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改增”优秀个人工作汇报
“营改增”优秀个人工作汇报
“营改增”优秀个人工作汇报
马军,男,出生于1977年8月,1996年7月参加税务工作,现任XX市XX区国税局建设路口分局副局长,本人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刻苦钻研个体税收业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在“营改增”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认真学习了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认真学习了省市区国税局关于“营改增”的相关安排部署和工作方案,在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以后以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稳重的工作作风赢得“营改增”纳税人的一致好评。
本人自“营改增”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个体分局的一员以及身上肩负的责任,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入一点,作好分局表率。在今年4月份,区局转来分局“营改增”个体纳税人1113户,因户数众多,情况复杂,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本人利用加班时间和分局长及管理员一起统筹规划,合理调配,共采集录入“营改增”纳税人943户。本人自“营改增”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为加快工作进度,白天对口税zd规科、征收管理科、纳税服务科以及收入核算科等几个业务科室的报表数据工作外,晚上加班加点采集纳税人资料以及完成录入工作,并且为了赶上进度完成定额核定工作,天天晚上加班到10点多,本人也在摸底调查采集中采集本人管理餐饮个体户纳税人415户。核定“营改增”起征点以上定税户78户,完成“金三”系统录入工作及公示、公告流程。双休日也不休息,因多日加班加点,加之本人身体原因小病了一场,我也坚持在吊完水之后继续赴往工作岗位,通知纳税人按时按刻参加“营改增”培训会议。在此基础上,本人认真深入学习政策,同时也做好了上级安排的“营改增”纳税人大走访工作任务。到个体纳税人经营户实地调查,加大政策宣传辅导、更好更优质服务纳税人。工作之余不忘和分局长一起讨论分局在推进营改增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碰到的问题,将矛盾明晰呈现,把问题前置,确保分局“营改增”工作忙而不乱。在调查核实工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查无此人、有些纳税人经营场所在偏远乡村地区,因转接过来联系电话信息不全,导致多次往返是常有的事,本人做到了毫无怨言,仍然想方设法查找,一旦联系上纳税人,宁可放弃各种休息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纳税人店面开展工作,高效率的工作让自已得到了“营改增”纳税人的支持和肯定以及认可。同时也为“营改增”试点工作掌握了较为周详的第一手数据信息。紧张的工作使自己忘记了疲劳,为了赶时间和进度,自己就像拧紧发条的机器,不叫累不叫苦。按时完成采集录入核定等多项工作,圆满完成“营改增”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篇:营改增材料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
1、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17%、13%两档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之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具体标准为从事货物生产为主、年销售额不大于50万元的企业和以销售为主、年应税销售额不大于80万元的企业)适用3%的征收率。国内增值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其中75%为中央收入,25%为地方收入。
2、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具体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金融保险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
其中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和文化体育业适用3%的税率,娱乐业适用5%~20%的税率不等,其他行业适用5%的税率。除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部分归国税局征收外,其他部分属于地税部门征收,归省及以下地方所有。
3、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地位
/ 13
——在全部税收中的地位。全国2011年实现国内增值税收入24267亿元,占全部税收(89720)的27.0%,是全部税种中组织收入最大的税种。2011年全国实现营业税收入13679亿元,占全部税收的15.2%。在营业税中,有174.56亿元属于中央税,占全部营业税的1.3%。地方营业税(13504.44亿元)占全国地方税收(35511亿元)的38%,是地方税的最大税种。东湖高新区2011年税收收入完成85.3亿元,其中:营业税180776万元,占总税收的21.2%;增值税212312万元,占总税收的24.9%。
——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地位。武汉市2011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865974万元,其中:营业税984134万元,占34.3%;增值税461527万元,占16.1%。东湖高新区2011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42107万元,其中:营业税90388万元,占26.4%;增值税26539万元,占7.8%。
——在地税组织收入中的地位。分部门看,2011年,东湖高新区国税部门实现税收39.06 亿元,地税部门实现税收47.31 亿元。地税收入中营业税为180776万元,占地税收入的38.2%。
4、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必要性
——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营业税是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征税,增值税是对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征税,两者产生了差异。缴纳营业税的企业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那里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供应,交
/ 13
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不能抵扣的,而要按着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计算交纳营业税,每道流转环节都要交税。增值税是只对增值额那部分征税,这样就比增值税纳税人无形中多交了一些税。这样产生了行业之间的区别化对待。
——营业税的税负重。增值税应纳税额是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之差,如果一个企业进项税额比较多,比如购买较多的生产资料,那么它的应纳税额就会减少,税负会减轻。虽然表面看起来营业税的税率比较低,但是,每一道环节征的税,下一环节的税款还要计入基数,再次征税,商品每经过一道流转环节就要交纳一次税,税上加税,税滚税,流转环节越多,重复征收越严重,税负越高。一种税率为 5%的商品如果流转 4 次,其税率如滚雪球一样至少加到20%,成为重税。
——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从税制完善性的角度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影响了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增值税具有“中性”的优点(即在筹集政府收入的同时并不对经济主体施加“区别对待”的影响,因而客观上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做大做强),但是要充分发挥增值税的这种中性效应,前提之一就是增值税的税基应尽可能宽广,最好包含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在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狭窄,导致经济运行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便大打折扣。
/ 13
——营业税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为避免重复征税而倾向于“小而全”、“大而全”模式,进而扭曲企业在竞争中的生产和投资决策。比如,由于企业外购服务所含营业税无法得到抵扣,企业更愿意自行提供所需服务而非外购服务,导致服务生产内部化,不利于服务业的专业化细和服务外包的发展。
同时,出口适用零税率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由于我国服务业适用营业税,在出口时无法退税,导致服务含税出口。与其他对服务业课征增值税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出口由此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营业税、增值税分治不利于税收征管。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随着多样化经营和新的经济形式不断出现,税收征管也面临着新的难题。比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捆绑销售的行为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复杂,要准确划分商品和服务各自的比例也越来越难,这给两税的划分标准提出了挑战。再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某些传统商品已经服务化了,商品和服务的区别愈益模糊,二者难以清晰界定,是适用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的难题也就随之产生。上述分析,可以说明营业税改征增值
/ 13
税这一改革的必要性。国际经验也表明,绝大多数实行增值税的国家,都是对商品和服务共同征收增值税。在新形势下,逐步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务,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符合国际惯例,是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5、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经济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分工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经济效应,不仅体现为税负减轻对市场主体的激励,也显示出税制优化对生产方式的引导。相对而言,前者的作用更直观,后者的影响更深远。其效应传导的基本路径是:以消除重复征税为前提,以市场充分竞争为基础,通过深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应提升。
——在深化产业分工方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多环节经营活动面临的重复征税问题,推进现有营业税纳税人之间加深分工协作,也将从制度上使增值税抵扣链条贯穿于各个产业领域,消除目前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在税制上的隔离,促进各类纳税人之间开展分工协作。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将现行适用于第三产业的营业税,改为实行增值税,更有利于第三产业随着分工细化而实现规模拓展和质量提升。同时,分工会加快生产和流通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消除了重复
/ 13
征税,对投资者而言,将减轻其用于经营性或资本性投入的中间产品和劳务的税收负担,相当于降低投入成本,增加投资者剩余,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消除重复征税因素后,商品和劳务价格中的税额减少,可以相应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有利于扩大有效供给和消费需求。
——在改善外贸出口方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将实现出口退税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领域延伸,形成出口退税宽化效应,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货物出口也将因外购生产性劳务所含税款可以纳入抵扣范围,形成出口退税深化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货物出口的市场空间。
——在促进社会就业方面,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群要超过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将对就业岗位的增加产生结构性影响;随着由于消除重复征税因素带动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将相应带来产出拉动型就业增长。
6、营改增的影响
——营改增的意义:而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营改增”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 13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曾撰文测算,“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将带动GDP增长0.5%左右,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将分别提高0.3%和0.2%,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比降低0.4%。
——全国减税影响:虽然长期来看,“营改增”具有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带到税收增长的作用,但短期看是有减税效应的,并且“营改增”还是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影响最为重大的改革。据测算,“营改增”如在全国全面铺开,预计每年税收净减少1000亿元以上。
二、上海试点情况
1、试点时间:2012年1月1日
2、选择上海率先试点的原因
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愿望强烈、门类齐全
上海财力雄厚:2011年上海全市实现税收收入682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29.8亿元,财政收入为4021.9亿元。 上海市主要领导支持
上海国地税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上海税务局 准备充分:2009年已启动
3、试点范围:两大类、十个细分行业
交通运输业:陆路运输服务业、水路运输服务业、航空
/ 13
运输服务业、管道运输服务业
部分现代服务业:物流辅助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有形动产租赁、签证咨询服务
4、试点效果:
——减税效应明显。上半年,上海 “营改增”试点工作取得了好于预期的阶段性成效,试点企业应纳增值税104.9亿元,整体减税约44.5亿元,减收比例为29.8%: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明显下降,大部分一般纳税人税负略有下降,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因进项税额抵扣范围扩大而普遍降低。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申报期结束,上海市共有13.5万户企业经确认后纳入试点范围,其中小规模纳税人9万户,一般纳税人4.5万户。
其中:小规模纳税人申报缴纳应税服务增值税累计为7.2亿元,与按原营业税方法计算的营业税相比,减少税收4.9亿元,降幅为40%,小规模纳税人成为此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一般纳税人申报缴纳应税服务增值税累计为77.3亿元,剔除即征即退企业后,按增值税申报的应纳增值税税额比按原营业税方法计算的营业税税额减少4.2亿元,其中约3万余户企业税负下降,其余近1.5万户企业税负有所上升,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和物流辅助业。也就是说,在上海市13.5万户试点企业中,89.1%的企业在改革后税负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
/ 13
——打通和延长增值税抵扣链条。实施营改增改革后,通过进一步打通和延长增值税抵扣链条,绝大部分试点企业以此为契机,着力整合业务资源、拓展业务空间、创新服务领域。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营改增从税制上解决了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不少企业主动将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务转为向外部发包,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逐步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
——促进企业经营业态创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共有1.2万户原实行营业税的企业在试点期间新增了试点服务项目,新办试点企业8779户,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服务、鉴证咨询服务,以及研发和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领域。
——减税促增长效应显现。伴随着“营改增”试点的深入推进,其结构性减税综合效应也得以充分体现,某公司既采购了上游企业的设备,推动上游企业业务增长,同时对下游企业提供业务服务,因对下游企业也有减税作用,也促进了本公司的业务增长。上海市对1200多户营改增试点企业的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试点企业的设备更新升级意愿逐步增强,如交通运输业的设备采购额同比增长10.8%,物流辅助服务企业的设备采购额增幅高达171.3%。
三、第二批试点推广计划
7月25日,国务院第212次常务会议决定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
/ 13
大至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广东省、厦门市、深圳市等十地。明年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试点。
7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明确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等8个省(直辖市)。
1、新旧税制转换时间
北京为9月1日,江苏、安徽为10月1日,福建、广东为11月1日,天津、浙江、湖北为12月1日。
2、主要内容
税率: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适用6%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7%税率;
税收优惠: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技术转让等营业税减免税政策,试点后调整为增值税免税或即征即退;
/ 13
现有一般纳税人抵扣增加: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增值税应税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
出口零税率:试点纳税人提供的符合条件的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提供的研发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试点纳税人在境外或向境外提供的符合条件的工程勘察勘探等服务,免征增值税;
差额征收方式延续:试点纳税人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试点期间予以延续;
税收归属: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
征收机关:营业税改征的增值税,由国税局负责征管。
3、试点意义
此次扩大试点范围,是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目标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意义十分重大。已经开始试点的上海市加上即将进行试点的8个省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总量占半壁江山,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举足轻重,此次扩大试点对下一步改革在全国推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地区的服务业相对发达,改革示范效应明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13
四、湖北省试点改革安排
1、试点开始时间:今年12月1日完成税制转换工作 2012年7月31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明确要求我省自今年12月1日起完成税制转换工作。
2012年8月21日,《湖北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公告》也明确为12月1日完成税制转换工作。
2、试点范围:两大产业、十个细分行业,具体包括: 《湖北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公告》(2012年8月21日)明确我省试点范围为:陆路运输服务业、水路运输服务业、航空运输服务业、管道运输服务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业、物流辅助服务业、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和鉴证咨询服务业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
3、节点安排:
10月31日以前完成试点行业征管系统的升级、征管干部的培训以及其他相关的准备工作
11月30日以前完成试点企业的模拟空转准备工作 12月1日正式实现新旧税制的转换 2013年实现新税制的正常申报
/ 13
4、改革影响:
——本省试点改革影响。据省国税局巡视员、武汉市政府参事覃先文预测,实施“营改增”,湖北省将减税约40亿元,其中武汉约减营业税24亿元,减少的税收将转变为企业的利润,成为助推试点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营养”和动力。
据地税局统计,东湖高新区共涉及企业1307户,这些企业2011年共纳营业税27800万元,享受税收减免2041万元。若按年增长20%计算,2012年这些企业约纳营业税3.34亿元,2013年约应纳营业税4.00亿元。若比照上海试点企业减收29.8%的幅度计算,2013年高新区试点企业约减税1.19亿元。
——外省试点改革影响。高新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试点地区取得的新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纳入抵扣而增加抵扣,也会造成减收,并且会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的扩大而影响增加。如因天然气管道运输费进项抵扣率由7%提高到11%,中石油华中天然气销售公司2012年预计运费进项税额增加约7000万元。
五、后续改革
将营业税税目全部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 整合税务机关 重构分税制财政体制
/ 13
第三篇:“营改增”后最新会计分录
“营改增”后最新会计分录大全
会计科目类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 记账方向:资产类与费用类,借+贷-;其它,借-贷+
一、流动资产
(一)货币资金
1、收到股东投入的股款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2、收到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收到应收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应收内部单位款
4、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 借:库存现金(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管理费用(按应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按实际借出的现金)
注:人员差旅费属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费用类)增加,故借记;库存现金(资产类)增加,故借记;其它应收款为了补平上面分录的借项,贷记。
5、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属于库存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管理费用—现金短缺(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资产盘盈利得(无法查明的现金溢余)
6、收到银行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冲减财务费用)
7、收回备用金和其他应收暂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应收款
8、收到供应单位因不履行合同而赔偿损失的赔款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9、将款项汇往采购地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10、将款项存入银行以取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信用卡
贷:银行存款
11、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交纳保证金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
12、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购买股票、债券等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3、将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款的未用余额转回结算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14、交纳税费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15、支付购入材料的价款和运杂费 A、采用计划价格核算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B、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支付货款、运杂费、货物已经到达并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销售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支付货款、运杂费时,货物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销售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16、支付供应单位各种款项 借: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应付内部单位款 贷:银行存款
17、支付委托外单位加工物资的加工费和运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18、支付外购动力费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19、支付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0、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开发设施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油气资产
贷:在建工程
21、购入工程用物资
借:原材料(专用材料、专用设备)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为购置大型设备而预付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设备并补付设备价款: 借:原材料(专用设备)(设备的实际成本)
贷:预付账款(预付的价款)
银行存款(补付的价款)
22、支付探矿权费用、价款,采矿权费用、价款 借:油气资产
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
23、拨付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定期补足备用金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4、支付待领工资、暂存款和其他应付款项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6、支付各项成本、费用 借: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输油输气成本 在建工程 油气勘探支出 油气开发支出 研发支出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勘探费用 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6、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付股利
贷:库存现金
27、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在实际发还股款或收购股票时 借:股本(实收资本)等 贷:银行存款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不含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 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2、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4、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5、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处置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同时,按原记入“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金额(※)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三)存货
1、购入物资
(1)购入物资在支付价款和运杂费时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可使用“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2)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购入物资在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可使用“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票据
2、物资已经收到但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可暂不作会计分录;待办理结算手续后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使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应付内部单位款
3、预付物资货款
借:预付账款/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已经预付货款的物资后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使用“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应收内部单位款
补付物资货款
借:预付账款/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银行存款 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应收内部单位款
4、由企业运输部门以自备运输工具,将外购的物资运回企业,计算购入物资应负担的运输费用 借:材料采购
贷:辅助生产
油气辅助生产等
5、向供货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物资短缺或其它应冲减材料采购成本的赔偿款项,应根据有关的索赔凭证
借:应付账款(或其它应收款)
贷:材料采购
购入物资运输途中非常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材料采购
6、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商品抵达仓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采购费用 借:待摊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
7、月终,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按照材料科目并分别情况进行汇总
(1)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包括本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上月收料凭证),按计划成本 借: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的,物资到达入库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在途物资
(2)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当分别材料科目,抄列清单,并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包装物(计划成本)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按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包装物(计划成本)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3)对于发票账单已到,但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或虽然发票账单未到,但根据合同、随货同行发票等能够计算并确定实际成本的收料凭证,按实际成本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应付内部单位款 同时,按计划成本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包装物(计划成本)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
8、商品流通企业采用进价核算收到的商品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借:库存商品
贷:材料采购
月份终了,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到商品的凭证,应当分别商品科目,抄列清单,并按付给供应单位的价款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9、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购入物资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购入物资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10、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辅助生产
油气辅助生产等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12、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小于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的差额)贷:股本(或实收资本)(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大于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的差额)
13、接受捐赠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贷: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利得(※)
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相关税费)材料成本差异
14、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存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的存货,见“应收账款”科目
15、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存货的账务处理,参照“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涉及增值税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16、盘盈的原材料,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7、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 借: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输油输气成本 研发支出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生产车间退回剩余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等
贷: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等
月末结转生产车间已领尚未使用,但下月仍需继续使用的材料(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原材料
贷: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等
交库的下脚废料,按计划成本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
贷: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等
18、购建固定资产、油气开发设施、进行油气勘探活动领用材料 借:在建工程
油气开发支出 油气勘探支出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19、出售原材料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20、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包装物等,以及对包装物的清查盘点,比照“原材料”科目的有关部门规定进行核算。包装物
21、生产领用包装物 借:生产成本等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2、随同商品出售
借:销售费用(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其他业务成本(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4、出租、出借包装物,在第一次领用时应结转成本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库存未用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
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5、收到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收到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押金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退回押金作相反会计分录
27、逾期未退包装物,首先将押金没收,相当于是将包装物卖掉: 借:其他应付款(没收的押金)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这部分没收的押金收入应交的税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等 如果没收押金后,包装物不需再退还的,应转销包装物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转销包装物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3)如果没收押金后,仍需退还包装物的,应按期摊销包装物成本,计入“营业费用”。借:营业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9、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加收的押金(罚没收入)借:其他应付款(没收的押金)
贷:营业外收入—罚没收入(差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应交消费税
30、出租、出借包装物报废 借:原材料(残料价值)
贷: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
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
31、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月份终了,结转生产领用、出售、出租、出借所领用新包装物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借: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输油输气成本 研发支出 制造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用红字登记 低值易耗品
32、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低值易耗品等,以及低值易耗品的清查盘点,比照“原材料”科目的有关部门规定进行核算。
33、一次转销的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有关科目
贷:低值易耗品
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34、分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摊销时
借:有关科目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
贷:有关科目 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额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35、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借: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输油输气成本 井下作业 研发支出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勘探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其他业务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自制半成品
36、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送交半成品库的自制半成品 借:自制半成品
贷:生产成本
从半成品库领用自制半成品继续加工时 借:生产成本
贷:自制半成品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自制半成品,发出加工时 借:自制半成品(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
贷:自制半成品(库存半成品)支付的外部加工费和运费等
借:自制半成品(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按加工后的实际成本 借:自制半成品(库存半成品)
贷:自制半成品(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产成品
37、工业企业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油气生产成本
38、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采用进价核算的企业,购入的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 借:库存商品
贷: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等 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物资 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期末,应按所购商品的销售比例计算确定的与该商品相关的进货费用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待摊进货费用
39、商品流通企业商品发生溢余 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库存商品发生损失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0、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
支付加工费用、应负担的运杂费等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交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应按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企业,收到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和剩余物资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的差额)贷:委托加工物资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差额)
41、将委托代销商品发交受托代销单位 借: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贷:库存商品
42、收到代销单位报来的代销清单 借:应收账款—××代销单位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应收账款—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计算代销手续费
借:销售费用—代销手续费
贷:应收账款—××代销单位 同时,结转代销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收到代销单位代销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代销单位
43、收到受托代销商品 采用进价核算的
借:受托代销商品(接受价)
贷:代销商品款
44、采取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的商品,售出受托代销商品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付账款—××委托代销单位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委托代销单位 同时
借:代销商品款
贷:受托代销商品
46、计算代销手续费等收入
借:应付账款—××委托代销单位
贷:其他业务收入
47、支付给委托代销单位的代销款 借:应付账款—××委托代销单位
贷:银行存款
48、不采取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的商品,售出受托代销商品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营业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贷:受托代销商品 同时
借:代销商品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委托代销单位 支付给委托单位的代销款
借:应付账款—××委托代销单位
贷:银行存款
49、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50、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发出商品 借:发出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每期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四)委托贷款
1、企业委托的贷款 借:委托贷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2、未减值委托贷款资产负负债表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借:委托贷款—应计利息(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
应收利息(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委托贷款—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委托贷款—利息调整
3、收回未减值委托贷款时 借:银行存款
委托贷款—利息调整(科目余额)贷:委托贷款—本金
委托贷款—应计利息
应收利息(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委托贷款—利息调整(科目余额)投资收益
4、已减值委托贷款资产负负债表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借: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5、收回减值委托贷款时 借:银行存款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贷:委托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委托贷款—应计利息
委托贷款—利息调整(科目余额)资产减值损失
6、计提的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如果已确认损失的委托贷款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提的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借: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二、非流动资产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不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见“应收账款”科目。
3、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4、已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投资收益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5、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6、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7、出售或到期收回未发生减值债券本息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投资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成本)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8、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金额)
9、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出售或到期收回已发生减值债券本息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减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成本)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减产减值损失
1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 借:减产减值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2、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份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利息调整)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成本)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可供出售债券投资的取得、资产负负债表日计算确定利息、收到利息,比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相关核算内容处理。
2、可供出售股票投资的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收到股利,比照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相关核算内容处理。
3、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即为其摊余成本)的差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即为其摊余成本)的差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有固定到期日的,应在该项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资产负债表日,按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原记入“资本公积”的摊销金额 借(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借):投资收益。
对于没有固定到期日的,在处置该项金融资产时 借(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借):投资收益
5、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借:资产减值损失(减记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包括股票等权益工具),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
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
(三)长期股权投资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大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有关负债科目
贷:有关资产科目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2)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小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有关负债科目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有关资产科目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1)以货币资金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银行存款(合并成本、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2)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同时,按作为对价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记):投资收益
(3)以存货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4)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同时,按作为对价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记):投资收益
以固定资产、油汽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累计折旧 累计折耗 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油汽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贷:固定资产
油汽资产 无形资产
银行存款(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3、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
贷:银行存款
(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
贷: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
营业外收入—初始长期股权投资利得(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4、以存货换入长期股权投资(1)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其他相关税金)
同时,结转存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原材料
(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账务处理与采用成本法相同。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其他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初始长期股权投资利得(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同时,结转存货成本(略)。
5、以固定资产、油气资产换入长期股权投资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出固定资产、油气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累计折耗(已计提的折耗)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油气资产(账面原价)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税费)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1)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转出固定资产、油气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固定资产清理(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转出固定资产、油气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固定资产清理
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转出固定资产、油气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初始长期股权投资利得(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按转出固定资产、油气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按转出固定资产、油气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6、以无形资产换入长期股权投资(1)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损失(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利得(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账务处理与采用成本法相同。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损失(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利得(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营业外收入—初始长期股权投资利得(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7、以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换入长期股权投资(1)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投资收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账务处理与采用成本法相同。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投资收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营业外收入—初始长期股权投资利得(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8、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9、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1)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或经调整的净亏损计算应承担的份额,企业按应分担的未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份额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分担亏损份额超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应收款”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应收款
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均减记至零的情况下,对于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规定仍然需要承担的损失金额 借:投资收益
贷:预计负债
(2)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计算应分得的部分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他权益变动)
11、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原账面余额)贷: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余额)营业外收入—初始长期股权投资利得(账面价值小于转换时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时(除企业合并)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12、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3、已确认损失的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14、处置股权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的价款)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和应收现金股利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大于账面价值和应收现金股利的差额)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四)商誉
1、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形成商誉时
借:相关资产科目(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商誉
贷:相关负债科目(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负债的公允价值)
相关科目(合并成本)
2、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规定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 借: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
贷:商誉减值准备
(五)投资性房地产
1、成本法模式计量的
(1)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
(2)将自用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价)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及摊销(转换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折旧或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
(3)按月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及摊销(4)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5)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 借:固定资产(转换日账面余额)
无形资产(转换日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及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转换日账面余额)
固定资产值准备(转换日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转换日账面余额)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换日账面余额)
(6)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 同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及摊销(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
2、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
(1)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
(2)将自用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3)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5)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 借:固定资产(转换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6)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同时,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借):其他业务收入
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记入资本公积的金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换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差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
(六)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增减变化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支付的包装费、运输费等)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1)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支付的包装费、运输费等)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发生的安装等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
(3)安装完毕结转在建工程和油气开发支出,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和安装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1)自营工程领用的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2)自营工程领用本单位的商品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产成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自营工程发生的其它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辅助生产
(4)固定资产购建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4、出包工程
(1)预付工程价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资产负债表日,按合理估计的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结算的进度款 借:在建工程
贷:预付账款
银行存款(不付款)
(3)工程完工与承包企业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时,按应补付的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不付款)
(4)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5、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股本(或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
按期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7、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确定的入账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利得
8、盘盈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净值)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盈的固定资产、油气资产属于前期差错造成的,按前期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处理,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9、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的固定资产、油气资产见“应收账款”科目
10、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1)以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入固定资产、油气资产 借:固定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
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2)以产成品、库存商品换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其他相关税金)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原材料
(3)以固定资产换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油气资产账面净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银行存款等(应交的相关税费)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借:固定资产(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
贷:固定资产清理(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按转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利得 按转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以无形资产换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损失(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利得(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5)以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换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投资收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涉及补价的,收到补价的企业,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支付补价的企业,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比照上述分录处理。
11、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地计量的(1)以固定资换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累计折旧(已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换出固定资产账面原价)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
(2)以无形资产换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3)以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换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换出长期股权投资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换出持有至到期投资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涉及补价的,同时进行相应处理。
12、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的单台设备在规定的价值以下的固定资产,按规定一次计入研究开发费用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一次计入费用时 借:研发支出
贷:累计折旧
13、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见“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14、捐赠转出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油气资产(账面原价)支付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捐赠转出的固定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银行存款等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余额: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转出的固定资产,见“应付账款”科目
17、盘亏的固定资产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清理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油气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2、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4、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理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
1、盘盈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转销固定资产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盘盈利得
2、盘亏的固定资产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净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贷:固定资产(原价)转销固定资产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资产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七)油气资产
1、按规定申请取得探矿权,交纳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等。借:油气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探矿权使用费
—探矿权价款
2、购入油气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借:油气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等
3、自行或发包建造的油气资产,在油气勘探、开发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油气资产
贷:油气开发支出
4、购入或建造的油气资产存在弃置义务的,应当同时预计弃置费用 借:油气资产(实际取得成本加预计弃置费用现值)
贷:油气勘探支出
油气开发支出 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其他应付款
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用(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
5、在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计算确定各期应负担的弃置费用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
6、按月计提油气资产折耗 借:油气生产成本
贷:累计折耗
7、单井报废和毁损时,按支付清理费用(扣除取得的收入)借: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用(已使用的弃置费用)
贷:银行存款
对油气的账面价值暂不作调整
8、矿区整体废弃或处置时
借:油气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耗(已计提的累计折耗)
油气资产减值准备(已计的提减值准备)贷:油气资产(账面原价)
按“预计弃置费用”余额和发生的弃置费用
借: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用(预计弃置成本、利息费用、其他)
油气资产清理(实际支付弃置费用大于预计弃置费用余额的部分)贷: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用(已使用的弃置费用)
银行存款(支付的弃置费用)
油气资产清理(实际支付弃置费用小于预计弃置费用余额的部分)
按收回出售油气资产的价款和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油气资产清理
矿区整体废弃或处置完成后,“油气资产清理”科目如为借方余额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油气资产清理。
“油气资产清理”科目如为贷方余额 借:油气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油气资产的其他账务处理参照“固定资产”科目进行。
(八)在建工程、油气勘探支出、油气开发设施的核算
1、基建工程、地质勘探、油气开发发生的工程管理费、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和应负担的税金等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油气勘探支出 油气开发支出 贷:银行存款
2、购入为建设工程、油气勘探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3、购置大型设备而预付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设备并补付设备价款
借:工程物资—专用设备
贷:预付账款
银行存款
4、自营工程、进行油气勘探、油气开发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
油气开发支出 油气勘探支出 贷:工程物资
工程完工后对领出的剩余材料应当办理退库手续 借:工程物资
贷:在建工程
油气开发支出 油气勘探支出
5、工程完工,将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交付生产使用,按实际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
贷:工程物资(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6、完工后剩余的原材料,如转作本企业存货的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工程物资
如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对外出售的,先结转原材料的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工程物资
自营基建工程、地质勘探、油气开发应负担的职工工资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
油气勘探支出 油气开发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
生产、经营部门为工程提供水、电、设备安装、修理、运输等劳务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
油气勘探支出 油气开发支出
贷:油气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 油气辅助生产 生产成本等
6、将设备交付承包企业进行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油气开发支出
贷:原材料—专用设备
以拨付给承包企业的材料抵作预付备料款的,按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工程)
油气勘探支出 油气开发支出 贷:工程物资
7、将需要安装的设备交付承包企业进行安装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贷:工程物资
按合同规定结算的进度款 借:在建工程
贷:预付账款
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
8、工程完工与承包企业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时,按应付的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预付账款
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
9、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偿后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工程)
10、工程物资在建设期间发生的盘亏、报废及毁损,其处置损失报经批准后 借:在建工程
油气开发支出 油气勘探支出 贷:工程物资
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收益 借:工程物资 贷:在建工程
油气开发支出 油气勘探支出
11、基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
获得的试车收入或按预计售价将能对外销售的产品转为库存商品的 借:银行存款
库存商品
贷: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12、在建工程、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发生的借款费用满足借款费用准则资本化条件的 借:在建工程
油气开发支出 油气勘探支出 贷: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应付利息
14、工程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成功探井转开发井 借:固定资产
油气资产
贷:在建工程
油气开发支出 油气勘探支出
属于钻凿不成功探井及成功探井的无效井段费用 借:勘探费用
贷:油气勘探支出
15、在建工程、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价值又得以恢复 借: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九)无形资产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的价款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2、投资者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无形资产
贷:股本(实收资本)
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面的账面价值 借:无形资产
贷:股本(实收资本)
3、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坏账准备(应收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大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及税费)
资产减值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小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①如果所抵资产是存货
a.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商品的公允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额-存货的公允价值-销项税额+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
b.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c.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②如果所抵资产是固定资产 a.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b.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d.借:应付账款(债务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额+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生产用动产设备匹配的销项税额] ③如果所抵资产是无形资产 借:应付账款(债务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转让损失(=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益(=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额+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
④如果所抵资产是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例,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债务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额+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⑤如果抵债的是多项非货币性资产
只需将上述处理合并即可。
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确定的实际成本 借: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利得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5、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6、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借:无形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
贷:银行存款等
7、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无形资产,比照以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执行
8、用无形资产向外投资,见“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9、出售无形资产,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
累计摊销(已计提的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0、出租无形资产,按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11、无形资产的摊销 借: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12、无形资产发生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十)长期待摊费用
1、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借: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十一)、待处理财产损溢
(一)待处理财产收益
1、盘盈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管理原因造成的资产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3、非正常原因造成的资产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盘盈利得
(二)待处理财产损失
1、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等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资产盘亏、毁损的,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剩余净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部分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报废毁损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三、结算资金
(一)应收、应付票据
1、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收到的应收票据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以应收票据抵偿应收账款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3、带息应收票据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票面价值×利率)
4、企业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不带息票据)借:银行存款(扣除贴现息后的净额)
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或短期借款)
5、公司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带息票据)借:银行存款(实际收的金额)
财务费用(实际收的金额小于账面余额的差额)贷:应收票据(或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实际收的金额大于票据账面余额的差额)
6、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公司收到银行退回票据、支款通知和拒绝付款理由书或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本息)
应收内部单位款(应收本息)贷:银行存款
7、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如公司的银行存款账户不足支付,银行作逾期贷款 借: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短期借款
8、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
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计入物资成本的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物资成本与进项税额之和小于应收票据账面余额的差额)贷:应收票据(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物资成本与进项税额之和大于应收票据的差额)
9、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财务费用(未计提利息部分)应收票据(账面余额)
因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而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未付票款通知书或拒绝付款证明等 借: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应收票据
10、公司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或以承兑商业汇票抵付货款、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
库存商品 原材料 应付账款
应付内部单位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票据
11、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12、收到银行支付到期票据的付款通知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13、期末计算带息票据的应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票据
14、票据到期支付利息 借:应付票据(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未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15、应付票据到期,如公司无力支付 借:应付票据(账面余额)
贷:应付账款(或短期借款)
(二)应收、应付账款
1、企业经营收入发生应收款项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其他业务收入等
2、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
3、企业的应收账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在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4、企业收回应收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发生的现金折扣)贷:应收账款
5、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以低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6、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1)企业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坏账准备(应收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2)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本企业存货的 借:原材料(公允价值)
库存商品(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3)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本企业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油气资产(公允价值)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4)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本企业长期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7、以债务转为资本的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等(公允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8、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未来应收金额小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应收账款(公允价值)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9、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应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物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材料采购
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
10、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 借: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 油气辅助生产 输油输气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
应付内部单位款
11、偿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
12、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应付票据
13、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应付债务的账面余额)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第四篇:财政营改增
财政学(营改增)
学号:姓名:王晓娜班级:学院:金融学院
152020514
15金融工程1班
营改增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营改增在全国的推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8省市。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6年全面实施营改增。2016年3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率确定为11%,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则确定为6%。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向社会公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和《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规定》,至此,营改增全面推开所有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文件全部“亮相”。2016年4月1日,李克强指出,保证营改增顺利推进,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税只减不增,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虚假发票搅乱征收秩序。2016年4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明确以2014年为基数核定中央返还和地方上缴基数,所有行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均纳入中央和地方共享范围,中央分享增值税的50%,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的50%,过渡期暂定2年至3年。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全面推开。2016年将成为减税大年,“营改增”将在2016年收官,预计2016年营改增将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2016年6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北京市西城区国税局迎来首家申报纳税企业,首个纳税申报期顺利开启。
根据财政部答记者问,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率确定为11%,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则确定为6%,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实行的17%、13%、11%、6%四挡税率并未改变,这与此前业内人士的预计相差不大。但也可能有部分公众担心,营业税税率3%,增值税税率光看数字,翻了有两到三倍,这税负怎么会不增加呢?对此,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做了个科普。“增值税是按照增值额征收的,营业额是按照营业的毛营业额征收,以建筑业的营业税现行的税率是百分之三,但是他是按照营业收入的全额征收,那么增值税的税率是百分之十一,是按照建筑企业扣掉所有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之后增值税额征收的,所以百
分之十一的税率和百分之三的税率,是不能直接比较的。”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此次新增试点行业涉及的纳税人近1000万户,是前期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总户数的近1.7倍;涉及的年营业税规模是1.9万亿,占到了原来营业税总比例的80%。相关部门随后将下发分行业的营改增实施细则。张斌表示,营改增此时的迅速全面推进,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其通过减负为经济发展增加的动力更为重要。他说,此次全面推开营改增特殊的时间窗口,是在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尤其此次全面推开营改增强调了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不仅仅体现了更加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减税政策的落实,更为重要的是,也对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此次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将为以往已经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所有行业带来税负的减轻,这些行业的税负下降在前期减负基础上,还将进一步下降。张斌强调,“除了原材料之外就是固定资产投资,但是我们原来的增值税只允许机器设备进行抵扣。一个企业购进的厂房,是不能抵扣的。这次,建筑业房地产纳入营改增之后,不动产纳入了抵扣范围。不动产的投资金额是比较大的,由此带来的税金缩减和税负的下降,也是非常明显的。而且需要特别重要注意的是,其他的试点行业也会有不动产的购置。这样一个抵扣的政策会使得所有的行业受益。”
“2016年减税还是主要看营改增。”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营改增是惠及所有企业的,原来营业税企业改征增值税会减税,原来买服务的那些增值税纳税人也会相应增加抵扣项目,可以实现减税。这也算是流转税环节普遍性减税。楼继伟指出,“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思路,积极作为,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得到较好发挥,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二是财政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三是民生保障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四是财政管理稳步加强。五是我国在国际财经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楼继伟说,回顾“十二五”时期特别是近年来的财政工作,必须强化大局观念和宏观思维,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着眼全局,统筹当前和长远,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并根据公共性的层次完善体制机制。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敢于触及矛盾,善于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守住民生底线。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握“与其被动买单,不如主动请客”的工作方法,对符合改革发展方向、看清看准的事,大胆推进,致力于“花钱买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大国思维,积极应对,主动出题,增强我国在国际财经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努力争取和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楼继伟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科学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牢牢掌控工作主动权。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同时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财政收入潜在增长率下降,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趋势没有改观,财政收支矛盾呈加剧之势,平衡收支压力较大。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楼继伟强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清费立税,增收节支,优化结构,提高绩效,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压缩其他支出,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着力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促开放,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服务好。
第五篇:营改增是什么意思
营改增是什么意思?
营改增其实就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就是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简单说一个产品100元生产者销售时已经缴纳了相应的税金,购买者再次销售时卖出150元,那么他买来的时候100元相应的税金可以抵减,购买者只需要对增值的50元计算缴纳相应的税金,同样营改增就是对以前交营业税的项目比如提供的服务也采取增值部分纳税的原则计税。
“营改增”,通俗来讲,就是把产品和服务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并且降低增值税税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若想尽快从中受益,使用航信软件“懂税的ERP”产品是一个普遍的共识,通过Aisino ERP可帮助企业明税,懂税,算税。实现利润最大化。
营改增最新政策
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方案,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据悉,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基本内容是实行“双扩”,一是扩大行业试点范围,二是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届时,现行营业税纳税人将全部改征增值税,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6%税率。无论是制造业、商业等原增值税纳税人,还是营改增试点纳税人,都可抵扣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
现在二手房交易要缴哪些税?
目前二手房交易需要缴纳的各项税费包括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地方附加税和契税等。
其中,营业税(不含附加税)税率为5%。营业税的征收是以住宅全额售价为基数,增值税则有所不同,是以卖出价和买入价税前的差额做基数。
2月19日,财政部等发布降低契税和营业税新政,2月22日执行。其中,营业税方面,个人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暂不实施,也就是说,北上广深在营业税政策方面仍实行财税〔2015〕39号文,即个人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这里面多了一个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区分,对于这两者,各地规定不同,但一般是以144平米为界,以上为非普通住宅。
“营改增”后二手房交易税费是增是减?
“营改增”对于普通的购房人来说有什么影响?李克强总理曾表示,“营改增”之后税负只减不增,因此从理论上讲,二手房交易总体上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但具体情况或许要根据实际来定。
比如,100万买一套房子然后150万卖出,如果符合征收营业税的条件,那么卖房时,其税基就是150万,按5%的税率来算,营业税额为7.5万。如果改为增值税,税基是50万,按照11%的税率来算,增值税额就是5.5万。这样说来税负减轻了。但如果增值的幅度比较高,100万的房子卖了200万,按营业税就是十万,按增值税算是11万,这样税负增加了。
根据现在北上广深营业税的征收政策,个人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这实际上和征收增值税就比较类似。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增值税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进行税前抵扣。营业税比较简单,就是根据营业额为税基征税,但增值税涉及到抵扣的问题。举例来说,一位消费者买房子之后,成本价是100万,但花了50万进行装修,出售之后,这些装修费用都沉淀在房子中,等出手的时候这部分资金能抵扣吗?如果抵扣的话,又是否算折旧?这都需要细则来确定。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认为,到底是增是减需视不同情况而定,并不能简单断言二手房交易的税负一定是提高还是降低。
另外,营业税的增收有的免收,有的全额增收,有的差额征收,增值税是搞一刀切还是跟营业税一样,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是征是免,这也是影响税负的一大要素。
3月20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财税部门正在紧密配合,制发营改增文件,并将和纳税人充分沟通,确保在5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税收信息、基础信息、档案的迁移工作都已开始。据透露,营改增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操作办法有望本周公布,方案文件有100多页。
有控制房价的作用吗?
刚刚过去的两会有一大热门话题就是房价,多部委已经明确表示要维持房价稳定。“营改增”对于稳定房价、防止房价过快上涨有积极作用吗?之前,很多人曾寄希望于房产税来维稳房价,但对此争议很大,目前来说,房产税立法还只是进入今年的预备项目。
从理论上讲,根据上述的计算方法,房价上涨幅度越大,增值税的税收就会越高。而涨幅比较小的话,增值税的税额就会少一些。从这个角度讲,也许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多,包括供求关系、人口流入(出)、收入水平、货币政策等等,单靠改变税收征收办法来抑制房价显然不太现实。从过往经验来看,如果房子供不应求,税负都可以转嫁给买房者。因此,也不太存在抑制房价的问题。
另据报道,未来营改增之后,企业的新增不动产可以抵扣,这将促进并扩大有效投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实际上是在鼓励企业购买不动产进行税前抵扣,反倒会扩大需求,对二三线城市而言有利于去库存,对一线城市的房价理论上有推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