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题训练及答案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为诸侯?(2分)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2分)根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来判断,“秦王”有没有再分封诸侯?(2分)
(3)分封制和秦朝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分)
(1)分封制。周天子的亲属、功臣。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公元前221年。没有。(3)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文化教育对于治国安邦有很大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但他建立的秦朝却仅仅维持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他采取的哪项措施严重破坏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分)
(2)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6分)
(3)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4分)
(1)焚书坑儒。(2分)(2)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2分)大力发展儒学教育,(2分)在长安兴办太学。(2分)(3)尊师重教,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3.假若时光倒流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孙武、孟子、孔子四人到某电视台应聘节目主持人,招聘的栏目有: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按照他们的各自主张,你认为他们分别应当去应聘哪个栏目?
4.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
(2)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3)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4)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1.(1)商鞅(2)商鞅变法奖励耕战。(3)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终秦灭六国统一天下(4)强国先富民。
5、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材料三:“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 ① 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请各举一例。
②“汉与匈奴合为一家”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③从上述史实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战争、和平
战争: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平:昭君出塞(2)西汉、汉元帝(3)我国民族关系友好交流占主导,民族融合是主流。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二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诗句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
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交战的双方分别是谁?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6分)
(3)为什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于少?(8分)(1)南下统一全国。(2分)
(2)赤壁之战,(2分)孙刘联军和曹操的军队,(2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分)
(3)战术不得当;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许多官兵生病;曹操骄傲轻敌;南方军民的誓死抵抗等。(只要答出其中四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共8分)
7.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18分)
请回答: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10分)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1)A:秦孝公;(2分)B:商鞅;(2分)商鞅变法;(2分)封建制度。(2分)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2分)(2)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迁都洛阳、讲汉话、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用汉制、学汉礼、尊崇孔子等。(回答两点即可,2分)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3)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变法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法改革要制定适当的策略。(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8.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4分)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它设置的职能和意义分别是什么?(6分)
(1)事件:张骞通西域。(2)作用: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3)机构:西域都护。职能:总管西域事务。意义: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9、材料一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① 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② 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汉代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2)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变化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江南地区有优越的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 255题集锦
七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集锦
时期
17.被 称为人文 初祖的是()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的学说A.黄帝 B.尧
C.舜 D.禹 的是()
18.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孙子()2.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断疾病方法的是()
民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D.李时C.山顶洞人
D.北京 珍 19、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3.商鞅变法,开始于()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A、前221年B.前356年
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C.公元221年D.公元356年
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4.春秋时期的
()89、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10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A.牧野 B.镐 C.洛邑 D.殷 管辖是在()()75、西周灭亡时的国王是()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A.周文王 B.周厉王C.周幽王
东汉
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D.周平王 90、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始使用天然火 76、周平王迁都洛邑的主要原因是想,开始于()104、山顶洞人()()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A、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A.周幽王时国势的严重衰败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时 年
B、开始过原始农耕生活 B.镐京历经长期战乱残破不堪 9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C、虽然进化较快,但保留了猿的某C.连年天灾导致人民流离失所()些特征 D、穿着用骨针缝制的衣服 D.诸侯国为了争霸而轻视周王室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105、下列的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长77、春秋时期的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A、我国远古文化比较发达
B、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出现C、伏羲是一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位杰出农学家
D、我国最早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植水稻 115、半坡原始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126、我国
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 A、适 时 耕作 B、因地 种植 C、讲究耕 作见高。”其中“胡”是指()
方 法
D、重视人力 A、越族 B、东胡 C、匈奴 D、西域各族 161、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祖冲之的152、下列历史事件同时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是()
①昭君出塞
②张骞
A、商B、西周C、秦D、夏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186、夏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洛邑()B、明成祖迁都北京 D、孝文帝迁A、长期战争,国力衰落B、残暴统都洛阳
治,失去民心C、国家机构的建199、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能促立D、地理位置不佳 进民族融合的是()187、纺织业使用提花机是在()A、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A、秦朝 B、汉朝 C、春秋 D、战国 B、迁都洛阳 188、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C、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 提出和亲,符合下列情况的是C、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200、南朝和北朝的关系是()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 A、统一的局面 B、一国两制 B、和亲对汉朝而言是屈辱的 B、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D、先后出C、和亲是汉朝以求暂时避免匈奴现的两个王朝
骚扰 201、我国现存的
C、商周时期 D、西周 D.④ 223、秦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的是()A、郡县制 B、三公制 C、分封制 D、帝王亲自管理制 224、秦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①医书 ②占卜③种植 ④史书 A、②③④ B、①②③ 23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 C、①③④ D、①②()④ A.盛物用的器皿
B.做饭用225、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226、“破釜沉舟”出自哪次战役()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的器皿
C.祭祀用的器物 C、巨鹿之战
D、马陵之战 D
.盛酒用的酒器
227、汉时狭义“西域”是指现在的236、我国青铜器鼎盛时期是在()
()A、甘肃河西走廊
B、宁 夏青海
A .商周时期
B.部落联盟时C、新 疆 地 区
D、新 疆 和 更
期
西 的 地方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28、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237、战国七雄中距离东周政治中心()最近的诸侯国是()A、天下大雨 B、当时农民领导人
A.秦 B.楚 C.燕 D.韩
想当王 C、秦二世继位 D、秦238、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以下顺序朝的暴政
()229、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
①商鞅变法
②私田出现
③铁具的货币是()和牛耕开始使用
④战国时经济迅A、刀形币
B、铲形币
速发展
C、蚁鼻钱 D、圆形方孔钱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230、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洞人()
239、秦统一后整理出来通行全国的A. 知道定居生活 B.注意防寒
标准文字是()
C.开始种植
D.懂得爱美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231、下列农作物最早在中国种植的24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纷纷是()变法的直接动力是()①稻
②麦
③黍
④粟
⑤豆
⑥玉A.生产力迅速发展
B.阶级斗争米 尖锐
C.称雄天下的欲望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东周王室日益衰微
D.①④ 241、下列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232、下图是原始居民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它说明半坡居民()A.兴办“私学”
B.“仁政”的学A.过着定居生活
B.过着游说
牧生活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生活不稳定
D.与外地D.“温故而知新”
交换食品 242、夏朝成为我国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 255题集锦
七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集锦
许雷玉老师忠告:希望同学们认真做,把每一个题理解清楚,最好联系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以点带面,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许老师联系方式: xuleiyu666888@126.com
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的学说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孙子
2.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方法的是()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D.李时珍 3.商鞅变法,开始于()A、前221年B.前356年
C.公元221年D.公元356年
4.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秦孝公 B.楚庄王C.晋文公D.齐桓公 5.下列不是商朝生产的艺术品是().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编钟
D.戴枷的奴隶俑 6.周灭商的一次大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7.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A.黄帝时期 B.夏朝建立
C.周朝建立
D.秦国建立
8.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9.西汉王朝在()统治时期进入鼎盛。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0.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道家和兵家 B.法家和墨家 C.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诸子百家 11.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B.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农民军 D.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12.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0年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时候开始。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王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5.西周的众多诸候,是通过()产生的。A.禅让制 B.分封制C.世袭制D.奴隶制 16.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 17.被 称为人文 初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
18.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北京 19、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
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D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0、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
3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有()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2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周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
32、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22、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经有了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用耒耜耕地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产
D、青铜器工艺精美
33、《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
23、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24、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
34、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人文初祖”()原因()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禹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25、.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
35、“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最准确的认识是
()
D、禅让制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26、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A、涿鹿之战
B、夏朝的建立
36、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
C禅让制的实施
D、华夏族的形成 是()
A、编钟
B、铜钟
2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C、七孔骨笛
D、陶埙
A、汤
B、黄帝
C、禹
D、舜
37、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
28、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东面的是()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A、楚
B、齐
C、秦
D、燕 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
38、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A、夏朝
B、商朝
朝的社会风貌()C、春秋
D、战国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东
39、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周 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
2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是()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等级最高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的是 B、“兼爱”“非攻”C、“己所不欲,勿施于A、士
B、诸侯
C、天子
D、卿大夫 人”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30、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41、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 A
B
于()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B、提高农民的社会
七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集锦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三、列举题(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25、(6分)文物一:甲骨文(甲骨或甲骨卜辞),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也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文物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广汉三星堆出土(反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文物三:战国编钟(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体现出我国古代工匠的高操技艺,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26、(4分)《离骚》:屈原,是研究战国时期诗歌发展的重要材料(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史记》: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
27、(10分)1)秦始皇焚书坑儒。(1分)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2分)2)“百家争鸣”(1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2分)3)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2分)不同点:它只是排斥儒家之外,持法家、道家等各学说的读书人。(1分)4)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发展。(1分)
28、(10分)1)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亚⑤欧洲(4分)2)张骞(1分)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2分)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4)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2分)
五、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共26分)
29、(14分)答:1)排序:①
B
②
A
③
D
④
E
⑤
C
。(5分)2)奴隶主贵族(阶级)(2分)3)(列出两条变法内容即可)(4分)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分)30、(12分)答:1)“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等地)(1分)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等(2分)3)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等(3分)4)如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农业技术发展;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等(列出两条即可)(4分)5)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要求 材料题
21⑴孝文帝
(3分)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3分)(答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亦可酌情给分)⑵①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3分)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1分)22⑴ B(2分)⑵①魏洛阳②刘备成都③吴建业(每空2分, 共12分)⑴丝绸之路(2分)长安(1分)大秦(1分)⑵促进了中外(或东西方)经济(2分)和文化交流(2分)⑶有(1分)理由: 例①丝绸之路在今天仍是中西交往重要交通通道(2分)②丝绸之路在我国当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2分)(只要言之有理,并正确表述两层符合题意的相关理由即可得分)问答题
24要求:①表格设计:正确并完整得2分 ②内容:(每个字母填写正确得1分,共8分)
秦始皇汉武帝政治 H G 经济 E A C 文化 B F D 或政治经济文化秦始皇 H EBF 汉武帝 G A C D
25⑴纸(2分优点:例①轻便,相比竹简便于书写,携带等(2分)②经济,相比竹简成本低廉,价格便宜等(2分)(只要能结合图片中竹简有比较地正确表述出两点优点,即可得分)⑵提问只要围绕纸的发明相关的问题,具有思维价值,表述清晰正确即可得2分 ⑶(答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两条途径即可得分)(共4分)例如:可通过①社会上专业的文物馆、博物馆、②有关大学专业研究所③以及互联网等等途径,搜集与探究问题(关于纸的发明和作用)有关的文物、图片、影片、文字记录等原始资料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等。
二、材料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4分,共25分)26.(1)①龟甲②青铜器(鼎)③竹木简(简牍)④纸(4分)(2)①甲骨文②金文(铭文)③小篆④楷书(4分)(3)随着书写材料的改进,文字逐渐走向成熟和简化,(书写材料的改进和文字的成熟与简化,是文化事业发展的象征,)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3分)27.(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3分)。汉文帝、汉景帝(2分)(2)共同点:都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3分)不同点:古代统治者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发展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民仍有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当今我国政府则充分考虑到农村、农民的问题,一心一意为农民着想,使所有农民不再缴纳农业税。(3分)(言之成理即可)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固定。如: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减少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支援农村各项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25分)28.正方:汉武帝功劳更大(1分)
理由:汉武帝的功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思想的精华;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的联系和交往,为西域归属中央政府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12分)反方:秦始皇功劳大.(1分)
理由:秦始皇的功绩:灭六国,结束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统一中国,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华大国的基础;他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他北击匈奴,移民戍边,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北筑长城,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兴修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12分)
29.介绍亲身经历:体现改革前孝文帝所遇阻力及孝文帝改革决心(2分);涉及改革内容(迁都洛阳;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不少于四方面,有一定情节,每方面2分。(共8分)
感受:可以多方面,如改革必须敢于打破旧俗,孝文帝敢于大胆改革,学习先进文化,令人佩服;这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各族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等。只要言之有理,有适当评论即可。(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ACBAC 6-10BBBDA 11-15BCBAC 16-20BCCAD 21-25ABABC
二、材料题
26、(1)孔子。(1分)春秋时期。(1分)儒家。(1分)(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分)
27、(1)张骞出使西域(1分)(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1分)(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2分)
28、①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1分)②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分)③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④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问答题
29、用道家学派的观点。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某同学这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经过他的努力,成绩就会得到提高,不理想就会转化为理想。(6分)
30、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8分)
31、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1)封建国家的分裂,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2)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大融和。(3分)发展趋势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2分)启示:(1)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她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2)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分)
四、探究题
32、墨家: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宽恕、容人。道家:自习课时间应留给学生。法家:建立班规,奖惩分明。兵家: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取长补短。(9分。此题较为开放,本答案仅为提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并切实可行,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
(1)商鞅变法。时间:战国时期(或“公元前356年”,或“秦孝公在位时”)。目的:富国强兵。
(2)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3)奖罚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罪)。
(4)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答案要点:
(1)图一:秦统一文字(示意图)。图二: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2)标准文字:小篆。通用字体:隶书。
(3)秦始皇。具体内容:废除六国的刀币、布币、铜贝等,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历史影响:圆形方孔钱在我国通用了整整两千多年(秦以后,历朝都仿照秦钱样式铸行)。
(4)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都以原来秦国使用的制度为基础;都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答案要点:(1)韩非子。
(2)提示:①呈现形式要科学、简明。如设计一:参考华师大课本第44页的方框式;设计二:可以采用大括号和直线连接并用的形式;设计三:可以采用金字塔的形式。采用阅卷组集体认为合理的其它形式,也可。
②基本内容要正确、书写无误。应包括: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郡守)、县(县令或县长)。
③文字符号位置要适当、合乎史实。
4.答案要点:(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族诛”、“连坐”。
(3)陈胜、吴广。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治的秦朝。
(4)有联系。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5.答案要点:
(1)霍去病。精神:志向高远的爱国主义精神。
(2)思想主张:“独尊儒术”。目的:稳固大一统局面。
(3)皇帝:汉武帝(刘彻)。贡献:使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答出其意即可,若只罗列史实酌情扣分)
6.答案要点:
(1)皇帝:汉武帝。目的: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
(2)道路:丝绸之路。大致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古罗马)。
(3)结论和认识: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汉朝)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桥梁);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汉朝时)传入中国;丝织品(丝绸)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代表。(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7.答案要点:
(1)主要活动:出使西域。历史作用: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原因: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3)西域都护的设置。
8.答案要点:
(1)汉高祖: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把原来的十五税一改成三十税一;慎用民力,把服役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
(2)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3)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使国家长治久安。
9.答案要点:
(1)曹操把汉献帝迁到许,以天子名义发号施令;实行屯田。作用:使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官渡之战;200年。
(3)“曹操称帝”应为“曹丕称帝”;“长安”应为“洛阳”;“221年”应为“220年”;“诸葛亮称王”应为“刘备称帝”;“220年”应为“221年”;“孙权称帝”应为“孙权称王”(或“222年”应为“229年”);“赤壁”应为“建业”。
(4)他的“壮心”是统一全国。没能实现,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退回北方,不敢再轻易南下。他死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0.答案要点:
(1)诸葛亮。“功盖三分国”。
(2)“取西蜀”是指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进占四川;“东和北拒”是指确定联孙抗曹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赤壁之战,火烧曹军。
(3)刘备。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正确,因为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1.答案要点:
(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2.答案要点:(1)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
(2)“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3)政权的分立。
(4)学习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答出三点即可)
13.答案要点:
(1)分别是孔子、韩非子。各属于儒家、法家。
(2)历史地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著名言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答出四条即可)
(3)不同:孔子主张以“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韩非子强调“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识: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答出其意即可)
14.答案要点:
(1)分别是孔子、孟子的言论。儒家学派。
(2)贡献: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收徒讲学,总结出许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答出其意即可)
(3)略。(此问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第五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开卷训练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开卷训练题
(一)1、七年级(4)班被评为全校的先进班级,全班同学欢欣鼓舞,只有李春同学表现得无动于衷。同学们向班主任反映:李春平时不爱跟同学们来往,也从不参加集体活动。他还常说:“我不靠同学的帮助照样也以把学习搞好,班上的事有班主任和班干部管就可以了,用不着我去操心,何况我又没什么特长。”班主任了解这些情况后,与李春进行了一次长谈,终于使他明白了道理。你认为班主任对李春说了些什么,才使他明白道理的呢?
良好的班集体有助于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请你完成以下调查内容:
(1)你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呢?
同学关系:
师生关系:
学习风气:
班级氛围:
个人的奉献:
班干部队伍:
(2)请你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在建立优秀班集体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简要说明排序理由。排序理由:
2、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出现故障,公司请德国机电专家施坦敏茨不帮忙。只见他看看转转,写写算算,两天以后,他在电机上部画了一条线,让修理工把画线部位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故障很快就排除了,这是何等潇洒的一画。事后,施坦敏茨收取修理费10000美元。他在收款单上写明:用粉笔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9999美元。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1)知识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方法出效益,勤奋出天才。在刚刚进入初中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只有在摸索尝试、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把握学习新节奏,从而提高自已的学习效率。
3、材料一:小明到了新学校后,一开始,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总觉得别人和自己过不去。后来在班集体的教育和周围同学的感染下,他的性情渐渐地转变了,当他以开朗的心情和友善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时,他常深深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材料二:警句格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请问:
(1)材料一中小明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小明的转变说明了:积极主动地融入新的环境和新的班集体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在集体的帮助下,小明由原来的敏感、多疑成为一个活泼开朗、健康可爱的人,体验到了与新朋友结伴成长的快乐。
(2)材料二中的名句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朋友交往不能是简单的物质交换,而要重视彼此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这将有利于朋友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这有利于我们与新朋友结伴健康成长。
(3)请整理两条你最喜欢的关于友谊的名句、名言。上初中后,明明听写英语单词经常不及格,班主任向他了解原因。明明十分苦恼地说:“英语老师教完英语单词后,我很快就能背下来,但是到第二天我就忘得不剩几个了,而且往往背得越快就忘记得越快。你说,我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明明听写英语单词不及格,是脑子有问题吗?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一个心理学家在对记忆的保持量进入了系统的研究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后的各段时间内对学习内容的保存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能记住很多内容,但是在学后一段时间内遗忘的速度也很快,经过一段时间后遗忘的速度开始减缓,最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可见,明明英语单词听写不及格,不是脑子有问题,而是没有及时地进行复习。
5.上初中后,由于学习任务加重,有些同学没法适应,考试总考不好,于是感叹:学习太辛苦了!但也有些同学认为,上初中后,因为科目增多,学到的知识更多了,学习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为此,七年级(2)班决定举行一次辩论赛。
(1)假如你是该班班长,请你拟订辩题。
正方:学习中乐多于苦;
反方:学习中苦多于乐
(2)假如自己是反方(或正方)辩手,请写出本方的辩论提纲。
6.指点迷津:这是一位七年级新生的日记:
我刚来到学校不久,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看着周围一张张生动的脸,我真想和他们交朋友。但每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又感到自己太孤独了。他们为什么不上来和我说话呢?我又很内向,不善言辞,不敢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我真恨我自己不够活跃。
(1)这位同学遇到什么困难?(2分)
答:这位同学遇到的烦恼主要是: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初中的生活,没有主动结交新友谊,从而导致他的失落和孤独。
(2)对他的难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4分)
答:摆脱这一烦恼的办法就是:尽快地熟悉自己所在的班级和同学,主动融入集体活动中去。如A可以主动和周围的同学搭话、交流,结交新朋友;B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C积极参加班级或学习小组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大方地展示自己。要有克服新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面对新环境,你也许会遇到和这位同学的困难。请写出你的一个烦恼,结合这个烦恼,写出
解决烦恼的方法。(6分)
①烦恼:
②解决方法:
7.小学毕业后,小明兴高采烈来到中学学习。不久,他发现中学学习变化很大。学习科目多,作业多,老师讲课节奏快,学习时间长……于是,他改变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采取了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开始慢慢到适应了中学学习生活。
(1)为了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你应当改掉那些不良的学习习惯?(4分)
(2)为了适应中学学习,你将采用那些方法和策略?(6分)
8.七年级(2)班打算召开第一次主题班会“集体在我心中”。请你完成以下内容:
(1)定班集体近期、中期、长期前进目标。(6分)
(1)例如:近期目标;创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朝气蓬勃的集体;中期目标:创建一个具有良好班风、良好秩序,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长期目标:创建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优秀班集体。(意思符合,即可得分,6分)
(2)“我为集体献一计”,让学生对集体的建设积极发表意见,体验自己在集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发挥每个同学的建议性作用。(4分)
参考答案:内容形式多样,可以从课本中有共同目标团结奋进,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团结协作,互助前行等来创建班集体。同时,也可以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构建班集体的建议等。(4分)
(3)评选“守纪之星”“学习标兵”,在班级形成学习守纪、团结竞争的学习气氛。最后全班同学合唱一首歌,把班会气氛推向高潮。请你给他们出个主意,确定一首歌并选择一条班级座右铭,好吗?不要忘了说明你的理由啊!(6分)
歌曲《世界需要热心肠》或《团结就是力量》或《永远是朋友》等。选择理由及班级座右铭(略)。(6分)
9.亮亮很喜欢打球,不但课间能看到他在操场上的身影,课堂上他也经常“回味”打球时的情景,因而耽误了听课。老师批评他,亮亮却说:“打球这么刺激,要我上课不去想它,我很难做到。”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1)、这种说法是缺乏自律的表现。
(2)、对一些同学来说,打球是一项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喜欢打球并不是坏事,但打球要适度,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
(3)、上课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学习上,也就是要约束、控制自己,不能再去想打球。
(4)、我们中学生要注重自身修养,学会严格自律,使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
10.歌曲赏析(6分)
流水,门前一道清流,夹岸两行垂柳,风景年年依旧,只有那流水一去不回头,流水啊,请你莫把
光阴带走……
(1)“流水一去不回头”比喻什么?(2分)
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
(2)在时间面前怎样才能有所作为?(4分)
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1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这时,你会怎么做?
(1)你正在打扫卫生,忽然楼上一阵“天女散花”,这时,你会……(4分)
先把果皮纸屑扫干净,然后找到肇事者与他说理,告诉他(她)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在公共汽车上,你坐在座位上,这时有位孕妇上车,你会……(4分)
主动给孕妇让座。
(3)刚刚吃完早点,可这方便盒该往哪儿放?这时,你会……(4分)
放到垃圾箱中。
(4)放学了,你推着自行车刚出校门,后面一位男生骑车挤上来,重重地撞了你一下,头也不回地走了,这时,你会……(4分)
毫不介意,等下次遇见这位同学时告诉他要注意安全。
12.小文的爸爸带着14岁的小文来到一家工厂的招工报名处。
小文:念书没意思,我想打工挣钱!
爸爸:我儿子小文很能干的,您就收下他吧!
老板:你放心吧,我一定给小文安排点轻活!
小文和爸爸高兴地笑了……
(1)14岁的小文中学尚未毕业就去打工。如果你要说服他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可以依据哪几部法律(两部即可)?请就其中的一部法律简单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对小品中招工者的言行加以简要评析。(4分)
小品中招工者的言行看似好心,实际上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2)小品中小文的爸爸也触犯了法律,请你给他解释一下。(5分)
小文的爸爸不但没有履行父母使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反而亲自送小文到招工处,是一种触犯《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违法行为。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到众人瞩目的神舟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凝聚了每一位航天人的汗水;小到我们一个班集体组织一场球赛,排练一个合唱,也要大家同心配合。
材料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分工也要合作好,我们既要学会分工负责,更要学会全作共处。
请回答:(1)材料中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团结协作的精神
(2)你认为集体中是否需要这种精神?为什么需要?
因为共同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不团结协作,我们就不能够建设成一个优秀的集体。
(3)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你能提出一些建议吗?
首先,我们要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次,要培养奉献精神;再次,要允许个性特长的发展。
14、进入初中后,李明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下降了,妈妈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课委有意思,他很喜欢;而语文老师上课方式他不太喜欢,上语文课的时候就不想听,慢慢地对语文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
(1)李明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喜好的?
答: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学习的喜好。
(2)如果李明这样继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答:如果李明这样下去,语文成绩就会迅速下降,最后数学成绩也会下降,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3)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办?
答:我会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不懂的地方及时和老师沟通,请同学帮助等。
15情景分析题:当你处在下列场合时,应当怎样做?把你的做法写在横线上。
(1)同班同学王红数学题做不出来时。
(2)学校要举行集体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规定每班两位同学参加演讲,而自己班里只有一名同学报名参加时。
(3)班级订的报纸杂乱地散落在讲台上时。
(4)早晨,你走进教室,发现课桌椅排列得很不整齐,讲台灰尘很厚时。
(5)同学周建华生病在家,已有好几天没来上课时。
(6)当你看见一个同学在课桌上乱写乱画时。
16、材料分析题: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主力队员赵蕊蕊因伤无法上场,场上少了一个非常得力的队员,很多人都认为中国队夺冠无望,但最后女排姑娘还是能过自己的顽强拼搏,圆了中国女排20年来的夺冠梦。女排姑娘们能夺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发挥了团队精神。而美国队的队员,几乎每一个都非常优秀,个人能才十分突出,但最终只得了第3名,众多评论家都认为她们输在了个人的单打独斗上,队员之间没有很好的配合。
思考:(1)中国女排的夺冠和美国队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作为新班级的新成员,你打算为创建新集体做哪些实事?(要求:行动要具体可行,至少写两件)
答:(1)说明了优秀的集体是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集体确立一个共同的前进目标,每一个成员都能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每一个成员间都能团结协助,相互配合,才能创建优秀班集体。
(2)我力气大,可以为班集整理书桌,搬东西;我管理能力强,可以为班级同学管理班组纪律;我的画画得好,可以为班级出好黑板报;我英语学得好,可以担任班级同学英语课文的领读。
17、下面是几位同学在进入初中后学习中遇到的烦恼,请你给他们提一些建议吧。
(1)虽然已经是中学生了,但在学习上我总是希望父母能多帮助我,如催促我写作业,给我制订学习计划等。为此父母总是批评我。
(2)我在学习上很努力,很忙碌,经常大量做练习题,还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手忙脚乱地,结果成绩也没有提高。
答:(1)第一位同学应该学会自主学习。作为中学生,应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否则,我们将不能独自承担学习的责任。
(2)第二个同学应该科学地安排时间。如果对自己的学习时间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有计划在学习,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18、今年我省投入1.5亿元实施教育移发工程,边远贫困村庄中小学生进城读书。部分学生来到新学校后,有的很拘谨、上课不敢大胆发言,有的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心理……这些问题使他们不能尽快融入新集体。请你针对上述问题帮他们出两个主意。
答:自尊自爱,客观评价自己,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主动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信心,刻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发挥所长积极参与班集体的活动,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19、小刚从小学来到初中,见到许多新面孔,担心与同学处不好,还怕与老师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一看课程那么多,又担心学不好。为此,他心里很苦恼。
(1)追根求源:小刚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答: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新课程,他没有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2)对症下药:他应该怎么办?
答: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珍视新友谊;与新朋友结伴成长;尽自己所能为班集体做贡献;改进学习方式方法,加强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