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志愿精神 建设最美丹东
弘扬志愿精神 建设最美丹东
——丹东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调查与思考
共青团丹东市委 林竹红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为推进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志愿服务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融合。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共青团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探索,是新时期团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丹东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十几年来,青年志愿者们围绕扶贫助残、环境保护、社区建设、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工作。如今,丹东青年志愿事业正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展示在全市人民面前。‚让高尚成为时尚,让志愿成为行动‛逐渐成为广大青年的自觉追求和现实行动。
一、丹东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现状
团市委作为丹东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主要发起和组织机构,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机制建设和志愿服务的组 1 织工作,始终坚持强势推动、科学发展,使丹东青年志愿者行动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
1、坚持事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完善高效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坚强的组织保障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多年来,团市委始终把组织网络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2008年1月11日,包括11家成员单位的丹东市志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将2008年每月的第2个星期六设立为丹东市志愿者服务日,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同时,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又将2008年全年各月确立了不同的活动主题,围绕各月主题设计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目前下设各县(市)、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各直属团组织及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等团体会员单位。各会员单位共组建300多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网络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长期化发展。
2、坚持项目化推进,积极打造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集群。服务项目是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团市委积极打造品牌项目,不断拓展青年志愿服务领域。一是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提升志愿服务层次,定向开展专业性志愿服务;二是以社区服务为重点,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的形式积极开展援助性志愿服务;三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文明城 市创建、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开展公益性志愿服务;四是以服务‚急、难、险、重‛等重大活动和事件为己任,积极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如在鸭绿江旅游节、防治‚非典‛、为汶川地震捐款等任务中,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爱心暖夕阳‛敬老志愿服务行动、‚点滴关爱,共同成长‛爱心行动和 ‚奉献从我做起‛社区志愿者行动等工作项目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
3、坚持机制化建设,确保青年志愿者行动持续健康发展。机制建设是青年志愿者行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多年来,团市委不断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对原有《丹东市志愿者协会章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志愿者服务方向、服务内容、服务对象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说明,增添了为政府的重大项目提供专项性志愿服务等内容;重新设定协会组织机构,成立丹东市青少年发展教育办公室,设专人负责志愿者协会的日常工作。围绕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激励等各方面内容,先后出台了《丹东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丹东市注册志愿者招募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文件,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招募注册机制,在丹东形成一支有服务时间要求,有专门服务特长和特定服务项目,固定的、专业的注册志愿者队伍。为便于注册志愿者的统一管理,志愿者注册后即获得全市统一使用的由丹东市志愿者协会统一确定编制的注册号,志愿者所在地区,所属行业,注册顺序一目了然;通过签订志愿服务协议、发放志愿服务证明,将 注册志愿者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有了量化衡量标准;出台星级认定制度,对一年中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表彰一批杰出(优秀)青年志愿者和集体,在青年中形成正确的导向。
4、坚持社会化运作,不断为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化运作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外在动力。为增强发展后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团市委着力在整合社会资源和扩大社会宣传上狠下功夫。去年以来,团市委积极争取党政在资金、政策、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合作。此外,积极挖掘社会资源,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团市委还利用团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先进典型。
二、丹东青年志愿者行动状况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青年志愿者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提高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丹东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提供依据,丹东团市委组织开展了丹东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状况调查活动。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市青年志愿者的职业结构为: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员、个体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其职业比例分别为44.7%、12.1%、22%、4.5%和16.7%。我市目前注册青年志愿者已达6500人,青年志愿者队伍在构成上基本实现了社会广泛参与。
1.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看法
59%的被调查者认为青年志愿者是具有爱心的各类人员,31.6%认为青年志愿者是具有爱心,具有才能的人(图一)。对于‚你感觉社会各界怎样看待志愿服务‛,36.8%的被调查者选择‚认为是平凡而有意义的服务‛,32.5%选择‚认为主要在于倡导互相帮助精神‛,28.3%选择‚认为能够让弱势群体感到有人关心和帮助他们‛。对于‚志愿服务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的命题,29.3%选择‚非常同意‛,65.1%选择‚同意‛。这表明我市的青年志愿者对自身以及志愿服务活动持肯定态度,有较高的评价。同时也显示出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最主要是受内心深处爱的愿望、爱的感情影响,希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让广大群众从青年志愿者的行为中看到爱心的存在,对社会关系的改善具有信心。
2.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
被调查者对于了解志愿服务途径的选择,排在前三位的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团组织的专项宣传‛;选择‚不了解‛志愿服务的人仅占4.3%(图二)。图二:对于了解志愿服务途径的选择
1根本不了解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团组织的专项宣传0%20%40%60%
可以看出,目前团组织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专项宣传还远远不够,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使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要利用各种团内外新闻媒体宣传阵地,加大对各时期重点志愿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重视对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的宣传,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
但调查中,仅8%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很了解国际上的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组织(图三)。
国际性志愿服务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在服务内容、服务项目还是规范化的管理等方面,都取得很多成就和成功经验。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现代化的时代,各国的志愿服务发展与国际趋势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加强国际交往、了解国际潮流、参与国际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行动,才能够不断创新和进步。
3.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服务
在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初期,社会各界及志愿组织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理解存在简单化的倾向,认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务。因此,许多青年在短暂的热情过后,发现只有奉献、付出而没有收获、成长,就会降低参与的积极性。如今,伴随社会转型的推进,青年志愿者的动机日趋多元化。
当代青年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的一代,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心理特征、行为特征都较以往更具鲜明的特点。丹东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自愿原则,并在组织实施中由对青年的单向牵动转变为与青年的双向互动,使青年志愿者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得到激发。据调查,在对‚您觉得下面哪一种说法最能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回答中,选择‚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的占26.1%,位列4个选项之首。在对‚最可能导致你不愿意参加或中止志愿服务的原因‛的回答中,有 20.5%的志愿者选择了‚受到强制‛和‚不满意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这些都能直观反映出志愿者的主体意识较以往有显著的增强。调查发现,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机是多重性的,兼有利他与利己动机的占大多数。他们首先重视的是通过服务而参与社会,并且在参与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因此,大多数被调查者是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的,只有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46.7%的被调查者认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应该是青年,44.3%认为所有群体都是,这说明,我市的青年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44.3%的被调查者愿意每周付出2-7个小时用于从事志愿服务,12.3%的被调查者甚至愿意每周7小时以上从事志愿服务。
三、丹东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多年来,丹东青年志愿者行动通过坚持‚四化‛,打造了新的青年活动品牌。但是,与和谐丹东建设进程的要求相比较,青年志愿者行动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服务功能仍受到许多困难和问题的制约。一是缺少法律政策体系保障。目前辽宁省还没有颁布相应法律规范对志愿者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明确界定,以及对志愿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方面的规定,使志愿者合法利益得不到应有重视;二是缺乏稳定资源支撑。目前,志愿服务活动资金主要来自于社会资助和志愿者自筹,没有稳定的社会资源予以支撑。
1.有待探索持久发展的有效模式
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我区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职能由各级共青团组织承担。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政府管理青年事务职能的集中和具体体现,有着自上而下的完备组织系统,拥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专职团干部,具有较广泛的动员青年的组织条件,具备上下互动、团队协作的优势。同时,各级共青团组织还有着联系社会资源、联系人才的优越条件。凭借这些优势和条件,整合社会资源,形成较强的社会合力,这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在短时间内成功启动、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但是,这种政府推进志愿服务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将政府支持的社会化志愿服务演变成为政府部门控制的专门性志愿服务,其依附性强、行政和运动色彩浓,开放程度和全民动员程度较低,缺乏更大的社会活力,并非完全有助于志愿精神的发扬和志愿资源的有效运用。
2.经济支持有限
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是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7.83%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市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经济支持不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各单位财政支持,而政府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经费投入只能是众多支出中的有限部分。因此,大规模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及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未来发展会因资金限制而受到影响。
3.专业人力不够
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组织管理队伍是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条件。我区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由团干部负责,而各级团干部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既缺乏管理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知识和经验,也缺乏探索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建立专业化正规化的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团队,提升青年志愿者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我区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进程中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关于推进丹东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思考
1.促进志愿服务理念的发展,普及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是一项推动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事业。志愿服务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传递着爱心,传播着文明,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公平;其次,利用志愿服务所具有的深厚精神内涵,可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志愿服务及其蕴涵的精神与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同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主体自觉的道德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三,志愿服务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灾难、能源危机,使人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前所未有的威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直是志愿服务的重要领域;第四、志愿服务是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可以在健全社会应急机制中发挥独特作用。志愿服务可在最短的时间 内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应对危机提供及时充足的保障。因此,我们要不断培育和丰富志愿服务理念,注入时代内涵,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强大动力。
2.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至2004年底,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3以上的地市以及60%以上的县建立了志愿者协会,遍布城乡的志愿服务站累计超过8.9万个;包括中老年在内的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近1400万。但是,中国的志愿服务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从参与人数来说,我国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只占总人口的1%左右,而美国达到了40%左右,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平均达到了35%左右。
志愿服务兴起的初期 ,政府的支持是非常好的资源,有利于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这种方式快捷、方便,但是缺乏可持续性,当其成长壮大到一定阶段就应该拥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在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共青团组织要逐步退出‚运动员‛角色,引入更广泛的社会民间力量参与资金支持、经营运作和管理监督。为了广泛、深入而持久地将志愿活动开展起来,我们应着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民间志愿者组织,并在政府与志愿者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协调机制,更多民间力量的参与将会使志愿服务组织走向专业化的管理道路。除共青团系统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之外,妇联系统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民政系统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工会系统有‚劳模志愿者服务队‛,丹东市志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将这些 志愿者服务队整合起来,实现整体联动,有利于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向纵深发展。
3.拓展青年志愿服务领域,进一步实现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薛恒书记在共青团丹东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全力抓好我市青年志愿者工作,要组织青年志愿者‘定向开展专业性志愿服务,积极开展援助性志愿服务,大力开展公益性志愿服务,为政府的重大工业项目提供专项性志愿服务’。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应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继续扩大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影响和规模。
从上图可以看出,青年志愿者们对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都有需求。要继续推广原有的‚真情暖万家,青春促和谐‛、‚与文明携手,建绿色家园‛等品牌项目,发掘扶残助老、环境整治、生态保护、赛事服务、禁毒防艾等已有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与。探索开创涵盖社会公益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弱势群体服务、成长辅导服务、扶贫开发服务、法律维权服务、公民教育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社会调研服务、新兴领域服务等众多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各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专门的具有实效和富有新意的服务,形成众多特色服务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从而满足社会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真正实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目标。
4.探索青年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建立志愿服务资讯网络
志愿者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括招募、培训、项目管理、资金运筹、评价激励、政策法规等诸多环节,因此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动员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筹资机制、协调机制和社会化运作机制,提高志愿服务管理、运行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设一批学习志愿服务知识、了解志愿服务需求、获取志愿服务机会的网上窗口。发挥互联网便捷、迅速的优势,实现网上招募、网上报名、网上培训、网上管理等,建立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网上衔接渠道,及时准确地向青年志愿者提供服务指导和需求信息。
5.强化青年志愿服务政策保障,推进志愿服务立法工作
政策是最重要的机制,青年志愿者行动只有得到长期政策支持,才有可能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必须加强有关政策的制定,确保青年 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广东、山东、南京等省市通过了相关条例和规定,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也在酝酿之中。在积极争取志愿服务立法和更多支持政策的同时,青年志愿者组织要发动社会力量,为青年志愿者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志愿服务选择,创造更好的服务和工作条件;还要努力争取党政领导支持,争取更多配套资金;要设立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拥有高知名度、高含金量的奖项,定期评选,集中宣传,形成声势。总之,要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吸引和激励更多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使青年志愿者做出的贡献得到社会承认,其未来的发展得到保障。
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呼唤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让我们大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共同建设最美丹东。
第二篇:弘扬志愿精神
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保卫士
县供电公司巾帼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爱 我 弥 河护 绿 保 洁
住建系统巾帼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爱心传递你我他·巾帼情暖千万家
“三八”节巾帼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服务活动 巾帼志愿服务队 洒向人间都是爱
“爱心税务”巾帼志愿服务队敬老助老服务活动
弘扬志愿精神 优化发展环境 共建文明弥河 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为他人送一片爱心 服务社区妇女儿童普及健康知识
第三篇:弘扬志愿精神
弘扬志愿精神,传承文明和谐主题座谈会
——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
12月5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
是整个社会和谐运行的保障,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突出体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志愿者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志愿者帮助弱者、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努力,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活动目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社区挂职与服务中心在国际青年志
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与沙河口区团委携手举办本次志愿者宣传活动,发起倡议,旨在总结去年直言服务经验,扩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团委及居民们的影响力及认同感。
三、活动对象
沙河口区全体志愿组织及志愿者
四、活动地点
沙河口区区委会议室
五、活动时间
2009年12月4日。国际青年志愿者日前夕。
六、活动主题
弘扬志愿精神,创建和谐社会。
七、活动内容
1.老战士报告团汇报志愿经历
2.郭大姐爱心之家创办人郭连荣汇报志愿经历
3.万帮先生李福阳汇报志愿经历
4.优秀志愿者发言
5.理工大学学生周洋代表优秀青年志愿者向沙河口区全体青年发起倡议,宣读弘扬志愿精神,传承文明和谐倡
议书
6.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琳琳讲话
7.沙河口区区委副书记王维安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
八、活动意义
志愿者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者精神,以“立足校园、发挥优势、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自愿参加、尽己所能、服务社会、持之以恒”为原则,是一支对他人,对社会奉献的队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国际青年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在社区中宣传志愿者精神,能够将这种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同时,激励每一个人发扬志愿者精神,从而创建和谐社区。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社区挂职与服务中心
2009年12月
第四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光明路妇联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彰显首都巾帼风采
2011年我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促进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强化认识、找准位置、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以“播撒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宗旨,全面落实推进《全国妇联关于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按照全国妇联宣传部《关于组织实施社区巾帼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以巾帼志愿者为载体,以互助为特色,引导广大巾帼志愿者踊跃参与服务社会、服务妇女儿童、服务邻里的各类志愿活动,推动我街道巾帼志愿者工作形成良好的开局,展现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做和谐使者——巾帼人文志愿行动
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通过信息传递和爱心播种,在社区与居民之间建立起一条条服务沟通的温情纽带,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建立起一个个互帮互助的亲密人际,在党和群众之间建立起一座座血脉一体的连心桥梁。广大巾帼志愿者怀揣着爱心和责任,定期上门为空巢、独居、孤寡、高龄等四类特殊老年人提供打扫卫生、义务理发、陪老人聊天等服务,并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巾帼志愿者;她们积极参与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开办多个社区康复中心,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心理、身体残疾儿童家长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的知识。对外来务工育龄妇女在生育健康、家庭暴力方面进行宣传,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活跃在社区的巾帼志愿者们是社区的强力润滑剂,社区事务繁杂,邻里纠纷、矛盾、个人集体利益冲突不断,社区巾帼志愿者自身发挥优势,对社区内大事小情及时了解、调解、化解,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居民与“两委一站”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二、倡学习风尚——巾帼科技志愿行动
广大巾帼维权志愿者热心支持社区妇女维权站点建设,通过妇女之家工作阵地提供法律和健康咨询,把法律服务、援助送到妇女家门口,数万名妇女、儿童从中受益;每周四,北京市东四中医医院进行义诊及健康咨询。
组织举办各类公益讲座进社区,预防肠道传染病、预防流感、关爱女性健康、遏制艾滋病、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及相关知识、夏季常见病及“心脑健康”课堂、乳腺癌预防、阳光心态健康人生等相关知识。
三、享低碳生活——巾帼绿色志愿行动
社区巾帼志愿服务在引领社区文明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广大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大力宣传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各种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生活方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家庭环保实践;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参与垃圾减分引导、绿色出行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社区妇女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为新城格尔木的天蓝水清、空气清新而共同努力。多次开展捡拾白色垃圾、铲除小广告、整治绿地、实行有效的包地到户政策,协调辖区单位万芳亭公园等为社区环保、绿化建设出资出力,建立共建园地等。
四、存在问题
我街道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从~年开始起步,至今已有~年了。经过~年的发展,我街道巾帼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志愿服务事业形成了积极发展的新格局,在党的事业的总体格局中,志愿服务被摆到了一个新的重要位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问题还有很多:
1.巾帼志愿者人员结构不平衡。在整个队伍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巾帼志愿者比较欠缺,针对一些目前社会需求较大的维权、家教、科普、卫生保健等项目的巾帼志愿者人数相对较少。在年龄、文化、技能等方面的组成结构也不尽合理,存在年龄偏大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技能单一的多,因而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2.品牌建设不足。要进一步加强特色创新,打造巾帼志愿者服务品牌。更好地整合社会和服务团队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本着“需求+可能”的原则,因地制宜,针对本地区、本行业服务的“盲区”、“盲点”,积极打造巾帼志愿者服务品牌,开展内容丰富、新式新颖的特色志愿服务。
第五篇:弘扬最美教师精神
弘扬最美教师精神,提升乡村教育水平
近期,我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看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我内心被震撼了,心中莫名地对他们有种崇拜的感觉,他们不愧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不愧为最美的乡村教师,这样的行为,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好教师,是值得全天下老师学习的好榜样,好楷模。
邓丽,毕业本可以生活在大都市过着安逸的生活,而她却选择了在条件极其艰苦而且落后的农村小学,在地处深山、气候严寒的学校,孩子们没有热水洗澡,邓丽和乡亲们一起动手改建了学校第一个洗澡间。一到严冬,生炉火、给学生洗澡、批改作业,脸上、手上满是冻疮的她,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入睡。为了能改变孩子们的条件,邓丽与外界多方联系,爱心人士先后为孩子们送来了新乒乓球台、篮球、课桌椅、新书包等;她的到来,使孩子们有了无数个第一次的开始,第一次学会了说普通话,第一次学会写日记,第一次接触到了英语„„。“我所做的,只希望给孩子们带来改变,希望他们有个开心的童年!”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朴实的邓丽道出了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追求。看着她和孩子们在领奖台上热烈的拥抱,我的眼眶湿润了,一位年轻教师为孩子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孩子们的成长和改变,对于她来说,这无疑是最幸福的事,这一切做的都值,这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做教育,为教育事业而奉献。
宋玉刚,一位在西藏高原奉献了13年青春的普通的汉族乡村教师。他学说藏语,融入藏民生活,将自己的家安在了高原,成为了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马复兴,无手教师,但他克服种种困难,做出了正常人都无法做的事,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下,新疆省阿里普夏他们跋山涉水,勇走悬崖峭壁,使一个个孩子学到了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两年不困难,育事业。他们才是最坚强的人,他们的奉献与勇气,让青春在生活中闪光。
看着他们的感人事迹,我深深感受到教育这一崇高的事业正在受到国家、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基础中的基础”的乡村教育更得到了应有的关注。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我感到无比欣慰。不可否认,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还不够快,希望广大的乡村教师得到更多的尊重,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更大的改善,乡村学校的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吴生祥)农村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