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伤病残军休人员移交安置工作的再思考
关于伤病残军休人员移交安置工作的再思考
关于伤病残军休人员移交安置工作的再思考
一、下决心啃下最难啃的骨头,以维护政策的严肃性。从2008年至2011年底,中央下达湖北省伤病残军休人员安置计划254人,退休伤病残干部和士官正好各占半。为搞好这部分人的移交安置,军地双方工作人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截止今年十月底,全省已安置226人,尚有28人暂时难以安置。这28人中,重症精神病17人,尿毒症6人,肢体残及其它情况5人。在拟安置地居住的有12人,居住在部队营区、医院的有16人。这些最难啃的骨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身上几乎集中了监护人确定难、住房落实难、医疗费用承担难和生活保障补偿难等问题。如通信兵某部病退干部魏宜生,患重症精神病,父母年近80,弟弟在广州工作,妻子改嫁。自1994年8月退休至今,由两名战士全天候看护照料,滞留部队长达17年之久。有的本人或其父母抱定:“生是部队的人、死是部队的鬼,你不留爷、爷自留”,根本不给军地工作人员做工作的机会,见面就骂,送慰问品就甩。如导弹九旅副营职干部韦国芬,男,56岁,在执行铁路输送考核任务中致严重伤残,长年靠轮椅生活,居住部队营区家属院。空军42师技术员熊正康,被飞机拉杆打坏下身,自己要求通过手术变性成女。工作人员好言相劝,回报的却是恶语中伤。豆腐掉在灰堆里,吹不得也拍不得。要使今后新出现的伤病残军休人员交接安置工作走向规范化,首先就得彻底解决这些难啃的骨头,维护安置政策的权威。否则,就会形成“只要能赖着,就可以不走”的反向示导,使后来者形成新的滞留。如何啃这些骨头?我认为:第一,要仔细分析各人的具体情况,找出本人及家属感情中最敏感的神经,确定安置难的关键症结,对症下药;第二,换位思考,用真情实意感动对方。要经得起骂,不怕骂,尤其是部队的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能够在骂声中融洽感情,解释政策,让他们在痛骂的同时释放怨气,赢得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第三,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要马上一口回绝,必要时,也应作必要的让步,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破解难点。例如,在28个待安置人员中,有3人提出子女参军的诉求。我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应该优先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伍问题;第四,军队领导机关要对移交工作做出时限规定。如有的部队规定:负责移交工作的责任人,必须限期完成交接任务。如不按期完成,就要受到一定的处理。部队领导机关有检查督办措施和具体追责规定,基层部队的领导才有压力,才有做好工作的智慧和动力。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我省对尚未安置的这批人重新做了安置部署,争取一个一个地去攻克。
二、建立军地移交接收安置互动、协调机制 二十年前,军休干部安置是难题。时至今日,过去的难题已不再是难题了,真正的难题是伤病残退休干部(士官)的安置。要解决好安置难题,我以为:要前瞻性地建立军地移交安置互动、协调机制,这也是伤病残退休干部(士官)安置工作由临时性、突击性工作走向常规化的基础工作。第一,打好情感基础。干部、士官在部队出现严重疾病和伤残后,部队要及时向其家庭通报,最好把家属请去,让他们了解抢救治疗的全过程。因为一个人突发不幸,特别容易把人们同情的共性激发。这个时候,什么难题都不再是难题,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救治。家属身临其境,培养了对部队的感情。前述的“28块骨头”中,有些家属对部队有意见,认为出现这种意外是部队管理疏失造成的;有的认为部队把伤病残军休人员送到原籍来就很少关心,只是发发工资报报医药费之类,是否有房住,病情怎么样,家庭有什么困难等等从不过问。从而淡化了情感,导致在交接时出现抵触甚至刁难现象。
第二,做好安置预案。经过治疗,伤病残人员的身体无法康复或留有残疾,考虑将来可能需要移交安置的,部队应提前与地方进行沟通。如果病情出现反复,治疗一时难以终结,则需要建立长期的通报制度。这样做,有利于军地双方在第一时间相互了解待安置对象的情况,有利于军地双方共同协商做好安置预案。一是对于已婚的伤病残人员,要做好妻子的工作,稳固其家庭关系。通过这几年安置实践,我们深深感到:伤病残军人能否有稳固和谐的夫妻关系,不仅对其病体的康复(尤其是精神病人)至关重要,而且也为将来的接收安置培养了厚实的工作感情;二是军队和地方安置部门提前介入沟通和其父母、兄弟的感情,不致临渴挖井,陷安置于被动;三是向财政、住房建设等部门提前呈报,争取纳入安居工程计划和打出财政预留;四是部队根据地方安置部门提出的安置建议,妥善解决拟安置对象实际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做好移交前的基础性工作。如今年移交到黄冈军休所的精神病干部叶永红,已在安置地黄州租房居住多年。今年安置计划下达后,直到十月上旬,部队上门联系,军休所才知道这个情况。如果部队上报计划后及时与地方取得联系,军休所提前介入,了解情况,叶永红一直纠结的经济适用房问题早就协调到位了。
第三,搞好三级联动。对个别特殊个案,要搞好军地三级联动,建立协调机制。总后某仓库病退干部郭家林,1999年办理病退后一直滞留部队。去年我们采取了军地三级联动(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和部队军、师、团三级移交单位)联合办公,仅用二小时就解决了郭家林久拖未决的遗留问题,他高兴的办理了移交手续。由此可见,军地通报、协商、协调制度建立好了,安置工作出现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第四,狠抓治庸问责。及时、根本解决好长期滞留部队的伤病残军休人员交接工作,军地都要主动作为,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工作中常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每年下达安置计划后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有的部队不与地方民政部门联系,地方民政部门想帮助部队做工作却苦于找不到人;另一种情况是有些部队先是“按兵不动”,快到移交截止时间再送档案资料来审,再加上移交人员政策不熟、准备又不充分,档案缺件又多,即使地方民政部门加班加点办理,部队在短时间内很难补齐档案主要材料,导致当年移交任务完不成。因此,军地互通情况,明确各自责任,规定交接时限。一旦出现军地双方工作人员因庸、懒、散原因,造成交接任务不能完成的,要问责到单位和个人并进行必要处罚。
三、探讨几个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政策措施 第一,解决监护难问题。
在重症伤病残安置人员中,重症精神病人的比例特别高。如黄冈市接收的25人中,重症精神病就有20人。要安置好这些人,首先破解的难题就是确定监护人。有的父母年老体弱,无力承担监护人职责;有的家庭成员有监护能力但又不愿担当监护人;有的家庭成员只是企盼当事人的财产争当监护人等等。解决监护人的确认问题要强调:(1)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及当事人的意愿(康复状态下)依法确定;(2)争取村、居委会帮助,采取“亲友推荐、军地考察、司法公证”等办法;(3)在服务管理过程中如出现监护人监护能力丧失(体弱多病乃至死亡)、监护资格丧失(损害当事人利益)、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许多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不在一起居住)等情况时,要明确必须变更监护人。
二是监护人的责任及其界定问题。监护人能力、资格丧失及无法履行监护责任重新变更监护人后,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也存在监护难题及责任界定难题。精神病军休人员在监护过程中经常存在监护转移及监护真空情况。住院期间监护责任转移到院方;参加单位活动,监护责任又转移到单位。尽管发病一般有规律,但也经常有不定期病情突发的情况。监护人在其离家后不可能时时跟随,一旦病情突发危害社会,造成的损害责任由谁承担难以界定。如黄冈市军休所精神病士官吴建军,近两三年来,先后在军休所办公室泼洒汽油放火,砸门砸玻璃,掀办公桌等等,一方面给公共财物造成损失,一方面对自身造成伤害。
三是监护人的权利与责任义务对等问题。监护人对精神病军休人员负有绝对监护责任与义务,这是根据《民法通则》在移交过程中与监护人签订移交协议书时已经明确的,同时《民法通则》也赋予监护人有处置被监护人财产的权利。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尽义务过程中往往丧失了本身应享受的有关权利,有的为履行职责不得不放弃就业,特别是其家属作为监护人,既要照护好子女,还要照护好被监护人。被监护人有父母的、还要照护好被监护人父母。伤病残人员开销一般较多,家庭生活时感拮据。监护人为弥补家庭支出不足,想外出赚点零花钱也受到限制。特别是狂躁性病人,发病时六亲不认,监护人责任大、风险大,权利和责任一定要对等。建议出台政策,参照护理费的标准,增设监护人补助,对监护人给予应当的经济补偿,激励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同时明确无固定收入的监护人,适用于政干[2004]286号文件规定,享受军休干部随军无经济收入家属的医疗待遇,以示组织上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奉献的体恤。
第二,解决异地安置住房难问题。依据现行政策,对伤病残退休干部(士官)住房补贴标准是不足10万的补到10万。近年,由于房价上涨过快,我省大中城市即便购买经济适用房,每平方米也超过3000元,补助标准与实际需求差距很大。有时由于没有相应职级面积的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是精神病军休人员的监护人以种种理由提出超面积购房,且在情理之中(监护人及其家属子女与被监护人居住在一起便于照顾等等),伤病残退休干部(士官)购房的经费缺口就更大。天门市民政局为解决两个在城区安置的伤病干部的住房困难,把机关仅有的二套机动用房以经济适用房价格卖给了他们。如果再接收这类退休干部(士官)就无法满足。从长远考虑,建议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对异地安置的伤病残退休干部(士官)的住房进行统筹安排或者由省军区系统负责落实,也可以中央文件明确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保障房计划,资金有缺口的,由其所在部队补差。
第三,解决个人医疗负担难。在医疗保障上,对评为1-6级以上残疾军人,国家已建立了良好的保障机制,但能评残的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不能评残的军休人员,尤其是癌症病人、辐射原因导致的肾衰竭病人以及需要长期住院的精神病军休人员,他们大多职务低,工资低,参照安置地退休公务员实行医保政策,个人自付费用较多,有的每年需医疗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个连发工资都难的县,如果有这样
一、两个人,不仅病人本人自费部分难以承担,而且当地财政也无法解决。建议中央财政提高对贫困县(市)地方医疗补贴的标准。
第四,解决生活保障补偿难
有些伤病残军休人员或其家属心里有怨气,认为在部队致病致残,又未得到部队很好的照顾和有效治疗,因此要求部队承担责任,给予补偿。另外有少数人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无视政策和法规,向部队索要巨额补偿。如前面提到空军某部熊某,开始提出要安置到武汉市,部队变通满足他的要求并想办法解决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但他(她)又向部队提出500万元经济补偿,至今仍滞留部队。解决此类难题:一是对提出的数额不大又合情合理的,采取部队解决一点,个人退让一点的办法;二是对漫天要价要求补偿的对象,军地双方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宣讲安置政策,先礼后兵,明确告知符合移交条件拒绝移交的后果;三是对再三做工作都无效的,部队应按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对离退休干部(士官)无正当理由拒不审定安置去向或办理移交手续问题的处理办法》(政干[2010]117号)进行处罚。四是经过上述程序后,当事人仍拒不移交的,由军地联合下达告知书,限期移交,期限过后仍无行动的,再根据情况报领导批准实行组织移交。这样就做到了依规、依法、依程序办理移交。
第五,适当调整评残政策。我省待安置的重症精神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家属提出了评残的要求。在安置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评了残的伤病残士官级别高,其退休金要比营以下伤病残干部还要高出许多。但职级低的伤病残干部,扣除医疗自费部分外,生活上就有一定的困难。精神病战士和初级士官可以评残,而其它级别的精神病退休士官和精神病退休干部不能评残。同样的病情,得到不同的结果,给没有评残的精神病军休人员及其监护人造成了一种人格上的不平等,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利于服务管理和当事人的身心康健。建议国家本着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精神病军休人员评残问题做一些政策上的调整。
第六,改善医疗康复环境。建议加大对省和地级市荣军医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改造升级的力度,提高治疗水平,改善休养、康复环境和集中供养容量,对实在无法确认监护人的精神病军休人员实行集中供养和治疗康复。
伤病残军休人员的移交安置工作要步入程序化,规范化,真正做到部队能及时交得出,地方能及时接得下,关键是要下大力“啃”下长期滞留在部队的“硬骨头”,确保不出现新的滞留。出现滞留现象的症结在军地双方缺乏互动协调机制,特别是部队与具体交接单位互动欠缺。如果这个互动前移到上报计划、审定计划之时甚至病休命令下达之时,安置效率肯定不一样;难点在具体问题的解决,如果互动前移,军地双方共同做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工作,多关心一下交接对象各方面的情况,切实帮助解决好实实在在的困难,也会出现积极主动愉快的交接局面。
四、巩固成果,提升安置政策的说服力。
这几年部队各方面待遇提高很快,逐渐与地方产生了比较大的差距,担心移交地方安置后保障不好,这是伤病残人员及家属的共同心理疙瘩。所以做好已安置人员的保障工作,保证安置后服务管理的质量,对减少今后安置伤病残人员工作中的思想障碍意义重大。一是对已安置人员坚持定期走访制度,在走访过程中,积极听取他们的正当诉求,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沈空某部重症精神病士官代望来,从部队返家探亲时,精神病复发,将其父杀死,其母由于精神受到极大创伤,一病多年在床,家庭负债8万多元。去年代在云梦县安置后,民政局回访发现:尽管他本人每月退休生活费近3000元,但除去他和母亲的医疗费、生活开销外,短期内是无法还清这笔债的。分管局长张建堂和军休所副所长王忠云千里迢迢找到原部队,将代的情况向部队首长作了汇报,部队一口气解决了4万元困难补助。县民政局和军休所又通过募捐筹集了4万元,将其债务问题解决。代望来和母亲甩掉了债务包袱,相依为命的母、子病情都有了明显的好转。前年安置在罗田县的原北京军区某部重症精神病人辜志伟,军休所长李跃进和副所长丁小玲,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兄弟,经常到他家里探望,帮助他办理住院转诊、春播秋收、协调夫妻关系、子女上学就业。为让其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军休所特地准备房子,把孩子转往县一中就读。日常生活由军休所工作人员照料,各项花销由该所军休干部集资赞助。安置二年,辜的病情大为好转,夫妻也有了床第之欢。二是高举“双拥”旗帜,形成大困难政府帮,小困难邻里助的氛围。村、组干部、隔壁左右与安置在农村的伤病残人员接触最多、了解最多,对他们的帮扶虽然平凡细微,但却及时、周到,不可替代。这方面好的典型事例很多,也很感人,建议中央和地方宣传部门,在“八一”和新年春节期间安排主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在军内外媒体上加以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双拥”行列,把“双拥”的气氛搞得热烈浓厚,也为今后安置工作释疑解惑。为了军队建设,我们希望从事电视、广播、报纸、刊物宣传工作的同志能够重视这件事。
第二篇:伤病残移交协议书
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
1、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李****身份证号:
乙方:张***身份证号:
20xx年4月10日9时40分,高a驾驶冀j60866冀jd071挂重型半挂牵引车在海防公路与张a驾驶的冀jf8113号轻型普通货车相撞,造成两车损坏、张a死亡、冀j60866冀jd071挂重型半挂牵引车乘车人马某某和冀jf8113号轻型普通货车乘车人张c受伤的交通事故。经调解,甲、乙双方就赔偿事宜,经协商自愿达成如下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
一、高a的雇主李a向死者张a的近亲属张b(死者张a的父亲)、胡a(死者张a的母亲)、张c(死者张a的妻子)、张d(死者张a的儿子)、张展优(死者张a的女儿)赔偿张a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车辆损失等,和赔偿张淑芬的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42万元(大写:肆拾贰万元整)。其中,医疗费已经由李a支付了9万元,所以,李a再支付33万元(大写:叁拾叁万元)即可。
二、赔偿金支付后双方再无任何纠纷,死者张a及其家属一方不再追究对方任何责任。乙方日后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次提出增加或提出任何补偿事宜,此事一次性终结,双方别无纠葛。
三、乙方收取上述费用后,本协议乙方人身损害赔偿事宜即处理终结,乙方不再向甲方及相关人员、单位主张任何权利。在甲方向保险公司理赔时,乙方配合甲方进行保险理赔工作。甲方理赔所需证据材料由乙方在本协议签订时提供,视为乙方已完成提供全部证据的责任,甲方与保险公司理赔事宜无论结果如何与乙方无关。
四、鉴于甲方的态度诚恳,已对乙方谅解,乙方保证不再追究甲方的任何责任(包括民事、刑事等),乙方对甲方表示宽容和谅解,并请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不再追究甲方及相关人员的相关刑事责任,也不再采取上访及其他过激等行为。
五、本协议内容是甲、乙双方在公平自愿原则下共同商议决定,是各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任何重大误解或显示公平等情形。
六、甲乙方保证在此协议签字后,双方不得反悔,甲、乙双方的所有权利义务已处理完毕,互不追究法律责任,本协议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向另一方提出其他任何请求。如有反悔,甲方除收回已支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外,还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50000.00元。
七、本案所发生的诉讼费用(保全费20xx.00元、诉讼费9030.00元)由甲方在本协议签订时一并给支付给乙方。
八、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并按手印后生效。
九、本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2、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身份证号码:
乙方: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身份证号码:
甲方在丽都家园2号楼2单元12层购买小复式房屋一套,乙方承揽了该房的贴瓷砖工作。乙方请其妻协助完成该工作。甲方在房屋上下楼层装有一木梯,贴砖至木梯附近时,乙方拆除了固定木梯的铁丝。乙方于20xx年4月8日从木梯上下楼时不慎滑倒发生伤害事故,造成脚腕骨折。事后,甲方立即将乙方送往医院救治,并垫付了乙方治疗所需费用,同时积极并妥善处理与乙方的人身伤害赔偿事宜。现经乙方主动提出,要求甲方给予一次性伤害赔偿费用,故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公正、互谅互让、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如下一次性赔偿协议:
一、本协议为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之结果,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
二、甲乙双方同意按照 : 承担责任。即甲方承担 %的责任,乙方承担 %的责任;
三、自乙方受伤之日起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因乙方人身损害所实际发生的和其他由甲方垫付的医疗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 元(大写:人民币),已由甲方全部垫付;待乙方新合疗报销后,按各自承担比例结算。结算支付之后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向甲方主张前述期间即乙方受伤之日起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发生的任何费用;
四、甲方向乙方一次性支付二次手术费、医疗费、误工费等相关人身损害损失的全部费用(以下合并简称“一次性补助金”),共计人民币 元(大写: xx);由甲、乙双方签字时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五、一次性补助金为甲、乙双方所自愿协商之数额;或与法定数额有所出入,乃为乙方
自愿对之合法权利进行的适当处分;
六、乙方收到一次性补助金后,应当合理分配、处理,并留足可能发生的后续治疗、护理、营养、交通等相关费用;乙方自行决定此费用的分配方式,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
七、甲、乙双方签订本协议之日起,乙方承诺不再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起诉、仲裁等方式)、任何理由就与劳动、伤害等有关事宜向甲方主张任何其他费用或承担任何责任;
八、本协议的签订并不直接或间接的表示甲方对乙方所发生的人身伤害负有过错或承担法律责任;
九、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自甲、乙双方共同签字后生效。
十、本协议内容甲、乙双方已经全文阅读并理解无误,甲乙双方明白本协议所涉及后果,甲、乙双方对此协议处理结果完全满意。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日期: 年 月 日
3、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身份证号码:
乙方: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身份证号码:
乙方于 年 月 日在工作期间不慎发生伤害事故。事后,甲方立即将乙方送往医院救治,并支付乙方治疗所需费用,同时积极并妥善处理与乙方的人身伤害赔偿事宜。现经乙方主动提出,要求甲方给予一次性伤害赔偿费用,故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公正、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如下一次性赔偿协议:
一、自乙方受伤之日起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因乙方人身损害所实际发生的和其他应当由甲方支付的医疗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 元(大写:人民币),已由甲方全部支付给乙方;本协议签订之后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向甲方主张前述期间即乙方受伤之日起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发生的任何费用。
二、甲方向乙方一次性支付伤残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等相关人身损害损失的全部费用(以下合并简称“一次性补助金”),共计人民币 元(大写:);由甲、乙双方签字时一次性支付给乙方。三、一次性补助金为甲、乙双方所自愿协商之数额;或与法定数额有所出入,此为乙方自愿对其合法权利进行的适当处分,即乙方自愿放弃其他权利。
四、乙方收到一次性补助金后,应当合理分配、处理,并留足可能发生的后续治疗、护理、营养、交通等相关费用;乙方自行决定此费用的分配方式,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
五、基于乙方所受之伤有可能可以评定伤残等级,乙方自愿表示放弃伤残等级鉴定,甲方所赔付的“一次性补助金”已经包括乙方可能达到伤残评定等级后的相应残疾赔偿金等一切费用。
六、甲、乙双方签订本协议之日起,乙方承诺不再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起诉、仲裁等方式)、任何理由就与劳动、伤害等有关事宜向甲方主张任何其他费用或承担任何责任。
七、本协议的签订并不直接或间接的表示甲方对乙方所发生的人身伤害负有过错或承担法律责任。
八、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甲方按照本协议支付完本协议约定的赔付款项时,甲乙双方所有的权利义务完全终止,双方不再具有任何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自甲、乙双方共同签字后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签约地点: 签约地点:
4、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厦门华菲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乙方:
20xx年9月12日,甲方员工田时候因间歇性精神病发作,非因履行职务行为,使用破碎啤酒瓶将乙方左上臂及左肩下等多处刺伤,经厦门市第二医院治疗痊愈,无相关遗留病患。应乙方要求,甲方在依法本应由人身伤害行为人自行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人身伤害行为人及监护人缺乏赔偿能力,可能直接损害到被伤害人利益的情况下,自愿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并与乙方友好协商,一致达成本协议。
一、甲方承担乙方本次在厦门市第二医院住院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费用(金额以医院结算帐单为准),并约定乙方的出院日期为20xx年9月 日前。(此后发生的任何医疗费用均不计入赔偿范围)
二、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误工费、营养费等各项费用共计 12000.00 元整(大写rmb: 壹 万 贰 仟 零 佰 零 拾 零 元整),由甲方在乙方出院时一次性全额赔付与乙方,并由乙方出具收款凭证。
三、甲、乙双方承诺本协议约定的赔付款为本次人身伤害事件的终结赔付。自本协议由双方签字生效后,乙方不得就本次人身伤害事件另行提出任何其他相关诉求。
四、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即时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甲方代表:(签字)20xx年9月日20xx年9
5、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男,汉族,年 月 日出生,村民,身份证号:
乙方:,女,汉族,年 月 日出生,村村民,身份证号:
甲方和乙方是邻居。20xx年5月7日,乙方到甲方申板孩家串门,甲方喂养的狗将乙方咬伤,事后甲方将乙方送往县人民医院救治,经医院治疗后,乙方于20xx年6月12日康复出院。住院期间甲方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包括狂犬疫苗免疫程序以及免疫球蛋白注射),乙方没有承担任何医疗费。因甲、乙双方是邻居,甲方因自家的狗将乙方咬伤,且事后甲方积极主动将乙方送往医院救治,并且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现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就乙方李晚娥受伤赔偿一事达成以下协议:
一、本次事故造成乙方受伤的医疗费用全部由甲方承担(甲方已经全部支付)。
二、甲方除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外,另外再支付乙方壹万肆仟元整(14000。00元)人民币作为对乙方的全部赔偿。甲方支付乙方的壹万肆仟元赔偿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赔偿项目: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后续治疗费等。
三、甲、乙双方就本次事故达成赔偿协议并签字,甲方支付乙方壹万肆仟元赔偿后,本次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就此终结,双方以后不得因此事再起任何纠纷。乙方保证以后不得因此事再追究甲方申板孩任何责任,并放弃对甲方诉讼的权利。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年 月 日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见证人(签字): 年 月 日
屯留县麟绛镇南街村民调解委员会(盖章)篇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伤病残鉴定表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鉴定表篇三:《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及时妥善安臵伤病残退役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士兵退役安臵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或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军官、文职干部和中级以上士官,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的初级士官、义务兵和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臵工作,有军队军务、干部、营房部门和地方政府优抚安臵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伤病残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臵工作,坚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妥善安臵、各得其所的原则。
第二章 安臵方式
第五条 军官、文职干部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臵。
伤病残军官、文职干部退休安臵,按照职务任免权限审批。
第六条 士官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
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臵。
伤病残士官退休安臵,由军区级单位军务部门审批。
第七条 初级士官患精神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义务兵因战、因公、因
病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由国家供养终身;被评定为五级、六级残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臵。
士官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符合退休条件,自愿放弃退休安臵的,可以选择由国
家供养终身。
第三章 安臵计划
第八条 伤病残军人批准退休后,翌年审定安臵去向,纳入军队退休干部、士官
安臵计划,单独列项。
伤病残军人退休安臵去向审定,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审定安臵去向时,部队除提供伤病残退休军人符合安臵去向审定条件的材料外,应当提供《军人残疾等级评定审批表》或《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士官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第九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移交政府安臵工作,纳入军队退休干部安臵交接工
作统一组织实施。
第十条 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义务兵,以及因患精
神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的初级士官和义务兵安臵计划,由总参谋部和民政部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分别下达。
符合上述条件的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安臵计划,由总政治部汇总后,纳入
残疾士兵安臵计划。交接工作由干部部门会同优抚安臵机构实施。
第十一条 残疾军人退役移交政府安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残疾抚恤关系转
移手续,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规定标准发给残疾抚恤金。
第四章 安臵补助
第十二条 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政府安臵时,由军队根据本人伤病残情况发给一
次性安臵补助费。具体补助标准和办法由总参谋部军务部、总政治部干部部、总后勤部财务部另行规定。
第十三条 接收一级至四级残疾和患重症精神病退役军人的优抚医院,中央财政
给予适当补助,用于增加床位、医疗设备及房屋维修等支出。
第五章 住房保障
第十四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住房保障,纳入军队退休干部住房保障计划,采取购
买经济适用住房或自理住房的方式,优先落实安臵住房。
第十五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基本住房补贴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发。本人基
本住房补贴数额高于10万元的,按照个人住房补贴实际数额计发。安臵地在高房价地区的,按照军队规定给予地区住房补贴。
第十六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住房补贴经费由中央财政根据安臵计划人数列
入军队人员住房补贴预算统一安排。住房补贴兑现办法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分散供养的一级至四级残疾的退役初级士官和义务兵的购(建)房
经费保障标准,按照安臵地县(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没有经济适用住房的按照普通商品房价格)和60平方米建筑面积确定,中央财政按照规定标准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其中,初级士官按照有关规定领取住房补贴,住房补贴与中央财政补助之和不足购(建房经费标准的,由地方财政按购(建)房标准补齐。
第六章 医疗保障
第十八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移交政府安臵后的医疗保障,比照安臵地国家机关退
休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享受同职级退休公务员医疗待遇。对规定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较多的,由安臵管理单位给予适当补助。其中一级至级六级残疾退休军人由安臵地民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给予残疾军人医疗补助。
第十九条 一级至六级残疾初级士官、义务兵的医疗保障,按照国家有关残疾军
人医疗保障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大伤病残退役军人医疗保障经费投入力度,在分
配资金时向接收安臵任务重、财政困难的地区倾斜。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军地有关部门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和军队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认
真做好伤病残军人退役安臵工作。
第二十二条 在伤病残军人退役安臵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依
据党纪、政纪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给不符合条件的军人办理伤病残退役手续的;
(二)未按照安臵计划及时兑现住房补贴、落实住房,或者未按照规定标准
发放有关经费的;
(三)以不正当理由拒绝审定安臵去向或交接,影响安臵任务完成的;
(四)交接工作中未履职尽责或者收取规定标准外经费,影响交接工作的;
(五)伤病残军人有关生活、医疗待遇落实不到位的。
的,由管理单位研究报军级以上单位批准,停止定期增加退休费,停发退休生活补贴和地区津贴,取消安臵补助费。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工作,按照总参某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颁发的《军人残疾等级评定管理办法》([2005]后字第2号)执行。
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医学鉴定工作,按照总参某部、总政治部、总后勤
部《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办法》(后发[2008]17号)执行。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南京市军休职工移交安置程序指南
南京市军休职工移交安置程序指南
南京市民政局军安处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总后勤部民安发(1992)2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及有关文件精神,移交我市安置的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准备及办理程序如下:
一、移交准备工作:
1、确定移交对象
⑴移交的军休职工范围是:军队队列单位(含集团军、各级机关、院校、科研所等等)、事业单位的编内和纳入国家劳动计划编外全民固定工人及职员干部。1971年11月底以前参加工作的计划内长期临时工。
⑵符合以上条件的军休职工,由其所在单位逐级上报,经过民政部、总后勤部以及省民政厅安置办、市局军安处审核后,列入移交批次,确定为移交对象。
2、整理档案材料
按照《军队职工档案管理规定》,军休职工档案应真实、完备,整理装订成册,分类编号,并填列档案目录。
⑴档案中应具的必备材料:
①编外职工:必须有当地劳动部门当时正式办理的招工手续。如当时手续不全,档案中必须有足以证明本人确是国家固定职工的相关材料。
②编内职工:档案材料应有明确记载,并由部队师以上军务部门核实后,出具其确属编内职工的证明;
③退休审批表;
④最后一次干部任职表;
⑤最后一次技术干部职称审批表;
⑥最后一次技术工人职称审批表;
⑦最后一次工资调整审批表;
⑧最后一次岗位津贴调整审批表。
⑵档案中应有的文件材料:
①退休后历次调整、增加退休待遇的审批表;
②教龄(护龄)津贴审批表;
③从教30年以上、以及从教20年以上女教师的证明材料;
④工龄更改审批文件;
⑤省级以上英模、在军队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材料及审批文件;
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审批表;
⑦入党申请书和党员登记表;
⑧独生子女证件复印件或终身未婚证明材料。
⑶关于退休待遇的资料:
①移交当月在本单位领取退休工资的清单;
②退休后历年增加、调整各项待遇的清单(逐项列出)。
⑷其他备案资料:
①本人或配偶南京市常住户口复印件;
②在编职工无常住户口的,提供配偶常住户口复印件;
③无配偶的提供子女在宁户口复印件。
3、组织军休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做好动员、学习、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愉快移交地方安置。
4、认真处理好各类实际问题。对军休职工提出的合理要求,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根据部队和军休职工实际情况进行稳妥处理。特别是处理好住房,在部队期间各类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做到不把遗留问题带到地方。
二、移交办理程序
1、根据市民政局军安处统一安排计划,通知移交单位持省民政厅军安办《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通知单(三联)》,将上述整理好的档案材料送市民政局军安处审查。
2、南京市民政局军安处对军休职工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⑴安置条件;
⑵退休前单位序列;
⑶职工本人身份。
对确认属于移交我市的安置对象和符合安置条件的军休职工,将材料分别下达给安置区(县)民政局。
3、区(县)民政局安置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审查档案、工资、户口、住房等有关资料。在初审的基础上,与待安置的军休职工本人见面,查验退休证件,听取他们意见,向军休职工介绍到地方安置后的有关工资、住房、福利、医疗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4、由军休职工原单位(部队)与安置区(县)民政局商洽有关经费和医疗保障落实事宜;将组织、供给、行政关系介绍信交转安置区县民政局。
5、办理接收手续:
⑴区(县)民政局在省发《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通知书》第三联上签上已接收意见并加盖公章报市民政局军安处,市民政局军安处统一转交部队移交部门。
⑵区(县)民政局将审定后的《军队无军籍职工月工资待遇表》(市统一表格)复印件,上报市民政局军安处复核。
⑶区(县)民政局为军休职工具体落实工资、医疗和组织关系的接转,展开正常服务管理工作。
南京市民政局军安处
二○○二年六月十八日
第四篇: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生活待遇标准
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生活待遇标准
文章来源: 作者:济南军休网 发布时间:2009-4-27
(一)离休费
1.离休时离休费:干部本人在职时计发的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军龄工资、教护龄津贴。教护龄津贴:1985年7月参加工资制度的军队干部,离休退休时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86年9月1日起作为计算离休退休费的基数;离休退休时未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不执行这一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已享受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94年1月起,全额计入离休退休费。
2.离休后增加的离休费:1979年起实行,1985年6月底以前离休的干部享受的副食品价格补贴;1985年7月起实行的23元生活补贴费;1988年10月增加的30至40元工资;1989年10月、1991年5月、1992年3月、1992年7月、1992年10月、1993年10月、1997年7月、2001年10月、2003年7月增加的离休费;1994年—2005年每年1月定期增加的离休费。
(二)退休费
1.退休干部: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和护教龄津贴,按全额计发。
教护龄津贴:1985年7月参加工资制度的军队干部,离休退休时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86年9月1日起作为计算离休退休费的基数;离休退休时未享受教龄、护龄津贴的,不执行这一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已享受的教龄、护龄津贴,从1984年1月起,全额计入离休退休费。
2.退休志愿兵(士官):军衔等级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按全额计发。
二、各项补助补贴标准
1.交通费:从2004年1月起,给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发放交通费。标准:军队离休干部每人每月105元(含原来已发的15元),军队退休干部每人每月90元。交通费随离退休费逐月发放。发放交通费后,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个人用车自理。军队退休士官(含退休志愿兵)参照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的规定发给交通费。
2.保留福利补助、保留伙食补贴:军队离退休干部从这次工资制度改革起,保留福利补助60元、伙食补贴50元。退休志愿兵保留福利补助25元、伙食补贴35元。
3.军人职业津贴:从1999年1月起离退休干部各职务(含专业技术)等级军人职业津贴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80—380元。退休志愿兵军人职业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180—280元。
4.公勤费:从2004年10月1日起公勤费按规定享受全费标准的,每人每月800元;半费标准的,每人每月400元;全费四分之一标准的,每人每月200元。公勤费和护理费只可享受一种。
5.服装费: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干部服装费标准,从2000年10月起每人每月调整为:寒区50元。
6.荣誉金:荣获一、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30元;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25元;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者,每月发给20元。随工资逐月发放。
7.房租补贴:从2004年5月起每人每月房租补贴标准调整为:正军职(含相当职务等级的专业技术和文职离退休干部,下同)120元,副军职105元,正师职65元,副师职58元,正团职50元,副团职45元,营职以下40元;六级退休士官45元,五级以下退休士官40元;1955年前后复员无工作的女同志35元,领取定期生活补助费的离退休干部遗属35元。自购自建住房和维修扩建私房的军人离休退休干部,不交纳住房租金的,不得享受住房补贴。
8.防暑降温费:军队离退休干部每人每年80元,退休志愿兵每人每年40元。
9.军粮差价补贴: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的食物定量标准为:每人每天粮食550克,黄豆80克,植物油50克。军粮补贴标准,仍按1999年的标准执行。10.政府特殊津贴: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由国家人事部批准,每人每月100元。
11.护理费: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护理费标准,按公勤费全费标准执行,每人每月800元。
享受条件:
(1)军队离休干部中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战前期参加革命的,以及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且年满70周岁的。
(2)副军职以下离休干部因战因公伤残,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或因瘫痪、双目失明等生活不能自理的。
(3)退休干部因战因公评为特等、一等残废或者因病瘫痪、双目失明而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经医院证明和组织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发给护理费。
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所依据的“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主要是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依赖程度。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①进食;②翻身;③大、小便;④穿衣、洗漱;⑤自我移动。上述五项均需护理,为生活不能自理。
审批机关:
移交政府安置前,军队离休干部享受护理费由军队大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军队退休干部由军以上政治机关审批。移交政府安置后,由省级民政部门批准,从批准之月起发给护理费。
报批程序:
军队离休干部年满70周岁享受护理费的,由安置地市以上安置部门审批,报省备案,从年满70周岁的当月起享受护理费;军队离退休干部因病因残享受护理费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干休所审核,市地以上安置部门审定,报省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审批,由省批准之月起享受护理费。
军队离休干部在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后,经医院证明,由县级民政部门报请省级民政部门批准,停发护理费,改发公勤补助费。
军队退休干部,凡享受护理费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后,由当地县属以上医疗机构证明,经县以上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批准,停发护理费。
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在移交前已享受护理费的,移交后应由管理单位审核其享受护理费条件。特等、一等残废军人,应以移交地方后换发的民政部门发放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为准。因病享受护理费,应以当年所持有的县以上医疗部门和安置地市以上安置管理部门的认定为准,重新办理享受护理费审批手续。从2005年10月1日起,凡生活不能自理的,1953年底前入伍的师职退休干部,经省级民政部门批准,发给护理费,其原享受的150元生活补助费标准停止执行。
12.住院伙食补助费: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退休志愿兵、退休士官)住院伙食补助费,从2003年1月起,执行二类灶加三类补助,减去个人应交伙食费标准,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离退休干部个人交纳住院伙食费标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每人每天1.6元)。
13.少数民族补贴:符合有关文件规定精神的少数民族补助予以保留。符合条件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每人每月1.5元。
14.水电补贴: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按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交纳水电费,并从1997年1月起给予水电补贴:每月用水补贴,军、师职八吨,团以下五吨。每月用电补贴,副军职14度,师职10度,团职8度,营以下干部6度。安置地政府调整水电费缴费标准时,水电补贴相应调整。
15.电话补贴费:从1997年1月起,给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发放电话补贴费,其月标准为:离休干部10元,退休干部8元。(退休志愿兵、士官无)
16.生活补贴:从1996年10月起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按原职务(含相当职务或专业技术等级)发给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标准为:正军职至正营职以下205—150元。退休志愿兵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补贴150元。
17.家庭自行取暖补贴:家庭自行取暖的离休退休干部,按照安置地政府规定的取暖补贴标准,发给个人。
18.地区生活津贴:对部分省市地区生活津贴进行了归并。
19.53年师职退休干部生活补助费:从1998年5月1日起,1949年10月1日—1953年12月31日期间入伍的师职退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100元;年满70周岁和其他符合享受护理费条件的,每人每月再增发150元,不另发护理费。
发放生活费的范围
包括已批准退休的1953年底前入伍的师职(局级)以及专业技术四、五、六级(含体育一、二级)干部和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七级干部。
审批办法
享受100元生活补助费由安置地地区级民政部门审批;年满70周岁和其他今后符合享受护理费条件的,由省级民政部门审批。
三、安置管理单位集中掌握经费项目
1.取暖费:根据《民政部门关于移交地方军队离休干部取暖费的复函》规定,总后勤部规定的取暖费标准,是军队各大单位向总部计领取暖费的标准,由单位掌握使用,不是发给个人的标准。移交地方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不住营区的由管理单位按照国家对取暖地区的规定执行。目前,财政部仍按中央军委批转后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的各职军官住宅建筑面积标准核拨取暖费。(师职92㎡、团职72 ㎡、营以下54㎡)
2.离休干部特需费:每月42元。特需经费按月计领,由安置管理单位统一掌握,不得发给个人。主要用于解决离休干部的特殊困难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开支,如:为离休干部购买公用图书、报刊、资料、文体器材和慰问等开支,不得挪作他用。可以跨使用。
3.福利费:按基本离退休费用的2.5%提取,由管理单位统一掌握。主要用于:为活动室和离退休干部订阅报刊杂志、购买文化体育用品的费用;召开离退休干部小型座谈会、表彰会、经验交流会的费用;经组织批准参加学习和参观考察的费用,离退休干部参加文化比赛活动的差旅费;其他福利费用。可以跨使用。
四、优待抚恤
2004年10月1日执行的国务院颁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抚恤优待,按照本条例有关现役军人抚恤优待的规定执行。
(一)一次性抚恤 1.牺牲病故证明书的发放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别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
发放顺序:
(1)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2)有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的,发给配偶;(3)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的,由其自行商定,商量不通的,发给父母(抚养人);(4)没有父母(或抚养人)、配偶的,按下列顺序发给其他亲属:①子女;②兄弟姐妹;(5)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2.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标准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个月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1)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
(2)获得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0%;
(3)立一等功的,增发25%;
(4)立二等功的,增发15%;
(5)立三等功的,增发5%。
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3.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对象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一次性抚恤金发给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没有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如果军人死亡前有遗嘱的,应按照遗嘱载明的顺序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4.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项目
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军队离退休干部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以及离退休后直接增加的离退休费;退休志愿兵(士官)军衔等级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以及退休后增加的退休费。离退休干部的地区类别工资、护龄、教龄津贴也计算在内。
(二)特别抚恤金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除按本条例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遗属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1988年7月18日《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发布后病故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凡符合特别抚恤条件的,自文件下发之日起,由其生前所在单位为其遗属发放相应特别抚恤金。
1.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条件
(1)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或荣立一等功的人员;
(2)生前在边防、海岛、高原部队或其他特别艰苦的环境工作及在国防科研中从事国家规定的有害工种连续满20年,并作出显著成绩者;
(3)生前为师职(含)、专业技术7级(含)以上干部或军龄(含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满30年的干部,且事迹突出者。2.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标准
按发放特别抚恤金的条件顺序依次划分为一、二、三等。其中,一等为15000元、二等为12000元、三等为10000元。同时具备两种(含)以上条件的,按其较高的一个等级给予抚恤。
(三)丧葬费
军队离休干部丧葬费从1989年8月1日起,兵团职以下干部是12个月的工资总额。离休干部计发丧葬费的基数为基本离休费、地区津贴。
从1993年10月起,退休干部丧葬费标准为干部本人生前12个月的退休费。退休志愿兵按照现役志愿兵的规定执行。
丧葬费由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发放。办理丧事费用,除单位出车、送花圈外,其他费用从丧葬费中支出,办理完丧事后剩余丧葬费发给遗属,经费从军队离退休干部经费中列支。
(四)牺牲、病故后6个月工资
军队离退休干部去世后,从去世的下月起,给其遗属继续发6个月的军队离退休干部生前离退休费。离休干部的基数为基本离休费、地区津贴、公勤费、交通费、荣誉金,退休干部的基数为基本退休费、地区津贴。军队离退休干部遗属符合享受生活补助费条件的,从第7个月起领取生活补助费。所需经费由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发放,从军队离退休干部经费中列支。此规定军队退休干部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五、探亲待遇
从2004年1月1日起,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含退休士官志愿兵),与父母(含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岳父母、公婆)不在一地生活的,其探望父母的时间由每四年一次改为每两年一次,往返车船费按照现行规定报销。
干部探亲往返途中,从晚8时至次日晨7时之间,在车船上过夜6小时以上的,准予购买火车硬席卧铺票或轮船三等舱票。乘坐使用空调设备的火车时,另外加收的空调费准予报销。白天乘坐轮船时,准予购买四等舱位票或比统舱高一等舱位票。对于无直达车次,必须中转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
六、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
(一)、军队离休干部遗属定期生活补助
自2005年1月1日起,离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遗孀的定期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为:离休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团职(含相当职务级别,下同)以下的每人每月600元。
离休干部遗属中,未满16岁或已满16岁仍在校读书或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和经批准投靠离休干部生活的无固定收入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其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350元。
(二)、军队退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助
1.自2005年1月1日起,退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遗属,符合《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在领取定期抚恤金后,参照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助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军队退休干部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属,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办理定期抚恤金手续,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享受当地规定的定期抚恤金标准。在领取定期抚恤金后,服务管理机构参照离休干部遗属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2.军队退休干部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的条件:
《军人抚恤优待条件》第十五条,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对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第五篇: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几点思考2007-02-02 23:04:07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不断深化,企业调整在所难免,由此带来的人员转岗分流工作已现实地摆在企业决策者的面前。转岗分流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安危和职工思想的稳定,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实施调整。如何保证转岗分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员工队伍思想稳定,是摆在企业党政和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和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必须创新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同时要制定一个适宜的分流措施,创造一个好的分流环境,真心实意地把好事办好。
一、创新思想观念,树立竞争意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优胜劣汰这一市场竞争的法则已引入企业内部。为适应企业的不断调整,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一条主渠道,能者上庸者下已成为一种主流。作为企业员工如何适应这一市场竞争的用人机制,当前,重点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三大意识。
第一、要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当前,在员工队伍里,还有很大一部分员工的思想适应不了市场竞争的要求,总认为自己是一名国有职工,应该拥有自己的岗位,那种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铁饭碗”思想仍然很严重,有的员工一旦下岗或待岗,就想不通,千方百计找领导要上岗,思想观念滞后,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因此,全体员工要对市场经济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环境、生存方式的变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市场
竞争意识。
第二、牢固树立岗位意识。员工的每一个岗位,都是企业在市场中竞争的结果,也是本人用工竞争的结果。所谓企业在市场中竞争的结果,就是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到经营项目,有项目才有岗位,没有项目就没有岗位。所谓本人竞争的结果,是因为企业内部已建立起劳动用工市场,员工拥有自己的岗位,也是竞争的结果,尽管这种竞争没有显现出紧张激烈,但毕竟因为你日常工作表现不错而受到领导的器重或安排,在这一过程中也毕竟蕴藏着竞争的含义。因此,每名员工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干好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确保生产安全;在质量上,要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用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为企业拓展市场赢得信誉;在生产管理上,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安全;在成本控制上,要精打细算,堵塞漏洞,降耗节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领导的信任,为竞争上岗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牢固树立择业意识。市场竞争冲破了过去“一岗定终身”的择业行为,给人们自由择业带来了广阔的空间。这种新的择业意识也给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我们企业内部的一些员工中,“一岗定终身”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着,主要反映在特殊工种、特殊岗位的一些员工身上,总认为自己是特殊工种,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变化,自己都得干老本行,否则就不服从分配或怕下岗而被动从事。从这些不顾企业工种需求变化的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岗定终身”的陈旧择业观念还根深蒂固,还没有彻底解放出来,对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缺乏理解。因此,全体员工一要解放思想,树立起新的择业观。你可以选择市场,但市场更要选择你,市场有活你不干,企业安排新工作你不干,那就必将
被淘汰;二要一专多能,把自己造就成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各种业务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自身生存本领,以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要求,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出应有贡献。
广大员工要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从旧思想、旧观念中解脱出来,增强竞争意识,岗位意识和择业意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在市场竞争中经受考验。
二、制定分流方案,落实分流措施
为使分流工作顺利有效,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分流方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实施。
首先企业党政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流方案。如巨化铝厂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企业实际制定了《企业人员分流安置实施办法》,并规定了分流安置的
12条具体措施:
1、清退在岗临时工,安置富余员工。
2、自谋职业。要求自谋职业的员工由本人申请,经单位同意,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由单位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偿金。
3、长假休息。由员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厂部同意,可签订最长不超过二年的长休假协议。
4、签订协保协议。
5、产假续假。
6、提前内退。按照集团公司和厂有关规定,对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由本人书面申请,经单位同意后,可办理提前退养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
7、向外分流。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信息情况,积极主动与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为员工创造向其他用人单位分流安置的条件和渠道。
8、厂内待岗。
9、终止劳动合同。
10、解除劳动合同。
11、组织劳务输出。组织有专长或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富余职工进行劳务输出,以缓解岗位压力。
12、承包或出让厂内闲置的厂房和设备,吸纳富余人员创业。由于该企业党政重视,准备充分,通过深
入细致的工作,各项分流措施落实到位,企业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平稳进行,生产经营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一起因转岗分流引发的职工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生一例因员工思想波动而引发的生产质量和安全事故。
三、加强转岗培训,提高分流能力
加强转岗培训是推进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措施,因此,企业党政要认真研究,加以实施。如巨化铝厂为搞好员工转岗培训,促进企业调整和稳定发展,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促使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使广大员工在竞争中不被淘汰,积极争取集团公司领导和公司人力资源部、教培中心的支持,举办了化工基础知识及操作培训班。参加转岗培训的员工通过强化学习,对集团公司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化工操作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且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提升,并对所竞争的岗位情况和岗位
职责有了较好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理论考试中,多数人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特别在面试中,其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面貌和新的思想观念给领导和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部及用人部门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厂人力资源部积极做好厂内转岗培训工作。专门制定了落聘人员管理办法和培训计划。针对落聘人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工种,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有较大差异等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培训内容。一是从企业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法律法规、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来组织教学内容,重塑员工形象,使他们增强信心。二是从技能培训入手,进行化工操作技能、管理基础知识、物流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竞争实力,为他们再次竞争上岗打好基础。
通过学习培训,促使员工转变观念,从以前安于现状,消极被动,强调
客观,变为积极寻找主观原因,努力强化自身知识技能,积极进取,主动应战;对企业的改革从不理解到理解、支持、积极投身;通过转岗培训工作,提高了职工转岗分流的能力。
四、做好解疑释惑,确保顺利分流
企业党政要结合工作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岗分流过程中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积极开展以“讲透道理,提高认识,让其走得高兴;讲明前景,消除顾虑,让其留得安心;讲清困难,团结鼓劲,让其干得尽心;加强沟通,关心到位,使其来得舒心”为主要内容的“三讲四心”工作方法,制定并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案,认真做好解疑释惑,确保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对于分流的员工,通过“讲透道理,提高认识”,让其走得高兴
为了让转岗分流的员工“走得高兴”,要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制定下发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方案,营造良好人
员分流氛围,使员工自觉地接受形势教育。企业党委在向员工灌输“大道理”的同时,要注重在“小道理”上启发、引导员工,积极向员工宣传“新岗位”的优势,帮助转岗员工认识到走上新岗位后可以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同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各党支部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转岗分流的员工给予关心、鼓励。通过个别谈心对转岗员工多年来对企业的贡献给予肯定,要求他们继续发扬优点,在新岗位上做出更大成绩。要关心分流人员转岗后的思想状况,形成跟踪联系的做法,通过与新单位党支部联合召开转岗人员座谈会,了解转岗人员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等情况,尽力帮助转岗人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员工感受组织的关心,工作得更踏实。
(二)、对于留下的员工,通过“讲明前景,消除顾虑”,让其留得安心
我们认为目前结构调整是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一盘棋”,作为集团公司的二级单位结构是“变”不是“散”,为
此,在转岗分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为企业保留部分熟练的操作工人和技术骨干。企业党政一方面要着力鼓舞员工士气,消除员工思想顾虑,给员工讲明企业调整的必然性,要求员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为实现企业顺利,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企业领导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向全体员工通报有关信息,积极寻求新的经营发展方向,让员工感受到管理层的主观努力。
(三)、对于在岗的所有员工,通过“讲清困难,团结鼓劲”,让其干得尽心
今年以来,巨化铝厂因让电停槽和原材料大幅涨价等因素,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影响。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企业党委开诚布公,毫无保留地把困难告诉所有员工,主动取得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通过政工例会、党员学习日活动、班组学习会以及《铝厂通讯》等载体宣传鼓劲,向广大员工讲清困难,号召党、团员和各级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扬优良传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力争做到安全生产。同时向大家讲明,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同口径计算企业基本完成了生产经营目标,以此鼓舞员工的士气。另一方面,采取有效形式,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经营业绩的提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
五、注重思想工作,确保实际效果
在探索员工转岗分流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注重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把握工作对象的思想脉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把握时代特征,紧扣工作对象的思想脉搏,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方法建立在对工作对象思想状况的全面了解掌握上,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前瞻
性。在企业重大事项、重要方案出台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群众可能产生的反响要有充分的估计,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预见性,也要充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预案”,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主动权,这样才能避免对重大事项、重要方案实施时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措手不及。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实际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施教,区别不同对象、区分不同的问题和层次,分层灌输。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强化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入耳、入脑,通过说真话、讲真理、摆事实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