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法制建设的角度谈谈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
从法制建设的角度谈谈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结合当前的安全生产实践,通过对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和几起重大事故的深入剖析,获知其事故频繁发生的主因在于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欠缺,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违章行为严重。因此,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法制建设将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让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的有效捷径。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法制建设
引言:安全是煤矿的永恒主题,“安全 月份全国共发生5起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97人,同比增加1起,31人;重大事故48起,死亡774人,同比减少6起,死亡人数增加14人,其中,煤矿企业发生18起,死亡304人,同比增加8起,150人。显而易见,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事故的发生是一项紧急而迫切的任务。
二、当前几起事故案例分析
(一)案例
一、辽宁省阜煤集团孙家湾“2.14”事故
2005年2月14日,阜煤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海洲立井发生一起特大瓦斯事故,共造成214名矿工遇难,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和华建敏国务委员相继作出重要批示。海洲立井改扩建后年设计能力为150万吨,今年1月份产煤就达15.5万吨。经调查领导小组认真分析,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原因主要表现:
1直接原因:冲击地压造成3316风道外段大量瓦斯异常涌出,3316风道里段掘进工作面局部停风造成瓦斯积聚、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工人违章带电检修临时配电点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间接原因:海洲立井改扩建工程及矿井生产技术管理混乱,超能力生产,劳动组织管理混乱,缺乏统一、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煤矿安全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政府有关部门未能严格履行职责,监管监察不到位,这些是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最后对33名事故责任人相应进行了处理。
(二)案例
二、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2.15”事故
2005年2月15日14时30分,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松林村一无证非法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7人(其中女工10人)、受伤15人。该矿于2003年12月由当地村民张老佩非法开挖,系无证开采小井,2004年2月被责令封停。2004年12月初,张老佩与当地村民赵图强合伙组织人员启封开挖。该井为独眼井开采,明刀闸、明接头、明插座,事故隐患突出,不进行瓦斯检测。最后造成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井下电工操作潜水泵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分别对3名责任人给予了处分。
(三)案例
三、黑龙江省富新煤矿“3.14”事故
2005年3月14日11时40分,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8人、受伤1人。事故发生后,经调查核实,该井因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2004年11月被下达停产通知,要求整顿,方可恢复生产。但该井在2005年2月19日未经集团公司验收擅自开工组织生产,因掘进工作面长期处于停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极限,工人在矿灯带电的情况下更换灯泡,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造成这起特大事故。最后,对4名责任人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实行刑事拘留)、并同时对15名负有管理和监管责任的有关人员追究其行政责任。(四)案例
四、河北承德暖儿河“5.19”事故
2005年5月19日,河北承德暖儿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49人,截止6月7日有关资料反映仍有1人下落不明。该矿始建于1982年,2004年改制民营,年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事故地点是该矿二采区工作面,当时井下有85人作业,51人被困井下,其中5月25日8时1人被救生还。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该矿安全管理混乱,按规定,瓦斯浓度达到1%要停产,达到1.5%要撤人,达到2%要断动力电。然而当时矿井内瓦斯浓度已达4%,在这种瓦斯浓度高的情况下不撤人,不采取措施,最终酿成大祸。
2经济利益驱动,超能力生产。暖儿河矿的设计年生产能力21万吨,但今年经营管理者提出年产30万吨的目标。
3不执行有关部门下达的停产指令。2004年1月29日,该矿向有关部门申请许可证,但有关部门经过审查后认为不具备生产条件。2005年1月18日、4月13日煤监部门分别两次对该矿下达停产指令,但该矿拒不执行。通过几起煤炭事故的初步情况分析,事故的发生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体地说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矿井负责人不顾国家法律法规,违法生产引起事故。当前发生的事故,都因主要证照不全,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被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下达停止施工或停止生产的处罚决定,当地政府部门也多次下达停产整顿的监管指令,但煤矿负责人无视国家法令和政府监管,无视矿工生命安全,非法开采,酿成了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例如,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香源沟煤矿已被七次下达停产指令,但矿主擅自恢复生产,要钱不要命,最后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已被关闭的矿井死灰复燃,非法开采,引发事故。自2001年国务院部署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以来,一直将打击非法开采和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各类小煤矿作为整治的重点。但受利益驱动,私挖滥采仍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个难题。主要表现在已关闭的矿井死灰复燃,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违法生产等问题在 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如云南富源县“2.15”事故就是当地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趁春节放假之机,私自开挖已封矿井,在安全知识欠缺,不懂相关安全技术的情况下,违章操作,瓦斯超限而不及时处理,最后还是给世人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遗憾。
(三)、“三违”现象突出,造成事故。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改制改革,某些行业由于其特殊性,用工制度不合理、不合法,尤其是煤矿行业,大量招收农民协议工、轮换工,用工制度的变革,也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据统计95%以上协议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虽然企业要定期组织培训,但效果甚微,他们进矿干工目的就是苦钱养家糊口,大部分工人不凭知识、技术,只凭自己的经验冒险盲干,人的不安全行为严重,这给事故埋下了很大隐患。另外,就全国的乡镇小煤矿而言,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有些小矿矿主根本没有煤矿专业知识,虽经短期培训,但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力明显不足,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人违章操作严重。例如黑龙江省七煤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3.14”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在巷道停风情况下仍作业,并违章在井下更换灯泡,引起瓦斯爆炸。重庆苏龙寺煤矿“3.17”事故,是在局扇长期循环风的情况下组织作业,工人违章连接失爆的电煤钻插销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引发的事故,据统计,有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三违”现象所造成的。
四、采取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目前我国煤炭市场旺销,价格上涨,利益的驱使,一些矿主铤而走险,利欲熏心,违法生产,安全隐患突出。通过社会舆论作用来监督追究其事故责任。
(--)严厉查处非法开采和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
由于社会上“人情网”根深蒂固,所以在一些事故处理问题上往往会出现许多棘手事件,“面子事件”,所以给少数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肆意妄为,造成事故背后的种种腐败问题,长此以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会遭到不良影响。中国是一个法治大国,现阶段还处于法制的健全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准确看待问题,把握好方向,在当前特殊的国情下严厉查处非法开采和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
(二)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事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脱离政府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但是政府相关部门有监督权、执法权。当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非法开矿、违法办矿、非法开采、冒险违章生产而发生的事故不胜枚举。比如山西省塑州市平鲁区白塘乡细水煤矿“3.19”事故,这起事故发生后并波及相邻煤矿,共死亡72人,究其原因这是违法组织生产,未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明火放炮,违法违章,造成大祸,教训深刻。笔者认为,要抵制事故的发生,有关执法部门必须毫不留情,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利用法律手段加以制裁,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事故。
(三)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制定颁布了一批法律法规,构建了相应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出台构筑成安全生产的法制体系,但要使安全生产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必须加大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特征,但对于矿山企业而言,依法办矿、依法治矿、依法管矿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面对事故频繁发生、人员群死群伤的严峻现实,我们务必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做到人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国家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现阶段,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让安全生产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才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学习读本,中国语言出版社 ②《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煤炭工业出版社 ③《煤矿安全》期刊.2002年
第二篇: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促矿井安全生产
————金沙县西洛乡昌盛
一、慨述
1、金沙县昌盛煤矿为生产矿井,于2009年9月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并取得相关证照, 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 根据《安全专篇》及《开采方案设计》以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煤层化验的数据显示, 昌盛煤矿现主采9#煤层。9#煤层属低中灰分、中硫高热值无烟煤。9#煤层平均厚度2.4m,煤层倾角平均27°。昌盛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4.094m3/min,相瓦斯涌出量21.055 m3/t,为突出矿井。煤尘不易自燃,均无爆炸性。昌盛煤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根据储量核实报告,矿井最大涌水量7.75m3/h,最小涌水量。1.25m3/h,正常涌水量4.5m3/h。井下共有一个采煤工作面(10901),两个岩石掘进工作面(+1285m水平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和+1285m水平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二、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自觉主动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定;坚决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只有长期不懈努力,才能确保矿井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组织制定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各部门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工种分配管理办法,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办法等,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任层层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用制度管人,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经验和无数次事故教训的总结,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每一位企业职工的责任和义务。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其职责的有效方法。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就能各负其职,各尽其责,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使人人都知道制度,人人都遵守制度,人人都按制度办事,相互配合。制定制度要求合法、合理、全面、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符合本矿实际。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系统化转变。
2、抓好制度的执行落实,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一个企业有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去真正贯彻落实,他就是一纸空文,尤其煤炭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有些制度和规定可以说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必然就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搞好安全生产更是每位职工的责任与义务,安全管理、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要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管理的责任、压力、义务分解到基层、个人。使人人都认识到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4、执行和落实制度既要抓重点,又要从严从细,对于矿行政分管领导,职能机构主要负责人岗位责任制矿长要亲自抓落实。例如:安全办公室会议制度,安
全隐患排查排除治理制度,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定期安全检查,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探放水等制度等,矿长要亲自参加或监督。
5、要建立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对职能机构,基层班组履行岗位责任制,遵章守纪情况一月一考核,季度一小结,年终总评比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积极性。
6、加强现场管理,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长期性。提高矿级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质量,落实现场管理制度,加强现场作业管理,加大狠反“三违”的力度,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及时发现、排除隐患,从而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7、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由此可见抓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煤矿生产作业点分散,工种多、工序复杂、环节多,采、掘、机、运、通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的人命安全和矿井安全,因此,必须抓好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标准和施工质量标准,使员工按标准干,干标准活,在生产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施工质量,施工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关、严考核、严验收,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消灭不合格品,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从源头上减少隐患,消除事故。
8、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从严、从细不留死角。每班都必须有一名矿领导带班下井,对当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根据安全生产需要配齐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对于每一场所、每一工序、每一环节、每一岗位、每一设施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和处理,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转。
9、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排除治理工作,每周组织一次全矿安全质量大检查,月终组织一次本月安全质量检查验收,对所检查的隐患应按“五定原则”(定措施、定资金、定时间、定责任人、定验收人)及时整改。把定期的安全检查与不定期的安全抽查相结合,把对采、掘、机、运、通的全面检查与不定期的单项抽查相结合,增强安全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检查,加大检查的频率、广度、深度和力度来达到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目的。
10、加大矿井安全投入,提升矿井抗灾救灾的能力。要想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就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搞好煤矿安全,除了加强管理以外,装备至关重要,是必要条件,先进的检测、保护、仪器、仪表、设备,是保证煤矿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只有通过加大矿井安全投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矿井抗灾救灾的能力,提高矿井的效益,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11、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纵观各类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归纳为三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况;三是管理的缺陷。在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都离不开人,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自我规范和靠人去控制,物的不安全状况要靠人去改善,管理要靠人去执行。加之目前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安全意识淡薄,金钱意识较重,职工队伍不稳定,俗话说“无知就会无畏”,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经常出现违章作业的现象,这样就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导火索。因此,只有通过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使广大职工转变安全观念,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只有认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促进煤矿安全健康发展。
煤矿领导要时刻铭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牢固树立职工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只要始终坚持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坚持“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依法治矿,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够搞好煤矿的现代化建设,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矿井。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这不仅是由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解决好安全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生产必须安全,对安全工作提高认识,安全本身就是煤矿的最大效益,只有认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正确认识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一套现代化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才能促进煤矿安全健康发展。
金沙县西洛乡昌盛煤矿
2011-4-27
第三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见死不救”现象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基地班黄二艳0941061031
前不久在广东佛山发生了一起“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压受伤,18人步行或骑车路过,均未停下进行及时施救或叫救护车,不久医院宣布对小悦悦抢救无效。这一事件的发生引起社会的反思。对此,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专门组织了3场座谈会,探讨如何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甚至有人建议见死不救立法。
事件发生后,18路人受到社会谴责,通过互联网上各网友的积极参与,新闻还被外国媒体报道,指责中国国民的冷漠,而“国民冷漠说”的始祖鲁迅也被大家记起并极力效仿。争相发表对冷漠国民的看法(其实不外乎就是谴责)。在此我们对此事中相关的路人来进行一场心理分析。
遭到众所矢的的路人,为什么会对一个受伤的小孩见死不救,视而不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分析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大致不会脱离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二是小孩不是我撞的,我不负有必须救她的法律责任,在可救可不救的情况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权衡之下选择不救。三是从这走过的人可能会救的,我装着没看见也没人知道。四是可能存在对生命漠视的情况(较少甚至可能不存在,在此只是为使分析尽量全面而作的假设)。五是这应该是他父母和肇事者的事,跟我无关。
现在我们对上述心里依次做简要分析:
存在第一种想法的人一般做事较为谨慎,考虑周详,同时也有点胆小和自私,不想惹事,怕节外生枝,自我保护心强。
第二种人重视法律规范,但较为忽视道德规范,比较注重荣誉与名分,利益心重。第三种人在生活中责任心一般不强,道德责任感也不强,做事可能总是存在侥幸心里,不能脚踏实地。
第四种,则可能是在生活中长期受到某些暴力对待,或曾受到过重大的心理或生理创伤,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采取漠视的态度,生活态度消极,不过问也不关心周围事物(或者是没有能力去阻止而选择不理睬和忽视),活在自己的空间里,生人勿近。
第五种,与第二种和第三种人有相似的特点,即忽视道德规范,责任心也不强,但是非观念分的很清楚,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该是谁的责任就该谁担负起来,旁人没必要参合进去,这种人在生活中比较冷漠。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在路人的大致性格中窥见他们见死不救的部分原因,但我们不该忽视直接促成路人这一行为的具体因素,大家都还记得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讹的事件吧,之后还是有许多这样的系列事件发生,我们是冷漠吗?我们只是害怕热心太过反而惹祸上身。我们不能一味谴责路人,当大家对做好事存在风险有共同认识时,我们就会对做好事存在疑虑。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成你是路人,你会不会毫无顾忌的对小悦悦进行急救?同时,当大家将目光集中在媒体想要制造的舆论方向时,我们是否考虑到父母对孩子照顾的疏忽,肇事司机对生命的不尊重与残忍?法律又为想做好事的人做好被反诬的声援的后盾没?我在此不是想为路人开脱,只是希望大家在关注一件事时,不要被舆论牵着鼻子走,要考虑到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仅此而已。
第四篇: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湖南煤矿安全生产
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湖南煤矿安全生产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012级 张昕
【摘要】湖南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经济学原因主要有:成本投入不足;“官煤勾结”;超生产能力生产;监管责任失察、权钱交易严重等。因此,对湖南煤矿安全生产的治理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增强安全意识。完善投入机制;改良审批制度,严把人口关;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矿等。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 经济学 官煤勾结 权钱交易
一、湖南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这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11年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201起,死亡1973人。湖南省发生煤矿事故127起,死亡251人,其中3人以上事故13起,死亡114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高达5左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以上。
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居民住房、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说,这些问题的严峻性,已经摆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非解决不可。一个社会只有生产是安全的,社会才是稳定的,民生才是有保障的。安全生产问题带有行业特点,资源型的煤炭产业安全生产问题优为突出,因而煤矿安全生产就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
二、湖南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深层原因
湖南煤矿矿难频发固然有其自然的因素,由于瓦斯、煤尘、水患、煤与瓦斯突出等自然因素,决定了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但是更多的矿难都有其经济和社会的原因。正如李铁映副委员长指出的:“从已查处的案件看。几乎每一起特别重大事故的背后都存在着腐败行为。”正是这些原因冲破了人类设计的防御预警系统从而引发矿难;正是这些原因破坏了人类自己制定的生产规则而造成矿难;正是这些原因使已有的煤矿事故预防技术和设备根本无法进人煤矿,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同样原因也导致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近年来整顿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抑制煤矿事故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1、成本投入不足,安全意识薄弱。
一是长期的资源配给制度,导致资源无偿或廉价被使用。由于八九十年代进入煤矿生产的门槛过低,经常性的盲目开采和无证开采,致使湖南煤矿普遍安全投入不足。这是造成湖南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事故规模居于全国前列,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原因。湖南煤矿存在着地质构造复杂、倾角大、煤层薄、煤层不稳定和灾害严重等问题,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数更是占全国2/3。现有国有煤矿的生产基础90%是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投入的,随着煤炭的过量开采造成技术更新缓慢和原有设备的迅速贬值,投入不足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凸显了国家在投入机制上调控政策和扶持政策的不足。多数私营煤矿存在短期行为,拼命消耗,矿山资源枯竭,无法治理环境,无法可持续发展,政府继续为成本买单,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二是比投入不足更加可怕的是安全意识淡薄。许多管理者漠视弱势群体,许多人对预防为主掉以轻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几乎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句口号。安全意识淡薄一定意义上又说明了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一些权利阶层的人“群体性冷漠”造成了社会底层民众被社会遗忘的境地。
2、“官煤勾结”:煤矿安全治理的最大障碍。
能源紧缺、煤炭价格上涨使煤矿采掘业成为近年来的暴利行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湖南煤炭市场吨煤的纯利润在300-400元人民币左右(原煤会因为种类、质级等原因导致售价不同,由于贫矿富矿等原因导致生产成本不同),一个年产几万吨的小煤矿,年获纯利就可以超过1000万元。正是这种超额利润的诱惑使各级政府对小煤矿的整顿关闭措施难以施行。在五年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中,我能很清楚的感受到从煤炭生产中轻易获取的暴利使得矿主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对抗安全监察部门的执法,产煤县市的(政府)官(员)”与“煤(商)” “勾结”的十分紧密。如2011年省检察院在调查耒阳市宏发煤矿事故时,就查出了超过100名当地在职和退休政府官员在该煤矿入股分红。
3、超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生产:煤矿安全治理的主要障碍。
面对不断恶化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治理整顿政策和措施首先受到了来自湖南煤炭市场的巨大压力。2011年,湖南省生产了7600万吨煤炭,跟据统计,至少有1000万吨煤炭是通过煤矿超出设计能力的生产实现的;有2400万吨的原煤是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而湖南煤炭消费量超过1.2亿吨,从外省运煤入湘的运力也基本达到极限,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压力下,煤炭市场的需求已经不可能由那些安全设施和制度较为完善的煤矿予以满足,这就为小煤矿提供了非法违法生产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直以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执政目标,这一目标引发了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市场中几乎无止境的需求,已经造就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畸形病态市场经济,在这个忽视社会公正的市场中,当政府仍然试图用惯常的行政强制手段去整顿治理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时,便总是遭遇到来自“畸形病态市场”的抵制,致使对煤矿安全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
4、地方监管责任失察,权钱交易严重。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对煤矿生产的责任监管所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监管机构的设臵和权力配臵存在失衡,对权力运用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现行的权力运行中产生的腐败现象,是煤矿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1)存在着地方政府职能交叉造成的权力执行中的推诿、扯皮、责任丧失等,集中表现为监管是在不合理的权力配臵体制和权力结构以及不受监督和制约或监督制约不规范的公权力责任丧失下进行的,造成了权力使用的浪费和权力的不公平。(2)存在着监管系统中外部力量介入的障碍和渠道不畅,立法、司法、新闻舆论等监督作用小于行政监督的作用。更缺乏广大民众通过扩大权利的途径参与监督的机制。(3)存在着乡镇甚至县市地方人民政府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安全检查中的故意庇护,对一些重大事故的隐瞒欺骗和弄虚作假行为。
三、完善制度环境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规范化,制度规范化当然离不开生产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管理水平等内部制度环境建设,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更离不开外部的制度环境建设。外部制度环境的和谐是治本的关键。湖南煤矿安全生产作为国民经济安全运行的一个缩影,直接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长治久安,没有安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要安全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1、增强安全意识,完善投入机制。
安全体现以人为本,诚信是安全生产与和谐社会的基础,以诚信为本的理念是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官员责任的核心,官员除了官员的职责和服务外,应当把自己立于矿工的天然监督之下。增强安全意识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让安全意识与风险意识结合,让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把安全始终放在预防的基础上。尽快改变传统的以产量、指标、利润为主的评价体系,加强安全预防的重点考核,并把安全隐患和隐情分解成模拟交易的商品,转换成费用的支出进行奖惩性考核。增强安全意识要彻底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解决地方职能管理部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好大喜功、大话空话的思想作风和喜欢搞“大运动”的工作作风。
煤矿作为开发型产业,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初期煤矿生产的老路子,一直是在过度性和掠夺性开采中配臵煤炭资源,久而久之造成了安全生产的基础脆弱,投入不足。增强安全意识要增加投入,解决湖南煤矿产业开采工艺落后、产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煤矿生产的基础投入需要大量成本,要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区分企业状况,采取鼓励政策,给予环境治理好的企业差别补贴,扼制不安全造成的政府买单的恶性循环。
2、改良审批制度,严把人口关。
煤矿安全生产是否落实到位直接体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要改变传统的政府职能运转方式,让地方人民政府职能紧密围绕权力范围的有限权力展开,把行政审批压缩到最低限度,减少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审批过程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改变审批职能的衙门作风,使其规范化和透明化。因为增加任何一道审批程序,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都有产生腐败的可能。防止官员以审批权为手段进行“官煤勾结”潜规则的运用,只有实行简化审批和阳光审批,才能防止“权力资本化”引发的审批渎职和失职行为。应从扼制审批不作为做起,严把人口关。审批是政府的职能行为,它在制度流程上约束行政能力的去向,产权是审批的前提,只有产权是清晰的,审批才不会糊涂。
3、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矿。
政策和法律虽然不可相互替代,但是二者可以相互作用。所有的政策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才能使政策的执行力不会偏离法制经济的轨道。法律的约束力对煤矿安全生产行为来说,可以彻底规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可以做的一旦做了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当法律健全后,安全生产的漏洞就会大幅减少。煤矿安全生产必须着重完善法制建设。首先,要继续完善各种法规,实行依法治矿。在《煤炭法》、《安全生产法》、《保护煤炭资源环境法》等法规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条例的基础上,湖南省人民政府需要根据湖南煤矿行业的生产特点,保证各种法规的有机衔接,尽快补充各种专门性和具体性地方法规政策,保证生产安全有法可依。其次,要完善执法环节。法规多多,关键在于执法力度。必须解决依法行政中,一些官员以法律的制定者自居,权大于法,政府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行为,必须加强煤矿安全监管执法队伍的建设,在选好人的基础上,严厉打击官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行为。必须加大法律惩罚力度,用法律监管监管者,保证官员的权力意识绝对服从法律意识,对于煤矿生产安全中的缓报、谎报、瞒报、漏报、编造等行为,以法律惩戒为主,行政惩戒为辅。对于商业贿赂行为和渎职行为等应重拳出击,严厉地打击。
煤矿安全生产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必须解决好,否则它将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解决好这一重大问题,必须从制度规范上下工夫。当前主要应当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转移的步伐。以企业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完善为突破口,彻底解决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谋的问题。如此,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4]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5]《2011全国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国家煤监局 [6]《2011湖南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湖南煤监局 [7]《“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总结》,国家煤监局
[8] 《“十一五”期间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总结》,湖南煤监局
第五篇: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 文章通过煤矿安全管理中抓隐患、抓管理、抓培训、群防群治、利益驱动、责任追究、落实“五个到位”的论述对新形势下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人类在与煤矿自然作斗争的活动中,随时处在水、火、瓦斯煤尘爆炸、顶板、冲击地压、触电、运输等危险因素中,因此在生产中必须牢固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和“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理念,保护职工的生命与健康,防止人身伤害﹑职业危害和财产损失。目前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逐渐增大,地热、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日益突出,并呈现出多种灾害共同作用的新趋势,煤矿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现就搞好煤矿安全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突出重点抓隐患
对每一起事故的发生进行认真分析都会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违章加巧合”,这个巧合就是存在的隐患。隐患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意味着险兆和事故。按照发生事故的的多米诺骨牌原理,伤亡事故由下列五个因素按顺序发展的结果,即:人的因素、按人的意志所进行的动作;潜在的危险(隐患);发生事故;造成伤害。这五个因素中排除隐患这一要素,就不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为了防止这一事故发生,重要的是排除隐患。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有针对性的根据各项工作进程及联系,抓好隐患或尽可能降低造成的伤害。其次有预见性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排除可能产生的隐患。煤矿企业的各项活动、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都必须在措施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措施不仅要符合有关安全规程,做到科学规范,还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人、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措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因条件变化确需调整,必须上报审批和确保每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第三,分阶段抓好隐患处理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及自然规律,夏季抓好防水、防汛、防雷电,冬春季抓好瓦斯煤尘、火灾及防冻等。
二、兑现标准抓管理
质量是煤矿的命根子,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管理是企业的永恒的主题。只有严格兑现《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严格按照“三大规程和质量标准化标准”作业才能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但由于多年来煤矿安全欠帐多,要全面实现质量标准化暂时还有困难。一方面从实际出发按照“木桶理论”,加长短木板来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另一方面加大质量标准化的学习和资金的投入,使广大职工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放心人”,从而确保每一工程动态达标。
三、分清层次抓培训
安全管理的层次性是非常清晰的,注重和理顺安全管理的层次性有利于明确职责,发挥各种积极性,保证企业安全管理有序﹑正常的进行。煤矿企业人员组成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决策层,是以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为首的一班人。二是管理层,是以矿长为首的一班人,如果单靠矿长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很难抓好安全,只有调动矿级班子成员的共同智慧,才能管好安全。三是执行层,也就是区队管理干部,执行层人员的素质决定和制约着执行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管理层对安全生产所下的一系列指令指示能否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主要环节。由于目前现在区队干部一部分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存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的问题。四是落实层,也叫作业层。由于煤炭行业工资水平偏低和危险性大,留人难,较高
素质的工人数量逐年下降,现在工人文化水平低,技术素质差,因而难以接受安全技术知识,带来了安全意识淡薄,从而造成对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知识了解掌握很少,自主保安能力较差。因此必须分层次对人员进行培训,对执行层和落实层人员必须采取脱产半脱产和长短班培训的办法,来加强对“一法三规程”的学习,提高遵章守规意识和安全素质,并把安全技术理论和岗位操作实践知识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侧重实用技术和实际操作,突出实用效果。对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人员要下功夫搞好重大事故案例,重大灾情防范和井下灾变时如何逃生模拟演练教育,从根本上提高素质。
四、全员管理、群防群治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群众性的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贯彻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民主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安全生产大家管理,人人重视,互相监督,制止“三违”消除隐患。通过对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可以得知有以下几种心态在作怪:1认为自己有经验,自恃作业绝对安全;
2、虽然感到有危险,但认为不要紧而继续作业;
3、实际已有危险但麻痹未发觉当时有危险;
4、没有考虑安全或危险而盲目作业;
5、由于作业单调打不起精神,单凭过去经验进行作业。针对上述“不在乎、不甩乎、不理乎”和冒险蛮干的思想,必须按照“鲇鱼效应”理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使全体人员都参与抓安全工作,采取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和充分发挥“六条线”的作用,使“三违”现象无处身,隐患可及时被发现并排除。
五、利益驱动、责任追究
严格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对“三违”行为进行重罚,并追究领导责任;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通过目标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做到“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同时利用经济杠杆驱动,把安全质量同经济利益挂钩,使全体作业人员及干部的行为与工作成果都和安全质量联系在一起,提高职工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意识。从提高质量入手把好安全关,同时对于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从严从重,深入追究,一追到底,从而警示教育大多数人切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真正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同时,不仅对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对发现的隐患也要进行责任追究;不仅人身伤亡要进行责任追究,对财产损失责任也要进行责任追究。还要看到,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责任追究不能就事故论事故,必须综合分析,划清责任,全面追究,不仅要追究事故主体责任,还要追究措施执行不力、现场管理不到位的责任,追究干部作风浮漂、带班不到位的责任,追究业务保安和监管不到位的责任。
六、落实“五个到位”
“五个到位”是指措施落实到位、现场管理到位、干部带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措施就没有安全;现场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是安全措施落实的归宿;生产作业在现场,隐患存在于现场,事故发生于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就是现场;干部带班到位,是转变干部作风的需要,也是加强现场管理的需要;监督检查作为促进安全措施落实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整改、消除隐患;责任追究是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棚架问题,是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重要举措。
总之,煤矿生产活动中要牢固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保护职工生命和身体健康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必须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自觉抓、长期抓、超前抓、反复抓,努力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