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个强化”增强警务保障能力
“四个强化”增强警务保障能力
——在全州公全安机关财务工作上的讲话
公安机关装备财务工作,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基础一线,服务实战需求,紧紧围绕“保障有力,管理规范,基础扎实,服务到位,廉洁高效”的总目标,为提升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公安装备财务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基层公安机关要以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契机,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公安装备财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真正把人民给的每一分钱用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现我就公安装备财务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强化财务管理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财务制度是公安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有利于各项财务活动有章可循,实现公安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二)大力争取经费支持。根据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我州各县市公安机关应按人均公用经费不低于2万元的标准纳入财政年初预算。各县市公安局应多加强与县委、政法委、财政局等部门的沟通,使相关部门对公安经费保障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取得他们的大力支持,使本级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从而满足公安业务的实际需要,并予以增加。
二、强化涉案财务管理
(一)明确涉案财物工作,实行处理及时、来去明晰、收管分离、分级管理、妥善保管、案结物清的原则。
(二)认真落实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应逐步实现对涉案财物实行专人负责,专门场所,专用票据,专门制度的管理模式。
(三)一律按规范要求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等工作。
(四)保管的财物必须帐物相符,分案管理。不得挪作他用。不得以甲案的财物充抵乙案的财物发还或上缴,不得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所有暂扣、扣押款项都必须及时缴入专户管理。
三、强化装备采购管理
(一)按照公安部五年装备采购计划,各县市公安机关应按采购计划逐年落实到位。在配备项目上,要在《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和细化装备项目,并明确省、地市、县级公安机关共建共享项目;在配备数量上,要尽可能予以细化、量化,但切忌贪大求多;在配备对象上,要将装备项目明确到具体警种、部门或者民警;在功能配臵上,要坚持
合理定位,切忌盲目求新。
(二)科学配臵资源,节约建设资金。面对复杂多样的保障需求,如果各警种、各部门要什么就建什么,要一个建一个,必然会导致硬件和软件上严重的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建成后还会带来昂贵的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为此,警务保障部门应主动参与公安实战、了解公安业务,充分掌握各警种、各部门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各警种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了已配装备、已建系统的重复投资。对各警种提出的建设需求要进行整合,实行硬件统一建设,软件综合开发,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投资,降低了运行成本。
(三)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建设”的原则,结合县市公安自身状况,对各警种拟建设项目进行统筹规划,既保证工作开展的急需,又满足逐步升级的可能。同时,警务部门可以注重研究警用装备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应用,主动为各业务部门的装备和系统建设提出参考意见,帮助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建设方案。充分发挥了在经费投入、装备建设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警务保障。
四、强化公安转移支付资金管理
(一)确保转移支付资金及时下达。就要确保准确的掌握分配到本地的资金指标,并积极争取本级党委和财政部门 的支持,将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二)管理好用好转移支付资金。年内公安部将针对转移支付资金和特费,组织部分省(区、市)进行交叉审计调查。转移支付资金的到位情况、专款专用、60%投入基层所队及账务处理及特费的超范围支出、审批不严、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问题进行检查。管理好用好转移支付资金,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严格支出范围。办案(业务)经费应全部用二侦查办案费、一般业务费、特别业务费,不得用于购臵固定资产、弥补人员经费、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办公用房维修、基础设施经费等项目。二是明确使用重点。要重点保障涉及国家安全的国内安全保卫、反邪教、反恐怖、重大案件侦破、大型活动安保、公安教育训练等所需经费,对于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处臵、严重经济犯罪案件和刑事犯罪案件办理所需经费要优先予以保障。三是倾斜基层一线。要按照“重心下移、保障下倾、投入下沉”的要求,切实加大对派出所等基层所队和一线实战单位的倾斜力度,确保基层和一线的办案(业务)需要。
(三)“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及时、准确的填报。这两年以来,我州公安机关对转移支付资金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录入不及时。很多县市对转移支付资金系统的录入工作仍然重视不够,对系统的录入工作时常拖拉,未在通知
时间内填录上报。部分县市在多次催报后,仍存在填录不完整的情况。
2、不熟悉系统操作。某些县市因为人员变动,仍然不了解转移支付信息系统的性能,不熟悉系统录入的三个步骤,不熟悉每一个步骤中信息录入、审核、附件上传等具体操作。
3、系统录入不完整。部分县市在对转移支付资金系统进行填报时,只录入前面的县级确认,或县级确认和拨款登记两个步骤,而未及时录入第三个步骤使用登记;有些县市只填录信息和数据,而未进行审核;有的进行了填录,却未上传附件等等。
4、附件上传不符合要求。很多县市在录入系统信息后,未及时上传附件,或是漏传附件,上传附件不完整,例如县级确认上传拨款文件,有些县市仅上传文件第一页,未将文件完整上传;有的县市上传的附件与对应步骤不匹配,县级确认、拨款登记、使用登记上传的附件分别应是拨款文件、拨款书、使用发票或使用情况凭证汇总表等,有些县市在确认、拨款登记和使用登记三个步骤都上传同一附件。
5、与同级交警的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县市同级的交警转移支付资金系统与同级公安分局的系统为同一用户,交警的转移支付指标也在同一用户名下填录系统。根据公安部、省厅要求,2011年交警的转移支付指标由同级公安局在系统
中予以录入,但因平时业务联系不紧密等原因,交警未能及时提供填录系统所需要的文件、资料及数据,以至在填录转移支付资金系统的时候,部分县市交警的转移支付指标填录情况不太理想,不能及时、准确、完整地填报系统。
转移支付资金系统的填报工作是我省2012年度后装工作综合考评的重点,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州后装工作,影响到全州公安工作在省厅的综合考评,各县市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按照公安部、省厅后装部要求,明确工作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做好转移支付资金系统数据报送及反馈工作。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有各级党委和各部门的重视支持,有历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有保障实现跨越发展的可靠队伍等有利条件,又要看到工作基础好、起点高、发展空间小,领导看得重、要求严、发展难度大,全体民警和职工需求增多、期望高、发展不平衡,队伍欠正规、观念旧、不完全适应发展等影响和制约后装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等不利因素,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用新理念来推出新思路,用新举措来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使公安后装工作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二篇:增强保障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增强保障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涉及师生的切身利益,也是反映学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后勤管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后勤服务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改善住宿条件
利用假期对老校区宿舍进行全面改造,室内外改造翻新,排布水电;为彻底解决老校区宿舍紧张局面,改造单身公寓2栋为学生公寓,增加床位420个;新区启用新装床位2100个,腾出宿舍30间;目前新区共建学生公寓10栋,总建筑面积为90348.05平方米,共有宿舍2244间,床位数13464,老区学生公寓5栋,床位数3202。
二、整改就餐服务
食堂力争为全院师生提供健康、营养、美味、价廉的饭菜,在把好质量关的同时丰富了菜色品种。暑假期间,对新老区学生食堂内部重新装修,改善就餐环境;引进餐饮公司,改善职工餐质量,目前新老区食堂总计就餐面积15244M可同时满足2万名师生同时就餐需求。
三、升级基础设施
新区学生公寓全部加装直饮水系统、室内电风扇及“智能投币洗衣机”、温馨服务台、综合活动室、晾衣场等,在10号女生公寓加装挂墙式点吹风机和空气能洗浴系统;水电气保障方面多次升级之后,新校区电力供应达到8680KVA,老校区电
2,源容量由2002年的315KVA增容到1600KVA;四口自备井出水量达到4*100m3/h,天然气负荷总计880m3/h。暑假对老校区学生开水房、浴池、全面升级,加装空气能自动控温洗浴系统,满足学生洗浴需求。
四、规范后勤临时员工管理
规范了后勤临时用工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签订劳务合同287份,提高临时用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切实解决了临时用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临时用工人员老有所依,使临时工工作的形式获得法律保障,使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状态投入到后勤工作来。
第三篇:强化空管设备保障能力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流量和密度不断增大,给空管服务保障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由于空管服务保障对空管设备的依赖性强,飞行安全对空管设备保障的关联度高,空管设备持续运行的风险性大,加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持续安全理念,按照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正规化建设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推进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急事来抓,不断提升空管设备保障建设能力水平,增强空管设备运行保障的持续有效性、可靠性,推动空管设备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一、加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
保证飞行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提高空管服务保障能力是最大的任务。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是整个空管系统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因此,扎实稳步地推进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必须逐级建立专业性强,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相对稳定的组织领导机构,对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实施全面领导,为提高空管设备保障能力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科学地拟制设备建设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手段途径,统筹建设布局,统领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科学发展。纠正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习惯性思维定式和工作方式,确立空管设备保障的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服务性、持续性理念,积极探索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认真研究解决制约空管设备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矛盾,把各种设备保障系统、保障力量、保障要素融合为结构合理、协调运转的整体,使空管设备保障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建立一套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的综合考评、争先创优、奖优罚劣等激励机制,不断强化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使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很好地适应确保飞行安全和促进空管发展需要,提升空管设备运行品质,促进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快速提升。
二、不断完善空管设备运行保障体系建设
空管设备运行保障体系建设,是提高空管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实现持续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实践证明,有了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而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运行管理体系,就无法将设备自身优势转化为整体服务保障优势。按照民航局空管局“三纵三横”体系框架和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的要求,进一步构建体系模式,优化体系结构,配置体系资源,强化体系功能,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循序与跨越、单一与复合的关系,着力完善四个体系建设,为提高空管设备保障能力提供完备的体系支撑。
继续完善空管设备运行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规章制度是确保备设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要把规章制度作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的根本,积极倡导严格规章制度、落实规章制度及创新规章制度。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制定设备保障部门质量管理手册,建立起更加科学严谨、全面完整、规范有效、整体一致的设备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和程序规范,形成操作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强的设备管理使用文本。
继续完善设备维护维修保障体系建设。以空管分局(站)设备保障体系为支点,加强“上、中、下”三级设备保障体系建设。遵循统分结合、集约建设、效能优先的原则,着力完善一级(民航局空管局),强化二级(地区空管局),夯实三级(空管分局、站)的纵向设备维护维修及设备、配件存储管理体系。重视做好“三库”建设,即设备及配件储备库、设备专家咨询库、设备信息管理库,强化法规管设备、科学管设备、精细管设备的管理理念,不断增强设备管理效能。
继续完善设备监视控制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全方位、全覆盖的设备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对空管服务保障最直接,对飞行安全最密切(航管雷达、自动化系统、气象雷达、盲降、甚高频、网络传输系统)等重要和关键设备运行状况实施持续、严密地监控。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发布信息,果断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调动各保障系统资源要素,迅速排除故障。建立健全设备信息通道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构建设备信息通报、集中监控平台,畅通三级设备监控信息渠道,及时通报设备运行信息,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继续完善设备运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差距,必然导致质量效益的低下。设备运行风险管理是提高设备运行品质和设备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积极应对设备风险,坚守设备风险底线,拓展设备风险“裕度”,有效缓解和规避设备运行风险,确保空管设备运行安全。
设备保障体系和运行管理模式是影响设备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根据空管设备保障工作实际,在继承原有成功的方式方法基础上,着眼设备保障时效和质量,不断创新和完善设备保障体系、运行模式和管控手段,使设备运行体系更加完备、更加安全和更加可靠。比如在设备部件储备管理、技术力量储备投放、设备管理规范标准、设备目标量化管理、设备信息管理、应急设备管理使用、设备运行质量评估和监控、自主研发设备使用和设备升级改造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三、定期组织实施空管设备联合应急演练
空管设备运行保障的系统性、多元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决定了空管设备保障必须有一整套科学、严密、完整、有效应急处置的防范措施。空管设备特殊情况下的联合应急演练,就是有效防范设备运行风险,避免因设备原因造成保障系统运行瘫痪、飞行不正常,甚至危及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由于空管设备保障是一个信息化程度高、系统集成度高、相互关联度高、技术难度高的综合系统,应当着眼设备故障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加强设备联合应急演练。要成立联合应急演练的组织领导机构。组建专业化程度高、技术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的设备应急保障队伍,建立健全责任化设备应急保障程序,整合整体化联合保障资源,配备和提供一批有助于排除设备故障的先进设备和工具。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科学设置联合应急演练网络,打造联合应急演练信息平台,发挥现有的网络优势,达到各保障单元能够相互兼容、发布信息准确及时、应急反应迅速快捷、决策指挥果断正确。要定期组织跨保障部门的联合应急演练,通过组织联合应急演练,操练各保障单元在设备或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的应对措施,强化各保障层次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整体协同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要针对联合应急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不足,研究制定措施。尽可能地完善演练方案,弥合空管系统各保障部门间连接缝隙,确保应急预案和措施的时效性,确保在关键时刻设备应急处置无梗阻、无漏洞、无软肋,夯实设备保障基础,为提高空管设备保障能力提供科学的预防支撑。
四、强化空管设备维护维修队伍业务培训
推进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设备维护维修队伍业务素质是关键。空管作为设备配置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信息网络密集型的保障系统,特别是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列编空管设备保障序列,对设备维护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提高设备维护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为首要任务,用前瞻性眼光和创新性思维,进一步加强培训体系、机制建设,全面培养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的设备保障队伍,为提高空管设备保障能力提供高素质的队伍支撑。科学制定培训教育规划;创新培训教育方式方法;突出设备人才培养。通过加快设备人才培养,以利于攻坚克难,有效解决疑难、复杂的技术性问题;以利于发挥其在设备抢修、技术方案论证、设备配置选型、报废设备鉴定工作中的作用;以利于有效缓解因设备人才短缺,而给空管设备运行保障带来的制约和影响。应当高度重视培训基地建设,根据空管系统“三纵三横”体系建设要求和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三级培训基地(场所)建设,保证培训所需的设施设备、培训资金和师资力量等必要条件,建设适应空管发展、符合保障要求,软硬件完备的培训基地,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奠定基础。
五、加大空管设备购置资金投入使用力度
由于空管系统是一个设备资源配置多、设备科技含量高,设备资金投入大,设备更新换代快的有机保障体,而且许多重要设备是从国外进口。这就需要我们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设备投资管理理念,根据空管设备保障实际,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合理配置资源的投向和投量,加大设备购置和使用力度。通过资金杠杆作用,为提高空管设备保障能力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要遵循整体统筹的基本原则,科学拟制设备项目购置计划,统筹进口和国产空管设备购置,使空管设备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陈旧设备和系统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要增强设备资金管理使用效能,根据现有空管设备的状况,认真分析查找构成设备备份、应急系统存在的不足,统筹研究确定设备资金投向、投量,最大限度地弥补系统漏洞,真正实现“一主”、“二备”、“三应急”的功效。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有限的资金使用好,发挥最大的效益。
六、大力培育空管设备维修维护优良作风
空管设备维修维护人员的作风建设,是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的源动力,也是影响设备保障质量和效率不可忽视的因素。要注意教育、倡导和实践锤炼设备维修维护人员勤勉敬业、严谨细致、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增强设备运行保障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能动性,防微杜渐,防范设备故障关口向前移;增强协同配合意识和设备保障团队的凝聚力,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化险为夷;增强设备维护维修能力和水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正视设备保障能力方面的差距,不断改进工作,形成人与设备的复合体,从而真正提高空管设备保障能力,为提高空管设备保能力提供过硬的作风支撑。
第四篇:第四章警务保障
第四章 警务保障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警务保障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警务保障各个方面的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制保障、资源保障、社会保障 难点:人力资源保障、警察权益保障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警务保障概述
一、警务保障的含义
狭义的警务保障,仅仅是指对警务活动的物质技术的支持和保证,也就是常常所说的人、财、物的保障。
广义的警务保障,是指对公安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证,既有政治方面的保障、法律方面的保障、体制方面的保障,又有人力资源保障、经费保障、技术装备保障、社会环境保障等等。
现代警务保障已从单一的物质条件保障向政治、法制、信息、技术等综合保障转变,是广义上的大警务保障。
二、警务保障的特征
(一)全面性
全面性的要求就是以整体保障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统领局部,达到整体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说,从整体着眼,局部入手,统筹考虑,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整体上的最优化。
(二)动态性
警务活动必须随着社会治安形势、违法犯罪情况的变化而发展,这就决定着警务保障的内涵和标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赋予其新的内容。
(三)层次性
警务保障要求在宏观层次上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安部的决定、指示,并在实际贯彻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在微观层次上,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认真执行上级的各项决定,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四)有效性
警务保障要做到及时、持续、优质、高效。
警务保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的生存和公安工作的发展。第二节 警务保障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保障
警务活动的政治保障的核心问题是对警察的领导权。必须牢固确立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警察的绝对领导权。警察的领导权主要是通过警察管理体制来保障的。
二、法制保障
现代警务活动中的法制保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保障,完善立法;二是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三是依法治警,监督警务活动。
三、资源保障
警务活动的物质保障可以分为人力资源保障、信息保障、经费保障和技术装备保障。
(一)人力资源保障
警力作为公安机关及其警务活动的人力资源,是保证警务活动有效进行,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保障,如何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理论,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各项素质,实现“向素质要警力”的目标,是警务保障中的重要问题。
解决警务活动中人力资源保障的首要问题在于强化警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二)信息保障
一般对信息资源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指信息本身,如“警情信息”、“交通信息”等。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指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紧密联系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技术等。警务活动的信息保障应从广义上理解,由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信息保障对现代警务活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三)经费保障 公安经费作为现代警务活动中的财力资源保障,是警务保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保障公安经费是实现警务保障的基础和前提
在我国,公安经费是作为政府公共支出的一部分,由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保证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公安经费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保障,就会阻碍警务活动的进行,甚至会出现“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遗害不浅。
2.公安经费在警务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法律规范的角度,《人民警察法》第37条规定:“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的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第38条规定:“人民警察工作所必需的通讯、训练设施和交通、消防以及派出所、监管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列入基本建设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这表明了经费方面的管理体制是国家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事权划分原则的,在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规划中予以计划保障的公安经费保障办法和管理制度。
(2)从提高公安战斗力的角度,公安经费保障是提高公安战斗力,保证警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在管理训练、机构设置、指挥监督、工作方式、装备保障等方面应当有与它的性质、任务相适应的体制和制度。”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经费保障的及时和充足,否则公安工作是“无米之炊”,提高公安战斗力是“纸上谈兵”。
(3)从管理调节的角度,公安经费源于国家财政支出预算的保障,对公安机关的规模和结构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如国家不能保障公安经费,一方面会导致公安民警的职责不能完成,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公安民警利用其它手段和途径获取经费,影响国家的法治建设,影响人民警察的形象和威信。3.建立强有力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
我国公安机关建立分级管理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是根据我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公安管理体制,在分级管理中,把落实经费放在首位,即公安经费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安业务拓展及物价上升而同步递增。在经费的使用中,财务部门要严格把好审核关,加强管理。对事关公安工作全局、中央和地方共享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技术装备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公安的专项投入。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的组织协调和宏观调控职能,如中央财政在安排中央公安事业经费预算和基建投资计划中,除保证公安机关的中央事权需要外,对中央委托事权和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中央与省级财政建立专项经费补助机制,由公安部和省级公安机关按照一定经费补助比例和标准拨给地方公安机关用于指定项目。同样,在地方事权方面,省级和地市级、县级财政也应对确保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专项斗争和系统化装备建设加大专项投入,并按比例分级负担。对贫困地区的公安机关要给予必要的补助,促进其战斗力的增强。
(四)技术装备保障
公安装备是指用于实施和保障公安保卫工作的武器、弹药、警用标志、警械和警用技术器材等的统称,现代警务活动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作为保障。
四、权益保障
警务保障的权益保障,是指法律赋予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正当权益的全面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
(一)社会保障
1.公民和组织有义务支持和协助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2.拒绝、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受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持有和使用。
(二)生活保障
人民警察的生活保障主要是指对人民警察的工资、福利、抚恤和优待保障。
1.人民警察的工资保障
人民警察属于国家公务员范畴,实行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根据人民警察的特点和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要求,人民警察实行国家公务员工资与警衔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2.人民警察的保险福利保障 我国人民警察的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人身保险(伤残保险和死亡保险)、疾病保险等。人民警察的福利是国家为解决人民警察生活方面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对人民警察所给予的经济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顾,主要有福利费制度、探亲制度、困难补助制度、取暖补贴制度、交通费补贴制度和年休假制度。3.人民警察的抚恤优待保障
所谓“抚恤”,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公职人员和部队的官兵在职期间因公(执行公务)而受伤致残或死亡时,对其本人或者其家属给予金钱和物质上的补偿。抚恤除给予物质补偿外,一般还给予抚恤金。所谓优待,是指对国家规定的一些特殊对象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提供种种补贴、照顾和优先。第三节 警务保障的应然原则
警务保障的应然原则就是通过研究探悉现代警务保障理念,结合我国国情,为建立高效完备的警务保障机制而应当确立的原则。
一、警察机关地位的确定性原则
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在国家政权架构中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属于行政机关的范畴。
公安部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公安厅、局相应隶属于省、市、县人民政府。
公安机关长期遵循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领导体制,也表明了公安机关的地位。公安机关不是一般的行政机关,其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职责决定着它比一般的行政机关有着更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更重大的作用。
二、警务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原则
(一)警力数量的科学计算
我国警力的现状一方面警力不足,另一方面在公安机关内部成倒金字塔形状,更加剧了基层民警力量薄弱,不堪重负的状况。这种现状既造成公安民警超负荷工作,影响到身体健康,又影响着执法质量。这就要求解决好警力的科学计算配置,综合各种因素,科学周密计算,以求最佳配置最佳效果。
(二)经费的科学预算
警务活动离不开经费,经费保障是警务保障的基础。做到公安经费的科学预算,保障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公安机关的正常办公经费应当由财政部门进行科学预算,监督使用。
2.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经费应当根据发案情况,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3.公安民警的工资、福利、抚恤等要体现“从优待警”,稳中有升,杜绝“权力寻租”现象。
(三)公安装备的科学配置
公安装备的现代化是警务活动的有力武器,公安装备的科学配置要求国家把最先进的、高科技的产品用来装备警察队伍,以适应违法犯罪的日益高科技化、复杂化。
(四)公安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 《人民警察法》第38条规定:“人民警察工作所必需的通讯、训练设施和交通、消防以及派出所、监管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列入基本建设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公安基础设施建设要由各级政府进行科学规划,并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乡村的城镇化进程,本着利于工作,方便群众的原则,及时合理、科学艺术地规划公安机关的建设。
三、警务资源配置的程序性原则
1、通过完善的立法,科学地设定警务资源的配置标准,从而保证警务资源配置有法可依,权责明确,配置合理。
2、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警务保障工作应严格做到有法必依,真正按照法定标准和法定程序科学配置警务资源。
3、警务资源配置的程序性原则还要求警务资源的配置要公开透明。具体地讲,就是各项资源(尤其是人力和财力资源)配置的理由、去向、利用效果等要向权力机关及时主动汇报,要向社会进行必要的公布,从而接受全方位的监督,从根本上保证有限的警务资源能够真正配置到位,并合理利用,发挥出最佳效能。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警察权与警务保障权的关系?
2.如何评价现行的《警械武器使用条例》的优点和缺陷?
第五篇:养老保险基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文章标题:养老保险基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四项措施,不断增强社保基金后劲,取得明显成效。截止到目前,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x人,位居全市第x位,当年养老基金征缴x万元,同比增长x,在确保x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当年基金结余x万元,累计结余x万元,一举实现了
扭亏为盈。
一、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面是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关键,是社会保险发展状大的基石。为此,我们一直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作为整个社会保险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广泛宣传引导参保。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社会保险政策送万家”活动,在县城举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咨询活动,通过电台电视台,以讲座的形式,详细讲解社会保险政策,在中心绿地广场大张旗鼓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咨询,现场解答群众提问x多人次,散发宣传单x多份;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到各乡镇,依托劳动保障事务站对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保险政策培训。通过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各类企业参加社会保险意识。以灵活的政策鼓励参保。针对我县钢铁业蓬勃发展,异军突起的形势,把扩面重点放在乡镇非公有制企业,遵循“低基数、低门槛,边进入,边规范”的原则,吸引他们参保,同时改坐等上门为上门服务,变被动为主动,进行现场办公,办理参保申报手续。此举既提高了服务水平,又使扩面工作方便快捷,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动用执法手段强制参保。借助劳动监察职能,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开展专项执法监察活动,进行扩面攻坚。对态度恶厉、拒不参保的企业,除直接申报、强制收缴外,直接给予经济处罚,有效的促进了扩面工作顺利开展。可以说,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保险资金的征收渠道。
二、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清欠。我们在科学准确核定缴费工资基数,为地税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征缴计划书的同时,协助其抓好征缴清欠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改制,督促改制企业在资产变现时按第一顺序偿还欠费。杜绝了社会保险费在企业改制中悬空或流失现象。到目前共参与x集团、x系统等x多家企业改制活动,核定欠费达x万元,其中已经偿还到位x万元。与此同时,与组织、工会、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综合制约力度,采取目标分解、欠费企业法人代表不得评先评优、欠费单位不得购买控购商品以及从严控制职工退休审批等方法,督促其补缴欠费。社会保险欠费的及时入库,有效的壮大了社保基金,增强了后劲。
三、注重社会保险稽核。在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参差不齐得情况下,采取日常稽核、重点稽核、举报稽核相结合的方式,查用工、查工资、查缴费,对x股份有限公司、x矿等x家企业x名参保人员进行重点稽核,查出瞒报漏报保险费x万元,有效的防止了社会保险费在源头流失。同时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稽核新路,对兽医管理委员会进行了稽核,全年社会保险稽核面达x,完成市达目标的x。
四、下力抓好社会保险接继。实践证明,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是减少参保人员流失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不断完善企业买断身份人员保险接续的方法,简化程序,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制作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提供保险费申报、核定、个人帐户处理等相关业务一条龙服务。同时在企业改制时,对职工下发《致全县解除劳动关系职工一封信》,使职工进一步了解缴纳社会保险的重要性,积极缴费继保。通过不懈努力,到目前已为x名断保人员接续了社保关系,从而走出了“这边进、那边出”的怪圈。
《养老保险基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养老保险基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