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20:2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

第一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目录

前言

一、深刻把握当前发展形势(一)立足现有基础(二)剖析存在问题(三)迎接机遇挑战

二、系统谋划未来发展蓝图(一)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发展目标

三、全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构建“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二)引导“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产业空间集聚(三)推动产业融合、协作互补、联动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

四、着力构建综合保障体系(一)制定一揽子基础认定政策(二)完善七项综合保障措施(三)探索若干个性发展策略(四)加强政策措施统筹协调

五、合力推进规划落地实施

前言

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北京市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定位,明确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宏伟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形势任务,立足于“全市一盘棋”,北京市创新提出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战略构想,将在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的发展基础上,统筹整合资源,着力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促进要素聚集与产业链分工协作,引导区县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推动全市文化创意氛围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头引领作用,促进古都北京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的保护和弘扬。

为科学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统筹指导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北京市各区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所划定的功能区,是规划期限内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等。

本规划期限为2014年至2020年。

一、深刻把握当前发展形势

(一)立足现有基础。

北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窗口,也是我国文化人才、文化设施、文化企业总部和文化产业资本最集中的地区,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雄厚基础和绝佳条件。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并形成了以30个市级集聚区为载体、带动区县集聚区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模式。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集聚初步形成。201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①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约2406.7亿元(2004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17.3%),占全市GDP比重为12.3%,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北京市自2006年起共认定了30个市级集聚区,涵盖了全市16个区县及文化创意产业9大领域。截至2013年底,30家市级集聚区内的742家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共实现收入140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14%;从业人员达到14.8万人,占全市比重14.1%。其中,CBD国际传媒产业集聚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集聚效应凸显,798艺术区等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通过集聚区建设,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分行业的空间集聚。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融合发展态势初显。依托市级集聚区和众多文化产业园区及示范基地建设,北京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业为主,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广告会展和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国内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体系,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了信息产业、新媒体产业等发展;文化与金融融合优化了产业融资环境,完善了金融服务功能;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3.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先后出台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同时,研究制定了税收优惠、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和支持影视动画、网络游戏等重点行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及保障措施,有力推动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

4.文化贸易大幅提升,国际交流成果丰硕。文化贸易成为北京市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亮点。2013年,北京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7%,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在国际交流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世界更加关注中国、关注北京,首都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相继举办了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图书节、北京国际设计周、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论坛、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等多项国际活动,成功入选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设计之都。在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大型综合性国际展会中,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也日益成为展会亮点。

①年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其中制造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

(二)剖析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具有国际影响力、体现“北京服务”、“北京创造”的文化产品不够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发展不协调,产业核心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区县产业定位有待优化。各区县基于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部分产业和项目存在同构性、同质化现象。三是政策空间载体有待夯实。集聚区集聚效应不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产业促进政策不到位,文化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四是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加强。文化资源和创意的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相关产业对于文化创意创新的认识不足,文化与科技、金融、制造业和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迎接机遇挑战。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优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环境。一系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全面统筹和推进文化产业及国有文化资产的发展工作,文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宏伟目标的提出,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北京市确立了“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新的战略任务,将通过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和引领发展态势日益明显,逐步夯实了产业政策空间载体的新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媒体、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渠道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出新兴文化业态和产品内容,大幅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加快了国有文化企业的结构性重组进程,培育了一大批小微文化创意企业,重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生态。目前,北京市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影视、广告会展等行业集群发展态势凸显,引导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为建设新的产业政策空间载体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4.国家、地区之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引领、走向世界提出了新挑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是与世界各国、国内其他地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窗口,既为北京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要素,有力推动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进程,也使北京面临着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巨大挑战和直接压力。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创新和创意作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间竞争更为激烈。同时,国内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且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北京市必须进一步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行业,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基础稳固、重点突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在全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持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二、系统谋划未来发展蓝图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坚持和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定位,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充分挖掘利用首都文化资源和优势,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切实加强产业协作与产业融合,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和带头引领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注入新的活力。

(二)规划原则。

1.一区多点、政策覆盖。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经验,采用“一区多点、政策覆盖”的空间发展模式,在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协作,完善区域分工,健全政策体系,形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产业融合、重点提升。促进科技、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产业新业态。促进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和商务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地位。促进传统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聚焦“3+3+X”重点产业领域,激发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传统行业活力,加快设计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成长,推动若干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以重点功能区、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带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提升。

3.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遵循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规律,在促进全市文化创意氛围的基础上,引导不同类型、不同环节、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向相关功能区集聚发展。坚持空间集约利用,鼓励功能区带动传统历史文化区域、工业遗址的有机更新和商务办公区域的文化转型发展,推动风貌提升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空间资源使用效率。

4.规划衔接、区域引导。加强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积极通过功能区建设带动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区县产业转型升级和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结合各区县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采取政策、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措施,引导各区县通过功能区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形成区县联动、合理分工、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功能区产业发展体系。

5.先行试点、循序渐进。依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各行业发展特点,挑选若干发展基础较好、政策示范条件成熟、试点意义重大的功能区或分片区予以重点支持,率先开展项目审批、财税支持、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政策先行先试,为功能区整体规划建设和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三)发展目标。

通过优化完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建设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打造推动产业要素集聚、服务平台建设及政策措施落地的政策空间载体,进一步引导区县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使功能区成为带动产业转型的示范、服务首都居民的窗口、展示人文北京的舞台、建设宜居城市的样板。

1.以功能区建设推动形成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集聚化的空间总体布局,进一步引导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推动区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到2020年,力争使功能区创造全市80%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培育发展一批原创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品牌影响大的文化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一批文化企业集聚度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中小微文化企业群落,形成一批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地标,引进和培养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创意、营销等高端人才。同时,通过功能区建设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功能调整优化和中心城区旧城改造,缓解核心区功能过分集聚引发的大城市病。明确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品质和文化内涵。优化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和人居生态环境,提升远郊区县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就业承载能力。推动形成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功能各异、区域错位发展的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

2.以功能区建设促进人才、技术等核心要素集聚融合,实现产业协作、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带动首都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功能区建设,进一步集聚文化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资源,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制造业、旅游、农业、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驱动北京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形成功能区与各区县及周边城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城市功能空间发展动力和文化建设品位,使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和带头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3.以功能区建设带动全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消费大幅增长,文化宜居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功能区建设,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品牌,进一步丰富文化消费市场,培育文化消费理念,引导文化消费意愿,激励文化消费行为。同时,以功能区建设为先导,推动社会资本投入北京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现文化传承,营造创意氛围,促进文化交流,将北京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创意城市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三、全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在涵盖30个市级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等政策空间的基础上,采用“一区多点、政策覆盖”的发展模式,紧扣北京市“3+3+X”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从产业门类、产业链环节和产业发展阶段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北京市各区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规划形成“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功能区空间发展格局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功能区产业支撑体系,着力建设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共计441.56平方公里。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空间发展格局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产业支撑体系

(一)构建“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核:是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空间载体的“中心城文化核”,涵盖了集聚文化创意产业高端环节的主要功能区。中心城文化核重点依托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极具优势的金融、总部资源,通过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传承北京城市历史文脉和老字号品牌文化,进一步发挥集聚融合、带头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升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空间带动能力,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全国文化产业的中枢。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推动北京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街区风貌的传承与复兴,切实做到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保护好中华文明的这张金名片,着力扩大北京文化、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一带:是指以中关村海淀园和石景山园为核心,向东延伸至朝阳电子城,向南延伸至丰台科技园、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和亦庄经济开发区的“文化科技融合带”,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密集、教育科研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带将重点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快动漫网游、新媒体、数字出版、设计服务等重点行业发展。未来将积极向顺义新城、亦庄新城拓展,为形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部发展带”注入新的文化创意活力。

两轴: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向,推进功能区点轴扩散、东进南拓,形成沿长安街延伸的东西轴和沿城市中轴线的南北轴。

东西轴是北京文化创造产业轴,西至动漫网游及数字内容功能区,东至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是北京充分利用创新和创意,面向世界创造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轴线。未来将紧紧依托通州新城城市副中心定位,促进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向通州新城拓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联动,加快通州原创艺术及工艺美术产业化。依托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扩大北京数字内容等产业规模,全面提升“北京创造”中文化创意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南北轴是北京文化服务产业轴,北至未来文化城功能区,南至创意设计服务功能区,是北京服务市民文化娱乐消费、服务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轴线。未来将加快响应城南行动计划,紧抓首都第二机场建设机遇,积极推动丰台、大兴(亦庄)的创意设计、新媒体服务等产业发展,带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北京服务”中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多中心:是以功能区和分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和文化内涵提升的重要节点。如天竺文化保税功能区、音乐产业功能区中的中国乐谷片区、影视产业功能区中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片区,以及文化休闲板块中的主题公园和历史文化景区等。

专栏1: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空间格局与上位规划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分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是“两轴两带多中心”,其中:

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

两带: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北京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其中:

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是首都“四个服务”职能的主要承载区,历史文化遗产分布的核心地,古都历史文化风貌的集中展示区,文化旅游和公共文化服务集中分布区,金融机构、总部企业聚集地,国家金融管理核心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是首都面向全国和世界的高端服务功能的重要承载区,是首都经济辐射力和控制力的主要支撑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集中地,是北京集中展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区域。

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平原地区,是首都战略发展的新空间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着力区,是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是承接产业、人口和城市功能转移的重要区域,是首都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和示范基地。

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部分,是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是沟域经济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建设的示范区,是构建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点地区,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市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两城两带”是指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受限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两带”目前尚未成形。

“六高”是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

“四新”是指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

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提出“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总体空间格局,充分顺承了上位规划的空间结构,并体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发展特点。其中:

“一核”是“中心城文化核”,是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两轴焦点和金融街高端产业功能区的所在地。

“一带”是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形成的独有产业空间布局,文化和科技的大部分产业均集中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并形成最具活力的文化、科技发展带,主要位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该带既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在空间上的体现,也是“六高四新”中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匹克中心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功能空间的串联。

“两轴”是在充分研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的基础上,顺承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两轴而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轴。

“多中心”则进一步与未来科技城、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形成了协调和呼应。

(二)引导“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产业空间集聚。

基于功能区空间发展格局,紧紧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发展规律,依托北京市已经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按照空间整合、产业集聚、功能拓展的原则,以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为纽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充分培育市场主体、综合建设服务平台,构建“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差异化、多层次、高效率、复合型的功能区产业支撑体系,统筹引导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及区内各产业有效集聚、有序发展。

1.文化科技融合主线。

文化科技融合主线贯穿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始终,是北京市实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主战场,也是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用及北京市科研资源与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和成果转化率的政策载体。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文化科技融合主线的主要载体,重点依托中关村海淀园,按照文化软件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增值电信服务、移动互联产业等产业空间集聚规律,形成专业化的楼宇、园区载体。同时,功能区还将推动首钢老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着力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融合新业态,促进搬迁后的首钢主厂区产业转型发展与空间改造升级。

动漫网游及数字内容功能区。以中关村东城园相关区域(原雍和园部分区域)和石景山园等为核心,重点推动东城园的数字内容产业和动漫网游运营、版权交易及衍生品授权等行业集聚,着力提升石景山园动漫网游研发、原创开发、设计制作等创新创意环节的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三间房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的动漫设计、影音配套等动漫产业细分行业发展,鼓励以中国传媒大学创业基地等为载体的动漫网游创业,建设动漫社区;强化中国动漫游戏城在展示交易、交互体验等领域的服务功能。功能区将按照不同产业链的分工特点和空间选择偏好,引导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空间集聚,并以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外包等形式加快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同时,文化科技融合主线着重强调文化与科技融合对科教资源、人才资源、资本供给的集聚能力,有效引导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空间联系、多点布局的科技文化孵化器,带动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转换,实现文化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和科技资源跨区域共享。

2.文化金融融合主线。

文化金融融合主线是北京市发挥全国金融机构总部优势,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带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的总平台和发动机。

文化金融融合功能区。以金融街片区为核心,着力引导大型金融机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为全国培育、创新和示范文化金融产品,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其主要任务是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信贷、担保、产权交易、投融资等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与文化创意产业加强联系、开展合作;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金融评估体系和信用体系等配套措施;建立文化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版权质押、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种文化金融服务方案;引导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金融资本聚集,构建支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着力引导以中关村东城园相关区域(原雍和园部分区域及东二环周边区域)为代表的国有资本总部密集区域发展,通过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形式,控股或参股组建混合所有制文化创意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国和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创意领军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创意要素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金融业和总部经济是城市中集聚程度最高的产业。文化金融融合主线遵循金融业发展规律,着力引导文化创意产业要素集聚,推动形成全国最强、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核心和总部集聚区,引导和服务相关功能区发展。

3.文化艺术板块。

文化艺术板块依托北京市艺术、人才和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遵循文化艺术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着力促进形成文化艺术上、中、下游产业链,提供艺术创作、展示与交流的产业化平台,通过重点建设天坛-天桥核心演艺功能区等区域,提升北京演艺中心地位,加快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推动全市文化艺术及时尚创意氛围提升。

天坛-天桥核心演艺功能区。依托北京南城传统演艺集聚区域,主要发展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业,重点支持优秀演出剧目创作、展演和特色剧场建设,加快培育演艺集团总部和文化艺术经纪代理、演出、版权服务、相关消费及衍生品等上下游产业链,加强演艺交流,形成北京市演艺文化中心和特色功能街区。

戏曲文化艺术功能区。依托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评剧院、北京京剧院等戏曲艺术、教育资源,基于园博园会址和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积极构建戏曲演艺、教育、展示、体验、衍生品等产业体系,开拓传统艺术传承推广的新形式。

798时尚创意功能区。在798、751等园区基础上,进一步向北、向东拓展发展空间,外溢文化艺术功能和要素,形成国内外现代艺术的汇聚交流中心和现代艺术创作中心。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艺术品交易,并推动向创意设计、文化艺术中介服务等产业发展,不断创新艺术工作室、艺术孵化器、创意工场、展览培训等新业态。

音乐产业功能区。遵循成熟的音乐产业链分工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着力引导中国唱片总公司创作园等区域发展音乐产业战略投资、版权保护与交易、音乐产品输出传播等重点环节;鼓励1919音乐文化产业基地探索音乐产业投融资创新,完善民营音乐产业领域的原创音乐孵化、音乐产品输出、音乐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等产业环节;提升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的音乐展演、行业交流和音乐创作功能;打造通州九棵树区域数字音乐全国中心地位,积极发展数字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与培训、音乐产品录制等产业环节;提升平谷中国乐谷和大兴钧天坊等郊区县乐器研发、制作、交易以及表演、培训等各环节发展水平,促进形成较为完整的音乐产业特色化发展链条。

4.传媒影视板块。

传媒影视板块主要依托北京国家传媒和影视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影视产品、渠道、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着力建设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等,进一步完善传媒影视产业改革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持措施,助力北京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信息传播枢纽城市和影视产品制作中心。

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依托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凤凰传媒等大型传媒机构,充分利用朝阳区丰富的商务办公用地、工业用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聚配套中小型传媒影视产业项目、制播企业、创意人才、投资基金、技术装备等要素,大力发展新闻业、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服务与传输、广告业,以及相关的软件业、网络服务、设计服务业、文化商务服务和高端设备制造业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形成功能区内空间上的有机联系和专业化园区网络体系,建设国际信息传媒中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挥区域功能优势,通过传媒产业辐射带动通州新城发展,加快通州原创艺术产业化步伐,提升文化设施水平和创意文化氛围,进一步支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影视产业功能区。重点建设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中影基地二期工程、制片人总部基地、影视产业孵化中心、辉煌百代数码影城等重点项目为依托,探索电影产业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新路径,着力提升电影剧本创作、拍摄、制作、交易及综合服务水平,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产业要素集聚、品牌活动集合、综合服务齐全的国际化影视城;通过建设中央新影集团影视产业创意园等重点项目,着力引导北影、新影集团厂区转型提升为我国电影行业的总部基地、战略投资运营中心和版权交易中心;支持中国北京星光电视节目制作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电视节目和相关产品外包,深化国有电台、电视台体制机制改革,丰富电视产业市场。进一步探索功能区多元化利用形式,促进文化旅游与影视产业融合发展。

新媒体产业功能区。以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为核心,着力开拓新媒体研发、运营、服务等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业态,形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培育与孵化基地;依托中关村电子城西区、北区和亦庄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雄厚的制造业实力,推动新媒体高端设备制造业发展,抢占移动新媒体时代硬件标准;依托垡头产业基地工业遗产资源,加快推动新媒体成果展示、数字内容创作和后台云服务等业态发展。通过新媒体产业发展,进一步创新数字内容形式,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5.出版发行板块。

出版发行板块依托北京出版业传统优势地位,通过集聚国内外原创作品、数字出版、绿色印刷等相关资源,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快传统印刷出版行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疏解淘汰传统高耗水、重污染印刷企业,进一步推动建设全球出版中心。

出版发行功能区。按照出版物性质、发行渠道和产业链环节,着力打造各环节空间集聚的专业化片区。以位于丰台区的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为重点,推动发展集数字出版创意策划、数字内容加工生产、数字出版平台运营等服务于一体的,面向互联网、移动网络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数字出版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出版基地;以位于西城区的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为依托,集聚民营出版企业总部,探索出版体制改革、优化出版资源配置、鼓励新媒体发展,打造中国出版业改革试验区;以朝内大街周边区域为重点,加快推动国有传统出版发行总部体制改革,进一步创新经营模式;推动建设位于朝阳区的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在创业孵化、人才培训、交易经纪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产业资源集聚;完善北京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的版权交易发行、出版文化展示等功能,建设北京出版物会展贸易产业中心;引导北京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和顺义雅昌印刷标准化(胶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基地等加强技术研发,推动出版印刷行业向绿色印刷转型升级,引领全国绿色印刷标准和印刷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功能区建设,集聚出版发行相关产业要素,重点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产业功能的融合发展,探索、引导和支持新形势下的版权保护和版权交易新模式。

6.设计服务板块。

设计服务板块依托北京设计之都的企业、人才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北京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创意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着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创意设计服务功能区。以北京设计之都大厦、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为核心,依托雄厚的工业设计基础和健全的产业孵化体系,加强以红星奖为代表的中国工业设计品牌建设,打造我国工业设计交流中心,引领提升“中国创造”、“北京创造”实力;鼓励中国(大兴)设计瑰谷建设,依托北京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旺盛的设计需求,重点提升机械设计、汽车设计、移动终端设计等高端制造业设计服务水平;依托北京(永外)时尚创意产业基地和大红门区域的服装纺织企业,引导其向服装设计、家居设计转型;依托展览路片区,强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助力北京宜居城市建设;引导中关村石景山园设计组团紧密结合文化科技融合趋势,发展以交互展示、虚拟现实应用等为代表的信息设计服务产业,以及消费电子设计、品牌设计、动漫设计等设计服务新业态。

功能区将强化对创意设计人才和机构的集聚能力,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设计版权保护力度,推进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建设,加快实现北京“设计之都”的宏伟蓝图。

7.文化交易板块。

文化交易板块依托北京市众多金融机构总部、博物馆资源和国家级文化贸易口岸、原创艺术基地及传统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以天竺文化保税功能区为重点载体,大力集聚国内外文化贸易企业、人才等要素,建设交易平台、文物艺术品监管库、物流体系等配套设施,助力北京建设亚太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天竺文化保税功能区。利用空港保税区政策优势,重点发展文化艺术品的仓储、物流、展示、交易等环节,推动建设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交易平台,同时为国际、国内文化生产、传播、贸易机构提供专属保税服务。

文化艺术品交易功能区。按照交易品类型和交易方式,重点发展美术馆-隆福寺高端艺术品交易区的高端文化艺术品拍卖、展示和鉴赏服务功能,塑造首都文化艺术品市场品牌和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品牌;提升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等历史文化区域的传统古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交易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区内艺术品经营商店规范、有序发展,建设特色艺术街区;鼓励通州宋庄区域加快原创艺术及工艺美术产业化步伐,建设服务于原创艺术及工艺美术品的展示和交易中心;鼓励以门头沟北京宝玉石文化博览交易中心为代表的郊区县相关区域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的大型文化艺术交易功能集中区。

8.会展活动板块。

会展活动板块依托国家级和北京市级大型会展设施、奥运场馆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体系、完善的配套设施服务能力,构建国家级的会展服务和文化体育新型城市功能区域,推动北京建设国际会展业中心城市。

会展服务功能区。立足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定位,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区区位优势,依托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这一北京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展馆基础设施资源,重点打造顺义国展产业园,同时加强与老国展、北京展览馆、农业展览馆的联动发展,着力提升北京会议展览服务水平,继承和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会展品牌,引导会展专业人才、资金、项目向功能区集聚,推动酒店、中介、商贸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会展服务中心。以筹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国际会议为契机,加快建设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支持并鼓励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国际会议,助力北京打造国际政治和文化交流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文化体育(会展)融合功能区。立足于奥运场馆和国家会议展览中心等设施,着力加强中外文化、体育交流,重点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与主题展览、文化演艺、民众参与体验等活动,构建文化体育多功能新型城市区域。

9.文化休闲板块。

文化休闲板块依托北京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旅游休闲资源,着力于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休闲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型文化休闲城市功能区域的建设,引导各类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北京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包括前门、大栅栏、王府井等老字号品牌聚集区域,规划以老字号溯源工程和年轻化工程为基础,加强老字号企业与文化企业的协作,引导建设各类老字号品牌保护、挖掘与弘扬推广的文化产业基地,形成集文化、商贸、旅游、制作、展示、消费于一体的重要城市文化功能区域。

未来文化城功能区。以建设国家大马戏院、北京魔术城、海

落新都市中心和昌平京北文化中心等为载体,满足北京市民更加多元、时尚的文化休闲生活,并为北京数字文化内容和技术提供展示平台,形成与未来科技城相呼应的北京未来文化城。

主题公园功能区。以北京国际旅游度假区、欢乐谷、世界公园等城市主题休闲娱乐区域为载体,大力推动以酒店业、演艺业等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拉动市民文化娱乐消费,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娱乐氛围。

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功能区①。依托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丰富的生态旅游休闲资源,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西山八大处文化景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云居寺文化景区、明十三陵文化景区、斋堂古村落古道、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等文化旅游景区和永定河生态文化新区、北京文化硅谷、古北水镇民俗文化体验区等重点项目为载体,整合开发文化休闲与娱乐的城市新型功能区域,以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动生态保护和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三)推动产业融合、协作互补、联动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

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原生动力,通过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和“功能”的纽带作用,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作、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头引领作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形成功能区内部、功能区之间、功能区与各区县及京津冀的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1.以功能区内部产业融合促进功能区空间品质提升。各功能区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形成关联互动的产业体系和沟通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大力完善与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具有垂直分工、水平分工和侧向关联的产业和设施,包括功能区内为生产、消费和文化休闲生活提供便利的配套产业,并提供多元化的办公空间和差异化的租金措施解决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鼓励功能区之间加强产业关联,针对共性问题和共性资源,积极构建产业统筹发展体系和协作机制,为功能区之间产业发展、公共平台建设预留足够的拓展空间。鼓励中小型园区融合发展,共同提升产业竞争力,最终形成各功能区内部空间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功能区之间联系便捷、策略呼应、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体系。

①因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功能区面积过大,且多涉及景区景点,并无明确四至边界,不利于产业用地集约利用和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整体投入产出强度的评价,故不划定该功能区的具体空间范围,仅列出重点景区、重大项目等。

2.以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促进功能区和北京市其它重点产业功能区联动发展。落实首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以文化科技融合主线为主要载体,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调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以文化金融融合主线为载体,推动功能区和金融街协调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重点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带动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及产业附加值,推动功能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首钢老工业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协调发展。通过融入文化要素,激活现有资源,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社会效益,推动功能区带动传统商务办公区域、商贸零售区域转型发展,打造创意社区。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和文化休闲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附加值,推动郊区县景区从旅游观光和门票经济向文化产业和综合效益转变,带动景区周边村庄的传统农业向“文旅农”融合的品牌农业、休闲农业转变。

3.以功能区建设推动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带动远郊区县文化功能提升,进一步凸显人文北京城市空间特色。积极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促进北京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的作用,在中心城区的功能区规划范围内,鼓励通过产业置换和孵化,疏散居住条件较差、人口密度较高的旧城胡同、城中村落、小商品批发市场等非首都核心功能区域,加快解决城市发展顽疾,进一步改善旧城风貌、提升旧城品质。鼓励对闲置、废弃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商业办公设施、城区废旧厂房等进行再开发。依托各区县产业特色优势,鼓励文化创意产业按照新城定位和产业链分工,有序向各区县转移集聚,并在新城内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文化娱乐综合体,进一步带动区县产业均衡、协调发展,增强新城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鼓励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生态涵养发展区旅游休闲品质。

4.以功能区建设助力京津冀区域协同,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具有统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基础。按照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定位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要求,遵循文化创意产业不同行业特点,鼓励出版发行功能区、文化艺术品交易功能区的设备制造、批发集散环节以及影视产业功能区部分外景基地转移至津冀地区更具土地及其他要素比较优势的区域。加强动漫网游及数字内容功能区、798时尚创意功能区、戏曲文化艺术功能区、音乐产业功能区、新媒体产业功能区、创意设计服务功能区、会展服务功能区与周边产业区域及其他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天竺文化保税功能区、奥林匹克公园文化体育(会展)融合功能区、北京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未来文化城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功能区等服务京津冀文化需求的能力。加快推进文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着力强化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文化金融融合功能区以及传媒影视、出版发行、设计服务、文化交易等板块的相关功能区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与各地文化园区、基地的产业链联系,引领带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专栏2:功能区建设带动区县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细分类别

四、着力构建综合保障体系

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性和不同功能区的产业定位与发展目标,规划构建“1+7+N”的功能区综合保障体系,即“一揽子基础认定政策,七项综合保障措施,若干个性发展策略”,协同应用法规、经济、行政三种调节手段,从政策扶持、措施保障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系统把握功能区建设所需的要素体系,引导和规范不同功能区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一揽子基础认定政策。

研究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内文化创意企业、人才、产品等一揽子认定政策,包括: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意企业认定标准,作为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租金补贴等财政支持措施的基础性依据;不同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小、微等不同类型企业的划定标准,为出台针对性的产业促进措施奠定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认定标准,为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创业补助、职称评定和户籍管理等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提供基础;文化创意产品、版权和项目的认定政策,为提供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无形资产评估服务提供基础。

(二)完善七项综合保障措施。

1.体制机制保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产业发展思路,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在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下,探索建立市级部门、区县政府、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等各类主体深度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管理运营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服务职能和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培育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意创新能力。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

进一步强化政府提供文化公共服务、建设文化服务设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职能,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规划、法规和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和功能区发展相关条例,完善功能区内投资核准、银行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各项扶持政策。降低文化创意产业准入门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审批流程、严控审批时限、公开审批标准、提高审批效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参与重大文化项目实施和功能区建设,允许投资人在功能区内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创意企业。破除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规划衔接、部门合作、产业联盟、技术共享、市场共建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加快培育、发展和规范功能区内相关行业协(商、学)会、中介组织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研究行业发展、制定共性标准、整合行业资源、协调行业利益、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产业要素聚集,提高产业运转效率,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人才队伍保障。

深入实施中央“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借鉴中关村高新技术人才扶持政策,研究建立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发展、有利于培养和引进世界顶级创意创新人才的工作机制,同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为文化创意产业高级人才提供保障。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创意领军人才、高层次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金融融合的资本型人才、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型人才,以及熟悉国际文化产业和贸易规则的外向型人才。推广人才“打包”引进模式,以领军人才带动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入驻功能区。进一步激发国有文化单位和非公文化企业的人才创新活力,通过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方式,研究探索产学研联动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步完善国有、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环境。支持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尤其是大中专毕业生在功能区内创新创业。

建立健全功能区文化创意人才的认定机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建立功能区文化创意人才信息资源库和综合保障服务平台。完善功能区内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及社会等各类奖励互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奖励体系,对各类人才的创作活动、学习深造、国际交流等进行奖励和资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院所转制企业、职业院校、普通本科高校和科研院所创办企业的股权激励政策,鼓励各类人才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作为股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3.财政税收保障。

引导市级统筹的文化创新发展专项(产业类)资金支持重点功能区建设,鼓励各功能区和所在区县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及实际情况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金。加强市、区两级文化创新发展资金的统筹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文化创意企业和重大项目按照各功能区产业定位布局落地。鼓励政府采购功能区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引领和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细分市场。

参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做法,积极争取出台功能区税收优惠试点政策。在规定期限内,对由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功能区内从事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文化企业,按国家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创意和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对其自用房产在规定期限内免征房产税。积极研究制定功能区内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文化创意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水、电、气等运营成本。

4.金融支持保障。

充分发挥首都金融机构总部优势,建立完善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促进功能区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积极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和信用评级制度,鼓励银行、信贷和担保机构建立专门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专营机构、特色支行和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增加版权质押、股权融资、信用担保、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多种促进功能区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融资品种,重点拓展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完善无形资产和收益权抵(质)押权登记公示制度,探索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等业务,进一步缓解文化企业、文化项目融资难题。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在功能区内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鼓励功能区内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优先安排功能区内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集合信托和集合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在功能区内率先探索金融机构选择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探索建立社会资本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创新型文化创意保险产品开发力度,提升保险服务水平,积极在功能区内开展业务。

加强国有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投资机构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领域、文化创意新兴业态和功能区的投资力度。加快建设北京市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充分利用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及相关专业性展会、交易会等平台,促进功能区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交易。

加大功能区内金融支持文化消费的力度。探索开展艺术品、工艺品资产托管,鼓励发展文化消费信贷。鼓励文化类电子商务平台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促进文化领域的信息消费。加强功能区内金融机构和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点建设和运营环境建设,完善银行卡刷卡消费环境,提升文化消费便利水平。

5.建设用地保障。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基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重点保障功能区内文化创意产业用地,优先安排文化创意产业重大项目用地计划指标。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参与旧城、旧工业区和城郊地区的产业升级改造,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探索利用工业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模式。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原有土地兴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符合城乡规划前提下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按划拨用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鼓励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新城建设,对于能够带动区县和功能区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重大项目,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严格监督文化意产业建设用地的开发管理,坚决禁止借文化之名进行房地产开发。

明确工业用地变更为文化创意产业用地的途径和政策措施,探索在北京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用地分类,并在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将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用地纳入城市空间专项规划。

6.对外合作保障。

紧紧抓住设计之都建设机遇,发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步伐。鼓励功能区和相关行业协会积极与国内外文化产业园区、相关机构开展合作,搭建产品服务贸易中介平台,举办投资贸易推介活动,承办国际文化节事活动,参加国内外相关文化节会。鼓励功能区企业出口产品和服务,落实“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服务出口实行营业税免税。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逐步将文化服务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对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文化服务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的相关规定,对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功能区文化创意企业为承担国家鼓励类文化产业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在政策规定范围和期限内,免征进口关税。积极支持功能区企业海外并购、境外投资,推进文化贸易投资的外汇管理和结算便利化。

积极推动国际化要素向功能区集聚,进一步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功能区为载体,加强与国内外创意城市、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交流,重点推进创意设计和相关行业在产业联动、版权保护、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加快吸引国内外知名设计和相关产业的企业、组织、大师、工作室在功能区内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功能区内文化创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国际文化创意类外包业务。鼓励功能区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加大对外投资,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创意企业,收购国际知名文化创意品牌。鼓励功能区内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和企业参与制定国家、国际标准,推动功能区内自主标准国际化。逐步建立以北京为重要节点的全球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体系。

着力推动天竺文化保税功能区建设,使之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重要窗口。推动天坛—天桥核心演艺功能区、戏曲文化艺术功能区、音乐产业功能区、文化艺术品交易功能区、会展服务功能区、奥林匹克公园文化体育(会展)融合功能区、未来文化城功能区承接国际文化创意节事、赛事,举办国际文化创意产品展演、展拍。努力将798时尚创意功能区、北京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功能区等建设成为具有首都文化发展特色的国际名片。鼓励符合条件的功能区建立海外园区。

7.公共服务保障。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文化科技融合主线、传媒影视板块、出版发行板块、设计服务板块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功能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公共设备使用、技术认证和指导等服务。加强文化艺术、文化交易、会展活动、文化休闲等板块的相关功能区中介服务平台与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功能空间的带动能力。

完善道路、市政等各项基础设施,加快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安排功能区内建设用地开发时序,优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功能区内外部交通设施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合理规划布局公租房建设用地,妥善解决功能区企业员工住房需求,促进职住平衡,进一步提升功能区交通、市政、环境、商务、生活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建设服务于功能区的文化公共设施和空间环境,加快营造功能区人文氛围,全力提升功能区文化品味。

(三)探索若干个性发展策略。

针对各功能区发展阶段的差异和产业定位的不同,结合各自发展基础与资源禀赋,分别利用财税、金融、人才、土地、对外交流等支持手段,研究制定若干有针对性的产业专项引导措施。鼓励各功能区总结自身发展经验,探索制定各具特色的功能区个性发展策略,通过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共同推动各功能区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

(四)加强政策措施统筹协调。

充分考虑文化创意产业门类的多样性和要素的复杂性,切实加强功能区之间各类政策措施的全局统筹与相互协调,实现对各功能区进行分区促进、分类指导,保证政策措施的合理制定、有序实施。以共性政策为主体,集中研究、统一制定;以个性策略为配套,先行先试、分步推行;两者有机结合,共同理顺功能区综合保障体系关系,避免政策措施的重复与冲突。明确功能区内部各片区享受同等政策措施,功能区之间突出政策区分度,以促进不同主导产业的集聚。探索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强化功能区之间的政策沟通与协作。

五、合力推进规划落地实施

全市各相关单位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本规划的实施管理,合力推进规划落实。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研究建立市级部门之间、市区两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推动解决功能区规划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发布功能区建设目标、年度计划和重点支持产业目录,率先建设功能区示范园区并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协调重大文化项目落地等。研究制定支持功能区建设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功能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各区县要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本区县的功能区规划建设工作,落实好各项决策部署。

第二篇: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08-5-2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各类创意人才荟萃。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十五”以来形成了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并呈现出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文艺演出、影视节目制作、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告会展、古玩及艺术品交易等传统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新兴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吸引相关文化机构和企业集群式发展。到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资产达到5140.3亿元,实现增加值700.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2%,营业总收入2793.6亿元,实现利润110亿元,上缴税金123.6亿元;按现价计算,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长14%,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确立。

当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首都城市所承担的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国内外市场对中国优秀文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北京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大动力。从国际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发展创意经济有利于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从国内看,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北京市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新北京,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都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各个文化行业中心市场功能建设尚不平衡,文化创意人才价值尚未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素质有待增强,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尚不够完善,由此造成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企业、驰名品牌还不多,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有待完善。正视不足和差距,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立足环渤海,面向国内外,把握战略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健全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强化首都功能定位,紧抓奥运发展机遇,通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扶持优势企业,打造驰名品牌,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北京的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影响力,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发展目标

2.“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主导力量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能力,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广告和会展中心、古玩和艺术品交易中心、设计创意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文化体育休闲中心。规划期内,预计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

(三)重点工作

3.“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着力做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营造良好环境,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人才发挥作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调整产业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建设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四是整合优质资源,培育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创意龙头企业;五是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北京特色的文化精品和知名品牌;六是精心运筹谋划,做好奥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为文艺演出、广告会展、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开辟新的空间;七是增强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体系;八是推进科技应用,促进高科技同文化内容的融合,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九是完善产业链,加强社会相关行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配套支撑;十是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建设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销网络。

三、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

(一)文艺演出

4.充分发挥北京地区现有演出场所功能,挖掘单位内部有条件的演出场所面向社会开放,精心打造特色演出场所。重点完善和发展“一街两边”文艺演出带,即充分利用长安街沿线及周边区域的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北京音乐厅、长安大戏院、保利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首都剧场等演出场所;扶持梨园剧场、老舍茶馆、湖广会馆、天桥乐茶园、正乙祠戏楼、广德楼戏园等场所的特色艺术演出;支持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朝阳公园、奥运村等场所的时尚演出;完善北京之夜剧场、崇文工人文化宫红剧场、朝阳剧场等场所的文化旅游演出,鼓励创办新颖的大型旅游文化演出。鼓励和支持城区特色剧场演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建演出场所。继续推进西单剧场、北京大马戏场、吉祥戏院、中国木偶剧院、中和戏院、广和剧场、双井剧场的重建、新建和改造项目;积极扶持区县专业剧场和营业性大型露天演出场所建设。开发利用郊区(县)演出剧场,巩固和提升周末演出场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郊区(县)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支持演出场所实行院线制改革和国际标准9001认证工作,组建剧院院线管理公司。

5.繁荣文艺创作,丰富首都舞台,继续大力弘扬京剧昆曲等民族特色艺术,积极发展各种艺术门类的剧目创作,提升交响乐、歌剧、芭蕾舞、话剧等艺术演出水平,鼓励流行音乐、现代歌舞、综艺表演等时尚演出;吸引海内外优秀文艺院团来京演出,支持各类国内艺术表演院团向海外拓展。重点扶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京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北方昆曲剧院等具有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鼓励和扶持艺术创作,推出一批优秀舞台剧目。

6.深化经营性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支持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做强做大。支持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建设“木偶城堡”大型室内主题乐园,探索在北京和全国进行连锁经营;支持中国杂技团建设北京大马戏场。积极推进其他艺术院团内部机制改革,增强活力,改善服务。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艺术院团共同发展,享受同等扶持政策。发挥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的作用,培育发展各类演出经纪机构,扶持10家以上综合文艺演出机构。建立城市演出协作网,健全票务连锁服务网络,改善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7.着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办好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北京国际音乐演出季暨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北京新年音乐会、“相约北京”等大型演出活动,提升文艺演出的国际化水平。办好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传承光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办好奥林匹克文化节。支持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火炬传递等大型文化活动。利用奥运契机,举办各类文化创意活动。支持创办“北京国际木偶艺术节”,加强优秀演出项目的海外推广,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

8.发挥资源优势,推进首都现代出版产业,重点发展出版物策划创意和市场交易,综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设立“北京新闻出版版权创意成果奖”,完善现有出版物评奖和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审读、评估、鉴定、监测体系和网络出版监测体系。继续实施国家和市级出版物出版工程,继续实施精品战略,着力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图书、报刊、音像等出版物品牌和知名出版企业,办好北京图书节、北京书市、北京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论坛、春秋两季国际版权展示会等品牌活动。支持办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创办“中国阅读节”。支持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转企改制,优化业务结构和发行平台,使其建设成为首都一流全国知名的出版集团。加快推进首都出版创意和国民阅读促进中心的建设,将其建成一流的出版创意产业聚集区、重要的国民阅读促进基地。到2010年,形成40家期发行量达到25万份以上的品牌报刊,实现发行行业销售收入300亿元。

9.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数字版权登记中心和版权资源中心、出版物信息处理和产业促进中心,重点建设国际版权贸易中心,构建发达的版权贸易和服务体系,推动版权输出和出版物出口。加强著作权立法和研究工作,实现出版管理和版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到2010年,实现输出版权数量翻一番的目标,提高民族作品在国际版权市场上的占有率。

10.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现代出版物流通系统,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出版物网上销售等新型业态,推动企业网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大力推进图书交易市场建设,构建完善的图书销售网络。加快推进北京图书大厦二期、中国文化遗产书店、北京图书音像文化城等网点建设;合理设置出版物发行网点,支持北京发行集团发展连锁经营业务,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加盟、特许等多种形式参与出版物连锁业务,支持城市地铁、邮政系统利用现有报刊零售网点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业务,鼓励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和网上书店。推进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建设。

11.支持印刷企业、复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鼓励发展数字印刷,大力发展包装装潢印刷、精品印刷、高档彩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规划建设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通州、顺义为外环,朝阳、海淀为内环的双环印刷复制产业带,建设北京印刷复制业信息管理系统,使北京成为重要的国际印刷复制中心。到2010年,北京印刷产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复制企业实现年产值5亿元。

(三)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

12.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内容产业,鼓励广播影视节目创作,推动生产制作和交易企业的聚集。重点建设以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为主的CBD广播影视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5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年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的大型影视制作企业,打造一批广播影视产业品牌。支持中国影视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广播影视节目创新,发挥电视剧在内容产业中的龙头作用,促进电影、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动画制作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做好广播影视精品展播展映活动。构建广播影视节目营销网络,促进和扩大广播影视节目交流交易。

13.着力提高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科技含量,推进广播影视制作、传输、播映、存储、交易及影视衍生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数字化。积极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拓展数字广播电视业务,扩大宽带数据业务市场份额,推进付费广播电视发展,建立和拓展从节目制作、播出到传输、分配的广播电视产业链。积极发展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户外大屏幕电视,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视频点播等新兴业务,鼓励影视制作经营机构制作和提供适合新兴媒体业务运营的节目和服务,培育和开发广播影视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市场。

14.支持北京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推动电影院线制公平竞争和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和农村数字院线。加快屏幕建设和影院数字化进程,推动多厅影院建设。到2010年,全市实现电影屏幕数比2006年翻一番,电影票房收入达到4亿元。

(四)动漫游戏研发制作

15.重点建设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由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石景山园、雍和园组成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北京)发展基地。支持石景山区规划建设数字娱乐体验、竞技中心区,支持海淀区、东城区规划建设动漫游戏研发销售区,支持大兴区建设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扶持通州区三辰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发展。推进北京歌华创意产业中心、北京电视台北京动画制作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

16.充分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研发和制作具有民族性、原创性的动漫游戏产品。重视和加强历史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关注手机游戏、电视游戏等新兴产品市场的开拓。推动企业开发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通用引擎技术。加快发展民族动漫游戏产业,到2010年,培育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大型动漫游戏企业,推动2至3家企业上市,推出游戏产品100种,年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

17.利用北京地区有线网络和众多主流门户网站资源,构建完备的互联网游戏运行平台,设立动漫游戏产业信息和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企业开发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智能化人机交互、分布式计算等关键技术。设立北京市优秀国产动漫作品奖和优秀民族原创游戏作品奖。

18.全面贯彻实施《关于加强北京市网络文化建设的意见》,加大对网络文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政策扶持,培育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网络文化企业。支持市属重点网站、市属新闻媒体网站和文化类优秀网站开辟新兴增值业务。利用商业网站的优势,扩大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发挥网络教育作用,推动建设学习型城市。引导风险投资、银行资本进入网络文化市场,探索国有文化资本投资网络平台的有效途径。支持互联网出版网站在国际国内证券市场上市融资。组织开展“网络文化精品”评奖活动。建立“北京市文化经典在线文库”。

(五)广告和会展

19.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会展业发展,重点建设奥运场馆会展区、新国际展览中心。支持利用既有文化设施举办展示陈列活动,充分发挥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首都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展览馆、全国农业展览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展示陈列功能。

20.培育标志性品牌会展,继续办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等展会,支持举办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北京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提升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北京广告博览会等精品文化会展,重点发展专业化、特色化会展。

坚持国际、国内会展并重,吸引国内外会展商在京举办会展,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申办国际组织的专业会议和展览。鼓励发展会展服务业,建立健全会展服务体系。到2010年,文化会展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经全球展览协会认证的名牌展览达到15个以上。

21.充分发挥广告媒体市场的优势,积极促进网络广告等新兴广告媒体的发展,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广告业企业资质认定”工作,扶持一批知名广告公司树立品牌,打造本地旗舰企业,全面提升广告业的整体水平。加大对广告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和管理,引导全社会重视公益广告事业。

(六)古玩和艺术品交易

22.重点建设北京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加快建设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区。以琉璃厂大街、南新华街为主体,建设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以小堡村为核心,规划建设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继续推进崇文区传统工艺美术基地、红桥市场等集聚区建设。支持办好中国古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支持行业组织或企业举办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展示及收藏高端论坛。

23.引导古玩艺术品拍卖企业规范运作。支持高端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做强做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行业附加值,打造驰名品牌。到2010年,争取将北京建设成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古玩艺术品交易额突破100亿元,争取达到120亿元,力争境外回流文物占全部拍卖品总量的20%左右。

24.扶持现代艺术品业发展,鼓励兴办艺术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当代艺术品市场。支持在王府井、西单、前门等繁华街区设立艺术品销售展示区。支持利用闲置厂房规划建设艺术集聚区,吸引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文化机构入驻。促进艺术品销售与家居装饰、文化旅游的结合,开拓艺术品新的消费市场。建立健全艺术品市场规范,规划市场交易行为,加强营销和税收管理。积极支持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和出口。

(七)设计创意

25.积极占据全国设计创意产业高端,重点发展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大力发展建筑环境设计、工程设计、平面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积极培育服饰设计、咨询策划,壮大设计创意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创意能力和水平,使北京成为创意之都、时尚之都、软件之都。

26.支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设计创意产业公共平台建设,打造软件产业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工业设计条件平台、平面设计支撑服务平台、数字版权保护平台。规划建设一批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促进设计资源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培育10个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和竞争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企业。重点建设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园、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百工坊工艺美术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促进一批有影响力的设计企业和机构聚集,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设计大师。

27.大力推进设计创意产业活动。创办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北京设计创意展,举办北京设计创意产业大会、2009世界设计大会。举办“中华民族服饰与奥运同行--迎奥运中式服装创新大赛”。利用跨国公司设计机构向中国转移设计外包业务,开展市场推广和设计交流活动。鼓励设计创意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展览、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和国际设计创意类奖项的评选。支持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设计创意产品的国际推广。

(八)文化旅游

28.大力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举办北京旅游文化商品节、北京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国民间手工艺展示陈列活动。设立旅游商品研发展示中心。支持旅游景区(点)将自有品牌注册商标。提升红桥、秀水街、潘家园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购物场所的文化品位,加强其文化旅游服务功能。

29.以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十三陵、周口店等世界级自然和文化遗产为核心,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增进游客的体验值。借助什刹海、国子监、孔庙、雍和宫、钟鼓楼等历史文化古迹,完善胡同游、民族风情游等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规划整治王府井、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天桥、古北口等传统文化旅游街区,使之成为北京民俗文化旅游胜地。

30.培育新型文化旅游集聚区。充分利用传统民居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完善什刹海、南锣鼓巷、南新仓、三里屯等一批体现保护历史文化与实现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社会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规划建设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等新型文化旅游区。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旅游功能,使之成为北京新兴文化旅游项目。

31.提升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旅游文化活动的文化品位。利用北京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开发新型文化旅游活动。促进跨行业、跨部门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

(九)文化体育休闲

32.利用首都体育资源优势,建立与首都经济相适应的体育市场体系。在重点区域建立体育商务中心区域和体育休闲产业中心区域。推动北京体育服务业、体育休闲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使体育健身和以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为支柱的体育服务业成为首都文化型经济中的新增长点,积极推进北京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建设。

33.规划建设体育产业集聚区,形成南北有大型体育主题公园、东西有特色体育健身园区的基本格局。重点扶持建设奥林匹克中心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潮白河水上休闲运动集聚区、五棵松球类健身运动集聚区、十三陵户外休闲运动集聚区、八大处网络体育集聚区。

34.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体育品牌赛事。重点扶持世界职业网球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世界乒乓球北京大奖赛、环北京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北京国际城市马拉松黄金赛等。加强与国际职业体育组织的合作,积极引进国际体育品牌赛事。

(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35.规划和建设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重点支持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中关村软件园等经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的集聚区,做好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到2010年,北京市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力争达到30个。充分调动区县积极性,积极引导区县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使集聚区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加快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保障措施

36.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发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决策研究,每年发布一批重点研究课题,面向社会招标。建立健全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增强调控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切实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

37.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关于深化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完善和全面执行《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实施办法》规定的各项政策,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创意企业。

38.全面落实文化经济政策。贯彻实施《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制订实施细则,完善配套政策。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制定完善分行业的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品出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创意人员,利用一切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

39.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支持。自2006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按照突出重点、形成亮点、兼顾一般、推动全局的原则,用足用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育一批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共性技术,扶持一批具有重要示范、引导、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

40.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市政府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资金规模5亿元,分3年投入。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公共设施工程,市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支持。鼓励和引导区县结合各自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充分调动区县积极性,形成市区共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41.利用存量房地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盘活现有产业园区和传统工业区存量房地资源,结合传统工业转型和产业结构提升,优化配置资源,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并积极配合做好房屋安全质量检测和维修,保证市政基础设施供给。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可利用的传统四合院区域、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存量房地资源转型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凡符合国家规定、属于本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经认定,原产权单位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保持不变,政府可暂不对划拨土地的经营行为征收土地收益。

42.大力扶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政策,加大对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新兴文化创意行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重点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建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43.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文化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对出口业绩突出的企业予以奖励。市政府在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对企业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过程中所发生的境外市场推广费用,经核定后给予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文化创意自主创新产品或服务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培育辐射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销网络体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在本市设立的具有一定规模和重大经济效益的文化创意企业总部,对其境外管理服务、研究开发、投资和资产处置所获得收益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财政资金予以支持;在规划新城内选址建设的,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44.切实加强文化法制工作。通过法定程序逐步将文化经济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研究制订《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管理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办法》、《北京市文物(古玩)流通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出版业、广播影视业的地方立法,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条件成熟时,研究制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条例》。深入开展文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守法经营和维护文化权益的自觉性。加强文化领域综合执法工作,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4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成果。研究制订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发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促进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实施和运用。搭建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保障并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合理、有效流通。鼓励公民以知识产权作为出资,依法创办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商标管理办法,定期编制和发布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著名商标名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46.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组织和中介机构、行业组织的作用。定期编制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文化经纪、文物及艺术品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其规范运作。围绕知识产权代理、技术研发、信息提供、信用担保、法律咨询等环节,健全社会化、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各类文化经纪人和经纪执业人员开展业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管理方面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自律性公约,协商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增强行业协会应对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与诉讼的整体联防能力。

47.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文化创意相关专业,重点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和经纪人才。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建立一批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在职培训,逐步建立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和奖励机制。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定期编制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目录,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聘用海内外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可参照《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予以奖励。上述人才中的京外人才,可按照我市相关政策申请办理调京或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国际交流。教育部门对文化创意人才海外培训、海外专家和大学生来京研习予以资助。人事部门对文化创意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留学人员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所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文化创意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优惠。

来源:北京怀柔区文化委员会2008年05月27日

第三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关于公开征集2009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公告

2009-5-8 18:40:33来源:中国动漫资源网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京财文[2006]2731号),结合《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征集2009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主体

在北京地区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研发、生产、服务的文化创意单位。

二、申报时间

2009年5月8日-5月28日

三、资助范围

1.文艺演出

2.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

3.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

4.动漫游戏研发制作

5.广告和会展

6.古玩和艺术品交易

7.设计创意

8.文化旅游

以上八个行业的重点支持方向详见《2009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

四、资助方式

1.贷款贴息

积极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对于符合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支持重点,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银行贷款并已开始支付利息的项

目,可申请贷款贴息。贴息资金以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有效借款合同及项目执行期内的有效付息凭证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核定贴息金额。

2.项目补贴

对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在推动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有重要引导作用的项目,在项目实施期内给予适量的补贴,申请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

3.奖励

对于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文化品牌、扩大市场规模、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项目,给予奖励。

五、申报条件

(一)申请补贴的项目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

2.项目原创性高,创新性强,知识产权明晰,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成长能力,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项目单位具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状况良好。

4.项目单位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

(二)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

应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8日期间获得贷款并已开始支付利息。

(三)申请奖励的项目

须在2007年、2008年内获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或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文化品牌、扩大市场规模、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项资金不予资助

1.知识产权有争议的。

2.项目单位因违法行为被执法部门依法处罚未满2年的。

3.项目单位违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

4.未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的。

5.已获得过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

6.应由政府其他资金支持的。

七、申报程序

1.项目申报单位于5月28日前向企业工商登记注册所在区县受理单位进行申报。市有关委办局负责本系统市级单位的项目申报受理。

2.区县或有关委办局受理申报材料,按照本公告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由各受理单位汇总整理并将所有材料于6月5日前统一报送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

3.受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市财政局评审中心组织专家对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库中,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资助方式和额度。

八、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单位应向受理单位提交纸质材料及电子文档。

(一)申请贷款贴息需提交的材料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申请报告》(加盖公章)(含电子版)(见附件2);

2.商业银行出具的利息支付凭据复印件(加盖银行章、单位财务印章);

3.项目单位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及银行出具的《借款凭证》、《还款凭证》复印件(加盖双方有效印鉴、单位财务印章);

4.商业银行出具的该笔贷款信贷记录情况证明原件(加盖银行章);

5.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6.项目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7.其他需补充的材料。

(二)申请项目补贴需提交的材料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补贴申请报告》(加盖公章)(含电

子版)(见附件3);

2.《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算明细表》(含电子版)(见附件4);

3.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4.2008审计报告及财务状况相关材料(加盖单位财务印章);

5.有自筹经费及配套资金来源的,须提供资金到位相关证明材料;

6.项目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7.其他相关文件及需要补充说明的材料。

(三)申请奖励需提交的材料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申请报告》(加盖公章)(含电子版)(见附件5);

2.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3.2008的完税证明复印件(加盖公章、单位财务印章);

4.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

5.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6.其他需补充的材料。

(四)项目申报单位如有社会融资需要并愿意参与社会推介,可提供项目社会融资推介声明,并填写《推介项目登记表》(含电子版)(见附件6);

(五)材料制作要求

1.项目申报材料应规范制作,封面应注明项目申报单位与项目全称;

2.全部材料按顺序排列,统一采用A4纸,使用胶订方式装订。申请报告题目用小二号加粗宋体,正文部分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3.纸质材料一式七份,并加盖单位公章,电子版材料需提供光盘一张。

九、受理单位

详见《2009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区县受理单位一览表》(见附件7)。

十、其它事项

1.项目申报单位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可通过首都之窗网站

()或北京文化创意网()下载相关表格资料。

2.申报咨询信箱:xmpsb@bjci.gov.cn

3.项目申报材料不予退回。

4.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公告负责解释。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

附件1:2009北京市文化创意产 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申报指南.doc(鼠标右键点击“目标另存为”选项下载)

附件2: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申请报告.doc

(鼠标右键点击“目标另存为”选项下载)

附件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项目补贴申请报告.doc

(鼠标右键点击“目标另存为”选项下载)

附件4: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申请报告.doc

(鼠标右键点击“目标另存为”选项下载)

附件5: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项目预算明细表.xls

(鼠标右键点击“目标另存为”选项下载)

附件6:关于参与社会融资推介的声明.doc

(鼠标右键点击“目标另存为”选项下载)

附件7:2009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区县受理单位一览表.doc

(鼠标右键点击“目标另存为”选项下载)

第四篇:平谷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平谷区“十二五”时期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平谷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的重要时期,是落实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加快发展现代化新城、聚集新产业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平谷区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平谷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平谷区特有文化的传播,特制定《平谷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本规划周期为2011—2015年,规划范围为平谷区行政区。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整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平谷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十一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和平谷区有关专项规划等。

第一章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所占比重偏低、发展相对缓慢。但是,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政府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总值稳步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为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超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稳步上升,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截止到2009年底,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11341.2万元,首次突破1亿大关,比2007年增长0.31个百分点;2009年资产总额为86273万元,与2007年相比年均增长18.4%;纳税总额为1233万元,与2007年相比年均增长5.8%。整体来看,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产值虽小,但发展空间很大。

(二)音乐产业的核心地位逐步显现,产业架构雏形基本建立。“十一五”时期,平谷区乐器制造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乐器制造企业数量占全区文化创意企业数量50%以上;乐器产品结构正在完善,品牌影响力正在形成;乐器制造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与音乐相关产业环节正在引进与发展。另外,文化旅游、奇石等其他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开拓进展,以音乐产业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架构雏形基本建立。

(三)部分产业空间集聚初步形成,规模效应即将开发。“十一五”时期,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在东高村镇形成了提琴产业聚集区,在王辛庄镇形成了奇石交易商业街,在黄松峪乡形成了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小规模聚集效应。在部分产业资源集聚和物理空间集聚的基础上,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即将得到开发。

(四)政府管理引导机制逐步完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到战略层次。

“十一五”后期,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正式建立,领导小组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建设逐步开展,政府管理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领导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日趋显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平谷重要产业之一进入到全面展开的阶段。

二、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五大优势

平谷作为首都五大生态涵养区之一,在产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区位条件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为平谷“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产业资源独具特色。

平谷区产业资源独特,拥有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提琴生产企业—华东乐器制造公司;平谷区平均每年生产提琴30万把,90%以上的产品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占有30%的份额;另外平谷区还拥有奇石、桃木工艺品和灯彩工艺品等产业资源,为音乐产业、奇石产业、民俗工艺品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二)文化资源积淀丰厚。

平谷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7000年上宅文化、5000年轩辕文化、2200年建置文化和1000年道教文化历史积淀,拥有上宅文化陈列馆、轩辕庙、丫髻山等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另外,平谷还拥有金海湖、飞龙谷、京东大峡谷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平谷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更为首都北京实现“历史名城”的功能定位提供了支持。

(三)产业品牌初具影响。

平谷区东高村镇2009年9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乐器协会授予“中国提琴产业基地”称号,这标志着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品牌已初步形成。另外平谷的桃文化和丫髻山等旅游景点,在全国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为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区位条件优越便利。

平谷区地处京津冀两市一省交界处,东临我国第三大集装箱—天津新港,西接我国第一大空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另外京平高速公路也已顺利开通,使平谷区成为连通京津两大空港和天津新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北京市四大物流基地之一的马坊物流基地建设逐步完善,为平谷区乐器、工艺品、桃文化产品等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五)产业发展正遇契机。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为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北京对平谷首都现代化新城区和首都生态涵养区的定位为平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行业政策的出台和市领导的高度关注为平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总之,平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正遇良好的契机。

三、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四大制约因素

虽然平谷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融资渠道缺乏、企业品牌影响力不够、政府促进力度不足四大制约因素,是平谷“十二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尚不到位,系统规划有待加强。

平谷区拥有独特的产业资源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和整合挖掘不够,优势没有体现;资源的管理部门不统一,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规划。另外土地资源缺乏,村民利益和传统观念束缚等原因使得平谷区丰富独特的资源不能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价值。

(二)信息流通尚不顺畅,融资渠道有待完善。

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在政府、企业之间流通不畅,政府不能及时掌握企业的变动情况,企业也不能及时获得政府的政策信息,企业和企业之间也缺乏及时有效的交流。平谷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和有效融资渠道,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宣传途径相对缺乏,品牌推广有待提高。

平谷区特色资源由于缺乏有效宣传,其影响力仅限于周边区域,对全国乃至世界尚未形成辐射力。在“十二五”时期,要推动平谷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平谷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政府部门尚需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宣传和推广力度。

(四)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促进力度有待加大。

与其他各区县相比,平谷区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投入不足,促进力度不够;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刚刚组建,机制还不完善;缺乏重点行业发展的促进政策和指导规划。在“十二五”时期,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和鼓励,完善政策保障体制。

第二章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及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立足首都现代化新城区和首都生态涵养区的城市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平谷区“人文平谷、科技平谷、绿色平谷”的发展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转变增长方式,集聚打造具备独特优势、具备鲜明形象、具备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促进平谷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原则

(一)特色引领原则。

深入挖掘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资源,提炼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强特色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力度,制定出切合平谷区实际、体现平谷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二)重点突破原则。

集中优势,争取在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吸引一批有创造力的人才,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发展若干有领导力的龙头企业。

(三)集群发展原则。

根据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不同特征,确定不同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投入,提高产业整体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可操作性原则。基于平谷区现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基础设施、较强的竞争力和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制定出在一定时间范围可以实现、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平谷区将紧抓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历史契机,将文化创意产业置于战略高度,加大投入,重点发展。

1.在平谷区形成以音乐产业为龙头,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体系。通过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挖掘潜在文化资源、引进新的文化资源,将平谷区建设成以音乐产业为核心,奇石产业、书画报业艺术品产业、动漫影视产业等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体系。

2.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平谷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三大推力。加大传统产业向新兴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继房地产和物流之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三大推动力量。

(二)具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各项指标取得长足发展,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创意人才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平谷的支柱产业之一。

1.1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建立资源配置合理、功能协调、分布相对集中、辐射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在“十二五”时期,建立1个以音乐为基础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2.1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十二五”时期,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多倍数增长,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突破10亿,占全区GDP比重超过5%,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平谷区支柱产业之一。

3.20家龙头企业数量。扶持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品牌,以龙头企业带动重点产业发展。到2015年,年收入2000万以上的企业数量超过20家。

4.100个高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紧缺人才缓解,学历结构提升,到2015年,音乐、奇石、书画、工艺品制作、高科技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创意人才达到100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超过 1万。

四、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平谷区要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坚持“合理布局、开拓创新、规模聚集、品牌营造”的发展思路,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创意活动、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创新,将平谷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名区。

(一)发展“一主导三优势三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

1.全力发展一个主导产业,打造国际品牌。全面发展一个主导产业—音乐产业,发挥基础优势、挖掘产业价值、营造音乐产业环境、完善配套服务,将主导产业打造成国际品牌。

2.大力发展三个优势产业,塑造全国品牌。大力发展奇石产业、中国书画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三个优势产业,合理利用和整合资源、创新开发新资源,将优势产业打造成全国品牌。

3.加快发展三个潜力产业,建立首都品牌。加快发展民俗工艺品产业、影视产业、动漫产业三个潜力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发掘新兴机会,将潜力产业打造成首都品牌。

(二)建设以“中国乐谷”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园区。

1.打造“中国乐谷”。建立集乐器设计制作交易、音乐文化创作与推广、音乐文化交流与培训、音乐文化衍生品开发、音乐信息化中心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音乐产业园区,成为平谷首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2.建立“京东奇石文化园”。建立以奇石交易为主,集奇石展览、奇石观赏、奇石体验、奇石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京东奇石文化园,打造成北方最大的奇石交易展示中心。

3.建设“京东书画艺苑”。建立以中国书法和绘画创作为核心,集中国书画艺术品交易、展览、书画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京东书画艺苑,打造成独具平谷特色的艺术园区。

(三)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文化品牌活动。

1.打造“四季节庆”文化系列品牌活动。以季度为标准,举办不同主题的节庆活动。春季以“桃花”为主题,夏季以“音乐”为主题,秋季以“艺术”为主题,冬季以“奇石”为主题,开展主题系列文化活动,使文化节庆成为提升平谷区文化形象、推动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以音乐为核心举办大型赛事和颁奖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全国性的大型音乐赛事和音乐颁奖活动,提升平谷区在音乐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确定平谷区在音乐领域的主导地位。

(四)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联的其他产业。

1.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业的融合,发展“创意教育业”。以音乐产业为主导,加强音乐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引进,完善音乐产业产业链的发展;加强“文化创意”对教育产业的渗透,实现创意文化进校园。

2.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将“文化创意”思想渗入农业领域,在农产品的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文化创意的植入,发展园林观赏游、农产品采摘游等文化旅游业,实现创意文化进园林。

3.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创意城市建设产业”。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房屋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家庭建设中,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实现创意文化进农村、进家庭。

第三章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发展领域

一、重点发展产业

(一)全力发展音乐主导产业,打造“中国乐谷”。

充分利用平谷区提琴制造产业的发展优势,对音乐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和挖掘,进一步延长和拓展产业链价值环节,倾力打造“中国乐谷”。其具备四大核心要素,即具备世界级的乐器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具备一流的创作和先进的数字音乐基地、具备丰富的音乐活动和多种形式的音乐演出场所、具备完善的音乐服务平台。

1.发挥基础优势,设立中国最大的乐器研发、制造和交易中心。(1)提高乐器研发能力,建立乐器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强乐器制造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在乐器制作领域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与北京乐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联系合作,推进乐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定期举办国际性的产品设计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优秀的乐器制作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建立中国最大的乐器研发中心。

(2)扩大乐器生产品种,提升乐器产品等级。大力发展二胡、贝司、吉他、黑管等其他形式的乐器产品,实现多品种的乐器生产;促进乐器产品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中高端乐器产品,提高乐器产品的综合质量;大力扶持具备规模优势、具备创新能力的乐器生产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龙头企业。

(3)规范乐器交易市场,建立乐器交易大厦。定期举行“中国乐器交易会”活动,扩大平谷乐器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成立乐器交易协会,对乐器交易市场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中国乐器展览展示交易大厦,使之成为国际乐器交易平台。

2.挖掘产业价值,成立最有影响力的原创和数字音乐基地。(1)鼓励音乐创作人聚集,成立音乐作品原创基地。为音乐人提供原创资金扶持、住房扶持、演出平台支持等,积极引进音乐创作人聚集;大力鼓励本土音乐文化企业研究、开发、创作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乐文化产品,使平谷区成为全国原创音乐的发源地。(2)引进龙头企业,建立数字音乐基地。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联合电信运营商龙头企业,鼓励其在平谷建立数字音乐基地;鼓励国内数字音乐领军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在平谷入驻,为数字音乐基地的建立提供支持;整合各种网络、设备和内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统一的音乐产品和服务研发支撑基地;建成集版权、内容、业务及自有门户、合作渠道支撑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支撑平台。

(3)成立音乐版权行业协会,健全音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民间机构成立或引进音乐版权行业协会,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利用软件开发数字音乐保护程序,建立版权保护中心;加强宣传,提高音乐创作人和普通民众的音乐版权保护意识;加强版权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音乐版权制度。

3.推进产业融合,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方位影响。

(1)发展音乐教育产业,建立音乐教育培训基地。积极引进资金,建立平谷音乐学院,设立音乐理论、作词作曲、演奏、演唱、乐器制作等多专业课程,成为中国音乐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加强与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国外音乐学院等国内外音乐院校合作,积极引进高等音乐院校分校落户平谷;成立音乐研究所,进行平谷区音乐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建立音乐教育培训协会,规范音乐培训市场,吸引大型音乐培训机构入驻;加强平谷青少年音乐宣传和教育,实施“音乐课程进学校,平谷乐器进家庭”的音乐教育产业发展策略。

(2)加强音乐产业与建筑产业融合,完善音乐风貌的建设。建设一个以音乐为内容的标志性建筑,如音乐墙或音乐钟塔,采用顶级的高科技设计,使之成为全国音乐产业发展的符号;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以小提琴等乐器为标志的指示路牌、路灯等,烘托平谷区的音乐文化氛围;在景点、文化创意产品的交易中心等人群密集场所设立各种形式的音乐建筑,完善平谷区音乐风貌的建设。

4.举办音乐活动,营造具备全球凝聚力的音乐环境。

(1)举办三大国际音乐节,树立国际音乐文化品牌。以平谷独特的乐器资源为依托,联合国内外知名音乐节主办机构,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的摇滚乐队,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摇滚音乐节”;以平谷独特的桃文化和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为依托,与国内外一流的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国际桃花音乐节”;以平谷城市的发展和提升为主旨,打造“绿谷城市音乐节”。

(2)举办大型音乐比赛和音乐评奖会等音乐活动。依托平谷独特的原创音乐氛围,邀请全国音乐创作人,与知名音乐大赛主办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全国原创音乐大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音乐评奖会和音乐颁奖活动,提升平谷区音乐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5.发展音乐旅游,建立最高端的音乐娱乐和音乐消费场所。(1)打造特色音乐消费街区。建立中国音乐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音乐珍品或音乐遗产的征集,对音乐印刷品、乐谱、乐器等进行收藏,向全国乃至世界进行中国音乐珍品的展示;建立引进乐器制作体验馆、明星体验馆等各种音乐体验场馆;建立引进音乐梦想屋、音乐互动社区等音乐互动场馆;引进国内外知名的KTV、酒吧、音乐咖啡屋等音乐娱乐机构;在平谷区形成“音乐展示—音乐体验—音乐互动”一体化的特色音乐消费街区。

(2)打造高端的音乐喷泉广场。将音乐喷泉广场塑造为“中国乐谷”的城市标志之一,建设成高端的户外演艺平台。将更多的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广场,建立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音乐喷泉、音乐雕塑等设施,推出大众性音乐活动。

(3)建设满足多层次多方位需求的音乐演出场所。完善现有音乐厅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音乐设备,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将现有音乐厅进行合理扩建,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室内音乐大厅;充分利用平谷区空置土地资源,将废弃工厂、旧影院、旧大厅等空闲场所改造成音乐演出场所,以满足全国各地音乐表演者多层次多方位的演出需求。

6.加强配套服务,建立首都最完善的音乐信息服务平台。(1)成立音乐产业协会,加强建设音乐产业信息监测平台。系统监测国内外音乐产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创办《中国音乐》期刊和《中国(北京)音乐产业白皮书》,为中国的音乐市场提供市场信息服务,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研究咨询和决策参考。

(2)鼓励组织音乐联盟,加大建立音乐产业品牌宣传平台。鼓励平谷区乐器生产龙头企业、音乐创作团体、演艺机构以及音乐产业协会成立音乐联盟组织;整合音乐文化基地的各种资源,与《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报》等中国音乐产业领先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音乐产业的全国影响力。

(3)设立音乐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音乐产业融资平台。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中2000万用作音乐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平谷区乐器研发、音乐制作、演出场所、音乐教育等音乐产业的发展;成立“中国音乐产业投资基金”,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为音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平台。

(4)建立中国音乐网站,完善音乐产业的服务和推广平台。在“中国乐谷”建立中国最权威最全面的音乐网站,开通音乐的版权交易板块,实现音乐作品的网上交易,为音乐创作者提供权威的版权保护;开通音乐排行榜板块,建立音乐作品的网上排名,为音乐消费者提供最全面的音乐服务;进行音乐活动、音乐项目等宣传,扩大平谷音乐产业的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

(二)大力发展三个优势产业,构建文化特色产业名区。充分发挥奇石产业、书画艺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三大产业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合理整合并利用资源,深入挖掘产业价值,扩大三大优势产业的全国品牌影响力,将平谷区构建成文化特色产业名区。

1.大力发展奇石产业,建立东北部地区规模最大奇石交易中心。(1)扩大“平谷奇石城”规模,加强奇石城宣传力度。政府通过资金支持、租房补贴等方式对入驻奇石城的商户进行扶持,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定期举办奇石沙龙、奇石展销会等活动,并通过媒体宣传、广告等方式扩大平谷奇石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加强奇石城的规模扩建,把平谷奇石城打造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华北地区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奇石交易中心。

(2)建造京东观赏石文化公园。在素有“中国奇石之乡”的王辛庄镇建造京东观赏石文化公园,以轩辕石和金海石为主,引进各地特色观赏石,打造各种奇石景观,建立奇石观赏区;开发奇石体验、奇石雕刻、奇石绘画项目,建立奇石体验区;增加专业人员对奇石文化的讲解和宣传以及奇石爱好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奇石交流区,形成以奇石观赏、体验和交流为一体的京东奇石文化园区。

(3)加强奇石与旅游结合,开发特色奇石旅游产品。建立以平谷奇石城为核心,包括“轩辕石开采中心—京东观赏石文化公园—平谷奇石城—金海石开采中心”的特色奇石旅游线路;加强奇石旅游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奇石手工艺品、奇石日常用品等,将奇石发展为特色奇石旅游产品。

(4)建立平谷奇石网络交易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在网络空间推出金海石、轩辕石等交易专场,吸引全国各地奇石爱好者网上交易,打造一个线上展览、评论、交易“展售一体”的商业化专业化的奇石网络交易平台。

(5)成立奇石相关行业协会。推动建立奇石行业协会、奇石鉴定协会、奇石收藏协会等相关协会,通过协会加强商户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对观赏石的艺术价值和价格进行权威鉴定,维护平谷区奇石市场流通秩序。

2.积极发展书画艺术产业,建立书画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园区。

(1)建立京东书画艺术创作聚集区。充分利用平谷区叶友良木版画院、陈克永山水画院、王蒙书屋等书画艺术资源和平谷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在雕窝村或其他适合区域积极引入全国山水、国画、书法等书画艺人入驻,在平谷区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书画艺术聚集区。

(2)加强书画艺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实施平谷书画艺术人才“走出去”和外地优秀书画人才“请进来”相结合的人才交流和引进策略,树立名家精品的品牌意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书画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保证书画艺术课程进校园;积极引进书画艺术经营管理人才,推动书画产业的良性发展。

(3)举办中国书画艺术展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书画艺术协会或艺术企业联合举办群众书画展和书画精品展活动,加大书画艺术的宣传推广。以全区书法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为主体,开展群众性的书画比赛活动;以全区书画名家作品为主体,举办书画精品展示活动。通过举办各种层次的活动,加强平谷区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的影响力。

3.全面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立首都最具特色京东文化旅游区(1)积极发展会展休闲旅游。利用平谷区独特的生态景观环境,积极发展以会议培训和休闲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和会议中心在上纸寨、峪口等地建立高端休闲会议场所,举办国内外知名会议培训活动,加强周边地区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发,完善配套设施,使平谷成为全国知名会展休闲旅游区。

(2)完善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进一步提升平谷区现有的历史文化旅游品质,开发以历史文化游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加强丫髻山、轩辕庙、上宅远古人类文化遗址联动,完善旅游设施,优化旅游环境。

(3)建设北部山区高端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平谷区北部郊区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休闲资源等资源优势,发展俱乐部旅游、度假旅游、康体旅游等高端旅游产业,将北部地区进行整体打造,建设独具平谷特色的北部高端旅游区。

(三)引导发展三个潜力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引导发展民俗工艺品产业、影视产业、动漫产业三大潜力产业,依据三大潜力产业的资源基础,深入挖掘产业链最具价值的核心环节,实施潜力产业专业化定位,促进平谷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

1.积极引导民俗工艺品产业发展,建立京东工艺品交易中心。积极引导桃木工艺、灯彩工艺、干花工艺、仿真植物工艺等民俗工艺品发展,将民俗工艺品发展为平谷旅游纪念品的主要形式之一;大力引进大型民俗工艺品制作企业,扩大民俗产品生产规模和品种;聚集民俗产品制作企业、民间工坊、经营商户等,建立京东民俗创意产品的展览交易中心;建立工艺品交易协会,负责平谷区工艺品的宣传、交易、鉴定、质量控制以及技术培训等,规范交易市场。

2.加快引导影视产业发展,成立京东影视拍摄与体验基地。利用平谷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山水峡谷风貌景观等优越条件,通过知名影片加大基地宣传,建立以武侠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基地;加强影视与休闲度假旅游的结合,引进影视编剧、导演等拍摄团队,以各地游客为主体,建立影视体验基地;加大政府投资及招商力度,推动与影视公司的合作项目开展。

3.鼓励引导动漫产业发展,打造京东动漫影视创作孵化基地。鼓励和引导平谷动漫产业向动漫影视创作领域发展,主要集中在动漫影视产品的创作、生产、出版和播放领域以及动漫影视衍生品的开发和生产领域;对于优秀的原创动漫影视作品,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重大项目和优秀企业落户平谷,使平谷发展为动漫影视创作孵化基地。

(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融合,建立创意农业示范区。1.大力发展观光果园产业,实现果园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高度融合。

充分挖掘平谷桃园、梨园、草莓园等特色果园资源,创新农产品采摘、特色果园观光等业务,大力发展以“观光采摘游”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对观光果园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渗透,提高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观光果园产业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2.积极发展风景园林产业,实现园林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高度融合。

充分利用和整合平谷区的古建园林资源,挖掘古建园林的文化价值,加强古建园林的设计和修缮工作;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的风景园林建设,实现传统园林产业和现代园林产业的高度融合,促进以“风景园林”为主题的工业勘探设计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风景园林产业成为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和着力点。

二、主要聚集区建设

产业聚集区是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十二五”时期,平谷区将实施“一核两园三基地”的重点聚集区建设工程,即重点打造一个核心园区、集中建设两个特色园区、培育建立三个产业基地。

(一)一个核心园区。中国乐谷。

规划范围:东高村镇,规划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

主要任务:进一步发展乐器制造产业,建立乐器研发、生产和交易中心,建立音乐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音乐创作、数字音乐,大力建设音乐广场、音乐大厅、音乐休闲娱乐街区、音乐旅游度假区等,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活动,建立音乐休闲娱乐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金融、餐饮、酒店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音乐配套服务区;加强与中国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大力发展音乐教育培训。

(二)两个特色产业园区。1.京东奇石文化园。

规划范围:以平谷奇石城为核心区,使用面积6000多平方米;另覆盖王辛庄镇北东古、西古、杨家会等浅山地带。

主要任务:将分散在王辛庄镇、山东庄镇等地的50多家商户迁至原梨花村生态园,以平谷金海石和轩辕石交易为主,吸引全国各地奇石交易商、书画艺术品交易商、旅游产品经营商户、各种工艺品经营商户聚集平谷奇石城,打造成“京东第一奇石城”;在平谷奇石城附近王辛庄地带,建立具备奇石观赏、奇石体验、奇石交流功能的奇石文化公园,与平谷奇石城相辅相成,共同在平谷区打造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京东观赏石文化公园。

2.京东书画艺苑。

规划范围:黄松峪乡雕窝村或其他有条件的区域。

主要任务:利用雕窝村自然山水景观,以雕窝村现已集聚的传统书画艺术家为引导,吸引更多的传统书画艺术创作者进驻雕窝村,为其提供优惠的创作和生活条件;在雕窝民俗村两侧构建以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室、中国书画艺术品展览展示为主要产业形态的艺术区,建立以中国传统书画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创作园区。

(三)三个产业发展基地。1.京东工艺品交易基地。规划范围:山东庄镇。

主要任务:将桃木工艺、彩灯工艺、干花工艺、仿真植物工艺、刺绣工艺等民俗工艺品发展为京东文化旅游产品,在山东庄镇建立文化旅游产品的展示和交易基地。进一步创新文化旅游产品的种类,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规模,将文化旅游产品展示交易基地建设成独具平谷特色的文化创意基地。

2.京东影视拍摄与体验基地。

规划范围:黄松峪飞龙谷或其他有条件的区域。

主要任务:利用黄松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优势,依托平谷飞龙影视基地的基础和影响力,重点建设影视拍摄、影楼写真拍摄、影视体验、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相结合的影视拍摄体验基地;建设高端的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和生活服务保障,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京东影视拍摄体验基地。

3.京东动漫影视创作孵化基地。规划范围:平谷城区。

主要任务:制定鼓励动漫产业发展的促进政策以及资金奖励办法,吸引中小动漫企业聚集;加强对动漫人才的引进,提供住房、入学等方面的支持;推进重大项目的实施和专项资金申请工作;加大技术支持平台、融资平台的建设力度。在平谷城区建立动漫影视创作孵化基地。

第四章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建设项目

产业重点项目是平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时期,平谷区将实施22个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1个,涉及平谷区重点发展产业及重大文化品牌活动等。

一、设施建设项目

(一)中国乐器交易大厦建设项目。

在东高村镇规划区域内新建中国乐器交易大厦。为平谷提琴、钢琴、民乐、铜管乐器等近30种乐器的生产商提供更广泛的交易场所,并吸引全国各地乐器交易商落户中国乐器交易大厦;建立乐器展厅,为各种代表性乐器提供展览展示的空间;完善各种商务配套服务,将中国乐器大厦建设成中国乐谷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二)数字音乐大厦建设项目。

在东高村镇规划区域内新建数字音乐大厦。吸引国内运营商龙头企业和国内大型的音乐制作公司、唱片公司、音乐工作室、演出机构和经纪公司等入驻;在大厦内建立音乐版权行业协会,规范音乐版权交易市场,将数字音乐大厦建设成中国乐谷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三)音乐喷泉广场建设项目。

在东高村镇规划区域的核心地段建立音乐喷泉广场。包括音乐雕塑、音乐喷泉为代表的中心区、KTV、酒吧、音乐咖啡屋为代表的音乐休闲区、自然音乐体验馆、音乐生活体验馆等在内的音乐体验区和音乐梦想屋、音乐互动社区、录音屋等在内的音乐互动区。使其成为中国乐谷最核心、最繁华的代表性建筑。

(四)平谷奇石城扩建项目。

将在平谷城区梨花村建立的“平谷奇石城”进行扩建。加强平谷奇石城的宣传和推广,积极引进商户,继续增加其建设面积,扩大平谷奇石城交易和展示的品种和规模,使平谷奇石城成为东北部地区最大的奇石交易场所。

(五)京东观赏石文化公园建设项目。

在王辛庄镇北东古、西古、杨家会等浅山地带规划建设奇石文化公园,开发奇石观赏、奇石开采体验、奇石文化交流三大功能区;大力挖掘平谷特色奇石景观、引进全国其他各地奇石景观,并加强奇石文化公园园林景观的设计,使奇石文化公园成为平谷主要的景点之一。

(六)京东书画艺苑的建设项目。

在黄松峪雕窝村建立中国书画艺苑。“十二五”时期,引进150名左右书画艺术家入驻雕窝村,完善艺术家创作和生活的环境,加强艺术创作工作室、艺术展览室的建设。

(七)民俗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

在山东庄镇建设民俗工艺品交流交易中心,将平谷区民俗手工艺品经营作坊和经营商店集中,为平谷民俗产品提供展示交易的场所。

二、活动建设项目

(一)“平谷桃花音乐节”等以桃花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活动。每年1—3月份,在音乐广场、音乐大厅等演出场所定期举办“平谷桃花音乐节”等桃花主题文化活动。将平谷的大桃文化、生态文化、绿色文化融入文化活动中,将“平谷桃花音乐节”等桃花主题文化活动打造成独具平谷特色的文化系列活动。

(二)“国际摇滚音乐节”等以音乐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活动。每年4—10月份,在“中国乐谷”音乐广场定期举行“国际摇滚音乐节”、“国际桃花音乐节”、“绿谷城市音乐节”等音乐主题文化活动。国际摇滚音乐节主要依托平谷乐器资源,以国内外知名摇滚乐队为主的音乐品牌活动,将“国际摇滚音乐节”等音乐活动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群众基础的平民文化活动系列。

(三)“京东书画艺术节”等以艺术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活动。每年8、9月份,在雕窝村书画艺术园或平谷奇石城定期举办“中国书画艺术节”等艺术主题文化品牌活动,开展书画与音乐组合、书画与奇石组合、书画与桃花组合、书画与农业组合、书画与服装组合等不同系列的书画艺术活动,打造成高端的精品文化活动系列。

(四)“京东奇石文化节”等以奇石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活动。每年11、12月份,在平谷奇石城或平谷奇石文化公园继续推进“平谷奇石节”等奇石主题文化活动,提高质量和层次、加大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扩大平谷奇石节的影响力和品牌度,将“平谷奇石节”等奇石文化活动打造成重要的商业节庆活动系列。

第五章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文化管理部门职能,加强制度保障

(一)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合会议制度。

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职能,对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由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探讨和协作推进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发挥龙头企业、园区以及相关协会的作用,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合力。

(二)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

由政府各相关部门联合音乐、奇石、书画艺术、文化旅游、民俗工艺品等行业专家共同组建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的把握、重大发展项目的决策和评估,保障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实施的正确性。

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健全政策保障

(一)实施重点行业“一业一策”。

对于平谷区重点发展的音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奇石产业、民俗工艺品制作产业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制定推动各个行业发展的促进政策。出台《平谷区“十二五”时期音乐产业发展促进办法》,侧重于对音乐产业乐器制造领域、音乐创作领域、音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制定《平谷区“十二五”时期奇石产业促进办法》,重点加强对奇石行业的聚集和奇石经营商户的管理;制定《平谷区“十二五”时期书画艺术品交易产业促进办法》,加强对中国书画艺术品交易的规范、管理和书画艺术人才的引进;制定《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办法》,重点支持具备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

(二)出台重点企业、项目的资金奖励政策。

制定《平谷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企业、重点项目的资金奖励办法》。对新引进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音乐等重点产业生产和服务的大中型文化企业和集团进行财政资金奖励;对具有创新能力、高科技的文化企业进行财政资金奖励;对具有平谷特色,已形成一定规模,能起到产业带动效应的重点文化项目和平谷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行贷款贴息支持。

三、拓展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

(一)设立3000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由政府出资,设立3000万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成果购买、项目资助、风险补贴、配套资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其中音乐产业设立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奇石、中国书画、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设立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民俗工艺品、影视、动漫三大潜力产业设立发展专项资金500万。

(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构建多元投资体系。

与全国优秀的投资公司合作,由政府出面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与PE和银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PE投融资通道和贷款通道,让更多的金融机构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完善吸引资金的相关政策,建立音乐产业投资基金,并积极开展跨区域资本运作,构建辐射全国的音乐资本平台。与此同时,通过政府引导,构建多方资金参与平谷奇石城建设项目。

四、培养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建立人才保障

(一)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创造性的贯彻和实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提出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推进高端理论人才、音乐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音乐创作和制作人才、基层文化人才、稀缺产业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发展,加大音乐产业人才、艺术创作人才的引进;建立健全基层、中层、高层和区、镇、乡、村多层次多等级的宣传人才队伍结构。

(二)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对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给予住房、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加强创意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由政府出面,聘请高校、龙头企业、国际机构的文化创意产业中高层管理者、专家进行讲座,对平谷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文化创意企业的带头人进行产业发展培训,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宣传、教育和辅导功能。

(三)建立文化创意人才数据库。

搜集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内不同层次专业人才,通过网络平台或组织招聘会的方式为平谷区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人才提供人才对接;搜集在艺术创作、文艺演出、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引进、奖励等方面的政策。

五、加强中介和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保障

(一)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三大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音乐产业信息监测平台;建立音乐产业品牌推广平台;建立音乐产业资金保障平台;建立重点项目转化平台,出台《平谷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实施措施》,积极引进国家、北京市的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和重大相关产业技术,为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提供产业化转换服务。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中介服务体系。

引进音乐产业协会、奇石产业协会、旅游产业协会和音乐产业发展联盟等中介服务机构;强化协会或联盟的职能,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企业准入条件、行业调研和行业发展规划;规范行业的市场经营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组建音乐产业集团公司,使平谷音乐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附件: 附件一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多点

“一核”:“中国乐谷”核心区。位于东高村镇,是音乐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多点”:多项产业分布点。王辛庄和山东庄镇发展奇石产业;平谷新城发展动漫产业;黄松峪乡雕窝村等地发展书画艺术品产业、飞龙谷等地发展影视产业;金海湖镇和大华山等地发展民俗工艺品产业;马昌营镇发展多元文化产业。

附件二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设阶段

平谷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目标,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1—2013年,利用三年的时间进行基础建设,打造区域品牌;第二个阶段是2014—2015年,利用两年的时间进行全面建设,打造首都品牌;第三个阶段是2016—2020年,利用五年的时间繁荣发展,打造中国品牌。

一、基础建设阶段(到2013年)

该阶段是政策出台、重点项目立项和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是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初见成效的重要时期。要加紧文化创意产业领导体制的建立;出台资金扶持、人才鼓励、规划指导等各方面的综合政策和重点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抓紧重点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着重乐器展览展示交易大厦、数字基地、音乐广场、奇石交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完善音乐、奇石、艺术品、旅游等行业的创利模式,争取到2013年,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突破3亿,占GDP比重有显著的提高。

二、全面建设阶段(到2015年)

该阶段是文化活动全面开展,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全面整合的阶段,是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地位基本确定的重要时期,基本完成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全面入驻,音乐市场、奇石和艺术品交易市场、旅游市场规模初步形成,在北京市产生一定的影响,品牌知名度显著提高。到2015年,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地位明显上升,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突破10亿,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平谷支柱产业之一。

三、繁荣发展阶段(到2020年)

该阶段是以音乐产业为主导,奇石、书画艺术品、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逐渐成熟,产业体系趋于完善,平谷区“中国乐谷”基本建成的重要时期,确立平谷文化创意产业全国品牌知名度,增强对周边地区影响力和辐射力。到2020年,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

第五篇: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2005 年 5 月颁布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 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依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两轴—两带—多中心”和 城市次区域划分的设想,遵循“优化城区、强化郊区”的原则,把全市从总体 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 四类区域。按照区县功能定位和北京市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要求,本文在整理 各区县“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归纳出四大功能区域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及重点区域。

一、首都功能核心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这个区域在产业 方面主要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实现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做出贡献。

(一)东城区

1.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建设王府 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和雍和科技园区;抓好东单、东内、南锣鼓巷、南新仓、美术精品、戏剧艺术等特色街建设。

2.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首都功能核心区优势,大力发展电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文化旅游、现代流通等行业。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和北京市文化产 业试点政策,以雍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

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数字内容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

1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融合发展。

3.产业布局:集中建设“三区”,抓好特色街区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1)“三区”: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雍和科技 园区。

完成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升级战略。以王府井大街和东安门大街、金 鱼胡同为主轴,带动周边街道的发展,以错位经营和功能互动,形成网络型街 区商业布局,将王府井建设成为集购物、旅游、餐饮、娱乐、文化休闲为一体 的国际知名商业街。

高标准建成东二环交通商务区。重点吸引能源、电信、文化旅游等总部企 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聚集。

积极筹建雍和科技园区。大力发展以动漫、网游、影音、出版为主的数字 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打造“北京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研发制作中心”,使之逐渐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引擎和区域科技创新基地。

(2)特色街区。

——东单精品街(银街)。与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形成差异互补,重 点发展服装专卖、美容保健、餐饮等行业,把银街建设成为彰显个性、时尚和 青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特色商业街。

——东内餐饮特色街(簋街)。将簋街建设成以餐饮业为主体,辅之以配 套的商业服务设施,集文化、餐饮、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具有“不夜街”特 点和大众化餐饮消费功能的饮食文化特色街。

——南锣鼓巷文化休闲街。结合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七色光儿童剧场 的文艺演出,营造南锣鼓巷地区胡同、四合院传统文化氛围,适度整治周 边环境。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挖掘南新仓粮仓古朴肃静的传统文化,将古老的 粮仓建设成酒吧、茶馆等文化休闲场所,带动周边地区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 服务业发展,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商务活动提供配套服务。

——美术精品街。依托中国美术馆,在其南侧已有的美术用品经营网点基 础上,营造艺术文化氛围,建设美术精品特色街。

——戏剧艺术街。以首都剧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形成戏剧艺术聚集

2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效应,建设戏剧艺术街。

(二)西城区

1.产业发展目标:优先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构建 以金融业为主导,以商业、房地产业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会展、咨询服务 业和具有创意特色的高新技术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格局。增强产业的聚集 力、竞争力和辐射力。

2.产业发展方向:巩固提升金融业,繁荣商业,积极支持科技服务业和 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商业、旅游、会展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 术提升传统服务业。

3.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全力建设好北京金融街、西单商业中心区、中关 村德胜科技园、西外旅游商务区、什刹海传统风貌旅游区和阜景文化旅游街六 个功能街区。

——高水平建成北京金融街。使金融街成为国家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金 融资产管理中心、信息汇聚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提升西单商业中心区品质。着力培育诚信的消费环境和时尚的消费文 化,满足大众消费,吸引中高档消费,拓展综合消费。将西单商业区建成特色 突出、业态丰富、环境良好、管理有序的综合性大型商业中心区。

——做强中关村德胜科技园。将德胜科技园建设成为中关村创意产业基地 和中关村科技园第二个知识型服务业聚集地。

——拓展西外旅游商务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引导西外旅游商务区向科技、商务、会展、旅游、娱乐、交通功能综合配套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形象 和功能品质。大力发展商务办公、科技展示、技术交易等配套服务,发展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实现与金融街、中关村海淀园和德胜园的功能对接。

——彰显什刹海传统风貌旅游区的文化魅力。努力建设自然风光与人文景 观相辉映、古都风韵与时尚生活相融合的传统风貌旅游区,彰显文化魅力。突 出湖光水色、王府故居、京味民俗特色,发展主题特色街和特色旅游项目。

——深度开发阜景文化旅游街。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传统文化的影响 力,强化整体品牌优势,引导阜景文化旅游街向购物、游览、休闲一体化的方 向发展。引导珠宝、古玩、特色餐饮、传统手工艺等行业发展,突出街区特色,完善街区功能。

3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三)崇文区

1.产业发展目标:以“一场两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商贸服务、文化旅 游、体育休闲,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与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功能相协调 的产业空间分布格局。

2.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区域:

(1)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引导商贸服务业向王字型经济磁场和永外商 贸服务区集聚,增强崇外商圈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大力发展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基金等现代金融业,会计、审计、评估、咨询、法律等中介服务业和通 信、网络、传媒等信息服务业。

(2)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以天坛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聚地带。加强永外文化用品特色街等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引进大型文化产业项 目,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娱乐、广告、文化经纪等行业。

(3)积极促进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加快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主体开发建设,以园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形成体育休闲娱乐中心、体育商务交流中 心、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体育研发及行政中枢基地的“两中心、两基地”基本 格局,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服装装备、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休闲 娱乐、体育经纪、体育人才培训、体育科技研发、体育信息等产业。

(四)宣武区

1.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构建产业 集聚、布局合理、环境优化、功能集成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 提供持久的推动力。

2.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结合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重点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等金融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咨询、信息、调查 等中介服务业,完善区域配套服务功能,提高区域整体服务水平。

(2)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大力发展以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品牌专卖、电子商贸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商业。

(3)积极发展文化传媒业。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以文化艺术、休闲娱乐、创意产业、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反 映宣南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加快发展。抓住传媒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报

4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纸、期刊、广告、影视制作、图书、出版、发行、电影音像制品、网络、游戏 等传媒产业,培育和引导与传媒产业关联的配套产业发展,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集群。

3.产业布局:

(1)整体打造广安大街。合理布局广安大街两侧产业构成,引导总部经 济、商务服务业、特色商业、文化传媒业等产业聚集和发展,使广安大街成为 衔接各重点发展地区、促进各类发展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集聚的核心纽带。

(2)建设四个重点功能区。

一是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商业区。深入挖掘大栅栏和琉璃厂地区的传统文 化资源,整体打造以文化商业为核心,以餐饮、住宿、演艺、商务、娱乐等相 关产业为主的,关联产业集中的大栅栏—琉璃厂文化旅游、商业服务产业聚集 区。

二是国际传媒大道。传承和弘扬宣南文化,打造产业发展承载空间,建成 以传媒产业为中心,以金融、商务、商业、餐饮、信息、培训、咨询、教育、娱乐、通讯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条完整、关联产业集中的传媒产业聚集区。

三是广安门商务区。大力发展金融、会计、法律、咨询、信息等专业服 务业。

四是马连道采购中心区。通过开展茶叶拍卖、名优茶展销、茶文化交流等 活动,发展大宗交易、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加盟直销等新型营销模式。

(3)加快建设两个特色街区。

一是牛街民族特色街区:深入挖掘牛街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地区 民族特色,积极开发民族商品和特色服务,培育民族特色经济。

二是天桥民俗特色街区:依托地区演出场所聚集、知名度高、节目特色突 出等优势,创新经营观念、培育演艺市场,积极筹办具有地区特色的各种民俗 演出,努力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特色演艺业加快发展。

二、城市功能拓展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区。这个区域在产

业方面主要是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做贡献。

5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一)朝阳区

1.产业发展目标: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严格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 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发展。加快小商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改造升级,限制并 淘汰低级次产业,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规模和集聚效益。对限 制类新建项目禁止投资,对属于限制类的已投资项目加快改造升级。

2.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稳定提升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会展旅游、商贸流通等优势行业;加快发展文化传媒、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信息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社区服务、物业 管理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提升服装、家居、包装、食品、印刷等都市型工 业水平。重点发展符合城市化要求的都市农业和绿色产业。

3.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依托 CBD 等重点功能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 引更多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投资公司、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带动会计、审计、评估、律师、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发展。重点建设奥运、CBD 和电子 城三大功能区,以三大功能区带动全区发展。

(1)奥运功能区。依托奥林匹克公园,以中轴线为轴心,建设奥运景观 大道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发展商务、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产业。

(2)CBD 功能区。以北京商务中心区为核心,提升国际金融、文化传媒、现代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主导功能,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以国际金融为龙头的商 务中心区,逐步成为北京新的标志性地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跨国公司 地区总部聚集。

(3)电子城功能区。以电子城科技园区为龙头,在中关村政策区,促进 电子城东区、西区、北区一体化统筹发展,东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西区重点建设国际电子通讯总部及研发中心聚集地,北区重点建设以电子通讯 产业研发为主、高端制造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新区。

(二)海淀区

1.产业发展目标:按照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定位要求,着力发展高端、高

6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值、高效、高辐射力产业,推动产业不断向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 基础上构筑“两中心四区网络型开放式”产业空间布局。

2.产业发展方向:

(1)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计算机整 机和配套产业、光机电一体化、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意产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努力推进微电子、光通讯、纳米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打 造以文化、教育培训、金融、旅游、体育、物流、中介服务等产业为主的具有 海淀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四个服务”的能力和城市的活力。

(3)现代农林业。建设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 林业集群。

(4)传统产业。提升服装、家居、包装、食品、印刷等都市型工业水平。淘汰和禁止发展危及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原材料和能源 消耗高的产业。

3.产业布局:

(1)两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和海淀新区科技创新中心。

(2)四区:东部科技文化产业区、北部城市新区、南部现代服务区和西 部生态休闲旅游区。

东部科教文化产业区是海淀区长期发展形成的产业核心区,主要发展高新 技术研发、创新产业、教育文化业和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强化核心产业区综合 化和新开发产业空间定向化。

北部城市新区是海淀区未来的城市发展新区、新型城市化地区,主要发展 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产业、教育文化业、生态观光休闲业等现代服务业。

南部现代服务区是海淀区城市生活功能核心区、高度城市化地区,主要发 展旅游、高新技术研发、金融等产业和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

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区是海淀区的生态屏障。在保护山水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主要发展以山水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和观光农林业为主的休闲旅游业。

7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三)丰台区

1.产业发展目标:整合区域资源,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建立以高新技术产 业为龙头,以房地产、现代服务、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2.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产业基地为主要 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行业。

(2)全面提升房地产业。继续保持适度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优化房 地产项目开发布局,改善住房供应和市场结构。加快建设大型综合性公建设施,扩大商务地产开发规模。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宜居小 区,打造地产知名品牌,扩大房地产开发的综合效应。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丽泽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为载体,注重发 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以通信、网络、传媒、广告为主 的信息服务业;以咨询代理、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为主的中介服务业;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的金融业。继续推进展览展示、商务会议、教育培训、管理服 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4)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业。进一步推动服装、汽车、建材、花卉、农产品 等专业市场的发展,建设特色市场群。积极发展宛平明清商业街、花乡花卉街等 特色商业街区。促进西三环、西四环等品牌商业带发展。建设草桥商务商业中心、分钟寺纺织商贸中心、王佐商务休闲中心等商贸服务中心。大力培育大红门、六 里桥、桥南商圈。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和百货、超市、专卖店等商业业态。积极发展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和服务。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配 套功能,推进现有物流企业升级,引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图书、冷链、医药、汽车及零配件、花卉、农产品等专业物流发展为重点,以王佐、五里店、榆树庄、白盆窑等物流中心和重点大型物流企业为载体,用信息化带动物流的现 代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服务北京、面向全国的西南物流基地。

(5)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出版印刷、演出娱乐、古玩交易、工 艺美术、大众传媒等文化产业。挖掘人文资源,开发生态景观,着力提升旅游 业的文化品位。推进世界公园、卢沟桥、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三大景区建设。继 续巩固和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重点开发生态观光、红色旅游、花卉旅游等特色 旅游产品。整合旅游产业,策划旅游线路,加强宣传推介,逐步提高旅游业发

8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展的整体水平。

3.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丰台总部经济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科技总部品牌,增强科技 园区的综合竞争力。以总部基地为核心,将产业基地二期建成国内外大型科 技企业总部聚集地,形成科技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管 理决策中心;将产业基地一期调整成为总部基地配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 地;将产业基地三期建设成为总部经济拓展区,进一步完善总部经济功能。

——大红门服装商贸区。建成以服装服饰为主题,集商贸展示、商务办公、金融服务、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设计孵化、流行展览展示、服装贸 易流通、信息发布交流”的服装商贸区。

——丽泽商务区。发展商务办公、金融保险、专业会展、文化娱乐、教育 培训等现代服务业。

——河西生态发展区。发展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都市农业和 生态旅游业。淘汰资源开采型企业,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四)石景山区

1.产业发展目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 形成“一个科技园区、两个休闲旅游区、三个产业基地、六个商务功能区”的 产业发展新格局。

2.产业布局:

一个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实施差异竞争战略,全力构建特 色产业集聚区,将石景山园建设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文化创意特色园、数字 娱乐示范园。

两个休闲旅游区:东部现代娱乐旅游区和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区。以石景山 游乐园、北京国际雕塑园、八大处、法海寺、天泰山为核心

三个产业基地: 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新兴产业基地, 产业培 育基地。

六个商务功能区:银河商务区,TSM 商务区,北京国际雕塑园地下商务区,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京燕酒店商务区,京西会展商务区。

3.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区域: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以旅游、娱乐、文化和体育为重点

9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的休闲娱乐产业,依托八大处等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依托石 景山游乐园等现代文化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娱乐业;依托奥运场馆等体育资源,重点发展体育休闲业。大力发展商务地产,适度发展中高档住宅,从严控制普 通商品房开发,积极培育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金融、信 息、法律和科技服务等产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软件开发、集成电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产业,加快在数字娱乐、工业设计、信息安全等创意科技领域树 立特色和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逐步建立起具有石景山特色的高新技术 产业群。

三、城市发展新区

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该区域的产业主要以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主,是北京未来经济重心所在。

(一)通州区

1.产业发展目标: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重点推动都市工业 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都市工业为支撑、现代都 市农业有效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以贸易、物流、会展、中介咨询、研发创意 等专业服务项目为内容,依托京津冀交通枢纽优势,发展面向环渤海地区的生 产性专业服务业。

(2)着力培育高端商务服务业。大力支持和引导发展总部经济,适应总部 商务需求,积极支持发展金融服务、研发创意、电子信息、中介咨询等服务业。

(3)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引进欧洲品牌直销中心等大项目,聚集欧美知 名时尚品牌,发展高标准商业贸易。开发建设包括景观旅游、特色餐饮、健身 娱乐等设施在内的综合性休闲产业。

(4)大力发展都市工业。以都市工业为核心,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北京卷烟厂、家居产业示范园、包装印刷产业示范园等重大项目,引

导发展烟草、家具家装、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包装印刷、工艺美术、新型建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材等行业。

(5)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发展电子机 械、激光加工、仪器仪表等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环保设备、环 保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做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与其相关的汽 车电子、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大对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扶 持力度,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积极培育新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潜力领域。

(6)积极发展绿色蔬菜、林果花卉、籽种、养殖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 籽种和优质粮种植,养殖业逐步从新城规划范围区域迁出,向周边地区发展。

3.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1)壮大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做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加快开发建 设物流基地,发展现代物流,建成国际化、综合型高端物流产业基地。

(2)加快建设四大园区。重点建设西集工业开发区,加大投资,高标准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宣传,重点招商,高起点谋划园区产业发展,着力引 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项目,启动建设包装印刷产业示范园,发展面向区域的包装、印刷、研发、设计 一体化的高端印务产业,不断提高都市工业的技术含量。

加快通州工业开发区南扩区的开发建设,以北京家居产业示范园为龙头,建设高标准都市工业园。以环保产业园区为载体,支持环保产业研发,扩大环 保产业招商引资,加强技术支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推进永乐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 度,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引导产业聚集,发展新型产业。

(3)着力发展四大产业聚集区。宋庄临空经济聚集区,发展出口加工、国际贸易、空港物流、高新技术等临空产业,配合商务、旅游、生活服务等产 业,发展临空经济。

台湖产业聚集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展包装印刷、出版发行等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的聚集区。

聚富苑民族工业聚集区,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亦庄新城的产业优势和有 利的民族扶持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

漷县产业聚集区,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打造都市工业聚集区。

1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二)顺义区

1.产业发展目标:引导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方向发展。积极 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内部结 构,重点发展优势行业。

2.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第一产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水资源消耗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打造首 都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优质籽种产业等四大中心。

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 造、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以及设计研发、食品饮料、服装、印刷、包装、家具等都市型工业。

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物流、会展、金融、房地产、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商 贸餐饮、旅游等,强化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环节,积极引进具有总部职能的物流 结算中心、数据中心和决策中心。

3.产业布局:形成以空港区、中心区为支撑、各镇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 格局。

(1)空港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现代制造业和商务服务等产 业。以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为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航空货 运大通关基地、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 型)、空港物流基地及北京李桥保税中心 为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新国际展览中心、国门商务区为核心,覆盖 后沙峪镇南部、天竺镇东南部和李桥镇西南部,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2)中心区重点发展综合服务、现代制造等产业。依托林河工业区、汽 车生产基地,涵盖仁和镇和李桥镇部分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注重发展 金融、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积极 培育电子购物等新型商业业态的发展;规范引导发展房地产业,做到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

(3)高丽营镇、赵全营镇作为空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备用地和航空配 件企业的承接地,拓展临空产业发展空间。杨镇、李遂镇作为现代制造业基地 的辐射拓展区,带动潮白河以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牛栏山、北小营、南彩、北务等镇,重点发展食品饮料、新型建材、家具、印刷、包装等都市工业、旅 游休闲和农业观光产业。浅山地带各镇重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以体育休闲

2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度假为主的旅游业。

4.重点产业群落:

——壮大现代制造业产业群落,重点培育汽车产业集群。以林河工业区和 北京汽车生产基地为核心,以汽车和装备制造两大主体产业为支撑,壮大现代 制造业产业群落。

——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落,重点培育电子通讯产业集群。吸引高新技术 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向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区和林河工业区集聚,进一 步壮大以通信设备制造和微电子为特色,具有较强研发、设计能力的高新技术 产业群落。

——壮大都市型工业群落,重点培育饮料食品产业集群。整合资源。以燕 京啤酒、顺鑫农业、汇源果汁、光明乳业等强势企业为龙头,以肉制品、乳品、啤酒、白酒、果汁饮料等为重点,拓展原料供应地和上下游环节,构建覆盖研 发、制造、包装、物流及营销的饮料食品产业链,培育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和优质服务的饮料食品产业集群。

(三)大兴区

1.产业发展目标:引导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的产 业集聚,带动各产业集聚区及周边地区特色产业的集群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扩充产业规模,提升经济实力。

2.产业布局:

(1)北部都市产业区。大力发展房地产与建筑业,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影视传媒、现代物流、现代商业等为主的现代都市服务业,以及以 交易结算、投资融资、中介顾问、信息咨询、科技研发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建设大兴新城综合功能区、北京商品大世界、京南物流基地、北京经济技 术开发区周边商务中心区。

(2)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发展包括动漫设计、出版印刷、影视编播制 作等在内的新媒体产业,挖掘乡俗风情文化,发展现代乡村文化,促进农业观 光和休闲旅游,沿南中轴路延长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建设新媒体产业基 地,发展影视编播制作、数字动漫设计、网络游戏开发等为特色的新媒体产业。

(3)东部现代制造业区。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将核心产业向 周边地区辐射和延伸形成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汽车配套、新材料、精细化工、1

3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民用安全产品等现代制造业,带动东部产业的提升和发展。重点建设北京采育 经济开发区、安定精细化工基地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配套区,形成京津 塘产业带上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

(4)西部综合产业区。依托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 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乘势带动西部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发展农 产品加工、流通和认证咨询服务业等,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 益。在现有观光、休闲、娱乐业的基础上,发展现代体育、绿色生态观光、民 俗旅游和休闲娱乐业,发展符合首都生态要求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建设生 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榆垡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榆垡万亩生态旅 游区、庞各庄西甜瓜基地、永定河生态旅游区。

3.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文化创意产 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旅游会展、文化体育、科研孵化、中介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 方物流,形成仓储、配送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特许加盟等新型商业业态。

(2)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和服装加工、食品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劳 动密集型产业。

(3)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包括新媒体、出版印刷、影视编播制作等 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

(4)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构筑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4.重点发展的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北京大 兴经济开发区、北京采育经济开发区、北京精细化工基地、北京国际印刷包装产 业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榆垡园、青云店 园)、北京大兴轻纺服装产业基地、京南物流基地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配 套区等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加速经济规模扩大和发展。

(四)昌平区

1.产业发展目标及方向: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和先进制造业,提升旅游会展业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加强都市型

4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现代农业的建设,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适度发展房地产业。在农村全面退出高耗 粮、高污染的养殖业,退出高耗水、低效益的种植业。

2.产业布局:

一带: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休闲业,实现产 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并辅之其它相关产业。

两轴:西轴(八达岭高速公路昌平段)沿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 制造业、高等教育,辅之其它相关产业。东轴(立汤路)沿线重点发展现代农 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会展业、房地产业,辅之其它相关产业。

一城:在推进昌平新城建设的同时,在现有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 地产业。

多点:各镇中心区和重要产业聚集区按照全区区域功能划分,引导产业合 理布局,挖掘潜力,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专业聚集区。

3.重点发展的产业聚集区: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着力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和国家 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创 造推动发展的新优势。

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建设以北汽福田为支撑的沙河制造业基地,壮大规 模,提高质量,形成首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

旅游会展休闲区。着力发展小汤山及周边地区以温泉疗养及会展为主要方 向的旅游休闲产业,支持九华山庄等企业做大做强。

高等教育基地。着力推进沙河高教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服务产业,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形成首都高等教育基地之一。

现代物流基地。着力推进中关村国际商城、亚运村汽车新市场和水屯市场 等大型商业中心的建设,形成首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旅游文化度假区。着力保护好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统筹规划周边地区和 北部山区的发展,形成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的知名旅游景区和休闲 度假区。

现代农业基地。着力建设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各类标准化果园,围绕“科技、绿色、富民”,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形成首都都市型现代 农业基地之一。

5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五)房山区

1.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 都市现代农业,淘汰“三高一低”企业,煤矿及非煤矿山企业逐步退出。

2.重点发展产业及区域:

(1)积极发展新型工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产品、新型建材、加工机械、建筑机械、服装和食品饮料加工业等。

重点发展区域:打造石油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和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产业 基地,培育石油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现代装备制造业、都市工业和生物工 程与新医药五大产业。建设长沟、窦店、大石窝、琉璃河、周口店、石楼六个 农民就业产业基地。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扶植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提高流通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服务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金融业、保险业、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区域:建设良乡物流产业基地,打造青龙湖旅游发展新龙头,建 设好南线亲水生态休闲度假走廊和北线野风奇趣休闲观光走廊,在良乡、长阳、琉璃河等小清河流域一带开发温泉及水域休闲产品。

(3)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园区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特色农业、科普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形成磨盘柿、食用菌、豆类、民 俗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建设奶牛、柴鸡、肉呀、优质梨、干果、蜂产品六大特 色产业基地。

重点建设项目:鑫湖苑、龙门、三渡河、京源绿洲、大宁五个生态观光项 目;北京格瑞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深加工、凯达恒业豆类产业园等六 个加工农业建设项目;北京龙人绿业设施基地、北京神州绿普高标准设施蔬菜 基地、长阳镇设施农业、大石窝镇南河村设施蔬菜基地、果品保鲜设施和尤家 坟食用菌种植基地六个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山区民俗旅游示范村、山区巷道食 用菌栽培、山区柴鸡生态养殖和蜂产业基地四个山区生态富民项目。

四、生态涵养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这个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区域由于大多处于山区或浅山区,山区占辖区面积均在 62%以上,为此,产业 发展以生态友好型产业为主导,该区域是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 的理想空间。

(一)门头沟区

1.产业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为主导,都市工业、生态农业、文化娱乐等多点支撑的资源节约、生态友好、效益较高 的产业结构。

2.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积极培育都市型工业,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分期分批把达不到市级标准的采矿企业全部关闭。门 城新城规划范围内污染重、耗能高、效益低的传统产业逐步退出。

3.产业布局:门城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和文化 娱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门城新城辐射区,重点 发展都市工业、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生态涵养建设区,重点发展旅游、生态农 业和民俗文化产业。

4.主导产业及其布局: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创意文化、文 艺演出、文物复制品开发等文化产业,打造永定河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现 代流通业,重点形成东部现代都市和西部乡村景点两大流通服务功能区,稳步 发展房地产业。

(2)大力发展旅游业。方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会展商务、探险探奇、科普教育等特色旅游。布局:以精品景点为基础培育十大旅游板块。

(3)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生态、安全、优质、集 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重点建设六大特色果品生产带为主的生 态农业区。即东山、孟悟为主的京白梨种植带,妙峰山、北岭为主的樱桃种植 带,龙泉雾为主的香白杏种植带,潭柘寺镇、陇驾庄村为主的盖柿种植带,太 子墓、九龙头为主的苹果种植带,边远山区为主的薄皮核桃种植带。

(二)平谷区

1.产业发展目标:实施三产带动,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积极培育临空物 流和临空服务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会议培训和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激活地 产开发市场,逐步形成新的经济支柱。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2.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

(1)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集约型、精细化、绿色果蔬种植业,推 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开发农业多功能,发展农业休闲采摘业。

布局:在山区、半山区发展精品林果种植,重点发展有机果品基地,围绕 百里观光采摘带建设,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业;平原地区重点发展鲜嫩 绿色蔬菜种植。

(2)工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无污染的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都 市型工业,同时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和知名品牌的形成。

布局:兴谷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行业,包括韩资企 业园、食品工业园、健康产业孵化基地等。

西部工业带:包括马坊工业区、峪口和马昌营工业集中地。马坊工业区重 点发展对区位条件和物流环境要求高的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型 产业和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等都市型工业;峪口重点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机 械加工和纺织服装业;马昌营重点发展电气、保健产品等产业。

东高村文化产业基地:以业已形成的小提琴规模生产为龙头,大力发展乐 器制造业及相关的音乐教育、音乐演出、乐器博览和特色旅游等产业。

乡镇工业集聚区:以解决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为主,重点发展资源和环境 压力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农业劳动力实现“离土不离乡”式的就业结构 转换。

(3)旅游业。发展方向:民俗休闲旅游。

布局:重点发展平谷新城会议度假区、金海湖旅游度假区,北山外环带、北山内环带、浅山百里观光带。

重点建设平谷新城组团、金海湖组团、丫髻山组团、黄松峪地质公园组团、轩辕台—大峡谷组团、玻璃台组团、峨眉山—北寨组团、东高村组团,使其成 为功能齐全、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各类旅游产品聚集区。

努力拓展城北浅山区组团、马坊组团、熊儿寨组团、将军关组团、北盘山 组团、泃河带组团、西峪水库组团,使其成为平谷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房地产业。发展方向:适度发展中高档社区、会展酒店和旅游度假 设施等外向型休闲房地产业。

布局:在京平高速公路沿线、夏各庄浅山区、高速新城联络线邻近地区、18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金海湖风景区,重点发展外向型中高档住宅。结合新城南部泃河及新城西部洳 河河道治理,配合城市景观设计,建设生态亲水居住区。结合城中村改造,发 展普通住宅及商用房地产。

(5)物流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具有规模效应、适应平谷区经济发展 需求、能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布局:主要发展位于平谷区西部,京平高速马坊镇出口处的马坊物流园区,并沿京平高速向东,沿密三路向北适度扩散。

(6)商业。发展方向:实施建设现代新兴商业业态、发展现代商业服务 业、改造提升传统商业。

布局:构建区级商业中心、乡镇商业中心、农村便利商业三级商业市场网 络;推进中心商业区、综合物流园、步行街和十二个重点市场的建设。

(7)老龄社会服务业。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的发展面向 首都的老龄社会服务产业。

布局:在平谷城区北部,洳河与西烟路两侧,依山傍水,发展面向中高档 市场的大规模老年生活社区;在洳河同泃河交汇处以东,发展面向高端市场的 养老社区。

(三)怀柔区

1.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努力构建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符合怀柔区域功能定位的产业体系。

2.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发展区域:

(1)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方向:以发展旅游经济为核心,以会展、物流业为突破口,以房地产和休闲娱乐、影视教育、文化时尚产业发展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区域:加强规划引导,加快红螺山市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加紧实 施慕田峪西线延伸工程,积极促进西栅子景区开发,深入推进黄花城景区的建 设与保护,全力打造沿长城旅游带。深挖文化内涵,加快推进红螺文化旅游区、汤河满族文化旅游一条川的开发建设。

(2)升级壮大第二产业。发展方向:全面加快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电子 与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发展都市型工业,做大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做强现有食品饮料、包装印刷业,加快调整优化汽车制造业。

重点发展区域:加快构建以杨雁路为轴心、以雁栖开发区为龙头、以怀柔 东区为依托、设施完备、服务一流的东部工业产业带。

(3)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以资源生态、精品 特色、集约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区域:在西部和北部平原、浅山地区,以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涵养的互促互动。

(四)密云县

1.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附加价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 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生态型产业,构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柱、休闲旅游为特色,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2.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加快发展休闲 旅游业,优化提升商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引导建筑建材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生态农业。主要发展以蔬菜、油料作物和花卉为主的绿色种植业、以奶牛为主的绿色养殖业和以采摘园、休闲农庄、休闲渔业为主的休闲农业。重点发展以板栗、仁用杏、苹果和优质梨、李子、葡萄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同时发展以肉鸡、柴蛋鸡、养蜂为主的绿色养殖业。发展精品小杂粮、反季蔬 菜、山野菜和山区药材等高效种植业。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环境友好型工业。重点发展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增值能力强、符合 密云资源环境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绿色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电子 信息和生物医药五个主导产业。

(3)旅游休闲业。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实现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 转变,着重发展五大特色旅游,即会议会展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生态休 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综合度假旅游、休闲体育度假旅游。

(4)服务业。优化提升商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金融保险、电信、咨询中介、法律服务、信息服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服 务业。

(5)建筑建材房地产业。大力发展以工程建设为主体的建筑业,鼓励发 展绿色环保建材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适度控制商品房投资规模,提高住宅 档次,推进房地产业由单一住宅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变。

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

3.产业布局:一区两带。

一区即县工业开发区建成区和扩规区,包括十里堡、河南寨、密云镇三个 农民就业产业基地。

两带即白河休闲产业带和潮河科技产业带。白河休闲产业带以溪翁庄镇为 中心,南起潮河、白河汇合口,北至云蒙山,向东辐射冯家峪和不老屯镇。潮 河科技产业带以穆家峪镇为中心,南起潮河、白河汇合口,北至古北口镇,向 东辐射新城子镇。

(五)延庆县

1.产业发展目标:调整优化一产,积极发展二产,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提升扩张三产,强化产业联动,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2.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 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制药业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现代制造、新型能源、新型建材、旅游工业品加 工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 旅游休闲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等。

3.产业布局:一轴一川一环一山。

打造加工制造业(一轴)。以县城为中心,以康庄、沈家营、永宁为节点,依托八达岭工业开发区、延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永宁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充分 利用资源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特点,重点发展都市工业。

开发生态农业(一川)。发挥川区乡镇各自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发展适 度规模化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形成以蔬菜、果品、药材、花卉、优质玉米为主 的种植业产业带和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产业带。

建设休闲产业(一环)。以县城为中心,依托北山带、南山带、东部浅山 区和官厅水库东侧生态保护带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发展生态型旅游休闲 产业。

发展生态涵养(一山)。在广大东部山区,更加注重生态涵养和保护,转 移影响生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产业,引导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发挥山区

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种植、特色养殖和山水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

(邢志俊 宋亚妮)

下载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大 中 小【关闭】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京文创办发[2009]3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京文创办发[2008]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京办发[2006]30号)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有关文化创意产业

    有关文化创意产业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至此,文化产业跃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

    文化创意产业

    4072班 3114144007 康文航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简析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将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而创意却正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强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发布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及配套政策日前出台,成为指导深圳今后5年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明确指出了深圳文化产业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即“201......

    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汇报材料

    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汇报材料 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汇报材料 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4月2日,市召开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推进会议,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

    北京市文化创意(精选五篇)

    关于公开征集2011年度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公告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京财文[2006]2731号),结合《北京市“十一五”时期......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文号】京财文[2006]2731号 【颁布单位】北京市财政局 【颁布日期】2006-12-11 【生效日期】2006-12-11 【法律层级】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