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西藏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汇总考试试卷
2017年西藏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汇总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我国教育心理学界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大类,不属于这三类的是。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
C:行为规则和道德品质的学习D:规则或原理的学习
2、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____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3、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 B:巴浦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4、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__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5、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__ A.自动教学机 B.程序教学机器 C.电影和电视
D.计算机辅助教学
6、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____ A:反射的建立
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C: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 D:儿童能够抬头
7、()体现不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
A: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和身体等情况 B:尊重和信任学生
C:甘为人梯的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D:对学生唯唯诺诺
8、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获得
9、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E:重视个别差异
10、文纳特卡制的最早实验看是()。A.贝尔 B.兰卡斯特 C.华虚朋 D.布鲁纳
11、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和其他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班主任工作
12、”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两个成语出自()A:白居易《长恨歌》 B:李白《长干行》 C:杜甫《兵车行》 D:高适《燕歌行》
13、用简单易行的规则引导儿童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要求保持一致,确保儿童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保证活动秩序的管理方法称为()A:规则引导法 B:情感沟通法 C:互动指导法 D:目标指引法
14、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15、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____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6、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A.马斯洛和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17、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受到()的制约。A:教育部门 B:教育环境 C:教育方法 D:教育观念
18、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__。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模糊综合测评法
D.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19、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__。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20、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A.审美教育 B.文化教育 C.道德教育 D.素质教育
21、____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锻炼法
22、对学生爱之深、恨之切,说明教育爱缺乏__。A.人道性 B.广泛性 C.纯洁性 D.理智性
23、一个小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A:学习困难综合症 B: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症
24、反映测验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 A.效度 B.信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25、右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A.依法执教 B.廉洁从教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____思想。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2、”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3、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把强化分成____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4、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A:知识 B:应用 C:评价目标 D:综合目标
5、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6、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又称为__。A.目标靶 B.通道 C.沟通背景 D.信息靶
7、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式 D:课堂教学
8、《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 A:郁达夫 B:朱自清 C:鲁迅 D:郭沫若
9、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____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____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指出其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A.及时反馈 B.延时反馈 C.消极反馈 D.积极反馈
12、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发展规律是__。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1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应的是。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14、、“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15、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有 A:通识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16、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分为__ A.5类 B.6类 C.7类 D.8类
17、能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有__ A.人 B.物 C.C行为 D.精神产品 E.智力成果
18、为了了解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社会心理学通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 A:注意的广度已有较好的发展 B:注意的稳定性已有较好的发展 C:注意的转移已有较好的发展 D:注意的分配已有较好的发展
1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_实现。A.提高人的修养 B.促进社会变革
C.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D.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E.延续文化的发展
20、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____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21、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__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讨论法
22、教学技能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具有以下特点()A:熟练性 B:习惯性 C:机械性 D:完善性 E:自动性
2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__。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24、I’m examining the article he has just finished____ the possible mistakes in it. A:correcting B:to correct C:corrected D:having corrected
25、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____ A:5±2个信息单位 B:7±2个信息单位 C:6±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第二篇: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整理
第一章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2.冯特:构造主义詹姆士:机能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韦特海默:格式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
7.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人格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9.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①理论任务: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具有丰富和充实教育理论的任务。
②实践任务:a.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b.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各种心理技术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想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c.心理学实践的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师范高校研究心理学的任务: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10.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
11.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一、名词解释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关系的存在。
意识的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非意识: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但这些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处于非意识状态。(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
前意识:处于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取出来。
无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但它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指意识以外进行的心理活动,如睡眠时的梦,自动化的技能等。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狭义)或同一活动(广义)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注意的转移: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去。
注意起伏: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的加强或减弱。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的对象。(相反状态是注意的稳定)
二、基础知识
1.意识的基本活动方式:①被动的意识活动:指意识的承受状态 ②主动的意识活动:指积极的思维活动 2.意识的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3.意识的能动性表现:①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②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4.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5.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注意可分为:外部注意、内部注意。6.外部注意: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内部注意:人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7.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8.注意的外部表现:①适应性运动②无关运动的停止
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9.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④刺激物的新异性(2)人本身的状态①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②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10.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
①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②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③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4)用意志与干扰做斗争
12.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①无关刺激的干扰 ②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 13.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要因素: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越大 ②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反之,注意范围就大;个人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反之,注意范围就小。14.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协调关系 15.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的区别:
①注意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的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一种活动合理地代替另一种活动。
②注意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由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1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①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②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意识的基本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①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没有觉知性就谈不上意识,人能觉知到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关系。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语言的水平上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
②能动性:人的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能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性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③社会制约性:首先,在社会集体活动中产生的意识,一开始便是社会产物,受社会调节的制约。其次,人的意识和语言密切联系着,有了语言,大脑才能进行抽象思维,才能产生人的意识,儿童意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与人们交往中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发生、发展也表明意识具有社会制约性。再次,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践领域的不同,人们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最后,个体意识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他对社会上的知识、思想、观点的接受和掌握;个体的意识又影响社会意识的内容。
2.注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而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的。如注意看、注意听等。上课时老师所说的“注意黑板”“注意听课”,并不意味着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将看黑板的看字,听课的听字省略了。所以注意没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内容,人们也不可能专门从事注意的意象。
3.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影响条件:(1)有意注意:①是否能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②是否能稳定的培养间接兴趣 ③是否能合理的组织活动 a.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b.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c.提出问题加强注意④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2)无意注意: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之间的对比关系、新异性、活动和变化)②人本身的状态(3)有意后注意:①产生兴趣、熟悉过程的事 ②通过意志活动,熟练后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4.简述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区别和联系。答: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三者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作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意注意。
5.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区别: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联系: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一、名称解释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简称差别阈限。
感受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
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的适应:在强度不变的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
视觉后像:指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分别是红、绿、蓝。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管歪曲的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感觉的后效: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后效。
明适应:从暗处进入到明处,在最初一瞬间感到晃眼,经过几秒钟至1分钟视觉恢复正常的现象。
暗适应:指人从亮处进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恢复的现象。双眼视差:左眼看到左边多一点,右眼看到右边多一点,从而使两眼的视觉稍有不同,这种差异叫双眼视差。
二、基础知识
1.外部刺激:由有机体外部给予的刺激
内部刺激:由有机体内部的变化所引起的刺激
2.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公式:△I/I=K △I:差别阈I:原来的刺激强度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韦伯分数越小,辨别越灵敏。
4.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380—76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5.听觉的适宜刺激频率是16—20000次/秒的音波,即可听音。
6.听觉的绝对阈限是0分贝,上阈是120分贝。7.听觉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属性。
音调是由声波频率决定
音响由声波振动的强度决定
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的听觉特性 8.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9.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10.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11.深度知觉:即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12.深度线索:人所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叫深度线索。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1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①个人的兴趣和情绪、态度
②感觉通道的性质
③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14.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16.影响感觉的因素:刺激强度的影响、刺激时间的影响、感觉相互作用的影响。
17.感觉主要包括:皮肤觉、嗅觉和味觉、运动觉和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三、简答题
1.说明知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答: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食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像,从而知道它的意义。然而,事物又总是由它的许多属性组成的,只有对事物的属性感觉的越丰富,才能对事物知觉得越完整、越准确。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第一步,人的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知觉是感觉的深入,知觉是认知的过程,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2.知觉有何基本特征?为什么?
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部分组成,人在对它进行感知时,总把它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选择性:在一定时间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此时,注意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凸显出来,其他事物就退到后面去,前者是知觉的对象,后者成为知觉的背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具有理解性。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知觉的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3.何为观察力?怎样培养和提高观察力?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在观察活动之前,要对所观察的事物做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
①要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观察所必须的具体方法。
②在观察时,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并要设法让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③必须在观察时及时做好记录。
4.举例说明深度知觉的形成。
答:深度知觉又称为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以产生深度知觉。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但是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上述那些主、客观条件的作用。
5.时间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答: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内部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神经细胞的某种状态可成为时间信号。
6.举例说明运动知觉的类型及其形成。
答: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的相继刺激网膜上领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运动幻觉:包括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幻觉。自主运动是指若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光点在不停的动来动去。自主运动又称为纱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
7.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答:感觉和知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①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二者密不可分,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②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活动;知觉是一种比感觉复杂的认识
活动,它更多的依赖于个人的知觉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四章 记忆
一、基础知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包括:识记、保持、重现。2.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现回想起来。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
3.从信息加工学角度,记忆是:编码阶段、存储阶段、提取阶段。5.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
表象的作用:①表象是介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②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7.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①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②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④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8.根据记忆活动特点分类:
①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②短时记忆: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内。(边听课边记笔记,7个容量)
③长时记忆: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9.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类:
①外显记忆: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面的任务时的记忆。
②内隐记忆: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
10.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1.无意识记:事前没有预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潜移默化”就是指一些良好的素质可以通过无意识记获得。12.有意识记:明确了识记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13.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
意义识记: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16.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17.艾宾浩斯保持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先快后慢” 18.影响遗忘的因素:
①时间②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③识记材料的性质④材料的数量⑤学习程度(过度学习)⑥材料的系列位置 20.遗忘分为暂时遗忘、永久遗忘。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经验还可以恢复。
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
2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2.如何正确地组织复习:(大题)
①及时复习(晚上进行识记,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初次识记时,各次识记分布应该密一些,以后各次的间隔可以逐渐延长)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试图回忆是一种更积极的认知过程,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它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让人集中精力学习不能识记的部分和改正回忆中的错误)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器官参加复习(视听结合)
⑤活动有助于记忆(把识记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23.再认的速度和确定性主要取决于:
①对旧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②当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过的有关事物的相似程度
24.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分为:有意回忆(随意回忆)、无意回忆(不随意回忆)
有意回忆:指回忆的目的任务,自觉地去追忆以往的某些经验。
无意回忆:指没有预定目的,任务,只是在某种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旧经验。“触景生情,一件往事偶然涌上心头”
25.追忆:在心理学中,把那种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策略,通过不断的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再现称为追忆。
26.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不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即可提取有关信息。
间接回忆: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并经过一系列推理过程,提取有关信息。27.遗忘的学说: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记忆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提取。强调新旧材料之间的干扰。●消退说: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已至最后消退。强调生理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遗忘,又叫动机性遗忘。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认知理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消退和干扰;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作用。
二、简答题
1.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答:记忆包括识记、保持、重现三个环节。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重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表现为回忆或再认。
2.试述记忆的三个储存系统。
答:三个储存系统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①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感觉记忆中保持的材料如果受到注意,可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很快消失。
②短时记忆: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我们上课边听课边记笔记就是利用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致是7个。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否则很快消失。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③长时记忆: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的记忆容量很大,保持的时间长。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的重复加工的结果。3.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分析提高记忆效率的因素。答:①记忆的材料组织的程度高,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
②理解记忆材料的本质和内部关系,利用意义记忆,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③识记的目的性越强,越能集中注意,排除干扰,通过有意识记加上自己的记忆方法将材料记住。4.试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答:内隐记忆:是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无意识的,在再认或回忆时不需要有意识。
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的任务时的记忆。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5.遗忘的特点和原因。
答:遗忘的特点: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总结出一条遗忘的发展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忘记了。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原因:
遗忘分为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关于遗忘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干扰说:认为遗忘是新旧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消退引起的。强调了生理过程对记忆的影响。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引起的,例如人们对不愉快的事情的回忆较少。
认知理论:认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而引起的。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痕迹和干扰引起的。长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干扰引起的。6.怎样有效的组织复习?
答:①及时复习,由于遗忘一般都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非常必要。当天晚上背诵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复习,效果最好。
②合理的分配复习的时间。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⑤活动有助于记忆
第五章
想象
1.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
3.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4.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词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6.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想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7.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睡眠时眼球没有或只有少数缓慢的运动,又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8.快波睡眠:快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快波,睡眠时眼球有快速运动(50-60次/分),又称为快速眼动睡眠。9.梦:是人脑处于睡眠状态时一定时相一定部位的兴奋活动。
二、基础知识
1.想象的两个特征:形象性、创造性。
2.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图,想象可划分成有意想象(随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3.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4.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具备的条件:①正确理解词和图样标示的意义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5.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①创造动机 ②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③思维的积极活动 ④灵感和艰巨的劳动 6.幻想有两种:①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是理想。②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毫无实现可能的,是空想。
8.成人的慢波睡眠分为四个阶段:打盹浅睡、中度睡眠、中度至深度睡眠、深度睡眠。
10.越接近睡眠后期,快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11.做梦一般发生在快波睡眠期间。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答: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
构成新形象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管想象创造的新形象多么新颖,甚至离奇,构成新形象的材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但它的内容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分的形象之组合过程,所以说想象同样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再造想象的作用:①再造想象对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再造想象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掌握知识必须有积极的想象参加。学校教授的知识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与概念相应的形象,才能是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
创造想象的作用:①现在社会中,人类不断创造出新的事物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许多文艺作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创造想象所发挥的作用。②创造想象时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例如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就需要创造想象。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可以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目标,拥有梦想和理想,加以实际的行动和意识的努力后,就会成功,从而推动全社会的发展。
3.积极的幻想有什么作用?
答: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幻想可称之为理想。
①积极的幻想是学习和工作的巨大动力。幻想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只有在幻想中看到了自己还没有取得的成果,才会以无穷无尽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活动,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②积极的幻想也是构成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幻想常常是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第六章
思维
一、名词解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情,以推测事情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动作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非逻辑思维:是指不具有明显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逻辑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又称灵感或顿悟。
集中思维:聚合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答案的思维过程。
发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一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抽象的反过程是具体化。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具体概念:是指人脑按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属性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人脑按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联系形成的概念。
变式:是指事物的本质特征或非本质特征发生了改变后的呈现形式。下定义:指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述概念的内涵。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经过一系列有目的和指向性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迁移: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者是已有的问题解决经验对新问题的影响。
启发:是通过观察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原型: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
心理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活动,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二、基础知识
1.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本质属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2.思维的品质: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可逆性是思维的最核心的本质属性。
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4.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思维可分为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6.根据思维方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7.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点:流畅性(对信息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变通性(对信息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特性(对信息做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8.思维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9.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
10.人类的基本思维过程:注意过程、计划过程、操作过程、知识获得过程。11.思维分析分为:过滤式分析、综合性分析(有指向性)。13.内涵: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指概念的范围,内涵与外延呈反比关系。14.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5.根据概念反映的客观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概念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6.根据概念掌握的途径,概念可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17.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20.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的作用:组织、整理、巩固概念)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21.问题解决的过程:
①提出问题:发现和明确问题
②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③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④检验假设:获得正确方法和结果
22.迁移的类型:①正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②负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宗知识、技能的掌握。23.心理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24.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
25.创造性思维要求个体的思维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可逆性。
26.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 ②创造性思维没有现车答案③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④灵感状态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2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
②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横向思维
③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④培养创造性人格
三、简答题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感知觉和表象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
答: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知事物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
思维和感知觉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两者又密不可分。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思维不但不能脱离客观规律,而且应该更加接近客观现实,使人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现实。感性认识的材料如果不经过思维加工,就只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3.举例说明掌握概念的过程,并说明掌握概念要注意哪些条件。
答: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掌握概念要注意的条件: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例如学习习近平行线时,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两边、黑板的上下边缘等,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时候,不仅要学习等腰三角形,还有学习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例如学习心脏各个部位时,应着重观察心脏各个部位的轮廓图,消除无关的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例如当老师讲到垂线的时候,经过运用变式的说明是同学们了解了垂直的概念,此时让学生给垂线下定义,什么是垂线。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例如同学们学习了数学的定理、公式,把这些定理和公式运用到做题当中去,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概念运用过程。
6.说明动机的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可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就会造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强度时,问题解决的效率最高。
7.思维与感知觉有什么本质区别?人为什么不能跟着感觉走?
答:思维和感知觉有本质的区别:
①两者反映的形式不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②两者反映的内容不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
③感知觉是认知活动的开端;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感知觉只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和认识上,思维则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因为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特征,对事物的反应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所以跟着感觉走必然会上当,受骗或者犯错误。
8.简述原型启发及其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的作用。举例说明。答:原型是指一种最初的、原始的模型。新形象的形成,新架设的提出,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启发对新架设的提出,顺利解决问题起很大作用。
原型启发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创造发明的历史中屡见不鲜。瓦特由壶盖被沸水蒸汽顶起的事例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受丝茅草能割破手指的启发,发明了锯子。但是,有时候原型也会限制人的思维的广阔性。一般来说,原型越接近要解决的矛盾,它的限制会成比例地增加。
9.简述分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分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出左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分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具有以下特性:①流畅性:对刺激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②变通性: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③独特性: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创新离不开分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分散思维水平。人们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到了才可能有创新。因此,教学要多用启发式,鼓励学生用新颖而独特的方法思考和解答问题,特别是能灵活解答的问题,不能一概要求以标准答案为准。
第七章
情感和情绪
一、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紧张:是在人的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应激: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操:是带有理智性的与正确的价值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各种高水平的情感的综合体。
理智的情操:也称为认识性的或逻辑性的情操,是在评价事物真伪的过程中引起的体验。
道德的情操:是与评价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相联系的高水平的情感体验,是情操的核心部分。
美的情操:是与崇高的人类进步事业相一致的种种美的高级情感体验,它比一般的美的情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概括性。
二、基础知识
1.人类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3.情绪状态主要有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
4.情绪调节技术:
①有意识的控制自己不良的激情
②转移注意力以冲淡暴发的程度 5.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6.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7.道德感按其形式而言,可分为:①直觉的情绪体验
②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
9.高尚的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道德的情操、美的情操、三、简答题
1.说明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①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②就个体而言,情绪的表现一般不稳定,发展在先,带有情境性。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情感产生体验在后,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③情绪表现具有外显性,情感表现具有内在性。
联系:①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②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的存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为什么要控制消极的心境、激情和过度的紧张、焦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怎样调节其中的两种情绪状态?
答: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难以激起人的工作热情,影响人际关系与工作、学习效率。处于激起状态下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会减弱,往往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意义及预见行为的后果。不适宜的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过度的紧张会干扰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长期处于焦虑的人,不仅会影响工作学习,而且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行为异常和精神病变。
生活中,受到过度剥夺的人容易受陷入激情爱之中甚至导致犯罪。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时非常紧张,不能急中生智,往往不能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酿成不可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度,及时控制好血压和心率,或者立即离开此应激情境。
当我们学习成绩下降时,会感到非常焦虑,但是过高的焦虑会降低行为效率,中等水平的焦虑行为效率是高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各种内脏功能正常的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持续的从事智力活动。
第八章
意志
一、名词解释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接近---接近冲突:双趋冲突,各种不同目的之间的冲突,会使选择发生困难。
回避---回避冲突:双避冲突,当个体必须在两个令人不快的选择对象之间作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趋避冲突,当一个客体或情境具有的特征既使人喜欢,同时又令人厌恶时,接近的倾向与回避的倾向便发生了冲突。“想吃粥,又怕烫”。当面临多重选择的时候,称之为多重趋避冲突。动因(做某件事的原因):指的是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动机:指的是有机体在某一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二、基础知识
1.意志的特征:①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①发生动机的斗争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
③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④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⑤实现所做出的决定
4.内部动机:是指不接受任何一种外部奖励的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
5.外部动机:为了获得外部奖励而激起的动机。7.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8.怎样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①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②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③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④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三、简答题
1.说明意志的特征,并说明“意志自由论”的错误何在。答:意志的特征: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自由论者认为,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意志看作是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的,这是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意志行动的目的的确定始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它是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根据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确定的。即人的一切行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和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所以,在相对的、有条件的意义上,意志是自由的,在绝对的意义上,意志是不自由的。
2.试用实例说明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答:①发生动机的斗争:高中生想通过高考进入一所认知度高的大学继续学习,但是高中生又同时对建筑学和生物工程都很感兴趣。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此时,高中生就要权衡这两个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就业率,薪资水平,最后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专业。
③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高中生已经确定了大学和专业目标,此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④作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高中生在确立自己的目标后,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⑤实现所作出的决定。高中生努力的学习,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
3.说明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怎样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答:活动效率与动机强度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的函数关系。动机强度太低,会影响行为的效率;动机强度过高,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时活动效率降低;保持适当的动机强度,活动效率最高。所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要保持适当水平,不宜把他们的动机激发得过高或过低。
4.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说明:为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教师应当如何指导他们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 答:①使学生有比较平衡的成就感和失败感。
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每次评价既要支出学生的成功之处,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激起他们不断努力。
③对那些确实感到面临的任务难度很大的学生,教师必须热情地加以指导,或者可以适当降低任务的难度,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④对每个学生不仅应当有适合于他们学习基础的、合适的期望水平,而且期望水平应随学生的努力和能力的提高而相应的提高。
第九章
人格和人格倾向性
一、名词解释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也称为个性。广义的人格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狭义的人格指性格和气质。人格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主
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格倾向性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交往需要:是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需要。
动机: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和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交往动机:亲合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有益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源于生理需要。它是以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如饥、渴、性、睡眠、母性等。
社会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它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直接兴趣:指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是坚持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二、基础知识
1.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2.人格的心理结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3.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的作用: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②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4.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5.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5.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16.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8.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
①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收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②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强弱
③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
④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⑤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⑥个性因素影响成就动机
24.兴趣对人的活动的作用:
①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②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 ③促进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
26.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27.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持久性(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28.根据理想的内容,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31.信念的作用或性质:坚信感、稳定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32.世界观是人格倾向性的最高层次。32.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作用表现在:(简答题)
①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
②影响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度、制约情绪的性质和变化
③调节人的行为习惯 33.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需要的作用。
答: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各种需要推动人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地活动。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着,需要越强烈,由此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利,它是个体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地满足而终止。
②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活动,要用一定的意志力去克服。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意志。
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2.简述动机对人类活动的功能。
答:①引发功能: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始动作用。
②指引功能:动机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活动的方向,它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③激励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和加强的作用,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活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
3.良好的兴趣应具备哪些品质?(怎样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论述)
答:①兴趣的广度:良好的兴趣品质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否则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专,结果往往是一无所长。人的兴趣即博又专,才能取得成就。②兴趣的倾向性:高尚的兴趣倾向性,有益于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③兴趣的持久性:保持兴趣的稳定性,才能把工作持续地进行下去,从而把工作做好,取得创造性的成就;若没有稳定的兴趣,朝三暮四,则会一事无成。
④兴趣的效能: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把工作和学习引向深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4.合理的需要结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①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首先,个人的主导需要应该与个人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相一致;其次,个人需要的满足应该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上。
②必须不断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首先,在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应建立起健康、明智的和谐关系;其次,努力通过学习和工作促进“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5.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样说有道理吗?而红军战士为什么又能够在“高原寒,炊断粮”的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革命斗志越来越坚强?试用需要理论分析其中包含着什么心理学道理。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①这句古语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人的需要是有多个层级的。
②人们总是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后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即低层级需要的满足是高层级需要产生的基础。
③人们的需要是不会停止的,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继续去寻找另一种需要的满足。
④根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高尚的精神需要能够支配和控制低级的物质需要,这是人类的社会性的反映。
6.简述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洛斯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有关。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这类需要不受本能的支配,不受人的直接欲望所左右,以自我潜能为动力。这类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最大程度的快乐。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洛斯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首先,只有当人类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了。
第十章
气质、性格及其测量
一、名词解释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不以人的活动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性情、脾气是气质的通俗说法。它给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涂上独特的色彩。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和他的意识倾向和世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性格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并且与人的道德评价有关。个人特质:指个人所独有的特质,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分三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主要特质、次要特质。
二、基础知识
1.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
①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
②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
③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
2.气质包括:情绪和动作方面、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特征。
3.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8.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
①强而不平衡型;兴奋行、胆汁质 ②强、平衡而灵活型:活泼型、多血质 ③强、平衡而不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 ④弱:抑郁型、抑郁质
9.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气质的概念。
10.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11.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12.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③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13.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①在教育过程中不应提出改变学生的气质,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类型特性的改造非常缓慢,而且改造的方法还没有充分研究出来,所以在实际上改变气质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气质的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②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待不同气质的学生。
③教师要重视学生气质的年龄特征。
15.性格特征的结构:①性格的态度特征(具有核心意义的性格结构特征)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17.性格的类型理论:
(1)机能类型说:贝恩和里巴特,理智性、情绪型、意志型
(2)向性说:荣格,外向型、内向型
(3)独立性说:顺从型、独立型
(4)文化---社会价值类型说
①斯普兰格的类型论:理论性、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宗教型
②佛罗姆的类型论:生产倾向性、非生产倾向性
21.性格的测量:自然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测验。
三、简答题
1.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答: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
①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气质与性格相比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且变化比较慢,也比较难;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下发展起来的,变化比价容易,也比较快。②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
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者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表现出来。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4.举例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答: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反映。
①家庭②学习③社会实践④主观因素
5.气质在人类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气质影响实践活动的进行,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都有重要的意义。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③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6.如何测量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答:气质的测量: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 性格的测量:自然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测验
第十一章
能力及其测量
一、名词解释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人格心理特征。
智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一般能力: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特殊能力:专门能力,指为完成某些专门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在特殊活动领域内起作用,是完成某种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包括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
二、基础知识
1.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三、简答题
1.试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答: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区别: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则属于个体的人格心理特征。
②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的。人的知识在一生中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有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联系:①能力即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和知识相互促进。
②人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性格特征等都影响着人们获得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巩固程度,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地根据个体的知识水平来确定他的能力水平的高低。
3.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答:(1)能力的类型差异:
①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言语、知觉、记忆、思维方面②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①超常儿童②低常儿童(3)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①能力的早起表现②能力的晚期表现③中年成才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答: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营养、早期教育、家庭)③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
第十二章
学习心理
一、名词解释
学习:是个体经验的积累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经验的获得和保持。前者是学习过程的主要方面,但必须看到相对持久地保持是学习过程的本质内容之一。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力求探索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应用于另一情境的能力。
求知欲:是指渴望获得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
三、简答题
1.说明影响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答: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兴趣 ③学习迁移 ④学习情绪 ⑤学习动机
⑥学习疲劳和学习心理卫生
第三篇:心理学归纳总结 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范文模版]
第二编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新密联系又有区别的)
(一)感觉和知觉的联系:首先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其次,感觉和直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应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再次,经验在感觉和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感觉的分类(多选):一.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
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知觉的分类(多选);一.空间知觉;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刺激的限度,也成刺激阈限,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 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性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单)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治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治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也是成反比关系。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治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同样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互相作用 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指吧知觉的对象优先从北京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治尽管客观事物具有各种不同属性,有各种不同部分组成,单我们总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
3.知觉的理解性(治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是,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者经验解释他,并用语言 词吧它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影响任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客观有;第一,对象和北京的差别性;第二,对象的活动性;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主观有: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第四章 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阶段)记忆的分类: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出来的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
3.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人的记忆形式:记忆表象和语词
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记忆表象和知觉形象有本质不同:一是直观性。知觉形象和记忆表象都具有直观性,但是知觉形象是在客观事物直接刺激下产生的,二记忆表象是受有关事物影响而间接引起的。
二是概括性。由于记忆表象所包括的事物形象概括非本质的属性,概括水并不高,因此,与思维有本质不同。
记忆过程:
(一)识记:是通过反复赶至二十别急著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
(二)保持与遗忘
(三)再认与回忆
保持过程有三种信息储存系统:1.瞬时储存系统(保持的时间很短 一般只有一秒钟左右)
2.短时储存系统(保持的时间约一分钟)
3.长时储存系统(保持时间长 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身)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回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正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 德国人)
(二)适当超额学习(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有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神
(三)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
(四)正确组织复习
为减少前者以至于后摄抑制的干扰可采取以下措施:1.先让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巩固,2.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相似度。
如何正确组织复习:1.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
2.复习要多样化。
3.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回忆时利用的联想有四种:1.接近联想。2.相似联想。3.对比联想。4.关系联想 影响与制约回忆及其效果的基本因素:1.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
2.利用联想 3.运用推理
4.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思维的个重要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的功能:1.理性认识功能
2.学习功能 3.创造功能 4.调控功能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1.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思维是与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语言对思维的主要作用是: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预言师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2.语言与思维的区别(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思维与外部世界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外部世界则是标志与被标识的关系;语言规律有民族性,思维规律有全人类性。)
思维的分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对外思维和对内思维
思维的品质:
(一)思维的广阔性欲深刻性
(二)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三)思维的逻辑型
(四)思维的独立性欲批判性
求异思维的特点:流畅性 变通性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几个因素:
(一)创造动机强度的影响
(二)知觉情境的影响
(三)思维定势的影响
(四)功能固着影响
(五)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
(六)已有知识的影响
(七)人格的影响
(八)灵感的影响
(九)启发的影响
高创造者一般具有哪些人格特征: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过加工建立新的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毛利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第六章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功能:
(一)选择功能
(二)保持功能
(三)调节和控制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残生适应性运动
(二)无关动作被抑制(三呼吸的变化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1.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这样才能把大部分注意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去,是注意合理分配。
2.注意分配的水平依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和习惯成都等。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强度 刺激物的对比 刺激物的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体本身的状态:需要和兴趣 情绪状态 知识经验 期待的作用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运用无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要尽量防止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的干扰 2.新颖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4.培养学生的兴趣
5.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保持乐观态度和健康的体魄
(二)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的 2.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适当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4.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5.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三)要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三编 人的行为的产生和调控 第七章 动机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的功能:
(一)启动功能
(二)定向功能
(三)强化功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于爱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意志行动的特征:
(一)有自觉的行动目的
(二)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三)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
(四)克服困难
人的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
动机冲突按冲突的方式可分三种类型:1.双趋式冲突(就是当一个人追求两个目的,但又不
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其一的心理矛盾状态)
2.双避式冲突(就是一个人面对两个威胁性的目的并且必须接受其一的心理矛盾状态)
3.趋避式冲突(就是当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包邮取向和退避两种不同动而进行选择时的心理矛盾状态)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 果断性 顽强性 自制性
第八章 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1.信号功能
2.适应功能
3.动机功能
4.组织功能
基本的情绪分类:快乐 愤怒 悲哀 恐惧 挫折 控制激情的措施:1.自我意识调控
2.理智调控 3.合理释放 4.艺术升华 5.适当转移
感情分类: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
第四编 人的心理特征 第九章 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也就是说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治理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言语——语言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动觉智能
音乐——节奏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自知自省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能力差异的表现: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三)能力类型的差异
第十章 人格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 感情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征:
(一)人格的整体性
(二)人格的独特性
(三)人格的稳定性与毕生发展性
(四)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 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气质类型的特征与因材施教P174
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类型:1.理智型 情绪性和意志型
2.外向型和内向型 3.独立型和顺从型
第五编 认知领域与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 第十一章 学习与学习策略的学习人类学习的特点:
(一)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
(二)掌握社会历史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三)以语言为中介的
(四)自觉地 有目的 有计划的
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二)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滴指导下进行的
(三)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学习的作用:第一,学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第二,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第三,学习是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手段 学习策略四个方面的特征:主动性 有效性 过程性 程序性 学习策略一般可分为: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元认知控制包括三个方面:计划 件事 调节 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1.特定性原则
2.生成性原则 3.有效控制原则
4.注意个人效能感原则 5.注意个体的年龄差异
第十一章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三方面功能(或影响);辨别功能 与其功能 调节功能 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或剑术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理论):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生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形式训练说(德国 沃尔夫)相同要素说(桑代克)概括化理论(贾德)关系说(苛勒)
影响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和有哪些?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2.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4.指导的作用 5.定势作用
6.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7.认知结构的特点 8.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促进迁移的教学原则P241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品的心理结构的构成因素:四因素说(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道德认识的形成:到的知识的掌握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信念的确立 影响品的发展的因素:一.家庭环境对学生品的发展的影响
二.学校对学生品的发展的作用 三.个性对学生品的发展的影响
第六编 心理发展与教师心理
第十四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先天和后天的关系
(二)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三)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四)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一方面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是个体的心理发展又依赖于教育 是教育的产物和结果。遗传决定论:创始人是 英国 高尔顿 的(遗传的天才)。第一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霍尔 也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有遗传决定
二因素论:代表人物 德国 斯腾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和二因素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的作用:
首先,遗传素质和心理成熟时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其次,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再次,儿童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运动发展的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教师的认识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
(一)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二)教师要有分配的注意力
(三)教师要有巩固的记忆力
(四)教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无)教师要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
(六)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的情感:1.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主要表现为对教师工作的高度责任感荣誉心和事业心)
2.教师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表现)教师良好的意志品只要表现再:教师要有坚定性 教师要有果断性 教师要有自制力 态度的核心:态度是有人知 感性 一项三种成分构成的。教师心理健康是如何维护的:
(一)正确地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二)面对现实 适应环境
(三)广交朋友 与人为善
(四)努力工作 学会休闲
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
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答案中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6 B、1877 C、1878 D、1879
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
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心理的发生、发展 B、社会对心理制约 C、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D、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
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
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
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个性
8、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A、知觉 B、感觉 C、对比 D、后像
9、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0、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被称为()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1、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2、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经验来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某种意义的特性被称为()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3、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忆
1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16、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个组块 A、5-9 B、7-9 C、5-7 D、9-11
17、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理解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A、概念 B、问题解决 C、具体思维 D、抽象思维
18、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A、后像 B、表象 C、想象 D、复述
19、()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思维的形式 A、概括 B、概念 C、推理 D、抽象
20、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6、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7、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8、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9、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0、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1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1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14、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15、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6、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17、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18、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19、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20、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一、选择题
1-10 DBCDBBDDAD 11-20 DBDABADBBD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错
8、错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错
14、错
15、错
16、错
17、错
18、对
19、对
20、错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
有些老师教你学习方法,让你自己可以学到东西……而最好的老师,其实往往是伤害过你的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1
科目一(中小学通用)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教师职业道德
(一)爱国守法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2)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1)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3)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1)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3)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
(4)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2)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2
科目二(中学)
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因材施教的原则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指导实践法
(5)品德评价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演示法
(4)练习法
(5)实验法
(6)讨论法
(7)参观法
(8)读书指导法
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二)安全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也称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
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
(四)尊重的需要
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四种气质类型特征
(一)胆汁质:
具有很高的兴奋性,行为不均衡,易感情用事。
工作、学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二)多血质:
(1)外表上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
(2)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
(3)情绪和情感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深但明显表露在外。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环境。
(三)黏液质:
(1)安静稳重、交往适度;
(2)反应缓慢、沉默寡言;
(3)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
(4)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
(5)善于忍耐,沉着坚定;
(6)做事不够灵活、因循守旧。
其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
(四)抑郁质:
(1)行为孤僻、动作迟缓;
(2)多愁善感、体验深刻;
(3)情绪不易外露、敏感多疑;
(4)情感细腻,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发现的细小事物。
其显著特点是敏感、多疑、忧郁。
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开设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
(3)教学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心理辅导的方法
(1)强化法
(2)行为塑造法
(3)系统脱敏法
(4)理性一情绪疗法
(5)来访者中心疗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
标准预测试卷
(一)一、单选
1.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属于()
A 直接强化B 间接强化C 自我强化D 替代强化
2.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A 成正比关系B 成反比关系C 没有关系D 成倒U型曲线关系
3.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A 布鲁纳B苛勒C 奥苏伯尔 D 班杜拉
4.桑代克认为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 技能B 能力C 兴趣D 刺激——反应连接
5.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里和行为将产生()
A 极大的影响B 不大的影响C 积极的影响D 消极的影响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
A1~2B 20~40C 60~70D 70~80
7.个体在情绪活动中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心里特征是性格的()
A 认知特征 B 情绪特征 C 意志特征D 态度特征
8.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允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 学习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 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 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9.在整个中学阶段哪个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A 初一B 初二C 高一D 高二
10.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他的理论也被称为()
A 顿悟说B尝试——错误说C 刺激——反应说D 联结说
11.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 动机强度较高B 动机强度较低C 动机强度适中D 动机最强
12.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 感受与体验B 前人经验C 记忆的内容D 信息及其组织
13.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属于()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概念学习D 并列学习
1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A 控制B 基本看法C 改造D 认识和态度
15..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
A 内部、稳定、可控的B 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C外部、稳定、可控的D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16.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 原认知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认知策略
17.心理健康表现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 社会适应B 社会化人格C 精神面貌D 精神状态
18.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A 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 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C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 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9.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需的()
A 教育条件B 社会条件C 客观条件D物质条件
20.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 新的理解B 不同的见解C 认知策略D 类比或表象等
二、填空题
21.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___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22.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
23.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_______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24.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与1959年系统提出了_______(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5.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_______和逆向迁移,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6.心里自我是在_______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27.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_______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8.处于相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叫_______。
29.根据技能的分类,阅读运算、记忆技能属于_______。
30.指导教学模式由激发、演讲、_______、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3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_______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2.有效自编检测的特征有:_______、效度、区分度。
33.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3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_______、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35.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想出不同类型的答案,表明具有较高的_______。
36.依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_______学习。
37.归因理论是从___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38.“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_______问题。
39.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_______和_______,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40.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_______和_______。
三、简答题
41.简述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点。
42.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43.简述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44.简要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特点
45.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46.简要说明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四、论述题
47.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
1.【精析】C自我强化是指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达到强化相应学习行为的目的。
2.【精析】D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成倒“U”型曲线关系。
3.【精析】A布鲁纳首先提出了发现学习。
4.【精析】D在桑代克看来,人类的本性是先天形成的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连结。他通过实验证明,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接。
5.【精析】A研究表明,群体规范形成的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里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而改变。
6.【精析】B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简称STM,也叫工作记忆。是个体对注意 信息进行加工和操作的过程。短时记忆首先由感觉器官获得短暂保留的信息,这个过程往往持续0.25~2秒,但这一记忆很容易被取代或者自行消退,只有经过特别处理的才能进入记忆的下一个阶段——短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20~40秒。
7.【精析】B本题考查了情绪的特征。情绪具有强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等方面的特性。故正确答案为B
8.【精析】B类似于“用进废退”,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在智能上取得进步,正确答案为B
9.【精析】B初二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比较动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10【精析】B本题考查了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尝试,从错误中不断学习。
11.【精析】C动机与学习之间不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而是一种典型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动机的强弱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但并非动机越强越好。研究表明,动机通过影响记忆和再认的可利用性阈限而影响再现,而适中的学习动机对回忆和再认效果最好。动机强度适中可以引起适度的紧张,维持思维积极性,故学习效率最高。
12.【精析】D邵瑞珍等把知识定义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13.【精析】A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时,字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14.【精析】D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15.【精析】D运气是不稳定的情境因素,所以这个学生把英语高分归因于运气。这种归因具有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特征。
16.【精析】D画出网络关系图是组织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17.【精析】A心理健康表现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即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18.【精析】D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9.【精析】B社会条件是个体社会化的必须的条件。
20.【精析】D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习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
二、填空题
21.社会自我22.阿森特金23.行为的结果因素24.心智动作25.顺向迁移
26.青春期27.自我提高28.水平迁移29.心智技能30.练习31.高中
32.信度33.中等34.阶段性35.变通性36.并列结合37.结果38.有结构
39.数量质量40.动作方式行为模式
三、简答题
41.【答案要点】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场独立型。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2)场依存型。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语言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3)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型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和讲解。
42.【答案要点】(1)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从而减少失败感。
(2)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43.【答案要点】(1)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直接制约着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在一般条件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学习效果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学习动机。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即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同时又力所能及,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欲望。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关系呈倒U型曲线,学习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动机过强或过低,都不会激发学习活动。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罚。心里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4.【答案要点】(1)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
(2)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
(3)表征:短时记忆以视觉或听觉的表象表征为主,也可以用抽象的语义命题表征。长时记忆的表征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时记忆的信息既可用语义编码,也可用形象编码。
45.【答案要点】(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②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自关重要的作用;③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式。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组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46.【答案要点】(1)指导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
(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
(5)合作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
四、论述题
47.【答案要点】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语言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值辨析有多种策略,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需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阶段。个体只有从头到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持久地指导行动。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上诉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