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见的ICU感染及预防
常见的ICU感染及预防
肺部感染及预防
肺部正常的患者在住院后发生的肺部感染,称为医院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7%,其死亡率为60%。据美国一些医院统计,综合性ICU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占57%~63%,死亡率可高达70%。显然,肺部感染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部感染及预防
病原菌种类
ICU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常见,有时可发现军团菌及分枝杆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发生真菌、病毒等感染。肺部感染及预防
病原菌来源
患者自身感染
1.使用呼吸机及经常应用抗酸药物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可因胃内酸度改变而有利于细菌生长。
2.使用胃管的患者,其胃肠道内的细菌可逆行到达口咽部再至呼吸道。
3.昏迷患者,其口咽部唾液误吸后可到达下呼吸道,这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
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
以污染器械为媒介:气管内导管、吸痰管、供氧鼻导管、简易呼吸器面罩、呼吸机管道、雾化和湿化装置等途径,均可将病原菌带入患者呼吸道内。
来自污染的周围环境传播:室内污染的空气、下水道、洗手池等,均可成为病原菌传播的来源。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口咽部的正常菌群受到抑制,使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和念珠菌等得以繁殖,引起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及预防
预防
认真执行洗手制度: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前后都必须坚持洗手,并定期进行手部的微生物学监测,以检查洗手的效果。
加强器具的消毒管理:气管内导管、供氧用鼻导管、简易呼吸器面罩等器具以使用一次性物品为宜,否则必须经严格清洗、消毒后才能重复使用。呼吸机的螺纹管应48h更换一次。螺纹管内的冷凝水应随时排净,严防回流到雾化罐内。呼吸机用后,其雾化罐及有关零件必须进行消毒,以备再用。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1.吸痰时,必须用无菌吸痰管,操作者应带无菌手套,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管粘膜。2.对气管内插管的患者,每日做口腔护理。3.经鼻插管患者,应注意防止鼻赛炎的发生。
4.对气管切开伤口应每24h换药一次,发现有分泌物时需作细菌学检查。5.应用无菌蒸馏水进行气道雾化或湿化。
指导患者作肺功能训练
1.手术前,尤其是胸腹部手术患者,应停止吸烟,痰多者应行体位引流,对于肺部有慢性感
染的患者,应进行抗感染治疗。
2.手术前后均应指导患者作肺功能训练,鼓励作深吸气及咳痰运动。3.手术后,病情平稳者,应鼓励尽早从床上坐起活动。
其
他
1.对痰多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每3d要做痰液细菌培养或革兰染色涂片检查以及药物敏感试验一次。
2.对气管插管者,应定时放尽气管插管套囊内的气体,以避免因气管壁黏膜的压伤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
(美国NP预防委员会指南)
(一)呼吸机相关设备的消毒灭菌与维护
•所有要灭菌或消毒的呼吸治疗相关设施均需先彻底清洁,直接或间接接触下呼吸道黏膜的物品需灭菌或高水平消毒
•用于呼吸道的物品经化学剂消毒后,要用无菌水冲洗
•一次性物品不要重复使用,除非有资料表明物品经再处理后对病人无危险,且完整性或功能没有变化和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呼吸机内部机械部分,不要常规灭菌或消毒
•同一病人使用的呼吸机,呼吸回路,包括接管、呼气活瓣及湿化器,更换时间不要过于频繁,即短于48小时的间隔;不同病人之间使用时,需经高水平消毒
•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要定期引流、倾去,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引流液流向病人侧,操作后要洗手。不要在呼吸回路吸气管道与湿化罐之间放置滤菌器
•湿化器用水要用无菌水
•雾化器:同一病人在不同时间使用小容量的给药雾化器,需要消毒和无菌水冲洗或仅作干燥;不同病人间使用,则要更换经灭菌或高水平消毒的雾化器
•雾化液必须无菌,液体分装过程要无菌操作,避免用大容量的雾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湿化,除非每天对其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且雾化液要用无菌水
•作吸入治疗的雾化器,不同病人之间或同一病人使用超过消毒处理
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手压呼吸气囊,在不同病人间使用时,要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处理
(二)阻断人与人之间的细菌传播
•无论是否戴手套,接触黏膜、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之后,或接触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前后,或接触病人正在使用的呼吸治疗设备前后,均应洗手
•处理任何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下列情况应更换手套并洗手: •接触病人之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物品之后和接触另一病人、物品或环境表面之前;接触同一病人污染的身体部位和呼吸道或呼吸治疗设备之间
•预计会有分泌物污染,则应穿隔离衣,并在处理下一病人之前更换隔离衣
•气管切开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更换气切套管要注意无菌技术,重置的套管要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
•做呼吸道分泌物吸引时可用清洁手套而非必须无菌手套。如果是开放吸引系统,要用一次性无菌吸引管。祛除吸引管上的分泌物,要用无菌水。不同病人间吸引时,要更换整条吸引管,且更换吸引瓶
(三)改变宿主的易感性
•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气管内套管和/或胃管。经胃管给食要采用间歇性
•为预防与胃管给食相关的吸入,如无禁忌,要采取30-45度角的半卧位。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准确放置和观察肠道动力如听长鸣音来判别为内容物残留情况,调整给食量和速度,以避免返流
•推荐使用经口而非经鼻的气管插管来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不推荐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后者被认为有利于积存声门下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引流。气囊放气或拔除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
•预防胃腔细菌定植:预防应急性溃疡,要使用不会导致胃液PH值升高的药物。不推荐口服或静脉使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的药物作选择性脱污染来预防肺炎。
•不推荐常规酸化经胃管给予的食物预防肺炎
•对估计需较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并系肺炎球菌易感病人如老年、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者,可采用肺炎球菌脂多糖疫苗预防感染
•不要常规使用系统性抗菌药物预防肺炎
(四)洗手的重要性
•国外报道:医院内感染80%是由手引起
欧洲洗手频度:80-120次/日
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放置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水封瓶可以每周更换1次,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并告知病人协助及时报告发生的问题。
•除非紧急状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的清创术等,应尽量在手术室中进行。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外科无菌技术
物品管理
•呼吸机及附属物品: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壳,按钮、面板则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耐高热的物品如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热的物品如一些种类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首选洗净消毒装置进行洗净、80℃~93℃消毒、烘干自动完成,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亦可选择2%戊二醛、氧化电位水、0.1%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无菌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备用。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物品管理
•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建议用75%酒精消毒。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物品管理
•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定期用75%酒精擦拭消毒。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一定的时间(通常15min)后,应使用清水擦抹。
物品管理
•勤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消毒,对腹泻病人应一用一消毒,方法:1000mg/L含氯消
毒剂浸泡30min。
环境管理
•空气: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保持ICU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洁净ICU,气体交换每小时至少12次。普通ICU,建议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室外尘埃密度较高的ICU,自然通风对精密仪器防护存在隐患。动态空气消毒器,可作为替代方法,但要正确估算仪器的数量和安放位置,并进行效果评价。不建议紫外线照射或消毒剂喷洒消毒空气。负压隔离病室气体交换每小时至少6次
环境管理
•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更不允许出现霉斑。通常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环境管理
•地面:所有地面,包括病人房间、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可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擦。对于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的ICU,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一次,推荐的消毒剂包括0.2%过氧乙酸和1000mg/L含氯消毒剂,但后者刺激味较大。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所污染,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不同房间使用的清洁工具,应分开放置,每天至少消毒1次,可用巴斯德消毒法(常用65℃10min)或消毒剂浸泡消毒。环境管理
•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不宜在室内及走廊铺设地毯,不宜在ICU入口处放置踏脚垫并喷洒消毒剂,不宜在门把手上缠绕布类并喷洒消毒剂
第二篇:ICU医院感染预防
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重症监护室(ICU)隔离措施
ICU内应保持安静、空气流通,室温在20℃-22℃,相对湿度50%-60%,床间距1-2m,病室净使用面自己不少于9.5m2.每床之间应设屏风或拉帘相隔,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放置。
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必须穿专用工作服、戴工作帽、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要认真洗手,必要戴手套。
注意观察患者各种留置管路,做好局部护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工作人员发生感冒、肠炎或皮肤炎症等感染性疾病时,应暂时调离ICU工作。
尽量控制入室工作人员,减少人员流动。
严格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探视者必须戴口罩、穿鞋套,与患者接触前后要洗手。
2.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措施
每日定时用空气洁净机或三氧机进行空气消毒,空气细菌含量不得查过200cfu/m3。
每个床位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装置、简易呼吸器等不可与别的床位交叉使用。患者转出后,所有用具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后才可转给他人使用。
凡穿破人体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具、导管等必须达到灭菌要求;接触皮肤、粘膜的用具应达到消毒要求,并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检测。
呼吸机的各种管道、接头每周更换一次,为一次性呼吸机管道。雾化吸入器接触患者的喷雾面罩、管道和装药容器等可拆卸部分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刷洗,再压力蒸气灭菌。不能用压力蒸气灭菌的课低温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可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洗净后备用。湿化液每日更换,湿化瓶用毕后终末消毒,干燥封闭保存。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清洗,经灭菌后备用,明确有感染的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60min,再送供应室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必须丢弃到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每日用清洁湿抹布擦拭门窗、桌、椅、床、柜等各种物品2次。物表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必须立即消毒处理,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扫床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地面无明显血污及污物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每日2次,如有污染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每日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墙壁1次,一般2米高即可。每月室内彻底擦拭1次。各种装备、仪器的表面,定时用清水擦拭,经常保持其整洁,物体表面细菌数5cfu/m2。
重症患者的便器专人专用,每次用毕后应冲洗干净,每周消毒2次,以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干燥备用。
患者转出ICU后,用2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椅、床、柜,更换床单、被褥等,用臭氧消毒机进修床单位消毒。
第三篇:ICU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ICU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工作人员管理
1.工作服:可穿着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不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
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口罩可4小时更换一次,4小时内口罩在未污染时如需临时保存应遵循无菌原则存放,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应更换病室专用鞋。如临时访视,可以不换鞋应穿鞋套。4.工作帽:上班时需戴圆帽,头发不可过肩。
5.防护目镜:近距离接触患者,或有接触病人血液/体液风险时可佩戴防护目镜。
6.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戴手套不可替代洗手,戴手套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7.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使用速干手消毒液,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流动水洗手。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8.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9.预防接种: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
10.加强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对卫生保洁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对其工作是否符合消毒隔离要求进行监督、指导。
二、病人管理
1.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隔离于单独房间。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房间不足时,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4.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分组护理,固定人员。5.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病人,安置于正压病房或隔离于单独房间。6.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病人。7.如无禁忌证,将病人床头抬高30°。
8.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如气管插管病人),每日四次口腔护理。
三、访客管理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2.若被探视者为隔离病人,穿访客专用的清洁隔离衣。访客进入病室可以不换鞋应穿鞋套。3.探视呼吸道感染病人,戴一次性口罩。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避免探视。
4.进入病室探视病人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室时,应用速干手消毒双手。5.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6.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或婴、幼儿童,应避免进入ICU探视。
7.以宣传小册子读物、知情告知、健康宣教等多种形式,向访客介绍医院感染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四、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1.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酒精擦手。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建议0.5%碘伏消毒穿刺点皮肤。更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达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更换。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及时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2.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不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或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及时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及时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4.放置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水封瓶可以每周更换1次,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并告知病人协助及时报告发生的问题。
5.除非紧急状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的清创术等,应尽量在手术室中进行。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外科无菌技术。
五、物品管理
1.呼吸机及附属物品:75%酒精擦拭外壳,按钮、面板每日2次。耐高热的物品如金属接头、湿化罐等,可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热的物品如一些种类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首选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无菌水或冷开水冲洗装置,悬挂晾干,封闭保存备用。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2.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及其配件、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2次。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5min后用清水擦拭每班一次。
3.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2次。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15min后,应使用清水擦抹。
4.勤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5.止血带,一人一带,每日使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6.采血针,一次性使用,一次一针。
7.体温计(腋下):要求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后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擦干,干燥保存备用。8.口服药杯、氧气湿化瓶等医疗用品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消毒,清洗干净后干燥保存。
9.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消毒,对腹泻病人应一用一消毒,方法: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10.纤维支气管镜消毒:使用后用500ml无菌水冲洗气管镜镜,纤支镜外部用75%酒精擦拭。用消毒内镜专用酶(1:500配制)擦拭及冲洗气管镜腔2次并保留5分钟。纤支镜全部置于配制好的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30-40分钟(特殊感染病人浸泡10小时),用无菌水冲洗纤支镜外部及内腔,备用。
11.在进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时,勿将非直接接触病人物品(如治疗盘、胶布、棉签、护理病历等)置于病人床头桌、病床。12.所有医疗用品如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氧气湿化瓶等重复使用医疗物品,消毒后备用保存时间为7天。
六、环境管理
1.空气:开窗通风是保持ICU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ICU病室采用30万层流净化。
2.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避免出现霉斑。通常用清水擦洗,但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各室抹布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3.地面:所有地面,包括病人房间、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拖擦两遍。对于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爆发时,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两次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地面。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所污染,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4.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5.病房消毒用抹布、消毒液容器每病室一个,消毒液应现用现配(500mg/L含氯消毒液);做物品擦拭消毒时,擦拭每个部位后应清洗抹布。
七、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1.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2.病人的感染性液体要倾倒入下水道废液池(洗消间废液池)。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处置地点。医疗废物弃置于黄色垃圾袋内,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输液袋、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垃圾,单独置于黑色垃圾袋内。3.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医疗废物,需盛装在双层黄色垃圾袋的容器内,待盛装物到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在外层垃圾袋上贴上有警示标志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医疗废物”的标示。4.病人的尿液、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倒入病人的厕所或专门的洗涤池内(洗消间废液池)。5.ICU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必须加盖。
七、监测与监督
1.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三种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相关感染。
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2.进行ICU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每月进行ICU病室空气,治疗室空气培养监测。对ICU病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负责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5.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例如鲍曼不动杆菌常为ICU环境污染,经医务人员手导致传播和暴发,对其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增加相关医疗物品和ICU环境的消毒次数、隔离和积极治疗病人,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6.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医院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7.ICU工作人员接收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第四篇:ICU预防重点部位感染制度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控制制度
一 常规对患者进行监测,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介导的多重耐药菌肠杆菌等),立即上报院感科。二 防控措施
(一)预防: 1 合理使用抗菌素;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留置各种管道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二)控制:实施接触隔离
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在床牌上贴接触隔离标识,床间距≥1米,并拉上床帘。
2、严格手卫生。在接触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摘掉手套后、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3、病室卫生管理:每天以含氯消毒剂拖地并擦拭消毒室内物体表面,仪器设备以75%酒精擦拭;血压计、听诊器等物品专人使用,每天以75%酒精擦拭,使用完毕终末消毒。
4、患者被服应袋装送被服中心消毒后清洗。患者出院后床单位终末消毒并登记。
5、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监测与控制制度 如无禁忌症,抬高床头30-45度; 口腔护理2次/日;尽量减少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或制酸剂。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正确咳嗽排痰,病情许可每2小时予以翻身扣背;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适应症,需要使用呼吸机时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实施手卫生;吸痰管一用一弃,气道和口腔吸痰管及吸痰水应分开。呼吸机管理:每周更换一次螺纹管,有明显污染随时更换;湿化水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及时倾倒冷凝水于有盖的感染性垃圾桶内。
呼吸机配件消毒:
外壳、面板、按钮每天以75%擦拭消毒,使用完毕终末消毒;
螺纹管、湿化罐袋装密闭送供应室清洗消毒; 每天评估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必要性,尽早予以停机和拔管,保持气囊压力20cmH2O以上。加强人工气道湿化和温化,湿化水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每天更换;呼吸机患者使用加热湿化器;不使用呼吸机患者使用人工鼻。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与控制制度
一 插管时预防: 操作者戴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 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选择带抗菌涂层的药物中心静脉导管; 3 认真执行手消毒,戴无菌手套,深静脉置管应遵循最大限度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铺无菌单;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二 插管后防控: 以无菌纱布或透明专用贴膜覆盖穿刺点,定期更换:纱布每周更换2次,贴膜每周更换一次,有污染随时更换; 每天更换输液、测压装置和三通,保持三通清洁,以消毒巾包裹,有污染随时更换三通和消毒巾,输液尽可能现配先用,严格无菌操作; 3 严格手卫生:更换敷料或接触导管、三通时,严格手卫生; 4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立即拔除;不建议为预防感染常规更换导管;每天评估留置导管必要性,尽早拔除。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
尿路感染(UTI)监测与控制制度
一 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预防: 1 避免不必要的置管; 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成人选择16F;
3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导尿前执行手卫生并戴无菌手套,导尿时仔细清洗消毒尿道口及会阴,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留置导尿时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使用抗反流集尿袋; 二 插管后防控: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留取尿常规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长期留置导尿定期更换集尿袋(抗反流集尿袋每月更换1次,普通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 会阴清洗: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以0.05%碘伏清洗尿道口2次; 3 不建议为预防感染常规膀胱冲洗;病情允许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
4疑似尿路感染时,尽可能停止留置导尿,需要留置导尿时更换导尿管。不建议为预防感染常规更换导尿管。5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必要性,尽早拔除。
CRRT相关感染监测与控制制度 严格执行CRRT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有CRRT护理常规、仪器操作规程,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CRRT仪应符合国家产品质量规定的要求。严格按照滤器及管路产品说明使用,滤器及管路一次性使用,不得复用。置换液配置在层流洁净室内进行,严格无菌操作。
6使用过的滤器及管路按感染性垃圾处置;使用中CRRT仪器每日以消毒液擦拭,使用完毕终末消毒。用于CRRT的深静脉导管,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控制制度》及《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常规》执行。
第五篇:ICU感染管理
ICU感染管理要求
一、监护病房布局和要求
1、监护室应设于清洁、安静的区域,远离人流量大的交通要口,在进入ICU前应有缓冲间,内部明显划分为三个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设有更衣室、医护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污物通道、手消毒设备、洗手池及脚踏水龙头开关。
3、病室内可采用自然通风和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 以确保空气洁净。
4、消毒设备。
5、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为9.5m2左右。床间距大于2米。
6、ICU按床位多少,设置一定的隔离房间,患有传染病、严重感染及体弱、大手术的病人,应收住在隔离室治疗。
二、环境消毒
1、监护室应做好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室内定时通风换气,室温保持23--260C,相对湿度为50—60%为宜,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日以循环风消毒机消毒2小时。
2、地面每天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拖地,每日不少于3次,地面采用湿扫,每周彻底打扫一次。
3、病床、各种仪器、墙壁、门窗每日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擦洗一次,病人转出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
4、室内空调机、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等空气过滤网,每周冲洗1—2次。
5、室内禁止养花,医护人员不得在ICU内饮食。
三、人员要求
1、工作人员应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及鞋方可进入ICU,外出时必须外加隔离衣,更换外出鞋。
2、控制出入人员,减少人员流量。病人家属不得随便进入ICU探视病人,应在规定时间限制进入。
3、工作人员的衣帽、口罩应保持清洁,最好使用一次性帽子、口罩。
4、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咽部和手采样作细菌培养。
5、做各项无菌操作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并穿好工作服,手指甲要剪短,不能戴戒指等饰物。
6、严格洗手制度,在各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两个病人和两张
病床之间;处理便器后;进入或离开ICU时均应认真洗手,最好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为了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双方,在进行上呼吸道管理(如吸痰和清洁口腔等)、伤口换药、放置导尿管和灌肠、测肛温等均应戴手套。
7、护理感染病人按隔离病人进行了,有条件应将病人置于单间,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前后,按隔离病人的要求进行隔离消毒。
8、工作人员患感冒、肠炎和皮肤感染,以及其他传染病时,应停止工作。
四、物品的消毒
1、取无菌物品应用无菌镊子。干燥无菌镊打开使用有效期为4小时。
2、氧气湿化瓶、管道吸痰瓶、胃肠减压瓶、量杯等每日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浸泡消毒,便器固定使用,每次用后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浸泡消毒。
3、体温表、服药杯用后浸泡于0.05%有效氯的消毒灵中,清水冲净,晾干备用,其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4、换药、治疗用具,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浸泡后送供应室处理。
5、病人转出ICU后用0.05%有效氯的消毒灵擦洗床、桌椅,进行终末消毒。
6、用过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装置,勿与其他病人交叉使用,病人转出后,彻底清洗、消毒后再用。
7、ICU的一切物品,包括仪器和清洁工具(拖把、抹布等),禁止同其他病房混用,从外面带进来的物品,应进行清洁、消毒。清洁工具每日必须消毒一次。
8、严格分开清洁洗手池与污染水池,保持清洁。
9、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规范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五、隔离与防护
1、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制定和执行隔离制度、措施(多重耐药)、保护性隔离制度措施。
3、对隔离病人床边设有隔离标识(红带)。
4、对隔离病人隔离用品(口罩、帽子、隔离衣、眼罩、防护面罩)配备,并正确使用。
5、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利器伤后,掌握应急处理原则、方法,进行免疫预防和追踪发病情况。
六、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病人,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应采用床头抬高30—45度体位。
2、吸痰前,护士要戴好帽子、口罩,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吸痰时必须用无菌吸痰管,使用一次更换一根,保持每次吸痰都为无菌导管吸引。
3、对气管切开病人每隔4小时清洗内套管一次,每日煮沸消毒灭菌内套管1—2次。
4、气管造口应用双层湿纱布覆盖,防止空气中细菌、灰尘及异物吸入,并改善吸入空气的湿度,根据情况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5、气管造口处的敷料及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每日至少换药2次,最好每4小时更换一次,分泌物多时及时更换。
6、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
7、用无菌蒸馏水进行雾化或湿化,螺纹管内的冷凝水应随时排净,禁止将水倒入雾化罐内及随时乱倒;雾化罐每日更换消毒。
8、口腔护理,每日三次。
9、根据病情,进行胸部X片检查、痰培养。
七、尿路导管感染的预防
1、严格掌握导尿的指征,尽可能避免导尿。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时要轻柔,防止尿道粘膜损伤。
2、留置的导尿管,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膀胱冲洗预防感染;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八、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1、对于择期手术病人,如无反指征,术前应洗澡,并使用抗菌皂;
2、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若必须备皮,提倡手术当天备皮,并使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
3、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天。
200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