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税务文化建设与纳税服务
税务文化建设与纳税服务管见
内容提要:纳税服务是税收工作的前提,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税收文化贯穿于税收工作的每个环节,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何通过积极的税收文化促进纳税服务,再用高质量的服务水准来丰富税收文化内涵,从而推动税收征管工作,是摆在每个税务干部面前的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税务文化建设
纳税服务
管见
一、税务文化与纳税服务的内函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反过来影响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良好的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重视,税务文化在税收事业的发展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函的。
所谓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征收、管理、检查和法律救济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事项和措施。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纳税服务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宗旨,坚持依法、无偿、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纳税遵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税务文化建设与纳税服务的现状
(一)税务文化建设的现状。近年来,围绕税收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时期的税收文化,它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提高了税务干部素质,促进了税收制度创新,营造了和谐的征纳关系,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应该看到,税务文化建设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不断提炼、完善和提高:
1、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思想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当前税务理论对税务文化的概念、实质、功能、要素、评价标准等缺乏系统、全面的阐释,对税务文化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传统文化的相互联系研究甚少,使税务文化在理论认知上存在一些偏差。“统一论”认为文化是统一的,是社会共享的,不存在单独的税务文化,忽视了经济决定税收、依法治税等特点;“神秘论”认为税务文化建设虚无飘渺,深不可测,看不见摸不着,与税收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短期见不到成效,存在畏难情绪;“万能论”认为税务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能量和作用,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可以解决包括征纳矛盾、税收收入及干部队伍素质等所有问题;“活动论”认为税务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文体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分不清实质与载体的关系,用表层现象混淆了文化内涵。
2、物质文化的差距彰显税务个性不足。由于对有税务特色的元素提炼不够,如统一的标志、标牌、符号、色调、服装设计等,缺乏现代感、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加之,文化载体不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场地或设备不足,文化交流平台欠缺,办税场所服务性和宣传性不强,文化亮点宣传不生动,缺少对税务典型事迹、税务精神的深度挖掘和宣传等,使税务文化形态彰显不够。
3、行为管理的粗放渗透科技法治不够深。从税收管理行为来看,体现科技、高效不足。信息化建设的系统集成和开发运用不够,征管软件在应用实践中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监控水平不高。从征税行为来看,收入重于执法,管理多于服务。在对待纳税人问题上,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突出,“管”与“治”意识较浓,忽视纳税人在税收活动中的平等地位,忽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征税过程中存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越权减免税,随意处臵等现象。从税务干部个人行为来看,因素质参差不齐而表现在执法服务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存在语言行为不规范、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
4、制度设计的缺陷体现人本和谐不够。税制和税收政策的设计体现公平、和谐、发展的原则不够。表现为个别税制老化,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税种调控能力有限,对缩小收入差距、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等远没达到预期目标;从税务行政处罚、救济等制度上看,对税务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还不够。管理体制的设计体现简洁、效能、便民的原则不足。一些管理办法、审批程序繁琐,内容设计侧重于保障税收收入,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管理过程设计和制度遵从缺乏科学、实用、有效的标准。制度对行为习惯的约束力不够,制度更多的表现为文字条款而非深入人心的文化意识。
5、精神理念的模糊凸显文化内涵不够。精神理念的模糊主要反映在价值观上,首先,是团体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一个团体,提倡崇尚什么,摒弃反对什么,是非功过的判断评价都应旗臶鲜明,应通过思想塑造、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整个队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从目前整体现状看,核心价值观缺失,对核心的价值理念、组织框架、价值体系和实践应用研究还不够。其次,是个人价值观模糊。存在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不讲组织原则的自由主义和崇尚物质追求的拜金主义等,表现出个性张扬、私欲膨胀,毫不顾忌、甚至不惜任何代价来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渐趋衰落。这种价值观影响着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在税收精神理念上,尚需深入挖掘和打造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牢固树立税收法治理念、廉洁从政理念、优化服务理念、科学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
6、税务文化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不够。没有将税务文化渗透于征收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发挥税务文化影响、促进税收工作的作用。税务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与实际工作脱节,没能使文化管理产生出有效的生产力,影响了税务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纳税服务的现状。目前,纳税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一是建立了统一的办税服务场所,推出了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一窗式”服务等措施,实行税前、税中、税后的多方面服务;二是构建了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推出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综合查询、投诉举报、纳税申报等服务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随时在线的特点,建立了专门的税务网站,接受纳税人网上申报,宣传税收政策法规,解答纳税人相关问题等;三是形成了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实现了直接申报、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代理申报等;四是开展了多渠道的税收宣传服务。以税收宣传月为载体,一年一个宣传主题,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税收宣传活动,向全社会普及税法知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向纳税人开展经常性、多形式的税收宣传,公布税法变动、税率调整等情况。建立了税法公告制度,在办税场所设立了触摸式查询服务设备、电子显示屏等,供纳税人使用和阅读。
在纳税服务工作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问题:
1、纳税服务理念滞后。在传统的税法理论中,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存在过分强调征税人的权利而忽视其义务、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的问题。税务机关在管理理念中存在过错推定的惯性思维,导致了部分税务干部重管理轻服务,制约了纳税服务的开展。税务干部更多的是站在监督管理者的角度,以管理者自居,而不是作为一个服务者来要求自己,没有树立起“服务也是管理”的理念。另外,纳税服务更多的仅仅是从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来要求税务工作者,而没有从依法行政的高度来约束行为。
2、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立法级次较低,有关纳税人权利的规定分散在各相关法律法规 中,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反映纳税服务的法律法规。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纳税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对税务机关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行为和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但这只是系统内部的工作规范。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公告》(公告2009年第1号),将分散于各法中有关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进行了汇总,列出了纳税人的十四项权利和十项义务,改变过去纳税人很难全面认识和了解自己可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的现状。尽管如此,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仍缺少一些当纳税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和渠道,这使得纳税人的权利落实缺少了法律层面的保障。
3、纳税服务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从机构设臵上看,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以加强对纳税人监控管理为重点的改革,侧重对纳税人的监控与管理,纳税服务只是属于征管的一个方面,各基层税务机关没有明确的职能机构专施纳税服务。从岗责体系看,没有明确的纳税服务职责,没有专职的纳税服务岗位及与纳税服务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追究、质量管理、监控措施等。
4、纳税服务考评机制缺位。目前,虽然各地出台了一些纳税服务方面的工作职责,但大部分都是原则性规定,对服务的形式、内容、要求、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的规定尚没有明细化、规范化,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无法真正实现考评结果与岗位薪酬、评先评优相挂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务工作者自身的觉悟与管理水平,影响了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纳税服务能力不足。很多税务干部仅将纳税服务理解为简单的微笑服务,配备饮水机、老花镜、便民伞等,纳税服务内容的扩展程度较低。面对纳税人高质量、高效率的纳税服务需求,如何方便、快捷、高效、全面的为纳税人服务,真正的做到“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的服务目标,现行纳税服务体系在能力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税务文化建设与纳税服务的关系
(一)健康的税收文化可以促进纳税服务。行为来源于思想,思想引导行动。税务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广大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实现由“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观念转变。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和“纳税服务,人人有责”的理念,将纳税服务的重点由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设施的完备等表象转变为执法是否公平公正,工作是否快捷高效上。
(二)健全的制度文化可以规范纳税服务。为了更好的提升纳税服务的水平,需要对纳税服务进行规范统一,加强税收管理制度和纳税服务制度建设,健全纳税服务内部和外部监督考核体系的制度建设,建立纳税服务的综合评价体系,真正作到以制度文化规范纳税服务。
(三)积极的精神文化可以引导纳税服务。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导创新税收精神文化,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激励税务干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的理想信念。使广大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
(四)多采的行为文化可以带动纳税服务。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纳税服务的好坏是通过服务人员的行为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此,税务人员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要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树立诚信、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坚持依法治税,严格公平、公正的执法,通过多采的行为文化带动纳税服务。
(五)丰富的物质文化可以激励纳税服务。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提升纳税服务的源泉,对思想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规范硬件设臵,发挥其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强文化建设,活跃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借助环境效应对税务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鼓舞,使大家在良好的税收物质文化影响下自觉的规范纳税服务行为。
四、税务文化建设与优化纳税服务
税务部门要实现职能的转变,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是未来税务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提高服务能力,优化纳税服务
物质文化要求进一步提高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优化办税服务环境,规范工作秩序。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带动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来促进纳税服务的优化,最终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基础,促进纳税服务体制的完善
制度文化要求加强规范化建设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将纳税服务的形式、内容、要求、考核标准以及奖惩措施确定下来,尽可能的将纳税服务量化。通过强化征管系统的监督并辅之以必要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保证各项细化指标能够如实、准确、迅速的得到落实。
(三)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桥梁,规范执法行为,优化纳税服务 行为文化是税务干部言行举止的内在约束,反映了税务部门的行为组织、行为管理状况和干部的文化素养。近年来,国家将纳税服务由职业道德范畴提升为行政行为规范,这就要求税务干部要意识到自己所处的部门在公共产品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及时完成服务者角色的转变,从意识上真正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四)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纳税服务的优化
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它能够排除税务机关在制度、法律及管理上的潜在障碍,能够反作用于“人”的行为。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来提高税务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推动纳税服务水平的原动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促使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内部形成一种争先创优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将纳税服务理念、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成为精神支柱和动力支持,激发税务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今,优化纳税服务已经成为税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税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开展好税务文化建设活动必然促进纳税服务水平的提高,而优化纳税服务也赋予了税务文化建设更为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何金元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2]杨聪根
对基层地税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3]关云峰
完善税务文化建设途径的思考
[4]广安市地税局税务文化建设课题组
税务文化在税收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篇:浅论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
有人说:“征收管理能服务,税务稽查服务难”。的确,作为一个专司查处偷税、逃税、骗税、抗税案件的税务稽查部门,如何做好为纳税人服务工作?哪些环节能服务?怎样开展服务?服务的标准又是什么?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明确的标准。本人结合实际,就税务稽查工作的开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稽查人员如何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理解“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税务稽查”是税务检查的一种,主要是对一些情节复杂、手段隐蔽、后果严重的偷、骗、抗税案件的专业检查,是由税务稽查机构(稽查局)组织实施的一项高标准的税务检查,其案件来源、检查对象、检查的性质、主要目的、检查的方式、程序都有别于征管部门的专项检查。税务稽查作为事后的检查,也是打击偷抗骗税的最后一道防线。“纳税服务”包含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纳税人服务就是指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旨在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享受纳税权利的服务。这种纳税服务主要是体现在税收的征收和管理环节,目前实行的“一窗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税务超市”、“银税一体化”等等都是税务服务的具体措施。从表面上看,“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很少联系一起,似乎是一对矛盾,存在着对立性。有的人会片面理解“纳税服务”是帮助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进行合理避税,最大限度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而“税务稽查”是查处不缴税和少缴税的行为,同时税务稽查的力度大,要求查深查透,特别是涉及偷税情形,在调查取证时,要求稽查人员深挖细查、不徇私情、敢于碰硬,必然就会从人力、财力和时间上对纳税人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干扰,势必影响当事双方的征纳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可能把“纳税服务”和“税务稽查”片面地看成对立关系,进而导致了实际工作中顾此失彼现象。实际上,“纳税服务”与“税务稽查”不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为通过切实有效的税务稽查,严格的执法,及时查处少数纳税人的偷逃骗抗税行为,才能体现税收公平、公正的原则,为诚信纳税人创造有利的平等竞争环境,这才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只有搞好税收服务,有一个好的纳税环境,才能促进纳税人诚信纳税,实行依法治税。其次,开展“纳税服务”,要以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法规为前提,要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落实税收管理,实现税收职能,从这个角度来讲,二者目的完全是一致的。
二、稽查工作如何实现“纳税服务”,笔者以为,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变服务工作理念,增强稽查服务意识。在我县近几年查处的违法案件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真正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等手段故意偷逃国家税款的纳税人,不到有问题户的10,绝大多数纳税人出现违法违章行为的原因是对税收政策不了解、不理解而致。为此,我们应转变稽查工作理念,稽查人员实现由单纯的执法者向执法服务者的转变,稽查工作实现由“查处打击型稽查”向“执法服务型稽查”的转变,既坚持依法治税,加大税务稽查惩处力度,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诚信纳税环境,又要树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二是规范稽查服务内容,创新稽查服务方式。站在服务纳税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对稽查服务工作进行规范。从选案、检查、审理到执行,稽查执法流程进行到哪个环节,稽查服务工作就要延伸到哪个环节,引导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密切征纳关系。如,在选案环节,实行“检查准入制”,一是为了避免多头重复进户检查、减轻纳税人负担,二是为了准确选案,精确打击。在检查环节,开展查前集中辅导,或上门服务的形式与纳税人进行约谈,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服务,将检查的有关事宜告知纳税人。在审理环节,审理人员应本着对纳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特别是对涉及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事项要严格把关,对任何问题,要坚持“无错推定”的方法,对没有确凿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的涉税事项,暂不定性处理,从源头上杜绝“冤假错案”。在执行环节,可实行稽查税款入库提醒服务制度。对《税务处理决定书》确定期限的最后一两天仍未补缴税款的纳税人,可给予提醒服务,避免因强制执行措施的采取,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损失。在稽查结束后,还要及时对纳税人存在的问题提出调账建议和补救服务。三是加大稽查打击的力度,实现执法与服务并重。在做好税务服务的同时,稽查要充分发挥其“重击”的职能。在依法查处偷逃骗抗税案件时,要有“铁石心肠”,不能心慈手软。
第三篇:关于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探讨
关于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探讨纳税服务文化是地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地税在长期对纳税人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纳税人满意、赢得纳税人遵从、提升地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纳税服务文化建设,一方面强调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确保税收工作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强调以地税干部纳税服务文化精神为核心,以纳税服务文化体系建设为表现形式,编织一张纳税服务文化的“无形网”,塑造服务优良,业务过硬的地税文化团队新形象。
当前,纳税服务已成为地税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地税的一项目标内容。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如何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推动服务创新,提升服务品位,保持地税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地税的执行力与形象力已成为地税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就如何建设纳税服务文化,加快纳税服务文化落实执行,提高地税服务品牌建设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公正执法,征纳双赢,建立服务文化体系是基础
当前,全省各级地税部门正按照省局关于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活动。纳税服务文化建设要从建设服务型机关出发,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在拓展纳税服务文化广度、增加纳税服务文化深度、提高纳税服务文化精度上很下功夫。
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加强文明行业创建,开展创业服务活动,改进机关作风,切实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服务。针对纳税人涉税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趋势,进一步拓展纳税服务广度,努力在税收征管全过程、多环节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纳税人正当利益需求,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二要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发挥地税门户网站作用,加快实现网上办税步伐,有计划地进行网上登记、网上购票、网上审批、网上开具完税凭证等工作,提升网上办税功能。针对征纳成本较高的矛盾和问题,落实为纳税人减负的有效措施,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
三是提高纳税服务精度。坚持把纳税人欢迎不欢迎、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和追求税收征管效能最大化作为评判服务质量的标准,加强对执法服务、政策服务、咨询服务、行政救济服务、办税服务的评估,努力使征纳成本最小化,税收征管效能和纳税人合法需求满意度最大化,实现征纳双方共赢。
四是设立纳税服务机构。适应新时期纳税服务工作的需要,将健全的纳税服务机构作为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及时调整机构设置,重组业务职能,修改工作流程,建立县级专门纳税服务机构,实现纳税服务工作专业化。按照业务流程设计,建立起完善的纳税服务岗责体系,通过设定纳税服务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避免因职责不明而互相推诿影响纳税服务工作效率。
五是建立服务考核机制。坚持税收标准观和量化原则,强化纳税服务绩效考核,突出考核重点,建立科学考核指标体系,监督纳税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促进纳税服务工作不断完善。通过社会中介组织,运用科学调查方法,以社会各方面评价和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衡量地税部门纳税服务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通过多种渠道,征询和反馈纳税人的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提高纳税服务效能。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纳税服务工作关系,在宣传、咨询、承办、履行承诺义务等各环节,建立协助服务工作制度,从纳税服务工作的分析、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价、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形成相互配合、协调运行的纳税服务文化体系,使地税部门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出新出彩。
二、搭建平台,发挥优势,创新纳税服务方式是根本
我们把纳税人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将纳税人的需要视为第一选择,在教育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荣誉观,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打造六条纳税服务快车道,积极实践服务型地税机关建设。
一是完善设施建设,建立办税时空快车道。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为纳税人创造文明优美、功能齐全的办税服务环境,使纳税人在任何工作时段、任何办税地点办理涉税事宜实现了无障碍服务。本着标识化、人文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完善办税服务厅功能,强化办税服务厅基础设施建设。将办税服务厅分为主体服务区、纳税辅导区、辅助功能区、自助服务区四个区域,各个区域有明显的标识,方便纳税人现场办税,营造了一个温馨、快捷、便利的环境。建立多种有效形式的申报系统,实现纳税方式的多元化。通过触摸屏、排号机等设施,实现办税过程中预备叫号和随时提示制度,最大限度减轻纳税人的等待时间。设置办税示意图,明示窗口职责和办税流程;设置承诺项目及时限;设立监督牌、意见箱、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等,全方位接受纳税人的监督。整合办税服务业务,设立综合业务和发票发售两个窗口,建立办税内部流转机制,推行“一窗式”服务,做到统一受理、内部运转、限时服务、办结回复,使纳税人到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全部业务的申报,降低纳税成本,促进行政效能的提速。
二是重视教育培训,建立办税技能快车道。在“人人是人才,实践出人才”的文化理念引导下,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学历学位及专业资格教育管理办法》、《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各类教育培训制度和机制,使广大地税干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三评活动”,一个个工作典型从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服务广大纳税人的个人工作品牌。实践着爱岗敬业,执法公正,服务文明,为税清廉的工作要求,以榜样的力量辐射和激励着每一位地税干部。
三是优化纳税环节,建立办税流程快车道。全面简并各项税收业务流程,包括精简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办税程序,促进工作的全面提速。在基层单位,开发“全程办税服务监控系统”作为全程办税服务的工作载体。该系统主要由文件操作、业务前台、信息设置、分类汇总等八个功能模块组成,将全程办税十三项限时服务承诺办理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从窗口前台受理、到税源管理部门或税政法规部门等后台部门审批、核准等环节进行实
时监督。前台受理后,首先选择纳税人需要办理的涉税事项,然后审核资料,录入信息,将该涉税事项转往后台的管理部门和法规部门,涉税事项在办理过程中会根据期限自动显示不同颜色,表现该事项的办理状态,以提醒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及时办理。对于超过期限的事项,由考核督查部门进行督促落实。办税事项经过各个部门办理完毕后,最终回到业务前台进行最后的审核,然后交付给纳税人。该系统实现了对纳税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各个办理环节的过程监控,实现了“人管人”向“机器管人、程序管人”的跨越,使基层各部门的工作相互衔接、相互制约,规范全程办税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建立权益保障快车道。政务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对外公开包括办税公开和行政管理对外公开。首先是是开通手机短信服务,满足纳税人急需提示性涉税信息的需求,发挥其办税告知作用,同时也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在办税服务厅安装纳税服务质量评价器,直接获得纳税人对每个干部的服务质量评价信息,并纳入绩效考核,确保公开项目的落实。其次是健全纳税服务的内外监督体系。当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对征税、处罚及其它涉税决定有异议时,畅通听证、复议、诉讼等法定渠道和非正式渠道,及时公正地为纳税人提供救济性服务。
五是搭建高效平台,建立税企沟通快车道。在办税服务建立咨询台,加强与纳税人“面对面”的沟通服务;拓展12366服务职能,加强与纳税人“线对线”的沟通服务;在门户网站建立“网上直通车”,加强与纳税人“网对网”的沟通和服务。同时,通过推行局长接待日活动、税收政策宣讲会、局长上线、传媒网对话等方式,确保纳税人能“看到、听到、问到”有关税收信息。对纳税人实施友情化提示、个性化服务,加强税收政策和管理方式变化的宣传告知,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变化,熟悉办税程序,掌握管理要求,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
六是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服务经济快车道。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切实将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发挥地税优势,协助地方政府为地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税源经济建设方面,加强与市政府财源办公室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向地方政府反映纳税人的意愿和呼声,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将事关纳税人发展的服务要求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遵循导向,落实执行,培育纳税服务文化是目标
“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是地税长期的服务理念和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我们在为纳税人提供服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价值导向。只有通过培育地税服务文化,努力贯彻这种服务理念,构筑一个坚实的服务平台,才能促进服务理念的真正落实执行,向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充分体现地税机关纳税服务的价值追求。
一是要树立职责理念。服务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能。纳税人是税收发展的动力之源,是税收生存与发展的外在拉力与动力。作为国家税收收入的组织者,代表国家征收税款,征税人必须要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是职责所系,义务所系。因此,必须把纳税服务真正融入税收工作中,在内容上要注重纳税人的需求,在实施中要强化纳税人的参与,在效果上要注重纳税人的评价,确保纳税人在政策范围内实现持续发展。树立纳税人是税收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以纳税人为中心,以满足纳税需要为目的,帮助其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社会运作效率。
二是要树立成本理念。据西方权威机构测算:一份纳税服务方面的努力,相当于50份税务稽查的收获,效率非常高。因此,税务机关应该把工作要旨确立为向纳税人提供满意的涉税服务,而不能把税收工作看成是单纯的管理加执法。要通过加强纳税服务的引导、投入与管理,促进管理成本的降低,纳税遵从程度的提高,实现税收管理质效的不断提升。通过创造满足与超越纳税人期望值的服务,让他们了解、支持、认可纳税管理,提高地税执法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增强纳税人对税收管理的忠诚度和参与度。实现这种理念,必须做到积极与纳税人沟通,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纳税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用超前谋略和设计,主动想到并向他们提供服务。
三是要树立客户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纳税人是税收的创造者和提供者,税务部门是税收的筹集者,征纳双方处于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中。纳税服务工作如果能在尊重纳税人权利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的过程来运作,形成一个稳定而可信赖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机制,将使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同时受益。当前,要充分地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对外实现由满足型服务向满意型服务的转变,对内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纳税服务是一种即时的、带有情感性服务,服务质量难以实施标准化或量的控制,也就是说,具有能动性的干部是用心服务和成功服务的关键,而培育服务文化,树立纳税人至上的宗旨,增强干部用心服务的意识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构筑纳税人服务的核心所在。因此,要紧紧围绕对干部服务文化的培育,通过服务文化熏陶,让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纳税人至上是纳税服务的最高追求”、“服务是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服务质量是地税事业发展的关键”等等理念,从而转化为日常的、即时的、自觉的服务行为。
四、推进工作,服务发展,完善纳税服务文化是保证
一是通过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提高全员服务意识。提高税收服务能力,是地税始终不渝的方针和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向服务要收入。树立“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义务”的观念,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是通过纳税服务文化建设,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对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提出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建立了以纳税人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纳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工作讲评会、网上评议、问卷调查以及引进第三方评议等形式,接受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在落实“两个减负”的工作中,发挥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在办税服务厅采取开设“涉税疑难问题窗口”、建立“绿色通道”等措施,对大企业实行高峰期办税预约制度等措施,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欢迎。通过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广大干部特别是纳税服务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大大增强,广大纳税人对我们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地税干部的形象得到提升。
三是通过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增强工作的创新力。鼓励干部职工在优化工作流程、创新管理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减轻纳税人负担等方面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并在机关内部网
站设立专门的工作流程,设计了建议的申请、提交、答复以及成果转化的时限、责任部门等,极大地推进了税收征管各项工作的优化和改进。同时,围绕省局提出的工作重点,抓好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提升地税干部综合素质,推进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力求在工作创新、创特色上实现新的突破,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重点和亮点工作为突破口,大胆地进行征管改革和工作创新,实现各项工作跨跃式发展,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水平的提高。如今,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地税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地税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广大干部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执法水平和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服务型机关等建设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浅论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
文章标题:浅论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
有人说:“征收管理能服务,税务稽查服务难”。的确,作为一个专司查处偷税、逃税、骗税、抗税案件的税务稽查部门,如何做好为纳税人服务工作?哪些环节能服务?怎样开展服务?服务的标准又是什么?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明确的标准。本人结合实际,就税务稽查工作的开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稽
查人员如何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理解“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税务稽查”是税务检查的一种,主要是对一些情节复杂、手段隐蔽、后果严重的偷、骗、抗税案件的专业检查,是由税务稽查机构(稽查局)组织实施的一项高标准的税务检查,其案件来源、检查对象、检查的性质、主要目的、检查的方式、程序都有别于征管部门的专项检查。税务稽查作为事后的检查,也是打击偷抗骗税的最后一道防线。
“纳税服务”包含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纳税人服务就是指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旨在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享受纳税权利的服务。这种纳税服务主要是体现在税收的征收和管理环节,目前实行的“一窗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税务超市”、“银税一体化”等等都是税务服务的具体措施。
从表面上看,“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很少联系一起,似乎是一对矛盾,存在着对立性。有的人会片面理解“纳税服务”是帮助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进行合理避税,最大限度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而“税务稽查”是查处不缴税和少缴税的行为,同时税务稽查的力度大,要求查深查透,特别是涉及偷税情形,在调查取证时,要求稽查人员深挖细查、不徇私情、敢于碰硬,必然就会从人力、财力和时间上对纳税人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干扰,势必影响当事双方的征纳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可能把“纳税服务”和“税务稽查”片面地看成对立关系,进而导致了实际工作中顾此失彼现象。实际上,“纳税服务”与“税务稽查”不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为通过切实有效的税务稽查,严格的执法,及时查处少数纳税人的偷逃骗抗税行为,才能体现税收公平、公正的原则,为诚信纳税人创造有利的平等竞争环境,这才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只有搞好税收服务,有一个好的纳税环境,才能促进纳税人诚信纳税,实行依法治税。其次,开展“纳税服务”,要以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法规为前提,要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落实税收管理,实现税收职能,从这个角度来讲,二者目的完全是一致的。
二、稽查工作如何实现“纳税服务”,笔者以为,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转变服务工作理念,增强稽查服务意识。在我县近几年查处的违法案件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真正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等手段故意偷逃国家税款的纳税人,不到有问题户的10,绝大多数纳税人出现违法违章行为的原因是对税收政策不了解、不理解而致。为此,我们应转变稽查工作理念,稽查人员实现由单纯的执法者向执法服务者的转变,稽查工作实现由“查处打击型稽查”向“执法服务型稽查”的转变,既坚持依法治税,加大税务稽查惩处力度,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诚信纳税环境,又要树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二是规范稽查服务内容,创新稽查服务方式。站在服务纳税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对稽查服务工作进行规范。从选案、检查、审理到执行,稽查执法流程进行到哪个环节,稽查服务工作就要延伸到哪个环节,引导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密切征纳关系。如,在选案环节,实行“检查准入制”,一是为了避免多头重复进户检查、减轻纳税人负担,二是为了准确选案,精确打击。在检查环节,开展查前集中辅导,或上门服务的形式与纳税人进行约谈,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服务,将检查的有关事宜告知纳税人。在审理环节,审理人员应本着对纳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特别是对涉及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事项要严格把关,对任何问题,要坚持“无错推定”的方法,对没有确凿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的涉税事项,暂不定性处理,从源头上杜绝“冤假错案”。在执行环节,可实行稽查税款入库提醒服务制度。对《税务处理决定书》确定期限的最后一两天仍未补缴税款的纳税人,可给予提醒服务,避免因强制执行措施的采取,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损失。在稽查结束后,还要及时对纳税人存在的问题提出调账建议和补救服务。
三是加大稽查打击的力度,实现执法与服务并重。在做好税务服务的同时,稽查要充分发挥其“重击”的职能。在依法查处偷逃骗抗税案件时,要有“铁石心肠”,不能心慈手软。对查处的偷税案件或其他情节严重金额较大的税收案件的违法事实、处理决定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向社会公告,将税务稽查的全过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增强
稽查透明度。因为严格执法、加大查处力度,执法的公平、公正,就是为纳税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对偷逃骗抗税者和有意严重欠税者施以“仁政”,就是对依法诚信纳税者的无情打击。
四是落实稽查服务监督,强化过错责任追究。对内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外定期走访被查对象,多听取纳税人
对稽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实行《廉政回访》制度,防止不廉洁行为发生。以努力实现“稽查服务零距离、稽查程序零间隙、稽查质量零差错、被查对象零投诉”的目标。
《浅论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论税务稽查与纳税服务。
第五篇:加强纳税服务文化建设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加强纳税服务文化建设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在当前文化建设被提高到特定战略高度以及各界呼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情况下,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纳税服务的工作性质、职责和任务来看,纳税服务文化体现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纳税服务服务宗旨,代表了纳税服务工作发展的趋势,凝结着全体地税人员的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建立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意识,有效地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从纳税人出发,维护纳税人权益。
近年来,XX地税纳税服务文化作为XX地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促成建设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自觉主动纳税的文化氛围,促进纳税服务文化的发展。新时期下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有了新拓展,纳税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对纳税人办税提供方便的层面,而需要上升到理念层面,从工作思路的制定、税收政策的出台,都需要贯彻纳税服务文化。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层次也需不断丰富,除精神文化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优化纳税服务
树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价值取向,才会把纳税服务当做一种自觉行为,将内化的精神转变为外化的行动,这是推动纳税服务水平提高的原动力。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一是践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二是制定目标,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促使“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深入人心;三是弘扬地税精神,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在内部形成一种创先争优的浓郁文化氛围,塑造“忠诚、敬业、守法、廉洁、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税务精神,使之成为激发地税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支持。四是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激励税务干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的理想信念。使广大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
二、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提高服务能力
物质文化是纳税服务文化的基础,它包括办税服务厅各项硬件设施、办公环境、教育培训设施、税收网络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要不断优化办税服务环境,这就要求纳税服务水平要与之相适应。XX地税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整合现有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形成纳税服务品牌形象的社会认知,使依法纳税赢得社会的尊重。为此,我们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统一标识,建立规范化、系统性,具有丰富内涵的办税服务大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鲜明的大厅形象;二是完善办税服务设施,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要求,为纳税人提供舒适、温馨的办税环境;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规范硬件设置,发挥其管理和服务功能。三是加强纳税服务文化设施建设,按照简朴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建设满足地税干部文化需求的活动场所,活跃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借助环境效应对大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鼓舞,使大家在良好的税收物质文化影响下自觉的规范纳税服务行为。
三、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规范纳税服务
纳税服务的好坏是通过服务人员的行为直接表现出来的,地税人员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树立诚信、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坚持依法治税,严格公平、公正的执法,通过多彩的行为文化带动纳税服务。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XX地税建设服务型地税机关转变。通过纳税服务文化渗透,推进优质服务,实现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二是提高大厅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法律、会计、税收政策、公务礼仪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规范大厅干部的服务行为,促使规范的行为形成习惯,营造服务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四是优化服务流程,抓好办税服务厅这个服务主阵地;清理办税服务中的重复环节,压缩办税时间;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沟通机制,使纳税人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四、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依托,完善服务体制
健全的制度文化可以规范纳税服务。为了更好的提升纳税服务的水平,XX地税对纳税服务进行规范统一,加强纳税服务制度建设,健全纳税服务内部和外部监督考核体系的制度建设,建立纳税服务的综合评价体系,真正作到以制度文化规范纳税服务。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申报缴税制度。要推行网上申报、电子批扣申报等方式,解决纳税人办税排队等问题,努力让纳税人不再等待。二是建立纳税人需求调查制度,通过税收宣传、问卷调查、税企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为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制度和提供依据。三是建立人性化服务制度,根据纳税人的特殊需求提供特别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纳税人,设置专门服务的窗口,优先提供纳税服务。四是建立健全各项纳税服务考核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将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服务规范、考核指标以及奖惩措施等量化、细化,依托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对服务质量的进行监控,做到全程评测,组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考核,严格兑现奖惩,推动纳税服务再上新水平。
优化纳税服务已经成为税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税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开展好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活动必然促进纳税服务水平的提高,而优化纳税服务也赋予了税务文化建设更为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