充裕的一级准备对资产的流动性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仍不能有效地解决与现金需求间的最佳平衡问题,要么出现流动性过剩,要么出现流动性不足。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农信社的现金需求波动性较大。储蓄存款在农信社的存款总量中占绝对比重,资金稳定性差,易受农村春季、秋季以及节日的影响;农信社贷款的需求也易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这两方面共同促成农信社现金需求的波动性较大,对信用社留存的一级准备形成巨大的支付压力,要么留存过多,要么留存过少。

其二,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和同业拆入资金的刚性偿付加剧了一级准备金的支付压力。在不良资产挤占大量资金、存款波动严重的情况下,信用社往往采用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和向同业拆入资金的做法来缓解头寸的压力。事实上,许多信用社的一级准备金并不是来源于自身吸收的资金,而是过度依赖于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和同业拆入资金。这种方法对缓解农信社的支付压力虽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到期偿付时对农信社的支付也会起到雪上加霜的负面效应。

3.资产变现能力差。如上所述,农村信用社用于保证支付的资金基本上完全依赖于一级准备金,在资金紧张时,除了举债筹措资金外,也可以考虑将部分信贷资产进行变现。但是,农信社的信贷资产中,积压的不良贷款较多,有限的正常贷款也会由于合同期限的因素无法随时变现,因此,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变现能力差就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负债流动性差

农村信用社的负债可以分为存款类负债和其他负债。存款类负债包括单位存款和储蓄存款两类,是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业务向客户(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和居民)吸收的资金,属于被动式负债。其他负债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入资金和临时占用的资金,属于主动式负债,这部分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信用社主动筹措资金的能力。存款类负债越多,资金越稳定,信用社的支付压力就越小。其他主动性负债越多,缓解支付压力的能力越强。但目前农信社的负债结构并不尽如人意。

在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中,存款类负债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占比在60%-70%,且1年期以下存款的比例较高。被动负债的高比例和非稳定性给农村信用社的支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给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管理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近两年股市行情高涨,投资基金、国债的收益远大于存款收益,由此出现了罕见的“存款大搬家”现象。据央行统计显示,在2007年4月和5月股市火爆的两个月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下降了1674亿元和2784亿元,而在6月份居民储蓄存款搬家的现象出现了“急刹车”,1678亿元的资金重新回流到银行。但从总体来看,2007年上半年,居民户存款增加8271亿元,同比仍少增5938亿元。在存款搬家的风潮中,信用社的存款也未能幸免,被股市分流了部分资金,特别是位于县城范围内的信用社,更是出现存款下降势头。存款持续下降,使信用社的支付压力大大增加。

在一级准备金难以保证正常支付时,信用社会对外主动筹措资金,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或向同业拆入资金,以缓解支付的压力。但再贷款和同业拆入资金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人民银行的贷款规模、同业资金的充裕状况以及信用社的偿债能力等,无形中也会增加信用社主动负债的难度。

(三)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

资产流动性的大小取决于负债流动性的大小,也可以说,负债流动性的强弱决定了资产流动性的强弱,因此,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应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做到真正的流动性管理,把流动性风险控制到最低状态。这里的合理配置除了数量匹配外,还包括结构、期限匹配。但是,农村信用社目前还没有做到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配置。具体表现在:

第一,数量不匹配。如存贷款比率过高或过低,流动性比率过高等。

第二,结构不匹配。如信用社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依赖于储蓄存款,稳定性差,且高成本资金占主要部分;而信用社长期形成的不良贷款数量较大,占压时间较长;固定资产占用资金量较大,较多地超出了监管部门对信用社要求的固定资产比率不超过50%的比例;资金来源的短期化与资产运用的长期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资金运用方式较单一,盈利资产主要为贷款;贷款总额中,占相当比重的是不良贷款;投资渠道没有得到运用。资金来源的过度集中与资金运用的不合理,使得信用社的营运资金越来越少,沉淀的资金越来越多,隐含的风险越来越大。

第三,期限不匹配。长款短用、短款长用的情况多有存在,不能有效地预测资金的变化情况,进而匡算头寸的多少。

二、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性管理意识淡薄

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未能理解流动性管理的真正含义,只是简单地认为流动性管理就是保证信用社不会出现支付危机,因此,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往往保持较高的超额准备,以牺牲资产的盈利性为代价来获取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机会成本。不能合理地预测头寸,在资金紧张时,只能被动地用高成本资金来缓解资金矛盾,更削弱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在资金充裕时,较少关注闲置资金的出路,缺乏高效管理意识,不能很好地把握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滞后

流动性对金融机构来说非常重要,流动性风险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重中之重。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相继采用过资产管理策略、负债管理策略,但没有真正实施过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策略,而且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与国外商业银行不同,它不是一种流动性管理策略,而是一种总量、计划和规模管理策略,因此,迄今为止,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开展过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而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相比,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更逊一筹,根本称不上什么流动性管理,只能算是一种粗放式管理方式而已。

(三)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起到准确地预警作用

流动性评价指标主要是存贷款比例、备付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这些指标只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农信社资产的流动性状况,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流动性水平,更不能反映出信用社的融资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存贷款比例的高低反映了农信社将吸收的存款用于贷款的比例。一般来说,该比例越高,说明资金运用越充分,流动性越差;比例越低,说明资金运用越少,流动性越强。但目前该比例的高低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信用社运用资金的程度。

其一,该比例的计算依据是某一时点(月末、季末或年末)的存贷款数量。而存款的时点数由于受期末存款任务考核的影响会大大高于平时的存款余额,因此,在存款时点数额虚高的情况下,存贷款比例会有所降低。

其二,目前信用社的资金运用渠道除了以往单一的贷款渠道外,还有对外投资渠道,甚至有的信用社对外投资的数额较大,这样势必会造成存贷款比例大大降低。

2.备付金比例的高低反映了信用社留存的备付金在吸收存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支付能力越强,但是,该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一,用于计算该指标的存款总量只是账面数,而不是实际数。因为许多信用社的定期存款被当作股金纳入核算。如果将这部分存款式股金计算在内,则信用社的备付金比例会有所降低。

其二,在信用社的备付金主要来源于再贷款和拆入资金的情况下,备付金率不能客观地反映出信用社留存的备付金对再贷款和拆入资金的依赖程度,因为依靠再贷款和拆入资金而形成的高备付金率并不能代表很强的支付能力。因此,备付金率反映出的支付能力的高低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3.流动性比例只能反映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间的数量匹配关系,但不能客观反映二者在结构、期限方面是否匹配。如果流动性比例达到了流动性管理指标的要求,但二者在期限或结构上并不匹配,那么,信用社的流动性仍然不会令人满意。另外,农信社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项目设计不太合理,某些项目流动性较差。如待处理抵债资产从本质上说是农信社的逾期贷款和呆滞贷款形成的,这些抵债资产的变现能力差,且变现过程中的成本也很高,因此,将这部分抵债资产列入流动资产项目,一是虚增了流动资产的总量,二是提高了流动性比例,造成农信社流动性很强的假象。目前,许多农信社流动性比例较高均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4.流动性管理指标以固定的比例作为最低评价标准不尽合理。这是因为,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指标高于最低控制比例,并不能说明信用社就没有了支付风险;如果指标低于最低控制比例,也不能说明信用社一定会出现支付危机。

虽然评价流动性管理的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各信用社又要按照要求去套用、完成这几项流动性指标,并以此作为评价流动性管理水平高低的依据,这样,自然就失去了流动性管理的真正意义。

(四)流动性管理的信息不充分

信息充分是流动性管理确保有效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农信社的统计数据和报表信息主要是时点数,无法反映农信社在一段时期内资金的变化情况或资金的流量情况。运用这些资金的时点状态来作为判断信用社流动性状况的依据,是不能准确判断信用社的支付能力的。信息的不充分大大限制了信用社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能力,在出现支付问题时,监管部门也很难准确区分农信社是暂时的流动性不足还是清偿能力不足的状况。

三、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流动性管理目标,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正确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应该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适度控制存量。“适度”的存量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存量过大,流动性过高,就意味着农信社盈利性丧失,利润降低;反之,存量过小,流动性不足,客户合理的流动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又必然危及农信社的正常经营,甚至使其陷入流动性危机。

其二,适时调节流量。当资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而导致资金盈余时,需要及时调度资金头寸,扩大对盈利性资产的投入,以保持资金存量的适度性;当资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而导致资金存量不足时,就必须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弥补资金缺口,以重新建立平衡。

风险管理是农信社经营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流动性风险是农信社其他风险的集中和最终表现,危害甚大,信用社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和警觉,主动采取措施控制流动性风险。因此,农信社应加强风险的宣传教育,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牢固树立风险第一的思想,在经营中力求稳健,正确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正常流动的前提下,提高农信社的盈利水平。

(二)采用主动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是要实行资产与负债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在期限、利率、规模等方面的合理匹配,使资产与负债保持均衡状态。

二是要实行资产的主动管理,在资金的运用上预先规划,综合统筹,运用渠道多元化,使不同的资金运用渠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建立起快速有效的调整机制。

三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富余资金在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收益分配和风险均衡关系;处理好保证支付与对外资金运作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在保证支付、减少头寸闲置的基础上,实现对外资金运作数量的最大化;处理好资金管理中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即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实现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协调管理。

(三)增加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多渠道化解流动性风险

第一,要提高债券持有量,增加二级准备,实现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有效组合。国债、金融债券属于二级准备,既具备较高的流动性,又具备一定的盈利性和安全性。农信社购买债券,参与债券市场的交易(如债券回购、现券买卖等)既有利于资金头寸的灵活调度,增强流动性,又能够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二,要积极参与货币市场,拓宽流动性供给的渠道。快速发展的国内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同业票据市场等)为农信社提供了多种资金融通的渠道。资金规模较大的市联社可以直接参与货币市场的交易,使它成为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优化资产结构的有效途径;资金规模较小的市联社可以通过委托代理的方式间接参与货币市场,化解流动性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四)制定合理的流动性计划

为了提高流动性管理的效率,农信社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流动性计划。要根据各方面的信息,预测农信社未来的流动性缺口;经过对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比较后,从中评选出最优的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在对未来的流动性进行预测与流动性来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出与农信社整体发展计划相符合的长期流动性计划,然后将长期的流动性计划分解成较短期的流动性计划以便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农信社可以根据经济、政策及市场的不断变化,依据实际情况对流动性计划不断加以修正。

当然,预测未来一定时期的流动性需求,制定合理的流动性计划并不是农信社的最终目的,这些只不过是满足流动性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动性风险、保证既定收益的手段。

(五)科学合理地匡算头寸

流动性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对头寸的匡算。科学、合理的头寸匡算是保证流动性、实现盈利性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头寸的匡算可以区分为短期匡算和中长期匡算两种情况。

短期头寸的匡算是通过测算短期内农信社在央行的存款增减变动量来进行的,预测期一般在7天以内。在测算时,应尽可能周全考虑直接影响头寸变化的各项因素,才能保证头寸匡算的准确性。在日常管理中,应由各基层信用社根据本社短期内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资金头寸的每日预测、分析和上报,联社根据上报的情况编制短期头寸变动表来进行每日的估算,从而实现全辖头寸的及时调度。

中长期头寸的预测是通过预测一段时间内存贷款的变动趋势来进行的。在实际操作中,市联社可通过对贷款的统一管理来掌握其变动的主要情况,而总存款变化的预测则主要考虑季节性因素。通过抓存稳贷,合理安排贷款期限等措施来保障长期流动性。

(六)完善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机制

第一,完善流动性分析指标体系,做好对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流动性分析指标是流动性管理者的决策依据,信用社应该完善流动性分析指标的不足,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经验,采取科学的预测和度量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预警界定监测指标体系,以便在日常业务管理中准确地监测和分析流动性风险。

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市联社根据各项流动性分析指标进行流动性风险的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准确地监测流动性风险,一旦发现风险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以争取时间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三,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避险能力。对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信用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在支付风险出现后,要及时上报;应急处理领导机构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组织有关部门进驻现场,并制定风险应急处理方案;风险信用社和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应急处理方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限定时间内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补救,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学习体会

通过此次学习案件专项治理操作风险防控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依法经营对我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提高了我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了合规操作的观念,深刻认清当前案件防控形势,并且明晰了岗位的责任以及开展此次专项活动的意义。

作为一名基层网点业务员,我深知依法合规是现代银行机构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立足之本,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是标本兼治,加强规章制度建立,违法规章案件得到遏制,案件数量不断下降,坚持查防结合,重在防范,坚持改革管理并举,重在加强内控,要严守“十条禁令”,“四个坚持”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重要空白凭证和印章的管理,压缩减少不良贷款。

我们要明确一个目标,做到两个结合,夯实三个基础,实现四个到位,还要做到两个提高,两个加强,两个下降,两个加入,两个建立,在此次案件防控专项行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对案件防控工作的认识,并深知要想做好案件防控工作,并不是领导者的事,也不是管理者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员工的责任,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案件治理的认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扎实有效的做好本职工作。

对于今后的工作,我们要严密组织,迅速行动,做好案件防控工作,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要把案件防控智力工作当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并且抓实抓好,要全员一起努力,携手共创信用社的辉煌!

第四篇: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农村信用社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变革,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握好防范操作风险,信用社就能健康良性发展;把握好防范操作风险,信用社就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把握好防范操作风险,就能使农村合作金融立于不败之地。

把握好防范操作风险,本人认为构筑好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强化操作风险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采取以会代训、专门短训等形式,加强对员工的操作风险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要积极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案例材料,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和培训,剖析典型案例,以案释法。

二是加强操作风险管理,让制度真正落实到位。进一步创新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制度管人、约束人,用制度规避操作风险,使其不能为、不敢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杜绝操作风险。要定期对要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强制休假,坚决执行定期轮岗和岗位交流制度,做到问题早发现,风险早预防。实践证明,这是基层营业网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也是防范操作风险最有效、最重要的举措。

三是开展业务大检查,大力排查各类案件隐患。要在全辖范围内对近年来储蓄、会计、信贷等业务有关情况组织一次全面的自查,及时发现、解决风险隐患问题。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重点是信贷专项清理检查工作。

四是扎实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靳飞)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

操作风险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在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过程中,操作风险如影相随,是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针对农村信用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防范操作风险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起防范操作风险的道德防线。

2、加强岗位培训。岗位培训是规范操作行为的有效途径,要把管理水平、操作技能、规章制度、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结合起来,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避免因操作水平低而造成的风险行为。

3、加强岗位交流、轮换。通过对重要岗位的交流、轮换,形成人员优化流动机制,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防范操作风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核心业务方面,建立信贷、财务会计、资金营运、中间业务、计算机管理等制度;在监督保障方面,建立稽核监察、安全保卫等制度,建立基层主管轮岗轮调、重要岗位强制休假等制度,力求将各种引发操作风险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操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要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权威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三、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一支独立、高效的稽查队伍,强化稽核功能。

1、是要加强对案件高发单位和易发部位及可疑人员经

办的业务进行专项、重点稽核检查,达到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

2、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大非现场稽核检查力度,并结合现场稽核情况综合分析评价,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3、是严格监察员工个人行为。对重点人员、重要岗位

和敏感环节的人员八小时内外行为都要实行严格监控。在强化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下载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及防范(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及防范(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加强流动性风险报告通知

    关于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通知各县(市、区)农信联社: 根据省联社有关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信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农信社安全稳健运行,现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有关事宜通......

    浅谈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

    浅谈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不断深化,特别是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金融风险的种类繁多,但最为重要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防范(大全五篇)

    对于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信用社 XXX 农村信用社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加上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完善、产权不明晰、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的等多......

    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之我见

    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之我见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频发,不仅给农村信用社造成巨大损失,公众舆论对农村信用社的内控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对处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向股份......

    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及防范

    农村信用社的会计风险及防范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正逐步的向现代银行转化。作为高风险行......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2007-02-10 16:46:51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高风险行业,自1951年诞生......

    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的经营发展,增强风险预测、计量和调控能力,提高联社的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和波动......

    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的经营发展,增强风险预测、计量和调控能力,提高本行的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