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先争优理论成果总结
创先争优理论成果总结
2010年4月,中央提出,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党中央的安排,“创先争优”活动随之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了,同时“创先争优”一词也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所热议的话题。所谓“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它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管理教育党员的一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
一、理论学习与支部内部建设
(一)加强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
我支部为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的素养,积极组织学生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基本离线、方针、政策。通过自主学习、集中讨论等形式,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根据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与要求,结合本支部实际,指定具体实施办法。以亮身份、作承诺、做贡献、见行动为目的;以分类指导、按岗认领;联系实际,务求实效;保持常态,持之以恒;简便易行,利于操作为原则。设置了集体示范岗与优秀学生党员示范岗。集体示范岗包括:班级示范岗;宿舍示范岗;团委办公室示范岗;学生会办公室示范岗;社团联合会办公室示范岗;学生活动室示范岗;勤工助学岗位示范岗;安全巡逻示范岗;宿舍楼层示范岗;教室示范岗;精神文明事迹创建示范岗;基础文明事迹创建示范岗;江淮普法行示范岗;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岗。优秀学生示范岗包括:环境保护示范岗、文体骨干示范岗、爱心创业示范岗、专业技能示范岗、志愿服务示范岗、敬业奉献示范岗、全面学习示范岗、全面学习示范岗。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与监督工作,切实做好创先争优活动。
通过学习,让我对“创先争优”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 首先,创先争优是我党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素质的一种形式,它要求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多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
其次,随着学习不断深入,是我逐步领会“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实质。其内容是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并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再次,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中,我认为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创先争优活动需要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党员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需要不断健全制度,持之以恒。在注重创造性的创建活动的同时,要时时体现先进性,努力做到“五个号”,党员努力做到“五带头”的要求,注重学习,努力工作。
3.对于活动的评比表彰,要坚持统一的标准,严格考核,真正评选出具有榜样和典型意义的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去。
最后,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不是口头上的,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具有重要意义。
1.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培养、发现、树立优秀的模范榜样,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对社会带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能够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进一步促进各级党员的广大党员更好的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加强党群联系,促进党群关系。使党的建设更好的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服务于各基层的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为努力做好创先争优活动,我会从个人实际出发,争做优秀党员。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自己的工作,以集体利益为重;坚持党性原则,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第二篇: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及成果
创先争优理论研讨论文
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及
成果
作者:(责任编辑)
(拟稿)
单位:
联系电话:
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实践创新、理论
创新及成果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指出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延展和深化,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基层,重在实践,重在实效,重在创新。旨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经常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的科学化水平。
一、创先争优的理论内涵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有力举措,是适应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而进行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1、创先争优活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深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创新性四个显著特征,是时代特征与实践要求相统一、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光辉典范。理论自身的生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以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理论的突破性发展。时代在变化,实践主题也在变化,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主题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和重任。创先争优活动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具体实践,符合党情、国情、世情的需要。
2、创先争优活动符合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保证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对党的实践活动的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主要形式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总体目标是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具体要求是以党支部和党员为主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来指导,把理论优势变成实践优势体现出时代的特征,所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重在解决问题、取得实际效果,把活动变成体现党的先进性的生动实践。
3、创先争优活动符合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方法论
创先争优过程中先进和优秀是标杆,但不是根本目的,创先争优活动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加强基层组织”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科学的方法。首先要勇于创新。创先争优把“创”字放在第一位,体现了我们党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党的建设,无疑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贡献。其次要求先求实。破解发展难题、密切党群关系、实现科学发展,只有依靠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奋勇争先、争当一流,才能凝聚人心、干事创业,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全面增强,各项事业才能焕发蓬勃生机,人民群众才能得到更多实惠。最后要优中求好。“优”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党员优秀了,服务优化了,业绩突出了,那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优”就要我们想事干、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把功夫下在服务上,把目标放在优质上,把效果放在满意上,真正做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发展。
二、创先争优的重要意义
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运用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二大。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和通过党纲、党章、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这次大会在一些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讨论党章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第一条什么人可以做党员的问题上。会上提出了两个根本对立的条文,一个是列宁的条文:“凡是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且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都可以成为党员”。另一个是马尔托夫提出的条文:“凡是承认党纲,并且在党的机关监督和领导下为实现党的任务而积极工作的,都可以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这两个条文的原则性分歧在于党员要不要参加一个组织的问题,它涉及到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扬
1927年9月,毛泽东从秋收起义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将党组织建设的重心下移,并在“三湾改编”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此,在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了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委的新制度。这一制度在随后的革命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发展。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将“支部建在连上”写入了红四军党的文件。1934年,党中央重新扩充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正式纳入了军队法规体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央批准颁布的《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军队中党的连支部及总支部工作条例》以及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规定了“支部工作为一切政治工作的基础”,并把党支部正式称为“战斗的堡垒”。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第一部《党委员会条例(初稿)》首次明确“支部委员会为全连之最高领导机关”,明确了党支部在连队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幸福,我们党涌现了千千万万、灿若星辰的优秀共产党员。李大钊、夏明翰、杨开慧、刘胡兰、杨靖宇、赵一曼、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王瑛.......《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落实十七大关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提出要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实践活动是集中性主题教育,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这两项活动应该紧密衔接、相互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入,必将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必然选择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随即召开会议,对全国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围绕科学发展中心任务、迅速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进行研究部署。中央对搞好创先争优活动高度重视。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都对开展这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需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基本结束,但整改落实任务还没有完成。第一、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需要长期整改落实的任务,特别是延伸到基层的工作,还要进一步抓好。如果没有扎实有力的措施来推动,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就难以全面兑现,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任务就难以全面完成。二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中央的大政方针已定,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都已经明确,关键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贯彻落实。三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组织建设是基础,发挥作用是关键,组织建设的成果要在发挥作用中巩固和提升。四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学习实践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要把这种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组织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树立先进形象,需要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
三、创先争优活动把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与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组织与党的成员是密不可分的,党组织是党员的组织,党员是党组织的成员。党组织与党员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党组织建设的状况影响着党员队伍的状况,党员队伍的状况又制约着党组织建设的状况。这一特点决定了党组织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必须统筹安排、相互促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遵循组织建设的内在规律,把基层组织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增强来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党员素质的增强来保证党组织建设的水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围绕做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等项任务。创先争优活动既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也是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重大举措,这一活动有机地把二者的要求包含在内。创建先进党组织与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是同一项活动,党组织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是同一项建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组织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活动步骤、组织领导是一致的,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与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相得益彰。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提升素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而且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本身就是在培养优秀共产党员;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基层党组织增强先进性准备了人员条件,而一个基层党组织内部如果缺少一批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很难创建成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与优秀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与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在实践中统一起来,互为前提、相互提高,满足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主体的需求,也满足了党员发展进步对环境的需求。
四、全力推进“三个创新”,切实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 创新的目的在于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只有转化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实践上,才能真正体现创新的价值。一要明方向,在重点工作上创新。要围绕重点工作,寻求突破口,找准主攻方向,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要紧紧围绕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和党建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仅要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而且要从实际出发,围绕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二要抓典型,在整体工作上创新。在推进党建工作创新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典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推广和培育各类创新典型,着力构筑党建工作的先进群体。对基层创新做法,要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成果,要形成制度,在面上进行推广,提升影响力,使党建工作在典型的带动下整体推进。三要重激励,在工作机制上创新。要研究确定创新工作项目,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建立创新工作评选制度,探索设立“党组织书记党建 创新项目”,党组织书记要像抓经济项目一样,重视抓好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从谋划思路、研究措施到解决问题、总结提升各个环节,都要亲自抓、直接抓、靠前抓,并适时组织创新成果交流和评比,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竞相创新的浓厚氛围。
五、运用创先争优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创先争优实践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先哲说过,理论往往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我们要深入研究创先争优活动的丰富实践,总结提炼出新的理论,并运用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效性。
1、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党的历史证明,革命理论是需要灌输的。列宁说过,工人阶级不可能自发地掌握革命理论。同样,今天的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也不可能自发掌握创先争优的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多宣传、多灌输、多讲道理。这些理论成果来之不易,凝聚着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要宣传好、运用好,在指导工作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针对不同单位的实际分类研究。要从我市农民多、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高、脱贫致富的本领不强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理论研究中,在创先争优活动实践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用一种办法去指导全市各乡(镇)场、街道、市直各单位的活动。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各类问题分别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实践。
3、针对活动的不同阶段强化指导。创先争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会呈现出阶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同时间应有不同的活动重点。创先争优理论研究要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要求和目标,突出研究重点,增强理论指导的针对性。
4、要加强对创先争优理论研讨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创先争优理论研讨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广大党务工作者要带头开展理论研讨。各党校、行政学院和党史研究部门要发挥好资料、经验、人员方面的优势,真正起到排头兵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学科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专家多、学者多,在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中不但要积极实践,更要注重理论研究。国有企业、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级各类行业主管部门,有条件的都要动员工作力量分类做些研究探索。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理论研讨成果进行梳理,切实做好协调服务和宣传推广工作,努力将全市创先争优理论研讨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新世纪新阶段,人们价值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党员队伍也是如此。在要不要创先进、争优秀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需要纠正的倾向。一些同志保持先进、追求先进的动力减弱,得过且过,混同于普通群众;一些同志沉溺于生活享受、看重物质财富,心中缺乏对高尚的尊重、对优秀的向往、对荣誉的珍惜;一些同志在某些不良社会风气面前随波逐流,不再坚守道德的底线和维护人格的尊严;一些党组织原则性、公正性、战斗性缺失。因此,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正确导向的评价准则,如何强化以精神荣誉、社会尊重、群众认可为价值准则的动力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创先争优活动弘扬的是先进的价值,推崇的是优秀的品格,这就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确立了为之努力的追求目标,塑造了先进文化的引领机制;创先争优活动强化的是荣誉的力量,树立的是学习的榜样,这就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形成了勇于和乐于当先进、争优秀的文化氛围。通过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大力培育先进的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从而在全党造就先进优秀、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良好风气,进而引领全社会的良好风气。
总之,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的一项伟大的创新工程。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意义深远。我们要站在时代的新起点,探索党的建设的新途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活动向深入推进,以崭新的面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水平。
第三篇:创先争优理论文章
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中共长春市双阳区委书记 李长明
去年以来,从中央到省、市鲜明提出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既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也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创造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更为各级基层党组织创发展业绩之“先”、广大党员干部争服务发展之“优”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认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要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在结合上做好文章,创先争优活动才会真正有活力、有意义、有实效,才能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一、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着力在增强发展后劲上下功夫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优,更好地把党的组
织资源转化为加快发展资源,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优势,把创先争优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成果。双阳区作为“长吉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节点、作为长春市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在省市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有义务、有责任在各方面争先创优,不断提高区域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因此,就双阳而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围绕建设“宜居、宜游、宜兴业”现代化山水型新城区的奋斗目标,围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道路,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积极推动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突出重大项目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把党的组织资源和人才资源汇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上。去年以来,我区着眼于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明确由区级领导包保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39个重大项目,负责项目开工前立项、环评、征地、规划等相关手续的办理,积极协调化解企业与所在地群众在建设征地、房屋拆迁中的争议和矛盾;由乡局级干部包保已经投入生产和在建的122户企业,帮助企业协调和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由乡局级党员后备干部到70户重点企业包保和挂职,参与和帮助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从目前来看,双阳区重大项目投资已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5%以上,重大项目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90%左右,经济总量与质量实现了同步提升,经济运行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着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功夫
创先争优不是一句空口号,更不能就活动搞活动,创先争优的核心是要干事,干群众欢迎的事、干群众满意的事。当前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非常迫切,对就业、医疗、社会保证等民生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而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就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实现争先创优的根本抓手。让群众得实惠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目标,需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切实以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为切入点,真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坚持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增强群众意识、站稳群众立场,突出实践特色,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上创先争优,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继续深化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双阳区委认真以“富民、暖民、智民、安民、乐民”等五民工程为载体,明确提出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从最困难的群众抓起,做到哪里有群众的呼声、哪里就有党组织回声,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党组织服务。2010年,全区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改造棚户区20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4449户;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6120个,劳务输出突破10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
范县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参保率达到95%以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扎实推进,改造城乡校舍面积11.6万平方米、区医院外科病房楼投入使用。“三式联调、四级联动”综治民调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广,“模范党员、平安卫士”王绍精同志的事迹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我区在全省各县(市)区群众安全感测评中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五,社会局面更加和谐稳定。
三、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提高服务三农能力相结合,着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三农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亟待破解,需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创业带富、维护稳定的能力,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和执政基础。因此,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农村改革、维护农村稳定,提升干部素质、带领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够更好地推动党员干部创业带富成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扩大农村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经营方面素质,使党支部和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模范表率作用。对双阳这个脱胎于传统农业县的新区来说,农业经济比重还比较大,必须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三农工作,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从实践来看,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党组织多方面激励和扶持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农村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上求突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我们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启动了全省试点的齐家节水灌溉工程,250公顷的膜下滴灌、指针式喷灌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经营步入了规范化、市场化发展轨道。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合作组织,注重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和引导,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党员的示范带领下,全区 “能人带动型”、“村级组织主导型”、“大户联合型”等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175个,带户能力达到1700余户,如尚家村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先是由村干部先组织起来,再带动农民入社,最终在全村形成规模化经营;齐家镇郭家村的“能人”党员李云凤,不仅创办了生态养猪法,随后又组织起农牧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进行生态养猪等等。2010年双阳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0元,农民致富门路进一步拓宽。
四、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相结合,着力在营造浓厚发展氛围上下功夫
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当前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各
单位围绕中心工作统筹抓好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等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特别是针对群团组织及农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等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人人追求进步、个个争当先进,形成你争我赶的热烈氛围,不断扩大创先争优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双阳区委进一步加大基层党组织组建力度和争创力度,创新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载体,组织开展以“双岗奉献、创先争优”为主要特色的基层党建活动,促进党员在本职岗位创先进上,目前全区已有近3000名有服务能力和服务热情的农民党员根据自身条件和特长,分别认领了“和谐家庭”先锋岗和“带、倡、促”先锋岗;选派了252名机关党员干部到村、社区、非公企业、合作社,参与第二个岗位活动,营造了重服务、争优秀、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同时,各基层党组织着眼全区发展大局,坚持纵向比、横向比、内部比、外部比,形成党组织个个学先进、创先进,党员人人想优秀、争优秀的良好发展势头,我区妇联组织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妇联组织,广电中心被中宣部、文化部等部委评为全国“广播村村通”先进集体,我区政行风建设在全省暗访测评中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四,等等,努力使双阳区的各项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层面当了排头、做了标兵。
第四篇:社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
**社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汇报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社区在党委组织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具体帮助指导下,深入广大居民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项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工作,现将**社区创先争优工作成果作如下总结汇报: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五个好”、“五带头”要求,以“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为目标,以“服务便民”为宗旨,以“聚心促和谐、共建新社区”为主题,以开展“讲服务,创建温馨家园;讲秩序,创建文明家园;讲共建,创建平安家园;讲团结,创建和谐家园”(“四讲四创建”)和“抓发展、比业绩,抓落实、比作风,抓服务、比效率”(“三抓三比”)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求真务实打基础
(一)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社区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中心,以提高居民收入为出发点,千方百计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将每月5日定为党支部活动日,为广大党员营造一个干净、卫生、宁静、舒心的活动环境,创造了舒适的政治学习和娱乐条件。同时,把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作为目标,不断探索和改进方式方法,积极借助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系统认真组织党员每周进行学习交流并形成例会。今年l-6月份实行每周两天的系统专场学习,突出重点学习了“杨善洲’’系列教学内容和书籍,及时组织党员收看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等,每周参加的党员超过80人次。通过学习,社区党员干部党性进一步增强,居民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强化阵地建设。把加强社区办公用房建设作为社区党建工作重点,整合资源,建成面积290㎡的社区办公用房9间,活动场所面积达到3080㎡,并多方筹措资金,实现配套设施建设“六个有“标准。同时,党支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发动群众自筹,于2010年内解决了两处居民住宅区的道路硬化和供排水工程,投资53万元新修了面积为5387平方米的十米水泥路一条,6米道四条,积极鼓励弓l导民间资金在社区市场投资l800多万,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得到完善。为加快社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制度建设。制定了党支部活动计划、党支部工作职责、党支部学习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书记工作职责、支部委员工作职责、宣传委员职责和党小组长职责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党员责任区考核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党员学习活动记录等。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规范了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行为,增强了工作意识。
二、锐意创新强服务
(一)党组织服务群众。社区党支部将服务功能放在丰富社区党建工作内容的高度,以深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思路、提升服务水平、注重服务成效为出发点,着眼于社区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充分发挥社区内各类组织的优势,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实施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内的人、财、物等资源,最大限度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不断提升社区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二)党员服务群众。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总体目标,实行公开承诺。党员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和实现手段,对加强自身建设、服务群众、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等做出承诺。以“我是党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为总体要求,在加强自律、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和树立自身形象等方面做出承诺。同时,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并细分为党员义务巡逻队、卫生保洁护绿以、文化宣传队等,经常去困难群众家中进行义务劳动,组织慰问困难党员及群众并对他们进行帮扶。支部对涌现出的党员好人好事进行表彰、慰问、报道,以此来调动党员工作积极性,全体党员能较好地发挥模范作用,切实发挥党员带 头服务群众作用。
(三)党群共建服务群众。坚持把开展党群共建服务群众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合力改善民生保障。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有效树立社区形象。党支部积极协助老干老协开展离退休老人“四就近”活动,方便广大老年党员。成立社区医院从2010年9月开始营业,开通医疗服务热线,为居民免费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切实给广大居民带来了实惠,受到广大居民的拥护和好评。
三、带领发展促致富
(一)壮大集体经济。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党支部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社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集体资产达1618万元,有300多户个体工商户,年收入达1264万元。先后投资了904万元,完成了小康示范村建设,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和急盼解决的热难点问题。
(二)改善发展环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入18.85万元,完成社区南段207米的茶马古道路段建设,改善了西湖片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协助县工商局、镇党委政府开展建筑建材市场规范搬迁到城南市场工作,完成搬迁商家的前期准备工作,努力为客商创造良好经营环境,促进了社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三)完善帮带机制。开展“双带致富岗”活动,号召有能力的党员带头帮扶困难户,定期到帮扶对象家走访,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组建了以党员为主体的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就业、社会保障等志愿者服务队伍,全面推进社区社会化服务。积极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广泛开展远程教育主题活动等提高党员能力的经常性培训,培养一批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党员,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消除了零就业家庭,2010年社区实现充分就业。
(四)提高居民收益。为了给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增加社员分红比重,经过党支部、居委会共同研究,决定在三年内将社员分红基本金从每人60元提高到l00元,以社龄计算的社龄分红从每年7元提高到l0元,2010年**社区的分红资金达到36万元。
四、扶贫帮困创和谐
(一)建立困难党员群众关爱基金。社区党支部党员自愿捐款2万余元设立困难党员群众关爱基金,帮扶老党员、困难党员及困难群众,三年来共计慰问困难党员及特困户17户、帮扶困难党员5名。
(二)解决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在近三年大量的征地工作中始终以民生为重点做好征地补偿兑现工作,实现到户兑现率100%。公开、公正、公平地评选2010农村低保3户、城镇低保9人及廉租房10套。由群众评选完后进行公示,确保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到群众满意。通过向上争取及居民出资方式,完成片区居民因长期饮用水压力不足而导致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和困难居民户卫生厕改造问题,积极推动社区人居环境提升。
(三)引导开展丰富活动促和谐。创建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通过依托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内容丰、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生活氛围。引导全体社区居民参与,及时发现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总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社区党支部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努力探索支部工作新途径,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党小组,大事不出党支部’好事办在家门口,温暖送到人心头”,初步形成了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生活便利、文化丰富、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支部工作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认同,充分发挥了**县社区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五篇: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梳理出来了
2016-07-06 15:12 学习大国
原标题: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梳理出来了
总书记在庆祝党的95岁生日时,主要讲了什么?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什么、怎么学?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党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基础性、标志性的重要思想、重大战略,是构成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为我们向新的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
——深入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先进思想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指导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理论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立党兴党之本,牢牢坚守、不断加强。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高扬旗帜、固本培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为“中华号”巨轮破浪前行定好向、掌好舵。
立党兴党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是在风云激荡中高擎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披荆斩棘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95年。回望近代中国,面对山河破碎、亡国灭种的危局,多少主义和主张一一出场,又一一破灭了;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历经磨难和上下求索,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这柄思想火炬熊熊燃起,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曾经屈辱的民族带来独立振兴的希望。95年来,我们党以高度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坚定不移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根深叶茂、坚如磐石。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我们党才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使全党有了“共同语言”,铸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战胜了前进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其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是人们观察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如燧石一般,“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的,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新的回答。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空前而不是绝后”。干革命、搞建设,老祖宗那里没有现成的“方子”,要敢于谱写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敢于创造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活力。95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跨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中国赶上时代,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关键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95年来,我们党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以思想理论建设引领党的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设,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比如,建党早期,针对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毛泽东同志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使每一名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延安时期,我们党开展了整风运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党先后兴起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得到普遍的、深刻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教育,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导、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历史昭示我们,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有了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到: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追梦圆梦仍然在路上。当前,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党员队伍结构、思想状况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有效应对“四大考验”、更好战胜“四种危险”,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
高擎思想旗帜,全党才知所趋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不断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性地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基础性、标志性的重要思想、重大战略,是构成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为我们向新的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意义上,对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长远问题、战略问题,作出了深入、透彻的回答,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前进的政治宣言。在理论意义上,既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紧紧围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在实践意义上,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以深邃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赢得发展主动和优势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世界意义上,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为解决中国问题、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社会主义方案。
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铸魂”工程、“固本”工程,必须深入推进、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中国共产党人的“魂”和“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矢志不渝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实现。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保持对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既胸怀理想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来自理论上的清醒透彻。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牢牢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相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凝聚理想信念之魂、筑牢理论武装之基。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要把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系统掌握、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切实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转化为提升能力、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正能量。理论重在指导实践,学习贵在实际运用。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更好地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坚持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推动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切实破解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在攻坚克难中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走过95年非凡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慷慨前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戮力同心、开拓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黄坤明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