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居民孝道态度与行为的代际比较
研究思路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作为儒家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原生性核心概念和首要德性,一直延衍至今。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赡养,即从物质上奉养和悉心照料;顺从,指尊敬父母和不违背父母意志,使自己成为父母意志的执行者和体现者;悦亲则是指体贴和关心父母,在精神上使父母感到愉悦。在现实生活中,“孝道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
20世纪的中国风云际会,社会急剧变迁。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造成极大影响。孝道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样也会发生诸多变化。因此,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试图以青年代、中年代和老年代的城市居民的孝道态度和行为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代际之间的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异同、继承与变化。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社会成员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一般会存在自我防御性归因,即“自我服务的偏向”。因此,为尽量避免归因偏差导致研究产生偏差,采用了调查对象对自身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主观报告及对他人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客观情况进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15岁以上的武汉市城镇居民为总体,采用多阶段定额抽样选取调查对象。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年龄范围:青年代——15-22岁。1979年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此年龄群体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年代——32-55岁。此年龄群体一般均为在岗职工,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前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老年代——65岁及以上。此年龄段的人带有较强烈的“边际人”色彩,跨越了两个时代和两种制度。[表1] 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男
女
合计青年代
99人(16.5%)100人(16.7%)199人(33.2%)中年代
100人(16.7%)100人(16.7%)200人(33.4%)老年代
100人(16.7%)100人(16.7%)200人(33.4%)合计
299人(49.9%)300人(50.1%)599人(100.0%)3.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中将赡养分解为“照顾父母”和“金钱资助父母”,顺从分解为“尊敬父母”和“顺从父母”,悦亲分解为“体贴和令父母开心”和“经常问候父母”。本次调查于2001年10月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组织完成。
结果与分析
1.三代城市居民对孝道态度的自我报告
附图
分析城市居民的孝道态度,从赡养、顺从和悦亲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表2的结果表明:就赡养层次看,在“中国人照顾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三代城市居民持赞同态度分别为91.9%、92.5%和92.5%,基本一致。而在“中国人在金钱上资助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赞同态度随年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青年代77.4%,中年代70.4%,老年代71.6%;同时,不赞同态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青年代4.1%,中年代7.5%,老年代16.5%。这说明年龄与赞同态度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越不赞同。
对顺从层次分析的结果则是,三代城市居民对“中国人尊敬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均持非常肯定的态度,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的肯定态度很类似,分别为93.4%、93.5%和97.5%。而在“中国人顺从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赞同。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的肯定比率分别为43.1%、57.3%和66.1%。
就悦亲层次看,三代城市居民在“中国人体贴和令老年父母开心是他们的责任”和“中国人经常问候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赞同,也越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和孝心表达。青年代分别有87.4%和86.2%,中年代为90.5%和93.5%,老年代就更高,分别有94.5%和97.5%。这说明“悦亲”层次依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2.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的主观评价
让受调查者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进行主观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那么,“换位思考”之后,三代城市居民对孝道态度的评价如何? 附图
通过对表3的分析,就赡养层面来说,在“老年人期望儿女照顾”和“老年人期望儿女在金钱上资助”的评价上相差明显,在选择“完全是”上,青年代分别为24.5%和5.8%,中年代分别为39.6%和18.8%,老年代分别为53.7%和30.3%。但是否就说明他们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区别?这种情况,虽然能表明三代之间存在差别,但更能说明被调查者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因为青年代是15-22岁,正处于被父母照顾和金钱资助时期。他们对老年人状况的认识,主要从自己父母及同辈群体的父母中去了解,并由身边事实去推论全社会,其比例理所当然较低。作为32-55岁的中年代,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抚育下一代,他们的父母作为城市居民,一般有国家的各种保障,不大需要自己照顾和金钱资助,在当前大量失业情况下,许多儿女还要从退休的老年父母那里寻求金钱资助,其评价较低也是情理之中。老年代完全作为自身立场的发言者,对需要照顾和金钱资助有切实的感受,评价肯定较高。
从顺从层面看,青、中、老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儿女尊敬他们”的评价一致,持肯定态度的比率分别为90.4%、97.5%和96.0%;而对“老年人期望儿女顺从他们”的评价则区别明显。青年代的评价态度较消极(67.7%),中年代次之(77.6%),老年代最积极(85.7%)。从悦亲层次看,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儿女体贴和令他们开心”的评价较一致,青、中、老三代的肯定比率分别为88.2%、93.4%和94.6%。在“老年人期望儿女经常问候他们”上随着年龄的递增,态度也越趋肯定。尽管三代之间存在差别,但孝道态度的悦亲层次依然深存人心。
3.三代城市居民对自身孝道行为的报告和对周围人的孝道行为的主观评价的具体情况及对比分析
探讨三代城市居民的孝道行为,从他们对孝道行为的自我报告与对他们周围人的孝道行为的主观评价之间进行比较来进行。通过对表4和表5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三代城市居民的孝道行为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附图
在孝道行为的赡养层面上,表4(Ⅰ)表明,三代城市居民在“照顾父母”的行为上,老年代比青年代高出很多,而表5(Ⅰ)中老年代和青年代之间的差距较小。通过表4(Ⅰ)和表5(Ⅰ)对比分析,老年代对周围人的主观评价比自我报告低了17.3%(65.8%-48.5%),而青年代则高出了11.9%(39.0%-27.1%)。因此可以说,表4(Ⅰ)的自我报告受到了主体实际情况的限制,因为青年代大多数正处于父母照顾;表5(Ⅰ)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情况。
对于“金钱资助父母”方面,表4(Ⅱ)和表5(Ⅱ)则呈现出相反的差异趋势。表4(Ⅱ)表明,三代城市居民的“金钱资助父母”行为是年龄越大,越趋肯定;而表5(Ⅱ)对“周围的人在金钱上资助父母”上是年龄越大,评价越低。其中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老年代在自我报告中给予肯定评价超过一半(52.1%),而在对周围的人的孝道行为给予否定评价,比率也超过一半(52.1%);另一方面表现在于青年代和中年代,他们在自我报告中给予肯定评价分别只有16.1%和24.8%,而在对周围的人的孝道行为给予肯定却分别是37.5%和28.9%。这既反映出老年代在对“金钱资助父母”孝道行为的现实不够满意的情况下,更加认同其原有的孝道行为;同时也反映出,青年代在求学和就业的重负下,以及城市中较普遍的失业现象(下岗者很多是中年代的成员),使他们从金钱上资助老年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
附图
就顺从行为来分析,三代城市居民在“尊敬父母”行为上,无论是自我报告(表4),还是主观评价(表5)上均存在差异。而且,三代城市居民在自我报告与主观评价中的肯定态度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表4(Ⅳ)表明,三代城市居民自我报告在“顺从父母”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青年代持肯定态度的为43.2%,中年代57.0%,老年代70.2%;而在表5(Ⅳ)中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顺从”的主观评价上却较为一致: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持肯定态度的分别为33.0%、42.3%和42.9%。表4(Ⅳ)和表5(Ⅳ)对比,三代城市居民在自我报告与主观评价的差额分别为10.2%、14.7%和27.1%。如何解释这种矛盾现象?首先是因为调查对象“自我服务偏向”而导致的结果,每人对自己行为进行了美化。另外,这既是孝文化中顺从观念的深入国民性的结果,几千年沉积下来又深入国民性的孝文化,“尊敬父母”和“顺从父母”等仍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存在国民的心性之中。因此即使“顺从父母”在当代已没有好名声,但考虑到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却仍然从“自我照顾”——即“表明自己是孝子或孝女”出发,将自己的顺从行为进行了过高的报告。而通过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顺从”的主观评价,则较接近社会现实。从而说明,“顺从行为”仍然被认为是孝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但也必须承认,实际生活中年龄越轻,顺从父母的观念越淡,行为越少。
从悦亲层次看,表4(Ⅴ)(Ⅵ)和表5(Ⅴ)(Ⅵ)表明,三代城市居民之间,对于自身孝道行为的自我报告和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履行其责任”的主观评价基本一致,而且比例均比较高。说明孝道行为的悦亲层面,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小结
通过表2至表5等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孝文化的主要特点:
1.孝文化仍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成员中——无论是经历过新旧社会制度的成员,还是新社会制度下成长的成员,对“照顾父母”、“尊敬父母”和“体贴父母和令他们开心”,有着相当认同性。这构成了社会成员孝道态度最坚实的组成部分。孝文化仍然是一种较为突出的中国国民性。
2.孝文化从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变,从人格尊严的不平等向平等转变。根据三代城市居民对待“顺从父母”具有显著性差异来分析,年龄越小,越趋向反对,也即表明由原来的无原则顺从父母的他律性状态,向按自己的原则对待父母的要求这种自律性状态转变。另外根据三代城市居民对待“悦亲”具有显著性差异来看,说明年龄越轻,越趋向要求与父母拥有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权。
3.社会存在着一种以物质层次的孝来取代精神层次的孝的趋势,社会成员较为重视生活照顾和金钱资助,但在精神慰藉、体贴、关心和经常问候方面存在不足。随着年龄递减,存在着一种在金钱上资助父母赞同率逐渐增高,而经常问候父母和加强精神沟通的赞同率降低的倾向。这是一种以物质层次的孝道来取代精神层次孝道的不良趋势,这也是当前物欲主义在此领域的不良表现。
第二篇:城市居民对雾霾天气的态度与政策应对
城市居民对雾霾天气的态度与政策应对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却受到了破坏,特别是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大众的社会生活,也给公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了解公民对雾霾现象的了解,公民的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现状,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城市居民(市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市民对雾霾现象的认知,市民对政府应对政策的态度,以及市民的环保意愿,以期为未来政府制定或改进应对雾霾等极端气象灾害的政策措施提供实证性支持。
关键词:城市居民;雾霾天气;公众态度;政策应对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N188501310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2ZZA001),中国气象局软科学基金项目(sk20110151)。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也受到了破坏。特别是近几年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的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不仅给人们的出行、生产和工作带来了不便,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
保护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做好应对措施市民也要为保护环境做出相应贡献,正如新闻中提倡的“既然同呼吸,就应该共责任”[1]。贺爱忠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环保行为意向、环保知识对环保行为的影响显著[2]。环保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环保意识支配下积极主动地采取的有助于缓解或消除环境污染、降低环境负荷的行为[2]。保护环境仅靠政府行为是不够的,如果市民不认真执行环保政策或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环保就不能很好的实现;另外如果市民不了解环保知识和不具有内心自觉的环保意愿,那么要市民接受和执行政府的环保政策并且在生活中采取亲环保行为也是比较困难的[2]。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公众对雾霾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公众对政府应对政策的态度,以证明公民的环保态度对环保行为的影响和公民的环保行为对环保成效的重要性,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南京市为案例的实证分析
2.1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南京市市内和郊区采用偶遇抽样法,共发放问卷210份,剔除有关键项遗漏和答题缺失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率为95.24%。
通过SPSS软件分析数据得到基本信息如下:在被访问的群体中男性为39.5%,女性为60.5%,由于访问为个人偶遇抽样,所以男女比例有所偏差。样本平均年龄在26-27之间,职业分布为:生产、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占12%,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占2.5%,党政企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占12.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18.5%,商业人员占5%,服务业人员占13%,个体经营人员占3.5%,离退休人员占6.5%,学生占0.5%,农民占1%,无业占8.5%。在这些被访者中没有私家车的占60%,有私家车的占37%,最近两年准备买的占1.5%,以后会计划买车的占1.5%,即近两年城市私家车拥有率将达到40%,可见目前我国大城市中私家车的拥有率还是比较高的。
2.2 公众对雾霾天气的认知
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出,42.5%的市民听说过雾霾,很了解相关内容;47.0%的市民听说过,不过具体内容不太了解;8.5%的没有听说过,也不了解;而2.0%的市民表示对此不感兴趣,不想了解。由此可见,虽然大多数市民自称了解雾霾,但是大都是不了解具体内容。对于雾霾引起的危害,39.9%的市民认为雾霾会引发呼吸道疾病,17.2%的市民认为会导致癌症,11.2%的市民认为会诱发心血管病,15.9%的市民认为会诱发心理抑郁,14.8%的市民认为雾霾会引发交通事故(身体受到伤害等),1.1%的市民认为还会造成其他的影响。而对于造成雾霾的原因,37.0%的市民认为是工业污染,31.3%的市民认为是汽车尾气,18.1%认为是秸秆燃烧,12.9%认为是烟花爆竹,而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0.7%。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能从自身健康角度意识到雾霾的危害,同时一半以上的市民认为雾霾的成因是与个体行为密切相关的,比如汽车尾气的排放,燃烧秸秆和放烟花等。
2.3 公民的环保态度
由表一可见,在解决雾霾问题方面:大约57%的市民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重点在政府,而且62%的市民也同意可以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环境。半数以上的市民对政府控制雾霾充满信心,政府同时还要严加控制工业和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这些都再次强调了政府在治理企业污染、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环境问题中应负的责任。但是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只有12%的市民认为保护环境是个人的责任,由此可见大部分市民都忽略了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虽然有一半以上的市民认识到雾霾现象的产生是与个人行为相关的(汽车尾气,烟花爆竹等),但是最后却把责任大都推卸到政府和企业身上。在个人环保意愿的选项上有77.5%的市民选择“积极参与,主动为环保做贡献”,因此基于市民较高的环保意愿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去充分调动市民的环保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行为。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经济上的鼓励和制度上的规范作用。2、4 市民的环保行为及政府环保政策应对
由表二可以看出,在环保行为中愿意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是指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文明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努力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的市民占到约有一半(43.6%)。市民在愿意绿色出行的原因中“打车方便”26(6.8%),“公交系统变得更好”144(37.9%),“政府严格控制私家车出行”41(10.8%),“私家车费用无法承担”6(1.6%),“公共交通不用花钱”32(8.4%),“为了减少环境污染”76(20.0%),“为了个人健康”50(13.2%),“其他”5(1.3%)。市民在不愿意绿色出行的原因中“打车不方便”66(16.1%),“公共交通太拥挤”125(30.6%),“出门距离远公共交通不方便”88(21.5%),“公共交通不安全”12(2.9%),“家里人口多,老人/孩子有私家车更方便”39(9.5%),“开车出去有面子”4(1.0%),“工作需要”37(9.0%),“保护环境是政府和企业的事,个人无需做什么”3(0.7%),“大家都没有节省能源,我一个人做也没有效果”18(4.4%),“全球气候恶化对健康的影响离我太遥远了,我现在不会关心”5(1.2%);“其他”12(2.9%)。由上可见,大约有20%的市民表示愿意绿色出行的原因是希望借此减少环境污染,而且44.7%的市民表示只要在公交系统变好、打车方便的情况下自己是愿意绿色出行的。由此可见,目前公共交通存在的一些不足是阻碍公民绿色出行的主要原因,其中有接近一半的市民有绿色出行的意识,但是相应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还有所欠缺。
在环保行为上,52.5%的市民表示知道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过节时候依然会燃放,另外市民更愿意以自己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方式(例如:绿色出行、在家里尽量节能减排)为治理环境出一份力。这就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促进公民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为,同时政府还要在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相应的保障。结论和建议
由本文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市民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态度对市民的环保行为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善之处。例如,市民对于环保知识认知方面存在不同层面的欠缺,针对此现象政府应该改善以往一刀切的宣传模式,应采取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方法宣传关于雾霾等环保方面的相关知识,充分考虑到公民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对宣传效果造成的影响,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市民对雾霾现象的认识,而只有在认知充分的条件下公民才会主动采取环保行为。
根据统计数据反映出来的市民在环保行为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1)政府要多途径的改善市民的环保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市民在知道放烟花会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仍然会在节日中燃放,可能的原因包括市民没有真正了解燃放烟花的直接或间接的有害影响,仅知道“燃放烟花会环境污染”的口号,对具体问题却缺乏深入的思考,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具体的危害,会危害自身的哪些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有多大等。而现有的媒体也只是从最简单最直白的宣传口号出发,不能真正把上述问题普及到市民生活中去。而政府需要解决的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即深度分析阻碍公民环保行为的原因,通过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方面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愿。比如对于烟花爆竹的生产和汽车的购买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制作纪录片、公益广告等方法进行环保宣传,但宣传的内容要更具体易懂,宣传方式要生动活泼易于接受。(2)通过奖惩措施促进市民的环保行从被动转为主动。调查显示,市民只有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愿意为环保出力。在此前提下政府的积极号召和激励可以促进市民更愿意主动参与环保,因此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来鼓励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实际参与度,以期调动市民的积极性,提高市民的环保行为。(3)重视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根据统计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市民对法律的信任程度较高,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法律拥有较强的监督和规范作用。正如学者李杰所说,我们要充分调动法律法规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增进公众的环保行为,推动环保意识向环保行为的转化,让公众具有环保未来之眼光,积极主动参与环保工作。
同时还要改善经济生产结构,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主要的政策建议有:(1)规范行政,加强监督,贯彻政府问责。本文根据统计分析发现市民把环保责任主要归咎于政府,这说明政府缺乏公信力,对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等缺乏严格的执行,在发展上存在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错误观念,并且在监督工业污染等方面也存在监管不力现象。(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目前诟病较多的公共交通建设。从市民现有的绿色出行意愿可反映出市民有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的意愿,但是由于公共交通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使绿色出行的意愿无法完全实现,政府如果能够加大力度改善目前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则可以更大程度实现市民的绿色出行,因此政府加强公共交通基础建设不仅是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更是环境保护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烟农,雾霾围城-预警之外还需要公共行为[N],新华每日电讯,2013,1.[2] 贺爱忠,唐宇,戴志利.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内在机理[J].城市问题,2012,1:53-60.作者简介
袁守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刘娇,徐文会,徐晨晨,倪鸿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通讯作者] 赵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
第三篇:大学生与孝道(模版)
大学生与孝道
思政三班 张旭阳 学号 2012414567 摘要:
孝作为伦理规范,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孝道强调的是孝的理论层面,孝行侧重的是孝的实践层面,然而有时二者是合二为一的,孝道即孝行,孝行也即孝道。孝文化的基本内容均由孝道与孝行引申而来,亦是对孝道与孝行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同时也是将孝道、孝行的内涵与外延加以扩展、泛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孝观念,现状,践行
正文:
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孝乃立德之本,是做人的第一要义。北宋诗人苏轼曾曰:“治身莫先于孝”。《吕氏春秋》中也曾提到:“论人必先以所亲,而后及所疏;先本后末,先近后远。必先以所重,而后及所轻”。也就是说,了解一个人,首先要观察他是如何对待父母至亲的,从而推及他又会如何对待别人。孝不但是调谐家庭成员关系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调谐人与人之间伦理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五伦”是我国社会最基本的物种人伦关系,具体是指: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而其中父子关系则居于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只有孝观念的深入传递,才能使得其它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孝观念的现状及其道德践行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对于当代大学生孝观念现状及其道德践行研究从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四个方面来看,意义深远。首先,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环境的和谐风尚;其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同时,有益于减少家庭代沟,构建幸福和谐家庭环境;最后,有助于校园文化教育的构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有鉴于此,笔者力图从当代大学生孝观念的现状入手,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找到现状的形成原因,从而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孝观念践行的对策,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一.当代大学生孝道面临的挑战
(一)孝与顺出现分离
传统孝道强调“孝顺”,认为“孝”即是“顺”。虽然大多数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向父母行孝“仍然十分必要”。但在大学生的孝道思想中,“顺”的地位正日趋降低。我们通过样本调查发现,广州市大学城的大学生中,约 10% 认为应该在自己经济独立后再孝顺父母,还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是否对父母孝顺要视乎父母对自己的爱而定。在情境题“如果将来父母求情安排朋友的孩子进你的企业,而你又觉得这样做不好”的两难问题时,60% 的大学生选择了将晓之以理劝说父母打消这种想法。而对于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约 80% 大学生认为父母的意见和建议不一定都对,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正确的。这一结果与其他调查研究的结果一致。已有的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家长的权威性降低、更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从偏重盲目遵循来自外在的道德规定,机械而呆板地“扮演”道德行为的他律的道德原则,转化为偏重以设身处地的方式,根据自己理解的道德原则来抉择的自律的道德原则。
之所以出现孝与顺的分离,可能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点有关。随着社会进步、制度转换,以个人为主体的自由意志逐渐加强,这使得大学生的孝道观念更自我,也更理性。一方面“愚顺”、“愚孝”的做法正逐渐被大学生所摒弃。但另一方面,在摒弃“愚顺”、“愚孝”的同时,一些大学生又过于反叛,表现为极端的自我,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甚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照顾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在日常行为中,存在一定的孝道缺失的现象,表现为,不懂得照顾父母、尊重父母,不能满足父母的成 就期待等。对于这些现象,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
(二)养亲观发生变化
传统孝道中,子女对父母赡养的方式是子女与父母同住,由子女照顾父母,以此来尽孝道。而我们的调查却发现,传统的“养亲”观正悄然发生变化。只有42%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今后愿意与父母同住,46% 的大学生则更愿意一周或一月与父母见一次面。当父母行动不便,需要人来照顾时,74%的大学生表示愿将行动不便、需要照顾的父母接到身边亲自照顾,而 21% 的大学生选择雇佣保姆照顾,还有少部分大学生选择托付给亲戚照顾或将父母送往养老院,有时间就去探望。另外,对于“啃老”现象,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并不完全排斥,而是选择“尽量自力更生,实在没办法才稍稍借助父母的帮助”。对于这些现象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是源于当代大学生传统孝道的沦落。
在我们的调查中,的确少数大学生认为父母跟自己有代沟,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一般都可以不听,两成多的调查对象未填或想不起曾经为父母做过些什么,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一观点。这应当引起家长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另一种观点是否认孝道的沦落,认为大学生社会压力增大,未来生活成本增加是“啃老”现象出现的原因。随着学业和就业压力的增大,未来生活成本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日趋增大。不少学生开始认识到,完全不依靠父母的力量很难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有人指出,“啃老”并非意味着道德的丧失,而是无奈之举。至于相当部分的大学生不愿意与父母共同生活,也并不能证明大学生孝道的沦落。事实上,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愿意将行动不便、需要照顾的父母接到身边亲自照顾。这表明了大学生养亲观的复杂性,一方面他们希望留在父母身边尽孝,当父母生病时能够照顾他们,另一方面又不想每天面对父母而缺少自由。这种表面的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古今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古代社会 , 由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和封闭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 出游有诸多不便,子女远游必然难以照料父母,且让父母担忧,因而被视为不孝。但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便捷的交通使人的流动变得必要和现实,子女出门在外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孝行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但物质条件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也是当前大学生的孝道观变化的重要促因。如何应对当前大学生养亲观的新变化已成为新时代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三)群体差异显现
封建时期的传统孝道强调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剥夺子女独立的人格,强调孝道的共性,倡导孝道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及强制性。在对传统孝道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认识到,纯粹的“愚孝”、“愚顺”不可取,因此,孝道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并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不同群体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有所不同,表现出男、女差异,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的差异等。
我们的调查也发现,男女大学生的孝道存在差异。女生更多认为应当从小孝顺父母。女生更多选择“尽量自力更生,实在没办法才能稍稍借助父母的帮助”,但男生则更多选择“即使自己活不下去也不能做啃老族”。在实际践行中,女生表现得更好,她们更多地帮助父母做家务,更多记得父母的生日,更清楚父母的饮食习惯。她们也更愿意多与父母见面。这与张坤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对青少年孝道态度的调查发现,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抑己顺亲 ,表现出对“父母之命”的遵从。这可能与社会期望效应、家庭教养方式与男女人格特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有关。“重男轻女”的刻板意识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农村 ,依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父母教养方式,即对男孩更为纵容偏爱,而对女孩则更为严厉苛刻 , 这都会造成女生更易持“抑己顺亲”的观点。
农村与城镇学生也存在一定差异。农村学生较少与家长聊天;较少向父母发脾气;较少送礼物给父母;他们更多选择与父母住在一起,或者是一月一次、有需要再见面。而城市或城镇学生则更多选择一周与父母见一次面。这可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张文新等的调查发现,来自农村的青少年,他们的生存条件和教养环境较差,父母给予他们的教养方式与城市青少年也存在差异。因此,农村青少年更能目睹并体会到父母供养他们的艰辛,他们对父母表现出更多的顺从,更重视未来对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对于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孝道观的发展是否存在差异性或者“特异性”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已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在我们的调查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更常与父母聊天,他们更清楚父母的饮食习惯,但也更多向父母发脾气。虽然在是否记得父母生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独生子女更多给父母送礼物、或打电话问候;而非独生子女则更愿将行动不便的父母接到身边亲自照顾,他们也更多愿意将来与父母住在一起。这些结果支持了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发展存在特异性的观点,分析原因,可能与两者成长环境,父母的关注程度,与父母接触时间存在差异有关。
二.应对挑战的措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引领作用
孝道教育的重要性要求高校的领导机构对孝道教育的思考与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孝道教育则是中国一切教育的核心来源,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在教育史上发挥着教育导向作用居于领导地位。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故孝是道德的起点。孟子说:“仁的本质内容,就是侍奉父母至亲”。当前我们国家应力求通过制定和完善孝道方面的法规政策来指引人们的孝道观念及行为践行,同时对于那些具有不孝行为并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将做出相应的惩处。2.发挥大众传媒正面效应
当代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是兴趣多样、积极向上、好奇心强、富有冒险精神、模仿能力强。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历不足,导致他们对是非的判断力不足,同时价值观也未最终定型。这些特点促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尤其是大众传媒传播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由计划经济的政治主导取向转向经济主导取向,为保证经济效益,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大众传媒走上了一条“世俗化”的道路当前大众传媒应增加社会责任感,做好道德舆论导向作用。在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 优化社会环境《荀子•劝学》中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此,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孝观念的形成。没有社会的倡导、鼓励和规范,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和风尚是很难的。所以,社会各个部门要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出和谐、美好、纯净的道德环境,加强全社会的孝道教育与践行。.营造校园孝道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在高校这一特定文化氛围里,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以及这些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属于隐性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其优点在于其感染力、渗透力、示范力,增强了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孝道践行的前提是积淀与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在第三章当代大学生孝观念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的孝观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冷漠、自私、不孝观念的存在,这样的状况令人担忧。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大学生孝道教育和践行是当前高校所共同面对的一个新的难题。在思考如何开展此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可以尝试从多方面去营造校园孝文化的和谐氛围,以期有所成效。4.重在自我践行
孝道践行要取得成效,除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外因影响之外,更要落实到自我实践当中。大学生应具有自我提高和发展的修养意识,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加强和提高自我修养和素质,从而更好的去践行孝道。4.1 勤于学习,提高孝道意识
认识是行为的导向,提高孝道意识是孝道践行的基础保障。一个人若想获得真知灼见,则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认真的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可以具备辨别是非、分清善恶、懂得孝道的能力。首先,认真学习科学理论。这是提高孝道意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方法。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理论越科学,认识越正确,进行道德修养的盲目性越少,自觉性则越高。当代大学生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认真学习思想品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修养。理论基础扎实才能更加坚定行动的步伐,才能实现孝道的传承。其次,自觉了解优秀的传统孝道文化。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
4.2树立感恩意识,做到及时行孝
比尔•盖茨曾说过:“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待,唯有孝顺不能等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这是古人对父母过世后的悔恨、哀痛之叹。在当代社会,这样的悲叹也处处可见。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子女不孝,而是总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因为工作原因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有些人想着多赚点钱然后再好好的陪陪父母,而岁月是不等人的。父母在我们的“拖”和“等”中渐渐老去,也许当有一天你的生活变好了,工作也不忙了才想到家里的父母,此时也许老人已经离开了我们,最好留下的只有悔恨而已。
总而言之,孝道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厚重的。在传承传统孝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吸取和扬弃并存,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孝道。希望通过众多学者、专家以及社会的关注,为大学生孝观念的增强和践行能力的提高做出更多的努力。
2014.6.20
第四篇:孝道与人生
孝道与人生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中,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是最为源远流长的,三皇五帝时舜帝孝感动天,商周泰伯和仲雍为顺父意传位文王割发刺面,春秋战国儒家主张百善孝为先,汉朝两晋以孝治天下,乃至后来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二十四孝图》等孝道故事都在民间广泛传播,现在,感动中国人物故事中也多有孝子孝女的故事。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深刻的烙印,传承于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
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我们批判某些愚孝愚忠,《二十四孝图》里如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的故事作为封建糟粕思想为人们所摒弃,但仍不可否认其中某些故事在今天读来仍让我们深深为之感动。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黄香扇枕温衾,他们一个很伟大一个很平凡,一个很富有一个很贫穷,他们做的事情并不困难,只要有手有脚就都可以做,但在现如今的社会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孝顺,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不需要我们多么有钱,多么了不起,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践行孝道,却有太多的人不孝。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且知恩,何况人乎?
曾看过央视一个公益广告,讲的是子女忙于工作,把父母扔在家里漠不关心,老父亲跑去看他们也都是一副不耐烦的表情,老人只能在儿子家附近装做卖水果的老汉偷偷看两眼,最后,老人留下一封遗书,抱着老伴的遗照走了。听着广告最后老人的独白,我不禁潸然泪下,有多少次,直到失去了我们才懂得珍惜,每天又有多少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最后只能留下悔恨的泪水,却什么都无法挽回。
现在人们的生存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总是忙于工作赚钱,忽略了父母亲人,总以为给够他们钱,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够了,但钱虽然能买来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拥有富足的的物质生活,却给不了我们精神上的安慰,给不了我们亲情的温暖。就像一首老歌《常回家看看》里唱的那样,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从来都不在乎我们能给他们多少钱,让他们过什么样的日子,只是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只是希望我们平平安安而已,哪怕只是帮他们洗洗筷子刷刷碗,只是在旁边听听他们拉家常,跟他们说说话,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每一年,我国都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来自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有些人的工作很伟大,有些人的工作很平凡,他们做的事或许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他们的故事却一定值得我们为之肃然起敬,为之感动流泪。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艰难照顾母亲的孟佩杰,“绑着”母亲上班的老师陈斌强······他们的名字很平凡,他们的身份也很普通,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迹,但我相信听说过他们事迹的人一定会记住他们的名字,一定会对他们肃然起敬。
他们践行着孝道,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孝,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落泪,可是,如果我们听过了 他们的故事,为他们感动了,却没有去做些什么,那么我们真应该感到的是羞愧,是无地自容。很多人看过这些故事,感动到泪流满面,一转身,却依然故我,工作的继续工作,学习的依然学习,所不同的或许只是又有了一点谈资,又多了一些作文素材,这样的我们真的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我们可能真的无力或者不需要改变什么,我们的父母很健康,他们的生活很安宁,但我们真的应该做点什么,哪怕是给父母大一个电话,跟他们说说话,告诉他们我爱您也都足够了,这才是真正的精神洗礼。孝,不是嘴上说的,是要实际去做的,任你舌灿莲花,口舌如簧,去表现自己多么感动,自己要如何如何去孝顺父母,都不如亲口和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您辛苦了,亲手给他们倒上一杯温水来的更有意义。
现在,中小学生中正在推行国学教育,学习《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启蒙读物,《弟子规》中开篇就是“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自然,我们不需要“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这样过度的行孝,面对父母的责备也可以和他们讲道理,面对父母的好恶也要分清楚好坏“为具,为去“而不应该无原则地去行孝,但其中孝敬父母的恭谨认真的态度却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践行,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我们自身性情品德的培养。我们不否认一些老学究们有些食古不化,不知变通,新时代需要有新思想去创新和打破常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品行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发自深心地去敬重和学习。人的品行和修养包括很多方面,需要从小去培养和教育,但对孝的教育却永远是最基本的一方面,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长辈,才能诚实守信,正直善良,拥有高尚的性情和品德,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说,无孝道,不人生。
孝道,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继承,践行并发扬。我们不必知道太多关于孝道的故事,不需要去背诵什么弘扬孝道的国学经典,也不必要去严格的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完全严格践行《弟子规》上对孝的要求。我们践行孝道,弘扬孝道,只需要对父母长辈,持着恭谨谦敬的态度,在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之外,尽量去关心他们,多和他们谈谈心说说话,出门在外不要让他们担心,多往家里打电话,和父母通消息就好。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不求我们去为他们做什么,只是希望我们平平安安而已。孝顺,也并不是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莫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给自己留下遗憾。作为离家上学的学生,我们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有机会,多回家看看他们就是孝顺了。
最后,我想用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词来作为结尾。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
第五篇:清明与孝道
清明与孝道
杨永旭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客观地反映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以来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半指乙,则清明风至。何谓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之说,清明最明显的物候特征是“桐始花,虹始见”,这是把清明作一个气所来说的。
清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作为个节日,一个纪念祖先的传统民族节日。作为节日,清明节始于周代,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和感谢之意的日子。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联在一起的,若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因此,我们不能无知的把祭祖扫墓斥之为迷信,把孝道斥之为封建糟粕,清明节扫墓就是生者对祖先寄托哀思与缅怀,也是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与礼数,祭奠先人倡导的是孝道和感恩的美德。孝与感恩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孝,狭义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孝敬父母,忠君爱国,其次事君,终于立年”。感恩,狭义就是感激父母,广义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属于魂,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属于形。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感恩便是不孝,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美德。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中国的传统社会把孝道看作是人伦道德的根本,用它来教化百姓。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经历时代演进,中国的孝道文化逐渐在中国人心中扎下了根,成了人们判断道德是非的主要价值尺度。在古代章回小说中常有这样描述,那些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拦路抢劫,杀人掠货,而被劫之人,为求饶得一命,总要说“大王,放小的一命吧,小的家中上有七旬老母”这时山大王就面临道德选择,杀了他让别人老人无人奉养,自己就会成为不孝之人,传出去江湖耻笑,盗示有道嘛,此时被劫之人往往逃得一命。历代以来,孝也是对官员的最基本要求,西汉,董仲舒倡导“以孝治天下”得到不同朝代,不同统治者的不同响应,汉武帝开始,朝廷开设“举孝科”选拔任用“善事父母”的孝子到朝廷做官,唐代有“孝悌力田科”,清代有“孝廉方正科”。即使到了今天,有的地方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能录用为公务员”,北京大学新任校长周其凤宣布:对不孝者不予录取。从古至今,都把孝道与做官做学问挂起钩来,肯定是深得民心的“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自古忠臣出孝子”。一个不孝顺的人,必是一个不忠不义不信之人。“小孝治家,大孝治国”。
教育是让人从善的,中国教字就是一个“孝”字加一个“文”字,教育首要的是让人懂得孝道,“百善孝为先”。孝道最核心的内容是敬养父母。这是人的天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一个连父母都不敬的人,连动物都不如,谈什么道德文章,做人原则,那都是伪君子。对同学们而言,怎样孝敬父母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制乎”。孩子强调敬,如何做到敬,首先,不能让父母担心。“忧愁莫教爹娘耽”,“好勇斗狠,以危父母,此不孝也”,个别同学沾染黑社会习气,讲哥们义气,好勇斗狠,打架斗殴,给父母带来恶名,这是大不孝。还有,我们要学会让父母宽心,“自古子孝父宽心”在家不仅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家务负担,而且应从思想上,尊重父母亲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外出或到家,向父母打招呼。我们很大一部分同学的父母多年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父子、母女之间一年难得见上两面,我们应学会和坚持定期以书信形式告诉父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异乡的艰辛,不要给父母提出他们能力范围的物质要求(赵继良教授在讲课中也提到这事,书信的情感表达方式绝不是电话及短信所能取代的,为什么诚信危机,感情淡漠,就是电话、手机惹的祸,电子传播,瞬间消失,空口无凭,你奈我何),孝敬父母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父母的期望,报答父母。今天,我们还靠父母哺养,还不能在物质上回报父母,因此,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父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是自己子女的成长成才,因此作为子女要好好做人,好好学习来回报父母。
孝道的另一个内涵是推恩及人,这是对他人而言的,孝道分养亲、敬亲、尊亲三个层次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与人相处中,应推已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既尊敬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尊及他人的父母长辈。有些同学只认识尊敬给自己上课的教师,对不上自己课的老师是视而不见的,更别说对从事后勤服务的教职工,以及在食堂、传达室工作的校工,态度粗暴,傲慢无礼,别忘了,在别的岗位,在遥远的他乡,你的父母也在从事着同样的工作。“慢人亲者,不敬其亲也”。不尊敬别人的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孝道的第三个内涵是缅怀先祖。这是对亡者而言。要了解自己家庭的发展史,始终不忘思念先祖,继承遗志,将他们的功德修养发扬光大。清明节扫墓就是生者对先祖寄托哀思与缅怀,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通过这种仪式寄托哀思,与先人相感。因为木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的得到山川的灵气。
我国政府已于2008年把清明节与端午、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日确定为法定节日,这在以政治为中心,过惯了政治节日的现实社会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的社会正遭受着严重的道德危机,整个社会道德伦丧,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不知感恩,做事不惧善恶因果报应,就是在最基本的道德上——孝道出了问题。
曾几何时,中国的孝道文化日渐式微,不孝的恶行丑闻不时见诸极端。
政府把清明节确定为法定节日就是为了继承弘扬传统,倡导孝道文化。新时代需要新的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展现出的是一种大孝大敬大爱,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最大理想,孝道得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