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卫生检疫监管司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
二○○八年十月
为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工作,科学总结经验,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编纂质量,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方案”,结合编纂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编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严格依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规定,全面真实地记述地震灾害、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二、编纂目的意义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随即展开的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所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载史册。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全面、客观地记述地震灾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对于系统总结抗震救灾经验,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服务于当前和今后的防震、抗震、救灾、重建工作;对于全面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进一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决心;对于为全世界提供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编纂任务与总体设计
(一)编纂任务。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共设11个分卷,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总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大事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地震灾害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英模人物》、《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附录》。全志约1100万字。各卷篇幅视内容多寡而定,篇幅大的分卷可分册出版。
(二)总体设计。
1.《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记述时间断限。全志原则上记述时限为2008年5月12日至2010年12月31日,即地震爆发到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各分卷视有关工作的完成情况而定: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总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大事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附录》各卷记述时限为2008年5月12日至2010年12月31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地震灾害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英模人物》各卷记述时限为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10月14日。
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记述地域。记述主要地域是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以国家地震局界定的范围为准),大致包括四川、重庆、甘肃、陕西、云南等地;组织抗灾、救灾、赈灾等工作和活动可以记述灾区以外相关地区(含国际社会)。
3.《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总体内容。卷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总述》。从总体、全局角度,钩玄提要,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进行总括式的记述,包括汶川特大地震地区震前的自然概貌(气候条件、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带、历史上地震情况、地貌、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社会总情况;地震爆发与严重灾情;党和政府领导抗震救灾的坚强领导、周密组织、科学调度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灾区组织抢险;灾民自救与组织救援(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和医疗卫生人员、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农业工作者等以及各省市区的紧急救援);防治次生灾害;监测预警;灾民安置与安排灾区生活物资供应;医疗防疫;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抢修恢复基础设施;恢复学校教育;全国捐款赈灾;国际救援;在抗震救灾重建中涌现的英雄模范和产生的伟大抗灾精神;国际社会对我国此次抗灾行动的高度评价等。卷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大事记》。采用编年体(适当结合纪事本末体),分月、日记述。按时间顺序,一事一条,记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大事、要事。卷三:《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采用图照与文字叙述、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直观再现汶川特大地震的巨大破坏和震撼人心的抗震救灾现场,反映党和国家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指挥、部署,再现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英雄不屈的人民、典型感人的事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前置长篇导言,再按专题分类。专题内容大体包括汶川特大地震震前灾区的壮丽河山、人民和谐的生活、主要基础设施、工厂学校、商业集市等(以体现大地震前后的巨大反差和破坏的强烈程度);震区分布图、震区地震断裂带等相关地质构造图、航空遥感地震灾害监测图像;历史文献记载的该地区地震情况的图照;震灾爆发及巨大破坏;党和国家领导人抗灾决策及深入灾区组织抢险救援(包括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工作或会议现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灾区群众在一起);党和政府发布的重要抗灾救灾命令;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救援、灾民安置和支援地方恢复重建;国家各有关部委配合抢险救灾;抢修基础设施;处置次生灾害及监测预警(堰塞湖、泥石流、滑坡、高温、雷电、暴雨等);转移安置灾民稳定社会;灾区疫病防治;学校复课(包括推迟高考);各省市区赈灾和援助;国际社会援助;有关抗震救灾的书画照片等。
卷四:《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地震灾害志》。文字记述,配以随文照片。首设概述,然后横排事类。集中记述震区的地质地貌,本次大地震的成因;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包括人员伤亡、自然环境破坏、生活设施毁坏、基础设施毁坏、生产设施毁坏(农田、工厂、商业街区)、文化设施毁坏、村落城镇毁坏、旅游景观毁坏甚至消亡;次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次生灾害调查与防范;监测预警;科技工作者为防震减灾所作的努力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如航空遥感技术在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救灾中的应用情况与监测内容)等。卷五:《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文字记述,配以随文照片。首设概述,然后横排事类。主要反映广大军民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面对极其严重的困难,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超人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包括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有关应急组织、领导层决策部署,组织救援、救援人员进入灾区(陆路、航空、水路进入,空投救援人员和物资)、进村入户搜救被困群众和游客、疏散转移群众、调集抢修救援装备、启用储备物资与医药调度、抢险应急物资运输供应、灾害监测预警(地震监测、气象监测预警、河湖水质监测、危险化学品等污染物防控等)、次生灾害防治(调查评估及排查与治理、灾区水库安全保卫、堰塞湖疏通、变形河道治理、余震防御、泥石流防范、气象灾害防治)、基础设施抢修、灾区现场清理、安全保卫(包括重要场所警戒)稳定社会。卷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文字记述,配以随文照片。首设概述,然后横排事类。主要反映灾区群众的安置工作。包括制定实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方案及相应的资金物质保障措施、配套基础设施保障(如供水、供电)、灾区生活救助供应领导组织机构与系统、灾区群众生存艰难,对受灾群众救助、生活必需品供应、倒房群众安置、灾区市场供应、资金物资保障与管理、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维护等。卷七:《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卫生防疫志》。文字记述,配以随文照片。首设概述,然后横排事类。主要反映灾区医疗救援、卫生防疫、伤员康复、对口支援、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等工作。包括灾区卫生防疫领导组织管理系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工作情况,医疗防疫器械、药品调集及配送,伤员救治和转运(包括转移至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后方医院治疗),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工作(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防控,免疫接种,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环境消毒,人和动物尸体的处理及消毒,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伤员康复,全国卫生系统对口支援,灾区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等。卷八:《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文字记述,配以随文照片。首设概述,然后横排事类。主要反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等守望相助、倾力支持的情况。包括救灾捐赠领导组织管理系统、中央部委赈灾与捐赠、各省市区赈灾与捐赠、解放军与武警部队赈灾与捐赠、企业赈灾与捐赠、社会民众赈灾与捐赠、港澳台赈灾与捐赠、海外侨胞赈灾与捐赠、国际社会赈灾与捐赠(如灾区少年儿童受邀到国外疗养),以及相关省市、企业对口支援灾区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和安置等。卷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文字记述,配以随文照片。首设概述,然后横排事类。主要反映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物质的和精神的)等工作。包括党和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灾后重建领导组织管理系统、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国土资源政策支持、地质安全评估,城乡居民倒塌毁损住房、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卫生、基层政权等)、基础设施抢修与重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供电、供水、供气、通邮、通信等设施)、气象设施重建和气象保障服务等,组织自救互救(生产自救、核查农工矿商贸损毁情况、指导制定恢复生产的政策措施、落实扶持资金物资、开展恢复生产工作)、军队支援地方恢复重建、劳务输出,重建规划、工商企业恢复生产和重建、农业和林业恢复生产和重建、学校恢复重建、村庄城镇重建、其他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等。卷十:《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英模人物》。文字记述,每一人物配一张1寸半身照片。主要记述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主要抗震救灾模范。首设概述,概括介绍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英模人物的类型、特点,反映大难面前精神不倒、奋斗不息的自强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等。概述后以具体人物为记述对象,记录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的英模群体和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如舍身救人的英雄,在救灾抢险中牺牲的英烈等),表彰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体裁包括人物传、人物简介和人物表,内容以200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所表彰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为基础。卷十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附录》。文字记述,可适当配以图照。主要收录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有关的,有重大社会、文献价值的法规、文件、报道、艺文等原始文献。如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讲话,党和政府颁布的法规、决定,新闻部门发布的重大新闻信息、重要通报和社论,抢险中重要保障措施,国务院批准的重建方案,重要报刊发表的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对抗灾救灾的评价等。除《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大事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英模人物》、《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附录》等卷外,其余各卷一律按篇、章、节、目分级编次。各分卷的结构层次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凡例、编纂说明、编后记。
总凡例:统领全志,各分卷卷首放总凡例,同时放分卷的编纂说明。总凡例包括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编纂原则、时空范围、体例、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数据使用、行文规范等,规定明确。
分卷的编纂说明:重点说明总凡例中没有涉及,但需要交待清编后记:重点记述编纂始末。各分卷的编后记置于本卷之楚的内容以及对特殊问题的处理原则等。
末,全志的总编后记置于卷十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附录》之末。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编纂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完成编纂工作,成立《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及其他编纂工作机构。
(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为便于开展工作,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的“《汶川特的组成及职能
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方案”,成立“《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简称“全志编委会”),领导《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全志编委会的职责主要是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研究解决编纂和出版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全国政协副主席、社科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陈奎元担任全志编委会主任,成员单位由原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各工作组成员单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组成,具体包括: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国资委、质检总局、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旅游局、港澳办、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电监会、台办、新闻办、信访局、国防科工局、测绘局、民航局、邮政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电网公司、红十字会、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武警部队、成都军区,国家民委、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宗教局、法制办、社科院、档案局、军事科学院、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其中,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社科院、地震局、新闻办、总参谋部、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等部门和地方为副主任成员单位。编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主任、副主任签署意见后执行。各成员单位分别指定一名省部级领导干部担任编委会委员,指定一名司(局)级领导干部担任协调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承担全志编委会具体工作。《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设全志主编、总纂各一名,副主编、副总纂若干名,具体负责全志的编纂工作,人选由全志编委会研究决定。
(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全志编委会下设《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室”职能
办公室。办公室是全志编委会的办事机构,主要职能是: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审核把关,以及调研、培训、组织出版等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田嘉兼任。
(三)“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审查验收工作小全志编委会内设审查验收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各分卷组”职能
体例、内容尤其是各分卷提出的关于政策、保密等重大问题的审查,负责各分卷的终审工作。
其组成方式、具体人选及审查验收办法,由全志编委会研究
(四)“《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分卷编纂委员1.“《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分卷编纂委员在综合考虑各分卷内容和部门职责的基础上,确定各分卷的承决定。
会”及分卷编纂室的职能
会”的组成与职能。
编牵头单位。各承编牵头单位负责组建分卷编纂委员会,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各分卷编纂委员会原则上由各分卷的承编牵头单位和承编单位联合组成。承编牵头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分卷编纂委员会的主任,承编单位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副王任或委员。具体人选由承编牵头单位与承编单位协商确定。分卷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报全志编委会备案。分卷编纂委员会的职能是:领导本分卷的编纂工作,负责组织调动编纂人员、成立分卷编纂室,协调解决编纂用房和编纂经费,组织拟定篇目,布置资料征集工作,根据全志编委会的规划安排本卷的编纂进度,审查初稿,严把史实、政策、保密关。各分卷设主编、总纂各一名,副主编、副总纂若干名,具体负责本分卷的编纂工作,人选由分卷编委会研究决定,报全志编委会备案。各分卷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副主编由分卷编委会主任、副主任担任。主编负责各分卷的编纂业务,副主编协助主编解决编纂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本承编单位的编纂业务),包括篇目拟定、资料组织、分卷审稿等。总纂、副总纂具体负责分卷的篇目起草、拟订分卷的编纂方案、资料征集方案,指导各承编单位编纂人员进行资料长编的编辑、初稿编纂等工作,并对分卷稿进行分纂、总纂,完成文字通稿等工作。
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分卷编纂室”的由承编牵头单位和各承编单位选派对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工工作。
作情况熟、政策水平高、协调能力强、文字功力好的同志组成分卷编纂室。编纂室主任由牵头单位的同志担任,另设副主任和编纂人员若干名。分卷编纂室设在承编牵头单位内。各承编单位安排资料征集、撰稿人员若干名。分卷编纂室具体负责组织资料征集、编辑资料长编和初稿编纂工作,对各承编单位的来稿进行加工、修订、统稿,处理交叉重复等问题,然后报分卷编委会审稿。专业性强的分卷要吸收有关专家、学者参加撰稿、审稿工作。
分卷编纂室主任同时担任分卷总纂、副主任担任副总纂(可
(五)编纂业务培训。
由全志编委会办公室和分卷编纂室组织编纂人员培训工作。视具体工作情况增设)。
培训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由全志编委会办公室组织对分卷总纂、副总纂以及分卷编纂室编纂人员进行培训;第二个层面由分卷编纂室组织对本卷各承编单位的编纂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掌握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情况,学习地方志基本知识和编纂方法,学习与编纂工作有关的各项规定等。
五、卷目和编纂分工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共设11个分卷,各分卷的承编牵头单位、承编单位及参与单位以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工作组组成的通知》(国阅〔2008〕47号)中确定的各组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为基础。承编牵头单位分别为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地震局、新闻办、总参谋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承编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协调相关承编单位及参与单位,共同完成《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各分卷的编纂任务。各分卷卷目及大致分工情况见下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卷目及分工表》:
序号
卷
名
承编牵头 单 位 1 2 3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总
述》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大事
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
全志编委会办公室
全忘编委会办公室
新闻办
志》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害志》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志》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活志》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疗防疫志》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志》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建志》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物》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录》
六、工作要求与进度安排
(一)工作要求。1.健全工作体制。
地震灾
地震局
抢险救
总参谋部
灾区生
民政部
灾区医
卫生部
社会赈
民政部
灾后重
发展改革委
英模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附
全志编委会办公室 4 5 6 7 8 9 10 1l
《《《《《《《
·
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办公厅负责协调、指导,全志编委会、分卷编委会组织全志和分卷编纂工作的实施,各承编单位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全志编委会及其办公室汇报请示,需要向国务院汇报请示的,由全志编委会及其办公室归口上报。
2.充分发挥承编牵头单位的作用。
分卷承编牵头单位责任重大,在全志编纂工作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确保一方的作用,在分卷编纂中不仅要完成本单位承担的编纂任务,还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保证其他承编单位的编纂工作同步进行。各承编单位要配合、支持牵头单位的工作,不拖后腿,不拉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编纂任务。
3.做好保障工作。
各分卷承编牵头单位、承编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把本志编纂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目标的管理中,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办公条件到位。业务部门要加大抗震救灾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力度,档案部门要保障抗震救灾档案的有效利用。
4.执行保密规定。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属国家级权威史料,资料收集、使用、保管工作非常重要。各承编单位保密委员会要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分卷编纂委员会、《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要重点对志稿的保密问题进行审核。要妥善保存在编纂过程中收集形成的材料,并遵守调阅制度。
5.发扬良好工作作风。
全体编纂人员要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通力合作的工作作风,确保志书质量。
(二)工作进度。
全志编纂工作,大致经过成立编纂组织、培训编纂人员、拟定分卷篇目、收集资料和编辑资料长编、志稿撰写和分卷总纂、志稿审查、修订出版等工作阶段。2008年9月下旬启动有关筹备工作,2010年底基本完成编纂工作,2011年各分卷全部出版。
编纂工作流程及总体进度安排如下:
1.2008年10月,报请国务院批准成立“《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商各成员单位有关全志编委会委员和协调员人选名单,落实各分卷承编牵头单位和承编单位,征求各成员单位对“《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修改意见。2.2008年11月初,召开全志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编纂任务,正式启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3.2008年12月10日之前,成立各分卷编纂委员会、确定各分卷承编单位,并报全志编委会备案;适时举办各分卷总纂、副总纂及编纂人员培训班,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修志业务知识。
4.2009年1月,各分卷编纂委员会向全志编委会报送分卷篇5.2009年4月,各分卷编纂室基本完成各分卷的资料收集工6.2009年7月,各分卷编纂室完成分卷总纂工作;9月,完成7.2009年11月,根据分卷编委会的修改意见,完成对初审稿目,经全志编委会审定后实施。
作,编辑资料长编。
初审稿,交由各分卷编委会审定。的修改工作,形成送审稿,报全志编委会审定。
8.20l0年2月,根据全志编委会的审核意见,各分卷编纂室完成再次修改工作,报送全志编委会准备出版。具体的报送要求另行规定。凡实际工作基本完成、编写内容完整的分卷,可以先期完成编纂出版工作。工作尚在进行之中的分卷,如卷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后重建志》,2011年完成出版工作。为保证编纂进度和出版质量,出版工作与总纂后期工作同步进行,由专业志书出版社——方志出版社负责出版工作,并提前派编辑介入审校工作。
七、质量要求
全志质量总体要求是,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
(一)入志资料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入志资料丰富、真实、准确,全面、系统,能够反映事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
物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全。资料准确。注重选用第一手资料和原始资料。资料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二)体例科学、规范,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运用得当,1.述。
全志总述、分卷概述能够概述事物发展的全貌和特点。2.记。
大事记选录大事得当,重要事项不漏,时间、地点、人物专记设置因事制宜,选题严格,数量适度。以志为主。
(单位)、结果等要素齐备。
编后记重点反映修志始末。3.志。
门类设置合理,纵述史实把握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不4.传。
立传、简介、英模表收入的人物为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有重缺失主要事物、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
大影响者,包括牺牲的英烈和健在的英模(专指“英模人物”卷)。
5.图、照。
图、照注重典型性、资料性,从不同角度反映汶川特大地地图采用国家测绘部门和有关部门绘制或审定的地图。重要照片无广告色彩。6.表。
设计合理,要素齐全,内容准确,不与正文简单重复。7.录。
附录卷收录有重要存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原始文献。
(三)篇目设置科学合理。
1.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如应急管理体制)、全志的整体性2.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震灾害和抗震救灾工作情况。
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测绘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
基本要求。
与分卷相对独立性的关系处理妥当。
序。
没有层次分割过多过细、缺乏整体性和影响深度等弊病。标题简明准确,题文相符,同一门类各级标题不重复。
(四)记述方法得体。1.区域界限明确。
以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为记述范围,越境不书。交待背突出特点,类目的升格或降格使用适度。
景,反映围绕大地震和抗震救灾的决策、援助、赈灾捐赠、接受转移受灾群众等内容,不视为越境而书。
2.时间界限明确。
全志的时间断限原则上为2008年5月12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不随意突破志书的上限和下限。反映震前的背景可以适当上溯。
3.述而不论。
记述事物、事件和人物,寓观点于记述之中。述体(总4.名称、事实一致。
志书中同一名称、事实、数据、时间、度量衡、术5.内容记述不机械重复。
交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记述,或此详彼略,或用互见法。6.人物记述准确、客观、公允。
英模人物传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述、概述)中的必要议论适度,不空泛。
语的表述,前后一致。
历、大地震中的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人物简介比人物传简约。人物表要素不缺。其他各卷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7.图照规范。
图的制作规范,要素齐全,包括必要的图题、图例和注记,合理使用地形图、震区分布图、地震断裂构造图、水文图、位置图、交通图等。
照片主题明确,图像清晰,注明时间、地点、事物、需8.数据准确。
引用的数据全面、客观、准确,尽可能使用权威部门提供9.行文规范。
行文要求按照全志编委会制定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
八、资料征集与资料长编
(一)资料收(征)集。
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资料收(征)集工作按要说明的人物位置及时任职务。的数据。
志>行文规范》执行。
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十一条之规定执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可以向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征集有关地方志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支持。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可以对有关资料进行查阅、摘抄、复制,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不符合档案开放条件的除外。”有关单位和个人,尤其是收藏有汶川特大地震和抗震救灾资料的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新闻媒体及其他单位,必须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要求,提供资料支持。资料收(征)集要全面系统,资料来源包括报纸、期刊、档案、文件、工作总结、技术资料、会议纪要、图书、图片集、文物、口碑、音像、调查报告、实地调查等。
入志资料要真实、准确,经过鉴别、核实,时间、地点、人物(单位)、事实、数据等信息准确。不可或缺但有歧义的资料,多说并存。
(二)资料长编。
为给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打好坚实的资料基础,便于初审、终审时参考,各分卷在编纂初稿之前,必须编辑资料长编。资料长编一事一条,按篇目归类,各事条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每条资料长编主要为节录的资料内容;每条的“说明”包括资料事件发生时间、资料来源,如报纸“说明”有名称、第几版、文章标题、作者姓名等,档案交代馆藏、文档号,文件交代发文单位、文号。每一资料长编的摘录者须署名以示责任。
分卷编纂委员会向全志编委会报送分卷送审稿纸质文本和电子
九、经费保障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所涉文本的同时,报送分卷资料长编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及的日常办公、调研、聘请专家、培训修志人员、编辑资料长编、志书出版等方面经费,由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商财政部解决,列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各分卷编纂所涉及的各项经费由各承编牵头单位、承编单位按原财政渠道解决。
第二篇: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方案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
(朔州部分)编纂工作方案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编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客观、真实、完整地记述我市救灾捐赠的组织管理工作和社会各界的赈灾与捐赠情况。
二、编纂目的意义
2008年5月1 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山西省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我市迅速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市上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倾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彰显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编纂《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以志书的形式全面、真实、客观
11月份组织的捐赠棉衣被活动)时间内,每天有关捐赠工作的所有事情,记述应当尽可能详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整个过程和效果,出台的文件除具体内容外,还需注明发文单位、文号、发文时间和摘录人,以及各类统计报表的格式和数据等),形成编志最初的资料长篇。二是按照我省统一规定的《社会赈灾志》编写章节(见下)格式在资料长篇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编写而成《社会赈灾志》。以及随《社会赈灾志》稿件的图照5-8张,图照应与稿件内容相符地插入文中。
(四)结构要求
一律按篇、章、节、目分级编次。
综述 章节 第一章 社会赈灾管理机构 第一节 党委、政府层面的机构 第二节 民政等部门的机构 第二章 社会赈灾组织发动 第一节 组织捐赠活动 第二节 社会力量动员 第三节 特殊党费的组织发动 第四节 规范社会捐赠活动 第五节 捐赠活动中有代表的人和事
赈灾捐赠大事记(2008年5月12日至10月14日以及10—11月份捐赠棉衣被)
附录(有关捐赠的各类统计表格、政策法规文件等)编后记
(五)相关要求
各编写单位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按照以上数量要求完成资料长篇和《社会赈灾志》的文章,同时随文提供图片5至8张。其中资料长篇“日记”、《社会赈灾志》中的“综述、第二章、第六章、赈灾捐赠大事记、附录”为重点必写内容,务请各参写单位写全写实。请各单位将以上内容经单位领导审核盖章后报送朔州市民政局救灾捐助接收中心(电子文档),联系电话:0349-2098373电子信箱:szsjzwz@163.com。市地方志办公室协助做好志稿审稿工作。
四、组织机构
为确保《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的编纂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完成编纂工作,市政府成立《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编纂领导组及编纂工作机构。
(一}组建《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编纂领导组
民政局作为《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的承编牵头单位,负责组建《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编纂领导组。编纂领导组的职
导意见。
(四)编纂业务培训
由《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编委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社会赈灾的全面情况,学习掌握志书的基本知识和编纂方法,学习与编纂工作有关的各项规定等。
五、经费保障
按照《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编纂《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所涉及的各项经费,由各承编单位按照原财政渠道解决。
六、编纂工作进度安排
9月20日前,各承编单位完成资料长编和《社会赈灾志》章节内容的编写,选定图片,经本单位领导审批后报市民政局救灾捐助接收中心,市民政局完成对全市各单位上报资料长编和《社会赈灾志》的初稿,报朔州市编纂委员会审定。
七、保密工作
《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属权威志书,资料收集、使用、保管等过程中的保密工作非常重要。各编纂人员要增强保密意识,不使用没有解密的材料。编纂领导组要高度重视,对资料和志稿的保密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各承编单位要妥善保存在编纂过程中收集形成的材料,并遵守调阅制度。
目归类,各条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每条资料长编主要为节录的资料内容;每条的“说明‟‟包括资料事件发生时间、资料来源,如报纸“说明”有名称、第几版、文章标题、作者姓名等,档案交待馆藏、文档号,文件交代发文稿单位、文号。每一资料长编的摘录者须署名以示责任。
各承编单位在向编纂工作室报送志稿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的同时,还需报送资料长编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报送的志稿和资料长编必须是经过各单位负责同志审定签字的成品,而不是一般的材料或半成品。
第三篇:汶川特大地震甘肃抗震救灾志
《汶川特大地震甘肃抗震救灾志》
篇 目 大 纲
(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稿)
序 言 凡 例
图 照(包括震前风貌,部分图照随文)概 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震灾害
第一章 甘肃灾区地质构造与地震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地质构造背景与历史地震 第三节 地震成因 第四节 地震对甘肃的影响 第五节 余震活动 第二章 人员伤亡
第一节 重灾区(死亡、受伤、失踪、心理伤害)第二节 一般灾区(死亡、受伤、失踪、心理伤害)第三章 房屋破坏
第一节 重灾区(城镇房屋、农村房屋)第二节 一般灾区(城镇房屋、农村房屋)第四章 自然环境破坏 第一节 植被 第二节 水文 第三节 土壤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 第五节 重要风景名胜区 第六节 动物保护区 第五章 基础设施破坏 第一节 公路系统破坏 第二节 铁路系统破坏 第三节 民航系统破坏 第四节 通信系统破坏 第五节 邮政系统破坏
第六节 电力设施破坏(发电设施、变电站、输电线路)第七节 市政公用设施破坏(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
理、环境卫生、城市道桥)
第八节 石油和天然气系统破坏(输油设施、天然气设施)
第九节 水利工程破坏(水库、水电站、江河堤防、灌区
及农用水利设施、人饮工程、水文测报设施,其 他)
第六章 生产设施破坏 第一节 工业破坏
第二节 农业破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农 业机械、农村沼气)
第三节 畜牧业破坏(农耕区畜牧、牧区畜牧)
第四节 渔业破坏(淡水渔业、特色水产养殖业)
第五节 林业破坏
第六节 其他副业破坏 第七章 商业和服务业破坏 第一节 商贸业和服务业破坏
第二节 金融业破坏(银行、证券、保险)第三节 旅游业破坏 第八章 文化遗产破坏 第一节 文物建筑破坏 第二节 文物破坏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 第九章 机关单位设施破坏 第一节 党政机关设施破坏 第二节 教育部门设施破坏 第三节 医疗卫生部门设施破坏
第四节 文化部门设施破坏(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第五节 体育部门设施破坏
第六节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部门设施破坏
第七节 科技部门设施破坏(气象、地震、水文、环保、其他)
第八节 其他社会公益机构设施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社区)
第十章 次生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其他)第二节 其他次生灾害(环境污染、有毒物质泄露、火灾、洪水)
第二篇 抢险救灾
第一章 组织领导
第一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现场指挥
第二节 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兰州军区、省军区、武警甘肃省总队、省级部门单位、灾区地方党委政府、其他市州党委政府)
第三节 应急机制(省委、省政府、兰州军区、省军区、武警甘肃省总队、省级部门单位、灾区地方党委政府,其他市州党委政府)
第四节 指挥机构(省委、省政府、兰州军区、省军区、武警甘肃省总队、省级部门单位、灾区地方党委政府)
第五节 现场指挥(省委、省政府、兰州军区、省军区、武警甘肃省总队、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单位,灾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
第二章 赶赴灾区
第一节 省地震现场工作队 第二节 省政府现场指挥部 第三节 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第四节 省卫生医疗救援队 第五节 兰州军区 第六节 省军区 第七节 武警甘肃省总队 第八节 省消防总队
第九节 各类抢险队(电力、公路、通信、铁路、水利、广播设施、房屋鉴定排查等)
第十节 国际专业救援队 第十一节 国内救援 第三章 抢救生命财产 第一节 第一时间自救互救 第二节 重点抢救 第三节 全面搜救 第四节 现场救治 第五节 疏散转移群众 第六节 抢救保护国家财产 第四章 抢修基础设施 第一节 打通公路
第二节 抢修铁路(宝成铁路109隧道)第三节 抢修通信设施 第四节 抢修电力设施 第五节 抢修水利设施 第六节 恢复广电设施 第七节 抢修市政公用设施 第五章 防治次生灾害
第一节 排除险情(治理堰塞湖、清理塌方、治理滑坡、防止泥石流)
第二节 河道、水库、水电站、尾矿库等生产设施安全治理
第三节 调查评估与排查 第四节 检疫消毒与疫情监控 第五节 气象灾害防治 第六节 环境应急监测 第六章 余震监测与预报 第七章 地震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 第八章 维护灾区稳定 第一节 临时安置受灾群众
第二节 组织慰问安抚(慰问、心理疏导)第三节 加强治安管理 第九章 抢险救灾保障
第一节 组织保障
第二节 抢险行动保障(灾情侦察、监测预警、应急供电、通信保障、气象保障、测绘保障、空勤保障、经费保障)
第三节 抢险物资保障(调集抢修救援装备、启用储备物 资和医药调度、抢险应急物资运输供应、抢险物资筹措生产)
第四节 宣传信息保障(传播党和国家领导人、地方领导人及全国人民的声音,众志成城、鼓舞人心;传播抗震、防灾、自救、防疫及次生危害;传播物资支持及需求信息)
第十章 紧急援助四川灾区
第一节 抢通保通公路交通和通信 第二节 省地震应急救援队赴川抢险救灾 第三节 向四川灾区捐款捐物
第三篇 灾区生活
第一章 救灾机构 第一节 政府组织
第二节 民政机构和灾区机构 第三节 社会慈善机构 第四节 其他
第二章 救助方案及保障措施
第一节 方案与措施(省政府救助方案与保障措施、灾区政府救助方案与保障措施)
第二节 法规政策(受灾群众救助法规政策、救灾款物管理法规政策、其他)第三章 群众生活救助
第一节 灾情(受灾范围、灾害损失)第二节 生活必需品供应 第三节 倒房及危房群众安置 第四节 灾区市场供应
第五节 灾区市场恢复(灾区市场管理、生活燃料供应)第六节 生活和公益设施恢复(生活配套设施恢复、公益设施恢复、灾区免费通信)
第七节 灾区社会事务(遗体处理的组织与管理、遇难者家属慰问)
第四章 救灾资金物资监管 第一节 救灾资金监管 第二节 救灾物资监管 第五章 灾区公共安全维护 第一节 灾区秩序维护 第二节 加强治安管理 第三节 处置突发事件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第五节 消防安全管理 第六节 危房安全管理
第六章 农业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 第一节 种植业生产自救 第二节 畜牧业生产自救 第三节 以工代赈与劳务帮扶 第七章 灾区教育文化恢复 第一节 恢复灾区教育 第二节 恢复灾区文化生活
第四篇 医疗防疫
第一章 医疗防疫队伍与物资保障 第一节 医疗救治队伍 第二节 卫生防疫队伍 第三节 物资保障 第二章 医疗救治 第一节 伤病员救治 第二节 伤员转运 第三节 伤员的康复治疗
第四节 心理危机干预(政府组织抚慰活动、社会和民间组织心理干预活动)
第三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与防控 第二节 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第三节 环境卫生处理 第四节 动物卫生防疫 第五节 应急预防接种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 第七节 预防保健 第四章 灾区卫生服务恢复 第一节 服务体系破坏 第二节 服务秩序与能力恢复 第三节 对口支援
第五篇 社会赈灾
第一章 社会赈灾的管理与发动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组织发动 第二章 赈灾捐赠
第一节 党政部门、人大、政协赈灾捐款 第二节 驻甘解放军与武警部队赈灾捐款 第三节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与社会组织赈灾捐款 第四节 社会民众赈灾捐款 第五节 省属企业捐赠 第三章 接受捐款
第一节 中央部委赈灾捐款 第二节 解放军与武警部队赈灾捐款 第三节 兄弟省市赈灾捐款 第四节 社会各界赈灾捐款
第五节 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国际社会赈灾捐赠 第四章 社会捐赠资金与物资的使用与管理 第一节 款物总额 第二节 款物协调使用 第三节 监督管理 第五章 志愿者赈灾活动 第一节 组织志愿者队伍 第二节 自发志愿者队伍 第三节 志愿者赈灾活动
第六篇 灾后重建
第一章 组织管理
第一节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第二节 省委省政府灾后重建管理机构 第三节 灾区党委政府灾后重建工作机构 第二章 法规政策 第一节 国务院法规政策 第二节 国务院部门政策 第三节 地方制度规定 第三章 重建规划 第一节 总体规划 第二节 专项规划 第四章 城乡居民住房重建 第一节 农村居民住房重建 第二节 城镇居民住房重建 第五章 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第一节 教育设施 第二节 医疗卫生设施 第三节 文化体育广电设施
第四节 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 第五节 文化遗产与文物抢救修复 第六节 基层政权设施 第七节 其他设施 第六章 基础设施重建 第一节 交通设施 第二节 邮政和通信设施 第三节 农业基础设施 第四节 水利设施 第五节 能源设施 第七章 农村建设
第一节 农村居民点
第二节 农村基础设施
第三节 农业生产设施
第四节 贫困村重建 第八章 防灾减灾 第一节 灾害风险治理 第二节 监测预警
第三节 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 第四节 综合减灾(包括环境保护)第九章 对口援建与社会支持 第一节 省外对口援建 第二节 军队支援地方恢复重建 第三节 省内对口援建 第四节 社会支持
第十章 恢复生产与劳务输出 第一节 恢复生产 第二节 劳务输出
第十一章 金融系统抗震救灾和支持灾后重建
第一节 金融系统政策措施
第二节 金融资金支持灾后重建情况
第七篇 英模人物
第一章 英模群体
第一节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第二节 军队表彰的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第三节 全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第四节 国家部委表彰的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第二章 先进人物
第一节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第二节 军队表彰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第三节 全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第四节 国家部委表彰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附 录
分类辑录文字性文献(原件和节录)及图照。主要收录与汶川特大地震甘肃抗震救灾有关的,有重大社会、文献价值的法规、文件、报道、艺文等原始文献。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甘肃抗震救灾的重要批示、讲话,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法规、决定,新闻部 门发布的重大新闻信息、重要通报和社论,抢险中重要保障措施,重建规划与方案,重要报刊发表的社会各界对抗震救灾的评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日记、信件、碑文等。类型分为:
一、综合
二、抢险救灾
三、群众生活
四、医疗防疫
五、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
六、防范次生灾害
七、舆论宣传
八、社会稳定
九、赈灾
十、悼念活动
十一、艺文
十二、历史地震资料
十三、其他
编后记
第四篇: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 编
纂
委
员
会
文
件
绵震灾志〔2009〕1号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 关于印发《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
篇目(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绵阳军分区,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
为做好《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现将《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篇目(征求意见稿)印发你们,请结合编纂工作实际予以修改完善,并及时报《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编委会办公室审定。联系人:晏茂川 李维怡 电话:2317433。
附件:《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篇目(征求意见稿)
二00九年十月十三日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篇目
(征求意见稿)
图 照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灾情
无题小序
第一章 地质构造与地震监测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龙门山地质构造
第三节 汶川特大地震地表破裂带
第四节 地震监测(含震前监测和余震监测)
第二章 地质灾害与次生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 第二节 次生灾害
第三章 灾情概况
第一节 北川羌族自治县 第二节平武县 第三节 安县
第四节 其他县(市、区)第五节 开发区、工业园区
附表:全市人员伤亡表(含死、伤、失踪)第四章 房屋财产损失
第一节 房屋损毁 第二节 财产损失
第五章 生态环境灾情
第一节 植被 第二节 水文 第三节 土壤 第四节 野生动物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第六章 基础设施灾情
第一节 公路设施 第二节 铁路设施 第三节 通讯设施 第四节 邮政设施 第五节 电力设施 第六节 市政公用设施 第七节 石油和天然气设施 第八节 水利设施
第七章 工业灾情
第一节 市属工业 第二节 县属工业 第三节 工业园区 第四节 重点企业
第八章 农业灾情
第一节 种植业 第二节 畜牧业 第三节 水产渔业 第四节 农业机械 第五节 林业
第六节 城镇、农村沼气
第九章 商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灾情
第一节 商贸业 第二节 金融业
第三节 建筑业、房地产业
第十章 党政机关和社会事业设施灾情
第一节 党政机关设施 第二节 教育设施 第三节 医疗卫生设施 第四节 科技设施 第五节 文化设施 第六节 体育设施 第七节 社会福利设施
第十一章 文化和旅游业灾情 第一节 羌文化的毁损 第二节 文化遗产灾情 第三节 文物毁损 第四节 旅游业
第二篇 抢险救灾
无题小序
第一章 组织指挥
第一节 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绵阳指挥抗震救灾 第二节 中央军委、总部领导在绵阳指挥抗震救灾
第三节 成都军区、济南军区、二炮领导在绵阳指挥抗震救灾 第四节 四川省领导人在绵阳指挥抗震救灾 第五节 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驻绵阳工作组工作 第六节 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 第七节 驻绵军事机关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 第八节 县(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
第九节 绵阳市领导在极重灾区组织指挥抗震救灾记略
第二章 救援
第一节 军队救援 第二节 民兵、预备役救援 第三节 武警、消防救援 第四节 公安、特警救援 第五节 国家部委救援
第六节 省、直辖市、自治区救援 第七节 省内市(州)救援 第八节 市内救援 第九节 社会救援 第十节 志愿者救援 第十一节 国外专业救援
第三章 抢救生命财产
第一节 自救互救
第二节 重点抢救(含设施与重要人物)第三节 搜救
第四节 抢救保护国家财产
第四章 灾民临时安置 第一节 九洲体育馆 第二节 南河体育中心
第三节 县(市、区)临时安置点 第五章 抢修基础设施 第一节 交通设施 第二节 通讯设施
第三节 应急供电和电力设施 第四节 广电设施
第五节 特种设备排查与抢修
第六章 新闻宣传
第一节 新闻发布会 第二节 电视台、广播电台 第三节 报纸、杂志 第四节 网络
第七章 唐家山堰塞湖除险、避险 第一节 堰塞湖的形成 第二节 除险 第三节 避险 第八章 防治次生灾害 第一节 堰塞湖排险 第二节 治理水利隐患
第三节 防治塌方、滑坡、泥石流 第四节 拆除高危建筑 第九章 维护稳定 第一节 维护治安秩序 第二节 稳定市场 第三节 处置突发事件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第五节 守护重点目标
第十章 救援保障
第一节 监测 评估
第二节 运输保障(含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空中运输)第三节 物资保障 第四节 资金保障 第五节 财税政策 第六节 特殊金融政策与保险措施
第三篇 医疗防疫
无题小序
第一章 组织部署
第一节 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第二节 卫生系统组织部署 第三节 政策支持
第二章 医疗卫生救援
第一节 国家医疗卫生救援
第二节 军队和武警部队医疗卫生救援 第三节 省、直辖市、自治区医疗卫生救援 第四节 港、澳、台医疗卫生救援 第五节 国际医疗卫生救援 第六节 市内医疗卫生救援
第三章 医疗救治
第一节 现场紧急救治 第二节 市内救治 第三节 转送外地救治 第四节 心理治疗
第四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含遗体处理)第二节 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第三节 环境卫生处理 第四节 动物卫生防疫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
第五章 灾区医疗卫生服务恢复
第一节 恢复医疗服务秩序和能力 第二节 医疗对口支援
第三节 恢复防疫服务秩序和能力 第四节 防疫对口支援
第六章 救援保障
第一节 医疗后勤保障 第二节 防疫后勤保障 第三节 安全保障
第四篇 赈灾
无题小序
第一章 组织发动与管理
第一节 组织管理机构 第二节 救助法规及政策
第二章 捐赠
第一节 中央、国家机关和部队捐赠 第二节 省、直辖市、自治区捐赠
第三节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与社会组织捐赠 第四节 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及国际社会捐赠 第五节 志愿者队伍捐赠 第六节 省内市(州)捐赠 第七节 市内捐赠 第八节 特殊党费
附表:1.捐赠资金总额 2.捐赠物资总额
第三章 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
第一节 协调机构 第二节 资金协调使用 第三节 物资协调使用
第四章 救灾资金和物资监管
第一节 救灾资金监管 第二节 救灾物资监管
第五章 灾区群众生活
第一节 生活救助 第二节 安置灾民 第三节 危房鉴定 第四节 市场供应 第五节 文化生活
第六章 灾区重要民政事务
第一节 抚慰活动 第二节 地震伤残人员康复 第三节 “三孤”人员安置 第四节 劳动就业 第五节 社会保险
第五篇 灾后重建
无题小序
第一章 组织领导
第一节 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第二节 灾后重建工作机构 第二章 法规和政策
第一节 市委、市政府法规、政策 第二节 市级部门重建政策 第三节 县(市、区)重建政策 第四节 对口支持重建政策 第五节 移民安置
第三章 重建规划
第一节 总体规划 第二节 北川新县城规划 第三节 其他专项规划 第四章 对口支援
第一节 国家和省、市的支援重建规划 第二节 山东省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重建 第三节 河北省支援平武县重建 第四节 辽宁省支援安县重建 第五节 河南省支援江油市重建 第六节 其他县区的对口支援与重建
第五章 住房重建
第一节 资金补助与组织实施 第二节 农村居民住房 第三节 城镇居民住房 第四节 其他住房 第五节 居民区设施配套
第六章 工业重建
第一节 县(市、区)工业 第二节 主要产业 第三节 工业园区 第四节 重点企业 第七章 农业重建
第一节 水利设施 第二节 种植技术服务体系 第三节 畜牧良种繁育体系 第四节 生态修复 第五节 土地利用
第八章 交通重建
第一节 公路 第二节 铁路 第三节 船舶渡口 第四节 汽车站
第九章 文化和旅游重建
第一节 羌文化保护 第二节 文物保护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节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第五节 广播影视 第六节 新闻出版 第七节 体育设施 第八节 旅游设施
第十章 科教重建
第一节 校园重建
第二节 教育管理和科研机构 第三节 科学技术
第十一章 医疗卫生重建
第一节 医院 第二节 计生机构 第三节 医疗防疫管理机构 第四节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第十二章 信息产业重建
第一节 邮政 第二节 通讯 第三节 电子政务 第四节 无线电管理
第十三章 电力重建 第一节 输变电工程 第二节 供用电网络
第十四章 市场服务体系重建
第一节 商品零售网络 第二节 生活服务网络 第三节 商贸批发体系 第四节 物流配送体系 第五节 粮食流通体系 第六节 金融信贷服务
第十五章 防灾减灾重建
第一节 灾害风险治理 第二节 监测预警
第三节 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
第十六章 精神家园重建
第一节 宣传 第二节 心理康复工程 第三节 地震遗址保护
第十七章 实施保障
第一节 组织协调
第二节 资金筹集、监督与审计 第三节 中期评估 第四节 规划调整 第五节 监督检查 第六节 全面总结
第六篇 英模人物和英雄(先进)集体
无题小序
第一章 英模传
第一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且牺牲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第二节 中央军委表彰和记功且牺牲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三节 省部级表彰且牺牲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四节 烈士
第五节 国家和省部级表彰且牺牲的灾后重建的英模
第二章 英模简介
第一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二节 中央文明委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第三节 四总部联合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四节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三章 英模表
第一节 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二节 中央文明委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第三节 四总部联合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四节 中共四川省委“七一”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五节 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四章 英雄(先进)集体简介
第一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先进)集体 第二节 四总部联合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先进)集体
第三节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先进)集体
第五章 英雄(先进)集体名录(市委、市政府表彰)
附 录 主要收录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有关的、有重大社会、文献价值的法规、文件、报道、艺文、图书等原始文献(原件、节录或目录),少量收入具有存史价值的图片、照片。
编后记
第五篇: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
附件
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
图、照、表的选用总要求、技术规范及行文规范
一、总要求
1.图、照
图、照注重典型性、资料性,从不同角度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工作情况。
地图采用国家测绘部门和有关部门绘制或审定的地图。重要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测绘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
图的制作规范,要素齐全,包括必要的图题、图例和注记,合理使用地形图、震区分布图、地震断裂构造图、水文图、位置图、交通图等各种专业图。
照片主题明确,图像清晰,注明时间、地点、事物、需要说明的人物位置及时任职务。
照片无广告色彩。
2.表
设计合理,要素齐全,内容准确,不与正文简单重复。
3.数据
引用的数据全面、客观、准确,尽可能使用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
4.资料
资料收(征)集要全面系统,资料来源包括报纸、期刊、档案、文件、工作总结、技术资料、会议纪要、图书、图片集、文物、口碑、音像、调查报告、实地调查、网络、个人提供等。
入志资料要真实、准确,经过鉴别、核实,时间、地点、人物(单位)、事实、数据等信息准确。不可或缺但有歧义的资料,多说并存。
二、技术规范
1.入志图照都要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清绘。所有照片均有准确精炼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尽量精确到时、分)、地点、事物、活动内容,需要说明的人物的位置及当时职务等。
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必须根据2001年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严格审核期刊封面刊登党和国家领导人图片的通知》(新出报刊[2001]141号),严格执行送审制度。
图照一页多幅时,说明文字集中编排,标明序号。图照没有损害人物形象的画面。
入志图照的著作权问题均应获得使用授权。
2.图包括地图和专题图、示意图等。含有国界和省界的地图应当严格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图绘制,应履行测绘管理部门的报批手续。物产、资源图等也须使用国家测绘部门的底图绘制。地图注明比例尺(注意应为原图缩小成书版后的比例)。
3.表格包括统计表和文字表。统计表包括综合统计表和分类统计表。统计表表式一般包括标题(表题)、表体、标注三个部分。表体包括表头、表项和表框。表头表示表格中各项目类别的名称,居于表格首列或首行。表项是表格中纵向或横向自成系列的一组项目栏,所有表项构成表身。
表格一般用三线表(顶线、分栏线、底线)。
标题(表题)位于表格上方居中,首标时间,次标地域范围(或行业、单位),再标内容事项。
表序在表格的左上角。文中表格以篇为基本单位排序,如“表1-2-3”,表示第1篇第2章第3张表。表一律不加“附”字。
统计数据表应标明计量单位,并应尽量使用国际通用的单位符号。一个单位的在表右侧上方标明表的计量单位,如“单位:亿元”、“单位:万公里”。如果计量单位在两个以上,可加括号直接标在表格的具体项目栏中,如“工资收入”栏为“(万元)”,“月可供消费金额”栏为“(元)”。
表格内上下栏目内容相同,仍列具体文字或数据,不书写“同上”字样、不使用不规范的“"”符号。
统计表的总计栏统一居于表的下端最后一栏(行)或右端最后一栏(列)。
统计表格中的数据排列整齐,以某种方式对齐,全书统一。如均为整数或均为保留两位小数的,以个位数对齐(无须非常精确的,小数可一律四舍五入为两位小数);如既有整数又有多位小数的采用右对齐。
数据性表格一般采用开敞式(开放式),不加横栏线和表两侧的“墙线”。统计数据栏中,无统计数字者用“-”表示,有统计但未查出者用“~”表示,数值为零者用“0”表示。
表格中数字无特殊意义的,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年份表项的年份须加“年”字,如“1992年、1995年„„”,不略写成“1992、1995„„”。
文字表格采用封闭式(纵、横栏线,“墙线”均有),以保证文字内容的准确框定。
表格可根据内容,合理地安排为单栏、双栏或三栏式,以尽可能地少占篇幅。必须转页续表的,表头及横表项和纵表项不能省略,左上角标“(续表)”,如再转页,上页续表标“(续表1)”,次页续表标“(续表2)”,以此类推。
表格内没有使用明确的注释符号,而需要对表格作说明的,不可在表下直接加“注:”,应在表格左下方前空两格写“说明:”。
表格排在相关正文之后,不与正文内容脱节。
4.图、表中的数字、符号或其他需要注释的。在标注对象右上角作一星标“※”,注释的内容可直接写在该图、表左下方。如图、表下已无空隙,可采取脚注形式处理。同一图、表中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地方需要作注,依次采用不同数量的“※”号区分,如“※”、“※※”。
5.注释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其余均用阿拉伯数字。如“《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第513页”。
三、行文规范
行文要求按照全志编委会制定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行文规范》执行。
注:以上内容如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2008年10月)、《〈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行文规范》(《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2008年10月)和《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文件,中指组字[2008]3号,2008年9月16日)不符,以上述三个文件为准,同时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