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时间:2019-05-13 03:2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第一篇:XX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XX县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强化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是优化税务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其意义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和行业管理等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以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

一、加强对纳税人进行属地基础上的专业化分类管理 同样是税收管理,各县税源结构、人员配置有着很大的差异,按照我县的税源结构,在实施专业化管理中,一是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管理,由于我县税源结构较为单一,主要税源是以食品制造业和其他金融活动为主,这两个行业的年税收收入完成总量占到全局总收入的80%以上,且食品制造业的企业相对集中,因此,我局按照分类标准,划分管理对象、区别管理方式、分别配置资源、突出管理重点、增强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对税源实施的有效控管。二是对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和个体户,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辖区内税源现状按行业特点、税源大小、经营方式的不同,划分若干责任区,实行分类专业化的全程管理,逐步形成管、控、堵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三是为切实解决目前税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大户管不深、中户管不好、小户管不住”的问题;我局将业务骨干充实到税源管理的重要岗位上,并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注重提高其税收政策、财务会计知识水平和评估分析能力,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素质。

二、建立立体化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我局实际,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建立立体化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一方面,根据合理选择适合本局实际的专业化分类标准,并据以设立横向的专业管理岗位。比如,根据我县税源特点,在税收管理岗中又分设了三个组,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组、小规模纳税企业管理组、个体税收管理组。另一方面,积极与社会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联动,主要以信息化共享手段实现齐抓共管氛围。

三、建立、培养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人才队伍

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我局在人员少的情况下对现有的税收管理人员进行了重新组合,进一步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好,把广大干部的潜能发挥好,做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夯实涉税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是通过岗位练兵,结合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全面深化税收专业岗位技能;不仅普及税收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干部掌握各行业、各类别专业管理技能,突出加强行业性的税收问题学习研究,尽快提高干部的专业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数量精干、类别齐全的税收专业人才队伍。

四、发挥信息化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支撑作用 “信息管税”是实施专业化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我局按照信息管税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强化信息获取意识,拓宽基础数据采集面,通过多种制度化的方式和途径,加强与其他部门(如地税、工商、公安等)的信息交换。在信息的采集质量上,不仅加强了量的积累,更重视质的把关,增加有价值信息的采集,实行信息采集的“入口”考核和重要数据的核对制度。

五、强化纳税评估

进一步明确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各环节的工作内容、部门职责和工作机制,制定了本局“四位一体”税源管理运行机制,推进立体化的税源管理。通过持续提升纳税评估质效,强化了对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的监控,避免在推行专业化管理的进程中出现的管征盲区和征管质量弱化现象。

六、完善考核办法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工作量实施办法》。按照《税收管理员制度》规定的主要职责,结合税收征管工作业务流程和日常工作实际,对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分为户籍管理、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税法宣传、辅导、管理等9大类工作事项,以此为基础,对每个大项细划为52个小项,每个小项按照工作难易程度,科学设置分值,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评选优秀税收管理员的主要内容并与奖金挂钩。该办法的实施,有效地解决税收管理员在工作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我局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XX县国税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苍南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总结

苍南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总局、省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精神,根据全省征管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和2011年全市征管工作部署,按照《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国税函[2010]174号)和《温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温国税发[2010]21号),以及《温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温国税函[2011]45号)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充分结合本单位实际,科学分类税源,合理调整岗位职责,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税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加强领导

根据省市局工作要求,为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县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职能科室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苍南县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目标和实施步骤。基层单位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和详细的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工作。

二、工作总体情况

(一)科学分类税源,合理划分职责。苍南县局在龙港、钱库、金乡分局、管理二科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确定重点税源为2010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出口退税企业20强、民政福利企业等。重点税源以外的其他纳税人则作为一般税源管理。在按规模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本地产业结构、行业分布情况,对税源进行再分类。一是重点税源集中管理,制定重点税源风险管理制度,对重点税源户管理引入风险管理机制。我县确定大企业集中到税源管理四科统一进行管理。二是一般税源分行业、分税种、分类别集约管理。加强对中小税源中的重点和特色行业管理,实行行业性风险监控,税源管理更趋精细化。按行业将商贸企业和工业企业分类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按税种将非增值税纳税人实行特定管理。三是个体及专业市场税收社会化管理。规范定税管理、实施阳光定税,注重加强对个体定额信息的动态管理。积极探索实施委托代征管理模式,初步解决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税收管理比较薄弱的问题。实现“重点税源和重点行业专业化管理,一般税源规范化管理,零散税源社会化管理”税源管理新模式。

(二)优化人员配置。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统一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涉税工作规程,减少审批流转环节,缩短办结时限,简并纳税人报送资料,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防范涉税风险,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及时贯彻落实。二是加强征管干部税收业务知识学习,切实做好对征管干部和税收管

理员队伍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培训、学习研讨等,加强税收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征管干部和税收管理员队伍的业务水平。

(三)健全信息交换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建立第三方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供电部门协作,建立定期用电信息传递制度。完善协税护税体系,密切国、地税部门之间的协作。探索集约化、社会化税收管理思路,委托专业市场、街道办等代征税款,建立协税护税网络及社会化服务机制,降低征纳成本。

(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按照“信息管税”的思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税源管理的支撑作用。多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税源信息,加强信息的整理、存储和管理,确保信息质量;把纳税评估作为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纳税人实施最有效的税源监控。充分应用行业税源监控模型,深化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提高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的效率和质量;要逐步建立税收风险识别、排序、任务下达、处置、反馈、考评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有效防范税收风险。运用行业评估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风险识别和排序,确定纳税评估对象和疑点,实现纳税评估从无差别的全面评估转变为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估,从无标准的经验操作转变为有规范的精细评估,从不连贯的单一应用转变为有互动的综合评估。

三、取得成效

(一)税收收入持续增长

全县增值税入库100万元以上企业有123户,划入重点税源进行管理。2011税收收入54731万元,占增值税总额比重51.69%,与2010入库50202万元相比,增长9.02%。

(二)提升了工作质量

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的分类管理,数据进一步集中,数据分析应用水平不断加强,使得税源监控更具针对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进一步优化了纳税服务

通过完善涉税流程,减少审批流转环节,缩短办结时限,简并纳税人报送资料等方法,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防范涉税风险,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及时贯彻落实。现总时限769个工作日,压缩了164个工作日,压缩比164/933=17.58%,获得了地方政府及纳税人的好评。

(四)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能力素质

2011共组织了3次税收管理员业务培训及考核,培养出一批管理上有思路、工作中有策略、应变动力强的专家型人才,充实了税源管理、纳税评估人才库。通过专业化的共性行业税收管理,税务干部不仅熟悉了企业的财务操作,而且对行业的一些生产经营规律、生产工艺等有了相当的了解,干部在税收管理和日常的监控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经验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基础。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打破了原来的运作模式和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习惯,推行之初肯定有一些阻力和困难,通过开展深入广泛的思想教育活动,使系统上下对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认识基本统一,及时从传统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认真贯彻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有力地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对广大纳税人开展辅导培训、向地方党政领导以及社会方方面面进行汇报宣传,取得了广泛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二)优化岗位配置是前提。为有效缓解人力不足的困难,采取了合理搭配,一人多岗,并且按需实施针对性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形成了“以人定岗,以岗定责,岗岗有人,人人有责”的优化体系。

(三)强化数据管理是核心。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的税收数据是信息管税的根基所在,是进行税收分析的生命线,通过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标准及数据采集规范,加强前期数据质量整改,强化数据质量考核,健全数据质量责任追究机制等措施,确保了数据质量,保证评估分析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苍南县国家税务局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三篇:无为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类

税源专业化管理类

芜湖市国税2011-11-10来源:作者:

1.对纳税人实行专业化管理,请问与原来的管理方式有什么区别? 答:一是彻底打破原先按行政区域设置税源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按照服务和管理事项、税源规模和行业等设置税源管理机构。如这次改革新设的纳税服务局,就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纳税服务及日常管理职能进行整合,集中履行办税服务、税法宣传、行政审批、出口退税服务、户籍管理、维权服务等职能;新设的税源管理局,则是按税源规模、行业设置,其中第一、二税源管理局分别负责全县重点行业税源和中小税源的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工作;这种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模式,也使得服务和管理更加专业、更加高效。

二是取消实行多年的税务人员固定管户方式,税务人员由管户转向管事。转变过去税务人员与纳税人之间是“点对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对纳税人提供“保姆式”的管理与服务,这种管理方式给税务人员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容易导致执法不公和为税不廉现象。新模式下,税务人员只负责某一类事项的管理,不与纳税人产生固定关系,消除了税务人员利用权力寻租的空间,税收执法的尺度更统一、更公平。

三是还权、还责与纳税人。在传统税务人员“保姆式”服务模式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清,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包办了许多应当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的事项。实行新模式后,我们将纳税人的责任还给纳税人,通过加大税收宣传、咨询、辅导力度,畅通办税服务渠道,提高纳税人自主办税能力,让纳税人自己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同时,专门设置权益保护机构,负责纳税人权益维护工作,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2.税源专业化管理具体内容?

答:一是科学分类税源,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收服务。根据纳税人规模,将全部税源分为重点行业税源和中小税源两类,根据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

二是科学分类管理职责,全面重组机构人员,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改变税务人员固定管户模式,成立专门的纳税服务局,为纳税人提供涉税申请、行政审批、宣传咨询和权益保护等全方位纳税服务;另设维护纳税人权益委员会,负责维护和保障纳税人权益工作。

三是优化办税流程。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涉税资料,将部分涉税流程调整为受理即办,不断提高办税效率。

3.税源专业化管理对纳税人有什么好处?

答:一是交税更加明白。实施专业化管理后,我局加大了税法宣传咨询力度,通过门户网站、发送短信、办税服务厅公告栏和电子屏及时公开各项税收政策、提醒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开通了“12366”服务热线、纳税服务QQ群、;创建了“纳税人之家”,每月举办若干

期“国税讲堂”专题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让纳税人及时掌握最新税法和征管要求,切实交上“明白税”。

二是交税更加公平。推行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后,实行风险管理,税务机关按照行业开展分类管理,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相同行业的纳税人真正能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纳税人经营面临的税收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三是交税更加便捷。成立专业化的纳税服务机构,对以往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10多项日常管理和纳税服务职能进行有效整合,使纳税人的涉税申请、税法咨询、权益保护等事项都能在新设立的纳税服务局一站办结,免去了纳税人以往“多头跑、多次跑”的麻烦。同时,大力推行网上办税,开通“网上办税厅”,推行网上一体化办税平台和总局电子申报软件,为纳税人提供全功能、全天候的网上办税平台,提高了纳税人办税效率,节约了纳税人办税成本。

四是交税更加放心。我局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专门成立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委员会,并在纳税服务局设置专门维权机构,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纳税人各项投诉举报,真正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4.将纳税人进行分类,是怎么回事?

答根据纳税人的规模和行业特点,将全部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行业和中小税源两类。具体来说,重点税源行业是指我县电线电缆、农产品行业、石油化工、炼焦、橡胶制品业,羽毛制品加工等;中小税源是指除重点行业税源以外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5.无为县国税局内部管理机构发生那些变化?

答:按照安徽省国税局和芜湖市国税局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有关部署,我局将对机构及职能进行调整,撤销了原机构设置,新设纳税服务局、第一税源管理局、第二税源管理局、办公室、税政制度科、人事教育科、监察室、后勤管理科、机关党办、等9个内设机构。新机构不再按行政区划设置,而是按照管理事项进行设置,其中,纳税服务局负责纳税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第一税源管理局负责对全县重点行业税源企业进行监控评估,第二税源管理局负责对全县中小税源(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监控评估,其他科室则为上述“三局”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提供业务、技术、人才、纪律及后勤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6.请问税收风险管理与纳税评估有怎样的内在关系?

答:我们提到的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合理配置征管资源,通过税收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绩效评估等措施,不断提高征管水平、降低税收风险、促进纳税遵从的过程。

纳税评估仅仅是“风险应对”的方法之一,所以纳税评估与税收风险管理是从属关系。目前我县“风险应对”主要采取四种方法:一是纳税辅导,二是风险提示,三是纳税评估,四是税务稽查。

第四篇: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在税源管理上突破现有按属地、划片管户的单一方式,根据税源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对外按纳税人属地、规模、行业、管理风险等分类,对内在坚持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同时探索按重要事项、环节等分工,组织形式上实行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国家税务总局“十二五”税收征管创新的重点,其实质是对原有管制型税源管理体系的再造,形成先进性加中国特色的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必将在推进国家税收管理体系创新变革的同时,引发税源企业(纳税人)税务管理相应的创新和变革。

1、税源管理的涵义。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收收入的来源渠道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规范的、现代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跟踪和纳税控制,保证税收收入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而企业作为税收来源的最主要渠道,必然成为税源管理的重心。

2、专业化管理的内涵。专业化管理通常具备以下特征:管理职能专业分工与管理组织机构的专业分工相契合。税源管理要上升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满足专业化管理的上述条件。具体而言,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一是税源的分类管理专业化;二是税务机构设置专业化;三是岗位设置与业务流程专业化;四是纳税服务专业化。所以,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源管理与专业化管理内涵的有机集合,其目的是集中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税源管理效益的活动中去,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以及更强竞争力。

3、税收专业化与税源专业化的相互关系。从税源与税收关系角度看,税源归属税收范畴,税收隐含着税源。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税收管理的核心是税源管理。税收和税源这两者的相互关系将固化成一项基本理念,成为今后税收工作的长期指导思想,引发税收管理体制持续而深入的变革创新,必将对税收管理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与传统的税源管理模式相比,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在管理理念上,传统模式侧重于组织收入为中心的税收征收职能,而税源专业化侧重于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的税收缴纳职能。

二是在管理方式上,传统模式侧重于单户式、一站式管理的税收管理员管户方式,而税源专业化侧重于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税源管理方式。

三是在管理机制上,传统模式侧重于属地管理和税收管理员制度为基础的征管查相分离的模式,而税源专业化侧重于信息管税方式下涉税事项推送的流程管理模式。

四是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上,传统模式侧重于税收管理员单户管理的均衡配置管理资源的方式,而税源专业化侧重于有区别、有重点地配置管理资源。

税源专业化管理已成为税务机构强化税收管理、提升税收管理综合水平的重要之举。全国各级税务机关都争先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和改革工作,按照新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税源专业化管理总体要求是以纳税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支撑,以专业化分工体制为保障,以分级分类为基础,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征管程序和运行机制,加快税务机构专业化团队建设,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这一总体要求客观上对企业适应新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挑战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纳税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客观上要求企业积极主动纳税、主动进行税务风险分析和评估等工作。与传统税收管理模式比较,企业偷税漏税、侥幸心理及疏于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管理状况所面临税务机构多方力量监管、税务信息重复申报、企业税务工作负担加重、企业遭遇税务罚款、财税主管人员遭遇行政处罚甚至羁押等诸多风险明显增大。

挑战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信息管税为支撑。对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可能加大企业日常税务信息管理及报送的工作量。传统模式下依靠简易信息工具进行税务信息搜集和处理的做法将难以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

挑战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专业化分工体制为保障,以分级分类为基础。这一模式将逐渐形成企业税务征管由税务人员个人专管转向团队管理,专管机构由单一机构转向多层级、跨区域机构监管,将大大增加企业与各级税务机构、税务机构各环节人员工作交流的工作量与成本,并易受税务征管机构和人员执法素质、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

挑战

四、分级分类的专业化管理模式,以及税务机构专业化团队建设,将使税务机构越来越熟悉分类企业的业务特性及税务管理状况,企业业务经营中的各项税源将充分暴露在税务机构的监管之下,从而加大企业税务管理的风险和税收成本。

挑战

五、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要求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征管程序和运行机制。按照这一要求建立的税收征管体系将更加注重程序的完善化、规范化,运行机制将更加严格和成熟。对企业税务管理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和精细化,从而进一步加大企业进行税务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同时,完善和规范的税收征管程序有可能在无形中成为企业与税务机构间的沟通障碍。

第五篇:税源专业化管理浅析

税源专业化管理浅析

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跨世纪发展,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要求税收征管必须严格按照依法治国方略,规范执法行为,为促进市场竞争营造公平的外部环境;二是多种经济成份和利益主体的并存,要求税收征管必须在确保国家税收不断增长的同时,自觉尊重纳税人的权益,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文明服务质量;三是税源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多样性,要求税收征管必须在加强税源监控的前提下,合理配置现有征管资源,实行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四是我国已进入的WTO将使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要求税收征管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征管制度和程序更加规范、透明;五是社会经济规模和企业经营范围的迅速扩大,以及电子商务和跨国经营的大量出现,传统的手工作业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变化,要求税收征管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统一高效的税收网络和征管机制。

对照来看,我国税收征管经过“两分离”、“三分离”尤其是“五结合”的改革之后,虽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比如:税收收入虽然连续几年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但各种偷税骗税、漏征漏管现象仍然大量存在;税收征管格局虽然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又成了当前税务管理的突出问题;依法治税和文明服务虽然强调了多年,但由于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的权力分散,缺乏制约,税收工作中的随意性仍然十分严重,对纳税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展虽然很快,但应用软件的开发管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信息共享和利用程度较低、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已经成为进一步改革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既往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统筹考虑,才是切实可行的选择。市场经济讲求成本、效率,而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就整个社会来说,就在于合理分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这一原理运用到税收工作上来,就是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实行税收的专业化管理。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优化配置现有征管资源,突出优势,激发效率;有利于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更及时地发现和纠正现行应用软件的不足,促进技术更新;有利于提高税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熟练程度,形成专精人才,提升整体素质;有利于明确责任,强化管理,促进结构完善和组织创新。总之,实行专业化管理是新形势下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优化税务队伍和内部管理的现实选择。

问题的关键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税收征管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税收征管组织是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全能型分支机构。这种“金字塔式”的等级管理体系的弊端很多:(1)制定决策的核心机构与执行决策的下属全能机构之间以及按地域划分的各下属全能机构之间相互分离,无法对信息时代复杂多变的税收环境作出快捷的反应和调整,应变能力差。(2)信息交流不畅且易失真。由于征管机构设置以行政区划而不是税收征管流程为依据,因此,信息在各管理层级之间传递时容易被过滤和扭曲,导致决策失误;层层请示汇报和级级开会传达也是造成决策迟缓、政令不畅的重要原因。(3)由于管理层次多,层次间和部门间的计划、协调和控制殊为复杂,难以形成顺畅的协调机制和严密的监督机制;“一级多能和一员多职”,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容易导致以税谋私,滋生腐败。(4)随着管理层次及管理人员的增多,管理环节和费用相应增多,势必推动管理成本的上升。

旧的岗责体系是与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相一致的,因而不能适应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其不足之处主要是:(1)体系的模糊性。囿于传统税收征管观念的束缚,近年来,尽管也出台了一些税收征管法规和制度规定,但总的来说,符合税收征管实际及发展方向的、具体细致的操作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系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或不完善,或不细致,或不具操作性,或缺乏有效措施予以落实,造成税收征管工作运行不畅,整体运行质量不高。(2)岗位的落后性。传统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岗责体系,其岗位设置既不能适应集中征收、分类管理、重点稽查的需要,也不能满足CTAIS对业务工作流程的需要。(3)执行的软弱性。岗责体系发挥作用的关健是严格执行,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执法尺度、执行标准、社会关系、个人感情、行政干预等因素影响,常常使岗位责任追究很少落实到位,削弱了岗责体系的严肃性和监管效力。(4)考核的不确定性。运用合理的指标,科学评价各岗位工作是落实岗位职责的重要方面。旧岗责体系的考核往往局限于定性评价和对表面现象的判断,缺乏系统的、细致的、规范的、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不仅影响考核效果,而且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也难以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1、专业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而是全方位、立体型、深层次的专业化管理。有人认为,按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所得税纳税人进行了分类就是进入了专业化管理,这是错误的。分类是专业化管理必备条件,是基础,但不是全部。目前,我们的专业化管理还停留在浅层甚至表面上,形式上转型了,实质上还没转型,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方式、管理的程序还是老套路、老办法。在一般纳税人管理上,税源管理部门没有做进一步的细化、分工,也没有制定对应的管理办法,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在所得税管理上,缺少专门的税源监管,缺少多元化的信息网络,缺少专业的纳税评估;在个体税收管理上,税源底子、纳税人户籍还不是很清楚,税额调整方式还比较粗放,个体大户的征管还不是很到位。真正的专业化管理应该是专到了每个行业、每个税种、每个纳税人、每个工作点上,还应该有专门的办法、专门的手段、专门的目标。

2、专业化管理不是税源管理部门单打独斗,而是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相互联动。有些人一提专业化管理就认为是税源管理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因而置身事外。诚然,税源管理部门是专业化管理的主体,但是,其他部门也是专业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化管理模式下,信息技术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支撑,征管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征管制度和办法,税政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政策服务,计统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统计分析,因此,不能把各类业务彼此割裂,而应该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分工、强化职责、密协协作,尤其要理顺综合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和完善税源管理良性互动机制。

3、专业化管理不是一专到底,也应有适当的多元化管理。专业化管理是纵向的延伸,多元化管理是横向的延伸,缺少多元化的专业化是狭隘的专业化。比如:管理增值税的部门既要管理好增值税,也要注意所得税的管理,及时将增值税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所得税管理部门反馈;管理大企业的部门,既要探索大企业税收管理新方法,也要对大企业下的子公司、小企业加强管理;管理甲行业的税收管理员,既要加强对本行业的税收管理,也要注意与甲行业相关的乙行业的情况,做到相互融通、相得益彰。因此,专业化管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4、专业化管理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务,而是要在专业化管理上实现专业化服务。重管理、轻服务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理念,推行专业化管理后,部分人甚至加深了这种理念,片面强调专业化管理而忽视纳税服务,征管制度变得越来越冗长,征管措施变得越来越繁琐,征管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管理,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纳税人负担,牺牲了优质服务,并且两种效益不对等,牺牲大于收获。在推进专业化管理上,要特别重视专业化服务,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使纳税服务的触角伸得更长、更深、更广。

(一)转变传统管理观念。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胆创新税收专业化管理方法。一是尽快实现税收管理专业化由“管户制”向“管事制”全面转化,理清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认识。二是税收专业化管理不仅包括对纳税人的管理,也包括对税务机关,对税务干部的管理,需要分别研究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三是要避免简单机械地理解专业化,不能把专门化等同于专业化。

(二)强化税收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征管事项管理的全过程,实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化解税收管理风险,而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评定、风险应对业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应着重思考和研究如何界定税收管理风险,为税收管理人员开展风险应对提供目标、指导和支撑。

(三)加强信息资源采集利用。税务机关实现应收尽收,要以及时、准确、完整的涉税信息为保障。加强税源管理、夯实税基,其实质就是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在税务和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大量信息游离于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之外,其中既有纳税人有意隐瞒的因素,也有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因素,还有应用水平的问题。要有效提高涉税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应依靠人机结合,加快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与第三方的信息共享。

(四)进一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使用,重点在提高实战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分层培训。对操作层的管理人员进行“专才型”培训,主要针对基础知识、操作技术和业务管理技能开展培训,对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进行“管理型”培训,着重提升管理能力。二是分级激励。对同一类别的管理人员实行分级管理,对从事高风险级别的管理人员给予较高的薪酬或奖励,使管理人员更倾向于提升自己综合管理水平。

下载XX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及探索来源: 日期:2011-12-31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必然带来税源结构的变化和税收征管的改革。税源管......

    税源专业化管理

    关于印发《上饶市地方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饶地税发〔2011〕13号 2011-02-16 上饶市地方税务局 有效 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局直属各单位、市局机关......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

    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 二、我国税源管理模式的实践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四、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条件和指导思想 五、我......

    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乔帅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分类分级管理为主要方法,采取纳税评估的手段,依托税收专管员为载体的管理方式。是今后税务管理的主流方......

    税源管理专业化(5篇范文)

    (一)体现了税收管理效率观,有利于提高税收征收效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多,经济全球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经......

    税源专业化管理调查报告

    关于苏州吴江、相城地税局 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调查报告2009年,针对税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总局研究提出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设想,并在部分省市开始试点。江苏作为全......

    加强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范文

    加强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来源:中经信息 2007-10-25纵观西方国家近十多年来的税收管理历程,其税收管理改革都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重点税源企业的发展相呼应。......

    如何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

    一、 如何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目标是建立 “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 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 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 以核查申报纳税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