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环保精细化管理促进鞍钢炼焦总厂绿色发展
利用环保精细化管理促进鞍钢炼焦总厂
绿色发展
刘峰材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焦总厂)
摘要:由于工艺特点决定,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较大,污染比较严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焦总厂(以下简称炼焦总厂)近年来通过采取管理提升和技术改造并重的方式,在降本节能指标严峻、距市中心距离较近等不利形势下,全面推进环保精细化管理,转变发展方式,现场作业环境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大幅好转。2012年,全厂20套大型袋式除尘器粉尘排放合格率达到100%,环保设备同步运行率100%,无各类环保事故发生。炼焦总厂正以绿色发展为契机,为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先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焦化企业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环保精细化管理,技术改造,转变,绿色发展 前言
炼焦总厂是由原鞍钢股份化工总厂拆分而来,始建于1918年,是一个以生产焦炭为主,同时生产焦炉煤气的大型焦化企业。经过90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共有焦炉14座(7米焦炉2座、6米焦炉6座、5米焦炉2座、4.3米焦炉4座),年产760万吨焦炭,已成为国内单个产能最大的焦化厂,也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焦炉群。由于自身工艺特点决定,焦化企业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生产成本压力与环保压力,炼焦总厂主要的污染物质为煤气燃烧后排放的废气及炼焦装煤、推焦、干熄焦等各项工序中排放烟粉尘等,污染较重、矛盾突出。如何能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装备水平,更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当前,焦化工序不仅面临日益严峻的环保、节能、成本、市场等方面的压力,而且因为地处鞍山市中心区域,还面临水资源短缺、距离居民区较近等制约条件,生产与环保矛盾更加突出。面对各种不利形势,炼焦总厂依靠技术改造和管理提升,近年来下大力气对各类环保设施及产排污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改变生产现场的环境面貌,为职工提供更加有利于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推进环保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及岗位职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每名员工认识到环保与生产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节能减排的生产模式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关系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切实利益。
通过全厂职工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炼焦总厂环保工作不断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过程中,炼焦总厂也得到了国内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推进环保精细化管理,夯实环保基础工作 2.1 环保精细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长期以来,企业中的环保工作一直处于辅助主体生产的地位,受利润主导的宏观方针影响,环保工作重视程度较低。炼焦总厂从提高全员环保意识出发,通过细化各类环保标准、规定,加强培训和考核力度,严格执行检查、考核等方式,发动全员进行“先进操作法”、“两革一化”等操作创新和技术改造,对环保基础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环保工作重视程度较低的现状,从厂级领导干部到作业区管理人员、岗位职工均树立了较强的环保意识。只有从基础管理上进行夯实和巩固,推进环保精细化管理,才能根本上提高环保工作,推进企业绿色发展。2.2 环保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是提高环保意识,切实增强全体职工的环保观念和责任意识。2003年以来,炼焦总厂对所有环保制度、细则及规定等进行修订,逐步形成《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细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管理细则》、《固体废物管理细则》、《清洁工厂管理细则》、《职业健康管理细则》5个环保管理细则以及1套《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主要污染物(粉尘和废气)的排放规律和设备设施状态,首先规范了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室的责任和职责划分,明确了如出现环保事故时各及领导人员及岗位职工自身的责任和做法,提出了总厂安全环保、生产、设备等部室服务作业区的总体思路,为作业区在环保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帮助解决。其次细化了作业区和环保岗位职工操作、检修环保设备的具体做法,强调了对环保设备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及时排除的重要性。对环保设备的操作管控好比照顾糖尿病病人,七分在养,三分在治,要特别注重日常的操作和维护,不要等出现大的故障了再去集中处理。最后是提升对一线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及技能培训的重要性,2013年,总厂及作业区组织了多项专门针对环保岗位人员及作业区管理人员的环保业务技能培训,聘请武汉景泓等除尘设备专业厂家为岗位职工讲解除尘器的操作、日常点检和常见故障排除等相关知识,提高职工进行岗位操作和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二是强化操作管理,完善各排污环节生产、设备操作管控。炼焦总厂结合自身污染物排放特点,发动全员开展“先进操作法”等操作提升方法,鼓励员工从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生产操作、环保设备维护及改造等方面提出大小不限的创新操作方法和技改措施,对无组织排放和有组织排放两方面进行标准化操作提升。无组织排放方面,我厂通过采用“快速装煤先进操作法”、“张有明处理集气管内氨水自动清扫管堵塞先进操作法”、“杨红六米焦炉加热调节先进操作法”、“抑制炉顶空间石墨生产先进操作法”等切实可行的方法,将装煤操作快速化、均匀化,配合平煤操作更加协调,上升管得到有效清扫,确保合适的炉头温度和高压氨水压力,做到炉门衬砖补短,有效地减少了装煤、平煤、摘盖炉门、装煤孔盖等过程中焦炉逸散物和烟尘的无组织排放。有组织排放方面,提高了装煤、推焦等各套除尘设施的检查与管控力度,规定除尘岗位每小时对本岗位除尘设施进行一次全面巡检,对装煤除尘掺冷风阀、双层排灰阀、除尘风机耦合器、除尘器排气筒等部位进行重点检查,环保监察部门每天均对焦炉、除尘器等处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为作业区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协调各职能部室帮助作业区进行整改。
三是深化检查管理,加强与各级环保部门密切合作。2013年以来,为保证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在我省顺利召开,总厂特别制定了针对性更强的检查方案、控制措施和细化考核方案,对各类环保问题和冒烟现象进行严格管控。鞍山钢铁公司与炼焦总厂,炼焦总厂与各作业区均签订环保责任状,确保各项污染因子排放合格率、环保设备同步运行率和零重大环保事故等指标严格完成。炼焦总厂与国家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签署了《国家环境保护部东北督查组督查四处党支部与我厂六炼焦作业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合作协议》,由国家环保部门专家对我厂进行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我厂环保管理水平。每月由厂长组织一次环保月例会,对上月环保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对下月总厂的环保管理趋势及各作业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给出解决对策和方案。2013年,炼焦总厂根据鞍山市环保局要求顺利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并进行了公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期间,我厂共执行节能环保相关方案51项,获得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减排粉尘443吨,间接减排二氧化硫31.45吨,间接减排氮氧化物28.87吨。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环保设备工艺水平
2012年,国家颁布新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各类污染物排放指标有了新的更为严格的要求。为达到2015年时新标准中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要求,炼焦总厂近年来大力推进全员“两革一化”和科技公关,对环保设备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设备设施水平整体提高。3.1升级改造除尘装置,达到新标准要求
炼焦总厂所有6m、7m焦炉装煤、推焦、干熄焦及筛焦工序均配套了除尘器地面站,采用阻火型脉冲袋式除尘器,设计除尘效率达到99%,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粉尘进行有效捕集。同时,在煤粉碎、仓后皮带转运站等环节也设置了小型布袋除尘器,用于捕集这些部位产生的粉尘。
为达到新标准要求,2013年对部分装煤除尘器进行整体改造,采用整体更换上箱体、安全栏杆底部加厚焊接、强化箱体顶部密封、箱体整体保温等技术创新,降低了除尘器系统阻力,优化除尘效果,改善作业环境。对北部备煤作业区一、四、六送煤粉碎机除尘器进行改造。北部备煤作业区B237、B304两条皮带上各有两台粉碎机和2个相应溜煤槽,由于原除尘设施老化严重及设计缺陷,已基本丧失除尘能力,粉碎机运行时周围环境较差,岗位粉尘浓度严重超标(400~500mg/m3),影响职工正常工作及身体健康。2011年中旬开始对原有除尘装置进行改造优化,采用综合治理无动力除尘,结合布袋除尘工艺,利用物料下落差经抑势、回旋融合消势及缓抑装置使粉尘集结,粉尘气体消除,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改造后岗位粉尘浓度大幅下降,去除率达到94.3%,可以满足工作要求。
3.2改造7米焦炉车载除尘,提高炉门逸散烟尘捕集效率
我厂7米焦炉推焦车上配有小型袋式除尘器,用来捕集推焦时炉门、炉框区域逸散出的烟尘。拦焦车顶部配有一台风机和集尘支管,用来将焦侧炉门上部逸散出来的烟尘抽入集尘干管中,配合推焦除尘地面站工作,但自投产以来,焦侧炉门顶部逸散的烟尘不能得到有效捕集。2013年,我厂对7米焦炉拦焦车车载除尘进行改造,增大了风机能力,并在集尘支管前部增设挡板,缩短了集尘支管与焦炉炉体间的距离,使得烟尘能够得到有效捕集,除尘效率大幅提高,推焦作业时拦焦车导焦栅周围几乎无烟尘逸散,效果明显。3.3设计小品种装车除尘,解决装车时污染问题
炼焦总厂于2010年开始在六炼焦等作业区安装小品种装车除尘装置,并进行中试试验。由于筛焦楼在进行小粒焦、粉焦等小品种焦炭向火车车皮装车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砸灰扬尘污染现象,为改善岗位作业环境,保护职工切身利益,炼焦总厂与公司相关部门合作研发筛焦楼小品种装车除尘装置。设计能够上下伸缩的集尘罩固定于出料口,并在出料口上部增设集尘管道接入筛焦除尘管网,筛焦楼小品种物料装车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鞍山钢铁公司生产监测中心监测结果显示改造后岗位环境明显改善。
3.4改进焦炉自动放散点火装置,规范日常检查
焦化生产工艺决定在焦炉开停工及发生停电等事故时,荒煤气直接排入空气中造成放散。荒煤气中含有大量苯并芘、苯可溶物等致癌物质,且会产生大量黄烟,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对企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舆论影响。2013年以来,炼焦总厂对6米以上焦炉的自动放散点火装置进行升级改进,通过对蒸汽管道进行改造,确保了蒸汽压力稳定,并详细规定作业区点检标准,做到一旦发生焦炉放散能够立即点火、随时点火。老炼焦作业区也制定了可操作性较强的手动点火措施,保证如发生焦炉放散能够立即手动点火。
3.5机械化煤场喷膜覆盖,消除扬尘污染
炼焦总厂北部备煤作业区新老并存,既有7500吨的大型筒仓,也有露天的机械化煤场。由于是露天堆放,且距周围居民区较近,每年春秋季节风力较大导致煤尘逸散,环保压力较大。2011年我厂开始对煤场进行喷膜覆盖,每月对所有料位进行一次彻底的药剂喷洒,通过喷洒覆盖剂在煤堆表面形成一成薄膜,防止煤尘随风飞扬,效果较好,现场环境得到改善。结论
综上所述,炼焦总厂将继续通过管理提升和技术改造并重的方式,深化改革,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全力达到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要求,实现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钢铁企业控制产排污的难点在焦化工序,潜力也在焦化工序,只要强化操作,提升管理,坚持走清洁生产和技术革新的道路,焦化生产清洁环保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绿色发展也不再是梦想。
参考文献
【1】中国金属学会,2013年全国冶金焦化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6月。【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27日。【3】胡学毅,薄以匀,焦炉炼焦除尘,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
第二篇:鞍钢炼焦总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概述
炼焦总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概述
炼焦总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概述
1.炼焦总厂概述
炼焦总厂于2012年11月7日成立,前身为始建于1918年的鞍钢股份化工总厂。炼焦总厂是我国最大的利用洗精煤进行高温干馏生产炼铁用焦炭的专业性加工厂,主要产品是为炼铁生产焦炭,回收焦炭显热产生蒸汽,同时为化工事业部提供焦炉煤气,以便其进一步提纯和深加工。炼焦总厂现有焦炉10座,其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6米焦炉6座、7米焦炉4座及与之相配套的处理能力分别为140t/h和190t/h的干熄焦装置。焦炭设计生产能力630万吨/年,干熄焦蒸汽回收782万吉焦/年,年消耗洗煤1010万吨。炼焦总厂现有员工1837人,共有2个备煤作业区、5个炼焦作业区、1个原料作业区及1个煤焦研究中心,6个机关管理部室及1个改造办,班子成员5人。
2.能耗情况
(1)能耗水平
炼焦总厂2013年耗电23508万度,吨焦耗电32.6千瓦时;耗水287万吨,吨焦耗水0.39吨;耗蒸汽856332吉焦,吨焦耗蒸汽0.12吉焦;耗焦炉煤气3872187吉焦,吨焦耗焦炉煤气0.53吉焦;耗高炉煤气22516189吉焦,吨焦耗高炉煤气3.12吉焦。全厂实现炼焦消耗59.22千克标准煤/吨焦。
(2)能效提升
2012年7月四期干熄焦达产后,炼焦总厂干熄焦蒸汽回收装置已经达到四套,2013年干熄焦共回收蒸汽7823300吉焦,折标煤回收定额为43.84千克/吨焦,余热水回收687367吉焦,折标煤回收定额3.85千克/吨焦。
炼焦总厂重视引进技术降低能源消耗,针对焦炉运行调控系统节能降耗提高焦炭质量,先部分引进急需关键技术,增加两套导焦栅自动测量焦饼温度装置和连续监控传送系统。进而取消人工作业,消除现场作业环境的危害和安全隐患,及时得到焦饼实际精确温度变化,对区域内计算机24小时连续无间断数传监控和联网,提供焦炉运行状况和温度量化曲线图表等技术信息。由此节约煤气2~4%,提高焦 — I — B 炼焦总厂概述
炭质量和减少粉焦,同时对现场和管理人员掌控焦炉运行状态和提高管理效率有实际意义,消除作业存在的环境危害和安全隐患。
3.环境保护及清洁生产情况
(1)环境保护
由于生产工艺特点,炼焦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较大,污染相对严重。炼焦总厂在秉承公司建设绿色低碳钢铁企业的宗旨,通过管理提升和技术改造并重的方式,在降本节能指标严峻、距离市中心较近等不利形势下,采取全面推进环保精细化管理、转变发展方式、制定具体控制措施、加强检查考核、淘汰落后产能、升级改造环保设施和同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结对共建等具体方法,使现场作业环境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大幅好转。2013年,全厂20套大型袋式除尘器粉尘排放合格率达到100%,环保设备同步运行率100%,全年无严重环保事故发生,特别是我省承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我厂实现了环保污染事件为零,被政府部门批评、曝光为零。
炼焦总厂的主要环保设施为大型袋式除尘器,用于捕集焦化生产各工艺环节产生的烟粉尘,总厂对除尘设施运行及维护进行严格管控,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设备同步运行,不带病运行。每年逐个除尘器进行大修和升级改造,确保除尘设施处在最佳运行状态。
(2)清洁生产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鞍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2013年1月~7月开展对我厂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咨询服务,2014年4月已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及相关材料报送至省环保厅。
为顺利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厂领导十分重视组织开展了对厂领导及员工的清洁生产培训,组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小组。全面发动,全员参与。从原材料、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废弃物产生及控制、管理和员工八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清洁生产目标和方案。
此次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企业领导和职工都受到了清洁生产思想和知识教育,同时自觉地接受了清洁生产的理念,并应用到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领导认识到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清洁生产审核改变了过
— II — 炼焦总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概述
去依赖被动式的末端治理控制污染模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全过程控制。经过本次清洁生产审核使化工总厂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收获,通过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厂区面貌和车间环境有了很大提升。
本次清洁生产审核从2013年1月1日始到2013年7月1日止共实施清洁生产方案51项,其中无/低费方案46项,7月前完成37项,实施率80.43%,技术可行的中/高费方案5项,7月前完成4项,实施率80%。在本轮审核中,审核小组本着边审核边实施的原则,及时实施了一部分方案,并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式。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总厂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次方案实施节约煤气8.4487万GJ,节电134.54万kWh,节水10.8万t,节蒸汽1.863万GJ,增加焦炭产量1.752万t。同时获得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减排粉尘447.43吨,间接减排二氧化硫32.78吨,间接减排氮氧化物28.91吨。共获经济效益4739.08万元。
(3)资源综合利用与淘汰落后产能
炼焦总厂按相关要求对三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废钢铁、废皮带等每月都进行严格的统计,送钢加中心等处进行综合利用;对化工事业部产生的焦油渣、剩余污泥等危险废物进行厂内机械化回配煤处置,做到零排放。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7%,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炼焦总厂三炼焦作业区有4座4.3米焦炉,五炼焦作业区有2座5米焦炉,生产工艺较落后,配套环保设施不全。已于2014年全部淘汰落后产能。大修后的五炼焦将建成工艺技术先进的7米焦炉,配套齐全的环保除尘设施及干熄焦装置,届时我厂将实现焦炭全部干熄焦,预计炼焦消耗指标将下降到53千克标准煤/吨焦,粉尘排放总量减少550吨/年,SO2及NOX等气体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将大幅削减,以切实行动履行绿色低碳转型。
— III —
第三篇: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肖云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规范办学行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民主治校、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和谐竞争为机制,强化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工作,引进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绩”。我校被评为 县教育系统2012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主要工作回顾:
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实力。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先后争取资金硬化了校园,改建了大门,高标准配置了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益。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结合学校实际,以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评为依托,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估细则,显示出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特点,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高效运行起到引领和护航的作用。去年以来,学校本着“小事做细,细节做实”的原则,认真做好寻找差距和强化管理工作,切实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规范了办学行为,极大的发挥了管理的效益。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我校坚持“立足课堂教学,注重校本培训”的原则,并通过“自我提高,骨干引领”的方法鼓励、引导教师成名、成家。几年来共培养出县级教学能手8名。王静老师已成为县级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除平时积极引领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学业务管理外,还经常代表学校外出讲课,培养带动了校内外一大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校广大教师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扎根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刻苦努力,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一)坚持德育领先,提升综合素质。学校在认真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细化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守则》、《规范》等内容分解渗透到各个主题教育和各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畅通社会与学校、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渠道,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质量跟踪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努力上好信息技术课、科学实验课,推进了素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实验化进程。
(三)以文化为阵地,提升学生素质。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演讲、“学习标兵”评选、社会实践等有针对性的系列活动,学生再通过办黑板报,手抄报,布置班级文化墙等形式,既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又增强了育人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初步形成“德育引领,全
面发展”的良好育人氛围。
(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定期举办“经典诵读”、围棋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狠抓安全管理,完善后勤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建立健全了安全领导小组、安全档案、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各项安全责任书,制定了各种安全预案。认真抓好师生安全法制教育,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强化校舍、道路交通、食品卫生等的安全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安全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二)是学校总务后勤工作坚持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民主理财、校务公开的原则,完善了工作制度,实行科学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目前,我校硬件设施日臻完善,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操场尚未硬化,给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带来不便;二是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实现“班班通”;三是教师队伍专业化结构不合理,缺少音、体、心理健康等专业教师,使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受到影响。
总之,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立足学校实际,谋划新的发展,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固根本,着力在管理机制上谋对策
学校重视管理机构的建设,主要采取双线纵横管理模式,一条线是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一条线是校长——专业部长——教导处——教务员——教师,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做到既要相互协调统一,又要相互竞争。
学校先后完善、建立了精细化、人性化统一的考核制度。如《教师考核制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处室工作考核评价方案》、《教师评优评模评职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外,创造了学生评价老师,教职工评价领导的”双评机制”,每学期结束,学校都要组织对教师、领导开展打分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领导的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挂钩。取消教师绩效考核“吃大锅”的现象,年终绩效考核向业绩贡献倾斜,向正气倾斜,职称评聘实行各处室打分,抵制了个别教职工”出工不出力,论资排队“的思想,让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年轻有为、积极上进的教师有施展的空间。
同时,学校成立了督导室,负责教师的日常坐班考勤及各处室的工作执行情况,坐班考勤实行天天通报,各处室工作情况实行月月总结。学校值周领导每天也要不定时抽查教师坐班出勤情况,并实行通报。学校教师的请假严格履行请假登记制度,凡请假未登记的一律视为未请假,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请假必须经校长审核同意,并实行登记。
二、严要求,着力在常规细则和过程落实上下功夫
(一)夯实教学管理,着力治理无效课
一是落实教学督查制度。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室,专人负责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教科室专门负责教学研究,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出了问题追谁责”。提出课堂教学“五实“标准,即扎实的课、充实的课、平实的课、丰实的课、真实的课,严禁教师上课玩“花架子”,更杜绝课堂教学“满堂灌”,要求教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动笔动手,专业课教师要采用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会、会中精。加强“备、教、辅、改、考、研”六个环节考评,严格按教学六认真要求,定期对教学中出现的情况予以通报。不定期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座谈,了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通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纠错。
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听推门课制度。学校要求领导干部每周至少听两节推门课,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推门课,班主任要经常深入所带班听推门课。听课前不打招呼,在上课铃响之前可以进入任何一间教室或实训室听课。领导干部每月要填写听课月报表,对所听推门课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学校进一步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三是出狠招治理无效课。学校把治理无效课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凡无教案上课、坐着讲课、有5人以上睡觉或者课堂纪律差的课、代课时上与本人所承担的教学内容无关的课都视为无效课。对于无效课,一经发现,视为教学事故,教师师德绩分扣1分,全校通报,并计入教师的业务档案,扣减该节课的工作量计算。四是全面实行教考分离。我校从 2012年下半年开始实行教考分离。期末考试文化基础课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人员命题,专业课交叉命题,全校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登分,并将考试结果(及格率等)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内容。教考分离,改变了过去教师自己教自己考,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状况,对教学成绩的评估更趋于真实,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五是夯实毕业班工作。一是成立了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与毕业班有关的工作,安排教务处一名主任专抓毕业班教学工作;二是明确目标,学校给每个专业每个班定升学目标,对各科任教师也有保底目标,做到“目标任务人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三是高三教师要研究考纲,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撰写分析报告,并交教导处检查考核,做到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四是坚持月考制度,高三每月一次统考统阅统分析,每月召开一次教师会和学生会,找差距、添措施、鼓干劲,让毕业班工作这根弦永不松弛;五是积极培育“本科”苗子,定期召开优生的座谈会和交流会,鼓励互相竞争,科任教师要对优生“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班主任要跟踪优生的成绩轨迹,及时制订和调整辅导措施。
(二)强化德育管理,着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思想,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品德人格教育。在德育工作上,我校坚持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原则,加强学生的内务管理。
一是推行领导干部蹲班制。学校所有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都明确两个班进行蹲点,做到每周至少听一次所蹲班的推门课,每月跟班开一次主题班会,每半期开一次班级任课教师会,不定期检查班级教学与管理情况,做到及时了解所蹲班的教学动态、师生思想并适时加以指导,及时督查各学科教学六认真执行情况,对所蹲班不负责的科任教师敢于说红脸话,与学生反映强烈的老师谈话,督促整改,与班主任一道处理班级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二是实施了“值周负责制”。每周7名教师,1名校级领导,1名中层干部,分工负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管理,并和学生同吃同住,做到日常管理无漏洞,无缝隙。
三是积极推行导师制。根据中职生学习与行为习惯差、心理不健康,同时家庭贫困的学生多等特点,几年来,我校开始实施学生专业成长导师制,全校每名教师承担5-10名学生的成长导师,导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帮助学生制定专业成长目标,定期与家长沟通,与学生谈心,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性接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到“专业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很多老师为了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利用节假日到学生家中家访;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能完成学业,自己或者联系爱心人士定期资助;为了抹除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阴影,把学生请到家里作客,给他们以家庭般的温暖……导师制实施一年多来,学校基本建立起了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性格更加阳光,辍学现象明显减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为崇高,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四是实施“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每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考核,定期将学生在校表现情况进行通报并告知家长。四是推行“导师制”,每个教师负责对5—10名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跟踪、教育和指导,保证每月与学生谈心2次以上,每学期与家长沟通不少于两次。
五是扎实开展课外活动。为让学生个个感受成功,人人享受快乐,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现在学校成立有文化提升、专业特长、文学艺术、体育益智等类别的兴趣小组42个,让学生“点单”,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特别是通过专业特长拓展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让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能课外活动中“开小灶”,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为各级技能大赛培养苗子。
第五篇:创新精细化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创新精细化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时间:2012-1-10 来源:本站 文:于洪区东湖学校 浏览:1176次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一、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于洪区东湖学校的全体教师以深邃的目光,坦荡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奔放的豪情,擘划着专业发展的未来。为此我校细化了常态的管理工作,以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工作千头万绪,但教育改革不可停滞,创新不可保守,追求不可踌躇,这是我们不变的宗旨。通过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东湖学校教师的改革情怀、超越情怀、学者情怀、人文情怀、“贴近地面”的情怀,为实现东湖学校的“强队伍,铸品牌”的目标而努力奋进;教师是新课改的攻坚力量,所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首当其冲、迫在眉睫;明确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与学和谐共鸣。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这就提醒学校管理者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哲学行走。实现人人参与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责任落实,管理到位。
二、四大举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定规划”、“细管理”、“搭平台”、“重引领”是东湖学校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大举措。
教师的专业就是教书育人。毋庸置疑,专业发展当然是以爱(教育)业、敬业、专业、创业、乐业为最高目标。现实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要通过锲而不舍地追求去缩短。东湖学校校长李伟华的一句“做好平常事,就是不平常”的哲学论理,打开了102名教职工的心扉,致使东湖学校人人置身于教育改革之中。教育改革热火朝天,业绩骄人,教师专业得到空前发展。学校多次被市区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并荣获“平安校园”的光荣称号。一支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追求的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教育改革之花香溢校园。
定规划。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学校发展的远景又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外推动力,内驱动力加外推动力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无穷动力。学校领导在教代会上听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于是学校出台了《东湖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规划中确立了“三大主题”(学校制度年、学校文化年、学校课程年),其中规划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走向。继而《东湖学校处室三年发展规划》、《东湖学校教师专业三年发展规划》相继制定完毕。这两个规划又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对教师专业发展做了全方位规划。
细管理。管理也需要规范。以精心的规划,缜密的管理,落实细节,实现学校管理效益的最优化,这就是“精细化管理”。特别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转化”。第一,由教“书”向教“学”转化,即学生要主动的到教师手里拿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第二,由单纯的理性教育向重视情感教育转化。情感因素,无论在智育还是在德育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展个性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三,由“教”“学”分离向“教”“学”合一转化。完成这“三个转化”,教师专业发展才能真正更上一层楼,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托起太阳的人”。
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求精”、“求细”变成一种常态,形成一种制度,养成一种习惯。通过精心设计目标,细化工作职责,精心分工,分步实施,达到指挥畅通、目标落实、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造公平、量化考评的全方位管理。做到班子无闲人,校长抓全面,书记负责抓德育,班主任配合。副校长当好校长助手,负责主抓教学,教学主任配合,年部组长具体落实,校长全面考核中层领导的执行力。管理是每个人的事,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者。你可能管理全面,我可能管理一片;你可能管一条线,我可能管几个点,所以管理只有层面的不同,没有地位高低的区分。精细化管理的加强,实现了“自管”与“他管”相结合,双”管“齐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领导执行计划,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教师严格自律,妥善利用时间,这样内外结合,锁定目标,达到目的,那是指日可待的。学校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合理内核,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积极的、精细化的管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和保障,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搭平台。在青青的沃园里,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预留了空间——课堂;为教师专业发展备足了丰厚而肥沃的土壤;在此基础上,还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三座平台: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二是教师教育哲学平台、三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平台。教师可以依托“三座平台”尽展专业风采。
一是搭建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发达国家就对教师提出了专业性、多功能性、发展性、高素质性的要求。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也出台了教师专业职称评聘的政策、法规,千方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学校“名师培养工程”选拔出校级骨干教师、校级名师,利用表彰会的契机进行教师现场结对子;获得市区骨干教师、名师荣誉称号的教师要主动找好帮扶对象——结对子。102名教职工人人都在“对子”中,骨干教师带2人、3人不限。形成了由普通教师、骨干教师、校内名师组成的三级梯队,为教师专业发展搭桥铺路。通过举办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仅以2010-2011学下学期学校就举办了六场讲座,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的活动,校长带头、中层领导紧跟,树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好风气,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校内名师。目前学校有沈阳市劳模1人,省优秀课10人,市优秀课30人,市区优秀班主任10人,辽宁省三好班级班主任1人,沈阳市控辍优秀班主任2人,沈阳市师德标兵一人,95%的教师获得区优秀课以上的荣誉。每年撰写教科研论文过百篇,现已编辑成册,正式出版了《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思考》、《学校生态文化文集》两本专著。
通过赛事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了“塑名师、铸品牌”,在校内举办了“青年教师多媒体大赛”、“学科基本功大赛”、“校级骨干教师示范课大赛”、“班级文化展板大赛”。还选派年轻的教师组成数学代表队参加基本功片赛、区赛等,屡屡夺冠。赛事推动了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任课教师上新课时都习惯并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语数外任课教师为例,每学期人均使用多媒体课件160多次。
通过科学评价,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科学评价极具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对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种考量。评价任何一项工作,实行“三看”(看过程、看变化、看效果)都是比较科学的。评价的目的与动机是“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强化激励、多元参与”。科学的评价方法,明确的评价目的,使我校各项评价工作都得以顺利开展。“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发展过程为主线,以教师自评为基础,以全面评价为内容”做出科学评价结论。生本课中建立了以发展过程评价为主、分阶段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重点看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在过程性评价中建立学生成长小档案,做好写实记录,同时写入教师、家长寄语。在阶段评价中重点写发展、变化的细节,研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塔建教师教育哲学的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形成。所谓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问题从哲学的角度阐明和分析,教育实践唯有在教育哲学的引导下,才能对教育问题探究而不至于迷失方向。教育哲学着眼的是具体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形成,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打造教师教育哲学形成的平台,架设教师用教育哲学指导教育实践的舞台是十分紧迫而又必要的。对学校来讲,教师个体在成长中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后,教师的教育活动就会回归于理性,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有了自己的教育哲学,掌握了教育规律,教育思想才会清晰,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否则将会“乱花渐欲迷人眼”,被种种标新立异的教育理论学说左右迷惑,莫衷一是。要像教育家陶行知那样,边教学,边思考,边研究,边归纳,边升华,最终成为教育大家。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个体教育意识的觉醒,而教育哲学正是教师本人的教育灵魂。教师专业发展离开教育哲学的引领、教师的发展往往就会处于低位运行。教师的哲学素养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部分,这是从教书匠向专家型转换所必备的条件。教师本人要不失时机地在这个平台上抢占业务发展的先机,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究,加强哲学修养,自我反思也是提高教师教育哲学的有效途径。教育哲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智者要不失时机的利用这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是搭建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学校教学以精细化管理为引领,踏踏实实上好“三类课”,即新授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为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中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为学生创造最大的空间,引领学生激情飞扬地学习。教师由“教会到会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逐步建立起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平台上,发展专业特长,促成“教学相长”的态势。
重引领。第一,引领教师学习。学习,也只有学习,才能最终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说,一位热爱学习的教师,必定是热爱教育的教师。通过学习,立人品,立学品,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当然,也就能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改革中的功力了。
1.向书本学习——为转型而学习。校长有约,一定要带出一支善于读书、善于学习的教师队伍。学校送给每位教师一个精美的读书笔记本,意在勉励教师立人品、立学品。学校要大兴读书之风,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选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其它名著也可),要写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初都要搞一次“读书笔记”和“三本一贴”(学习笔记、工作笔记、听课笔记、论文剪贴)的展览活动。
2.向身边同志学习——为提升而学习。意在树立正风正气,培养谦虚好学,克服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培养“和美”的人际关系,掀起学先进,赶先进,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比活动打基础。你可从你身边的领导、同志中选出你心仪所向的榜样来学习,写下他们的事迹,写出你的感言,这样既能鼓舞他人,又能提升自己的认知品位;既能学到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又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团队精神。
3.向学生学习——为育人而学习。向学生学习,并非屈身低就,而是亲近学生,教育学生的极好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开启他们的心窍,才能使教师聪明有办法。况且学生的纯朴、善良、活泼……哪一样不值得教师学习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像辽宁省“十佳少年”祁文博同学那样闪光的动人事迹,为同学,为教师,为世人提供了精神榜样。
4.向榜样学习——为创新而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榜样提升自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之一。魏书生的“爱业、敬业、专业、创业、乐业”精神,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我们应该沉下心来好好研究,我们应该潜心学习古今中外那些名家的教育理念,创新经验,骄人业绩,成全自己事业的发展。
第二,引领教师备课。以“精、细、活”为准则。精,提炼精华;细,细致入微;活,教法灵活,便于学生学习。备课包括备文本、备学生、备教法。备课时,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备到让自己的课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关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关注学生,才能进入专业的境界,明确专业发展的归宿。我校集体备课有两种形式,按范围划分的集体备课有三种,按时段划分的集体备课也有三种,无论什么地点、什么时段的备课,都要以“备文本、备学生、备教法”为准则。其中“备学生”尤为重要,这是启动“生本教学”的前提。此外,将 “五严、两查”教学常规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五严”:即严格执行课程进度计划;严格控制作业量及在校时间;严格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检查、指导、反馈、整理等管理细则;严格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测、分析与考核。“两查”:即查教案与查批改;查周考。学校要求任课教师撰写整体课改计划,还要指导所教的班级制定“课改科计划”,形成了教研组纵向抓文本,班级横向抓落实,课改形成“网络化”。班主任配合科任教师,将学生分成较为固定的学习小组,以便于科任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形成“兵教兵”的学习模式。
第三,引领教师“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教学科研化”有助于教师从“教书匠”向科研型学者型的转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者,而且还应该成为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科研型的教学能手。“教学科研化”是说科研并不神秘,普及科研,才能更好地开展科研。“科研教学化”能促进提高师生科研意识。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教师要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去研究探讨,无疑对教改和个人的能力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近三年,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小学生古诗词积累与初步赏析能力的培养》,省级科研课题《小学随班就读生古诗积累与诵读能力的培养》,并于2009年成功结题。省级课题《美育引领,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已步入攻坚阶段。
同时,引领教师开发校本课,促进专业发展。学校明确地提出“以校本课开发促进观念的转变,以校本课的研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发校本课,一要考虑教什么,二要想好怎么教。基于这两点,我校开发的校本课有:《小学生古诗诵读赏析》、《国学经典诵读》、《素描》、《家用电器维修与保养方法》、《砂色意趣》、《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发,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各种成长的机会,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第四,引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反思应当是自我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学前的反思,在于反思备课;课中反思便于找到教学过程中调整点;教学后反思便于总结经验,找出改进的地方。可从以下几点切入反思:反思教学观念正确否;教学行为标准否;教学内容充实否;教学效果满意否。
独处反思也好,相互切磋琢磨反思也罢,目的旨在提高发展专业能力,完善自我,切忌反思流于形式。每月最后一周教师要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反思随笔”交到教导处,装订成册,汇集成《东湖学校教学反思录》,这是东湖学校全体教师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