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老年公寓项目盈利模式分析及投资策略建议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我国老年公寓项目盈利模式分析及投资策略建议
老年公寓项目盈利模式分析
老年公寓租售方式比普通住宅更为复杂,老年公寓需根据老年人的市场需求采取灵活多变的销售模式,如租、售结合的方式,开发商可将一定比例的住宅面积进行销售,另一部分则用来满足老年人租用、度假等需求。
(一)会员式盈利模式
一次交纳多年的费用,按照居住时间扣除相关费用。典型机构:上海亲和源
以出租为主要经营方式,收费水平要比福利型养老机构的收费水平高,具备一定的医疗服务人才,入住者通常需缴纳一定数额的抵押金,每月缴纳少来给你的管理费用。管理机构通过专业护理提高收费水平获取利润,国外的专业管理机构一般将押金进行投资以谋取利润,具有寿险公司的经营性质。根据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置业惯性,国内则采取记名制会员卡。
(二)逆抵押贷款购房模式
多交纳押金,利用利息来冲抵一部分的房费。
(三)转让使用权模式
老人(或任何人)一次性购买,并拥有产权。如果是投资客,也可以不居住,直接委托养老机构运营,典型机构:武汉侨亚。
(四)分散租赁式模式
入住老人按月或按年交纳房租费用。
(五)利弊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老年公寓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以上4种盈利模式在经营效益和资金回笼的速度上各有利弊。会员制盈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目标客户入住门槛,在消费理念相对先进和经济条件相对雄厚的城市,或许能赢得市场的认可,但在是否能被老年群体认可尚不得知,它的操作经验固然值得借鉴,但在未充分的市场研究之前,不可轻易的全盘照搬。
逆抵押贷款购房的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适合较为独立的老人,对消费理念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尚不可知。转让使用权模式是目前产业无法分割销售的项目最多采取的手段之一,但在继承和转让上,又较多的受到政策法规的约束,市场的认可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分散租赁模式对前期投入和适合服务配套要求比较高,但在经营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利润也最为可观,但资金回笼速度也最慢。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老年公寓项目投资策略建议
(一)投资企业的选择
鼓励有资质、有信誉的房地产商独自投资。老年公寓项目作为一个特殊的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租售,运行和管理,由政府进行监管。
(二)宅基地归并方式
通过宅基地归并方式建设大型乃至特大型老年公寓。地方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在新农村宅基地归并过程中,将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划出一部分用于核心老年公寓建设,通过规划衔接,又便于将部分居住人口少或空置的宅基地房以统一的租赁、补偿方式周转出来进一步扩大老年公寓规模,鼓励村民集资建设老年公寓并研究实施产权化、证券化方案,既解决村民的养老问题,又面向社会吸纳更多人来养老。
(三)BOT融资模式
BOT融资模式。可以尝试利用新的融资方式来筹建老年公寓——BOT模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与有资质的企业签订老年公寓开发协议,约定授予开发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老年公寓,并准许其通过向老年住户收取费用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合理利润;当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老年公寓无偿移交给区政府。
(四)PPP融资模式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将在医疗、养老、交通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以竞争择优选择包括民营和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并依据绩效评价给予合理回报,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改革举措。
2015年四川省财政厅、民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运用民办公助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试点工作的通知》,此次试点将首次采用新型民办公助机制,即PPP模式。在四川之前,浙江就已经在尝试PPP模式运用于养老医疗领域。2014年8月4日,台州市立医院和上海复星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以PPP模式合作设立医疗养老投资公司,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运营机制。台州市立医院所属的台州市立投资公司以新院区土地评估作价1.7亿元入股,占股25%,复星所属的上海医诚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现金5.11亿元入股,占股75%。合资公司赞扬公司属股份制,设立董事会、监事会,集团按照《公司法》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不少企业对采用PPP模式建设养老项目存有浓厚兴趣,但摆在眼前的最大为题是:国内PPP操作养老项目尚无案例可循。
(五)引进优质运营管理主体
培育、引进优质专业社会服务机构,作为老年公寓的运营管理主体。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第二篇:项目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盈利模式
项目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针对LED照明市场的行业趋势、市场竞争,依托信息媒介的优势,开拓多元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广告营销
通过电视、网络广告等营销产品,借助国内比较大的网络销售平台,如百度、阿里巴巴以及其他的照明灯饰门户网站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在国内外各大照明展会推广,树立企业形象,赞助各种体育、公益事业活动等进行品牌建设。
二、产品销售
推崇多元化的销售模式,建立灯饰城、灯具批发商场、灯饰配件销售、灯具网购平台等灯具经营模式,积极拓展市场份额。
三、工程销售
打造专业化的工程销售团队,构建包括设计、安装以及售后服务等系统化的销售模式,从照明、装饰效果、节能、售后服务等方面极大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照明服务。
项目产品获利模式
借助项目产品的销售,我们采取不同的获利模式,最大化的保障公司的利润。
一、基础产品销售
通过开发不同的产品样式、规格、系列,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销售产品获取利润,这是公司最主要的获利模式。
二、多样化服务
针对客户不断更新的需求,在灯具、光源和照明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的各种性能,,不断创新,比竞争者提前进入市场,维持高利润和领导地位。
三、专业化服务
通过打造专业化的照明服务团队,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和项目,为客户量身定做设计方案,提供照明效果、装饰效果,提供照明系统的安装、售后服务,极大地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第三篇:园区项目盈利模式分析
园区项目盈利模式分析
发表日期:2008年9月1日共浏览2619 次【编辑录入:】
尽管国家对开发区/园区的宏观政策越来越严,但由于工业用地招拍挂及最低地价标准的逐步实施,园区开发越来越有利可图,另一方面,房地产宏观调控让开发商预感前途迷茫,使得加入园区开发队伍的民营及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园区开发是个大工程,既是个大蛋糕,又是个大窟窿,作为园区运营商,一定要首先想清楚,我们究竟靠什么挣钱?卖地、卖房子、卖服务、卖产品还是卖股票?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主导开发,园区项目盈利模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1.土地收益:园区赋予了成片土地特殊的产业定位与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了土地的价值,但工业用地地价较低,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入园,甚至会低于国家规定的工业地价标准出让土地,以各种形式返还入园企业,土地纯收益沦为负值。为了平衡利益,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往往尽量增大园区的配套住宅及商务用地,这对邻近城镇的园区是适合的。政府一般对园区土地出让的收益并不看重,但如果是企业主导,土地收益如何返还也是个难题。大部分民企热衷于园区投资,主要是看中了配套商住用地增值。
2.房地产开发:就是正在兴起的工业地产,类似于常规的住宅地产开发,拿了土地盖厂房出售或出租,也包括配套的生活商办用房开发,周期较长,投资规模大,但收益稳定,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很多民营园区都在采取这种模式。
3.入园企业经营税收:政府最看重税收,但相对比较久远,在目前各地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园区开发协议中,绝大部分都承诺了“税收返还”,但入园企业税收如何返还给民营或外资的园区开发企业从来没人研究过,也没有真正实现过。
4.园区运营管理:包括物业管理费、治污费、水电管理费、人才培训费、注册登记咨询费等为入园企业提供的各类服务收益。
5.自投项目经营收益:有些基础设施投资机构看中了园区规模效益,如热力、煤气、管网等,可以通过投入的经营性基础设施直接收益。也有些自身产业基础较强的企业以承诺运作园区为名降低拿地成本、获取更多优惠政策,在自投项目成功的同时也带动了配套企业落户,如富士康在全国各地开发的十余个园区及香港三和国际集团在昆山投资的生态产业园。
当然,也有些财大气粗的企业,根本不是想通过做园区来直接挣钱,可能只是作为一个品牌,以确立自己在某个地区、某个行业的影响力,向社会、向政府、向客户示威;也可能是作为一个平台,一个融资的平台,一个上市的概念或者是递给战略投资商的名片,从资本市场套现。
第四篇: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已然面临着家庭规模减小、照料资源匮乏等种种挑战;社会养老作为养老模式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悄然抬头,并正在逐渐发展。
老年公寓作为具有开放性和产业化特点的老年人养护和生活社区,近年来开始受到部分人士的关注,在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老年公寓作为社会养老的一个主要部分,已经逐渐发展,并初具规模,为我国老年养护设施及其生活社区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在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老年公寓的发展仍然面对着种种问题,如政策的不完善,资金的匮乏,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等。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公寓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老年公寓的三种主要类型,针对它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老年公寓的概念
老年公寓是指向那些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夫妇和单身老人提供便利和服务的一种设施,是一种既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受到社会化服务的新型老年住宅。它不同于需要提供机体膳食服务的养老院,也不同于需要医护照料的护理院,而是面向有一定经济负担能力的,为普通老人提供住宅服务的一种养老机构,是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整个住宅单元,单元内有卧室、起居室、浴室、厕所、厨房等,公寓内有各种服务、文化娱乐、医疗设施与专门的服务人员。
老年公寓现已盛行于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日本都有一定规模大中小相结合的新型老年公寓。它们一般是由面积不大,但功能比较齐全的独立单元居室所组成,内有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使老年人能在居室内独立生活。公寓内设有食堂、洗衣房、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我国目前发展起来的老年公寓,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向老人提供居住设施、娱乐设施、医护设施等,但在具体的服务标准上,或有参差。
二、目前我国老年公寓的主要发展类型
按照投资和经营主体划分,我国目前发展起来的老年公寓大致有:“政府办老年公寓”、“政府投资、个人运营型老年公寓”和“社会办老年公寓”这三种类型,他们在服务设施、资金来源、经营管理等方面各有异同,发展状况也各有差别。
1、“政府办老年公寓“
这类老年公寓由政府投资兴建,并作为经营主体对公寓实施经营管理。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在养老福利设施上,主要是针对“五保户”、“困难户”等对象所建立起来的“敬老院”、“养老院”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政府在养老福利设施方面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并且开始鼓励“社会福利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建老年福利设施,但在另一方面,以政府为主要资金来源和主要经营者的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也在逐渐增多。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老年公寓就是由市民政局和区民政局合资,投入5000万元所建成的,建成后将是山东省最大的老年公寓。又如河南郑州,由政府投资兴办了“河南省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一期工程投资3800万元,占地101亩,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作为河南省的一个示范性和综合性的老年公寓,它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离退休且能生活自理的干部。
这种类型的老年公寓由于是政府投资兴办,采取全额事业拨款,管理、护理、服务的人员多,周围的环境好,设施内老人学习、健身、娱乐的各种场所、设备齐全,而且管理规范,对外声誉好,入住率一般保持在90%以上,在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能够较好的执行。但由于管理人员多,成本高,在运营方面往往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2、“政府投资、个人运营型老年公寓”
这种类型老年公寓的主要特点就是由政府来划拨土地,由政府来投资兴建老年公寓的基础设施,但在经营管理上则采用聘用制,招聘社会人员来进行经营管理。
一些地区的经验表明,由政府部门建设基础设施,招聘人员进行经营的,这样硬件起点高,护理人员稳定,服务质量有保障,并且分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供不应求,因为解决了前期的投入,运营的负担比较小,加之经营灵活,因而呈现出勃勃生机。烟台市老年公寓和福建省厦门市金尚老年公寓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公寓,它是由民政局建设基础设施,招聘人员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这些老年公寓的共同特点是设施齐全,漂亮美观舒适,因为有编制而使服务人员有保证,服务质量也较好,相应的收费也较高,能入住的大多是离退休干部,也有一些是子女经济条件好,愿意资助老人入住的。
但是这类设施也存在很多困难。如医疗问题,老年公寓的定点医院和医保的定点问题有矛盾,产生人为的制约,医养结合才能使老年人安度晚年,他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够考虑类似一卡通的医保方式,来更好的解决这个矛盾。
3、“社会力量办老年公寓”
由于“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鼓励,近几年,由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公寓发展较快,有些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我国老年福利设施的社会化与市场化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这些由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公寓,有些是通过改造以往的废旧设施,盘活不良资产改建而成,如济南市的康乐老年公寓。它成立于1997年9月,是通过改造原来已经停产的皮鞋厂的车间和行政办公楼改建而成,经过几年的奋斗,如今已趋于成熟,现有床位100张,已基本注满;有些是由企业投资兴建,如青岛的夕阳红老年公寓,就是由青岛夕阳红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成;还有一些个人或集体兴建的老年公寓,如郑州市爱馨老年康乐苑就是由个人筹集资金建立的。而像威海的戚家夼老年公寓,则是这个村子集体兴办的老年公寓,它们以村里的龙头企业文笔峰集团为资金来源,每年给老年公寓投入资金20-30万元,作为本村老年人的一种福利,70岁以上可以入住,个人只须交纳费用的1/3,即 520元/月。
像这样由企业、集体或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建的老年公寓在大部分地区都有实例,并且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实施,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公寓正在逐渐增加,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兴办模式,即“温州模式”、“广州模式”和“上海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举办,政府拨款,政府派干部管理的旧模式。
“温州模式”。“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政府引导主体化、举办单位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样化、城乡联动一体化”。(1)政府引导主体化,政府主要发挥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2)举办主体多元化,由国家单一包办,逐步向国家、集体、社团、民间、个体、港澳台同胞一起兴办的方向发展。(3)资金筹集多样化,由政府单一拨款,向政府拨款、企业赠款、社会捐款、销售福利彩票等多渠道集资方向转变。(4)城乡联动一体化,倡导农村敬老院和老人公寓联办,建立小城镇社会福利中心,建立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探索“载体启动、社区联动、居家欢度”的“三环一链”的社会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海模式”。上海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家托老,政府买单”,把政府的优惠由暗补提升为明补,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办养老机构事业的发展。2004年上海浦东新区出台了《浦东新区社会办养老机构资金补贴暂行办法》:在上海浦东新区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办养老机构,将得到资金补贴,其补贴主要用于开办经费和运营经费;开办经费根据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规模给予补贴,最高限额为20万元,运营经费根据床位数内所收养的老人数给予补贴,每收养一位户籍在浦东新区的老人,每月补贴100元。这种方法将政府的优惠货币化,缓解了养老机构的部分资金短缺,更重要的是,它鼓励了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热情,促使了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温州模式”和“上海模式”的共同点就是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浪潮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政府不再一手包办,而是向宏观指导、统筹安排、积极扶持的角色转变,采取各种措施来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是养老设施民办公助的良好典范。
而在“广州模式”中,则突出表现了经营者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的种种举措。“广州模式”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投资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养老机构的发展凸显生机,如广州寿星大厦。广州寿星大厦是由广州尊老康乐协会与广州友好医院合办,集托养、住宿、旅游、度假、疗养、娱乐、饮食、保健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宾馆式民办老年公寓。它在投资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利用滚动发展的方式,不断扩大再生产,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形成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他们采取入住老年人一次性购买公寓使用权的办法,购置费从15000元-30000元不等,由于费用较低,大多数老人能够接受,而且寿星大厦可以较快的回收资金,进一步扩大投资,这种采取滚动式的发展,解决了绝大多数民办养老设施资金短缺,入住率低,经营亏损的恶性循环的局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以上三种模式,虽然发展的形式不同,前进的道路各异,但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是社会办养老设施发展的根本基础,而先进的经营理念、灵活的投资模式则是社会办养老设施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社会力量办的老年公寓来说,他们还临着诸多困难:如贷款有限,资金来源不足;政府给予的支持有限,优惠政策难以切实执行;各种社会力量办的老年公寓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发展参差不齐,在市场环境中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等,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三、目前我国老年公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目前的老年公寓发展较快,尤其是社会力量兴办的多种投资、经营模式的老年
公寓,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且亟需得到更好的解决。
一、体制层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观念制约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近几年我国老年公寓的发展较快,舆论环境和市场环境
也比较宽松,但体制观念上的制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老年公寓的进一步发展,如有些部门对发展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对一些民办的老年公寓,在工作规划与指导上并没有完善的计划,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合理布局。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老年公寓等老年人养护与服务设施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服务管理机构和工作方式需要有一个组合、协调、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类设施属于社会福利性或公益性事业,需要社会统一的法制化管理和规范。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未能建立起全方位、成形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因而使各级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性,工作归属关系不明确,工作角色模糊、缺乏整合效应。例如一些民办老年公寓在注册登记的时候就常常会觉得找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太难,如标准太高、手续繁琐、注册资金太多等。
二、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健全
(一)缺乏完善的扶持政策
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起步较晚,基本上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应
运而生,相关的政策也是随着它们的发展而逐步制定的,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国家鼓励、扶持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老年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和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并且在用电、用地、税收等方面等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民办的老年公寓,他们由于缺乏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扶持,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问题,需要国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例如医疗保障、贷款抵押、权益保障、税收等方面更优惠和完善的政策。
(二)已有政策不能切实落实
政策的制定在于实施,对我国目前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然而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往往不能落到实处。有些优惠政策涉及到建设土地、费用征收、银行贷款、财政资金支持等具体规定,但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有些经营者甚至不知道有什么优惠政策,政策的宣传与实施存在很多漏洞。
(三)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尽管老年公寓在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对于什么是老年公寓、有关老年公寓的设施、人员构成、服务内容、居住环境等的相关指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严格来讲,老年公寓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一些自理状况较好,可以独立居住在公寓所提供的住宅里,并享受公寓内的一些娱乐、医疗和服务设施的老年人。但在目前已有的老年公寓来看,一些类似于养老院、护理院的老年机构也叫做老年公寓,他们接收的老人有很大一部份是需要人护理、照料的老人。此外,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关老年福利养老机构的相关政策规定,如《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一系列法规和行业标准,但在进一步完善老年公寓的各项服务、设施、经营管理等方面仍然缺少相应的行业标准。老年公寓的发展参差不齐,对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也无法进行监督。象香港安老院(即我们的老年公寓)条例有600多条,把护理员的资格,住所及周边环境是否适合老年人居住,老年用品的规格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四)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完善
由于老年人的特殊身体状况,他们在公寓内居住时,所发生的身体损伤或者医疗问题,往往使老人及其家属和公寓的管理及服务人员之间产生纠纷、发生矛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老人入住公寓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晰的规定,产生纠纷后没有可靠、有效的法律依据。这无论对老年人个人来讲,还是对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的发展来讲,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确定双方的责、权、利,是保障老人和养老设施双方利益的基本要求。
三、老年公寓的整体实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严格来讲,从目前我国养老设施的发展来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在老年公寓发展的三种主要类型中,资金的问题是制约他们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虽然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整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依然不高,消费观念还很保守,拥有花钱买服务这种想法的老年人还不是主流人群。政府在发展老年公寓上的投入比较有限,许多老年公寓,尤其是小型的老年公寓都处在收支勉强平衡的局面,而民办的老年公寓在贷款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阻力。资金的不足限制了老年公寓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设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二)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层次不高
政府办的老年公寓往往设施比较齐全,居住环境、服务质量相对比较有保证,但由于要求入住的老人比较多,往往是供不应求。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实施,一些合办的、或者社会力量所办的老年公寓也开始发展起来,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老年公寓往往规模大小不等,有些规模大一点的老年公寓设施比较齐全,但对于大部分中小规模的老年公寓来说,他们的服务设施还不完善,在满足老人生活、娱乐、休闲、健身、学习、医疗等方面的条件还不齐全,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层次不高。
(三)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老年公寓由于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因此大多数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整体知识水平比较低。由于工资水平较低,很多民办老年公寓的护理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学历不高。在专业人员配套上,大多数老年公寓没有配备或没有意识到要配备具有专业护理、老年心理学、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人士的重要性,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也难上更高的档次。
四、促进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的对策建议
老年公寓作为我国目前养老服务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养老服务设施的整体发展。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推进,社会化养老将成为我国养老方式的一个主要方向。在目前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养老的大环境还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政府更应该制订完善的政策、法律,执行他指导、规划、服务的职能,为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应该注意长期与近期相结合;不仅要有面对所有养老设施的法律、政策,更要分清不同养老设施的特点,做到既有全面性又要有针对性。
(一)进一步强化老龄观念,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由于我国目前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国家对老龄问题非常重视,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为保障老年人的权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法律、政策。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政府部门对老龄问题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在进行工作规划时,甚至没有老龄工作的观念,这也是阻碍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各级部门的老龄观念,加强他们对老龄工作的指导,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制订、宏观管理智能。政府要从过去直接包办,转变为进行宏观管理,政策指导,制订政策、法律咨询、促进交流、辅导培训、典型推广、指导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正确判断市场需求的趋势,从宏观上对各种养老设施的发展进行规划、调控和指导,避免盲目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执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大力扶持发展民办老年福利设施,政府要根据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的发展现状,给予资金和政策,尤其是政策上的优惠,使社会养老机构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积极改建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老年福利院、护理院、公寓和托老所。各部门和单位的老年服务设施要逐步向社会开放,计划部门要加大对老年服务设施的投入,市和区、县都要尽快建设示范性老年服务设施。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级计划、建设、开发、规划、土地、房管、市政、财政、税务、物价、房改、金融等部门应给予优惠政策的扶持。
(二)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理顺入住老人与老年公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为了确保入住老人和公寓双方的权益,一定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做到有事有法可依,使老人住的安心,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也能依据法律确认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而不是一有事故发生,就只能产生纠纷,而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可以按照老人的身体状况在老人入住之前就与院方签订有关的协议;也可以由入住老人和院方各按一定比例为老人购买保险,在事故发生之后将损失降低最低。一定要理顺入住老人与老年公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确保双方的责任和利益。
(三)成立行业协会,统一、完善行业标准
目前老年公寓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各自发展的状况,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养老机构的
规范和行业标准,但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政府扶持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有目的的组织一些发展较好的老年公寓的经营者,成立老年公寓的行业协会。一方面,政府要发挥调控和监督的职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发展好的带动发展不好的,让协会的力量进一步规范和协调老年公寓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目前老年公寓发展参差不齐的局面,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统一、完善老年公寓的行业标准,如居住环境、娱乐设施、服务质量等,使再发展起来的老年公寓有章可循,做到良性循环。
(四)拓宽经济支持渠道,经营模式要灵活、多样化
资金的制约是各地老年公寓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因此,要解决
老年公寓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一方面,要确保各项资金优惠政策,如贷款、税收、水电费等的切实执行;另一方面,也要拓宽经济支持渠道,老年公寓的经营模式要灵活、多样化。如可以以入住老人原住房的租金代替公寓的入住费、或者在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机构中设立职工终生医疗保险和照料保险,保险金可依法使用于被政府认定的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中。
(五)提高老年公寓工作、服务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老年公寓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专业化的培训,特别是对服务人员的养老服务管理、护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一方面,逐渐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老年公寓工作、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要规范老年公寓服务人员的管理制度、确保他们的权益,逐步建立起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职称评定体系,确保他们的职业发展。稳定服务人员队伍,从根本上做好服务老人的工作,促进我国养老设施向管理、服务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第五篇: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状况分析
来源: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时间:2008-07-23 14:46
陶立群
王莉莉
麻凤利
【摘要】在社会化养老的趋势下,老年公寓作为具有开放性和产业化特点的老年人养护和生活社区,在我国正在逐渐发展。按照投资和经营的主体,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老年公寓的三种主要类型:“政府办老年公寓”、“政府投资、个人运营型老年公寓”、“社会力量办老年公寓”,并就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老年公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已然面临着家庭规模减小、照料资源匮乏等种种挑战;社会养老作为养老模式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悄然抬头,并正在逐渐发展。
老年公寓作为具有开放性和产业化特点的老年人养护和生活社区,近年来开始受到部分人士的关注,在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老年公寓作为社会养老的一个主要部分,已经逐渐发展,并初具规模,为我国老年养护设施及其生活社区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在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老年公寓的发展仍然面对着种种问题,如政策的不完善,资金的匮乏,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等。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公寓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老年公寓的三种主要类型,针对它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老年公寓的概念
老年公寓是指向那些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夫妇和单身老人提供便利和服务的一种设施,是一种既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受到社会化服务的新型老年住宅。它不同于需要提供机体膳食服务的养老院,也不同于需要医护照料的护理院,而是面向有一定经济负担能力的,为普通老人提供住宅服务的一种养老机构,是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整个住宅单元,单元内有卧室、起居室、浴室、厕所、厨房等,公寓内有各种服务、文化娱乐、医疗设施与专门的服务人员。
老年公寓现已盛行于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日本都有一定规模大中小相结合的新型老年公寓。它们一般是由面积不大,但功能比较齐全的独立单元居室所组成,内有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使老年人能在居室内独立生活。公寓内设有食堂、洗衣房、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我国目前发展起来的老年公寓,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向老人提供居住设施、娱乐设施、医护设施等,但在具体的服务标准上,或有参差。
二、目前我国老年公寓的主要发展类型
按照投资和经营主体划分,我国目前发展起来的老年公寓大致有:“政府办老年公寓”、“政府投资、个人运营型老年公寓”和“社会办老年公寓”这三种类型,他们在服务设施、资金来源、经营管理等方面各有异同,发展状况也各有差别。
1、“政府办老年公寓”
这类老年公寓由政府投资兴建,并作为经营主体对公寓实施经营管理。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在养老福利设施上,主要是针对“五保户”、“困难户”等对象所建立起来的“敬老院”、“养老院”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政府在养老福利设施方面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并且开始鼓励“社会福利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建老年福利设施,但在另一方面,以政府为主要资金来源和主要经营者的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也在逐渐增多。山东威海市环翠区老年公寓就是由市民政局和区民政局合资,投入5000万元所建成的,建成后将是山东省最大的老年公寓。又如河南郑州,由政府投资兴办了“河南省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一期工程投资3800万元,占地101亩,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作为河南省的一个示范性和综合性的老年公寓,它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离退休且能生活自理的干部。
这种类型的老年公寓由于是政府投资兴办,采取全额事业拨款,管理、护理、服务的人员多,周围的环境好,设施内老人学习、健身、娱乐的各种场所、设备齐全,而且管理规范,对外声誉好,入住率一般保持在90%以上,在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能够较好的执行。但由于管理人员多,成本高,在运营方面往往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2、“政府投资、个人运营型老年公寓”
这种类型老年公寓的主要特点就是由政府来划拨土地,由政府来投资兴建老年公寓的基础设施,但在经营管理上则采用聘用制,招聘社会人员来进行经营管理。
一些地区的经验表明,由政府部门建设基础设施,招聘人员进行经营的,这样硬件起点高,护理人员稳定,服务质量有保障,并且分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供不应求,因为解决了前期的投入,运营的负担比较小,加之经营灵活,因而呈现出勃勃生机。烟台市老年公寓和福建省厦门市金尚老年公寓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公寓,它是由民政局建设基础设施,招聘人员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这些老年公寓的共同特点是设施齐全,漂亮美观舒适,因为有编制而使服务人员有保证,服务质量也较好,相应的收费也较高,能入住的大多是离退休干部,也有一些是子女经济条件好,愿意资助老人入住的。
但是这类设施也存在很多困难。如医疗问题,老年公寓的定点医院和医保的定点问题有矛盾,产生人为的制约,医养结合才能使老年人安度晚年,他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够考虑类似一卡通的医保方式,来更好的解决这个矛盾。
3、“社会力量办老年公寓”
由于“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鼓励,近几年,由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公寓发展较快,有些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我国老年福利设施的社会化与市场化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这些由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公寓,有些是通过改造以往的废旧设施,盘活不良资产改建而成,如济南市的康乐老年公寓。它成立于1997年9月,是通过改造原来已经停产的皮鞋厂的车间和行政办公楼改建而成,经过几年的奋斗,如今已趋于成熟,现有床位100张,已基本住满;有些是由企业投资兴建,如青岛的夕阳红老年公寓,就是由青岛夕阳红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成;还有一些个人或集体兴建的老年公寓,如郑州市爱馨老年康乐苑就是由个人筹集资金建立的。而像威海的戚家夼老年公寓,则是这个村子集体兴办的老年公寓,它们以村里的龙头企业文笔峰集团为资金来源,每年给老年公寓投入资金20-30万元,作为本村老年人的一种福利,70岁以上可以入住,个人只须交纳费用的1/3,即 520元/月。
像这样由企业、集体或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建的老年公寓在大部分地区都有实例,并且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实施,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公寓正在逐渐增加,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兴办模式,即“温州模式”、“广州模式”和“上海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举办,政府拨款,政府派干部管理的旧模式。
“温州模式”。“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政府引导主体化、举办单位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样化、城乡联动一体化”。(1)政府引导主体化,政府主要发挥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2)举办主体多元化,由国家单一包办,逐步向国家、集体、社团、民间、个体、港澳台同胞一起兴办的方向发展。(3)资金筹集多样化,由政府单一拨款,向政府拨款、企业赠款、社会捐款、销售福利彩票等多渠道集资方向转变。(4)城乡联动一体化,倡导农村敬老院和老人公寓联办,建立小城镇社会福利中心,建立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探索“载体启动、社区联动、居家欢度”的“三环一链”的社会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海模式”。上海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家托老,政府买单”,把政府的优惠由暗补提升为明补,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办养老机构事业的发展。2004年上海浦东新区出台了《浦东新区社会办养老机构资金补贴暂行办法》:在上海浦东新区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办养老机构,将得到资金补贴,其补贴主要用于开办经费和运营经费;开办经费根据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规模给予补贴,最高限额为20万元,运营经费根据床位数内所收养的老人数给予补贴,每收养一位户籍在浦东新区的老人,每月补贴100元。这种方法将政府的优惠货币化,缓解了养老机构的部分资金短缺,更重要的是,它鼓励了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热情,促使了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温州模式”和“上海模式”的共同点就是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浪潮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政府不再一手包办,而是向宏观指导、统筹安排、积极扶持的角色转变,采取各种措施来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是养老设施民办公助的良好典范。
而在“广州模式”中,则突出表现了经营者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的种种举措。“广州模式”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投资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养老机构的发展凸显生机,如广州寿星大厦。广州寿星大厦是由广州尊老康乐协会与广州友好医院合办,集托养、住宿、旅游、度假、疗养、娱乐、饮食、保健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宾馆式民办老年公寓。它在投资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利用滚动发展的方式,不断扩大再生产,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形成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他们采取入住老年人一次性购买公寓使用权的办法,购置费从15000元-30000元不等,由于费用较低,大多数老人能够接受,而且寿星大厦可以较快的回收资金,进一步扩大投资,这种采取滚动式的发展,解决了绝大多数民办养老设施资金短缺,入住率低,经营亏损的恶性循环的局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以上三种模式,虽然发展的形式不同,前进的道路各异,但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是社会办养老设施发展的根本基础,而先进的经营理念、灵活的投资模式则是社会办养老设施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社会力量办的老年公寓来说,他们还临着诸多困难:如贷款有限,资金来源不足;政府给予的支持有限,优惠政策难以切实执行;各种社会力量办的老年公寓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发展参差不齐,在市场环境中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等,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三、目前我国老年公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目前的老年公寓发展较快,尤其是社会力量兴办的多种投资、经营模式的老年 公寓,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且亟需得到更好的解决。
(一)体制层面所存在的问题 1.体制观念制约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近几年我国老年公寓的发展较快,舆论环境和市场环境 也比较宽松,但体制观念上的制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老年公寓的进一步发展,如有些部门对发展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对一些民办的老年公寓,在工作规划与指导上并没有完善的计划,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合理布局。2.管理体制不健全
老年公寓等老年人养护与服务设施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服务管理机构和工作方式需要有一个组合、协调、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类设施属于社会福利性或公益性事业,需要社会统一的法制化管理和规范。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未能建立起全方位、成形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因而使各级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性,工作归属关系不明确,工作角色模糊、缺乏整合效应。例如一些民办老年公寓在注册登记的时候就常常会觉得找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太难,如标准太高、手续繁琐、注册资金太多等。
(二)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健全
1.缺乏完善的扶持政策
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起步较晚,基本上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应 运而生,相关的政策也是随着它们的发展而逐步制定的,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国家鼓励、扶持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老年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和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并且在用电、用地、税收等方面等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民办的老年公寓,他们由于缺乏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扶持,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问题,需要国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例如医疗保障、贷款抵押、权益保障、税收等方面更优惠和完善的政策。2.已有政策不能切实落实
政策的制定在于实施,对我国目前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然而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往往不能落到实处。有些优惠政策涉及到建设土地、费用征收、银行贷款、财政资金支持等具体规定,但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有些经营者甚至不知道有什么优惠政策,政策的宣传与实施存在很多漏洞。
3.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尽管老年公寓在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对于什么是老年公寓、有关老年公寓的设施、人员构成、服务内容、居住环境等的相关指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严格来讲,老年公寓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一些自理状况较好,可以独立居住在公寓所提供的住宅里,并享受公寓内的一些娱乐、医疗和服务设施的老年人。但在目前已有的老年公寓来看,一些类似于养老院、护理院的老年机构也叫做老年公寓,他们接收的老人有很大一部份是需要人护理、照料的老人。此外,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关老年福利养老机构的相关政策规定,如《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一系列法规和行业标准,但在进一步完善老年公寓的各项服务、设施、经营管理等方面仍然缺少相应的行业标准。老年公寓的发展参差不齐,对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也无法进行监督。象香港安老院(即我们的老年公寓)条例有600多条,把护理员的资格,住所及周边环境是否适合老年人居住,老年用品的规格等都有详细的规定。4.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完善
由于老年人的特殊身体状况,他们在公寓内居住时,所发生的身体损伤或者医疗问题,往往使老人及其家属和公寓的管理及服务人员之间产生纠纷、发生矛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老人入住公寓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晰的规定,产生纠纷后没有可靠、有效的法律依据。这无论对老年人个人来讲,还是对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的发展来讲,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确定双方的责、权、利,是保障老人和养老设施双方利益的基本要求。
(三)老年公寓的整体实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1.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严格来讲,从目前我国养老设施的发展来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在老年公寓发展的三种主要类型中,资金的问题是制约他们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虽然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整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依然不高,消费观念还很保守,拥有花钱买服务这种想法的老年人还不是主流人群。政府在发展老年公寓上的投入比较有限,许多老年公寓,尤其是小型的老年公寓都处在收支勉强平衡的局面,而民办的老年公寓在贷款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阻力。资金的不足限制了老年公寓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设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2.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层次不高
政府办的老年公寓往往设施比较齐全,居住环境、服务质量相对比较有保证,但由于要求入住的老人比较多,往往是供不应求。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实施,一些合办的、或者社会力量所办的老年公寓也开始发展起来,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老年公寓往往规模大小不等,有些规模大一点的老年公寓设施比较齐全,但对于大部分中小规模的老年公寓来说,他们的服务设施还不完善,在满足老人生活、娱乐、休闲、健身、学习、医疗等方面的条件还不齐全,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层次不高。3.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老年公寓由于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因此大多数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整体知识水平比较低。由于工资水平较低,很多民办老年公寓的护理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学历不高。在专业人员配套上,大多数老年公寓没有配备或没有意识到要配备具有专业护理、老年心理学、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人士的重要性,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也难上更高的档次。
(四)促进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的对策建议
老年公寓作为我国目前养老服务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养老服务设施的整体发展。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推进,社会化养老将成为我国养老方式的一个主要方向。在目前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养老的大环境还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政府更应该制订完善的政策、法律,执行指导、规划、服务的职能,为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应该注意长期与近期相结合;不仅要有面对所有养老设施的法律、政策,更要分清不同养老设施的特点,做到既有全面性又要有针对性。1.进一步强化老龄观念,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由于我国目前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国家对老龄问题非常重视,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为保障老年人的权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法律、政策。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政府部门对老龄问题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在进行工作规划时,甚至没有老龄工作的观念,这也是阻碍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各级部门的老龄观念,加强他们对老龄工作的指导,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制订、宏观管理职能。政府要从过去直接包办,转变为进行宏观管理,政策指导,制订政策、法律咨询、促进交流、辅导培训、典型推广、指导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正确判断市场需求的趋势,从宏观上对各种养老设施的发展进行规划、调控和指导,避免盲目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执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大力扶持发展民办老年福利设施,政府要根据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的发展现状,给予资金和政策,尤其是政策上的优惠,使社会养老机构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积极改建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老年福利院、护理院、公寓和托老所。各部门和单位的老年服务设施要逐步向社会开放,计划部门要加大对老年服务设施的投入,市和区、县都要尽快建设示范性老年服务设施。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级计划、建设、开发、规划、土地、房管、市政、财政、税务、物价、房改、金融等部门应给予优惠政策的扶持。2.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理顺入住老人与老年公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为了确保入住老人和公寓双方的权益,一定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做到有事有法可依,使老人住的安心,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也能依据法律确认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而不是一有事故发生,就只能产生纠纷,而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可以按照老人的身体状况在老人入住之前就与院方签订有关的协议;也可以由入住老人和院方各按一定比例为老人购买保险,在事故发生之后将损失降低最低。一定要理顺入住老人与老年公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确保双方的责任和利益。3.成立行业协会,统一、完善行业标准
目前老年公寓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各自发展的状况,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养老机构的 规范和行业标准,但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政府扶持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发展较好的老年公寓的经营者,成立老年公寓的行业协会。一方面,政府要发挥调控和监督的职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发展好的带动发展不好的,让协会的力量进一步规范和协调老年公寓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目前老年公寓发展参差不齐的局面,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统一、完善老年公寓的行业标准,如居住环境、娱乐设施、服务质量等,使再发展起来的老年公寓有章可循,做到良性循环。
4.拓宽经济支持渠道,经营模式要灵活、多样化
资金的制约是各地老年公寓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因此,要解决 老年公寓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一方面,要确保各项资金优惠政策,如贷款、税收、水电费等的切实执行;另一方面,也要拓宽经济支持渠道,老年公寓的经营模式要灵活、多样化。如可以以入住老人原住房的租金代替公寓的入住费、或者在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机构中设立职工终生医疗保险和照料保险,保险金可依法使用于被政府认定的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中。5.提高老年公寓工作、服务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老年公寓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专业化的培训,特别是对服务人员的养老服务管理、护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一方面,逐渐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老年公寓工作、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要规范老年公寓服务人员的管理制度、确保他们的权益,逐步建立起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职称评定体系,确保他们的职业发展。稳定服务人员队伍,从根本上做好服务老人的工作,促进我国养老设施向管理、服务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民,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研究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发展老龄产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人口研究》,2001年2期;28~40。2. 应
斌,中国老年产业发展障碍与出路,《产业观察》,2003,第20期。
3. 陆杰华: 关于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现状、设想与前景的思考,程勇 主编《21世纪的朝 阳产业――老龄产业第二届全国老龄产业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华龄出版社,2001年。4. 陶立群,翟德华:我国民办养老设施发展状况的研究 《老龄问题研究――第三届全国 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专刊)》 2004年第7期。5. 《上海老龄事业社会化、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课题组,《老龄问题研究――第三届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专刊)》 2004年第7期。
6. 冯长荣:对发展老龄产业的思考,程勇 主编《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老龄产业第二 届全国老龄产业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华龄出版社,2001年。7. 杨会英,“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变革与创新”《中日妇女就业与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4年。
8. 王树新,广阔的老龄产业商机与开发策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老龄问题研 究》《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第7期。9. 刘庚长、刘均民,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与导向,华龄出版社,《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老龄产业》。
10.萧振禹
陶立群,可持续发展的老年市场及老龄产业。《市场与人口分析》,1997年3月。
(作者单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