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2:管理贸易

时间:2019-05-13 04:4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篇材料2:管理贸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篇材料2:管理贸易》。

第一篇:第一篇材料2:管理贸易

案例2:

贸易管理:美国和日本的半导体行业(1970——2002年)引言

半导体工业是随着1947年贝尔电话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而诞生的。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首次将晶体管用于商业用途,不久它就成为电子产品的主要部件。60年代,晶体管被集成电路所替代。和晶体管一样,集成电路也是首先由美国企业研制开发并用于商业用途的。今天,半导体已经成为大量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影印机和电信设备的主要部件。另外,半导体也日益在大量其他产品——从汽车到机床上得到应用。半导体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的产品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存储器装置,[例如动态随机存储芯片(DRAM)]和逻辑芯片(例如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198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交易额为350亿美元,1994年达到915亿美元,2000年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2040亿美元,2002年跌到了1407亿美元,因为这一年了出现了世界性的信息技术支出的急剧 下跌。

美国企业从50年代到80年代前期一直主宰着世界市场。70年代中期是美国成功的高峰期,当时美国企业约占有世界市场70%的份额。然而,80年代期间,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急剧下跌,1990年降到29%,而日本生产商占有的市场份额则从70年代末的24%上升到1990年降到49%。到80年代末,美国已成为半导体的净进口国,全世界10个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有5个日本企业。更重要的是,到1988年,日本企业已经在数字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DRAM的全球市场占有80%以上的份额。DRAM是由英特尔公司发明,而且曾经由美国企业独家生产,而到1988年,在DRAM市场上,就只有两家美国企业了,即米克伦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ies)和得州仪器公司,后者的大部分DRAM是在日本生产的。然而,80年代后期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可能有较多的水分。到9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再次赢得了全球市场的份额。到1994年,美国的制造商将 其在世界半导体市场的占有率提到了42%,而日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只有41%,从最高值下降了几乎10个百分点。而且,1994年,外国企业也占有日本国内半导体市场的22.4%,这个数字1990年只有14%。在整个90年代,日本的全球占有率持续在下降。在本材料中,我们将考察日本的半导体行业的兴起和随后在全球市场份额中衰落的原因。日本的产业政策

为什么从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日本能够在全球的半导体行业中取得如此的成功呢?一种观点认为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是日本半导体成功的推动力。在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政府主要通过通产省(MITI)以求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半导体行业,其方式是限制本国市场上的外国竞争,获得外国的技术和技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实行的《外国投资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过这个法律的竞是美国占领军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审核所有日本进行的外来直接投资的申请。通产省始终如一地拒绝了美国半导体企业在日本建立全资子公司,建立美方可以获得 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或者购买日本半导体企业的股权的所有申请。同时,政府通过高关税和限制性配额限制了外国产品向日本市场的渗透。日本公司从外国公司购买先进的集成电路之前必须得到通产省的批准,这一规定也限制了外国产品向日本市场渗透。例如,在1974年之前,如果没有特别许可,含有200个以上电路元件的集成电路是不允许进口的。

由于美国的生产商无法通过直接的途径进入日本的半导体市场,于是通常就寻求通过向日本企业转让产品或者生产技术的特许经营权而间接进入该市场。这一点也受到了通产省的监管。通产省的政策是坚持其主张:如果一家外国企业打算在日本转让技术,那么这种技术就必须允许向所有的日本企业转让。换句括说,美国企业不能对转让对象有歧视行为。通产省对一些特定交易的批准也有一定的条件,即要求有关的日本企业同意将其开发的技术通过再转让协议传播给其他的日本企业,这些政策引起的结果就是鼓励先进的半导体产吕和生产技术在 日本的半导体行业中迅速传播。美国的企业接受了这种政策,因为这是它们进入日本市场的惟一途径。最初,对于美国企业来说,这种转让获利相当丰厚。据称在60年代末,日本的半导体企业的销售收入中至少有10%作为使用费支付给了美国企业:2%支付给了通用电气,4.5%支付给了Fairchild,3.5%支付给了得州仪器公司。然而,这种做法带来最重要的长期后果就是将美国的技术技能转移给了一些新兴的日本竞争对手。在进口壁垒和对外来直接投资的限制阻挡了外部竞争,并且装备了顶级的技术技能之后,日本企业只需在迅速成长的日本半导体市场上相互竞争。由于通产省坚持技术应该由日本所有的半导体企业共同享有,市场上的竞争就非常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主要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因为所有参与者都有同样的技术)。一些在这种严酷的竞争中走了了顶峰的企业(例如NEC),在70年代中期已经能够绰绰有余地与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了。贸易协定 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和美国半导体行业财运的变化引起了两个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争端。在出现了巨大亏损之后,美国企业声称它们受到了来自日本的不公平竞争。它们指责日本在美国市场出售的半导体产品,尤其是DRAM,其价格远远低于公平的市场价,而同时,日本却又向美国企业关闭了重要的有利可图的日本半导体市场。1986年美国和日本签订了贸易协定,解决了这场争端。该协定具体规定了半导体产品的公平市价。日本企业不得在日本境外低于这个价格出售半导体产品。协定也试图寻求增加外国产品进入日本半导体市场的途径。在一份未装订的附件中,日本政府同意保证外国产品进入日本半导体市场的途径。在一份未装订的附件中,日本政府同意保证外国生产商在1991年末获得日本市场20%以上的份额,这比起1986年8.6%的市场份额有巨大增长。尽管这个协定引起了美国半导体产品价格的上升,外国生产商仍然不能占有日本半导体市场的主要份额。1991年初,当1986年的协定即将到期之际,美国半导体行业协 会宣布外国厂商仅仅占有日本市场的12%(而日本宣称外国厂商的份额接近17%)。

1991年6月,美国和日本签暑了新的5年协定以取代1986年的协定。与前一个协定不同的是,在这个协定中日本正式承诺保证外国生产商在1992年末应在日本半导体市场获得20%的份额。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同意取消1986年协定中所创立的公平市场价格制度。

新协定在两个国家都收到了不一的反应。尽管大多数的美国半导体制造商赞同这个协定,一些分析家和政界人物却认为政府不应该放弃公平市场价格制度。例如,众议院民主党领袖理查德.格普哈特(Richard Gephardt),批评这个协定缺乏日本向外国厂商开放芯片市场的具体承诺。同样,曾经帮助起草1986年协定的美国前贸易官员克菜德.普雷斯托维茨(Clyde Prestowitz)认为这个协定是“倒退的一步”,主要就是因为它放弃了公平市价制度。相反,日本表达了对取消公平市价制度的欢迎,但是对外国公司开放20%市场的正式承诺受到了众多批 评。例如,日本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厂家之一——东芝公司的一位高管人员表示:“我们相信这份协定破坏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而这是任何协定所不应该限制的。”同样,NEC公司的一位高级官员说:“众所周知,半导体是美国发明的,美国在半导体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首位。美国对其以前所取得的成就可能有一点自满。这是不努力的结果。” 尽管存在这些疑虑,协定似乎实现了它所承诺的内容。1992年第四季度,日本半导体市场中外国产品的份额达到了20%,尽管199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有所下滑,外国厂商再次在第四季度赢取了一定份额,使全年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9.4%,比起1992年平均16.7%的份额有所上升。1994年外国厂商的业绩更为出色,占有了日本市场的22%。其中1994年第四季度,外国厂商创记录地获得了23.7%的市场份额。然而,一些分析家怀疑这个协定对于外国厂商的成功是否有如此大的作用。他们指出,1991年之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40%。在这样高的日元汇率水平上,日本半导体市场的贸易条件就迅 速地倒向了外国生产商一边,因为后者比其日本竞争对手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而且,批评者注意到,在重要的DRAM市场上,美国公司的复苏极为有限(相反,在逻辑芯片市场上,英特尔、摩托罗拉和其他美国公司继续占有主导地位)。尽管米克伦科技公司和得州仪器公司——美国仅有的两家DRAM制造商——在1994年和1995年业绩极其出色,但是日本DRAM市场的多数新增份额由韩国公司占据,尤其是三星公司。三星公司在1988年还根本不生产DRAM,到1994年已经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12.7%,领先于日本的日立公司和NEC公司,后者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9.7%和9.2%。1988——1994年间,日本在DRAM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又下降了一半,因为客户转向了低成本的生产商,例如三星和米克伦(米克伦公司在1994年占有4.5%的世界市场份额)。到了1995年,这一趋势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据1995年的一份估计数字,当年韩国企业将半导体产品收入的30%-55%重新投资于新的工厂和设备,美国人投资了22%,而日本人仅 仅投资了15%。而且,一些台湾的企业也宣布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将扩展其在DRAM市场上的业务。面对非日本企业生产能力的大量投资和日本企业明显不愿投资的状况,许多人都认为,日本厂商想保住其在全球DRAM上37%的占有率恐怕相当困难。

1996年夏季,日本和美国的代表在次会晤,就1991年协定再次谈判,而原协定将于1996年7月31日到期。这一次,日本人决定坚决反对美国方面提出的任何数量指标或者其他干预市场机制的意图。日本方面在表明理由时指出,1996年的前6个月,日本半导体市场上外国产品的份额已经上升到30%以上,而这个份额的2/3是由美国企业占领的。在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日本厂商的市场份额正被韩国和台湾的竞争者所吞噬。尤其使在DRAM领域,日元的升值使得日本企业与韩国和台湾企业的竞争日益困难。

美国人在公开场合声称他们将推动达成一个新的协定,而且他们担心,如果没有某种协定,日本市场最终会再次对外部竞争关 闭大门。然而,政府官员私下承认日本的半导体行业正在走向衰落,续签新的协定非常困难,特别是由于新的竞争者崛起,而且美国自己的一些半导体公正在享用巨额利润。就像众多的贸易交易一样,经过司空见惯的艰苦的讨价还价,而且直到谈判的最后期限,终于达成了一个新的协议,在使美国人不失面子的同时又基本满足了日本人的要求。根据这项协定,由美国和日本的行业协会组成一个机构,收集有关这个领域的资料并上交各自的政府,双方政府将每年会晤一次讨论这个行业的问题。按照一个观察家的说法,这笔交易是“一片最小的无花果叶片„„政府每年聚会一次,回顾一下半导体贸易,但是却没有权力对此做任何事,这就意味着大家都决定笑容满面,然后回家”。余波

1996年协定之后的几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并不顺利。1997年,韩国和台湾的新增生产能力制造了大量过剩的存储器芯片。DRAM的价格下跌了70%,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的存储器芯片生产厂商都出现了重大亏损。日本的5大半导体公司——NEC、东芝、日立、富士和三菱电器也在亏损最严重的公司之列。整个1997——1998年,日元对韩元和台币的汇率持续走强(1997年末韩元汇率出现崩溃),由此形成的价格对比变化将日本企业有效地挤出了DRAM市场。到1998年后期,日本在全球DRAM市场上的份额由10年前80%的峰值缩减到了30%,而且预计到2000年将减少到20%。新闻报道说,日立、富士和三菱电器正在考虑退出DRAM市场,集中进攻逻辑芯片市场的空当。台湾公司才是DRAM市场上最大的赢家。日本在整个半导体市场(储存芯片和逻辑芯片)的份额从1996年的36%下降到1998年的26.4%,而美国公司由于逻辑芯片的销量大增,其份额从46.2%上升到53.4%(见图1)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 statistics, www.xiexiebang.com.全球的半导体行业很快从1997——1998年的下跌中重新复苏,在1999年和2000年,全球的销量迅速上升,2000年达到创记录的2040亿美元。然而这种高涨是短命的。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半导体价格的狂跌,全球的销量减少了25%以上,仅为1380亿美元。日本的公司因此受到重创。NEC宣布消减4000个工作岗位,并将在2003年退出DRAM市场。富士宣布其半导体业务亏损16亿美 元。同时,外国公司在1996——2001年依然在日本的半导体市场保持约30%的份额。在北美市场,日本公司的份额从1996年的19%下降到2001年的11.1%。美国公司的份额从1996年的67.6%上升到了72.5% 摘自查尔斯.W.希尔《国际商务》第五版,人民大学出版社。小组讨论:

1、此案例说明管理贸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篇:货物生产贸易管理

4.7.2 装运条款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必须对交货时间、装运地、目的地、分批装运、转运、装运通知、滞期、速遣条款等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明确合理的规定装运条款,是保证装运合同顺利履行的重要条件。

(1)装运时间

装运时间,又称装运期,即装运货物的时间。在实践中,习惯上以货物装运的时间,或运输单据的出单日期作为卖方履行交货的时间,于是就出现了把“装运”和“交货”两个概念等同起来的情形。但在采用实际交货贸易术语的合同中,“装运”和“交货”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装运期一般早于交货期,所以不能相互代替使用。

(2)装运港和目的港

装运港是指货物起始装运的港口,目的港是指最终卸货的港口。一笔交易达成必须确定装运港和目的港,主要是为了卖方安排装运,同时也为了买方接货。在进出口交易中,装运港和目的港不仅是价格术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构成商品价格的因素,同时也与买卖双方承担的运输责任有关。因此在买卖合同中合理确定装运港和目的港具有重要意义。

(3)分批装运和转运

1)分批装运。分批装运又称分期装运,指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若干批或若干期装运。

买卖合同中作出这一规定时,称为分批装运条件。但一笔成交的货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分别装在同一航次、同一条船上,即使分别签发若干不同内容的提单,也不能按分批装运论处,因为该笔成交的货物是同时到达目的港的。

2)转运。转运指远洋货运中,货物装运后允许在中途港换装其他船舶转运至目的港。

当在买卖合同中作出规定时,称为允许转运条款。

(4)装运通知

装运通知是在采用租船运输大宗进出口货物的情况下,在合同中加以约定的条款。其目的在于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促使买卖双方的责任促使买卖双方相互配合、相互衔接。

4.7.3运输单据

运输单据是承运人收到承运货物后,签发给出口商的证明文件,他是交接货物、处理索赔与理赔以及银行结算贷款或进行收付的重要单据。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运输单据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运输单据,如海运提单、铁路运单、航空运单、邮包收据和多式联运单据,其中最主要的是海运提单。

(1)海运提单

海运提单,简称提单,是货物的承运人或其代理人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用以证明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并装上船的凭证。他说明了货物运输有关当事人(如承运人、托运人和收货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其性质与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提单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货物收据,证明已按提单所列内容收到货物,并保证按收据上所列内容交付货物;②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提单上的收货人或合法持有人有权凭提单向承运人提取货物,并可在船舶到达目的港交货之前进行转让或凭此向银行办理抵押贷款;③提单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运输契约证明,是处理双方在运输中权利和义务的主要依据。

海运提单的种类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货物是否已装船分为已装船提单和备运提单。

① 已装船提单。指承运人已将货物装上指定船舶后所签发的提单,其特点是提单上必 须以文字表明货物已装某某船上,并载装船日期,同时还应有船长或其代理人签字。

② 备用提单。又称收讫待运提单,是指承运人已收到托运货物等待装运期间所签发的提单。

2)根据提单上有无对货物外表状况的不良批注分为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

① 清洁提单。指货物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承运人在提单上不带有明确学、宣

称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状况的文字或批注的提单。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规定,除非信用证中明确规定可以接受的条款或批注,银行只接受清洁提单,清洁

提单也是提单转让时的必备条件。

② 不清洁提单。承运人在提单上带有明确宣称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状况的文字或批

注的提单。例如,提单上批注“×件损坏”,“铁条松散”等。

3)根据收获人抬头不同分为记名提单和不记名提单、指示提单。

①记名提单。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内填明特定收货人名称,只能由该特定收货人提货,由于该提单不能背书转让,不能流通,故其在国际贸易中很少使用,又称为“不可转让提单”。记名提单一般只用于运输贵重物品或有特殊用途的货物。

②不记名提单,又称“空白提单”。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内没有指明任何收货人,谁持有提单,谁就可以提货。此种提单无需背书转让,流通性极强、风险大,故其在国际贸易中很少使用。

③ 指示提单。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内填写“凭制定”或“凭某某人指定”字样。这

种提单可背书转让,又称“可转让提单”,在国际贸易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背书的方式又有“空白背书”和“记名背书”之分。“空白背书”仅由背书人(提单转

让人)在提单的背面签字盖章;记名背书,即转让人除签字盖章外,还必须列明受

让人(被背书人)的名称。目前在实际业务中使用最多的是“凭指定”并经空白背

书的提单,习惯上称其为“空白抬头、空白背书”提单。

4)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分为直达提单、转船提单和联运提单。

① 直达提单。是指货物从装运港装船后,中途不换船而直接运到目的港使用的提单。

直达提单上仅列有装运港和目的港的港口名称。在国际贸易中,如信用证规定货物

不准转船,卖方就必须取得承运人签发的直达提单后才能向银行办理议付货款。

② 转船提单,在这种提单上要注明“转船”或“在……港转船”字样;是指货物须经

中途转船才能到达目的港而由承运人在装运港签发的全程提单。转船提单上注有

“在某港转船”的字样,承运人只对第一承运输负责。

③ 联运提单。是指经过海运和其他运输方式联合运输时,由第一程承运人所签发的包

括全程运输的提单。他虽包括全程运输,但签发联运提单的承运人一般都在提单中

规定,只承担他负责运输的一段航程内货损责任,这种提单与转运提单性质相同。

5)根据提单内容的繁简分为全示提单和略式(或简式提单)。

①全式提单。背面略有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条款。

③ 略式(或简式)提单,此类提单背面无条款的提单。

(2)铁路运输单据

铁路运单是铁路承运人收到货物后所签发的铁路运输单据。他是收,发货人同铁路之间的运输契约。其正本在签发后与货物同行,副本签发给托运人用于贸易双方结算货款。在货物发生损失时,还可以用于铁路进行索赔。铁路运单不是物权凭证。

(3)航空运单

航空运单是航空公司收到货物后出具的货物收据和运输凭证。航空运单与海运提单性质不同,他只能表示承运人已收到货物,起到货物收据的作用,却不是物权凭证。货到目的地后,收货人不是凭航空货运单提货而是凭航空公司发出的“到货通知”提取货物。所以航空运单不能被背书转让,也不能作为有价证劵流通。航空运单不是代表航空公司的提货通知单。在航空运单的收货人栏内,必须详细填写收货人全称和地址,而不能作为指示性抬头。

(4)邮包收据

邮包收据是邮包运输的主要单据,它既是邮局收到寄件人的邮包后所签发凭证,也是收件人评已提取邮件的凭证,当有白发生损坏或丢失时它还可以作为索赔和理赔的依据。但邮包收据不是物权凭证。

(5)多是连用单据

多是连用单据是指多是连用经营人在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单据。按照国际商会《联合运输单证统一规则》的规定,多是联运经营人负责货物的全程运输。

4.8货物运输保险

4.8.1货物运输保险性质与特点

货物运输保险是指与运输过程中的货物作为保险标的,保险人承担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一种保险的一种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是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进入现代社会后,货物运输出现了内河、航空、路上、邮递等多种方式,货物运输保险也因此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一笔贸易成交后,货物在从卖方运抵买方所在地的过程中,在运输、装卸、仓储各个环节中,均面临这由于各种外来原因遭受损失的风险。货物运输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损失补偿机制,有利于货物运势的风险转移和安全防损工作,为贸易交往提供了保障,在贸易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一般的财产保险相比,货物运输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保险标的标准性。一般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是禁止的,而货物运输保险所承保的标的处于流动状态。

2)保险责任范围的广泛性。除了与一般财产保险一样负责表现标的直接损失和为减少

损失所指出的施救费用外按照国际惯例,货物运输保险,对海上发生共同海损牺牲

和分摊费用,也负责赔偿。

3)保险利益的多变性。承保的运输货物在保险期间内可能会经过多次专卖,被保险的货物转移时,保险利益也随之转移,因此最终保险合同保障的受益人不一定是保险

单注明被保险人而是保单持有人。

4)保险合同的自由转让性。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合同通常随着保险标的、保险利益的转移而转移,无需通知保险人,也无须征得保险人的同意,保险单可以用背书或其

他习惯方式加以转让。

5)保险价值的定值性。货运险是定值保险,投保时按照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事先约定的保险价值确定保险金额,发生全部损失时,无论损失时保险货物的市价多少,保险

人按约定的保险价值赔付。

6)保险合同的不可解除性。货物运输保险自保险责任开始后,合同当事人不得接触合同。

根据不同的标准,货物运输保险可以有多种分类。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海洋、路上、航空运输保险等;按照运输设计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和国内货物运输保险。

4.8.2海洋运输货物保险

海洋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货物运输方式,海洋运输保险是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最基本形式,是货物运输保险乃至保险的起源,承保海洋运输货物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其他外来风险其中,海上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海上意外事故包括船舶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外来风险包括偷窃、淡水雨淋、断量、渗漏等。在我国,国际货物运输最常用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是中国保险条款(C.I.C.条款),该条款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审批颁布,包括基本险条款和附加险条款。

下面就以中国保险条款为例,介绍海洋货物运输保险。

(1)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基本险

基本险又称主险,可以独立承保,而不必附加与其他险别下。中国保险条款中的基本险条款即《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在该条款中,根据保险责任范围的不同,海洋货物运输分为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其保险责任范围分别介绍如下:

1)保险责任。

①平安险(英文简称F.P.A)。英文字面意思是“不负责单独海损”,但已经不能准确反映此险种的实际责任范围。该险种承保保险货物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及意外事故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相关费用。平安险责任范围具体如下:

A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自然灾害造成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

B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意外事故造成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C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D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整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E被保险人对遭受承保责任内危险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货损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下不超过该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F运输工具遭遇海难后,在避难港由于卸货所引起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避难港由于卸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H运输契约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的,根据该条款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得损失。②水渍险(简称W.A):英文字面意思是“不负责单独海损”。除包括上列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赔偿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③一切险(简称A.R)。一切险并不是承保所有的风险。其责任范围除包括上列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包括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或部分损失。一般认为,一切险的责任范围在水渍险责任范围基础上,增加了11种一般附加险的责任范围。

2)除外责任。除外对于进一步明确保险责任,特别是判定是否属于一切险的保险责任有重要作用。以下除外责任适用于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①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②属于发货人的责任所引起的损失;③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④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造成的损失或费用;⑤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条款和货物运输罢工险条款规定的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

(2)海洋运输货物保险附加险

附加险是指不能单独投保,必须在投保基本险(主险)的基础上才可以加保的险种。我国保险条款中的基本险又分为一般附加险、特别附加险和特殊附加险三类。

1)一般附加险。一般附加险承保可能导致货物损失的海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外的外来风险,包括11种,即:①锈损险;②偷窃、提货不着险;③受潮受热险;④渗漏险;破损、破碎险;⑥混杂、玷污险;⑦钩损险;⑧短量险;⑨淡水雨淋险;10串味险;11包装破裂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一般附加险的责任范围已经包含在海洋运输货物一切险的责任范围中,也是一切险与水渍险责任范围的主要区别所在,投保一切险时,不必再另行附加,在投保平安险或水渍险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附加。

2)特别附加险。特别附加险承保的风险,与政治、国家政策法令和行政措施、航行习惯等有关,包括拒收险、交货不到险、黄曲霉素险、进口关税险、舱面险以及货物出口到港澳地区的存仓火险责任等6种。

3)特殊附加险。主要包括罢工险、战争险两种。

① 罢工险。承保保险货物由于罢工活动相关人员的行动或恶意行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共同海损、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② 战争险。负责赔偿被保险货物由于战争、类似战争行为和敌对行为、武装冲突或海盗行为,或由各种常规武器所致的损失,以及由此引起的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3)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专门险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专门险,是根据一些货物的特性而专门制定 的险别,适用于特定的货物,可以单独投保。主要包括:

1)海洋运输冷藏货物保险。适用于需要冷藏运输的鲜货。

2)海洋运输散装桐油保险。适用于再运输途中容易受到污染、变质等损失的桐油。

(4)国际通用的其他条款

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一般国家的保险组织都制定有自己的保险条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伦敦保险业协会和美国海上保险人协会所制定的条款。英国伦敦保险业协会所制定的《协会货物条款》(简称I.C.C)更使长期被世界各国奉为经典,共有6种险别:①协会货物条款(A)【简称I.C.C(A)】;②协会货物条款(B);③协会货物条款(C);④协会战争险条款(货物);⑤协会罢工险条款(货物);⑥恶意损失险。I.C.C条款被国际市场广泛接受。在我国,保险公司也可以应投保人的要求,按照《协会货物条款》签订保险合同。

4.8.3 其他运输方式的保险

除了海洋运输外,铁路、公路、航空也成了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运输方式,以这些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分别适用于陆上运输保险和航空运输保险。此外,对于通过邮政局以邮包方式递送的货物,无论使用何种运输工具(邮包经常会通过两种以上的运输工具运送),均可以投保专门的邮包保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采用国际多式联合运输形式的越来越多,与之相适宜的保险方法应运而生。

4.8.4 货物运输保险的安排

(1)在投保货物运输保险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1)投保人的确定。凡以CIF和CIP条件成交的货物,由卖方办理投保手续,按FOB、CFR、FCA和CPT条件成交的货物,由买方自行办理保险。

2)保险险别的选择。不同的险别,保险责任不同,保险费用也不同。投保人在选择

第三篇:结转贸易现场管理

LG项目免税原材料管理办法

一,进口原材料及成品的管理

1,设立专库转账(保管帐、财务账和生产账)

保管、财务和生产的账目等资料需要保存三年,自手册结案之日算起。

1)财务账:需要为深加工结转电子手册建立独立的账目,并且用电子手册编号对账册标注。

2)保管帐:所有进口原料及出口成品都需要按不同料件不同规格设立独立帐页。例如免税进口N种原材料,则需要设立N个独立帐页,出口成品有N种,需要建立N个独立的成品帐页。同样,需要在帐页上注明电子手册号。

其中,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做记录。内容包含有:收货----原材料到厂名称、数量、种类、时间。发货---发走成品的名称、数量、种类、时间。余量---剩余有多少原材料。3)生产账

需要记录每天领取原材料的数量,生产出成品的数量。2,出库入库

1)生产车间在领料时,需要领料单,一式两联,一联库管留存,一联领料员留存。2)车间生产出成品转入仓库时,需要入库单,一式两联,一联车间留存,一联库管留存。

3,原材料及成品的管理

1)以结转免税的贸易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需要专料专用,不可移作他用。严禁混放,混用,串用。例如不可和其他厂区串用原材料,这是严重违规行为。

2)原材料与成品需要专门的独立仓库。如无单独的仓库,也可在某一特定区域,设置明确标识的地方存放。在存放时,不可随意堆置。要按照物品的规格型号等做区分分类存放。不可在我司备案以外的地址存放原材料与成品。海关人员会抽查库房情况。

4,成品发货管理

1)在第一次生产出成品发货以前,需要到本地海关处按照实际损耗率更改备案。损耗率可在1%上下。

2)发货有两种方式:

1>成品直接运送到保税园区,则视为直接出口,不需要提供运输单据等,只需要在园区办理出口。视为我司已经完成出口行为。

2>成品发货结转

若下午1点发货,则需要在上午9点午将具体数量等信息提交到通关部门。在离厂前到海关办理结转申请,更改备案,报关等程序。需要提供出入库单据,运输单据等。不可在海关未允许情况下私自进行转移。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回收利用的边角料及残次品,可以做如下处理:

1)边角料:可以按照边角料已有的形态对应的税率,向海关补税。或者将边角料放弃并移交给海关处理。

2)残次品:需要将残次品拟还原到原料形态对应的税率,向海关补税。或者将残次品交由海关处理。

边角料及残次品在未经海关同意以前,需要放置在公司备案地保存,不可私自移动倒卖。

三、单据管理

经营公司需要对所有涉及结转保税贸易方式的资料单独存放保 留以备海关检查。

XXX有限公司

X年X月X日

第四篇: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加工贸易管理,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保证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关于对加工贸易进口料>试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批复》(国函〔1995〕10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下称国办发〔1999〕35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

二、元器

二、包装物料(下称进口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由外商提供,即不需付汇进口,也不需用加工费偿还,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经营企业是指负责对外签订加工贸易进出口合同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经批准获得来料加工经营许可的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公司。本办法所称加工企业是指接受经营企业委托,负责对进口料>进行加工或装配,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以及由经营企业设立的虽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相对独立核算并已办理工商营业证(执照)的工厂。

第四条 经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必须事先报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负责管理全国的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工作。

第二章 审批机关及分级审批

第五条 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审批本地区的加工贸易业务,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授予部分地(市)和县(市)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加工贸易审批权,但需事先报外经贸部备案。

第六条 经授权审批加工贸易业务的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简称加工贸易审批机关,下同)须按照外经贸部规定的统一规格、样式刻制加工贸易业务审批专用章,并由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统一报外经贸部备案。

第七条 各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名单及其加工贸易业务审批专用章(印模)由外经贸部统一送海关总署备案。第八条 各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应具备使用计算机审批管理系统审批加工贸易的条件,须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管理设备,加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并与外经贸部联网。

第九条 开展进口原料属于国家对加工贸易进口实行总量平衡管理的棉花、食糖、植物油、羊毛、天然橡胶、原油和成品油等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由经营企业(包括原部委总公司及其子公司)注册地省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审批,各省级审批机关不得将审批权下放。其它加工贸易业务由经营企业(包括原部委总公司及其子公司)注册地的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审批。

第三章 申报文件和材料

第十条 经营企业申请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时,必须提供下列证明文件和材料:

(一)经营企业出具的书面申请报告及加盖经营企业公章的《加工贸易业务申请表》(格式见附1)。(二)经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批准文件(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加工企业注册地县级以上外经贸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正本(格式见附3),加工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经营企业对外签定的进出口合同(正本)。

(五)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签定的加工协议(合同)正本。

(六)审批机关认为需要出具的其它证明文件和材料。

第十一条 如经营企业或加工企业属于外商投资企业,除出具本办法第十条所规定的证明文件或材料外,须同时提供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能说明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的合同、章程,以及能确认已建成投产,投资方资金已如期到位,联合年检合格的证明文件。

第十二条 开展下列特定商品的加工贸易,除按本办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出具证明文件和材料外,须同时按下列规定相应提供其它证明文件和材料:

(一)开展进口料>属于废旧金属或物品的加工贸易,须按有关规定提供国家环保局出具的料>进口批准文件。(二)开展进口料>或出口制成品属于易制毒化学品、军民通用化学品的加工贸易,须按有关规定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料>进口或制成品出口的批准文件。

第四章 加工贸易业务(合同)审批

第十三条 各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在审批加工贸易业务时,须严格按照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审核经营企业提供的有关证明文件和材料,严禁“三无”(无工厂、无加工设备、无工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防止企业以加工贸易名义进行走私等违法活动。

第十四条 《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格式见附2)是海关等部门据以办理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相关手续的有效证明文件。对能够按规定提交各项证明文件和材料,且确有加工复出口能力的经营企业,由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审核签发《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并加盖加工贸易业务审批专用章。

第十五条 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应认真填制《进口料>申请备案清单》和《出口制成品及对应进口料>消耗备案清单》(格式见附2),并加盖加工贸易业务审批专用章。

第十六条 加工贸易审批机关须严格按照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国家工业局制订并分批公布的全国统一的单耗标准审批加工贸易。对尚没有全国统一单耗标准的,加工贸易审批机关要严格审核企业所申报的单耗,征求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和主管海关的意见后予以审批,海关凭加工贸易审批机关签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予以备案。海关监管中发现单耗不符的,将意见函告原审批机关,由原审批机关予以调整,海关也相应办理有关内容的变更手续。

第十七条 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在审批时,必须认真审核《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的有效期为一年。加工企业注册地县级以上外经贸主管部门,应在严格查验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签发《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必要时,可征求生产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八条 国家将加工贸易进口商品分为禁止类、限制类和允许类,将加工贸易企业分为A类、B类、C类、D类(具体分类原则和分类目录按照国办发〔1999〕35号文件的规定另行对外公布并进行动态调整);国家对开展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和C类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实转”管理。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在审批时,应认真审核加工贸易进口商品和企业的类别,如属于限制类商品或C类企业,应在《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备注栏内加注“实转”字样。

第十九条 各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均不得批准D类加工贸易企业(包括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不得批准任何经营企业开展进口料>属于禁止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

第二十条 A类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但其加工贸易合同事先仍需报加工贸易审批机关审批。

第五章 批准证变更及延期审批

第二十一条 《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上规定的出口制成品返销期限原则上按企业出口合同有效期审批,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其中,食糖、棉花、植物油、羊毛和天然橡胶加工贸易的制成品返销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第二十二条 经营企业必须按《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规定的期限加工、返销制成品并办理核销手续。如因客观原因确需延长制成品返销期限,须在规定的制成品返销期限内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海关凭批>办理延期手续。第二十三条 延期一般不得超过两次,每次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二十四条 经营企业必须按《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规定的内容加工出口,如因客观原因确需变更部分项目内容,须在《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规定的期限内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海关凭批>办理变更手续。

第六章 配额许可证管理

第二十五条 加工贸易进口料>原则上不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但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食糖、棉花、植物油、羊毛、天然橡胶和原油、成品油等加工贸易进口实行总量平衡和配额许可证管理。配额总量由国务院确定,具体分配管理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七条 加工贸易进口配额当年有效,不得跨使用。外经贸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和配额许可证事务局负责按照加工贸易进口配额和省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签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签发加工贸易进口许可证。加工贸易进口许可证有效期不得超过《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规定的制成品返销期限,对需跨的,不得超过次年2月底。

第二十八条 外经贸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应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逐日向配额许可证事务局上报加工贸易进口发证数据,配额许可证事务局负责向外经贸部提供全国的加工贸易进口发证数据(包括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的发证数据)。外经贸部将对发证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严禁越权、无配额或超配额等各种违规发证行为。

第二十九条 加工贸易制成品如属出口配额管理的,经营企业应凭出口配额和《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申领出口许可证,海关凭有效出口许可证验放。

第三十条 加工贸易进口料>或出口制成品如属于易制毒化学品、军民通用化学品,海关凭《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有关部门出具的料>进口或制成品出口的批准文件办理备案手续。

第七章 统计监督及跟踪管理

第三十一条 各省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须逐日汇总本地区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情况和到期加工贸易业务的核销情况,并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统一上报外经贸部。

第三十二条 各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要加强对本地区加工贸易核销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要求经营企业在出口核销后的30天内将海关的核销通知单报原审批机关核销备案。对逾期未能办理核销备案的企业,要查清原因,并暂停批准其开展新的加工贸易业务。

第三十三条 外经贸部对各地的加工贸易审批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严禁越权、无配额和超配额等违规审批行为。

第三十四条 各级加工贸易审批机关要积极与海关、税务、银行和外汇等部门配合,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加大对加工贸易的综合监管力度。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应全部加工后复出口。如确有特殊原因,需将保税进口料>(或其制成品)在国内销售或转用于生产内销产品,按《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内销审批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 国家允许开展加工贸易结转深加工复出口业务。但经营企业必须事先报经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保税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按《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 加工贸易项下进口(原油、成品油除外),不受一般贸易进口经营分工管理规定的限制,经营企业可自行组织进口。

第三十九条 外经贸部对违犯本办法的审批机关,将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或取消其加工贸易审批权;对发证机关,将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或取消其进口发证权。

第四十条 对违犯本办法的加工贸易企业,将予以通报批评,并通知海关记录违规一次,对情节严重的,暂停或取消其加工贸易经营权;对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9年6月1日起执行。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外经贸部负责解释。此前所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对外加工装配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89〕外经贸进出灵字第212号)等五个文件(清单见附4)同时废止;此前所发其它有关文件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引导加工贸易升级,进一步规范出口加工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的决定》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出口加工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由海关实行封闭监管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 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是指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从境外或从境内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复运出境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条 出口加工区内企业,是指符合我国产业发展要求,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在出口加工区内依法成立,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须按国家关于外商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章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管理

第五条 商务部是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的政策业务主管部门。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负责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管理工作,出口加工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其加工贸易业务。

第六条 出口加工区要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导向,着力吸引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带动配套能力强的大型下游企业入区。出口加工区内禁止开展高耗能、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要求的加工贸易业务。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区要提高产业层次,不再新批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区;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加工区要结合本地区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发展当地特色出口加工业,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

第七条 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须凭企业设立的有效批准文件,向管委会提交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书面申请报告,对有特殊规定的项目,须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相关批准文件。申请报告要说明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方式和内容,并附需要进口的加工生产用设备、料件或需要出口的制成品清单。

第八条 管委会收到企业申请后,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业务,在10个工作日内签发《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所附清单(格式附后),海关凭加盖管委会印章的《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为企业进行注册备案。

第九条 在具备条件的地区,企业应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向管委会报送申请报告和所附清单,管委会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核准企业报送的申请和所附清单,海关凭管委会核准的电子文件进行注册备案。

第十条 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在海关办理注册备案后,方可在管委会批准的范围内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如需开展超出原批准范围的加工贸易业务,须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到管委会办理核准手续。

第十一条 管委会要在每年1月15日前将上一出口加工区审批情况汇总,并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将相关材料报商务部。

第三章 出口加工区货物进出区管理

第十二条 出口加工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件管理。

第十三条 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不得进、出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外禁止开展的加工贸易业务也不得在出口加工区内开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 出口加工区内不得开展拆解、翻新业务。

第十五条 在出口加工区可以开展我国出口机电产品的售后维修业务。企业在出口加工区开展机电产品维修业务前,除须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到管委会办理核准手续外,还需向管委会提供维修产品属原产于中国,企业属生产该产品的生产厂商或由该生产厂商授权或委托开展维修业务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六条 出口加工区企业与区外境内企业之间的货物往来(包括出口加工区货物内销),按照进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涉及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的,须向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证件。区内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和废品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管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指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是指区内加工贸易企业(以下简称转出企业)将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直接转入其他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或区外加工贸易企业(以下简称转入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未经实质性加工的保税料件,不得进行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

第十九条 转出企业在开展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前,应事先将结转料件等情况报管委会,管委会审核后为企业出具《出口加工区深加工结转业务批准证》和所附清单(格式附后),海关凭加盖管委会印章的《出口加工区深加工结转业务批准证》为转出企业办理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 转入企业在其他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开展深加工结转转入业务之前,需按上款规定凭加盖所在区管委会印章的《出口加工区深加工结转业务批准证》在海关办理结转手续。

第二十一条 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转入企业,应按照现行加工贸易审批管理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商务主管部门要审核转入企业的加工贸易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按保税进口料件方式为企业出具《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海关凭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办理备案手续,结转产品如属加工贸易进口涉证商品,转入企业须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相关的进口许可证件。

第二十二条 转入区外的深加工结转产品应全部加工复出口,如确有特殊原因需内销的,按加工贸易内销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1〕外经贸管发第141号)自本办法执行之日起废止。

下载第一篇材料2:管理贸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篇材料2:管理贸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贸易论文 市场供求论文

    管理贸易论文市场供求论文 新疆住宅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动态演化与垄断特征研究 摘要:对新疆住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了分析,长期来看市场供大于求,但短期呈现出蓄意供......

    公司贸易统计管理规定

    公司贸易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有效地组织公司贸易业务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的作用,促进我公司......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引导加工贸易升级,进一步规范出口加工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国务院关于......

    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外经贸管发[1999]第314号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加工贸易管理,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保证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法》......

    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加工贸易管理,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保证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加工加工贸易管理,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保证加工贸易正常发展,根据中华民人民国外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国务院关于加工贸易进口......

    办公行为规范(--贸易办字 [2010] 第1号 )

    杭州---贸易限公司文件 ---贸易办字[2010] 第01号 签发人: 办 公 行 为 规 范 第一部分 电话使用事项 一、基本要求: 1. 办公电话一般控制在铃响三声之内接听,周围电话无人......

    第20课 黑奴贸易和拉丁美洲的社会变迁

    九年级历史学案第20课黑奴贸易和拉丁美洲的社会变迁主备:刘丽丽审阅:班级:姓名:教师寄语: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