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何俊锋)

时间:2019-05-13 04:5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何俊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何俊锋)》。

第一篇: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何俊锋)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 红色记忆

(一课时)

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理 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形式。教学难点: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作品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硝烟》 《胜利渡长江》。

(2)介绍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创设和渲染学习气氛。

(3)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对美术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2、深入理解

(1)欣赏教科书中美术作品《启航》、《占领总统府》、《开国大典》、《太行铁壁》 等革命美术作品。

问:你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 以上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采用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开国大典》 所描绘 的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 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 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 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 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 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po绘 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 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董希文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 神和审美理想。《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深入人心,也凝 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 “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 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 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 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开国大典》之后评价: “ 缺少一点油画特色。徐悲鸿看了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 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 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艾中信说: “ 《开国大典》 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 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 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 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开国大典》总体性说就是极端严谨的素描,饱满而富装饰性的色彩,线条流 畅的对称性构图 素描和色彩在作为油画中的主要元素在各个时期有各自的强弱地位,并不能一味的说哪一方多么的重要,并且近现代绘画在构图元素反面也 有很深入的研究。油画材料本身的特点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这给了画家很大的发挥空间。个人认为油画的特点只能从跟其他画种的特点对比来说 明。油画材料总的效果厚重饱满,可以描绘很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制造出丰富的机 理效果,同时其也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迷人的光泽,这些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 特点。油画以其特有的写实表现力和长于以现实主义方法表现社会性题材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风格、新内容的作品,如 《开 国大典》(董希文)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 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 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开国大典》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 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 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 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 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 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 品。

(3)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4)欣赏《太行铁壁》、《狼牙山五壮士》 讨论:艺术家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 你能体会艺术家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创作与探索?(5)试着从题材、构图、内涵来分析《母亲》。

3、欣赏评述。

第二课 鲁迅与美术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了解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2.用各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并尝试以课本剧的方法探索表现鲁迅的文 学作品。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及其人格魅力。4.设计一张封面。

二、重点:

了解鲁迅生平事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同中国现代版画 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评述版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具备综合探索的能力,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难点:

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分析欣赏鲁迅及其笔下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培 养、提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评述。

(1)教师放映录象《鲁迅》,让学生感性认知鲁迅的形象。(2)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谈谈对鲁迅的感受和评价。(3)引入本课的学习,在欣赏评述中归纳鲁迅的相貌特征与精神气质。(4)发现另一个鲁迅。2.加深理解,提升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鲁迅的收藏和作品《火鸟》、《猫头鹰》。(鲁迅很喜欢猫头鹰,有人称先生为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曾说: “因为我的 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不大吉利的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2)鲁迅小时候在读私塾时,“就喜欢有插图的书,并且经常加以描绘。”(3)鲁迅少年时购买的部分画谱(从鲁迅的自述和别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到: 少年时期的鲁迅对于美术的喜好是出 于天性的,而且这一喜好伴随了他的一生。)(4)欣赏《北大校徽》 能说说北大校徽的设计特点吗?(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五四”前夜先进知识 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对人的价值、尊严、个性与创造精神进行肯定与张扬 的表现。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大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成就了现代标识史上的经 典作品。)“过去所出的书,书面上或者找名人题字,或者采用铅字排印,这些都是老套,我想把它改一改,所以自己来设计了。” ——鲁迅(5)分析《呐喊封面》 暗红的底色如同

腐血,包围着一个扁方的黑色块,令人想起他在本书序言中所写 的可怕的铁屋。黑色块中是书名和作者名的阴文,外加细线框围住。“呐喊”两 字写法非常奇特,两个“口”刻意偏上,还有一个“口”居下,三个“口”加起 来非常突出,仿佛在齐声呐喊。鲁迅只对笔画作简单的移位,就把汉字的象形功 能转化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设计元素。

(6)分析《引玉集》苏联版画集 版画家们的姓名被横排置入中式版刻风格的“乌丝栏”中,和左边竖写的 “引玉集”三个大字相映成趣。圆形阴文的“全”字将方形构图打破,红底黑字 的方框顿时便活络起来。封面最左边有一黑色边线,漫过书脊,充满整个封底。红与黑、与封面的白底形成强烈对比,是中国出版物的经典用色。

(7)分析《木刻纪程》、《三闲集》、《二心集》、《心的探险》、《桃色的云》等封 面设计。请你说说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有哪些特点?

3、巩固新知,课外拓展 设计特点

A、以字为主 变化无穷 B、简单 大气 内涵丰富 C、讲究构图 巧妙组合 D、熟悉材料 印制技术 E、“书卷气”与“民族味” F、注意整体设计

4、作业练习

1、在网络、书籍等载体上搜集和鲁迅有关的美术资料资料

2、对自己的美术本进行封面设计

美丽校园(写生)

(一课时)

一、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 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 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 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3、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 高基本的美术素养.二、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三、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四、教学过程:

1、欣赏校园风景(校园玉兰花照片)。

2、介绍玉兰花特点(漂亮,但花期短)。

3、教师示范、讲解写生过程和步骤。

五、练习:

1、对校园的玉兰花进行局部写生(3-10 朵)

2、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 标志设计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警醒标志作品欣赏,对学生起到了安全教育功能。

2、通过标志设计练习,让学生了解标志的作用和设计原理及方法。二.重点、难点:

重点: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特点。

难点:标志象征意义的表现,色彩在标志设计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

教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各国公路零公里标志)2.深入教学。

(1)标志:现代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特点:直观生动、易于识别和记忆。

(2)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示学生思考:自 己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哪些特点?(3)解读杭州城市标志。(4)标志的作用(传达信息)

(5)标志的形式:根据基本构成因素,标志可分为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图文 组合标志。

(6)优秀标志的标准:构思新、形象简洁明了、具有美感,易于识别记忆。(7)说一说: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会标志所含的意义

(8)标志的主要类别:商业性标志(商品标志、企业标志)、非商业性标志(国 家、城市标志、社会团体标志、交通运输标志、安全标志、运动会标志、旅游标 志等)(9)演示一系列交通和公共场所标志。

第二课时

1.教学设计:

(1)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

A.准确恰当地表现 标志的内容和涵义。B.造型简 洁,易于识别和记忆。C.独特的创意构思。D.具有较强的视觉美感。

(2)标志设计的步骤:选题构思-选择形式-设计草图-配色-确定图形-定稿-精确 绘制

(3)色彩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A.原色配置:原色的颜色单纯、强烈、鲜艳夺目,艺术效果和传播效果显著。B.同类色配置:只选择一种颜色,依靠色彩明度的变化,如用桔红、桔黄、中 黄、浅黄进行搭配,形成由浅入深的过度色视觉,能表达出动态感。C.互补色配置: 对比鲜明,图形格外醒目鲜艳,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4)作品范例欣赏。2.作业(任选一个)

(1)为自己的学校或班级设计一个标志。

(2)根据学校的主题活动,比如学校运动会、学校社团文化节等,设计一个标 志。

(3)为社区的艺术节、科技节等设计标志。(4)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校园环境标识设计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习以协作的方式进行整体设计。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标识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难点: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及其制作。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能帮助你快速感知方位的是什么? 2.深入教学

(1)环境标识的概念和作用。概念:用较为清晰的文字、图象符号组合成人们易于识别的信息,用来传递信息 或吸引注意力,以帮助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判断。作用: 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中,使得陌生访客能够在最快的时间 获得所需要的信息。(2)标识的种类及形式。

(3)指示导向标识:也称导向标识系统,实质上就是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的有 机结合体,也就是一种风格统一、信息明确的路标、路线导向的标牌。(4)识别标识:显示不同的场所,以供判断和选择。

(5)警示规则标识:引起人们注意,提醒人们可以做什么或不可以做什么。(6)装饰标识:美化和装饰环境。

(7)标识的两种形式:平面标识和立体标识。(8)标识设计的原则:醒目,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并且注意与环境相协调。(9)标识设计的要素:清晰的文字、简洁的图形符号、醒目的色彩(10)讨论: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什么材质的标识? 3.课堂练习:设计一个“洗手间”的标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欣赏标识作品:与环境相协调的校园标识,不仅起到指向、警示等作用,还给校园增添不少亮色。标识上的图文设计怎样才能最佳地传达意图?(文字清 晰、图形符号简洁、色彩醒目)

2.小组派代表汇报前期的准备情况,大家共同讨论为学校环境设计的方案。(1)标识的内容。(2)摆放的位置。

(3)所使用的材料(以纸材为主)。(4)文字和图形的基本构成形式。(5)如何分工。3.欣赏优秀作品。

4.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副校园标识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课、手绘校园风景

一、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 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 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 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3、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 高基本的美术素养.二、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三、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各种风景以及本校风景:只要你主动发现,校园处处是美景。

2、感受 仔细观察画面,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同样宽的路,在画面里会不一样,为 什么?(引出“透视”)(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透视现象?)

(风景画是如何表现空间感的?)两张画进行对比

3、探究

(1)欣赏系列风景画,研究问题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利用取景框在收集的各种风景图片中找出风景画是如 何表现空间感的?

(2)视平线: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平行透视:视点与画面处于平行状态的透视 成角透视:画面与视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

第六课 诗情画意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树、石、云、瀑布的画法,体会山水画的意境。难点: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创作具有意境美的山水画作品。【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2.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初步掌握诗意画的创作步骤与画面意境的 处理方法。

3.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山水画资料(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节奏感不同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一段古琴音乐,组织课堂教学。演示古代山水名家的精品范画,教师简要地介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使学生对作品有较详细的了解。(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体会作品的意 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示学生思考: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 样的意境? 2.深入教学。

(1)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音乐,配上诗朗诵,朗诵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 春·长沙》等,感受诗词中山河雄伟的气势。

(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的意识,分别从绘画角度、历 史背景角度、文化角度、作者的生平或创作心理角度进行欣赏。(3)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现代山水画与古 代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各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诗情画意?

(4)组织学生分析: 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教师归纳总结。3.布置作业:

让学生归纳出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在表达意境方面的不同之处。4.课堂延伸

到书店或网上观看山水画作品,体会不同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第七课 树石画法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教师提示:创作优美的山水画必须先掌握山水 画基本要素的画法。

(2)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树,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树的基本结构——由干、枝、叶组成,引出本课内容——树的画法。2.深入教学。

(1)要求学生根据演示中对树的认识,结合生活中关于树的印象,用笔墨 的形式把树表现出来。

(2)教师展示关于如何画树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对于树的结构有更深一步 的理解。

(3)教师从用笔、用墨、勾线、画枝、添叶、渲染等步骤详细讲解并逐步 示范,使学生对树的画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4)讲解树枝的画法,树枝一般可分为鹿角枝和蟹爪枝,并说明鹿角枝和 蟹爪枝各适合于表现哪些树。

(5)讲解树叶的画法,树叶一般可分为夹叶和点叶,并说明夹叶和点叶各 适合于哪些树。

(6)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布置作业。综合运用画树的知识,观察自然界中树的样子,画出一棵树。4.课堂延伸。收集古今山水画名家作品,观摩其中树的画法。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毛笔、墨、宣纸、中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教师)关于山石画法的课件、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展示名山的风景图片,分为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两大类,请学生分析 这两类山有何不同。

(2)教师画一山石,加以皴、染,请学生观察,山石就是山的模型,而山就是由山石组成的。引出本课内容——山石的画法。2.深入教学。

(1)鼓励学生画出石的造型,根据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地指出其错误之 处,强调说明石的造型是不规则的,用笔应挺劲有力,用墨应干湿结合。教师边 讲解,边做示范,让学生观摹。

(2)请学生讨论回答:北方的山与南方的山有何不同?创作时应如何去表 现这些特点?

(3)教师作出总结:北方的山宏伟、雄奇、险峻,适合用斧劈皴表现,而 南方的山多秀丽、平缓,适合用披麻皴表现,并分别就这两种皴法逐一作出示范。

(4)再次展示这两类山的图片,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5)要求学生进行画石的练习,并分别用斧劈皴和披麻皴表现,体会这两 种皴法所表现出的意境。

(6)教师示范,用色、墨结合的方法给皴好的山石染上颜色。3.布置作业。用色、墨结合的方法表现山石。

4.课堂延伸。有条件的地区,让学生对着周围的山、石进行写生。

第八课 山水画小品

课前准备(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教师)教学录像、挂图、背景音乐、毛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背景音乐,放映表现黄山云雾的录像,请学生留意观察并说说各 自的感受。

(2)播放一段表现瀑布的背景音乐,放映瀑布和溪水的录像,放映后让学 生说说瀑布、溪水的特点。

(3)教师作出总结:云、水是山水画中表现意境的重要因素。2.深入教学。

(1)放映表现黄山景象的录像,配上抒情诗朗诵,使学生体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2)讲解云、水是山水画表现意境的重要媒介,介绍画云、水的基本知识,并作范画。

(3)综合山水画的知识,教师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并题上诗词,让学生 观摩。

(4)选一首李白或其他作者的诗词,仔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组织学 生讨论:创作何种形式的山水画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这种意境?(5)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自己学习山水画的心得体会。

3.布置作业。选出几幅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其意境的体会,分别题上相应的诗 句。

4.课堂延伸。了解某一著名诗人(如李白等)的生平、时代背景、思想情感,择其一首脍 炙人口的诗,根据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

第九课 暑假生活记录册

【重点难点】

重点: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和整体设计方案。难点:书籍整体设计的方法。【教学目标】

1.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习封面设计、版式设计。2.通过制作记录册,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事先规划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的点滴进行记录和感悟,进而懂得珍惜光阴的道 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几本不同装订形式的书籍、纸张(教师)几本开本不同、装订各异的书籍、教学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以录像或幻灯演示书籍发展史,内容重点在于比较古代书籍与现代书 籍在形式、装订方面的区别。

(2)提示学生思考:现代书籍与古代书籍相比,有哪些优点?

(3)演示“暑假生活记录册”资料图片,请学生回答:生活记录册与书籍 有何区别?

(4)教师说明:生活记录册实质上就是书籍,引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2.深入教学。

(1)请学生观察自己的书本,了解书的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书 的了解作简要介绍。

(2)教师示范一本标准书籍,详细介绍书籍的基本结构及其名称。(3)请学生将准备好的整开纸对折,再对折„„折六次,体会书籍开本大 小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哪些书适合用大开本,哪些书则适合用小开本?教师 说明:根据特殊需要,还有异形开本的书籍。

(4)用实物或录像展示装订风格各异的书籍,让学生分析哪种装订方式更 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5)教师讲解装订知识及其技巧,并操作演示其中一种装订方法。3.布置作业。设计一本 16 开本空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并装订成册。4.课堂延伸。组织学生到印刷厂参观,观摩书籍的制作程序。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形式及内容的图书(教师)中外优秀封面设计图片、不同风格的内页设计的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课件演示中外优秀封面设计作品。

(2)请学生思考:封面设计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如何编排才能使 形式美观?

(3)教师提问:封面设计与书籍内容应是一种什么关系? 2.深入教学。

(1)讲解构成封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展示封面设计常见的四种结构,提问 学生:哪种结构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

(2)教师讲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思考:根据内容应采取什么形 式的封面结构?

(3)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根据内容需要,应采取何种色彩来表现?

(4)展示一本标准书籍,请学生观察书籍内页设计的版式构成,教师讲解 版式设计的构成及其名称。提示:内页设计应不拘形式,一切为内容服务。(5)请学生思考: 暑假生活记录册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采取何种版式? 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的兴趣?(6)教师可演示一本简易生活记录册的制作。

3.布置作业。在制作好的空白生活记录册上添加封面设计和内页设计,可用手写或粘贴的 方法,制作成一本完整的生活记录册。

4.课堂延伸。将制作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放入学校展览橱窗内展览。

第十课 北京故宫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宫藏品的艺术特色,认识我国传统艺术种类,体会古典绘画的 魅力。难点:理解传统艺术的特点。【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藏品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2.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独立欣赏一 件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 感。【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教师)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录像机或多媒体设备、故宫藏品资料、《千 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录像放映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配 上背景音乐和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 境的感觉。

(2)教师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特点及功用,说明故宫在明清时期作为皇宫,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现在被作为国家博物院,保存着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2.深入教学。

(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让学生欣赏作品《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中的重要作品,设色光彩鲜亮。教师讲解 北宋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点,提示学生思考:北宋青绿山水与现代重彩山水有何 区别?(2)作品赏析《韩熙载夜宴图》。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将图中的五个局部分别放大,供学生更清楚地 观察韩熙载本人的不同神情。提示学生思考:韩熙载与众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分析作品形式及意义。(3)作品赏析《清明上河图》。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按照画面顺序从左至右,犹如沿途观赏一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提示学生联想:自己在家乡的庙会、集市是否观察过 类似场面? 教师讲解: 《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民间风俗画,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 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景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教师对故宫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等文物作简要介绍。3.布置作业:

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或互联网,让学生查找、欣赏一些具有传统价值的中国 画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十一课 巴黎罗浮宫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雕塑、绘画的风格及艺术特征。

难点: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深远意义。【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罗浮宫内藏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欧洲古典艺术作品。2.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多元文化的艺术修养。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罗浮宫的相关资料(教师)录像机、罗浮宫三宝图片等相关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将罗浮宫平面图通过录像放映出来,先整体放映,后局部放大,标出 参观路线。

(2)带领学生网上游览罗浮宫。通过网 络教学,首先观赏罗浮宫的建筑外观,然后进 入博物馆内部。教师逐一向学生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罗浮 宫作为艺术博物馆的特征。

(3)教师提示:学习本课应与上一课的北京故宫联系起来,比较一下两者 的区别。比如:同样因为是艺术博物馆而闻名,但罗浮宫作为中世纪城堡,故宫 作为皇宫,其建筑风格迥然相异,所收藏的艺术品也有很大不同。2.深入教学。

(1)展示罗浮宫的雕塑作品时,重点讲述作品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受到良 好的艺术熏陶。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在西方艺术史中的地位 和影响力。

(2)欣赏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绘画风格以及故事情 节两方面加以关注。

(3)《自由领导人民》是一幅气势庞 大的战争题材美术作品。在欣赏该作品时,录像放映法国大革命的影像资料片断,让 学生体会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 感染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作品的艺术特点 与风格。(4)利用录像或多媒体演示其他作品 图片,并加以讲解。(5)组织学生讨论欣赏后的体会。3.布置作业:

(1)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收索,欣赏欧洲古典美术作品为主,然后进行相互交流。(2)以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的区别和联系为题,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表述。

第二篇: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 红色记忆

(一课时)

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美术作品形式。教学难点: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作品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硝烟》《胜利渡长江》。(2)介绍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创设和渲染学习气氛。

(3)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对美术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2、深入理解

(1)欣赏教科书中美术作品《启航》、《占领总统府》、《开国大典》、《太行铁壁》等革命美术作品。

问:你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

以上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采用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董希文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评价:“ 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开国大典》总体性说就是极端严谨的素描,饱满而富装饰性的色彩,线条流畅的对称性构图

素描和色彩在作为油画中的主要元素在各个时期有各自的强弱地位,并不能一味的说哪一方多么的重要,并且近现代绘画在构图元素反面也有很深入的研究。

油画材料本身的特点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这给了画家很大的发挥空间。个人认为油画的特点只能从跟其他画种的特点对比来说明。油画材料总的效果厚重饱满,可以描绘很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制造出丰富的机理效果,同时其也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迷人的光泽,这些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特点。

油画以其特有的写实表现力和长于以现实主义方法表现社会性题材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风格、新内容的作品,如《开国大典》(董希文)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

《开国大典》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3)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4)欣赏《太行铁壁》、《狼牙山五壮士》

讨论:艺术家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

你能体会艺术家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创作与探索?(5)试着从题材、构图、内涵来分析《母亲》。

3、欣赏评述。

第二课 鲁迅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了解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并尝试以课本剧的方法探索表现鲁迅的文学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及其人格魅力。

4.设计一张封面。

二、重点:了解鲁迅生平事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同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评述版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具备综合探索的能力,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难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分析欣赏鲁迅及其笔下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评述。

(1)教师放映录象《鲁迅》,让学生感性认知鲁迅的形象。

(2)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谈谈对鲁迅的感受和评价。

(3)引入本课的学习,在欣赏评述中归纳鲁迅的相貌特征与精神气质。(4)发现另一个鲁迅。

2.加深理解,提升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鲁迅的收藏和作品《火鸟》、《猫头鹰》。

(鲁迅很喜欢猫头鹰,有人称先生为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曾说:“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不大吉利的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2)鲁迅小时候在读私塾时,“就喜欢有插图的书,并且经常加以描绘。”(3)鲁迅少年时购买的部分画谱(从鲁迅的自述和别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少年时期的鲁迅对于美术的喜好是出于天性的,而且这一喜好伴随了他的一生。)(4)欣赏《北大校徽》

能说说北大校徽的设计特点吗?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五四”前夜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对人的价值、尊严、个性与创造精神进行肯定与张扬的表现。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大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成就了现代标识史上的经典作品。)

“过去所出的书,书面上或者找名人题字,或者采用铅字排印,这些都是老套,我想把它改一改,所以自己来设计了。”

——鲁迅

(5)分析《呐喊封面》

暗红的底色如同腐血,包围着一个扁方的黑色块,令人想起他在本书序言中所写的可怕的铁屋。黑色块中是书名和作者名的阴文,外加细线框围住。“呐喊”两字写法非常奇特,两个“口”刻意偏上,还有一个“口”居下,三个“口”加起来非常突出,仿佛在齐声呐喊。鲁迅只对笔画作简单的移位,就把汉字的象形功能转化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设计元素。

(6)分析《引玉集》苏联版画集

版画家们的姓名被横排置入中式版刻风格的“乌丝栏”中,和左边竖写的“引玉集”三个大字相映成趣。圆形阴文的“全”字将方形构图打破,红底黑字的方框顿时便活络起来。封面最左边有一黑色边线,漫过书脊,充满整个封底。红与黑、与封面的白底形成强烈对比,是中国出版物的经典用色。

(7)分析《木刻纪程》、《三闲集》、《二心集》、《心的探险》、《桃色的云》等封面设计。

请你说说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有哪些特点?

3、巩固新知,课外拓展 设计特点 A、以字为主 变化无穷 B、简单 大气 内涵丰富 C、讲究构图 巧妙组合 D、熟悉材料 印制技术 E、“书卷气”与“民族味” F、注意整体设计

4、作业练习

1、在网络、书籍等载体上搜集和鲁迅有关的美术资料资料

2、对自己的美术本进行封面设计

第三课 手绘校园风景

(第一课时)

一、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3、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二、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三、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各种风景以及本校风景:只要你主动发现,校园处处是美景。

2、感受

仔细观察画面,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同样宽的路,在画面里会不一样,为什么?(引出“透视”)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透视现象?

*风景画是如何表现空间感的?(两张画进行对比)

3、探究

(1)欣赏系列风景画,研究问题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利用取景框在收集的各种风景图片中找出风景画是如何表现空间感的?(2)视平线: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平行透视:视点与画面处于平行状态的透视

成角透视:画面与视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

4、作业分析:

(1)欣赏校园风景(校园照片)。(2)介绍透视特点(近大远小)。(3)教师示范、讲解写生过程和步骤。

5、作业练习

(1)、对校园的风景照片进行写生(2)、教师巡回指导

手绘校园风景

(第二课时)

一、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3、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二、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三、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四、教学过程

1、校园风景写生。

2、取景框的使用

3、强调透视观察。

4、教师示范、讲解写生过程和步骤。

五、练习

1、对校园的风景进行写生

2、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 标志设计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警醒标志作品欣赏,对学生起到了安全教育功能。

2、通过标志设计练习,让学生了解标志的作用和设计原理及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特点。

难点:标志象征意义的表现,色彩在标志设计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学。

猜一猜,这是什么?(各国公路零公里标志)

2.深入教学。

(1)标志:现代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

特点:直观生动、易于识别和记忆。

(2)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示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哪些特点?(3)解读杭州城市标志。(4)标志的作用(传达信息)

(5)标志的形式:根据基本构成因素,标志可分为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图文组合标志。

(6)优秀标志的标准:构思新、形象简洁明了、具有美感,易于识别记忆。(7)说一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标志所含的意义

(8)标志的主要类别:商业性标志(商品标志、企业标志)、非商业性标志(国家、城市标志、社会团体标志、交通运输标志、安全标志、运动会标志、旅游标志等)

(9)演示一系列交通和公共场所标志。

第二课时

1.教学设计。

(1)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A.准确恰当地表现 标志的内容和涵义。B.造型简洁,易于识别和记忆。C.独特的创意构思。D.具有较强的视觉美感。(2)标志设计的步骤:选题构思-选择形式-设计草图-配色-确定图形-定稿-精确绘制

(3)色彩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A.原色配置:原色的颜色单纯、强烈、鲜艳夺目,艺术效果和传播效果显著。B.同类色配置:只选择一种颜色,依靠色彩明度的变化,如用桔红、桔黄、中黄、浅黄进行搭配,形成由浅入深的过度色视觉,能表达出动态感。

C.互补色配置:对比鲜明,图形格外醒目鲜艳,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4)作品范例欣赏。2.作业(任选一个)

(1)为自己的学校或班级设计一个标志。

(2)根据学校的主题活动,比如学校运动会、学校社团文化节等,设计一个标志。

(3)为社区的艺术节、科技节等设计标志。(4)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校园环境标识设计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习以协作的方式进行整体设计。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标识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难点: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及其制作。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能帮助你快速感知方位的是什么? 2.深入教学

(1)环境标识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用较为清晰的文字、图象符号组合成人们易于识别的信息,用来传递信息或吸引注意力,以帮助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判断。

作用: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中,使得陌生访客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2)标识的种类及形式。

(3)指示导向标识:也称导向标识系统,实质上就是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的有机结合体,也就是一种风格统一、信息明确的路标、路线导向的标牌。

(4)识别标识:显示不同的场所,以供判断和选择。

(5)警示规则标识:引起人们注意,提醒人们可以做什么或不可以做什么。(6)装饰标识:美化和装饰环境。

(7)标识的两种形式:平面标识和立体标识。(8)标识设计的原则:醒目,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并且注意与环境相协调。(9)标识设计的要素:清晰的文字、简洁的图形符号、醒目的色彩(10)讨论: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什么材质的标识?

3.课堂练习:设计一个“洗手间”的标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欣赏标识作品:与环境相协调的校园标识,不仅起到指向、警示等作用,还给校园增添不少亮色。标识上的图文设计怎样才能最佳地传达意图?(文字清晰、图形符号简洁、色彩醒目)

2.小组派代表汇报前期的准备情况,大家共同讨论为学校环境设计的方案。(1)标识的内容。(2)摆放的位置。

(3)所使用的材料(以纸材为主)。(4)文字和图形的基本构成形式。(5)如何分工。3.欣赏优秀作品。

4.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副校园标识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第六课 诗情画意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树、石、云、瀑布的画法,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难点: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创作具有意境美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2.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初步掌握诗意画的创作步骤与画面意境的处理方法。

3.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山水画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节奏感不同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一段古琴音乐,组织课堂教学。演示古代山水名家的精品范画,教师简要地介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使学生对作品有较详细的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示学生思考: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2.深入教学。

(1)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音乐,配上诗朗诵,朗诵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感受诗词中山河雄伟的气势。

(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的意识,分别从绘画角度、历史背景角度、文化角度、作者的生平或创作心理角度进行欣赏。

(3)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各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诗情画意?

(4)组织学生分析: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教师归纳总结。

3.布置作业。

让学生归纳出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在表达意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4.课堂延伸。

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山水画作品,体会不同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教师提示:创作优美的山水画必须先掌握山水画基本要素的画法。

(2)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树,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树的基本结构——由干、枝、叶组成,引出本课内容——树的画法。

2.深入教学。

(1)要求学生根据演示中对树的认识,结合生活中关于树的印象,用笔墨的形式把树表现出来。

(2)教师展示关于如何画树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对于树的结构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3)教师从用笔、用墨、勾线、画枝、添叶、渲染等步骤详细讲解并逐步示范,使学生对树的画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4)讲解树枝的画法,树枝一般可分为鹿角枝和蟹爪枝,并说明鹿角枝和蟹爪枝各适合于表现哪些树。

(5)讲解树叶的画法,树叶一般可分为夹叶和点叶,并说明夹叶和点叶各适合于哪些树。

(6)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布置作业。

综合运用画树的知识,观察自然界中树的样子,画出一棵树。

4.课堂延伸。

收集古今山水画名家作品,观摩其中树的画法。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宣纸、中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

(教师)关于山石画法的课件、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展示名山的风景图片,分为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两大类,请学生分析这两类山有何不同。

(2)教师画一山石,加以皴、染,请学生观察,山石就是山的模型,而山就是由山石组成的。引出本课内容——山石的画法。

2.深入教学。

(1)鼓励学生画出石的造型,根据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强调说明石的造型是不规则的,用笔应挺劲有力,用墨应干湿结合。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让学生观摹。

(2)请学生讨论回答:北方的山与南方的山有何不同?创作时应如何去表现这些特点?

(3)教师作出总结:北方的山宏伟、雄奇、险峻,适合用斧劈皴表现,而南方的山多秀丽、平缓,适合用披麻皴表现,并分别就这两种皴法逐一作出示范。

(4)再次展示这两类山的图片,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5)要求学生进行画石的练习,并分别用斧劈皴和披麻皴表现,体会这两种皴法所表现出的意境。

(6)教师示范,用色、墨结合的方法给皴好的山石染上颜色。

3.布置作业。

用色、墨结合的方法表现山石。

4.课堂延伸。

有条件的地区,让学生对着周围的山、石进行写生。

第四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录像、挂图、背景音乐、毛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背景音乐,放映表现黄山云雾的录像,请学生留意观察并说说各自的感受。

(2)播放一段表现瀑布的背景音乐,放映瀑布和溪水的录像,放映后让学生说说瀑布、溪水的特点。

(3)教师作出总结:云、水是山水画中表现意境的重要因素。

2.深入教学。

(1)放映表现黄山景象的录像,配上抒情诗朗诵,使学生体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2)讲解云、水是山水画表现意境的重要媒介,介绍画云、水的基本知识,并作范画。

(3)综合山水画的知识,教师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并题上诗词,让学生观摩。

(4)选一首李白或其他作者的诗词,仔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组织学生讨论:创作何种形式的山水画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这种意境?

(5)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自己学习山水画的心得体会。

3.布置作业。

选出几幅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其意境的体会,分别题上相应的诗句。

4.课堂延伸。

了解某一著名诗人(如李白等)的生平、时代背景、思想情感,择其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根据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

第七课 暑假生活记录册

【重点难点】

重点:封面设计、版面设计和整体设计方案。

难点:书籍整体设计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习封面设计、版式设计。

2.通过制作记录册,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事先规划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的点滴进行记录和感悟,进而懂得珍惜光阴的道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几本不同装订形式的书籍、纸张

(教师)几本开本不同、装订各异的书籍、教学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以录像或幻灯演示书籍发展史,内容重点在于比较古代书籍与现代书籍在形式、装订方面的区别。

(2)提示学生思考:现代书籍与古代书籍相比,有哪些优点?

(3)演示“暑假生活记录册”资料图片,请学生回答:生活记录册与书籍有何区别?

(4)教师说明:生活记录册实质上就是书籍,引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深入教学。

(1)请学生观察自己的书本,了解书的基本结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书的了解作简要介绍。

(2)教师示范一本标准书籍,详细介绍书籍的基本结构及其名称。

(3)请学生将准备好的整开纸对折,再对折……折六次,体会书籍开本大小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哪些书适合用大开本,哪些书则适合用小开本?教师说明:根据特殊需要,还有异形开本的书籍。

(4)用实物或录像展示装订风格各异的书籍,让学生分析哪种装订方式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5)教师讲解装订知识及其技巧,并操作演示其中一种装订方法。

3.布置作业。

设计一本16开本空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并装订成册。

4.课堂延伸。

组织学生到印刷厂参观,观摩书籍的制作程序。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形式及内容的图书

(教师)中外优秀封面设计图片、不同风格的内页设计的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课件演示中外优秀封面设计作品。

(2)请学生思考:封面设计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如何编排才能使形式美观?

(3)教师提问:封面设计与书籍内容应是一种什么关系?

2.深入教学。

(1)讲解构成封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展示封面设计常见的四种结构,提问学生:哪种结构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

(2)教师讲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思考:根据内容应采取什么形式的封面结构?

(3)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根据内容需要,应采取何种色彩来表现?

(4)展示一本标准书籍,请学生观察书籍内页设计的版式构成,教师讲解版式设计的构成及其名称。提示:内页设计应不拘形式,一切为内容服务。

(5)请学生思考:暑假生活记录册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采取何种版式?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的兴趣?

(6)教师可演示一本简易生活记录册的制作。

3.布置作业。

在制作好的空白生活记录册上添加封面设计和内页设计,可用手写或粘贴的方法,制作成一本完整的生活记录册。

4.课堂延伸。

将制作好的暑假生活记录册放入学校展览橱窗内展览。

第八课 北京故宫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宫藏品的艺术特色,认识我国传统艺术种类,体会古典绘画的魅力。

难点:理解传统艺术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藏品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2.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独立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

(教师)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录像机或多媒体设备、故宫藏品资料、《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录像放映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配上背景音乐和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师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建筑历史、特点及功用,说明故宫在明清时期作为皇宫,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皇权,现在被作为国家博物院,保存着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2.深入教学。

(1)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让学生欣赏作品《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中的重要作品,设色光彩鲜亮。教师讲解北宋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点,提示学生思考:北宋青绿山水与现代重彩山水有何区别?

(2)作品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将图中的五个局部分别放大,供学生更清楚地观察韩熙载本人的不同神情。提示学生思考:韩熙载与众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分析作品形式及意义。

(3)作品赏析《清明上河图》。利用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放映,按照画面顺序从左至右,犹如沿途观赏一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提示学生联想:自己在家乡的庙会、集市是否观察过类似场面?

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民间风俗画,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景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教师对故宫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等文物作简要介绍。

3.布置作业。

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或互联网,让学生查找、欣赏一些具有传统价值的中国画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九课 巴黎罗浮宫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雕塑、绘画的风格及艺术特征。

难点: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深远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罗浮宫内藏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欧洲古典艺术作品。

2.培养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多元文化的艺术修养。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罗浮宫的相关资料

(教师)录像机、罗浮宫三宝图片等相关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将罗浮宫平面图通过录像放映出来,先整体放映,后局部放大,标出

参观路线。

(2)带领学生网上游览罗浮宫。通过网络教学,首先观赏罗浮宫的建筑外观,然后进入博物馆内部。

教师逐一向学生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罗浮宫作为艺术博物馆的特征。

(3)教师提示:学习本课应与上一课的北京故宫联系起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比如:同样因为是艺术博物馆而闻名,但罗浮宫作为中世纪城堡,故宫作为皇宫,其建筑风格迥然相异,所收藏的艺术品也有很大不同。

2.深入教学。

(1)展示罗浮宫的雕塑作品时,重点讲述作品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在西方艺术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欣赏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绘画风格以及故事情节两方面加以关注。

(3)《自由领导人民》是一幅气势庞大的战争题材美术作品。在欣赏该作品时,录像放映法国大革命的影像资料片断,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作品的艺术特点与风格。

(4)利用录像或多媒体演示其他作品图片,并加以讲解。

(5)组织学生讨论欣赏后的体会。

3.布置作业。

(1)组织学生制作一个网站,内容以欣赏欧洲古典美术作品为主,然后在网上发布。

(2)以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的区别和联系为题,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表述。

第三篇:浙美版七年级《走进美术》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走进美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清楚了解美术中绘画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难点: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事物 教师:相关美术图片及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美术课里你想学到哪些东西? 学生回答:中国画、水彩画、素描、剪纸、设计……

师:大家把在小学学过的内容和你所知道的有关美术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

师生总结:绘画类、雕塑类、艺术设计类、手工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术,走进绘画。

2、欣赏油画作品《父亲》、《开国大典》,请学生发表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等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张利、靳尚谊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画的不同风格。

学生了解油画工具材料,师生共同总结油画特点:利用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对象,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

3、请学生说说对中国画的了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画技巧等。

欣赏作品《粒粒皆辛苦》、《鸳鸯戏水》,分析这两张画的区别,分别是人物画、花鸟画,写意画、工笔画。师生共同总结中国画的种类、特点。

4、介绍版画、水彩画.先做简单的比较,再介绍版画、水彩画的各自分类及特点。

5、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也可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强学生对画种特点的掌握。

6、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由同学相互评价。

第四篇:新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浙美版

1、五彩的烟花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了叙述的方便只写油画棒这种作画工具)和水彩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作画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教材中提供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作画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基本技巧;提供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领略画家对烟花的感受;四幅烟花照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色彩夺目和富有情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知识,为他们的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用心 爱心 专心 1(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2、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

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3、叔叔阿姨真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用心 爱心 专心 4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4、刮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用心 爱心 专心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用心 爱心 专心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5、卷纸动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

2.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点: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用心 爱心 专心 7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

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

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用心 爱心 专心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

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6、小小书签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和书签。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

重点: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藏书票、书签。

难点:认识藏书票、书签,将学过的纸版画、纸工绘画技法运用于藏书票、书签的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有关藏书票资料、作品、制作材料。

学具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和图片资料、绘画用品、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毛笔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9

教学过程

1.认识藏书票。

出示藏书票并板书“藏书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2.了解藏书票。

(1)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画面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交流藏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说说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本书从编写到出版的复杂过程,渗透爱书、惜书的情感教育。

(3)教师:如果我们给自己心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的话,你的书一定更具有收藏价值。

4.欣赏范作。

明确藏书票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出示几张藏书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2)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和大家交流,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小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藏书票的外形以方形为主,票面上的图案简洁漂亮,花草、人物、动物、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内容;上面还印有一些“我的藏书”、“××藏书”、“我爱读书”等藏书票的国际通用标志性文字;EX—LIBRIC制作方法以版画为主,可以是粉印版画、油印画,也可以用树叶等材料拓印。

用心 爱心 专心

(4)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欣赏藏书票作品。

5.学生制作。

(1)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给自己的哪本书设计藏书票,怎样设计?

(2)出示幻灯片,指出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请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建议。

①用粉印版画或油印版画制作藏书票时,文字要反写。(教师可作适当演示)

②用水粉颜料印制时,水分要少。油印版画油墨要合适,注意抚压力度,以免造成图案模糊。

(3)学生设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用一般绘画的形式表现)

(4)老师巡视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说明理由,请作者谈谈设计想法。

7.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7、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用心 爱心 专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揭题:《缤纷花布》。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

(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8、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材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盘子最早诞生于原始社会,从现在考古挖掘出的盘子来看,最早的是以陶盘为主,它制作粗糙,很少有装饰花纹,直到后来,才出现了木盘、铜盘、瓷盘、铁盘、银盘、金盘等,装饰的图案也越来越精美。特别是到了现代,又出现了水晶盘、玻璃盘、塑料盘等,在制作上人们对盘子的工艺追求也越来越高。盘子不但是作为生活用具,经过艺术加工美化之后,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盘子的种类、形状、特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盘子的装饰图案,并通过对盘子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和学会对美的追求。盘子制作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布、塑料等。盘子的形状多以圆形常见,也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盘子的花纹装饰性强,有人物、动物、风景、器物和几何形等,好多盘子具有象征意义。盘子既有装饰作用,可以用精心设计的盘子布置房间、美化环境,还有实用价值。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材料的拓展、盘面花纹的多样、形状式样的变化等,以此来深化美丽盘子的主题,促使盘子的设计更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

本课选了李平凡的《孩子》、明代的《青花枇杷果绶带鸟纹盘》和学生盘子作品的照片,使学生对设计制作有了感性的认识。另有七件学生作品是运用纸拼贴和泥塑的方法制作的,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参考,同时提供了用盘子装饰房间的图片,拓展了盘子的装饰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

用心 爱心 专心 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

(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盘子(或家中用的盘子一个)、剪刀、彩泥、油画棒等制作工具(带来实物盘子的学生,可以用丙烯、油漆等制作材料来作画)

(教师)数幅(各种材料制作的)盘子范作、教师的设计稿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2.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

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

用心 爱心 专心 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4.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

9、窗花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1.编写思路。

窗花是剪纸的常见形式。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花。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体现了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的凝聚着的浓郁的人文精神。

这一课安排了许多民间窗花实例的欣赏,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图中的窗花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反映农民生活的,有传统吉祥图案的,也有花鸟虫鱼和十二生肖等形象的。

学生的作业继续采用撕纸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使用剪刀的不安全因素。学习建议的提出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撕窗花。

2.重点、难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15

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窗花。

难点:学习撕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用心 爱心 专心 16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

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示范用纸、窗花纹样实例等

教学过程

1.表演切入。

(1)教师当场做撕纸窗花表演,然后将作品展示在窗户上,使学生感受窗花的美和装饰作用。

(2)欣赏书中的作品,进一步了解窗花、感受窗花。

(3)教师出示课题:《窗花花》。

2.研究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17

(1)讨论折法:根据书中的图片说明,折的方法有两折和三折,也就是将纸对折两次或者对折两次后再斜折一次。

(2)设计纹样:将折叠后的纸随意撕出大小、形状不同的洞眼就可以了。鼓励学生要创新。

(3)交流撕法:拇指压在食指上捏着纸,顺着设计稿依次撕出主要的花纹,然后再撕边缘的花纹。注意转弯时加倍小心,防止把花纹撕断。

3.设计应用。

(1)提出作业要求:试用折、撕的方法设计制作几个窗花。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学生可以将撕下的小纸片再拼贴成另一种窗花。

(3)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彩纸上。

4.评价交流。

(1)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评一评谁撕的窗花又多又有新意。

(2)互相交流自己撕窗花的体会。

5.小结。

教师请学生清洁教室,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10、剪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18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1)板书课题:《剪拉花》。(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

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6.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用心 爱心 专心(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7.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

11、摹印纹理

一、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2、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用心 爱心 专心 20

二、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通过欣赏比较,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无限的联想。)

(2)出示图片,欣赏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交流看法。

(3)揭题:《创造美的纹理》。

(4)组织谈话: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互相说说感受。)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12、手指印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树叶上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难点: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用心 爱心 专心 22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组合拓印、添画完成的作品分给每一小组,请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并合作仿制。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仿制心得,师生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3)课件呈现教材中用综合方式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其拓印方法。

5.布置作业。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小知识:叶形分类

树按叶形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卵形——如榆树,心形——如杨树、丁香,掌形——如枫树、梧桐,扇形——如银杏,针形——如松,披针形——如竹、柳,带形——如玉米、二月兰等。

13、机器人来了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难点:

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你打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布置作业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用心 爱心 专心24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机器人色彩鲜艳。

14、我喜欢的绘本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

(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

(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

(3)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用心 爱心 专心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注:正逢下雨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如不下雨,可找一找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5、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能够抓住热带鱼的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教学重点:

用夸张来表现热带鱼的外形和色彩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表现热带鱼的形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等

生:水彩笔或油画棒、剪刀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让学生背古诗或唱歌

教师在黑板上添加海底水景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吴老师要带着小朋友到海底世界里面去观察一群小伙伴,谁呢?(多媒体放一段2分钟的《热带鱼》视频)

2.片子里的鱼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点击准备幻灯片(一群热带鱼、一条普通鱼)3.师小节:这些鱼鲜艳漂亮。它们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海水里,那是地球上最热的地带,我们把它叫做热带鱼。(板书:热带鱼)来,一起叫叫它。

二、观察特点,深入探究

1.瞧,一群可爱的热带鱼游过来了,漂亮吗?(幻灯片展示:绘画鱼)2.从什么地方看出热带鱼很漂亮?(预设:五颜六色,)(1)有哪些颜色?(用鼠标箭头指示鱼身上的颜色)(你真厉害,讲了这么多)

3.他们用各种颜色来装扮自己,还有丰富的图案形状呢? 预设:你知道哪些?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真棒)

巩固:(箭头指示)看鱼身上都有些什么形状?箭头指示鱼的大体形状,看,身子像顶草帽(半圆形)、尾巴像只碗、还有海草形的长裙子。

(箭头指示)瞧,吴老师在这条鱼的脖子上看到了一颗一颗半圆形,像一串珍珠小项链、还有一个个长方形架成了一座梯子、连水草都粘到了小鱼的身上了,因为是近视眼,头上只好顶着一盏帽子形的灯。你看到了吗?

你来说说看,(箭头指示)那条鱼的脖子上带着三条项链有五角星形、三角形、还有圆形和长方形串起来的。

我还看到了小鱼的熊猫眼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4.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还有其它什么样的图案?

预设:花形、树叶形、月亮形等(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5.这些漂亮的图案放在小鱼的身上会?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小点点家族的,有条纹鱼家族,还有——(展示幻灯片)

三、教师示范

如果,你是一条快乐的热带鱼,你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来)1)我们选择一种图形做为身体,一种图形为头,构图一定要饱满。(演示图略)

2)然后,我们给热带鱼穿上漂亮的衣服,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颜色给涂上去(涂色,也可以换上事先涂好的颜色)

3)最后、拿起我们的小剪刀把热带鱼沿着边线给剪下来。注意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伤到别人,更不要伤到自己。(图略)4)把热带鱼贴到黑板上。

四、学生实践

看了这么多的热带鱼,想让它们游到你的画上吗?赶快动起小手来。1)学生作业:一条热带鱼,可以适当的夸张、想像。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

1)来,让我们的鱼儿贴到乐园中来。(展示乐园二字,让学生把剪好的鱼粘到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

2)你觉得哪一条热带鱼更吸引你,为什么? 3)让学生自己来观看、评价乐园中的热带鱼。

六、拓展

看着这么多漂亮的热带鱼,小朋友们认为还能怎样制作热带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幻灯片)

16、神气的大公鸡

教材分析:

“大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一摇一摆多神气,每天催我早早起。”孩子们一听这首儿歌,就能想到威武的公鸡形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29 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形体较大,有肉冠和肉髯,颈上有尖狭长羽,体羽多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尾羽长。每日早晨喜欢啼叫,喜好争斗。公鸡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已经画过公鸡,所以,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公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适当地进行夸张变形,用中国画方式创作出特征明显的神气的公鸡形象,在创作时,学生不必拘泥于公鸡的真实面貌,只要抓住公鸡的特点就行。在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

古往今来,公鸡备受人们的喜爱。古时认为,鸡头部有冠为文;足有距为武;敢于敌斗为勇;见到食物相呼为仁;夜间按时报晓为信,具有五德,所以认为是德禽。“鸡”同“吉”又是谐音,含有吉祥之意,故认为是吉祥之物。在传统国画中,常见画家将鸡和柿子画在一起,取名——百事多吉;又如将鸡和荔枝画在一起,曰“大吉大利”。

有画家借公鸡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以此来唤醒广大群众,指出光明在前莫失信心,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学情分析:

中国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继承的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中国画教育做得更好,使这门富含东方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情结的国粹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是对中国画艺术传承的最好方式,本课让学生用中国画形式来画公鸡是很不错的。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画过公鸡,所以,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形象。现在尝试用国画的方法来表现,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感觉。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用中国画形式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用中国画形式画出自己的感 受,懂得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

难点: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准备:

(学生):中国画材料(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等)

用心 爱心 专心(教师):中国画材料(颜料、墨汁等),范画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创设谜语,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头戴红红帽,身穿花花衣,尾巴高高翘,叫人早早起”。

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大公鸡。

师:对了,是大公鸡。(出示谜底)2.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公鸡形象。

师:大公鸡我们小朋友很熟悉,接下来请几位小朋友说说你眼里的大公鸡是怎样的?

生:„„(颜色、形象等方面)3.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好,把大公鸡的基本特征讲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大公鸡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

师:你觉得这些大公鸡怎么样?

生:好看、美丽、神气等。

师:这些大公鸡都很好看,很神气,所以这次它们都入选了大公鸡的选美大赛,而且

还被评上了“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出示课题)你觉得它们神气在哪里?(老师做动作)

生:有精神。

师:对了,要显得神气就要有精神,抬头挺胸。

师:现在这些大公鸡都很想让我们小朋友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所以就委托马老师来请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给它们画张像。正好马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以前我们小朋友都用水彩笔、油画棒画的,今天马老师看你们能不能用桌上的中国画工具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怎么样?敢不敢?

生:„„

师:有小朋友说不敢,老师觉得这太缺乏自信了,我们小朋友应该都要有自信,有了自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老师相信你们。不过今天我们要用中国画的形式来画,要注意好用笔和把握好水份。

三、新授

用心 爱心 专心

1.学生试画,教师巡视。(学生初次尝试实践)

接下来就先请小朋友拿起毛笔,用中国画工具自由尝试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的游戏。(出示游戏规)

2.展示评价。

教师选出两幅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讨论构图、用笔、水墨浓淡等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画公鸡需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在画时,有些地方没有注意到,接下来老师示范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可要仔细看好了。(和学生相互探讨边画边讲步骤:①用浓墨勾画嘴与眼。②用红色点画鸡冠。③用淡墨画颈部。④用浓墨画翅膀和尾巴。⑤用淡墨勾画腹部及点画腿部。⑥用赭色画爪子。⑦用浓墨点画爪子顶端及适当添加墨点)。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出示图片)

师:刚才看了一遍老师的示范,接下来再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图片)他们都画得不错,你说说看更喜欢哪一幅?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

四、学生创作(学生再次尝试实践)1.学生再次尝试作画。

师:我们小朋友刚才看了老师画和小朋友的画,现在肯定自己也有想法了,是不是想再试一张呢?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再画一次。

要求:可临摹小朋友的画,也可以临摹老师刚才画的画,能够自己创作最好。公鸡画完后可适当添加些背景,最后写上姓名。

强调:画时一定要注意好用笔、水份、浓淡变化和公鸡的特征、构图等。2.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展评,比一比,看谁画的公鸡也能被评上“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

小结:其实,我们小朋友都画得很好,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所以不要怕我画得不象怎么办呀,画得不象并不代表着不好,只要把中国画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就是好作品。

六、欣赏画家的作品。(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进行课后拓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32 今天我们学习画了神气的大公鸡。马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画家画的公鸡,我们再看一下吧。(出示图片)你看,画家的用笔多大胆、多潇洒。课后,我们还可以学学试试画不同姿态的大公鸡。好吗?(好)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下课。【课后反思】: 1.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

本课在新课程指引下,给美术教学一个自由、活动、开放的学习机会,尝试用国画的方法来表现,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感觉,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性,2.让学生在感受中表现

在课堂中,通过讨论、、欣赏、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懂得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继承优良的传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奠定良好的审美基础。

但是观察一下全班学生的情况,就能发现总有一些孩子不能投入到教学中,自顾自的玩,当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予太多的指导。现在想来,应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明朗起来,然后再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当然这也是一件磨合善需的工程,根据学生在造型能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异,一步步用长远的目光加以指导。

回顾整节课,本课教学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摆脱传统美术课的束缚,必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学习提高。

17、大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2.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33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

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用心 爱心 专心 34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

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

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

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6.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7.作业讲评。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

(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

18、“蘑菇”家园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蘑菇的资料,准备常规作画工具等(教师)准备不同生长状态的蘑菇作品数幅 教学过程

1.讨论。

(1)学生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蘑菇的资料(如蘑菇的生长状态、形状、用途等)。

(2)教师小结,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蘑菇”家园,你会怎么做?

2.速写。

(1)出示速写范作,介绍速写方法:仔细观察对象特征,抓住主要特点,一笔确定,生动、流畅。

(2)教师示范创作、评价。

(3)出示蘑菇实物,学生速写,教师讲评。

3.讲评。

学生描述自己的速写内容,教师小结。

4.深化。

(1)提出要求: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联想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蘑菇”家园。

(2)提供建议:创作时要设计出最有特色的家园,考虑房子的形状、功能,可以进行夸张创造。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拓展。

下节课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准备自己需要的泥塑材料。

第二课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课前准备

(学生)橡皮泥等泥塑工具(教师)范画、照片、有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1.介绍交流。

(1)学生介绍上节课设计的“蘑菇”家园图稿(特点、形状、功能)。

(2)学生互相评改不足之处。

2.设计制作。

(1)用泥塑方法设计“蘑菇”家园(注意:家园内或周围的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可以适当地夸张)。

(2)体会绘画和泥塑创作的不同风格。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3.推销家园。

开展“蘑菇”家园展示活动,每个学生都是自己房子的推销者,让学生想办法把自己的房子“拍卖”出去,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教师和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回报“拍卖者”。

4.课外拓展。

学生把自己的“蘑菇”家园作品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用它装饰自己的房间。

19、奇妙的昆虫

教学目标:

1.把认识的26个字母变成具体的形象。

2.加深学生对字母的想象,进行添画练习。

3.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对字母造型及添画练习。

教学难点:将字母进行巧妙的联想。

课前准备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

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

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

用心 爱心 专心 38

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20、民间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方案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民间玩具及民间玩具的有关图文资料

(教师)专题学习网页(设计一个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中国民间玩具》的网页),网络教室(有50台计算机以上,能与因特网相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用心 爱心 专心

(1)播放民间吹糖艺人制作糖玩具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2)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中国民间玩具的信息。引出学习问题:中国民间玩具到底有多少?各地区玩具有什么不同,各表示什么含意?

2.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1)教师提供学习网页。网页的结构主要有6大块:①图片:收集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②概况:通过文字概要介绍民间玩具的历史、名称及制作的方法。③分类:通过图片及文字的介绍后,根据玩具制作的材料、用途、形式进行分类。④代表性玩具:提供各地区民间玩具,让学生从中学习形状特色、图案的寓意、色彩、功用的详细知识。⑤本地玩具:收集本地民间玩具的图片。⑥请您留言:欣赏了民间玩具,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民间玩具网页课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声响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3)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剖析整理。学生分组学习,围绕共同问题协作学习,通过收集、讨论、分析和整理,做好向全班汇报交流的准备。(学生可利用复制、粘贴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

(2)汇报交流。小组之间充分交流,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4.发表感受,拓展延伸。

(1)师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

(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的留言。

(3)在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感受和体会,设计一个自己的玩具。

用心 爱心 专心 40

用心 爱心专心41

第五篇:浙美版 一年级 下册 美术教案

1、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2、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3、叔叔阿姨真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4、刮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教学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第二课时

1、引入课题。

(1)表扬完成上节课任务的同学。

(2)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双色刮画。

2、讨论刮画方法。

(1)学生自学底版制作方法,并互相交流。

(2)出示范画:这张作品的底色是怎样做出来的?你有更好的建议吗?说说对这张作品的感受。

(3)学生讨论:主要讨论单色和双色刮画的异同点,并注意双色刮画的注意事项。

3、确定刮画主题。

(1)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故事的形式或者自己身边熟悉的有感悟的题材表现主题),并以4-6人为小组创作故事或者单独创作。

(2)提供创作建议:大胆想象,画面内容、色彩要丰富;底色与表现内容相符;尝试制作肌理的效果;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沙子、刻印、硬币等)进行刮画。

4、教师指导创作。

学生作业,教师进行创作指导。

5、评价作品。

先让学生本人说说作品的含义、创意与缺点,然后让大家一起评价,最后教师小结(评价不同风格的作品2-4幅,教师着重在创意、技法、意境等方面作评价)。

6、课外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进行创作组画、连环画等;请同学们多学习、欣赏

优秀的刮画作品、还要收藏和保存自己创作的刮画作品。

5、卷纸动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

2.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学重点: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教学难点: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

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

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

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6、小小书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和书签。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教学重点: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藏书票、书签。

教学难点:认识藏书票、书签,将学过的纸版画、纸工绘画技法运用于藏书票、书签的设计制作。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有关藏书票资料、作品、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认识藏书票。

出示藏书票并板书“藏书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2.了解藏书票。

(1)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画面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交流藏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说说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本书从编写到出版的复杂过程,渗透爱书、惜书的情感教育。

(3)教师:如果我们给自己心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的话,你的书一定更具有收藏价值。

4.欣赏范作。

明确藏书票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出示几张藏书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2)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和大家交流,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小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藏书票的外形以方形为主,票面上的图案简洁漂亮,花草、人物、动物、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内容;上面还印有一些“我的藏书”、“××藏书”、“我爱读书”等藏书票的国际通用标志性文字;EX—LIBRIC制作方法以版画为主,可以是粉印版画、油印画,也可以用树叶等材料拓印。

(4)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欣赏藏书票作品。

5.学生制作。

(1)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给自己的哪本书设计藏书票,怎样设计?

(2)出示幻灯片,指出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请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建议。

①用粉印版画或油印版画制作藏书票时,文字要反写。(教师可作适当演示)

②用水粉颜料印制时,水分要少。油印版画油墨要合适,注意抚压力度,以免造成图案模糊。

(3)学生设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用一般绘画的形式表现)

(4)老师巡视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说明理由,请作者谈谈设计想法。

7.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7、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点、线、面巧妙地设计花布。

难点: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富有情趣。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

(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8、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

(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纸盘子(或家中用的盘子一个)、剪刀、彩泥、油画棒等制作工具(带来实物盘子的学生,可以用丙烯、油漆等制作材料来作画)。(教师)数幅(各种材料制作的)盘子范作、教师的设计稿等。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2.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4.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

9、窗花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窗花。

难点:学习撕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

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10、漂亮的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

(1)板书课题:《漂亮的拉花》。(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

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

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拉花。

二、展示

1.教师展示拉花,激发孩子探索欲望,并鼓励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学生说一说: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三、合作学习、自主探索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3.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4.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

11、摹印纹理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通过欣赏比较,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无限的联想。)

(2)出示图片,欣赏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交流看法。(3)揭题:《摹印纹理》。

(4)组织谈话: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互相说说感受。)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展示学生课外摹印的纹理,回忆摹印的方法和技巧:将薄纸平铺在物体表面,用彩铅或油画棒来回涂色,摹印时不移动纸和物体的位置。

(2)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摹印纹理很漂亮,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摹印纹理做什么呢?-------------揭题《摹印纹理二-------变变变》

二、欣赏作品探究方法。

(1)摹印纹理联想:说说同学们课外摹印的纹理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2)摹印纹理变变变:欣赏摹印纹理,想一想这些纹理可以变出什么图形?怎么变? 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方法:联想、剪一剪、添上几笔画一画、先拼贴后摹印等。

(4)说一说,你带来的小物品会摹印出怎样的纹理,你准备用它来做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教师建议。

三、创作表现,个别指导。

(1)作业建议:摹印所带物品的纹理,通过剪刻,添画或排列,制作出漂亮的摹印纹理作品。

(2)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1)让学生自述用什么纹理,什么方法制作出摹印图案。

(2)学生互评:作者所用方法是否合适?漂亮吗?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图案?

四、生活延伸,课外拓展

看到适合摹印的物品多玩玩摹印纹理,尝试用摹印的方法制作各种图案美化生活。

12、手指印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树叶上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难点: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组合拓印、添画完成的作品分给每一小组,请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并合作仿制。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仿制心得,师生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3)课件呈现教材中用综合方式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其拓印方法。

5.布置作业。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小知识:叶形分类

树按叶形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卵形——如榆树,心形——如杨树、丁香,掌形——如枫树、梧桐,扇形——如银杏,针形——如松,披针形——如竹、柳,带形——如玉米、二月兰等。

13、机器人来了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

2、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教学重难点:

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你打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布置作业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机器人色彩鲜艳。

14、我喜欢的绘本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绘本的一般特点和基本构成,并学会从美术的角度欣赏绘本蕴藏的丰富美感和有趣细节。

2、能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学会和同学一起自由交流绘本欣赏的独特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绘本的喜好和独特感受。

难点:学习对绘本内在细节的关注,在绘本欣赏中大胆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自己喜欢的绘本1——2本。

(教师)课件及若干精美绘本或电子绘本课件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和彩笔娃娃一起来到“绘本的国王”的情景,激发学生对于绘本欣赏的兴趣。2.谈话导入:你最喜欢那些绘本?引导学生对于“绘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出示课题:《我喜欢的绘本》。

3.引导学生翻看自己带来的绘本,想一想:绘本一般由哪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听取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绘本一般包括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4.绘本封面的欣赏。

(1)绘本的封面上,一般会有哪些信息?(2)根据绘本的封面,猜想一下故事的大致内容,在组内进行交流。5.绘本环衬欣赏

(1)环衬是哪一张纸呢?环衬页面藏着那些有趣的秘密呢?请大家翻翻手中得绘本找一找。

(2)下面两环衬和封面的联系是怎样的?你看出来了吗?

6.绘本扉页欣赏

比较封面与扉页的异同,说说扉页有什么特点。7.绘本内页欣赏。

(1)比较一下这两张内页,想一箱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体验内页中单页和跨页的不同视觉美。

(2)想一箱:绘本的内页画面和普通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体验绘本画面丰富的细节美。8.绘本赏评会。

请同学之间交换绘本,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进行欣赏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二、展开体验体验。

(1)看看我手中的绘本,想想为什么叫绘本?(绘本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独特的绘画构图、漂亮的色彩,与文字一起担当这将故事的重任)(2)请同学们翻开手中的绘本,它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28页绘本构成示意图:封面、环衬、扉页、内页。

三、欣赏作品,深入思考 你有什么新发现,完成表。说一说

A、从封面你看到什么?

B、环衬和封面有什么联系?你从哪些地方看到? C、扉页和封面的构成是完全一样的吗?扉页有什么特点? D、内页的单页和跨页有什么不同,在内页里你还发现什么?

四、深入欣赏,阐述独特感受(1)教师引导同学们看电子绘本。

(2)请学生代表介绍他欣赏某个绘本后的看法,教师作必要点拨

五、拓展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关注绘本,感受不同绘本所呈现的多样美。

15、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能够抓住热带鱼的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教学重点:用夸张来表现热带鱼的外形和色彩 教学难点:创造性的表现热带鱼的形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吴老师要带着小朋友到海底世界里面去观察一群小伙伴,谁呢?(多媒体放一段2分钟的《热带鱼》视频)

2.片子里的鱼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点击准备幻灯片(一群热带鱼、一条普通鱼)

3.师小节:这些鱼鲜艳漂亮。它们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海水里,那是地球上最热的地带,我们把它叫做热带鱼。(板书:热带鱼)来,一起叫叫它。

二、观察特点,深入探究

1.瞧,一群可爱的热带鱼游过来了,漂亮吗?(幻灯片展示:绘画鱼)

2.从什么地方看出热带鱼很漂亮?(预设:五颜六色,)(1)有哪些颜色?(用鼠标箭头指示鱼身上的颜色)(你真厉害,讲了这么多)

3.他们用各种颜色来装扮自己,还有丰富的图案形状呢? 预设:你知道哪些?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真棒)

巩固:(箭头指示)看鱼身上都有些什么形状?箭头指示鱼的大体形状,看,身子像顶草帽(半圆形)、尾巴像只碗、还有海草形的长裙子。

(箭头指示)瞧,吴老师在这条鱼的脖子上看到了一颗一颗半圆形,像一串珍珠小项链、还有一个个长方形架成了一座梯子、连水草都粘到了小鱼的身上了,因为是近视眼,头上只好顶着一盏帽子形的灯。你看到了吗?

你来说说看,(箭头指示)那条鱼的脖子上带着三条项链有五角星形、三角形、还有圆形和长方形串起来的。

我还看到了小鱼的熊猫眼呢。4.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还有其它什么样的图案?

预设:花形、树叶形、月亮形等(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5.这些漂亮的图案放在小鱼的身上会?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小点点家族的,有条纹鱼家族,还有——(展示幻灯片)

三、教师示范

如果,你是一条快乐的热带鱼,你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来)1)我们选择一种图形做为身体,一种图形为头,构图一定要饱满。(演示图略)2)然后,我们给热带鱼穿上漂亮的衣服,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颜色给涂上去(涂色,也可以换上事先涂好的颜色)

3)最后、拿起我们的小剪刀把热带鱼沿着边线给剪下来。注意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伤到别人,更不要伤到自己。(图略)4)把热带鱼贴到黑板上。

四、学生实践

看了这么多的热带鱼,想让它们游到你的画上吗?赶快动起小手来。1)学生作业:一条热带鱼,可以适当的夸张、想像。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

1)来,让我们的鱼儿贴到乐园中来。(展示乐园二字,让学生把剪好的鱼粘到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

2)你觉得哪一条热带鱼更吸引你,为什么? 3)让学生自己来观看、评价乐园中的热带鱼。

六、拓展

看着这么多漂亮的热带鱼,小朋友们认为还能怎样制作热带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幻灯片)

16、神气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用中国画形式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用中国画形式画出自己的感受,懂得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

难点: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材料(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等)

(教师):中国画材料(颜料、墨汁等),范画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创设谜语,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头戴红红帽,身穿花花衣,尾巴高高翘,叫人早早起”。

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大公鸡。

师:对了,是大公鸡。(出示谜底)2.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公鸡形象。

师:大公鸡我们小朋友很熟悉,接下来请几位小朋友说说你眼里的大公鸡是怎样的?

生:„„(颜色、形象等方面)3.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好,把大公鸡的基本特征讲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大公鸡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

师:你觉得这些大公鸡怎么样?

生:好看、美丽、神气等。

师:这些大公鸡都很好看,很神气,所以这次它们都入选了大公鸡的选美大赛,而且还被评上了“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出示课题)你觉得它们神气在哪里?(老师做动作)

生:有精神。

师:对了,要显得神气就要有精神,抬头挺胸。

师:现在这些大公鸡都很想让我们小朋友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所以就委托老师来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给它们画张像。正好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以前我们小朋友都用水彩笔、油画棒画的,今天老师看你们能不能用桌上的中国画工具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怎么样?敢不敢?

生:„„

师:有小朋友说不敢,老师觉得这太缺乏自信了,我们小朋友应该都要有自信,有了自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老师相信你们。不过今天我们要用中国画的形式来画,要注意好用笔和把握好水份。

三、新授

1.学生试画,教师巡视。(学生初次尝试实践)

接下来就先请小朋友拿起毛笔,用中国画工具自由尝试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的游戏。(出示游戏规)

2.展示评价。

教师选出两幅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讨论构图、用笔、水墨浓淡等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画公鸡需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在画时,有些地方没有注意到,接下来老师示范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可要仔细看好了。(和学生相互探讨边画边讲步骤:①用浓墨勾画嘴与眼。②用红色点画鸡冠。③用淡墨画颈部。④用浓墨画翅膀和尾巴。⑤用淡墨勾画腹部及点画腿部。⑥用赭色画爪子。⑦用浓墨点画爪子顶端及适当添加墨点)。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出示图片)

师:刚才看了一遍老师的示范,接下来再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图片)他们都画得不错,你说说看更喜欢哪一幅?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

四、学生创作(学生再次尝试实践)1.学生再次尝试作画。

师:我们小朋友刚才看了老师画和小朋友的画,现在肯定自己也有想法了,是不是想再试一张呢?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再画一次。

要求:可临摹小朋友的画,也可以临摹老师刚才画的画,能够自己创作最好。公鸡画完后可适当添加些背景,最后写上姓名。

强调:画时一定要注意好用笔、水份、浓淡变化和公鸡的特征、构图等。2.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展评,比一比,看谁画的公鸡也能被评上“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小结:其实,我们小朋友都画得很好,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所以不要怕我画得不象怎么办呀,画得不象并不代表着不好,只要把中国画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就是好作品。

六、欣赏画家的作品。(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进行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画了神气的大公鸡。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画家画的公鸡,我们再看一下吧。(出示图片)你看,画家的用笔多大胆、多潇洒。课后,我们还可以学学试试画不同姿态的大公鸡。好吗?(好)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17、大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

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

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

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

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6.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7.作业讲评。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

(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

18、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园。

难点:综合创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蘑菇的资料,准备常规作画工具等

(教师)准备不同生长状态的蘑菇作品数幅 教学过程: 1.讨论。

(1)学生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蘑菇的资料(如蘑菇的生长状态、形状、用途等)。

(2)教师小结,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蘑菇”家园,你会怎么做? 2.速写。

(1)出示速写范作,介绍速写方法:仔细观察对象特征,抓住主要特点,一笔确定,生动、流畅。

(2)教师示范创作、评价。

(3)出示蘑菇实物,学生速写,教师讲评。3.讲评。

学生描述自己的速写内容,教师小结。

4.深化。

(1)提出要求: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联想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蘑菇”家园。

(2)提供建议:创作时要设计出最有特色的家园,考虑房子的形状、功能,可以进

行夸张创造。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设计制作。

(1)用泥塑方法设计“蘑菇”家园(注意:家园内或周围的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可以适当地夸张)。

(2)体会绘画和泥塑创作的不同风格。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6.课外拓展。

学生把自己的“蘑菇”家园作品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用它装饰自己的房间。

19、奇妙的昆虫

教学目标:

1.把认识的26个字母变成具体的形象。

2.加深学生对字母的想象,进行添画练习。

3.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对字母造型及添画练习。教学难点:将字母进行巧妙的联想。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

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

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

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20、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民间玩具及民间玩具的有关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剪纸引题,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二)欣赏课文作品

师: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好,(投影仪出示课本图片),图片上的都是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互相讨论一下,图片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师:这是山东的泥老虎和泥人,陕西的泥小猪、粘土彩色鸟、布制蛙形枕头、泥制大坐狮,广东的纸龙船,宁夏的线制青蛙和浙江的泥猴。(三)欣赏玩具实物 1.观察民间玩具。2.民间玩具的分类

请讨论一下,根据制作的材料,可以把民间玩具分成哪几类?(各组经过讨论,写出自己组对民间玩具分类的意见。师小结。)(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

这些作品都是民间艺人以丰富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 36

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草、泥、布等材料制作而成。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朋友会想,我们家里的变形金刚、波比娃娃、电动玩具,那么华贵、那么高档,这些民间玩具这么简陋、粗俗、显得土里土气,有什么好欣赏的。别急,让我们先来看看。

(四)欣赏代表性民间玩具。1.欣赏陕西布制蛙形枕头。2.介绍玩具中图案的寓意。3.欣赏民间玩具的色彩。

民间玩具图案很别致,色彩也很独特,请看:(出示西安布制十二生肖挂饰)这件挂饰色彩上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师小结:中国民间玩具在色彩上总是选用艳丽醒目的颜色,给人以强烈对比的视觉感受。想象一下,北方寒冷的冬日,浓郁的色彩不就可以缓解那灰暗、萧瑟的气氛;丰收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那鲜艳的色调,又恰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一年四季中那美妙的色彩总是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4.认识民间玩具的功用。

民间玩具不仅图案别致、色彩艳丽,而且很多玩具还具有多种功能。(出示实物套娃)总结: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困,但他们永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艺术品,多么难能可贵呀。

中国的民间玩具虽然没有现代高档玩具那么制作精良,但它那传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创造艺术,是现代高档玩具远远不能比的。(五)欣赏本地玩具。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出示投影附五)

四、制作玩具,结束教学

下载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何俊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何俊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五彩的烟花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塘下一下 第八册美术教案 设计者:应祖安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

    人美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14册美术教案 《盛唐女性的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浙美版新

    晋安区实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五彩的烟花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浙美版新

    1、五彩的烟花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

    2013审浙美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推荐]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杂技表演教案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杂技表演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黏土或橡皮泥塑出一个表演杂技的人。 2.通过欣赏中外杂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练习与创作,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过去的日子 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