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述护理道德监督有何现实意义
试述护理道德监督有何现实意义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水平有了较高的要求,这就导致社会的医患关系的矛盾不断地加深,对于出现的医患矛盾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导致这一原因很多,除了患者家属的复杂心情之外,与当前的医疗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很大的关联,现在由于我国的医疗水平还不平均,导致人们都趋向于医疗水平好的医疗机构就诊,这样就会不自觉的形成给医疗服务者“送红包、走后门”的现象出现,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就要加大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本文围绕护理道德监督进行了分析。一.护理监督的内容,具有协调性和进取性两个方面:
所谓协调性,就是通过行为规范的要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即协调护理人员与患者、协调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协调护理人员、医疗卫生事业与整个社会关系,使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围绕一个轴心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实现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目标。
所谓进取性,是指道德规范的要求,总是高于一般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社会主义护理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护理人员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在自己的护理实践中,一言一行都力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为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而献身。二.护理道德的特殊性
深入社会,涉及面广,卫生服务使医护人员深入到社会基层,直接面向社区人民群众。每一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服务对象,老弱病残、妇女儿童都是自己护理关照的重点,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康复治疗、家庭病床、紧急救助等多方面的工作,均与护士直接相关。护理极强的社会性使之具有重要的社会道德价值,同时也要求护士具备与深入社会、广泛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一工作特点相适应的良好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风貌。
关系多样,相对稳定,成员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由于成员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其健康需求多种多样。开展护理要争取当地各个部门的支持与合作,直至取得每个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护士还是联系病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纽带和桥梁。上述情况决定了护理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加之,这种多样性的人际关系又是长期、稳定的,不是一次应酬、一度调节所能奏效的,而是需要长期、反复的调节和处理。面对此类多种多样又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视病人为亲人,热心服务,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在长期的护理中,护士可能对服务的家庭知根知底,稍不留意,就可能表露出对病人的看法,泄露病人个人的隐私,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影响社区护理的开展。
一专多能,综合服务 社区护理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成为“全科护士”。资料显示,全世界所有病人中只有6%能住院治疗,其余94%的病人均属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如慢性病无需住院者、骨折恢复期功能锻炼者、化疗给药者、作动态观察的心脑血管病病人等,都需要接受社区护理服务,不具备全科护士的素质就难以胜任上述工作。社区护理还必须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既能对重点人员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又能在伤病现场进行初步急救;既能指导病人进行恢复期康复锻炼,又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既能开展社区卫生防疫,又能熟悉药品、器材的购买和使用。这就使社区护士常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为社区卫生服务多做贡献,另一方面又必须时刻思考自己是否具备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资格与能力。
简洁高效,规范具体 整个社区护理要求因地制宜,简洁高效,但每项护理工作都有着严格、具体的操作规范。面对现实矛盾就必须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仅遵守规范,而且要活用规范。否则就难以将科学精神和简洁高效统一起来,失去了社区护理应有的特色和意义。例如,在社区护理实践中,消毒灭菌的要求是不可变通的,但所用器具却是可以变通的;输液质量是不可变通的,但输液条件却是可以创造的。
强调慎独,自觉选择 社区护理工作的管理层次少,监督作用弱,而且社区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独挡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许多工作从准备到操作,从实施到评价,都靠自己去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坚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选择高尚的道德追求;如何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一丝不苟,做到“慎独”;如何面对千差万别的服务对象,做到一视同仁;如何在繁琐、具体、紧张的工作中保持冷静和耐心,这都有赖于自觉的道德选择、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很强的道德实践能力。
三、护理道德监督的意义
由于护理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护理工作的平凡、锁碎、繁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认真负责、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不怕脏累的工作作风,而要做到这些全凭护士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1)执行医嘱中的作用。医嘱是对住院病人进行治疗、检查、护理、饮食的重要依据,护士完成医嘱的情况能直接决定疗效。(2)观察病情时的作用。观察病情是基础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到细致、准确、及时、完全才能掌握病情的动态信息,为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3)在精神护理和生活护理时的作用:精神护理的基础是对病人的心理、思想情况的真实了解和对病人性格、情绪、态度的仔细观察。
第二篇:道德模范现实意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有何现实意义?
作者:展明锋 梁庆婷 摘编:圣地红网 发布日期:2009年11月9日
道德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此,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
道德模范,也称道德榜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具体人物身上的集中反映,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道德的人格化,表现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道德行为成为其他人行为的范例或楷模。它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要求易于理解、易于效法,并使人们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和示范作用。道德模范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是有血有肉、有追求、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模范事迹承载着一定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道德模范大都是我们身边非常熟悉的、从事普通工作的劳动者,他们来自于普通群众,但他们的精神觉悟又高于一般群众的思想境界,可信、可亲、可敬、可学。道德模范以 其崇高的道德行为和可贵的道德品质,谱写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绚丽诗篇,向人们呈现了人性深处的美丽,让社会公众领略了道德人格的魅力,广泛地影响和感染了周围一大批人。
树立道德模范是开展道德教育、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道德模范是一定社会道德评价的标尺,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能够激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实践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任何社会都需要并培育自己的道德模范,任何社会的道德模范都是一定社会道德的模范践行者和积极弘扬者,因而都会受到社会的推崇和表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对道德模范社会价值的精辟揭示。道德模范使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变得生动形象,让先进的思想道德变得可学可行。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树立一个道德模范,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道德模范在道德教育、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历来备受重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行为和习惯,是进行道德教育、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做法。运用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引领人们的思想行动,陶冶人们的情操,升华人们的道德境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回首历史,曾有那么多熟悉的名字,走 进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心田,点亮道德的灯塔:革命战争年代的张思德、白求恩、董存瑞,和平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张海迪、蒋筑英、孔繁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2001年,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力地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2003 年,中央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使道德宣传日益深入人心;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社会兴起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潮;2007年9月,胡锦涛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这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各种会议和赴各地考察中强调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十分关心各行各业道德模范的成长和进步,号召人民群众认真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蓬勃发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大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生可喜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也培育着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可以说,近些年是学习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时期: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从科学家、教师到工人、农民,从将军到主兵,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李素丽、许振超、宋鱼水、杨业功、王顺友、丁晓兵、方永刚、李中华、邓平寿、林强,等等,一个个典型的名字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温暖群众,感动中国。中华大地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道德楷模深深扎根在广大群众心中,用平凡的行动和伟大的精神,感动和带动人们见贤思齐,奋发向上。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 阶段。时代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模范的力量来推动。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道德模范的高尚行为逐步成为更多人们的自觉行动。
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但不容否认的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在增多、渠道在扩大、程度在加深,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落后甚至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在对社会和人们产生不良影响。面对社会意识领域的复杂情况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坚持以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道德模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杰出代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虽然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07年,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评选表彰了首批全国道德模范,并对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进行了帮扶,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在全国3 487万群众的踊跃推选下,53名全国道德模范脱颖而出,为当代中国社会树起新的道德标杆,展示了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又步上了新的高点o在这次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中,既有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在科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又有舍命救人的殷雪梅;既有乐善好施、扶贫助学的丛飞,又有一往情深、用人间至爱谱写爱亲乐章的罗映珍;既有在洪水中放弃自家8万元财物,奋力抢救32个生命的李明素,又有一诺千金、历经困苦,一笔一笔地偿还270多万元债务的武秀君,等等。这些普普通通的公民,以其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荣辱观。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风貌,不愧为时代的楷模、公民的榜样。
道德需要传承,道德更需要弘扬光大。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过程,就是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为群众所把握、所坚持,并转化为人们的实践行为和思想品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道德模范具体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引导人们正确地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的生活实践和理想追求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向道德模范学习,有利于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普及道德规范,提升道德水平,凝聚道德力量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们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的良好风貌,并在具体实践中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公民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人,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为党政军民、士农工商、男女老幼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这是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道德建设的一个有力举措,能够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把公民道 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公民道德重在建设,社会风尚重在培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人民群众深情呼唤良好的道德风尚,殷切期望加强道德建设,人民群众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道德资源和力量。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推进道德建设,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风尚,就要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运用典型力量推动道德建设,用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引领社会风尚,让人们看到道德的力量,道德的作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尊重模范、彰显高尚的鲜明导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向道德模范学习,就要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之中,融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之中,融入参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从志愿者行为开始,通过自身的志愿者行动,让志愿服务真正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道德模范都是从志愿者起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强调的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有一份热情、一份爱心,只要志愿为社会做奉献、乐于为人民多服务,都可以成为志愿者。道德模范和志愿者,两者名称和身份不同,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只有树立了服务他人、无私奉献的信念,才会做到日复一日、无怨无悔。
2008年8月24日晚8时45分,当12位奥运志愿者代表登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舞台,接受国际奥委会新当选委员献花的时候,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可爱的群体身上。在奥运会闭幕式上,首次安排由运动员代表向志愿者代表献花,充分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和全体运动员对服务北京奥运会的近170万名志愿者的敬意。参加北京奥运会赛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53 000人,参加残奥会赛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21 000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经说过:“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他们代表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正是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支撑下,才能够在平凡的奥运志愿服务岗位上,每天认真地从事普通、细微的工作,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心态,每一刻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一旦具备了这种精神,大学生就能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以志愿者的心态来帮助身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吸收了人类社会先进文明的共同成果。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为广大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开辟了有效途径。大学生理应在加强道德建设中走在社会前列,要以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为生动教材,从拒“小恶”扬“小善”做起,努力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意识、投身道德实践、弘扬时代新风,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石,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道德建设人人有责,道德成果人人共享。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有条件为公民道德建设添砖加瓦、献计出力。要像道德模范那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推动者,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者,共同建设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温馨和谐的道德家园,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第三篇:勤政监督和廉政监督有何不同(推荐)
作业1:
1、勤政监督和廉政监督有何不同?
勤政监督和廉政监督是我国反腐倡廉、提高政府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廉政监督是指监督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否廉洁从政所实施的全面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的活动。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组织的廉政与勤政,行政督察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效能管理组织对行政管理体系积极行政管理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整体性监察,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勤政所进行的考核、评价等监督活动。因而,勤政是对行政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整体评价活动的监察。
2、应这样完善我国勤政监督?
进行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勤政监督,要创建政府制度创新下的多元化制度,即包括:政府组织创新、政府治理法制化、政府组织人事制度的重塑;保证政府制度的创新途径中,效能型政府(勤政)是多元化的核心,建立勤政监督制度有为必要。
建立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勤政监督考评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进行的“考察”和“评价”,以促进行政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整体效果最优。
建立我国勤政监督机制,即中国效能监督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²
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²
完善公共组织效能考评机制
²
深入推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²
有效构建行政投诉中心
²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²
强化公共决策的效能监督
作业2:
关于党内监督的调查报告
党内监督是指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之间、组织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按照党章党纪的有关规定,从思想、纪律等方面,对党组织和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和督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搞好党内监督,才能保证党内民主,从而不断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内监督严格地说来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过程,是在党内组织内部范围内,依靠党自身的力量实行的自我约束和完善,强调的是通过党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党内监督就其政治含义而言,它是一种预防的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加强党内监督是反腐倡廉的关键环节。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党内监督,关系到执政权力的正确行使,人民的根本和人心向背,党的阶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不断巩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很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集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虽然党内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在党内监督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一些领导缺乏党内平等的民主意识,自持位高权重,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只许自己监督别人,不许别人监督自己。而腐败现象又恰恰发生在这些领导干部的身上。
二是监督不了。一些领导干部往往是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一身,“党的领导”变成“个人领导”,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三是无力监督。现行的纪检监察机关是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作为上级监督下级容易,而下级监督上级就很难。就出现人们常说的上级监督下级太远,下级监督上级太难,同级监督太软,法纪监督太晚,舆论监督太泛的现象。极易造成失监、失察、失真的现象,甚至出现所谓的监督“真空区域”。
四是监督渠道不畅。如在一些部门办事公开透明度不高,权力运作、重大事项决策、干部选拔等工作公开性不强,公开范围不广泛,干部群众获取信息还存在不对称问题,致使在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方面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党内监督意识,努力营造主动监督、乐于监督、支持保护监督的浓厚氛围。
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的综合效果。要突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队伍负责人是党内监督的重点,要通过合理的分权,强化内部制约,变“集权”为民主决策,杜绝少数大包大揽,个人说了算现象。同时要强化对腐败多发部位、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监督,积极探索、寻求规律,完善制度,防止因垄断等而引发权力滥用问题。要在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实施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要完善监督体制,提高监督的内在权威。首先积极报开展巡视工作,实现巡视监督与信访监督的相互结合,巡视情况与干部考察的相互勾通,巡视成果与廉政档案的综合利用,推进巡视工作的规范化。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以上级纪委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同级党委领导为辅的体制,保证纪检监察机关相对独立地实施监督检查权。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权范围,改变纪委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违纪只有初核权、没有立案权的现状,真正赋予纪检监察机关对违纪案件独立的立案权,检查权和处分权,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
作业3:
把群众监督当作联系群众的桥梁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强化群众监督,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惩防腐败中的重要体现。自2002年5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以来,按照市纪委、监察局、市人民政府纠风办等部门的有关要求,市、区两级行政执法局相继建立了向社会公布开通群众投诉举报热线、设立中队执法政务公开栏、聘请由各界群众代表组成的行风监督评议员等一系列群众监督制度。两年多来,在这些群众监督举措的保障下,广大行政执法干部不断开拓前进,积极改进自身不足,克服困难,勇于奉献,为维护城市良好地生产、生活秩序做出了贡献。但是,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把群众监督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需要转变,由单向监督向双向互动转变,使群众监督真正成为推动广大行政执法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勇于执法的动力,成为广大行政执法干部展现政府形象的窗口,成为行政执法局深入宣传城市管理法规的渠道,成为代表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的通途„„这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实践、思考。
一、让群众监督成为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自身“拒腐免疫力”的内在需要。
加强群众监督既是党对政府职能部门廉洁、勤政的外在要求,也是我们提高自身“拒腐免疫力”的内在需要。市行政执法队伍建立两年多来,通过群众监督的各种渠道,我们不断发现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市、区两级行政执法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其中已经构成违纪、违规事实的执法干部进行了及时、有效地处理,对广大执法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并促使我们及时从中反思,建立健全各项廉政、勤政制度,加强队伍思想道德和职业教育,从而提高了自身“拒腐免疫力”。试想,如果没有群众监督的渠道,我们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及时纠正和改进了。问题积少成多,性质积轻成重,其结果必将是严重的。因此,我们要自觉地把群众监督视为提高自身“拒腐免疫力”的内在需要,需做是广大人发群众对行政执法干部最深切的爱护,真心实意地切实加强群众监督,使群众监督成为促进行政执法队伍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
二、把群众监督变为深入宣传城市管理法规的重要渠道。
群众监督的各种渠道既是群众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的渠道,也应当成为行政执法部门对各族群众宣传城市管理各项法规的生动课堂。我们在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及时向群众宣传其所反映问题、意见中涉及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职责、法规、程序等相关内容,变单向监督为双向互动,消除误解,转化矛盾,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这一新生事物,以点带面地宣传、教育群众自觉维护城市管理的各项法规,从而提高市民群众城管法规意识,更加理解、支持执法干部依法行政。
三、使群众监督成为密切行政执法干部与市民群众联系沟通感情、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桥梁。
群众监督的各种渠道是执法干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城管执法部门接受群众监督的时刻也是与市民群众沟通感情的重要时刻。在接受群众监督时,每一位执法干部的言行举动都是执法形象的体现,它直接影响着市民群众对城管执法干部队伍的思想感情。执法干部的热情服务、文明执法带来的不仅仅是群众的交口称赞,还有他们衷心的认可和内心的敬意,这种认可和敬意的积累会不断地转化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深深理解与热情支持,它不仅密切了执法干部与市民群众之间的雨水关系,也奠定了支持维护城市管理的坚实群众基础,从而为行政执法工作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群众监督是座促进高效完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金桥”。我们应更充分地发掘和利用这座“金桥”,不断带动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腐败
答:组织腐败有两种明显表征:
一、单位或者部门的正职负责人腐败,二、单位或者部门表面上看到制度完善,运行有序。但实际上腐败行为能畅通无阻,信息梗塞失真、调控与制约无力。
2.议行合一
答:议行合一是立法权和行政权同属于一个最高权力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填空题
1.独立
2.公共管理决策者
3.谋利性
4.三权分立
5.多元民主
6.谏诤
7.政务
8.身份
9.监督调查研究
10.修改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CD
3.ABCD
4.ABC
5.ABD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行政效能能监察的三个阶段。
答:第一个阶段,以执行监察全面引领效能监察阶段(1989—1992)。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决策,明确监督机关的治理整顿中的作用,1989年12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监督工作会议,指出1990年监察机关要继续坚持“以廉政监察为重点,全面开展监察业务”的指导方针,并且划时代的阐明了“效能监察颜观色”的基本内涵。
第二阶段:以重点开展企业效能监察为核心的效能监察阶段(1992—1999)。199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部从1993年起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的体系。
第三个阶段:以效能建设为核心的效能监察阶段(1999——2007)。在企业效能监察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与探索如何使效能监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使效能监察更好地贴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好的体现反腐倡廉综合治理的要求,更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2.简述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
答:行政监察颜观色机关的职权由基本职权和辅助职权两部份构成:基本职权是行政监察机关职权的核心,反映行政监察机关的性质。辅助职权是为了使行政监察机关更有效的履行职责而赋予行政监察机关处理相关事务的权力。基本职权包括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行政处分权四种。辅助职权包括对监督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以及奖励权等。
3.简述违法行政行为的认定。
答:第一:事实根据不合法;第二:适用法律错误;第三:程序违法;第四:行政越权;第五:内容违法;第六:滥用职权;第七:行政失职。
认定行政违法的作用主要在于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目的在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共利益。
五、论述题
1.试述党内监督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途经
答:党内监督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1、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控制力不强;2代表作用发挥不充分;
3、决策制度不科学;4监督制约缺乏力度
党内监督制度的完善途径:
1、健全党内选举制度,加强对党内权力授予过程的监督。
2、授予监督机关质询和听证的权力,加强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
3、建立与干部使用相联系的弹劾制度
4、健全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委会的议事制度
5、强化纪检机关的监督职能
2.试述检察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
答: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又包括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一刑事审判活监督的基本方式包括:
1、刑事审判活监督的内容与范围
2、刑事审判活监督的程序和方法
二、刑事抗诉的基本方式包括:
1、刑事抗诉的对象和形式
2、刑事抗诉的理由
3、刑事抗诉的程序
4、刑事抗诉案件的出庭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 执政规律
正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明确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①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 的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取得了许多重大认识,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 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是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样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
②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8月,第167页.板。但如此强大的国家却出人意料地迅速解体,苏联共产党也丧失了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社会成员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没有把社会公正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强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强调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
③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贯穿于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利于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家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③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人民网[引用日期2012-11-12].
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阶级成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也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执政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本世纪头 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党的共同理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努力奋斗的现实要求。
综上所述,我认为江泽民的执政理念中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务必继续探讨和谐执政的相关理论,指导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建设。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
1、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需要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于16世纪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在19世纪30和40年代,发展到顶峰时期,其代表人物就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理想,自其诞生就有着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追求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个个幸福、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价值性的基础上,阐释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方法,对人类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更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无论从一种理论、运动还是一种制度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们的解放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将“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目标,并对实现这种目标的指导思想、制度保障、主要方式等作出了初步的论述和阐释。在这些论述和阐释中,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论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等问题,但他们的理论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蓝图,如为绝大数人谋求利益、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平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本质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本质。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国实践成功结合起来,成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变成一定现实的开拓者,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列宁在复杂而又艰辛的环境中,在汲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训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苏俄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形成了注重商品经济与市场、建立新型民主制度、由人们自己管理社会、造就共产主义新人等思想,开启了落后国家坚持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新思路。[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33页。]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建立起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指导地位,树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公有制、有计划、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等这些概念之中,对其它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极大。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第一次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诞生了新中国。在漫长而艰辛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旗帜鲜明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主流的价值观,用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并向广大民众宣传和普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彻底、全面地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1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等各方面掀起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此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激起全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并形成高度一致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爱党爱国、为人民服务、公有制、计划经济、大集体、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无私奉献、共产主义新人、斗私批修、反修反霸等成为此时期不同阶段的主体价值话语。显然,在“左”倾思想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此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曾带上了“左”的色彩和局限。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业。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人民服务、民主、自由、文明、富强、共同富裕、公有制、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公平、正义、法制、法治、德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创新、以人为本、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等概念,凸显了此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基因。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兴未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有何联系与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本质有何不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要回答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及时回应。
2、塑造国民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的需要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除了为其国民提供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为国民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广大人民群众总体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一些过去曾经洗涤过的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恶习重新泛滥。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乱象。具体表现如下。(1)拜金主义风气盛行。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中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大潮中,一部分人滋生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成为一种时尚口头禅。结果,傍大款、攀富贵、结交“富二代”、“官二代”和“土豪”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各种“炫富”、“炫豪车”、“炫名牌”现象层出不穷。“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曾成为名噪一时网络名言,还获得了相当高的支持率。拜金主义是造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中国竟成为了世界商品造假的大国,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食品、药品大行其道。尤其各种“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假酒”、“注水猪肉”等劣质食品,以及“美罗华”、“赫赛汀”、“特罗凯”等各种假药,不仅骗取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人戏言,坑、蒙、拐、骗、赌,神州大地处处有,这无不跟拜金主义的腐蚀有关。同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从经济领域泛化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市场等价交换原则被扭曲运用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造成了“潜规则”甚嚣尘上。一些党员干部叫嚣“有钱能使官推磨”,大肆买官卖官。一些人不是以助人为乐为荣,而是坚持助人要钱,在救死扶伤的关键时刻,不适时宜地提出支付金钱的要求,以此变相要挟受害者及其家属。甚至有极少数有些贪官、“土豪”以睡在钱堆里为乐,或以燃烧人民币为荣,寻找所谓的快乐刺激。显然,拜金主义已经扭曲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和灵魂。(2)奢靡享乐主义盛行。拜金主义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催生了奢靡享乐主义。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物质文化的繁荣发展。但是,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文明的提升。相反,一些党员干部和暴富起来的“老板们”没有把财富变为更有价值的资源,反而浸淫在金钱和物质的过渡挥霍之中,追求人生的奢靡享乐。一些党员干部吃饕餮大餐,住高档酒店,玩遍千山万水,包养情妇美女,盛行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一些富豪、“土豪”挥金如土,沉溺于吃、喝、嫖、赌、毒,迷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甚至到处散布“白天死过去,晚上活过来”的口号。一些地方以发展经济为名,发展“性都”、“浴都”、“爱都”,助长了黄、赌、毒的盛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许多地方还处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今天的中国竟成为了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这一现象真的值得我们好好深思。奢靡享乐主义让人们沉溺于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因此,享乐主义滋长和蔓延,不可能带来真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只能滋生虚假繁荣的毒瘤,助长玩物丧志的风气,严重地腐蚀了良好、健康的社会风气。(3)诚信缺失,社会道德滑坡。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重道德、讲诚信的民族。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曾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周人最早提出“明德慎刑”、“为政以德”的理念。唐朝时《唐律》最终确定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德治方略,并为以后历代所尊崇。以德为先,诚实做人,一诺千金,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曾经是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的优秀美德。但是,改革开放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东西促使一部分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少部分人出现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行为无德的行径。近些年,“豆腐渣”工程、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学历“造假门”等诚信缺失现象愈演愈烈。各种“艳照门”、“一夜情”,频发的“到此一游”,无不拷问着中国人的道德水准和个人修养。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佛山“小悦悦”事件,无不让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备受心灵的煎熬。各种媒体的“炒作”、网络“水军”的“灌水”、不良大V的无良言论、“公知”的虚假道德批判,无不在兴风作浪中愚弄和欺骗着每一个善良的国民。追捧“干露露”、“湿露露”、“裸模”、“裸星”,崇尚“一脱成名”,无不让天下的父母和孩子担忧和迷茫。当前,我们的社会似乎陷入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信任缺乏、人人自怜的危险境界。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秩序的纠偏和重建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就急需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来加以引导和扶正。(4)社会浮躁,个人理性不足。一个社会的文明、稳定和进步,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理性思考和行动,需要用一套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和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遵守文明的秩序和公共行为准则。我国的改革开放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人们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自由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同时,每一个个体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和压力的反应及其方式迥然不同。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城乡、地区和部门发展不平衡较为突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即使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其差距有的也是较明显。在此背景下,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人民日报 》,2014年2月17日,第1 版。]社会中出现了一种理性不足、风气浮躁的怪相。近些年,各种缺乏文化底蕴的娱乐节目占据了各地电视媒体的黄金时间段,出现中华大地处处“选秀”的局面。而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阅读水平明显落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而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中国人平均一年读书不到1本》,《深圳晚报》,2013年5月21日,第18 版。]一些人的言论追求所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一些“富二代”、“官二代”的言行举止令人惊愕,“我爸是……”成为一时的躁动。各形各色的“段子”充斥整个网络空间等新媒体。“仇富”、“仇官”现象愈演愈烈,盲目指责人家“为富不仁”、“为官不正”。各种思潮暗流涌动,各种反党反政府言论无端受到大肆追捧,甚至出现凡是党和政府提倡的,都坚决反对的现象。一些偏激的“反日”、“反美”的言论和行动以“爱国”主义名义大行其道。一些地方出现炸公交、炸机场,杀害儿童和小学生等以极端方式报复社会的事件,引起人们和整个社会的恐慌。一些社会成员似乎随时充满骄气、橫气、怨气,有的竟为争抢一个公交座位、一次排队顺序而大打出手,为自己的一次不文明言行而强词夺理。一个社会的文明与成熟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与成熟程度。社会的文明和成熟,是建立在个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成熟程度之上。正如鲁迅所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当前,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谐与进步,需要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需要理性的思维和行动。这就需要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引和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使之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促使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既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使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政策的偏向引起较大的不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增大;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亟待完善;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社会冷漠现象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损;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日益频繁。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要素中,腐败、贫富扩大、就业、教育公平、社会诚信、道德滑坡、医疗保障、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和担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诱发,都有可能危险到党的执政地位。改革开放带来了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这不是改革开放本身之错,而是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当前,人们最为关心的是执政党及其党员干部,能否敢于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能否科学地分析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广大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就是体制性垄断而导致的腐败,以及因民主、公平、公正得不到保障而产生的新的不公。人们担心改革开放将偏离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是对人们的担心和不满的有力回应。正如中共中央所指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
一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和理想追求集中表现为该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既决定于经济基础,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规范、引导和推动作用。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
当代中国,只有“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真正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人类基本价值观的结果。虽然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固有的局限以及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它根本不适合中国,任何照抄照搬都是不现实的,都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颠覆性的危害。特别是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步性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借鉴和发展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合理因素,具有鲜明的历史进步性。这在民主、和谐、公正、自由等价值上充分展示了出来。
民主是关于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规定和要求。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简代夏作民主”,意为作民之主。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西方,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一书,是由“人民”和“统治”两词构成,指人民的统治或权力。后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光大了古希腊的民主含义。比如卢梭认为,民主就是把权力“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密尔提出,最好的民主形式是代议制民主。现代西方思想家们对民主作了进一步阐述,比如哈贝马斯重视和强调程序民主等。虽然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较之以往有很大进步,但根本上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的民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民主首先表现为国家形态,同时也体现在体制、原则和价值观等方面。马克思指出,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态和基本制度,其特点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而“国家制度无论如何只是人民存在的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281页)所以,民主体现人民主权和人民意志,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和自决权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前提和基本要求。
和谐是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的规定和要求。在中国,和谐观念出现得很早。《周易》中有“保合大和”的说法;老子强调“合异以为同”;孔子主张“致中和”,“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惠施宣扬“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等。在西方,“和谐”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指事物之间最佳的结合,如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的最初的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社会领域。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傅立叶在《全世界和谐》一书中提出“和谐制度”与“和谐社会”。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刻地提出了关于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马克思指出,和谐是包括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标志着通过消灭阶级而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高度协调统一的社会状态和社会境界。同时,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进程,消除资本主义不和谐的弊端,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未来的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全面协调统一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准确把握这一原则,努力推进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公正是关于社会政治伦理关系及其原则的规定和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公正的思想。《礼记》设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庄子也说:“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在西方,柏拉图明确提出“正义就是平等”。近代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平等论”,进一步宣扬了古希腊的正义思想。卢梭提出,公正就是公意,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西方现代思想家们非常重视对公平正义的研究。比如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而公正的本质在于社会制度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仅仅追求公正是远远不够的。公正需要历史的依据,一旦忽视了历史精神和历史依据,对公正的追求和理解就会陷入“永恒公正原则论”和“乌托邦空想论”。与这些思想家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公正问题,把公正建立在对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以往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基础之上,把公正的理想与历史精神融为一体。在他们看来,只有共产主义制度才能真正体现公正,是公正的真正实现。同时,还注重把公正理论的完整性与开放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后人发展与深化公正思想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自由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的规定和要求。《论语》中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儒家对自由的理解。老子的“为无为”、庄子的“逍遥游”,则典型地表达了道家对自由的体认和追求。到了近代,自由概念被运用到政治领域,出现了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观念,梁启超就明确指出:“人人于法律内享有自由,法律之下人人平等。”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自由并非个人无所顾忌的放纵,而是与遵守社会生活规则和法律相联系。在资本主义早期,自由主要针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神权,旨在解决人权与神权的冲突。18世纪末以后,自由主要是针对国家和政府的强权和过多干预,旨在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所有这些关于自由的思想,要么是主体服从于客体,要么是主体的精神具有无限能动性,都具有片面性。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从根本上克服了这种片面性,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由与“人类解放”联系起来,不仅将其作为个人发展的尺度,而且作为共产主义社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他们认为,只有在扬弃了以往剥削社会的强制劳动和固定分工、特别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和固定分工之后,人们才能实现“自主活动”,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只存在于物质生产的彼岸,它的实际内容就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也就是说,人不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目的,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这就是人的自由的最高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当代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产生强大凝聚力,把整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必定会遭遇许多不可预料的重大历史课题和风险挑战。因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效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匮乏现象严重,一小部分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等。如何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统一不同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旨在应对并且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价值认同和共识,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规范公民的行为和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境界。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本质规定和社会的根本要求,同时也为每个个体即每个社会公民提供了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培育和塑造新型的现代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妥善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层面的体现,也是国家、社会对个体公民的一种道德和伦理要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提高价值主体的自觉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价值主体分别是国家、社会、个体。马克思说过:“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1页)因此,要把提升每个公民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尤其要重视官德建设,以此来促进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社会公民的神圣职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会随着实践的深入逐步深化。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将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