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 共 气 象 服 务 业 务 发 展
公 共 气 象 服 务 业 务 发 展
财务管理一班 唐浩潇 20101339041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国家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为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关键词:气象
服务 经济建设
(一)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气象服务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其次,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增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四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五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此外,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对公共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与此同时,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切、人民群众高度关心、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气象事业,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新媒体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现状分析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但是,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
重点服务任务
公共气象服务重点任务包括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等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以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
(一)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
加强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和评估。建立以省、市、县为骨干,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收集网络,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完善气象灾情直报制度,升级全国灾情直报系统,提高气象灾情信息收集时效;建立气象灾情现场调查和评估制度,开展灾情产生的气象原因调查分析评估,灾害发生后组织相关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灾情信息;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进行灾情会商;实现全国灾情信息共享,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开展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建立气象灾害灾前预评估业务,实现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时间、规模、危害程度、成灾程度的预测性估测,为制定减灾预案提供依据;建立气象灾害灾时跟踪评估业务,实现气象灾害发生后对灾害现实情况和可能发生趋势的适时性评估,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及时了解灾情和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建立气象灾害灾后终评估业务,实现气象灾害结束后对灾情的总结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灾害种类、灾害强度、灾害活动时间与地点、致灾因子、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数量、经济损失和防灾减灾措施等。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服务。加强干旱、台风、暴雨、高温、大风、雪灾、冰雹、沙尘暴、大雾、低温冷害、雷电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和分析服务;加强洪涝、山洪、风暴潮、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草原)火灾、荒漠化等次生和衍生灾害以及磁暴、太阳耀斑等空间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上述灾害发生前,及时提供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预评估、影响分析、防御措施和应对建议等信息;灾害发生过程中,提供滚动监测预报预警、跟踪评估等信息;灾害发生后,提供灾害过程总结、历史比较分析和灾害总体评估等信息;针对国外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提供面向我国的借鉴性服务材料。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规范预警信号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各大媒体的合作,对各类媒体机构发布气象信息的情况加以监管,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变化情况要及时增播、插播、补充或者订正相关信息;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重点加强信息传递薄弱地区的设施建设,确保在重大灾害发生时,至少有一种发布渠道能将预警信息送达农村、牧区、山区、海上等通讯薄弱地区。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臵。加快推进国家分灾种的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启动或终止相关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指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发挥气象预警信号的“消息树”和“发令枪”作用,建立健全与水利、民政、农业、交通、地震、电力、航空、部队等部门的气象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多部门联络员的例会制度和各部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责任人队伍,建立面向各部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责任人的手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应急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建设。
第二篇: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附件: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国家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为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需求与现状
(一)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气象服务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其次,适应和减缓气候变 化、增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四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五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此外,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对公共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与此同时,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切、人民群众高度关心、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气象事业,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新媒体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现状分析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 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但是,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气象服务为立业之本的宗旨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坚持以提高气象服务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坚持以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为依托,坚持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为重点,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式发展为途径,坚持以提高气象服务的业务科技支撑能力和延伸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链条为突破口,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又好又快 发展。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原则。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根据各类服务对象特点和需求,发展多种服务模式,围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经济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重大需求明确公共气象服务重点。
公益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因此,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牢固树立公共气象的理念,坚持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发展方向。
科学性原则。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不断增强气象服务科技含量,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协助政府、指导公众和生产部门做出正确的决定。
以人为本、普惠公平原则。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机制,不断扩大公共气象服务的受众面,显著提高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程度。
(三)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基本相适应。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服务业务现 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服务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
三、重点服务任务
公共气象服务重点任务包括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等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以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
(一)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
加强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和评估。建立以省、市、县为骨干,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收集网络,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完善气象灾情直报制度,升级全国灾情直报系统,提高气象灾情信息收集时效;建立气象灾情现场调查和评估制度,开展灾情产生的气象原因调查分析评估,灾害发生后组织相关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灾情信息;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进行灾情会商;实现全国灾情信息共享,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
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制定全国气象灾害普查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推进全国气象灾害普查工作。以行政村为基本调查点,重点调 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灾害种类,基本掌握全国气象灾害的分布范围、危害对象、灾害损失、最大强度、发生频率、易发区重发区位臵、致灾主要因子、灾害防御薄弱环节等;对我国气象及相关灾害区进行分级分类,逐步在国家、省两级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根据气象灾害普查结果,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种风险度的分级标准;建立各类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灾害损失程度和风险指数、风险等级的评价模式;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编制以GIS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如编制反映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地区差异性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反映气象灾害风险程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气象灾害风险-时间变化图,编制反映气象灾害时间与空间变化规律的气象灾害风险综合图;制定减轻气象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如制定规避、降低气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制定保护或转移气象灾害风险影响人群的对策与措施,制定采取转移风险、风险共担等(如政策保险)措施化解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估制度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建立相应的强制性建设标准,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确保在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在农业引种改制、结构调整,调水工程设计,公路和铁路线路选择,城市建设,农牧业开发,生态工程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开发等工作实施前,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
开展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建立气象灾害灾前预评估业务,实现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时间、规模、危害程度、成灾程度的预测性估测,为制定减灾预案提供依据;建立气象灾害灾时跟踪评估业务,实现气象灾害发生后对灾害现实情况和可能发生趋势的适时性评估,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及时了解灾情和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建立气象灾害灾后终评估业务,实现气象灾害结束后对灾情的总结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灾害种类、灾害强度、灾害活动时间与地点、致灾因子、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数量、经济损失和防灾减灾措施等。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服务。加强干旱、台风、暴雨、高温、大风、雪灾、冰雹、沙尘暴、大雾、低温冷害、雷电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和分析服务;加强洪涝、山洪、风暴潮、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草原)火灾、荒漠化等次生和衍生灾害以及磁暴、太阳耀斑等空间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上述灾害发生前,及时提供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预评估、影响分析、防御措施和应对建议等信息;灾害发生过程中,提供滚动监测预报预警、跟踪评估等信息;灾害发生后,提供灾害过程总结、历史比较分析和灾害总体评估等信息;针对国外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提供面向我国的借鉴性服务材料。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制度,规范预警信号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各大媒体的合作,对各类媒体机构发布气象信息的情况加以监管,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变化情况要及时增播、插播、补充或者订正相关信息;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重点加强信息传递薄弱地区的设施建设,确保在重大灾害发生时,至少有一种发布渠道能将预警信息送达农村、牧区、山区、海上等通讯薄弱地区。
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城市社区、街道、企事业、学校、车站、码头、港口、医院等重点单位确定一名联系人,在乡镇确定一名协理员,在每一个村屯设立一名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传递,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参与本社区、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定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臵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制定气象信息员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制定以奖代补方式的气象信息员激励机制。推动军地一体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形成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臵。加快推进国家分灾种的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启动或终止相关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指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发挥气象预警信号的“消息树”和“发令枪”作用,建立健全与水利、民政、农业、交通、地震、电力、航 空、部队等部门的气象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多部门联络员的例会制度和各部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责任人队伍,建立面向各部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责任人的手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应急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建设。
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灾害防御意识。加强城市和农村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制作通俗易懂的气象防灾避险电视宣传片、知识挂历、宣传卡片、小册子等;加强学校、农村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地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
做好国家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分析业务,尤其是加强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和诊断;开展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和预估,集成气候变化对敏感经济社会领域和区域影响评估成果,着力加强我国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对策综合分析,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布局、农业生产、煤电油气运、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能源政策调整、国际谈判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科学的战略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我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做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建设省级气候变化数据集,包括现有台站气候观测资料的均一化处理和长序列气候资料的构建;组织开展气候变化事实的分析,加强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提出调整经济生产布局和优化功能分区的适应与应对措施,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产品;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紧迫要求,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措施。
(三)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
提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做好气象实况监测产品的服务,向公众提供温度、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实况监测产品,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监测产品,台风、暴雨、雷电、冰雹、大风、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出现地点、时间和强度的图示性描述产品。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的服务,向公众提供暴雨、雷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及强对流天气0-2小时的临近预报和3-12小时的短时预报,12小时-7天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未来10-30天延伸期环流形势特征及演变趋势预报、降水及温度趋势预报。做好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描述灾害性天气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提供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如人体舒适 度指数、紫外线指数、风寒指数、花粉浓度、中暑指数,提供空气质量、污染物汇聚、扩散的预报预测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信息。
面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和空间气象事件信息及气象新闻,传播和普及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科学知识。以新闻发布会、电视、网络等方式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加强对公众的气象知识培训,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四)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
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雷电、大风等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多渠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平台,着力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政府主办、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的农村经济信息网。推动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气象灾害普查,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编制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体系。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重点加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定量分析评估技术研发,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系统,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提供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包括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范围、时间、影响对象和防御措施等。探索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管理。
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做好农业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和各种农用天气预报,提高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服务能力建设,为农业抗御旱灾、增加水资源提供有效的服务。加强极端天气事件监测、旱涝等气候趋势预测和农业年景气候预测,为农业生产部门科学规划全年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决策信息。加强和改进粮食产量气象预报业务,开展我国农作物产量动态监测预报,提供作物产量气象评价和预报服务,包括全国和各主产区作物生长发育信息、作物产量气象影响定量评价和作物产量动态气象预测信息,不同作物种植总面积以及与上一年的增减百分比。开展粮、棉、油作物等多种农产品产量预报服务,发展与我国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国外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预报。
加强对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气象服务。面向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生态旅游以及粮食仓储等的气象服务。开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气象服务,根据气象条件与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关系,提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气象条件利弊分析、对策与建议,提供优产、优质、高效农业气象调控适用技术。开展生态气象综合监测评估业务,重点开展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气象监测评估。加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加强气象科技扶贫开 发,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示范和咨询,切实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五)城市气象服务
做好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针对城市突发气象灾害特点,建立和完善城市突发气象灾害的各类应急预案。充分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的各种手段,提高城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开展针对“五岛效应”即城市浑浊岛、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城市气象服务。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为切入点,借助奥运、世博、亚运等大型活动契机,建设体现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及处臵一体化的城市群多灾种早期预警服务系统,构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城市群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区域内气象服务的互动、联动,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好城市生命线运行保障的气象服务。主动加强与城市交通、给排水、电力、旅游、航空等运行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主动、准确地将城市最新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供给城市运行部门,做好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为城市运行部门的调度、指挥、联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气象评价。开展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环境评价工作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尤其是对沿江沿海等洪涝设防城市,科学确定不同城市的气象灾害防御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城市防台、防洪排水管网和大型工程建筑防风抗灾 基础建设,修订完善现行规划、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等涉及气象参数的标准。
做好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评价。分析与城市空气质量、紫外线辐射、花粉、人体舒适度、气溶胶扩散等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有关的气象要素,开展城市居民生活气象评价服务。分析与城市建筑关系密切的城市边界层风谱特性及其对城市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脉动影响,为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服务;分析城市建筑群的排列方式、密集度、高度等要素间的相关关系,为创造舒适的城市居民生活温度和风环境提供服务;分析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六)专业气象服务
海洋气象服务。面向海洋油气、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盐和盐化工业的服务需求,开展海洋气象监测,实现对海风、海雾、风暴潮、海温等的监测。开展台风、海雾、海上大风、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服务。开展保障远洋运输安全的海洋气象导航服务,指导船舶规避海洋灾害,减少海难、海损事故的发生。开展海上事故救援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海事区域风、海温、能见度、大雾、雷电、降水、气温等预报和海洋污染扩散预报,为海上事故搜救提供服务。开展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的气象保障服务,促进海洋气候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为港口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海上旅游、海洋渔业、海盐和盐化工业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水文气象服务。开展主要江河防汛气象服务,收集、汇总、交 换流域内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及灾情信息,开展流域内气象观测和预报会商,确保主要江河干流、支流和重要水利设施安全度汛。开展流域面雨量分析和预报服务,提供未来三、六、十二小时面雨量预报,提供汇流、径流、流量、重点区域渍涝风险等级预报信息。开展重点流域的山区积雪遥感监测分析和融雪洪水气象条件预测。开展水利枢纽和水库调度气象服务,根据气象监测和预报预测结果,提供流域内、跨流域水量和水库调度的配臵建议;开展山洪预警气象服务;开展城市积涝预报气象服务;开展江河凌汛、冰情和春汛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如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的北方黄河、松花江的凌汛气象服务;开展水循环过程评估、水资源优化配臵气象服务。
交通气象服务。联合交通部门建设交通气象监测网络,提供高速公路、铁路、跨海大桥、内河等交通干线能见度、强降雨、雪、雾、大风、沙尘暴、结冰、低温、泥石流等的监测服务,针对公路运输的专门需求提供路面温度、湿滑程度、积雪厚度、路面结冰等监测产品。针对大雾、大风、台风、大雨、冰冻、大雪、冰雹、滑坡泥石流等影响公路、铁路、水运交通干线的天气,通过高速公路沿路电子显示屏、交通广播电台、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等提供交通干线的天气实况、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减少交通意外。根据交通干线的监测预报预警,分析评估低能见度、强降水、路面湿滑等条件对交通的影响,向相关部门提供交通干线是否关闭、关闭时间及区段的建议。针对气候特点和气候变化情况,开展交通运输的气候区划工作。开展交通气象评估论证 和规划,提供铁路公路建设的路线选择气象评估,为交通规划部门科学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能源气象服务。开展海、陆油气田勘探与生产、输油气管道路线的天气预报警报,为能源供应提供气象监测和预报预测信息;为城市能源(电力、热力、油气)和水供应企业等用户能源生产调度提供不同季节的气象分析信息;根据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结果,为企事业单位和大型商场等场所提供节能、降耗的气象服务;开展以人工增雨降温节电节能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节约能源、缓解电力供应短缺提供服务;开展电网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建立跨部门联合监测机制,在冰冻天气易发地区增加电线积冰观测,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闪电、结冰、大风等气象灾害预报服务,开展电力线路杆塔载荷能力气象论证并制定相应标准。
旅游气象服务。从天气对人们旅游、出行的影响考虑,提供旅游城市和著名景点天气预报,提供旅游城市和景点的交通沿线天气预报,方便公众旅游出行计划安排;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天气适宜程度,提供全国旅游适宜落区图和适宜旅游的季节等信息,方便用户迅速、直观地发现适宜旅游的地区。参与地方旅游规划和气候风险评估。
卫生气象服务。联合卫生部门,从致病原因入手,分析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疾病发生的影响,重点分析气象条件对病原体、病原媒介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传播的影响,以及冻害、感冒、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及痢疾、流感等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开展人类 疾病发生、流行的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服务;开展人体健康指数预报服务,提供人体舒适度、风寒指数、高温中暑指数、紫外线指数、花粉浓度等预报服务;提供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潜势预报服务;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服务。
(七)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项目等专项气象服务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总结奥运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经验,推广奥运气象服务理念、技术方法、业务流程以及组织方式,重点做好国庆六十周年纪念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气象保障服务。通过与重大活动的执行或实施方的沟通,了解详细需求,制定参与重大活动的全过程系列气象服务方案;建立气象保障服务组织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明确服务流程和分工,确定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和服务重点。
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划等规划、开发与建设活动,开展长江三峡、南水北调、天然林保护、大型桥梁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前,通过与重大工程项目执行或实施方的沟通,制定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系列气象服务方案,并提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建设过程中,全程为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气象保障服务。针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建设规划,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等,按照《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开展气候可行 性论证。
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开展风能、太阳能普查,摸清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征,建立气象能源数据库;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评价和承载力分析服务,科学估算气象能源总储量和技术可开发量,为国家建设风电场、太阳能电场选址提供决策依据;开展针对风电场、太阳能电场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为风电场、太阳能电场正常运行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国防安全和军事气象服务。加强与军事气象部门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和完善军地联合协调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开展国防建设、卫星和航天器发射、重大军事活动等气象保障服务,为国防安全和军事提供气象信息支持。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在重点流域、大型水库、干旱地区和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国家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开展以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增雪、防雹减灾、机场和公路消雾、森林草原防火扑火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
雷电防护气象服务。针对防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电力、航空、航天、林业)和重大活动保障等需求,开展雷电危险等级、雷电移动演变预报服务;按照雷电防护标准和规范,定期开展防雷装臵检测;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加强雷电易发、高发区建筑物,公共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信息网络、化学危险品及易燃易爆场所,文物古迹等的雷电防护工程建设。
(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立起权威、畅通、有效的覆盖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立针对辖区内核电、矿井、化工、大型水库等安全生产高危单位的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建立专门的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提高核泄漏、危险品爆炸、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污染物大气扩散、事故现场气象条件的预报水平。
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服务。突发公共事件突然发生或预期即将发生时,派出环境气象应急观测车赶赴事故发生地,采用移动监测设备进行气象要素和化学要素监测,收集现场观测数据并及时传送回当地气象部门和事故现场指挥部门。
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气象预报服务。通过污染物大气扩散传输模式制作不同高度上有害化学物质扩散轨迹预报、近地面有害化学物质浓度扩散预报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沉降分布预报等,提供风速、风向、气温、地温、污染物扩散后浓度等预报,提供污染物扩散范围、要素分布、对策建议等内容的分析报告,并根据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提出应急响应对策建议;提供事故现场气象条件的预报服务。
(九)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上述服务任务从对象上可分为面向决策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公众气象服务和面向特定用户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面向不同的对象,服务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则有所不同。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决策气象服务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牢牢把握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象能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需求,研究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新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加强气象实况监测分析、预警预报预测预估、极端事件检测、灾情与灾害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灾害风险分析与防御、适应与减缓对策制定等,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综合性;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传真、网络、影视、短信发送渠道,建立专人专送制度和文件交换渠道,确保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各种手段将服务信息主动发送到决策者手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精细化、高频次和广覆盖。在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和天气实况服务的同时,加强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高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事件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避免以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从工作流程上将预报和服务分离,依托精细化的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逐步实现对各种时空尺度大气现象和各种要素的精细化服务,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精细化;每天为公众提供逐时的天气实况,未来7 天天气预报,其中24小时以内为6小时间隔,24-48小时内为12小时间隔,灾害性天气和相关气象灾害发生时,实时发布、及时更新气象预警信息和实况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发布高频次;利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和丰富公众气象服务手段与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各种社会资源与传播载体,实现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广覆盖。
拓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提升科技水平。培育专业用户群体,拓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领域,未来三到五年重点加强农业、水文、交通、海洋、能源、卫生、旅游等专业用户的气象服务;在为专门用户提供温、压、湿、风、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信息基础上,提供可作为决策依据的水库调度、电力生产与分配调度、城市供热调度、高速公路管理等对策建议信息,延伸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链条;开发农业、交通、水文、海洋、能源、卫生、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建立和充实专业气象实用技术储备库,开展专业气象监测、预警、评估和咨询服务,改变专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不高、服务产品不专的状况,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科技水平。
四、业务体系建设
建立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重点要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队伍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机构的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务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服务管理规范化。
(一)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 1.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系统
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系统,解决公共气象服务中基础信息资料匮乏局面。气象观测、预报预测和服务产品必须通过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系统实时传输到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推进与水文、民政、农业、交通、卫生、统计、测绘等部门的资料交换共享机制的建立,与各部门交换共享的资料通过采集系统及时进入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
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统一开发具有存储、管理、检索、统计、数据交换、归档以及自动更新、维护、共享等功能的多层次结构的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分析信息、气象监测和预报预测预警信息、气象灾情信息、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决策支持信息、服务典型个例信息、服务产品质量信息、用户反馈信息、效益评估信息。该数据库为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2.气象灾害防御业务系统
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全国灾情直报系统,实现灾情发生后2小时内初报灾情,6小时内上报重要灾情,12-24小时内上报调查后灾情;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共享的全国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技术规范统一的、标准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相结合的省级和国家级气象灾害数据库;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动态管理平台,实现对乡镇气象协理员和社区气象灾害信息员的备案和 管理;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平台。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种风险度的分级标准;建立各类气象灾害危险性、易损性、灾害损失程度和风险指数、风险等级的计算方法和模式;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
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建立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实现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时间、规模、危害程度、成灾程度等方面的预测性估测,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对灾害现实情况和可能发生趋势所做的适时性评估,在气象灾害结束后对灾情的完整总结评估。
3.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开发全国统一的基于GIS的决策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和气象信息融合、服务产品显示与综合集成、统计分析检索、数据挖掘、服务产品生成和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并具有面向不同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决策气象服务对策建议库。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分发平台。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传真、网络、影视、短信专门发送渠道。收集政府决策部门有关领导的手机号码、电话和传真号码,遇有突发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和传真等多种手段将预警信息主动发送到决策者手中。4.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建设国家和省级电视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提高中国气象频道及各级各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全天候提供权威、实用、细分的各类气象服务信息。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电视直播系统,实现在主要电视频道实时插播气象监测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建立面向网站、电话、手机短信等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
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基于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公众气象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平台,研究开发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与方法,建立具有统计、分析、图形显示、表格显示、输出等功能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开展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开展效益评估调查。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覆盖全国及相关海区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China Weather Radio)。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分区群发与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面向手机用户的气象预警信息小区广播发布系统,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对指定区域所有手机用户的实时传播。在山东石岛、浙江舟山、广东电白建设覆盖我国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的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加快建设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中国天气网-国家和省级公众气象服务网站,以及中国兴农网。加强与广电部门的协商与合作,力争两年内实现中国气象频道在各地有线与无线电视网络中的播出,建立和完善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发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插播制度。完善 手机短信、电话、农村有线广播前端接收机等设施,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逐步设立气象电子显示屏和多媒体显示终端。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媒体、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发布资源(公共电台和电视台、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宣传车、电子显示屏)发布气象信息。建立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控制平台,预报服务产品更新后,实现网站、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的信息同步更新,确保对外服务的一致性。
气象科普宣传业务平台。整合科普资源,建设中国气象科普网;建设国家和省级气象科普馆,加强气象科普产品开发。
5.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建立健全农业、水利、航空、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环保、卫生、旅游、海洋、保险、能源、电力、仓储、物流、盐业等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在天气预警预报、气候预测和专业气象预报基础上,重点建立农业、水利、交通、海洋、旅游、卫生、能源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提高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综合集成和加工处理水平。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平台。建立与农业、水利、交通、旅游、卫生、能源、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的网络、传真等专门产品发布系统。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在明确评估重点行业基础上,制定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案,采用专家小组法(德尔斐法)定期评估气象服务效益,建立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定期对行业气象 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队伍建设
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岗位设臵。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规范管理的原则,发掘气象部门现有人力资源潜力,科学设臵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岗位、公共气象服务研发岗位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协调岗位。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和科研专职队伍建设。国家、省、地、县设臵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专职岗位,负责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分发和评估等业务。根据分工不同,气象服务业务专职人员须掌握各种气象预报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掌握制作可视化产品的技能,熟悉各类图形图像加工软件,了解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对外宣传和交流能力,掌握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国家和省级设臵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专职岗位,负责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技术和手段的研发。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专职岗位不仅应具备气象知识,还应具备水文、海洋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在了解用户需求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新的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方法,开发新的产品分发、集成、显示及包装技术。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在国家和省级建设分灾种的气象灾害评估专家队伍,评估专家必须充分了解各行各业对气象的敏感程度,在气象预报预测信息的基础上,能对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预见性分析。
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灵活的用人 机制,在城市社区、街道、企事业、学校、车站、码头、港口、医院等重点单位确定一名联系人,在乡镇确定一名协理员,在每一个村屯设立一名气象信息员,建立一支能够承担气象信息收集、预警信息传播和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化气象服务队伍。制定气象信息员管理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招募、培训、激励等运行机制,规范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在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
(三)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机构建设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分阶段、分步骤整合公共气象服务相关资源,优化资源配臵,建设国家和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加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现阶段,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要任务是整合国家级公众气象服务资源,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运行机制,开展公益性气象服务。
开展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渐在全国开展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决策气象服务中心建设。2008年-2010年,以改革和调整决策气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为重点,规范决策气象服务流程,提高决策气象服务中心“小实体、大网络”的运行效率。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的横向联动,确保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综合性;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的纵向联动,确保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对外协调一致性。
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中心是中国气象局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的业务和协调机构,并负责对省级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的技术指导。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中心以职能司牵头,由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联合各省(区、市)气象局,以“小实体、大网络”方式运行。
省级决策气象服务中心是各省(区、市)气象局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的业务和协调机构,以业务管理部门牵头,由省气象台、气候中心、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各地(市)气象局,以“小实体、大网络”方式运行。
五、保障措施
(一)增强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业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作用
以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需要为引领,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建设,积极探索气象灾害预报业务,发展气象衍生灾害预报业务,建立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各类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精细化程度和预警时效,尤其要提高对灾害发生具体时段和强度的预报能力。加强气象综合观测业务建设,优化站网布局,充实观测项目,提高地面和高空台站自动化观测水平;加快推进新一代天气雷达加密布设,发展风廓线雷达、雷电监测、GPS/MET水汽观测、专用飞机探测和气象卫星构建的遥感气象探测系统和空间天气探测系统。同时,主动与其他部门联合,建设交通、水文、地质、生态、输变电路等专业气象监测网。通过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业务能力的增强,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提供强有力信息和技术支持。
(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建设
鼓励并支持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学科体系研究,逐步建设比较清晰的公共气象服务学科体系结构,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学科发展奠定基础。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建设与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学科,逐步在高等院校增设与公共气象服务相关的课程。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服务分会建设,通过全行业力量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建设。
2.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研究机构建设
积极推进在国家级科研单位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的研究团队,鼓励省级科研单位立足本地的气象服务需求,明确定位,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气象科研机构,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研究机构的实体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国家和省级业务单位发展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科研开发团队,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科技创新能力。
3.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与气象高影响行业、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关键性以及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服务领域科学研究。加强气象服务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综合研究,加强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评估和预评估等研究。加强气象服务产品和服务新手 段的开发和设计,重点加强新媒体和卫星通信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加强气象服务系统与气象信息获取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系统和用户系统的接口技术研制,重点加强气象服务专业数据库的研究与设计;加强对气象灾害数据库、基于GIS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各类专业气象服务平台等的技术开发;加强气象服务技术交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发与加工制作技术。
(三)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人才机制 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
培养“专家型”、“复合型”公共气象服务队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教育、培训工作要形成制度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有计划、分期分批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人员素质;加强上岗培训、晋升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引进机制,为引进高层次的服务人才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
2.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激励机制
科学划分和完善气象服务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制,推进服务人员的持证上岗;建立合理的服务人员考评、奖惩和晋级机制。推进优秀业务人员转岗机制,鼓励优秀预报预测业务人员从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
(四)加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资金投入 1.建立稳定的公共气象服务财政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实现公共气象服务投入与整个气象事业投入增长相协调。
2.加大公共气象服务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并在中国气象局及地方各级政府各类重大气象工程项目和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中加大公共气象服务制作平台、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各类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等方面的经费支持,保障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持续稳定推进。
3.加大公共气象服务科研开发经费的投入
积极通过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经费渠道,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理论的研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服务制作分发技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发。
(五)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学管理 1.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规划
各地要根据公共气象服务发展主要目标,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地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规划,提出本地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每四年召开一次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每年召开公共气象服务技术交流研讨会议。
2.建立和健全运行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管理模式 在省级气象部门机构中合理设臵公共气象服务管理机构,明确
职责和职权。设臵专门管理处(室),负责省级公共气象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加强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理顺预报预测、综合观测业务和服务业务的关系,理顺相关单位的职责和业务分工,建立运行顺畅、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管理规章制度、业务运行规定;建立科学、分类的气象服务目标考核与评价机制,制定公共气象服务考核规定。
3.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
完善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规定和技术规范。制定《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汛期气象服务手册》、《公众气象服务指南》和《专业气象服务指南》;建立科学、分类的气象服务目标考核与评价机制,出台《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和《公众气象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完善《重大气象服务表彰办法》;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的要求,制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规范》;加强重大过程气象服务总结工作,制定《重大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总结规定》;健全公共气象服务标准,加快制定服务用语、服务手段、服务质量等行业和国家标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重大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出台和实施工作。
第三篇: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初探 草稿
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初探
公共气象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而且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物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共气象服务最好由政府免费、无偿提供。但是现实往往要比理论复杂得多。随着世界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产业迅猛发展,在20世纪4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了市场化公共气象服务活动。一些私人气象公司向民航及其它特别用户提供商业化气象服务。民航部门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很强,特别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恶劣天气更是飞行事故的主要杀手。另一个早期接受市场化气象服务的部门是远洋运输部门,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对海上航行安全有致命的影响,因此,也需要专门的气象服务。可以说,海上航行的安全需要促进了现代天气预报的最初发展。但是,因为这些部门主要是从防灾角度使用气象预报,这属于政府气象部门提供的公益服务,市场化气象活动没有大的发展。到了80年代初,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要求提供气象服务的部门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泛,就促进了私人气象服务公司和国家气象部门的市场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同时,由于受本国经济的限制,一些国家气象部门的经费不足,或者政府因财政困难减少了给气象部门的经费,政府在政策上允许气象部门进行市场化运作,这使得许多国家气象部门陆续开展并进一步扩大了商业化活动。
但是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热点话题。各国对公共气象服务应否实行市场化在认识上存在着较大分歧。从总体上看,公共气象服务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共气象机构和私人气象公司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展国际商业化气象服务,加剧了国家间气象服务市场的竞争,同时也给一些市场化步伐不够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之缘起
(1)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刺激
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拓展,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在服务的质量、内容、频次、时效上都有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用户为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益需要特定的气象服务产品,如建筑业、制造业、保险业、仓储业、交通、航空、航海、期货贸易、金融、农业、林业、渔业、餐饮、石油、电力、旅游、盐业等。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化。单一的公益气象服务产品已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公共物品的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是社会基础性设施,其生产成本来源于全民,通过税收来获得价值补偿,如果对社会某个或某些个体提供专门的服务,有求必应,事业经费必须大大增加,这些服务的收益是某些个体,而成本则要由全社会来承担,这既不合理也不可能。
作为公益性气象服务的用户,因为成本已转嫁给了社会,其需求将可能是无限的,多多益善。公共气象部门要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很难的。首先,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者可能虚报自己的需求。由于人本身对自己的真实需求,尤其是边际需求很难在技术上准确估计,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必然难以作为科学经济决策的基础。消费者虚报自己的需求,既有道德上不诚实的原因,同时也有由于消费者没有面临直接的财务约束,而错把自己的欲望当作有效需求上报的原因。其次,从气象部门角度来看,要随时随地调查如此众多的消费者消费口味以满足其需求,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即使气象部门有决心,有信心,从经济角度看也是不合算的。因为这种大规模的调查显然需要相当巨额的成本。而一旦调查消费者需求的边际 1 成本超过了因此而得到的边际收益,那么这种调查在经济上就是不合算的。无法获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就必然导致严重的非瓦尔拉均衡。
所谓的瓦尔拉均衡是指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在价格的逐步变动下,根据自己的偏好调整供给与需求,从而使两者达到一致。这当然仅是一个理论模型。微观经济非瓦尔拉均衡导致了两个方面的不经济后果:一是广大消费者的个体福利无法在既有资源条件下,使自己的消费效用得到最大化,也就是说无法实现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配给的消费效用,而在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只好满足于有限的几种消费效用。二是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失去了需求方面的基础。
气象部门内部要么就大量生产气象服务产品,不管其社会效果怎样,从而获得政府的越来越大的投入。如果投入固定,则尽量不去生产气象服务产品,隐瞒气象信息资源,只要一句“科学技术水平达不到”就足矣。
如果消费者个体的需求很大,生产气象服务的成本将很高。如远洋运输船只,就需要详细的航线预报,每一条船、每一时刻、每个地点根据该船的质量、大小、货物类型、重量等等所需要的气象保障内容大不一样,需要专门的制作,成本很大,不说预报失误带来的责任,单就制作预报和通讯成本就得数千元。在无偿免费的情况下,这一成本被转嫁给全社会,而船舶公司从气象服务中收益数十万元、数百万元。这自然是不公平的,同时也难以长久持续。
这样的服务产品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私人物品性质,是不完全的公共物品。
用户不仅从生命财产安全角度考虑要求基本的公益性气象服务,更从生产效益方面需要专门的、准确的、及时的气象服务,优质的远洋气象导航服务可以使船只减少货损、缩短航程,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获得超额利润。船舶公司有利润驱动,自然愿意投资购买气象导航服务。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就越高,而投资于气象服务的热情就越旺。
(2)气象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
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趋势与最近二十多年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不开。一是大气科学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借助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等现代探测手段,大大提高了监测能力;借助现代化通信技术,大大提高了气象信息的传输能力;广泛应用高速计算机,发展了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新的气象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如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增雨、人工消雹、人工消雾、灾害评估技术、污染气象预报、医疗气象等。即使传统的公益性天气预报,稍作加工就成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尽管天气预报的全部制作过程具有巨大的生产成本,但是,将天气预报加工成为丰富多样的新产品却是投资少、见效快、利润丰厚的工作。如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eathernews Inc.)就开发了近30种生活娱乐指数,如:睡眠、紫外线、洗衣、打伞、空调、情绪、星空、西瓜、食欲指数等等。可以说,现代气象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气象服务的潜在能力空前提高,能够明显提高用户的经济效益。
二是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通信技术,为气象信息及时、广泛和方便地为用户服务创造了空前的有利条件。天气预报是一种容易过期的产品,服务产品只有尽可能快地分发到用户手中,才能发挥效益。现代多元化的通信技术为针对性气象服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无线电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电报、电传、卫星通信、电话、寻呼、计算机服务终端、国际互联网满足了多层次用户获取气象信息的需求。
(3)一些国家政府部门的支持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出于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面临财政压力、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压力纷纷出台政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政府职能,紧缩开支,公益性事业的经费大幅度削减,气象部门也深受影响。许多国家气象部门依靠单一国家投资已难以为继。政府也是经济人,也有财政约束,也需要精打细算。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正好与政府功能扩张、凯恩斯主义兴旺过程一致。政府功能的扩张,带来了财政支出的增加,就必须增加税收,而且高赋 2 税又会带来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作为政府会尽可能多收入、少支出,它自然乐意减少给气象部门的投入。如果气象部门有可能获得计划外收入(非财政收入),从而减轻政府的负担,政府自然支持气象服务收费。
以美国为例,大约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商业气象服务市场开始出现,当时私营公司主要进行一些商业气象服务,但受限于资金和技术,商业气象服务市场发展迟缓。直到1991年,美国政府对公私气象服务的界限进行了划分,初步确立了公私合作的气象服务体制,但两者如何合作并没有理顺。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开始进行果断的气象服务改革,将原来国家公益气象服务全部实现私营化。根据美国国会1996财政预算案,政府决定从1995年10月开始,国家气象局停止三种分类气象信息:停止向非联邦政府部门提供火灾气象预报服务;停止海运气象信息广播,海洋气象由美国海岸警卫队接管;停止向新闻机构提供全国天气概述。从1996年4月开始,国家气象局又全部停止播发有关农业分类气象信息广播服务。此后美国商业气象服务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美国已拥有2000多家私营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它们经营灵活,业务纷纷扩展,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优质服务,也让用户更切实感受气象服务能加强防灾避险和提高经营效益。这些私营商业气象服务公司一年就有几十亿美元的营业额。
二、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模式
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是最近二十年的新趋势。市场化公共气象服务可以是由私人气象公司提供的以赢利为目的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也可以是由公共气象部门提供的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有偿气象服务。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对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的政策也有本质的差别,表现为不同的制度安排。目前世界各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制度安排可归纳为如下类型:
(1)完全无市场型。完全是公益气象服务,国家气象部门无偿免费提供气象服务,不搞有偿服务。有些发展中国家不允许公共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更不允许私人气象公司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
(2)垄断型。基本上没有私人气象公司,公共气象部门主要从事公益性气象服务,同时按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可以进行以收取成本费为基础的专业有偿服务。目前,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基本上是这种模式。
(3)公私竞争型。公共气象部门既开展公益性服务,又开展商业性服务,同时鼓励私人公司搞商业性气象服务,公共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公司在气象服务市场平等竞争。还应该相互合作。欧洲一些国家采用这种模式。这种制度安排,既保证了公益性气象服务的持续发展,又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4)公私分明型。公益性气象服务与商业性气象服务分开进行。公共气象部门只搞公益无偿服务,不搞商业性活动,资料和产品无偿提供给社会和私人公司;商业性气象服务由私人气象服务机构开展。目前美、日等国采取这种型式。如日本除气象协会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外,私人气象机构近十多年发展很快,收入也较多;而美国的私人气象服务机构更多,其气象服务的跨国活动给不少国家的气象部门带来潜在的竞争和压力。日本私人气象服务公司把日本气象厅称为“大家的气象台”,而把自己比作“您的气象台”,很形象地说明了公共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服务公司的区别。
在日本,仅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WNT)一家,一年的气象服务收入就有300亿日元,约合3亿美元。日本的“天气经济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空调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和食品变质指数等一系列指数,都成了商家确定仓储和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
日本另外一家著名的气象公司是天气新闻公司,它是一个以气象信息服务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信息公司,成立于1970年,当时是美国海洋气象导航公司(Oceanroutes公司)在日本的分支机构,以为远洋船舶提供最佳航线(主要是太平洋区域)的服务为主,客户均为 3 船业公司,占领了日本90%的船舶市场;1980年开始为棒球场提供气象服务,这是天气新闻公司第一个面向陆地的服务项目,1983年开始走向电视媒体;1986年从美国公司独立出来成立了天气新闻公司,并得到了日本气象厅的认可;1993年兼并了美国Oceanroutes公司。目前,该公司在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9处分公司,形成了天气新闻集团公司。公司年营业额达300亿日元,其中日本总公司近70亿日元。
天气新闻公司的分支机构上海海洋气象导航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气导)是最早进入中国气象服务市场的海外气象公司,由于其起步早,技术先进,资金雄厚,财务开支灵活,通过给客户种种好处来争取用户,在商业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高科技合资企业。上海气导是天气新闻公司与上海海运学院合资兴办的。现有员工6人,另聘有兼职的航海专家和气象专家,由海运学院负责管理。目前开展的业务主要是海洋气象导航和船队管理系统两项,为1000多远洋船只提供气象导航服务,船队管理系统的主要用户是中远集团公司。上海气导作为天气新闻公司的分公司,也协助天气新闻公司开展其它业务。在气导业务方面,上海气导和天气新闻公司的其它子公司由总公司统一协调,相互合作。其主要业务流程是:上海气导开发客户后,向天气新闻公司提供客户资料,天气新闻公司通过卫星直接向船只提供气象导航服务。从其业务流程看,上海气导的工作主要是为天气新闻公司在上海开发服务市场。据估计,他们已经占领了70%的中国气象导航市场,该公司正在要求在上海拓展新的气象服务市场。
天气新闻公司服务业务流程是:①从日本气象厅气象业务支援中心接收气象观测资料和数值天气预报产品。②由公司进行第一次加工,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将20公里网格的数值预报产品加工为5公里网格的产品。要素包括气压、温度、云量、降水、风、湿度、露点差等,这是天气新闻公司一切服务的基础。③根据用户需求,加工出服务产品。业务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获得日本气象厅提供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和气象观测资料。而天气新闻公司从日本气象厅获得的全部信息来源于全球天气监测网,其中包括我国的大量气象观测资料,天气新闻公司抢占了我国70%的气象导航市场,它只作了部分加工,只作了相对而言很少的工作,付出了很少的成本,就赚取了高额利润。
三、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之利弊
气象与经济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联,企业在气象上投入1 元,可以得到98 元的经济回报,投入与产出比为1比98,这就是经济学界流行的“德尔菲气象定律”。为了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准,国外气象公司开发出啤酒指数、空调指数、雨伞指数、泳装指数、睡眠指数等五花八门的气象指数预报信息,定向提供给专门的企业获取利润。比如,夏天持续的高温刺激着消费者购买空调的欲望,强烈的紫外线引导消费者购买遮阳伞,饮料的销售量在酷热的几天中也是直线攀升。在德国夏天气温每升高一度,啤酒销量就会增加230 万瓶,在日本,夏季超过30度气温每多一天,空调的销量就增加4 万台。
在美国,私人气象公司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服务产。美国国家气象部门只经营公益无偿服务,私人气象公司从事商业化气象服务。著名的私人气象公司有全球天气服务公司(WSI)、美国天气动力公司、美国全球气象服务公司(ACCU)和夏顿电子公司(ALDEN)等。美国私人气象公司提供天气预报信息的价值,特别是为特殊气象需求的用户所提供特殊气象服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私人商业气象服务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能提供多种气象服务的大行业;私人气象服务公司大小不等,雇员从1 人至300 多人,年收入从8 万美元到100 美元不等,已经发展成为年产值10 亿美元的社会服务产业。(2003年左右数据)此外,美国还有专门的电视天气频道、天气预报电台、整版天气预报的报纸等私人气象服务公司,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优秀的专业人才,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包括向中国提供的各种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
在日本,民间气象公司气象信息当成商品出售,精细到了感冒指数、出行指数等预报 日本在1994 年后,允许民间气象公司对特定用户制作天气预报民间气象公司依托高科技对公益气象信息进行精加工,把气象厅的信息转化成商品,同时通过宣传(甚至广告)、公关来开拓市场;他们的服务产品,大到短中长期的天气预报,小到感冒指数、适宜出行指数等各类非常贴近民众生活的气象信息等;他们产品的空间分布也很广大,大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小到公路边、机场内的显示屏等。当然,私人气象公司对用户的气象服务是建议性的,不存在命令,因此在预报和服务失误时,不必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失误是由于工作疏忽或责任事故,则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从公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看,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提供是大势所趋,气象探测、通信等科技的进步,使得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气象服务需求成为可能,因此,气象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部门领域和市场的气象服务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无可厚非。实际生活中,除了为政府防灾和公众日常生活提供公益性的信息保障外,气象服务开始提供承担较多的个性化、专业化的职能,由此,这一服务也就具有了私人性、商业性的特点,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比如航空公司、机场等往往对气象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既能让气象服务更加多元化,可以推进气象信息加工、处理等技术和相关服务在需求和竞争中快速提升,也可以增加气象部门的收入,反过来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性服务。
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的发展会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效用的扩大,但也有其负面影响,处理不好会影响气象事业的发展。全球范围的跨国气象市场化服务会损害提供气象资料和产品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使资料和产品的免费和无限制交换原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气象基础信息作为世界性公共物品,绝大部分成本由各国承担,市场化气象机构可以免费从公共气象部门获得。私人气象服务公司稍作加工成为商品,拿到无偿提供气象信息的国家赚钱,与当地气象部门抢市场,使当地气象部门的生产成本无法得到价值补偿。在这种情况下,私人气象服务公司不仅免费搭了便车(使用当地气象部门的资料),而且还抢占了市场,从而使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无法维持下去。当地气象部门最终会奋起反抗,拒绝向私人气象公司所在国提供免费气象资料,而私人气象公司所在国的资料并不一定直接来源于这个国家,而是从世界气象中心获得,提供资料权事实上不握在提供国手上,提供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断绝履行对世界气象组织的义务,不向世界气象中心提供资料。
然而,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气象资料及其产品的免费和无限制交换原则是世界各国气象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是世界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离开这一点,全球的、区域的和国家的气象预报以及任何形式的气象服务都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免费和无限制气象资料和产品的国际交换是各国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服务的基础,也是世界气象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在技术水平上(如深加工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我国气象服务市场可以公开对外国开放,那么我国有相当大的市场会被外国占领,而且他们还可以利用最先进的现代技术和高度集约的方式开发许多新的气象服务市场。即使象德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技术和资金都有很强的实力,但仍竞争不过以美国、英国气象部门为后台的私人气象服务公司。因此,德国气象局考虑在制定新的《气象法》中,对气象服务市场进行规范,除欧共体组织的国际合作外,拒绝外国的私人气象服务公司进入德国的气象服务市场。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我国最终开放气象服务市场。封锁、回避不是长久之策,放任自流更会伤害气象公益事业。只有顺应潮流,因势利导,才是明智之举。
四、中国之现状
在中国台湾,目前已至少有三家本土气象公司、一家外商气象公司在台湾生存。天气风 5 险管理开发公司于2003年台湾气象法开放后成立,2004由彭启明博士,也是公司总经理拿到第一张民间预报证照,并于2005年6月以全公司名义拿到第一张气象海象的核可预报证照。天气风险是全台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成功将气象加值服务推广于企业、媒体及产品的本土气象公司。该企业提供全台基本预报、特殊景点预报,例如:高尔夫球场、冲浪地点…等以及各类指数预报,另外也提供国际超过数千个地点预报。另外更提供企业天气风险控管服务,协助企业在营销规划、营运策略、成本及物流控管等各层面执行时,能够做出最有效益及迅速的决策。
2009年88风灾后,防灾减灾开始被台湾各界重视,天气风险管理开发公司以本身客制化天气预报之优势,投入这块领域,先后与台湾高铁、台北市政府、水利署、公路总局等民间企业及公部门合作,提供客制化的气象顾问服务,为保障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了力量。该企业正积极拓展台湾乃至于亚洲的气象产业市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让天气风险成为世界名列前茅的气象公司,期望运用其自身的人才优势,将气象信息做更多生活化与创意化的应用。
台湾气象产业开放迄今,天气风险管理开发公司不仅不受不景气影响,营收也持续逆势成长,民众也可以从有别于气象局的不同来源获得天气讯息,除了对民众而言是一大福音之外,对一向被认为是冷门科系的大气系学生而言,更是增加新的出路。以往国内大气系学生毕业之后,有高达八成的人会被迫转业,只有不到两成可以学以致用,但多得经过高普者窄门始能进入诸如气象局或民航局等公家单位,更少人得以继续深造。
目前由天气风险管理开发公司服务的客户包罗万象,主要有媒体气象内容提供、企业服务及天气产品等部份,国内目前有多家电子媒体及新闻台之气象信息即改采由民间公司提供,并非传统之制式由气象局提供的单一数据,媒体及国内许多企业也认同将民间气象公司做为其企业气象预报中心,同时亦结合保险公司推出天气保单,公关公司举办户外大型活动、影视公司制作电影、短片、建设公司卖房子亦会先咨询天气信息,甚至连赛鸽鸽主都得依循天气预报来训练鸽子。餐厅、卖场也藉由分析天气信息和客户行为的相关性预先准备好食材,率先掌握天气先机,才能在此微利时代异军突起。
天气风险管理开发公司与公共气象部门相比较的特色与差异表现如下:
气象局 防灾
功能
(侧重灾害)
(穿衣服、保湿防晒、皮肤保养)
分众
对象
大众
(小美女气象、高尔夫、职棒)
客制化预报
内容
(一天两次)
中正纪念堂飙雪,中华奔驰户外车展)
天气 vs.营收
商业应用
无
(天气保险、期货等商品)
普通
(随时随地,例如办活动,像NOKIA
天气风险管理
一般日
专业背景 气象 气象、营销、网络、媒体、手机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pany/aboutus/diffrent.php
项目
多样化图资,便利主播
卫星云图
卫星云图 地面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 雨量分布图 温度图预测图 一周动态天气图
气象分气象图资
析 简单易懂 以上图资包含全球、东亚及台湾 信息丰富 可依时节调整预旅游预报 固定
提供观光景点、名胜古迹、户外休闲...等,单点详细一周天气预报信息。
报地点,如:秋天增加赏枫景点...等,提高实用性。官方气象单位
天气风险
差异
信息丰富
国际气象 地点:七十多个城市 预报:当日 信息:历史气候分析
地点:三百多个城市 预报:一周天气 信息:历史气候分析
可随时调整预报地点,提高实用性。 及时性及气象新闻 剧烈天气:制式新闻稿及记者会。
特殊天气:提供相关讯息。
剧烈/特殊天气:专业3D立体动画天气图。
新闻性的内容支持服务。强化新闻内容。
资料来源: http://www.xiexiebang.company/aboutus/diffrent.php
在中国大陆不断有人指责国家气象部门长期垄断气象服务行业。在国家气象部门与行业气象部门(如海洋环境预报部门、水文气象预报部门、民航气象部门等)之间也或多或少出现了服务方面的纠纷。在气象部门内部,尽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在开展市场化气象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矛盾。从目前来看,是体制制约了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的发展。当前气象预报的发布权由公共气象部门垄断,未经官方许可媒体也不得擅自转播、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第二十五条规定: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中,将气象台站发布气象预报的垄断权利变相扩张至气象信息的传播领域。第六条规定:除各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广播、电视台站和报纸应当安排基本固定的时间和版面,每天及时刊播气象预报之外,其他媒体需刊播气象预报的,应当与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签订刊播协议,双方根据协议提供和刊播气象预报。尽管第十条规定:鼓励媒体积极刊播气象预报,但是随后的第十三条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可以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经许可擅自刊播气象预报的;(二)擅自将获得的气象预报提供给其他媒体的;(三)未经许可擅自转播、转载气象预报的。对刊播行为进行如此严格的限制,其重点显然并不在于气象科技成果权的认定,而是强调传播要与气象台站签订合同并且交费,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之下,通过制定规章扩张自身权力。
虽然中国大陆自1985年开始开展有偿气象服务,但迄今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气象有偿服务就出现萌芽状态,1985年,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始开展有偿气象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许多气象台也陆续开展了针对特定企业、特定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有些企业,像民航这种对天气敏感的特殊行业,则选择自己提供气象服务。例如,南航气象室根据自己的需求,向指定的气象信息发布部门(如国家气象部门以及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指定的气象台)购买信息,然后针对某个要求来进行研究,比如降水、温度、风速等,对飞机有哪些实际影响等,“气象部门是生成原料的部门,就像大米和水、盐、油等基础原料,我们南航气象室则是把这些大米煮熟,调制各种口味,2根据航空公司的各种要求做成适合不同口味的一道道菜。”
在大陆的公共气象服务公司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北京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它承担着国家级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媒体发布、媒体公众气象服务、气象影视科普宣传等职责。
华风的预警预报服务节目在中央电视台(10个频道)、新华社、旅游卫视、中国教育频道、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华卫视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2个频道播出,首播节目达130多档。每年发布数千次灾害性天气及相关的各类预警预报,成为人们防灾减灾和安排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特别是每天19:31分左右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联播天气预报》节目更是家喻户晓。华风集团承办的中国气象频道是一个24小时全天候的专业气象发布平台。截至2012年4月30日,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含地级城市),覆盖数字电视用户数约7000万户。随着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华风集团借助电视、广播、手机、IPTV、户外媒体、移动媒体、网络等手段,形成了多元媒体联动播出、立体覆盖的服务格局;业务范围涵盖天气预报和气象专题节目生产、专业数字频道运营、气象影视信息技术服务、新媒体业务、广告经营等各个领域。尽管其成就斐然,但它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企业,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气象频道事实上是由中国气象局开办、各省级气象部门协办的。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中国目前并没有出现私人气象服务公司,仅有寥寥可数的几家合资的气象服务公司。早在1983年,上海市气象台和海洋石油公司就合资成立了一家专门公司——海洋石油服务总公司,专为南黄海的石油开发提供服务。但是公司最后由于此次开发任务的结束而终止运行。后来,为了对东海石油气田大开发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上海市气象台又一次与海洋石油公司合作,注册资金50万,成立了上海海洋石油气象服务有限公司。
外国气象服务机构也刚刚开始登陆中国气象服务市场。新西兰气象公司 是第一家在中国开发商业气象信息的跨国气象公司,在南方航空公司安装了WINZ(航空信息管理系统)。他们将南方航空公司视为桥头堡。当前,已有数家跨国气象公司在中国寻找机会,例如,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等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在这些跨国气象公司中,步子走得最快的是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气象部门全部商业化的国家。他们把澳大利亚和中国作为两个市场开发目标觊觎数年。
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要真正发展,就必须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消除不利于气象事业顺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要求的陈规陋习,适时坚定地扶持充满创造活力的民间资本的竞争。我国于 2000 年实施的《气象法》实际是传统气象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结合的产物,同时这种法规有着明显的行政区划的特点,因此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尚有差距。我们需要在法规上清晰区分公益性、商业性气象服务,让公益的归公益,商业的归商业,分开操作,再从技术、机制上改善服务质量。目前中国的关键是在借鉴其他国家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上,理顺公益化和市场化服务,使得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制度安排更加有效,供给 1缪旭明:关于气象商业化服务的探讨,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1期。
陈强 程行欢:中国气象经济为什么未成气候?羊城晚报,2010年10月16日。模式多元而专业,既满足公益需求,又满足市场化的不同需要。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气象法》等相关法规,并给予宽松的政策,这是商业气象快速发展所必须的法制环境。首先应该在法律层次上明确公益性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界限,在保障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对商业气象服务的经营主体、经营机制、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范,使商业气象服务的经营者有法可依。其次,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适度放开商业气象市场。根据目前的现状和国家整体利益,制订商业气象服务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提高商业气象市场的竞争力度,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需要在法规上对商业气象信息的获取、使用和发布标准进行重新界定,对原始的气象数据进行相应的产权保护、3合理定价,保证商业气象企业获取原始气象信息渠道的畅通。
另一方面,要构建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现代气象服务的组织结构主要应当包括国家气象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企业。综观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即使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国家气象部门仍然是气象服务的主导力量,但是其并不足以包办一切气象服务事务。在宏观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影响下,气象事业的内部结构在进行调整的同时,也需要直接面对经济社会环境对其提出的发展要求,培育和发展多样化的服务实体。在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中,国家气象部门不再是一支独秀,一体独大。在世界气象组织53次执委会会议上,美国就提出要对媒体和私人气象机构的作用进行讨论,并建议将有关内容写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修改草案。这就充分看出气象服务实体发展变化的趋势。
我国气象部门服务机构和行业服务机构的服务重点逐渐转变的公益服务上来。服务组织主体应由国家服务机构、非营利组织、民营服务企业和外国服务企业等组成。其中,国家气象服务机构主要负责公益性服务,公益性服务中的决策服务机构和公众服务机构的功能更强,国家服务机构不再从事商业性服务。民营服务实体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国家控股的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将实行“国退民进”政策,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改制企业和原来的民营服务实体、国外商业服务实体共同形成商业气象服务市场的供给主体,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性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和竞争机制。
就服务的分工问题,存在着一些涉及到公平竞争的问题,国家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机构的关系因此比较难处理,摩擦时有发生。在这方面的确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能够得到确立,再辅之于经费管理方式的改革(如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正在试行的“基以预期成果的预算管理办法”),按照政府行为、非营利行为和营利行为进行分类管理,这个问题也许比较容易解决。毕竟任何一种服务实体都解决不了所有气象服务问题,满足所有气象服务需要。无论是国家气象部门还是私人气象机构,最终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重点的服务领域。如国家气象部门着力于发展固定用户和大用户(如政府和“伙伴”用户),进行专用产品的生产。非营利和营利性气象机构着力发展中小用户,进行个性化产品的生产。
杨金月,刘洪利:论我国商业气象的发展,求实,2004年第11期。
第四篇:气象公共服务技能竞赛题
河源市气象行业公共服务技能竞赛
一、填空(40分,每空1分)现代农业的核心是______,特征是______,方向是______,目标是______。2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中,3S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3 加强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经济信息网。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气象信息进村入户,解决好气息信息传播的_______________问题,是加强农村气象服务的核心环节。5 加强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经济信息网,推动乡镇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队伍。
6、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直通中南海》是以 方式为中央领导服务。
7、天气下的空气污染(霾、一氧化碳),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人体健康。
8、降水量从少到多,图中颜色从暖色调渐进到冷色调,降水量最大的中心(有可能灾害较大)可用,以示突出。
9、提高决策服务的针对性,要把握好服务对象的需求,充分考虑领导的,重点围绕领导关心的重大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过程组织更有针对性的决策服务。
10、按照业务规定要求,各级台站要通过 向中国局上报灾情、上传预警信号。
1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各单位要在 个工作日内报送信息报告终报或处置情况总结,也可以在最后一期信息报告(终报)中总结有关情况。
12、按照重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时限要求,获知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 小时内要完成首次报告,应在6小时内报送书面材料。
13、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是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 和 职能的重要体现。
14、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和有关电信运营企业应当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包括重新确认或更新)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15、广东省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要本着“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原则,由省气象局直属业务单位共同承担。
16、当各市、县(区)发生重要天气过程或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除要及时通过灾情直报系统向中国局上报灾情外,还需要以《 》word文档的形式报告省局。
17、各市、县(区)气象局将编写好的预警短信内容(含天气预警及防御建议等
内容),通过省气象公共服务信息综合发布平台(http:// :8088/wics/index.jsp)的预警通道录入提交给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进行“ 审核”后,向市、县(区)当地用户发布。
洪涝灾害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灾害。
19、各级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省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对可能达到 预警级别的,要及时启动本预案,采取相应预警和应对措施,并及时报告。20、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的预警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级预警,分别以
表示。
21、Ⅰ级响应是指特别重大突发气象灾害事件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领导小组立即组织 分析确认,对气象灾害进行综合评估,经 研究决定,授权 签发Ⅰ级响应启动命令,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内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并报省政府应急办。
22、热带气旋预Ⅰ级预警:预计未来,及其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将登陆我省或严重影响我省海面或陆地(严重影响的定义是指责任区有。
18、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所称的气象灾害包括:指由 于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2分)1、2011年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方案中,春季影响冬麦区的小麦扬花、灌浆、乳熟的灾害天气是()。
A、高温 B、干热风 C、寒露风 D、倒春寒
2、广东省气象局气象服务周年常规管理和固定上报项目要求,各市局、省台、省科技服务中心需每月()日前上报决策气象服务情况月度统计表、预警信息发布情况月度统计表。
A、5 B、6 C、8 D、10
3、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的信息反馈要求,省局()应定期将每季度决策服务材料领导批示等信息反馈给各业务单位。A、减灾处 B、办公室 C、气象台 D、预报处
4、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中提出,用3-5年的时间,实现防御规划到县、气象信息员到()。
A、县 B、乡镇 C、村 D、户
5、《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2006年()月1日起施行。
A、1 B、5 C、6 D、10
6、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以上。
A、35 B、36 C、37 D、38
7、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的含义:()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A、3 B、6 C、12 D、24
8、以下不属于根据需要制作的广东省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有()。A、天气分析和预报服务产品 B、气候监测、分析、预测及应用产品 C、雷电灾害信息产品 D、预警信号产品
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播发系统和防御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本地的()、播发质量和防御能力。A、预报水平B、预警水平C、服务水平D、监测水平
10、根据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发布()时不需要建议中小学停课。
A、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B、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C、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D、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某一层级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发生范围在该层级所辖_(_____)个行政区域以上,或发生范围虽然不足,但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气象灾害。(A)1(B)2(C)3(D)4 12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坚持以下基本原则:(______)。(A)需求牵引,服务引领(B)因地制宜,科学布局(C)突出重点,集约发展(D)统筹规划,稳步推进 13 根据《广东现代农业气象发展专项规划》,农气业务改革试点有:(______)。(A)江门台山(B)湛江徐闻(C)清远阳山(D)广州白云(E)清远佛冈 《广东现代农业气象发展专项规划》以(_____)_为试点实施12121电话语音系统改造。
(A)汕尾(B)江门(C)阳江(D)清远 15中国气象局《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制订了主要目标。其中,主要作物粮食总产预报准确率平均达到(_____)以上;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_____)以上。
(A)90%,95%(B)90%,90%(C)95%,95%(D)95%,90%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_(_____),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A.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B.农业生产服务 C.发展区域经济服务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______)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A.协调 B.指导 C.领导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对在气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______)。
A.给予鼓励 B.予以表彰 C.给予奖励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______)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迁建费用由(______)承担。A.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建设单位 B.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当地政府财政 C.国家基本气象站、基准气候站„„中央财政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_(_____)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
A.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 B.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C.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21、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 的原则(_____)_。A、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B、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C、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
22、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 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______)A、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B、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 C、当地气象台站
23、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 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无资质或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
(二)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______)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24、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
法给予处罚:(______)
A、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B、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C、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25.《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______)
A.表彰和奖励
B表彰
C奖励.《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______)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C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27.《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______)
A组织 B组织、领导和协调 C、领导和协调
28.《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______)等内容。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B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C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29.《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______)规定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30.《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______)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3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应由(_____)组织。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32.(_____)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加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三、多选题(每题1分,多选、少选、错选每个扣0.5分,共7分)
1、中国气象局的重大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经审签后,由任务牵头单位统一以中国气象局名义通过()等方式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A、电子产品发送 B、纸质文件交换 C、电话汇报 D、当面汇报
2、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所指重大突发事件,包括()。A、重大气象灾害 B、与气象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C、气象部门内部突发事件 D、重大群体性事件
3、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括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等要素。A、时间 B、地点 C、结果 D、后续处置 E、应对措施
4、下列属于重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标准的有()
A、由一次天气过程在本省(区、市)范围内造成10人(含)以上死亡或1亿元(含)(西部地区6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B、由一次天气过程在单点(地级市范围内或500平方公里左右区域内)直接造成5人(含)以上死亡或3000万(含)(西部地区2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C、强对流天气在1个行政村或相邻2个行政村(1平方公里内)直接导致3人(含)以上死亡的。
D、因气象原因对所属行政区域内通信网络、电力、交通,城乡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设施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000万以上或者造成整个地区(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生命线”(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下水道等关键设施)中断6小时以上的或将中断12小时以上的。
5、以下属于与气象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有()。A、和气象相关的自然灾害 B、受气象影响的事故灾难
C、受气象因素制约的公共卫生事件 D、需气象保障服务的重大活动
6、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包括()。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7、冰雹预警信号包括()。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四、问答题(21分)名词解释:现代农业。(3分)
简述农用天气预报的定义。《广东现代农业气象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方案要求省级做哪几项农用天气预报?(6分)
3、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任务主要来源于哪几方面?(4、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4分)
3、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包括哪几类预警信号?(
3分)
5分)
第五篇: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
一、什么叫公共服务、类型及特征?
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公共服务还包括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如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发布公共信息等。公共服务的类型在我国目前公共服务包括四大类:一是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水、电、公路、电信等;二是经济性的公共服务,如规划与计划的制定,规范的监督,宏观调控,资金的动员与分配等;三是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等;四是安全性的公共服务,如国防、警察、消防等,用以维护整个社会安全与稳定。基本特征一是为大众的服务,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而不仅是对特殊阶层和特殊人群;二是基本的和基础的服务,如九年义务教育、新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等;三是非赢利性的服务,它指不以赢利为目的,其服务所得不用于利益分配,而用于公共事业发展。
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是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深入发展的着力点:
1、要强化体现政府行为的意识:在服务中发挥职能,在发挥职能中体现服务。
2、要更加注重适应和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更深要求。
3、要探索气象服务多元化发展机制:履行和发挥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机制保障。公共气象服务概念,公共气象服务的概念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原则:需求牵引原则、公益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人为本,普惠公平原则
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理念:发展理念:“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
核心理念: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服务的能力
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
重点理念:防灾减灾、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协调理念: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与公共气象服务的协调发展
公共关系服务属性、类型,公共气象服务的属性: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具体表现 分类: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公共气象服务的产品类型: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各种公共媒体适时发布的天气监测服务产品、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气候服务产品、环境预报服务产品、气象 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科普宣传等。天气预报服务产品:短时临近预报产品,短期预报产品,中期预报产品
专项气象服务主要类型:专项气象服务是从决策气 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中逐渐衍生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气象服务类型。两大类:一类是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建设、国防安全和军事等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另一类是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技术服务。专项气象服务的基本特征针对特定的服务需求,面向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如何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要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更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2)要从更好地体现公共服务和我社会管理职能,找准推进深入发展的切入点。(3)加强预报预测业务能力,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是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保障。为什么进行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贯彻十七大、国务院3号文件、国办49号文件,总结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经验提出的战略任务。2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3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主要任务,体系中的关系主要任务-服务内容上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为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气象服务、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交通、水、能源、电力、卫生等行业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等。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再认识:“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注重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作用,促进气象服务不断适应需求,气象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气象工作在建设服务性政府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二、气象灾害、类型、影响特点,类型: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霜冻低温等冷冻害、风雹、连阴雨和浓雾及沙尘暴等其他灾害共7大类20余种。特点:灾种多、突发性强、频率高、分布广、危害重等,同时由气象灾害引发或衍生的其他灾害如山洪爆发、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对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影响:不仅造成粮食减产和直接农业经济损失,还带来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诸如灾荒、饥饿、疾病、物价上涨、失业等,影响社会安定;干旱可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土地干旱化、荒漠化;暴雨洪水可引起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破坏农业生态环境,间接影响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的新特点: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气象灾害的“灾害链”特征更显著、气象灾害的关联性特征更突出、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更高。
防御气象灾害概念及范畴,目前重点是什么?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有哪些?
气象灾害防御概念:通过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综合体现。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内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综合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防御 工程措施。五项保障措施: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气象灾害繁育经费投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部门间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气象灾害防御的范畴: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防御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法规标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运行机制,建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提高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20年减少50%,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减少20%,农牧业开发控制在气象资源的承载力之内,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达到相关标准,城乡人居气象环境达到优良标准。
重点气害防御工程: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大城市群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台风灾害防御气象工程、高影响行业气象灾情综合监测预警工程、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气象卫星工程
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内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综合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防御 工程措施。气象灾害防御的五项保障措施: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气象灾害繁育经费投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部门间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气象灾害防御概念:通过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综合体现。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政府主导(行政组织协调、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建设、财政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减灾队伍建设)部门联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消息树的部门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信息共享联动、监测预警联动)社会参与(气象志愿者参与、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公众参与、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参与)
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农村气象服务: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两个体系建设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2010年春季农业生产会议上把两个体系建设做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作为推进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农用天气预报、气候和农业气候资料服务,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预报以及各种农业气象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农业气象情报服务。主要有农业气象旬(月)报、雨情、墒情、农情、灾情和春秋季播种季节低温情报等;(2)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主要有播种期预报,物候期预报、土壤水分条件预报、物和牧草产量预报、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以及农用天气预报等;(3)农业气候评价和专题分析。主要是对作物或全年的农业气候利弊进行全面鉴定或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某一农业气象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服务;(4)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应用服务。从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入手,充分利用各地的农业气候资源,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作物布局、改革种植方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气象服务解决办法: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向综合化发展(融入农村:与党政、民政、农技部门建立综合信息站。发展农网,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将气象信息服务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发展新的技术服务方式,适合农民的应用水平。强化管理职责(明确定位:农村气象服务是地方公共事业的一部分,要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的发展之中。县级气象局承担对农村气象服务的运行管理,包括气象服务的网络体系建设、气象服务、信息队伍的管理维护等。探索县级气象局的机构建设新模式。县级气象部门的转型发展:由业务为主的部门向更多承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扩大中央财政的支持规模:2011年已安排近1亿元的乡村专项。通过中央财政的匹配政策,争取各级政府的投入,信息服务站的维持纳入公共财政。)两个体系的整体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向乡镇全面推进。)强化为农气象服务的能力建设发挥各级业务的整体优势,改变过去国家和省两级侧重于为决策者和农业部门服务的倾向。(形成以省级为龙头的农业气象业务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省市气象业务单位加强精细化预报预警和农业气象技术支持能力。培养县局气象服务队伍。)
四、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在使用,在循环,尽量减少资源投入和废物生产,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渣及日常生活废物的循环利用。引导全民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家园,保护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仅是工业经济的事,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组织环境继续恶化。在环境气候全球治理中进一步发挥大国作用。
一是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大力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三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努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四是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固碳能力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
五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在农、林、水、气等重点领域和海岸带等脆弱地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应急机制,提高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
六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七是完善经济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完善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规范和引导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继续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八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广泛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机制。
五、业气象服务:
专业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社会特定行业和用户提供的有专门用途的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注重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满足个性化的服务需求,通过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和信息技术应用,使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不同生产过程对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提高工效、减少消耗和损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