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低保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
农村低保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通过强化措施、加强监管,各项制度基本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随着国家对农村低保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享受低保的标准越来越高,许多农民对低保问题越来越关注,心态也由过去的“以吃低保为耻”变为如今的“以争低保为荣”,加之农村低保工作机制体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农村低保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突显出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低保工作管理水平的瓶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低保对象很难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目前,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依据上级的办法、意见等来执行,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做到应保尽保。造成了在同一标准下,有的村民享受到低保,有的享受不到,从而引起群众的矛盾。
(二)、人情保和关系保在农村个别地方存在。在农村低保工作中,村干部家属或亲朋好友参保的现象在一些行政村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村干部没有坚持原则,以权谋私,不通过村民评议,直接为亲友办理低保,没有按照低保标准去认真核实,而是草率估计,随意填报。人情保、关系保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较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
(三)村级管理程序不够规范,低保对象确定办法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村委会在审核低保对象时没有参照低保条件规定和经过集体研究,而是由个别干部确定并且存在未公示或公示时间不够就上报。由于低保名额少贫困人口多,在同一水平线的贫 困户很难分别谁最困难,部分行政村组存在一户低保金几户分领的现象。有的行政村对低保对象的确定,采用的是“民主评困”的方式。虽然大部分村低保对象评得比较准确,但也有小部分村群众有意见,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困难,却没有得到保障;二是认为自己虽比个别保障对象更困难,但补差额却比别人低。
(四)低保对象界定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规范。在发放农村低保指标时,如何界定村民收入,在实际操作中也是一个难题。随着 “应保尽保”的落实,保障面的进一步扩大,除了带有共性的银行存款无法查实、务工收入及隐性就业、弹性就业收入难于核实外,农村低保对象的饲养收入、农作物收入的估算也很难做到绝对准确,我乡因生产生活条件大致相同,从外表看也很难分辨贫富差距,因病返贫、子女求学返贫的情况也很难精确统计。这些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在确定低保对象时对农民收入缺乏有效的审核手段,导致了在实际执行时尺度把握无法统一的问题。
(五)农村低保对象的公开和评议环节有待规范。按规定低保资金的管理首先由个人申请,然后由村委会初审,群众评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然后由村委会公示,由乡民政部门发放资金。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因素。一是有的村干部暗箱操作,不按规定召开村民会议进行申报、审核和公开评议,而是村干部随意指定低保对象。二是有的行政村,特困群众对低保申请的条件、程序不了解,村组干部没有及时做好宣传,出现“错保、漏保”现象,使其少数应保的对象没有得到及时上报。三是乡镇民政部门审核各村报上 2 来的低保手续时,对群众评议的环节无硬性要求,只是进行简单的口头讯问。四是各乡镇民政人员少,经常是
一、两个人要面对全乡镇纷繁复杂的低保工作,对各村的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不能进村入户逐一审查识别,导致少数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享受低保。
(六)低保的动态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从低保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存在“进低保容易,出低保难”。虽然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效果并不明显,还存在着养懒汉的现象。同时,农村低保面扩大后,对那些边缘户对象难以确定,这部分生活水平处于低保线临界状态的低收入户,按政策不能纳入低保范围,但家庭往往会因病、因学、因灾等情况导致深度贫困,使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低保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今后在农村低保工作中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和完善机制。村委会要成立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低保调查评议小组。受理农民低保申请,对提出低保申请的家庭经济情况、实际生活水平、身体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形成调查评议意见。将初步评议结果张榜公布,对群众无异议的申请对象,将申请材料上报乡镇政府。各乡镇要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乡镇长、人大、纪检、民政所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低保评审监督工作组织,审批低保对象,监督村一级低保工作。负责调查处理本乡镇有关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方面的来信来访,调查解决本级低保 3 工作中存在的违规问题。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农村低保工作群众性、社会性很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将农村低保政策和申请、审核、审批等程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结合实际编写农村低保宣传手册,下发到各乡镇、各村委会,做到宣传政策到位,落实政策到人。对乡镇民政干部进行农村低保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知情权和业务能力。加强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方法简便,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三)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关于低保对象确定的实施细则,严格标准和规范操作程序,将低保工作制度化。通过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之自觉按制度办事。通过制度约束,力避人情保、关系保。同时,积极探索农村低保资金发放的各种有效形式,逐步推行社会化发放工作。由于低保人数多,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少,为确保低保金的发放安全、堵塞漏洞,建议低保资金的发放采取多种形式:距乡镇较近村的低保户由信用社发放;对确因年老体弱、智障、残疾的对象,可由乡镇民政所委托村干部或监护人、包帮人代领,并做好资金领取人、领取时间及数量的登记,搞好监督检查;对边远村的低保户乡镇要采取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的办法发放,由各乡镇统一组织民政干部、包村干部、包片领导一起一个村一个组的上门集中发放等有效措施,杜绝违纪行为。
(四)强化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形成“能进能出、保障准确、运转良好”的农村低保工作机制,必须坚持以规范工作程序 4 为基础,以动态管理为关键,突出把好重要环节,促进农村低保工作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一要把好低保对象的核查环节。对低保对象按照困难程度和收入来源的不同建立起分类施保、定时核查制度。建立农村低保对象、家庭备案制度,落实财产登记和家庭收入定期申报规定,及时登记低保对象家庭异动情况。二要把好低保审批环节。坚持“一评三审三榜”的运行机制,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务求公正、公平、公开。三要把好低保工作的监督环节。制定具体的督查工作方案,设立低保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欢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对低保工作进行监督。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对低保资金使用管理要加强监督检查。做得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发现截流、贪污、克扣、优亲厚友和人情保等现象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工作人员的违纪行为要从严查处。
(五)创新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基础性的保障制度,与农村其它专项救助制度相比,在救助对象和保障功能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既不能相互替代,又需要相互配套。只有以农村低保制度为基础,逐步建立一个由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社会组织及个人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才能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救助。在农村低保制度为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构建最后一道屏障的同时要通过技术、项目、信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鼓励和扶持他们搞多种经营,变“输血”为“造血”,使低保户增收致富
(六)加强队伍建设、充实低保工作人员。根据低保工作量 5 大、责任重的需要,加强低保业务培训,打造一支责任心强、思想作风正、业务精通的农村低保工作队伍。
第二篇: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党和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低保补助标准的不断提高,低保已经成为村民关注的焦点,而一些上访户更是将低保作为上访的理由;对于基层政府,低保也成为了维护信访稳定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对于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低保收入难以核定。
农村居民收入中农作物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但务工及隐性就业等收入难于核实,收入核实只能靠申请人自报和村居干部调查了解,真实情况难于掌握。在农村,有些人采取人与户口分离的办法,把有赡养义务的子女有意分开,使老人成为无收入的孤寡老人,把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赡养义务推向政府。
而有些家庭往往会因病、因学、因灾等情况导致深度贫困,这部分对象生活水平处于低保临界状态的低收入户,按政策不能纳入低保范围。
所以低保户申请、评议、审核、审批表栏中,只是简单写了生活困难几个字,家庭收入也只是按吃低保标准套算家庭收入。难于反映出低保户困难的程度。
二、少数人对低保产生误解(1)对低保产生依赖情绪,在已享受低保待遇的人群中,有些具备劳动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生活现状,但他们依赖于吃低保,得过且过混日子。
(2)存在攀比现象,有些人没有吃透低保政策,对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缺乏正确估价,盲目的认为别人能享受低保待遇自己也能享受,而且和享受低保标准高的户比,从而要求提高自己低保标准,如没达到目的,则开始抱怨,进而到上级部门上访,走上访的道路。
(3)少数低保户心态出现问题,有些低保户认为低保金是国家的,“不吃白不吃”,心态也由过去的“以吃救济为耻变为如今以吃低保为荣”,到处吹嘘炫耀,引发其他村民不满。因此,有人就开始想方设法找关系、走后门挤进保障圈子,弄虚作假骗取低保。
三、存在人情关系办理低保现象。低保工作中,干部家庭或亲朋好友吃低保的现象在少数乡镇村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为亲属或者其他关系户办理低保,没有按照低保标准去认真核实,从而引发群众反强烈不满,导致信访问题不断发生。
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乡、镇政府建立谁主管、谁经办、谁负责的严格问责制,同时把低保工作纳入相关部门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乡镇纪委对低保工作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级纪委设立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乡镇纪委加强监督、检查,发现截流、贪污、克扣、优亲厚友和人情保等现象,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要从严查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村头宣传栏、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将农村低保政策、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更要提高村民对吃低保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
第三篇:浅谈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救助农村困难群众的新型社会救助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大举措。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以来,较好地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了老年人、农村贫困户、在生产和生活上得到了改善;对多子女不孝老人的老年人得到地帮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在农村低保制度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和规范农村低保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农村低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保对象界定难把握。根据农村低保制度的规定,保障对象即是家庭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目前,各地民政部门普遍采用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办法来确定入门资格,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测算核定难以操作,从而很难把好低保对象入口关。与城市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测算核定相比,农村居民收入测算核定显得更为复杂。第一,收入的项目繁多。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除务工等货币收入外,其主要的收入的组成部分种植业、养殖业以山林等实物收入。第二,实物收入评估核定繁杂。由于种植、养殖等具体项目品种不同,产值、投入及价格也不一样,这些收入的测算核定缺乏一种较为合理的衡量标准。第三,抚(扶)、赡养费以及隐形收入更难核定。另外,还有基层工作人员因人情关系等原因,没有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定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导致了一些不符低保条件的对象纳入了保障;少数地方为了平衡关系,但又受保障经费的限制,存在着人为的“拆户保”现象。第四,享受低保对象不能分配比例,因地区之间、贫困之间有所区别,要本着因地制宜。
(二)工作程序繁杂。农村低保工作程序是参照城市低保工作程序而确定的,实行的是“三级调查、三级评议、三榜公示”。与城市低保工作相比,低保工作重心都是落在村(居)委会;与城市低保不同的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是全脱产的,而村委会干部是半脱产的,他们还有自己的份“责任田”。因此,有些工作程序难以按部就班落实到位。
(三)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就目前的乡镇社保所来看,大部分只有一人,他们不但承担大量社保工作,还要积极参与乡镇其他中心工作。实际上,农村低保乡镇级的调查、评议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助长了四种不正之风。一是助长了懒惰之风。个别困难户是因懒生贫,家里穷得一无所有却成天游手好闲,然而政府还要养着他,许多农民看不惯也很反感。二是助长了赌博风。经常是穷得无米下锅,还去长期赌博。村干部和评议团的人看到他的妻儿可怜还是给他家评上了低保。误认为:吃上低保不出力、不流汗就有钱拿,觉得沾沾自喜,于是不思进取成天等着拿低保金,等、靠、要思想还根植于他们的脑中。三是助长了人情风。少数低保户是社、村、乡镇、县级层层打招呼吃上低保;有少数村社为了本届安定,为了照顾情绪,让历届退职村社干部吃上低保,有个别的已享受了民政部门的各项补助也在吃低保。而特困群体中个别身患绝症和无经济来源的人却未吃上低保。四是助长不孝风,特别是多子女家庭不孝敬父母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为了达到社会和谐让这部分老年人吃上低保,少数家庭双老因病残而子女不闻不问,只靠低保来维持生活。
二、农村低保对策
(一)加大宣传,明确意义。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明确国家实施这项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各地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困难群众充分了解国家实施农村低保这项制度的目的、意义和办事程序。同时要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对农村低保工作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提高办事效率。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农村低保的范围、条件、程序和诉求渠道。通过宣传教育让群众懂法明理,知谦让廉耻,从思想意识上根除等、靠、要的想法。
(二)严格程序,加强监督。群众收入来源的复杂多样要评议小组来评议,并坚持三榜公示:即村级收入调查和民主评议情况要公示;乡镇政府对低保制度收入的核查情况要公示;县级民政部门对于低保对象的审批结果要公示,通过公开来达到公平、公正。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低保资金的监管。
(三)完善机构,保证力量。目前,农村低保主要是乡镇社保所人员具体抓,而乡镇社保所普遍只有一至二名工作人员且身兼多职,工作中他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加强社保组织的建设力度,抓好人员配备、业务培训等工作。各乡镇要在不突破原有编制总数的前提下,充实人员到社保队伍中,配强配足乡镇专职人员,同时将社保所人员由事业编制纳入行政编制,稳定社保队伍。各级财政要解决乡镇农村低保工作的必要经费,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四)加强领导,狠抓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廉洁从政,以身作责,不给基层施加压力,确保农村低保顺利实施。一是认真贯彻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低保是对农村特困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是对赌博者、懒惰者、子女不孝敬老人的照顾,对这三类低保户要坚决取缔,真正解决民生问题,以树农村正气。二是扎实落实老、伤、残、绝症人员的农村低保。这部分人员既丧失了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更有甚者生活都不能自理,因此,要重点解决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真正把我国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监督,确保实施。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上报的农村低保户要认真进行核对,并到村、社实地调查和了解情况,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查出有循私舞弊的,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篇: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民生问题十分关注,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了一部份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自实施低保政策以来,通过市、镇和村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作为最基层民政条线的专管员,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低保对象家庭成员收入难以确定。造成原因:一是家庭成员界定困难,有部分家庭把年老体弱的老人从家庭成员中分离出来,成为独居老人,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子女的赡养义务,甚至变相把老人赡养义务推向社会,造成新的困难群体;二是因家庭无明显的、固定的收入来源,大部份家庭收入差别不大,存在互相攀比的情况,核定低保对象难度较大;三是现行生活水平统计办法,在具体衡量家庭收入中可操作性不强,统计误差较大,无法准确界定收入;四是家庭成员中有经济来源,但不愿意提供单位出示劳动报酬证明或以各种理由少报、漏报、瞒报收入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五是有意隐藏隐型收入,比如门面出租、房屋出租、遗产赠予、家产继承、外地务工收入等等都无法核实和统计。同时,民政部门面对单位与个人的申报行为并没有直接的制约力,均导致了家庭收入情况掺杂了较多的水分。因此,造成我们在入户调查和收入核定工作中,只能以采用表面消费能力和外部行为观察法。即通过其消费水平或者生活方式的行为观察居民收入水平,虽然是一个重要而又有效的方法,但对于那些处于低保临界线的家庭同样存在着界定难的现象。以上这些因素的存在,导
致了对家庭收入界定的难度增大。
二、低保工作的民主评议、动态管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通过民主评议,也不一定能评出最贫困的,因为评议时面对的群体就是老百姓,他们对公正性、公平性的认识不同,往往有些贫困户是因为自己不勤劳而导致贫困的,这类人在当地人缘较差,在评议的时候不一定能被评上,如果对这部分确实贫困又没能评到的,如不及时纳入低保,又难以迎接上级组织的检查和造成自身工作的失职,如不通过民主评议等程序纳入,其他的老百姓意见又大,极易造成上访事件的发生;老百姓对低保的认识是,反正政府拿出来的钱见者就该有份,按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我富裕是通过我自己劳动所得的,我们辛勤劳动反而得不到政府的关心和温暖,看来我们也该不做等国家来扶持的好啊”,有的人还认为不能享受低保是社会综合协调能力差的原故,甚而至有的人说“政府的钱不拿白不拿”,正因为有这样多种不平的观念左右着老百姓的思想,这就给当地政府发展其它工作带来了不少难度,甚至有的地方一谈发展,就要讲条件。对此,如果要实行居民低保民主评议、动态管理,老百姓也很少评有条件享受低保的人家,他们要的是,让大家都感受一下政府的温暖,这就容易导致吃低保“轮流转”和大幅度的调整,让真正贫困的人民享受不到政策。对被低保民主评议未被评上的,他也会对政府、当地的老百姓有意见,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上访和邻里矛盾,极易导致“被评上的说评晚了,评掉的天天上访,没被评上的更说不公平了”,这给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难题。
三、获得低保资格后取消难。近几年实施低保以来,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几年的发展,一些低保户通过勤劳经营脱离了贫困,越过了低保线,然而这些户总想一些办法隐藏和采取系列办法阻止取消低保资格。
四、低保的规范化管理问题。多年来,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章立制,确定申报审批程序和相关条件标准,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这些低保的入户调查者、原始资料的收集者当中,也有小部份人把关不严、不按申报程序办理等不规范现象,存在人情保、养懒汉现象。低保基础管理薄弱、档案材料保管不齐、信息化建设落后问题普遍存在,还没有完全做到低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保工作体系的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希望能通过市、镇和村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完善、改进和提高。
第五篇:农村低保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农村低保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通过强化措施、加强监管,各项制度基本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随着国家对农村低保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享受低保的标准越来越高,许多农民对低保问题越来越芙注,心态也由过去的“以吃低保为耻”变为如今的“以争低保为荣”,加之农村低保工作机制体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农村低保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突显出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低保工作管理水平的瓶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低保对象报难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目前,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依据上级的办法、意见等来执行,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做到应保尽保。造成了在同一标准下,有的村民享受到低保,有的享受不到,从而引起群众的矛盾。
(二)、人情保和关系保在农村个别地方存在。在农村低保T作中,村干部家属或亲朋好友参保的现象在一些行政村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村干部没有坚持原则,以权谋私,不通过村民评泌,直接为亲友办理低保,没有按照低保标准去认真核实,而是草率估计,随意填报。人情保、关系保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较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
(三)村级管理程序不够规范,低保对象确定办法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村委会在审核低保对象时没有参照低保条件规定和经过集体研究,而是由个别干部确定并且存在未公示或公示时间不够就上报。由于低保名额少贫困人口多,在同一水平线的贫困户很难分别谁最困难,部分行政村组存在一户低保金几户分领的现象。有的行政村对低保对象的确定,采用的是“民主评困”的方式。虽然大部分村低保对象评得比较准确,但也有小部分村群众有意见,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困难,却没有得到保障:二是认为自己虽比个别保障对象更困难,但补差额却比别人低。
(四)低保对象界定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规范。在发放农村低保指标时,如何界定村民收入,在实际操作中也是一个难题。随着“应保尽保”的落实,保障的进一步扩大,除了带有共性的银行存款无法查实、务工收入及隐性就业、弹性就业收入难于核实外,农村低保对象的饲养收入、农作物收入的估算也很难做到绝对准确,我镇因生产生活条件大致相同,从外表看也很难分辨贫富差距,因病返贫、子女求学返贫的情况也很难精确统计。这些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在确定低保对象时对农民收入缺乏有效的审核手段,导致了在实际执行时尺度把握无法统一的问题。
(五)农村低保对象的公开和评议环节有待规范。按规定低保资金的管理首先由个人申请,然后由村委会初审,群众评泌,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然后由村委会公示,由乡民政部门发放资金。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因素。一是有的村干部暗箱操作,不按规定召开村民会议进行申报、审核和公开评议,而是村干部随意指定低保对象。二是有的行政村,特困群众对低保中请的条件、程序不了解,村组干部没有及时做好宣传,出现“错保、漏保”现象,使其少数应保的对象没有得到及时上报。三是乡镇民政部门审核各村报上来的低保手续时,对群众评议的环节无硬性要求,只是进行简单的口头讯问。四是各乡镇民政人员少,经常是
一、两个人要面对全乡镇纷繁复杂的低保工作,对各村的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不能进村入户逐一审查识别,导致少数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享受低保。
(六)低保的动态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从低保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存在“进低保容易,出低保难”。虽然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山于多方面原因,效果并不叫显,还存在着养懒汉的现象。同时,农村低保面扩大后,对那些边缘户对象难以确定,这部分生活水平处于低保线临界状态的低收入户,按政策不能纳入低保范围,但家庭往往会因病、因学、凶灾等情况导致深度贫困,使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低保工作涉及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今后在农村低保工作中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和完善机制。村委会要成立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低保调查评议小组。受理农民低保申请,对提出低保申请的家庭经济情况、实际生活水平、身体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形成调查评议意见。将初步评议结果张榜公布,对群众无异议的申请对象,将申请材料上报乡镇政府。各乡镇要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乡镇长、人大、纪榆、民政所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低保评审监督工作组织,审批低保对象,监督村一级低保工作。负责调查处理本乡镇有_火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方面的来信来访,调查解决本级低保工作中存在的违规问题。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农村低保工作群众性、社会性很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进利入户宣传等方式将农村低保政策和申请、审核、审批等程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结合实际编写农村低保宣传手册,下发到各乡镇、各村委会,做到宣传政策到位,落实政策到人。对乡镇民政干部进行农村低保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知情权和业务能力。加强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方法简便,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三)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关于低保对象确定的实施细则,严格标准和规范操作程序,将低保工作制度化。通过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之自觉按制度办事。通过制度约束,力避人情保、关系保。I同时,积极探索农村低保资金发放的各种有效形式,逐步推行社会化发放工作。由于低保人数多,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少,为确保低保金的发放安全、堵塞漏洞,建议低保资会的发放采取多种形式:距乡镇较近村的低保户由信用社发放;对确因年老体弱、智障、残疾的对象,可由乡镇民政所委托村干部或监护人、包帮人代领,并做好资金领取人、领取时间及数量的登记,搞好监督榆查;对边远村的低保户乡镇要采取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的办法发放,由各乡镇统一组织民政干部、包村干部、包片领导一起一个村一个组的上门集中发放等有效措施,杜绝违纪行为。
(四)强化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形成“能进能出、保障准确、运转良好”的农村低保工作机制,必须坚持以规范工作程序为基础,以动态管理为关键,突出把好重要环节,促进农村低保工作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一要把好低保对象的核查环节。对低保对象按照困难程度和收入来源的不同建立起分类施保、定时核查制度。建立农村低保对象、家庭备案制度,落实财产登记和家庭收入定期申报规定,及时登记低保对象家庭异动情况。二要把好低保审批环节。坚持一评三审三榜”的运行机制,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务求公正、公平、公开。三要把好低保工作的监督环节。制定具体的督查工作方案,设立低保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欢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对低保工作进行监督。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对低保资金使用管理要加强监督检查。做得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发现截流、贪污、克扣、优亲厚友和人情保等现象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工作人员的违纪行为要从严查处。
(五)创新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基础性的保障制度,与农村其它专项救助制度相比,在救助对象和保障功能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既不能相互替代,又需要相互配套。只有以农村低保制度为基础,逐步建立一个由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社会组织及个人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才能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救助。在农村低保制度为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构建最后一道屏障的『司时要通过技术、项目、信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鼓励和扶持他们搞多种经营,变“输血”为“造血”,使低保户增收致富
(六)加强队伍建设、充实低保工作人员。根据低保工作量大、责任重的需要,加强低保业务培训,打造一支责任心强、思想作风正、业务精通的农村低保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