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职称改革办公室
北京市职称改革办公室
关于转发人事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和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若干问题的说明》的通知
京职改办字[1995]019号
各区、县、人事局(职改部门)、体育运动委员会、市体委各直属单位:
人事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决定在体育教练员中实行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制度。现将人事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的《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和《关于<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若干问题的说明》(人职发[1994]17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京市贯彻(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实施意见》,请贯彻执行。
附件一:《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和《关于<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若干问题的说明》
附件二:《北京市贯彻<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实施意见》和关于《北京市贯彻<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实施意见》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九九五年九月四日
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
人职发[1994]17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体育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训练教学水平和指挥、管理能力,建设一支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练员队伍,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体育教练员职务名称为三级教练、二级教练、一级教练、高级教练、国家级教练。三级、二级教练为初级职务,一级教练为中级职务,高级、国家级教练为高级职务。
第三条 本标准适用于体委系统人事体育训练教学的人员。
第二章 岗位职责
第四条 体育教练员的基本职责是完成训练教学任务,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全面关心运动员的成长,做好运动队的管理工作;进修、学习。同时高等级教练员须承担对低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和辅导基层训练工作。
第五条 三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训练教学任务的要求,拟定和实施训练计划,协助高等级教练好运动员 的训练教学工作。
(二)基本掌握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方法;总结训练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主动接受高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 二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训练教学任务的要求,制定和实施训练教学计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比赛的指导工作;培养后备人才。
(二)了解本项目发展方向,掌握运动选材和训练方法,及时总结训练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定期做出训练教学工作总结。
第七条 一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体育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
(二)及时了解本项目发展动向,结合训练教学实践,进行有关选材和改进训练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撰写论文。
第八条 高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优秀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优秀运动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二)熟悉本项目国内外发展动向,掌握先进的技、战术训练手段、方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总结培养优秀运动员和优秀后备人才的经验,进行专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指导和推动本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九条 国家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高水平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负责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高质量后备人才。
(二)掌握本项目国内外发展动向,先进技、战术和训练方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总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高质量后备人才的经验,组织并进行专题研究,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指导和促进我国运动训练教学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 任职条件
第十条 各级体育教练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履行教练员职责,遵守教练员守则,具有良好的体育首先和为体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第十一条 优秀运动队教练员任职条件
(一)三级教练
具有体育中专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初步了解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掌握训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完成训练教学任务。
(二)二级教练
担任三级教练工作二年以上或具有体育院、系专科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基本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取得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训练教学方法、手段,完成训练、比赛任务。
(三)一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二级教练工作四年以上;比较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结合训练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有一定学识水平的论文;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熟悉本专业术语,能借助字典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取得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录取名次;集体项目取得全国最高水平比赛较好名次。
(四)高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一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项目训练教学有较深的研究,有二篇发表或宣读的论文,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反映本项目训练的学术文章;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进行简单的技术交流;取得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内达到世界中亚洲或全国优秀水平。
(五)国家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国家级教练研讨班学习,担任高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有二篇发表过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具有国际水平的反映本项目训练成果的学术文章,或多次进行国际国内讲学和学术交流;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进行技术交流;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内取得下列运动成绩之一:
1、奥运会前三名。
2、奥运会四至六名并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前二名。
3、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三人次冠军。
4、亚运会二人次冠军并亚洲锦标赛 或亚洲杯赛二人次冠军。
5、向国家队输送三名以上运动员或有三名以上运动中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并取得五次全国最高水平比冠军或二人次亚运会(亚运会比赛项目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
6、集体项目奥运会前十名。
7、集体项目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二次前二名。
8、集体项目亚运会冠军并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
9、集体项目向国家队输送五名以上运动员或有五名以上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并取得亚运会(亚运会比赛项目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或二次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
第十二条 各类体育学校教练员任职条件
(一)三级教练
具有体育中专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初步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完成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工作。
(二)二级教练
担任三级教练工作二年以上或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基本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取得初级教练员岗位 培训合格证书;能够按照训练大纲要求较好地完成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工作,所培养的运动员30%训练大纲及格标准。
(三)一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二级教练工作四年以上;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结合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实践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有一定学识水平的论文;门外语,熟悉本专业术语,能借助字典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二名以上(含二名)或越级输送一名运动员;所培养的运动员按训练大纲要求60%达及格标准,并在全国青少年或全省(区、市)最高水平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四)高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一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有较深的研究,有二篇发表或宣读的论文,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文章;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宝典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高级教练员山倍增忆;培养的运动员训练大纲要求80%达及格标准,其中20%良好;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九至十四名运动员,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后最长七年内达到全国优秀水平。
2、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后最长四年内有三人获健将称号。
3、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的训练层次,输送后有二至四名选入国家队,或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
第十三条 在优秀运动队训练八年以上,曾获得全国冠军或集体项目全国前三名(主力队员)以上运动成绩的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从事教练员工作,符合规定的业绩条件者,可提前或破格确定教练员职务。
第十四条 某些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的奥运会重点项目和一些尚无世界性比赛的非奥运会项目的教练员确定国家级教练职务时,虽未达到业绩标准,但在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和发展我国或本地区竞技体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推荐,报国家体委审定。
第十五条 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成绩特别突出,或在训练、科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教练员,可晋升相应的职务。
多年担任高级教练,在选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业绩卓著,对发展我国或本地区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少数各类体校教练员,可破格晋升国家级教练职务:
1、符合优秀运动队国家级教练任职条件规定的学术理论水平;
2、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十五名以上运动员,其中有三人以上进入国家队(无国家队项目须有三人以上代表国家参加亚洲以上比赛);
3、奥运会项目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后备最长七年内获世界冠军或多人次获亚洲冠军。
第四章 审定权限
第十六条 审定各级体育教练员是否具备任职条件必须在上级批准的合理结构比例内,按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进行。
第十七条 国家级教练需由当地高级教练审核组提出初审意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和人事职改部门审核,由国家体委审定,报国家人事部备案。
第十八条 高级教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高级教练审核组进行初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审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批准,报国家体委备案。
第十九条 一级教练以下(含一级教练)的审定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教练审核组由当地体委人事、训练、竞赛部门的负责人和具有较高技术、学术水平的高级教练、国家级教练组成。成员一般在七人以上。审核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按照任职条件对申报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并提出初审意见。
第五章 职务聘任和晋升
第二十一条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行政领导根据教练员所在单位的编制定员和职务结构比例,在经审定具备教练员职务任职条件的教练员中按岗择优聘任。
第二十二条 聘任教练员,一般每一任期不超过四年。如果工作需要,可以连聘连任。
第二十三条 教练员管理部门要对受聘教练德、能、勤、绩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任职期满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作为续聘、低聘、解聘或晋升、奖惩的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非体委系统的运动队从事体育训练的人员,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标准由体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行,一九八六年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的《教练员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同时废止。关于《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若干问题的说明
为了正确执行《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特对若干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标准》规定聘任教练员职务须按照教练编制定员和职务结构比例进行。根据各级运动队、各类体育学校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各地区、各项目训练水平和特点不同的实际情况,教练员的编制定员和职务结构比例应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编制定员
国家队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为1:3—5(人);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秀人教练中央政治局 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为1:4—6(人);竞技、优育运动学校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为1:6—10(人);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学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为1:8—12(人);普通业余体校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不低于1:12(人)。
(二)职务结构比例
1、国家队教练员高级、中级、初级职务之间的结构比例由国家体委提出,报国家人事部核准。
2、体育运动水平较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秀运动队教练中高级职务人数不超过教练中职务总数的30%,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高级职务人数不超过教练员职务总数的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级教练不超过教练员高级职务人数的10%,其中职务数不超过教练员职务总数的50%。
3、各类体育学校教练员高级职务不超过教练员职务总数的15%,中级职务不超过教练员职务总数的50%。
以上职务结构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具体审定,逐步到位。
二、任职条件中的业绩系指担任教练员工作以来的累计。全国最高水平比赛系指: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联赛(球类项目),以及经国家体委批准以其他名称组织的单项最高水平比赛。
曾先后在体育学校和优秀运动队任教的教练员,可按优秀运动队或各类体育学校相应等级教练员的任职条件申报,但不能将二者成绩相加计算。
确定集体项目教练员业绩时,凡所培训的运动员输送两年后取得成绩的,应适当降低其名次。
确定女子足球、女子举重等新开展项目教练员国家级教练职务时,对其运动成绩地要求,应视比赛的规模和水平,由专家作出认定。
三、确定同一项目的主管教练员和非主管教练员的职务时,应根据其在拟定和执行训练比赛计划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贡献大小和任职年限等因素区别对待,对非主管教练员原则上应适当降低职务的等级。
体育艺术教练和体育机械教练可按照本《标准》确定教练员职务,对其业绩要求,参照对非主管教练的原则审定。
四、事业单位主管训练工作的行政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兼任教练员职务。但长期担任教练员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兼任高级职务的,经上级人事职改部门批准,可聘任相应的教练员职务,兼职人员须具备:
(一)符合相应职务的任职条件。
(二)现仍直接从事训练工作,能履行教练员岗位职责,直接进行训练指导工作每年不少于三分之一时间。
兼职人员占用本单位教练员职务结构比例或职务限额。
五、曾多年担任高级教练,因工作需要调入国家机关工作,符合国家级教练条件者,由国家体委特批为国家级名誉教练。
六、《标准》中对教练员文化程度、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的要求,是从教练员队伍建设长远考虑所必须坚持的条件,各地在审定教练员职务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一)文化程度:
1、凡不具备规定学历的教练员,应通过万人教育等途径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对一九六六年以前从事训练、教学工作的教练员和在区(市)、县体校从事训练、教学工作的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具备拟确定相应职务任职条件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者,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2、非体育专业学历者,通过体育专业主要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的进修,可视为符合学历要求。
(二)教练员的论文、著作及科研成果,须经二名以上同等专家鉴定,并写出评定意见。
(三)教练员的外语水平应根据其工作特点,侧重于掌握本专业技术术语和竞赛及对外技术交流的需要等方面的内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按国家体委统编教材组织相应的测试或考核。
研究生毕业或经过援外教练员培训班培训并援外一年以上的教练员视为掌握一门外语;一九六六年以前任教的教练员可放宽外语要求。
根据区(市)、县体校教练员的工作性质和现状暂不作外语要求。
七、岗位培训是按照不同项目、不同技术教练员岗位规范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对教练员进行以提高训练教学、队伍管理、竞赛指挥等能力为主要目的,由各级体委安排专项经费组织的培训。凡已开展岗位培训项目的教练员申报教练员职务时,必须取得相应等级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执行和完成训练大纲的情况是衡量各类体育学校教练员业绩的主要标准之一。在审定教练员职务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尚未制作统一训练大纲的基础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八、原具有教练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教练员对应本《标准》教练员职务时应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原具有教练员专业技术职务的现职教练员和咨询教练员可按本《标准》对应相应职务。
(二)原助理教练对应本《标准》的二级教练,原教练对应本《标准》的一级教练,原高级教练对应本《标准》的高级教练。北京市贯彻《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实施意见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国家体委《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关于<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若干问题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任职条件
《标准》规定了各级体育教练员各等级职务的任职条件,为了统一标准,便于操作,现就其中的业绩条件作如下补充:
(一)优秀运动队教练员业绩条件
1.一级教练
具有培养全国先进水平运动员的能力,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主管教练:
(1)直接培训满二年以上的运动员(队)在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个人项目取得前六名,集体项目取得前八名。
(2)直接培训满二年以上运动员(队)输送后四年内,在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个人项目取得前六名,集体项目三人获得前八名。
2.高级教练
具有培养世界水平或亚洲、全国优秀水平运动员的能力,直接培训二年以上的运动员(队)或培训二年以上输送后四年内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主管教练:
(1)在世界三大赛中取得奥运会项目前六名(集体项目前八名的主力队员);非奥运会项目前四名(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
(2)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或世界大学生运动员会上取得一次冠军(含破、创纪录)和一次前三名(集体项目的主力队员),或直接培训满二年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取得上述成绩的输送教练。
(3)在全运会和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以及世界青年锦标赛中取得两次冠军,集体项目取得一次冠军、一次前三名或直接培训满二年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取得上述成绩的输送教练(集体项目输送后取得全国前三名成绩的运动员在六人及以上,其中获全国冠军成绩的主力队员在二人及以上)。
3.国家级教练
在《标准》规定的基础上,补充对集体项目的业绩要求:
(1)在参加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中必须有二名主力队员;
(2)向国家队输送五名以上运动员,其中应有二名主力队员,获二次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其中应有一次全运会冠军。
(二)各类体育学校教练员任职条件
1.一级教练
具备选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的能力,符合下列业绩条件的主管教练:
(1)向一上级训练组织输送五名及以上或越级输送三名运动员;
(2)所培养的运动员取得全国青年最高水平比赛前六名或北京市青少年最高水平比赛(全市综合性运动会)前三名。
2.高级教练
具备选拔、培养和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能力,符合下列业绩条件的主管教练:
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九至十四名运动员,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最长七年内达到全国高水平比赛前三名(二级训练层次四年内,三、四级训练层次七年内)。
(2)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有三人获运动健将称号(二级训练层次二年内,三、四级训练层次四年内)。
(3)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有二至四名选人国家队或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或奥运会比赛(二级训练层次四名,三、四级训练层次二名)。
3.国家级教练
对《标准》第十五条第三款补充:
奥运会项目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二级训练层次输送后六年内,三、四级训练层次输送后七年内获世界冠军或三人次及以上获亚洲冠军(集体项目至少有一名主力队员)。
二、关于破格晋升条件
根据《标准》规定精神,对少数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成绩特别突出,虽不具备规定的学历、资历要求,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教练员可破格晋升相应的职务:
(一)培训二年以上的运动员(队)获得一次奥运会前三名或奥运会项目世界比赛两次以上冠军的主管教练。
(二)培训二年以上的运动员(队)连续三次以上获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其中一次为全运会或亚运会冠军的主管教练。
(三)在优秀运动队训练八年以上,曾获得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或集体项目全国前三名(主力队员)以上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从事教练工作,符合规定的业绩条件者,可提前或破格确定相应职务。
(四)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在远郊区县从事教练工作十年以上。向上一级训练单位输送十五名以上运动员,其中有五名进入优秀运动队的输送教练。
(五)业绩标准达到了相应的职务条件,因历史原因未晋升的教练员。
三。关于不具备规定学历的考试问题《标准》规定了体育教练员各等级职务的学历要求。今后进人体育教练员队伍的人员必须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已在体育教练员岗位但未达到相应等级职务学历要求的,按以下办法办理。
1.凡不具备规定学历的教练员,应通过成人教育等途径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2.不具备规定学历,也未取得成人教育大专学历的教练员和非体育专业学历者,要进行体育专业主要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五门中任选四门)的进修,经市职称改革办公室统一考试合格,可申报相应的教练员职务。
3.1966年底前,从事训练、教学工作的教练员和在区、县体校从事训练、教学工作的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具备相应职务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者,在申报时可以免考。
4.少数虽不具备规定学历,但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成绩特别突出或在训练、科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教练员,经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批准可免予考试。
四、关于外语水平
外语要求是从体育教练员队伍建设长远考虑所必须坚持的条件之一。从当前 本市体育教练员的实际情况考虑,初级职务暂不作要求,中高级职务人员,外语要求按国家体委英语统编教材的内容,由市体委负责组织培训,参加市科干局统一组织的考试。
下列教练可免试外语:
研究生毕业;经过援外教练培训班培训并援外两年以上者;
1966年底前任教练员者。
五、关于编制定员和职务结构比例
《说明》规定的教练员和编制定员符合我市实际情况,各单位要按确定的编制数和所承担的任务,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教练员职务结构比例,原则上按下列标准确定:
(一)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高级职务人数为教练员职务总数的30%左右,中级职务为教练员职务总数的50%左右,初级职务为教练员职务总数的20%左右,国家级教练员占教练员高级职务人数的10%左右。
(二)各类体育学校,教练员高级职务为教练员职务总数的15%,中级职务为教练员职务总数的50%。以上职务结构比例由市职改办审定后,逐步到位。
六、关于审核组织和审定权限
为使教练员职务审定工作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根据《标准》规定,我市组建高级教练和中级教练职务审核组,其成员由市体委的人事、培训部门的负责人和具有较高技术、学术水平的高级教练、国家级教练组成。成员在十七人左右,审核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按照任职条件对申报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并提出初审意见。
高级教练审核组下设四个专业答辩组,负责对申报高级职务的教练的专项技术、训练和论文答辩工作。
审定各项体育教练员是否具备任职条件,必须在上级批准的合理结构比例内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进行。
(一)国家级教练由市高级教练审核组提出初审意见,经市体委审核后报市职改办审核,由国家体委审定。
(二)高级教练由市高级教练审核组初审,市体委审核后,由市职改办批准,报国家体委备案。
(三)一、二、三级教练由市中级教练审核组审核,经市体委审定后,报市职改办备案。
七、本《实施意见》经市职改办批准颁发之日起实行。原《北京市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同时废止。
八、本《实施意见》由市职改办、市体委负责解释。关于《北京市贯彻<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实施意见》有关问题的说明
为了正确执行《北京市贯彻<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世界三大赛系指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全国最高水平比赛系指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联赛及经国家体委批准的以其他名称举行的最高水平比赛。
二、确定同一项目的主管教练和非主管教练(副教练)的职务时,除按单位行政领导聘任时明确的职务外,还应根据其在拟定和执行训练比赛计划中发挥作用情况、贡献大小和任职年限等因素区别对待。非主管教练(副教练)及培训出成绩的运动员(队)不满二年的主管教练,在评定职务等级时,其业绩按25%-50%掌握。
三、关于输送成绩问题
(一)输送系指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同一训练层次或在同一训练层次中更换教练人选,不能算作输送。
(二)关于输送后取得的比赛成绩计算办法:本项输送,其成绩如实计算;转项输送,按项群分类原则;同类项输送,其成绩按70%计算;非同类项输送,按50%计算。
(三)未经市体委主管部门同意而输送到外省市的运动员,不计算为输送人数和比赛成绩。
四、属个人项目的团体成绩不能列为集体项目成绩,其中子项团体成绩,按单项成绩对待。
五、教练员的外语水平应根据其工作特点,侧重于掌握本专业技术术语和竞赛及对外技术交流的需要等方面的内容,由市体委按国家体委统编教材组织培训、辅导,参加市科干局组织的统一考试。
第二篇: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
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
甘肃省卫生厅职称管理办公室文件 甘职改办函【2011】20号
关于2011卫生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州人社局(职改办)、卫生局,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甘各有关单位人事处(职改办),省卫生厅直属各单位,兰州大学人事处,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经研究,2011全省卫生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以下称卫生实践技能考试)定于2011年6月举行。为切实做好报名和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凡符合评审卫生专业(含医、药、护、技)副高级以上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需报名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卫生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申报评审高级职务任职资格。
二、卫生实践技能考试工作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共同负责。考务工作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称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三、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在实践技能考试中,中医医师加考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内容,考试参考书为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专业使用的第七版《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加考中医内容,考试参考书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使用的第七版《中医学》。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内容考试分值占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总分的20%。中医学内容考试分值占西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总分的20%。
四、卫生实践技能考试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确定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合格成绩在2011-2012年两年内有效。
五、2000年后取得小范围任职资格(兰外有效、单位有效、企业有效)的人员,申报大范围任职资格时,不需要再行报考卫生实践技能考试。
六、对未列入《卫生专业实践技能考试专业分类名称及编码表》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西药品检验、中药材检验、心电学技术和神经电生理技术6个专业,可根据个人实际选报相近的专业。
七、报名参加卫生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人员,交考试费用100元。考试时间初定6月6日开始,以准考证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为准。
八、考务管理安排:
(一)报名方式:全部采用网上报名。
(二)报名时间:自2011年4月8日起,报考人员可登录中国卫生人才网(http://www.xiexiebang.com)自行打印准考证,打印截止时间为 6月6日。
附件:卫生专业实践技能考试专业分类名称及编码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报名点注意告知考生注意事项:下列专业不加考中医内容:核医学、临床营养、医院药学、临床药学、护理学、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病理学技术、放射医学技术、超声医学技术、核医学技术、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毒理、微生物检验技术、理化检验技术、病媒生物控制技术、输血技术。
我省卫生技术系列内部等级岗位共分13个等级,包括高、中、初级3个层级岗位,高、中、初层级岗位内又分不同等级岗位。
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分4个等级,名称分别为: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由高到低依次分别对应通用的专业技术一至四级岗位;副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名称分别为: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由高到低依次分别对应通用的专业技术五至七级岗位。
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名称分别为:一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由高到低依次分别对应通用的专业技术八至十级岗位。
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其中,助理级岗位分2个等级,名称分别为:一级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由高到低依次分别对应通用的专业技术十一和十二级岗位;员级岗位1个等级,名称为医(药、护、技)士岗位,对应通用的专业技术十三级岗位。
二、基本条件
竞聘卫生技术系列内部不同等级岗位,在现等级岗位上,除必须具备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卫生技术系列相应层级岗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在现等级岗位上,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医德考评必须纳入考核中,凡医德考评结果为较差的,考核结果应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三)在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藏医、蒙医及各类医学诊断专业医师岗位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类别医师执业证书;在护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三)一、二、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
任现等级岗位以来,基本条件符合统一规定和要求。
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第1条业绩1项,或第2条业绩2项。
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第2条业绩1项。
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规定,取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具备竞聘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任职条件资格。1.重大业绩
(1)作为定额内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等一二等奖;或作为前3名获奖人,获上述国家级三四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省科技功臣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公示名单的专家、学者。(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2.突出业绩
(1)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四等奖,市厅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或2次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主持(前2名)完成2项列入国家部委和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部门下达的重点或大型科研、工程、技术改造、技术推广等项目,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以鉴定、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并取得显著效益。
(3)主持(前2名)完成未列入省计划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新品种等开发项目,通过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验收(以鉴定、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为单位创经济效益80万元以上(以单位收款收据为准)或获省优秀新技术、新产品一二等奖。
(4)主持(前2名)完成了创建新专业、新学科的工作,成立了该新专业、新学科的专门机构(含单位内设部门),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填补了省内空白。
(5)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其中至少1项实施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并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验收认可;或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6)主持(前2名)制定了由国家颁布(以文件为准,下同)的行业标准l项;或省上颁布的地方标准2项(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
(7)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了有重要科学价值的专著或译著1部;或主编(排名第一)公开出版了全国性或省级教材1部;或作为合作者,本人撰写部分专著或译著不少于10万字、教材不少于12万字(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8)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执笔人、通讯作者(以期刊中署名为准),在世界3300种著名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或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或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并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
(9)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成果(包括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团队和学生参加竞赛),在全国本专业竞赛、考评中获一二等奖或取得名次;或获全国三等奖、全省一二等奖2次。(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10)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省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省委、省政府、国家部委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或获市州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学术技术带头人,市州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市州党委政府、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2次(或其中2个)。(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11)担任全国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正副秘书长、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或受聘为国家级学术刊物编委;或受聘担任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四)一、二、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 任现等级岗位以来,基本条件符合统一规定和要求。
一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第1条业绩1项,或第2条业绩2项。
二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至少要符合下列第2条业绩1项。
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规定,取得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具备竞聘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任职条件资格。1.重大业绩
(1)作为定额内人员,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市厅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被评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或获省委、省政府、国家部委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2.突出业绩
(1)作为定额内人员,获省级优秀新技术、新产品奖,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三四等奖1项;或作为主持人(前2名)获县(市、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主持(前2名)完成列入国家部委和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部门下达的科研、工程、技术改造、技术推广等项目l项,通过省市级鉴定、验收(以鉴定、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3)主持(前2名)完成未列入省计划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新品种等开发项目,通过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或市州组织的鉴定、验收(以鉴定、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为单位创经济效益20万元以上(以单位收款收据为准)。
(4)在市州、省直厅局系统内主持完成了创建新专业、新学科的工作,成立了该新专业、新学科的专门机构(含单位内设部门)。省直单位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认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市州单位经市州业务主管部门认定,达到市州先进水平。
(5)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实施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并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验收认可;或本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6)主持(前2名)制定了由省上颁布的地方标准1项。(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7)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了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主编(排名第一)公开出版了本专业全国性或省级教材1部;或作为合作者,本人撰写部分专著或译著不少于6万字、教材不少于10万字(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
(8)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执笔人、通讯作者(以期刊中署名为准),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不含增刊、专刊、副刊,下同)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市州属单位和兰州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4区属单位3篇,其他县属单位2篇。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9)被评为市州劳动模范;或获市州政府和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市州党委政府、省卫生厅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或2次获县委县政府、市州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10)担任省级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正副秘书长、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或担任全国本专业学会理事;或受聘为省级学术刊物编委;或受聘担任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省市属单位不累加计算)(五)
一、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
一级医(药、护、技)师岗位:任现等级岗位以来,基本条件符合统一规定和要求,其他业绩突出。
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规定,取得医(药、护、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具备竞聘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任职条件资格。(六)医(药、护、技)士岗位
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规定,取得医(药、护、技)士任职资格的人员,具备竞聘医(药、护、技)士岗位任职条件资格。
第三篇:889-廊坊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廊坊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廊坊市工商业联合会
廊职改办字【 2 0 0 7 】 1 1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 企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工作的
意 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市经济结构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非公有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对实现我市“壮县、强市、富民”的目标至关重要。所以要进一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选拔、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为非公有制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结合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的补充渠道。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
一、范围和对象 1 我市非公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非公企)中直接从事工程技术(技术管理、工程造价、工民建、水电施工、电子、电气、机械、化工、园林、食品、纺织)、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申报评审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二、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一)正常晋升、具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按照规定履行初聘手续。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一年后经考核合格可初聘本专业助理级职务;大专毕业见习期满一年后可初聘为员级职务,员级满两年后可初聘助理级职务;中专毕业见习期满一年后可初聘为员级职务。、对于具备国家颁布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学历、资历和其它任职条件,符合河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的非公企人员,可按现行职称评审的标准、条件和程序参加相应评委会的评审。
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必须符合河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要求。、申报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有本专业中专毕业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以上,取得员级资格满4年以上。能胜任本职工作,在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指导下能独立解决工作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能提出建设性意见。4、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有本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满6年,专科满7年,中专满9年以上;不具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本科为7年,专科为10年,中专14年以上。具有较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能独立承担较复杂的生产技术工作的技术管理工作,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能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合理组织生产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撰写本人直接承担或负责项目的技术报告2篇以上)。
具备非本专业毕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大专院校本专业主要科目(三门以上)进修结业证书(含专业证书班), 或参加大专院校本专业培训累计一年以上,或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增加二年。
(二)破格晋升
1、对于不具备规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以上,但近三年来业绩突出飞贡献较大的人员,取得大专院校本专业主要科目(三门以上)进修结业证书(含专业证书班), 或参加大专院校本专业培训累计一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推荐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个人获县(市、区)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的有关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安全生产、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先进荣誉称号;(2)在当地(县域)有一定经营规模和良好经济效益的重点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经营者;(3)被县(市、区)级党委、政府评为纳税大户的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经营者;(4)获得市级三等(县级一等)以上科技成果奖或社会科学成果奖的企业主要参与者(以获奖证书为准);(5)产品被授予 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和经营者;(6)新产品的研制通过市级鉴定的企业的主要参与者(以鉴定或立项书署名为准);(7)参与市级技改和技术攻关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者(以鉴定或立项书署名为准);(8)产品在省级行业协会组织的评比中获最高奖的企业的主要参与者(以获奖证书为准)。
三、评审组织及程序、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由市职改办组织评委会直接负责 ;、廊坊市职改办委托市人才中心与市工商联组建具有相应评审权限的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评委会,组织初职评审;、各县(市、区)职改办负责各县域非公企专业技术人员的初职评审;、申报参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由本人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提交任现职以来的考核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及学历、论文、奖励及成果证书、社会评价等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 及复印件。所在企业对申报人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等情况全面审查,提出推荐意见。、各非公有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经企业同意,将申报材料报市、县两级工商联,然后报相应的市、县职改办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后提交各级评审委员会参加评审。与市人才中心有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报市人才中心初审;廊坊开发区所属企业原则上报开发区劳 动人事局初审(中级须再报市职改 办审查)合格后,提交相应评委会进行评审。、根据本文规定通过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经由市职改办及各县(市、区)职改办审核批准,取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颁发河北省或廊坊市职改办统一印制的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三、本意见最终解释权归廊坊市职改办。
第四篇:武汉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武汉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2011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市属各勘察设计单位:
根据鄂人社考[2011]2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市2011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
试报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2011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考试设置、报名程序、报考费用标准等均按鄂人社考[2011]25号文件执行(见湖北人事考试
网()→新闻动态栏)。我市报名时间安排为:所有报考人员于2011年6
月14日9:00——23日16:00,登陆湖北人事考试网(),填写报考信息并下
载打印资格考试报名表(一式2份),经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人事档案代
理机构)审核同意盖章后,6月15日——24日(双休日除外)持相关证件(学历、学位证、二代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以及单位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由市建委设计处(台北路106
号,武汉勘察设计大厦二楼,联系电话:85730742,联系人:胡爱荣)进行资格审查。经审
查合格者于6月15日——24日(双休日除外)持资格考试报名表到武汉市人事考试中心(汉
口黄孝河路5号,联系电话:82618011)现场确认和缴费。武汉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一一年六
月十日请大家互相转告!(武汉人事考试网→考试信息栏有此通知)
蔡琼(23333471)16:31:14
报名考试,公司名称填:武汉科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蔡琼(23333471)16:31:20
环境公司暂时没有设计资质
第五篇:职称改革
河南职称改革进一步深化 13类人员可免考外语
河南职称改革进一步深化 注重实绩淡化论文
我省职称改革正在“小步快跑”。2015年9月10日召开的全省职称工作会议透露,今后的职称评审中,论文论著要求将逐步淡化,职称外语考试也不再“一刀切”,重能力、重业绩将切实成为新的人才标准和职称评价导向。
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淡化论文论著要求
针对传统职称评审中过分强调论文、成果等问题,会议强调,人才评价要采取专家评审、考评结合、以考代评、考核认定等多种方式。在会计、统计、审计、农业、建设、交通等专业,实行业务能力测试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卫生和计划生育系列实行计算机人机对话业务水平测试,直接考察参评人员的业务能力,业务技术水平考试合格者方可报送评审材料参加评审。
此外,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对领办创办企业3年以上的民营企业家,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限制,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纳税、社保、就业、环保、安全生产等进行全面考核,可直接认定高级经济师资格。
职称外语不作“一刀切”,13类人员可免考外语
省职改办明确,今后,13类人员可以免予相应职称外语要求,包括:年龄50周岁以上的人员,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人员,经组织选派进疆援外人员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工作的人员,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铁路施工、公路施工等工作的人员,取得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人员等。今后,还将根据国家政策进一步调整职称外语要求。
畅通优秀人才职称晋升绿色通道
省职改办还提出,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实际工作中能力突出、业绩优异、贡献显著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予以倾斜;对海外留学回国来豫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从省外引进的重点学科、重点工程、高新技术等方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我省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考核合格出站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任职资格等限制,根据其贡献和实际水平,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达到控制限额的,单列专业技术岗位。
高级职称比例普遍提高5~7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日前,省人社厅对全省事业单位主要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高级比例普遍提高5~7个百分点,基层单位中级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机会晋升高中级职称。
调整后的《河南省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显示,以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的单位,二级及以上岗位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8%,三级及以上岗位占比≤22%;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的单位,二级及以上岗位占比≤10%,三级及以上岗位占比≤35%。省直事业单位审核职数将于10月20日前在河南职称网公布。
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我省去年已经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开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层级上设置了正高级,在小学和幼儿园设置了高级岗位。记者9月10日从省人社厅获悉,至目前,全省已经评出首批24名正高级中小学教师,分布在郑州、焦作、许昌和省教育厅直属学校。
据介绍,以往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中级,且相互独立。2012年,郑州、焦作、许昌被人社部、教育部列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设置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5个等级,并在评审中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等相衔接,创新完善了评价机制。在总结三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去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开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小学高级教师不再实行全省集中评审,而是在各省辖市分设评委会,实行评委异地交流进行评审。同时,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作了全面修订,在全省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中全面推行讲课答辩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全面推行讲课答辩,确保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脱颖而出。
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可直接考核认定副教授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对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采取更加注重其教学水平的评价办法,直接考核认定副教授。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高人才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自2015年起,我省将对高校教师实行分类评价办法,拟将高校教师区分为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探索实行不同的评价办法。同时,在中专、技校、党校高级评审中推行讲课答辩的办法,对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教师,把生产一线实习实践作为重要条件,更加全面地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在中小学教师系列,也将淡化论文论著,着力推行讲课答辩,引导中小学教师立足课堂,教书育人。中小学教师的讲课答辩最终成绩按学科分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分别排序,实行不合格直接淘汰和末位淘汰的双淘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