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成教育经验材料
创建特色文化氛围 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泽州一中
我校在教书育人和组织管理中,高度重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十一五”养成教育工作规划,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聪明才智,打造特色突出、环境雅致、氛围浓厚的书香校园。初步形成了具有泽州一中特色的学校文化。
我们的做法是多管齐下铸特色 全力打造重品位,一、校园物质文化——美观雅致
学校的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造型美观大方,各区域相对独立又协调统一。主色调为白、红、绿,白色寓意高洁、向上、健康,红色寓意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活泼、热烈、奋进,绿色寓意生命、活力、希望。教学主楼建筑风格独特,从高空俯视呈飞舞状,楼内通道走向呈四面八方,寓意我们培养的人才走向各行各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1、园区文化
精心策划,务求精致。学校躬耕楼两旁悬挂了反映学校历史与人文精神的对联,林荫道两旁设置了体现学校厚重文化与校园风貌的文化长廊、灯箱,在醒目的墙体悬挂了多幅激励师生的标语、字画、标识,在路道、花园设置了温馨警示用语,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
2、楼道文化
学校在办公楼、教学楼、图书科技楼的过道布置了内容丰富、形式高雅的各具特色的宣传文化版面,用以陶冶师生性情;如办公楼里一楼反腐倡廉篇,二楼管理篇、三楼师德修养篇,非常醒目,时时刻刻鞭策着每位老师、每个学生,促进师生自觉地反省自己、发展自己,在实验楼悬挂科学家画像和相应的名言警语,以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进取。
3、教室文化
注重班级精气神的塑造,发挥班级师生的才智,通过班级展示台班名、班训、班歌等的制定,充分展示班级个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4、办公室文化
突出学部、学科办公室、处室的特点,统一悬挂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语录“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是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魂。
5、功能用房文化
简洁精当,根据各功能用房的特点,寓于教育性和功能性。
6、食堂文化
展现饮食文化精髓,学校食堂悬挂了有关珍惜粮食、厉行节约方面的书法作品,张贴了介绍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等知识的宣传品,融知识性、教育性为一体。
7、寝室文化
寝室楼层文化以创“四星”工程为主题,室内文化温馨雅致,突出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特点。
8、校情校史文化
学校在科技楼组建了图文并茂的校史陈列馆,制作了内容详尽的校史图片丰富,多角度地展示了学校10多年来的办学历程和办学业绩,供师生学习。
二、学校管理文化——人文和谐
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形成采取“研究在支委会,决策在校长会,审议在教代会,执行在中层会,落实在责任人”的行事程序。实行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设立“六处六部十二组七科四中心”的学校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组成了管人、管事、管物的全方位管理体系。确立了“五转”原则,即领导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学生转、处室围着学部转、后勤围着前勤转、一切围着教学转。实行责任追究制,我校的管理完成了制度化,实现了民主化,正迈向人文化。
1、制度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制定了学校领导工作制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八个系列,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的500余项制度。形成了泽州一中规范的制度文化。
2、民主化
我们做到了重大问题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影响全局的问题由校长办公会集体决策,日常问题由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形成了职责分明、层次有序的民主化管理模式。
3、人文化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把“团结人、关心人、培养人、提高人”放在工作的首位,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立教学成绩奖、品牌课教师奖、校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众多奖项,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教师不断成长。
相关部门定时召开不同层面的学生干部会、学生代表会,多渠道了解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整改,分步落实。
实施“情感工程”: 为重病教师捐款,看望生病教职工,教职工或教职工父母去世,送花圈、祭幛以示哀悼……这些看似平常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在学生管理上:为住校生开设“周末图书室”,让他们健康积极的休息;开辟“心灵家园”,让学生有了倾述的场所,心中的疑惑,有人帮助解决;设立“校长信箱”,反映意见,有了畅通的渠道……这些举措,让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学校对他们的关注与关爱。
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最大的收获在于:既激发了师生个体的积极性,又凝聚了人心,形成了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集体精神。
三、行为文化——丰富多彩
学校文化除了显性的物质载体以外,还必须有有效的活动载体,这就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1、常规活动
几年来,学校实施了包括“一争二创三评比”、“三个两”和“三个一”活动的创“四星”工程,强化了师生的文明礼仪。
2、文体活动
寓教于乐的各种文体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演讲会,故事会,读书活动,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体育比赛,文艺晚会,校园文化节,各种节日庆典等活动,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3、各类评比
开展文明处室、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旨在增强师生的集体意识;表彰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先进个人,旨在弘扬正气,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人积极进取;举行成人仪式,意在激发广大青年增强使命感,树立远大理想。
4、爱心奉献
定期举行献爱心活动,多渠道帮扶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5、全员育人
与辖区派出所、所属社区一道,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社会综合治理,警民共建和谐校园;加强家校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吸纳各方治校良言,进一步完善治校方略,形成教育合力。
四、精神文化——突出内涵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旨在促进师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修炼内涵,提升素质。
1、搭建活动载体
在教师中开展政治思想素养、师德建设、教师礼仪、先进模范等学习活动,通过师德演讲,设立“党员示范岗”,校级骨干教师和新秀的评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爱国爱校意识,强化敬业乐业精神,不断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孝心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知、情、意、行、思的良性发展。
2、开辟宣传阵地
校园广播站,增添播放内容,提高播出质量;创建了校园电视台,每周自办节目向广大师生展示学校风采,编播国际国内时事和一些焦点热点问题;全面展示学校风貌,传播先进文化。
3、编印校本教材
以上措施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精神文化。
五、网络文化
我们积极倡导教师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现代教学媒体,积极地营造现代教学的文化氛围。建立了校园音响系统,建立校园局域网系统,建立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建成了IC卡食堂收费系统、电脑控制的图书出借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我校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氛围向现代教学氛围的转移。不仅从硬件上增加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而且有利于各种文化活动、教育活动的开展。
文化建设 喜结硕果
独特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了师生的素质,丰富了学校的内涵,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一、在学习方面已经做到:
1、主动学习的习惯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4、预习的习惯
5、积极展示的习惯
6、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7、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8、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
9、改错的习惯
10、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11、课后复习的习惯
12、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3、阶段复习的习惯
14、动手实验操作的习惯
15、观察的习惯
16、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17、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 第二、在行为习惯已经做到
一、出入校门整齐有序,自觉排队,车行人行自然分道,凭卡凭证,自主刷卡,按时出入;
二、文明习惯
1、学生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果皮等杂物;如今的校园卫生时常干净整洁;
2、学生能自觉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不攀折花树、践踏草坪,护我校的一草一木;
3、教学区内能自觉不进行体育活动如拍打篮球、打羽毛球等。
4、校园内无学生吸烟、喝酒,赌博和打架斗殴等行为;历年来无任何一件违法案件发生,真正实现了零违法率,零重大事故的发生;
5、学生坚持着校服,不着奇装异服,不佩戴首饰,不化妆,不染彩发,不留怪发;
6、学生在校期间无谈情说爱,早恋现象。整个学生风貌积极阳光,健康向上;时时展示着中学生朝气蓬勃的良好形象。
三、就餐
能做到按规定时间就餐,自觉排队买饭,不加塞,不拥挤,不串队,能按要求领取和回收餐具。自觉服从值班老师和炊管人员的管理。
四、就寝
1、能按时就寝,熄灯后做到了六不准:不洗漱、不点蜡或打手灯、火机、不说笑、不走动、不听收音机,不串床。
2、能按要求自觉完成值日任务,宿舍基本达到“净静静齐雅”。
第三,已经建立了高效的管理体系
我们本着“为学生成长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泽州有权威,晋城有美名,山西有特色,全国有影响,世界有交流为学校发展目标,坚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生观。已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学校采取分层管理模式,把学校的工作分成决策层(校级领导)、执行层(中层领导)、实施层(教职工和学生)。学校设立“六处六部十二组七科四中心”的学校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确立了“五转”原则,即领导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学生转、处室围着级部转、后勤围着前勤转、一切围着教学转。采取“研究在支委会,决策在校长会,审议在教代会,执行在中层会,落实在责任人”的行事程序。实行责任追究制,建立了督导组织和监督制度,采取“走动式、精细化、创新性”的管理形式,及时监控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实行“三制”改革: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
抓住“三个”层面:人的管理、物的管理、事的管理,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事尽其效。
我们始终将“安全顶在头上,学生放在心上,教学抓在手上”,建立学校领导、中层、班主任、干事等值班制和安全日志,每周按时召开“三会”,即校长办公会、行政协调会、全校周例会,对学生集中教育抓好“学部周晨会、班级日晨会、每周班团会、每月总结会”,使政令畅通,使管理到位,使学校成为“干干净净、亮亮堂堂、整整齐齐、安安全全、快快乐乐”的文明之窗,成为学生的乐园,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根据地”。
如今的校园校风淳、学风正、环境优
1、教学质量,连年攀升
多年来,我校高考成绩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培养出“北大”“清华”名牌大学生,2008、2009年高考,在全市各学校应届生达线总人数下降的情况下,我校仍然凭借一流的管理,实现了应届生总人数稳中有升。2009年5月,我校全面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七、一”教学模式全面启动,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变换角色,上下齐心抓课改,成绩显著,在今年的高考中再获丰收。
2、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多年的实践,我校常规工作成效显著,两操达到“快、全、齐、气”,宿舍建设达到了“净、静、齐、雅”,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安全习惯有了明显提高。三个五分钟,三个十分钟,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学习风景线。
3、办学档次,不断提升
几年来,由于我校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扎扎实实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稳步攀升,社会影响日渐扩大,学校步入了建校历史上发展最快、形势最好的时期。学校先后被评为市 “文明单位”、“平安校园”、“三育人先进集体”、“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与“省价格诚信单位”,2007年顺利通过山西省示范高中初评验收。2009年顺利通过山西省示范高中复评。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篇:小学养成教育经验材料
南山小学养成教育经验材料
发布日期:2009-6-22来源:鸡西市南山小学作者:鸡西市南山小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的习惯多多益善,且受用终身。”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现我市“养成,体验,实践”德育工作的目标要求,结合我校“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开展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使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一、学习习惯养成针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特点,结合课堂实际,突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我们从阅读、写作等方面入手,实施了南小十条学习好习惯,并编成易记的歌谣形式,让学生熟知易记。
(一)课前演讲习惯
崇高的思想、渊博的知识、远见卓识以及一定的记忆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持之以恒的毅力,这些都是培育“口才之花”的“养料”,为此,我校在语文、英语、思品、科学等四个学科实行了课前3分钟演讲,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制度和培养目标。
1.语文课前演讲
为培养学生母语表达、词语积累和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根据学段不同分高、中、低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演讲要求。低年级以写话为主:①能以小题材做片段演讲;②用词准确,语句通顺;③吐字清楚、语句流畅。中年级以段为主:①攥写200字左右的演讲稿;②内容段落清晰,语句流畅;③抑扬顿挫,表情、动作恰当。高年级以篇为主:①独立攥写300字左右的演讲稿;②内容条理清楚,主题突出;③从容大方,声情并貌。
2.英语课前演讲
根据学段的要求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培训,针对优秀学生,学校成立英语社团在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辅导,并以课本剧、小品的形式进行对话演练提高了尖子生英语水平和发展能力。不仅促进学生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低年级:①会用日常用语;②朗诵英语儿童歌谣10首左右;③声音洪亮,发音清楚、语调自然。中年级:①独立攥写英语片段,讲述简单的小故事;②背诵英语小诗或歌谣10首左右;③语音、语调正确。高年级:①独立运用工具书攥写英语短文;②背诵英语故事5个左右;③语音正确、语调流畅。
3.科学课前演讲
以让学生摘录收集科学知识,以介绍的方式向学生传播自然知识,并让学生针对演讲内容提出科学问题,让学生在演讲中收获科普常识。
4.思品课前演讲
以摘录小故事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逐步建立人生发展目标,健全自已的人格、美化自已性情。
(二)链接本
记录演讲稿和课内外知识,教师学期初制定班级演讲计划,期末总结。我们还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对老师进行了演讲、朗读方面的培训学习,以便更好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三)积累卷
根据学年段的特点,每两周下发一次积累卷,装集成册,内容以成语和古诗词为主,利用自习时间,反复诵读,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讲稿集
定期将学生作品以班级为单位编辑成讲稿集,让每名学生都能在讲稿集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并定期展览。如08年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进行了《师恩难忘》、《小荷才露尖尖角》两期文集的展览。
(五)检查督导
我们建立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方面的相关检查和评价机制。“生生互查”和“教师检查”“教导处定期抽查”,通过各种检查机制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评价时间上形成了日查、周评、月小结的管理制度。通过比、评、看,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动性,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行为习惯养成“名言警句励志、良好习惯成人”。针对小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和成长发展规律,我校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班级为着眼点,从规范学生的言行、礼仪、卫生等细节入手严格规范学生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入校放学排纪律、两操及文体活动纪律,开展好大课间养成教育活动。制定并实施了南小道德、卫生、安全好习惯各十个方面并编写成儿歌制做成图板挂到墙上,以此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常规教育抓养成1.护导教师。在学生入校、退校必经的场所配备护导教师,要求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出行的前提下,规范学生言行,保证课间秩序、指导学生文明行走、不跑跳打闹、不大声喧哗、不讲糙话、不乱扔纸屑、能够养成自主爱护公物、讲究卫生、文明互助的良好行为。
2.文明卫士。由政教办负责培训,协助护导教师规范学生入校礼仪、两操纪律、日常活动等常等方面的常规监督和指导工作。以此提高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3.“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天早晨、中午两次播音,内容分为校园新闻、好习惯伴我行等十个栏目,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升旗仪式。每周选优秀班级为升旗班,每班选优秀学生为升旗手,每周一个主题,让学生定期接受思想的洗礼。
5.雏鹰争章。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争章活动。教导处通过读书星、智慧星等各种特色星级的设置,引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大队部评出小记者、书吧经理等,引导道德习惯的养成;政教处通过“环保卫士”、“文明卫士”、小安全员等评比,引导卫生习惯和安全习惯的养成。好习惯评比真正彰显了我校 “为每个孩子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二)主题教育抓养成1.红色骄傲。利用节日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活动:清明祭扫烈士;端午民族气节教育;中秋举办赏月诗文诵读;建党日举行畅想心中红色的梦想;重阳节培育孝心等;教师节开展“感念师恩”的系列活动;“十一”感谢祖国”主题系列活动;编制了 “感恩祖国”主题队会教案集等,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式潜移默化熏陶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2.金色梦想。充分抓住国家时事,开展与时俱进的活动,启动学生追求梦想,确立人生理想。开展“贺神州 贺神舟”作文展与书画展、“我向往的神秘宇宙”读书活动。在举国上下喜迎奥运的2008年,开展了迎奥运系列活动如共同观看了奥运圣火接火仪式现场直播、升旗仪式演讲、迎奥运“让我们静静打开一本书”活动、迎奥运“红领巾,我为你骄傲”少先队入队仪式暨“知荣明耻从我做起”演讲比赛以及召开了“阳光、感动、和谐”校园文化艺术节暨 “和谐之旅”模拟奥运火炬接力活动。
3.绿色共建。与桦木林场部队共建,把学生带进边防军营,从而加深了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爱军人的情感;与鸡西监狱共建,开展联合帮教。带领少先队员采访服刑人员、为服刑人员表演节目等;与鸡冠区交警队共建,进行校园小交警培训;与鸡冠区消防科共建,开展安全讲座、消防演习。
4.橙色实践。我校曾先后组织学生参观鸡西博物馆、西郊乡蔬菜基地、桦木林场筷子生产基地、动植物园自我生存体验等活动。使孩子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亲历时代的风貌和祖国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5.蓝色憧憬。作文沙龙、美术沙龙、英语沙龙等图版系列;时事厅、行为课、安全岛等校园文化墙系列;小水滴、小脚印;中队少先队阵地书画作品等,时时处处展现孩子们体验的快乐和成长的足迹。既能激励学生,又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
6.彩色亲子活动。开展了系列亲子活动,如校园艺术节,入队仪式,“踢毽子”比赛,家长会,致“亲子志愿者”一封信,给“亲子志愿者”十条建议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相关活动内容,强化学校、学生、家长三维立体式教育。
(三)成长档案记录养成我校的学生成长记录,采用的是学生--教师--亲子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家校互动评价模式。主要包括二大主题: 主题一:我的小天地(成长点滴篇)
分为四个板块:校长寄语、个人信息、个性展示、评价与反思。
主题二:我的小脚印(习惯养成篇)
分为四个板块:
彩色行动。每个月份设立主题着重培养学生不同的行为养成习惯,不同评价方式,不同色彩区别,赋予学生童年生活的绚丽色彩。(绿色)勤奋睿智:培养学生十个学习好习惯。(粉色)尚德明礼:培养学生十个道德好习惯。(黄色)平安和谐:培养学生十个安全好习惯。(红色)整洁自律:培养学生十个卫生好习惯。
发展评价。每月设计“学生好习惯发展性评价表”,分学生自评、小伙伴互评、亲子志愿者评价和教师评价四部分。三级评价:获得三个你最棒,获得二个做得好,获得一个是一般。学生自评涂一涂,伙伴互评打对号,志愿者评画一画,教师评价印印章。班科任老师对学生优秀表现要及时地进行适度的表扬和鼓励。每天放学引导学生回顾填写在“闪光表现”一栏,不足写在“努力方向”一栏。
亲子行动。亲子评价,送给亲子志愿者十条温馨建议,例如尽量表扬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等。
学期总结。期末学生回头看一看成长记录,对自己进行评价、反思,填写收获园;对学业成绩总评,填写成长园;思想表现综合评价;填写期末寄语。
三、师资队伍促养成(一)师德规范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在抓好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和师风教育,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仪表风范。每周三开展德育论坛,树立德育典型,制定《教职工绩效考评条例》等规章来指导和规范教师成长,并出台了南山小学“魅力教师十要”四十条标准来指导提高教师整体素养。
(二)教师专业发展
以教师文化建设为目标,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平等、自主、和谐、创新”的教学文化。
1.发展链条
年轻教师→ 合格教师→ 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名师
2.发展模式
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家引领下完善自我,构建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有情——热爱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有标——目标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有径——方法是专业发展的钥匙。
3.发展体系
学科中提升——点滴中汲取——资源中挖掘;多渠道研修——多角度参与——多元化并进。
4.实施步骤
⑴教师自我诊断,专业发展自我设计。
⑵构建学习共同体,校本研修、探索个性化教学实施。
⑶成长自我小结,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和素质发展进行分析,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⑷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⑸专业发展评价。成立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评价工作。
5.实施策略
⑴递进发展,促进教师整体的提高
①学科带头人:理念上引领——教学模式的领路人。
②骨干教师:行动中创设——引领示范的先行者。
③合格教师:同行中学习——承上启下的铺路石。
④青年教师:反思中成长——后备力量的原动力。
⑵成长档案,凝练教师个性的载体
建立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记载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它是一种成长记录;它是一种评价方式,记录着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的理解,对自我教学的反思评价。
①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要求找到自我发展点,制定规划目标并自我发展方案。②专业技能的锤炼:我们设计为教坛基石、教坛硕果两个板块,记录教师获奖情况。
③专业素养的提升:我们定格在教师书屋、育人随笔两个板块上,通过制定读书计划,书写读书感悟,提高教师的内涵修养,通过随笔论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以此达到专业化的提升。④专业课堂的练就:我们从隔“窗”看课、教艺拾贝、课堂炼金的三个板块,系统性、规范性的记录整理教师职业生涯中个人"教案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说课、工作计划等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让教师体会到职业成就感。
⑤专业理论研究:在教坛探问中我们关注了教师论文和课题的研究,做到理论实践的统一。⑥专业发展的评价:设计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
6.保障措施
⑴构建书香校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⑵建立行政听课,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成长。
⑶实施师徒结对。明确要求和职责,建立“师徒结对”档案。
⑷搭建论坛平台。开展“教学论坛”、“德育论坛”活动。
⑸创设QQ平台,实现教师网络化成长。
⑹开展争先评优,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
7.评价体系
⑴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
⑵定期分析与定量评价。
⑶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
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在上级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崭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实践“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奠基“办学理念,把学生养成教育抓实并坚持不懈,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验材料
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所谓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一般物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本学期我对我们班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做了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的实施。确定中年级课前准备,认真书写作为训练目标,认真完成作业,爱护学习用品,作为附带强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完善养成的培养,诸如观察思考、课前预习等。
我们四一班级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已经在课前准备,坐姿、书写方面有了很大的成效,除了书写方面需要每天督促强调,其他方面学生基本上不用刻意去提醒。课前准备过程中我们选定班长下课时提醒,组长课下检查的方法,使学生在刻意中不自觉的养成了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在这个习惯的养成中学生情不自禁的把书桌里的物品摆放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而且为了使用品摆放在桌面美观,物品如果有一点脏或者皱折孩子都会自觉的理顺,这就对爱护学习用品这个好习惯起到了一定的连带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在上学前要把自己的裤脚和鞋面整理干净。走到学校门口主动的把鞋子上的泥巴落掉,尽量少把泥巴带进班级。这些习惯的养成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容易形成。但是坐姿习惯的养成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了。这需要老师有着良好的调控能力,还要对孩子有同情心、爱心、耐心。坐姿无非就是上课时候坐着听课和书写时候的姿态。我先是利用一周的时间,在课上示范。使学习掌握基本要求和要领。而后在学习中强调和鼓励。坐姿的时间不能持续太久,根据上课的情况把手背在脊背后面大约3到5分钟根据教学活动间隔性的提出此项要求,就可以了。写字的姿态有必要在书写的时候观察强调,有不合乎要求的要及时点名提醒帮助纠正。学生对坐姿知道很重要,但是克制不住自己怎么办呢?我把班级一个在这方面表现最好的王亮宇叫到了同学前面,问同学们他怎么样,孩子有的说身材好,借机会我说身材好是保持出来的,就要做到坐姿端正,写字姿态端正,孩子们立马按着要求去做。
孩子的习惯养成随着时间循序渐进,在个性差异中,我们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要千篇一律。本学期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的训练的目标确立为读课外书、认真完成作业,我们要求学生准备好一本书,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必读一篇文章,从文章中提炼出好词好句,把全班学生分成五组,每天有一组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到前面背诵给同学们听,其他的有组长在到校时候检查。这样就疏而不漏了。至于作业方面我没有什么好的举措,只要做到认真、及时批改及时订正。不拖延。我想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另外我还要借此机会在这里我想要简单的谈一下课堂纪律的问题。课堂纪律一直是困扰着老师上好课的一大难题,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们处心积虑组织教学,但是孩子们精神溜号交头接耳促发了老师们大发雷霆,虎目圆睁,有如凶神恶煞,犯错的孩子心惊胆战,在压抑中上课。我想这样的课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我希望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健康的民族,是一个精神抖擞充满活力的民族。教育界人士倡导的文明课堂就是遵守课堂纪律,发言先举手,不允许随便站起来或者大声喊叫,不与他人交头接耳不怎么怎么 课上课下一大堆的不允许。与我们课堂纪律的养成相辅相成。按着这样的养成教育课堂真的文明了。文明真的很文明,我们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还不是被日本100万军队消灭了中国3500万军队么。如果没有广岛事件我们怎么会轻而易举的解放中国呢。这都是中国人心知肚明、不言而喻的事实。文明是好但是我们不能抱着文明不放。所以我感到课上也好课下也好那些不允许习惯还是放开一点,这样的行为习惯如果养成了就是一个被驯服的民族,不生自灭的民族。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国家的兴盛国民的利益而培养造就人才。因此激发孩子在激情澎湃中畅所欲言,给孩子一片蓝天,给孩子一个自由的遐想空间才是我们课题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不是长命百岁经久不衰的。雷锋是什么,他是助人为乐的好榜样。孩子知道么,感兴趣么,祭扫烈士墓是什么,对孩子而言那是春游。这些活动对孩子来说已经是习惯了。这些习惯的养成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对这种好习贯是一种负担,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我们宁愿舍弃它。这就为我们教育中的养成教育提出了课题中的一项新的内容。那就是如何在养成教育中把类似于雷锋精神,和革命英雄精神铸就成新一代人的一种责任感。成为做人的最根本的行为习惯。这样我们的养成教育、知识教育才能齐头并进,才能更好的利国利民、与时俱进。
第四篇:烧校养成教育经验材料
重细节,抓养成,创建和谐校园
——烧锅地小学养成教育典型校汇报材料
大家知道养成教育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多年来,烧锅地小学随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把握教师的理念,引导学生的行为,进一步落实养成教育工作,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我们的养成教育是从以下十个方面入手的:
一、落实“一个手册”
为了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我们精心编写了《学生行为规范指导手册》,把它作为校本教材,在编写开发中考虑到养成教育这一主题,先让领导思路清,再让教师头脑明,然后指导学生行,并以督导、考核、竞赛等形式加以落实。例如每学期期初必须围绕“手册”开展“学守则,懂常规,践行动”的系列活动;围绕“手册”必须开展“学手册、践行动、比规范”的系列活动;围绕“手册”必须开展“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逐层次,分等级,选类型,择主题,让孩子们在落实《学生行为规范指导手册》中修身心,提思想,健体魄。
二、强化“两个积累”
在实施养成教育的工作中,我们强化了两个积累。
即强化了学生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素质报告书》的积累,我们以二者的内容为蓝本,注重平时,强化结果,充分利用好“记录袋”中的成长记录册、关键的表现性作业、综合实践活动、个性成长资料,同时我们创新和延伸了“记录袋”的使用功能,在创新方面我们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开发了“小秘密”栏目,孩子们把自己理想,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小秘密写成小资料,密封到信封中,当自己觉得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时候,再打开信封看看,这样孩子们就有了成就感。
三、实施“三个方案”
结合养成教育实际工作,我们制定了《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养成教育综合落实方案》,《养成教育整改方案》,通过这三个方案的制定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工作中的做法,发现了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调整了不同阶段的各类问题。这三个方案的实施,为养成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规范了操作体系。
四、培养“四个能力”
在学习中,提倡学生大预习,大复习,自主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生活中,注重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完成家务,随时知道自律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拓展,在拓展中延伸,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活中,引导学生们从身边实践,从家庭实践,从社会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统一“五个思想”
我们以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理念,统一了领导的思想;以宁城县《中小幼德育操作体系研究》,统一了教师思想;以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要求,统一了学生思想;以学校的每份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的需要,统一家长思想;以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统一了社会思想。当各方的思想统一后,我们重视校内的师德建设,加强感恩社会的系列工作,及时召开家长联谊会、师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以及家长、学生、社会综合于一体的班级开放月活动,综合提高了各方认识,为我们的工作铺平了道路。
六、创建“六个氛围”
我们根据学校实际,让墙壁说话,让树木添光,让凉亭有意,让校田带笑,让橱窗生情……创建了适应每个学生发展的校园氛围;结合班主任的实际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先后开展了班级民主管理、干部轮流制、各类竞赛、废品垃圾归类处理等活动,积极创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结合关工委和家长学校工作,与家长积极协调,创建了“子敢说,长作榜,校指导”的家庭氛围;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开展了“阳光爱心行动”,在行动中,让教师们成为“行为问题生、学习困难生、家庭贫困生、亲情缺失生”的朋友,开通了“知心姐姐”信箱,让孩子们把不方便表达的问题、观点、建议,随时表达出来,通过这些工作创建了父母、朋友、知己般情感的师生氛围;我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开展了“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互帮互助活动,创建了集体氛围;我们结合民族学校这一特点,本着“着重发展民族教育,优先考虑民族教师,随时关心民族学生”的原则,创建了蒙汉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
七、改革“七个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改革了领导对教师的评价;根据学校特点和上级要求,改革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根据目前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农村家长的实际,改革了家校评价;根据学生们的合作探究需要,改革了小组评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改革了自我评价;根据社会各个阶层的现状,改革了社会评价;根据人际关系和重视合作的需要,改革了生生评价。全校所有师生在改革中转变了评价的理念,注重了评价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我校已形成了多向交流,多向互动、多向发展,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综合评价体系。
八、树立“八个荣辱”
结合“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我们让学生深刻体会“八荣八耻”精神,通过张贴标语、学唱歌曲、学习反思、心得体会、观看影片等活动,进行“八荣八耻”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九、丰富“九类活动”。
我们强化了文艺、体育、美术、科技、外语、实践、少先队、德育、民族等九类活动。通过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活动,并以竞赛、汇演、展示成果等形式,使我校文艺、体育、美术类活动丰富多彩;通过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动手动脑,积极组织科技、实践类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外语拓展类活动,让其他语言在活动中得以拓展,能力得以形成;通过德育感恩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
社会,感恩同学……;通过开展“说蒙古语,唱蒙古歌,跳蒙古舞”等民族类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十、形成“十个共建”。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共建了讲安全,增意识,会防范,知方法,懂章程的安全校园 ;根据教师的实际,共建了讲民主,谈想法,说建议,提意见,时改进的民主校园;根据工作的实际,共建了懂文明,讲礼貌,树新风,追时尚,统全局的文明校园;根据团队的实际,共建了讲团结,比贡献,论能力,施方法,践行动的团结校园;根据学生诚信的需要,共建了讲诚信,防作弊,守信用,明事理,懂传统的诚信校园;我们根据学生技能技巧的需要,共建了懂艺术,挖潜能,掌特长,重全面,强综合的艺术校园;根据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共建了会读书、爱读书、能读书、读好书,悟好书的书香校园;我们根据传统美德的需要,共建了不浪费,会勤俭,能节约,珍价值,感艰辛的勤俭校园,根据孩子思想需要,共建了能进取,讲开拓,重发展,比能力,竞水平的进取校园;根据环保理念需要,共建了讲卫生,共监督,常督促,时维护,刻自律的清洁校园;根据和谐发展观的需要,我们共建了互关心,相提醒,同进步,共成长,享快乐的和谐校园。
总之,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通过规范引导,训练养成,活动促进,环境熏陶,实践锻炼,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体系完整的养成教育网络,几年来的实践,我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经凸显了效果。我们实现了“三优”,即优雅的教育环境、优良的学校风气、优秀的教育质量;实现了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学校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在33211工程验收中,该校被赤峰市教育局誉为“农村教育一枝花”;该校文艺队先后到市、县参加演出,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奖励;2006年7月承担迎接德国外宾任务,该校的各项工作受到外国友人的高度赞誉;2006年10月该校承担宁城县教育局“每天锻炼一小时”现场会,受到
与会人员的好评;多少年来,烧锅地小学在全镇教育教学工作评比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如今,烧锅地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正以崭新的姿态,满怀信心,与时俱进,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
第五篇:养成教育经验材料(共)
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如何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把学校真正引领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轨道上来,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轰轰烈烈搞形式、扎扎实实抓应试”的弊端,这是我们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一年多来,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盘锦市教育部门养成教育经验,从开创实施素质教育新局面的角度出发,结合云梦实际,把盘锦的养成教育嫁接和培植在我县中小学校的土壤上,走出了一条以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一)精心组织策划,构建推进养成教育的基本架框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了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全县中小学养成教育的统一组织、策划、协调、检查、督办等工作。二是明确任务,规范操作。确立了“一年基本养成,三年达到盘锦水平”的总目标,制定出台了开展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常规及考核评分细则等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文件,明确了养成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品行、礼仪四个方面的良好习惯,提出了着重抓好的三大任务,即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十种基本习惯养成,并从实际出发,分小学、初中、高中列出了重点训练和培养的“十个习惯”,为各学校推进养成教育指明了方向。三是典型引路,有序推进。1
选定12所养成教育试点学校,重点加以培植,积累经验,带动全县中小学养成教育整体推进。通过召开全县中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现场会,树立典型,加强交流,借鉴经验,促进各学校全面、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大悟、应城、汉川、孝昌、黄梅等近10个县市来我县现场参观养成教育,《湖北教育》等媒体对我县养成教育工作进行了报道。
(二)突出文化育人功能,营造推进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组织开展了以改善校园环境和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的“爱我校园、兴我教育”主题活动,全县各中小学集中一个月时间,大员上阵,投资500多万元,栽花种树,平整校园,硬化道路,刷新墙面,更换门窗,清理“死角”,精心设计宣传牌、文化墙、标语口号,认真布置教室、办公室、寝室,基本上达到了教育局提出的五化(绿化、硬化、净化、美化、香化)和八有标准(有校牌,教师有工作牌、学生有校徽,有国旗,有黑板报、橱窗或宣传栏,有文化长廊或文化墙,有校训,有工艺雕塑,有养成教育标语、口号)。走进校园,充满人文气息的温馨提示牌以及充满哲理的名言警句随处可见,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寝室文化在一些学校悄然形成,学校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脏乱差现象不见了,校园变得清新整洁。很多村小教室内外、走道、楼梯墙壁上没有一个脚印,校园内没有一片纸屑,环境文化给师生带来的潜移默化影响已在我县中小学得到充分展现。
(三)突出队伍引领作用,形成推进养成教育的强大合力 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家长评学校、教师评校长、学生评教师”活动,以及“十名名教师、十名师德标兵、三十名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实行了师德公开承诺制,组织师德报告团作巡回报告,开展了全县教职工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和做人民满意教师征文活动,对良好师德师风和教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各学校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教师提前进入课堂等教师行为规范活动,对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突出活动训导作用,构建推进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 各学校围绕教育局提出的“十种习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一是通过开展在国旗下的讲话、开学典礼、节日纪念活动、成人宣誓等仪式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提升思想境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二是通过设立体育、音乐、舞蹈、书法、武术、制作等形式的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三是通过开展演讲、唱歌、篮球、乒乓球、体操等比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四是通过少先队、班团组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实现自主管理,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五是通过开展校园之星、好习惯之星等评选活动,树立典型,让学生学有榜样,形成争当先
进的良好氛围。六是通过开展“环保小卫士”、“争做父母好帮手”、“我能行”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人成才。
几年来,我县在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创办人民满意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系统化
去年8月份和10月份,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学区主任和部分学校校长到辽宁省盘锦市学习考察养成教育。根据盘锦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在全县中小学大力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校园环境、师生精神面貌、学生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变。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抓好养成教育就是抓住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
(一)精心组织,营造氛围
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习惯养成教育的通知》、《云梦县习惯养成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云梦县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常规》、《云梦县中小学习惯养成教育考核评分细则(试行)》,提出了“一年基本养成,三年达到盘锦水平”的总体要求,确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师德
师风建设和习惯强化训练”三大基本内容,确定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重点培养的十个基本习惯。各学区、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营造养成教育的浓厚氛围,我们在县电视台教育频道开办了“养成教育在我校”专栏,印制养成教育工作简报10余期。各学校通过刷写标语、制作文化墙、悬挂宣传牌、开办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充满了养成教育的气息。各学校还通过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以及印发致家长信、组织师生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等多种途径,大力宣扬习惯养成教育,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二)办好试点,树立典型
我们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策略,确定县、乡两级养成教育试点学校,各学校确定养成教育试点年级、班级,重点加以培植,形成典范,把全县中小学养成教育不断引向深入。今年12月份将组织召开一次养成教育现场会,开展观摩、研讨活动,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探索养成教育实施的科学途径,从而引导各地、各校、各班扎实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
(三)建立机制,扎实推进
县、学区、校三级养成教育工作机构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及时通报情况,促使养成教育扎扎实实开展。各学校制定了有关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一系列规定,印制了《校务日志》、《班级日志》、《学生操行情况记载》、《学生作业情况记载》、《学生读记情况记载》等各种表册,建立了多项评比、表彰制度,采取学校行政值周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学生干部值日检查、学生互查、家长督查等办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开展活动,强化训练
利用晨会、班会、团(队)会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主题教育,开展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公德纪律等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规范言行,养成哪些良好习惯。为了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知”的教育,有的学校给学生编印了有关养成教育的知识读本,有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三字经”、“三字歌”、“七字歌”、“要与不要”等,让学生入脑入心。为了强化学生“行”的训练,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围绕十个习惯每天坚持开展强化训练活动,如每天上午、下午第一堂课前唱首歌,每天做早操和课间操,每天打扫一次卫生,每天读书半小时,每天练字10分钟,每节课专心听课,每天整理一次错题集,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天整理一次房间等等。把十个习惯的要求予以细化,每天开展学生行为表现检查活动,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展礼仪之星、文明之星、健身之星、卫生之星、守纪之星、学习之星等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