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事业-宁波发改委
附件
2017年宁波市重点工程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名单
(行政事业)
任海彬
象山县新桥镇人民政府人大副主席 夏
行
接金宝
王益炜 徐小平石黄磊 许
强 黄
颖 张晓波 童合梁
李
谆 俞一泳 李鞘巧 郑根顺 张云龙 方乐宁 虞
刚 邵炯霞 吴
兵
市抓落实专项办综合协调组组员
江北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奥体中心项目)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 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 市国土资源局主任科员
市环境保护局主任科员
市规划局海曙分局行政审批科副科长
江北区文教街道副主任
市规划局北仑分局市政工程管理科科长 鄞州区审管办科长
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奉化区住建局建筑工程管理科科长
杭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副调研员
大榭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项目合作服务处干部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管理中心主任 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管理局科长
余姚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长
市抓落实专项办督导巡查组组员
应雨航
市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副主任科员 陈曙光
市委组织部干部综合处主任科员
周斌
市委办公厅秘书二处副处长(代办经理人)卢
跃 姚伟杰 徐光剑 张佩良 沈
超 张裕杰 林海波 宋清波 朱建峰 邵
阳 池久建 谢剑刚 廖立华 康
乐 叶昌勇 徐
浩 边文斌 周杰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二处处长(督查组)
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党工办)主任
(挂职 三官堂大桥)
市发展规划院办公室主任(挂职 沪嘉甬铁路)
市审计局财政审计处处长(挂职 中车超级电容项目)
市人社局公务员考录调配处副处长(挂职 浙江大学“五位一体”校区项目)
市政府办公厅建设处主任科员
市发改委主任科员
市财政局基建处主任科员
市安监局主任科员
市招投标监管中心副主任
市审计局主任科员
市总工会主任科员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调研员 市市政工程前期办公室工程一科科长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建设管理处处长
市三江河道管理局副科长
市城市管理局建管处副处长
市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
李
珏
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副处长
吴
霞
市能源局副局长
第二篇:行政事业类
2013年行政类提纲
一、单选题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全面性、可比性、及时性。
2、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
3、事业类收入的内容是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
4、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不能借记在新账中“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
5、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施时间是2012年4月1日。
6、单位的议事决策机制包括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领导决策。
7、加强支出控制包括支出审批控制、支出审核控制和支付控制。
8、行政单位资产管理要求的有实行资源共享、装备共建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9、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进行转账处理。
10.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不能借记在新账中“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
二、多选题
1、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是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2、会计制度制定的依据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财务规则。
3、不执行本会计制度的单位有医院等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企业。
4、需要合并在存货科目的旧科目有材料、产成品和成本费用科目。
5、财务规则制定的目的是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6、事业单位收入管理要求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
7、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
8.行政单位编制预算,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工作计划和相应支出需求、以前预算执行情况、以前结转和结余情况和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
9.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包括的内容有:总要求、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和财务报表新旧衔接。
10.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
三、判断题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3.“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应当并入新账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4.新制度的“其他应付款”科目不包括事业单位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
5.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预算执行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
6.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提交单位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
7.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8.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9.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10.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三篇:发改委专题
关于上报《兴安盟发展改革委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的报告
来源:稽察办时间:2009-06-30
盟纪检委:
根据《关于印发<全盟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兴纪办发
[2009]14号)要求,结合盟发展改革委的实际工作,特制定我委2009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
一、切实加强教育,严格监督,认真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工作
(一)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要以优秀公仆、时代楷模为榜样,广泛开展示范教育。以徐国元等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结合我委实际,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断提高“慎权、慎微、慎独、慎欲、慎交”能力。充分发挥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带动作用,促进全委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安排一次反腐倡廉理论专题学习。委党组主要领导讲一次廉政党课,安排一次反腐倡廉形势报告。
(二)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
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廉政谈话、函询和党内询问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2009年要健全和完善委党组议事规则,明确重大决策的主要内容和议事程序。重大项目审批、重大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都要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委内工作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使行政审批、项目核准操作公开,程序规范。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全委党员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要求,加强党性修养,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倡导和弘扬良好作风。认真解决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认真解决官僚主义、作风漂浮、弄虚作假的问题,认真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认真解决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问题。力争在增强宗旨观念上见成效,在振奋精神上见成效、在求真务实上见成效、在艰苦奋斗上见成效、在严守党的纪律上见成效。按国务院和内蒙古政府廉政工作会议要求,机关要带头勤俭节约,公务接待费支出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削减10%,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要在近三年平均数基础上降低15%。
要针对优化发展环境、公共投资项目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效能监察,开展兴安盟发展改革委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六不让”活动;“兴安盟发展改革委开展谈心活动”促进机关转变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推诿等不良作风,促进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勤政高效。同时通过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大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推行党员领导干部问责制,把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作为问责重点,严肃追究,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
(四)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严禁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制定《兴安盟发展改革专项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礼金问题工作实施方案》,专项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礼金工作,重点落实“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收受干股等问题”的规定。同时重申落实好以下规定:(1)落实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配偶和子女从业、投资入股、因私出国境、到国外定居)。
(2)治理违规组织集资合作建房;纠正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发放住房补贴、多占住房、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住房或以劣换优、以借为名占用他人房等问题。
(3)严禁利用和操纵招商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职私利,认真解决领导干部招商引资中的违规违纪问题。(4)严禁领导干部相互请托,违反规定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严明党的纪律,督促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一)严格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政令畅通,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加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禁发表同中央的决定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参加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严肃查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议论和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党纪国法予以严肃惩处。
(二)加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对中央和自治区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
容。按照中央要求和自治区的部署,结合发改委的工作实际,重点开展对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盲目铺摊子,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防止投资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坚决防止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攀比,投资楼堂馆所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等现象。严格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坚持依法依规办事,防止出现把关不严、随意变通、简化程序甚至玩忽职守等行为。加强对投资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建设项目规范有序,建设资金公开透明,严防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
三、加大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查办案件要以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利用人事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干预招标投标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严惩违法政治纪律以及买官卖官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违规审批房地产开发项目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和机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激化矛盾、恶化党群干群关系、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的案件。
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按照兴安盟纪委《关于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工意见》、《2009年全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任务分解意见》要求,委党组要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工意见全面担负起领导责任。党组书记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党组其他成员要抓好分管科室办反腐倡廉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贯彻落实好盟委印发的《兴安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实施细则》,对那些领导不力或甚至不抓不管,导致反腐败工作不落实,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治理的科室办要追究领导责任。
全面完成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对于促进发展改革委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在委党组的领导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市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监控制度,防止财产、资金流失、浪费或被贪污、挪用。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往来资金结算管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机构等项管理。
第四条 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审计、税务、物价、监察、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核、报批。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组成。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罚没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捐赠、其他收入等必须列入收入预算,不得隐瞒或少列。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实物),要据实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
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内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或罚没款,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支、挪用。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支出预算,应当保证本部门履行基本职能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其他弹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
支出预算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人员支出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没有政策规定的项目,不得列入预算。日常公用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节约、从俭的原则编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标准,逐项核定。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单位当年主要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及事业发展设想,并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区别轻重缓急,急事优先的原则按序安排支出事项。
第八条 对财政下达的预算,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用款计划和项目支出计划。预算一经确立和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和追加。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评审及验收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辜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单位应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支出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审批、审查制度,完善内部支出管理,强化内部约束,不断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各项支出应当符合国家的现行规定,不得擅自提高补贴标准,不得巧立名目、变相扩大个人补贴范围;不得随意提高差旅费、会议费等报销标准;不得追求奢华超财力购置或配备高档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和其他设施。
第三章 采购管理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货物购置、工程(含维修)和服务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第十二条 采购代理机构进行政府采购活动,应当符合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采购效率更高、采购质量优良和服务良好的要求。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采购代理机构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政府采购工作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1、擅自提高政府采购标准:
2、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3、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
4、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5、与供应商恶意串通:
6、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7、开标前泄露标底:
8、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
9、其他违反政府采购规定的行为。
第四章 结算管理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应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不得有下列违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的行为:
1、擅自多头开设银行结算账户:
2、将单位款项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存储;
3、出租、出借银行账户。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支付的劳务费、购置费、工程款、暂(预)付款等,应当符合《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要求实行银行转账、汇兑、托收等形式结算的,不得以大额现金支付。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银行存款和现金的管理,单位取得的各项货币收入应及时入账,并按规定及时转存开户银行账户,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银行存款和现金应由单位专人负责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并定期与单位“总分类账”核对余额,确保资金完整。“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与“总分类账”应分别由单位出纳、会计管理和登记,不得由一人兼管。
第十八条 单位资金不允许公款私存或以存折储蓄方式管理。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切实加强往来资金的管理。借入资金、暂收、暂存、代收、代扣、代缴款项应及时核对、清理、清算、解交,避免跨结算或长期挂帐,影响资金的合理流转。预(暂)付、个人因公临时借款等都应及时核对、清理,在规定的期限内报账、销账、缴回余款,避免跨结算或长期挂帐。严禁公款私借,严禁以各种理由套取大额现金长期占用不报账、销账、缴回余款,逃避监管。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授权审批制度。资金划转、结算(支付)事项应明确责任、划分权限实行分档审批?重大资金划转、结算(支付)事项,应通过领导集体研究决定,避免资金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单位的一切资金划转、结算(支付)事项由一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式”管理模式。
第五章 资产管理
第二十一条 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含:现金、各种存款、往来款项、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法管理使用国有资产,要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建立、健全其内部购置、保管、领用等项管理制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实行分类管理。固定资产一般可划分为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类型。单位应按照固定资产的固定性、移动性等特点,制定各类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明细核算,不得隐匿、截留、挪用固定资产。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实物登记卡,详细记载固定资产的购建、使用、出租、投资、调拨、出让、报废、维修等情况,明确保管(使用)人的责任,保证固定资产完整,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允许公物私用或无偿交由与单位无关的经营单位使用。
第二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不得随意处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调拨、捐赠、报废、变卖、转让等,应当经过中介机构评估或鉴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维持本单位事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投资的,应当进行申报和评估,并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批准。投资取得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任何单位不得将国家财政拨款、上级补助和维持事业正常发展的资产转作经营性使用。
第二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资产进行账务清理、对实物进行清查盘点。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因机构改革或其他原因发生划转、撤销或合并时,应当对单位资产进行清算。清算工作应当在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调拨、划转和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六章 财务机构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设置财务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负责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单位内部的其他非独立工作部门或机构不得脱离单位统一监督另设会计、出纳,不得另立账户从事会计核算。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三十条 单位会计机构中的会计、出纳人员,必须分设,银行印鉴必须分管。不得以任何理由发生会计、出纳一人兼,银行印鉴一人管的现象。
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依法负责。
第三十二条 会计委派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是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有效形式,是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应按照本规定进一步完善核算制度,加强资金管理。纳入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管理的单位,要按照《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办法》,明确职责、履行义务,进一步完善管理,加强对单位收入、支出、资金拨付和资产的管理,防止国家资产、资金流失和浪费。
第三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不得有下列违反会计管理规定的行为:
1、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财务会计报告;
2、明知是虚假会计资料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报销支出事项,提供虚假会计记录和其他会计资料;
3、另立账户,私设会计账簿,转移资金;
4、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S、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
6、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7、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8、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
9、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信息资料:
10、随意将财政性资金出借他人,为小团体或个人牟取利益:
11、其他违反会计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财务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在交接手续未办清以前不得调动或离职。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和财会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上级单位可派人会同监交。一般财务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可由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财务会计人员短期离职,应由单位负责人指定专人临时接替。
第七章 财务监督
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监督工作负领导责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依法进行财务监督。
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是指单位根据国家有关、雄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下级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检查的行为。内容一般包括: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及标准、专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资产管理措施落实、往来款项的发生和清算、财务会计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
第三十七条 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申报、审查程序。单位预算的编制应当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单位事业的发展计划,应当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收支平衡”的原则。单位对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可靠,各项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有无漏编、重编,预算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执行,有无随意调整预算或变更项目等行为事项进行监督。
第三十八条 单位收入的监督。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这部分资金涉及政策性强,应加强监督,其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1、单位的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是否依法积极组织收入;各项收费是否符合国家的收费政策和管理制度:是否做到应收尽收,有无超收乱收的情况。’
3、对于按规定应上缴国家的收入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上缴,有无拖欠、挪用、截留坐支等情况。
4、单位预算外收入与经营收入是否划清,对经营、服务性收入是否按规定依法纳税。
第三十九条 单位支出的监督。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支出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点。其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1、各项支出是否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讲求经济、实效、有无进一步压缩的可能。
2、各项支出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使用;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有无互相攀比、违反规定超额、超标准开会、配备豪华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及其他设施。
3、基建或项目支出与行政事业经费支出的界限是否划清,有无基建或项目支出挤占单位经费,或单位经费有无列入基建或项目支出的现象。应由个人负担的支出,有无由单位经费负担的现象。是否划清单位经费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限,有无将应由经费列
支的项目列入经营支出或将经营支出项目列入单位经费支出的现象。
4、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提取,是否依据国家统一规定或财政部门规定执行;各项专用基金是否按照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使用。
第四十条 资产监督即对资产管理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的检查督促,包括:
1、是否按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使用现金;库存现金是否超过限额,有无随意借支、非法挪用、白条抵库的现象;有无违反现金管理规定,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的情况。
2、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是否及时清理、结算;有无本单位资金被其他单位长期大量占用的现象。
3、对各项负债是否及时组织清理,按时进行结算,有无本单位无故拖欠外单位资金的现象,应缴款项是否按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地上缴,有无故意拖欠、截留和坐支的现象。
4、各项存货是否完整无缺,各种材料有无超定额储备、积压浪费的现象;存货和固定资产的购进、验收、入库、领发、登记手续是否齐全,制度是否健全,有无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大材小用、公物私用、损失浪费,甚至被盗的情况。
5、存货和固定资产是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是否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问题;固定资产有无长期闲置形成浪费问题;有无未按规定报废、转让单位资产的问题发生。
6、对外投资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有无对外投资影响到本单位完成正常的事业计划的现象: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评估的价值是否正确。
第四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监控、财务公示等制度,应确定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审查。单位的财务执行情况,应在一定的范围、时期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自觉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四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必须经同级审计部门进行任期离任审计。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坪定适用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参照本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范本二:
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资正常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各项社会事业有序发展,推进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20xx年财政部门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结合各项财政改革,继续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收支及经费实行包干管理。其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一、经费包干原则
结合当前财政改革和各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各项经费和非税收入在预算收支管理中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经费管理同人员编制管理相结合,严格按照人事审核、财政把关后的单位工资表进行人员工资的财政统发和包干单位日常公用经费的原则。
2、坚持预算内与非税收入收支脱钩,各单位的各项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
3、按照突出重点,压缩一般的要求,坚持财政保工资发放、保机构运转、保社会稳定、保重点支出的原则。
4、坚持对事业单位实行定额(项)补助或差额管理,并按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对部分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并逐步推向市场的原则。
5、坚持包干经费按月和按进度拨付,超支自补,节余留用的原则。
二、预算内经费核拨内容
预算内经费由工资福利支出(原人员经费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原日常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专项经费支出等组成,具体分项核拨内容如下:
(一)工资福利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伙食费、伙食补助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专用材料费、装备购置费、工程建设费、作战费、军用油料费、军队其他运行维护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核算内容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生产补贴、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四)专项经费支出的核拨内容包括:年初经政府批转,人代会批准通过列入年初预算的各部门专项经费(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专项等);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和经县委、政府批准召开的大型会议等会议费(按批准的会议规模及开支标准经财政局审核后拨付)。
专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用款单位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专款专用。拨付专项资金必须填写项目、用途和用款计划等,并报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签批后,财政方可拨付。
(五)其他相关规定:编制外机构、超编人员财政不安排工资及任何经费。预算内经费包干以1月份编制内实有人数为准。
三、预算内经费包干办法
(一)工资福利支出经费包干办法
1、全额拨款单位,编制内实有人员工资,按人事局工资股审核后的工资花名册按月由财政国库统发数列支;
2、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单位,编制内实有人员工资财政按差额比例补助,其余经费自理(包括合同工养老金等)。具体分为四类:第一类,对律师事务所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70%的工资;第二类,对工人俱乐部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50%的工资;第三类,对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财政只负担82%-95%的工资(具体差额比例为:虎跳峡卫生院负担82%,金江、上江卫生院负担85%,建塘、格咱、五境、三坝、尼西、小中甸、洛吉卫生院负担90%,东旺卫生院负担95%);第四类,对县公证处实行自收自支管理。
2、离退休人员工资包干办法:原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有关政策规定的实际数核拨,资金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社保局,由社保局统一发放。离退休人员原单位和社保局要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财政和社保要联合出台操作性强和实效性强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办法,想方设法杜绝“活人吃死人工资”的现象;当年退休人员,退休前在县级单位(包括全额和差额单位)的,按组织和人事部门发文的退休工资标准和发放时间转至社保局发放,原单位不再发放;退休前在乡镇机关中的,根据县乡财政包干管理体制,当年退休人员工资由乡镇财政发放至年底,次年1月再转入社保局发放;行政事业单位合同工人员,退休后的工资由社保局从养老金专户中支付,财政不再单独安排经费。
3、当年病故职工的安葬费、抚恤费以及遗属补助,财政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的实际金额核拨给原单位后由单位兑现。
4、县级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养老保险金单位承担部分,教育系统、环卫站财政全额解决,其他单位财政承担50%,其余50%各单位自行解决。
5、当年编制内新增人员(包括分配和调入人员),全额拨款单位,按人事局规定的工资发放执行时间和标准(新调入人员凭工资介绍信并按其注明的时限及工资标准,跨不予补发),造入当月工资花名册发放(当月的工资花名册上必须加盖编委的印鉴,以证明新增人员在编制内);差额拨款单位,按差额比例补助,并应出具新增人员未超编的证明,跨不予补助。
6、当年新增资(政策性全县范围内增资外),按人事局规定的时间和标准造入当月工资花名册发放,如在本出现补发,由人事局工资股造补发工资表纳入财政工资统发,跨一律不予补发。
7、由财政负担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按年初预算数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给医保中心。中新增工资部份财政不再追加此经费。
8、离休人员的医疗费由原资金渠道列支,不参加医疗保险,资金先拨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再转拨医保中心,由医保中心按文件规定实报实销,对少报销者实行奖励。
9、县级各单位应缴县总工会工会经费的40%部分按一月份工资花名册单独测算并包干给各单位,年终统一由县财政局代缴给总工会。单位承担的工会经费60%部分,从单位包干经费中解决。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包干办法
1、行政单位分三类管理:第一类为五大机关,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500元;第二类为行政单位总人数在10人以下(不含10人),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100元;第三类为行政单位人员在10人以上(含10人)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900元。
2、县级公、检、法、司(包括森林公安分局)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按照上级规定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县公安局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0500元;检察院、法院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4080元,县政法委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4000元,司法局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3500元)。
3、县级事业单位根据单位性质和收入情况实行分四类管理:第一类为享受人员在10人以下的,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2000元;第二类为享受人员在10人以上的,年人均公用经费为1900元;第三类,全县中学教师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1250元,城区红旗、民小教师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为850元,东旺校区教师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800元,其余十个乡(镇)校区教师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700元。炊事员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第四类,除上述单位和人员外,财政只保证工资,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4、对县级既有行政编制又有事业编制且具备一定“造血”条件和功能的单位,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对行政编制人员,年人均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2000元;•对事业编制人员,财政不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5、年初包干时有公用经费的单位,包干后新增(或减少)人员一律不追加(减)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四、非税收入管理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统一管理。结合我县当前各项非税收入仍按执收单位先缴入财政专户,再由财政专户统一上缴国库的管理实际,在收入方面,执收单位必须将所有的非税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全额缴入财政专户,不准截留、不准私设小金库,如有违反 “收支两条线”管理行为的将按有关规定严格处理。在没有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之前,非税收入仍然按照《云南省预算外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进行管理,并按财政部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在支出安排方面,教育系统上缴的非税收入按规定应返还部分,由用款单位向政府书面请示,写明非税收入返还的具体明细用途,并按程序由财政审核签署意见后,报政府批准方可按规定从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或财政专户返还,其余各单位上缴的非税收入按有关规定需返还单位使用的部分,仍然由执收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县政府审批同意后再从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或财政专户返还。各单位经批准由财政安排的非税收入,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同时,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收缴和使用管理严格按照云政办〔20xx〕26号及云财综〔20xx〕84号文件规定执行,不进行统筹;计生委所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包括乡镇征收的),支出由财政安排,专项用于解决农业人口及下岗职工独生子女保健费。
中若出台新的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等,按新规定执行。
五、罚没收入管理
罚款和没收财物是国家行政处罚的重要手段,罚没收入是各级财政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罚没财物管理,对于强化财政收入管理、维护正常的财政收支程序、促进执法机关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县对罚没收入所执行的“罚缴分离”改革在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但部分执法单位执法不力,执法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罚没收入返还情况较为频繁。为充分调动执法部门的执法积极性,规范罚没收入的管理,对罚没收入在继续执行“罚缴分离”的基础上,采取对部分单位“核定收入入库基数,超基数比例返还”的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为:核定单位罚没收入上缴国库基数(县公安局30万元,县森林公安分局70万元),基数内不予返还,超过基数部分,财政按照超基数部分的30%以业务经费的方式在年终结算后安排给执法单位。对交警二中队的罚没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后,再通过预算支出安排给城市二中队,用于工资等相关费用。其余执收单位所上缴的罚没收入一律不予返还或经政府批准后从预算支出适当安排。
中若出台新的罚没收入管理规定等,按新规定执行。
第五篇:行政事业(写写帮推荐)
知识点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首先,熟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特点:
1)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其报表中没有所有者权益,而是叫净资产。也就是其设立主体(国家)不能有要求权。
2)没有利润表,而是叫收入支出总表。其中,收入来源不是营业收入,而是拨入经费为主。
3)事业单位中,净资产类项目下,事业基金中的投资基金与对外投资存在对应关系,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存在对应关系。
4)收入类支出类,一般1-11月的月末,不进行结转,因此有余额。12月末,需要结转,因此到了年末,收入类支出类,一般为零。
5)事业单位,为国家完成专项业务活动而设立,因此在其专项业务完成后,会面临着人员安置的问题。因此存在着进入市场经营的情形,具有一定企业的性质。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知识点2: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某些具体业务核算不同于企业会计,如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购入固定资产记录“双分录”(即: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等。
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
知识点3: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
一、资产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
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二)存货
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入时直接列入当期支出,不作为存货核算。事业单位购入的材料,应当以购价、运杂费及相关税费等作为材料入账价值。
事业单位的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属于正常的溢出或损耗,按照实际成本,作为减少或增加材料处理,其中,属于经营用材料,同时冲减或增加经营支出,属于事业用材料,应冲减或增加事业支出。
(三)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对外投资)或者所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评估确认价值(以实物或无形资产的方式对外投资)作为入账价值。
投资期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不予预计,应当在实际收到时记入当期收入。“对外投资”账户金额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金额相等。债券投资
【例1】2004年5月1日,A事业单位用银行存款购入5年期、年利率4%、面值为6 000元的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6 000元。
借:对外投资
000
贷:银行存款000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000 2007年2月1日,该事业单位在国库券未到期前对外转让了其中的4 000元。实际收到价款4 440元。从购买日至转让日为止产生的利息=4000*4%*(2+9/12)=440 借:银行存款
440
贷:对外投资000
其他收入
440 同时: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000 2009年4月30日,国库券到期,事业单位实际收回债券本金2 000元和利息400元。借:银行存款
400
贷:对外投资000
其他收入
400 同时: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000
(四)固定资产
六大类:特殊的两个“文物和陈列品”、“图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特点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相等。
【例2】甲事业单位用结余资金购入一台一般设备,用于专业业务活动,价款为80 000元,支付了运杂费等共l l00元。
甲单位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100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100
贷:固定基金
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因报废、毁损及盘亏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按所减少固定资产的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清理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残值的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
【例3】甲事业单位经批准报废台式计算机2台,每台计算机的账面原值为11 000元,共支付清理费用150元,残料收入每台200元。甲单位的会计处理如下:(1)经批准报废计算机
借:固定基金
000
贷:固定资产000(2)支付清理费用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l50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150(3)取得残料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400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400
(五)无形资产
事业单位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予以合理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借记“事业支出”,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二、负债
(一)借入款项
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开展专业活动的,记入事业支出;开展经营活动的,记入经营支出。
(二)应缴款项
应缴款项包括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预算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款项,主要包括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以及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第三节 净资产
知识点4:事业单位净资产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
一、固定基金
固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固定基金通常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增减,两者金额通常相等,但是,在存在尚未付清租金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两者的金额不同:固定资产应当在取得时按照协议租赁价等入账,而固定基金应当在支付租金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入账。
二、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的,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内容。事业基金按照当期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事业单位的一般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滚存的结余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本单位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二是从拨入专款结余中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金额转入。终了,事业单位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对于项目已经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也转入事业基金。
三、专用基金
专用基金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的,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以及其他基金(如住房基金)等。
四、结余
事业单位的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1.事业结余。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终了,事业结余应当全数转入结余分配。
2.经营结余。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3.结余分配。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配。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结存的当年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例4】甲事业单位当年实现事业结余15 000元,经营结余35 000元。假设不考虑所得税,该单位按当年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的10%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甲单位的会计处理如下:(1)结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借:事业结余000
经营结余
000
贷:结余分配
000(2)计算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15 000+35 000)×10%=5 000(元)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000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000(4)结转未分配结余 50 000-5 000=45 000(元)
借:结余分配
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000
第四节 收入和支出
知识点5: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
一、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设置“事业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及结转情况。设置“经营收入”科目,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二、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经费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销售税金、成本费用、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拨出经费等。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
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第五节 会计报表
知识点6: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事业单位资负债表一般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会计等式编排。收入支出表一般按照“收入—支出=结余”等式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