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供热价格管理办法(暂行)》
湖北省物价局
关于印发《湖北省供热价格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鄂价能交[2002]94号发布日期2002-06-01 各市、州、省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物价局,各供热企业: 为规范政府对供热价格的管理行为,理顺供热价格的形成机制,保护热力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根据《价格法》和《湖北省定价目录》的规定,我局制定了《湖北省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地物价部门接此通知后,按《湖北省供热价格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本地区内供热单位的上年度实际供热成本和价格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和测算,于2002年6月30日前报告我局。
《湖北省供热价格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制定和调整我省供热价格,提高集中供热的社会效益,保障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利益,促进城市统一供热事业的发展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综合利用,根据《价格法》和《湖北省定价目录》的规定,特制定《湖北省供热价格管理办 法(暂行)》(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第二条 供热价格是指供热企业通过一定的工程设施将燃料转化为热商品的价格,计量单位为“元/百万千焦”。如采取其它供热计量单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换算。
第三条 供热价格属政府定价范畴,由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供热企业的主管部门(单位)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第四条 供热价格管理范围包括中央直属电厂、地方电厂和其它供热单位向社会供热(含供蒸气、热水)的出厂价格和供热公司的销售价格及价格行为。
第五条 制订、审批热力销售价格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有利于供热事业的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 要;
3、充分考虑热用户的承受能力,有利于促进扩大社会用热 需求;
4、有利于规范供热价格行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第二章 供热价格的管理权限、申报与审批 第六条凡热电联产供热机组的供热价格(包括出厂价格和 直接与用户的结算价格,下同)由省物价局审批。
第七条 专门从事供热企业(单位)的供热价格由省物价局 委托所在地市、州价格主管部门审批。
第八条专门从事供热企业(单位),若是只对一个固定用户供热,其供热价格可由双方按本《(暂行)办法》规定的作价原则和办法协商确定。出现价格纠纷时,由市、州价格主管部门组织协调。
第九条凡属新建投产的供热企业,应按本《(暂行)办法》的规定,向当地价格管理部门申报,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按本《(暂行)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价格或向上一级物价部门报批。
第十条 供热企业若提出调整价格申请,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按国家法律、法规正常经营情况下,价格不足以补偿简单再生产的;
2、政府给予补贴后仍有亏损的;
3、需合理补偿扩大再生产投资回报的,或满足国家政策规定需增加投入的。
第十一条 供热企业需要调整价格时,应向有管理权限的价格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在提出的申请报告中,必须附有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价格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第三章 热力价格的制定 第十二条 制定供热价格应遵循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收益、依法计入税金和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
第十三条 供热出厂价格由供热成本、供热利润和供热税金及附加组成。
第十四条 供热成本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合理损耗组成。
第十五条 供热生产成本项目包括燃料、购入电力费、生产用水、材料、工资、福利费、提取折旧、修理费和其他费用等。一般情况下,综合折旧费率按7%计提,大修理费按2.5%计提。正常情况下,在确定和调整某一热电联产企业的供热价格时,生产成本按省内同规模类型供热生产设施的平均成本确定。
第十六条 单独计算某一热电联产企业的供热生产成本时,应做好电、热产品成本的分摊。在热、电联产过程中,只为电力或只为热力一种产品生产服务的车间或部门,其成本应全部分配给电力或热力产品负担;为电力和热力两种产品共同服务的车间或部门,成本应按一定的方法、比例加以分配。具体方法如下:
1、变动费用部分,指热电厂为生产电力、热力直接耗用的燃料,应根据发电、供热实际耗用的标准煤量、厂用电量等经济指标为分配计算数据,按煤量的一定比例分摊。按供热厂用电量计算的燃料成本,应由热力成本负担,此项费用根据年度计划发电燃料单位成本或上月发电燃料实际单位成本乘以供热厂用电量计算,列入热力成本的“燃料费”项目。并以相同数额冲减发电耗用的燃料费。其计算公式为:
发电燃料费=实际燃料费总额×发电耗用标煤量/发电、供热耗用标煤量-供热厂用电耗用燃料费
供热燃料费=实际燃料费总额×供热耗用标煤量/发电、供热耗用标煤量+供热厂用电耗用燃料费 供热厂用电耗用燃料费=实际供热厂用电量×计划或实际发电燃料单位成本
2、固定费用部分:指热电厂除燃料费以外的其它各种费用。可采取分项目测算分摊比例的方法,即将耗用材料和折旧按直接对象分别计入,共用部分按电、热耗用标准煤量比例分摊计算。其余各项费用一律按电、热耗用标准煤量比例求得各自的分摊比例计算。其余各项费用一律按电、热耗用标准煤量比例求得各自的分摊数额。然后对以上部分分别按电、热产品加总,除以全部固定费用,即求出电、热产品固定费用各自的分摊比例,据此分摊各自应负担的固定费用。
第十七条 供热财务费用按下列公式计算:
财务费用=P×(1+r)n×r/[(1+r)n-1]-P/n+Q 其中:P―长期贷款余额,一般按总投资的80%计算,扣除已还贷后余额;
r―利率,按国家规定的长期贷款利息标准取值计算; n―长期贷款还款年限,一般按二十年取值计算。Q―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和其它可计入财务费用的部分。
如热电厂全部资产的财务费用已计入电价,则在计算热价时不再计算财务费用。
第十八条 供热利润,是指资本金回报,按资本金利润率计算,资本金利润率一般按不高于同期国家长期贷款利率4个百分点计算,近期暂按8%计算。资本金数额一般按热力总投资的20%计算。用计提的折旧偿还贷款本金。
第十九条 供热税金按国家规定的税率和计税方法计算。第二十条 供热公司(环节)的销售价格按供热成本、费用利润、税金计算。
第二十一条 售热量按用户受热量加上一定比例的供热损耗确定。
供热损耗率=(厂供热量―用户受热量)/厂供热量×100% 供热单位在对居民等用户供热中,将供热价格折算按供热面积和时间收取标准时,应将折算方法、取值和收取标准报市、州价格主管部门备查。
第二十二条 供热价格按其压力和温度不同,实行等级差价。第二十三条 供热单位对新增的用户可一次性收取开户费、用于适当弥补供热管网的建设资金。开户费由供热价格的批准部门审批。
第四章 供热价格的执行与监督
第二十四条 供热的计价和计量点必须在同一位置。
第二十五条 供热应鼓励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到户,减少中间环节。通过各居民居住区(楼)物业管理单位收取热费的,物业管理单位只能适当加收公共管网的损耗。
第二十六条 各供热单位和用户要签定供、用热合同,确定 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各供热单位要将执行国家定价的有关情况按年度报价格审批的主管部门备案。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对热价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查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二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解释权属湖北省物价局。
第二篇:湖北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
【文章标题】
湖北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
【所属行业】
基本法规
【所属类别】
地方规章
【发布单位】
湖北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2011-8-7 【实施日期】
1900-1-1 【效率属性】
有效
湖北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
2011-10-21 湖北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45号
《湖北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4月18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国生
2011年8月7日
湖北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价格调节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行为,增强政府价格调控能力,稳定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价格调节基金,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设立,通过多种方式筹集,用于调控价格、稳定市场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价格调节基金实行属地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负责本级价格调节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审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价格调节基金的主管机关,负责价格调节基金的计划安排;地方税务机关负责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解缴;财政部门负责价格调节基金的资金管理和监督;其他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价格调节基金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价格调节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
(一)纳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2%;
(二)实行政府价格管理的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因特殊价格政策形成的加价收入,车用天然气加价收入用于补贴支出后的结余部分;
(三)向社会征收部分;
(四)经省政府同意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五条向社会征收价格调节基金,按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的1%计征。其征收范围是:
(一)娱乐业;
(二)旅店业、饮食业;
(三)烟草、酒类、化妆品行业;
(四)成品油、电力、燃气、热力、通信等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
必要时,经省政府同意可以对磷矿石等资源性产品实行单独计征。
第六条价格调节基金由同级地方税务机关在征税时一同征收,并按规定缴入国库。
第七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经法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减缴、免缴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同时减缴、免缴价格调节基金。
第八条价格调节基金主要用于平抑粮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对生活困难群体的动态价格救助,以及重要商品储备等。
省人民政府应当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应对本省范围内跨行政区域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价格异常波动。
第九条使用价格调节基金,应当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重要商品价格形势的监测分析情况,商有关部门提出使用方案,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条价格调节基金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价格调节基金,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如实报告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价格调节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可结转下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侵占。
第十二条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价格调节基金征缴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价格调节基金的使用情况,并组织绩效评估。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价格调节基金使用单位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价格调节基金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终止拨款,并追回已拨付的资金;逾期仍不改正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下级人民政府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价格调节基金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对主要负责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挪用、截留、侵占价格调节基金的;
(二)对价格调节基金使用监督不力或者发现问题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违反规定擅自多征、减征、免征、缓征价格调节基金的。
第十七条本办法实施细则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省地方税务机关制定。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湖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湖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原国家计委、建设部制定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计价格〔1998〕181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789号)、《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3〕2676号)、《湖北省城市供水管理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22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了《湖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城市供水价格行为,完善城市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保障供水与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水事业持续发展,促进节约用水及合理配置水资源,根据原国家计委、建设部《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城市供水价格行为。
第三条 城市供水价格是指城市供水企业通过专业的工程设施和技术手段,将水源水进行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使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后加压供给用户的商品水价格。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供水价格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助价格主管部门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供水及其延伸服务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由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具体定价权限按《湖北省定价目录》和有关规定执行。
制定或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应按规定实行成本公开制度、成本监审制度、听证制度和公告制度。
第二章 水价分类与构成
第六条 城市供水实行分类水价。根据使用性质及用途,水价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特种用水三类。各类用水之间的比价关系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确定。
(一)居民生活用水是指居民住宅中居家生活的用水。包括部队、企事业单位的集体宿舍生活用水,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水、社会福利场所生活用水、宗教场所生活用水、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含用于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水,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用水。
(二)特种用水主要包括洗浴、洗车用水等,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确定。
(三)非居民生活用水是指上述用水以外的各种用水。
第七条 城市供水价格由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
(一)供水成本和费用的核算应遵循《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的有关规定。
(二)城市供水价格定价成本和费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核定,城市供水企业合理定员,可参照原建设部制定的《城镇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有关规定核定。
(三)城市供水价格包含的税金按国家税法规定核计。
(四)城市供水价格中的利润,按净资产利润率核定。
第八条 城市输水、配水环节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可计入成本,合理损耗按产销差率控制在以下范围:城市供水企业直接抄表到居民家庭用户比率在40%及以下的,其产销差率不得突破18%。城市供水企业直接抄表到居民家庭用户的比率在40%以上的,每提高5个百分点,其产销差率相应提高0.5个百分点。实际产销差率在控制范围内的,按实际计;超过控制范围的按控制线计。
第三章 水价的制定与调整
第九条 城市供水价格的制定与调整,应遵循“补偿成本、合理盈利、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经审核,城市供水企业正常经营连续三年出现亏损的,可以启动城市供水价格调整程序,合理疏导城市供水价格矛盾。
第十条 城市供水企业合理盈利水平按净资产利润率核定,具体依据下列原则:
(一)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高于8%。
(二)主要靠企业投资的,包括利用贷款、引进外资、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方式筹资建设供水设施的,还贷期间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12%。还贷期结束后,原则上按净资产收益率8-10%核定。
第十一条 居民生活用水在具备一户一表的条件下,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阶梯式计量水价分为三级,级差为1:1.5:3。阶梯水量由所在城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确定。
第十二条 积极推进非居民生活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在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具体加价标准由各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后,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 城市供水企业对暂未实现直接抄表到居民家庭用户的转供水单位或物业管理小区的供水,应实行供水趸售价格。趸售价格按居民生活用水价格4%-10%优惠,扣减部分应能弥补总表到分表的合理损耗。
第十四条 城市供水系统向乡镇延伸供水的,城市供水企业实行计量收费,原则上执行趸售价格,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同网同价。
第十五条 城市供水应逐步实行抄表到户、分表计量收费。各地应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快完成“一户一表”改造。供水企业因实施计量到户增加的改造、运营和维护费用,可计入供水成本。
第四章 水价申报与审批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供水企业可提出调价申请:
(一)按国家法律、法规正常经营,价格水平不足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
(二)政府给予补贴后仍有亏损或需要合理补偿扩大再生产投资的。
(三)进行水源建设及工艺和管网改造后,明显提高供水质量的。
第十七条 城市供水企业需要调整价格时,应向所在城市价格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调价申请报告应说明企业基本情况、近三年生产经营情况(包括收入、财务成本及其主要构成变化情况)、要求调整价格的具体意见及其理由、对下游各类用户的影响等。调价申报文件应同时报送同级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将相关意见函告价格主管部门,以供价格主管部门统筹考虑。
第十八条 价格主管部门受理调整供水价格申请,提出价格调整意见报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启动调价程序。
第十九条 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应按以下原则审批:
(一)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促进供水事业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体现水资源稀缺程度。
(三)有利于规范供水价格,健全供水企业成本约束机制。
(四)统筹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确保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用水,做好低收入家庭水费减免或补贴工作。
第五章 水价执行与监督
第二十条 同一城市中不同区域内的供水企业,允许执行不同水价,但主城区同类用户应执行同一价格。
第二十一条 混合用水应分表计量。未分表计量的,由供用水双方协商用水比例,执行分类水价。
第二十二条 随水费代征的污水处理费等按省有关文件及当地人民政府的具体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用户应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和水价标准按期交纳水费。对拖欠水费的,按供用水双方协议和合同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城市供水企业应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将各类水价、延伸服务价格、代收费标准、文件依据及价格投诉电话12358等进行公示。
第二十五条 提倡园林、环卫、绿化等市政公共设施利用再生水,因条件限制需使用自来水的,按实际用水量,由使用者支付费用。
消防救援取用水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各级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城市供水水质监管体系,加强水质管理,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城市供水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和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省物价局、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实施细则〉(暂行)通知》(鄂价能交〔2001〕339号)和《省物价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特种用水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环资〔2010〕251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湖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湖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小额贷款公司,是指在湖北省内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依法合规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缓解小企业和小额农业贷款难问题,促进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有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08〕6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小额贷款公司,是指在湖北省内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依法合规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市场定位在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原则开展业务。
第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得发行债券或彩票。
第六条
省政府金融办会同省工商局、湖北银监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公安厅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规范、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政府金融办。
第七条
县(市、区)政府负责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具体实施工作,拟定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方案,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申报的相关工作,承担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
县(市、区)政府是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处置的第一责任人,依法组织工商、银监、人行、公安等职能部门跟踪资金流向、打击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利贷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职能由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第二章
机构设立
第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来源应真实合法,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第一大股东(发起人)持股不超过20%,其他单个股东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第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应为××县(市、区)××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需符合法定人数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200名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第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第一大股东(发起人)原则上是管理规范、信用优良、实力雄厚的企业,净资产2000万元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近三年连续盈利。在当地县级政府的组织指导下,由第一大股东(发起人)为主协商确定小额贷款公司的其他股东。除上述条件外,第一大股东(发起人)和其他企业法人股东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无犯罪记录;
(三)企业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两连续盈利;
(五)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自然人股东应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要求,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第十一条
申请小额贷款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拟任人除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小额贷款公司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金融知识,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从事相关经济工作3年以上;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和经理应具备从事银行工作2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第十二条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向县(市、区)政府提出申请。申请人列入试点对象后,在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拟订小额贷款公司申请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书。内容应载明拟设立机构性质、组织形式、机构名称、业务范围、拟注册资本和住所,第一大股东(发起人)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拟任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简历、相关法律手续的履行情况,其他前期筹建工作;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应包括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未来业务发展规划和开业后金融风险分析;
(三)出资人承诺书。出资人应承诺自觉遵守国家、省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规定,遵守公司章程;保证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自我承担公司经营风险和法律责任;
(四)出资人协议书。股东之间关于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协议;
(五)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机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等方面的情况。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名册,内容包括法人股东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册地址、出资额、股份比例,及经过工商年检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自然人股东的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出资额、股份比例,及自然人股东的简历和身份证复印件等;
(六)除自然人以外出资人经审计的上一财务会计报告;
(七)章程草案(应将本管理办法中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写入章程);
(八)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九)律师中介机构出具小额贷款公司出资人关联情况的法律意见书;
(十)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
(十一)住所使用证明,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十二)审批机构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县(市、区)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申请材料应进行认真把关,对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信用状况、资金来源有无集资和借贷资金情况在当地媒体进行公示,并拟定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报方案,内容包括:
(一)县(市、区)政府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请书;
(二)县(市、区)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承担防范与处置责任的承诺书;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申请材料(即第十二条要求的材料)。
第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方案由县(市、区)政府报市(州)政府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后,报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审核。
第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同意后,持省政府金融办批复的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审核文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小额贷款公司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相关资料。
第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经营的业务为:
(一)办理各项小额贷款;
(二)其他经批准的业务。
第三章 运营要求
第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之间的权责关系,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十八条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融入资金的利率、期限由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协商确定,利率以同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加点确定。
小额贷款公司应向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领贷款卡。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融资信息及时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并应跟踪监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使用情况。
第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切实加强贷款管理。
第二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
第二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按要求向公司股东、主管部门、向其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捐赠机构披露经中介机构审计合规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必要时应向社会披露。
第二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坚持“小额、分散”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尽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本公司股东发放贷款。
第二十三条
未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行政区域经营。
第二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目前为人民银行规定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有关贷款期限和贷款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均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依法协商确定,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报备政策的要求,按时准确真实地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报备。
第二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建立审慎规范的信贷资产分类制度和信贷资产损失准备制度以及与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相适应的资本补充制度,信贷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得低于100%。
第二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持续经营一年以上,可按《公司法》有关规定并报经批准,进行增资扩股。新增单个股东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指导和督促各级政府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动态监测系统,及时识别、预警和防范风险,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处置和防范风险。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建立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工商部门要做好准入把关,加强日常巡查和信用监管,强化检查,督促企业依法经营;各级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及时组织对小额贷款公司出现的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行为进行认定;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和资金流向的跟踪监测,认定高利贷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及时查处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自主选择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并委托存款银行代理支付结算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使用的票据凭证和汇票专用章比照村镇银行管理。县(市、区)政府可以委托该开户行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往来情况进行相应监督。
第二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季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报送资产负债表和其他相关统计信息资料。
第三十条
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按规定申请加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向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借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担保和贷款偿还等业务信息,合规查询和使用查询结果,并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严格遵守现金管理规定,合理使用现金,防止洗钱行为。
第三十二条
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向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加入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
第三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违反本办法规定,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有权依法依规采取警告、公示、风险提示、约见小额贷款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谈话、质询、责令停办业务、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从业资格等措施,督促其整改。经督促整改后拒不改正的,可以委托指定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独立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取消试点的依据。
第三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若有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由县级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查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追究公司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并报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取消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第五章 变更与中止
第三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须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1.变更名称。2.变更注册资本。3.变更住所。4.变更股东。
第三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解散:1.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2.股东大会决定解散;3.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5.人民法院依法宣布公司解散。小额贷款公司解散,依照《公司法》进行清算和注销。
第三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
第三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向银行业监管部门申请改造为村镇银行。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篇:湖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湖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鄂金办发[2008]1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做好我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08]61号)的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
湖北省工商局
中国银监会湖北监管局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湖北省公安厅
二〇〇八年九月八日
湖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省政府金融办
省工商局
湖北银监局
人行武汉分行
省公安厅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缓解小企业和小额农业贷款难问题,促进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有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08〕6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小额贷款公司,是指在湖北省内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依法合规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市场定位在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原则开展业务。
第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得发行债券或彩票。
第六条
省政府金融办会同省工商局、湖北银监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公安厅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规范、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政府金融办。
第七条
县(市、区)政府负责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具体实施工作,拟定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方案,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申报的相关工作,承担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
县(市、区)政府是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处置的第一责任人,依法组织工商、银监、人行、公安等职能部门跟踪资金流向、打击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利贷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3 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职能由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
第二章
机构设立
第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来源应真实合法,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第一大股东(发起人)持股不超过20%,其他单个股东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第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应为××县(市、区)××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需符合法定人数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200名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第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第一大股东(发起人)原则上是管理规范、信用优良、实力雄厚的企业,净资产2000万元以上且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近三年连续盈利。在当地县级政府的组织指导下,由第一大股东(发起人)为主协商确定小额贷款公司的其他股东。除上述条件外,第一大股东(发起人)和其他企业法人股东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无犯罪记录;
(三)企业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两连续盈利;
(五)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自然人股东应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要求,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第十一条 申请小额贷款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拟任人除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小额贷款公司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金融知识,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从事相关经济工作3年以上;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和经理应具备从事银行工作2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第十二条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向县(市、区)政府提出申请。申请人列入试点对象后,在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拟订小额贷款公司申请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书。内容应载明拟设立机构性质、组织形式、机构名称、业务范围、拟注册资本和住所,第一大股东(发起人)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拟任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简历、相关法律手续的履行情况,其他前期筹建工作;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应包括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未来业务发展规划和开业后金融风险分析;
(三)出资人承诺书。出资人应承诺自觉遵守国家、省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规定,遵守公司章程;保证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自我承担公司经营风险和法律责任;
(四)出资人协议书。股东之间关于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协议;
(五)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机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等方面的情况。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名册,内容包括法人股东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册地址、出资额、股份比例,及经过工商年检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 自然人股东的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出资额、股份比例,及自然人股东的简历和身份证复印件等;
(六)除自然人以外出资人经审计的上一财务会计报告;
(七)章程草案(应将本管理办法中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写入章程);
(八)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九)律师中介机构出具小额贷款公司出资人关联情况的法律意见书;
(十)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
(十一)住所使用证明,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十二)审批机构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县(市、区)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申请材料应进行认真把关,对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信用状况、资金来源有无集资和借贷资金情况在当地媒体进行公示,并拟定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报方案,内容包括:
(一)县(市、区)政府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请书;
(二)县(市、区)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承担防范与处置责任的承诺书;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申请材料(即第十二条要求的材料)。
第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方案由县(市、区)政府报市(州)政府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后,报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审核。
第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同意后,持省政府金融办批复的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审核文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小额贷款公司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相关资料。
第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经营的业务为:
(一)办理各项小额贷款;
(二)其他经批准的业务。
第三章
运营要求
第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之间的权责关系,8 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十八条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融入资金的利率、期限由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协商确定,利率以同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加点确定。
小额贷款公司应向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领贷款卡。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融资信息及时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并应跟踪监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使用情况。
第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切实加强贷款管理。
第二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
第二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按要求向公司股东、主管部门、向其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 9 捐赠机构披露经中介机构审计合规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必要时应向社会披露。
第二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坚持“小额、分散”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尽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本公司股东发放贷款。
第二十三条
未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行政区域经营。
第二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目前为人民银行规定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有关贷款期限和贷款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均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依法协商确定,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报备政策的要求,按时准确真实地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报备。
第二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建立审慎规范的信贷资产分类制度和信贷资产损失准备制度以及与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相适应的资本补充制度,信贷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得低于100%。
第二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持续经营一年以上,可按《公司法》有关规定并报经批准,进行增资扩股。新增单个股东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指导和督促各级政府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动态监测系统,及时识别、预警和防范风险,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处置和防范风险。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建立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工商部门要做好准入把关,加强日常巡查和信用监管,强化检查,督促企业依法经营;各级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及时组织对小额贷款公司出现的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行为进行认定;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和资金流向的跟踪监测,认定高利贷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及时查处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自主选择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并委托存款银行代理支付结算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使用的票据凭证和汇票专用章比照村镇 11 银行管理。县(市、区)政府可以委托该开户行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往来情况进行相应监督。
第二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季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报送资产负债表和其他相关统计信息资料。
第三十条
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按规定申请加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向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借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担保和贷款偿还等业务信息,合规查询和使用查询结果,并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严格遵守现金管理规定,合理使用现金,防止洗钱行为。
第三十二条
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向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加入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
第三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违反本办法规定,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有权依法依规采取警告、公示、风险提示、约见小额贷款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谈话、质询、责令停办业务、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从业资格等措施,督促其整改。经督促整改后拒不改正的,可以委托指定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独立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取消试点的依据。
第三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若有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由县级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查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追究公司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并报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取消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第五章
变更与中止
第三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须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1.变更名称。2.变更注册资本。3.变更住所。4.变更股东。
第三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解散:1.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2.股东大会决定解散;3.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5.人民法院依法宣布公司解散。小额贷款公司解散,依照《公司法》进行清算和注销。
第三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
第三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向银行业监管部门申请改造为村镇银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十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