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方法
吉林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
作者:admin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强化对森林资源消长的监督。根据《吉林省森林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林业部颁发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森林资源档案,是根据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建立的。是记载森林资源变化、林业经营活动、非林业经营活动和科学实验情况,反映森林资源观状和消长动态,并可查明森林经营效果的技术档案。
第三条 森林资源档案的主要作用是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森林资源消长动态,评定森林经营利用效果,为编制林业规划、计划、森林经营方案和考核领导干部任期内森林资源消长目标完成情况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条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管理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确保森林资源档案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水平。
第五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森林资源档案工作的领导,选配工作责任心强,有林业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在从事外业调查期间,享受与林区野外勘测人员同等待遇。
第二章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的原则与内容
第六条 凡是国家、集体、个体、国社合作和团体所经营的森林,林木、林地必须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第七条 森林资源档案分省、市(地、州)、县(市、国营林业局、森林经营局)、林场(乡)四级建立和管理。
第八条 各级森林资源档案的主要内容:
一、林场(乡)的森林资源档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小班档案卡片。
2、森林资源统计表。包括:①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②森林面积蓄积统计表;⑧林分各令组组成树种蓄积统计表;④未成林造林地及林冠下造林面积统计表;⑤森林资源消耗量统计表;⑥用材林各经营类型面积蓄积统计表。
3、森林资源变化图(比例尺与林相图相同)。
4、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报告。
5、固定样地和固定标准地材料。
二、县(市)林业局(国营林业局、森林经营局)森林资源档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存查林场(乡)报送的森林资源统计表、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报告和森林资源变化图。
2、有微机的单位,应以二类调查成果为基础建立小班数据库。
3、森林资源统计表、数据磁盘或数据磁带。
4、森林资源变化图。
5、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报告。
6、固定样地和固定标准地材料。
三、市(地、州)林业局的森林资源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1、存查县(市)林业局(国营林业局、森林经营局)报送的森林资源统计表、数据磁盘或数据磁带和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报告。
2、森林资源统计表、数据磁盘或数据磁带。
3、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报告。
4、固定样地和固定标准地材料。
四、省森林资源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1、存查市(地、州)林业局及省直国营林业局报送的森林资源统计表、数据磁盘或数据磁带和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报告。
2、森林资源统计表、数据磁盘。
3、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报告。
4、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及复查资料。
第九条 森林资源档案除以上内容外,对所辖范围内的林地、林木资源及林业经营活动和科学试验中形成的各种技术文件都应归档。
第三章 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
第十条 为了能及时掌握年度内森林资源观状及其消长动态,发挥统计信息反馈作用,促进林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对森林资源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引起的地类、面积、蓄积、消长量及其它林分调查因子的变化,必须深入现地调查核实其位置和数量,随时修正档案数据和图面材料。
第十一条 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的依据:
1、近期规划设计调查成果。
2、伐区作业调查设计及作业质量检查验收资料。
3、森林更新、造林作业调查设计及作业质量检查验收资料。
4、成林检查验收资料。
5、非林业经营活动(包括乱砍滥伐)所引起森林资源变化的各项调查资料。
6、各项科学实验及有关专业调查资料。
7、固定样地和固定标准地的调查资料。
8、林业区划、规划、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等资料。
9、有关处理山林权属的文件和资料。
10、其他有关图面、文字、数据资料。
第十二条 作业小班不准跨林班界,作业小班必须套入调查小班内。如调查小班被作业小班分割或合并,按实际变化境界重新编写小班号,同时测算面积和蓄积。
第十三条 采伐作业结束后(包括皆伐、采育择伐、经营择伐、二次渐伐、天然林抚育、人工林间伐、林分改造等),伐区验收时如发现剩半截号或越界采伐的,必须根据现地调绘或实测的采伐面积进行面积调整;作业面积没有变化的按作业设计图上面积进行调整;非林业经营活动所引起的面积变化,以现地实测面积进行调整,在面积调整的同时地类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 皆伐作业(包括低产林改造)的森林资源消耗量,按小班卡片上的蓄积全部消减求得。采育择伐、经营择伐、二次渐伐、天然林抚育、人工林间伐的森林资源消耗量从小班卡片上的蓄积减去伐后实测保留蓄积求得。
第十五条 生长量与消耗量调整的顺序;如果消耗量是在林木生长期以前发生的,先调消耗量后再加生长量;否则先调生长量后再扣消耗量。
第十六条 非林业经营的森林资源消耗量,如果整片乱伐,且没有保留木的,可按皆伐作业的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整方法进行调整;如有保留木的,可按采育择伐的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整方法进行调整;零星发生的乱伐量,可根据典型抽样调查所得的森林资源消耗率进行调整;一时查不清的零星乱伐量可采取生长率中扣除全省一类清查所得的乱伐率的办法进行调查,但必须将乱伐率计算出的乱伐量填在森林资源消耗量统计表中。
第十七条 为了测定林分生长量、消耗量,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规律,各县(市)林业局、国营林业局、森林经营局应设一定数量的县(局)级固定样地和固定标准地,每隔三至五年复查一次,求算各林分类型或优势树种(组)、各令组的蓄积消长率,经省厅审查确认后,可做为森林资源档案调整的依据。如未经省厅确认,可按省厅提供的消长率调整森林资源档案。
第十八条 基层作业设计单位,在绘制伐区、营林设计图时,必须同时缩绘出与本单位森林资源变化图相同比例尺的位置图,为修正森林资源变化图提供依据。
第十九条 森林资源变化图,在林相图或森林分布图上绘制。
第四章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
第二十条 森林资源档案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专人负责,分级建档、分级管理、及时修正、逐年统计汇总上报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 林场(乡)的森林资源档案,建到小班,以林班(村)为单位统计;县(市)林业局、国营林业局、森林经营局的森林资源档案,建到林班,以林场(乡)为单位统计;市(地、州)的森林资源档案,建到林场,以县(市)林业局、国营林业局、森林经营局为单位统计;省的森林资源档案,建到县(市)林业局、国营林业局、森林经营局,以市(地、州)林业局为统计单位。
第二十二条 森林资源统计年报由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负责填报,经同级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单位领导签字并经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审查后,向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报送。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的领导对统计人员依照本办法和统计制支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随意修改;如果发现数据来源为计算错误,应当责成统计人员核实订正。
第二十四条 为保证森林资源数据的严肃性,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森林经营单位可按年度对下级报送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进行审计,并对违反技术规程、规范和不符合实际的资源数据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五条 森林资源档案的统计以一月一日至十二月末为一个完整的统计年度。各林场(乡)于一月末前向县(市)林业局、国营林业局、森林经营局报送上年度的统计资料;县(市)林业局、森林经营局、州直国营林业局于二月末前向地区报送上年度的统计资料;地区林业局和省直国营林业局子三月末前向省厅报送上年度的统计资料。
第二十六条 铁路、交通、水利厂厂矿、部队、机关、学校等经营的森林,均按本办法要求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森林资源统计资料每年应按规定时间报送所在县(市)林业局。
第二十七条 对林权争议的林地,集体与国家有争议的暂按国有林统计;个人和集体有争议暂按集体林统计。林权确定后,按上级批准的文件为依据调整档案。
第二十八条 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对基层单位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要进行检查指导,并按《森林资源档案检查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水平,逐步实观电子计算机管理森林资源档案,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目的。
第二十九条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技术人员的职责:
1、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林业的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学习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2、深入了解本单位的各项生产、科研等活动,密切配合有关人员,互通情况,及时掌握资源变化信息,对生产部门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进行监督。
3、经常深入现场调查,切实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及时调整小班档案卡片,做到卡片、表格、图面记载与现地情况符,按时提报年度森林资源统计表和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报告。
4、搞好固定样地、固定标准地的设置和复查工作。
5、严格执行档案借阅、保密等管理制度,杜绝档案资料丢失。
6、上报的森林资源统计数字,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7、加强新成林的管理工作,达到成林标准时,由森林经营单位提出申请,按隶属关系,及时组织检查验收,符合成林标准的,发给验收合格证,并记入森林资源档案。未达到成林标准的,应限期补植或重造。
第三十条 对森林资源档案的考核,可做为档案管理人员评定职称、晋级、奖励的依据。第五章 附 则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下发的《吉林省森林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废止。
第二篇: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制度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制度
一、建立专项制度。建立森林资源和林政档案管理制度,由资源林政股负责。
二、落实专人负责。实行专人管理,严格交接。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强、掌握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森林资源管理技术和热爱档案管理。
三、落实经费保障。对森林资源和林政档案管理高度重视,从经费上全力保障各项开支,包括增加档案室、添置档案柜、购置档案盒、购买打印机和档案装订支出等。
四、材料分门别类。资源档案管理必须分门别类,如征占用林地管理、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森林资源调查、综合类管理等。
五、明确管理年限。如征占用林地的档案,按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对采伐、木材运输的档案,按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对森林资源一类、二类调查,监测规定、技术规程,技术方案档案,资源统计和调查成果,按规定保管期限为永久等。
六、查阅登记制度。对森林资源和林政档案管理实行严格的查阅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查阅人、查阅时间、查阅内容和查阅方式等,做到资源林政档案不出档案室,由档案管理员复印后交查阅者。
第三篇:大学生档案管理方法
2010级同学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就毕业了,近日很多同学都在围绕档案派遣及用途的事情进行提问。有个别同学了解档案在毕业后的用途以及派遣等事宜,但大多数同学对于档案的重要性仍不知情。因此,写了这个说明,希望能够使同学们了解到关于档案派遣及档案用途的相关事情。此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使毕业生了解到档案派遣的相关事宜及作用,如有表述不正确地方还请批评指正!
关于档案,同学们在上学期间的档案称为学籍档案,而毕业后的档案称为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属于机密文件,是不允许在个人手中存放的。因此,想在毕业后把人事档案放在自己手中的同学,可以打消这种念头了。
同学们毕业后的档案是根据报到证地址进行派遣的。一般来讲,报到证地址会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而定。
1.与国家正式单位订定三方协议,这样报到证地址会根据协议地址而定。
2.与人事代理签订三方协议(人事代理包括各地市级的人才市场),这种情况报到证会根据与人事代理签订的协议地址而定,但是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天津、广州、杭州等地就不那么容易派遣档案了,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3.考上研究生同学的档案将根据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去派遣,所以通过研究生复试的同学一定记得把通知书复印件邮寄给我。
4.征兵入伍同学将根据入伍通知单派遣档案。
5.对于其他同学,档案将会被派回生源地,也就是参加高考的地方。师范类的派回教育局,非师范同学档案派回人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而对于毕业后档案应如何放置这个问题,我建议未签订正式单位的同学(不包括考研,参军同学)可将档案放在人事代理处,包括各地市级的人才市场。因为,将档案放在人事代理处,可以让毕业生不论在何种类型单位(包括私营、三资或民营企业)工作,均可使其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和人事服务得到保障。例如保留干部身份、转正定级,工龄连续计算,国家规定的档案工资调升、职称申报、出国政审、党团管理、代办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各种证件审核、购买经济适用房等。
很多同学不清楚档案的作用,还有很多同学对档案的放置不重视。只有让档案起到作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才会避免麻烦。希望同学们能够对毕业后档案的放置问题充分重视起来,以免毕业后出现的人事档案不知道存放在哪,户口不知道哪里接收,党团组织关系无处挂靠、专业技术职称无法晋升、养老保险没地方办理等后顾之忧。
希望此篇文章能够对毕业生们提供些许帮助。
这就是关于档案的内容
第四篇: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方法
规范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一、分类责任化
1.将设备按使用级别进行分类:(1)大中型检查型类别(2)大中型功能型类别
(3)便携式型类别(4)耗材型类别
设备细化至责任人,制定责任铭牌标示于设备明显处上,由责任人进行日常保养维护,每周进行相关考核、奖励。
2.分类管理:机械式设备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大中型检查型类别)由设备科统一管理;耗材型类别设备(设备零件配件除外)档案由仓库统一管理。
3.成立论证小组(邹院提出)
二、纸质档案(纸质载体较为安全,对重要文件进行纸质和电子双样化)1.建立各设备的唯一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封面、目录、购进申请表、购进设备可行性论证表、设备安装验收报告、原始资料、购买合同、发票复印件、上岗操作人员复印件、维修保养申请表、维修记录档案-包括维修人员身份证登记、报废申请),由设备科统一存档保管。
2.实行月度考核制检查,制定评价考核表,根据每个科室设备的清洁、整齐、完好率等评比,每个月选出科室优秀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如奖金300)。
3。交班制度实行交设备,数量不清、不清洁不接、不清楚不接、设备不在使用期间不在原位不接、设备故障跨日无维修申请不接。
三、电子化
1.将纸质原始台账、原始记录、原始三证电子化,便于查找、核对、审查。建立各设备的唯一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封面、目录、购进申请表、购进设备可行性论证表、设备安装验收报告、原始资料、购买合同、发票复印件、维修保养申请表、维修记录档案、报废申请)。2.统一建立各科室邮箱,有需求或者问题及时邮件申请(购买、维修、保养、定期检定、报废等),流程结束统一打印,科室负责人签名确认,由设备科统一存档保管。
3.通过建立微信群,集结各科室相关人员进入,涉及小问题不需要填写申请的通过微信群@设备科申请解决,问题统一由设备科登记,逐一解决后汇报人确认后签名完成。
四、流程化
1.避免账目混乱不清,每个科室根据需要按流程进行申购、验收、保养、维修、报废、存档,不得跨步实行。(具体流程见附表)
五、资源统计整合
1.统计各科室物资(电视、病床、床头柜、文件柜、空调、病例推车等)具体数量,使用程度。合理安排利用,避免浪费多余资源。
2.各科室自行日统计仪器使用次数,便于应对紧急情况;各科室编写具体应急预案(纸质化)便于相关人员学习,熟练应急时所有操作。
六、账务清晰
1.财务和仓库配合协助设备科统计江华医院成立以来所有设备还在正常使用状态的价格、厂家、型号、购买日期的统计。
七、人员使用合理化
1.通过微信群集合各科室护长、本院电工,每天科室拍照汇报需要处理不需要维修单的小问题,电工负责检查确定能否修复,修复好的拍照上传群由设备科进行统计存档,不能修复的写出具体理由,由设备科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八、安全器材
1.各科室灭火器定期自行保养除尘、检查有效期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各科室人员是否懂得具体操作。每半年称量一次,是否在正常泄露范围,做好记录。灭火器上有一圆型压力指示表,指针在绿色位置时表明压力正常,指在黄色时表示压力过高,可能会造成喷射时间减少,指在红色时表明已开启过或压力过低不能正常使用。2.定期学习防火应急预案,熟悉消防通道走向。
九、设备维修责任化
1.每个设备故障、应急预案由专人负责,避免紧急事故时无法及时找到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无法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2.中心供氧具体维护、保养人不合适,无法找到相关人员及时判断、确定维修方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确定专业维修保养人员。
附件:(1)设备申购流程表
(2)设备日常保养维护流程
(3)设备检定流程
(4)设备检修流程(5)设备转借流程(6)设备报废流程
第五篇:福建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本站推荐)
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闽林综〔2017〕91号
各市、县(区)林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省国有林场管理局、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我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我厅制定了《福建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厅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试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我厅。
附件:福建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福建省林业厅
2017年10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管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福建省森林条例》、原林业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区域内从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评定森林经营利用效果,为编制林业规划、设计、计划,确定森林经营措施和安排各项经营活动,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是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林地变更调查等形成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管理和相关档案保管等工作。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或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管理单位为调查单位,为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客观反映调查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状况而进行的森林资源本底调查。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是指我省行政区域内,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组织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工作中,对由于林木采伐、森林灾害、林地占用征收、造林更新等各种原因,引起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发生变化,经过外业核实后符合更新条件的,更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库的过程。
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的林地变更调查,是指对自然内的全省林地利用状况、权属变化,以及各类森林经营活动(如造林、采伐、更新等)、自然灾害损害(如火灾、泥石流等)、非森林经营活动(如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违法毁林开垦等)等用地情况进行调查的活动。
第八条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管理的原则,保证森林资源档案的科学性和连续性,逐步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第九条 对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单位与职责
第十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设立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并配备2-3名专职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乡镇林业站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除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经营区范围外)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省属国有林场、县属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及其它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应当配备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专职人员负责本经营区内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职能明确的工作协调机制。
(一)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负责组织部署全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做好监督检查、查验审核,以及省、县级之间的上下衔接等工作。各县(市、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二)省国有林场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全省省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辖区内的省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省国有林场管理局及本辖区内省属国有林场之间的衔接工作。
(三)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中负责管理自然保护区、县属国有林场、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的业务部门应该根据职责配合做好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四)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林政、营林、防火、森防、公安、执法等业务部门应提供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所需的相关资料。
第三章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 省林业厅统一部署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第十三条 省林业厅委托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开展林地遥感监测,提取林地范围内变化图斑,形成林地遥感监测结果,提交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逐级下发。第十四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林政、营林、防火、森防、公安、执法等部门应在可能引起森林资源变化的相关事项完成后15日内向县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相关材料(图、表)。由县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汇总材料。
第十五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本变化地块逐块核实调查。通过遥感监测结果与收集的林业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和案件查处等材料进行比对,内业核实林地变化图斑及其属性因子。内业无法核实的必须进行现地核实调查。根据核实情况,绘制变化图斑,修改空间数据,如实填写森林资源调查记录表(小班调查记录卡)。
第十六条 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实行逐级汇交、汇总统计制度。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数据库要求(分福建标准和国家标准两套),将经县级自检、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逐级汇总上报。省林业厅按国家标准要求将调查成果报送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第十七条 省林业厅根据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反馈的核查结果,完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统一组织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按各自职责分工,对疑问地块进行逐一对比核实,修改完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经省林业厅审查、汇总后按国家标准要求报送国家林业局。第十八条 国家林业局将检查合格的调查成果标准化处理后,更新国家级林地数据库,并将最终成果反馈给省林业厅,省林业厅逐级下发。
第十九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统一要求,在本辖区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数据库汇总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编写成果报告,并逐级汇总报送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
第四章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内容
第二十条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调查单位。其中自然保护区、省属国有林场、县属国有林场及其它国有森林经营单位以批准的经营区作为独立调查单位。
统一变更时点为每年12月31日。
第二十一条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包括下列内容:
(一)行政单位、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界限变化状况;
(二)林地转为非林地(如建设用地、耕地、设施农用地等)、非林地(如耕地、废弃矿山等)转为林地的变化情况;
(三)林地内部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特别是地类、权属、林地保护等级、森林类别、林种、起源等变化情况;
(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公益林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国家储备林基地等林业工程的界线变化情况;
(五)自然灾害引起的林地利用状况变化情况;
(六)森林经营条件、主要经营措施等变化情况;
(七)省林业厅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二条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应当以上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为基础,利用林业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和案件查处等管理信息和遥感技术,结合必要的现地调查,查清本内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更新森林资源基本图和小班数据库,统计分析,编写成果报告,经审核论证后,逐级汇总上报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成果。第二十三条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成果包括数据库成果、统计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成果报告,以及国家林业局林地变更调查所要求的其它成果数据和资料。
第二十四条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应充分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强化日常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实现常态化森林资源变更监管,减少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工作量,节约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十五条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执行《福建省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小班区划调查技术规定》和国家林业局《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
第五章 重要因子变更审核制度
第二十六条 森林资源变更工作实行分级审核制度。涉及重要因子变更的,根据重要程度和管辖权限分别由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审核。涉及省属国有林场、县属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的数据变更应书面征求同级业务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七条 实行审核人员与建档人员分离,审核权限与建档权限应当分属不同人员,实现相互监督制约。第二十八条 重要因子包括:生态公益林级别、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生态公益林小班范围、林种、林分起源、优势树种组、年龄、坡度、生态区位、林地保护等级、森林经营类型、土地管理部门等。
第二十九条 属于以下重要因子变更的,由县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初审,设区市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复核,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审核。
(一)涉及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级别、保护等级、小班范围变更的。
(二)涉及生态区位图范围调整。
(三)涉及地类、林种、树种不变的情况下乔木林分天然起源变更为人工起源的。
(四)涉及省属国有林场范围内地类、林种、树种不变的情况下用材林经营类型变更的。
(五)涉及林地保护等级变更的。
(六)涉及自然保护区林林种变更的。
(七)涉及重点生态公益林的防护林与特种用途林之间林种变更的。第三十条 属于以下因子变更的,由县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初审,设区市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审核。
(一)涉及设区市级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级别、保护等级、小班范围变更的。
(二)涉及地类、林种、树种变化引起乔木林分天然起源变更为人工起源的。
(三)涉及设区市级生态公益林的防护林与特种用途林之间林种变更的。
第三十一条 属于以下变更的,由县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审核。
(一)除第二十八、二十九条规定的情况外,重要因子的其它情形变更的。
(二)涉及行政辖区内空间数据变更的。
第三十二条 重要因子变更审核需提供的资料。
(一)各级审核单位均应填写《小班因子更新审核表》,提出初审意见,经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签,加盖林业主管部门印章后报上级审核单位或备查,并上传电子扫描件作为上一级审核的附件之一。
(二)依法占用征收林地,应提供林地审核同意书、申报时的使用林地小班一览表及项目使用林地红线图或用地范围shp格式矢量图。补进生态公益林,应提供调进小班一览表、重点生态公益林储备库批文。
(三)未经审批确已改变林地用途(含少批多占),违法行为已查处的,应提供林业执法部门制作的案件调查现场勘验笔录(附图、照片)、小班一览表;尚未查处的,提供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调查核实并出具的现场调查报告(含照片、附图和小班一览表)。
(四)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级别、保护等级、小班范围及林种变更。属于生态公益林调整的,应提供上级同意调整批复文件、小班一览表及小班基本图。因前期差错需变更的,应提供数据库中有变化的详细变化情况报告、变化的小班基本图、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出具的现场调查报告、原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书。
(五)生态区位图变更,应提供逐级申请文件、每个区位修改后区位图层(在省厅下发的分县区位图上修改)、每个区位调出调入小班图层(属性表中填写调整前和调整后区位代码)、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出具的现场调查报告(附现场核实小班一览表)、调整小班一览表、有关批准文件。
(六)乔木林分起源变更,应提供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出具的现场调查报告、小班照片(林相清晰)、小班基本图、经县(市、区)林业局营林部门审核确认的造林登记卡或营林生产验收单及对应的前期基本图,并要求营造林小班与现有小班造林树种、范围一致。桉树纯林和自然保护区以外的杉木纯林经现场调查确属人工营造的,应提供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出具的现场调查报告,可不提供造林验收材料。
(七)优势树种组变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之后的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应提供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出具的现场调查报告(含照片、附图)。
(八)年龄变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之后的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应提供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出具的现场调查报告。年龄相差5年以上才允许修改(有造林验收单除外)
(九)坡度变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之后的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坡度在35度以上变更为35度以下时应提供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出具的现场调查报告。
(十)林地保护等级变更,凡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界数据不一致的应提供省林业厅审核同意的批复。
(十一)地类、林种、树种不变的森林经营类型变更,应提供经营期包含所在的依法批准修编的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经营类型变更一览表。
(十二)土地管理部门变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之后的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应提供合法占用林地批准文件或土地权属证明。非法占用的林地不得改变土地管理部门。
以上资料无法提供原件时可提供复印件(加盖林业局与原件核对一致章)。现场调查报告和照片要有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至少1名工程师以上职称)签字。现场调查报告应包含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证书、调查人员职称证书、调查人员身份证,并附相应的小班基本图,变更小班以红线勾绘。所附照片要有近景、远景若干张,确保反映小班林分状况。所有图件均按2000坐标系,提供纸质、电子版本各一份。
第六章 森林资源档案保管与成果应用
第三十三条 森林资源档案主要包括调查卡片、成果数据、审核审批材料等内容。第三十四条 森林资源成果及相关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及保密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要求,统一管理,及时存档。
使用森林资源档案成果数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和检查,确保保密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设立符合国家保密、消防及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要求的档案室,配备符合规定的存放使用设施与条件,存放非涉密的森林资源档案。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配置专用的涉密档案设备和高配置的计算机,建立完善的数据保密管理制度,按照相关保密规定使用成果数据。并做好数据备份,防止档案资料遗失、毁损。经批准复制的载体要进行编号与登记,按同等密级进行管理。
第三十七条 档案管理人员要求责任心强、掌握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森林资源管理技术,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
第三十八条 森林资源档案保管期限为10年。第三十九条 森林资源成果公布。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公布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方可逐级依次公布本辖区森林资源成果。
第四十条 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使用范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主要为领导宏观决策、编制各项林业规划、评价森林经营效果等提供本底资源数据,是二类调查成果的延续,其精度只能达到二类调查水平,不能代替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伐区设计、造林设计、抚育采伐设计等三类调查应遵循三类调查的有关技术标准。
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可作为林木采伐、占用征收林地等行政许可审批以及林地认定和林业案件查处的参考依据,当出现森林资源档案与现地不符时,应进行实地调查,不能照抄、照搬森林资源档案。更不得以林木采伐、占用征收林地等理由要求修改森林资源档案数据。
第四十一条 森林资源档案主要供林业主管部门及各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使用,其它单位和部门需要查阅森林资源档案,需持单位介绍信向所在地县级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申请,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第四十二条 对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实行严格的查阅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查阅人、查阅时间、查阅内容和查阅方式等。各单位和个人查阅档案时不得擅自将档案带走,更不得转借或损毁档案资料。森林资源档案不得随意复制,档案查阅人员需要复制档案时,要经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批准。
第七章 教育与培训
第四十三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森林资源管理人员的廉洁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构建廉洁自律的有效机制。
第四十四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事权划分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分层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基层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并将培训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四十五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创新培训模式,充分运用网络、视频、微信、手机APP等多种信息网络媒介,应用文字、图表、影像、声音等多种表达方式,形成鲜明清晰的视听效果,进行直观教育培训,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八章 责任追究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工作机制。对弄虚作假问题突出的单位,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可公开约谈其责任人,责成当地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查处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提出处分建议,交由所在地党委和政府依纪依法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报告省林业厅。对涉嫌犯罪的,应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制度。各级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对违法干预资源监测的批文、函文、口头意见或暗示等信息,要履行记录责任与义务,做到全程留痕、依法提取、介质存储、归档备查。对不如实记录或隐瞒不报不当干预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应予以通报批评和警告。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利用职务影响干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指使篡改、伪造、虚报瞒报数据,或拒不报送调查监测成果。
(二)森林资源调查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发的有关调查技术规定,违规操作,或直接篡改、伪造调查监测数据的。
(三)现场调查核实中存在弄虚作假或参与弄虚作假,导致调查报告不真实的。
(四)申报材料或审核结果弄虚作假的。
(五)限制、阻挠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影响干扰对调查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查处和责任追究的。
(六)对弄虚作假行为包庇纵容、监管不力,以及有其他未依法履职行为的。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厅负责解释。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