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安徽省企业政策信息材料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力促产业集聚提升厚植创新发展
——市发改委(物价局)关于“三重一创”产业政策解读
一、安徽省“三重一创”建设背景 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指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并确定七大重点发展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十二五”期间,国家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2012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2】3438号),选择四省一市开展首批试点,打破以往单个项目支持方式,首次以“产业集群”概念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安徽省列入首批试点范围,我市机器人、新型显示产业获得国家政策红利。进入“十三五”,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指导目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环境下,安徽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省政府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的重要抓手,以创新驱动、壮大规模、引领升级为核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2015年,安徽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皖政【2015】48号),连续两年开展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申报评审工作。2016年,印发《关于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49号)(以下简称《意见》),坚持“一流标准、竞争择优、市场主导、滚动支持”原则,立足当前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引领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谋划中期,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培育新兴产业基地后备力量;布局长远,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努力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
二、省“三重一创”政策解读
(一)“三重一创”概念诠释及申报情况
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意见》中明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明确“坚持高水平起步、高标准要求,按照产业领域、产业基础、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支撑项目5个方面条件,在现有各类园区中比选确定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制定5年发展目标,根据年度考核评估结果,省级财政给予滚动资金支持。2015、2016两年,全省共批复省级产业基地24个,芜湖市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4个产业基地分别被列入第一、第二批省产业基地支持范围,获得省级专项扶持资金。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的后备力量,是发展潜力巨大、占据产业链高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已经或者即将实现产业化、具有一定发展基础,通过3年左右时间能耗培育成为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太赫兹芯片、精准医疗、下一代机器人、数控机床、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公共安全等区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给予政策支持,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加快推进核心项目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为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提供强大支撑。2016年,我市太赫兹芯片、肺动脉高压创新药物两个重大工程获省政府批复纳入支持范围;今年,我市下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跨座式单轨及APM车辆、纳米环保材料及一体化装备、智慧安全视觉工程4个项目顺利进入省第二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专家评审环节。
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是重大新型产业工程的后备力量,是发展潜力巨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可实现产业化的前沿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能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产业成果,培育成为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在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智能汽车、石墨烯、下一代广播网、燃气轮机、核能装备、新药创制、虚拟现实、大健康等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突破一批关系长远发展核心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未来型企业,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2016年,我市量子通信重大专项纳入省政府,获省政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府批复纳入支持范围;今年,我市新一代汽车电子、增强现实、机器视觉自动缺陷检测、糖尿病人专用食品4个项目入围省第二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专家答辩环节。
(二)省“三重一创”政策支持重点
今年,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印发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7】51号)、《<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皖发改产业【2017】312号),加大对“三重一创”支持力度,并启动今年第一批政策申报兑现工作,政策分四大支持重点:
1、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1)支持新建项目
·对实际总投资(不含土地价款)5亿元及以上,以及实际总投资2亿元及以上且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关键设备购置,按购置金额5%进行补助,最高达3000万元。
对总投资20亿元及以上且引领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2)奖励重大项目团队。对3年累计实际投资达到10亿元及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分别给予企业管理技术团队和招商团队(指引进省外项目的招商团队)奖励,其中:
10亿元及以上、30亿元以下的,分别奖励100万元;
30亿元及以上、50亿元以下的,分别奖励200万元;
50亿元及以上的,分别奖励300万元。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项目投产后,先兑现30%奖励资金;项目达产后,再兑现70%奖励资金。资金奖励到所在市,由市政府制定具体奖励方案。
(3)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对本省企业实施境外企业并购,其获取的新技术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且在省内转化投资新建项目的,按并购标的额的5%进行补助,单项并购补助最高可达3000万元,同时境内建设项目不再享有其他条款政策。
(4)完善奖励机制。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值税收等进行综合评估。其中: ≥80分,奖励5000万元;
80>≥70,奖励3000万元; 70>≥60,奖励2000万元; 60>分,不予奖励;
连续2年评估得分60分以下的,予以摘牌。
2、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
补助研发生产设备投入。对于省政府认定的重大新兴产业(实验)工程研发、生产设备购置,按设备购置金额的10%,最高可达3000万元;对重大新兴产业实验工程,补助最高可达2000万元。
3、支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补助研发试制投入。对省政府认定的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研制费用,按年度产品研发、样机试制和检验检测费用的50%,连续补助不超过3年,累计最高可达3000万元。资金补助到市,由市与专项承担单位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并进行监管。
4、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1)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
·对在本省注册的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达到规模以上的,奖励1万元。
·对在本省注册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近3年主要贡献指标年均增速不低于20%、上一年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支持创新平台建设
·对新认定的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对新认定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对新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对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对新认定的省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且运行1年后达到要求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
·对省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省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
·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活动和科技成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果转移转化等情况评估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3)支持创新创业
对新认定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一次性奖励500万元;
每年开展“创响中国”安徽创新创业大赛,选拔100个“双创之星”项目,分档奖励项目团队:
一等奖10个,各奖励50万元; 二等奖20个,各奖励25万元; 三等奖30个,各奖励10万元; 优秀奖40个,各奖励5万元。(4)运用基金支持
省政府设立300亿元“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出资20亿元作为引导资金,采取阶段参股、直接投资、跟进投资等方式,投向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
(三)省“三重一创”政策审核及资金拨付
1、下发通知。每年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申报通知。
2、组织申报。由各地市发展改革委对照要求组织申报,经市政府同意后,会同有关部门上报申请文件。基地自评报告和申报“一事一议”项目,须以市政府文件上报。
3、第三方机构评审。省发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相关技术和财务专家进行审核,并由第三方机构出具评审意见。
4、拟定资金安排方案。省发展改革委依据评审意见,研究提出资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金安排方案。
5、方案公示。资金安排方案上报省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向社会公示。
6、资金下达。经公示无异议后,根据省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领导小组的审定意见和省发展改革委相关文件,由省财政厅下达资金计划。
(四)市级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随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通用航空四个省级产业基地的批复,我市陆续出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基地发展若干政策规定(修订)》、《芜湖市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若干政策规定(修订)》、《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若干政策规定(修订)》、《航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若干政策规定(修订)》、《关于进一步加强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意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基金管理办法》、《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办法》等产业扶持相关政策,从项目建设、应用推广、技术研究、人才集聚、资金保障等全方位成体系支持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集聚。这些政策已形成芜湖市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政策体系,纳入芜湖市扶持产业发展“1+5+6”政策体系,即将印发实施。
扶持产业发展解读 市财政局(国资委)
近期,省政府密集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市也根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据新形势、新任务,在总结以往政策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扶持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构建了“1+5+6”政策体系,现就省政府近期出台“高含金量”政策和我市“1+5+6”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做解读,希望能为各企业提供一些帮助。
一、省政府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
近期,省政府密集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30条、制造强省、三重一创、科技创新、技工大省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5个10条”等高含金量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应该说政策含金量非常高,随着这些政策落地见效,安徽制造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一)《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意见》共30条,总体可概括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从政策层面提出支持举措。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等。二是注重问题和效果导向,不求面面俱到。重点针对当前我省发展中存在的实体经济困难、投资后劲乏力、改革需要深化、产业结构不优以及民生改善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持政策,意在缓解、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三是注重集成与创新的结合,重在务实管用。坚持并拓展了近年来我省很多行之有效的举措,融入近期国家、省新近出台的经济发展举措,同时提出一些新的支持举措,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五次会议上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意见》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紧紧扣住“去降补”关键环节,从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支持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降低企业杠杆率、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二是突出对实体经济支持。《意见》把稳定实体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充分运用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等,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缓解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融资难、综合成本高、企业杠杆率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例如,提出今年企业综合成本要降低2%以上,这既是到2018年实现企业综合成本比2015年降低5%-8%的目标需要,也是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倒逼各级各相关部门继续为企业减负,初步预计实现这一目标后,可为企业减负700亿元以上。
三是突出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协同拉动。协同推进投资、消费和出口,仍是稳增长的紧要之务。《意见》提出建立“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库,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特别把组织实施现代综合通道建设工程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推进铁路、公路、航道、航空、水利、电网、油气管线、信息网络、商务平台建设,这既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也是我省短板所在。同时,着眼于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在发展电子商务、加强服务供给、外贸优进优出、扩大招商引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性。
四是突出“三重一创”的引领作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根本上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素质。《意见》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为主线,从政策支持层面对“三重一创”、创新发展四大支撑体系、制造强省、创新新省份、技工大省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进行了明确,体现了创新自觉,表明了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鲜明态度。例如,提出今年省财政安排100亿元左右,采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借转补”、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三重一创”等。
五是突出改革的动力支撑。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意见》将稳定发展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聚集构建发展新体制,突出抓好简政放权、国资国企、财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目的就是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例如提出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将56项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压减到34项等,这些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创新之举,又有利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六是突出防范和化解风险。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做好风险防控意义尤为重大。当前,我省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银行不良资产风险、政府或有债务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企业债券违约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不容忽视。《意见》对这些领域的风险防控分别作了要求,并提出了支持政策和解决举措,争取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我省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二)《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 《政策》共10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为:
1、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基金,共4条政策。一是支持新建项目。对实际总投资5亿元及以上,以及实际总投资2亿元及以上且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关键设备购置进行补助。对实际总投资20亿元及以上且引领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二是奖励重大项目团队。对3年累计实际投资达到10亿元及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其企业管理技术团队和招商团队进行分档奖励。三是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对本省企业实施境外企业并购,其获取的新技术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且在省内转化投资新建项目最高可以补助3000万元。四是完善奖励机制。构建科学的基地评估指标体系。
2、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在享受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增加研发、生产设备购置进行补助的政策。
3、支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在享受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增加研制费用进行补助的政策。
4、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共4条政策。一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对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达到规模以上的,和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近3年主要贡献指标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奖励。二是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对国家、省工程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新认定和运行评估达到要求的予以奖励。三是支持创新创业。每年开展“创响中国”安徽创新创业大赛,选拔100个“双创之星”项目,分档奖励项目团队。四是运用基金支持。设立300亿元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布基金,省政府每年出资20亿元作为引导资金。
(三)《支持科学创新若干政策》 《政策》共10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为:
1、在科学研发方面。
第一条:支持企业研发设备购置补助。对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科学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购置用于研发的关键仪器设备(原值10万元及以上),省、市(县)分别按其年度实际支出额不超过15%予以补助,单台仪器设备补助分别最高可达200万元,单个企业补助分别最高可达5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研发。第二条: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研发投入中,承担单位投入不低于60%,省、市、(县)投入部超过40%,省在市(县)先行投入基础上予以资助,单个项目累计资助最高可达500万元。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根据项目合同实施进展绩效,省按项目上年实际国拨经费3-5%奖励研发团队,每个项目最高可达60万元,每个单位奖励额最高可达400万元。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省一次性分别给予一等奖200万元、二等奖100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万元奖励,奖励资金70%用于单位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30%奖励项目主要完成人(研发团队)。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奖励。
2、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第三条: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每年审核选择一批携带具有自主和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皖创办公司或与省内企业共同设立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科技团队,在市(县)先行投入支持的基础上,省以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等方式,分A、B、C三类,分别给予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支持。科技团队可自主选择申请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方式。省政府委托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作为出资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与有关科技团队及其他投资主体共同签订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协议。
第四条: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校院所与企业在2017年以后联合成立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以技术入股且股权占比不低于30%的,根据绩效情况,省一次性给予最高可达50万元奖励,对省内高校院所在皖实施转移转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支付额(根据转账凭证),省给予10%的补助,单个企业最高可达100万元,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根据绩效情况,省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根据绩效情况,省给予20-50万元奖励。
3、在企业浮华产业化方面。
第五条: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连续3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定的企业,根据认定指标得分情况,省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用于奖励企业研发团队。对新获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奖励;对新获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上述奖励资金用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对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的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专利保险予以补助的基础上,拓展险种范围,所在市(县)先按投保企业实际支出保费的30%给予补助,省再按投保企业实际支出保费的30%给予补助。
第六条: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按照绩效情况,市(县)先行奖补,省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根据服务科技中小企业等绩效情况,省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省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4、在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第七条: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开展公益性共享服务的农业种质资源库(圃),根据绩效情况,省给予最高可达200万元奖励。对企业和高效院所转化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配套系),省根据绩效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10万元奖励。对获认定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据 绩效情况,省给予最高可达300万元奖励。对农业高校院所与市(县)政府合作共建的高水平、永久性农(林)业综合实验站和农技推广示范基地,依据绩效情况,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省给予最高可达100万元奖励。
第八条: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对我省牵头组建新获认定的国家(试点)联盟、国家布局建设的区域性联盟,省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新通过评估的省级联盟,省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第九条: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对纳入省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网向社会开放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设施(单台价格在30万元及以上、成套价格在100万元及以上)的管理单位、以及租用上述仪器设备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的单位,可分别享受省、市(县)补助,其中省按出租仪器设备年度收入的20%给予设备管理单位补助,每个单位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设备租用单位所在市(县)按租用仪器设备年度支出的20%给予租用单位补助,每个租用单位补助最高可达200万元。
5、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方面。
第十条: 对获授权的发明专利,依据专利质量、产业化前景等绩效情况,省给予一次性补助。对专利权人涉外维权诉讼费,省、市(县)各按2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维权费用补助,省补助最高可达10万元。对企业以专利权质押贷款方式融资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省一次性按贷款利息和专利评估费总额的50%予以补助,补助最高可达20万元。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的单位,省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省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用于知识产权布局和转化实施。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四)《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
《政策》共10条政策措施,分产业升级、企业培育、要素保障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支持五大制造。推动高端制造。对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省内研制和使用首台(套)装备的单位、主导制定国际(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补助,单项奖补资金从5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对在皖全国电子信息、软件百强企业、新注册为总部的大数据企业给予奖补,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科技专项,按国家确定的比例配套。推动智能制造。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被认定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年度购置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自由度≥4)等企业给予奖补。推动精品制造。对获得“三品”示范、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技术创新示范、质量标杆、“安徽工业精品”的企业给予奖补,单项奖补资金从2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推动绿色制造。对评定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优秀企业给予奖补,单项奖补资金从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推动服务型制造。对获得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等给予奖补,单项奖补资金从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二是突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和新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和企业领导班子给予奖补。对专精特新和成长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进行奖补。以上单项奖补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资金从3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
三是突出强化要素支撑。进一步落实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市县对技改项目按招商引资政策落实税收优惠。设立省中小型企业发展基金,力争5年总规模达200亿元。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进行补贴,每户企业最高可达500万元;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专精特新企业每户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制造业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四是突出完善激励机制。将制造业发展纳入省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每年以省政府名义,对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制造业50名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通报。
(五)《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 《政策》共10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为:
一是大力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实施精准技能培训计划,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面向贫困劳动者、退役士兵、就业援助对象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免费既能培训,面向城乡普通劳动者开展订单、定向和定岗培训,按规定给予参训人员和承训单位培训补贴。二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多元办学,大力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办学形式,民办职业院校收费实行自主定价。开辟公办职业院校重点专业“一体化”教师引进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人员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可比照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办理聘用手续。鼓励省内企业与学生、职业院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并按月发给定向培养生在校学习补助,企业所在地政府给予对应补助。对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根据毕业生人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支持。
三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现代服务等领域,实施技师培训项目,开展以高级工为重点的技能提升培训。
四是扩大人才引进与交流合作。企业从省外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级技师、技师,根据引进方式和劳动关系建立形成,按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工资薪金总额(税后)的20%给予个人补助。企业引进外省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特别优秀高技能人才,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安排在关键技能岗位工作的,按支付给个人工资薪金总额(税后)的50%向所在地政府申领引才补助。实施“海外金蓝领援皖”计划,每年从海外聘请一批技能专家到我省职业院校任教,按每人5000元/月标准给予援皖津贴。选派高技能人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技能交流和帮扶活动。
五是推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建立优秀技能人才技能资格越级申报、技能等级直接认定制度。支持企业结合岗位需要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引导职业院校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操作规范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和学业水平测试。
六是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支持各地、各有关部门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对纳入年度计划的省级竞赛,给予5-10万元赛事补助。加大对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参与国际技能赛事的奖励力度,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牌、优胜奖的选手,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给予代表中国队参赛选手5万元奖励,并给予受奖励人员的专家队对应奖励。
七是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省政府每两年评选200名安徽省技术能手、100名安徽省技能大奖获得者、50名“江淮杰出工匠”,颁发荣誉证书,给予每人2万元、5万元、20万元奖励。分别给予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万元、10万元追加奖励。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申报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八是强化载体平台支撑作用。对国家认定的每届世界技能大赛主、副集训基地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支持。到2021年,每年认定6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新兴产业省级综合竞赛基地、2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每个200万元、200万元、10万元补助。建设5个省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结合区域规划、产业绩效,给予每个3000万元支持。探索建设安徽职业培训网络大学,开发运用“职业培训包”,推行“互联网+培训”。
九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立集约高效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就业促进、人才培养紧密衔接。积极推进企业技能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对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实施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等收入分配方式。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十是优化技能人才配套服务。建立技工“蓝卡”制度,依托社会保障卡加载标记功能,为技能人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性质单位、不同行业和跨地区流动中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提供依据。完善技能人才落户政策,具备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的省内农民工、外来劳动者,可在我省就业地按程序办理落户手续,其配偶、子女可优先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服务。
(六)《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通知》
本次出台的“降成本新10条”是与国家最新降成本政策进行了全面对接,滚动吸收国家个部门最新出台的降成本举措,充分采纳了我省各部门降成本意见建议,与我省去年已出台的“降成本20条”政策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从而使我省的降成本措施持续发力,政策体系更加完备。“降成本10条”政策把降低用电、用气等垄断性行业价格和收费方面作为重点,并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包含10个方面内容。
一是进一步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列出免征、停征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政府性基金9项,明确降低商标注册收费标准50%,确保国家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进一步给予企业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增加了稳岗补贴条款。返还稳定就业岗位补贴由按年发放改为按月发放,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三是进一步降低涉企收费。主要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将国内植物检疫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费等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这一条国家有规定,但执行力度有差别,文件作了重申和强调。
四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门引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58号),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银监会<2017>4号)规定,综合省金融办、银监局意见,围绕利率、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作用、企业续贷、金融机构收费清理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五是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主要是用电、用气等垄断性行业方面,提出了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免收电价计费模式、诚信企业按旬结算电费等。同时提出,实行大用户直供气和阶梯气价,完善管道燃气定价机制,加强输配价格监管。
六是进一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相关优惠政策从高速公路拓展到普通收费公路,对普通公路提出加大联网收费建设力度,对持有安徽交通卡的货车通行享受8.5折优惠。
七是进一步降低土地使用成本。目前我省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推进工业用地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工业用地的使用者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实行工业用地由一次性出让方式改为分年租赁方式,每年使企业减少成本107.9亿元,这是本次政策最大亮点。
八是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依据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关于做好2017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运行函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2017>142号)规定“要继续清理取消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涉企保证金项目,坚决查处各种清单之外违规向企业征收保证金的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资金的占用”。此项每年可降低企业成本21亿元左右。
九是建立减轻企业负担综合平台。建立减轻企业负担综合平台(设在各级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制定综合平台管理办法,形成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将中央、省及各市、县惠企减负政策,以及“3+2”(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简政放权服务清单和国家涉企保证金清单纳入平台,形成惠企减负政策数据库,供企业查询。
十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省政府对各地、各部门制定和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情况适时开展督查。各市、省有关部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省委综合考核内容。提出建立举报查处制度,接受企业实时举报,有利于各项降成本政策落实到位,持续推进相关工作。
以上政策的详细内容可在省政府网站查询,通过县、区、开发区进行申报。
二、芜湖市扶持产业发展“1+5+6”政策体系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在总结以往政策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对原有产业政策作出了系统调整,政策文本经历了部门分头起草、多层面征求意见、集中讨论研究、汇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总再次修订、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委常委会审定等多个环节,推出了芜湖市扶持产业发展“1+5+6”政策。
“1+5+6”政策体系由一个总体框架规定,五项公共扶持政策和六项产业扶持政策构成,简称“1+5+6”政策。
与原产业政策相比,“1+5+6”政策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一是统一产业政策,实现体系化。将原分散在各有关部门的产业政策整合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避免了政出多门、互相打架、各自为战、企业无所适从等问题。二是清理违法违规政策,实现规范化。三是突出基金和金融产品投入方式,实现市场化。在产业政策总资金盘子中,加大了基金和财政金融产品方式投入比重,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既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1”、是指一个《若干规定》,这个若干规定是整个政策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可以说是“政策的政策”。即芜湖市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若干规定”作为政策体系的总纲,对全市扶持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重点、扶持方式、资金分担比例以及市直部门职责划分等方面,予以了明确。
一是明确了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即通过股权投资(基金)、“贷转补”、财政金融产品和事后奖补等四种方式支持产业发展。支持方式涵盖企业生产经营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不同阶段,对事后奖补方式在事前明确目标任务等补助机制的前提下,可根据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分步补助,事后清算。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二是明确各产业主管部门职责。各产业政策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制订、调整产业政策和绩效目标,负责各项政策的执行工作,包括优化项目申报、受理、兑现的办理流程,实行限时兑付,要求能兑现的要及时兑现,按年度兑现的在次年4月底前要兑现完毕。负责项目验收及政策审核,向财政部门申报年度资金预算和用款申请,拟定具体政策解释和办理流程等;财政部门参与产业政策和绩效目标的制定,工作重点是做好资金预算安排,对政策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提出政策调整完善的建议,对各产业政策管理部门拟定具体政策解释和办理流程进行审核并征求各县区、开发区意见后统一对外发布、三是明确了政府资金的兑付流程。各县区、开发区等载体单位统一负责政策兑现的受理、审核、兑现和向市相关产业政策管理部门的申报市级资金;市相关产业政策管理部门负责由市级财政承担部分的政策审核工作。市级财政部门负责根据各产业政策管理部门审核情况进行抽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市财政部门可根据历年政策兑现情况提前向各县区、开发区拨付资金,年底根据各产业政策管理部门审核情况进行清算。
四是明确了奖补资金兑现口径。在上下级政策重叠的情况下,为调动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的积极性,对企业申报的项目资金,既符合我市政策同时又符合国家或省级政策的情况,要求各职能部门对接省招商引资、“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科技创新、技工大省等支持政策、积极争取,用好国家 省相关政策,积极协助企业申请上级资金支持,对我市政策标准高于上级的部分给予补齐,同时按省奖补水平加计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20%奖励资金。
“5”是指五项公共扶持政策:分别为股权投资资金管理办法、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政策及其配套的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芜湖市重大招商项目“一事一议”实施办法。(一)《政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办法》对投资资金的管理模式、支持重点以及发展基金的设立、管理、退出和风险控制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一是投资基金实行母子基金架构,母基金按照“3+N”管理模式,分别设立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等三个政府主导的子基金和参股设立若干个市场化运作的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重点培育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风险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期前端企业;市场化运作基金主要用于放大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效益重点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布局开展投资,或将外地项目引入我市,每个子基金将根据本办法另行制定具体的子基金管理办法。
二是明确了各自基金可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直接投资和经市政府同意的其他投资方式运行。
三是明确了投资基金退出主要通过上市、股权转让、其他出资人回购、清算等方式退出,一般应当在投资基金存续期满后退出,退出时原则上与社会出资人同股同权,为鼓励社会资金加大资本投入,参与设立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可以采取向社会出资人让渡部分分红等让利措施。存续期未满但已经达到预期目标的,鼓励投资基金以其他出资人回购、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
(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优发展的实施意见》及《芜湖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实施意见》坚持四个原则,即坚持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坚持突出重点人才与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并重、坚持人才政策借鉴吸收与提档升级并重,坚持人才政策针对性和时效性与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并重,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实施意见》从建立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五方个面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政策措施:
1、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对实施“国内外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支持。开展芜湖市“百人计划”项目,提高我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给予创业最高300万元、创新最高50万元的项目支持。对新引进的高端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在我市首席购买自住商品房上网,最高给予总房价的50﹪的购房补贴,补贴额度最高不能超过100万元,或享受最高每人每月7000元生活补贴。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芜湖本土人才培训计划,用好本土人才,实现奖励与贡献实绩挂钩,在战新产业以及宣传、教育、卫生和农业等领域,5年选拔500名优秀本土人才,给予最高1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岁在世界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荣获第一名的选手或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人才部或教育部组织的)前十名的选手和教练员,经市委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委员会研究同意,可作为高技能人才引进到相关事业单位。
3、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不低于70﹪.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对获得“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奖”等人选按照省级奖励的50﹪予以配套奖励。对获评为国家“友谊奖”、省“黄山友谊奖”的外籍专家,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统筹科技资金,对专利权人维权诉讼费,按2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维权费用支持,补助额度国内维权部超过2万元、涉外维权部超过10万元。
4、畅通人才流动机制。强化校地合作,鼓励引进大院名所来芜设立独立法人的研究院。按照建设进度、科研投入和产生实效给予经费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才可以与单位签订离岗协议,明确离岗期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社会保险、科研成果归属、收益分配等事项,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
5.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人才服务机制,建立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知识产权交易机构科技成果评级机构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制定芜湖市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对在芜工作的高端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购买或租住人才公寓的,给予相应补贴。建立芜湖人才绿卡制度,对高端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发放“芜湖人才绿卡”。
此外,梳理归纳列举了以前出台还在执行的部分人才政策,方便广大企业家知晓,同时,制定了《实施意见》的配套政策,即《芜湖市人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主要是发挥住房在吸引集聚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引进人才从住房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一是明确了这个办法的收益范围。对新引进的来本市工作的高端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住房,可享受产权型公寓,也可承租租赁型人才公寓。
二是明确了人才公寓筹集方式。只要有政府采购、单位自建、公租房改建以及引进人才自主购买商品房等四种方式。
三是明确了各类人才可享受的政策。包括:引进的高端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本人或以配偶名义在我市首次购买人才公寓的,给予总房价的50%补贴;国内外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其他人才本人或配偶名义在我市首次购买自住商品的,分别给予总房价的50%、40%、30%、10%购房补贴,补贴额度最高分别不超过100万元、70万元、40万元、10万元;租赁型人才公寓按照每月租金80%补贴;引进人才在我市缴纳公积金6个月以上,购买产权型人才公寓时,可享受最高30万元(夫妻双方最高50万元)公积金贷款,符合条件的同时享受惠居公司组合贷款等。
四是列举了人才公寓约束性条款。主要是高端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所购的产权性人才公寓自不动产登记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购房热播5年内调离本市的,按原价收回购房人所购买的人才公寓。超过5年不满10年上市交易的,溢价部分的50%归政府所有等。此外,还明确了人才公寓申请分配操作规程。
(三)《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自主创新政策》共九条、30项,主要从支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等八个方面给予具体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含金量比较高。如对企业为主体实施的为国际、国内最新技术、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对全市经济拉动性强的重大科研项目,可由项目载体给予实施单位最高不超过科研投入40%的补贴;通过政府建设、政府购买、合作共建等方式,打造若干集技术研发、孵化服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重大公共科技研发平台,市本级财政给予平台运营管理经费补贴,对考核优秀的平台给予绩效奖励;对企业研发机构,早国家。省奖励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奖励力度等,这些政策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广大企业家可以对照政策条款,认真研究,比照申报。
1、支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从引导企业家的科研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出台证词给予支持。包括:对年销售入达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购置用于研发上网关键仪器设备(原值10万元以上)按其年度实际支出额不超过15%予以补助,单台仪器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单个企业补助不超过500万元;新认定和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科技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单独或联合申报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对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给予国家省拨款额20%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的配套补助,单个项目最高配套补助不超过500万元;对企业为主体实施的为国际、国内最新技术、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对全市经济拉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经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程序。可由项目载体给予事实实施单位最高不超过研发投入40%的补贴,补贴资金在项目立项、重大技术突破、验收通过三个阶段,按3:4:3的比例分期拨付等。
2、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涵盖建设重大公共科技研发平台、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四个方面政策措施。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通过政府建设、政府购买、合作共建等方式,打造若干集技术研发、孵化服务、人才培养为一体大的重大公共科技研发平台,市本级财政给予平台运营管理经费补助,对考核优秀的平台给予绩效奖励;对入驻平台的企业,研发机构,给予连续5年,最高100%的租金补助;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内外知名高校、中央直属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跨国公司在芜湖全资或控股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研发机构和研发总部,引入核心技术并配置核心研发团队的,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综合支持;对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年度考核合格的,市本级财政给予其当年新增研发仪器设备投入额50%、每年最高500万元资助,连续扶持3年;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企业),给予4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给以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制造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在国家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给予100万元一次性的奖励,开展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对获得优秀等次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的奖励,对运营优良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给予最高20万元一次性的奖励。
3、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激励机制着手,一是高校、科研院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按不低于70%的比例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和胃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实质参与研发的高校、科研院所具有领导职务科研人员,可按实际贡献享受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实行体现自身特点的分配办法和内部激励机制;二是对在芜高校院所在本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到账额(依据转账凭证),给予10%的补助,单项成果最高补助100万元。对本地企业购买市外先进技术成功并在芜转化、产业化、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支付额(依据转账凭证)给予10%的补助,单个法人企业每年最高不住不超过100万元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4、构建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从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引进、降低高科技人才引进成本、加大科技奖励力度等三个方面出台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其中:对经认定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采用出资参股、债权投入等方式按ABCD四类予以资金支持,最高分别为2000万、1000万、600万、300万元。科技团队创办的企业5年内成功上市,或累计实际缴纳税费(不含土地使用权)达到扶持资金出资总额,可最高奖励团队成员70%的扶持资金;对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年薪达到50万元以上,并在芜湖缴纳个人所得税、工作半年以上、经推荐和公示无异议的,每年按其年薪10%的比例奖励用人单位(150万元以上部分不予奖励),专项用于企业科技研发;在国家、省奖励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的第一项目完成单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得省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第一项目完成单位,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以上奖励资金70%用于单位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30%用于项目完成人(团队)奖励。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重点支持发明专利创造、培养知识产权优势企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被授予国外发明专利权的,每件给予2万元补助,最多不超过5个国家。获得授予国家发明专利的,没见给予1万元补助,自授权当年起6年给予实际缴纳年费80%的资助,每年兑现一次;对进入实质性审查的发明专利,每件给予4000元补助;在国家。省奖励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优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势企业培育力度,新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国家专利金奖、优秀奖的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一次性奖励,企业获得省专利金奖、优秀奖的,分别给予发明团队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经市政府批准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专利)联盟内,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0件以上(含10)的前10位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的奖励;经市政府批准后组建战略新兴产业专利池,成了芜湖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运营中心,给予运营中心每年50万元补助,用于专利年费补助及运营经费;对中心开展的专利运营交易,每年给予交易额2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发展思路,积极参与到创新体系的建设中。
“四个若干政策”是: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四个若干政策”主要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明确重点、确定标准、规定程序,是管即期发展的政策的。企业要认真学习,及时申报,争取支持。
省科技创新政策主要有: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连续3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根据认定指标得分情况,省一次给予20万元奖励。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对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达到规模以上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的,奖励10万元。对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近3年主要贡献指标年均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且运行1年后达到要求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省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省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化等情况评估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
引导企业加大研究投入。对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购置用于研发的关键仪器设备(原值10万元及以上),省、市(县)分别按其年度实际支出额不超过15%予以补助,单台仪器设备补助分别最高可达200万元,单个企业补助分别最高可达5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研发。
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研发投入中,承担单位投入不低于60%,省、市(县)投入不超过40%,省在市(县)先行投入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基础上予以资助,单个项目累计资助最高可达500万元。
支持承当国家科技项目。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根据项目合同实施进展绩效,省按项目上年实际国拨经费3—5%奖励研发团队,每个项目最高可达60万元,每个单位奖励额最高可达400万元。
鼓励申报国家科技奖。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省一次性分别给予一等奖200万元、二等奖100万元奖励。
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每年审核选择一批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皖创办公司或与省内企业共同设立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科技团队,在市(县)先行投入支持的基础上,省以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等方式,分A、B、C三类,分别给予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支持。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对在皖企业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并在皖转化、产业化的,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支付额(依据转账凭证),省给予10%的补助,单个企业最高可达100万元。
支持科技保险。在对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的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专利保险予以补助的基础上,拓展险种范围,所在市(县)先按投保企业实际支出保费的30%给予补助,省再按投保企业实际支出保费的30%给予补助。
二、市科技创新政策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扶持产业发展“1+5+6”政策体系,“一个规定、五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个共性政策、六个个性政策”,覆盖面广、政策具体、力度很大,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
“一个规定”,芜湖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是芜湖产业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制约是规定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资金安排、支付方式、兑现程序、工作职责。是对政府部门工作进行规范要求。“五个共性政策”,芜湖市政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芜湖市重点招商项目“一事一议”实施办法。共性政策不分产业,只要是在芜湖注册的企业都可享受。
“六个个性政策”。芜湖市促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政策规定、芜湖市工业企业技术该造投资综合奖补暂行办法、芜湖市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政策规定、芜湖市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政策、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芜湖市促进商贸粮食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个性政策在芜湖注册的企业,按产业享受。
引导企业加大研究投入。在省补助基础上,对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购置用于研发的关键仪器设备(原值10万元以上),按其年度实际支出额不超过15%予以补助,单台仪器设备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单个企业补助不超过500万元。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和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支持科技型企业、高校、科研究院所单独或联合申报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对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给予国家、省拨款额20%的配套补助,单个项目最高配套补助不超过500万元。对承担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单位,在省补助基础上,给予项目研发投入不超过2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配套补助不超过500万元。
支持市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对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年度考核合格的,市本级财政给予其当年新增研发仪器设备投入额50%、每年最高500万元资助,连续扶持3年。
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国家、省奖励基础上,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奖励优秀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在国家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开展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开开展绩效评价,对获得优秀等次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运营优良的院士工作和博士后工作站给予最高20万元一次性奖励。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对本地企业购买市外先进技术成果并在芜转化、产业化的,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支付额(依据装帐凭证)10%的比例给予经费补助,单个法人企业年度最高补助不超过100万元。
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对经认定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采用出资参股、债权投入等方式按ABCD四类给予资金支持,最高分别为2000万、1000万、600万、300万元。科技团队创办的企业5年内成果上市,或累计实际缴纳税金(不含土地使用税)达到扶持资金出资总额,可最高奖励团队成员70%的扶持资金。
降低高科技人才引进成本。对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年薪达50万元以上,并在芜湖缴纳个人所得税、工作半年以上、经推荐和公示无异议的,每年按其年薪10%的比例奖励用人单位(150万元以上部分不给予奖励),专项用于企业科技研发。
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在国家、省奖励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的第一项目完成单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得省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第一项目完成单位,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发明专利创造和保护。被授予国外发明专利权的,每件给予2万元补助,最多不超过5个国家。获得授予国家发明专利的,每件给予1万元补助,自授权当年起6年内给予实际缴纳年费80%资助,每年兑现一次;对进入实质性审查的发明专利,每件给予4000元补助。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国家、省奖励基础上,新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新认定的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国家专利奖金、优秀奖的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一次性奖励,企业获得省专利金奖、优秀奖的,分别给予发明团队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对单个企业、科研机构购买的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专利保险等,给予其保费总额30%一次性资助。对企业购买专利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保险费率不超过5%给予,给予保险机构50%的保费补贴,用于风险补偿。
鼓励大众创业万种创新。对新进入各类孵化器创业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经认定后,自入孵之日起三年内租用场地在200平米以内的,租金按其实际支付租金的100%给予团队资助,超出部分按50%给予资助。
加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对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立和运营进行绩效考核,每年择优对不超过10家技术转移机构分别给予A类30万元和B类20万元的资助。对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机构,每年根据服务绩效考核择优选择不超过10家,分别给予10万元一次性资助。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公用。对纳入省、市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网向社会开放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设施(单台价格在30万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元以上、成套价格在100万元以上)的管理单位,按出租仪器设备年度收入的20%给予设备管理单位补助,每个单位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租用省、市共享服务平台入围仪器设备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的单位,按租用仪器设备年度支出的20%给予补助,每个租用单位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2017年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 芜湖市国税局税法宣传 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6号)
文件摘要为继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创业就业,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1号)规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继续执行至2017年12月31日。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3号)文件摘要:(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分别核算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销售额,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自2016年5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日,可分别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优惠政策。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当期因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缴纳的税款,在专用发票全部联次追回或按规定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后,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3)其他个人采取预收款形式出租不动产,取得的预收租金收入,可在预收款对应的租赁内平均分摊,分推后的月租金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可享受小薇企业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
3、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有关政府基金免征范围的通知》(财税{2016}12号)
文件摘要:自2016年2月1日起,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现行按月缴纳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纳税义务人,扩大到按月纳税的月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如何办理免征收增值税
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的小薇企业,无需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备案或审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直接申报享受免税优惠。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通知》(财税{2015}99号)
文件摘要:(1)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无论采取查帐征收还是核定征收方式,均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符合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季度、月份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自行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无须税务机关审核批准。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交纳所得税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营改增基本政策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文件摘要: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一下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率: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初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
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另行规定。
增值税征收率为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转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法》公告(2016年第14号)文件摘要:
一般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按照一下规定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销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动产,可以选择试用简易计税方法,以取得全部价款和价格外费用减去该项不动产购置原件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一般纳税人销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自建的不动产,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一般纳税人销售其2016年5月1日后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动产,应适用一般计税办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该项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按照5%的征收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纳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一般纳税人销售其2016年5月1日后自建的不动产,应适用一般计税方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照5%的预征率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除个人转让其购买的住房外,按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照以下规定缴纳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其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动产,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价作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其自建的不动产,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除其他个人之外的小规模纳税人,应按照本条规定的计税方法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其他个人按照本条规定的计税方法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
个人转让其购买的住房,按照以下规定缴纳增值税:
(1)个人转让其购买的住房,按照有关规定全额缴纳增值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2)个人转让其购买的住房,按照有关规定差额缴纳增值税的,以取得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购买住房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个体工商户应按照本条规定的计税方法向住房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其他个人应按照本条规定的计税方法向住房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
其他个人以外的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区分以下情形计算应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预缴的税款: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以转让不动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作为预缴款计算依据的,计算公式为: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5%)×5% 以转让不动产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作为预缴税款计算依据的,计算公式为: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1+5%)×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转让不动产缴纳增值税差额扣除有关问题的公告(2016年第73号)文件摘要:
(一)、纳税人转让不动产,按照有关规定差额纳税增值税的,如因丢失等原因无法提供取得不动产时的发票,可向税务机关提供其他能证明契税计税金额的完税凭证等资料,进行差额扣除。
(二)、纳税人以契税计税金额进行差额扣除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
(1)2016年4月30日及以前缴纳契税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全部交易价格(含增值税)-契税计税金额(含营业税)﹞÷(1+5%)×5%(2)2016年5月1日及以后缴纳契税的增值税应缴纳税额=﹝全部交易价格(含增值税)÷(1+5%)-契税计税金额(含增值税)﹞×5%
(三)、纳税人同时保留取得不动产时的发票和其他能证明契税计税金额的完税凭证等资料的,应当凭发票进行差额扣除。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3、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的公告(2016年第15号)
文件摘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2016年5月1日后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取得不动产,包括以直接购买、接受捐赠、接受投资入股以及抵债等各种形式取得的不动产。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2016年第16号)文件摘要:
一般纳税人出租不动产,按照以下规定缴纳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按照5%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纳税人应按照上述计税办法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在同一县(市、区)的,纳税人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2)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纳税人应按照3%的预征收率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纳税人应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一般纳税人出租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小规模纳税人出租不动产,按照以下规定缴纳增值税:
(1)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出租不动产(不含个体工商户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个体工商户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应纳税额。
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纳税人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纳税人应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2)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不含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其他个人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应纳税额,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
纳税人出租的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在同一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但不在同一县(市、区)的,由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决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定是否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税款。预缴税款的计算
(1)纳税人出租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预缴税款:
应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11%)×3%(2)纳税人出租不动产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积水的,除个人出租住房外,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 应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5%)×1.5%(3)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纳税款:
1.出租住房:
应纳税款=含税销售额÷(1+5%)×1.5%
2.出租非住房: 应纳税款=含税销售额÷(1+5%)×5%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2016年第17号)文件摘要: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规定预缴税款:(1)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办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2)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
2017政策信息发布会材料汇编
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3)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1)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1%)×2%(2)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3%)×3%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2016年第18号)文件摘要: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自行开发是指在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以接盘等形式购入未完工的房地产项目继续开发后,以自己的名义立项销售的,属于本办发规定的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纳税人征收管理:
(1)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先手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适用一般计税办法计税,按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当期销售房地产项目对应的土地价款后的余额计算销售额。销售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1+11%)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第二篇: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效应分析报告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效应分析报告 安徽省地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 所得税处课题组
高新技术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国家重点扶持领域。近年来,国家针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台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其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本文选取近三年安徽省相关减免税数据为样本,并结合合肥、蚌埠、滁州等地的实地调查情况,研究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其效应,梳理查找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此探寻改进和完善税收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特征分析
(一)减免税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至2013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享受各项税收优惠30.1亿元、42.8亿元和51.9亿元,占减免税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2.8%、14.4%和14.1%,年均增长31.3%。三年间,享受企业所得税政策减免户数由2011年的984户增加到2013年的1659户,累计达3804户。
(二)企业所得税是主要减免税种。2011年至2013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税额26.5亿元、37.2亿元和48.4亿元,占减免税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7.9%、86.9%和84.6%。增值税减免税额占比居于第二,占减免税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7%、10.9%和15.3%。
(三)税收减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11年至2013年,安徽省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分别享受减免税额24.1亿元、30.2亿元和38.5亿元,占减免税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9.8%、70.7%和74.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减免税额占比增长较快,由2011年的5.3%增加到2013年的8.9%。
(四)股份公司是税收减免主力军。2011年至2013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股份公司分别享受减免税额19.3亿元、26.9亿元和33.5亿元,占减免税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4.2%、62.9%和64.5%。私营企业减免税占比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3.9%下滑到2013年的9.8%。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减免税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分别由2011年的8.2%、8.6%增加到2013年的8.9%、10.5%。
(五)征前减免是主要减免方式。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税从减免方式看,2011年至2013年,征前减免(指不须征收入库而直接减免的税款,这里包括欠税抵顶)占比分别为94.8%、94.4%和94.7%,退库减免(指已征收入库但通过审批办理的退库减免,包括由税务部门办理的即征即退减免和其他退库减免)占比分别为5.2%、5.6%和5.3%,征前减免是减免主要方式。其原因主要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方面主要是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对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效应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安徽的落地实施,减免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效应不断显现。
(一)促进了产业发展。2011年至2013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户数由1335家增加到2018家,其中营业总收入在亿元以上的由551家增加到731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由2011年的8330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2053亿元;实现增加值由2143亿元增加到3013亿元,占GDP的比重由14.2%增加到15.8%。
(二)促进了技术进步。2011年至2013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申请专利56817项,授权专利37371项,分别占全省专利申请总数和专利授权总数的26.2%和29.9%。与之相关的是,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企业当年收入的比重由2011年的3.7%上升到4%。
(三)促进了税收增长。从产业领域分布情况看,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及装备制造业,2012年该领域企业户数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户数的比重为61%。2011年至2013年,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税收由188亿元增加到225亿元,年均增长9.4%,增幅高于全部制造业税收0.8个百分点。
(四)促进了劳动就业。根据2010年至2012年参与调查的高新技术企业调查数据(调查面分别为94.7%、98.7%、98.6%),安徽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分别达到49万人、51万人和58.3万人。
三、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执行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从安徽省的情况来看,税收减免无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研发现,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在制定及实践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较窄。2008年,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范围进行了设定。之后,国家税务总局对于可享受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活动范围作了具体规定。目前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虽然较当初规定有所扩大,但仍只允许对直接研发人员的工资等8个项目进行加计扣除,而研发人员的“三险一金”、研发成果的检测、鉴定费,知识产权申请费等都不允许加计扣除,《工作指引》扣除范围显得过窄。
(二)研究开发费项目内容不明确、管理困难。《工作指引》中主要列举了研发费的主要几个项目,但实践中,企业研发与生产是同时进行,部分机器设备及人员也是共用的,技术研究开发费支出与企业日常费用支出、生产成本等票据、项目相同,项目费用与非项目费用混淆,税务机关在事后审核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加大了税收执法风险。同时,部分企业因技术开发费归集过于复杂或无法准确归集而未享受加计扣除。以安徽地税为例,2012年征管的高新技术企业有572户,当年汇算清缴实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只有313户;2013年征管的高新技术企业有678户,当年年汇算清缴实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只有314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优惠政策并未充分发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作用。
(三)亏损企业及创业期企业等不能享受相应优惠。就零利润或亏损类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由于没有经营盈余,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对企业投资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滁州市地税部门管辖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有21家因常年亏损不能享受该项优惠政策,占比达61.8%。就创业型企业来说,当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在研发成果转化前很难产生销售收入,也就不会有盈利,因而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就稳定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研发费用与销售收入之比未必会连续三年都能达到规定标准,若因此不能再享受税收优惠不符合国家产业扶持的初衷。
(四)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应用不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13〕14号文件规定:“试点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按此政策,蚌埠市地税部门管辖的38家高新技术企业在2013年可税前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4083万元,然而实际发生职工教育经费支出517万元,仅占工薪薪金总额的1.01%,其中有19家未发生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创新动力。
(五)优惠税率有下调的空间。近年来,对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的,在优惠税率20%基础上实行减半征收,大大促进了小型微利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特殊地位,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更低优惠税率是必要的。另外,在原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时,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也是15%,其优惠幅度超过了50%。因此,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2.5%或10%的优惠税率,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六)基于企业而不是基于项目的税收优惠容易导致滥用。现行的税收优惠主要是对已取得科研成果、并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科技研究开发活动及其项目。这样的税收政策,一方面缺乏针对性,只是对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已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实行优惠,对在取得收入以前进行的大量科技投资、对创新的过程并不给予优惠,对技术创新的巨大风险未能给予有效补偿。另一方面,容易出现滥用优惠的现象,使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非高新(产品)技术收入(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也享受科技优惠政策,造成优惠的滥用。
(七)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积极效应没有显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9〕45号文件专门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税收政策作了明确规定,但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数据显示,近三年个人所得税减免额均为零,没有企业享受到该项优惠政策。
按照财政部、科技部财企函〔2011〕30号文件精神,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内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奖励,技术人员一次缴纳税款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然而截至2013年底,蚌埠市地税部门管辖的企业中有18家办理了股权激励试点备案,却没有一户办理个人所得税缓缴备案手续,这说明有关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政策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四、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与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税收管理是充分发挥国家税收政策效应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快速、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在认定与税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在政策层次上加以完善,同时还必须在认定与税收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与深化。
(一)切实加强减免税政策宣传。减免税是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重要方式,是税务机关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体现。作为肩负组织税收收入和落实税收优惠“双重职责”的税务机关,既要宣传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不懈努力,更要大力宣传税收减免在让利社会、扶持经济等方面的工作成果。要树立和落实问题导向,特别是要针对优惠政策执行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诸如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标准,以及技术转让、股权奖励方面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等,认真查找问题成因,分类采取应对措施,对于企业不熟悉的,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让所有高新技术企业都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好相关政策;属于政策本身问题的,重新进行综合评估后加以完善,实现国家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二)形成有利于研发的税收激励导向。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期集中体现了高投入、高风险的显著特征,需要税收优惠政策的跟进配合,以保护企业扩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建议国家建立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允许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税前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该项资金专门用于一定时期内的技术研发工作,这样可以让那些尚处于创业期、暂时没有盈利的企业也能享受到税收优惠。二是建议国家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将《工作指引》设定的研发费用核算范围,作为企业可以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基数,使税法与《工作指引》在研发费用的口径上统一起来,尽量减少税企争议。此外,对于超过上年研发费的增加部分,可以给予直接抵免税额等更大优惠。
(三)明晰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地位。一是从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引的条文明晰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发挥支持作用,实践中很多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与其主营业务无关或关联度不高,政策的模糊容易给弄虚作假提供空间。二是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引对新签订的独占许可协议或软件著作权转让协议明确规定需要备案。在未备案的情况下,专利让与方可能恶意与多方签订“全球独占协议”,也不排除一些企业单纯为获得高新认定资格,签署虚假的协议而故意不备案,造成“全球独占协议”泛滥。三是一些企业在申报时拥有的知识产权在高企资质有效期内失效,同时企业又在有效期内拥有了新的知识产权,对企业的此类行为应予以明确。
(四)统一研发费用归集口径。一是规范研发项目的会计核算。对于会计科目而言,企业可以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下增设“研发费用”科目并按照企业的具体研发项目进行辅助核算。通过这些明细科目的设置,可以保证研究开发项目费用归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相关指标内容应保持一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所涉及到的“研发费用”,其包括项目、内容、标准应保持一致,且以财务上核算“研发费用”发生额为基准,对于不符合“研发费用”的项目、内容、标准,企业在汇算清缴和专项审计时应予以扣除。若研发费用的认定标准一时无法过渡到会计口径或税收法规的口径,则尽快明确和完善工作指引中关于研发费用的有关规定,尤其是其中容易产生不同理解的部分,要尽量明晰和准确。
(五)统一产品收入归集口径。一是单独建立明细核算。为了便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审计确认,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目录以及认定办法,对申报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进行认定,中介机构可以据此来确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与此同时,申报企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核算,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单独建立明细账目核算。二是明确收入指标口径的统一。保持收入统计指标的口径和方法一致,如对销售收入、总收入等企业财务指标应明确口径,原则上保持一致,既便于实际操作,也便于会计口径统一归集计算。同时,高新产品收入归集口径应与税法口径一致,避免出现在汇算清缴时出现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增或调减,有利于外部使用者直观理解,提高收入指标口径的使用效果。
(六)更好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一是构建明确的研发项目界定标准。美国对其研究开发税收优惠中“合格的研发活动”制定了四方面的标准,但并未规定具体的研发项目范围。建议借鉴国外经验,扩大研发活动范围,建立通用的研发活动测度标准,使企业能够对研发活动和研发支出进行准确认定。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指标体系。从国家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点出发,对高新技术企业各项认定指标的科学性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提出不适宜指标值的调整建议。比如,受经济运行环境和企业成长阶段影响,销售增长率有时很难做到逐年递增;研发人员以及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科技人员的比例问题,与企业能否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等指标没有正相关关系,宜降低该指标值。三是全面加强后续管理。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和信息反馈机制,对于日常管理中发现的不具备认定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税务机关应暂停其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并及时提请认定机构复核。
(七)企业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塑造。一是领导及管理层要正确决策企业的科研投入配比,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二是要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健全的科研活动管理办法,形成科研投入产出测评体系。三是要营造科研活动氛围,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员工的持续技术创新工作,还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企业相关的高新技术领域内的科研课题及科研活动经费,获取政府的科研活动资助。四是要重视自身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积累,注重科技产品的市场化应用,持之以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篇:安徽省最新二胎政策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 咨询请
点击http://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安徽省最新二胎政策
安徽省最新二胎政策
1、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2、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3、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4、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5、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6、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7、夫妻一方为一级至六级的残疾军人,一级至五级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8、矿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9、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10、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11、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不符合安徽省计划生育政策的生育规定 安徽省不予批准再生育的规定:
(一)妊娠14周以上,违反《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终止妊娠的;(二)故意致婴儿死亡的;(三)自报婴儿死亡但没有证据证明的。安徽省独生子女认定标准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中涉及到的“独生子女”,其认定标准为:(1)夫妻双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无子女的夫妻只收养一个子女的;(2)夫妻双方所生育子女只有一个存活,其已死亡子女未曾生育或收养过子女的;(3)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4)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离异后,一方与该子女共同生活,未再婚或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
(5)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丧偶后,未再婚或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
第四篇:南京房产政策信息
南京装修http://nj.oceano.com.cn 2018在南京如何买房?是否政策太多,让你有点拎不清?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8南京买房政策大全》,绝对值得收藏!
这里有关于限购、限贷、税费、落户、购房证明等一系列信息,2018年在南京买房,南京装修http://nj.oceano.com.cn
看这一条就够了!
2018年8月13日19:00起,在全市范围内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商品住房。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执行时间自市房地产市场综合执法办公室发文之日起,即在2018年8月13日19:00后开始执行,对采取摇号方式销售的楼盘,以房产部门购房资格核验时间为准,对非摇号方式销售的楼盘,以认购协议签订时间为准;
2、执行范围为全市范围;
3、限制购房对象为所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机构,涵盖本市和外地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机构;
4、限制购买的房屋为商品住房。
一、限购政策解读
南京装修http://nj.oceano.com.cn
1、将高淳、溧水、六合纳入限购范围,外地人可买一套、但不准买第二套;南京本地户籍不限购;
2、南京本地家庭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就不准在主城(不含六合溧水高淳)再买住房,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不准再买;
3、外地人想在南京买房需具备的条件:
(1)必须在最近3年内累计缴纳2年以上的社保或个税,并且不允许补缴,可以买1套;
(2)社保或个税年限不够的,40周岁以下且硕士及以上学学历(必须有学位证),或者高级职称(正高或副高),可以买一套;
(3)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可落户,可申请享受相应的住房政策;
(4)高层次人才来南京买房,首套房不限购不摇号,5年内不得转让。
关于社保及个税证明的认定
1、对于个体工商户纳税证明按个人所得税证明认定,因未达到起征点而未纳税月份一并累计。
2、在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缴纳养老保险的,如其余参保的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均在我市缴纳、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证明予以认可。
3、在江苏省地税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税证明予以认可。
4、对于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家庭中一名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时间最长的成员认定。
关于购房证明
目前想在南京购房,首先得有购房证明
南京装修http://nj.oceano.com.cn
1、本市户籍如何开?
购房人为单身未婚的,需准备户口簿复印件(核对原件)、身份证复印件(核对原件);
购房人为已婚的,需提供婚姻关系证明的复印件(核对原件)、全体家庭成员的户口簿复印件(核对原件)和身份证复印件(核对原件)。
2、外地人如何开?
非南京户籍,购买首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3年内南京累计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关于购房证明有效期的认定
1、新开购房证明有效期调整为180天;
2、新房已经认购、二手房已网签的,购房证明即使过期也有效。
3、如果购房证明遗失,虽然在有效期但未购房的,必须符合最新限购政策才能开购房证明。
购房证明怎么开?
1、网上在线开具购房证明
(1)电子购房证明主要适用于两类南京户籍居民:
a、未婚或无婚生子女的成年单身人士;
b、现为已婚且婚姻登记地在南京市的人士。
(2)网上开证明如何操作?
下载“我的南京”手机APP,经实名注册和认证,在“我的家园”或“南京房产”或“不动产登记”模块中点击“购房证明”,根据提示如实填写相关信息进行申请。
系统自动核验信息后生成办理结果,办结时间距申请提交最长不超过24小时。如在线申请结果为“未通过”,可在当事人符合购房资格条件后的第二天再次提交申请。
怎么样?看了小编的南京房产政策指南,是不是对于南京的购房政策一目了然,恍然大
南京装修http://nj.oceano.com.cn 悟呢?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下期再见。(南京房产政策信息)
第五篇:安徽省关于大中专毕业生户口迁移政策
安徽省关于大中专毕业生户口迁移政策
索 取 号: DC***001 内容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文号: 发文日期: 2011-01-04
安徽省关于大中专毕业生户口迁移政策
(一)入学时已办理户口迁移的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当年12月31日前已落实就业岗位的,应当凭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录(聘)用证明、户口迁移证等材料,向就业地公安派出所直接申报迁入登记。
(二)户口仍在原籍的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当年12月31日前已落实就业岗位的,可直接将户口从原籍地迁往工作地。原籍地派出所凭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录(聘)用证明,办理迁出手续。
(三)凡我省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指应届和历届的未婚毕业生),毕业后要求将户口迁回原籍地(父母所在地)的,一律准予办理,凭毕业证书、《户口迁移证》办理落户手续。对回原籍地不在同一派出所落户的,还需提供原迁出派出所出具的迁出注销证明。
(四)对毕业多年无法办理改派手续持证未落户的高校毕业生,根据不同情况办理落户手续。对本人仍在原报到城市就业的,应准予在原报到城市落户,凭劳动合同和过期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办理。对本人已在另一城市就业的,凡符合现就业城市落户条件的,经申请批准后在现就业城市落户;凡不符合现就业城市落户条件的,可根据本人申请将户口迁回原籍地,凭过期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办理。对回原籍地不在同一派出所落户的,还需提供原迁出派出所出具的迁出注销证明。
(五)取得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或者国家学历文凭毕业证书的本省籍非在职高等教育学历考试毕业生,可以凭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录(聘)用证明、户口迁移证等材料,向就业地公安派出所申报迁入登记。
上述五种情况的大中专毕业生户籍转回原籍地且要求办理“非转农”的,可凭本人申请、行政村和乡(镇)两级单位同意接受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证明材料,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六)我省籍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不迁户口,可就地办理农转非,只限当年,过后不再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