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最新整理文化生活问答题典型范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文化生活问答题之典型范例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加快推进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大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文博旅游、演艺娱乐等文化创意产业,安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资金0.5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成都市是如何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8分)
答: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成都市通过加快推进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大剧院等公益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农家书屋等各种形式的载体,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4分)②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成都市安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资金0.5亿元,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4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看漫画《农民手中的两只碗》。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农民生活中存在的什么问题?(2分)(2)上述情况的存在有什么影响?(6分)
(3)就如何改变上述状况,提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1)答:漫画反映了农民物质生活非常殷实,但是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2分)
(2)答:①文化生活的贫乏导致农民精神世界空虚,不利于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3分)②农民文化生活的贫乏会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3分)
(3)答:①加强农村文化建设;(2分)
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2分)
③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2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答: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4分)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4分)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10分)
答: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4分)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3分)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3 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0月18日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注: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科学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14分)
答: ①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文化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2分)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分)科学发展观作为先进文化,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分)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够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2分)④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科学发展观能够促 4 进人的认识的提高,进而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地发展。(2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繁荣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发挥比物质力量更重要的作用。一个文化贫乏落后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我国要加强文化建设的意义?(12分)
【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能拉动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③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④文化塑造人生。加强文化建设能够发挥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各点2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 5 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8分)
答①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2分)②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3分)③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3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南亚文化论坛”上,中印文化交流是核心议题。参加此次论坛的两国学者认为中印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有生命力,又各具特色,两国应该通过文化交流推动人民的相互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为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材料二 作为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的“中国节”,2010年4月20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古城堡拉开序幕。在中印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成为柱石。印度佛教、音乐、文学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的蚕丝、瓷器、音乐等也传入印度。文化上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了友谊的传播与加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1)如何看待中印文化的特色。(12分)(2)如何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12分)
6(1)答: 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中印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4分)②中印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中印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4分)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民族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下,面对中印文化的各具特色,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
(2)答:①教育、商业贸易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发展经贸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4分)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③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印度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印度。(4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 多彩的画卷”。这是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讲 过的一句话。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 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
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综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6分)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10分)
(1)答: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注:各点2分)
(2)答: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3分)③尊重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3分)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把保护西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落实世界遗产保护准则的要求,使西湖的自然人文生态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 修复。2011年6月24日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 世 8 界遗产。这是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连续9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申遗成功后,杭州市政府承诺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并 将坚持继续免费开放西湖不改变、门票不涨价、不搞经营性出让等,同时 承诺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严格保护。
结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8分)
答: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2分)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2分)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2分)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分)⑤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要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2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创新是当前特别重视的一种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两个过程。因此,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6分)
答: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 9 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各点2分)
(2)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答:①“古为今用”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洋为中用”就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③要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答: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明清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4分)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 10 化的民族特色。(2分)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 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9分)答: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点3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
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 11 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臶,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 出崭新诗篇。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 是如何发扬光大的。(6分)
答: ①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2分)
②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2分)
③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6月15日,我国“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 实现对接,这是继美国和俄罗斯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家实现的天空领域研究的重大突破。这一任务实施以来,全体参研人员,面对困难和风险,面对压力和挑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牢记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始终大力协同、团结奋战;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讲科学、重实践、鼓实劲、求实效,始终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坚持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成功的目标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始终勇于探索、勇于超越、勇于奉献。这种高度精神和优良作风,值得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中华民族 精神的基本内涵。(10分)答: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12 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分)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全体参研人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牢记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圆满完成“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的任务,体现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2分)③全体参研人员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始终大力协同、团结奋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2分)④全体参研人员面对困难和风险,面对压力和挑战,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始终勇于探索,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2分)⑤全体参研人员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始终开拓进取、真抓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教师”张丽莉,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司机”吴斌,以及“当代雷锋”郭明义、“航空英模”罗阳……一个个“最美”的时代楷模不断涌现,成为了照亮人们前行的灯塔和旗臶,实现了从最美个体到最美中国的“正能量”的递增。这些道德楷模身上所具有最美品行,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支撑。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最美人物”传递的 正能量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极影响。(10分)
答: ①“最美人物”所具有最美品行,继承了传统美德的优良传统,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宝贵资源。(2分)②“最美人物”传递的“正能量”是当代中华传统美德的突 13 出表现,为中华传统美德增添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把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到新水平。(3分)③ “最美人物”传递的“正能量”,能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3分)④充分发挥“最美人物”的榜样作用,能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传播、弘扬和建设中华传统美德,铸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支撑。(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我们发展文化有何启示?(8分)
答: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依据时代的发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推广中华文化,应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
③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一脉相承,同时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饮食文化。(各点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网络这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给人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网络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传播活动也十分猖獗。一些网站片面追求点击率,以各种形式发布、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大肆敛财;一些网络运营商只顾追求经济利益,客观上为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站提供了便利。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大量传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一大顽疾和“毒瘤”。
(1)结合材料,说明手机淫秽色情文化滋生的主要原因。(4分)
(2)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政府、企业、青少年各应如何正确对待?(12分)
(1)答: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使有些部门和单位、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2分)不顾社会 效益,肆意制造、传播淫秽色情文化。(2分)
(2)答:政府:①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 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③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④运用技术手段,屏蔽不良信息。(注意:各1分)
企业:①各网站和手机运营商应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 自律。(2分)②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2分)
青少年:①应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努力提高辨别落后文化 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15(2分)②积极吸收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马克思 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我国如何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分)
答: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各点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12分)
答: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分)②继承山东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分)③立足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4分)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2分)⑤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人才,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2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8分)
答:①“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2分)②“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2分)③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2分)④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的部分大学生,针对我国农业科技薄弱,农民急需农业科技知识以及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的同时仍有部分土地资 源闲臵的现实,立志到上 18 海海丰农场创业,承包千亩滩涂,在盐碱地上栽桃树,育苗、嫁接、修枝、授粉、摘收,样样农活自己动手,为了摘收好的桃果供应市场,他们在果园搭帐篷,吃住在果林。两年过后,千亩果园亩产1000公斤左右。形好、色佳、质优的油桃深受消费者欢迎。取得初步成功后,他们开始把技术无偿转让给周边果农,并规划起新的蓝图;扩大果园面积,增加品种,打出品牌,争取更大的效益。从《文化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建设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10分)
答: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这几个大学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的成功。
②要坚持教育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些毕业生正是因为面向农业生产才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这些学生就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奉献祖国和人民的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的。
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要重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正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出发点的道德标准。这部分学生积极从事农业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升人生理 19 想。
第二篇:政治文化生活问答题
政治文化生活问答题
1.海南电视台大型本土娱乐节目《呀喏哒嘀》开播以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琼剧秀场”、“民歌秀场”、“颂海南创作歌曲歌手大奖赛”、“琼剧擂台争霸赛”、“飙歌汇海南省流行歌曲大赛”“琼剧新声”等大型比赛,其独特的艺术性、群众性、互动性、娱乐性深受海南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喜爱以来深受海南琼剧爱好者的喜欢。现在唱琼剧的人越来越多了,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不论地位的高低,只要你会唱琼剧,你都可以来《呀喏哒嘀》,来唱一下,来秀一秀。《呀喏哒嘀》是传播我们海南本土剧种琼剧的大舞台,它的作用不仅让外地人知道琼剧,其实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海南的年轻人和小孩爱上琼剧喜欢唱琼剧,这也给年轻人有露一手,出明星的心态。其口号“呀喏哒嘀,等你来唱戏”如今已家喻户晓。栏目以活动的形式运作,以录播和直播的方式播出,收视率最高达7%,已经成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栏目之一。
(1)通过“呀喏哒嘀,等你来唱戏”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人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分)
(2)只有本土的、通俗的文化才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这种观点是否正确?(12分)
2.《文汇报》载文指出,国产动画创新要立足于强化民族文化底蕴。动画是一门严谨的、与民族精神同在、与社会进步同行、与高科技同进的大产业,优异民族品牌才是大道。我们应当强化自身的民族文化底蕴,以求厚积薄发、独树一帜,传承的同时出新,并以深得新人类赞叹的手法将之绝妙演绎,进军国际市场才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辨题:只要继承传统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始,到孔子的“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再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
材料2: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形成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各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材料3:2006年4月17日,“百万移民,感动中国──三峡移民精神颂”大型展览闭幕,为期十天的三峡移民精神进京宣传活动圆满结束展览。期间,李长春、刘云山、***、贺国强、曾培炎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三峡移民精神颂”展览。
三峡百万移民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精神──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
问题:
(1)材料
1、材料2和材料3所反映的精神有哪些共同的内涵?
(2)从材料1到材料2所反映的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3,说明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对于现实有什么重要意义?
4.近年来,各地纷纷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节。例如,江苏沛县的汉文化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举行的国际孔子文化节;苏东坡故里──四川眉山的东坡国际文化节;浙江省平湖盛产西瓜,平湖西瓜灯为全国独一无二,堪称中国一绝,因此,该市政府自1991起,每逢仲夏或中秋都将举办趣味盎然、别开生面的平湖西瓜灯文化节。
结合上述材料,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各地举办文化节的原因及积极意义。(10分)
5.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得到了长足发展,居民文化消费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文化消费已日渐成为我国整个消费市场的诸多合力中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GDP增长的重要一极。
材料二 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渲染色情暴力……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上呈现抬头之势,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针对这些现象,专家们表示,媒体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绝对不能忘记社会责任,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媒体环境。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媒体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担负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重要意义?(6分)
第三篇:文化生活典型题目
1.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今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顽强的竹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古代“竹文化”对你有何启示(10分)答: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要用先进文化塑造我们的人生。(1分)先进文化可 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 分)② 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分)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l分)③ 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 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它以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 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相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乡、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12分)答: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3分)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舌尖上的中国》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3分)③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分)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舌尖上的中国》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了民族文化与世界风格的有机融合。(3分)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天津市将继承传统文化脉络,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推进“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计划”;鼓励各界人士参与天津 市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的保护与传承;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提 高市民的的生态文化素养。(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依据材料说明天津市是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12分)答: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3分)
②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3分)
③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分)
④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3分)
4.2012年中国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调查活动,同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工作也正式开始。这将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件。
材料一
我国拥有7000年农耕文明史,全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城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城、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幸存于世的形式与类型丰富、地城与民族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古村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目前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些村民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部分地区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断、拆真建假,也破坏了传统村落。这些问题导致传统村落快速消亡,雷要引起高度重视。(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9分)答:①传统村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传统村落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3分)
②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3分)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分)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分)
5.“美丽中国”既大又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当先行。青年学生要做美丽中国的实践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请你为所在地区设计一个宣传活动(4分),并指出其文化生活的理论依据。(8分)答:活动:文艺演出、摄影展、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各种宣传活动等。
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渊持久的;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文明风尚,人民群众是主体;提高道德修养必须重在行动,脚踏实地。
6.在全球观众对选秀节目已经深感疲惫之时,某省卫视成功推出《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音乐评论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2012年中国最热门事件。它花巨资从荷兰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但不是单纯模仿和复制欧美的节目模式,而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这个节目发挥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好声音》获得观众追捧,创造巨大商业价值对文化企业经营的启示。(10分)
答:①文化企业应立足于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④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分)⑤坚持正确的方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2分)
7.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化市场已有“长足的发展”。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和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活跃而逐渐明晰、确定的。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中央文件中使用“有关文化产业”概念,提出要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
2003年,中宣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文化产业统计课题调研,第一次明确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2年9月19日,“新战略 新驱动 新发展——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在北京隆重举办。这是中央、北京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表现,文化产业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013年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加大了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他们不断加强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各级地方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意义。(12分)答:①加强文化强省建设,有利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证人民享有的基本文化权利;(4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能够带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4分)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加强文化强省建设,有利于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4分)(也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方面回答)
13.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10分)
1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城市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3分)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2分)
③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赋予时代内涵,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分)④“和而不同”、共生共存,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绍兴城市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和吸收,推动了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城市的和谐。(3分)
14.(8分)河北省正定县在书法艺术方面,可谓名家荟萃,金石翰墨飘香。“撰文、书法、雕刻”三绝的风动碑、朱熹题写的“容膝”、康乾御碑等,这些价值极高的古代碑刻不仅为正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为正定传承、弘扬书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代代优秀书法家薪火相传,推陈出新,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书法人才队伍全面壮大。正定县还大力发展与书法有关的展赛、拍卖、收藏、培训等行业,丰富和延长了文化产业链条。2012 年9月5日,正定县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正定获得“中国书法之乡”殊荣的原因。
14.文化遗产是一 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丰富的书法文化遗产扩大了正定在全国的影响。(2分)
正定书法家在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全面壮大,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3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正定县大力发展与书法有关的行业,丰富和延长文化产业链条,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了正定的知名度。(3分)
15.热词四“教育优先发展”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文化生活依据。(4分)15.(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2分)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四篇:文化生活典型题
文化生活典型题
1、(2015四川模拟)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会议,确定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措施。会议认为,加快发展云计算,打造信息产业新业态,对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要积极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催生基于云计算的在线研发设计、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等新业态。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云计算创新发展对会中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12分)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云计算创新发展,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②文化越来越长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云计算创新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云计算创新发展,将会使收集、选择、传统、储藏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云计算创新发展要求建立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2012广东卷)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果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11分)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3分)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2分)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3分)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能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3分)【评分说明】其他解答言之成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多不超过11分。
3、(2015年绵阳三诊)D市是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门三孝”、“涌泉跃鲤”的故事流传百世。近年来,该市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挖掘德孝文化内涵,开展了“孝子、孝媳、孝星”、“好公公、好婆婆”评选活动;先后出版了德孝文化系列书籍,把德孝文化作为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主题之一;利用3D、微电影、微刷等技术和形式增添古老文化的时代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D市是如何传承“孝”文化的?(10分)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市不断挖掘“孝”文化内涵(2分)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市不断为传统“孝”文化注入时代特征。(3分)③发挥教育在选择、传递、创造 “孝”文化中的作用。(2分)④利用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推动“孝”文化的发展。(3分)
文化生活典型题
1、(2015四川模拟)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会议,确定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措施。会议认为,加快发展云计算,打造信息产业新业态,对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要积极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催生基于云计算的在线研发设计、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等新业态。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云计算创新发展对会中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12分)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云计算创新发展,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②文化越来越长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云计算创新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云计算创新发展,将会使收集、选择、传统、储藏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云计算创新发展要求建立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2012广东卷)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果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11分)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3分)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2分)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3分)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能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3分)【评分说明】其他解答言之成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多不超过11分。
3、(2015年绵阳三诊)D市是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门三孝”、“涌泉跃鲤”的故事流传百世。近年来,该市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挖掘德孝文化内涵,开展了“孝子、孝媳、孝星”、“好公公、好婆婆”评选活动;先后出版了德孝文化系列书籍,把德孝文化作为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主题之一;利用3D、微电影、微刷等技术和形式增添古老文化的时代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D市是如何传承“孝”文化的?(10分)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市不断挖掘“孝”文化内涵(2分)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市不断为传统“孝”文化注入时代特征。(3分)③发挥教育在选择、传递、创造 “孝”文化中的作用。(2分)④利用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推动“孝”文化的发展。(3分)
第五篇:文化生活典型题
政治辨析题的基本答法——常考题型,而不是“辨”,所以说不要一上来就笼统地下结论;
首先将题干转换成疑问句——然后进行肯定或否定回答并陈述理由或补充条件。合理+为什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例题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们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设问转换:⑴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吗? 为什么
⑵文化是人们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答:①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但人们创造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部分,文化仅指人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这一部分。因此认为“文化是人们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的观点是错误的。
③总的来看,题目观点是不科学的。
例题二:有人认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请你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10分)
参考答案:
答:①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 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分)
②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只有参加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精神健康向上。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3分)
③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3分)
综上所述,本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例题三:有人认为:“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的经济价值。”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2分)参考答案:见“实验中学高二模块测试”26题
例题四:山东省第四届文博会威海分会场暨2012中日韩文化创意产业博览洽谈会(简称“文博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威海市国际展览中心举行。韩国陶瓷、假面具等众多产品陆续通关入境。用木头雕刻的韩国安东假面具十分引人注目。用韩国独有的韩纸做成的人物像,色泽透明圆润的韩国白色瓷器,包装别致的韩国化妆品等特色韩国产品,也让人眼花缭乱。据了解,截至11月20日,本届韩国展区确定有展位近70个,其中近30个在华韩资企业将展出电子、服装等产品;来自韩国的近40个展位将展示韩国木雕、蜡染等。台湾展区将集中展出十多个大类百余种小类展品,这也将是台湾文化精品首次在威海集中亮相。本届文博会创下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263亿元的历史新高;展示了大批体现中华文化内涵、整合现代科技的民族文化产业;展示了大批来自海外的文物珍品;吸引了逾百万海内外游客参观,共享了一场文化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威海文博会举办的意义。
参考答案:
答: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举办文博会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多样性
1.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1)答: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答:①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2011年9月29日上午,山东省文物局召开专家咨询会,专题审议《山东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山东省文化遗产片区保护规划大纲》。这是山东省首次编制文博事业五年规划。据规划内容,今后几年,山东省将启动实施“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大运河山东段、齐长城、沿海明清海防与近代建筑群,以及鲁国故城、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大汶口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300多个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大型文物保护项目,规划建设曲阜片区、齐文化片区、泰沂片区、黄河三角洲片区、半岛文化片区、沂蒙片区、鲁西片区和大运河、齐长城等“七区两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山东建“七区两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的重要意义。(16分)
答: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 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 的文化财富。山东建“七区两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这有利于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 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山东建“七区两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有 利于促进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小综合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运用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答: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3分)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3分)
③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分)
三、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上,安徽省第3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 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出版、发行集团再次双双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通过国 家认定的动漫皖企位居全国第4位;文化惠民扩面提速,纳入省民生工程的1240个乡镇 综合文化站和远程教育点全面建成达标》。结合材料,从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角度,分析我省如何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12分)
答:①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我们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我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奠定基础;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我省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进步;
③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应加快科技进步,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④教育在文化的发展中有着特定功能。我省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出更多惠民文化精品。(每个要点3分)
四、文化创新
1.零点倒计时不再是“广告时刻”?“观众最喜欢的春晚节目评选”可能被取消?2012年央视春晚在哈文接手后将彻底“大变脸”。据悉,此次的舞台将打破传统,把整个一号演播厅都变成一个大舞台,观众也是舞台上的一员,而不是和演员“遥遥相望”。此外,有消息透露,导演组正努力寻找出色的草根节目,可能一半以上都是新面孔,“会削弱明星为主的概念,打造成一台由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看的晚会。”2012年春晚会不会成为20年来赵本山的首次缺席,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多年来,全国人民已经形成了“春晚情结”,既对其寄予厚望,但又常常感叹“令人失望”。脱离群众、缺乏生活化、没有新意,是很多春晚忠实观众失望的重要原因。谋求创新的2012年春晚的导演们如何带领80后导演团队走出困境,全国人民拭目以待。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角度分析春晚应该如何走出困境?
答: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央视春晚要走出困境,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突破“老一套”。
②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央视春晚的节目设置要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和利益,只有贴近群众生活才能被群众接受和认可。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央视春晚的创新只有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精品。在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的同时,要大胆推动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2.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道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累积经验。根据材料回答:
航天事业的成功,使人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简述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也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3.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要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加快改革开放对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7分)
(2分)
1分)加快文化改革,有利于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2分)
1分)推进文化开放,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利于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实现文化发展繁荣。(1分)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典型例题:见《新课堂》P83页的第13题——审清设问,读懂材料,学会知识迁移!
2、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从“基本内涵”、“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掌握)典型例题: 2012年期中考试的第29题;
《新新学案》课后作业本P28页第28题,P50第18题。
3、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含义及意义)
典型例题:〈新新学案〉大本P57—58第12题——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习近平同志深情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再次畅 谈“中国梦”一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如今,中国梦正焕发出鼓舞人心的力量,激荡起亿万人民的共鸣。依据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深远意义。(8分)
答: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铸就“中国梦”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铸就中国梦,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铸就中国梦,有利于激发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综合题)材料一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强调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材料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成为了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
根据材料一、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8分)
答:①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
②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国的和平发展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2分)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我国的和平发展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不断促进世界的繁荣。(2分)④秉承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我国在和平发展中睦近交远,以和谐精神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期中考试是一次真正的决战,真心希望所有同学“动起来”,努力提高学习效率,突出对重点问题的把握,希望全体同学都取得最理想的成绩!加油,相信自己,并拿出切实有效的行动来,执行力决定竞争力!请务必抓好落实!期中必胜!