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贷款统计口径(仅参考)

时间:2019-05-13 20:3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涉农贷款统计口径(仅参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涉农贷款统计口径(仅参考)》。

第一篇:涉农贷款统计口径(仅参考)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要点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建立了《涉农贷款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07]246号),并于2007年9月起实施,之后人总行调统司于08年1月下发《关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补充说明的通知》(银调发[2008]5号),对制度中的部分指标口径进一步明确。

二、涉农贷款指标解释

(一)根据《涉农贷款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07]246号)规定,涉农贷款的计算公式如下:

1、涉农贷款=农村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

2、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

3、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

(二)指标含义如下:

1、农户贷款:

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

农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

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

要点解读:1.1、农户贷款是以承贷主体是否为农户来判断,而非按贷款投向来归属,即只要是发放给农户,无论贷款用途是否用于支农,均属于农户贷款。

1.2、农户的定义。包括:(1)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这里是指居住地);(2)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3)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上述地区)居住在一年以上的住户;(4)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不包括:(1)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2)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

农村个体工商户: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或者是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经法律或者相关部门核准领取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登记证书》,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农村住户和虽然没有领取相关证件,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外雇人员在7人以下的农村住户。

容易出现的问题:混淆“农户”与“非农户”,主要体现在:(1)简单地以户籍所在地为标准区分,将户籍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居民户都视为农户,误将户籍在农村但长期居住在非农村区域的居民户以及户籍在农村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也计入农户,扩大了农户贷款统计范围;(2)简单地以所从事的行业为标准区分,即认为只有

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户才算农户,错误剔除了农村个体工商户,缩小了农户贷款统计范围;(3)未剔除居住在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或未将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纳入农户统计口径等。

2、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

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农村区域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

要点解读:2.1、农村区域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就我省来说,除厦门市和8个地市城区外,其他县(含县级市)均为农村区域。

2.2、“注册地”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中登记的住所,对于各类组织贷款,应以各类组织所在地作为区域划分的标志。

2.3、在统计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时,注册地位于县及县级市城区的企业,和住所位于县及县级市城区的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基金会等组织单位均应纳入统计范围之内。

3、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

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包括城市企业贷款和城市各类组织支农贷款。城市区域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制镇,其中不含市辖市、市辖县。

要点解读:3.1城市区域定义为“地级及以上区域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制镇”,此处“城市行政区”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全国行政区划代码中列示的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

3.2对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行政管理区按照批准其设立的单位属于农村还是城市区域来确定;

3.3对于县改区后纳入“城市行政区”范围的区域,应界定为城市区域,不应主观判断其经济发达程度将其归属为农村区域。

三、需注要的事项:涉农贷款不包含贴现贷款。

第二篇:涉农贷款统计制度

12、涉农贷款统计制度

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今年的改动主要有:

(1)增加了“非农户个人农林牧渔业贷款”统计指标,我们知道,原来我们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中统计出来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统计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统计表,以及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统计表这三张表中统计出来的农林牧渔业贷款之和,总有一个差额,我们原来分析,是因为我们没有统计农户以外的个人对农林牧渔业的贷款,所以今年增加了对非农户的统计,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验证我们原来的推断是不是正确。现在我们就可以对这块数据进行校验了,农林牧渔业贷款统计表上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应当等于其他三张表中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再加上这个非农户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如果不等,就说明有问题。

(2)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表中,在各类组织中,单设一个其中项:“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因为目前农村的各类组织中的主要部分,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以后,这类机构增加很快,开始引起农业部的关注,这次增加这个其中项就是应农业部的要求。(3)增加月报简报表。

目前我们的涉农贷款是按季报,但财政部对涉农贷款却是按月考核的,所以我们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指标,有必要提高监测的频度,所以才设计了这张月报表,它的口径和原来的季报完全一样。

第一部分:“农林牧渔业贷款”涉农贷款中的“农林牧渔业”,完全严格按照国家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执行,不管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只要该贷款是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强调发放对象包括单位和个人),都统计进来,包括一些在城市近郊的所谓“高科技农业”也不例外。

这里要注意的一个指标是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它指的是针对使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活动而提供的贷款,比如病虫害的防治、农田灌溉等等,大家可能会想,农田灌溉好象应该是归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的,这里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我们这里所说的农田灌溉,是指水利设施在被用于农田灌溉时发生的运营和管理费用(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7-2002里0511灌溉服务指标口径相同),不是水利设施的建设费用,这是两个费用。(还有一类不包括的是“针对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提供的贷款”)。第二部分:“农户贷款”。需要注意的是农户的概念: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包括长期居住在城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也包括农村个体工商户,但不包括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和乡村地区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住户。为什么我们要规定必须长期住在乡镇里呢?事实上农村中有很多人并不在本地从事农业生产,他们虽然户口在本地,但却在城里打工,更有甚者,已经创业成功,当了老板,早就举家搬到城市里去住了,这样的人如果也把他统计进来,可能一个人就抵的上好几村子的贷款,对数据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规定,凡外出超过一年,就不再算是本地的“农户”。

按用途对农户贷款进行分类,先分为生产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然后再将生产经营贷款分成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和用于其他行业的。

按信用形式对农户贷款进行分类,和我们季报指标中的相似,也是按照《担保法》中的规定定义的类别。

按照政策性质分类,这个政策性质实际上指的就是国家财政对涉农贷款的支持力度,政策性、准政策性和商业性体现出了支持力度从大到小、从有到无的过程。如果财政对贷款的本金损失进行补偿,那就是政策性贷款,如果不补偿本金而只是贴息,那就是准政策性的,如果对本金和利息均无补偿,那就是商业性的。

按贷款风险分类,这和我们所熟悉的五级分类含义是一致的。大家可以看出,这张“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和上一张“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是有重复部分的,即“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如果要计算涉农贷款的总量,必须把这块重复部分扣去。

第三部分“农业和乡村发展贷款”。这个部分是涉农贷款统计中的难点,是最为困难的部分,它的口径是“发放给企业及各类组织或单位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特定用途的贷款的各类贷款”。难在两个地方,一是农产品加工制造贷款,二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因此,总行在这两个重点项目中都设置了很多细项。下面重点解释几个指标。

1、“农田基本建设贷款”,指与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配套的金融机构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则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2、农产品加工制造贷款:从该项目名字就可以一眼看出它的含义,但具体的界定却不太容易,因为农产品的加工制造所涉及的产业链条是非常长的,究竟其中哪些算农业哪些不算呢?有很多行业的产品都是由农业提供原材料,经过或简单或复杂的加工生产出来的,比如家具制造业,它的原材料是农林牧渔业中的“林”,再比如纺织业,服装生产业,其原料也是农业的产物,再比如食品生产业,其产品基本上都来自于农林牧渔业,那这些是不是也都算呢?城市中的一个小小的烤面包房,按说和农业的联系应该很小,他的烤箱设备可能来自于国外,只是因为使用的原料是面粉,是不是就应该算是农产品加工呢?仔细想想,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界定其实真的挺难。我们现在初步决定:把那些加工程度浅、层次少、产品与原料相比,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变化小的加工应列入统计,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不包括食品制造业、部分饮料制造业,如酒精制造、果菜汁及果菜汁,不包括酒的制造,还有部分纺织业,象棉麻丝毛的初加工,不包括印染绣花等这些后期加工,部分的皮革、皮毛、羽毛、绒及其初期制品业,但不包括加工程度较深的皮鞋、皮衣、羽绒服等,木材加工及藤竹草等材料的初期加工,但不包括家具制造业,还有造纸业但不包括印刷业,还有部分医药制造业,一般都是指中药饮片加工等,不包括西药制剂。对此,总行会列一个比较详细的对照表。讲了这些例子,我们再来看看刚才说过的面包房,就可以判断它应该不算是农产品加工业,因为他用的材料是面粉,奶油等,而这些材料都不是农业的初步加工产品,但如果是面粉厂或是牛奶厂,就应该算是农产品加工业。总的来说,目前对农产品加工还没有一个完全成熟的范围定义,尚需要继续研究。

3、农业生产资料制造业贷款:指进行化学肥料、农药、农用地膜、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而提供的贷款。

4、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是指进行农、林、牧渔业产品收购、调销、储备,农、林、牧渔业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批发的行业提供的贷款,包括农产品的出口企业贷款。比方说酒厂用于收购大豆、玉米、高粱等生产原料的贷款就属于这一类贷款。

5、农业科技贷款:是报告机构填报发放的对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等行业所提供的贷款。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这是一个与区域直接相关的概念,我们认为除城市行政区之外都是乡村区域(等同于农村概念),不包括: 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制镇 县级市则为市政府所在地和规划区范围内的建制镇 说明:县城(含县政府所在地)属于乡村区域。

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划定农村的范围,农村,加上前面我们提到的农业和农民,这三个概念其实是用三种标准来界定的,农业是按经济产业来分类的,农民则是按居住地和户口来分类的,农村则是按地域来分类的,在这个指标中,由于统计的是基础设施贷款,而基础设施是与地域直接相关,不可能脱离地域而存在,因此这里完全以地域为标准来界定“农村”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统计的多目标性,各指标口径之间会有交叉,特别是在第三部份“农业和乡村发展贷款”中,有重复统计的情况,比如在统计“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涉及到一些产业化、生产方面的项目,就有可能和第二项“农产品加工制造贷款”和第7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重复。

第三篇: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补充说明

一、现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下发执行后,部分机构反映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填报机构对部分指标在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偏差,手工统计工作量大,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校验关系与《制度》要求不一致等问题。

一是混淆“承贷主体所属行业”和“贷款实际用途”。按照《制度》要求,农林牧渔业贷款、支农贷款等指标应严格按照贷款的投向和实际用途进行分类和归属,而部分填报机构根据贷款承贷主体所属行业而不是按照贷款实际投向进行分类。

二是混淆“农林牧渔业贷款”与“支农贷款”。前者为承贷主体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贷款;而后者指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仅提供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支持,部分填报机构错误地将二者划等号,有的把应归入“支农贷款”的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及农副产品流通贷款等归入了农林牧渔业贷款,有的将应归入“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归入了“支农贷款”。

三是混淆“农户”与“非农户”。填报机构对农户的认定口径不一。有的填报机构以户籍所在地为标准区分,将户籍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居民户都视为农户,误将户籍在农村但长期居住在非农村区域的居民户以及户籍在农村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也计入农户,扩大了农户贷款统计范围;有的填报机构以所从事的行业为标准区分,即认为只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户才算农户,错误剔除了农村个体工商户,缩小了农户贷款统计范围;还有的填报机构未剔除居住在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或未将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纳入农户统计口径等。

四是混淆“农村区域”与“城市区域”。部分填报机构将注册地位于县及县级市城区的企业贷款排除在农村区域统计范围之外。还有部分位于地级市及市郊的填报机构对农村区域和城市区域界定不清,或将企业客户全部认定为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或全部认定为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未按《制度》执行。五是混淆“农村企业贷款”和“农村企业涉农贷款”。“农村企业贷款”应填报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的所有贷款,一些填报机构只填报了农村企业的农林牧渔贷款和支农贷款,除此之外的贷款未予填报。

六是混淆“农产品加工”与“其他加工”。《制度》规定农产品加工贷款中仅包含农副食品加工贷款、纺织加工贷款、木材加工贷款和中医药加工贷款四类贷款。有的填报机构将其他不属于上述四类的其他制造业贷款归入了农产品加工贷款。

七是手工统计工作量大,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目前只有部分填报机构依据信贷管理系统编制涉农贷款统计报表,但由于填报时信贷管理系统中的贷款用途信息登记不规范或依据的是承贷主体所处行业信息,导致数据提取不准确;大部分填报机构主要依靠手工编制,大多指标数据需根据贷款台账(档案)逐笔手工统计,从基层网点逐级汇总上报。因部分贷款登记用途不明确或档案资料不全,部分填报机构存在简单按会计科目划分或匡估等人为因素。

八、部分金融机构校验关系与《制度》要求存在不一致之处。部分金融机构因对《制度》中个别指标理解存在偏差,自行设置了部分校验关系。如有的金融机构要求《制度》中的“农林牧渔业贷款”(13F01,3000,F1D000000)等于贷款按行业分类中的“A.农、林、牧、渔业”(12D02,2002,F12H10000),混淆贷款按行业分类和按投向分类;有的金融机构因混淆“农村企业贷款”和“农村企业涉农贷款”,设置校验关系“1.1.1 农村企业短期贷款”(13H03,3202,F1F111000)=“1.1.1.1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13H04,3203,F1F111100)+“1.1.1.2其中:支农贷款”(13H05,3204,F1F111200),农村企业中长期贷款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也设置了与其中项之和相等的校验关系,导致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数据偏小。

二、明确几点原则

(一)对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所属区域的判定。《制度》要求以注册地作为区分贷款所属区域的标准。对于企业贷款,“注册地”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中登记的住所,对于各类组织贷款,应以各类组织所在地作为区域划分的标志。

(二)对区域的判定和统计对象的确认。《制度》规定,农村区域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在统计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时,注册地位于县及县级市城区的企业,和住所位于县及县级市城区的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基金会等组织单位均应纳入统计范围之内。

《制度》将城市区域定义为“地级及以上区域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制镇”,此处“城市行政区”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全国行政区划代码中列示的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对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行政管理区按照批准其设立的单位属于农村还是城市区域来确定;对于县改区后纳入“城市行政区”范围的区域,应界定为城市区域,不应主观判断其经济发达程度将其归属为农村区域。

(三)涉农贷款专项统计中的农林牧渔业贷款与月报中的农林牧渔业贷款之间二者之间不设任何校验关系。

12、涉农贷款统计制度

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今年的改动主要有:

(1)增加了“非农户个人农林牧渔业贷款”统计指标,我们知道,原来我们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中统计出来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统计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统计表,以及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统计表这三张表中统计出来的农林牧渔业贷款之和,总有一个差额,我们原来分析,是因为我们没有统计农户以外的个人对农林牧渔业的贷款,所以今年增加了对非农户的统计,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验证我们原来的推断是不是正确。现在我们就可以对这块数据进行校验了,农林牧渔业贷款统计表上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应当等于其他三张表中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再加上这个非农户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如果不等,就说明有问题。

(2)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表中,在各类组织中,单设一个其中项:“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因为目前农村的各类组织中的主要部分,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以后,这类机构增加很快,开始引起农业部的关注,这次增加这个其中项就是应农业部的要求。

(3)增加月报简报表。

目前我们的涉农贷款是按季报,但财政部对涉农贷款却是按月考核的,所以我们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指标,有必要提高监测的频度,所以才设计了这张月报表,它的口径和原来的季报完全一样。

第一部分:“农林牧渔业贷款”涉农贷款中的“农林牧渔业”,完全严格按照国家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执行,不管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只要该贷款是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强调发放对象包括单位和个人),都统计进来,包括一些在城市近郊的所谓“高科技农业”也不例外。

这里要注意的一个指标是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它指的是针对使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活动而提供的贷款,比如病虫害的防治、农田灌溉等等,大家可能会想,农田灌溉好象应该是归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的,这里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我们这里所说的农田灌溉,是指水利设施在被用于农田灌溉时发生的运营和管理费用(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7-2002里0511灌溉服务指标口径相同),不是水利设施的建设费用,这是两个费用。(还有一类不包括的是“针对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提供的贷

第二部分:“农户贷款”。需要注意的是农户的概念: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包括长期居住在城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也包括农村个体工商户,但不包括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和乡村地区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住户。为什么我们要规定必须长期住在乡镇里呢?事实上农村中有很多人并不在本地从事农业生产,他们虽然户口在本地,但却在城里打工,更有甚者,已经创业成功,当了老板,早就举家搬到城市里去住了,这样的人如果也把他统计进来,可能一个人就抵的上好几村子的贷款,对数据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规定,凡外出超过一年,就不再算是本地的“农户”。

按用途对农户贷款进行分类,先分为生产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然后再将生产经营贷款分成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和用于其他行业的。

按信用形式对农户贷款进行分类,和我们季报指标中的相似,也是按照《担保法》中的规定定义的类别。

按照政策性质分类,这个政策性质实际上指的就是国家财政对涉农贷款的支持力度,政策性、准政策性和商业性体现出了支持力度从大到小、从有到无的过程。如果财政对贷款的本金损失进行补偿,那就是政策性贷款,如果不补偿本金而只是贴息,那就是准政策性的,如果对本金和利息均无补偿,那就是商业性的。

按贷款风险分类,这和我们所熟悉的五级分类含义是一致的。大家可以看出,这张“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和上一张“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是有重复部分的,即“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如果要计算涉农贷款的总量,必须把这块重复部分扣去。

第三部分“农业和乡村发展贷款”。这个部分是涉农贷款统计中的难点,是最为困难的部分,它的口径是“发放给企业及各类组织或单位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特定用途的贷款的各类贷款”。难在两个地方,一是农产品加工制造贷款,二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因此,总行在这两个重点项目中都设置了很多细项。下面重点解释几个指标。

1、“农田基本建设贷款”,指与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配套的金融机构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则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2、农产品加工制造贷款:从该项目名字就可以一眼看出它的含义,但具体的界定却不太容易,因为农产品的加工制造所涉及的产业链条是非常长的,究竟其中哪些算农业哪些不算呢?有很多行业的产品都是由农业提供原材料,经过或简单或复杂的加工生产出来的,比如家具制造业,它的原材料是农林牧渔业中的“林”,再比如纺织业,服装生产业,其原料也是农业的产物,再比如食品生产业,其产品基本上都来自于农林牧渔业,那这些是不是也都算呢?城市中的一个小小的烤面包房,按说和农业的联系应该很小,他的烤箱设备可能来自于国外,只是因为使用的原料是面粉,是不是就应该算是农产品加工呢?仔细想想,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界定其实真的挺难。我们现在初步决定:把那些加工程度浅、层次少、产品与原料相比,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变化小的加工应列入统计,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不包括食品制造业、部分饮料制造业,如酒精制造、果菜汁及果菜汁,不包括酒的制造,还有部分纺织业,象棉麻丝毛的初加工,不包括印染绣花等这些后期加工,部分的皮革、皮毛、羽毛、绒及其初期制品业,但不包括加工程度较深的皮鞋、皮衣、羽绒服等,木材加工及藤竹草等材料的初期加工,但不包括家具制造业,还有造纸业但不包括印刷业,还有部分医药制造业,一般都是指中药饮片加工等,不包括西药制剂。对此,总行会列一个比较详细的对照表。讲了这些例子,我们再来看看刚才说过的面包房,就可以判断它应该不算是农产品加工业,因为他用的材料是面粉,奶油等,而这些材料都不是农业的初步加工产品,但如果是面粉厂或是牛奶厂,就应该算是农产品加工业。总的来说,前对农产品加工还没有一个完全成熟的范围定义,尚需要继续研究。

3、农业生产资料制造业贷款:指进行化学肥料、农药、农用地膜、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而提供的贷款。

4、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是指进行农、林、牧渔业产品收购、调销、储备,农、林、牧渔业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批发的行业提供的贷款,包括农产品的出口企业贷款。比方说酒厂用于收购大豆、玉米、高粱等生产原料的贷款就属于这一类贷款。

5、农业科技贷款:是报告机构填报发放的对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等行业所提供的贷款。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这是一个与区域直接相关的概念,我们认为除城市行政区之外都是乡村区域(等同于农村概念),不包括: 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制镇

县级市则为市政府所在地和规划区范围内的建制镇 说明:县城(含县政府所在地)属于乡村区域。

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划定农村的范围,农村,加上前面我们提到的农业和农民,这三个概念其实是用三种标准来界定的,农业是按经济产业来分类的,农民则是按居住地和户口来分类的,农村则是按地域

来分类的,在这个指标中,由于统计的是基础设施贷款,而基础设施是与地域直接相关,不可能脱离地域而存在,因此这里完全以地域为标准来界定“农村”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统计的多目标性,各指标口径之间会有交叉,特别是在第三部份“农业和乡村发展贷款”中,有重复统计的情况,比如在统计“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涉及到一些产业化、生产方面的项目,就有可能和第二项“农产品加工制造贷款”和第7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重复。

(四)

第四篇:实际利用外资统计口径

实际利用外资统计口径

(讨论稿)

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外商其它投资和对外借款。

外商直接投资包括:

1、上报商务部数据(统计系统上传数据)。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合同外资部分(现金、实物、技术等)、利润再投资(已办理手续)部分。

统计依据:提交企业设立批文、外汇管理部门有关证明。

2、投资总额内外方股东贷款

统计依据:提交企业设立批文、验资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有关证明

外商投资企业偿还的贷款本息应作为扣减项。

3、外商投资股权溢价部分

统计依据:提交股权转让协议、外汇管理部门有关证明

4、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的外方所占比例部分 统计依据:提交所设企业营业执照、作为投资方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验资证明

5、从外地迁入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实际出资 统计依据:提交企业设立批文、验资证明 迁出企业的撤资应作为扣减项。

6、外商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

统计依据:提交企业审计报告(按外方出资额占注册资本比重折算),外汇管理部门有关证明,每统计一次,第二数据在前一数据的基础上加减。留存利润的提取应作为扣减项。

7、在境内注册的企业在国外、境外发行的股票,由境外投资者以外币认购,其单个外国投资者在企业所占股权比例超过10%(含10%)的资金。

统计依据:提交证监会的证明材料

外商其它投资包括:

8、对外发行股票:在境内注册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公开发行股票,由外国投资者以外币认购所筹集的资金,其单个外国投资者在企业所占股权比例不超过10%的资金。

统计依据:提交证监会的证明材料

9、加工装配:包括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等,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境内企业根据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产品交外商销售,境内企业只收取工缴费,这种合作方式一般外商需进口部分机器设备,境内企业可用工缴费偿还。

统计依据:以海关统计数为准

10、国际租赁:境内企业通过签定租赁合同,从租赁公司较长时期租赁进口的机器设备,承租人将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租赁期满后租赁物所有权一般归承租人。由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和经批准有权对外签定国际租赁合同的单位填报所在市商务部门。这类企业与其它企业发生的转租业务,承租企业不再报送数据。

统计依据:提交租赁合同。

对外借款主要包括:

11、外国政府贷款

统计依据:财政部门、发改委、外汇管理部门数据。

1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统计依据:财政部门、发改委、外汇管理部门数据。

13、外国商业银行贷款

统计依据:财政部门、发改委、外汇管理部门数据。

备注:统计序号以此件为准。

第五篇:关于统计口径的请示

关于统计口径的请示

一、关于有关出生统计口径

1、某女有三次婚姻,每次婚姻分别与男方生育一个小孩,这里要问的是第三次婚姻的问题:第三次婚姻该女与一初婚男生育一个小孩,当时报的是内三,但该女与其离婚后,这个小孩的孩次是否还是报内三?能不能改成内一?

答:离异后男女双方分别建卡,男方卡片上这个小孩为内一;女方卡片上这个小孩仍为内三。

2、某夫妇生育一个小孩,该小孩明显残疾(智力残疾),但未通过鉴定的情况下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否可以上报政策内二?

答:不可以。

二、关于全员人口数据质量完善统计口径

1、关于“补充再婚夫妻婚前生育史”。补充再婚前生育史,则会造成该生育出现重复,如:张三与李四初婚后生育一男孩张小毛,后离婚。张三与王五再婚,李四与刘六再婚,则张小毛要同时出现在张

三、李四再婚后的卡片(生育史)中,会造成重复登记。假如该出生属于考核期内、且都在本县内,甚至本乡镇、本村之内,就会出现重报出生,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按照实际生活情况,如张小毛归男方抚养,则张三再婚后卡片正常上报张小毛;李四再婚后卡片中先在家庭成员中录入张小毛(新管理类型为“其他协管”),再将其作注销(“已单独建卡”)处理,这样既可以看出李四的实际生育情况,又不至造成出生重报。

2、关于“特殊空挂户”。有三种情况:

①本地女婚嫁外出省外,户籍未迁出,且生育小孩后户口上在本地,但该女及所生育小孩均不在本地常住,甚至是在出嫁后根本未到过本地(即使来过,也是偶尔回家探亲)。在出生统计及全员人口清理完善上,该女及其生育小孩是否可以作特殊空挂户处理?

②本地户籍男,在省外务工,并已购房常住,婚后生育小孩,妻子和小孩均不在本地居住,在其务工地常住,且户籍未迁入,偶尔回家探亲,本地其父母有住所,其本人无固定住所。在出生统计及全员人口清理完善上,该男是否可以作特殊空挂户处理?

如其生育小孩,在本地入户,但同样未在本地常住,在出生统计及全员人口清理完善上,该男及其生育小孩是否可以作特殊空挂户处理?

③本地人口,全家户籍在本地,在省外务工,并已购房常住,在全员人口清理完善中,该家庭户是否可以作特殊空挂户处理?

答:以上人员均非特殊空挂户,按“户籍主管”人员处理。

下载涉农贷款统计口径(仅参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涉农贷款统计口径(仅参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涉农贷款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信用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金融统计管理规定》......

    涉农贷款报告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州分行涉农贷款增量奖励 自评报告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湖北省县域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绩效评价实施方案》(鄂财金发【2015】16......

    涉农贷款标准

    涉农贷款分类 1.农林牧渔业贷款 (1)农林牧渔业贷款: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A门类(农、林、牧、渔业)所属活动的所有贷款。 (2)农业贷款: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各种农作物种植(谷物、蔬......

    计划生育统计口径及填表说明

    计划生育统计口径及填表说明一、填表单位及资料来源报表起报单位为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县(市、区)及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委员会)逐级汇总、上报,直至省人口和计划生......

    关于农信社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农信社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调查,近年来由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统计指标设置不全面、项目归属不科学、划分标准不明确以及涉农贷款......

    涉农贷款标识含义

    附件2: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07]246号)摘录 (1)农村企业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

    涉农贷款分析5篇

    敦化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关于2011年农户贷款发放情况的分析贷款变化情况。截至2011年9月末,农户贷款余额为55,567万元,累计投放33,080万元,较年初净投增加4,462万元,较去年同期......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3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亟待解决涉农贷款统计数据是衡量信贷资金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的大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