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 各国军事力量排名
根据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军控及裁军组织2005年度的世界军事实力排名(每年都排,除了国家军事实力排名还有十大坦克排名十大战机什么的)
中国的综合战争实力排世界3位(美国、俄罗斯、中国)
综合军事力量排世界4位(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
常规军事力量排世界7位(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
核军事力量排世界5位(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中国)
陆军军事力量排世界2位(俄罗斯、中国、美国、)
空军军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中国)
海军军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法国、中国)
*注1 :国家的综合战争实力包括很多方面(军事力量、国防动员能力、战争潜力等等)。综合战争实力及表示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
*注2 :陆军排名并不是只重视技术,数量也是影响排名的重要方面。
(数量是最普遍的优势——[德]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注3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自行设计生产军用飞机的国家。(歼10 和FC-1的设计和生产使中国成为了真正的空军强国)
*注4 :海军是中国最薄弱的环节。
美、俄、中、英、法、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 这年头谁有核武器谁就牛X,也没人敢打
我的资料最新————
国际军控及裁军组织2008世界军事实力排名
中国的综合战争实力排世界3位(美、俄、中)
综合军事力量排世界4位(美、俄、法、中)
常规军事力量排世界7位(美、俄、法、英、德、日、中)
核军事力量排世界5位(美、俄、法、英、中)
陆军军事力量排世界2位(俄、中、美)
空军军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俄、法、德、英、中)
海军军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俄、英,日、法、中)
海军常规舰队亚洲排3位(印度、日本、中国)
海军核力量亚洲排1位(中国)世界 各国军事力量排名
1.美国
全球战略进攻型军队,公认的超级大国,其建立在发达的工农业生产上,地缘环境好,国民素质高。凭借2战和战后中东-东南亚地区的冲突,在大量国家驻扎精锐部队,又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左右了欧亚和拉美多国的政局。空间技术一流,具有太空战实力,海空军实力优势明显,作战理念先进,情报和网络技术发达。特点是先发制人,深入敌国作战,把威胁(包括对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中俄实行谈判-遏制政策,尽量避免直接作战,对其他国家,实行非友即敌政策,设法尽量军事打击敌对国,此战略在911后在国内受到更多支持。
海军和空军武器质量总体领先全球,数量是西欧和日本的总和
美国拥有最先进且规模最庞大的战略轰炸群,战斗机处于3代向4代机型过渡期。3代机以F16C/D为主,在3代机型中也是性能突出的。空军侦察,预警系统先进而完善。
海军是美国最强势的环节,在航空母舰和核攻击潜艇数量上,是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在役的舰载3代机超级大黄蜂的数量也达到1000架以上,从属于航空母舰战斗群的一些环节,比如常规潜艇和频海战斗舰,美国虽然已经停止使用或发展得比较晚,但是同样通过利用一些盟友的支持而维系相当的支持力。
美制坦克和轻装甲武器和欧洲挑战者和豹2等系列相比,并没有任何优势。尤其美制的轻武器耐用性相对弱,这多少给美军带来一些美中不足。但美制弹道导弹和陆基防空系统,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绝对一流的。
美国的软肋:
美国海外经济利益过于庞大,接触面过广,兵力显得分散,在若干热点地区的军事行动陷入泥潭。另外,事实上由于美国第三产业比重太大,国民相对不重视重工业的生产环节,本土重工业生产是不足的,尤其是机电自动化方面,更无优势,美国主要武器的许多重要部件生产,都由欧洲企业(日本和韩国也有,但主要是西欧)进行,再到美国组装。如果美国失去对欧洲的控制力,对它绝对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这点,一些人总称北大西洋公约会因俄罗斯的转弱,欧洲军事实力的提升而破裂,我看就美国的利益而言,绝对不会。
2.俄罗斯
亚欧大陆战略防御性军队,技术基础好,但是工农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国内资源非常丰富,抗制裁和封锁能力超强,军人素质一流,且能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空间技术优势明显,但近年落后于美国,中国也逐渐接近其水平。海空军因为多国的战略包围而活动受限制。
但是俄罗斯新领导人普京的铁腕手段加上务实的外交,俄罗斯国内局势近年已经明显好转,加上俄罗斯空军和陆军的强大实力,还有俄罗斯和美国匹敌的弹道导弹,(包括世界最优秀的战略导弹潜艇),还有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核武器库。
俄罗斯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第二。
3.法国
全球型军队,微型超级大国,按购买力计算法国也是欧洲第一经济大国。重视欧洲防务建设,认为欧盟必须加强独立的防务建设,并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反对美国过多介入欧洲。工农业非常发达,体系完整。但因为国小人少,加上法国西方直面大西洋,东,北方向地势坦荡,易攻难守,百年战争中面临英-尼德兰联军和后来的德军的进攻,总是非常被动,令这个西欧最骄傲的民族蒙上很多历史上的不光彩。
目前法国是北约内部独立的军事大国,海陆空军队战斗力强而灵活,空间技术在欧洲优势明显,可以说代表欧洲高科技精华的欧空局、空客,都是在法国为领导下开展的。(2004-2005年独力控制非洲一个跟伊拉克实力相当的国家,这点较美国成功),它是除美国与前苏联外唯一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陆基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国家。
法国陆军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之一“勒克莱尔”,但是未经过实战考验。是美国以外唯一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技术都居世界前列,3代半的阵风战斗机以投入现役数年,并已经发展出舰载型。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海空武器的战斗模块都是独立研究生产的,性能不比任何美国盟友购买的美制武器逊色
作者:孙腾龙2007-12-10 16:29 回复此发言
------------------世界 各国军事力量排名
4.英国
积极参与型的进攻军队,英国是个注重现实利益的国家,基本上目前他的军事行动都是以北约或欧盟为依托的。因为经常是美国发动的战争第二大盟友,所以经常被人垢病。但是原因一个,因为美国发动的那些战争,事实上对西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益的,根本不是什么乐意当美国哈巴狗的意思。英国战略资源比较丰富,抗制裁能力在西欧各国中最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空间、信息技术、激光制导等高科技发展迅速,总体实力有回升势头。
由于自古而今事实上英国本土都不太安定,作为强势一方的英格兰政府积累了相当的情报战,反游击战的经验,加上英国坦克,步兵战车方面比法国略多。所以陆军英国相对更强一些。而事实上在海空军实力两方面,它和法国都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同一级的战斗机,英国空军总列装的晚几年,一些人总认为英国海军强于法国海军,我看同样不成立,因为英国那两艘常规动力轻型航空母舰,技术上已经和美法等国的航空母舰,差距太大了。英国也不太明智地放弃了常规潜艇,我认为对于欧洲海区不太深的海域,北海,地中海,波罗的海,北约海军的对手,俄罗斯核潜艇的优势是难以体现的。常规潜艇对欧洲国家来说是有用的。
5.日本
地区性军队,战后在美国的重点支持下,工业生产非常发达,门类齐全,技术先进,日本多种和军事有直接关系的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有短期制造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
日本有性能一流的常规潜艇和驱逐舰,也通过从欧美购买了完整的舰载武器系统,海军战斗力是居亚洲首位的,其反潜力量更是世界数一数二。而日本的F15J+F2的战斗机组合,虽然不是三代机型中算优秀的,但是在亚洲,相对于中国空军实力接近的SU30+J10组合,日本总是早列装军队几年。有些人认为中国有弹道导弹和现成的核力量,如果美驻军退出日本,中日开战,中国可以短期摧毁日本,问题就是日本已经大规模引进美制爱国者系列防空-拦截导弹多年,而且现在已经获许生产爱国者3,而中国弹道导弹数量上是有限的,未必能穿透日本的防御系统。加上日本的防核攻击工程,是世界一流的。
然而日本比较多的受制约的地方,因为在真正战略核心科技方面,日本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劣势,若一项有战斗力的武器需要大量引用欧美技术,造成过高成本,90坦克的失败,就是那样的道理。而日本自卫队近年缺少实战经验,也难以对他们的国产武器做出好的评估和提升。日本自身资源贫乏,如果日本继续没有海外控制资源的能力,一旦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反面对他们形成资源封锁,或者中国海军能达到那能力,他们的那支自卫队,就真的该考虑有没有自卫的能力了。
6.德国
欧洲地区性的军队,工业生产力非常强,技术尖端,但因美、法的双重控制体系欠完整,因为国小封闭,抗制裁力很弱,其国民素质一流,文化深厚,战斗意志和战术思想闻名世界而富有创造力。
陆军战斗力在欧洲首屈一指。其生产的豹2系列坦克和美洲虎步兵车,已经被多个机构评为世界第一,目前已经被欧洲多个国家的制式坦克,轻武器(尤其是反坦克轻武器)和特种部队的战斗力也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德国缺少现成的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和导弹技术非常相关的卫星发射能力,也相当薄弱。
和英国空军一样,德国空军重型战斗机采用的是狂风战斗机,而轻型机则是比较落后的F4向EF2000的过渡期,但是德国空军的战斗机数量不如英国,更何况英国是F35计划的第一合作国。
德国 海军有世界一流的常规潜艇和水面舰艇,但没有航空母舰和核潜艇。缺乏远程打击的能力。
7.中国大陆
防御性的大国军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按购买力计算已经是世界第3。国民重视教育,有很强的创造力和灵活性,然而自身发明创造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而常被别国利用,主要高新技术常依靠对国外产权的引进,而任何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输出设限重重。
作者:孙腾龙2007-12-10 16:29 回复此发言
------------------世界 各国军事力量排名
因为人多优质地少,周边强弱敌对势力林立,且缺少对海外资源的控制,国内资源现已经超负荷运用,抗制裁封锁的能力较弱,民性比较温良,过分依赖和相信联合国,遵循与邻为善,缺乏侵略性,但由于人民勤劳坚韧,文化底蕴深厚,在国民生存权受威胁之时,智慧能充分用到战争中,国家维系了数千年不倒。军事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初步具有空间战和信息战的能力,但军队总体科技水平偏低,中上级军官中怀疑改革,排资论辈的保守派势力比较强,对政治学习、外在形式上的荣誉重视程度甚于提高技战水平。
陆军,中国拥有在世界上算比较先进的99坦克,但是还刚开始缓慢的列装少数精锐部队,主力还是以59改型为主,也有少量的88型坦克,轻武器也有类似的问题,绝大多数士兵没有机会接触到中国事实上比较先进的反坦克火箭筒和榴弹发射器。但是中国装甲力量相对于欧洲国家和日本,有数量上的明显优势。2炮部队的弹道导弹,洲际导弹水平世界前列,因为中国有完善的卫星,航天技术为后盾。核弹头数量位居第5位。
中国没有航空母舰,而核潜艇数量居世界第二。但是水面舰艇以及反潜力量,都弱于日本,也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空军战斗机通过武装俄制3代重型战斗机,自我发展3代轻型战斗机,大致在综合质量上和日本空军持平,保飞率却比较低,但中国空军航电和导弹,都以我研发为主,不那么容易受国际局势影响。
8.意大利
明显受制于美国的,欧洲和中东地区性的军队,但一方面,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令美国在战后对其重点培养,使其在战后由弱小而半分裂的弱国成为军事实力和潜在武器生产力名列世界前列的强国,意大利军品有精工细作的优点。
意大利拥有以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军战斗群,水面舰队总体弱于英法而强于德国,但潜艇制造和战斗力则远不如德国。
空军意大利和德国是完全一致的装备水准,但是意大利是F35计划的第2合作伙伴。
陆军是意大利军队的软肋,装甲利是美国卫星-宇航研发和实验在欧洲的头号合作伙伴。
9.以色列
以攻为守的小国先进军队,国家很小,生存环境恶劣,周边强敌林立,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不被国际社会支持。国民重视教育,文化底蕴深厚,采用“举国皆兵”的国防思想,重视军事而不滥用武力,武器和战术的创造性非常强,在长期战争中屡战屡胜。
本来按照以色列军队近几十年的战绩,甚至这个袖珍国家军事可以排得更前,但是以色列面对的主要是不发达的中东国家,基本上有西方海军控制的地中海,以色列海军实力不强,但是敌人却不可能在海洋给他们形成威胁。
而在陆军和空军方面,以色列军都是一流的。F15I和F16I,都是美武器外售国中,通过购买国自己的实用改进的最有效的一个。而梅卡瓦系列坦克也为敌人列装的俄制坦克制造了无数次耻辱。
10.瑞典
欧洲防御性的军队,非北约成员国,国家规模很小(800W人口,48万平方公里,面临苏联和德国那样的强大邻邦),军工业非常发达,能自主研制和大规模生产先进武器,主张和平和中立,国民素质非常高,举国皆兵的国防体系,军内民主、平等、廉洁,纪律严明,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勇猛异常。
瑞典国防军所采用的飞机、舰艇、装甲车辆、导弹等,绝大多数在国内研制及生产。例如空军的新一代战机JAS-39“鹰狮”,海军的新一代隐形护卫舰Ys一2000及“哥特兰”级潜艇,陆军的“比尔”反坦克导弹、CV一90战斗车辆系列等。这些武器,在响应的海陆空三大领域,和其他比他们大很多的大国产品,毫不逊色。
由瑞典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幍光养晦,形成良好的国际声誉,是建立在武装中立前的“绝对武装”二字,我可能打不过你,但是如果你打我会付出比打我得到的利益大得多的代价。
1.美国
全球战略进攻型军队,公认的超级大国,其建立在发达的工农业生产上,地缘环境好,国民素质高。
凭借2战和战后中东-东南亚地区的冲突,在大量国家驻扎精锐部队,又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左右了欧亚和拉美多国的政局。空间技术一流,具有太空战实力,海空军实力优势明显,作战理念先进,情报和网络技术发达。特点是先发制人,深入敌国作战,把威胁(包括对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中俄实行谈判-遏制政策,尽量避免直接作战,对其他国家,实行非友即敌政策,设法尽量军事打击敌对国,此战略在911后在国内受到更多支持。
海军和空军武器质量总体领先全球,数量是西欧和日本的总和
美国拥有最先进且规模最庞大的战略轰炸群,战斗机处于3代向4代机型过渡期。3代机以F16C/D为主,在3代机型中也是性能突出的。空军侦察,预警系统先进而完善。
海军是美国最强势的环节,在航空母舰和核攻击潜艇数量上,是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在役的舰载3代机超级大黄蜂的数量也达到1000架以上,从属于航空母舰战斗群的一些环节,比如常规潜艇和频海战斗舰,美国虽然已经停止使用或发展得比较晚,但是同样通过利用一些盟友的支持而维系相当的支持力。
美制坦克和轻装甲武器和欧洲挑战者和豹2等系列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尤其美制的轻武器耐用性相对弱,这多少给美军带来一些美中不足。但美制弹道导弹和陆基防空系统,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绝对一流的。2.俄罗斯
3.法国
全球型军队,微型超级大国,按购买力计算法国也是欧洲第一经济大国。重视欧洲防务建设,认为欧盟必须加强独立的防务建设,并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反对美国过多介入欧洲。工农业非常发达,体系完整。但因为国小人少,加上法国西方直面大西洋,东,北方向地势坦荡,易攻难守,百年战争中面临英-尼德兰联军和后来的德军的进攻,总是非常被动,令这个西欧最骄傲的民族蒙上很多历史上的不光彩。
目前法国是北约内部独立的军事大国,海陆空军队战斗力强而灵活,空间技术在欧洲优势明显,可以说代表欧洲高科技精华的欧空局、空客,都是在法国为领导下开展的。(2004-2005年独力控制非洲一个跟伊拉克实力相当的国家,这点较美国成功),它是除美国与前苏联外唯一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陆基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国家。
法国陆军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之一“勒克莱尔”,但是未经过实战考验。是美国以外唯一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技术都居世界前列,3代半的阵风战斗机以投入现役数年,并已经发展出舰载型。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海空武器的战斗模块都是独立研究生产的,性能不比任何美国盟友购买的美制武器逊色。
4.英国
积极参与型的进攻军队,英国是个注重现实利益的国家,基本上目前他的军事行动都是以北约或欧盟为依托的。因为经常是美国发动的战争第二大盟友,所以经常被人垢病。但是原因一个,因为美国发动的那些战争,事实上对西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益的,根本不是什么乐意当美国哈巴狗的意思。英国战略资源比较丰富,抗制裁能力在西欧各国中最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空间、信息技术、激光制导等高科技发展迅速,总体实力有回升势头。
由于自古而今事实上英国本土都不太安定,作为强势一方的英格兰政府积累了相当的情报战,反游击战的经验,加上英国坦克,步兵战车方面比法国略多。所以陆军英国相对更强一些。而事实上在海空军实力两方面,它和法国都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同一级的战斗机,英国空军总列装的晚几年,一些人总认为英国海军强于法国海军,我看同样不成立,因为英国那两艘常规动力轻型航空母舰,技术上已经和美法等国的航空母舰,差距太大了。英国也不太明智地放弃了常规潜艇。我认为对于欧洲海区不太深的海域,北海,地中海,波罗的海,北约海军的对手——俄罗斯核潜艇对常规潜艇的优势是难以体现的。常规潜艇对欧洲国家来说是有用的。
5.日本
地区性军队,战后在美国的重点支持下,工业生产非常发达,门类齐全,技术先进,日本多种和军事有直接关系的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有短期制造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
日本有性能一流的常规潜艇和驱逐舰,也通过从欧美购买了完整的舰载武器系统,海军战斗力是居亚洲首位的,其反潜力量更是世界数一数二。而日本的F15J+F2的战斗机组合,虽然不是三代机型中算优秀的,但是在亚洲,相对于中国空军实力接近的SU30+J10组合,日本总是早列装军队几年。有些人认为中国有弹道导弹和现成的核力量,如果美驻军退出日本,中日开战,中国可以短期摧毁日本,问题就是日本已经大规模引进美制爱国者系列防空-拦截导弹多年,而且现在已经获许生产爱国者3,而中国弹道导弹数量上是有限的,未必能穿透日本的防御系统。加上日本的防核攻击工程,是世界一流的。
然而日本比较多的受制约的地方,因为在真正战略核心科技方面,日本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劣势,若一项有战斗力的武器需要大量引用欧美技术,造成过高成本,90坦克的失败,就是那样的道理。而日本自卫队近年缺少实战经验,也难以对他们的国产武器做出好的评估和提升。日本自身资源贫乏,如果日本继续没有海外控制资源的能力,一旦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反面对他们形成资源封锁,或者中国海军能达到那能力,他们的那支自卫队,就真的该考虑有没有自卫的能力了。6.德国
欧洲地区性的军队,工业生产力非常强,技术尖端,但因美、法的双重控制体系欠完整,因为国小封闭,抗制裁力很弱,其国民素质一流,文化深厚,战斗意志和战术思想闻名世界而富有创造力。
陆军战斗力在欧洲首屈一指。其生产的豹2系列坦克和美洲虎步兵车,已经被多个机构评为世界第一,目前已经被欧洲多个国家的制式坦克,轻武器(尤其是反坦克轻武器)和特种部队的战斗力也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德国缺少现成的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和导弹技术非常相关的卫星发射能力,也相当薄弱。
和英国空军一样,德国空军重型战斗机采用的是狂风战斗机,而轻型机则是比较落后的F4向EF2000的过渡期,但是德国空军的战斗机数量不如英国,更何况英国是F35计划的第一合作国。
德国 海军有世界一流的常规潜艇和水面舰艇,但没有航空母舰和核潜艇。缺乏远程打击的能力7.中国大陆
防御性的大国军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按购买力计算已经是世界第3。国民重视教育,有很强的创造力和灵活性,然而自身发明创造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而常被别国利用,主要高新技术常依靠对国外产权的引进,而任何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输出设限重重。
因为人多优质地少,周边强弱敌对势力林立,且缺少对海外资源的控制,国内资源现已经超负荷运用,抗制裁封锁的能力较弱,民性比较温良,过分依赖和相信联合国,遵循与邻为善,缺乏侵略性,但由于人民勤劳坚韧,文化底蕴深厚,在国民生存权受威胁之时,智慧能充分用到战争中,国家维系了数千年不倒。
军事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初步具有空间战和信息战的能力,但军队总体科技水平偏低,中上级军官中怀疑改革,排资论辈的保守派势力比较强,对政治学习、外在形式上的荣誉重视程度甚于提高技战水平。
陆军,中国拥有在世界上算比较先进的99坦克,但是还刚开始缓慢的列装少数精锐部队,主力还是以59改型为主,也有少量的88型坦克,轻武器也有类似的问题,绝大多数士兵没有机会接触到中国事实上比较先进的反坦克火箭筒和榴弹发射器。但是中国装甲力量相对于欧洲国家和日本,有数量上的明显优势。2炮部队的弹道导弹,洲际导弹水平世界前列,因为中国有完善的卫星,航天技术为后盾。核弹头数量位居第5位。
中国没有航空母舰,而核潜艇数量居世界第二。但是水面舰艇以及反潜力量,都弱于日本,也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空军战斗机通过武装俄制3代重型战斗机,自我发展3代轻型战斗机,大致在综合质量上和日本空军持平,保飞率却比较低,但中国空军航电和导弹,都以我研发为主,不那么容易受国际局势影响。8.意大利
明显受制于美国的,欧洲和中东地区性的军队,但一方面,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令美国在战后对其重点培养,使其在战后由弱小而半分裂的弱国成为军事实力和潜在武器生产力名列世界前列的强国,意大利军品有精工细作的优点。
意大利拥有以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军战斗群,水面舰队总体弱于英法而强于德国,但潜艇制造和战斗力则远不如德国。
空军意大利和德国是完全一致的装备水准,但是意大利是F35计划的第2合作伙伴。
陆军是意大利军队??
但是意大利是美国卫星-宇航研发和实验在欧洲的头号合作伙伴。9.以色列
以攻为守的小国先进军队,国家很小,生存环境恶劣,周边强敌林立,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不被国际社会支持。国民重视教育,文化底蕴深厚,采用“举国皆兵”的国防思想,重视军事而不滥用武力,武器和战术的创造性非常强,在长期战争中屡战屡胜。
本来按照以色列军队近几十年的战绩,甚至这个袖珍国家军事可以排得更前,但是以色列面对的主要是不发达的中东国家,基本上有西方海军控制的地中海,以色列海军实力不强,但是敌人却不可能在海洋给他们形成威胁。
而在陆军和空军方面,以色列军都是一流的。F15I和F16I,都是美武器外售国中,通过购买国自己的实用改进的最有效的一个。而梅卡瓦系列坦克也为敌人列装的俄制坦克制造了无数次耻辱。10.瑞典
欧洲防御性的军队,非北约成员国,国家规模很小(800W人口,48万平方公里,面临苏联和德国那样的强大邻邦),军工业非常发达,能自主研制和大规模生产先进武器,主张和平和中立,国民素质非常高,举国皆兵的国防体系,军内民主、平等、廉洁,纪律严明,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勇猛异常。
瑞典国防军所采用的飞机、舰艇、装甲车辆、导弹等,绝大多数在国内研制及生产。例如空军的新一代战机JAS-39“鹰狮”,海军的新一代隐形护卫舰Ys一2000及“哥特兰”级潜艇,陆军的“比尔”反坦克导弹、CV一90战斗车辆系列等。这些武器,在响应的海陆空三大领域,和其他比他们大很多的大国产品,毫不逊色。
由瑞典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幍光养晦,形成良好的国际声誉,是建立在武装中立前的“绝对武装”二字,我可能打不过你,但是如果你打我会付出比打我得到的利益大得多的代价。
第二篇:军事力量建设发展
银菲庄园——提供贵州原生态绿色生鲜食材的健康专家!
军事力量建设发展
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不断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发展
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加快小型化、多能化、模块化发展步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任务需要,组织作战力量分类建设,构建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作战力量体系,提高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能力。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体系,提高战略预警、空中打击、防空反导、信息对抗、空降作战、战略投送和综合保障能力。
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转型,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增强导弹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武警部队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发展执勤安保、处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完善以执勤处突和反恐维稳为主体的力量体系,提高以信息化条件下执勤处突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重大安全领域力量发展。
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参与海洋国际合作,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供应贵州新鲜蔬菜、野外散养土山鸡、肉禽蛋
电话:400—806—6869
银菲庄园——提供贵州原生态绿色生鲜食材的健康专家!
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有关国家发展太空力量和手段,太空武器化初显端倪。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太空武器化和太空军备竞赛,积极参与国际太空合作。密切跟踪掌握太空态势,应对太空安全威胁与挑战,保卫太空资产安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维护太空安全。
网络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柱和国家安全新领域。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国家都在发展网络空间军事力量。中国是黑客攻击最大的受害国之一,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面临严峻威胁,网络空间对军事安全影响逐步上升。加快网络空间力量建设,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保障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不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核力量始终维持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建设完善核力量体系,提高战略预警、指挥控制、导弹突防、快速反应和生存防护能力,慑止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军事力量建设举措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推进现代后勤建设。深化后勤政策制度和后勤保障力量改革,优化战略后勤布势,创新保障模式,发展新型保障手段,充实战备物资储备,集成建设后勤信息系统,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精心组织供应保障,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
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坚持信息主导、体系建设,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装备体系。
供应贵州新鲜蔬菜、野外散养土山鸡、肉禽蛋
电话:400—806—6869
银菲庄园——提供贵州原生态绿色生鲜食材的健康专家!
抓好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完善军事人力资源制度,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人才群体。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加强作战问题研究,深入探索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创新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发展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理论,形成与打赢未来战争相适应的先进军事理论体系。
强化战略管理。优化军委总部领导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坚持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强化规划编制统筹协调,健全规划编制体系,构建规划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战略资源统筹监管,强化重大项目过程监管和风险控制。健全完善战略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和配套标准规范。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加快重点建设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推进基础领域、重点技术领域和主要行业标准军民通用,探索完善依托国家教育体系培养军队人才、依托国防工业体系发展武器装备、依托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后勤社会化保障的方法路子。广泛开展军民合建共用基础设施,推动军地海洋、太空、空域、测绘、导航、气象、频谱等资源合理开发和合作使用,促进军地资源互通互补互用。
完善军地统筹建设运行模式。在国家层面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军地有关部门管理职责,完善军民通用标准体系,探索构建政府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军地统筹建设立法工作进程,逐步形成军地统筹、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推进军事力量与各领域力量综合运用,建立完善军地联合应对重大危机和突发事件行动机制。
供应贵州新鲜蔬菜、野外散养土山鸡、肉禽蛋
电话:400—806—6869
银菲庄园——提供贵州原生态绿色生鲜食材的健康专家!
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优化预备役部队结构,增加军兵种预备役力量和担负支援保障任务力量的比重,创新后备力量编组运用模式。增强国防动员科技含量,搞好信息资源征用保障动员准备,强化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建成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应急应战一体的国防动员体系。
供应贵州新鲜蔬菜、野外散养土山鸡、肉禽蛋
电话:400—806—6869
第三篇:2013中国各省面积人口数量GDP排名及世界各国面积人口排名(范文模版)
2013中国各省面积/人口数量/ GDP排名及世界各国面积人口排名 中国各省面积排名: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166万平方千米);
2、西藏自治区 面积122.8万平方千米);
3、内蒙古自治区 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
4、青海省 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
5、四川省 面积48.14万平方千米;
6、黑龙江省面积45.48万平方千米;
7、甘肃省 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
8、云南省面积38.33万平方千米;
9、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23.6万平方千米;
10、湖南省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
11、陕西省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12、河北省面积18.77万平方千米;
13、吉林省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
14、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15、广东省面积18万平方千米;
16、贵州省面积17.6万平方千米;
17、江西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18、河南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19、山西省面积15.63万平方千米;20、山东省面积15.38万平方千米;
21、辽宁省面积14.59万平方千米;
22、安徽省面积13.97万平方千米;
23、福建省面积12.13万平方千米;
24、江苏省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
25、浙江省面积10.2万平方千米;
26、重庆市面积8.23万平方千米;
27、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6.64万平方千米;
28、台湾省面积3.6万平方千米;
29、海南省面答3.4万平方千米;30、北京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31、天津市 面积1.13万平方千米;
32、上海市 面积0.63万平方千米;
33、香港特别行政区面积1101平方千米;
34、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25.4平方千米。中国内地各省人口数量GDP排名
人口排名省区市人口数量GDPGDP(亿元)人均G(元)人均排名排名
1河南省9613万人5142341505616
2山东省9082万人225326271487
3四川省8673万人996571170825
4广东省7859万人129863321426
5江苏省7381万人324738329855
6河北省6735万人6***1
7湖南省6629万人***20
8安徽省6338万人***28
9湖北省5988万人1***7广西壮族自治区4822万人***27
11浙江省4647万人4***
12云南省4333万人234260945930
13江西省4222万人1953231220424
14辽宁省4203万人810418246459
15贵州省3837万人262543674231
16黑龙江省3813万人***12
17陕西省3674万人2148061284321
18福建省3466万人1284402366310
19山西省3294万人***15
20重庆市3107万人2439381401118
21吉林省2699万人2246931721113
22甘肃省2593万人272494952729
23内蒙古2379万人166140255588
24新疆区1905万人2533051616414
25上海市1625万人711658654731
26北京市1423万人108879574312
27天津市1007万人20501479723
28海南省803万人2811211336119
29宁夏区572万人297691269523
30青海省529万人307061280922
31西藏区267万人3***
世界各国面积排名国家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1、俄罗斯 1707.5;
2、加拿大 997.1;
3、中国; 960.14、美国 936.4;
5、巴西 854.7;
6、澳大利亚 774.1;
7、印度 328.8;
8、阿根廷 278.0;
9、哈萨克斯坦 271.7;
10、苏丹 250.611、阿尔及利亚 238.212、刚果(金)234.5;
13、沙特阿拉伯 215.0;
14、墨西哥 195.8;
15、印度尼西亚 190.5;
16、利比亚 176.0;
17、伊朗 163.3;
18、蒙古 156.7;
19、秘鲁 128.5;20、乍得 128.4;
21、尼日尔 126.7;
22、安哥拉 124.7;
23、马里 124.0;
24、南非 122.1;
25、哥伦比亚 113.9;
26、埃塞俄比亚 110.4;
27、玻利维亚 109.9;
28、毛里塔尼亚 102.6;
29、埃及 100.1;30、坦桑尼亚 94.5;
31、尼日利亚 92.4;
32、委内瑞拉 91.2;
33、纳米比亚 82.4;
34、莫桑比克 80.2;
35、巴基斯坦 79.6;
36、土耳其 77.5;
37、智利 75.7;
38、赞比亚 75.3;
39、缅甸 67.7;
40、阿富汗 65.2;
41、索马里 63.8;
42、中非 62.3;
43、乌克兰 60.4;
44、马达加斯加 58.745、博茨瓦纳 58.2;
46、肯尼亚 58.0;
47、法国 55.2;
48、也门 52.8;
49、泰国 51.3;50、西班牙 50.6;
51、土库曼斯坦 48.8;
52、喀唛隆 47.5;
53、巴布亚新几内亚 46.3;
54、瑞典 45.0;
55、乌兹别克斯坦 44.7;
56、摩洛哥 44.7;
57、伊拉克 43.8;
58、巴拉圭 40.7;
59、津巴布韦 39.1;60、日本 37.8;
61、德国 35.7;62、刚果(布)34.2;63、芬兰 33.8;
64、越南 33.2;65、马来西亚 33.0;66、挪威 32.4;
67、波兰 32.3;68、科特迪瓦 32.2;69、意大利 30.1;
70、菲律宾 30.0;71、厄瓜多尔 28.4;72、布基纳法索 27.4;
73、新西兰 27.1;74、加蓬 26.8;75、几内亚 24.6;
76、英国 24.5;77、乌干达 24.1;78、加纳 23.9;
79、罗马尼亚 23.8;80、老挝 23.7;81、圭亚那 21.5;
82、阿曼 21.2;83、白俄罗斯 20.8;84、吉尔吉斯 19.9;
85、塞内加尔 19.7;86、叙利亚 18.5;87、柬埔寨 18.1;
88、乌拉圭 17.7;89、突尼斯 16.4;90、苏里南 16.3;
91、尼泊尔 14.7;92、孟加拉 14.4;93、塔吉克斯坦 14.3;
94、希腊 13.2;95、尼加拉瓜 13.0;96、朝鲜 12.1;
97、马拉维 11.8;98、贝宁 11.3;99、洪都拉斯 11.2;
100、利比里亚 11.1;101、古巴 11.1;102、保加利亚 11.1;
103、危地马拉 10.9;104、冰岛 10.3;105、南斯拉夫 10.2;
106、韩国 9.9;107、匈牙利 9.3;108、葡萄牙 9.2;
109、约旦 8.9;
110、阿塞拜疆 8.7;111、阿联酋 8.4;
112、奥地利 8.4;113、捷克共和国 7.9;114、巴拿马 7.6;
115、塞拉里昂 7.2;116、爱尔兰 7.0;117、格鲁吉亚 6.9;
118、斯里兰卡 6.6;119、拉脱维亚 6.5;120、立陶宛 6.5;
121、多哥 5.7;122、克罗地亚 5.7;123、哥斯达黎加 5.1;
124、斯洛伐克 4.9;125、多米尼加 4.9;126、不丹 4.7;
127、爱沙尼亚 4.5;128、丹麦 4.3;129、荷兰 4.1;
130、瑞士 4.1;131、几内亚比绍 3.6;132、比利时-卢森堡 3.3; 133、亚美尼亚 3.0;134、莱索托 3.0;135、阿尔巴尼亚 2.9;
136、所罗门群岛 2.9;137、布隆迪 2.8;138、赤道几内亚 2.8;
139、海地 2.8;140、卢旺达 2.6;141、吉布提 2.3;
142、伯利兹 2.3;143、以色列 2.1;144、萨尔瓦多 2.1;
145、斯洛文尼亚 2.0;146、新喀里多尼亚 1.9;147、科威特 1.8;
148、斐济 1.8;149、斯威士兰 1.7;150、东帝汶 1.5;
151、巴哈马 1.4;152、瓦努阿图 1.2;153、卡塔尔 1.1;
154、冈比亚 1.1;155、牙买加 1.1;156、黎巴嫩 1.0;
157、塞浦路斯 0.9;158、波多黎各 0.9;159、文莱 0.6;
160、佛得角 0.4;161、萨摩亚 0.3;162、科摩罗 0.2;
163、毛里求斯 0.2;164、新加坡 0.1;165、塞舌尔 0.1;
166、关岛 0.1;167、巴林 0.1;168、汤加 0.1;
169、安提瓜和巴布达 0.04; 170、巴巴多斯 0.04;171、格林纳达 0.03; 172、马尔他 0.03。
世界人口排名:
1、中国--人口-132256万--面积--959.70万Km2—人均面积—138人/ Km22、印度--人口-109535万--面积--328.76万Km2--人均面积---333人/ Km23、美国--人口--30071万--面积--982.66万Km2--人均面积---31人/ Km24、印度尼西亚--人口--24545万--面积--191.94万Km2--人均面积—128人/ Km25、巴西--人口--18808万--面积--851.20万Km2--人均面积—22人/ Km26、巴基斯坦--人口--16580万--面积---80.39万Km2--人均面积---206人/ Km27、孟加拉国--人口--14737万--面积---14.40万Km2--人均面积---1023人/ Km28、俄罗斯--人口--14289万--面积-1707.52万Km2--人均面积—8人/ Km29、尼日利亚--人口--13186万---面积92.38万Km2--人均面积---143人/ Km210、日本--人口--12762万--面积---37.78万Km2--人均面积—338人/ Km211、墨西哥--人口--10745万--面积--197.26万Km2--人均面积—54人/ Km212、菲律宾--人口---8947万--面积---30.00万Km2--人均面积—298人/ Km213、越南--人口---8440万--面积---32.96万Km2--人均面积---256人/ Km214、德国--人口---8245万--面积---35.70万Km2--人均面积--231人/ Km215、埃及--人口---7889万--面积--100.15万Km2--人均面积--79人/ Km216、土耳其--人口---7041万--面积---78.06万Km2--人均面积--90人/ Km217、伊朗--人口---7005万--面积--164.80万Km2--人均面积--42人/ Km218、泰国--人口---6463万--面积---51.40万Km2--人均面积--126人/ Km219、法国--人口---6088万--面积---54.70万Km2--人均面积--111人/ Km220、英国--人口---6060万--面积---24.48万Km2--人均面积--248人/ Km2
第四篇:保加利亚军事力量详表
保加利亚军事力量详表
概况 |简史 |规模 |国防政策 |相关的国防立法,军队节日 |陆军 |海军 |空军 |组织结构 |指挥体制 |国防教育结构
概况保加利亚军队建立于1944年9月。1990年1月26日国务委员会决定禁止在军队开展党派活动。同年9月成立总统安全委员会,主席由总统担任。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与武装力量有关的对内对外政策,战时制定反对外来侵略的方针政策。1991年11月8日,国防部长改由文职官员担任。士兵服役期为9个月,受过高等教育者为6个月。总兵力为4.5万人,其中陆军2.5万人,海军5000人,空军1.2万人,文职3000人。2008年国防预算开支7.8亿美元。
简史 规模
现役部队7.97万人。
预备役
30.3万人,其中陆军25.05万人、海军0.75万人、空军4.5万人。
准军事部队
共3.4万人,其中内务部边防部队1.2万人、安全警察0.4万人、铁道和建设部队1.8万人。
部署
海军基地5处,其中海上有瓦尔纳(司令部)、阿奇亚、索佐波尔、巴尔奇克,多瑙河上有维丁。
国防政策
相关的国防立法,军队节日
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12个月。
建军节:5月6日
武装力量组成陆军
4.24万人。编有3个军区/军司令部。其中1个军区下辖摩步师1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2个;
另1个军区下辖摩步师1个,地区训练中心1个(RTC),坦克旅1个;
第三个军区下辖摩步师2个、坦克旅2个、机械化旅1个。直属部队:“飞毛腿”地地导弹旅4个,SS-23地地导弹旅1个,地空导弹旅1个,炮兵团2个,火箭炮团1个,反坦克炮团3个,高炮团3个,地空导弹团1个。
坦克:T-55型1042辆,T-72型433辆。
突击火炮:苏-100型68部。
步兵战车:BMP-1型100辆,BMP-23型和BMP-30型114辆。
装甲侦察车:BRDM-1/2型58辆。
装甲运输车:BRT-60型737辆,MT-L13型1013辆。
牵引炮:100毫米16门、122毫米195门、130毫米72门、152毫米206门。
自行炮:122毫米692门。
火箭炮:122毫米222门。
迫击炮:19'2毫米359门。地地导弹发射架刀具。
反坦克导弹:AT-3型200具。
反坦克炮:85毫米150门、100毫米200门。
高炮:400门。
地空导弹:SA-3型20部,SA-4型27部,SA-6型20部。
海军
约5260人。
潜艇:“胜利”级1艘。
护卫舰:“大胆”级1艘。
小型护卫舰:7艘。
导弹快艇:6艘。
巡逻艇:约10艘。
布雷艇:10艘。
排雷艇:20艘。
两栖舰:2艘。
支援和勤务舰船:16艘。
海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9架。
海岸炮兵:2个团、20个连。
火炮:100毫米150门、130毫米4门。
海军警卫队:3个连。
空军
1.83万人。编有战术航空兵军1个,防空兵军1个。作战飞机181架,武装直升机43架。
对地攻击战斗机:苏-25型39架。
歼击机:米格-23型约30架、米格-21型60架、米格-29型21架。
侦察机:苏-22型21架、米格-21型10架。
运输机:图-134型2架、安-24型2架、安-26型5架、拉-410型6架、雅克-40型1架(专机)。
航测机:安-30型1架。
直升机:贝尔-206型6架、米-8型8架、米-17型31架、米-24型43架(直升机)。
教练机:拉-29型12架、拉-39型30架。
地空导弹发射架SA-2/3/5/10型约110部,发射阵地20处。
预备役
30.3万人,其中陆军25.05万人、海军0.75万人、空军4.5万人。
辅助力量组成组织结构 指挥体制
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是国家安全协商委员会,总统任主席,成员包括总理和相关部长。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领导机构,负责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和监督。总参谋部为最高军事指挥机关,负责军队的作战、训练和管理。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总统通过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对军队实施领导和指挥。
总统兼武装力量总司令佩特尔·斯托扬诺夫(1997年1月上任)。国防部长博伊科·诺埃夫(1999年12月上任)。总参谋长米·米霍夫上将(1997年6月上任)。驻外兵力 北约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1个排。
第五篇:蒙古现在的军事力量
蒙古现在的军事力量 转自club.china.com
国防体制 :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通过国防部长会议对军队实施指挥。国防部长会议由国防部长、总参谋长、边防局长、民防局长、国防部政策与规划局长、行政管理与协调局长、外事与信息研究局长等人组成,国防部长任主席。国防部长会议负责制定和实施国防政策,完善军队的编制,管理国防经费,配备领导干部以及负责军队对外关系。国防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统管武装力量,下辖战略指挥规划局、行政管理局、政策执行协调局、信息监督分析评估局等。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现役部队包括陆军(即—般任务部队)、国土防空军、民防部队、建筑部队等。总参谋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下辖武装力量后勤部、国土防空军司令部,建筑兵管理局等。转自club.china.com
武装力量 现役部队1.1万人(含建筑部队和民防部队)。转自club.china.com
预备役部队 陆军l3.7万人。转自club.china.com
准军事部队 边防部队5000人,内卫部队900 人,建筑部队1500人,民防部队500人。转自club.china.com
兵役制度 实行义务兵与职业准尉相结合,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征兵年龄18—28岁,士兵服役年限1年。军官最高服役年龄:尉官45岁,校官50岁,将官55岁。转自club.china.com
军衔 军官军衔分3等9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大尉、上尉、中尉)。准尉军衔设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士兵军衔分军士和兵两等,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兵设上等兵、列兵。转自club.china.com
蒙古陆军 转自club.china.com
蒙古陆军兵力8500人。编有7个摩步旅,1个炮兵旅,1个轻步兵营,1个独立营。转自club.china.com
坦克:T-54/-55/-62型650辆。转自club.china.com
装甲侦察车:БΡДM-2型l20辆。转自club.china.com
步兵战车:БMΠ-1型400辆。转自club.china.com
装甲输送车:300辆。转自club.china.com
牵引炮:300门。转自club.china.com
火箭炮:130门。转自club.china.com
迫击炮:140门。转自club.china.com
反坦克炮:200门。转自club.china.com
蒙古国土防空军 转自club.china.com
蒙古国土防空军兵力500人。编有1个歼击机中队。作战飞机9架,武装直升机12架。转自club.china.com
歼击机:米格-21型8架,米格-21U型1架。转自club.china.com
武装直升机:米-24型12架。转自club.china.com
运输机:42架。转自club.china.com
高炮:150门。转自club.china.com
地空导弹:SA-7型300部。转自club.china.com
位于亚洲北部高原上的草原之国蒙古,拥有近250万人口、15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苏联解体前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也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以综合国力和人口数量而言,今天的蒙古只能算是一个小国,但若以国土面积来衡量,却不能说它小。今天,随着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蒙古再次因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引起世人的关注。
蒙古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
蒙古地处中俄两大国之间巨大的结合部,东西南三面与中国接壤,边境线长4676公里;北面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3485公里。按照地缘政治学的观点,地理空间是任何政治实体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组成部分,地理位置揭示的是国家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从而决定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发展。正是由此出发,从地缘战略的角度看,蒙古对于中俄两国在军事战略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欧亚大陆腹地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的要害国家。
从历史上看,蒙古高原边缘地区一直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互渗透争夺的地区,来自蒙古高原的军事威胁一直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心腹之患。如今,历史的烟云虽已远去,但是以军事地理的标准衡量,蒙古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蒙边境距离中国700公里的弓形范围内涵盖了中国的三北地区,他距离从东北、华北到西北的一系列重要战略要地、交通要道都很近,中国重要的核试验基地,酒泉、西安、太原等航天基地,东北地区的航空、钢铁、能源等重工业基地,华北地区的钢铁、煤炭等工业和能源设施以及政治、商业中心等均包括其中。由蒙古西出可以切断新疆与内地的联系,东进可以使关外的东北与关内地区隔离;如果南下,扎门乌德距离北京直线距离600多公里,且除了燕山山脉几乎无天险可守,正适合“斩首掏心”。中苏交恶时,前苏联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借演习之机出兵蒙古,使其成为遏制中国的前哨站。
蒙古位于俄罗斯乌拉尔重工业基地和交通命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南面,冷战结束后,其摆脱了前苏联仆从国的地位,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也凸显出来,由过去俄罗斯远东战略后方的南方屏障变成了前进基地。赤塔、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等俄罗斯重要的军事工业重镇;俄罗斯能源输出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拟建的通往中国大庆和远东港口海参崴的油气管线等均直接暴露在外。
今天,大兵团摩托化机动作战的战争理念虽已在现在局部战争的实践中显得陈旧落伍,但是蒙古在信号情报侦察和战略威慑方面的重要意义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显得更加重要了。一旦象美国这样的外部军事力量渗透入蒙古,平时便于打探中俄两国的动静,一旦有事,则可以占尽地利,上击熊腹、下压龙背,取得战略上的先机。特别是美国可以借助蒙古地处亚洲腹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建立起一个经由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直至欧洲的地面信号侦察阵地体系,大大提高对中、俄侦察的效率和精度。如果在蒙古设置军事基地,只需部署部分机动部队和中程导弹,即可起到由北亚、东亚、直至中亚地区的战略威慑作用。
正是由于蒙古这种独特的战略地位,使其自上世纪初以来就一直成为大国角力和兵家争夺之地。
历史:由群雄逐鹿到“一边倒”
蒙古在历史上曾长期属于中国版图,但自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至192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年间,蒙古一直处于周边多个大国群雄逐鹿的局面。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后,沙皇俄国趁机策动“外蒙古”政教领袖、八世哲布尊丹巴于当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此举当时即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对,1913年11月,沙俄以承认袁世凯政府和借款为诱饵,迫使袁世凯政府承认“外蒙古自治”,以及沙俄在“外蒙古”享有的各种特权。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蒙古地区各民族如火如荼的抗俄斗争的推动下,“外蒙古”统治者迫于形势于1919年11月17日宣布撤消“自治”,中国政府接受了其请求,期间还派出军队进入“外蒙古”。然而,此时的蒙古形势却并没有平静下来。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植下,沙俄白匪温甘伦男爵的部队侵入“外蒙古”,1921年2月3日,白匪军攻陷库伦(即今乌兰巴托,下同),2月15日,“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成立傀儡政府。
1921年3月1日,蒙古人民革命党成立,随后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于3月13日成立临时政府,并与苏方签订了军事协定,从此,蒙古在对外军事关系上走上了长达70年的“一边倒”道路。
当时,在蒙古地区驻有两支武装力量,一是人数约1.1万人的中国北洋政府军队,驻扎在北部边城阿拉坦布拉格,与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边境重镇恰克图隔界相望;一是白匪温甘伦男爵的亚洲第1师约1.2万人,占据了库伦及其周边地区。为实现国家独立,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苏俄境内组建了400余人的游击队,制定了开展武装斗争,依靠苏联红军消灭白匪军,实现独立的战略目标。
1921年6月,苏联红军第一次进入蒙古,并且很快击败白匪军,解放库伦,推翻傀儡政府。7月11日蒙古成立君主立宪政府,宣布独立,后于1924年11月26日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独立之初,为巩固新生政权,在苏联红军的大规模援助下,借鉴苏联建军原则,建立本国军队。当时,一大批苏军专家应邀担任蒙古军事委员会(蒙最高军事决策机关)主席、总参谋长、军官学校校长、骑兵旅长、边防和内卫军局局长等重要职务,蒙军各部队也都配备了苏军的军事、政治和后勤教官,同时苏联政府还向蒙军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和伪满军队在中蒙边境东段不断挑衅,准备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蒙古与苏联遂于1936年签订友好互助条约,苏军第二次进入蒙古,蒙军在苏联的援助下迅速扩军。当时蒙军完全接受苏联外贝加尔军区和驻蒙苏军的指挥,实际上成为苏军的一部分。期间,苏蒙军队与日军爆发了诺门坎事件(苏蒙方称哈拉欣河战役),双方共动用15万军队,最终苏蒙军队粉碎了日军的挑衅。时任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司令的朱可夫由于在此役中指挥有方,脱颖而出走上了历史舞台,并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以后,蒙古在苏联军事战略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根据1966年签订的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军第三次进驻蒙古。当年,苏驻蒙第39近卫集团军所辖3个摩步师和2个坦克师约6.5万人,中型坦克1400余辆;驻蒙苏空军2个师又2个团约1万人,各型飞机260余架。蒙军则将指挥权完全交苏军掌握,蒙军充当了苏军在后贝加尔战略方向的一个战役兵团,其军事装备也全部由苏军无偿提供,苏蒙两军每年均举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联合演习,两军完全实行了一体化。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特别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驻蒙苏(俄)军全部撤出蒙古,蒙古开始针对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调整军事战略,其对外军事交往也发生了彻底变化。
现实:以“第三邻国”为依托的多支点平衡军事外交
根据蒙古新的军事战略方针,蒙古在军事外交上一直坚持不结盟、多支点、与中俄两大邻国均衡发展关系的指导思想。强调与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美、日、印、以及欧洲国家等建立军事合作关系,将区外军事强国视为“第三邻国”,通过与“第三邻国”发展军事关系达到制约中俄两大邻国、提升自身地位的目的。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多边联合演习、地区安全论坛等活动,构建和巩固区域安全和多边军事互信机制。
蒙古领导人和军方均认为,同中俄两大邻国保持和发展等距离友好关系对蒙古而言十分重要。冷战结束以来,蒙古一方面迅速改善与中国的军事关系,开展广泛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逐渐恢复和加强与俄罗斯的传统军事友好关系,稳步、平衡地推进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军事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自1990年以来,蒙古为改善蒙中两国军事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蒙方率先提出互派武官问题,并主动邀请中国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于1991年3月访问蒙古。此后不久,蒙古与中国互派了武官,并实现了两国国防部长的互访,正式建立了两军最高层级之间的相互交流渠道。近年来,中蒙两国之间军方高层和较低层次之间的军事交流逐年增多。仅1994年至2000年的6年间,中国向蒙古国防领域提供的无偿援助就达2002万元,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1992年驻蒙苏(俄)军全部撤出蒙古后,由于俄罗斯停止向蒙古提供包括武器装备、人员培训和装备维修在内的无偿军事援助,同时宣布接管原苏联驻外部队后并未授权原驻蒙苏军将造价1.174亿卢布的最后一批营房无偿移交蒙方,使双方军事关系陷入低谷。由于蒙军过去一直依赖苏联援助,蒙军武器是清一色的苏式装备,如果长期得不到维修和更新,将使其国防能力受到极大影响。此后,蒙古政府总理和国防部长等领导人多次访俄,希望妥善解决双方在国防和军事领域存在的问题,但均未取得实质进展,导致俄蒙军事关系日渐疏远。此后,蒙古提出“全方位边防”理念,开始逐步在蒙俄边境一线部署边防部队,改变了过去两国“有边无防”的局面;1993年,蒙军还首次举行了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首长司?约东扩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和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日见明显,俄罗斯逐渐意识到蒙古在冷战后对其仍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这个昔日盟友被敌性国家所控制,俄罗斯不仅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其战略后方也将完全暴露。因此,俄罗斯开始迎合蒙古发展两军关系的愿望,改善和发展两国军事关系。1999年,蒙俄两军借哈拉欣河战役60周年之机恢复高层交往;2000年,俄军总参谋长克瓦什宁率俄罗斯军事代表团访蒙,成为自驻蒙苏(俄)军全部撤离蒙古以来访问蒙古的最高级别军事代表团;同年,俄总统普京访蒙,并与蒙方确定了加强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标志中蒙俄军事关系的全面恢复。近几年,两国在军事技术、边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军事关系得到日益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