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震事迹
谁曾为革命做过贡献,人民都不会忘记他。有一个光辉的名字至令还流传在桓仁地区的群众中。这就是当年战斗在东北的杭联一军一师军需部长韩震。
(一)韩震约于 1900年出生于朝鲜汉城。他在青年时代就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1928年从汉城来到我国吉林省磐石县,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拐子坑区委书记兼乡书记等职。1933 年 9 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宣告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他在师部做党务工作。
1933年 10月末,杨靖宇率部南征,开辟了老秃顶子抗日游击根据地。老秃顶子海拔岭 1337 米,地势异常险要。这个地方是长白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地处桓仁、新宾、宽甸和本溪的交界地带,敌人的统治比较薄弱。“九一八”事变后,这里的反日斗争一直比较活跃,群众的基础比较好,而且盛产粮食。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建设好,有助于巩固长白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并且可向本溪、抚顺、沈阳等地发展。杨靖宇把建设这一根据地的重任交给了韩震。
韩震到老秃顶子地区时,这块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其范围包括老秃顶子、马鹿沟、哈堂沟和磊子沟等广大地区。为了发动群众进行斗争,韩震不辞劳苦,经常率部翻山越岭,深入各落和大小沟岔,满腔热忱地进行革命宣传。在根据地里,他向群众宣传根据地的作用和任务,号召群众积极参加生产展经济,以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在游击区,他给群众讲抗日救国的形势,宣传党的主张、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和纪律,号召大家起来斗争,支援人民革命军,抗击日本侵略者。韩震学识渊博,善于演讲,汉语讲得非常流利,他的话简练,号召力强,群众听了深受鼓舞。后来韩震弄到一台印刷机,使宣传工作更加活跃。印刷机印制了大量的标语、传单和抗日歌曲,由部队和地方的同志在各地散发、张贴,群众争相传阅。特别是抗日歌曲更受群众的喜欢,流传甚广,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在宣传群众的同时,韩震还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建立反日组织。经过艰苦的努力,1935 年间,他在桓仁县的衍乐、寿康等村和新宾县红庙子的哈堂沟、大、小青沟、平顶山杨家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来个反日会组织,有的地方还建立了儿童团、妇女会等,反日组织深得人心。上述地区的贫苦农民几乎都参加子这些组织。
为了领导农民开展武装斗争,韩震在新宾县的平顶山和桓仁的洼子沟等地,还建立了四支农民自卫队,合计一百余人。在桓仁县的木盂子、川里一带和窟窿榆树等地,除农民自卫取外,又建立了青年义勇军。窟窿榆树青年义勇军有两个中队,近百名队员,大队长是王洪贵,绰号王忠子。农民自卫队和青年义勇军由韩震指挥、调遣,主要在老秃顶子及其周围地区活动。这些农民武装不断成长壮大,由赵文喜、于殿仲两位大队长领导的农民自卫队很快发展成为——“桓兴反日农民自卫队”。后来,这支农民武装和其他一些农民自卫队编入抗联第一军第一师。
韩震还致力于政权的组织建设。新宾县大四平村的抗日政权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1934年春,韩震在巨里河地方工作员迟魁武的陪同下,带领三十余人的队伍到新宾县的小四平。这一带经常有土匪出没,扰乱治安。韩震帮助大、小四平地区建立起村政权后,就继续向南挺进了。
韩震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被发动组织起来,木盂子、仙人洞一带,由于实行了减租减息,没收地主的粮食,分给了贫苦的农民,并废除了高利贷,那里的农民积极生产,拥军支前,参军参战。农民自卫军和青年义勇军,在韩震的直接指挥下,四处活动,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惩办汉奸,破坏敌人交通和通讯联络,打击小股敌人。有时也到外地去,和正规部队并肩战斗,在抗日救国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反日会等群众组织千方百计地为部队筹集粮草,购买物资,侦察敌情,传递情报,照顾伤病员,迎送过往的部队。由韩震任命的地方委员阎桂铭,在桓仁县高俭地一带积极发动农民支援部队,仅四次就筹集军粮九十五石,现款一百二十七元,衣服十五件,鞋十五双。新宾县的岔路子、二道河子、白家、西沟等地的群众听说敌人要归大屯以后,纷纷向我地下工作队交粮,平均每村交四十左右石,最后由专人把粮食运到杨木林子,交给一师军需部。
(二)韩震很善于团结一切可以争取的抗日力量。例如:曾和韩震并肩战斗过的李相山,原是桓仁县铧尖子小学校长、开明士绅、大刀会的首领。加入我军时,被杨靖宇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副官长,后到韩震部任组织部长。他和韩震朝夕相处,政治觉悟有很大提高,并为巩固老秃顶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展游击区作了很大贡献。还有在韩震直接指挥下的农民自卫队大队长赵文喜,原是新宾县平顶山一带一支“山林队”首领。经韩震的帮助,参加了共产党。他作战很英勇,屡建战功。后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韩震对于甘愿为日寇效劳的汉奸走狗、地主恶霸,欺压百姓的伪官吏等,却毫不留情,坚决打击。在桓仁县高俭地,根据群众的要求,他处决了一个罪大恶极的汉奸和一个血债累累的土匪头子,打击了敌人,保护了群众的利益,维护了根据地和游击区的秩序。
韩震还善于瓦解敌人的武装力量,在同伪军交战时,他总是让战士们喊话,呼口号,唱抗日歌曲,号召伪军调转枪口,一致对外,争取他们弃暗投明。在同日军和伪军同时作战时,韩震总是区别对待,重点打击日军,如果伪军不动手,就不打他们,对他们开展政治攻势,积极地争取他们。对于俘虏,韩震给予优待,经常出面讲话,进行教育,给他们指明出路,对愿意参加我军的,表示欢迎;想回家的,发给路费;有病的给予治疗。韩震这些做法,对于瓦解敌军起了很大作用。伪军和我军相遇时,常常绕道走开,或是往天上打一阵子枪,应付鬼子,然后离去。在和日伪军作战时,伪军往往表现消极,往后退缩,看不好就投降。一些伪军军官和韩震拉关系,暗地里给他们送子弹和其他军用物资。
1934 年 11 月,韩震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需部长兼党务工作。他手下的队伍分三个中队,设中队长和指导员,整个大队由他和李相山负责。他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兵力打击敌人。1935 年 4 月,他率部到东昌台附近活动。东昌台位于新宾县城东二十五里,是交通要道,前面临苏子河,背靠高山,并且有围壕和炮楼环绕,地势十分险要,敌方在这里驻守四十多人。当韩震听说一个姓肖的地下工作员被敌人抓去,关押在东昌台监狱后,非常气愤,立即派可靠群众前去侦察。
在摸清了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备和活动规律等情况后,他决定用化装的办法袭击,巧取东昌台,营救被捕的同志,夺取敌人的武器装备。行动的前一天,他做了战斗的动员和部署。把部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化装成日本守备队,进东昌台接近敌人,由他和全指导员充当“日本指挥官”;一部分于当日深夜赶到东昌台,切断敌人的通讯联络,把电话线接到我们的电话机上,以对付新宾县街等地的敌人,然后埋伏在东昌台四周,到时候与进街部队相呼应,第三部分到东昌台西部的白旗山上隐蔽,准备阻击敌人援军。
翌日清晨,从东昌台东面响起了僚亮的军号声,一连反复三遍。这时伪自卫团和伪警察赶忙集合,准备欢迎皇军。因为事先韩震派去的“日军联络员”已告诉他们,“皇军”要从这里路过,去新宾县街,所以谁也不敢怠慢。号声过后,两个乔装的“日本指挥官”,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四十余名骑兵,耀武扬威地开进东昌台。骑兵后面是步兵,个个头戴战斗帽,肩背三八枪,异常威武。进东门后,两个“日本指挥官”胸脯挺得溜直,旁若无人,哇啦哇啦地大声讲日本话。正当姓刘的伪巡官,高喊“向右看!”整理队伍的时候,只见一个“日本指挥官”把战刀抡起来往天上一指,接着“啪!啪!啪!”一连响了三枪,骑兵挥舞雪亮的战刀,立即冲上前去,把伪自卫团和伪警察团团围住,高减:“不准动,把手举起来!我们是人民军。”这时东昌台四周也响起了枪声。伪自卫队员和伪警察吓得魂不附体,赶紧交枪投降。与此同时,我军的另一部分人占领了伪村公所、伪警察署和监狱。
一名伪警察妄图抵抗,被我击毙,其余十来个敌人乖乖地举手投降。战士们砸开牢门,释放了所有在押的群众。我军从进街到结束战斗,只用了两个来小时。当来自新宾解围的日本守备队汽车匆忙开进东昌台时,连我军的一点影子也没看到,看到的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和传单。
这次战斗缴枪四十七支、子弹两千余发和粮食等大批物资,俘虏四十余人,其中包括那个姓刘的伪巡官。俘虏经过几天的教育,每人发五元钱,全部释放。那个刘巡官经我地下工作员联系,被敌人用枪支换了回去。处理完俘虏后,韩震便率部去朝阳沟活动。
为了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韩震经常伏击敌人的车队,袭击敌人的仓库,从敌人的手中夺取物资。一次,他接到一个情报,说桓仁县二户来的车队,满载货物从抚顺回来,便命令全指导员带领一百余人,埋伏在新宾通往桓仁必经的洛道沟岭,拦截敌人车队。令人奇怪的是我军等了一天,也没有看到敌人的影子。原来,这个地方山深谷幽,怪石嵯峨,敌人在这里经常遭劫。这次敌车队怕再出事,就在岭前不远的都督村停下来,派人前去探路。由于我军隐蔽得好,没有惊动过往行人,所以敌探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于是在伪军的护送下,敌车队从都督村开拔,两辆汽车为先导,十二辆大车紧紧跟在后面,向格道沟岭进发。当敌人进入我埋伏圈后,突然枪声大作,杀声四起,我军勇猛冲杀出来,敌军惊恐万状,胡乱打一阵子枪后,便弃车逃跑,有十三人被俘。战斗结束后,战士们打开车上的苫布一着,全是白面、布匹和胶鞋之类的东西。我军迅速地破坏了汽车,用马车把物资运走,后来把其中的一部分分给了新宾当地的群众。
(三)韩震是军需部长,在依靠群众,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办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他还按着杨靖宇的指示,建造军事密营,修建各种军事设施,力争把老秃顶子地区建设成为我军可靠的后勤基地。
韩震着手建造军事密营时,只有部分部队人员和少数群众参加,人力不足,工具奇缺,甚至连锹、镐之类的简单工具也满足不了需要。但困难没有难住他,他首先带领大家清理地面,平房场,伐木采石,备原料。技工少,他就让地下工们“从群众中物色,凡是可靠的就请来。工具和有关原材料不足,他通过地方工作员向当地群众借,或千方百计地到敌占区去买,有时则出兵从敌人手中夺取。一次,后勤部队到老道沟岭,袭击了修路的敌人,夺取了不少劳动工具。他亲自参加设计,不仅总体设想他参加研究,一些具体的事项他也经常过问,和大家一起商量。他要求得很严,一有时间就到工地察看,进行现场指导。修建密营的劳动十分艰苦,开山洞时,为了保密,不能打眼放炮,就靠镐刨,铁棒撬,挖出的石块还得往远处抬,在石头上面盖上土,种草栽树隐蔽起来。韩震经常参加劳动,给大家鼓劲。他的手也和战士、群众一样打血泡,磨老茧。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密营建造得又快又好,有的建在树林茂密的山坡上,有的建在草木丛生的山沟里。样式各异,有的是房子,有的类似地窖子。
地窖子入地好几米,最深的有十米,都有好几个房门,设特制的保险门,每间高一丈余,长宽均有两丈左右,支柱、顶棚、墙壁均由园木垒成。房间内有木头搭成的炕,可放东西,也可以住人。火炉的烟囱与外面好几十米长的暗沟相连,烟顺着这个通道渗出去,很难看得出来。地窖隐蔽得非常好,上面有草有树,远处看是山岭的一部分,走到近处也分辨不出来。后来在山上铺设了电话线,联络十分方便。
密营中,有的房子做医院,用来医治伤病员。韩震首先在老秃顶子设立一所简易医院,接着在木顶子设分院,在杨木林子、葫芦头沟等许多地方设临时医院。在葫芦头沟里还设有伤病员休养所。这些医院是中西医相结合。药材主要是中草药,都是从当地的山里采集的。还有西药,是通过地方工作员设法买的,或从敌人的手中夺取的。医生有军医,还有地方的中医。医院和休养所环境幽静,经过治疗和休养,伤病员恢复了健康,又重返前线。有的密营是修理枪炮,制造弹药的小型兵工厂。起初,兵工厂的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有几个工人,用简单的工具,修理枪械,制造土手榴弹。后来,由于从敌占区搞到一些设备和原材料,又请来几名机械工人,兵工厂不仅能修理枪支,而且可以制造一些零件,制造威力比较大的手榴弹、炸弹和地雷,还能用子弹壳重新制造子弹。这时要求战士在打仗时,一定要把子弹壳拣起来,保存好,打完仗上交,丢失超过十五个,收回枪支一周,罚背弹药箱之类的东西。以后从敌人那里夺取的子弹多了,就不那样严格的要求了。为了解决军装问题,韩震还在密营里设置了小型被服厂,做军服和被褥。1935 年阴历 3 月,经同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张永奎商量,韩震把第二农民自卫队的刘忠良,派到哈堂沟、盘岭沟一带做地方工作员,负责盘岭沟沟里兔洞沟被服厂的后勤工作,为该厂运布,解决吃粮等间题。
刘忠良一面为被服厂服务,一面同厂里的同志挖地洞。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地洞建成了,被服厂又迁到这里。开始时只有一台缝纫机生产,后来三、四台缝纫机同时生产,制作了大量军装和被褥,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有些地窨子很大,一连好几间,用作军用仓库,主要贮备粮食及其他军用物资。仓库通风设备良好,有
一、两间作宿舍供人们居住。粮食大部分是从地方筹集上来的。地方工作员刘忠良,采用没收地主地租的办法,从哈堂沟、小青沟、盘岭沟和查家堡子一带收集了大批粮食。高俭地的郑桂林、杨茂顶子的陈展奎等,与韩震关系很密切,经常上山与部队联系,送粮食。二道沟有三十余名群众非常关心子弟兵,一弄到根食就往赵喜财家里送。赵喜财则用担子把粮食挑上山,交给部队。韩震还把从敌人手中夺取的粮食和其他物资运回来储存。军事仓库建成后,粮食满仓,十分充足,满足了部队的需要。使部队给养得到接续,从而加强了抗联实力。
这样一位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而付出艰苦劳动,立下汗马功劳的好后勤兵,却在一次同日寇战斗中壮烈牺牲了。
1936 年阴历 2 月,韩震为壮大抗日队伍,率部分队伍活动在桓仁桦尖子一带。2 月初九这天下午,韩震和抗联的一些洞志正在仙人洞的二道岭一个农民家里开会。突然来了一百多名日本守备队,包围了这幢房子。面对这紧急情况,韩震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大家突围。已经有不少人突围出去了,当他冲到一片撂荒地时,不幸中弹牺牲了,时年三十六岁。韩震虽然牺牲了,但在他领导下建造的军事密营,却在辽东山区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联战士利用这些星罗棋布的密营一次次地粉碎了敌人的封锁和进攻,把抗日斗争一直坚持到工 1938 年。
韩震为中国的抗日斗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我们永远怀念他。
第二篇:秦震新事迹
无悔的选择
——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
秦震新
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有一名从事护理工作16个年头,担任护士长4年,带领她的团队承担着任务最繁重、难度最大的科室护理任务,她就是神经内科护士长、共产党员秦震新。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为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医院领导的好评和同事的认可。
患者的康复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好的安慰。秦震新1996年从卫生学校毕业分配到市人民医院工作,进入医院后,她就下定决心做一名合格的护士,一定要练就一身精湛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从踏入临床那一刻,她一直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坚守岗位,恪守宣言,兢兢业业,默默无闻。长期的护理工作,让秦震新养成了“视患如亲”的工作素养。她勤学苦练,掌握了扎实的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对工作高度负责,业务技术过硬,又有团队精神,2009年,她被医院提拔,担任神经内科护士长。
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主要是瘫痪卧床、失语、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从事护理工作的同行都知道,护理瘫痪在床、失语、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是护理工作中任务最繁重、难度最大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身患压疮皮肤破损溃疡的病人,那就是更难护理了。作为护士长,每当患者进入病房时,她第一个接触病人,特别是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她总要亲自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为病人擦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除去病人身体异味,然后借助药物治疗,配合肢体锻炼,使患者逐渐康复。
2010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了一名70多岁的脑梗塞病人,老大爷入院时没有意识,大小便失禁,同时由于长期卧床,出现了10×20cm的重度压疮,因身上气味非常难闻,他的家人都不
愿意接近他。面对这一情况,秦震新护士长带领护士为老人清洗压疮,处理伤口,替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帮助他从单音发声开始练习,然后逐步进行多音发声训练,进而一步步进行身体康复锻炼„„时间一天天过去,秦震新和她的姐妹们尽心竭力,细心有加,每天按时给他喂药、喂饭,擦洗身体,每到下午还将他扶到床下进行锻炼。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不厌其烦,锲而不舍。经过将近半年的努力,老人的性格渐渐开朗了,体重也开始增加了,终于病情好转可以出院了!出院前一天,老人的家属来接他,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老爷子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他的女儿泪流满面地拉着老大爷的手,是对医护人员的感激,还是对自己当初所作所为的忏悔?那泪水中的滋味儿可能只有她自己最能体会吧„„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人员是地上的天使,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16年来,秦震新接触并护理的病人已经超过万数,护理过的危重病人有多少,她自己也也没有计算过。护理姐妹们只知道她始终以南丁格尔的话激励着自己,带动着大家,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以护士长的身份自居,总是主动承担起科室的脏活、累活,用自身的饱满热情解除每一位患者的痛苦。当我们问起她多年的护理工作让她感到最大的收获和安慰是什么,秦护士长谦和地笑笑,非常平和地说: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救治,他们的身体一步步地恢复起来,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好的安慰。
用交流与沟通让静默躯体在和谐的环境中重新站立 秦震新所在的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大多都行动不便,与正常人交流沟通非常困难,病情不稳定,恢复时间长,给患者与家属造成很大的压力。病人与家属往往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的状况。多年的护理工作使秦震新悟出这样的道理,就是要多与
患者及家属沟通。每当患者入院时,她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或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每月都主持召开一次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公休座谈会,帮助患者和家属认识理解治疗方案,特别是对瘫痪病人,既要靠药物治疗,又要靠康复治疗,要求患者与家属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肢体锻炼等康复治疗。通过公休会,、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建议,以便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存在困难。与此同时,秦震新还要求其他护士要从微小的地方入手,例如,刚进病房时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候,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心理距离;在打针、用药时同患者进行沟通,多介绍已经治愈出院患者的成功事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理解配合护理工作,尽量营造出和谐如家的环境,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气氛,密切融合病患关系,让病友之间能够相互关照、相互包容,使患者病情和心情在短时间里都能有明显的好转。
通过真诚的沟通,秦震新深深认识到患者对重新粘起来的那份强烈的渴望,也深深懂得他们期盼能回归社会的迫切心情。她知道对患者而言,只有掌握自理的技术才能减轻家庭的负担;只有在社会上重新就业才能创造他们的人生价值。为了早日掌握有关中风康复的各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她每天忙碌在病房里,流连于图书阅览室,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半年的时间里熟练掌握了神经内科多种疾病患者的各种康复理论知识与护理技巧。回到病房后,再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巧一点一点教给病床上的每一个病人。一边教病人,一边带年轻的护士,让大家都掌握这些知识和本领。秦震新一直在神经内科工作,从来没有想过要换一个工作岗位,因为她和她的姐妹们每天都要面对中风患者,他们就像小孩一样需要你哄,有时甚至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对于他们的痛苦,秦震新感同身受。面对烦燥病人无礼的指责,她总会微笑着说声:“对不起,我们会努力改进,肯定能达到您的要求。”面对消极的病人,她总会耐心开导,有时候到了下班时间也不能离开病房,直到帮他们甩掉思想上的包袱。而每当看到病人和家属感激的笑脸时,她自己就更爱这帮想站起来的“老小孩儿”了。正是因为秦震新对待患者有着一颗火热的、亲人般的爱心,家住文北的雅文阿姨康复后只要是有时间就回来医院看望秦护士长,她们之间结下了忘年交的深厚情谊。确实,干护理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然而众多患者的信赖,让她十分热衷于护理工作并乐此不疲。
言传身教,锐意进取,增强团队凝聚力
秦震新常常这样说:一个护士长再能干,在工作中,她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发挥好全体护士的积极性,大家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科室繁重的工作任务。
一直以来,她特别注重带好自己的团队,在业务方面,作为护士长,她首先接触危重病人,手把手地把护理技能技巧传授给年轻的护士,组织护士们参加科室或医院举办的培训班,创造机会,送年轻护士到大医院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临床操作能力。针对近年来进入神经内科的年轻护士多的特点,秦震新从思想上引导她们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是与人的生命打交道的工作,工作量虽然大些,工作环境相对差些,但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非常大,年轻人要弘扬吃苦耐劳、爱心奉献的精神,自己的工作多些、深入些,患者的痛苦就会随之大大的减轻。秦震新有时也以自己为例鼓励大家,看到护士长从事16年的护理工作,现在依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年轻护士也从她身上得到启发,安心从事本职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舆论的影响,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医患关系紧张现象,患者对医护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医院对护理工
作的要求也更严,护理人员承担着较大的身心压力。秦震新作为护士长,她非常理解护士姐妹的心情,想方设法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她制定奖励机制,对在护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护士或是对护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改进工作有积极作用的护士进行奖励,表扬,积极创造机会,帮助符合条件的护士及时进行职称晋升,多组织护士参加有益健康的文娱活动、节日文化活动和野外郊游活动,丰富护士的精神生活,以激发护士们的工作激情和团结协助精神。
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将美好梦想传递
2012年3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正式成立,NCU是医院第一个专科ICU,成立时面临着护理人员少,护士队伍年轻,危重病人多,护理任务艰巨的局面,秦震新几乎每天12小时待在监护室里,和护士们一起工作,从病人液体点滴的速度到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从病人的指甲修剪到皮肤及压疮的护理,从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到护理病历的汇报,她事无巨细。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她更是不怕脏,不怕累,率先垂范、身先士卒。
前不久,NCU收治了一位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家属护理不当,入院时全身粘满大小便并合并周身多处压疮,其臭无比。秦震新亲自为病人清洗,一遍又一遍,直至臭味消失。病人由于进食困难,长期没有清洁口腔,口腔内积满食物残渣,只要张开嘴巴就散发出阵阵恶臭,令人恶心难耐。秦震新细心地用镊子一点一点的为病人清除干净。就这样,她一时没有了时间观念,一直关注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多少次,她把女儿自己丢在家里,年幼的女儿为了完成老师 “留给家长的作业”,自己给自己出数学卷子,自己给自己考生字、考生词,自己给自己背英语课文„„尽管秦震新知道这样做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是做妈妈的那份担心和心疼不能表现出来,因为她清楚年轻的护士需要她,渴望健
康的病人更需要她,她要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无愧于医院领导的信任,只有选择愧对女儿了。她消极过,也彷徨过,但是每当想起那一张张康复出院时略显苍白却充满感激的面庞,想起领导信任的眼神和语重心长的鼓励,她没有放弃。
现在,NCU病房内的护理制度日益完善,护理队伍日益强大,护理人员孜孜不倦,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不断提升,病人的好评与日俱增„„每每想到这些,秦震新禁不住热泪盈眶,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她无怨无悔。对神经内科美好未来的憧憬更坚定了她干好护理工作、带好护理队伍的信心。
秦震新就是这样,用美丽的青春和无悔的选择换来病人的幸福和安康;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位普通白衣天使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用良好的职业素养、医德医风、强烈的责任心和永不褪色的热情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因此,1997、2004年,她先后两次在唐山市百业青年大比武中获市“护理技术能手”的称号,2005年获市“护理技术状元”称号,并在河北省举办的护理技能竞赛中获“省级护理技术能手”称号。2004、2006年又先后两次获市“优秀护士”荣誉称号,并荣立振兴唐山市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5、2006连续两年评为“唐山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评为唐山市“天使之星”——百姓心中好护士,河北省省级优秀护士。2010、2011院级优秀管理者。
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荣誉,秦震新没有半点儿陶醉和止步不前。作为一名护士长,秦震新深知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她将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并且要将自己的理想传承给科里年轻的护士们,那是从学校毕业时就许下的心愿——做一名合格的护士,一定要练就一身精湛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让更多的病人早日康复。
第三篇:王震将军事迹
王震将军事迹
王震同志是从浏阳大山里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在他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王震同志100周年诞辰之际,135万家乡人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弘扬他的崇高风范,并决心继承他的革命遗志,为建设富裕和谐的新浏阳而努力奋斗。“跑得最欢的骡子”
1908年4月11日,王震同志出生于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入村里私塾,断断续续读过几年书,期间还跟姑父习武学拳。受私塾老师、同盟会会员李梓轩先生影响,王震从小就喜爱三国英雄、水浒豪杰,对同乡谭嗣同为变法慷慨就义的壮举更是崇敬不已,立志要做一个顶天立地、行侠仗义、外抗列强、内除恶霸的英雄豪杰。1922年初,13岁的他瞒着家人离乡去长沙独闯天下,先后当过兵、卖过菜、拉过人力车,后在长沙火车站上当了一名长年工役。他积极参加工会活动,上工人夜校,读进步书刊,接近革命者,靠近共产党,开始走向革命。由于他不怕苦不怕累,工作勤奋,乐于助人,不满17岁的他就担任了新河火车站的工人纠察队队长。1926年底,王震加入共青团。他奉命率工人纠察队成功捉拿了湖南省顽固派的重要首领、民愤极大的劣绅叶德辉及一帮痞徒。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王震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亲率工人纠察队与发动“马日事变”的反动军警进行了殊死拼杀,腿负重伤毫不畏惧。在白色恐怖的形势下,广大党团员处境非常危急。受党组织委派,王震利用在铁路上做事、在火车上当司炉等方便条件,奔波在长沙、岳州、汨罗、安源、武昌等地从事地下交通工作,护送过郭亮、1 蔡畅等许多同志一批批转移,他以过人的胆识、机敏和热忱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蔡畅大姐称赞他是“跑得最欢的骡子”。长征“英雄虎”
1934年,中央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6军团奉命率先西征,为中央红军的突围侦察一条可靠路线。时任军团政委的王震深感责任重大,不顾任弼时和肖克的劝阻,执意亲自率先头部队打头阵。从8月7日红六军团开始西征,到10月与红二军团在黔东会师,历时80余天,行程5000余里。王震作为主要指挥员,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既为主力红军战略转移探了路,也为后来红军主力的远征积累了经验。任弼时在师以上干部会上说:“我军胜利突围,胜利渡江,王震同志立了头功。敌人把他看成老虎,他这只虎对于敌人来说是恶虎,因为他吃了他们那么多人,可是对我们来说,是英雄虎,是功臣虎!”此后,王震参与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他与肖克同志率红六军团会同红二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继续长征,实行战略转移,于1936年秋胜利到达陕北。“立棺抗日”
王震同志以勇猛善战著称。抗日战争爆发,王震的部队被改编为贺龙为师长的120师359旅。1937年9月,他率部进入晋西北,连克宁武等七座县城,参与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冬,日寇进军汾河,直指晋东南,王震奉命狙击。在战前动员大会上,王震在当地找了一口棺材,声称:“我们一定夺取汾河,不夺取汾河,谁也不能活。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王震誓死杀敌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激励着广大指战员,个个如下山猛虎,不顾炸弹在身旁轰炸,不惧子弹在头顶呼啸,直扑日军阵地。经过一昼夜激战,王震率部冲破日寇的防线,牢牢控制了汾河两岸。王震在战 斗中头部负重伤。在抗日战争中,王震率部与日军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多次重创日军,连战连捷,被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分别授予“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新中国农垦事业的“拓荒者”
1940年底,王震受命率359旅开往南泥湾开展“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359旅喊出了“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从旅长到伙夫,人人都参加生产,开荒种地,他们风餐露宿,忍饥受饿,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陕北的江南”,一首《南泥湾》传唱大江南北,王震和他的359旅名闻天下。南泥湾不仅是一个地名,而且成了一种精神。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也为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开发做了组织上、思想上、经验上、精神上的各种准备。
1951年至1954年,王震同志为巩固新疆人民政权,促进部队生产建设,提出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批准。1955年,他带领铁道兵部分转业官兵,在黑龙江北大荒建立了第一个军垦农场。随后,他又率领九个师的铁道兵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开垦荒原。1958年后,他又组织十几万转业官兵、大批支边青年和工程技术人员,奔赴新疆、黑龙江、广东等地发展农垦事业,奠定了我军屯垦初基的生产建设。桑梓深情激励后人
王震同志十分关注家乡建设,曾用自己的工资托人从广东购买一批水稻、红薯优良品种,从东北购买玉米、小米和大豆种籽,从浙江等地购买桑苗、板栗和蜜橘苗回家乡试种、试栽。1961年2月回乡时,他动完手术不久,却坚持要和乡亲们一起参加开垦杨梅岭林场的劳动,并将全家积存的1500元现金和5000元到期国债券交给林场做 开办费,还特地从澧县请来一位李姓蚕桑技师,指导植桑养蚕。他还提议在杨梅岭林场开办雷锋耕读班,并将家里的一点积蓄,连同儿子在部队的津贴费和东北老战友上医院看望他时送的一架鹿茸都交给耕读班作办学经费。他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专程看望了县第六中学师生,激励教师搞好教学,为国育才,并将一批图书和收音机送给了学校。他第八次回乡也是最后一次回家乡是1985年11月,这时家乡改革开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改革开放中更要坚持党的领导,经济搞上去了,有了钱,要为人民办好事,莫搞形式主义,要继续发扬毛主席倡导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全面了解全村人口和土地情况下,提出建房和葬坟不能占耕地,要移风易俗,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1993年3月12日,王震同志在广州逝世。时至今日,他虽然离开我们已整整15年,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殷殷爱乡之情,令家乡人民永远铭刻在心。可以告慰王震同志的是,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浏阳市委、市政府紧扣“富裕浏阳人民、富裕浏阳财政”的目标,抢抓建设“两型社会”的机遇,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实现了浏阳从一个老区县、山区县、贫困县到全省县级综合实力二强、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的跨越,创造了为众人瞩目的“浏阳现象”。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光荣称号,被命名为中国花炮之乡、中国花卉苗木之乡、中国红L木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诗词之乡。目前,浏阳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鞭炮烟花等传统产业不断巩固提升,生物医药、现代制造等新型工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2007年全市实现GDP253亿元,农民人均可 4 支配收入6445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04亿元,基本竞争力再次跻身全国百强,排名第85位。
喝着浏阳河乳汁长大的家乡儿女,隆重纪念和深切缅怀王震同志,就是要铭记他的教诲,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尚,发扬他的革命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谱写这块红色土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崭新篇章!
第四篇:俞震海事迹
俞震海事迹
俞震海是一名压出主手,能操作6条压出线的主手岗位,技能全面,也曾出任重庆公司的压出员工的带教、培训工作。
10年7月份,根据党委支部深入班组的要求,工区了解到现在超过半数以上的主手是新手或劳务工;一段时间以来人员偏紧张,学习并独立上岗的时间在提前,再加上带教师傅的差异造成操作中执行SOP后的结果有差异,体现在回炉的控制,部件精度的控制、异常情况的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制约了三大工程的推进。行政高度重视,从所有压出主手中进行分析,选中了俞震海同志。
从8月初起,安排俞震海,对现有的操作主手进行技能操作“纠偏”活动,目的是提高操作主手的岗位综合技能,推进精品工程——部件精度控制的提升,降本增效工程——回炉料的控制。俞震海深感身上的担子,以前作为压出主手,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控制回炉方面也有心得,但是对于培训那些有一定经验的主手,是一个新的挑战,他把领导对我的信任,作为对他工作经验的认可,新的学习、工作的起点,他制定了一套方案和个案,目的是使回炉明显减少下来。他结合许多操作主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了许多年,也有自己的工作经验的特点,从和他们一起探讨,取长补短出发,从压出的电流高低,压力的大小,挤出温度的高低,来判断压出部件的拉伸大小,来设定标准的米重范围,并强调细节:时刻注意荡丝拉伸变化,掌握规律,了解荡丝拉伸对米重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胶料不稳定的状态下,最大限度的控制回炉的产生,培养他们的信心;在回炉失控的情况下,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并分析原因,是否设备原因,胶料原因,弄清楚,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让他们体会到压出回炉的有效控制是一种乐趣,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俞震海的努力,例如,甲班L3#压出主手张海波,从1-7月平均回炉13条/把,到8月回炉9.6条/把,10月份回炉达8.5条/把,现在连续2个月回炉平均7.4条/把。俞震海同志在完成工区的回炉控制目标,做出较大的贡献。
第五篇:韩静事迹
为党旗增辉,让人民满意
------记长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韩静同志
韩静同志是山丹县清泉镇长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她在社区工作中,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心系百姓,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了大量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身为党总支书记对待党务工作精益求精,为促进社区党的建设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在她工作后的20年中,县委、县政府曾多次对其进行嘉奖,先后被评为先后被评为“全省禁毒先进个人”、“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
一、抓班子,强化堡垒作用
韩静十分热爱社区工作。为了服务百姓,做好工作。她以身作则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掌握社区工作知识。为了把社区党建工作做好,她在安排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走东家、访西家,了解辖区党员住户的基本情况。对重点住户、如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离异家庭等做到熟知熟记。几年来,她对辖区住户的基本情况对答如流。在她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下了大量有关社区方面的方针政策、家庭人口变化情况、重点住户、重点人员的情况等等。为顺利开展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她还积极学习电脑知识,使网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工作。只要县里或镇上举办社区党建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讲座,她总是安排好工作、家务,积极地参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她关心重视信访工作,对来访的群众她都热情接待认真协调、处理。她热心于社区党建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使她的思想、理论、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组织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党建工作带头人。
带队伍 扩大服务群体
韩静视百姓为父母,把居民当亲人。只要居民有困难她总是全力以赴的帮助解决。长城新村我社区环境整治的重点,由于基础设施差,多年来,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到雨天更是积水严重,雨水、污水排除不畅,路面犹如河道,车辆过时污水飞溅,严重影响小居民群众的出行,这几条道路也成了社区的一块心病。为此,韩书记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经过反反复复无数次的努力争取,长城新村西街终于得到整修改善。预计到今年6月将完工,居民群众交口称赞社区为居民办了一件大实事。
几年来,她热情接待、处理居民群众的每一件事,积极为群众联系、协调处理暖气漏水、房门维修;为独居老人代领工资;帮助社区里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等申请办理低保;为下岗职工联系就业岗位;为居民联系找保姆、家政服务;联系环卫队为居民清掏下水道等。她东奔西走,为居民做了大量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爱心送到居民群众的心坎上。不少社区居民以各种方式感谢她的关心和支持。一位患脑血栓的重病老人,因行路不便,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她办理社保,老人深受感动,特意让女儿送来感谢信。
三、拓载体,丰富居民生活
一是建立民情流水线工程。今年,县委提出开展社区民情流水线工作,她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为广大居民服务时,以科学发展
为统领,不断求创新,不断谋发展,以关注民生为重点,围绕居民所思所盼,察民情解民忧,结合社区实际,将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实现了一条龙服务,开通了一条解决居民困难的“绿色通道”,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是成立“和事佬协会”。社区无小事,社区稳定事关整个社会发展全局。长城社区“和事佬协会”作为社会和谐的调理师,始终站在社区维稳的第一线,和风细雨,化解矛盾,为社区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自“和事佬协会”成立以来,她积极主动地做好民事调解工作,处理了不少邻里纠纷,解决了不少夫妻家庭的矛盾。因此,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找她处理。一天晚上九点多钟,一位居民因家庭纠纷哭泣着找她调解。她二话没说,穿好衣服,用电话通知调解员,然后来到居民家进行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她有理、有据地进行劝说解释,平息了家庭矛盾,等到结束时已是半夜时分。
三是开展文化娱乐服务,丰富活动树立形象。通过自筹、与驻区单位联建,组建了腰鼓队、健美操队、老年秧歌队,象棋、篮球、民间工艺、太极拳兴趣小组,举办了象棋比赛、社区读书阅览周活动,创建了文化活动广场、老年文化活动小区,参加了县“文化活动周”、红歌大合唱等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水平。
四、建制度,规范社区管理。
社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要求高。为了做好工作,减少、避免社会矛盾,韩静在工作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她积极认真的在社区居民中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带领社区工
作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管理机构,设立了低保评审小组,加强了民主评议,实行了各项工作的公示制度。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受到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她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有个别居民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给她送礼送物,她都婉言拒绝。还有的个别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对她恶言恶语,甚至骂骂咧咧,她也义正词严,以礼相劝。
五、强服务,为民排忧树形象。
密切和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把合作共事看作是一种缘分,把团结看作是一种力量。工作中讲大局、讲风格、讲奉献,和社区全体同志一起落实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为社区干部做表率。为建设平安、和谐社区作出努力。
近几年来,辖区内企业破产改制,大批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涌进社区。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她积极协调社保工作对下岗人员逐一进行摸底调查;走访小额贷款户;并在本社区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26个就业岗位,解决了三户零就业家庭生活困难,为30户夫妻双下岗职工申办了低保。为促进社区、社会的和谐安宁做出了努力。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自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她为老百姓的“大事”操心、费心,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信任,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和满腔热忱赢得了社区居民的拥护和爱戴。被居民誉为社区的“管家人”,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