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林业技术的关系

时间:2019-05-13 04:4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林业技术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林业技术的关系》。

第一篇: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林业技术的关系

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林业技术的关系

姓名:

摘要:在我国经济产业构成中,林业是当中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当前林业正面临着人均资源少、森林面积不断萎缩、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促进林业稳步发展,林业技术的推广使用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重点与核心。本文介绍了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研究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具体技术措施,从而确保林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林业;林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前言

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维护自然环境生态的平衡,从而取得木材和其它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国家生产部门。我国从古代以来就有着以林卫生的观念,并积累了丰富的林业工作经验。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生产力的持续增长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林业技术创新以及现代化林业发展成了一项重要的课题,林业发展能否跟得上经济增长的步伐,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少不了林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新世纪环境中,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各项技术领域都有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林业发展也不例外。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已从传统的木材生产转型为以生态建设为主要,木材生产为次要的模式,而且产业结构还在不断的优化之中,各种种植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升级。科技带动林业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我国林业资源结构在优化管理、病虫害预防治理以及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上的成功,其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严格来讲林业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科学发展的要求,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使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归纳来讲,其缺陷主要有以下内容:

1.1 林业技术的意识较薄弱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加入了WTO之后,我国林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了重要的地位,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也都相应带动了林业的发展,但仍有部分地区对于林业技术的意识非常淡薄,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不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使得该地区的林业发展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也有的地区尽管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新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反而不如传统的经验有效,其盈利也大不如以前,这样造成了对新技术的质疑并放弃。

1.2 创新发展资金不充足 我国林业工作从整体上来讲,科技带动林业的创新和发展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大部分地区用于开发新技术,林业创新发展的资金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这样也造成了林业发展上的恶性循环,缺少高端技术人才和资金,没有创新和发展,林业生产效益上不去,企业更加缺少资金来对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因此,资金问题是目前各地林业技术创新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1.3 林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我国林业在科学技术支持下,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客观条件上的底子薄、缺乏创新的主动性等问题,使得新技术以及人才储备上都有不足的缺点。我国在新技术的创新和研制方面,目前多数都是靠单纯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缺少自主研发以及新技术的二次创新能力,因而在国家市场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对于有些国外引进的新技术,缺乏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应用效率不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我国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一味的拾人牙慧终究不能满足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2、提升现代林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2.1提升技术创新意识

我国林业技术目前已经具有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林业建设当中,由于林业工作者缺乏相关的技术创新意识,使得他们习惯固守僵化思维与发展方式,影响自身成长的同时,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而,要促进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首要加强林业技术宣传和普及工作,强化从业人员的技术创新意识。企业可以依据当地林业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开设相关的技术培训课程,培训重点放在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意识上。同时,企业还可以突出性地宣传创新性人才及其相关事迹,将其作为典型模范在全企业范围内开展创新精神学习活动,通过相应奖励机制刺激创新理念的不断萌发和产生。再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吸收也是提升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引进相关人才就等于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理论和创新性思维模式,通过引进人才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继而在全企业内营造出一种积极思索、勤学好问的优良学习氛围。

2.2提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我国森林资源日益匮乏与资源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一矛盾问题,当前资源消耗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3]。因而,林业人员在促进林业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将林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技术的新开发与新创造。技术的开发和使用要严格与环境保护原则相适应,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并重的新型林业技术。当前我国在长期实践经验重改进革新的一些林业技术,如森林资源培育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就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成功典型案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问题,在当前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2.3加强林业技术的推广

要确保当前林业健康稳定地发展,除了要及时革新、发展新型林业技术,同时还要加强林业技术有效推广与应用的工作。加强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必须加强对相关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林业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必须以市场为核心,确立企业所诉经济和价值诉求点,通过将林业技术与实际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并有力宣传的方式,提高林业技术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与经济战略价值[4]。相关企业与工作人员在引起先进林业技术之后,应通过重点示范、典型推广、以线带面等管理宣传方式进行技术的大规模试验与投入使用,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加强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注意不断以实践结果检验林业技术的效用性,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真正发挥出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大效益和价值。

3、结语

林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林业工作者应当大力发展和创新林业技术,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意识,提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加大林业技术的推广范围,只有真正将林业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在林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才能真正发展创新型林业和可持续发展林业。

参考文献:

[1] 张金栋.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2010.1(02):65-67 [2] 郝彦惠.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J].现代园艺,2013(20)[3] 张宝生.论和谐林业背景下的林业建设[J].发展战略.

第二篇: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与技术探讨论文

我国地域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维度不同的地区其气候以及地质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导致我国农业、林业的发展在地区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其中存在大量的林业资源,也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地区。但是,由于社会上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量更高,因此,在现代林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天然的林业资源进行适当利用,还需要对人工造林的力度进行加大,使得经济林的数量增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1]。在现代林业的发展中,传统的观念以及技术对于林业的发展程度已经不能满足了,因此,需要采取先进的理念以及技术进行育苗工作。才能保证我国林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一、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以及技术分析

在进行林业育苗时,需要加强对育苗理念的分析。现今,很多地区在育苗的时候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育苗方式,导致育苗工作的质量、产量都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林业育苗中采用的方式进行及时更新,应用现代林业育苗方式。在现代林业育苗过程中,会经常使用到人工大棚的技术。在利用人工大棚时,可以使用一些优化技术构建采条母株,运用插条育苗。而育苗时运用到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容器进行,这样可以使得育苗的存活率得到提高。目前来看,利用育苗容器进行培育已成为现今的发展方向。利用容器进行育苗的相关理念以及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通过切根栽培苗木。需要注意的是,育苗容器在选择的时候不能选择塑料的,对于插条根系成长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在进行林业育苗的时候,苗木营养供应问题以及育苗是否能对营养成分进行充分吸收问题对于育苗的成功率都具有十分重要影响[2]。另外,在育苗的时候,还需要对有机质的选择进行注意,需要对有机质的细碎程度进行保证,促进苗木对于营养成分更好地进行吸收。在对育苗基质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选择较为合理的基质,使得其持水性以及透气性都得到有效保持,从而对基质进行疏松。在培育的时候,需要对苗木根部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可通过外部激素对苗木根部产生相应的刺激,使得苗木根部对于基质中存在的营养成分可以进行有效吸收,进而使得林业育苗中苗木的根部健康得到保证。在人的意识中,在进行育苗工作的时候,最常用的培育方式就是利用容器育苗的方式。不可否认,利用容器可以对苗木的根部进行有效的保护,且这种方式的开展难度较低,因此,推广度较大。但是,在这种育苗工作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对苗木的根部进行有效的保护,但由于传统的育苗工作中采用的容器是塑料材质的,因此对苗木根部包裹就会导致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根系卷根的情况。这种育苗的方式也会导致苗木在幼苗期根部发育不够完善[3]。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对苗木的根部进行及时纠正,就会导致苗木的生长停止,甚至还会对整个林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如何做好现代林业育苗工作

在进行现代林业育苗的时候,需对传统林业育苗观念进行摈弃,利用更为先进科学的育苗技术。在对现代林业育苗技术进行相关分析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层面来对其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林业的规划布局问题进行合理设计,选择合适度较高的且产品优良的苗木品种进行苗木的培育以及种植工作。其所需周期较长,且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各地区林业的政策不同,对于珍贵树种的培育加强重视。并加强对林业育苗工作中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林业育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并为林业育苗的工作营造良好的育苗环境,从整体对林业育苗的理念以及技术进行更新,构建现代林业育苗的整体工作体系。林业育苗需要对育苗周围的土壤环境、地理环境进行相应的保养以及维护工作,补充苗木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如钾、氮、磷。通过对苗木生长的营养成分进行补充,使苗木的成长发育得到保证。对于林业育苗来说,还需要对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注重。结合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苗木在生长中是否出现发黄、枯萎以及弯枝的情况,更需要对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侵袭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进行修剪以及整理[4]。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使用到更加先进的育苗技术以及相应的育苗培育设备,对传统的育苗技术进行积极的创新。在进行育苗工作的时候,需要对其中所需要的有机质进行积极的创新。如对苗木中所需要有机质成分的选择以及多样化的有机质溶液配置。要想做好林业育苗的相关工作,在对育苗容器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棉纱容器。要注意容器的大小要和苗木的大小保持一致。不论是在育苗工作中苗木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或是在进行林业育苗工作选择时,都应事先做好实验,并将其推广到林业育苗的显示工作中[5]。对林业育苗工作做好相关的监测管理,并在其中建立较为完善的林业技术研究制度,林业育苗工作中还需要对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记录登记,如苗木培育时间、生长状况以及病虫害侵染情况等等。通过对林业育苗工作的动态化监测,使得对现今的苗木培育情况有个更清楚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林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育苗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业的发展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林业育苗工作中,大多数地区还采用传统的育苗理念以及育苗技术,但这种理念以及技术显然已经和现代林业的发展情况不相符合了。需要对林业育苗的理念以及技术进行及时地调整以及更新,并加强对林业育苗工作的研究,使得苗木培育的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推进我国现代化林业朝着可持续化、科技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鲍胜芝,韩晓剑.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3,08:133-134.[2]韩耀,郭军.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J].现代园艺,2015,10:53.[3]关磊,侯延明.浅析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116+161.[4]郝庆峰,王志刚.浅析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291.[5]海晓明,丁鹏.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10:135.

第三篇:现代林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现代林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摘要:为了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必须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几点看法。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发展 森林这一关系全球生态状况,关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呼吁,在人类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快林业发展,推进生态建设,党和政府审时度势,2003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本文来源于课件之家 http:// 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建设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深入学习贯彻《决定》,就是要按照《决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1、要树立正确的观点1.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人问题,保护合法权益,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增加收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问题,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1.2、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就是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造子孙孽”,过度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即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1.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就是要改变人主宰世界、征服世界的观念,实现“天人合一”。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导致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对环境的破坏的过程,表现为矛盾与对抗的过程。没有这种冲突,就不可能有人类今天的繁荣和文明,同样,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君子以人合天,而不强天以从人。”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减少劳民伤财,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推进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人文关怀诸方面都产生新的变化,实现经济人、社会人和自然人三大系统的协调,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构建生态文明的新的社会形态。

2、要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决定》指出:“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乔灌草结本文原创网站为课件之家 http:// 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的多种功能利用实际,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经营者能够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

引领林业发展各领域新的技术潮流;在生产关系上,应调整管理体制、投资经营政策等,明确新时期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和市场调控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我国现有的16亿多亩天然林,大部分处于大江大河源头,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生态价值无可估量,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这些宝贵的天然林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木材供给随之减少,而需求还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矛盾相当尖锐。必须正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其他依托森林的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产品生产。要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真正保护好天然林。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木材及其林产品市场潜力大、农村富余劳力多、山地面积大、社会资金充裕的有利时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市场选择,按照不同所有制经济承担的不同职能,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发展高投入、高收获的工业原料林及其他林产品,用较少的局部的林地换取全局的生态效益。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谋求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调整生态建设发展战略。

3、寻找使市场得以表达生态学真理的途径,用经济的办法和手段,建立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据专家核算,北京市的森林生态效益是林木自身价值的13.3倍(1999年)。美国、日本等国的研究测算也表明,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的经济价值10倍以上。生态建设的社会经济特性,决定了这种公共服务产品难以像一般物质产品一样可以通过一般的产品市场交易,获取收益,因此,生态建设缺乏动力机制。完全依靠政府投人,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办法,“寻找使市场得以表达生态学真理的途径”(《生态经济》,莱斯特.R.布朗),使生态成本进入产品价格,建立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破坏资源生态的制约机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自然资源账户体系、绿色价格与投资评估体系、环境资源价值体系等环境经济制度,形成生态产品及服务投人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要培育生态服务市场,推动生态效益货币化、资本化。生产或消费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应当计入成本,予以折旧。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应当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包括资源开采和获取的成本,环境损坏和恢复的成本,以及当代人占用后代人资源的“用户成本”。要发展高效益的木材加工业,以加工业发展拉动森林培育,增加“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应以科学合理的采伐利用引导造林业营林业的发展。森林发达的国家往往是林业加工业发达的国家,如芬兰、瑞典、加拿大等。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不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相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应的。

4、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政府的财政金融支持,强化依法组织管理。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和谐共存、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事业。从建设投入上看,不仅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资,也需要企业、单位、其他投资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投资投劳,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建设工程管理和行为主体上看,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计划、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环保、司法、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的通力合作和参与;从建设收益上看,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而且是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在投资上具有很大的外部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使他人收益却不会因此得到补偿,社会收益或成本大大高于行为者的个体收益或成本,正面的外部性总是削弱私有部门的投资热情,需要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府进行干预,经济的外部性才可能被内在化。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建设的公共物品属性、经济外部性和社会性,决定了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和依法组织管理,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保障生态建设。政府应把以林业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纳人政府组织生产公共物品的范畴,将生态建设和林业行政管理以及执法经费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对形成规模造林的大户,以及带动营林业发展的制浆造纸业、人造板加工业、竹藤加工业等龙头企业,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区,不分内外商,加大政府对造林的贴息货款扶持,延长贷款期,扶持工业用材林的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理。我国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地区面积大,人为破坏资源的因素多,生态建设任务重,难度大,没有强有力的政府行政机构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难以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加快生态建设。转换国有森工企业经营体制,发挥国有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5.总结。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要更好的协调林业的社会公益职能与私人生产的利益关系,更多的通过利益诱导,而不是利益限制,实现保护和发展资源的目的。使森林培育业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解决经营林业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其次,要规范市场行为,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建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私有林经营权益保护制度、国有林经营管理制度、森林采伐监督制度、林权变更登记公示制度、外资造林保护制度、造林工程招投标制度、林业工程规划、施工、监理队伍的资质制度、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利用制度、森林旅游服务市场管理制度、森林认证制度、森林林木林地抵押贷款制度等;第三,要规范政府行为,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建设现代法治政府。以贯彻《宪法》和《行政许可法》为重点,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从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法律实施的主体、程序、职权范围及其责任义务,规范林业主管部门的公共管理行为。参考文献 [1] 罗啸天,杭桂林.加快林业发展 推动生态建设再上信念台阶.内蒙古林业,2004.[2] 赵芳.浅议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安徽林业,2004.[3] 周生贤.论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中国林业,2004.[4] 于明.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水利天地,

第四篇: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中国林业沿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

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stry is in the lower layer along the phase, the slow growth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social demand for forest growing a variety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ontradiction become the main current forestry, ecological demand became the main demand of forestry societ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primary task of forestry construction.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in China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As far a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ere discussed.一、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A, our country's forestry ecology construc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世纪之交的1998年,一场持续百天的全国性特大洪水,冲毁了无数良田、家园,洪峰频率之密、洪水流量之大、流域范围之广,百年罕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2.3亿人,死亡人数3000人,各地估报的直接经济损失2484亿元。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10余次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造成部分地区机场关闭、交通中断,其频率之高、来势之猛、影响范围之大,不断刷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沙尘暴和沙尘灾害纪录。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叫人不得不联想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1998, a nationwide flooding last one hundred days, countless fertile land, homes, was destroyed by the flood frequency of dense, big, wide river basin of the scope of the flood flow, rare in one hundred.A total of 29 provinces(area, city)suffered different degrees of floods, the affected 230 million people, the death toll of 3000 people, around for direct economic loss of 248.4 billion yuan.The first spr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continuous occurred in north China more than 10 times flying sand, dust and sandstorm weather, causing parts of airports and disrupted traffic, its frequency is high, with fierce, influence scope of large, constantly refreshed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dust storms and dust disaster on record.Large areas of snow and ice disaster in early 2008, the south of China, people have to lenovo,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damage.大洪水的背后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的背后是沙漠化、荒漠化;气候

变化背后是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事实上,中国的生态危机远不止此,当前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沙漠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

种灭绝、温室效应加剧等六大生态危机,每七一样都与森林的植被破坏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以木材生产为主一直是中国林业的首要任务。中国林业的状况产出多于投入,中国生态的状况破坏大于治理,总体形势十分严峻。

The flood is behind vegetation damage, soil and water loss;Sandstorm is behind desertification, desertification;Behind climate change, climate warming, extreme weather and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In fact, China's ecological crisis is much more than this, the current wide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desertification, soil erosion, drought, floods, species extinction, the greenhouse effect intensifying ecological crisis, and so on six big every seven as is closely related to forest vegetation destruction.Nearly half a centur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s a result of the need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mainly wood produc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priority of China's forestry.The status of the Chinese forestry output more than input, the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damage is greater than the governance in China,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very grim.20世纪末,随着国家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相继启动,我国的林业生态体系建

设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成效显着,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局部乃至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开始好转。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调整发展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森林生态基础还十分脆弱,生态建设的速度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协调,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呈上升趋势,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性天气增多等主要原因: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country the six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successively launched, our country's forestry ecology system construction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track, in recent years, the recove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overnance effect significantly,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trend got preliminary control, local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gins to improve.But, due to the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still very sever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orest ecological base is very fragile, the speed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harmony with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still on the rise in parts of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flood, drought, dust storm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more extreme weather such as main reason:

1、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表现在问题不足,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林分蓄积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5%左右;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工区和东北地区,西部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经营水平低,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

1, forest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 poor performance in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forest area per capita is less than 1/4 of the world average, per capita

forest accumulation is less than 1/6 of the world average;Quality is not high, the average per hectare forest stock volume is only about 85% of the world average;Distribu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China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and northeast China, the western extreme scarcity of forest resources;Management level is low, plantation management level is not high, single species, forest harvesting phenomenon still exists.2、人口、经济调整增长带来对森林资源的高需求,森林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仍相当尖锐,带来森林资源的巨大消耗。

2, the population, adjust the economic growth brings the high demand for forest resources,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social demand is still very sharp, brings the huge consumption of forest resources.3、林业投入长期不足。近年启动的国家林业六大生态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

来自国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所占比重不高,生态建设投入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3, the forestry investment shortage for a long time.Launched in recent years state six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forestry construction funds mainly come from the sale of Treasury bonds, national finance fund proportion is not high, the safeguard system fo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4、林业行业各项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影响社会资

源向林业行业集中,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4, the reforms of forestry industry lags behind other industries,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effects of social resources to concentrate in the forestry industry,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5、我国主要林区90%为山区,森林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

滞后的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完全协调好。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5, the main mountain forest area 90%, forest ecological niches important area is the relative lag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ill not fully good coordination.Forestry in China is still at a lower level of development stage, the slow growth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social demand for forest growing a variety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ontradiction become the main current forestry, ecological demand became the main demand of forestry society, become a primary tas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二、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must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ry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

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滞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Harmonious society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n the one hand should be withi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wood resources;Requir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basis of resource sustainable, to achiev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tself, a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contains both to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growing material and forest products,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y, sluggish demand for ecological society.Forestry indust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in two aspects: natural closely between cause and effect.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

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In the process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along with how to understand and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blems.And, with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forest function diversity and the pursuit of different forest benefit, forestry industry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re also constantly improve.Ecological and industry is the interdependence, mutual restriction, mutual promotion and mutual development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of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1, forestry indust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straints.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

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

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There is contradiction between forestry indust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and restrict relationship, this kind of contradiction and restriction relations mainly by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forestry production, different interest orientation and interest relations with laborer.In forestry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process, investment and cost of labor, at the same time will produce certain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possibly negative benefit), but both benefit the workers feel time successively and the effect is completely different.Main output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economy benefit, workers are directly visible, and laborer is in front of local direct interest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main output of ecological benefit, ecological benefit embodiment is a cumulative process, it is not easy to be felt immediately.2、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2, forestry indust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with the promotion.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In the process of forestry production and forestry indust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exists not only between contradiction and restrict relationship, more important is interdependence and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ame people for forests and forestry indust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awareness and interest orientation has a direct relationship.Mainly reflects in: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Forestry industry and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nvergence based on the forest.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ission is to recovery of forest vegetation,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he fore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orest, and maximiz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forest, away from the forest and you can't have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And the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forest resources, no forest resources, forestry industry, let alone development, the two are mutually dependent relationship.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为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关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决定的。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生态系统。森林的主体植被是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及其覆被下的其他生物和各种环境因子共同形成森林群落。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等 工业原料的基地,是动物的栖息场所,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环境卫士”之称,是天然的“过滤器”,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林业产业发展,说到底是在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改善和利用森林资源,把森林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结构实行最佳组合。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The basic relationship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est function, role and status.Forest land ecological system in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biomass, the most complete ecosystem.Forest vegetation is the main body of woody plants, forest vegetation and under the cover of other creature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gether form forest community.Forest wood and forest byproducts such as industrial raw material base, is an animal habitats, biodiversity is a huge “gene pool”, is a huge “green reservoir”, in the clean a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regulating climate, etc., have “environmental defence,” said, is a natural “filter”, forest for human'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s immeasurable role.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the day is in the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and its inner motion law, with the aid of certain technical method, improv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forest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to real productivity structure adopts a best combination.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实质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生态经济学讲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林业社会化生产中,如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相结合,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业产业的发展,又可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of forestry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forestry industry and the essence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as a result of combina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In the forestry socialization production, if the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ir nation in distress,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which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can make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but also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djustment forestry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cological economic benefits

第五篇: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来源:作者: 洪海园林

据测算,全球生物量的99%分布在陆地,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占89%。湿地在提供水资源、促淤造陆、保护物种等方面作用很大,被誉为“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对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四川是长江上游的主体,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于增加生态产品生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产品,包括美丽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可爱的动物、宜人的气候等,是人类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比方说,大树结的果实算是物质产品,释放的氧气就是生态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是,生态产品靠自然生态系统来生产。随着物质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生态产品越来越短缺,甚至成为“奢侈品”。十八大将生态产品生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概念和根本任务。

然而,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必须改善生态,实现生态良好。香樟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固碳释氧、杀菌降噪、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肺”。据测算,全球生物量的99%分布在陆地,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占89%。湿地在提供水资源、促淤造陆、保护物种等方面作用很大,被誉为“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荒漠生态功能较弱,但是面积广大,并可以通过治理挖掘其潜力。林业承担了建设森林生态、保护湿地生态、改善荒漠生态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职责,是社会生态产品的最大提供者。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香樟林业已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型为生态建设为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是非常突出。首先,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林业建设生态系统的类型最多、力度最大、面积最广,涉及我国陆地面积的64%,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建设者。离开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十八大报告提到的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修复、生态产品等等,都与林业密切相关。规划生态空间以林业生态用地为基础,保护生态环境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优先,生态修复以林业生态工程为依托,增加生态产品必须发挥林业的主体作用。第三,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赋予了林业“四大地位”、“四大使命”。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林地管理、修复自然生态、发展林业产业、保护野生动物等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四川地处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拥有除海洋外的各类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丰富,生态责任重大。近年来,四川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持续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有效改善了生态状况、维护了生态安全。全省森林面

积2.55亿亩,森林蓄积16.66亿立方米,分别比十年前增加37%和11.5%;森林覆盖率35.1%,比十年前增加近10个百分点;现有林业自然保护区125个,管理面积1.17亿亩,森林和湿地公园133个;森林植被年储碳量7700万吨,森林和湿地年生态服务价值1.6万亿元,居全国首位。监测显示,四川境内输入长江的泥沙十年来减少了46%。

承担起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香樟林业重任在肩,必须切实承担起五大历史责任。首先,要承担起维护生态安全的历史责任。要立足四川、服务全国、贡献世界,努力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不断优化人居生存空间。其次,要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的历史责任。要增强主动意识,自觉当好自然生态系统的看护者,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本源基础。第三,要承担起建设重大工程的历史责任。要通过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有效扩大森林、湿地面积,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恢复提升灾区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状况持续好转。第四,要承担起参与绿色发展的历史责任。要充分发挥林业产品绿色、低碳、可循环的特点,依托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做强做大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第五,要承担起引领生态文化的历史责任。森林孕育人类,林业传承文明。要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多样性、直观性、生动性、有效性,通过繁荣生态文化引领强化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修复自然生态是扭转生态恶化的主要措施。当前四川省生态状况总体好转、局部恶化,川西北土地沙化、湿地退化问题严重,川南地区石漠化较为突出,干热河谷地区植树造林困难,地震灾区生态修复任务仍然繁重,一些重要的水源地、自然保护地生态面临退化的严重威胁,必须主要依托重点生态工程来解决。各级林业部门要组织实施好已有工程,适时谋划启动新的生态工程,有效恢复和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贯彻十八大精神,四川香樟林业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主线,努力实现由维护生态安全向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由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同步确保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这个总体目标,要着力构建五大支撑体系。一是构建科学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生态建设布局,加强生态用地管理,保证和拓展生态空间,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科学的规划基础。二是构建完善的自然生态建设体系。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努力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果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三是构建发达的绿色产业富民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实施山区林业扶贫开发,推进香樟林业惠民工程,促进林业助农增收。四是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引领体系。着力推进城乡绿化、生态旅游、生态创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领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五是构建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健全林业法治,落实科技兴林,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绩效考核和制度规范,推进四川现代林业持续发展。

四川省将重点依托四个方面、十大工程来开展生态屏障建设。生态保护方面: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重在通

过自然修复提升生态功能。生态修复方面:重点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重在通过集中治理恢复生态系统。资源培育方面: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经营工程、城乡绿化工程,重在依托植树造林和林业科技促进资源量质同增。防灾减灾方面:重点实施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治工程、易灾地区生态治理工程,重在防止自然灾害导致的生态退化,让未来四川更加美丽。(作者: 洪海园林来源:)

下载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林业技术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林业技术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破除思维定势 发展现代林业

    破除思维定势发展现代林业 县委决定在全县深入开展“五项活动”以来,县林业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

    双柏县现代林业发展调研报告

    双柏县现代林业发展调研报告王志达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双柏县作为云南省和楚雄州林业重点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者和推动者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

    林业技术工作总结

    林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xxx,出生于x年x月x日,xxx人,汉族,中共党员,x年至x年xxxx工作。xxx对林xxx现场进行勘察及绘制现场示意图,x年x月至今在xxx负责林业技术工作。x年xx专业毕业。......

    林业安全技术

    林业安全生产实用技术规程问答1、 福建省林业厅颁发了哪三个规程? 答:《福建省木材采伐运输安全技术规程》、《营林安全技术规程》和《林产工业安全技术规程(试行)》。 2、 采伐......

    林业技术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林业技术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大纲 (审定稿) 2006.5.2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面向农业、农村......

    广西林业发展

    广西林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 目 录 一、"十一五"简要回顾 (一)迈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阶段 1.确立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地位 2.开创林业发展新局面 3.取得林业改革......

    林业发展调查报告

    林业发展调查报告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林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去年3月以来我单位组织了一次对我区林业发展状况的大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林业不仅是我区的传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