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信贷风险防化之我见(推荐)

时间:2019-05-13 03:0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信社信贷风险防化之我见(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信社信贷风险防化之我见(推荐)》。

第一篇:.农信社信贷风险防化之我见(推荐)

.农信社信贷风险防化之我见

信贷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信社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近几年来,农信社改革向纵深稳步推进,资金实力不断增强,信贷支农进一步拓深,农信社逐渐成为支农主力军。但是,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信贷资产质量差,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信贷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还存在较高的信贷风险。应从各个环节完善内控机制,明确风险责任,以信用工程为载体,优化信用环境,打造信用品牌,构筑农信社信贷风险防范和化解平台。

一、剥离不良贷款,优化资产结构。

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应实行新老划断。首先要建立一个信贷业务娴熟、精通法律、工作能力强的专业管理、清收机构,县级联社设立不良资产管理部。目前,不少县级联社虽然设有不良资产管理部,但事实上是形同虚设,不良资产仍在各基层社帐内,仅仅是对基层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进行台帐统计,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职能作用。不良资产管理部应将辖内信用社不良资产从贷款总量中剥离开来,统一划归不资产管理部管理。剥离可采取总剥和拆剥相结合的方式。总剥,即以科目归属和逾期时长为标准剥离,拆剥,即以单笔贷款风险度与逾期时长等综合评价为标准进行剥离。县联社要积极协调法院、公安、土地、房管等部门,同时要注重与拍卖公司、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的协作。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店铺租赁、资产变卖等难题。对清收有功之臣,实行重奖。清收方式可买断清收,亦可投标清收,促其发挥清收潜能。不胜任的资产部人员,要及时撤换,充实信贷工作丰富、熟悉法律、吃苦耐劳、精明强干的员工和社外法律工作者,以保证管理、清收队伍整体的高素质和铁杆战斗力。其次,要明确不良贷款责任,创新清收措施。剥离不良资产的同时,要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界定风险责任,因客观原因或不可抗拒等因素导致的不良贷款,可免除责任人的风险责任,但责任人必须协助不良资产管理部清收。第一责任人确立后,若因第一责任人的人为主观原因导致贷款损失,由第一责任人承担偿还责任,从责任人工资中逐月扣还。同时,要健全清收考核制度,创新清收措施。一是责任清收,以其切身利益促进清收;二是重奖清收。发动全体员工进行清收,对清收人员予以重奖,挖掘全员清收不良贷款的潜能;三是跟踪清收。即帮助不良贷款客户分析经营情况,理清债权债务,运用多种渠道帮助他们收回外欠款,从第三方身上挖掘还款来源;四是“放水”清收。对一些信誉好,但因客观原因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亏损的客户,在考查周全的基础上,对其发放启动资金,放水养鱼,培植还款源;五是保全清收。对已无偿还能力,又无发展前景的客户,要对其所有财产进行保全,限期还款;六是依法清收。对信誉差、负面影响坏的赖帐户、钉子户,通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清收;七是舆论清收。对有偿还能力赖帐不还的客户,采取公开曝光方式,以公众舆论促使其还款。

二、打造信用工程,优化信用环境。

农村信用社要发展壮大,必须明确定位,立足“三农”,以充足的资金作支撑,以良性信贷资金营运为主线。但由于农村信用环境差,社会信用缺失,加之贷款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农信社“惧贷”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形成农民贷款难与信用社收贷难的“两难”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和农信社的发展。从几年实践证明,以信用工程为载体,优化信用环境,是农信社信贷资金良性运作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规范操作,营造全民恪守信用氛围。要加大创建“信用工程”的社会宣传力度,积极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微小客户贷款等适合农信社实情的信贷业务品种。以创建信用村、镇和农户为基础,倡导诚信,增强农村信用意识,为打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提供前提。根据农户家庭成员身份信息、家庭财产信息、经济状况信息、个人信用信息和道德品行信息等内容,统一评定标准。真实、客观地对村、镇、农户评授信用匾牌、证,作为其“经济身份证”。并对信用匾牌、证每年一审,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当年的信用状况,调升或吊销信用等级。推行信用村、镇、农户信用状况公告制度。优级信用户可享受优惠的利率政策,以此引导和激励农户不断增强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构架农村信用保障体系,防范农信社信贷风险。同时,切实做到承诺兑现,为贷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二是健全信贷责任考核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权责利相统一、约束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适应“信用工程”建设与发展的信贷责任管理制度。其次,要明确责任,重奖重惩。对贷款第一责任人实行“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包赔偿,与效益工资挂钩”的“四包一挂”责任制,锁定不良贷款余额,杜绝不良贷款的新增,防止因道德风险而产生的信贷风险。从信贷人员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信贷业务专项考核。视其贷款收回率、收息率、贷款累放率等指标完成情况,予以奖惩;再次,建立台帐,对客户进行动、静态监控。动态监控以信贷人员走动式的跟踪监控,综合评价分析为基础,静态监控以农户资信评定档案为基础。实行风险比例管理责任制,对包片信贷人员按量计绩,按质计酬。鼓励其多放款,放好款。

三、完善内控机制,落实风险责任。

信贷风险的形成,固然受企业、农户经营效益亏损,社会信用环境差等外因影响,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信社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等内在因素。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风险,关键要创新信贷管理制度查找贷款流程中的每一个风险点,合理制定制约措施,规范、约束、控制易产生风险的操作行为,明确责任。一旦产生风险,由谁承担,承担多少。否则,追责的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效仿心理或行为将对信贷业务发展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一是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构建信贷风险防范的“防火墙”。确定相关岗位的职责,把各个环节的责任予明确界定,建立全员参与、相互监督的内控制度。并积极推行风险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准确地进行风险防范和化解,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建信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信贷投放的科学性。四是建立内部质保体系,实行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及时发现、评价、纠正、改进信贷管理流程,使信贷管理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四、强化员教育,提高防化风险能力。

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是一个企业的主体。近年来,农信社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调整信贷结构,新增贷款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信贷资产质量差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原因在于,农信社信贷人员综合素质较差,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是导致信贷风险的关键。

一是要加业务培训,防范操作风险。以不断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素质为主题,建立常年的培训制度。培育信贷人员的市场意识、营销意识、法律意识、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根据成绩与工作实绩,确定信贷从业人员的级别,实行等级信贷员薪酬制度,以此提高信贷人员业务操作技能,防范操作风险。

二是要加强思想教育,防范道风险。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优越性,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由虚变实,引导信贷人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与信合事业发展联系起来。使其充分认识到,在为信合事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使个人利益得到不断增长。将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农信社日常工作中去,使信贷人员树立“敬业、忠信、严谨、创新”观念,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高职业道德水准,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

第二篇:农信社发展之我见

农村信用社发展之我见

——浅谈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发展

张 翼

荏苒五年,弹指一挥间。一路走来,已在农信社岗位上奋斗五年有余,从刚当初的毛头小子到如今的唏嘘青年,见证了四川农信社60年风雨历程的十二分之一。时间虽短,但我已深深爱上农信社这片广袤的土地,并在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希望为农信社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我想将我所听到、看到、认识到的农信社进行粗略的阐述和讨论。

从老一辈农信人口中听到:

农信社是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间,由政府提倡的以各乡为单位,以当地居民出资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当时政府指定由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管理,农村信用社作为农业银行下属机构存在。农村信用社的建立,是当时政府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金融的一种新尝试,它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让资金在农村运转,进而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信用社的组织资金的方式在当时看属于合作制。20世纪80年代后,在政府的主导下,农信社走过了一个以市场为取向的制度变迁过程:一是与农业银行脱钩,提高业务自主性;二是扩大管理权限;三是增强经济生存能力。90年代左右,农信社成立县级联社为单位的一级法人治理,以市为单位成立了办事处,并由银监对口管理。这次改革后,农信社的自主权有了很大程度的回归,开始以独立的身份走向金融舞台。

从报刊、网络等媒体看到:

农信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在支持“三农”发展中不发挥着重要的能量。但目前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少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励产生效益,农信社的激励政策更侧重于短期福利和职务的提升。而缺少长期的、精神上的、激发团队精神的激励。这种短期目标的激励是不利于信用社长久发展的。它们将会在职工中形成你争我夺相互芥蒂的源头。

二、历史包袱重。在农信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政策因素和客观原因造成的农村信用社资金损失、贷款不能收回、执行国家平衡物价等宏观政策创办保值储蓄而垫付的保值贴补利息等历史包袱使得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亏损严重,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的局面。

三、管理体制不顺。农信社管理体制虽然改革多年,但到现在县市以上管理机构设置仍然是参差不齐,从省到各县市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机构设置多样,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统一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的整体优势。

四、支农的政策性与经营商业化存在矛盾。按政府政策规定,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三农”,服务对象是贷款额小且居住分散的农民,不以盈利为目的,这等于把本应由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的社会职能交给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村信用社,但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具体执行中,又将农村信用社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来处理,承受了与商业银行完全相同的税收等负担,未有足够的优惠政策。

五、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大了三农贷款的风险。农信社在加大对农村贷款投入的同时,由于农业自然灾害和农村市场风险的影响,造成部分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形成逾期风险。二是恶意逃避债务,影响了农信社贷款投放信心。近十几年来,信用环境有所好转,贷户拖欠贷款的现象正在减少。但在少数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贷户恶意拖欠信用贷款、逃避信用社债务的问题,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增加贷款投放的信心。三是商业歧视存在,抑制了农信社贷款投入扩张。一些行业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用社采取歧视性政策,规定所属系统的资金只能存入商业银行。四是法律法规的落后。农信社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迅速发展之中,但是金融立法却相对落后于其它金融机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一个立法对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作出相关的、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没有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供任何依据。如果农村信用社要走股份制道路该采用何种立法对其进行规范?如果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合作化道路在今后的经营中又该用那种立法进行规范更加合理?法律制度的空白已经给农村信用社过去的经营带来了很多问题,而农村信用社的未来改革亦没有法律保障,这是农村信用社面对的最为直接的外部环境约束。

我在农信社改革发展中认识到:

农信社在当今激烈金融竞争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巩固和继续扩大农村阵地、努力开拓城区市场,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首要任务。农信社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但农信人应到清楚的认识到自身优势和劣势所在,才能更好的把握农信社前进的方向,下面是我对农信社的一些粗略分析:

一、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匮乏。虽然农村信用社人员较多,但在从业人员中,全日制大学毕业占比却很少,各营业网点一线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屈指可数。

二、网点资源丰富,网络资源不足。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其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进行,一般每个乡镇都有1到2个网点,丰富的网点资源对网络客户起到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服务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的弱点,而且地区发展差异性较大(如有些地区已经开发卡业务,网上银行、私人银行服务等,而有些地方仍旧停留在局域单机操作环境中)等因素,全国农信社的不统一导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新业务发展平台尚不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差距逐渐缩小,但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各自为政的做法,往往增大了开发成本,统一的难度和地区的差异。

四、人缘优势突出,优质客户资源不足。长期以来农信社扎根农村与地方建立了深厚的人脉资源,培育起以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客户群。但面对弱质产业的农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农信社现有客户群中,优质客户比重极低。

五、业务品种单一,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农信社目前开发银行金融产品水平较低,且品种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吸收存款,通过存款资金放贷获取赢利,中间业务缺乏手段和创新,无法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

六、竞争压力较小,危机意识淡薄。由于当前农信社在农村中的“垄断”格局,使得农信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从而形成一种自得的情绪,毫无危机意识,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的发展。

结合以上六点,我个人认为农信社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思想观念,创新经营理念。

二、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

三、构建良好的服务载体,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业务体系,培养新的效益滋生点。

四、想方设法增加结算渠道,维护解决渠道不畅的问题。

五、逐步开展与有实力的中小商业银行就相关业务互利互补的合作,实现客户资源、信息技术的共享与利用。

六、加快农信社信息电子化建设,更好地迎接市场竞争。

第三篇:当前信贷风险防范工作之我见

当前发行粮食信贷风险防范之我见

沭阳县农发行

信贷风险防范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在政策和市场的影响下,企业粮食经营和我行信贷管理都积极适应,力图发展。面对当前的复杂形势,如何防范信贷风险呢?

一、当前形势

(一)信贷调查乏力。信贷管理注重点仅停留在“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上,对企业以往表现依赖过重,实时信息缺乏把握。信贷调查中空话套话较多,“形式主义”孳生,信贷风险评价失真,存在的隐患不小。

(二)企业内控几近空白。在改制后至现在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处于市场调整、适应期,直至最近才有所好转。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不序时记账,无原始凭证等现象屡见不鲜,改制后企业管理“小作坊”化严重。

(三)信贷管理保密方案有待制定。在信贷工作会议上时常可听到“保密”二字,而且经实践证明,保密工作在信贷管理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信贷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片面的夸大它的效果或看不到它的存在都是不正确的,适当的注意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还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案。

(四)信贷管理沉淀性有待继续关注。信贷管理中许多有益的措施被采用,提高了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信贷资产的 1

质量和人均有效资产,信贷管理正在向积极方向发生转变。

(五)企业个人股比重尚不满足实际需要。随着储销公司职工个人股金比重的增加,储销公司员工为利害关系制约参与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必然提高,但从目前来看,企业个人股比重很小,缺乏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六)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较难保证。从过去到现在,始终存在一种现象:市场好则“应收尽收”,市场坏则“本息难保”。信贷风险管理中“消极”和“激进”都有所存在,风险管理措施落实较难保证。

二、防范信贷风险几点建议

(一)分离信贷调查

“支持企业发展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对优势企业的信贷需求不能搞不讲条件的支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它们运用到信贷管理中去,就是要将“区别对待,择优扶持”进一步深化到每一笔贷款业务中去,加强信贷调查。伴随着信贷队伍的充实,信贷管理有精力也有必要这么去做。在“提高服务质量,讲求服务水平”的条件制约下,加强信贷调查,把“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做到每一笔贷款业务中去还存在很大的难度。这样做必须加大贷前调查的工作量,要有充足的时间,延长时间必然降低粮食企业的满意程度,弄不好就要成为“反面材料”,被人与“吃拿卡要报”挂起钩来,所以必须采取其它补充措施以保

证贷款风险管理措施的实现。经过权衡利弊我认为将信贷调查的需花费较多精力的而且可分离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渗入到其它信贷工作中进行的部分分离进行是可行的策略,也就是要“分离信贷调查”。

(二)替代式内控建设

采取适当的措施起到内控的作用是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的最佳选择。就大多数的企业而言,搞正规内控无人力财力,不搞又是潜在的隐患。只有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入手才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督促粮企自我改造,组织参观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是可以的。虽然优势企业有许多好的做法,但作为银行一方,不可以随便对外宣传。另外我们可以实施一个强行入轨的策略,制定一个框架,加入非保护价粮食购销贷款的前提条件。总之企业“替代式内控建设”是可行的策略。

(三)积极探索信贷管理保密工作方案

在信贷管理中保密工作必须重视,不可放弃,但如何做,目前还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案。认清这一点,从信贷管理实际着手,仔细分析,是探索出保密工作方案的正确方法;不看实际,胡乱弹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大多数方案的研制实施都受到人力因素的制约,信贷管理保密工作方案也不例外。结合实际情况,我认为应按以下程序去做:首先,确定若干保密点;其次客观的评价对各保密点进行保密所取得的效益是否能够抵消所付出的代价;然后对保密点进行取舍;接着确定最有价值的保密点用制度加以

明确;最后就是按制度执行。

(四)续继关注信贷管理的沉淀性

信贷管理的沉淀性是人力资源的积累,是人心的积累。注重沉淀性是一种长远的眼光,它注重信贷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上层对下层的负责;不注重沉淀性则是一种对下层不负责任的行为,下层的消极应付就会孳生。把这种沉淀性通过制定制度加以“法制”也好,还是自然而然祈求“人治”也好,归根结底,就是坚持不懈的去努力。我认为注重沉淀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发动全体职工,摒弃落后思想;二是伸张正义、弘扬正气;三是公平公正;四是严格考核、赏罚分明;五是恪尽职守、责权利对等。

(五)继续扩大企业个人股比例

坚持不懈的推动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继续扩大企业个人股所占比例。坚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提倡单纯从增加信贷管理强度上入手去解决信贷风险问题。刚改革后的企业的信贷管理很难搞,放出去的贷款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收回本息,其实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个人股所占比例太小。我认为扩大企业个人股比例应按以下程序去做:首先通过特殊规定调整公司利益分配关系增加企业活力;接着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增加企业收入;然后根据员工努力情况对利润进行分配,转增个人股;接着评价企业的活力是否仍需要特殊规定维持,如果不需要则取消,如果需要则续继推行特殊规定;继续转增个人股直至不再需要特需规定或

已达到上限为止。

(六)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

再好的风险防范措施都必须依靠落实才能起作用,而落实的过程本身就是有着明确目标的事件(在这里对措施本身的目标不作讨论,只讨论落实这一过程的“本身目标”)。评价衡量这个目标的实现程度就在于“落实程度”。针对非保护价粮食贷款这一当前我行的主要业务,它是由我行自身承担风险的,它存在的风险因素很多,我行相应的有很多风险防范措施,不过能否防范和化解风险,还必须依赖于措施的落实。我认为提高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措施本身的可行性;

2、提高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

3、要有充足的人力和物资保证。

第四篇:农信社信用卡业务发展之我见

农信社信用卡业务发展之我见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诞生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自此,信用卡开始在神州大地破茧成蝶,特别是从我国信用卡元年--2003年开始,国内各家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其“跑马圈地”式规模扩张及“个性化贴身”的创新服务更是日新月异。经过十多年的快速扩张后,城市信用卡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日益白热化,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将触角伸向农村这块未经“深耕细作”的土地。农信社作为“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和主流银行,亟需利用信用卡业务提升品牌形象,延伸和完善电子银行产品线。当前,农信社应如何在农村信用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呢?本文将做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应用前景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加大和逐步深入,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形式的多样化,对支付手段必然产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更高需求,特别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对信用卡的接受和需求程度日益提高,这为农村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契机。2009年3月,商务部推出的《关于推动信用

销售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积极推动信用销售,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为信用社发展信用卡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信用卡作为一种集消费、支付、信贷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产品,对持卡人具有安全方便、尊贵实惠、缓解经济压力、累积信用记录、培养理财意识等功能。对农信社而言,信用卡除增加效益外,是树立良好形象、塑造品牌的无言“形象代言人”,更是拓展和维系高端优质客户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镇化的深入,特别是商行在县域的宣传以及农村居民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的提高,将逐步扩大信用卡在农村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在打工返乡人员及年轻人的宣传下,了解并应用信用卡的人与日俱增。并且随着农信社不断加大ATM、POS机等自助设备的布设,农村用卡环境也逐步改善。因此,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信用卡业务将大有可为。

二、面临问题

农信社信用卡业务发展虽然是大势所趋、潜力巨大,但是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自建还是托管的问题。信用卡系统托管相对自建简捷,但是托管方式面临着后期维护费用的巨大包袱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及时响应等问题,且目前工农中建等均自建系统。

当然自建方式也面临着前期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投入,系统的功能和应用面临不确定性,行内业务和技术的支撑及消化能力等均面临不确定性。如何诀择,确实是个难题。

二是规模问题。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投入,要想实现赢利,需要一定的发卡规模,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而农信社受经营范围限制,只能在区域内发卡,因此,发卡量很难做大。目前业界公认标准是一家发卡机构发卡量要达到100万张以上才能实现盈利。所以,实行怎么样的营销策略和发卡策略?如何做大规模从而实现盈利?都将是农信社信用卡业务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当然,这里的“规模”不能简单理解为发卡数量。目前信用卡的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商户手续费分成、管理费及年费等,前者依赖授信规模,后两者依赖发卡数量。

三是品牌问题。农信社的规模、网点布局决定了本身品牌度不高,这是由先天条件决定的。而信用卡作为一种相对科技含量高的银行产品,客户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很容易根据对银行品牌的信赖来选择信用卡产品。因而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品牌建设成本和营销宣传费用。

四是服务问题。信用卡作为服务客户最“个性化贴身”的银行产品之一,客户对服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以及时效性的需求非常高。从信用卡服务的投诉最多可知信用卡业务的复

杂性和艰难性。而信用卡服务主要包括功能性服务和保障性服务。对农信社而言,功能性方面,由于规模问题开发很多元化、个性化的功能比较困难。保障性服务方面,主要指客服系统以及催收系统和专业化团队方面,目前农信社此项业务刚起步,面临巨大的财力、人力投入成本以及宣传培训、营销推广等费用。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农信社如何从自身业务特点和环境出发扬长避短地做好信用卡业务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如下:

一、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持卡人使用信用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信用卡消费优惠或活动奖励的吸引;二是资金周转需要;三是支付安全方便的认可;四是个人信用记录、累积积分及增值服务的需要。

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信用卡的理解是一张可以临时取现的银行卡,因此用信用卡取现的比例会比较高。因此,需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打造具有农信社特色的信用卡。

虽然国家鼓励向“三农”加大信贷投入,但仍然难以完全满足“三农”的需要,而且商行还大量从农村“抽血”。农村贷款难,一是缺乏抵质押;二是交易成本较高,由于贷款数额小,手续一个也不能少,故而成本较高;三是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这些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发卡策略,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通过信用卡的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可很好地避免传统贷款模式交易成本高的弊端。而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农信社由于网点布局点多面广、人多情况熟等优势可以很好的解决。所以对农信社而言,信用卡更应回归“信用”的本质定位,这样操作和发展会更有“钱”图。

二、客户定位

农村用卡意识和用卡环境比较落后。用卡环境可以通过自助终端的大量布放而改变,但用卡意识提高却受限于文化程度、生活观念等因素,因此,目前农村对信用卡的接受仍有差距。目前商行在农村的发卡对象主要是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个体工商户等。经过多年的运营,这些农村优质高端人群已经对原有信用卡品牌产生了依赖,因此,农信社可通过信用卡信贷功能吸引部分优质客户,再通过引导这些客户将功能需求转移到支付功能上,最终培养农信社自已的忠实的信用卡客户。

三、品牌定位

作为一个银行产品,信用卡具有很强的品牌价值。商行宣传时往往将信用卡作为其银行品牌进行宣传的推广,因此,个性鲜明的信用卡对农信社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农信社应结合自身特点塑造具有很强核心竞争力且能满足大部分功能诉求的信用卡品牌。

对处于信用卡市场最低端的农信社而言,开展信用卡业务只能迎难而上。面对商行的规模优势和激烈竞争,只有通过更个性化的功能、更独特的品牌,才能创造更有核心竞争力的信用卡品牌。

第五篇:防化员岗位职责

防化员岗位职责

第一条 遵纪守法,服从领导,遵守劳动纪律和单位各项制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认真完成分配的各项任务。

第二条 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原则,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科学储粮和仓储管理水平。

第三条 熟悉库存粮食的品种、数量、粮食年限、虫情、粮温监测的布点等情况,了解常见害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随时掌握库存粮食的安全动态。

第四条 指导并全程督促保管员根据粮情适时通风、熏蒸及日常保管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粮食安全并对其结果负责。

第五条 拟定粮食熏蒸计划,负责按照操作规程和药品领用手续实施储粮熏蒸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

第六条 定期检查防化用品,适时更新保化器材,保证保化器材的正常合理使用和降低运作成本,并确保熏蒸人员安全。

第七条 积极参与科学储粮试验并具体实施,不断探索储粮新技术、新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完善并归档,不断提高储粮技术含量。

第八条 负责定期分析粮情,定期将分析结果上报相关负责人,并及时、准确地编制仓储报表,按规定上传上报。

第九条 加强安全意识,对药品库和防治器材规范管理。做好药品库“双人双账双锁”的管理。

第十条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下载.农信社信贷风险防化之我见(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信社信贷风险防化之我见(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基层农信社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 1

    加强基层农信社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 基层农信社干部工作在农信社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是农信社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是农信社干部队伍的基石,是农信社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信贷风险自查报告

    XX银行贷款风险自查报告 按照省联行、银监局对案件防控与冶理要求,为了彻底排查整治贷款信用领域案件问题,最大限度防止外部骗贷类案件发生,进一步改善银行业信贷领域状况,依据......

    农村信贷风险(范文)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2008年11月28日 10点48分来源:中国农村金融网作者:陈保平查贵琴关键词:【本文摘要】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是多年以来各种矛盾积累结果,它既有......

    信贷风险自查报告

    信贷风险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信贷风险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正文第一篇:信贷风险自查报告 xx银行贷款风险自查报告 按照省联行、银监局对案件防控与冶理要求,为了彻底排查整治......

    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管理培训 信贷质量是金融企业的生命线,如何实现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始终是金融企业的重要课题。对信用社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

    信贷风险(精选5篇)

    目录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1 (一)政府干预„„„„„„„„„„„„„„„„„„„„„„„„„„1 (二)市场经济的随机性......

    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一、加强学习做好贷款尽职调查 作为信贷部长需要具备和掌握多种知识,不仅要精通信贷业务,熟知贷款操作规程,从大方向还需要掌握会计方面的知识,掌握企业的财务知识、成本核算知......

    浅谈信贷风险防范

    浅谈信贷风险防范来源:网络 作者:编辑部| 中瀚石林-您值得信赖的中国业务顾问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1. 产权不明确,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四大国有银行产权模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