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分帐管理的微观操作
一、实施不良贷款分帐管理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农村信用社实施不良贷款分帐管理,就是在目前多级法人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主要是双呆贷款)上划到县级联社,分帐管理,集中清收。不良贷款分帐管理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减轻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压力,使之御掉包袱,加快发展步伐。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把盘活不良贷款工作放在首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单个农村信用社势单力薄,人员素质较低,盘活效果不佳,不良贷款包袱日渐沉重。同时其它业务工作的开展也深受影响,如果不及时御掉包袱,基层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积重难返。二是能够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新增。农村信用社自1999年实施贷款损失责任追究制后,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问题。其原因在于1999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时间长,形成原因复杂,人员变动多,大多无法进行责任追究,从而影响了对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的实施,形成了县级联社对新增不良贷款额难以控制的被动局面。分帐管理后,信用社双呆贷款上划联社,对新增不良贷款可以及时认定责任,实施责任追究,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发生,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三是可以促进不良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县级联社对上划不良贷款集中管理,从公关能力、人员素质、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都会较信用社更有力地促进不良贷款的盘活。四是可以有效激活基层信用社的业务经营。盘活长期积累的不良贷款已非基层信用社能力所及,大量的不良贷款拖累基层信用社经营业绩长期得不到改善,员工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衰减,业务经营长期僵化。双呆贷款分帐管理后,基层信用社的经营业绩将大有改善,会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应,激活经营局面。
双呆贷款集中到县级联社后应按照以下程序和方法实施管理。一是实施专职管理。县级联社成立专项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并通过竞聘和抽调等方法,组成过硬的专职管理队伍。制定可行的激励、制约机制,增强清收能力,实施规范化管理。二是做好分帐管理的规范运作。农村信用社在不改变资产所有权和双呆贷款责任人的情况下,将现有双呆贷款通过信用社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的贷方,全部上划县联社。联社资产管理部通过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的借方反映代理农村信用社上划的全部不良资产,并以社为单位,分科目建立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管理接收上划的农村信用社双呆贷款工作。联社专项资产管理部按月(季、年)汇总填制各信用社双呆贷款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状况,与县联社营业部报表合并后,参与全辖汇总,准确反映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对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清收盘活的双呆贷款,专项资产管理部应逐笔通过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的贷方,冲减集中管理的双呆贷款余额,并将收回的现金通过存放联社款项科目返还信用社,信用社通过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的借方附专项资产管理部移交的收贷凭证、借据存根等有关资料,做相应的收回贷款帐务处置。联社对集中管理各社的双呆贷款,通过集中清收,最后认定已形成呆帐的部分,应列入呆帐核销计划。在现有信用社分级核算的经营体制下,县级联社要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情况,逐步实施对呆帐贷款的核销,直至全部消化,以达到最终消化农村信用社两呆贷款的目的。
二、分帐管理后不良贷款盘活的实务探析
集中管理的不良贷款多属“疑难杂症”,清收盘活应细致分类,按类解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清收盘活措施。
1、以行政手段清收党政部门人员贷款。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自身贴近当地的优势和社会上正在推进的社会信用建设时机,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把清收党政部门人员自贷、担保、介绍贷款作为社会信用建设的内容,借助行政力量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纪、政纪为手段,推进党政部门人员贷款的清收。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清欠办公室,专职负责对此项工作的落实、统计、通报、信息反馈等具体工作。二是向拖欠贷款的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发出贷款清收通知单,责令限期归还拖欠贷款。三是对未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的人员,除保留其生活费外,其余工资由所在单位全部扣发用于归还贷款。单位不执行的,从拨付给该单位的经费中扣收,同时按有关政策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欠款人以党纪、政纪处分。四是对于恶意逃废债务的人员,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权谋私,侵占信用社贷款的,要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2、分级监控,限时清收内部人员贷款。内部人员自贷、担保、介绍贷款占有较大比例,清收效果一直不够明显,其主要原因是人际关系复杂,基层信用社在落实清收措施时,往往只将板子打到一般员工身上,对领导人员无能为力,甚至在清收领导人员贷款时采取少报或更换借据等办法,隐瞒问题,使清收措施棚架,并对其它内部人员贷款的清收工作形成负激励效应。因此清收内部人员贷款,应在实行分帐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上管一级的办法,加大监控力度。
第二篇: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分帐管理的微观操作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分帐管理的微观操作
一、实施不良贷款分帐管理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农村信用社实施不良贷款分帐管理,就是在目前多级法人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主要是双呆贷款)上划到县级联社,分帐管理,集中清收。不良贷款分帐管理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减轻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压力,使之御掉包袱,加快发展步伐。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把盘活不良贷款工作放在首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单个农村信用社势单力薄,人员素质较低,盘活效果不佳,不良贷款包袱日渐沉重。同时其它业务工作的开展也深受影响,如果不及时御掉包袱,基层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积重难返。二是能够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新增。农村信用社自1999年实施贷款损失责任追究制后,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问题。其原因在于1999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时间长,形成原因复杂,人员变动多,大多无法进行责任追究,从而影响了对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的实施,形成了县级联社对新增不良贷款额难以控制的被动局面。分帐管理后,信用社双呆贷款上划联社,对新增不良贷款可以及时认定责任,实施责任追究,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发生,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三是可以促进不良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县级联社对上划不良贷款集中管理,从公关能力、人员素质、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都会较信用社更有力地促进不良贷款的盘活。四是可以有效激活基层信用社的业务经营。盘活长期积累的不良贷款已非基层信用社能力所及,大量的不良贷款拖累基层信用社经营业绩长期得不到改善,员工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衰减,业务经营长期僵化。双呆贷款分帐管理后,基层信用社的经营业绩将大有改善,会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应,激活经营局面。
双呆贷款集中到县级联社后应按照以下程序和方法实施管理。一是实施专职管理。县级联社成立专项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并通过竞聘和抽调等方法,组成过硬的专职管理队伍。制定可行的激励、制约机制,增强清收能力,实施规范化管理。二是做好分帐管理的规范运作。农村信用社在不改变资产所有权和双呆贷款责任人的情况下,将现有双呆贷款通过信用社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的贷方,全部上划县联社。联社资产管理部通过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的借方反映代理农村信用社上划的全部不良资产,并以社为单位,分科目建立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管理接收上划的农村信用社双呆贷款工作。联社专项资产管理部按月(季、年)汇总填制各信用社双呆贷款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状况,与县联社营业部报表合并后,参与全辖汇总,准确反映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对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清收盘活的双呆贷款,专项资产管理部应逐笔通过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的贷方,冲减集中管理的双呆贷款余额,并将收回的现金通过存放联社款项科目返还信用社,信用社通过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的借方附专项资产管理部移交的收贷凭证、借据存根等有关资料,做相应的收回贷款帐务处置。联社对集中管理各社的双呆贷款,通过集中清收,最后认定已形成呆帐的部分,应列入呆帐核销计划。在现有信用社分级核算的经营体制下,县级联社要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情况,逐步实施对呆帐贷款的核销,直至全部消化,以达到最终消化农村信用社两呆贷款的目的。
二、分帐管理后不良贷款盘活的实务探析
集中管理的不良贷款多属“疑难杂症”,清收盘活应细致分类,按类解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清收盘活措施。
1、以行政手段清收党政部门人员贷款。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自身贴近当地的优势和社会上正在推进的社会信用建设时机,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把清收党政部门人员自贷、担保、介绍贷款作为社会信用建设的内容,借助行政力量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纪、政纪为手段,推进党政部门人员贷款的清收。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清欠办公室,专职负责对此项工作的落实、统计、通报、信息反馈等具体工作。二是向拖欠贷款的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发出贷款清收通知单,责令限期归还拖欠贷款。三是对未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的人员,除保留其生活费外,其余工资由所在单位全部扣发用于归还贷款。单位不执行的,从拨付给该单位的经费中扣收,同时按有关政策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欠款人以党纪、政纪处分。四是对于恶意逃废债务的人员,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权谋私,侵占信用社贷款的,要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2、分级监控,限时清收内部人员贷款。内部人员自贷、担保、介绍贷款占有较大比例,清收效果一直不够明显,其主要原因是人际关系复杂,基层信用社在落实清收措施时,往往只将板子打到一般员工身上,对领导人员无能为力,甚至在清收领导人员贷款时采取少报或更换借据等办法,隐瞒问题,使清收措施棚架,并对其它内部人员贷款的清收工作形成负激励效应。因此清收内部人员贷款,应在实行分帐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上管一级的办法,加大监控力度。
即市(地)级行业管理部门监控县级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县级联社监控联社中层干部和信用社管理人员,联社专项资产管理部门监控一般员工,形成层层监控、责任明确的内部人员贷款清收监控网络。在此基础上采取行政的、纪律的、经济的手段推进内部人员贷款的清收工作。
3、转让债权,清收1996年以前的小额沉欠贷款。农村信用社1996年以前的小
额沉欠贷款笔数多,沉淀时间长,清收成本高。为此清收1996年以前的小额沉欠贷款宜采取成本低、见效快的拍卖、打包出售等转让债权的办法。拍卖、打包出售转让债权的清收办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让利空间大,切实可行。1996年以前的沉欠贷款利率较高,并且有较大额度的逾期贷款加罚息,让利空间大,对参与竞买者吸引力大,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二是能够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盘活,从而扩大社会影响,给逃债、赖债户以社会压力,促使其转变观念,积极还款,同时还有利于社会诚信环境的改善。三是能够使农村信用社抛开一部分不良贷款包袱,增强信贷支农力度。
4、落实保全措施,积极参与、渗透,清收企业贷款。企业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复杂,清收起来涉及的矛盾众多,在清收时宜先完善借款抵押担保手续,确保其诉讼时效,然后再采取参与渗透的办法,实施盘活清收。一是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法人代表的经济状况,以及企业主管部门的资产情况。对企业法人代表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应及时通过协商将企业债务转移到企业法人代表名下,并以其个人的家庭财产实施担保,确保担保资产的有效性。对企业法人代表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要以企业主管部门的有效资产办理抵押,或以企业自身的有效资产办理抵押,确保抵押担保手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二是对企业法人有赖债行为,拒不签收贷款催款单的,或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没有任何文本文书可以证明信用社向企业催收过贷款和利息的,可以通过司法见证的办法,保全其诉讼时效,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盘活清收。三是对于市场前景好、产品有销路的企业,可采取“输血”的办法,帮助企业寻求资金合作伙伴,或注入新的流动资金,联系产品销路,提供市场信息等,对新注入的流动资金实施封闭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监管企业的生产、销售、资金周转的全过程,掌握盘活清收的主动权。四是对规模较大企业的贷款,可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实施债转股。
5、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盘活乡、村两级贷款。一是对原乡、村两级发放的不符合放款主体的贷款,要先做好债权置换工作,以其合法的、有效的资产作为履行信用社债务的标的,逐步化解乡、村两级贷款的潜在风险。二是通过协议的形式对贷款标的实行转租、承包、出让、转让等办法实施盘活清收。
6、谨慎从事,区别对待,依法收贷。由于当前的体制因素,农村信用社依法收贷工作多是在“赢官司不赢钱”的怪圈里轮回,增大了经营成本,给信用社带来了沉重的经营负担。为此,依法收贷应谨慎从事,区别对待,因势制宜。一是对贷款合同有争议或债务人恶赖债的,可采取依法起诉的办法,以确保债权和清收实效。二是针对合同明析,抵押贷款手续完善,债务主体清楚的贷款,应避开依法起诉的过程,直接与公安部门联手收贷或申请“支付令”,直接实施依法清收。这样即可以减少环节,又可以加大清收力度,还能节约不必要的垫付资金和诉讼费用,减轻信用社经营成本的压力。
三、防范新增不良贷款的对策
不良信贷资产内部剥离、分帐管理之后,净化了基层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为基层信用社划定一个零不良贷款资产的界线。这个界线划定后,防止不良信贷资产新增至为关键。
1、整合信贷队伍,建立客户经理制。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客户经理制度,再造业务经营流程,形成责任明确,监控严密的管理机制。实行客户经理的分级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信贷人员进行转岗,同时通过竞聘选拔优秀人员充实到客户经理岗位,建立起一支过硬的信贷经营管理队伍。然后将农村信用社现有正常贷款全部分配到各级客户经理名下,逐人建立台帐,确立完全责任。对贷款业务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包质量、包赔偿、包完全责任的六包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信贷审批、监督、考核、激励等制度,为防范不良贷款新增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构建贷款质量预警和即时处置机制。首先应去除不良贷款零增长的不科学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思想,实施科学的风险管理,以积极的全面防范为原则,进行严密的机制建设,及时预警,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并对形成的不良资产早发现、早处置,力戒新增不良贷款的积淀。对不可抗拒因素形成的新的不良贷款,经核查认定后,允许信用社在每年计提的呆帐准备的范围内当年消化,双呆贷款科目年内不留余额。对因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新增不良资产,除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外,经核查认定后,属无法追回的可纳入当年呆帐核销计划,仍可追偿的可暂时上划联社集中管理,进行继续追偿。
3、多管齐下,强化监督制约,严防道德风险。从上至下层层建立防范道德风险责任制,层层监控,关注和了解客户经理人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采取谈话、质询等多种方式及时制止其不良倾向和不良行为,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大考核力度,通过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确定客户经理的晋级或解聘。有针对性地建立与职务行为相关联的内审外查的稽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拓宽监督渠道,切实地建立起社会监督举报制度,对群众监督举报的接收、调查、处理有明确的规定和责任追究,对群众举报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纠,有纠必果、有果必通报,真正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制约网络,以保障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我联社风险管理的需要,规范不良贷款管理行为,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确保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贷款系指按本联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划分为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
第三条 不良贷款管理是根据不良贷款的内在特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流程,对不良贷款实行全面管理与最佳处置,包括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预案管理、方案实施和监测检查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 不良贷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反映原则。要真实、准确、客观的统计和反映不良贷款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问责等环节工作情况。
(二)处置减损原则。不良贷款形成后,应通过调查和完善贷款手续等手段,防止不良贷款价值贬损,并及时清收,转化和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三)损失补偿原则。要按照损失程度对不良贷款提取风险拔备,并及时处理与消化处置损失。
(四)依法合规原则。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联社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联社所有客户不良贷款。
第二章 不良贷款分类与认定
第六条
联社风险部要根据贷款风险的变化情况对不良贷款分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并按月统计和汇总。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将不良贷款划分为次级、可疑、损失三大类,进行监测报告、细分管理。
第七条 按照风险报告制度的要求,对不良贷款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真实反映贷款质量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对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要估算损失,按季足额计提专项准备,并及时消化。
第八条 不良贷款由联社风险部认定,并由风险部进行管理与处置。对正常贷款转入不良贷款的,要实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
第三章 不良贷款调查与估值
第九条 依据不良贷款认定结果,风险部应组织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即以一定时点的不良贷款为基数,从客户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贷款情况,贷款保证情况、影响贷款受偿的其他因素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等方面,对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不良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揭示不良贷款的清收潜力。
第十条 全面调查原则上每半年一次,对新转入不良贷款应于移交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对正在经历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情况的客户应随时调查更新。调查可采取调阅信贷档案,查询信贷管理台账,走访客户和有关部门,现场勘查,核定生产负债,了解市场行情,委托中介机构等形式进行。
第十二条
在调查基础上对不良贷款进行估值,即依据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期限、形态和担保情况,综合考虑不良贷款客户属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市场环境、级差地租等因素,采用模型测算、估值调整和审批要求相结合的方式,对不良贷款进行科学、公证评估(具体评估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
按照有关估值办法,逐户测算不良贷款预计收回金额和受偿比率,在此基础上,测算不良贷款整体回收额和受偿率;结合本联社不良贷款历史处置情况和回收率,预测未来处置趋势,为制定不良贷款处置策略和计划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
不良贷款估值结果应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资产负债的增减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同时,不良贷款评估价是实施处置的重要参考,处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调查信息和估值结果经审查核实后,要将有关数据资料及时登录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有关规定,做好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维护工作。
第十六条
不良贷款调查数据及估值信息是本联社商业秘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
第四章 不良贷款细分管理
第十七条
根据不良贷款回收潜力及损失率高低,对次级类(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类(可疑一级、可疑二级)、损失类(损失级)贷款实行细分管理。
第十八条
对次级类贷款要重点监控企业流动资产和现金流量,关注
客户重大经营情况变化,防范关联企业风险,积极对借款第二还款来源进行清偿与保全,加强贷款抵(质)押管理和对贷款保证人的监控,确保抵押担保的足值与有效,次级类客户是处置的重点目标客户群。
第十九条
对可疑类贷款要密切关注客户、保证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企业资产的查证和保全,积极运用各种手续开展清收处置。
第二十条
对损失类贷款要边清收边完善核销手续,损失核销后要按规定进行账销案存管理,对确实难以回收,且符合核销条件的损失类贷款,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流程组织申报呆账核销;对不符合核销条件的应尽量清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对已核销贷款,要严格账销案存进出管理系统,加强已核销贷款的追索、考核和核算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立不良贷款项目经理制度,依据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对不良贷款按户进行名册管理,细化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实行量化考核。
第五章 不良贷款处置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不良贷款处置是指在对不良贷款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清收、转化和处置,最终实现不良贷款减损和回收,要全面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置管理,采取各种保全措施,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置速度,防止不良贷款的价值贬损。
第二十三条
要按照依法合规、审处分离、集体决策、规范操作的原则,根据预计损失率大小,处置时效性高低,处置难易程度,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争取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第二十四条
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包括现金清收、以物抵债、重组转化和呆账核销等。
第二十五条
现金清收。现金清收是不良贷款处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不良贷款本息进行追偿、处置并最终收回现金的行为,主要方式有:以账户扣取、正常催收、协议清收、诉讼清收、破产清算等。
第二十六条
以物抵债,即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权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严重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的情况,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我联社与债务人、担保人、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我联社债权的行为。实施以物抵债应优先选择易保值、易变现的资产。尽快实现处置回收入账,并建立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第二十七条
重组转化。即对重组价值大于结算价值的不良贷款,以债务人资产重组为基础。采取兼并、收购、分立、合并、股份制等形式,由债权人通过与债务人签定还款免息协议,调整贷款条件等手段,对不良贷款实施重组,以控制、转化或降低债权风险。
第二十八条
呆账核销。即对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均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按照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利用呆账准备金予以冲销。呆账核销必须逐户,逐级审核和审批。报批时应确定不良贷款符合核销认定条件,并提供确凿证据,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核销后要对外保密,并坚持账销案存,继续追索。
第二十九条
不良贷款处置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快处置进度,降低处置损失,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可采取多种创新方式开展不良贷款处置。
第三十条
不良贷款处置实行预案管理制度。即根据不良贷款调查估值和细分结果,按照不同区域、行业、形态等,对不良贷款进行分配组合、制定全面处置策略和分户处置预案。
第三十一条
处置策略设计。在对不良贷款所处的区域、市场与信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全盘的清收处置规划,根据不良贷款的分布、归属、性质等特征,制定分类、分区、分属的清收处置策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有步骤、有重点的实施不良贷款处置计划。
第三十二条
处置预案制定。依照调查和资产估值信息,因户施策,制定不良贷款重组转化或清收处置预案,按照对风险趋势预测,确定处置的缓急程度和先后次序,根据不良贷款细分结果,有针对性的制定清收处置措施。
第三十三条
处置预案审批。按照处置损失金额大小和损失率的高低,对处置预案实行授权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查条件、程序和权限,对处置预案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重点审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时效性和合规性。
第三十四条
处置预案调整。建立处置预案管理责任制,对处置预案进行动态管理,保证预案管理的连续性。要根据不良贷款处置损失率、处置方式、处置时间延期等情况,及时调整处置预案并重新报批。
第三十五条
处理方案实施。要严格按照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和处置时
限实施不良贷款处置,要形成领导挂帅,层层督导、责任落实的预案执行工作机制,处置完毕后要对处置结果和进度进行评价。不良贷款处置回收的款项应严格按照先本金后利息顺序,据实入账并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十六条
案例分析。在清收处置过程中要注意采集不良贷款重要信息,作为历史资料保存分析,并根据处置金额、回收率、处置方式等的不同,及时对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处置的经验,全面分析损失原因,揭示信贷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十七条
风险防范。各项处置业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落实呆账核销,以物抵债的处置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禁一切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完善内控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通过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的处置、防范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六章 不良贷款监测与检查
第三十八条
不良贷款统计监测
(一)市场发展部在其业务范围内,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统计和拔送不良贷款分类数据。
(二)风险部对联社不良贷款增减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监测,全方位监测资产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同时对不良贷款诉讼时效、客户动态变化以及预案处置与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控不良贷款客户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不良贷款处置的可能机会以及潜在风险。要对不良贷款实行逐笔、实时监控,对重点机构和客户进行直接监测。
第三十九条
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风险部负责按月组织不良贷款分析报告,市场发展部在其业务范围内提交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不良贷款基本情况,地区和客户结构情况,不良贷款清收转化情况,新发放贷款质量情况,新发生不良贷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及典型案例,对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的预测,贷款损失及风险拔备的变动情况,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意见等。分析报告应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原因分析全面深入、趋势分析合理、科学、措施及时、有效。
第四十条
不良贷款考核
按照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工作进行考评。考核重点为整体不良贷款水平的控制和不良贷款的回收情况,即以不良贷款率指标考核总体资产质量,以不良贷款清收率指标考核不良贷款回收水平,以不良贷款迁徙率指标(包括正常、关注贷款迁徙率,次级贷款迁徙和可疑贷款迁徙率三项指标)考核风险结构状况,以贷款拔备覆盖率指标考核风险抵补能力等。
根据以上指标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工作进行专业考核并实施奖惩。第四十一条
不良贷款档案管理,要及时将不良贷款管理档案进行归档,做到一户一档,统一管理。不良贷款管理档案除全部原始档案外,还包括不良贷款交接、调查、评估、处置、损失核销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及责任人认定与处理材料。不良贷款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权证类和要件类档案,要根据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和补充档案资料,保证不良贷款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临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2018-05-23 9
第四篇: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暂行办法
2013-06-05 | 阅:1 转:26
| 分享
修改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 2008-10-20 15:40:13 | [<<] [>>]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保全力度,提高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信用社)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效化解经营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章制度,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对象是四级分类的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
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是指《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国税发[2000]101号)第四十五条第三、第四、第五款分别认定的贷款类别。
第三条用央行票据置换的不良贷款以及其他不良资产清收管理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四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范管理、有效运作、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绩效挂钩的原则。
第二章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标准
第五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以资抵债。第六条不良贷款清收是指不良贷款本息以货币形式净收回。清收的标准为:
(一)以现金、银行存款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二)票据兑付或贴现后、有价证券变现后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三)收回的抵债资产当即变现,全部或部分冲减不良贷款本息。第七条不良贷款盘活是指通过对企业债务重组、注入资金等方式,增强债务主体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或通过借新还旧等形式,使贷款形态由不良转为正常。不良贷款盘活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债务主体合格,社企关系正常;
(二)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盈利能力较强,或较以前亏损大幅下降;
(三)企业按时支付当期利息,落实贷款本金及原欠利息还款计划并按期偿付。如有新增贷款,企业必须按时还本付息;
(四)有足值有效的抵押、质押或保证担保;
(五)属于周转性贷款;
(六)符合有关贷款操作规定和审批程序,并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
对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小额欠款不适用盘活的形式清收。
第八条不良贷款保全是指在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一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情况下,重新落实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保全的标准为:
(一)原悬空或有法律纠纷的贷款重新落实了合格的承贷主体;
(二)原担保手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贷款或原不符合条件的信用贷款重新办理了合格有效的担保手续;
(三)原已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重新恢复了诉讼时效。
第九条以资抵债是指在清收不良贷款过程中,依法或协议取得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有效资产,用于抵偿借款人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行为。以资抵债的具体程序、办法和标准等按《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三章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组织形式
第十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组织形式包括岗位清收和责任清收。
(一)岗位清收是指农村信用社设置专门清收不良贷款的工作岗位,配备专门的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人员,负责辖内不良贷款的现金清收、盘活、保全、接收抵贷资产等项工作。岗位清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委托集中清收(以下简称“集中清收”)。即由县联社成立或指定专职机构接受辖内信用社委托,通过协商、或依法提起诉讼等手段,集中负责辖内信用社委托的,除信用社自行清收以外的所有不良贷款的现金清收、盘活、保全、接收抵债资产等项工作的行为。
2、自行组织清收(以下简称“自行清收”)。即由信用社自行负责信贷质量相对较好,清收难度不大,或不良资产数额不大,清收费用较低,以及逾期贷款的现金清收、盘活、保全、接收抵债资产等项工作的行为。实行一级法人的县联社组织的不良贷款清收属于自行清收性质,但应参照集中清收的办法管理。岗位清收的具体组织形式,由县联社根据当地实际自行确定。
第十一条实行委托清收的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人员主要是指县联社组织安排或通过内部竞聘、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全辖范围内聘用的专职清收人员。
聘用后人员工资关系不变,人员考核由不良贷款清收机构(以下简称“清收机构”)负责。造成不良贷款的原责任人,应负责任不变,并积极协助清收机构清收其责任贷款。
第十二条 责任清收是指由形成不良贷款的责任人负责该笔不良贷款的现金清收、盘活、保全、接收抵债资产等项工作的行为。
第十三条 责任清收不因实行岗位清收而免除。责任清收人员在积极承担清收责任的同时,应当配合岗位清收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不良贷款清收。
第十四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实行理事长或主任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责任制。县级以上联社的风险资产管理部门是负责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对清收机构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工作调度,对清收人员的工作监督、考核和管理。业务发展、人事、财务会计、稽核和科技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分别负责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以及资金、财务、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第十五条清收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受县联社的指定或接受辖内信用社的委托,清收不良贷款本息和其它不良资产,主要包括:
(一)负责接收双呆贷款本息的清收和管理;
(二)负责接收已核销呆账贷款本息的清收与管理;
(三)负责接收专项票据置换贷款本息的清收与管理;
(四)负责长期投资形成的其他不良资产的清收。
第十六条下列不良贷款经信用社与清收机构协商,可不纳入集中清收范围,仍由信用社日常监督管理:
(一)借款人、担保人均已死亡的个人及个体工商户贷款;
(二)借款人失踪,对保证人进行追索后剩余的贷款;
(三)企业破产,信用社参与清算后剩余的贷款;
(四)信用社已依法追索,借款人无可执行财产的贷款;
(五)其他信用社、清收机构双方认可无法清收的贷款;
(六)信用社负责自行清收的其他贷款。第十七条不良贷款清收机构的权限:
(一)以资抵债的,由清收机构提出申请,取得委托信用社同意,然后按《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二)通过诉讼程序清收的,由清收机构提出申请,取得委托信用社和资产管理部门同意,并报理事长或主任审定;
(三)盘活不良贷款,由清收机构提出申请,取得委托信用社同意,再按信贷授权和省联社的信贷管理规定执行;
(四)保全不良贷款,由清收机构提出申请,取得委托信用社同意后,报理事长或主任审定;
(五)无法清收的呆帐,符合核销条件的,由清收机构提出申请,取得委托信用社同意,再按《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呆账核销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建立健全清收管理监测体系。县联社、信用社应分别建立不良贷款分户台账,逐户记载不良客户的经营情况以及在本社的贷款情况。市联社(办事处)、县联社负责监测辖内不良贷款清收盘活计划执行情况。省联社负责监测全省各级社不良贷款清收盘活计划执行情况。第四章不良贷款集中清收管理的程序
第十九条不良贷款实行集中清收时,按照清收机构人员配置情况,在确保清收效率的前提下,各信用社要根据县联社的清收安排,将本社部分或全部不良贷款本息委托移交到县联社清收机构。
第二十条委托移交不良贷款必须坚持“分清责任、摸清底数、双向考核、动态移交、委托清收”的原则。
(一)分清责任,就是原贷款第一责任人不变,违规违纪贷款责任不予免除;
(二)摸清底数,就是摸清借款人、保证人、抵(质)押物的状况,不良贷款清收机构确立管户责任人,负管户责任;
(三)双向考核,就是对原贷款责任人和清收机构责任人进行考核;对实行委托的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严格落实考核;
(四)动态移交,就是确定一定时段的不良贷款本息为首次移交数,以后新增加不良贷款,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实行责任清收,属政策性原因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形成的,须经责任认定机构认可后,按要求及时移交清收机构;
(五)委托清收,就是实行贷款委托清收,贷款会计核算不变,贷款清收责任和贷后管理责任移交,但原贷款责任人应负的责任不能免除。第二十一条不良贷款移交程序包括申请、审查、移交和建账四个环节。
(一)移交申请
1、整理不良贷款档案。信用社应整理需委托清收不良贷款的所有档案资料,将贷款催收通知单、贷后审查报告等贷后管理资料整理入档,登记好贷款档案封面,档案规范后实行专人保管;
2、落实贷款责任。信用社负责逐笔落实贷款第一责任和其他管理责任。其他管理责任包括违规违纪责任,贷款手续不全责任、超诉讼时效责任、贷款档案资料中签字和印章不真实责任等等。对贷款责任认定有争议,信用社自身不能落实的,交联社贷款责任认定机构认定,责任认定清楚后填制《委托清收贷款责任认定书》;
3、登记移交表。分清贷款责任后,信用社应按要求逐笔填列《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委托集中清收管理移交表》(以下简称《移交表》)报清收机构。
(二)资料审查
清收机构按照集中清收管理的范围和条件,进行认真审查认定:
1、审查贷款档案。清收机构应入社检查贷款档案是否全部归档,是否落实专人保管;
2、审查贷款责任。重点审查贷款责任落实情况,有无未落实责任的贷款,有无责任不清楚的贷款;
3、审查拟委托清收债权情况。重点对移交的贷款进行逐户核实、摸底、审查,摸清借款人、保证人及抵(质)押物的资产状况和真实性,摸清原贷款手续及资料的齐全性、合规合法性及贷款时效的真实性,明确贷款责任;
4、提出审查意见。清收机构审查完毕后要及时在《移交表》上签署意见,经风险资产管理部门进一步审查后报理事长或主任审定。
(三)委托移交
经批准移交的不良贷款,由信用社移交至县联社清收机构管理。具体移交方式由县联社按照有利于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原则自行确定。
(四)建账
不良贷款移交后,县联社应建立《呆滞贷款台账》、《呆账贷款台账》、《已核销呆账贷款台账》、《拆出资金清收台账》、《以物抵债贷款台账》、《抵债物品台账》、《责任贷款清收台账》、《收回贷款本息及账务核算台账》以及相关财务开支账务等。相关台账由清收机构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清收机构负责落实贷款管户责任,管户责任人负责委托清收贷款的贷后管理和贷款诉讼时效的保全工作。清收机构要负责按季监控贷款时效的接续进度,对次季诉讼时效到期的贷款,要给管户责任人下发接续贷款时效催办卡,逐笔监督贷款时效的接续工作,管户人员因客观原因不能接续时效的,要在丧失时效前30日内,向清收机构和资产管理部门书面说明原因。因管户人员主观原因未尽到接续职责的,清收机构应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罚。管户人员对管户贷款进行的贷后检查报告和催收通知回执要及时移交清收机构内勤人员入档保管。
第二十三条委托移交后的不良贷款档案以及诉讼时效保全资料、诉讼文件(起诉书、判决书等),清收机构要逐笔建档,由内勤人员负责保管,并负责登记相关台账,保证档案规范、存放有序。
第二十四条建立定期对账制度。清收机构应按月与信用社进行贷款数据对账,必要时随时对账,保证双方数据衔接一致。
第二十五条清收机构收回委托清收贷款本息后,应及时填制《已收回委托清收不良贷款清单》,三个工作日内返还信用社入账处理,清收机构要同时销账。信用社在完成入账手续后,在按照约定的时间定期将收贷手续费和奖励款按规定的标准划至县联社指定的账户。对本息中未收回部分要及时办理债权保全手续。
第二十六条清收机构收到信用社上划的收贷手续费和奖励款以后要及时登记《收贷手续费、奖励款提取明细账》,然后按照相应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并登记相关账务。
第五章 责任不良贷款的认定与清收
第二十七条 责任不良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职工(含内退和离退休人员)因违法、违规或职工承贷、担保放贷,或因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到期后不能如期收回本息,形成逾期、呆滞或呆帐贷款,或虽未到期但借款人生产经营已经不正常,难以完全收回本息等,应当承担清收责任的贷款。
第二十八条 省联社、各办事处(市联社)、各县(市)联社应当建立不良贷款责任认定机构,具体负责下一级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解决有争议的责任贷款;风险资产管理部门根据不良贷款责任认定机构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提出对不良贷款责任人实行责任清收的具体方式,并根据责任清收完成情况,提出对不良贷款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 对信用社不良贷款的责任清收实行划段管理。即,1996年12月31日以前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实行岗位奖励清收;1997年1月1日以后发放形成的责任不良贷款实行落实责任清收;2004年10 月1日以后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发生一笔认定一笔,责任清收一笔,实行责任追究清收。
第三十条 形成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
(一)凭《资信证》、《农户小额贷款证》等发放贷款形成不良的,因调查失误而形成的不良贷款,调查人应当承担责任;《资信证》年检后,凭《资信证》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资信证》年检责任人应承担年检不实责任;凭证化整为零贷款形成不良的,调查人承担调查失实责任。
(二)发放贷款时,因贷款人或保证人不具有贷款或保证资格等使贷款形成不良的,贷款人、保证人的调查人以及该笔贷款的审批人(未设贷款审批委员会的)是不良贷款的责任人,管户人员有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发放贷款时,因抵(质)押价值不足、抵(质)押贷款手续和要素不全以及由于假抵押或质物不真实造成的不良贷款,抵(质)押物审查的经办人、贷款审批人(未设贷款审批委员会的)是不良贷款的责任人,管户人员有责任的承担相应责任。
(四)上述贷款中有信用社职工承贷或担保形成不良贷款的,承贷职工或担保职工也是责任人。
(五)超权限放贷形成不良的,贷款的最后审批人是不良贷款形成的责任人。
(六)经审贷委员会集体审批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审贷委员会参与决策的成员和贷款调查人为责任人,其他有关成员有责任的,应当承担责任。
(七)对上述责任人的责任大小的认定标准和划分,视当地具体情况由各办事处(市联社)、县级联社自行确定,并报省联社风险资产管理部备案,但不能存在责任贷款无责任人的情况。
第三十一条 责任清收不良贷款采取在岗清收、离岗清收。
在岗清收是指不离开现职岗位,负责清收自己的责任不良贷款,清收期间每月只发基本工资(由人力资源部门认定);
离岗清收是指离开现职岗位,专门负责清收自己的责任不良贷款,清收期间每月只发300元生活费。
第三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采取在岗清收:
(一)1997年1月1日以后,单笔责任不良贷款本金在200万元以下的;
(二)1997年1月1日以后,累计责任不良贷款本金在2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含)以内的;
(三)1997年1月1日以后,一年内发生三笔以上或累计发生五笔以上责任不良贷款的(不含小额农户贷款)。
第三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采取离岗清收:
(一)1997年1月1日以后,单笔责任不良贷款本金在200万元以上的;
(二)1997年1月1日以后,累计责任不良贷款本金在500万元以上的;
(三)1997年1月1日以后,一年内发生五笔以上或累计发生十笔以上责任不良贷款的(不含小额农户贷款)。
第三十四条各办事处(市级联社)可以在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幅度内,具体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信贷规模实际的责任清收数额标准,并报省联社风险资产管理部备案。
第三十五条调离原工作岗位,但仍在省内信用社系统工作的,不因岗位调整而改变原不良贷款清收责任。符合第三十二条规定标准的在现岗位在岗清收;符合第三十三条规定标准的,应当离岗回原贷款发放地责任清收。
第三十六条在农村信用社内退和离退休的不良贷款责任人员,原则上要由原工作单位召回,比照上述规定和标准实行责任清收。具体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并报省联社风险资产管理部备案。
第三十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在岗清收可以转为正常在岗,恢复原工资标准:
(一)在规定的清收期限内,清回现金达到贷款本金80%以上的;
(二)在规定的清收期限内,接收抵债资产抵顶本金达到80%以上的;
(三)在规定的清收期限内,盘活责任不良贷款本金100%的。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达到上款规定条件的,转为离岗继续清收。清收期限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三十八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离岗清收可转为在岗清收,发放基本工资(由人力资源部门确定):
(一)在规定的清收期限内,清回现金达到贷款本金50%以上的;
(二)在规定的清收期限内,接收抵债资产抵顶本金比例达到60%以上的;
(三)在规定的清收期限内,盘活责任不良贷款本金80%以上的。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达到上款规定条件,给农村信用社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按照《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劳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九条第五款规定,解除与责任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清收期限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三十九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免除当事人不良贷款形成责任:
(一)审贷委员会集体审批贷款时,明确提出不同意放贷意见,且有集体审批书面记录的;
(二)有充足理由证明因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产生的不良贷款;
(三)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时,从农业银行转来的不良贷款;
(四)接收基金会、典当行时转来的不良贷款;
(五)接收城市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且责任人未被农村信用社接收的;
(六)责任人已经调离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系统或已经死亡的;
(七)存在其他免责情况,且经上一级责任认定机构认可的。
第四十条加强对责任不良贷款的核查。省联社各办事处(市联社)、县级联社业务发展部门每月都要对不良风险贷款形成责任进行认定;风险资产管理部门要落实责任清收具体措施,确保责任清收效果,并将有关情况向省联社报告。凡存在弄虚作假或隐瞒不报等影响责任清收工作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不良长期投资的责任清收,比照上述规定执行。第六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四十二条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以信用社资产损失最小化为目标,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力求实效。
清收机构盘活、保全、以资抵债不良贷款时,首先取得委托信用社的同意,然后履行盘活、保全、以资抵债不良贷款的有关审查程序。
第四十三条依法收贷。依法收贷适用于债权债务明晰,诉讼时效有效,借款人(担保人)确有可执行财产且通过其他办法又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不良贷款进行催收:
(一)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二)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已公证的债权文书;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行使代位权、撤销权和抵销权;
(五)申请破产;
(六)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或申请执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
第四十四条保全信贷资产。对无效担保贷款,补办有关手续,重新确定担保方式和签订担保合同。对已失去诉讼时效或超过保证期间的贷款,向债务人、保证人主张债权,重新恢复诉讼时效或延续保证期间。第四十五条借助社会力量清收:
(一)在逃废悬空信用社债权严重,社会信用环境差的地区,借助新闻媒体,采取公告催款、公开曝光等方式间接清收;
(二)对从事社会公共事业、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的企业的不良贷款,以及因逃废悬空信用社债权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可借助地方政府行政力量清收;
(三)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户、城镇居民的不良贷款,除委托联社专门清收机构集中清收外,也可委托社外机构、人员等社会力量代理清收;
(四)对清收难度大、费用高或清收无望的不良贷款,可以单件或多件捆绑打包,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债权的方式清收。
第四十六条资产重组。可推进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使困难企业恢复偿还信用社贷款的能力。
(一)参与企业兼并与收购。帮助企业寻找兼并与收购对象,向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提供交换价格和非价格条件咨询;帮助收购公司获得必要的资金,为收购融资;
(二)发挥信用社的信贷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向兼并企业发放“过桥”贷款和并购后的流动资金补充贷款;
(三)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财务顾问、投资咨询、方案策划等业务; 资产重组时,信用社要与债务人协商一致,就原债务合同签订变更合同;同时,就变更后的债务合同与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签订新的保证、抵押、质押合同,需要变更抵押、质押登记的应当变更登记,以落实担保责任。同时,要符合第七条规定的盘活条件。
第四十七条以资抵债。对现有抵债资产,采用租赁、拍卖和变卖等方式,加快处置步伐。债务人无货币清偿能力,现有财产又暂时难以变现时,可与债务人达成协议或经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裁决,形成生效法律文书,以企业的有效资产办理以资抵债手续。具体接受管理和财务处理按照省联社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呆账核销。无法收回的呆滞贷款,按照规定及时调整形态,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呆账贷款,按照《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呆账核销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履行规定申报审批手续后核销。实行责任清收的具体措施由责任人自行确定。
第七章 不良贷款岗位清收管理的考核奖励
第四十九条省联社、各办事处(市级联社)、县级联社应当分别制定辖内不良贷款岗位清收管理计划。不良贷款岗位清收管理计划是指不良贷款本息清收、盘活、保全(含以资抵债)计划。计划一年一定,年初下达,每季考核,年末总评。省联社每年将对各地不良贷款岗位清收计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条各地对岗位清收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实行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奖励工资。基本工资按月计发,效益工资与县联社核定的岗位清收任务挂钩,按任务完成比例计发效益工资,对超额完成任务者,按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奖励标准提取,在剔除必要的费用开支外,全部用于奖励清收人员,上不封顶,兑现到人。基本工资按上级人力资源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五十一条社内奖励
对收回不良贷款和接收以资抵债,清收机构可以按以下标准提取费用和奖励,用于清收开支与奖励清收人员。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以下限度内制定具体的奖励分配办法,并逐级报省联社备案。
(一)清收不良贷款的费用和奖励提取
1、清收已核销呆账贷款本息以及清收用央行票据置换的不良贷款本息的,除按冀国税发[2000]145号文件规定标准提取手续费外,还可在收回金额的10%以内提取奖励;
2、清收呆账贷款本息(剔除贷新还旧),除按冀国税发[2000]145号文件规定标准提取手续费外,还可在收回金额的8%以内提取奖励;
3、清收2004年9月30日以前的呆滞贷款,最高按收回金额的5%提取费用和奖励;
4、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债权清收呆账、呆滞贷款本息的,最高按收回金额的10%和8%分别提取费用和奖励。
(二)盘活不良贷款,原则上不提取费用和奖励,如确有必要,应当按照盘活标准严格认定,按下述标准掌握:
1、盘活1996年12月31日以前形成的呆账贷款本息,最高按盘活金额的1.5%提取费用和奖励;
2、盘活1996年12月31日以前形成的呆滞贷款本息,最高按盘活金额的0.8%提取费用和奖励;
3、盘活2004年9月30日以前形成的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最高按盘活金额的0.3%提取费用和奖励;
4、盘活2004年10月1日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不得提取费用和奖励。
(三)收回抵债资产的,一般不直接提取费用和奖励,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按本条第一款视同不良贷款清收进行奖励。如变现金额大于抵债金额,超出部分按20%给予奖励;如不能及时处置抵债资产,有租赁收入的,按租赁收入的5%给予奖励,待处置后再按有关标准扣除5%以后,提取费用和奖励。
(四)已办理委托清收手续,后又由信用社自行收回不良贷款本息的,以及信用社自行负责清收、盘活的不良贷款,信用社可比照上述
(一)、(二)、(三)项标准提取费用和奖励。
(五)岗位清收不良长期投资的奖励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
(六)责任清收人员清收责任不良贷款(投资),不适用本办法规定的奖励政策。
第五十二条社外清收奖励
社外人员和机构清收不良贷款(投资),按不良贷款(投资)清收额扣减清收费用后比照社内人员的标准,按一定比例逐笔奖励。具体标准由各地自行规定。
第八章 违规处罚
第五十三条各级联社(办事处)、信用社应加强对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依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对责任人给予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清收台账管理不善,造成缺失,给信用社清收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
(二)故意改变不良贷款形态,套取奖励的;
(三)在清收中与债务人或贷款责任人串通一气,损害信用社利益的;
(四)收回不良贷款(投资)现金和抵债物资等不入账,擅自挪用的;
(五)在盘活过程中以贷收息、倒约换据,搞虚假盘活,套取奖励的;
(六)在清收过程中越权操作,造成信用社资产流失的;
(七)擅自免除责任人清收不良贷款(投资)责任的;
(八)在清收不良贷款(投资)中存在其他违规违纪情节严重者。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本办法由省联社解释和修订,各办事处(市联社)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联社资产管理部备案。第五十五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经验材料 591万元,完成省社全年3,600万元的238.6;清收隐性不良贷款48,816万元,完成省社全年任务9,200万元的530.6;清收票据置换不良贷款1,850万元,完成省社全年任务1,000万元的185;抵债资产处置变现1,103万元,完成省社全年任务1,000万元的110.3。**市农村信用社清非工作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得益于办事处领导的重视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打好“清非”这一仗,政府部门领导重视是关键。市办领导多次向市政府主管领导汇报“清非”工作,从省社下达的任务到具体实施方案,都向市政府领导讲得一清二楚,取得了市政府领导对该项工作的全面了解和高度重视。市政府领导在“清非”工作中,既亲自挂帅,又亲自出征。按照省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及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政府由主管副市长亲自挂帅主持召开了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牵头成立了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打响了全市清收不良贷款的第一场战役。之后,市政府又主持召开了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第二阶段工作会议,会上印发了《王恩卿副市长在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第二阶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第二阶段工作意见》,采取了得力的清收措施,多策并举出奇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策并举是打好“清非”这一仗的好方法,1、组成强有力的清收小组,异地交叉清收。为保证清收目标的顺利完成,成立了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督导组,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市政府金融办、市公安局、市检查院、市司法局、市法院、市监察局、农村信用社等单位领导组成。各县(市)区成立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小组,由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监察局和农信社等单位,清收小组交叉到异地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异地交叉清收就很好地解决了“人情网”和“裙带关系”的不良贷款,使清收工作打开了局面,收到了很好效果。
2、明确“清非”目标,落实清收责任。清收不良贷款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靠的是真刀真枪,要有真功夫,任务必须落到实处。市政府把各级清收任务纳入各乡镇街行政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制,将清收目标层层化解落实到乡村直至每个责任人,对因工作失职,导致本乡镇没有按期完成清收任务出现重大问题的,坚决执行问责制。确保在清收过程中,领导必须亲征,作风必须扎实,效果必须明显,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工作。
3、严肃纪律,奖惩分明。虽然政府对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基层信用社给予清收小组在精神上的鼓励,他们除给清收小组提供食宿、报销移动电话费等生活上的方便,派专车协助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外,办事处对现金形式收回的不良贷款,给予清收小组工作人员按清收比例支付一定的清贷手续费。去年,**办事处积极落实省社清收不良贷款文件精神,实行支付收贷手续费政策,2006年通过奖励清收不良贷款1208万元,支付收贷手续183万元。充分调动了清非小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各清收小组在工作期间,做到了严肃纪律,按照“清收方案”有关规定,按程序操作,依法清收,合规办理。认真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阶段的清收任务。
4、采取“三停五不”措施,大力清收公职人员贷款。当前**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清收公职人员拖欠及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工作事关改革的成败。截止去年末,由于全市涉及公职人员拖欠及担保逾期贷款金额达3千余万元,由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牵头,与中共**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中对涉及的国家公职人员采取“三停五不”措施有关问题的通知》(铁市纪发[2007]2号),并印发了《**市清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执行“三停五不”处理通知单》,对拖欠全市农村信用社有逾期贷款或为他人担保贷款逾期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坚决实行“三停五不”措施,直至还清贷款、担保贷款本息或重新办理有效抵押手续为止。“三停五不”期间,由贷款人(或担保人)所在单位发放生活费。
市政府主要领导切实把农村信用社“清非”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摆上了重要位置,这样就形成了以市、县、区及乡、镇政府为核心的一条龙的垂直领导,在“清非”工作上有部署、有检查,有监督的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
二、加大奖惩力度,落实清收目标。为确保完成省社年初下达的清非计划,**办事处加大了清非工作的奖惩力度,他们从完善
考核机制,挖掘清收潜力入手,逐级落实清收目标,将清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按照省社清收不良贷款管理办法,将清收情况与干部业绩、工资报酬挂钩,奖励提成与专职清收人员同工同酬,全辖职工每人拿出工资的60与清非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对责任贷款,实行了限期清收,在限期时间内未收回的,只发放400元生活费,其他收入用于赔偿责任贷款,调动了干部职工清收的积极性。对1996年前形成的不良贷款实行目标清收,1996年后形成的不良贷款,明确第一责任人并分层次落实责任,实行责任清收,严格执行
责任追究,尤其是对2003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逐笔追查限期收回,仅昌图联社2006年收回责任人贷款16笔,金额9万元。
三、采取多策并举,坚持依法清收。**市农村信用社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得益于依法清收。这不仅加大了清收力度,也保障了清收任务顺利完成。他们主要是在清收中紧紧依靠当地公检法的密切配合和有力支持,加强与司法部门沟通联系,加大依法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力度。一年来,共起诉案件222件,全部胜诉。依法执行案件180起,对赖账不还或有诈骗行为恶意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的一些“赖债户”、“钉子户”,法院执行局对拒不偿还贷款的贷款户,实行了依法拘留。西丰县振兴镇兴学村贷户杨某1996年在振兴信用社贷款7000元,该贷户去年收入在20,000元左右,信用社信贷员多次上门催收,该贷户拒不偿还贷款,给信用社清非工作带来了难度,西丰县振兴信用社在摸清贷户详细情况后,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该贷户仍然拒绝偿还贷款。面对这种情况,信用社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局将该贷户进行了依法拘留,在强大的法律震慑下,该贷户偿还了信用社贷款本息12,640元。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那些赖债户、钉子户、观望户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清河区联社与政府清收小组密切配合,以宣传为先导,以政策攻心为武器,以法律清收为保障,多法并举,多策并用,采取“重拳出击”的策略,以现金方式清收政府关联类及内部员工不良贷款196万元,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贷户邵某在清河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于2000年在红旗信用社贷款4.2万元,清河联社清贷办多次对其清收,该贷户以无力偿还贷款为由,拒不还款,多次说服教育,仍然没有效果,清贷办依法对其进行起诉,拍卖了该贷户的门市房,偿还了贷款本息46,342元,通过与司法部门强强联合清收,全市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在法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过法律手段打开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的良好开局,贷户还款意识大大增强。
四、采取强有力措施,清收内部员工不良贷款。打铁先要自身硬,现在正处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关键阶段,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事关改革的成败。在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中,针对全市农村信用社员工贷款及担保不良贷款涉及的人数多、额度大、性质严惩等实际情况,办事处领导强调要“压里圈”,加大清收全市农村信用社内部员工贷款和有牵连贷款。采取“重拳出击”的策略,加大清收内部员工贷款工作力度。办事处领导对信用社内部员工及员工担保有牵连不良贷款在每个县(市)区联社进行了抓典型,对隐瞒漏报,严重违规的信用社主任和相关人员实行了责任追究;各县(市)区联社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员工及员工担保有牵连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张贴通报,公布于众。办事处主管纪检监察工作的李晓涛同志亲自带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在年前深入西丰亲自找欠款员工所在单位及本人进行谈话,限期归还。对暂时无法偿还员工拖欠的贷款和担保及有牵连贷款,采取了诉讼保全,查封其财产,通过法律形式进行
清收,直至还清贷款本息为止,对恶意拖欠贷款不还的或涉嫌违规行为的坚决追究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法提请公安机关强制清收。办事处清收督导工作组在半年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摸清了西丰县联社员工牵连贷款情况的同时,还清收回贷款本息152万元。收到了较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五、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几点体会:
(一)清非工作是农信社长远生存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桎梏,清非工作已迫在眉捷。如果对清非工作视而不见,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就会前功尽弃,信合人洒下的辛勤汗水就会付之东流。
(二)清非工作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前提。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项票据兑付要求贷款占用形态必须真实、合规,新增不良贷款占比不得超过贷款增长比例,不良贷款、抵债资产及已置换到账外的不良资产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其中已置换不良资产处置率不得低于80,清收化解不良资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全市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累计处置与考核兑付尚有一定差距。
(三)政府支持是清非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市农村信用社清非工作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主管市长亲自抓,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2007年**市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大力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农村信用社清非工作被纳入2007年**市经济工作重要日程。
(四)办事处领导既挂帅又出征,采取多策并举、重拳出击等得力措施,是完成清非工作任务的根本保障。清非工作被纳入农村信用社重要指标考核及经营的重要日程。办事处领导亲自挂帅抓清非,加大清收内部员工及担保不良贷款工作力度,做到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门前清”,为做好清非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