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勋扶贫记(共5则)

时间:2019-05-13 03:2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九勋扶贫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九勋扶贫记》。

第一篇:张九勋扶贫记

张九勋扶贫记

陈集传奇

自古以来,但凡有神话故事诞生之处,都是人杰地灵、经济繁荣的风水宝地,鲁西南陈集镇便是如此。

陈集镇位于山东省定陶县北部,地势平坦,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洪流中,陈集犹如一朵绽放的奇葩,在鲁西南经济发展中熠熠发光。

张九勋是当地知名的农民企业家,在经历大浪淘沙的岁月拍打后,他抖落一身春华,磨砺了厚实丰满的人生经历。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有着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吐春报晖的刚毅性格和人格魄力。当地的老百姓对记者说:“陈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仰仗党的富民政策和张总这个人。现在咱们不仅吃穿不愁,还是拿着工资的市民;不仅收入翻番增长,而且不用像以前那样为几亩土地操劳,真的是奔向小康了。”

沿着历史的脉络漫溯至今,自有“陈集”二字,便有了诸多洋溢着的妙曼,抒写着灵动的美丽传奇。

陈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经商,携西施扁舟五湖,辗转定居在这风景秀美,景色宜人的陶丘(今定陶因之而得名)。因西施有“食薯蓣,美形体”之好,定居后,常思家乡苎萝蓣(山药)之美味,时不思食,日见消瘦。商祖范蠡密派下人到西施家乡,购来了十数担“苎萝蓣”。

自此,在陶丘北40里今陈集镇便开始了“苎萝蓣”的训植历程。

千百年来,陈集山药留下了一串灿烂的山药历史和文化,人们口耳相传至今……

西施用苎萝蓣为范蠡调理身体,效果颇佳,范蠡为之感动,一掷千金资助定陶农民,大力发展苎萝蓣的种植。为感谢、纪念西施、范蠡资助之恩,当地人立志世代植蓣,并把苎萝蓣改名为“西施种子”“西伯种子”(范蠡字少伯)。

时至明朝,陈集“西施种子”的药用价值、保健作用已广为人知。其滋阴补阳、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药性,已被当时的名医、郎中所应用。

2016年4月6日,记者驱车行至张九勋创办的山东天久实业集团陈集山药合作社大门前,只见那里排满了卖山药的车辆,群众感激地说:张九勋是个大善人,好人好报,他的企业和他将会长命百岁。

善人善举

张九勋对记者说:“我是个农民企业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农民的本色。虽然住进了洋楼,坐上了轿车,资产数亿元,但我仍然深深爱着生我、养我的村庄,挂念着伴我成长的乡邻,我的心永远属于家乡的黄土地”。

张九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国家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百年“中国梦”号角的鼓舞下,他把扶贫工作列入了公司的年度计划,成立了以他为首的扶贫工作领导组,主动担负起3个自然村,90个贫困户,385名贫困人员的帮扶任务。他经常带上扶贫组成员亲自到帮扶户家中了解情况,把贫困户分类建档,根据每家的不同情况,有劳动能力的全部安排到公司上班,无劳动能力的分门别类,该给钱的给钱,该送物的送物,分别制定出具体帮扶计划。

张九勋所在村张朝亮夫妇患有智障,家境贫寒,张九勋主动登门拜访,出资6000元钱为其买回30只青山羊,助其发展养殖业,随着青山羊的繁殖发展,张朝亮每年收入3万元以上,扒掉了旧房,盖起了新房,从穷坑里爬出来。七一村有位56岁的老王,家庭负担重,底子薄,在村里穷得出了名,张九勋带着扶贫队员拉着山药种子、肥料送到老王家,并多次去地头教他管理技术,年底纯收入2万多元,老王激动地说:“俺这辈子第一回挣了这么多钱,这都是张总和公司帮了俺,啥时候俺都忘不了张总的大恩情,您真是大善人呀!”在陈集镇,像张朝亮、老王这样得到张九勋资助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张九勋把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毫不吝啬地奉献给了家乡,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贫困的问题,让大家真正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成为张九勋深深思考的问题。

在经过多方调研之后,“借助科技的力量把农产品转化成工业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让企业和老百姓长期受益,互依生存”的规划形成了。

张九勋锐利的目光盯在了陈集山药上。陈集山药是地方特产,具有沙、面、香、甜独特优点,但过去200多年间,农民只知道山药是个好东西,并没人愿意大面积种植。现如今,利用企业发展山药加工,就能带动很多群众大力发展山药种植,让更多地群众增收脱贫,实现共同富裕。

2008年,张九勋主动与上级职能部门对接,为陈集山药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09年发起成立“陈集山药合作社”,投资560万元扶持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1000亩示范基地,开展山药标准化生产。

为提高陈集山药的市场知名度,张九勋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对陈集山药进行大力宣传。2011年初,天久集团和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陈集山药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落下帷幕。自此,有大批新闻媒体对陈集山药进行了大力度宣传报道。2012年8月12日,张九勋出现在济南形象总店举办的开业庆典上,之后北京、上海、南宁等地产品直销旗舰店、形象店纷纷开张。同时,张九勋还及时注册了“天智绿叶”、“西施种子”等山药品牌,多次率队参加国内农产品展销会,对陈集山药进行大力宣传。目前,陈集山药在全国已成为名牌畅销产品。

为防止谷贱伤农的悲剧发生,张九勋斥巨资建起了6座大型恒温冷藏库,为山药的库存创造了条件。为把陈集山药做大做强,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利益,张九勋许诺,成立合作社实施山药良种、农资、农机、技术统一管理,统一供应,以低于市场价的5%供应给社员,并与社员签订了产品价格保护收购合同,以高于市场价5%~10%收购社员的山药,还开展代储、代卖业务,确保农民年年增收。2016年的山药市场出现了始料不及的变化,年前地头收购价一直保持在每公斤10元左右,而年后一开春,山药价格大跳水,一下跌至每公斤4元左右,不是合作社社员,又没有与合作社签定合同的群众慌了手脚。由于某种原因,河南、河北、安徽的商贩都没来收购,眼看高温即将来临,山药最佳保存期已过,家里、地里存着那么多山药,搁在谁身上能不急?村镇领导找到张九勋求援,他爽快地说:“我比你们还急呢!这样吧,在咱这周边市场,我出每公斤7元的价格畅开收购,有多少收多少。喜讯传开,每天公司大门前排满了卖山药的车队。

目前,在天久实业集团这个龙头的带动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已经形成。陈集山药也由原来的零星种植转向了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陈集山药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00多户,其中贫困户300多户,带动周边2万多户,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为本地群众增收近6亿元。

苦难少年

人不能选择家庭背景,但可以选择奋斗历程,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1956年,张九勋出生在陈集镇张庄一个兄妹9人的家庭里,他是老八,缺吃少穿。对他而言,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每天为填饱肚皮而奔波劳碌。一家人住在三间破房里,屋里没家具,睡觉没有床,父亲用高梁杆捆在一起,用木棍楔在地上,里面填上豆秸,麦秸和干草树叶,靠墙筑起了一个大地铺,男孩一边,女孩一边,成了兄妹9人的“沙发床”。吃饭穿衣更不用说了,整天吃了上顿愁下顿,常年都是一日两顿饭,衣服更是老大穿过给老二,老二穿过给老三,当轮到张九勋时衣服已经破烂得不能再穿了。

贫穷成了张九勋人生的一大财富,给了他日后创业的毅力和改变人生的动力。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还处在少年时代的张九勋就把伟人毛泽东“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语录抄在纸上,贴在墙上,记在了心中。

他曾感慨地说:“我要感谢童年少年时的贫穷,如果没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1975年,刚满18岁的张九勋高中毕业了,为了改变家庭面貌,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了学业走进了村办企业玻璃厂。尽管工作中张九勋也有过几次被玻璃溶液烫伤的经历,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一干就是三年,用微薄的收入,为父母减轻压力,为家庭做出贡献。1978年他又进入了社办企业鞋厂,由于表现突出,他被提升为鞋厂会计,后来又被派往企业在深圳的办事处工作。

1988年8月,张九勋临危受命,接任了陈集镇工业公司已亏损达80多万元的条编工艺厂,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张九勋上任后,从强化管理和开发新产品入手,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于张九勋在深圳办事处期间,接触到许多外贸信息,得到了条编工艺品能出口创汇和医用沙布能出口的信息,在求得县外贸单位和青岛工艺品进出品公司同意和支持后,大胆开发条编工艺新产品,厂里没有钱,他四处借钱,购进原料,加班生产,7个月后,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占领了本地市场,好几种工艺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企业一举扭亏增盈38万元。

小试伸手,喜获成功,这更加坚定了张九勋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他认为,路靠人走,事在人为,只要看准方向,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勇于拼搏,脚下这块贫脊的土地也能挖出金子。

梦开始飞翔。

点粮成金

领办条编工艺厂的成功让张九勋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凭借着独具的慧眼和超人的智慧,开始谱写他壮丽的人生诗篇。

商场如战场,张九勋深解其中之意。他深有感触的说:“做企业和卖菜的商贩、种菜的菜农一样,也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未雨绸缪,只有始终创新,站在时代的前沿,才不至于在商海的风浪中触礁沉船”。

1990年,张九勋通过山东省食品发酵研究院一位姓袁的专家,得到了利用玉米生产饴糖的信息。他在职工大会上介绍新项目时说“玉米深加工是个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好项目,玉米浑身都是宝,能出淀粉、出饴糖、出胚芽油、胚芽饼、蛋白粉,最后的玉米皮做饲料,就连浸泡玉米的废水也能提取制药的原料。”一席话把大家听的热血沸腾,拍手叫好,全体员工都用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玉米加工项目建设中。

多少个夜晚,张九勋徘徊在建厂工地上,大脑时而兴奋,时而沉思。该项目总投资一千万元,他手里只有这几年企业盈利的三百万元,怎么办?钱、钱、钱,去哪里找钱呢?老员工看着白天黑夜连轴转连眼都不眨的张九勋,流下了心疼的眼泪,哽咽着劝他,张总,你别闲俺脏,在我床上躺一会吧……。

1991年的冬天并不漫长,转眼就到了百花盛开的春天。张九勋一个金融界的朋友无意中说出央行有领导要来参加牡丹花会,说着无意,听着有心,这个消息像一股电流一样击中了张九勋一向敏感的神经,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牡丹花会闭幕的日子,也是张九勋时来运转之日,央行批准了他的贷款申请,但只有200万元。200万元也不少,他望着眼前的贷款批复,心中升腾起无限的希望。

一向贤慧的妻子心疼作难的丈夫,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私房钱拿了出来,懂事的闺女和儿子把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也交给了爸爸,还有亲朋你500元,他1000元,使一直认为自己是钢铁汉子的张九勋刹时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随着玉米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礼炮的点燃,张九勋一头扎进了建筑工地,他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把各类建筑用料精心分配到每个班组,要求做到不浪费一块砖头,不丢弃一粒黄沙,不抛撒一把水泥。经过三个多月昼夜奋战,最终在上海相关单位的帮助下,形成了日产300吨玉米淀粉,企业进入了产销两旺的黄金时段。买产品的排队等候,交玉米的车辆排成长龙,日夜不停。当年,就上交国家利税400万元,成为全国饴糖生产质量最好、产量最高的生产线,堪称全国第一。

山东天久实业集团有限有公司应运而生,张九勋就象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驾驶着天久集团这支航母在浩瀚的商海里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目前,山东天久实业集团已下辖山东天美生物、天智绿叶生物科技、天久置业、中食多肽等9家天字号企业,主要从事以动植物为原料的生物制品,保健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成为国内较大的蛋白肽类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5%。目前公司的各类产品已通过QS质量管理体系,清真食品、绿色食品、犹肽等多项认证,所有生产车间全部按GMP标准改造,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家有关法规和卫生质量要求,使三废排放低于国家标准。主要产品已应用到体力恢复剂、饮料、酒类制品、保健食品、麦片、焙烤、麦乳精、咖啡、制药等领域,销售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2015年实现出口4000万美元,创造产值2亿元,上交利税4000万元。

感恩社会

张九勋的事业成功了,他没有忘记感恩社会、感恩乡邻的心愿。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张九勋捐款30万元。2009年,公司出资20万元支持陈集镇中学改善办学条件。2011年定陶县人大组织百万册图书进校园活动,他率先捐款15万元。2012年春节,公司出资10万元向全镇贫困户发放了慰问金。2015年人大系统开展“千名贫困学子救助”活动,他又慷慨捐款12万元。2010年,公司投资200万元在陈集镇建起占地1.2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办起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向群众开放。

他心怀慈善,时时关注着村里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主动出资60多万元为村里修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建起了能容纳16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十多年来,每逢中秋、春节,村里的困难户、五保户及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领到张九勋发放的米、面、油和现金。

2005年以来,公司多次被评为扶贫、慈善先进单位。张九勋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富民兴鲁”的劳动奖章,同时被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张九勋又获得“和谐菏泽十大最具公益与社会责任企业家”称号。

山东天久实业集团办公楼一层大厅内“为感恩而创业,为责任而奋发,为发展而创新,为贡献而拼搏”的语录格外醒目,这是张九勋的肺府之言,心灵写照。

“最近,我们新上马的植物提取医药中间体、亚麻油速溶粉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争取使更多的农产品跻身高端,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踏上小康大道”。张九勋兴奋地对记者说。

张九勋浓重的反哺和感恩之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感慨万千,他倾其所有为家乡的深情和其创新进取、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相融合,扎根在陈集这方沃土上,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书写着农业产业化的传奇。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和山一样的脊梁,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他的写意人生,描绘出陈集美丽的画卷。

我们相信,陈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天久实业集团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业绩,支撑起我国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方天空。

第二篇:支教影像记-卢建勋

支教影像记 卢建勋

颠簸了几小时,从武威到积石山,从清晨到傍晚。

三月十二日,出发。

车过天祝藏族自治县,雪纷纷扬扬的下着,一片白,荒凉漫过眼睛,起雾了。兰州,工厂的大烟囱还在冒烟,黄河水浑浊的流着,灰蒙蒙的天,已近中午,太阳有气无力地发着光,春天,车窗外的风景一片黯淡。临洮、广河、和政,一路前行,向着临夏州积石山县,走向一年的支教路途。

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一个陌生的名字,带着神秘的色彩。这是我将要支教一年的地方。

响应号召,去艰苦的地方支教,这样的决定于我而言也许有些莽撞,一个高二文科班的班主任,三个文科班的历史课,都是重要关头,一点也不能马虎;孩子即将升初中,老家的家人也需要照顾,„„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注定亏欠他们太多,如今,腔子里的血还热着,生活总该是不服输的。

初来吹麻滩初级中学,环境艰苦,灰暗的墙壁,潮湿的房间,昏黄的灯光,寒冷的夜晚,时不时的断电,一夜,无眠。学校已经做到了尽可能的周到,簇新的床褥,基本的生活用品,校领导的嘘寒问暖,简单的定居了。

面对一群初中的孩子,他们淳朴,善良,对于新老师,热情而好奇。回族典型的白帽子,稚嫩的眼睛,对于知识,他们如饥似渴。一点点的感动,慢慢渗透进我的生活。晨曦,响彻校园的读书声,课间,奔跑着打闹着的孩子们,晚自习,沙沙的奋笔疾书。一个老师的平淡就在这里,每天的日出日落,年复一年。然而伟大也在这里,日日的坚持换来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的笑脸造就了老师的伟大。

积石山是一个古老、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高耸林立的清真大寺,头戴白色号帽,穿白衣服,外套兰坎肩的人们,到处体现出一个民族呈现给世界的一种状态,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美。漫步在宽阔的大禹广场,这里是大禹治水的源头,春天的槐花溢出甜香,穆斯林的汉子叫卖着好吃的馓子,干稞,戴着头巾的少女传来一片欢声笑语。大河家的船客子吆喝着他的羊皮筏子:“来来来,走嘛走嘛,到大河家转一转嘛,坐一坐羊皮筏子嘛。”大河家,那个甘青交界的小镇,张承志笔下“壮阔悲凉夺人心魂,而且有一般平和与自然,使人可以获得宁静。”的魅力之地,曾经的临津古渡口,依然矗立着古朴而稳重的身姿。

浩瀚壮美的大地和滔滔东去的黄河孕育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流水冲刷了多少陶陶罐罐,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先祖几千年的的生活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眼前。“彩陶王”、禹王庙、鲁班石、积石关、保安三庄„„恰似散落在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珍珠,给积石山县增添更多光 彩。周末了,大河家的黄河滩上捡石头走吧,黄河水润了几千年,捧在手里都沁着香。盖新坪听“花儿会”走吧,一声尕妹子哥哥心头就颤三颤。积石民俗村里转一转吧,石海、草场、瀑布、森林,没有比这更古朴、更独特、更浓丽、更美好的民俗风情画卷。

支教生活是辛苦的,撇家舍业的日子总有很多的不便,对家人的思念噬骨,每天的电话里听一听孩子的声音,才会有些许的安慰。

支教生活也是快乐的,有新鲜而好奇的环境,有热情而善良的同事,有真诚而可爱的学生。有保安腰刀,有盖碗子八宝茶,有手抓羊肉,有河沿面片,有五山池黄酒,„„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县城,有太多值得留恋的地方。

一年时光匆匆,就这样快要结束,收获了太多太多。“不问苦乐,不问得失,尽你的力量去奋斗”,这一年,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我,让我用行动面对各种挑战,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生命中总该有一些浓墨重彩值得勾勒、描绘,人到中年,还能有这样的经历,是我的幸运。我感受着支教赋予我生命的精彩。

(补记:2015年初,应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教务主任马进军之约,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简单成文,已发表于该校校刊《石海》。生活需要沉淀,工作需要总结,这也算是对支教经历的答复之一,聊以自慰!)

第三篇:“三西”扶贫记

“三西”扶贫记

“走哩走哩哟,远远地远下了,心里像刀子搅乱了。

哎嗨哟的哟,眼泪的花儿把心淹哈了……”

这是六盘山下一个风沙弥漫的黄昏。70多年前,一个孤独的青年在西北高原上踯躅前行。突然,身后传来了略带嘶哑的“花儿”,是那么的忧伤,这是车马店女掌柜五朵梅在为他送行。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蜚声遐迩的“西部歌王”--王洛宾。

这就是西北的曲调、西北的人,有眼泪,还有饥饿和贫穷。

六盘山所处的宁夏西海固,与甘肃定西、河西,合称“三西”这里是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发源地,又曾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

翻开一纸发黄的奏折,我们仿佛听到了130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那一声叹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直到30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丢下的还是一句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自那时起,三西人民以“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为甜”的“五苦精神”,展开了一场历时30年的反贫困斗争。

2012年立夏时节,我们再次踏上三西黄土高原。在欢快的“花儿”歌声中,勃发的生机扑面而来。30年反贫困斗争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以浓烈的色调,绘就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山水记

“家乡的山来家乡的水,家乡的花儿它最美;

家乡的酒啊喝不醉,尕马儿我不想拉回。”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一个粗壮的汉子立于坡上,脖子一挺,一声长吼,一曲“花儿”拔地而起。

这汉子,就是定西市临洮县阳屲村党支部书记、当地著名“花儿”歌手瓦广吉。

“花儿”是三西人最喜爱的民歌。唱“花儿”,当地人叫“漫花儿”。一个“漫”字,道出了 “花儿”满山遍野八方呼应的气势……

日子再难,“花儿”不断。30年来,三西人不知在“花儿”声中克服了多少艰难。

瓦广吉说,30年前,这儿都是荒山秃岭,别说树了,连庄稼都是“马毛庄稼”,只能长马毛那么高。

说话间他把两个手指一张,食指与拇指拉开些距离--这就是马毛的长度。

阳屲村的一侧,就是马家窑文化遗址,远古的先民们曾在此地诗意般地栖居。古陶片散落其间,耕田的人们,一弯腰就能拾到5000年的历史。

红底黑纹的古陶上,涡旋纹和蛙人图腾向人们表明,远古时代,这里水草丰茂,鱼蛙如织。秦汉时期,这里曾是“大山乔木,连跨数郡,万里鳞集,茂林荫翳”。直到唐朝,还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然而近几百年中,气候变化、战乱频繁、过度开垦,使三西黄土高原却沦为秃山枯水。

年降水量两三百毫米,蒸发量却在十倍以上。中国人对上天有各种各样的祈求,三西人的祈求只有一个:老天爷,快下雨吧!

最旱的年头,草长得太短,驴只好把嘴扎到地皮上去啃,结果下嘴唇都被坚硬的地面磨掉了,嘴肿得像水桶粗。渴极了的牛嗅到了水 的气味,挣脱了缰绳,追着政府的送水车一路狂奔。水盖刚打开,几只麻雀自天而降,一头扎进水桶,溺水而亡。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诗人写尽了三西的悲情。

1982年,三西扶贫开发启动。

能打开贫困枷锁的,只有唯一的钥匙——发展。

阳屲村的“屲”,意为斜坡。坡田一下雨就跑水、跑土、跑肥,人称“三跑田”。

留不住水土的土地,也留不住收成。当年,瓦广吉当上支书第一件事,就是带乡亲上山修梯田,发誓要把“屲”字头上那一“丿”推平。

就凭着一只铁锨、一把镢头、一辆架子车,他们开始改变命运。

历经几十年苦斗,终于推平了“屲”字头上那一“丿”。平整的梯田保住了水土。阳屲村的贫困之锁,被打开了。

在“穷山恶水”之间挣扎的三西人,纷纷拿起锄头,像瓦广吉一样开始治山理水。

我们见到了两位“当代愚公”,同样71岁,同样以种树出名,命运却迥然不同。

特大号的手,特大号的脚,石建全不仅有干出来的身板,还有精明的头脑。

花甲之年,石建全不去操持一年稳赚十万元的砖厂,偏去承包临洮县一万多亩秃山。

没人理解他,包括老伴和儿子:“几百年没长过一棵树,你有多少钱能把荒山沟填满?”

老汉一声不吭,扛着行李进了山。山顶盖个小房子,墙外刷上标语:“立下愚公移山志,定叫荒山披绿装。”

他早盘算好了:山下,填沟推地,种庄稼、养牛羊;山腰,发展果园;山顶,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天不能改,地能换!

一天,乡亲们惊奇地发现,秃山果真绿了起来,老石种活了树,还赚了钱!

另一位“愚公”王永瑞,孤身一人在定西市安定区白碌乡种了30年的树。

白碌乡太旱了,他种树成活率只有十分之一。梨只能长到核桃大,涩得很;而杏子,一开花就谢了。

死了种,种了死。种了死,死再种。在这苦痛的轮回中,王永瑞老了。原来能担两只大水桶,现在只能挑两个小罐罐。

白天给他做伴、夜里为他取暖的狗一只只老死了,他种树。

连虫子都干死了,跟着他挖地的喜鹊再也不回来了,他还在种树。

我们问:种一棵死一棵,有意义吗?

老人忽然掩面痛哭:“种不活树,死了我也闭不上眼。”

火花又在他眼中闪动:“听说今年就能把洮河水引来,树就能活了。”

尽管万般不忍,我们还是不得不告诉他:距离太远,引洮工程不知哪年才能引到你的山上。

他的眼神顿时黯淡了。

但他又抬起头:“老天爷总会下雨的……”

我们为他拭去眼角的泪水,心里五味杂陈,悲从中来。

我们知道,只要一息尚存,老人依然会种他的树。种树,就是他人生所有的价值。

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是个有心人。他一直站在旁边,默默地听着王永瑞的诉说。第二天,他便作了安排,打算把水管引到山上,让王永瑞把树种活。

脱贫的关键,往往在带头。30年来,一个又一个带头人的传奇故事,在三西流传。

韩正卿,上世纪80年代的定西地委书记,至今被百姓尊称为“韩爷”。

“韩爷”当年下乡,随身携带一把锄头、一个桶、一把瓦刀、几 棵树苗。路上看到一洼水,他会拿出棵树苗,种上。

为减少林木砍伐,定西在农村推广节柴省煤灶。每到一村,这位地委书记亲自拎起瓦刀,手把手教农民改灶。

作为当年韩正卿身边的工作人员,杨子兴说,身先士卒,带头苦干,这就是老书记教给我的。

一种精神、一种作风,就这样心手相传。

杨子兴说,豪迈的石建全,悲情的王永瑞,都让人想到三西特有的耐旱作物—柠条。这种不起眼的小灌木,地面只有尺把长的枝条,地下却扎出几米深的根。冬天灰秃秃的,眼看要死了,给点水,又开出鲜亮的小花来。这,就是三西人!

我们脚下的坡畔柠条丛生。30年来,一项又一项治山理水的惊人创造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在榆中实验、发明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稀少雨水,在全国旱作农业区推广。

定西人的新型集雨水窖,不仅推广到非洲,还有几十个国家的人前来观摩学习。

半个世纪前曾以失败告终的引洮工程,依托改革开放积累的雄厚国力和先进技术,新世纪再次上马,三西百万百姓即将告别饮水难的历史……

放眼望去,绵延的梯田宛如巨大的五线谱,在千沟万壑中匀称地展开,劳作的人们如点点音符跃动其上,听似无声,却把一种强烈的音乐感染,弥漫在天地之间。

我们不禁为之感叹:美哉,三西景;壮哉,三西人!

寻富记

再穷的三西人,也会有富贵的念想。瓦广吉不相信三西的土地上只能生长贫穷。

他亲口咀嚼过土壤的味道:黄土甜,红土苦,黑土是涩的。什么土能长什么庄稼,心里有数。

土地,让他掂着有分量,摸着有温度。

什么叫穷?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贫穷的界定,是“没有一件亚麻衬衫”。

三西人会告诉你:锅里没粮,锅底没柴,缸里没水,身上没衣,那才叫真穷。

1949年的中国,大局虽定,民生凋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那一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西方世界皆认为中国这个饥荒大国“精华已竭、膏血俱尽、坐而垂毙”。

在这个国家让人们吃饱饭,让亿万人富裕起来,是一道前无古人、近无借鉴的旷世难题。

——少数人梦想过。

——绝大多数人做梦都没有想过。

关于30年前的三西,我们听到这样一些片段--

小孩子寒冬腊月没有鞋穿,看见一泡冒着热气的牛粪,赶紧把长满冻疮的脚丫子往牛粪里一插。

一家五口人,穷得只有两个碗。爹妈就在土炕上挖三个坑坑,野菜糊糊舀到坑里,三个娃娃就趴着炕沿吸溜溜地喝。

全家只有一条烂棉被,冬夜里,七口人要睡成一个扇形,每人才能盖上个被角儿……

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用于救济贫困的资金多达400亿元。然而,“救得急,救不得穷”,唯有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脱贫。

有这样几个人,让我们难以忘怀。

定西鲁家沟镇太平村,几千只鸡被我们的闪光灯吓着了。

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鸡的主人陈云花挥动双手,像哄孩子似地柔声说道:“不怕不怕,不要吵了。”

霎时,鸡群平静下来。

接下来的情景,更是匪夷所思。

只见陈云花扬起头,一手抚着食槽,径直向前走去,轻轻地唱起了歌,那是首《流浪歌》。数千只鸡目光追随着她,一起叫--不,是“唱”了起来:咕咕--咕咕,咕咕--咕咕,仿佛为女主人打着节拍,又如同唱着和声。

我们惊呆了,恍如臵身童话世界,如幻如梦。

“我每天喂食唱歌,它们都会这样。”见我们一脸的茫然,陈云花笑着解释。

鸡舍外,我们请她唱一遍《流浪歌》。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

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

歌声未住,泪水却滚了下来——

她想起了16年前第一次外出打工的情景。

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都贴起了过年的窗花,陈云花却踏上了离乡的路。

公元前一百多年,张骞手持节杖,穿过三西,出使西域,这条路,千年之后得名为丝绸之路。

这个弱女子行走的,正是当年流动着财富和文化的丝绸之路。

西出嘉峪关,一支《流浪歌》传进车窗。听着听着,陈云花与女儿抱头痛哭。她觉得,歌里的流浪者就是自己。

打工三年,她攒下了钱,掌握了全套养鸡技术,眼界不一样了:“抬头看天爷,低头看脚尖,那是以前的日子!出去一趟,人家能做的,我也能做。”

回到老家,她自办养鸡场,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女状元”。

一个人富了,可以带动一群人。

得知我们到了,周爱兰躲了起来。

被“抓住”后,她紧张得嘴里连连嘟囔:“坏了坏了,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就是这个不擅言辞的小女人,把一个在阳台上育种的小作坊,做 成了全国第二大马铃薯“原原种”供应商,每年为10多万户农民提供马铃薯良种,带动每户农民增收千元以上。

周爱兰每天触摸的,是会呼吸会生长的财富--马铃薯。

马铃薯,当地人叫它“洋芋”,原来谁也没把它看上眼。而三西,正是世界上最适宜洋芋种植的区域之一。

1996年,定西率先大规模推开了“洋芋工程”。农民说:土蛋蛋变成了金蛋蛋银蛋蛋!

我们来到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一块巨大的荧光屏上闪动着红红绿绿的数字,那是全国几十个中心市场的实时价格数据。

市场一侧是铁路,一列列货车风驰电掣地驶过。站在市场里买卖土豆的农民,在隆隆的轰鸣中,可以亲眼看到自己的产品,坐着“洋芋专列”运往全国。

第一列“洋芋专列”,是2004年从“洋芋书记”李旺泽手中发出的。

李旺泽圆圆胖胖,长得就像个咧着嘴的洋芋。

2004年9月,正是定西洋芋上市旺季,突然收购价格大跌。

时任安定区委书记李旺泽急了:要保百姓!

他把干部全赶下了乡,挨家挨户做工作,就是一句话:不能贱卖。

他甚至使出杀手锏:谁压价收购,就取消车皮配载权。

一周内,洋芋收购价就像心电图的曲线,跳得扣人心弦,终于,一分钱一分钱地升了上来。

从那以后,每逢上市旺季,各乡政府门外都挂出大大的价格牌,几小时更新一次,村头喇叭里一遍遍地念,电视里也在滚动播放着洋芋行情。老百姓管这叫“一声喊到底”。

非议也不少: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定价嘛,政府瞎掺和啥?

李旺泽火了:“让农民增收,有啥错?”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李旺泽的想法是,中国农产品市场的这只手,还很不规范。分散的农民信息不灵,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这时,政府必须伸出“看得见的手”。

现在,全国马铃薯市场的三分天下在定西。定西农民的嗓门儿,可以左右中国马铃薯市场的定价声。

30年来,就是这样一双“看得见的手”,和三西百姓千万双手一起,扶起了陇西的药材产业、静宁的苹果产业、六盘山的甘草产业、敦煌的葡萄产业……

马家窑古陶上的涡旋纹,回旋起伏,遒劲向上,如水跌宕,如水奔腾。30年来,三西人就走过了这样一条坎坷曲折却一往无前的脱贫致富之路。

面对马家窑红底黑纹的陶器,我们感到是那么熟悉--宛如瓦广吉、陈云花那一张张红中透黑、闪耀着光泽的面孔。这些彩陶历经窑变火烧,由泥变陶;而时代之火,也锻造了瓦广吉这样的三西儿女,使他们也经历了由泥变陶般的质变和升华。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却不再是原来的人了!

求学记

“花儿”与彩陶,让我们在三西为之魂牵梦绕。

两种文化结晶,一对时空坐标。不听“花儿”,读不懂三西的奔放浪漫;不看彩陶,读不懂三西的深沉厚重。

今天,马家窑文化的余脉,仍然游弋浮动在三西百姓的寻常岁月中。

当一个地道的中国农民备好年货,洗净带着泥土的手,把一副春联恭恭敬敬地贴在家门前时,那流淌千载的文化血脉就显出了惊人的能量。

历史和文化,就这样一撇一捺地书写着。

三西很多人家,即使破败的土坯房,门前也要写上“耕读第”--耕和读,这是中国农民心中最为神圣的两件事:耕作,一年之事;读书,一生之计。

读书,是一代代三西人溶入血液的信仰,也是出路和希望。

没有作业本,没有笔。三西的学童以木棒当笔,黄土地作纸。学生在地上写,老师在地上判。

一个西海固女孩儿在她的日记中写下这样揪心的话: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的眼泪一辈子都流不干。

通渭的农家女郭胜霞考上了大学。

当地有老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全国闻名的书画之乡甘肃通渭,没有比要孩子成为有文化的人更重要的事。

年过花甲的父亲戒掉了抽了一辈子的旱烟,戒了罐罐茶,最终,戒掉了饭碗里最后一滴油——他把家里的油都卖了,供女儿上学。

郭胜霞大学毕业,有了工作。

那年冬天,70岁的父亲坐在墙根下晒太阳,头一垂,就再没抬起来。

心里最大的包袱放下了,父亲远远地去了,留下满院暖暖的阳光。

越穷的人,上学的愿望越迫切。

李满强六七岁时得了病,两年站不起来,眼巴巴看着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奶奶哄着他:“等后院杏子黄了,我娃就能上学啦。”

现在奶奶早已不在人世,可杏子成熟时的黄色,仍是李满强人生中最温暖的颜色。

妹妹,是他心里一辈子的亏欠。

家里穷,为了让哥哥上学,妹妹辍学了,去挂毯厂打工。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妹妹给哥哥送来一个硬纸盒。

盒里是一双人造革的皮鞋。

一递,一接。妹妹一双手上,全是织地毯割出的血痕。

这是李满强人生中第一双皮鞋。当哥哥的,硬是把泪水憋在了眼圈里。

妹妹17岁就出嫁了。为了省点车费,父亲不让李满强回家送亲。

那天下着雨,他跑到教学楼最高的地方,望着家乡那望不到头的山和云,泪水、雨水凝成了几行诗句——

“早嫁的妹妹

山丹丹一样漂亮的妹妹啊

将你的青春

永远地定格在十七岁的枝头

仅仅是为了给我,你这个读书的哥哥

换回一笔作学费的彩礼。”

反贫困,教育是通往彼岸的渡船。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破烂的学校:借来的土坯房,课桌是泥墩和木板搭成的,粉笔是山上挖来的白石头,房檐下一串牛铃,充当上课铃。

侯新民和乔永峰,1996年创办了这所乡村小学。

娃娃们边上课,边把手伸进鞋里,用冰冷的小手握着冰冷的脚——冬天,教室里燃不起炉子。

用油漆画在土墙上的国旗,一直是学校里最鲜艳的颜色。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希望工程……一项又一项国家政策,一次又一次社会行动,让孩子不再因贫困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多年来,一笔笔捐款投往三西,一队队支教者来到三西,一批批先进教学设备出现在三西孩子的课堂。

我们读到定西学生李旭东的一篇作文。

孩子用抒情的笔调写道,教育扶贫--“像一位慈母,给落后山区的孩子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公平。”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我们看到了规模庞大的学生配餐中心。

明净整洁的大厨房里,按照营养食谱烧好饭菜,现代化流水线上,各色菜肴被分装到饭盒,再传送进集装箱卡车。半小时后,孩子们就能在教室里吃到热气腾腾的免费午餐了。

杏子又挂满了枝头。更多像李满强那样的孩子,背着书包奔向学校。许多像郭胜霞那样的孩子走出大山,他们的父亲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暖暖地晒着太阳。

正是有了国家政策和社会捐助,如今的斜坡小学,绿茵茵的山坡上,矗立着红砖教室。操场上,篮球架、乒乓球台一应俱全。学生们穿着新校服,背着新书包……

已不再年轻的乔永峰仍旧是个民办教师,却得意于自己教出了30多个大学生。谈得兴起,看似文弱的他忽然吼起秦腔,唱得雷霆万 钧,满堂爆彩。

三西人,如黄土高原上的“花儿”,曲调婉转,却刚猛激昂。

三西人,如马家窑彩陶上的洄纹,线条圆柔,却百折不屈。

追梦记

时光,可以让世界如此地有滋有味。

马家窑陶罐上的远古人形,让现代人生发出无尽的畅想。

那是粗线勾出的一个播种者:昂首阔步,甩开两臂,张开五指,撒出去的种子像蜻蜓般展开翅膀,漫天飞舞……

这个播种者让我们忍俊不禁。不知这个小人儿会不会唱“花儿”,可那身段儿活脱脱就是一个瓦广吉。

张扬的生命力和无遮无拦的烂漫天真,从画面上喷薄而出。

彩陶上的播种者,播撒的是先民对农耕生活的理想;阳屲梯田山上的瓦广吉,播撒的是乡亲们五彩的现代梦想。

漳县金钟乡农民杨引丛生来腿脚残疾,但贫困和残疾并没有禁锢住他的梦想。

1992年6月,他带头创办了油印刊物《金钟》。发刊词写得如钟声般铿锵:“大山下的金钟不知沉默了多少年,终于,几个不甘寂寞的青年,笨拙地举起了锤子--铛。千古沉寂的金钟响了……”

20载春秋,金钟依然鸣响。正像曾经的青年、现在一群中年人自己曾经写的那样:“活着,就要让心拥有爱、感动和梦想。”

柳云霞对自己的婚姻曾经怀有过玫瑰色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破灭了。虽然千般不愿,她还是被拉上了迎亲的三轮车。

不穿红,也不挂花,故意穿件旧衣服的她哭了一路--甘肃庄浪县的这个农家女子,实在接受不了自己的包办婚姻。

婚后第五年,得了脑膜炎的柳云霞,昏迷了一整天,睁开眼时,看到的是丈夫流着泪的脸。她忽然发现,丈夫其实很可爱。

爱情萌发了,早已枯萎的梦想也再次发芽--模样普通的她,当年是多么想当个演员啊!

2008年,柳云霞决心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两年间,她写出 了10万字的电视剧本——《叶子的包办婚》。

大山深处,柳云霞带着一群人开始拍电视剧。演员都是街坊邻居,设备是非专业的。为了拍出摇臂的效果,摄像得爬树。没有轨道,就用架子车推着……

片酬不是钱,而是梦想实现的快乐。

“人在世上只能活一次,有梦想就得去实现。”这个脸庞被阳光晒得黑红的女子说,“我就是要活出新时代农民的风采来。”

在扶贫开发搭起的舞台上,梦想,都是彩色的。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回族妇女马玉芳,帮街道里的姐妹们重新捡起了识字梦。

她义务开办“妇女扫盲班”。一所幼儿园的几间教室,晚上就成了扫盲班的课堂。一眼望去,有满脸皱纹的,有怀里抱着个吃奶娃娃的……老少婆姨们像娃娃一样学书写字。

偶尔,婆姨们一扭头,发现玻璃窗外还贴着几张脸,鼻子都压扁了。

男人被发现了,讪讪地笑:“原来还真是来学习呀!”

扶贫开发30年,三西160万生态移民搬出了极旱山区,到河西走廊、黄河灌区开辟新家园。

中国政府为扶助贫困而移民的数量,在历史上,唯有闯关东的人数,可以与之相比。

宁夏同心县耍艺山村500多位村民,十几年前,在政府组织下,从干旱山区集体移民到红寺堡区一个叫犁铧尖子的地方。

他们没白没黑地挖渠、搬土,平整田地。新的家园有水灌溉,那正是他们多年的梦想。

早春,移民想给自己的新村换个名字。

小学校操场上开了大会。老支书说:“就叫梨花村吧。”

场外新栽的梨树刚发嫩芽,可是千树万树梨花已经盛开在每个人心中,那就是梦想绽放的时刻。

我们采访过的每个人都有梦想——

“地上铺地板呢,新式家具摆满呢,老太婆也坐上鸭绒的棉毯呢,家家户户把小车显呢。”瓦广吉在“花儿”里这样唱出阳屲村的梦想。

春季一片花,夏季一片绿,秋季果飘香,这是石建全的梦想。他领着我们走到一片开满鲜花的山凹中,跺了跺脚下的那块地:“死了我就埋在这儿,子子孙孙还要种树,就种在我的脊梁上。”

建一个高级种鸡厂、一个现代化冷库。虽然守着一个简单的养鸡场,而陈云花的梦想直冲“高级”和“现代化”。

柳云霞的梦想还在生长。最初,她的电视剧只是要拍给乡亲们看;而现在,她想让自己的作品在省上和国家电视台播放。

三西人的梦想,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的大舞台上实现的,靠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力量。

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如此规模、如此程度和如此速度的“命运逆转”。按联合国标准,从1981年到2008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76亿人,过去25年全球减贫事业成就70%左右来自中国。中国是人类历史上以最快的速度大规模减贫的国家。

在三西,我们学到了两个新词:沿崖汉和猛上户。

沿崖汉,意思是日子像过到了悬崖边,就快摔下去了。

猛上户,就是状况迅猛改善的农家。

到如今,多少三西人家从悬悬乎乎的沿崖汉,变成了红红火火的猛上户?

我们不知道梦想何时而生,我们所知道的,是30年的扶贫开发,使亿万贫困的中国人梦想成真。

【后记】

“走哩走哩哟,远远地远下了,眼泪的花儿把心淹哈了……”

当我们再次踏上黄土高坡,西部歌王已去,五朵梅不在,70年前的悲苦已随风远逝。

我们登上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山坡。

此时,在先民们生活过的地方,沟壑如削,峰峦耸立,梯田环绕,绿荫葱茏。

暴雨忽至。这突如其来的急雨,是先民们对雨水丰沛的祈求,还是兆示着这片土地的生命力量?对水充满敬仰之情的先民们,会在甘霖中击节而歌,联臂而舞吗?

我们仿佛接收到了五千年前的信息:马家窑文化标志性的涡旋纹在空气中盘旋,在洮河激流中再现,在瓦广吉的歌声中生发。先民顽强生存的基因,始终在三西子孙的血液中涌流。

也就是当晚,正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杨子兴突然接到电话,这场本该带来丰收的喜雨,却让“千年旱码头”岷县暴发特大雹洪泥石流灾害。

杨子兴跳上越野车,转瞬消失在茫茫雨夜中。几小时后,他出现在岷县茶埠镇一间昏暗的小学教室里。微弱的烛光,照着受灾群众几百双惊魂未定的眼睛。

这场灾害,数十人死亡、失踪,30余万人受灾。

带着一双黑眼圈再次面对我们,杨子兴说:三西的生态还是这样脆弱,脆弱得连喜雨都承受不住。

三西,仍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三西,扶贫的征程仍是路也迢迢。

三西地区留存着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遗址,今天依旧保持着随山起舞、蛇行龙游的姿态。

今天的中国,要再筑一条扶贫的长城,工程是多么浩大而艰难。

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三西作为六盘山区,被列为国家第一个连片特困区予以重点扶持。

今年,甘肃启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省40万名干部,一对一地帮扶40万余特困户,共同迈开整体脱贫的步伐。与此同时,宁夏也实施了35万生态移民等一系列扶贫举措,落实纲要。

六盘山,峰峦纵横,远处是苍茫的原野。

70多年前,率领中央红军“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伟人,站在六盘山上,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问:“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十几年后,手持长缨的人们最终缚住了苍龙。

三西扶贫长城,何日可以筑就?手持改革开放长缨、发扬“五苦”精神的三西人,何日缚住贫困的苍龙?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三西人正迎着朝阳,唱着“花儿”,开始新的征途。

(新华网记者 李从军、刘思扬、朱玉、李柯勇、张汨汨)16

第四篇:银行扶贫工作记

文章标题:银行扶贫工作记-情系支农路

今年以来,____工行遵照__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全行党员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同吃同住同劳动等形式,进入扶贫联系村下堡坪乡杨柳池村进行调查研究,倾听农民呼声,及时向村民宣传中央、省委及区委、区政府的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结合村民家庭状况为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认真落实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措施,耐心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欢迎。

支行党委领导班子充分认识扶贫活动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对山区脱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领导,真抓实干,以求实效。一是在组织上,支行确立了由一名行领导分管扶贫工作,工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活动的工作体系,为扶贫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二是在方法上做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支行将扶贫摆在全行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纳入支行的工作要点之中,使这项工作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

办实事真心实意为民服务

自区委、区政府于2006年初将杨柳池村列为工行的对口扶贫村后,支行于3月8日组成“千名党员万户行工作组”赴杨柳池村扶开展了调研工作。为保证该村目标任务的落实,支行工作组通过调查研究,今年计划采取5条措施帮扶杨柳池村村,即发挥杨柳池村资源优势,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茶叶100亩,使农民纯收入增加;维修18公里村级公路,新建100个沼气池,逐步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组织开展技能和政策法规培训,提高村民的综合技能和法制意识;协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黄、赌、毒、邪”的打击力度,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杨柳池村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村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

为积极响应区委号召的宣讲一系列政策精神,算清一笔增收帐,开展“一对一”帮扶、办好一件实事和征求一次意见“五个一”活动,支行工作组与乡驻点干部一起走访了38个农户,在走访过程中,工作组成员各自联系了一个特困户,帮助特困户制定了今年家庭发展计划,寻找增收门路,建议并落实了村级两委班子联系扶贫户的具体措施。因为是一个新的联系点,支们对该村情况不十分熟悉,但支行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委区“扶贫”活动要求,主动联系,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支行工会主席先后三次到杨柳池村调研,向村干部了解了村里今年的经济发展思路和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早日脱贫致富。

《银行扶贫工作记-情系支农路》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银行扶贫工作记-情系支农路。

第五篇:第一书记扶贫记

第一书记扶贫记

?

?

?

《我的扶贫记》 ?

---哈拉哈达镇大西沟村第一书记王秀清扶贫记 ?

在许多人眼里,到基层挂职都是年轻干部的事。56 岁,头发花白,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我却一头扎进哈拉哈达镇大西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很多人用质疑的眼光看我时,我却毫不犹豫地背上行囊,踏上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成为巴林左旗哈拉哈达镇第一书记中,年龄最大的那一个。

接到任命后,我立即出发,“什么都没准备,什么也没带,想着过来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没想到一来就走不了了。”来到村里,我走进每一户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有户贫困户家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我就趴在墙上记录。当时正值盛夏,汗水打湿了他后背的衣服,贫困户家的老太太拉住我的手,抹着眼泪说:“都是我们害了你,怪我们太穷,把你连累得这么辛苦。”“百姓的日子都过成这样了,还心疼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大西沟村富起来。“路边有景致,家家有笑声。”这是我给自己设定的扶贫目标,“让村子面貌焕然一新,让

每一个村民经济富足、精神自由,使百姓的幸福感通过笑声从心底溢出来。” ?

产业兴要让村民富起来 ?

我刚到大西沟村时,绝大多数村民的收入靠种植荞麦、笤帚苗和外出打工。这个位于山坳坳的村子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72 户 147人:已脱贫 69 户 141 人,其中稳定脱贫 3 户 4 人,未脱贫 3 户 6 人;贫困发生率为 0.49%。怎么样才能让贫困户脱贫,让村民致富?医学专业出身的我只能走家串户,去了解村民情况和想法,来克服过去产业单一、单打独斗、缺乏龙头项目引领的问题。

“如若想脱贫致富,还是要从土地上想办法,从种养殖上找出路。”为了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仔细研究,利用“三到”项目资金,为贫困户购买了绒山羊,发展养殖产业,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对贫困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目前,绒山羊养殖业已使全村多数贫困户成功脱困。针对该村无霜期短、土地干旱等特点,自 2017 年春季起,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抓好春耕生产工作。抢在春播前,完成了该村 4000 亩水浇地的灌溉目标,增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2018 年以来,我为该村争取到笤帚苗加工厂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超过 10 万元,设立公益性岗位 128 个,实现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 900 元以上,并积极与外地用工单位联系,转移贫困劳动力。“王书记鼓励我参加镇里组织的笤帚苗深加工技能培训,使我学会了笤帚苗绑扎技术。以前靠外出打工挣点儿钱补贴家用,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笤帚苗绑扎成了我致富的希望。”该村贫困户吕军感激地说。看到村里很多贫困户大都是因病致贫,我便主动与旗医院进行协商,送医送药到贫困户家。该村 81 岁的葛桂珍老人深夜突患重病,接到电话后,我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节省了救护时间。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这些小事记录了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是我心系群众、真诚为民的缩影。

文化阵地温暖百姓心 ?

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针对村内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现状,我经过多方联系沟通,积极组织施工单位加班加点建设,先后修建了村活动场所 2000平方米,小西沟一处 900平米,并配套健身器材和广场灯,修建便民服务室、草原书屋、文化活动室、并协调网络公司为大西沟村争取了广电网络入村的优惠政策,减轻贫困群众的经济负担;让村民也拥有了自己的休闲活动场所。

村民王大妈兴奋的说:“广场建得可不赖,俺和邻居们都说好了,今晚就来跳广场舞!”村民王大妈开心地说道。

“如今农村生活和城里没啥差别,农忙之余,大家也有了文化

生活。”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勇说起村里的变化感慨道,“农闲时玩麻将、打扑克的少了,来农村书屋看书学习、到广场唱歌跳舞的多了,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大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

如今,大西沟村实现村内“水电路网”全贯通,村民出行更便捷,健身娱乐有去处,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大西沟处处是一片生机的新景象。

因积劳成疾,2017 年 1 月,我的左眼几近失明状态。由于工作太忙,我迟迟没去医院进行治疗。做完手术后,在家没休息几天就上班了。两周后,我的视力明显下降,经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后来他不得不到北京进行治疗,在北京治病期我的心里也总是想着村里的事。“虽然我退休了,但很多事情还等着我去做呢,我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充满自信的说。

奉献世间光与热,燃烧生命写忠诚。这,就是我,来自基层,心系群众的一名驻村驻村第一书记。

?

下载张九勋扶贫记(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九勋扶贫记(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陈功扶贫记5篇

    走近朱艮香 ------陈功扶贫侧记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扶贫材料(共5篇)

    教体局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尊敬的刘处长、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通许县教体局全体同志,向莅临我县监督并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光临,会为我局扶......

    我的朋友杭宇勋(共5篇)

    我姐姐叫Hang宇勋,比我大约7个月,我们都在六年级,感觉很好 她大约五米高,胖乎乎。我经常去祖母,经常与她的玩。暑假,我住在奶奶,和祖母,姐姐和妹妹住在一起。跳长绳 让我们跳吧!姐......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共五篇]

    【篇一】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xx市始终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关键举措,全力实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

    旅游扶贫(共五则)

    旅游扶贫的科学发展 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扶贫开发水平,这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对于“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农村的投入和开发......

    扶贫助学倡议书(共)

    扶贫助学倡议书(共10篇)扶贫助学倡议书(共10篇)最新最全的请来,www.91wenmi.com为您提供专业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下面仅供参考,如需文章写作请联系电话:4000121855(篇一)扶贫济困、捐......

    扶贫心得体会(共五篇)

    扶贫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工作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也直接关系到农村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在**扶贫干部不到岗到位的问题中,我汲取教训,认真对照反思,从以下几个方面落......

    扶贫工作感悟共

    扶贫工作感悟两篇本文仅供参考扶贫工作感悟【篇一】习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再次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他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