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乡镇)
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等、望、靠的思想严重,主动发展产业、民房建设的愿望不强烈,等待观望、依赖思想严重存在。
2、扶贫工作队伍的思想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挂包部门对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扶贫开发合力不强,大胆创新不够,出现扶贫工作队员不固定,出人不出力,甚至人员长期无法到位等情况。
3、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不够完善,农村低保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稳定的救济保障,扶贫成本高,解决长效增收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4、产业发展单一,扶持的贫困户支柱产业难以形成,扶贫产业项目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一是养殖、种植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项目从投入到收益间隔长,给扶贫项目的选定带来困难。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和观念落后。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发展一些特色产业难,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5、扶贫资金统筹难。县级财政有限,扶贫对象多,要实现到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现有的扶贫资金投入主要倾斜到贫困行政村、贫困自然村组,对于不是贫困村组的贫困农户,没有项目覆盖,只布置零星产业,民房建设实施难度很大,到2018年仍然难以脱贫出列。
6、贫困户安居房建设难度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数属农村D级危房户,在扶贫攻坚中最难的还是建安居房,存在一是贫困建房户的无房户土地使用审批、农村危改的申报审批困难,无房户无法审批和土地使用证与建房户户主不一致的问题。二是贷款难,贫困户因家庭经济条件、婚姻关系,致使贷款较低或者根本无法贷款。
7、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一是贫困户比例低贫困人口偏少的问题。二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三是跨乡搬迁人员的就业问题;四是工程痕迹资料收集管理规范的问题。
二、意见及建议
1、是营造出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组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大张旗鼓,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宣讲,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八有一超一受益”、精准扶贫补助和贷款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知晓率。
2、是加强督查通报。加强对扶贫工作队员的督查,严格考勤制度,工作责任明确到人,解决工作队员不固定,出人不出力,甚至人员长期无法到位的问题。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工作队的作用。
3、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提高产业扶贫补助标准的建议。产业是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是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最根本的基础,但有限扶贫资金在产业扶贫投入远远满足不了贫困地区的需求,由于产业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由于产业扶贫项目标准过低,产业发展推进慢,精准扶贫难度大,亟需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由于物价上涨,生产成本高,产业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偏低,增加项目实施完成难度。二是扶贫后续保障措施不到位,难以达到脱贫预期目标。产业发展“三年初见效、五年见成效”,在产业发展的前三年,只有投入没有收入,导致贫困程度加深,贫困群众因无力承担后续管理费用(如化肥、农药等),出现重栽轻管现象;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贫困群众,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生产生活难以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频繁的自然灾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一遇自然灾害,就易返贫,饱而复饥,暖而复寒。三是在销售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指导,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渠道少,即使获得了好收成,也难以实现产品价值,导致丰产不丰收,难以脱贫,四是搬迁安置点的贫困户较少,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建议大幅提高扶持标准,把搬迁点的随迁户纳入产业发展扶持范围,补助标准与贫困户拉开档次,贫困户补助标准建议为项目总投资80%左右,从而提高精准度。
4、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的建议。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扶贫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贫开办发〔2014〕177号)文件第九条规定“每户贫困农户一年内可对不超过5万元(含5万元)的到户贷款申请贴息资金。”同时根据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建议,2015年省、州在下达到户贷款项目计划时对贷款期限做了适当调整,对建档立卡系统内的贫困人口提供5万元以内(含5万元)、三年期限的到户贷款扶持。根据承贷金融机构的实际操作要求,为了贷款风险可控,农户在每一年的贷款到期时都要到银行办理还款手续,然后根据指标下达后才予贷款。建议:一是延长小额扶贫到户贷款使用期限到3-5年,实施免抵押、免担保,降低贫困户获贷门槛,做到贫困户应贷尽贷,尽量满足贫困户贷款需求,并且不要求农户在每一年的贷款到期时都要到银行办理还款手续,实行按季付息、贷款到期一次还本,解决贷款期限过短的问题。二是对一些已经脱贫的农户,为了实现有效脱贫、防止返贫,建议继续给予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扶持1-3年,扩大扶贫小额贷款覆盖面,巩固扶贫成果,提高扶贫成效。三是出台相应奖惩政策,使农行、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调动他们对扶贫到户贷款发放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建立金融机构对经办信贷员扶贫到户贷款逾期一定条件下的免责制度。
5、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特别是住建和土地部门,制定使用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解决贫困建房户的无房户土地使用审批、农村危改的申报审批困难、建房户土地使用证与建房户户主不一致无法审批的问题。
第二篇: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研报告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调研报告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对症施策、精准施策,全县的精准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县残联经过深入走访、认真调查、积极研讨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原因,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三省交汇处,与 **县、**县、**县、**县和**省**县、**省**县、**县等7县接壤,是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全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镇**场**乡**个行政村**个分场**个居委会,总人口**人,属全省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户,贫困人口**人,贫困发生率达21.62%。自2014年启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已有**户、**人脱贫,2018年计划完成**户、**人脱贫,2019年实现“摘帽”。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严肃性、任务的艰巨性、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当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将帮助贫困户同步奔小康作为我们的工作任务,而是以完成自己分管工作为主,没有用更多地精力和时间去抓整体脱贫攻坚工作,浮于数字脱贫、资料脱贫。
2.学习不扎实一些干部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或者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认识不够,要求不严,对脱贫攻坚政策法规、具体要求、好的经验做法学得不深不透,宣传引导群众走过场。
3.工作不落实一些干部对执行政策缺乏刚性约束,存在上级抓得紧,下面就跟着紧,上级一放松,下面也跟着放松的现象,存在随大流、避风险、打游击的心态。
(二)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
1.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工作中不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而是为自己着想、为政绩着想,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甚至把党放在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
2.工作方法落后。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干部不加强学习,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处理事情简单粗暴
;有的党员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3.协调能力差劲。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要把经济利益居于中心地位。群众与地方政府、群众与企业以及群众与群众间的利益冲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少数党员干部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对群众的诉求推来推去、转来转去,让群众跑来跑去,协调能力很差劲儿。
(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制度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各方面都有涉及,有一定的覆盖面,但就系统性而言还不够完善,一些制度的建立其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不够,系统性不够。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一些制度落实不力,检查考核措施手段不完善。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调研情况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干部方面原因。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众利益之上;一些党员干部对政策解读不透彻、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刻、对群众的困难解决不尽心,下基层还讲排场、蜻蜓点水、忙于摆拍留痕迹,一旦为群众做了丁点儿的事就自以为是、大肆宣传
;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在抓发展时牺牲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甚至漠视群众利益,与民争利;少数党员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作风不实,把群众工作当成负担。
(二)群众方面原因。贫困群众等、望、靠的思想严重,主动发展产业、脱离贫困的愿望不强烈,等待观望、依赖思想严重存在;有的群众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肆意横行,出现价值观念模糊、行为失范等现象,对贫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恬不知耻嚷着要当一个贫困户!
(三)制度方面原因。传统政府管理的观念认为广大群众只是被管理对象,群众更多的只是被要求如何做,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切实利益得不到充分合理的诉求与解决。而现在政府的职能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同时,广大农民群众盼服务、盼发展、盼致富、盼公平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他们不再是一个被管理的对象,已经成为被服务的主体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
四、抓好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加强群众思想教育。组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大张旗鼓,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宣讲,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精准扶贫补助和贷款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知晓率。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主人翁意识。让其明白,自己不应该被动地等待
“恩赐”,而是要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为自身的利益自觉地去奋斗。
(二)加强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密切干群关系。把脱贫攻坚领域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阵地,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农牧区工作的干部到基层岗位上,提高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部分挂包帮单位由于人员少(个别单位仅有2、3人),对本单位的日常事务都忙不过来,对帮扶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导致脱贫攻坚合力不强,出现帮扶干部不固定,甚至人员长期无法到位等情况。有关部门要全县统筹,重点在人多的单位,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帮扶,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加强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三)严格考核评估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离脱贫攻坚目标实现期限越近,任务越艰巨,越要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县委、政府要用好考核结果,对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对差的约谈整改,对违纪违规的严肃查处。要结合脱贫攻坚进展和考核情况,改进完善考核评估机制,通过较真碰硬的考核,促进真抓实干,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有关部门要兑现承诺,要解决好扶贫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让他们看得到希望的曙光,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要提拔、重用。
总之,全县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目标标准,坚持精准施策,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落实好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县到2019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
第三篇:乡镇工作中存在问题成因浅析
基层工作一些不利现象浅析
县委提出“强工、重农、兴旅、活商、建城、促乡”的发展战略,基层乡镇作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正确解析和应对存在的问题,蓄势待发,这就需要我们对基层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凝集分析存在问题的睿智,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谋力。在全县上下奋力谋发展的进程中,基层工作还有以下问题不容忽视:
一、基层工作中不利现象和问题
(一)“法”在基层正确推进难,对基层工作特别是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法”的不正确运用,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例如:根据村民自治的相关规定,集体土地征收后,“三费”的分配方案由村民大会决定,而村民在形成方案的过程中,往往是依照当地的一些习惯,如女儿的孩子入户娘家不给予分配等问题,这种明显不合法的方案因涉及大多数人的利益,当然能顺利的形成共识,而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享受分配的群众不停地纠缠政府;二是法定的事情缺乏执行机制,给基层工作带来阻力。例如:经一事一议通过了的公益事业决定,在执行过程中总存在部分群众不尽义务,形成负面的影响,使决定的公益事业推进困难。比如:在农村通达工程的推进过程中,除国家、政府补助的部分外,差额部分资金难筹措,尽管是村民代表大会形成了的决定,有的群众始终不尽义务又能把他怎样呢?三是有法不能依,形成尴尬局面。如前面说的应该参 1
加分配的孩子没有参加分配,在法院胜诉后,法院如何执行也是一个难题,最终往往是把问题交给地方政府,从而给地方政府形成新的工作压力和矛盾,也集聚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二)基层政府权责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工作的有序推进。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琐碎。说我们是无限责任有限权力的政府一点也不离谱。在镇属范围内,鸡毛蒜皮的事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稍存疏忽,就可能形成信访、上访问题,干部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怕出事,也不能出事!成天被一些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的问题,纠缠得脱不开身,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二是一些“大”政策不配套给基层工作带来新的压力。例如以前在不同岗位工作过的同志要求解决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可又不是我们乡镇甚至于县一级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是出现在基层却要把他稳定在基层。为保证稳而不乱,给全县一个安定的发展环境,消磨了基层干部很多精力。三是基层政府工作推进存在无奈性。在基层工作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为求“稳”而往往使工作开展起来很被动,也存在潜在一些的问题和矛盾。
(三)部分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工作的强力推进。表现在:一是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氛围。例如:由于乡镇条件的原因所配备的电脑有限,有的同志以此为借口不接触电脑,更有甚者还把不懂电脑作为一种资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积极的工作气氛。二是有抱“金饭碗”“铁岗位”的想法。存在反正我没有“追求”,工作干好干坏又能把我怎样呢?只要我不犯大错,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到时照领工资不误。
三是用辩证的方法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被动工作的时候多,主动工作的时候少,存在工作是领导的事的认识。四是宗旨、信念淡化。在物质致上的今天,有的干部认为奉献也是过去式,一些不良现象让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离,没有了激昂的工作热情。
(四)村社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责任感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一是由于村组干部职位受综合因素的影响,所推选出的村组干部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谋发展的意识不强。二是有的两委班子不配合,各跳独脚,工作中不通气,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三是干部责任心不强,有和稀泥的现象。有的村社干部想着反正三年一选,怕得罪人后在选举中吃亏,工作中放不开手脚,抱着干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得过且过,更有甚者认为自己是选举产生的,工作中还讲条件。四是我们有的村组干部利己意识过重。为自己想得多,为群众想得少;大局意识淡簿,小集体利益过重。
(五)繁重的乡镇债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工作的发展。据了解,多数乡镇都是背着繁重的债务艰难地运转。而且由于政府因素而产生的债务让乡镇应对吃力。例如:以前村组干部垫支的农税问题等。
二、成因分析
(一)存在法不治众的问题。现在的群众都是“明白人”,知道社会发展进程中稳定的重要性,于是明知是不对的,但只要是大多数人同意的事情,少数人又能把我们怎样呢?把矛盾推给政府,让政府埋单吧。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和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
让基层政府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二)政府职责在群众中还存在“万能性”。作为最基层政府,我们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但我们的政府毕竟不是“万能政府”,许多问题政府并没有办法也没有权利为群众彻底解决,比如“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历史遗留问题”等等,但一遇到这些情况,很多群众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通过政府解决,在大多数群众眼里,政府就是万能的,群众对政府职责的夸大理解加重了基层政府的工作负担,而且处理结果往往也不能得到全部人满意。
(三)干部职工管理机制和容纳村社干部的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各种管理机制的不够完善,使一些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始终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在影响乡镇工作开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对直接面对群众的村干部,现有的容纳机制是很不完善的,繁杂的工作和经济发展中的待遇始终留不住人、留不住心。
(四)乡镇没有消化债务的能力。基层的多数负债都是由于时代的工作要求和政策的变动形成的,而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乡镇可用财力少,偿债空间十分有限,自身基本没有消化债务的能力,不仅影响了基层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经济发展。
三、就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整合部门力量,为“强工”战略保驾护航。长宁近几年来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在工业强县的号角声中,初具规模的工业集中区振奋人心。各个项目的土地征收
工作在不断的进行。涉及到拆迁、安臵、土地费的分配和各种矛盾纠纷的协调不容忽视,相关政策的宣传更应深入人心。为确保项目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地方稳定,应该整合全县各部门力量,各司其职,应对有序。例如在集体土地费的分配问题上,应该随时有权威工作人员及时解释,指导分配。
(二)不断完善政府职能,促进基层政府权责统一。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能动性和责任心,把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二是要争取执法部门对基层政府工作的支持配合力度,减轻乡镇社会稳定压力,让基层有时间和精力思事、干事。
(三)完善管理制度,激活干事氛围。要调动干部职工们的积极性,就应使他们有危机意识的存在。假如对一般干部的管理上形成交流制度,同时加强对干部考核执行力度,转变其“金饭碗”、“银职位”观念。同时明确奖励,以激励大家不断学习,认真工作,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村组干部,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较为优惠的政策吸引能人充实到我们的村组干部队伍中,真正增强农村的致富综合能力。
(四)逐步化解乡镇债务,减轻工作压力。乡镇应把债务的化解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化解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同时努力探索和建立增收减债、严控新债、保证运转、确保稳定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旧债化解和新债控制。
第四篇:乡镇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措施
上半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扶贫办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我镇扶贫工作,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上半年主要开展“回头看”,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优势,进村入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扎实补齐短板,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色,确保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一、主要工作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1、“三支队伍”管理不严。一是驻村工作队存在脱岗问题。二是有些队员对扶贫政策不熟悉,扶贫措施和办法不多,有的对农村工作不了解,思路做法不符合村里实际。
措施:1、建立了微信群,工作日每天晚上要求工作队成员群里发驻村图片,继续严格执行“全脱产”“五天四夜”等要求。2、镇纪委牵头不定时入村督查。3、“三支队伍”干部发放《怀仁县脱贫攻坚政策资料汇编》、《怀仁县脱贫攻坚知识问答》等资料。
2、有的乡镇没有结合本乡镇实际的脱贫产业和措施,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能力不强。可以说,多数乡镇说到扶贫产业,只有光伏、企业分红,乡镇很少有本地特色的扶贫产业。?
措施:1、为南街龚日明、于家园孟胜利、纪慧敏申请?
扶贫款1.5万元发展养羊产业;
2、秦城林团投资购种猪3头发展养猪业。
3、在扶贫与扶智、扶志方面做得还不够。
措施:1、村干部与第一书记经常性登门入户宣讲政策,鼓励有流动能力的21人全部务工;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不够,消除“等、靠、要”思想。2、每户发放《怀仁县脱贫攻坚政策资料汇编》、《怀仁县脱贫攻坚知识问答》等资料。
4、档案资料不完善。入户资料不齐全,乡、村相关资料缺失。
措施:按照《朔州市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及时扶贫办要求,进行规范化整理。
5、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程序不规范。
措施:1、重点关注脱贫监测户1户和边缘户2户,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则退”;
2、动态管理常态化。
6、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一装了之”,管理服务滞后。?
措施:1、市扶贫办统一建立贫困户光伏设备财产保险,确保收益。2、村干部、第一书记每月对光伏发电站进行检查。
7、产业扶贫项目监管不到位,只关心给贫困户发没发钱,不关心企业的经营。
措施: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帮助解决一些?
实际问题。
8、有的小额扶贫信贷项目不精准,受益不达预期,有的甚至存在风险。
措施:为4户办理小额信贷的贫困户办理了续贷,疫情?
过后继续发展养殖业。
9、部分乡村干部政策把握不精准,工作落实有差距。?
措施:组织镇、村干部学习扶贫有关政策,发放《怀仁?
县脱贫攻坚政策资料汇编》、《怀仁县脱贫攻坚知识问答》等资料。
10、敷衍整改、整改不彻底、质量不高,举一反三做得不够。去年以来,扶贫办发的回头看方案、风险排查方案、问题排查方案,没有几个乡镇当回事情。
措施:1、认真组织回头看,有劳动能力的21人全部务工;
2、2019年47人列入农村低保;
3、认真开展信息对比,我镇3名中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每人每年3000元;
3名2本b类以上大学生享受国家教育扶贫补贴5000元。
11、部分合作社组织管理不规范,带贫能力有限。有的合作社帮扶协议不完整,服务能力不够。
措施:合作社与乡镇、贫困户签订协议,资产收益扶贫
每户每年2628元、产业扶贫(基础母羊)每人每年800元等,建立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12、有的乡镇党委、政府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不够到位,干部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松懈思想、盲目乐观现象和厌战情绪。
措施:镇书记、镇长亲自深入贫困户家,了解并帮助解决务工、生产、生活等遇到的问题,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个性问题?
1、户用光伏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有贫困户光伏设备运作不正常,不能及时发现维修。
措施:1、市扶贫办统一建立贫困户光伏设备财产保险,确保收益。2、村干部、第一书记每月对光伏发电站进行检查。
2、个别贫困户脱贫质量不高。有2户贫困户家中脏、乱,卫生差。?
措施:东关村为贫困户宁进喜、王八斤重新装潢了房屋。
3、部分贫困户小额贷款项目不精准。有6户贷款,归还1户,死亡1户,其他4户计划发展养殖,但至今没实施。
措施:为4户办理了续贷业务,疫情稳定后继续发展养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们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树立起“向党中央交账”“向人民兑现承诺”的思想,把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要压实主体责任
要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保持攻坚势头,以责任落实推进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镇党委、政府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对本镇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工作推进有力、卓有成效。
第五篇: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入村屯、听民意、摸实情,聚力精准脱贫对症施策。本人也先后对xxx镇xx村、xx村、xx村,xx乡xx村、xx村x等xx个乡镇xx个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与镇、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包保部门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户代表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听取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进展中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及存在问题的建议,汇集了脱贫攻坚的“一线”声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关于扶贫效益资金分配方面
1、扶贫效益资金如何分配?脱贫攻坚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做法可借鉴。比如,扶贫效益资金是贫困户、村民关注的焦点,也事关脱贫“满意度”、“测评率”。对国家层面没有明确规定的,县市和乡镇先行先试因压力
大、风险大易导致探索性试验中出现失误、错误。建议省、州层面对效益资金分配方面有个指引和导向。
2、扶贫效益资金受众范围?一方面,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一户一策”如何策、怎么策,唯有依靠兜底保障;一方面,走上“小康”是全民走上“小康”,而非仅仅“贫困户”走上小康。因此,效益资金一定比例范围内也应“普度众生”,效益资金分配给贫困户使其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将其余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进一步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方面。
3、扶贫效益资金提留模式?由于村屯的贫困户、贫困边缘户、村民等实际情况各异,村级最熟悉、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村级提留受益资金的方式,一方面,逐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方面用于群众分红,由村级统一分配、统一安排,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滚雪球”效益。
4、扶贫效益资金分配风险?由于贫困边缘户处在贫困边缘,一旦贫困受惠政策和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必将因“贫困不相上下、待遇厚此薄彼”引发矛盾对立从而成为“新隐患”,扶贫效益资金分配将成为新难题,“怎么分、不敢分”成为新困惑。
二、关于贫困户界定和清退方面
1、贫困户的界定。存在以下现象,建议纳入贫困户:一是“户在人不在”但能联系上的,确实符合贫困标准,不能因暂不居住本村而遗漏。二是“夫妻共有一个户口本,一方是非农户口”的,一方下岗一方贫困导致家庭贫困,按户识别时则会出现一个贫困人口的现象,不能因其中一人是非农户口而“拒户门外”。三是“低保户”因病因残的,低保金如果纳入“收入项”计算不科学,一旦脱贫后取消低保金,必定因年收入锐减重返贫困收入群众中。
2、家庭收入的计算方式。当前,极少数贫困户还存在“等靠要”思想,把脱贫当做福利,伸着手等救济,甚至出现“争当贫困户、子女不赡养”的极端思想。比如,老人生活困难,但有子女多人,赡养费如何计算,赡养费算不算收入?祖孙三代一个户口本,婆婆儿媳两人贫困,公公儿子未进,公公儿子的收入是如何计算,他们的收入算不算家庭收入?对这样的特例要有统一规范的计算方式。
3、清退、保留的依据。入户调查大多以贫困户自述为主,有时也存在贫困户不说实话无法调查取证的现象,导致调查结果和村里掌握了解的情况不一致。因此,贫困户的清退和保留工作必须做实,必须经村级同意,清退意见和保留人员必须群众公认,比如,为何清退、为何保留,理由和事实清晰明了无异议,避免事后争议。
三、关于驻村工作队方面
1、驻村工作队的民族构成。xx市是朝鲜族聚集地,汉族驻村工作队干部驻村朝鲜族村、朝鲜族驻村工作队干部驻村汉族村,必然因语言沟通有障碍而影响工作成效。
2、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理念。驻村工作队实行“五天四夜”工作制度,开展工作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被动落实”上,缺乏“主动作为”意识,特别是离城区相对较远、人口较少的偏僻村屯的夜晚文娱活动也相对较少,驻村工作队“夜守”发挥作用效果不明显。
3、驻村工作队的考核。驻村工作队代表的是包保单位,有的工作在开展、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所在单位的工作支持力度,只有实行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包保单位“双考核”,才能最大限度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此外,对驻村工作队人员的检查和考核,重点从“在不在村”向“做不做事”转变,避免“在村不干事”导致“下去”流于形式。
四、关于脱贫攻坚进度方面
1、减少调研。虽然国务院扶贫办于今年7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迎评迎检、检查调研、制表填表、写材料等耗费扶贫精力的程序性流程相对有所减少,但依然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脱贫工作最大的负担和压力,疲于应付而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专心干实事中。比如,少数村民、贫困户对经常性的入户、走访、谈话等产生抵触心理;入户走访受时间限制而流于形式、简单敷衍;扶贫材料没有统一格式,“贫困户家庭情况说明”模板不统一,反反复复修改多次不成终稿,浪费时间。
2、健康扶贫。健康扶贫作为扶贫的一部分,扶贫干部自己首先学深、学透,知晓政策,入户才能做好宣传和政策解答咨询。当前,村里贫困户及村民大多老弱病残居多,家庭的健康负担越来越严重,并非一个包保单位、一名包保干部的力量所能解决,建议能否按旬、按月、按季的定期时间段,组织医护人员定期检查、定向巡查,制定健康档案,真正把精准医疗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3、工作连续。村级作为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执行者、管理者、落实者至关重要。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但从脱贫攻坚实践看,任期较短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少数甚至出现届满等着换的畏难、消极思想。从年龄结构看,“领头人”年轻化的,工作积极主动、响应号召;“领头人”老年化的,工作推、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责任心、事业心不强。
4、加大帮扶。一是扶贫扶志从细节抓起、从小做起,比如,有的贫困户家里脏、杂、乱,可以通过扶贫物质钱款由村里统一发放,建立贫困户检查、约束、激励机制,激发贫困群众从改进自家卫生整洁入手,逐步提升勤劳发展、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二是争取包保单位的帮扶力度还需加大。比如,各类扶贫物质、政策、项目、钱款等,“来者不拒”按需分配。三是提高贫困户年收入,比如,贫困户的土地可以由村里统一管理、统一承包,通过扶持种植大户搞连片承包、租赁土地的方式,提高贫困户土地收益金。
五、关于扶贫项目风险评估方面
扶贫重在“精准”,扶贫项目的安排,不仅要直接瞄准贫困村、贫困户,更要纵观全局、纵观整体,做好法律、政策、风险等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因盲目、重复带来的项目隐患。比如,光伏发电项目风险低、见效快,可长期收益,但要注重市场需求、不搞重复建设,避免光伏产业链扶贫“回血”后劲不足问题。
综上,这些基层“共识”问题不同程度、不同时限内存在,亟需提早研究和破解。现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第一,把脱贫攻坚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直通车”。包村领导和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干部和党员等作为脱贫攻坚主力军,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集中精力、盯准目标,带着责任和担当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心系群众、主动作为,带着感情和真心融入到群众中,真
真正正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尤其是驻村工作队“驻村”,作为脱贫攻坚排头兵,“解忧、解难”靠的是行动、是落实,要“有事做、找事做”,在多沟通、多交流方面多下功夫,多总结、多梳理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研究、解决和向上反映、上报,把群众身边的小事解决好,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真正融入到群众之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二,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财力源”。建议脱贫攻坚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以户脱贫”上,主攻方向应侧重于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上,努力把帮扶单位的“对口输血”转化为“自我造血”,以“兜起来、养起来”带动老弱病残脱贫过上好日子,变“少数贫困户受益”为“全体村民得实惠”,让全村的群众都能受益,都能享受国家政策和项目带来的“甜头”。
第三,把“精准”作为“硬原则”贯彻脱贫攻坚始终。一是精准识别避免脱贫攻坚“假贫真扶、真贫未扶”。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标准,该进的不遗漏一户一人,做到贫困户准确率100%、群众公认度100%,并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二是扶贫先扶志避免脱贫攻坚“养懒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出实招、出硬招予以分类研究和解决,形成扶“勤”不扶“懒”的良好风气。三是共性难题早研究
避免脱贫攻坚“中梗阻”。在受益资金的分配使用上必须合规、合法、合理,对涉及政策性、决策性的共识问题,苗头性、深层次的矛盾困难,及早梳理逐层上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合力攻坚,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