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税局税务现代化建设意见
**国家税务局关于“十二五”时期 全面推进税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讨论稿)
为落实省、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推动**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根据**现代税收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现就“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税务现代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全面推进税务现代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大势、更好履行职责的必然选择。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大势。中国、**及**正顺应大势,按照本世纪中叶、2020年、2015年的预期,向着现代化目标奋力迈进。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个人等方面的现代化。税收管理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面,税务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部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税务现代化,以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全面推进税务现代化建设是抢抓税收发展机遇、赢得优势地位的战略选择。现阶段,税收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税收事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税务系统呈现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变化亟需应对,机遇亟待把握,竞争依靠实力。全面推进税务现代化建设,站在税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朝着税收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统筹推进税收管理各项要素的现代化,必将大大提升**国税综合实力,保证**国税抓住发展机遇,赢得新的优势地位。
(三)全面推进税务现代化建设是破解国税发展难题、顺应各方期待的现实选择。当前,国税工作既有调节各方利益、受关注度高的普遍矛盾和压力,又有征管资源少、执法风险高的特殊矛盾和压力。化解矛盾和压力,关键在自身,重点在改革。全面推进税务现代化建设,遵循现代税收管理客观规律,转变税收管理方式,必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破解国税发展难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纳税人和国税干部的合理需求,提高社会满意度和干部幸福感。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税收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主线,从社会满意和干部幸福出发,大力实施素质强税、固本强基、创新驱动战略,突出人员、技术、流程和体制现代化,统筹推进五类先行区建设,着力完善现代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税收法治、人力资源管理、惩治和预防腐败、支持保障体系,全面开创国税工作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先进性,做到把握规律、争创一流。学习先进管理理论,树立先进管理理念,借鉴先进管理经验,牢牢把握省局现代税收管理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现代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建设具有全球视野、国内一流、省内率先、彰显特色的税务现代化。
坚持系统性,做到顶层设计、整体提升。以构建现代税收征
四、评价指标
(一)核心指标
1、税收收入质量综合指数(权重10%)
评价内容:组织收入原则贯彻落实情况、税收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税收对经济发展贡献等。
2、税收执法正确率(10%)评价内容:税收执法规范程度
3、纳税人遵从度(10%)
评价内容:反映纳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程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税收管理与服务的质效。
4、纳税人满意度(15%)
评价内容:纳税人对国税机关办税服务质量与水平的评价。
5、干部幸福指数(15%)
评价内容:税务人员对税务机关的工作环境、条件、任务、福利待遇、职业发展道路和空间以及自身健康、财务、人际关系等状况持满意态度的情况。
6、岗位胜任度(10%)
评价内容:评价单位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干部能力是否适应岗位要求,即能岗匹配程度。
7、干部清廉指数(10%)
评价内容:系统内外对税务干部、税务机关清廉程度的评价。
8、社会认同度(10%)
评价内容:纳税人、政府机关及社会群体对税务公共服务机关形象的评判。
基础,以对纳税人实施遵从管理为主线,确立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流程,并针对流程的不同环节、事项实施执法监督与监察。
1、税收征管主流程:纳税人自主申报—申报受理—税收评定(申报审核、案头审核、实地审核)—违法调查—税款追征—争议处理。
过程中不适当的举证责任分配格局,税收评定成为税源管理的主要形式,税务稽查在税源管理中发挥震慑作用。
2、将深化风险管理作为重要导向,转变基于管户的税源管理方式,改变属地税务机关、管理员与纳税人之间固定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根据风险识别指向确定管理对象,根据风险等级和征管资源配置状况确定管理任务,根据纳税人风险特征确定管理方法。
3、将实施分类管理作为基础环节,按照先规模、后行业,兼顾特殊类型,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确立符合大企业内在遵从特点和管理要求的管理方式,对中小纳税人按照行业、特定风险类型等实施集群化管理。
4、将情报驱动作为关键措施,建立健全情报驱动的税收遵从风险管理过程逻辑和运行方式。将情报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前置步骤,作为风险分析识别和风险应对的前提,作为税源专业化技术过程的逻辑起点,并贯穿于风险管理全过程。
(二)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等现代税收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以纳税人为中心,以纳税人正当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品牌为抓手,以信息化为依托,以促进遵从为根本目的,体制机制健全、服务内容全面、方式手段高效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
1、纳税服务品牌化。用品牌理念凝聚纳税服务理念,用品牌标准引领纳税服务行为,用品牌形象彰显纳税服务内涵,用品牌传播促进纳税服务获得认同,实现品牌战略与纳税服务的深度融合。
3、依法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执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案件审理、重大执法事项集体审议制度,建立健全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裁量基准和适用规则,完善与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相适应的程序优化、权责一致的执法程序。建立与税收风险管理流程相配套的税收执法风险内控机制。
4、依法化解涉税矛盾纠纷。建立税收争议预防调处机制,探索柔性执法手段,组织税收法律援助,运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建立预防和自我纠错机制,充分发挥复议、应诉主渠道作用。
5、依法协调税收执法与税收司法。加强税收执法与司法保障的协调,打击涉税犯罪,为税收债务追偿提供司法保障;加强税收执法与行政诉讼、反渎职侵权等司法监督的衔接,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安全执法。
(四)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按照以人为本等现代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以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组织和个人双元发展为目标,人力资源规划、评价、配置、考核、薪酬、开发、诊断机制健全配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分途发展的现代税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选拔设计师、教练员、仆人式的领导干部。按照年龄梯次合理、专业知识配套、领导经验互补、性格气质相容的要求,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完善以民主集中制、考核评价制度为主体的管理机制。引导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习惯,提高思想修养、综合能力、情趣品味。
0廉政文化的引领、导向、熏陶和教育作用。建立健全以道德制约为导向的税务行政伦理道德体系,通过契约化管理实践、廉政教育宣传、伦理道德文化培育等手段,强化干部对职业伦理道德的内心遵从,提高广大干部廉洁从税意识和自觉性。
2、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源头治理预防机制。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内控责任体系,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控制,确保内控机制有效运行。推进内控机制电子平台建设项目化管理,不断提高科技防腐水平。
3、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创新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法检查、督察内审等综合监督作用,加大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力度。依托外部监督评议,切实改进政风行风,促进权力阳光运行,树立国税系统严格执法、严守清廉的良好社会形象。
4、发挥案件查办综合效应,健全完善从严治腐惩戒机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自查和案件督办力度,严肃查办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案件。完善信访举报、网络举报受理机制,健全案件查办协调机制。发挥案件查处的治本功能,切实起到查处一起案件、剖析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办案效果。
(六)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服务大局、团结协作、强化执行的要求,不断完善以提高服务税收中心工作水平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优化目标管理考核和督察督办为抓手,工作效能、财务管理水平、后勤保障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的税收管理支持保障体系。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局税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挥、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各先行区项目组负责人负总责,各主要责任处室牵头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试点单位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先行区试点实施小组,积极贯彻落实各项试点工作任务。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进行全面动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工作健康发展。加强外部沟通,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先行区建设方案,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为先行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改进作风,加强保障。市局机关要适应形势,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既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创新举措方案,寻求政策和技术支持,又要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各处室、各单位要加强协作联动,做到成果共享,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
第二篇:关于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创新文化是税收改革发展的灵魂。国家之魂,文以化之;税收之魂,文以铸之。要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税务文化。通过深入调研南京国税推进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实践,对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加坚信税收现代化,不能没有税务文化现代化。
一、基本认知: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强调人类社会的整体变迁,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状态。现代化过程包括从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全方位过程。税收现代化,主要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融合我国税务传统管理思想、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和未来管理发展趋势于一体,通过持续努力,让税务工作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缺失走向完善,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税务管理状态和过程。而税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就是实现税务文化现代化,通过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职业素养的现代化,为税收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活力。
(一)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税收现代化不仅包括征管模式、信息技术、办公条件等“物”的现代化,更包括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税收现代化的必要组成,而且是影响税收现代化尤为关键的一环,是税收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
(二)文化现代化造就人的全面发展之路。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看,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推进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即推进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现代转型。其中,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指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从传统向现代转化,它主要包括人的价值观念、精神态度、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素质能力的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各种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现代化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即通过人的行为方式加以体现和反映。文化现代化具有塑形、激励功能,文化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税务文化现代化,就是要在税务人员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方式、职业素养等层面,实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去粕存精,促进税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税收现代化离不开税务文化的现代化。西方社会学认为,现代化由四个方面组成,即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的现代化。最先发生的现代化是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基础。税务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具体类型,由税务组织的各种制度、价值观、理想信念、环境符号、行为方式、文化仪式等构成,是税务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创新与变革能力等的象征,如果税务文化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就不能实现税务人员的现代化,税收现代化就失去了最直接、最根本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甚至会形成巨大阻碍而影响税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税务文化现代化是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正确定位:审视和确立税务文化现代化新内涵
一是在价值导向上,更加注重现代文化元素。在以往的税务文化建设中,更多地强调团队凝聚和谐等共性价值元素。税务文化现代化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理念导向上应更加突出现代文化元素,把率先实现税收现代化确定为共同愿景,在核心价值观中强调法治、廉洁、尽职尽责、追求卓越等理念,在税务精神上弘扬进取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税收管理中要遵循的重要价值元素。
二是在文化打造上,更加注重整体引领。过去的税务文化建设侧重于文化传承,通过递进式主题教育来阶段性地倡导文化理念。税务文化现代化则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使命、新愿景,更加系统的推动税务文化转型升级,提炼形成系统完善的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文化宣教推广,发挥税务文化的整体引领作用。
三是在建设模式上,更加注重科学规范。在以往的税务文化建设中,比较注重发挥基层积极性,通过示范点建设,培育了一批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建设模式,以及百花齐放的文化建设格局。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则是在基层探索和先行区试点的基础上,对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原则、路径、方法进行全面规范,同时也考虑到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留有自创空间,形成全系统整体规范为主,各单位特色文化为辅的文化建设格局。
四是在建设内容上,更加注重协同推进。以往的税务文化建设侧重于税务精神文化建设和物态文化建设,主要方式是活动式文化理念宣传,物态化文化理念展示。税务文化现代化则更加注重理念、制度、行为、物态文化四个层面的协同推进,突出价值理念的制度固化,行为方式的理念外化,以实现文化管理的目标。
三、典型案例:南京国税税务文化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一是理念内化,培育和宣导精神文化。经过向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广泛征集、评选、研讨,以及专家论证和局领导审议等一系列程序,提炼出以南京国税精神、核心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为主体的南京国税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地域特点、人力资源状况等,厘清和确立执法理念、管理理念、学习理念、服务理念等,形成以南京国税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理念体系。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以南京国税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争第一,创唯一”的南京国税精神,认真践行“崇法崇廉,尽责尽美”的南京国税核心价值观,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与价值观念同税收工作实践密切融合,用“率先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南京国税共同愿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二是制度固化,规范和创新制度文化。将价值理念融入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实现文化柔性约束与制度刚性管理的有机结合,确保税务文化理念固化于制度。把先进管理理念与南京国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强化价值理念与制度流程的匹配,将管理工作导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建立了包括全部税收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将流程再造、风险管理、内控管理、质量管理、专业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六个管理理论、制度、方法融入一体,形成“六合一”管理制度规范。
三是行为外化,塑造与彰显行为文化。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使其自觉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践行文化理念,将领导行为上升到文化层面,以领导干部自身的行为影响团队、带动干部。抓好岗位人员行为规范、着装管理规定、“6S”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南京国税除了制度化地开展明察暗访、纳税满意度调查外,还坚持每年两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文明指数测评,强力打造文明、规范的行为文化。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创先争优精神。近年来,南京国税涌现出一大批“中国好人”、“南京好市民”、“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市级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在先进模范的感召下,全局上下规范、文明、知礼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精神风貌、素质修养得到提升。
四是实践深化,构建和提升物态文化。设计制作统一的体现南京国税核心价值理念的形象标识系统。将形象标识统一应用于办公环境、公务用品、宣传物品、演示文档、涉税资料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办公硬件设施,为干部和纳税人提供整洁美观的办公与办税环境。深化办税服务厅系列“办税e站”服务品牌,税收管理系列“红枫税情”服务品牌和税务稽查系列“阳光税线”服务品牌,以文化品牌推动服务质效的提升,满足纳税人个性化需求。三个服务品牌全部入选南京市服务品牌,其中“办税e站”服务品牌被评为南京市“首批十佳服务品牌”。
四、系统思考: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应关注的问题
南京国税的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税务文化现代化理念尚未完全内化,文化自觉意识没有完全树立;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能适应税收现代化的要求;文化建设执行力不强;文化建设与税收征管业务不完全融合等。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是一条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道路,需要保持一种打持久战的奋战精神,前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促使我们对推进税务文化现代化的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如何保持现代税务文化的创新力与生命力?
创新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来源,创新产生新物品、新知识、新制度和新观念,从而推动文化现代化。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一方法,深刻认识当今时代对税务文化的发展要求和根本趋势,紧紧把握税收形势变化,紧跟税收改革步伐,始终站在税收事业发展前沿,才能保持最持久的生命力。其一,要坚持税务文化要素创新,包括税务精神、语言符号、规范体系等文化要素的创新,通过创新、选择、传播的双向循环过程和文化要素的可逆退出过程,共同组成文化现代化的超循环。要以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税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推进税务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使税务文化建设永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二,要坚持个人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新发展,强调税务干部个人自由与制度自由领域的不断扩大,实现税务干部的创造性、自主性领域的不断扩展。只有拥有充分的创新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才能为税务文化现代化生长壮大提供源源不绝的养分。
(二)如何延展现代税务文化的融合性?
税务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税务文化反映着税务组织的使命、战略目标、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以及行为准则等,其功能作用决定了税务文化对于其他税收工作具有引领性,同时又为其他税收提供动力和保障。南京国税在规划设计上,围绕南京国税发展目标,系统思考、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将文化建设中的理念提炼、制度设计与主体税收业务的要求紧密结合,避免了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形成“两张皮”的现象。融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文化现代化建设与税收法制、税收征管、纳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的相互融合,协调同进;二是税务文化现代化建设中,精神、制度、行为、物态四个层面的交叉互融,相辅相成;三是文化现代化建设与税收中心工作的互为因果,良性发展。因此,税务文化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不应独自进行,而应与其他税收工作一起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协调开展,这样方能取得实效。在税收现代化背景下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同时应注重把握税务干部与税务组织和谐共进、互动双赢的规律特征,才能实现人与组织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如何确保现代税务文化载体的有效性?
文化载体建设是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税务文化得以形成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税务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载体应具备以下特征:一要喜闻乐见,以增强税务文化的亲和力;二要丰富多样,以增强税务文化的吸引力;三要不断创新,以增强税务文化的感染力。在载体建设中,尤其要突出文化品牌建设,提高文化载体的系统性。文化品牌是文化的结晶,品牌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创立服务文化品牌,使得纳税人能够切实感受到税务部门的服务品质,也使得税务干部能够按照服务品牌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做好服务工作。南京国税在“办税e站”、“红枫税情”、“阳光税线”等服务品牌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潜力,形成了“清诚之约”廉政文化品牌,“税官李明启”税宣动漫品牌,不仅带动了文化建设与征管质效的同步提升,还将南京国税的服务文化向社会广泛传播,得到社会及广大纳税人的赞许。在文化品牌建设上,应与时俱进地创立和拓展税务文化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为文化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如何定位税务文化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英国学者拉什认为,如果现代化是一个文化分化过程,那么,后现代化就是一个去分化过程(de-differentiation)。文化去分化导致文化影响渗透到全社会。当文化去分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化的主导作用就日益明显,文化竞争力成为无可非议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竞争成为竞争的制高点。税务文化现代化也同样有着分化与去分化两个阶段,去分化阶段也是税务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当文化不再需要解释和塑造,不再需要制度和约束,成为一种自觉和自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税务文化现代化方能说是最终建成。
第三篇:国税局2009年税务工作总结
2009年,在省国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国税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依照年初确定的“围绕一个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和一个中心(组织收入),全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规范化执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优化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各
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共组织各项税收195,006万元,占省局考核任务188,860万元103.25,同比增收28,368万元,增长17.02,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以规范执法为基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开展了“五五”普法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学习,集中进行了地方党政及有关部门制订的涉税文件的清理,组织63名干部参加了税收执法资格考试,取得了较好成绩,提升了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制定和完善了减免税审批、个体户税额核定等管理办法,对各种减免税、税务违章案件实行集体研究,公开审批。同时积极做好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和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升级工作,对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务执行和税收法制五大系列20类税收业务、53项考核指标、90项过错行为进行考核。四季度开展了税收执法专项检查,各县(区)在自查的基础上,市局重点对两五大类23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了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大稽查力度,整顿规范税收秩序。进一步加强税务稽查工作,加大大要案和举报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虚开和故意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可抵扣发票,利用假报出口、以次充好、低价高报手段和用虚假进项发票骗取出口退税,以及利用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偷税等行为。重点抓了出口退税、油田三产、电力企业和大型商场超市及个体大户等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严格执行《税务案件审理办法》,提高审理质量。全年共检查纳税户546户,有问题的187户,查补税款及滞纳金罚款517万元,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三)加强税收宣传,营造和谐纳税氛围。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坚持载体创新、内容求实、形式求新,打造精品,在沿用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宣传途径和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扎实开展了税收宣传“四进”活动(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不断掀起了税收宣传活动的新高潮,营造了和谐纳税氛围。同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规范普法教育,积极推动“五五”普法工作。
二、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为重点,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质量
建立互动机制是提高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有效载体,是强化税源管理和全年征管工作的重点。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全系统上下高度重视,逐级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互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互动办公室,抽调1-2名专职人员开展工作。年初在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部署,组织人员赴湖南省娄底市国税局实地考察学习分析、评估、稽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召开了全市互动协作专题工作会议,组织讨论、制定了互动协作工作实施办法等,市、县两级适时召开互动机制讲评会,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市局对各县的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和督查,同时推出“基层好‘动’态系列报道”,对市局及各县的好经验、好作法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保证了此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完善互动机制,细化工作职责。为了使互动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更具可操作性,在学习先进经验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修订了《市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评估、稽查、管理”互动协作工作实施办法》,就部门职责、数据分析、征收监控、考核督查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同时,针对工作运行中发现的存根联滞留票核查、中油炼化企业进项税额抵扣不规范和农村税收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等,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市国家税务局滞留票防范管理制度》、《市国家税务局炼化企业进项税额抵扣办法》、《市国家税务局农村税收管理本文来源:好范文http://www.xiexiebang.com/办法》和《市国家税务局个体工商户分类管理办法》,为税收“分析、评估、稽查、管理”互动机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促进和指导作用。为促使业务流程的顺畅运行,以《工作提请单》、《工作任务单》的形式,反馈、传递工作任务;以“发布式”、“订单式”的工作流程规范职责;以召开税收分析例会和下发核查指令的形式,讨论税收分析中产生的问题,加强了协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建立评估模型,开展分析核查。根据全市的gdp和税收收入测算了全市国税宏观税负、重点
税源企业和行业税负,及时发布了全市分析评估指标,围绕农产品加工、酒类生产、水泥制造、机动车辆销售、建材、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房地产企业、涉外企业等九大行业,建立了纳税评估模型,为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业务指导。突出重点,分行业实施评估,先后就农产品加工经销、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机动车辆销售、药品销售等行业进行核查,在核查中发现的问
题进行评估分析。据统计,全年共分析评估纳税户1331户,分析评估出有问题的303户,向稽查环节移交70户,通过分析评估增加税收1384.66万元。
三、以基础数据的应用管理为依托,提升税收信息化应用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上,我们在抓好人管系统、财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现有系统网络的前提下,实施应急预案,强化日常管理,完善网络升级,切实提高运行质量。
一是加强基础数据的管理应用。各级国税部门认真落实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传输、储存、清理、发布等各项工作要求,重点完善金税工程相关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和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市级安全审计体系和局域网桌面安全系统,对终端设备的行为与状态进行监控,有效实施安全防护,不断提高数据管理应用能力。
二是推行新版车购税管理系统按期上线运行。根据省局的安排部署,成立了推广领导小组,制定了《推广实施方案》,编排推行工作时间表,统一口径,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对新业务的培训学习。在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下,新系统按期上线运行,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今年共办理征税车辆4715台,征收车辆购置税4678万元,同比增长15.7。
三是认真开展数据核查,降低数据质量差错率。为了加强数据管理和应用,树立数据质量意识,实现“数据质量零差错”工作目标,我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产生错误原因,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综合征管软件数据质量管理的紧急通知》,抽调强有力地工作人员深入县(区)局,对数据质量问题逐一进行核实,对发生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更正。加强对操作人员工作责任性教育和操作业务流程培训,要求税收管理人员要切实提高数据质量意识,严格按政策规定和操作流程办理税收业务。对综合征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考核追究办法,强化考核,加强责任追究,杜绝错误数据进入系统。
四、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一)加强作风建设。今年我们积极开展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广泛动员,全面安排,围绕“八破八立”的目标和“五个带头、五个争做”的主题,深入开展“五个一”和“六个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特邀监察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先后征求意见建议37条。逐条梳理归纳,以党组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剖析根源,认真整改,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使全系统的学风好转,工作作风得到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条例》,调整充实了西峰、镇原等四个县局的领导班子,对任职的干部进行了任前谈话,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并对正宁、合水、华池县国税局进行了巡视检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班子建设,为全面做好税收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在干部教育培训上,以“走出去”的方式,在大连举办了全市稽查人员培训班,在长沙和长春各举办了科级干部更新知识培训班,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扬州税务学院专家举办了税收分析评估培训班,先后培训干部职工人员320人(次)。同时,开展了全员大学习、岗位大练兵活动。各级国税部门坚持实行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测,市局按季抽考,县(区)局全员达标,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通过层层考试选拔,产生省、市级能手95名。
(四)加强行政管理。在抓各项重点工作的同时,狠抓了内部行政管理。加强财务管理,认真落实财务岗责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成功运行网络版财务软件,严格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行公开招投标,对重大开支项目和政府采购都集体研究,公开公示。今年对环县、庆城、合水三县(区)局2006年以来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审计,没有发现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编制了政务公开目录,并在政府网站开设了国税网页,将机构职能、政策法规、行政许可、便民服务进行了全方位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安全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书。切实做好信访工作,积极稳妥处理群体上访事件,机关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筑廉政教育“大宣教”格局,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廉政意识。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全国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按照职能分工,将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细化为20项62条,并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10份。对新提拔任用的14名干部进行了廉政谈话,对华池、正宁、合水三个县的班子进行了巡视,对5名干部开展了离任审计,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开展了税收执法监察,以抽调工作组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和监督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抽查,纠正了一些票证项目不全、规范性文件会签、报批不规范等问题。市局对一些基层分局(所)的环境、学习、考勤、着装、服务等进行了督察暗访,解决了税风税纪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推广和展示全市国税系统税务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市局投入资金15万元,在西峰区国税局西郊分局建成了市国税系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并于12月25日举行了由省局、市上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揭牌仪式,有力推动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五、以税务文化活动为立足点,提升文明行业创建层次
我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创建当作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继续坚持“防止反弹抓提高,巩固成果上台阶”的思路,以活动促创建,激发文明创建活力,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上台阶。
(一)全面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倡导和鼓励干部读好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廉洁从政、税收业务四种书。市局建成了图书阅览室、荣誉陈列室、书画展览室,采购了行政管理、廉洁从政、税收业务、古典名著等图书6000余册。各县(区)局都相继建成了图书阅览室、荣誉陈列室。为干部职工学习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浓厚的学习读书氛围。
(二)大力开展税务文化建设活动。4月份与市委宣传部联手举办了有120余人参加的全市第四届宣传部长论坛暨“建设和谐文化引领发展”理论研讨会,20名代表进行了翔实生动的演讲,4名国税干部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7月份组织干部参加了全市“和谐广场文化周”活动,演出的“和谐国税之声”专场文艺晚会受到社会各界好评。8月份举办了全市国税系统“庆国庆、迎奥运”职工运动会,9月份组织参加了全省国税系统“庆国庆、迎奥运”体育、文艺、文化三项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税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广泛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在全系统大力开展“三优一满意、三能手一标兵”优质服务竞赛,全面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和“一窗式”“一站式”办税便民服务举措,加大《国税系统税务人员违纪违法举报奖励办法》、“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宣传贯彻力度。同时,开展了由纳税人和税务干部参与评选的“十佳办税服务标兵”活动,做到在执法中服务、服务中执法,努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
(四)积极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广泛动员职工为灾区、贫困地区、残疾人、教育事业、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奉献国税干部爱心。市局先后向抗旱救灾、慈善办、单亲贫困母亲捐助现金2.6万元,向宁县春荣乡两个扶贫点和60贫困户资助发放支农扶持金及慰问金8.5万元。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各级领导带头捐款、捐物,全市国税系统共计捐款31580元,衣物480余件,为困难群众“送去了一份温暖,献上一片爱心”。
总之,2009年我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四位一体”互动机制还需要不断深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2008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抓好组织收入、依法治税、纳税服务、税收管理、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促进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国税局税务稽查报告范本
税务稽查报告范本 纳税人识别号
案件编号(2003)356#
登记注册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纳税人名称 xxxx动物营养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姓名 xxx
检查期间 2001.01.01—2002.12.31
检查类型 专项检查
检查人员 xxx xxx
稽查实施时间 2003.10.20—2003.12.1
1根据《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xx国税稽[2003]第356号的工作安排,我检查组于2003年10月20日至12月11日对xxxx巴尔动物营养有限公司2001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的执行税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已检查完毕,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xx动物营养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21日,小规模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xx市xx区国家税务局,经营地址在xx市xxxxx,登记注册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18万元;主要经营范围:添加剂预混料、饲料添加剂、浓缩饲料的生产和销售。该公司于2001年批准为饲料免税企业,当年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免税批复对免税产品的税金进行了免税。
该厂2001年销售收入总额128,991.18元,销项税金7,739.47元,应纳税额7,739.47元;已缴税金7,739.47元,当年根据免税批复(x国税发[2001]150#文件)免税,当年退税7,739.47元。2002年销售收入总额1,519,966.30元,销项税金86,035.83元,应纳税额86,035.83元;当年根据免税批复(x国税发[2003]33#文件)免税86,035.83元;无欠税。
经查,该公司的会计核算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未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银行存款”、“现金”日记帐对货币资金进行核算。该公司在购、销货物后,记帐时其款项大量自行填写为“现金”收付。经查,无收付原始凭据,且“现金”的收、付大部分都未通过该公司设立的银行帐户,采取的坐支现金方式。该公司帐上不能完整反映出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情况。
2、该公司未按财务、会计制度及税收相关法律对免税企业的要求,对原材料的购领和产品的存销都未设立“原材料明细帐”和“产成品库存明细帐”进行核算,实际该公司对原料购进和产品销售,都是以非常简单的流水帐和人工记忆相结合来管理该公司的产成品和原料。
3、该公司既为免税企业,对其所生产的免税产品和应税产品未登记详实的“生产记录”和“产品成本明细帐”,仅在现设的帐目中将每月免税产品按一定的总额计入帐中,而产品的实际生产情况和成本明细构成都无从考证。
二、发现问题及处理依据
(一)、增值税:
问题1:该公司应税产品销售未作销售收入。
该公司2000年3月至2003年6月将应税产品“8种微量元素”分别销售给了“xx市x县成佳汇银饲料厂”、“xx市远望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和“xx市xx区创奇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应税产品实现销售收入金额合计163,500.25元,应交增值税9,254.73元;而该公司对上述已实现的销售收入未入帐,也未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详见《税务稽查底稿(2)》NO:1#及案卷资料复印件1#第31页至35页;复印件7#(第129页至131页);复印件8#(第133页至141页);复印件11#(第154页至195页);《情况说明》279页至280页、第281页至283页、第296页和297页}
处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二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定。
企业意见:承认事实,接受处理。
检查组意见:对该公司销售应税产品未作销售收入漏计增值税的行为,对其追缴增值税9,254.73元并处以一倍的罚款,即处以9,254.73元的罚款;且加收滞纳金4,057.74元。(详见
《滞纳金计算表》第297页)
问题2: 该公司应税产品销售收入按免税产品销售收入入帐。该公司2001年3月至2002年6月销售应税产品“8种微量元素”给“xx市xx区创奇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其应税收入(含税)39,344.50元按免税收入入帐,分别在当年已享受免税税金2,227.05元。{详见《税务稽查底稿(2)》NO:2#及案卷资料复印件1#第31页至35页;复印件11#(第154页至195页)。
处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二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
企业意见:承认事实,接受处理。
检查组意见:对该公司应税产品收入按免税产品收入入帐且已申报,并在当年享受免税政策;对已享受的免税追缴增值税2,227.05元,并处以一倍的罚款即2,227.05元;加收滞纳金758.05元。(详见《滞纳金计算表》第297页)
(二)普通发票:
问题1:该公司违规领购并使用他人空白发票。该公司于2000年3月至10月销售应税产品一批,取得由“xx市巴尔饲料药物添加剂厂”提供的加盖其财务专用章的空白普通发票五份(发票号码分别为 NO.7001320#、NO.7024341#、NO.7024345#、NO.7024348# NO.7024291#),并将此五份普通发票开具给“xx市xx区创奇粮油有限责任公司”。{详见《税务稽查底稿(2)》NO:3#及案卷资料复印件11#(第154页至195页)}.处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四)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
企业意见:承认事实,接受处理。
检查组意见:对该公司违规领购并使用他人空白发票行为处以3,000元的罚款。
问题2:该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上下联货物名称不一致。该公司于2001年6月至2002年7月销售应税产品一批,开具普通发票三份(发票号码分别为 NO.5005078#、NO.5014172#、NO.5005100#),经查此三份发票的发票存根联及发票联填写货物名称不一致。{详见《税务稽查底稿(2)》NO:3#及案卷资料复印件1#(第31页至35页)、复印件11#(第154页至195页)}.处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六)款、第(七)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
企业意见:承认事实,接受处理。
检查组意见:对该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上下联货物名称不一致行为处以3,000元的罚款。
问题3:该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上下联填写的购货单位名称不一致。该公司于2001年6月至2003年5月销售应税产品一批,开具普通发票三份(发票分别为NO.5005547#、NO.5011205#、NO.5011222#、),经查,上述三份普通发票的发票存根联及发票联填写的购货单位不一致。{详见《税务稽查底稿(2)》NO:3#及案卷资料复印件2#(第37页至45页)}.处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三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六款之规定。
企业意见:承认事实,接受处理。
检查组意见:对该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上下联填写的购货
单位名称不一致行为处以2,000元的罚款。
问题4:该公司开具发票的发票联未加盖其“财务专用章”。该公司于2001年3月5日销售应税产品一批,开具普通发票一份,发票号码 NO.5014164#,发票字轨“x国税x字(2000)(03)”,发票的发票联上加盖的财务专用章是“xxxx巴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而非该公司的财务专用章。{详见《税务稽查底稿(2)》NO:3#及案卷资料复印件11#(第154页至195页)}.处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三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第(六)款、第(十五)款之规定。
企业意见:承认事实,接受处理。
检查组意见:对该公司开具发票的发票联未加盖其“财务专用章”的行为处以2,000元的罚款。
综上所述,该公司以上问题共计应补增值税22,963.56元,滞纳金4,815.79元,罚款10,000元。
检 查人 员
年 月 日
稽 查 科意 见
年 月 日
第五篇: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
施意见》(苏政办发〔2013〕85号)精神,现就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打造“学在**”教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实施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
(三)规划进度
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达40分左右。**区作为省级示范区建设单位,要率先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浦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80%左右,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60%左右,淮阴区、涟水县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40%左右。
第二阶段:到2018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达80分左右。**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浦区、洪泽县力争2017年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金湖县、盱眙县、**区力争2018年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涟水县、淮阴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70%左右。全市确保有6个县(区)达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
第三阶段:到2020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80%,综合得分达90分。所有县(区)均达到省定指标要求。
(四)基本思路
1.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时间跨度长,涉及内容多。要根据规划进度科学研制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要瞄准目标,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稳步推进。
2.部门联动、各司其职。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谋划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针对教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努力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明确任务、扎实推进。根据全市规划进度和县(区)创建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细化到每一,明确各县(区)目标任务,强化目标管理,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一着不让,确保创建工作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
4.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将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县(区)和相关部门的跨越发展实绩考核体系,明确和落实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方责任。及时向社会发布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让全社会了解、参与和监督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根据省每年对市、县(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二、重点任务
1.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实施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幼小分离,逐步增加幼儿教师编制,落实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每年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取缔无办学资质的非法幼儿园,强化农村幼儿园和城区薄弱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到2015年,90%左右的幼儿在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所有幼儿园均建成为合格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0%;到2018年,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97%,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0%;到2020年,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初步建立,学前1年免费教育基本实现,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90%。
2.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各县(区)根据省、市要求,制定本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创建目标、工作内容和序时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困难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不断健全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逐步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严格控制公办学校择校生数量。到2015年,70%左右的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5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到2018年,90%左右的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8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到2020年,所有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所有义务教育
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
3.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进工程。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推进适度规模办学,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加强内涵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努力把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打造成引领**素质教育的品牌工程。构建学校特色发展机制,明确学校特色发展路径,大胆探索实践,积极开展特色办学改革实验。培
育特色教育品牌,发展学校特色项目,培养一批体育、艺术与科技特长生。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制度和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建设15-20个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到2015年,全市建成特色高中15所,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三星级以上标准;到2020年,全市所有高中基本实现一校一特,实现优质普通高中全覆盖。
4.实施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深化工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形成一批辐射、示范、引领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成果。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推动职业学校专业类型、层次和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高度对接,重点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试点,拓宽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继续升学渠道,着力构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实施职教德育创新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培育一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到2015年,基本建成6-8所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1所高水平现代化技工院校,建成2-3个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到2020年,所有学校建成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所有县(区)均建成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
5.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抓住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省扶持政策,进一步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不断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市大中专院校要改进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致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高校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率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引领鼓励毕业生投身创业实践。到2020年,所有大中专院校均建有学生创业基地,打造出一批诚信敬业的高素质创业人才队伍。
6.实施社区教育实用性服务惠民工程。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体系,建成**开放型大学,各县(区)全部建成省级社区学院,基本实现乡镇(街道)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推进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举办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学校等学习服务平台。整合和开发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强化社区教育培训功能,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城市社区教育着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着重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积极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语言文字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和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到2015年,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65%和5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3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达45%;到2020年,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到80%和6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4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达55%。
7.实施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根据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室)、运动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器材的配备,探索个性化的装备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强化教育装备的常规管理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到2015年,全市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二类标准;到2020年,全市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一类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大市级数据中心、资源中心和应用中心建设力度,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到2015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85%以上;到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
8.实施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建设工程。校舍是最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机制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的要求,认真落实政府责任,各级校安办组织架构继续保留,成员单位继续履职,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制度措施继续完善。要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扎实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或新建工作。同时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的规划和监管,使之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切实把校舍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建筑。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到2015年,全市所有校舍必须全部符合国家重点类抗震设防标准。
9.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按照教育现代化要求,着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所有县(区)建有一所县(区)级教师发展中心,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建立“双师型”、“一体化”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校长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加强名校长培养,建立名校长工作室,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形成**名校长群体。加强名师培养,深入实施“211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200名特级教师、1000名学科带头人和10000名骨干教师后备队伍。到2015年,50%以上县(区)建成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50%左右的县(区)中小学主要学科力争有1名特级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68%和78%;到2020年,所有县(区)中小学主要学科都能有1名特级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75%和85%以上,全市有数名社会广泛认可、成绩卓著的教育教学名家。
10.实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工程。积极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广泛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做好省级教师境外培训工作,开展自组教师、教干境外培训活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境外友好学校,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学生开展短期境外修学旅行或出国留学,探索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新途径,尝试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合作学校。到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80所,其中,四星级高中都有1所以上境外友好学校。全市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学校达50所,中小学教师、教干国(境)外培训达到1000人,学生境外修学旅行达到3000人次;到2020年,全市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学校达100所,中小学教师、教干国(境)外培训达到1800人,学生境外修学旅行达到5000人次。建成1-2所优质国际学校,大力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面向国内外推介**教育品牌。
三、职责分工
(一)市有关部门职责
1.市教育局。牵头负责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和落实目标任务,指导和督促各地、各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配合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考察评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分析省教育现代化监测报告,研究制定相应对策。
2.市编办。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根据省编办制定的公办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等机构编制标准组织实施。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3.市发展改革委。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保证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推动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完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4.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管理,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统筹考虑教育发展需求。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信息化水平的要求。
5.市财政局。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投入倾斜力度。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投入水平的要求。
6.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方面扩大办学自主权,严格实施技工院校现代化建设标准。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师资水平的要求。
7.市国土资源局。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各级各类学校用地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供给。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8.市规划局。指导各地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学校建设发展,在城乡规划中优化调整学校布局。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9.市科技局。支持引导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高校应用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成果转化。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产学研结合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
10.市外侨办。支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协同做好外籍教师管理等教育涉外工作。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国际化水平的要求。
11.市统计局。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监测,共同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数据发布工作。
12.其他部门。其他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
(二)县(区)政府职责
负责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方案和目标,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攻关,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四、组织保障
1.建立推进机制。市、县(区)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教育现代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督促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各地要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建设进展情况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创新思路举措,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如期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各地要制定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建立目标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完成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任务。
2.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符合“三增长”法定要求。逐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强化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估,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确保全市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在全省各市中均位居前列。
3.加强监测评估。市、县(区)教育和统计部门要密切配合,根据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报告,动态掌握各地、各校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强化监测分析,及时研究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市级示范区建设以及现代化学校和乡镇(街道)的考评工作,依据监测考评结果兑现奖惩。
4.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广泛动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重视教育社会满意度调查,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5.注重依法治教。健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教育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和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加大各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力度,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制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