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途径

时间:2019-05-13 03:3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篇: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途径

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路径

——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王春年

单位: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上海市崇明县长兴镇潘圆公路447号甲邮编:201913 联系电话:***

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路径

——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江南造船”创造诞生了一百多个中国第一,更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江南企业文化。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江南造船”重要的生产保障(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如何积极开拓企业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传承、弘扬“江南文化”,为公司实现在2015年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培育更多的合格技术人才。【关键词】企业文化 教育 有效途径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江南造船”)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前身是创建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20世纪50年代初改名为江南造船厂,1996年通过现代企业制度改制为公司制企业。“江南造船”创造诞生了中国的第一炉钢、第一磅无烟火药、第一支后装线膛步枪、第一门钢质炮、第一家翻译馆、第一批万吨级出口船、第一架水上舰载飞机、第一条全电焊工艺的钢质船、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国产潜艇„„ “江南造船”是中国不同时期先进制造技术的先驱和翘楚,“江南造船”的百年变迁是中国现代工业从无到有,逐步走向先进的发展史的缩影。

百年企业,风云激荡,历经沧桑,千锤百炼,铸就了一代又一代江南人,更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江南企业文化,江南企业文化蕴含着江南造船“爱国奉献,务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企业精神,承载着承上启下,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血脉,是“江南造船”的精、气、神的源泉。

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江南造船”重要的生产保障(人力 资源保障)部门,长期承担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技术工人的重任。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积极开展“江南造船”的优秀企业文化教育,为公司实现在2015年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培育更多的合格技术人才,是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性重任。几年来,学校围绕学生进校到毕业的心路历程,结合学校“三成”教育,努力探寻有效路径,将148年历史的“江南造船”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和空间,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企业发展的需求

“江南造船”有着最悠久的军工制造历史和战略性军品的核心竞争力。“爱国奉献,务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企业精神鼓舞着一代代“江南人”用智慧和汗水交织出富国、利民、强军之路,形成了深厚底蕴的江南文化,创造出无数个中国第一,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的旗帜和标杆。“江南文化”是公司持续稳定发展不竭的动力和灵魂,公司按照“管理精细化、造船流水化、设计一体化、成本预算化、运行信息化、员工职业化”的现代造船“六化”理念,立志实现“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公司“十二”规划中已明确指出,在未来的两年内中,公司还需要近两千名具有浓厚“江南文化”底蕴、政治素质良好、专业技术过硬、职业道德高尚、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能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安全、工艺、保密、劳动),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合格技术工人。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技术过硬,具有复合技能,而且要求养成政治思想坚定、道德品质高尚、遵守纪律、自强不息的军工职业素养。加强“江 南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已成为学校德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

2.学校发展的需求

在上海市教委和学校主管单位“江南造船”关心和大力支持下,2011年12月,学校完成了长兴新校区的迁建工作,圆了几代江南人想拥有一所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的梦想,这也标志着学校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当前最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首位,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多年来已形成 我校“一年成型、二年成人、三年成才”的德育模式。在新形势下,我们将把“江南文化”的优秀因子植入到学校德育之中,深化“三成教育”,创新德育模式,形成鲜明特色,增强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学生教育的需求

“江南造船”是经历了上百年风雨的军工企业,长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军工精神,铸就了江南文化的基础。然而,目前的90后学生,通常被戏称为在“糖水里泡大的一代”,他们从未经历过艰苦岁月,缺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他们又是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来源是多样化的,德育只凭简单抽象的说教和灌输,明显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也较难理解。积极开展 “江南文化”教育的系列活动,能大大增强德育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活动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得到信息来源,有助于学生加深加快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等德育内涵的认知和内化。同时,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不同理解,从而能形成隐形的个性化教育,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4.德育课程改革的需求

作为德育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进步,德育课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与改革。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要求各职业院校做到“企业文化进课堂”。德育课引进企业文化,可以使学生顺利跨越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的文化门槛;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不同之处,进而促进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水平的提高。“江南造船”自身有着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上百年的企业文化积淀构成了精深的德育资源,“江南文化”成为学校得天独厚的德育宝库,学校的德育活动和德育课教学,应该更好地这一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

二、企业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用心呵护趋同感,上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课 1.入厂教育,明确企业预备制员工身份

由于“企业办校,校企合一”的特殊性质,在新生录取后将对其开展为期1周的“入厂教育”,首先在学生的思想上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企业的“预备制”员工;在观念上明确我校毕业生大部分将为“江南造船”服务;在要求上必须具有“江南工人”的高素质;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新的目标。因此,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入厂教育”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德育课,并由企业领导、校长、书记、学生科长和企业的离退休老同志等亲自授课。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教育的内容涵盖“江南造船”的厂史、厂情、企业精神、企业发展趋势、安全、质量、保密、保卫等。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对课程进行改进、优化,“入厂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经典德育课程,从内容、形式、效果上都收到丰硕成果。2.参观企业“三馆”,加强企业发展史教育

江南造船建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南造船博物馆,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和上海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江南造船展示馆,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三大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参观江南造船三大教育基地,以大量的珍贵实物、历史图片和模型等向学生展示从1865年至今中国近、现代军事工业和造船工业发展史、科技发展史、工业发展史、国防发展史以及江南人自强不息、积极拼搏为国家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的伟大业绩。使他们充分感受到 “爱国奉献、务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了解江南造船公司要在2015年打造成为我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的宏伟目标和坚定信念,以及实现这一目标自身应承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进入江南学习、工作的荣誉感和积极进取的源动力,积极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具有高度使命感、责任心和良好军工素养、勇于不断开拓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建优秀毕业生展示长廊,正确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有着更好地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为此,学校建立了历届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长廊。从1950年建校至今,各个专业涌现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将他们成长经历、动人事迹、杰出表现、人生格言等进行整理、编辑、设计、制作成图文灯箱或视频,并陈列在学校楼宇之间的廊桥通道的两侧,向在校学生展示这些优秀毕业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善于学习、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等优良职业素养和风采,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正确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自身努力、以取得成绩加入他们的行列。

(二)努力培养认同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开展“三成”教育活动

以实践为途径,以参与为过程,以体验为目的,在体验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年成型” 学校将要求一年级新生完成入学军训,积极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和“江南技校我的家”等系列活动,使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在态度上学会服从,在行为上能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礼貌待人,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二年成人” 学校通过“英雄伴我行”系列活动,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成人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态度上能够认同老师和家长的正确观点。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训,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集体、社会作奉献;“三年成才” 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祖国、江南、我”系列活动,通过祖国、江南发展与自己进步对照,使学生在态度上进一步内化,做到不浮躁,有较宽阔的胸怀,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大气而不傲气。在顶岗实习位中学习到更多的综合知识,成为一名掌握中级技能,受企业欢迎的,具有很高素养的技术人才。同时,学校根据三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制定了阶段性的量化考核目标,使“三成”教育更具有实质性和操作性。

2.开展“江南寻宝”活动,传承江南企业精神。

“江南寻宝”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为主体,每班可任意选择江南造船148年历史过程中的某项创世界、国家“第一”的产品,通过实物寻访,人物专访,档案查阅,资料库查询等渠道,用文字、视频、音像、数字故事等方式来反映该产品的所处时代背景,建设过程,参建人物,技术攻关,困难克服,对国家的贡献度等具体细节情况,并进行公开发布。学生通过 活动能深刻了解江南先辈排除万难,敢为天下先的自力更生、自觉奉献的职业品德和“爱国奉献,务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活动时间贯穿三年,学生在三年“寻宝”活动时间中潜移默化地传承了“江南造船”企业文化和精神。同时,也锻炼每一位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升表达能力、计划实施能力、综合活动能力等。

3.建立企业辅导员制,增强学生对企业认同感

学校聘请企业各部门领导、技术骨干和在岗位上表现突出的优秀毕业生等担任学校、专业和班级的企业辅导员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各类人员,增加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融入感。通过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工艺纪律、质量意识、安全环保、保密保卫、职业生涯指导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江南造船”优秀企业文化的认识。

4.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培养企业情怀

学校在原有的志愿者活动基础上,积极向企业拓展,向企业申请参加各种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江南造船展示馆的讲解员工作,企业的重大庆典、船舶下水、命名交船、技术比武的礼仪接待工作等。学生通过参加此类活动,懂得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江南独有的情怀,了解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增强作为江南接班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企业情怀。

(三)精心打造归属感,学校育人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衔接 1.贯彻“6S”管理,感受企业制度文化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有意识引入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实行与“江南造船”一样的“6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管理制度。在实训区内布置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宣传板报、警示标语等,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融入企业文化;通过班前会制度,加强对学生劳动观念、安全意识、生产工艺等方面的针对性教育。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积分,鼓励学生从劳动中体现自身价值,在产品上得到最大满足。

2.参加企业各类活动,融入企业氛围

学校作为江南造船的一部分,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参加企业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和技术比赛,让学生和企业员工一起活动、同场竞技,深入感受自己是“江南造船”的一员,逐渐培养主人翁意识。通过参加企业活动,使学生心目中职业价值得到了升华,促使学生产生以后进入企业工作的强烈憧憬和目前对自己学习的鞭策。

3.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作为“江南造船”的接班人,在我校学生中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学习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强健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毅力,增强学生自信。另外,通过图文、视频等资料展示和聘请驻厂军代表讲座,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防建设的意义;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海军主战装备及发展趋势;我国海军建设水平与世界海军强国的差距和努力方向等。同时,积极开展政治素质教育、保密保卫教育和质量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成为能承载国防建设与发展之重的江南接班人。

1865年诞生的“江南造船”,具有深厚军工文化底蕴和船舶行业鲜明特色,是中华民族工业的绚丽奇葩,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巨大德育宝藏。学校将以江南“中华第一厂”的民族工业发展史和未来规划蓝图为依据,努力 传承和发扬“江南企业文化”,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激发学生职业潜能,培养具有高度使命感、责任心、不断进取的能承受江南品牌之重的新一代江南传人。

【参考文献】

〔上海市教委〕:《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等7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德(2009)60号 〔陈小津〕:《弘扬“江南精神”壮大民族工业》

第二篇:传承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

传承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

近年来,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一贯以“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为已任,广泛开展联谊活动,诚交四海客家乡贤,举办客家祭祖大典,扩大海内外影响,重塑“世界客家人的朝拜圣地”,并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将客家文化载入中小学乡土教材,广泛教育青少年学生,继承客家文化传统,弘扬客家精神,让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圣火永远燃烧下去。

一、主要做法

(一)广泛开展联谊,培育海外客家爱国家园

1、走出去,上门拜访,恳亲联谊

近年来,多次应邀参加海内外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各种客家联谊活动,访问考察闽、粤、赣数十个县、市的客家社团及客家文化。通过散发宣传资料、举办乡情报告会等,进一步宣传了宁化,提高了石壁客家祖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恳亲团的亲切座谈交流,海外客属人士认识到“回乡、祭祖”是对客家后裔进行传统教育的好办法,能激发起客属后裔“回乡”寻根谒祖的热情,使客家文化世代相传、永续不衰,有力地推动了寻根谒祖为主要内容的新客家运动。

2、请进来,热情接待,待人以诚

经常邀请海内外客属团体和个人前来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前来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的人数逐年增多。从1995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有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及境内19个省市区的30万余客家人前来石壁寻根谒祖、旅游观光、考察调研。

(二)大力宣传造势,扩大宁化石壁四海影响

依托大众传媒及活动开展宣传。中央电视台一、四套播放宁化石壁祭祖大黄盛况七、八次之多,累计长达40多分钟。中央广播电台播发宁化客家信息50多篇。福建、三明、广东、浙江等电视台均播发了不少有关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客家公祠方面的信息和报道。台湾电视传媒多次前来石壁摄录电视专题片。大型电视专题片《客家人》、《百家姓》都有不少宁化、石壁的内容。6月21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海峡西岸行大型采访活动在石壁客家公祠举行,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央视国际等49家知名网站80多名采编人员参加了这项大型活动。

(三)结合素质教育,培育青少年爱家乡基地

近年来,管理处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落实“五有”(有场所、有教员、有教材、有计划、有制度),搞好基地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和制度建设。理论建设针对海内外客家寻根及客家文化特色,侧重客家文化寻根谒祖文化的探求;教材建设方面,主要是乡土教材内容的补充及删简;制度建设内容注重健全、规范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责任制度、游览制度,环保制度、消防安全制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若干规定等各项制度的实施和落实。近几年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了“爱我家乡风光游”,“客家文化接力”、“我心目中的客家精神”征文和旅游活动,有3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配合市、县编篡市、县中小学乡土教材,与县教育局合作,将宁化客家祖地文化内容载入福建省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材《福建三明市乡土教材》,同时编辑出版了客家文化系列丛书。

(四)增强优惠政策执行,强化未成年人教育作用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实行门票减免政策的通知》规定,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我处对小学生集体(20人及以上)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凭学生证实行半票优惠;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严格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购票优惠政策,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下步打算

1、突出一个重点群体。即全市中小学生群体。结合学校素质教育,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便利和服务。制定方案、落实措施,对未成年人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编写宣教材料,调整展示内容,创新展示手段,将客家文化融入其中,不断增强石壁客家祖地教育基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教育基地成为未成年人热爱家乡的“精神家园”。

2、完善一套内部机制。为有效发挥石壁客家祖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关键在于提高教育基地的服务质量。我基地今后将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以一流的管理,确保为海内外客家宗亲和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一流的服务。组织开展一次工作自查,广泛征求来基地的海内外客家宗亲、全市中小学生、游客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认真进行整改,切实解决与克服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内部管理,在教育内容安排、接待办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积极征询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寻求社会的监督,根据广大客家宗亲和市民的教育需求,不断提升教育基地的宣教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3、建设一支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教育基地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我基地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讲解、接待、管理、研究人员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切实加以落实。定期组织多层次、多种类的培训,加强思想教育,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深化专业教育,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努力创造发展机会和良好的环境氛围,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机遇留人,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开视野、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教育基地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一个双向渠道。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进一步增强主动出击意识,努力建立一个与海内外客家宗亲之间、全市中小学生之间“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渠道,广泛开展客属社团联谊活动。同时,我基地将与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通过建立畅通的双向渠道,将更好地发挥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5、打响一个活动品牌。重点举办好每年一届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祭祖大典活动组织机制在前十届祭祖大典由政府主办的基础上,自2005年第十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开始,进行初步改革。让客家祭祖活动真正成为全世界客家人自己举办的盛会,扩大石壁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石壁客家祖真正成为全世界客家人的朝觐圣地。

第三篇:传承端午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端午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楮坪中心校开展“端午节”主题教育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6月3日下午,楮坪中心校开展了“端午节”主题教育。通过“雏鹰”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形式,向广大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文化渊源,各班还举行了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例如一年级的“什么是端午节”,五年级的“端午节与屈原”,六年级的“端午节随想”等,既突出了主题,又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既让孩子们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人文习俗,更是传承了民族文化,发扬了民族精神。(楮坪中心校)

第四篇: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丽春小学2013年10月国学经典活动综合报道为弘扬中华民族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广大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学习习惯,进一步丰富新课改内涵,丽春小学于2013年10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国学经典活动。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全身心投入,人手一本经典,开展了诵读经典比赛,经典读后感展览,以及时代需要经典的辩论比赛,不断掀起诵读国学经典的高潮。

这次活动,不仅让丽春小学全体师生感受到了国学经典的魅力,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感染力,也深化了新课改工作。

张徐静

2013.11.5

第五篇:传承音乐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音乐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厦门本土音乐家》中学音乐校本教材的编写

厦门市华侨中学 曾国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理念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我们对课程资源有了重新的定位和认识,认为应该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本土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我们在开发和利用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实验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回顾近两年的实践,我们让《厦门本土音乐家》走进课堂(探究)——再进课堂(实验)——做课题——编教材,经历了循序渐进,由探究到实验教学到研究的过程。

一、编写的动因: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音乐课程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认识到音乐不仅仅具有娱乐性和教育性,它还具有社会性——音乐含有历史因素;文化性——音乐含有习俗因素;文学性——音乐含有诗词性因素;活动性——音乐含有舞技因素;传播性——音乐含有时空因素;抒表性——音乐含有情事因素等。由于它的社会性、文化性、文学性、活动性、传播性和抒表性,促使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厦门人文音乐”,把 《厦门本土音乐家》引进课堂。在这探索和实验中,为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为了教师研究的必要和社会传播的需求,引发我们编写一本校本教材《厦门本土音乐家》。

根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有如下论述:“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因此,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遵照《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促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

19世纪中叶,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洋音乐文化传入厦门,首先在鼓浪屿得到普及,这个面积只有1.91平方公里的美丽海岛上,居住着1.6万人口,拥有600余架钢琴,居民家庭拥有钢琴密度居全国之首,它还有全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和音响效果一流的音乐厅。在这块充满音乐灵气的土地上,先后出现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音乐家,他们的活动空间不仅局限于厦门本土,而是活跃于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他们当中大部分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或在音乐领域的某一方面,有过开创性的、至今尚无人超越的贡献。他们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对家乡也作过重要贡献。他们是家乡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这些使家乡的人骄傲的音乐家们,是我们音乐教育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为了实现课程的音乐文化传承价值,促进民族文化精神的延续、生成和发展,课题组编写一套中学本土音乐教材。

编写程序是:①确立大纲;②收集资料;③编写教材;④实验教材;⑤修改教材;⑥出版教材。

二、课程纲要:

我们在教材编写筹备阶段中,实现教师与专家、领导、学生结合,研究制定了《厦门本土音乐家》校本课程纲要,经过讨论,广泛的征求意见,最后确立了本教材校本课程纲要,摘要如下:

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民间音乐是指音乐形式的生态环境、创作和接受主体、传播过程和途径而进行艺术形态学分类的。

本土民间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形成有着基础作用,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加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多元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土民间音乐文化教育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的。

1、教学目的:

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在于唤起少年儿童潜意识里的音乐意识和文化意识。音乐,以其动人的旋律,荡漾着人们,音乐给人的启示还不仅在音乐。在欣赏《厦门本土音乐家》的作品时,不仅要体会音乐本身的魅力,还要挖掘他们的生平、人格等人文精神,了解《厦门本土音乐家》的生平故事,了解他们不同生活背景下的思想历程和创作风格。在学习中,一边听其幼年、青年、中年不同时期的故事,一边欣赏各时期的 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探讨《厦门本土音乐家》的人生轨迹,让学生从音乐中了解人,又能从中体验其音乐。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目标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服务。

2、教材编写:

编写内容,《厦门本土音乐家》指在本地音乐家。他们创作及改编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作品、大合唱作品、合唱曲及独唱歌曲;歌剧音乐、舞蹈音乐、民乐曲和个人风采等。收集范围以厦门本地为中心,呈水波状向所有本土音乐家们扩展。

①编写量:按中学音乐课程总量的20%编辑,共一册。内容围绕本土音乐家为主题,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感受本土音乐家的人文、创作及改编的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

②编写原则:《厦门本土音乐家》教材编辑,遵循三大原则。作品入选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优选原则;编辑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辑体例遵循主体知识与背景知识结合、多种题材和体裁作品穿插、课内与课外结合原则。

3、教学建议:《厦门本土音乐家》教学有它的特点,教学中要研究、突出这些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审美,参与音乐实践;挖掘、利用厦门人文、厦门音乐(主要是20世纪以后的新音乐)、厦门的民间音乐(主要是南音、高甲戏与歌仔戏)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熏陶;在欣赏、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本土音乐家的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以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教学评估:对《厦门本土音乐家》教学评估,要与整个音乐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要遵循《厦门本土音乐家》的教学规律。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学、教、研、传的过程和政、校、社会的反响。对学生的评估以重视、兴趣、参与和传播,要注重情感态度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使评估将学生引向审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活动,引向全面发展。

5、教学媒体:《厦门本土音乐家》除了编辑课本、教案及参考之外,还为其提供教学实用课件(多媒体课件),努力配齐相应的教学设施。

下载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的有效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 王夫之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题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传承中医药文化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传承中医药文化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博物馆解说 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也曾盛赞中医药学是“中国......

    弘扬优秀文化,传承精神文明

    弘扬优秀文化 构建精神校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精华,应当得意延续。并且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弘扬与传承。因此弘扬中华......

    关于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不断以思想文化的新觉醒、理论创造的新成果、文化建设的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

    弘扬炎帝文化 传承炎帝精神

    弘扬炎帝文化 传承炎帝精神 5000年前,华夏始祖炎帝神农在随州烈山这块土地上高举文明之火,带领上古先民刀耕火种,开启了璀璨的华夏农耕文明。千百年来,无数炎黄子孙不远万里烈山......

    弘扬铁军精神,传承铁军文化

    时间:2012.11.20地点:知行楼206 应到25人,实到25人 主持人:程权 主要内容:弘扬铁军精神,传承铁军文化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不仅只有一个铁军,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就有铁军之称;后......

    弘扬国学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国学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校园诗歌朗诵比赛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5年暑假,市工商职业中专组织语文组的教师精选优秀篇章,自编国学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热点扫描一 传承优秀文化 加强文化交流 材料一: 2015年7月4日(当地时间),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