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整合后的运行模式(五篇)

时间:2019-05-13 20:2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勤工助学整合后的运行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勤工助学整合后的运行模式》。

第一篇:勤工助学整合后的运行模式

勤工助学整合的原因

全校的勤工助学组织主要包括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治保部、楼委会、家教中心、爱心超市、报刊亭、大学生心理自助中心、学通社等,由于工作内容与指导老师的不同以及其他原因造成各个组织相对独立,缺乏凝聚性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互助,使得全校勤工助学工作不能统一安排,造成了许多不便,以下列举了几种原因:

1、全校勤工助学招聘较为混乱,没有统一的安排,使得全校勤工助学工作显得比较凌乱,未能体现全校勤工助学工作安排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2、3、重岗现象的大量出现。

各勤工助学组织的监督与考核存在很大的纰漏。由于每个勤工助学相对独立,而且有学生工作处不同科室分管,因缺少监督会导致虚报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现象。

4、各勤工助学组织之间的联系较少,这对于统筹全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很不利。例如服务之星评优工作等。

5、整个勤工助学组织形象的提升。

勤工助学整合后的管理模式(审计团)全校勤工助学组织(包括服务中心,家教中心,爱心超市,书报亭,楼委会,治保部,心理自助中心,学通社)整合后基本按以下模式运行:

1、保持各勤工助学组织的基本工作模式,具体工作方法不变。在人员招聘、工资管理、内部考核、大型活动四个方面由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协调。

2、由各勤工助学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审计团,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审计团定期开会,了解各组织工作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开会时间固定,可以一月一次,由老师主持会议。

3、人员招聘方面:由服务中心统一安排人员招聘(包括汇总各组织上报的所需人员数进行审核),统一张贴招聘通知,并由各组织选派代表组成督导组,对招聘过程进行监督,录取名单由服务中心进行审核后报老师批准后统一公示。

4、工资方面:每月由各勤工助学组织做好工资后交予服务中心汇总和审核(包括人员和工资数),然后交予资助管理中心。

5、内部考核:由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各部的考核,考核部独立于所有勤工助学组织之外,其部长直接对老师负责。

6、活动管理:各组织若举办校级活动,需由指导老师签字后到服务中心备案。任何活动必须在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的名义下进行。每年由勤工助学统一组织服务之星、服务标兵的评选活动。

第二篇:红十字会运行模式和管理

刀,并无善恶的属性,只是看谁来拿。好人拿倒就是切水果;

坏人手上就叫凶器。

下文可看看

[一种声音]王鼎公司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来龙去脉

xilei 发布于 2011-6-30 9:29:00

6月30日凌晨,商业红十字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王鼎公司副总李庆一对外宣布,原定于6月30日进行的新闻发布会因故取消,并发布新闻通稿《王鼎公司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来龙去脉》,详细解释了王鼎公司与商红会的关系:

1、商红会系王树民一手策划并申请成立;

2、为弥补商红会人员和经费不足,王树民创立王鼎——“王鼎”即为王树民的笔名;

3、中红博爱运营项目由王鼎策划;

4、王鼎与郭美美无关;

5、商红会十年探索,致力于解决公益组织的忧虑与困境。

商红会的通稿全文如下:

王鼎公司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来龙去脉

随着“郭美美事件”的深入,一些幕后的真相不断被网友扒出。一个注册仅10万元的公司身陷其中,不但参与运行了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所有项目,而且,该公司高层领导,公司创始人、大股东王树民和公司现任副总经理李庆一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领导成员名单中。引起了网民的猜测。

王鼎是谁?

北京王鼎市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鼎公司”)2001年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宣武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10万元人民币。成立初期,因其大股东和法定代表人王树民的笔名王鼎,故以其作为企业字号。在王树民的公开的个人履历中,其曾经担任过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综合应用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思维创新方面建树颇丰。据考证,其还于1984年创办了中国推销员函授学院,任教务长并编有《推销员的自我开发》和《广告学》。其后,其又用开办推销员函授学院赚来的钱创办了举国闻名的《诗人》杂志和《快乐报》。

王树民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

2000年,王树民策划了在大中型零售企业安装“顾客紧急救护系统”项目,为了实施该项目,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提出申请成立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并被批准成立。于是,聘请了王树民担任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兼职副会长。由于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没有任何拨款和资金支持。为了弥补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人员和经费不足的问题,王树民同志创办了北京王鼎市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开始探索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模式。

有资料显示,在10年的时间里,王鼎公司策划了多起据称在策划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前文提到的“顾客紧急救护系统”项目就是由大宝、通城等知名广告公司投资,安装在全国商业零售企业的营业场所,同时,由红十字会为商场培训2名急救员,急救箱内有多种急救物品,供顾客在遭受意外伤害时进行急救。据《北京晚报》报道,此活动在北京开展半年时间,救助各类伤者过万。

2002年,王鼎公司又和铁道部老科协合作,策划了在全国铁路火车站候车室的“公共吸烟亭”项目,由上海宽容广告公司出资在全国170个火车站的候车大厅修建了400多个吸烟亭,亭体开发为广告媒体,投资商因此获利颇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此项目为公共场所控制烟雾危害,保护非烟民不吸二手烟的有力措施。因此项目的成功实施,王鼎公司也从宽容广告公司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咨询费,但是与其智慧创造的价值相比,王树民认为自己得不偿失。据王自己说,他曾亲手扶持了若干位身家过亿的富翁。这些人目前现在仍然活跃在经济舞台上。

针对网上盛传的王鼎公司大股东兼法代表人王彦达实际是王树民的女儿的说法,王树民予以承认。

有网友称:郭美美其实就是王鼎公司的挂名总经理,王鼎公司发表声明称,本公司与郭美美没有任何关系。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网民质疑王鼎公司参与红十字会工作的动机是为商业目的。王鼎公司副总经理李庆一介绍,自从自己全面参与红十字会的有关工作以来,公司的业务再没有新的增长,许多老客户的流失导致公司咨询业务滑坡,致使公司连年亏损。

中红博爱公司浮出水平

随着郭美美事件的升级,中红博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浮出水面。从该公司的宣传材料和相关招聘信息,有网友发现,与郭美美在微博中第一次回应的相关内容高度相似。有记者甚至断言,郭美美事件,真相即将到来。

有资料显示,中红博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在实施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的全国红十字万站进社区项目。该项目以无动力房车为载体,在全国3万个社区建立红十字博爱服务站的方式为各级红十字会推广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和在社区开展便民服务。目前,该项目在北京、天津、青岛等地正在实施。2008年奥运会期间,设在奥运场馆周边的博爱服务站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日本NHK电视台还做了一期节目,称北京奥运会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是历届奥运会最有特色的。奥运会结束后,在奥运服务站提供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叶如陵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联合表彰。现在叶如陵老人仍然坚持在位于北京市西坝河西里的红十字社区博爱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据说,该项目建成后,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将会有3万个统一的社区红十字博爱服务站,将使全国1.5亿城市人口受益。有证据显示,该项目由王鼎公司策划。

公益事业市场化,任重道远

面对记者的采访,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王伟坦言:当前,中国红十字事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实力不强;二是专业化水平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缺少主打品牌;四是缺乏资源,相对于繁重的工作任务,人员和资金明显不足

其实,公益事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国外已有很成熟的体系和操作方法,就在国内也不泛成功的案例。比较著名的有全国公交系统的公共汽车候车亭就是典型的公益事业市场运作模式。纵观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十年来的苦苦探索,不难发现,其正是想通过市场化的途径解决王伟常务副会长的忧虑,化解我国公益组织面临的窘境。

[一种声音]揭秘商业红十字会运行模式和管理

xilei 发布于 2011-6-30 9:19:00

郭美美事件持续发酵,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信任危机,红十字下的商业红十字会更是陷入舆论**,并被记者调查出有3家关联公司与商红会关系密切。商业红十字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其运行模式和管理费方式如何?与红十字会是一种什么关系?

一、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性质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中国红十字会的活动需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确立的基本原则,同时,依照中国参加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人民政府对红十字会给予支持和资助,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红十字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有关的活动。

按照中国红十字法的规定,县级以上按行政区域建立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全国性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红十字会,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和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同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分会,需要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在两个行业设立红十字会组织,一个是商业系统,一个是铁道系统。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成立10年,但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获得法人资格。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第二章第八条,“全国性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红十字会。”但第十一条规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与中国商业联合会

尽管中国红十字会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属于上下级关系。但是,据《每日经济观察》的报道,商业红十字会是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成立的一个机构,中国红十字会对商业红十字会只有指导的权力,并没有直接管理的权力,人、财、物都不归中国红十字会管,而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负责。

中国红十字会发言人王汝鹏说,“对行业系统红十字会的管理,我们是一种指导性的关系,就是对行业系统红十字会干部的任免我们总会不参与,对它的工作经费我们也没有拨给,它的主管部门是商业联合会,我们主要是在业务上对它进行指导”。

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副秘书长李庆一说,目前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收支管理是参照商业联合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会长王树培审批,副会长兼秘书长孙莲负责执行。

李庆一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商红会自成立至2005年,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差旅费均由王鼎公司承担。该公司还派出多位工作人员负责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工作,工资由公司发放。

三、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经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第五章第二十条,“红十字会经费的主要来源:

(一)红十字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款物;

(三)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拨款”。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规定,县、地(市)、省级红十字会应将收缴会费的30%逐级上交上一级红十字会,70%留本级红十字会。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比照省级红十字会的比例和做法,向总会上交会费。这也就意味着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会费30%需要上交,自留70%。

另外,红十字会为开展救助工作,可以进行募捐活动。李庆一表示,尽管目前商业系统红十字会还未取得独立法人资格,但是按照红十字法和红十字会章程,可在商业系统内开展募捐工作。成立以来,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收到的捐款总额为100多万元。

根据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每年向红十字会理事会报告。红十字会的经费使用情况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人民政府的检查监督。并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红十字会的经费和财产。

没有注册就不是独立的法人资格,商红会就没有募捐账号。李庆一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商红会没有注册,所以借用了王鼎公司的账号。李庆一的另一身份正是王鼎公司副总经理。在另一场合接受新华网采访时,李庆一表示,商红会使用的账户是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出具证明,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开设的基本账户,主要用于开展募捐、收取会费等。

四、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是否进行商业活动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的解释,行业红十字会本身并不从事商业活动。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立足商业系统,传播人道主义和红十字精神,开展红十字宣传、救助和救护培训等工作,与中国红十字会也不存在募捐分成的问题。但是,据《每日经济新闻》调查显示,商业红十字会与诸多企业进行过合作,商业红十字会的主要负责人甚至就是企业的创始人或法人代表;与此同时,在如“博爱之窗”的活动中,商业红十字会有权统筹安排部分募集款项,且该活动与保险公司、广告公司亦产生了合作关系。

第三篇:法律运行模式新探

成天柱

〔广西工学院管理系,柳州,545006〕

摘要: 法律运行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成文法、观念法和现实法的动态变化构成法律运行的整体过程,其中观念法发挥着重要作用。观念法是立法的思想来源,是现实法存在的基础。本着三者的逻辑关系,本文构筑了新型的法律运行模式,并按照新的模式分析法律运行的理想状态和法律无法理想运行的原因。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控制和改善法律运行的简单思路。

关键词:法律运行 观念法 模式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法律失去运动,社会将会怎样?

“法律贵在运行,否则不如无法,这是法制的一条公理。法律无法运行那么即使它自身具有信用性,是善良的法律,在实践中也只能获得无信的名声。” 法律的目的不是存在,而是发挥作用,法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就是法律的运行过程,或者说是法律运动的过程。法律的运动过程一般是:社会生活的发展促使国家的管理者来制订相关的法律;国家机关通过立法程序直接制定或认可习惯规范而形成法律;经国家的权威颁布后,社会公民就按照法律的规定做事;国家管理者运用制裁方式来维护法律的权威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这样,法律就按照立法者的意图运行。在我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法律运行实际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国家按照“社会需求”“生产”法律,第二个过程是法律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人参与社会实际的活动中构成实际的法律秩序。在我们描述的法律运行过程中,如果国家颁布的所有法律均合乎善(good)的原则,同时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遵守的话,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完全的法治社会。满足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从,而公民所遵从的法律又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虽然理想的法律运行状态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通过研究法律运行的规律,寻求适当的方式来改善、控制法律运行,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却是有可能的。此种研究中我们根据法律运行中基本要素的逻辑关系构筑法律运行的框架结构,运用此种基本框架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基本概念界定。

在讨论法律运行时,首先界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法律运行。关于法律运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它理解为法律实施 ;二是把法律运行理解为包含法律实施和立法。我们认为就语言的角度考虑第一种用法就是不科学的。运行一般指事物的一种不断往复的运动过程,在这种运动中,事物不断发展。而法律实施仅仅指的是法律从颁布到实施的过程,包含执法和法律的适用以及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法律实施不能反映法律运行的全部。法律运行不但包括法律的实施,而且包括法律的制定过程。因为只有法律从制定到实施,从实施到制定,两个方面都包含,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只有法律往复的循环运动才可以说是法律的运行。

第二个问题是法律运行讨论中用到的特定用语。这些词语涉及到,我对法律运行状态的基本认识,所以这里先做一个交代。首先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法律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第二个,法律的制定是不是由立法者主观决定的,有没有其他的动力在主导立法者的意识。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回答不能。原因在于,任何社会,法律实际都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它必须借助于人。法律要得到人的遵守,必须有人的主观意识的间接作用,法律的作用才可能发挥。那么促使人去做合乎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什么呢?是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我把它叫做观念法。这种观念法不同于法律观念,它除去无法律行为人以外任何人都有的一种指导人为法律行为(合法)的观念。这种观念必须是表现为主体认为是法律规则的东西。对第二个问题我们也很清楚,立法者仅仅是表述法律,法律绝不是由立法人员主观决定的。主导他们立法意图的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直接地说是社会的人对法律的设立和变革的要求。我把这种社会上人对法律设立和变革要求也作为观念法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法主要是由于人们根据自己的第一种观念法指导实际的行为在社会中为法律行为而形成的。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为行为时,自然就会从各自的不同的认识感觉到法律的不足之处、法律的优越之处,形成对法律的评价。评价继续升华就自然形成了对法律设立和变革的要求,这就是第二种观念法的形成。为了便于详细的区分,可以把第二种观念法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对法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况的评价,诸如法律何处不合理,何处优越。第二种就是立法要求。这样完整的观念法就清晰了。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对法律的理解,一是对法律的评价,一是立法要求。

相对于观念法还有两个概念,成文法和实际法。所谓的成文法是指一切国家认为是法律的法律,包含制定法和国家认可为法律的习惯以及其他国家认可的学理等等。而实际法是指成文法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法律秩序。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关于“书本上的法律”(law in book)和“行动中的法律”(law in action)来理解成文法和实际法的概念。而对观念法,我们可以把它称为 law in mind。

二、法律运行的新模式

法律运行的整体过程就是成文法、观念法和实际法的法律形态转变过程。图解如下:

公布 认识理解

成文法 社会人 观念法1(对法律的理解)

(1)

(5)

(2)

实际法 观念法2(对法律的评价)

(3)

观念法3(立法的要求)

立法者(4)

上图所表示的就是我对法律运行过程的勾画的基本图。图主要反映了法律从成文法的颁布到社会人根据法律而具体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把文字变为活生生的法律实际的过程。图中的(1)表示社会人实际参与社会生活,这种参与是根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而去参与的,即根据观念法1。(2)表示在实际参与法律的过程中,主体的人对法律在实际社会所起的作用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

组成观念法2,即对法律实际效果的正面和负面的评价。(3)表示在实际参与法律实践的过程中,主体把对法律的负面的评价,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作出的理论上升,即产生立法的要求——观念法3;(4)表示实际的社会法律参与者,把观念法2和3反映到立法者那里,(包含立法者主动的了解);(5)表示立法者把观念法2和3经过法律技术处理后,通过重新制定和修改法律,使法律更合乎实际的需要。

理解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对三种观念法的理解。观念法1——人们对法律的理解――是一个很复杂的形成过程。首先,理解是和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密切联系的,没有认识,自然就没有理解,认识的水平同时决定着理解的水平。在此我把人的认识水平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文字根本没有认识能力,自然无法理解成文的法律;二是对文字有认识能力,但是理解能力只能是普通的理解,无法从法律精神的角度来理解法律;三是对文字和法律都有很好的了解,所以能够全面的理解法律。对第一个层次,我们说他对成文法没有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二种,是对成文法有相对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三个层次对法律有完全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对第一个层次的人参与法律实践,主要不是依据成文法律,而是道德伦理规则以及经过别人思想加工的法律;对第二层次的人,他们参与实际主要是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第三层次的人,则是完全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来参与社会生活的。

对观念法2,我们也需详细分析。对第一层次的人而言,他们的评价是直观的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使用标准评价,很难比较理智化的分析。譬如,一个完全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人,自己希望把家里的菜带到城市去卖,当到城市的时候,有人问他收各种费,他可能就会埋怨“国家怎么这样对待农民呢,要是什么费也不收多好啊”。这就是一种对法律的负面评价。对第二层次的人而言他们对法律会有比较理智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也受到了伦理道德的限制,很多是从实用和社会的角度考虑,同样是上边提到的卖菜的事,他可能就能够理解收受各种税费的合理性,但是当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有不合乎法律规定的情况,他可能就会说“法律对我们老百姓有用,对执法者却是要求不够,法律要是能够严格规定执法的程序就好了”。对第三层次的人,他们可能对法律的评价就是更深层次的了。同样说上边我们谈到的事,如果是一个法律专门人才,他可能就说“法律应该追求实效,应该注意对执法的监督和控制,不过再好的法律也是需要人执行的,这种情况只可能改善不可能完全杜绝的”。

对观念法3,他们同样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类似对法律的评价的不同。即,第一到第三层次的立法要求,和他的法律评价是相联系的,体现了不同的对法律的理解层次。认识了三个层次的观念法,也就基本了解了法律从书面到人再到社会的运行过程了。

社会中的法律如果按照上述描述的方式在运行,那就是我所设想的法律的完美运行状态。这种完美的运行方式,甚至可以解释法律的产生以及他的消亡。法律的产生按照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描述,是经济运行的要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是比较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较间接地来理解法律的产生。如果把这种分析直接化,我们可以说,法律的产生是社会人对社会的要求。而法律的灭亡也是社会人对社会的要求。虽然实际当中的法律有时是不合乎大部分社会人的要求的,特别是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法律是“恶法”,即从观念法2和3上升到立法者意志的时候,决定如何改变是立法者的权力,立法者不是根据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是根据少数享有实际权力的人的意志。不过这种恶法在当今已经变的越来越少,多数的国家政府都在考虑法律如何体现正义,如何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关于法律运行过程,最后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从观念法2和3上升到立法者意志,直到法律的产生的时间大概有多长。我们认为这种上升的过程决定于观念法表现出的立法要求的强度。如果立法要求很强,表示社会人对法律的实际运行效果很不满意,立法的紧迫性就较强,立法速度就会慢;相反,立法的速度就会慢。当然,从法律的特性分析,任何法律都存在一个立法要求强度的不断加大过程,最后导致法律的修改——没有永恒不变的法律。同样,无论这种立法要求有多强,法律的稳定性又要求,法律的制定必须维持自己适当的效力时间。

三、法律运行的合理控制。

理论是为实际服务的,没有实用性的理论是没有价值的理论,我们设计法律的运行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认识法律的运行过程和运行不能完美化的原因来控制法律。下面我们就从三个环节来分析:

第一个环节是从成文的法到观念法1。在这个环节的正确转化是法律正确运行的基本前提。如何正确转化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是社会人对法律的信仰问题。对认识和理解问题,我们在文第二部分已经说明了,这里我们主要要说的是法律信仰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法律如果给人的信任度高的话,人们才愿意去了解法律。人们能“理解”法律的“苦口婆心”,才能正确的去认识法律,也才会根据法律来行为。而这种法律的信仰又是建立在法律按照社会人的要求,能够适时的立、改、废的基础上。所以,控制好成文法到观念法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力进行一般文化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在立法、司法中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增强法律的合理性,严格执法,使人民信任社会会按照成文的法律运转,而不是让人民认为:立法的好坏和实际是没有关系的,再好的法律也没有用,因为执法不是按照法律而为的。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司法改革、提高执法水平的原因所在。

第二个环节是从观念法1到实际法的过程。好的法律有好的遵守,才能合乎法治社会的要求。控制好从观念法1到实际法是法律运行控制的关键。假设我们社会的人对法律都有很好的理解和高的法律信仰的话,我们控制这个环节的关键就只有两个:一是行为的偶然性问题,二是执法和司法问题。对第一个问题我们是讨论是比较多的,特别在刑法中关于犯罪的偶然性问题,我们这里只是照搬偶然性理论——人在好多的时候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可是实际的结果却和自己的本意相反。譬如过失杀

人问题,行为是违背人的本意的。即使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在犯罪时和犯罪后其认识的不同也体现了偶然性,如一时冲动去杀人,如果我们去探求其内心,也会发现犯罪人即使在犯罪的当时也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而情感战胜了理智,导致自己本来不愿意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多的,这里就不一一详述。当然偶然性问题属于不可控制的因素,我们认识到了,却无法控制,我们主要要控制的是第二个因素——执法和司法。法律的不合法执行和司法的不公正会导致人的行为变形。譬如,有人开车过收费站,本来此人按照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他会按照规定交纳100元的费,向执法人员要发票。可是如果他人不要发票只要交50的话,此人对法律的理解就会改变,他也会象别人一样不要发票而交50元。这样就会改变他对法律的信仰,在为其他行为的时候一样不按照法律本身的规定,在实际参与法律时,把法律变形。由此而产生的对法律的评价和立法的要求都变形,甚至在认识法律的时候即使自己有认识法律理解法律的相对能力,也不去主动认识理解,而是用伦理和自己的“社会经验”参与实际的法律实践。

第三个环节是从观念法2和3经过立法者的技术处理,变为成文法,完成法律运行的整个过程。显然这个过程和第二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观念法2和3是行为人按照法律规定实际参与社会生活,执法者也严格执法的情况下而得到的,立法者要做的仅仅是把这种不同的意见分类处理,加以技术化就可以转化 为成文法的。但是由于实际的情况不是如此,这样就对立法者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实际参与社会了解民意的能力,二是鉴别意见的能力,三是按照合理的立法程序立法。当不同的立法要求到了立法者的时候,立法者不是简单的去分类处理,而是到实际中去调查各种意见的形成原因,和实际反映的是法律本身的问题还是执法和司法的问题。进而鉴别各种意见,经过合法的程序来制定成文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合理控制法律运行归根结底是要控制执法者和守法者的观念。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无论设计如何合理,其最终的执行效果都取决于为有没有高素质人的执行。所以,改善法律运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加强文化教育和普法力度。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文字法律在法律渊源中是主流。成文法有明确的优点,却因为文字以及文字表述本身而变得难于为社会大多数人理解。在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国家已经采取了各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普法方面也力度很大。但是由于在普法的方式主要采取发放法律读本、广播宣读法律条文的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对公民的法律教育如同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一样,一味灌输是没有作用的。法律教育中必须采取适应需求的、能够调动被教育者兴趣的方式,譬如针对地方或者全国影响大的公民比较关心实际案件宣讲法律,通过电视等媒体宣传法律。其次,正确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评价,多渠道接收立法建议。任何评价主体都基于自身的价值观而评价,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评价实际就是改变公民的价值观。当前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际就是对公民价值观的一种改变,相信此类举措一定会起到改变公民法律价值观变化的结果;立法意见的收集应该是多渠道、常时期、系统化的。当前,对法律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法学家,来自普通公民的比较少,收集公民对执法者批评意见的途径多,收集对法律本身批评意见的途径则很少。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生活中,公民不是批评脱离实际的法律而是批评执法者和守法者。执法者为了减少自身的压力变相执行法律,守法者变相守法,执法者养成了“违法执法”的习性,守法者习惯了“违法守法”的方式。在收集立法意见的时间上,一般在法律制订前收集意见,立法完成后就万事大吉。立法机关对国家主要的法律没有一个系统的跟踪、反馈过程,仅在法律修改时将意见云集一起,对原有法律“大动干戈”,以此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存在,但是没有及时感触立法要求,等到法律不得不改时才改动,而不是在“不得不改”之前改动法律,使得法律权威性 降低,公民的法律信仰度下降。当然,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最难控制的,改变观念法是一项规模宏大、时间绵长的任务,其变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长时间努力才可以完成。但是,可以肯定关注人的观念、通过改变观念法来改善法律运行要比纯粹就制度改善制度更能促进法律的良势运行。

四、正确认识法律运行模式

我们在设计这种新的模式来分析法律的运行过程时,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基础理论仍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运行导致了法律的运动。只不过,我们是从更直接的层次来认识这种法律的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法律的运动,更好的服务社会。这种模式的提出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运动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深化和进一步的肯定。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控制观念法的三个层次是理论的核心,但是归根结底这种控制需要的是我们的法律教育和执法、司法的加强。

〔参考文献〕: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们出版社1997年版,页84。

沈宗灵:《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页340。

李龙:《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89。

成天柱:《观念法论》,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第2期,页38~40。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309——328。

由于分类本身是无法穷尽的的特性,相对实际而言我们在此做的这种分类很粗略,无法精确反映人的认识水平。

刘作翔先生在论述法律文化的深层结构包含的三个层次时将三个层次划分为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我们这里的分类类似于刘先生的论述。详细可以参阅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谢晖先生有关法律信仰问题有专门的论述,详细可参阅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和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any Law(or any legal system)is based on the operation of

l

aw.The whole legal process is formed through the movement and interaction among the three key elements: law in book, law in mind and law in action.And among which, the law in mi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t is the ideological source for any legislation and the cause for law in action.Through 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elements,this thesis(essay)will set out to:

-construct a new legal operational framework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for smooth legal operations and reasons for legal

breakdowns

-explore bet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s.〔Key words〕:The operation of law Law in mind Control

法律运行模式新探(第4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勤工助学

我给老师当助理

——我参加勤工助学的体验

不知不觉中我已度过了三年多的大学时光。同时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也干了三年。其中的感悟与收获,辛苦与成就,成长与进步,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

从2007年入学时,在勤工助学办公室郑重地递交了申请书开始,我也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我深深体会到大学生迫切需要锻炼,需要从扫地擦桌子做起。

一个青年的健康成长,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磨砺,去接受现实的锤炼。回首三年的助理经历,我最大的成功是做到了知难而进,最佳的业绩是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最多的收获是学会了吃苦、奉献,最深的感动是师生情谊。

一、最大的成功——知难而进

我总结出当助理面临三个难:融入环境难、开展工作难、坚持到底难。融入环境难。辅导员助理对于同学们来讲,是个新生事物,同学们对此持好奇观望态度。他们认为助理是个清洁工,只是帮老师打扫打扫卫生而已。记得有一次,在办公室里帮忙,有一位同学来找辅导员老师(老师正好刚出去)。我主动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而他却说:“我来找老师,见了老师再说吧!······”看着他那不信任的眼光,本来还满腔热情的我顿时变得很失望。

开展工作难。大学生思想活跃,多元化趋势很明显。在帮助老师传达工作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是希望从你这里得到更多的消息或者是照顾其本人,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全局。而助理的职责是不偏不倚地去贯彻落实。都想给点照顾,那如何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呢?

坚持到底难。作一名助理表面上看似轻轻松松,只是帮老师发通知或收材料的简单工作。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受窝囊气。同学们中间有的人积极主动,可也有拖拖拉拉的人。通知中午12点交的东西,有的人能拖到下午,甚至晚上。一来二去,催的急了,难免同学们误会。

就是这样磕磕绊绊下,通过自己的热情和勤快,逐渐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赖。

二、最佳的业绩——做好手头的每件事

通过三年的助理,我悟出了一点,当助理要想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不在与非得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也不在于你手中有无权利,而是在于你心里是否装着同学,是否能把手头的事做好,是否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记得大二那一年,学校组织助学贷款。由于我们是艰苦专业,家里经济困难的同学也特别多,那次申请助学贷款的人数达到了185。这是一个十分严肃而繁琐的工作,帮老师收各种材料,并进行审核。其中有许多材料不齐全的要求补。正值临近期末考试,大家都有考试压力,在这个时候通知大家补材料,难免有同学不太配合。各种闲言碎语也来了,我还是耐心地给大家解释,帮大家想办法,出主意。虽然这项工作一直持续了十七天,很辛苦,当时我都有点想哭,我也是一名学生,我也要考试呀!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参加马拉松比赛,本来跑不下来,可又必须要跑下来。这件事之后,有近200名同学认识了我,也了解了我。但是工作顺利完成才是最重要的。

三、最多的收获——吃苦,奉献

刚开始做助理时,是每天帮老师擦桌子、拖地。原来本认为是很简单的事,干起来才觉得特别枯燥乏味。想一想,帮我们打扫楼道和水房的阿姨们每天不都这样—认认真真地干么!

自己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为自己不悔付出呢!想到这些,自己对生活的的感悟也就更深了,也产生了一种心灵的满足感。

当上助理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吃苦奉献。原来认为肯流汗是吃苦奉献。现在的有些工作其实不然,当别人午睡的时候,咱在开会,当别人在打游戏,尽情玩的时候,咱在一个一个宿舍跑,当别人在吃饭时,咱在给同学们发通知。

但每当在校园内行走时,熟悉或不熟悉的同学热情主动的和自己打招呼时,当自己有困难,同学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时,真的感觉到了当助理的快乐,感觉到了同学们对自己努力的认可。

四、最深的感动——师生情谊

给老师当了三年的助理了。自己也有过疏忽,也犯过错误,甚至由于工作中受到了挫折后想甩挑子不干。可我的辅导老师总是耐心地和我谈心,也包容了我的一些“情绪化”的言辞和行为。三年过去了,我感觉和辅导员老师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之谊,有的感觉像朋友,像哥们。每当想到我的辅导老师,总有一股热流涌入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在勤工的岗位上不仅补贴了家庭,锻炼了能力,更多的收获是一份珍贵的师生之谊。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好的书本。三年来的勤工助学让我体验到了许多从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逐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三年勤工助学岗位的锻炼收获的不仅只是钱,更多的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练,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建立,使自己懂得了成功的征途永远是崎岖不平的。回首这三年的勤工助学之路,我想说:给老师当助理,回味无穷。

第五篇: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的感悟

————————————————————————————————————————————————————————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索。究竟应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和态度来面对生活,以怎样的行动去追寻生活的意义。当我怀着兴奋、好奇的心情,走入了自信而又张扬的大学校园后,期盼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此刻回想起一起走来的勤工助学日子,让我悟出了许多。

勤工俭学给了我一个尝试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果实,用奋斗创造财富的那份自豪与喜悦。在勤工俭学中我不仅获得了物质上的回报,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在社会上,一切都得从零做起,从底层做起。在勤工俭学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懂得了自己应该朝哪一个方向努力。我愿把勤工俭学当成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到了学院学生处工作,工作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更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虽然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做好每一份工作都少不了细心和耐心,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勤工俭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帮助自己能顺利完成学业,所以我们必须更好的处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在此期间,让我懂得了如何去调配自己的日常时间,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每学期都荣获了奖学金和被评为优秀学生助理、三好学生。有了这份工作,我学习也就变的塌实了,上课也认真了,生活也充实了。另外,勤工俭学也让我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我的能力,对以后的发展也是一个有益的体验。我想大学阶段本来就是一个自我能力不断提高、各方面不断完善的阶段,勤工俭学就是自我不断完善的一个有力途径。让你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培养了自我的人际交往能力。虽然过程是艰辛的,但得到的是美好的,将终生受益。

学院不仅为有困难的学生经济上提供了一种资助,而且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了重要引导。记得上学期有位老师给我们作了次生动的讲座,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其中有一点是讲“贫困就是财富”。大家应该也还有印象,那位老师谈了他的亲身经历,并且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逆境和顺境,总有痛苦和快乐,而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想法和态度。比如同样是半瓶水,乐观的人看到是已经满了一半,而悲观者看到的上还有一半空着。一个人认识自己最好的方法,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尽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你就会知道自己的价值。我喜欢看NBA,不是看完一场精彩的比赛就没有事了,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其中有一位球星说道:“我不投篮的话,那我的命中率就是零。”对于我们来说也一样,若不去尝试那你成功的概率也是零。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会生生不息。

寒风中孕育生命,逆境中勃发力量。在快要迷失的时候,勤工助学,指引了我的方向,勤工助学,宛如穿透寒冬的花香,好像穿过黑夜的光芒,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我相信选择勤工助学,就是选择战胜困难。放下自尊,穿过荆棘的丛林,踏过脚下的绊脚石,坦然的接受困难,微笑面对贫穷,积极的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去,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用成绩来换回自己的尊严和尊重。

可你是否想过,畏惧、退缩、胆怯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步,积极、勇敢、面对困难也是我们选择一步,面对困难我曾彷徨过,畏缩过,害怕会失去契机,担心会错过机遇。然而,最终我鼓起了十二分的勇气,使出浑身全部的力气,当我成功的选择后者时,踏过了这艰难而又难忘的一步,身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愉悦。我相信,认识这一步,把握这一步,才能走出风采年华。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也不可能永远饱受挫折,在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不平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因为一次小小的失利而怀恨在心,用毅力去闯破险阻的障碍,用自信与热情诠释追求的乐趣。

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应小心应对,我曾经希望有上帝的垂青和机缘的恩赐,希图寻求一份美好的职业,然而经过静静的思考后,终于发现自己才是人生的调色板,他需要你用自己的双手去勾勒,不论是尽情地涂鸦,还是随意地描绘,都将变成自己人生的答卷。至少不会留有空白和遗憾。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就要勇于放弃,若要前行,须放弃舒适与安逸。在劳动中寻求充实,在工作中得到发展。既不会有虚度光阴的遗憾,也不会有枉费次生的伤悲。我相信正因为有今天的任重道远,明天才有机会挽回生命长河的狂澜,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通过勤工俭学,一路走来,感言颇多,不论是经历、气质、品位,还是纷繁复杂的记忆,至少都溶入了我在象牙塔的日子,也是生命旅程随撷的一片碎零。用手劳动,用心思考,懂得了不能靠乞求上天的恩赐可以获得幸福,明白了不能靠一味地索取他人寻得了暂时生活的满足,我终于品尝出自己劳动果实所带来的甜蜜味道。作为一名平凡的学生我感到十分幸运,贫穷是我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因为它教我获得了独立,因为它让我经历了别人没有的艰辛,因为他让我丰富了别人不曾拥有的阅历,体会到了别人不曾享有的快乐。所以只要敢于面对,你就拥有了更多的坚强和成熟。

岁月悠悠,现在大三了,昔日如歌,我的大学生活如歌,透过曾经的辛劳与经历,我看到了此刻的成熟与收获。今天,我坐在一间略显空荡的教室里蓦然回想,在勤工助学的征程上,曾经的坎坷与挫折,曾经的自尊与失落,这一切在我眼里都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只要用勇气推开贫穷的窗门,让自信的双手去打拼,划过你写满忧郁的天空,勇敢的走入一个全新的生活。

最后感谢学院,感谢老师们,谢谢您们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

下载勤工助学整合后的运行模式(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勤工助学整合后的运行模式(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勤工助学

    勤工情 青春梦 XXX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XXX学院XXX专业的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勤工情,青春梦》 时光如驹,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不再是那个对大学生活无所适......

    勤工助学

    关于勤工助学证办理和勤工助学持证上岗的说明 勤工助学持证上岗在上个学期已经开始实施,但办理勤工助学证的学生并不是很多,持证上岗制度实行的不好,从本学期开始,将严格执行持......

    勤工助学

    能动系举行2011年度勤工助学表彰大会本报讯记者郝宇报道2012年12月21日下午12时40分,能动系勤工助学部在教学B414室举行了“2011年度勤工助学表彰大会”。能动系学生工作副主......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申请书范文2011年6月24日》 《勤工助学申请书范文》简介:我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084班的冯猛同学,来自广西的农村,自小家境就不是很好,上到了大学,生活 《勤工......

    环保民间组织的运行模式范文

    携手并进,共创绿色未来 ——浅谈环保NGO运行模式 乐清市绿色志愿者协会 张良好 随着粗放型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一些有志之士首先开始觉醒,并自发性地参......

    关于工业园区运行模式的思考

    关于我区工业园区运作模式的思考一、我区工业园区运作模式当前,国内工业园区的运作模式可以归纳为下列三种: 一是完全行政手段的运作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区( 市) 县政府不仅成......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运行模式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运行模式中外比较分析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运行模式中外比较分析[金融领域] 陈端能 董时珊 约4072 字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为更快、更好、更安全地发......

    浅谈学校营养餐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

    浅谈学校营养餐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 正安县土坪镇中心小学:谢杰 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打破了多年来农村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模式。以往教师一门心思只管教好书、育好人的理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