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

时间:2019-05-13 03:3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一篇: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

指标及计算方法 1.井网密度

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f=n/A0 2.注采井数比

注采井数比是指水驱开发油田(或区块)注水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比。3.水驱控制程度

注水井注水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 由于面积注水井网的生产井往往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方向。不同注水方式,其注采井数比不同,因而注水井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也不同。一些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在选择注水方式时,应选择注水井数比较大的注水方式,以取得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含水上升率,最终采收率。

中高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 um2)一般要达到80%,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 u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射孔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6.核实产油量

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7.输差

输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K=(qow-qor)/qow 8.核实产水量

核实产水量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qwr=qww(1-K)9.综合含水

油田(或区块)的综合含水是指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fw=(100*qwr)/(qwr+qor)-1-低含水期(0<含水率<20%):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要采取各种增产增注措施,提高产油能力,以达到阶段开发指标要求。

-2-中含水期(20%<=含水率<60%):该阶段主力油层普遍见水,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含水上升快,主力油层产量递减。在这一阶段要控制含水上升,做好平面调整,层间接替工作,开展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研究,对于注采系统不适应和非主力油层动用状况差的区块开展注采系统和井网加密调整,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实现油田的稳产。

-3-高含水期(60%<=含水率<90%):该阶段是重要的开发阶段,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搞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改善二次采油技术和三次采油技术,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率,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4-特高含水期(含水率>=90%):该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积极开展精细挖潜调整,采取细分层注水、细分层压裂、细分层堵水、调剖等措施,控制注入水量和产液量的增长速度。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不断增加可采储量,延长油田的生命期,努力控制好成本,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0.单井日产油水平

单井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为该井的日产油水平。开发单元所属油井日产油水平的平均值为该单元的单井平均日产油水平。11.含水上升率

每采出1%的石油地质储量含水率上升的百分数。阶段含水上升率=(阶段末含水率-阶段出含水率)/(阶段末采出程度-阶段初采出程度)*100% 年含水上升率=年含水上升值/采油速度*100% 应根据有代表性的相渗透率曲线或水驱曲线来界定合理的含水上升率,各开发阶段含水上升率不超过理论值。12.采油速度

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已动用地质储量的百分数。VD=qoa/N*100 13.采油强度

油井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采油量。采油强度=油井日产油量/该井油层有效厚度

在油田开发中,为保持开发层系内部各层均衡开采,要求不同井、层的采油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原则是:使大多数油井见水晚;防止油层出砂;满足注采平衡和保持地层压力;使含水上升幅度减缓。14.储采平衡系数

当年增加可采储量与当年产油量的比值。15.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已动用可采储量的百分数。VK=qoa/NR*100 16.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油田(或区块)当年核实年产油量除以上年末的剩余可采储量之值。描述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开采速度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生产动态指标,在考虑了油田生产的技术经济条件和剩余资源多寡等主、客观因素后,用以考察油田生产动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是油田技术、经济环境的综合反应。一般控制在8%-11%左右。17.采出程度

油田或区块的累计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RD=NP/N*100 18.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累积产油量占可采储量的百分数。中高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15%-20%;中含水期末达到30%-40%;高含水期末达到70%左右;特高含水期再采出可采储量30%左右。低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20%-30%;中含水期末达到50%-60%;高含水期末达到80%以上。RK=NP/NR*100 19.采收率

在现有技术、经济政策条件下,标定的可采储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 注水开发中高渗透率砂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5%;  砾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0%;

 低渗透、断块油藏采收率不低于25%;

 特低渗透率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10*10-3um2)采收率不低于20%; 厚层普通稠油油藏吞吐采收率不低于25%;其他稠油油藏吞吐采收率不低于20%。20.水驱指数 油田或区块注入水地下存水量与累积产油地下体积之比称为水驱指数。RWWNBP 21.存水率

油田或区块扣除产出水后的注入水量占总注水量的百分数,也可称为净注率。22.采油指数

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量。其计算公式:

Jo=Qo/(Pe-Pwf)---Jo采油指数t/d.MPa;Pe 静压MPa;Qo 采油量t/d;Pwf流压MPa 采油指数与油层物性、流体性质、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因素有关,可用来判断油井工作状况及评价增产措施的效果。也可用来判断生产能力大小,采油指数越大,则油井生产能力愈高。23.单位厚度采油指数

是指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每米厚度的日产油量。Joh=Jo/h 表示每米油层有效厚度油井的产油能力大小。在对比油井之间产能大小时,可消除油层厚度的影响,单独考察渗透率因素的作用。24.采液指数

采液指数是指单位生产压差油井日产液量。

Jl=Ql/(Pe-Pwf)---Jl采液指数t/d.MPa;Pe 静压MPa;Ql 采液量t/d;Pwf流压MPa 研究油井采液指数的变化规律是掌握油井产液能力变化规律的基础。如果没有产液量和生产压差数据可以估算。25.单位厚度采液指数

是指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每米厚度的日产液量。26.综合油汽比

每注入1M^3水蒸气所能采出的原油的数量,其单位是t/t.综合油汽比是评价蒸汽热力采油效果的重要指标。综合油汽比越大,开发效果越好,反之开发效果越差。27.注水(汽)强度

注水井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注水(汽)量。单位为m^3/m 注水(汽)强度=日注水(汽)量/油层有效厚度

选择注水强度是否合适,对保持和恢复油层压力及调节含水上升速度有直接关系。28.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总产液厚度+总吸水厚度)/(油井测试厚度+水井测试厚度)*100%。

中高渗透油藏一般要达到70%,特高含水期达到80%以上;低渗透油藏达到6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50%以上。29.吸水(汽)指数

吸水指数是指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单位为m^3/(d.Mpa)吸水(汽)指数=日注水(汽)量/(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压)吸水(汽)指数大小表示地层的吸水(汽)能力的好坏。30.单位厚度吸水(汽)指数 是指单位有效厚度单位 31.注采比

开发单元注入水的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成为注采比。对于低于饱和压力开采的油藏,在计算时应考虑采出自由气体的地下体积。

通常使用的注采比有月注采比,季注采比和年注采比。它是研究注采平衡状况和调整注采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某一时间(月、季、年)内人工补充能量的程度或地下亏空程度的指标。同时又是油田配产配注的一项重要指标。

水驱开发油田原则上保持注采平衡;中高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达到1.0左右;低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1.5左右;稠油蒸汽吞吐油藏累积注采比要大于1,周期油气比大于0.15。32.地下亏空体积

在地层条件下,注水注汽开发油田累积注水、注汽量与累计产出量之差,单位为m^3,或10^4m^3。计算公式是:

地下亏空体积=累计注入水汽的地下体积-(累积采出油的地下体积+累积产出水的地下体积+累积采出溶解气的地下体积)累积注入水汽和累积产出水的地下体积通常都取标准条件下的体积值。

地下亏空体积一般为负值,表示注入少于采出,如果为正值,则表示注入多于采出,超前注水油田常有这种情况。该指标能反应人工补充能量的程度,是衡量注采平衡的一个指标。33.注采平衡

注入流体的地下体积和实际采出流体的地下体积相等。它表示在开采过程中始终保持了油藏流体积不变而压力也不变的状况。衡量注采是否平衡,可以用注采比的概念来表示。注采比等于1,则此时的注采平衡;

注采比大于1,则此时注入大于产出,压力上升;

注采比小于1,则此时注入小于产出,压力下降,注采平衡是一般注水保持压力开发油田追求的目标。34.产液剖面

油井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所测定的各生产层或生产层段的产出液量或油量。油井含水后可通过测量体积流量和含水率两个参数来确定产液剖面和分层产水量。

根据开采方式的不同,测产液剖面的方法也不同。对自喷井,常采用综合仪、找水仪器等通过油管进行测量;对于机械采油井,仪器由特制的偏心井口经油套环空下入井内进行测试或有气举法测井。

主要目的和作用:

1)判断油井出水层段及产油产水能力,为制定或调整配注方案提供依据。

2)监视油井生产层段的动用和水淹状况,为油井各种工艺措施提供依据。

3)评价各种工艺措施的效果。

4)判断误射孔或套管破裂及窜槽的部位。35.吸水剖面

注水井在正常注入条件下所测定的各生产层或生产层段的吸水量。吸水剖面一般用相对吸水量表示,它反应地层吸水能力的大小。注水开发油田 36.地层压力

地层空隙内流体所承受的压力,又称为储层压力。如果流体为原油,则称为油层压力或油藏压力;如果为天然气,则称为气层压力或气藏压力。油气藏投入开发前,各处地层压力相等,称为原始地层压力。投入开发后,各处地层压力发生变化,且与注采状况有关,称为目前地层压力。

是通过各井口分别测定的,如果要测某一区块或整个油气藏的地层压力,则需要将该区块或整个油气藏井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地层压力加权平均。通常我们所说的区块或油气藏地层压力就是平均地层压力。

该指标反应地层驱动能量的大小,地层压力越高,地层驱动能量越足,高产稳产形势越好;反之,效果变差。37.平均地层压力

油田独立开发区内的地层压力平均值。

计算平均地层压力时,必须利用各井在同一时间段测得的地层压力以及必须将各井地层压力折算到同意基准面,求得基准面地层压力。

计算方法有算数平均法,面积权衡法和体积权衡法。现场一半采用算数平均法。公式为 Pr=(pr1+pr2+pr3+…prn)/n 38.井底流动压力

井在生产状态下的井底压力。井底的含义一般指油层中部深度。井底流动压力分注入井流动压力和生产井流动压力。注入井井底流动压力高于地层压力,两者之差称为注入压差;生产井井底流动压力低于地层压力,二者之差称为生产压差。

井底流动压力直接与油气井产量或注入井注入量有关。改变井底流动压力就是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因而也就改变了油气井产量或注入井的注入量。生产井井底流动压力诱导油气流从地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推至井口;注入井井底流动压力诱导水流从井口流入井底,再从井底驱入地层。可见,井底流动压力在驱动流体运动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9.油井生产压差

油井生产压差是指油井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之差。

一般来说,在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油气井的产量越高。当生产压差大到某一种程度,即井底流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较多时,油井井底附近地层会大量脱气,气油比会明显上升。对凝析气井则井底附近地层会出现明显的反凝析现象,尤其对于那些应力敏感性显著的油气藏,流压过于降低,生产压差过于增大,会导致井底附近地层渗透率减小,产能下降。也可能出砂。此时,油气井产量不再增加或增加减少。显然,这对保持油气井长期高产、稳产是不利的。因此,油气井不能任意放大生产压差,必须在合理的生产压差下生产。40.总压差

总压差是指目前地层压力(P)与原始地层压力(Pi)之差。Δp=P-Pi 表示油藏开发过程中油藏能量的消耗程度。Δp>0累积注入量大于累计采出量,地层能量充足 Δp=0 累计注采平衡,地层能量无盈亏

Δp<0累计注入量小于累计采出量,地层能量亏损 41.流压梯度

流动压力对井深的变化率。单位MPa/100m。现场测流压梯度是测量不同深度两点的流动压力之差除以两点距离。

流压梯度分注水井流压梯度和生产井流压梯度,该指标反映井筒不同深度两点流体密度计摩阻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流压梯度的变化判断井筒是否有水,如果油气井见水,则流压梯度会大增;此外,由于流压梯度也反映了井筒摩阻的影响,因此,在多相垂直管流中,应尽量避免用流动梯度来折算井内不同深度的流动压力。42.静压梯度

关井后静止压力对井深的变化率。单位MPa/100m。现场测静压梯度是测量不同深度两点的静止压力之差除以两点距离。静压梯度分注水井静压梯度和生产井静压梯度,该指标反映井筒不同深度两点流体密度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静压梯度的变化判断井筒是否有水,如果油气井见水,则静压梯度会大增,可以看出明显的油水或油气分界面。因此,对井筒下部积水的井,不能根据井筒上部静压梯度来折算油藏中部静压。

关井后井底压力恢复达到稳定状态时,所测得的静压梯度曲线可以用来帮助确定油藏压力系统。43.饱和压力

在油藏温度下,地层原油开始析出天然气时的地层压力,又称泡点压力。饱和压力可以用来衡量油藏的饱和程度。对于原始状况而言,饱和压力高于地层压力,则为气顶油藏;饱和压力等于地层压力,则为饱和油藏;饱和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则为低饱和油藏。

这是衡量油藏驱动类型的标志,地层压力处于饱和压力以上为弹性驱动,地层压力处于饱和压力以下为溶解气驱动。饱和压力高,地饱压差小,油藏弹性能量小,弹性采收率低;饱和压力低,地饱压差大,油藏弹性能量大,弹性采收率高。

从举升的观点来看,饱和压力高,井筒脱气点低,油井自喷能力强;饱和压力低,井筒脱气点高,油井自喷能力,但那可以使生产压差大幅增大,从而提高油井产量。44.地饱压差 地层压力与原油饱和压力的差值。可以用来判断油田当前所处的驱动类型。地饱压差大于0,表示油田处于弹性驱动,地饱压差小于0,表示油田处于溶解气驱动。

在其他相同的情况下,地饱压差越大,油藏弹性能量越大,弹性采收率越高;反之,地饱压差小,油藏弹性能量小,弹性采收率低。

在地层压力及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饱压差大,则饱和压力低,井筒脱气点高,油井自喷能力弱;反之,地饱压差小,则饱和压力高,井筒脱气点低,油井自喷能力强。45.静液面高度

油井关井后油管和套管环形空间液面的高度。

静液面高度从油层中部深度起算,与静液面高度相对应的井底压力是静压或地层压力。

在测量液面时,往往套管压力等于零。这样,在不同套压下测得的液面并不直接反映井底压力的高低。为了消除套管压力的影响,便于对不同资料进行对比,提出一个‘折算液面’的概念,即把在一定条件套压下测得的液面折算成套管压力为零的液面。对于多数井,静液面和动液面往往是在不同套压下测得的。因此,计算采油指数时,应采用折算液面。

液面的位置一般都是采用回声仪来测量抽油井的液面,利用声波在环空的传播速度和测得的时间来计算其位置。46.动液面高度 抽油井生产时油管和套管环形空间液面的高度。47.注入压力

注水、汽井在注入状态下的井口压力,又称注水、汽压力。正注时注入压力为油管压力,反注时为套管压力。其数值等于注水泵出口压力减去店面管线压力损失。

另外,注入压力也可以指井底流动压力。其数值等于注水、汽井井口压力加上注水、汽的井筒液柱压力减去磨损压力。在正常采用的压力范围内,注水、汽井井底流动压力与水汽量成正比。但一般不能超过岩石破裂压力,以防造成油层破裂,引起油井暴性水淹的可能。

此外,超过岩石破裂压力,还会引起套管变形或地层伤害的风险。不过对于那些低渗透油藏或层段,却往往采用压裂增注的办法来提高其吸水能力。48.报废井

由于各种原因不用于油田生产的井。分为地质报废和工程报废。地质报废是未钻遇油气层,或者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各种地质原因造成无法生产的井;工程报废是钻井质量不合格,或者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其他各种原因造成无法生产的井。将没有完钻的井提出报废所依据的原因

(1)井内造成复杂事故故且证实在技术上不可能消除,同时这些井也无法作为其他用途,例如回采上层或用作注入井和观察井。(2)该井所钻开的地层完全不含油,而且不可能作为其他用途。

将生产井提出报废的原因

(1)井内发生了在技术上经确认不可能消除的事故,如套管损坏、工具或管子落入等,并且在套管损坏部位以上没有可采的目的层。

(2)完全水淹,并且没有可回采的目的层。49.储量替换率

当年新增可采储量与当年产油量之比。该指标用来说明油田或公司生产发展的潜力大小。在年产油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储量替换率等于1,当年新增可采储量与当年采出油量保持平衡,说明该油田或公司生产形式比较稳定。

储量替换率大于1,当年新增可采储量大于当年采出油量,说明具有增加生产的潜力,发展趋势良好;

储量替换率小于1,当年新增可采储量小于当年采出油量,说明增加生产的潜力弱,发展势头不佳。

储量替换率与储采平衡系数(第16)含义相同,均为当年新区新增可采储量和当年老区新增可采储量之和除以当年核实产油量,只是储采平衡系数用小数表示,储量替换率用百分数表示;它是衡量油田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50.储采比

某一油区上年末的剩余可采储量与本年产油量之比。是油田产量保证的一种指标,可用来分析、判断油田合理开发决策及稳产形式,并引导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的合理分配。

反映了剩余储量与采油、采气速度、稳产与递减的某种内在联系。储采比越低,产量递减越快;反之,储采比越高,产量递减越慢,产量保证程度越高,或提高采油速度的潜力越大,生产越主动。但储采比越大,又会形成资金已储量存在的形势积压。因此,开发过程中应该确定合理的储采比。几个递减率的定义及说明 油气产量递减

油气田或油气井单位时间内油气产量的变化率或下降率。产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在开发初期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建设投产和形成生产规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产量逐步上升并趋于稳定,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因此,这段时期是产量上升时期或产量上升阶段。此后,生产往往都按照配产指标进行有控制的工作,加上注水注汽及其他增产,稳产措施,油气田生产就进入一个产量相对稳定的阶段。再后,由于地下剩余储量的不断减少及单位采油能耗的增加,将进入产量递减阶段。51.自然递减率

扣除多种增产措施增加的产量后,老井单位时间内油气产量的自然变化率或自然下降率。

自然递减率不考虑新井投产及老井各种增产措施所增加的产量,只考虑老井产量的自然下降。52.综合递减率

老井单位时间内油气产量变化率或下降率。

综合递减只考虑老井而不考虑新井,即考虑老井及各种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在油田生产管理中,将综合递减率定义为:油田或油井阶段末产量(扣除新井投产所增加的产量),与阶段初产量之差除以阶段初产量。它反映油田老井及其各种措施情况下的实际产量综合递减情况。53.总递减率

单位时间内油田或油井产量的总变化率或下降率。

既考虑新井投产及老井措施增产,又考虑老井产量的递减。因此称为总递减率。将总递减定义为:油田或油井阶段末产量与阶段初产量之差除以阶段初产量。它反映油田新、老井及其各种增产措施情况下的实际产量总递减的状况。54.指数递减

油田或油井的产量按指数函数递减规律下降。又称为长百分数递减。表示油田或油井在产量下降阶段,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等于一个常数。55.调和递减

油田或油井的产量按调和递减规律下降。表示油田或油井在产量下降阶段,其递减率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产量的下降而减小。即随着时间推移,递减速度逐渐减缓。调和递减的产量和累积产量,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一直线递减关系。

56.双曲线递减

油田或油井的产量按双曲线递减规律下降。表示油田或油井在产量下降阶段,其产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双曲线函数关系,其递减率也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产量下降而下降,但比调和递减大,比指数递减小,介于两者之间。

57.注入水/汽单层突进

多层油田注水/汽开发时,注入水/汽沿某一单层迅速突进至油井,使该井先见水。单井突进的根本原因是层间渗透率差异过大引起的。这种渗透率差异通常用单井突进系数来表示,其定义为最大渗透率除以平均渗透率;其次,油层间原有性质的差别、连通情况的变化也会加剧注水/汽单层突进现象的发生。58.注入水、汽层间窜流

储层之间的隔层或夹层局部或全局在垂向渗流时,注入水或汽在被隔层或夹层分隔的两储层间发生的流动。在驱油过程中,储层之间因渗透率的差异而使其排驱前缘位置不同,同时注入水、汽与原油之间的粘度差异,致使在一定范围内两储层之间存在较高的压差,此时注入水通过隔层或夹层变产生层间窜流。层间窜流会导致层间油水分布复杂,不利于注水、汽的分层调控,从而恶化开发效果。59.套管外窜流

由于固井质量不好,导致层间流体通过套管外的水泥环而发生流动,套管外窜流将对生产造成极大影响。譬如,夹层水沿套管外水泥环窜入泥岩层,使得油井过早水淹,开发效果下降;夹层水沿套管外水泥环窜入泥岩层,使泥岩发生膨胀,造成套管损坏; 60.粘温关系曲线

反映稠油粘度与温度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在热力采油中,原油粘度与温度关系十分敏感,温度越高,粘度降低。粘温曲线可以反映各温度段粘度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是热力采油中重要的基础资料。61.流变特性曲线

稠油(作为一种流体)受应力后产生流动或形变的性质。通过实验可以测出和绘制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资料和曲线。牛顿液体在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的直角坐标系中是一条过远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即流体的粘度。稠油多属宾汉型塑性流性,即只有剪切应力超过稠油的区服应力时,稠油才开始流动。且剪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所以宾汉型塑性流体在直角坐标系中是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62.岩石比热

单位质量(1kg或1g)的岩石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是岩石热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热力采油计算。岩石比热又可分为储层岩石(砂岩,灰岩,砾岩等)比热和隔层泥岩比热,不同岩石的比热也不同。63.油层导热系数

热力采油计算中常用到的油层热物性参数,其值为单位油层长度上、单位时间温度每降1℃所通过的热量(KJ/(M.℃))。影响油层导热系数的主要原因为岩石、其所含流体的性质和饱和度。64.热扩散系数

是导热系数与体积热熔之比,其物理意义是温度波在某一具体物质内传递的快慢程度。65.湿蒸汽

是汽液状态共存下的蒸汽。66.蒸汽干度

是湿蒸汽中蒸汽质量占湿蒸汽总重的百分比。67.注汽速度

指单位时间向油层注入的蒸汽量。现场常用的单位是t/h,t/d。是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重要的工作参数。68.注汽干度

指实际注入油层的蒸汽干度。在地面注汽管网和井筒不长时,常用蒸汽发生器出口干度代替。若地面注汽管线长,油层深,地面和井筒热损失大,上述替代则有较大误差,需通过井底蒸汽取样器测取井底干度或通过地面和井筒热力计算求取。69.周期注汽量

指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中,一个吞吐周期累计注汽量。70.注汽强度

指每米油层的累计注气量。71.注汽流压

向油层注汽过程中井底的压力,72.温度场

注蒸汽热采过程中油层被加热后温度分布状况,是油藏动态监测的内容之一。73.热前缘

注蒸汽热采过程中蒸汽(热水)推进方向上油层被加热的远程位置。由于油层非均质性,热前缘的分布也不均匀。74.热联通

指蒸汽吞吐过程中,相邻生产井热前缘的连接。75.吸汽剖面

在一定的注汽压力下,沿井筒各射开层段吸汽量的分布。76.蒸汽超复

指在注蒸汽过程中,由于蒸汽密度比油小,因此它力图向油层顶部流动,从而形成的汽液接口在顶部超前的现象。在厚油层中此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控制超复现象,可根据汽液接口形状选择最佳注入速度。77.蒸汽突破

注入油层的蒸汽或热水进入采油井,造成采油井出汽或出水的现象。

第二篇:国家能源局制定煤炭深加工相关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国家能源局制定煤炭深加工相关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2012-10-12 15:17:34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资源量不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0%,提高能源资源转化效率既是破解资源约束,优化存量,有效增加能源供给的根本途径,也是清洁生产、源头减排的必然要求。《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将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出了明确的准入指标和先进指标。但目前,行业内对煤炭深加工项目能效、煤耗、水耗等指标测算尚无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客观评价示范项目技术水平带来了困难,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混乱,不利于“十二五”升级示范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促进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在同一标准下对各企业提出的示范方案进行科学、客观地比较,筛选出真正能够促进煤炭深加利用效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示范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研究制定了煤炭深加工项目能效、煤耗、水耗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对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等六类典型产品界定了不同物料的折能系数。该方法在能效指标计算时,能源总投入均折算到一次能源消耗,反映了生产全过程的综合能源转化效率;在水耗指标计算时,采用了转化吨标煤消耗的新鲜水量,方便不同产品方向的比较;能效、煤耗及水耗指标的计算范围包括从原煤到产品的所有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装置,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煤炭深加工项目的总体技术水平。(能源办)

第三篇:油田开发竞聘报告

地质研究所主管师竞聘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我叫刘风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岗位动态北区主任,主要负责动态北区的日常管理及桩西、老河口油田的开发动态管理工作。

我于1996年7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查专业,同年分配到采油三队任地质技术员,1997年11月调到地质研究所综合室,2003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在动态室分管老河口油田的开发与管理。2008年12月通过地质所竞聘,走上动态北区副主任岗位,2009年12月受地质所的信任,再次竞聘担任动态北区主任。

近几年来,坚持以创新创效带动油藏开发管理不断向前推进(在以桩106为代表的岩性油藏,优化注采比、适时提液提速;在桩106南注聚实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桩106北注聚区通过完善注采井网、精细过程管理,仅注聚一年就见到明显效果;在桩139稠油油藏实施dcs实验取得成功,实现储量的有效动用;在产能单元桩斜148、老168块实施同步注水,建立注采关系。)动态北区承担的原油产量由43万吨上升到55万吨。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产量任务,指标连年创优。

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先后荣获省部级成果3项,地学开拓奖等局级奖励8项,发表论文9篇,荣获采油厂 “科技突出贡献奖”铜奖、“双文明先进职工”,管理局“青年岗位能手”、“提高采收率先进个人”等多次荣誉称号。

适逢采油厂这次难得的竞聘机会,我本着锻炼、提高的目的走上讲台,展之所以竞聘这个岗位,我希望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较为丰富的油田开发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更好的发挥和运用,为“百年桩西、共铸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能在新的岗位上接受挑战,经受磨炼,使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结自身,主要有以下四点优势:

一是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油田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地质是基础,尤其是在桩106地震分频项目的直接参与过程中,使我对开发地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开发地质工作的重要性。砂体的重组、岩性的尖灭、断层的遮挡等直接影响着油藏开发水平的提高。经过两年多的对比与分析、理论与实践,2009年汇报的局级课题《桩106北精细地质模型及井网完善调整研究》一次性通过局级验收,并得到领导的好评。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桩106地区被确定为2011年综合调整单元,部署新井15口,新增产能3.1万吨。通过向地质室学习电测曲线的解释、录井资料的应用,向钻井室学习侧钻井开窗位置的选择、向生产室学习有关生产测试的知识,2008年以来利用报废井共实施侧钻井5口,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5.5吨。在地质所的支持下,两次外出参加“提高采收率培训”,在桩106南转后续水驱时,通过堵调、变流线、提液引效等方法实现了后续水驱两年基本不递减。一如既往地学习与交流,对我是一种进步、一种财富,也是成为一名主管师必备的条件。

二是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从事过油田开发的人都知道,做好油田开发光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我正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十余年来,由采油队的一名地质技术员成长为今天地质所的一名主任,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基层一年多的锻炼,具有了丰富的现场经验,用动、静结合的观点来分析油藏、管理油藏,对于低渗油藏桩8块以微裂缝的观点提出了脉冲注水,区块日产油由40吨上升到80余吨;对于小断块桩394块地层能量不足问题,提出边部注水,减缓了单元产量递减。在综合室把握住了油藏的开发规律、各项指标的科学预测方法、新区产能方案编制的流程等,这为我后来从事油藏的动态分析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在动态北区油田的开发与管理中,针对老163块地质情况复杂,优化注采井网的建立,开展井间干扰试验,验证砂体的连通性。单元日产油由169吨最高上升到200吨,产能连续两年达到方案设计指标,参加编制的产能方案被评为分公司优秀方案一等奖。在采油厂最大的注水开发单元桩106地区,在油层厚度仅2米、河道宽300米的窄河道油藏引进水平井开发,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在边滩侧积体治理低产低效井,保持平面产液结构平衡;在主力注水砂体,提高注入强度,提液提速,保持了较高的开发水平,区块自然递减下降了5.2个百分点。(在老

17、老451等复杂断块油藏,通过挖掘墙角剩余油和韵律层挖潜,新增可采储量5万吨。在桩斜148低渗油藏,压裂配合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目前已有2口油井见到明显注水效果。)与此同时,我的地质基础分析能力和油藏工程应用能力得到了根本的提升,这为我竞聘主管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正是因为有以上基础,在工作上,踏实肯干,自己的科研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老168产能建设过程中,优化油藏方案设计,同步建立注采关系;优化新井投产论证,由按地面顺序投产转变为按油藏需要投产,使井组新井投产投注一步到位;加强地质、工艺、作业、管理等多部门联合分析,确保措施论证与实施到位;优化资料录取、压力干扰试验、连续测压等监测手段,深化油藏认识。目前区块日产油能力达到480吨,投转注井20口,当年投转注率87%,建成产能16.8万吨。在年初分公司组织的40天原油会战中,被推荐为采油厂会战“青年标兵”。四是受地质所“发展地质、成就个人”的文化熏陶,在“传-帮-带”活动中,具有良好的传承作用。我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信条,对周围的人真诚相待,在提高自身的同时,带动周围的人一同进步与提高。针对动态北区技术人员年轻,平均年龄仅29岁,为了使年青人少走弯路,增强人才建设发展的后劲,2009年制定了动态北区班组的目标“一个人进步不是进步,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通过“问题就是课堂”、“困难就是学习”的形式,“师带徒、徒帮师”,言传身教,动态北区涌现出了“胜利希望奖”获得者何富强,技术增油能手王继强,先进个人盖峰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班组在2010年“比学赶帮超”活动中被评为厂“油藏管理典型班组”,个人被推荐为胜利油田“模范班组长”。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主要是与领导和兄弟组室的交流和沟通还不够深入,此次竞聘的主管师岗位,为我改正不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果我能竞聘成功,我会认真落实岗位职责,带头与开发技术人员搞好油藏管理工作,与兄弟组室积极协作,主动配合,服从领导的安排,使油田开发水平再次迈向一个新台阶。

我厂原油产量能重上100万,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滩海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在外扩勘探受限的情况下,如何稳住百万吨油田,主要依靠老区内部的精细与挖潜。对岩性油藏实施注采井网重组、提速提效,争取扩大三采的规模;复杂小断块实施高效注水工程,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和油水过渡带;在低渗油藏以注水、配合酸压、增大泄油面积等方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对边底水油藏可实施水平井二次挖潜、重力分异、分小层交替大排量提液实验等。具体是:

一是加强地质基础研究和油藏开发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桩西采油厂有“地质大观园”之称,地质与油藏的紧密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采油厂82个开发单元中日产油小于5吨的就有22个,含水高达96.9%,但采收率仅为17%,如何挖掘这部分潜力,关键靠地质二次认识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目前动态室地质基础相对薄弱,仅有一人熟悉老区地质,通过加大研究力度,或把日常生产性分析工作的压力逐步分担到采油队技术员层面上,使得室主任和区块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老区研究和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以提高油藏开发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精细化油藏管理的基础上树立开发一体化的理念。采油厂油藏分类管理、精细管理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比如以桩106为代表的复杂岩性油藏,早期是在投产完后,边摸索边建立注采关系;在老163单元以cmg为指导,实现了边投产边建立注采关系;而在老168的投产过程中,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配套建模、数模立体化,实现了同步注水、同步开发的愿景。

三是加大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的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老163与老168的建设过程中,使我深深体会到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建模与数模的学习过程中,使我体会到油藏立体开发的必然性;在三采、稠油、水驱油藏、断块油藏等专题讨论会中,使我体会到了提高两率的关键。目前,动态分析的手段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化,与地质的信息化接轨。充分利用采油厂提供的计算机平台进行建模、数模的应用以及ofm油藏管理分析软件的应用,对注采调配、参数调整、单项方案等日常工作实现定量化指导,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扩大三采的应用规模,引进多元复合驱,提高油田采收率;实施hdcs大规模实验,提高稠油油藏储量动用程度;低渗油藏极限小井距转向压裂、岩性油藏“三小一新”技术的应用,逐步形成具有桩西特色的开发技术系列。

四是进一步做好技术人才的培养接替工作,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为年青人搭建平台,采用“压担子”、“我要学”、“学与教”等多种形式,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进一步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形成团结奋进、富有朝气和战斗力的团队。

以上是我个人对工作的一些初步设想,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在此,我感谢采油厂和地质所领导给我这次参加竞聘的机会,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将从此次竞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采油厂增储上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5

第四篇:《油田开发管理纲要》

[石油法规]《油田开发管理纲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利用和保护油气资源,合理开发油田,加强对油田开发工作的宏观控制,规范油田开发各项工作,特制定本《纲要》。

第二条 油田开发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规章制度,贯彻执行股份公司的发展战略。

第三条 油田开发必须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油藏评价,加快新油田开发上产,搞好老油田调整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和石油资源接替的良性循环。

第四条 油田开发主要包括以油田开发地质为基础的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经济评价等多种专业。油田开发工作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发挥各专业协同的系统优势,实现油田科学、有效地开发。

第五条 油田开发要把油藏地质研究贯穿始终,及时掌握油藏动态,根据油藏特点及所处的开发阶段,制定合理的调控措施,改善开发效果,使油田达到较高的经济采收率。

第六条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共享,加大油田开发中重大核心技术的攻关和成熟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搞好信息化建设。

第七条 依靠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优化投资结构,实行精细管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油田开发效益最大化。

第八条 油田开发部门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岗位培训,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与管理队伍,为全面完成开发任务提供保障。

第九条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油田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都要有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健康、安全、环境(HSE)体系的有关规定,积极创造能源与自然的和谐。

第十条 本《纲要》适用于股份公司及所属油(气)田分公司、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的陆上油田开发活动。控股、参股公司和国内合作的陆上油田开发活动参照执行。

第二章 油藏评价

第十一条 含油构造或圈闭经预探提交控制储量(或有重大发现),并经初步分析认为具有开采价值后,进入油藏评价阶段。油藏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油藏评价部署方案;进行油藏技术经济评价;对于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油藏,提交探明储量,编制油田开发方案。

第十二条 油藏评价项目的立项依据是油藏评价部署方案,要按照评价项目的资源吸引力、落实程度、开发价值等因素进行优选排序,达不到标准的项目不能编制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没有编制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的项目不能立项。

第十三条 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评价目标概况、油藏评价部署、油田开发概念方案、经济评价、风险分析、实施要求等。

1.评价目标概况应概述预探简况、已录取的基础资料、控制储量和预探阶段取得的认识及成果。

2.油藏评价部署要遵循整体部署、分批实施、及时调整的原则。不同类型油藏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油藏地质特征(构造、储层、流体性质、油藏类型、地质概念模型及探明储量估算、产能分析等)论述油藏评价部署的依据,提出油藏评价部署解决的主要问题、评价工作量及工作进度、评价投资和预期评价成果。

3.油藏评价部署的依据及工作量应根据需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确定。为了满足申报探明储量和编制开发方案的需要,应提出油藏评价工作录取资料要求和工作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震、评价井、取心、录井、测井、试油、试采、试井、室内实验和矿场先导试验等。投资核算要做到细化、准确、合理,预期评价成果要明确。

4.油田开发概念方案包括油藏工程初步方案、钻采工艺主体方案、地面工程框架和开发投资估算。油藏工程初步方案应根据评价目标区的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初步认识,提出油井产能、开发方式及油田生产规模的预测;钻采工艺主体方案要提出钻井方式、钻井工艺、油层改造、开采技术等要求;地面工程框架要提出可能采用的地面工程初步设计;开发投资估算包括开发井投资估算和地面建设投资估算。

5.经济评价的目的是判断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主要内容包括总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的初步预测和评价。

6.风险分析主要是针对评价项目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推荐方案在储量资源、产能、技术、经济、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7.实施要求应提出油藏评价部署方案实施前应做的工作、部署方案工作量安排及具体实施要求、部署方案进度安排及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第十四条 对于不具备整体探明条件但地下或地面又相互联系的油田或区块群,例如复杂断块油藏、复杂岩性油藏以及其他类型隐蔽油气藏,应首先编制总体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指导分区块或油田的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的编制。

第十五条 在油藏评价部署方案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运行安排,分步实施,滚动评价。对经技术经济评价确有开发价值的项目要加快评价速度,加大评价工作力度。及时终止没有开发价值的项目,并编制油藏终止评价报告上报股份公司。

第十六条 凡是列入计划的油藏评价项目,油藏评价部署方案审查纪要和基础数据、工作量安排以及主要指标要报股份公司备案,依此作为考核的依据。

第十七条 油藏评价项目实施后第一年,所在油田公司必须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新增探明储量、评价成本、评价井成功率、安全及环保等。

第十八条 严格履行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的管理和审批程序。预期探明储量大于2000×104t或虽预期探明储量小于2000×104t,但对股份公司具有重大意义的油藏评价项目的评价部署方案由所在油田公司预审,并报股份公司审批。其他项目由所在油田公司审批。在油藏评价部署方案审批过程中,应进行油藏评价部署方案编制水平评估。

第三章 开发方案

第十九条 油田开发方案是指导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文件,是油田开发产能建设的依据。油田投入开发必须有正式批准的油田开发方案。

第二十条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油田开发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采收率。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总论;油藏工程方案;钻井工程方案;采油工程方案;地面工程方案;项目组织及实施要求;健康、安全、环境(HSE)要求;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第二十一条 总论主要包括油田地理与自然条件概况、矿权情况、区域地质与勘探简史、开发方案结论等。

1.油田地理与自然条件应包括油田地理位置和油田所处范围内对油田开发工程建设有影响的自然地理、交通、环境、气象、海况、地震等情况。

2.矿权情况应包括该地区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情况、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和相应图幅(带拐点坐标)。

3.区域地质应简述油田所属油气田盆地、凹陷、构造带以及与之相邻构造单元名称和简要关系,并附区域构造位置图。勘探简史主要包括勘探历程和钻探简况。

4.开发方案结论应简述开发方案各部分结论性意见,提出开发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十二条 油藏工程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油田地质、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开发层系、井网和注采系统、监测系统、指标预测、经济评价、多方案的经济比选及综合优选和实施要求。油藏工程方案应以油田或区块为单元进行编制。

1.油田地质是油藏工程方案的基础,应综合地质、地震、录井、测井、岩心分析、试油试采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油田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储集空间、流体分布、流体性质、渗流特性、压力和温度、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油藏类型、储量计算和地质建模。

2.按油藏类型(中高渗透率砂岩油藏、低渗透率砂岩油藏、稠油油藏、砾岩油藏、断块油藏等)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对于特殊类型油藏(特低渗、超稠油、复杂岩性油藏等)要做好配套技术研究和可行性论证。

3.开发层系、布井方式和井网密度的论证必须适应油藏地质特点和流体性质,充分动用油藏储量,使油井多向受效,波及体积大,经济效益好。

4.油藏工程方案要进行压力系统、驱动方式、油井产能和采油速度的论证,合理利用天然及人工补充的能量,充分发挥油井生产能力。

5.多方案的综合优选必须包括采用水平井、分支井等开采方式的对比。要提出三个以上的候选方案,在经济比选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方案排序,提供钻采工程、地面工程设计和整体优化。设计动用地质储量大于1000×104t或设计产能规模大于20×104t/a的油田(或区块),必须建立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预测。

6.对于大型、特殊类型油藏和开发难度大的油田要开展矿场先导试验,并将矿场先导试验成果作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钻井工程方案的编制要充分了解油藏特征及油田开发对钻井工程的要求,要依据油藏类型和开采方式的不同,确定开发井的钻井、完井程序及工艺技术方法。强化钻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措施,井身结构的设计要适合整个开采阶段生产状况的变化及进行多种井下作业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钻井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油藏工程方案要点;采油工程要求;已钻井基本情况分析;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及坍塌压力预测;井身结构设计;钻井装备要求;井控设计;钻井工艺要求;油气层保护要求;录井要求;固井及完井设计;健康、安全、环境要求;钻井周期设计;钻井工程投资概算。

第二十五条 采油工程方案编制应从油藏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油藏工程的研究成果,按照油藏工程方案的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编制要与油藏、钻井、地面工程相结合,在经济上进行多方案比选并综合优化,采用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采油工程技术。

第二十六条 采油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油藏工程方案要点;储层保护措施;采油工程完井设计;采油方式和参数优化设计;注入工艺和参数优化设计;增产增注技术;对钻井和地面工程的要求;健康、安全、环境要求;采油工程投资概算;其他配套技术。

第二十七条 地面工程方案设计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油藏工程方案为依据,应用先进适用的配套技术,按照“高效、低耗、安全、环保”的原则,对新油田地面工程及系统配套工程建设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及综合优化。地面工程方案设计要注意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以提高地面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

第二十八条 地面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油藏工程方案要点;钻井、采油工程方案要点;地面工程建设规模和总体布局;地面工程建设工艺方案;总图运输和建筑结构方案;防腐工程、防垢工程、生产维修、组织机构和定员方案;健康、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案;地面工程方案的主要设备选型及工程用量;地面工程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面工程投资估算。

第二十九条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必须按照费用、效益一致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费用与效益的估算,评价相应的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得出经济评价结论。

第三十条 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成本费用估算;销售收入与流转税金估算;编制损益表,计算相关经济评价指标;编制现金流量与相关经济评价指标计算;不确定性分析;经济评价结论。

第三十一条 油田开发方案的优选要以油藏工程方案为基础,结合钻井工程方案、采油工程方案、地面工程方案配套形成2--3个方案,进行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方案比选的主要指标为净现值,也可采用多指标综合比选。

第三十二条 新油田全面投入开发3年后,应根据油田实际资料,对开发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后评估。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开发方案设计指标的合理性;工艺技术和地面工程的适应性;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符合程度等。要根据评价结果修正油田开发指标,作为油田开发过程管理的依据。

第三十三条 设计动用地质储量大于1000×104t或设计产能规模大于20×104t/a的油田开发方案,或虽设计产能规模小于20×104t/a,但发展潜力较大,有望形成较大规模或对区域发展、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油田开发方案,由油田公司预审并报股份公司审批。其他方案由所在油田公司审批并报股份公司备案。

在开发方案审批过程中,应进行开发方案编制水平评估。凡报股份公司审批的油田开发方案,都须经有关技术部门咨询。

第四章 产能建设

第三十四条 新油田开发方案或老油田调整方案经批准并列入产能建设项目计划后,进入产能建设阶段。产能建设要坚持整体建设的原则,其主要任务是按开发方案要求完成钻井、测井、完井、采油、地面建设等工程,建成开发方案设计产能并按时投产。

第三十五条 油田开发建设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要求,积极推进节约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充分运用新技术(如水平井、定向井技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将土地利用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

第三十六条 钻井、测井、油藏、采油、地面建设工程以及生产协调等部门,都要按开发方案的要求制定本部门的具体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产能建设项目必须实行业主责任制的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的监督力度。

第三十七条 开发部门应组织有关单位对开发方案确定的井位进行勘察,井位及井场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健康、安全、环境的要求,应考虑可能对员工、周围居民及环境的影响。

第三十八条 产能建设过程中钻井作业须依据钻井工程方案要求,编制单井钻井设计。钻井设计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钻井过程中发现钻井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确需修改时,应报主管部门组织修改、审批后方可进行调整。

第三十九条 要根据油田地质情况确定钻井次序,及时掌握钻井进度。在钻井过程中要做好跟踪分析和地层对比工作,不断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如发现油藏地质情况有变化,应认真研究,及时提出井位调整意见和补充录取资料要求。若发现油藏地质情况有重大变化,须对原开发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履行审批程序,并提交有关部门备案。开发井钻完后应建立和完善静态地质模型。

第四十条 测井、录井资料是认识油藏的重要资料,必须取全取准。应按照先进、适用、有效、经济的原则,制订资料录取要求。测井系列应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第四十一条 钻井工程实施中应加强现场监督,按照开钻验收、工程实施、完井验收三个阶段进行规范化管理。钻井监督要依据钻井设计、合同及相关措施,监督和检查钻井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料录取、打开油气层技术措施以及安全环保措施等工作。

第四十二条 为保证钻井施工安全、固井质量合格和保护套管,要根据需要对相关的注水井采取短期停注或降压措施。在地层压力水平较高的地区钻井和作业要采取井控措施。

第四十三条 要根据油藏工程方案和开发井完钻后的新认识,编制射孔方案,确保油田注采系统的合理性,并按方案要求取全、取准各项资料。

第四十四条 要根据采油工程方案做好完井工作,主要内容为:储层保护、完井方式、射孔工艺和投产方式。

第四十五条 地面工程建设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分前期准备、工程实施、投产试运和竣工验收,实行规范化管理。

第四十六条 地面工程前期准备要依据开发方案推荐的地面工程方案,进行工程勘察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要着重搞好工艺方案优化比选,推荐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初步设计必须经批复后方可进入实施阶段。

第四十七条 地面工程实施包括施工图设计、工程开工、工程实施和投产试运行。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程监理管理及施工变更的管理,着重抓好施工进度、质量、成本控制。

第四十八条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实施,必须统一组织、以区块为单元,整体配套地进行建设施工。油田产能建设全面完成后,要根据油田开发方案中的实施要求,及时组织投产。

第四十九条 油田产能建设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项目全过程质量监督和监理制。生产试运行合格后,要按方案设计指标、工程质量标准和竣工验收制度进行验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整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尽快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做好资料归档工作第五章 开发过程管理

第五十条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进入生产阶段,实施油田开发过程管理,其主要任务是:

1.实现开发方案或调整方案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油藏经营管理目标。

2.确保各种油田生产设施安全、平稳运行,搞好伴生气管理,控制原油成本,节能降耗,完成生产计划、经营指标。

3.开展油藏动态监测、油田动态跟踪分析和阶段性精细油藏描述工作,搞好油田注采调整和综合治理,实现油藏调控指标。

4.按照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要求,组织生产运行、增产措施及维护性生产作业。

5.根据设备管理的规定,做好开发设备及设施的配备、使用、保养、维修、更新、改造等工作。

第五十一条 油藏描述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动静态资料,对油藏特征做出新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可视的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量化剩余油分布,为开发调整和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第五十二条 按照股份公司规定,做好动态监测资料的录取和质量监督工作。各测试单位必须全面执行各项质量技术标准。动态监测工作要纳入油田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用于油田动态监测的总费用应为原油操作成本的3%-5%。

第五十三条 根据油藏特点、开发阶段及井网部署情况,建立油藏动态监测系统。不同开发阶段动态监测内容和工作量要有所侧重,做到井点部署有代表性、监测时间有连续性、监测结果有可对比性、录取资料有针对性。选定的监测井其井口设备和井下技术状况要符合测试要求。

第五十四条 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管理层次的需要,进行月(季)度生产动态、油藏动态和阶段油田开发分析,编制分析报告,并结合分析结果和油田生产要求,编制综合治理方案(综合调整方案)、开发调整方案和开发规划等方案。

1.月(季)度生产动态分析的目的是为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和实现开发调控指标提供技术支撑。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原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开发调控指标执行情况;油田产量变化以及开发指标(含水上升率、地层压力等)变化情况及原因;技术措施的效果。

2.油藏动态分析的目的是对油藏一年来的开发状况进行评估,为下油田的配产、配注方案编制提供依据。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油田产液量、产油量、注水量、采油速度、综合含水、注采比、油层压力、注采对应率、递减率等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油层能量保持与利用状况;储量动用状况。

3.阶段油田开发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编制五年开发规划和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依据。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油藏地质特点的再认识;层系、井网、注水方式适应性;剩余油分布状况及油田生产潜力;油田可采储量及采收率;油田开发经济效益。

第五十五条 中长期油田开发业务发展规划是指导中长期油田开发和业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编制要以股份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和问题,通过广泛、周密、细致的工作,提出下阶段油田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发展重点和重大举措。油田开发各专业(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等)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

第五十六条 综合治理方案(综合调整方案)的目的是落实油田生产任务和调控指标。针对影响油田开发的主要矛盾,确定相应的调整措施,将油田原油生产和注水任务合理分配到各开发区块、层系、落实到单井。方案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调整油水井的工作制度、对油水井进行增产增注措施(包括油层改造、堵水、补孔、大修等)以及动态监测取资料要求等。

第五十七条 要研究不同类型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的开发规律,确定油田合理开发技术经济指标,用来科学地指导油田开发。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调整和控制,不断改善开发效果。水驱油田调控指标主要包括:

1.含水上升率。应根据有代表性的相渗透率曲线或水驱曲线来确定,各开发阶段含水上升率不超过理论值。

2.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根据油藏类型和所处的开发阶段确定递减率控制指标。

3.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一般控制在8%-11%左右。

4.油藏压力系统。水驱油田高饱和油藏地层压力应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低渗、低压油藏地层压力一般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以上;注水压力不超过油层破裂压力;油井井底流动压力要满足抽油泵有较高的泵效;适合转蒸汽驱的稠油油藏,地层压力要降到合适水平。

5.注采比。水驱开发油田原则上保持注采平衡;中高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达到1.0左右;低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1.5左右;稠油蒸汽吞吐油藏累积采注比要大于

1、周期油汽比大于0.15。

第五十八条 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采油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以实施油田开发方案、油田生产维护为主要内容的井下作业(投产投注、大修、侧钻、维护性作业、增产增注措施)和采油生产技术管理;做好井下作业措施效果的经济评价工作。

第五十九条 采油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开井率、生产时率、泵效、检泵周期、免修期、吨液耗电、方案分注率、分注合格率、注水合格率、注汽干度、作业一次合格率、措施有效率、有效期、热采油汽比、措施增油量等。要按照股份公司要求和油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技术指标,作为考核的依据。

第六十条 油田开发必须兼顾伴生气的管理工作,建设必要的伴生气地面集输工程,做好伴生气计量工作,建立伴生气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伴生气放空,防止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提高伴生气商品率。

第六十一条 效益评价是分析和掌握已开发油田生产经营状况、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依据。效益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分析操作成本构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治理措施。应按对油田、区块、单井生产成本及效益指标进行分析,并针对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操作成本。

第六十二条 不断提高生产运行过程现代化管理水平,使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处理、决策及时准确,为日常生产管理和调控提供先进手段。

1.要逐步实现日常生产的全程监控,包括对油气生产、集输、供水、供电系统及原油储运实行全程监控。

2.建立各生产环节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对突发事件提供各种可能的处理措施。

3.通过日常生产信息处理,提出近期生产组织方案,保证生产管理的科学性。

第六十三条 要大力提高油田开发队伍的技术素质,做好人才培训工作。对操作技术人员应按岗位需求实施岗位培训和相关技能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技术更新培训;对采油厂厂长、经理等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和相关技能培训。

第六十四条 要根据股份公司有关档案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做好各种开发动态监测资料、开发数据、方案、报告、图件和岩心等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特别要做好涉及国家和股份公司商业秘密的规划计划、开发部署、科技成果、储量和财务数据等资料的保密工作。

第六章 开发调整与提高采收率

第六十五条 油田开发调整与提高原油采收率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油田开发调整主要内容为井网、层系和注采系统调整。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包括改善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不断改善开发效果,增加可采储量,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六十六条 要研究不同类型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的开发特点,确定油田开发技术调控指标。水驱油田开发的阶段调控指标主要包括:

1.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中高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μm2)一般要达到80%,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于50×10-3μ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2.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中高渗透油藏一般要达到70%,特高含水期达到80%以上;低渗透油藏达到6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50%以上。

3.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中高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15%-20%;中含水期末达到30%-40%;高含水期末达到70%左右;特高含水期再采出可采储量30%左右。

低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20%-30%;中含水期末达到50%-60%;高含水期末达到80%以上。

4.采收率。注水开发中高渗透率砂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5%;砾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0%;低渗透率、断块油藏采收率不低于25%;特低渗透率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10×10-3μm2)采收率不低于20%。厚层普通稠油油藏吞吐采收率不低于25%;其他稠油油藏吞吐采收率不低于20%。

第六十七条 注水开发的油藏在不同的开发阶段由于暴露的矛盾不完全相同,因此采取的开发调整原则和达到的调控目的也应有所不同。

1.低含水期(0<含水率<20%):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要采取各种增产增注措施,提高产油能力,以达到阶段开发指标要求。

2.中含水期(20%≤含水率<60%):该阶段主力油层普遍见水,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含水上升快,主力油层产量递减。在这一阶段要控制含水上升,做好平面调整,层间接替工作。开展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研究,对于注采系统不适应和非主力油层动用状况差的区块开展注采系统和井网加密调整,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实现油田的稳产。

3.高含水期(60%≤含水率<90%):该阶段是重要的开发阶段,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搞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改善二次采油技术和三次采油技术,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率,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

4.特高含水期(含水率≥90%):该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积极开展精细挖潜调整,采取细分层注水、细分层压裂、细分层堵水、调剖等措施,控制注入水量和产液量的增长速度。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不断增加可采储量,延长油田的生命期,努力控制成本上升,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六十八条 在进行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及阶段开发效果评价时,如发现由于原开发方案设计不符合油藏实际情况,或当前油田开发系统已不适应开发阶段变化的需要等原因,导致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低,注采系统不协调,开发指标明显变差并与原开发方案设计指标存在较大差距时,应及时对油田开发系统进行调整。

第六十九条 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原则是确保调整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增加可采储量,地面工程和采油工艺进一步得到完善配套。

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可参照开发方案,管理和审核程序与开发方案相同。

第七十条 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应对调整区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和开发效果分析评价,找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问题,搞清剩余油分布和调整潜力。吸取国内外同类油田的开发调整经验,并有矿场先导性试验成果作依据,确定调整方向和主要技术措施。

第七十一条 配合油田开发调整而进行的老油田地面工程改造,应满足调整方案的要求,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认真做好前期研究,依托已建工程,做好优化、简化工作。

第七十二条 老油田地面工程改造要本着优先解决危及安全生产、解决制约生产瓶颈及节能降耗、控制生产成本的原则,搞好地下、地上的结合和整体优化,解决地面工程对原油生产的适应性问题。

第七十三条 必须设计出不少于三个技术上合理、可行的油田开发调整对比方案。要应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不同方案的开发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和对比。方案的主要技术指标不低于同类油田水平;经济效益指标不低于股份公司标准;油田经过调整应达到增加水驱控制储量、增加可采储量以及采油工艺、地面系统完善配套的目的。最终优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第七十四条 必须严格按油田开发调整方案设计要求实施。油田开发调整方案实施后,要按要求取全取准各项动态监测资料,及时分析调整后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数值模拟跟踪拟合预测。要对调整效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发现动态变化与原方案预测结果差异较大时,应尽快搞清原因,提出进一步整改调整意见。

第七十五条 改善二次采油技术是注水开发油田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技术是: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搞清剩余油分布,完善注采系统,改变液流方向,尽可能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采用先进的堵水、调驱技术,减少低效和无效水循环,提高注水利用率;采用水平井、侧钻井等复杂结构井技术,在剩余油富集区打“高效调整井”,提高水驱采收率。

第七十六条 三次采油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实现油田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措施。三次采油技术主要包括:聚合物驱、化学复合驱、气体混相驱、蒸汽驱、微生物驱等。

第七十七条 各油田要按照股份公司三次采油业务发展规划和油田公司业务发展计划,优先选择有明显商业价值及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三次采油新技术、新方法,开展试验和应用。

第七十八条 三次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应按照提高采收率方法筛选、室内实验、先导性矿场试验、工业化矿场试验和工业化推广应用的程序,循序渐进。

三次采油工业化推广应用方案的编制,应进行不同方案的对比。经济评价应遵循“有无对比法”的原则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确保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性。项目实施两年后要进行实施效果评估。

第七十九条 凡是列入股份公司生产及科研项目管理的三次采油先导性矿场试验、工业化矿场试验和工业化推广应用项目均应按有关要求编制方案,由所在油田公司预审并报股份公司审批。

第七章 储量与矿权管理

第八十条 要建立以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探明地质储量和技术可采储量为基础的储量管理体系。满足国家、股份公司和资本市场等不同层面的需要,遵循相关储量规范,严格油田开发中的储量管理,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第八十一条 油田开发中的储量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在油藏评价、产能建设和开发生产各阶段对石油和溶解气探明地质储量进行新增、复算、核算、结算;已开发可采储量标定;已探明未动用储量分类评价;上市储量资产评估和储量动态管理等工作。

第八十二条 油藏评价阶段结束应计算新增石油和溶解气探明储量。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要与油田(区块)开发方案设计近期动用(已动用和明后年计划动用)的储量相一致。采收率应与开发方案设计的开发方式及井网条件相匹配。

第八十三条 油田投入开发后,应结合开发生产过程对探明地质储量实施动态计算。当独立开发单元或油田主体部位开发方案全面实施三年后或储量计算参数发生明显变化时,必须对探明地质储量进行复算。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开发调整情况及时进行探明地质储量的核算,储量核算工作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开发生产动态资料。油田或区块在废弃前,应编制储量结算报告。

第八十四条 油田或区块开发调整措施实施二年后及生产动态资料表明可采储量与产量有明显矛盾时,必须对可采储量进行标定。已开发油田或区块的可采储量标定每年一次,系统的阶段标定每五年进行一次。要加强可采储量标定方法的研究,提高可采储量计算的准确性。

第八十五条 对探明未开发储量应依据资料条件、认识程度和技术经济状况实施分类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作为进一步评价筛选产能建设有利区块的依据,对于具有商业价值的区块要尽快投入开发。

第八十六条 为满足股份公司在资本市场和国际化经营的需要,要加强储量资产价值管理。严格按有关证券监管机构储量披露要求和评估准则,做好上市储量资产评估管理工作。

第八十七条 探明地质储量的新增、复算、核算和结算报告及可采储量标定和已探明未动用储量分类评价等储量报告,均需经油田公司储量管理委员会审查报股份公司审定,按有关规定和程序逐级申报。

第八十八条 矿权是资源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积极做好矿权申请、登记及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陆上重点地区、新领域、油砂矿、油页岩及滩海地区的矿权申请、登记及管理。

第八十九条 矿权管理实行两级管理工作,股份公司负责申请依据、登记方案、申报意见的审查和上报,油田公司负责登记方案、申请项目论证和材料的准备,负责开采范围内地质成果汇交。油田开发必须获得国家矿产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第九十条 进一步完善矿权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矿权保护制度,积极妥善应对侵犯公司矿权的行为,维护股份公司合法权益,依法积极做好矿权使用费减免工作。建立维护良好的企业与地方关系,妥善处理油田公司在排污、通行、用地等方面与地方的矛盾与纠纷,协助有关部门制止各种针对油田财产和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生产秩序治理工作,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第八章 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九十一条 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要注重研发储备技术、攻关瓶颈技术、推广成熟技术、引进先进技术,把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油田开发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九十二条 要做好油田开发科技规划和计划工作。按照“研发、攻关、推广、引进”四个层次,研究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落实人员和专项资金,明确具体保障措施。按照“先进适用、经济有效、系统集成、规模应用”的原则搞好科技管理工作。

第九十三条 要针对油田开发中制约发展的瓶颈技术进行攻关,集中资金和力量,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严格搞好项目管理,采用开放式的研发机制,充分发挥股份公司优势,搞好技术攻关。加强成熟适用新技术推广力度,努力缩短科研成果转化周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第九十四条 有计划地组织技术研讨和技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共享,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特别要注意做好工程技术的研发、推广、引进工作。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软件,要充分做好消化、吸收工作,避免重复引进。

第九十五条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应用与共享工作,建好用好勘探开发数据库,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促进油田开发管理的现代化。

第九章 健康、安全、环境

第九十六条 油田开发全过程必须实行健康、安全、环境体系(HSE)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源头控制健康、安全、环境的风险,做到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九十七条 油田开发应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健康。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环境保护责任制,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针对可能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防措施,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并对公众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

第九十八条 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规、标准的要求,定期监测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按规定对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效果进行鉴定和评价。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岗位和员工,要配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防护设备或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第九十九条 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全员安全生产合同和承包商安全生产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对工业动火、动土、高空作业和进入有限空间等施工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作业安全许可制度。在海域的施工作业必须遵守海上石油安全作业法规,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书。

第一百条 新技术推广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必须考虑健康、安全、环境因素,要事先进行论证及实验。对于有可能造成较大危害的项目,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削减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第一百零一条 对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易燃物品、有毒物品、腐蚀物品等)、放射性物品和微生物制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并办理审批手续。

第一百零二条 针对可能的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自然灾害和恐怖破坏须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定期训练演习。应急预案应该保证能够有准备、有步骤、合理有序地处理事故,有效地控制损失。

第一百零三条 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油田开发要推行“清洁生产”,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油田废弃要妥善处理可能的隐患,恢复地貌。凡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地进行施工作业,必须预先征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并开展环境影响和消减措施研究。

第十章 考核与奖惩

第一百零四条 为了提高油田开发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激励开发部门各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对高效开发油田、优秀管理项目、新技术应用和大幅度增加可采储量等项目应予以奖励,该项工作每两年组织一次,具体评审标准和奖励办法由各级考核委员会制定,奖金可从总裁奖励基金或公司奖励基金中列支。

第一百零五条 股份公司对认真贯彻执行本《纲要》,在油田开发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主要贡献者及突出成果给予奖励;对于违反《纲要》或决策失误并造成不良后果者,视情节予以惩处。各油田公司要根据《纲要》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对本部门的开发工作定期进行考核。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一百零六条 本《纲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纲要》发布之前执行的有关规定与本《纲要》有冲突时,以本《纲要》为准。

第一百零七条 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应依据本《纲要》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油田开发规章制度体系。

第一百零八条 本《纲要》由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负责解释。

第五篇:县城开发建设动态2

县城开发建设动态 第二期

积石山县县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编 2011年4月8日

县委书记马明杰检查督导县城建设工作

4月7日下午,县委书记马明杰,副县长、县城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周子良等领导前来县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督导工作,听取了县城建设指挥部、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对县城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

在县城建设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县城建设有序推进,各项目进展情况是:一是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财源商住楼、鸿瑞馨苑小区、滨河嘉园、滨河花园小区完成前期工作,正在基础施工;嘉昊住宅小区、进军住宅小区和财险综合楼正在拆迁;二是教育建设项目中园丁苑住宅小区和鹭岛幼儿园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东区初级移民中学已

完成地质勘查,正在搞初步设计;三是公共设施建设中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已发出投标公告,4月20日开标;行政单位建设项目已完成征地;县民族风情园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30%;广场景观已开工建设;县体育场项目的训练房、看台、主席台主体、室外场地平整和围墙基础正在施工;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已完成征地保障,正在紧张收尾施工;县保安族民俗博物馆辅助工程征地已基本完成。

马明杰书记听取汇报后,对县城指挥部以及建设局、国土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度加快;二是部分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三是征地任务完成的好;四是矛盾纠纷排除及时。对今后的工作马书记要求:一是县城建设在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二是已开工的项目必须加快建设进度;三是指挥部办公室项目协调人、建设单位负责人和民间投资商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四是积极论证谋划新上一批专业商贸市场和娱乐项目,纳入县城建设项目,统一开发运作。

副县长、指挥部副总指挥周子良做了表态发言:虽然县城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但是很多工作严重滞后,我们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明确工

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真抓实干、全力为县城建设服务,保证给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送:县委办 人大办 政府办 政协办 县创先争优办公室 县破解难题年活动办公室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明杰书记 占山主任 丽云县长 耀林主席 办公室各主任

共印50份

下载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性格测试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红色优势@ 1.阳光心态,积极快乐红色发明了飞机,蓝色发明了降落伞.红色发明了游艇,蓝色发明了救生圈.红色建造了高楼,蓝色生产了救火栓.红色发射了飞船,蓝色办了保险公司.如果说黄色的......

    油田水质分析资料(★)

    2.1.1 氯离子的测定 a. 试剂的配制 1、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将基准试剂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马弗炉(400~500℃)中加热40~50min。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置于1......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技术特色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特色技术 辽河油田位于美丽的渤海之滨、素有“湿地之都”之称的辽宁盘锦。这里有瑰丽似火的红海滩,高贵轻盈的丹顶鹤,苇浪连天的大苇田,玲珑剔透的盘锦大米,自......

    油田开发室主任的竞聘演讲稿

    精选范文:油田开发室主任的竞聘演讲稿(共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我首先感谢领导、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给我这个机会参加竞职演讲。之外我还想代表今天参赛......

    油田开发施工作业监督细则

    油田开发施工作业监督细则是针对油田开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质量监督、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细则。其目的是确保油田开发施工作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一些可能包括的内容:......

    油田开发精细管理培训学习体会

    油田开发精细管理培训学习体会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的管理水平,油田公司组织了这次为期两天的油田开发精细管理培训班,通过5月28日的理论学习,从坪北项目经理部及王南作业......

    油田开发室主任的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我首先感谢领导、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给我这个机会参加竞职演讲。之外我还想代表今天参赛的选手对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一天来的辛苦工作表示......

    根据6个技术指标分析网络安全与保密

    根据6个技术指标分析网络安全与保密 ------------------ 通俗地说,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主要是指保护网络信息系统,使其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